01物理竞赛讲义——力&物体的平衡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竞赛讲义-专题三 弹簧问题,惯性力

高一物理竞赛讲义-专题三 弹簧问题,惯性力

高一物理竞赛讲义 三、弹簧问题,惯性力【概念与规律】1、大小:弹簧类在 弹性限度内遵从胡克定律F=k ·x 。

非弹簧类弹力大小应由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解。

2、方向:轻弹簧受力,有压缩和拉伸形变,既能产生拉力,又能产生压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3、特点:绳子的拉力、桌面对物理的支持力等弹力是与微小形变有关的力。

当外界因素发生变时,此类弹力立即发生变化,而弹簧的弹簧与弹簧的明显形变有关,当外界因素发生变化时,弹簧的弹力瞬时值不变,此后随着形变量的逐步变化,弹力也逐步变化,4、弹性势能:对于弹簧,一般取弹簧无形变时的位置为零势能点,当弹簧被拉长或者压缩一段长度x 时,其弹性势能为2kx 21=E 5、惯性力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系,为使牛顿第二定律能应用于非惯性系,可假想一个惯性力-ma f 1=,负号表示惯性力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由此可得,在非惯性系中牛顿第二定律依然成立,只要在实际力系中加一惯性力1f 即可,m a f 1=+F ,惯性力是一种假想的力,它没有施力物体,也不存在反作用力。

静止在匀速转动的参照系'S 中的物体,在惯性系S 看来它具有向心加速度,必受到其他物体的作用力,若物体位于过原点并垂直于转轴的平面内,离转轴的距离为r ,转动参照系的角速度为ω,则物体必受F 的作用,其大小r m 2ω=F ,方向指向圆心,但在转动参照系看来它是静止不动的,为了在形式上能用牛顿定律解释物体的运动,必须认为物体不仅受真实力F 的作用,而且还受虚拟力f 作用,f 刚好与F 相平衡,其大小f=r m 2ω=F ,方向背离圆心,我们称f 为惯性离心力,简称为惯性力。

【例题与习题】1.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

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A.B.C.D.2.S1、S2表示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两根弹簧,k1>k2;a和b表示质量分别为m a和m b的两个小物块,m a>m b,将弹簧与物块按图所示的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短,则应使()A.S1在上,a在上B.S1在上,b在上C.S2在上,a在上D.S2在上,b在上3.图中a、b、c为三个物块,M、N为两个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连接如图并处于平衡状态()A.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B.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C.有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D.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不伸不缩状态4.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结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 .g m kl 1μ+B .()g m m kl 21++μC .D .gm m mm k l 2121⎪⎪⎭⎫⎝⎛++μ5、质量分别为1m 和2m 的两滑块A 和B 通过一轻弹簧水平连接后置于水平桌面上,滑块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均为μ,系统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匀速运动,如图所示,如突然撤销拉力,则刚撤销后瞬间,二者的加速度B A a a 和分别为 ( )A. aA=0,aB=0B. aA>0,aB<0C. aA<0,aB>0D. aA<0,aB=06.如图所示,物体A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 的左边固定有轻质弹簧,与A 质量相同的物体B 以速度v 向A 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A 、B 始终沿同一直线运动,则A 、B 组成的系统动能损失最大的时刻是( )A .A 开始运动时B .A 的速度等于v 时C .B 的速度等于零时D .A 和B 的速度相等时7.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一块指令不计的薄板,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上,在薄板上面放一重物,保持平衡状态,现用力往下压重物,使弹簧再压缩一段,然后突然撤去压力,重物即被弹簧弹射起,则在弹射起的过程中重物的运动情况是( )A . 一直加速运动B .一直减速运动C .先加速后减速D .先减速后加速8.粗糙水平面上,一个小球向右运动,将弹簧压缩,随后又被弹回直到离开弹簧.则该小球从接触到离开弹簧这个过程中,加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 .先增大后减小B .先减小后增大C .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D .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9.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下端栓一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单出现了框架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的瞬间,则此时小球的加速度为速度;当小球的加速度恰好为零的瞬间,框架对地面的压力为。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静力学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静力学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静力学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第1篇静力学【知识梳理】一、力和力矩1.力与力系(1)力:物体间的的相互作用(2)力系: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①共点力系②平行力系③力偶2.重力和重心(1)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物体各部分所受引力的合力)(2)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在地面附近重心与质心重合)3.力矩(1)力的作用线:力的方向所在的直线(2)力臂: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3)力矩①大小:力矩=力×力臂,M =FL②方向:右手螺旋法则确定。

右手握住转动轴,四指指向转动方向,母指指向就是力矩的方向。

③矢量表达形式:M r F =? (矢量的叉乘),||||||sin M r F θ=? 。

4.力偶矩(1)力偶: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共线的力。

(2)力偶臂:两力作用线间的距离。

(3)力偶矩:力和力偶臂的乘积。

二、物体平衡条件1.共点力系作用下物体平衡条件:合外力为零。

(1)直角坐标下的分量表示ΣF ix = 0,ΣF iy = 0,ΣF iz = 0(2)矢量表示各个力矢量首尾相接必形成封闭折线。

(3)三力平衡特性①三力必共面、共点;②三个力矢量构成封闭三角形。

2.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3.一般物体的平衡条件:(1)合外力为零。

(2)合力矩为零。

4.摩擦角及其应用(1)摩擦力①滑动摩擦力:f k = μk N(μk-动摩擦因数)②静摩擦力:f s ≤μs N(μs-静摩擦因数)③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2)摩擦角:正压力与正压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之间夹角。

①滑动摩擦角:tanθk=μ②最大静摩擦角:tanθsm=μ③静摩擦角:θs≤θsm(3)自锁现象三、平衡的种类1.稳定平衡:当物体稍稍偏离平衡位置时,有一个力或力矩使之回到平衡位置,这样的平衡叫稳定平衡。

2.不稳定平衡:当物体稍稍偏离平衡位置时,有一个力或力矩使它的偏离继续增大,这样的平衡叫不稳定平衡。

3.随遇平衡:当物体稍稍偏离平衡位置时,它所受的力或力矩不发生变化,它能在新的位置上再次平衡,这样的平衡叫随遇平衡。

物理竞赛专题讲义第八讲 力和运动

物理竞赛专题讲义第八讲 力和运动

方向 、 作用点 ; 后 者 只是 表示 出物 体受 力情 况 , 不需 严 格 表 示 力 的 大 小 , 也没 有标度 .
二、 常 见 的 力 1 . 重力 : 重 力 的施 力 物 是 地 球 . 方 向总 是 竖
合成 : 满 足 平 行 四 边 形法则 . 即 以 F 1 、 两 力 的 线 段 为 邻 边 作 平行 四 边 形 , 则 两 力 F 、 所夹 的对 角线

C. 物 体 的运 动 速 度 将 缓 慢 地 减 小 , 最 后 以
小 于 的 速 度 做 匀 速 运 动
分 析 一 般 情 况 下 , 地 面 附 近 的 物 体 都 由 于 地球 吸 引 而 受 到 重 力 作 用 , 因 而 无 论 运 动 员
在起跳 的瞬间还是 在越 过横 杆 时 , 都 受 到 重 力 的作 用 . 而 运 动 员 从 地 面 起 跳 瞬 间 还 会 受 到 踏
果一 是使物体发 生形 变 , 二 是改 变物 体运 动状
态. 力 的作 用 效 果 由力 的三 要 素决 定 . 2 . 力 的测 量 : 力 的测 量 工 具 是 测 力 计 , 常 用
这 个 力 的分 力 .
求 几 个 力 的合 力 叫 做 力 的合 成 .
同一 直线 上两 力 的合成 : ( 1 ) 若 同一 直 线上 的
对 运 动 的 趋 势 方 向相 反 , 它 的 大 小 可 根 据 二 力 平 衡 条 件来 判 定 . 三、 二 力 平 衡
( 1 ) 物 体不 受力 时 , 其合 力 为零 . 运 动 状 态
总保 持 不 变 , 即 保 持 静 止 或 匀 速 直 线 运 动 状
态. ( 即 牛顿 第 一 定 律 ) ( 2 ) 物 体受 平 衡 力作 用 时 , 其 运 动状 态也 保 持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超级完整版)(1)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超级完整版)(1)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目录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1)第0部分绪言 (5)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 (5)二、知识体系 (5)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6)第一讲力的处理 (6)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8)第三讲习题课 (9)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13)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15)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16)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16)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24)第三部分运动学 (24)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4)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26)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2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3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38)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3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53)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53)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53)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57)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66)第七部分热学 (66)一、分子动理论 (66)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68)三、理想气体 (70)四、相变 (77)五、固体和液体 (80)第八部分静电场 (81)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81)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84)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95)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95)第二讲重要模型和专题 (98)第十部分磁场 (107)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07)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111)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17)第一讲、基本定律 (117)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20)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24)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27)第一节黑体辐射 (127)第二节光电效应 (130)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36)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40)第0部分绪言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1、国际(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 简称IPhO)① 1967年第一届,(波兰)华沙,只有五国参加。

高一物理竞赛讲义第6讲.教师版

高一物理竞赛讲义第6讲.教师版

适用标准文档第 6 讲力的基天性质温馨寄语Congratulations, younglings!我们今日开始学习静力学了,英文叫statics。

一看就知道,我们研究的是静止,或许更为宽泛的均衡状况下所知足的力学。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掌握最基本的力学的物理量的描绘和计算推演方法。

这些自然也是后边学习其余知识的基础。

知识点睛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包含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作使劲与反作使劲、大小、方向、作用点,作用成效这几方面的看法、单位:牛顿 N作用成效改变物体的运动成效(波及动力学)改变物体的形状.对于力的定义:好多种说法,比方用加快度来定义,用动量的变化率来定义,等等。

思虑:假如我们用加快度来定义力,那么我们怎样定义力的大小呢?思虑:怎样确立两个力相等呢?2.重力:因为地球吸引产生的力.施力物体:地球.大小: G mg , g 9.8m / s2受力物体:在地球上的任何物体.方向:竖直向下反作使劲: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等效作用点:重心质心和重心:质心是质量的等效中心.其计算方法:m i x i m i y i mzx c y c z c i im i m i m i此中( x c,y c, z c)是质心的坐标,m i是系统中第i个质点的质量,( x i, y i, z i)是第i个质点的坐标.注意质心不单和物体几何形状有关,还与其质量散布有关.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当物体所在地点处的重力加快度 g 是常量时,重心就是质心.若物体很大,致使各处的 g 其实不可以认为同样,则重心不等同于质心.此外,质心也有好多其余的用途,比方在研究惯性力的过程中,在研究动量的过程中等,我们后边会有学习例题精讲【例 1】 求一块平均三角板的重心地点,三边长 a 、 b 、 c .【分析】 在三条中线的交点上.证明方法:微元法,把三角形分红无数个小条。

每个小条都是重心是中点,都连起来就是中线。

【例 2】 求由三根平均杆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地点,此中三杆长度为a ,b ,c ,此中 a 2 b 2 c 2【分析】 设密度为 ,并以直角边成立坐标系,把三根棒能够当作三个质点 a 棒:a 0 ,a2b 棒: bb,02c 棒: c b ,a2 2a 0b bbc1 2bc重心: x c22ba b c 2 ab ca ab 0c a1 a 2acy c22a bc2 ab c思虑假如, a 、 b 、 c 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呢?重心将在三边中点构成的小三角形的心里上。

初中物理竞赛讲义

初中物理竞赛讲义

初中物理竞赛讲义引言本讲义旨在帮助初中生准备物理竞赛。

通过系统地介绍物理竞赛所涉及的主题和概念,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和解题能力。

竞赛形式物理竞赛一般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

个人赛中,学生需要独立完成一系列物理问题的解答。

团体赛则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并提交答案。

在竞赛中,时间限制通常较为紧张,因此学生需要具备快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竞赛内容物理竞赛涵盖了各个物理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竞赛内容: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它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在竞赛中,学生需要了解牛顿三大定律、运动学、重力等概念,并能运用它们解决相关问题。

热学热学研究物体的热量和温度变化。

学生需要掌握热能传递、温度测量、热传导等知识,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光学光学研究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等性质。

学生需要了解光的性质、光的折射定律、镜面反射等概念,并能解析光的传输和反射问题。

电学电学涵盖了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

学生需了解欧姆定律、串联与并联电路、电能转换等内容,并能解决相关的电路问题。

解题技巧在物理竞赛中,除了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外,还需要一些解题技巧和策略:1. 审题:仔细阅读问题,理解题目要求和给定条件。

审题:仔细阅读问题,理解题目要求和给定条件。

2. 画图:绘制相关图表,有助于理清思路和解决问题。

画图:绘制相关图表,有助于理清思路和解决问题。

3. 规范答案:在解答问题时,清楚地列出步骤和方程式,确保解答的准确性。

规范答案:在解答问题时,清楚地列出步骤和方程式,确保解答的准确性。

4. 时间管理:在竞赛中,时间紧迫,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能够完成所有题目。

时间管理:在竞赛中,时间紧迫,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能够完成所有题目。

总结物理竞赛对学生的物理知识、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通过系统研究和训练,学生可以提高在物理竞赛中的成绩。

希望本讲义能为学生们的物理竞赛备考提供帮助。

*注意:本讲义仅供参考,具体竞赛内容以考试要求为准。

高中物理竞赛必读之力学专题(叶邦角教授)(共119张PPT)

高中物理竞赛必读之力学专题(叶邦角教授)(共119张PPT)

【例】一个小石头落入半径为R的汽车轮胎内,求 汽车速度最小为多少时,小石头将与车轮一起转动, 石头与内胎之间的摩擦系数为.
【解】简化模型, 轮胎在水平面做圆周运动,质点 m在环内静止,若圆周中心速度为v,则质点具有的加
速度为: a v2 R
mgsin f FN FN mgcos ma
m g s in (m a m g c o s )
g 2R
0mI2 a1
ln
T1 T2
a R
a
M
2(m1 m 2) 2(m1 m 2)
g
T1
(M M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m1 2(m1 m 2)
g
T1
(M M
4m1)m 2 2(m1 m 2)
g
0
1
lnT1 T2
1ln(M4m2)m1 (M4m1)m2
【例】一根均匀的棍子,质量为m, 长度为l,其两 端被一位同学用两个食子水平支撑着。同时慢慢地 移动两个手指,使它们在棍子的质心汇合,棍子在 这个食指或那个食指上滑动。若静摩擦系数为静, 动摩擦系数为动,在此过程中这位同学做多少功?
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力学 第一讲:力与运动
开 学 讲 话 稿 秋季开 学典礼 教师代 表发言 稿
开 学 演 讲 稿 秋季开 学典礼 教师代 表发
言稿
开 学 演 讲 稿 秋季开 学典礼 教师代 表发言 稿尊敬 的各位 老师、 亲爱的 同学们 : 大家好!
秋 风 送 爽 ,秋 雨微凉 ,在这宜 人的时 节里,我 们迎 来了新 的学年 新的学 期。.我 作为教 师 代 表 ,首 先 欢迎你 们-我们 可爱的 学生们 回到熟 悉又陌 生的校 园!
k1km 1m 2m 2, k2km 1m 1m2 2 12 22

超详细的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资料 力、物体的平衡

超详细的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资料 力、物体的平衡

力、物体的平衡§1.1常见的力1、1、1力的概念和量度惯性定律指出,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其他物体作用,它就保持其相对于惯性参照系的速度不变,也就是说,如果物体相对于惯性参照系的速度有所改变,必是由于受到其他物体对它的作用,在力学中将这种作用称为力。

凡是讲到一个力的时候,应当说清楚讲到的是哪一物体施了哪一个物体的力。

一个物体,受到了另一物体施于它的力,则它相对于惯性参照系的速度就要变化,或者说,它获得相对于惯性参照系的加速度,很自然以它作用于一定的物体所引起的加速度作为力的大小的量度。

实际进行力的量度的时候,用弹簧秤来测量。

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在地面附近,可近似认为重力不变(重力实际是地球对物体引力的一个分力,随纬度和距地面的高度而变化)弹力 物体发生弹性变形后,其内部原子相对位置改变,而对外部产生的宏观反作用力。

反映固体材料弹性性质的胡克定律,建立了胁强(应力)S F =σ与胁变(应变)l l ∆=ε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如图所示εσE =式中E 为杨氏弹性模量,它表示将弹性杆拉长一倍时,横截面上所需的应力。

弹力的大小取决于变形的程度,弹簧的弹力,遵循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伸长或压缩量)成正比。

F=-kx式中x 表示形变量;负号表示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k 为劲度系数,由弹簧的材料,接触反力和几何尺寸决定。

接触反力 —限制物体某些位移或运动的周围其它物体在接触处对物体的反作用力力实质上是一种弹性力,常见如下几类:1、柔索类(图1-1-2)如绳索、皮带、链条等,其张力⎩⎨⎧拉物体指向沿柔索方位::T一般不计柔索的弹性,认为是不可伸长的。

滑轮组中,若不计摩擦与滑轮质量,同一根绳内的张力处处相等。

2、光滑面(图1-1-3)接触处的切平面方位不受力,其法向支承力F图1-1-1BC c A 图1-1-3G 图1-1-2⎩⎨⎧压物体指向沿法线方位::N3、光滑铰链物体局部接触处仍属于光滑面,但由于接触位置难于事先确定,这类接触反力的方位,除了某些情况能由平衡条件定出外,一般按坐标分量形式设定。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超级完整版)(1)汇编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超级完整版)(1)汇编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目录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1)第0部分绪言 (5)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 (5)二、知识体系 (5)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6)第一讲力的处理 (6)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8)第三讲习题课 (9)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13)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15)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16)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16)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24)第三部分运动学 (24)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4)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26)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2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2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3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38)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38)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38)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40)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53)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53)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53)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57)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66)第七部分热学 (66)一、分子动理论 (66)二、热现象和基本热力学定律 (68)三、理想气体 (70)四、相变 (77)五、固体和液体 (80)第八部分静电场 (81)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81)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84)第九部分稳恒电流 (95)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95)第二讲重要模型和专题 (98)第十部分磁场 (107)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107)第二讲典型例题解析 (111)第十一部分电磁感应 (117)第一讲、基本定律 (117)第二讲感生电动势 (120)第三讲自感、互感及其它 (124)第十二部分量子论 (127)第一节黑体辐射 (127)第二节光电效应 (130)第三节波粒二象性 (136)第四节测不准关系 (140)第0部分绪言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1、国际(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 简称IPhO)① 1967年第一届,(波兰)华沙,只有五国参加。

高一物理第一章力讲义

高一物理第一章力讲义

第一章力第一节力知识网络结构力的概念及理解力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分类(性质力和效果力)一、力的概念及理解㈠力的概念1.现象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手提水桶、脚踢球、磁铁吸引铁块、用手压弹簧或用手拉弹簧等等,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是:手提水桶,手对水桶施加了力,同时我们感到水桶向下拉手,桶对手也施加了力;脚踢球,脚对球施加了,同时我们的脚会感到痛,说明球对脚也施加了力;磁铁吸引铁块,说明磁铁对铁块施加了力,如果我们拿铁块去靠近磁铁,也会产生同样的吸引作用,这说明在磁铁吸引铁块的同时,铁块也对磁铁施加了力;用手压弹簧或用拉弹簧,手对弹簧施加了力,同时我们会感觉到弹簧对手也施加了力。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每种现象都有两个共同特点:①都出现了两个物体;②两个物体之间发生了推、拉、提、压、吸引等作用。

这样,我们就会认为它们相互之间有力的作用。

2.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3.说明:力的定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出力的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二是指出力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㈡力的物质性1.问题探究有力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吗?有人说,一个人练拳时用了很大的力,有施力物体却没有受力物体。

也有人说,踢飞在空中的足球受到向前的推力,有受力物体而没有施力物体。

他们的说法对吗?探究:上面的两种法都不对。

练拳时,打出去的空拳对外没有力的作用(不考虑空气),但人的肌肉群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有施力物体,也有受力物体,所以说空拳出击是有力的作用的。

空中飞的足球本身没有受到向前的推力,自然这个虚拟的推力的施力物体也就不存在。

但相反,有人认为是脚,事实上,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已经脱离了脚,脚不可能对足球施加力的作用,足球之所以往前飞,是由于惯性向前飞。

2.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要有力的存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离开了物体,力是不存在的,这就是力的物质性。

物理竞赛讲义--力

物理竞赛讲义--力

力III[知识要点]●牛顿三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

2*、牛顿第二定律(高中内容,不要求掌握,同学们可适当增加知识面)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其方向与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大小正比于合外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特例:当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加速度即为零,可得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即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

公式(不要求掌握):F=ma (其中a 就是物体在收到合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加速度)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注意与平 衡力的区别)说明:①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

它们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②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没有主次、先后之分。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③ 这一对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可能抵消。

(与平衡力的区别)④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须是同一性质的力。

●力的合成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已在平时课上讲述此处不再赘述。

非一直线上二力合成:标量:只有大小的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我们可以用一个带方向的箭头表示如: )我们所学的力这个物理量就是一个矢量,在高中我们会继续论述,但现在初中我们可做了解。

矢量相加的方法:(+) 平行四边形法则: 三角形法则:矢量相减的方法:b a -将两矢量的末端放在一起,以减数的箭头端为起点指向被减数箭头端。

[练习](以下各题g=10牛/千克)1、 力的合成练习(1)小球在竖直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重力的大小为18牛,阻力的大小为2牛。

这个小球受到的合力为 [ ]A .大小为16牛,方向竖直向下B .大小为16牛,方向竖直向上C .大小为20牛,方向竖直向下D .大小为20牛,方向竖直向上 ba b b a +a bb a -(2)小球在竖直上抛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重力的大小为18牛,阻力的大小为2牛。

物理竞赛讲义(一)力学中的三种力

物理竞赛讲义(一)力学中的三种力

郑梁梅高级中学高一物理竞赛辅导讲义第一讲: 力学中的三种力【知识要点】(一)重力重力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一般来说,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静止在地球表面的物体,其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充当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但向心力极小。

(二)弹力1.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又发生非永久性形变的物体之间(或发生非永久性形变的物体一部分和另一部分之间),两物体间的弹力的方向和接触面的法线方向平行,作用点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2.弹力的方向确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3.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能计算,只能根据平衡法或动力学方法求得.但弹簧弹力的大小可用.f=kx(k 为弹簧劲度系数,x 为弹簧的拉伸或压缩量)来计算 .在高考中,弹簧弹力的计算往往是一根弹簧,而竞赛中经常扩展到弹簧组.例如:当劲度系数分别为k 1,k 2,...的若干个弹簧串联使用时.等效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倒数为:n k k k 1 (1)11+=,即弹簧变软;反之.若以上弹簧并联使用时,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k 1+…k n ,即弹簧变硬.(k=k 1+…k n 适用于所有并联弹簧的原长相等;弹簧原长不相等时,应具体考虑) 长为0L 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则剪去一半后,剩余20L 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k(三)摩擦力1.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

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且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由公式f=μN 计算。

3.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变化的,无特定计算式,一般根据物体运动性质和受力情况分析求解。

其大小范围在0<f≤f m 之间,式中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其值为f m =μs N ,这里μs 为最大静摩擦因数,一般情况下μs 略大于μ,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可以认为μs =μ。

4.摩擦角将摩擦力f 和接触面对物体的正压力N 合成一个力F ,合力F 称为全反力。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一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一

受力分析是高中物理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包含常见力的性质,平衡力的规律两大基本内容。

本讲我们从常见模型一点点的入手逐步巩固的复习。

第一部分:常见力知识点睛1.弹力的性质以及规律弹力是由于形变长生的力,具体的体现在弹簧,接触面,杆,绳等。

弹簧弹力:胡克定律F kx =.轻绳:弹力方向沿绳且指向绳收缩方向轻杆:与轻绳不同,轻杆的弹力可以指向任意方向 面和面:弹力垂直于接触面 球和球:弹力沿两球球心连线难点:轻杆的弹力,可以自由转动的轻杆只有两个受力点时,弹力一定沿杆方向,可以是拉力也可 以是压力。

对于多个点受力的轻杆,必须用力矩平衡与力平衡规律联立分析。

2.判断弹力有无:①消除法:去掉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看研究对象能否保持原状态,若能则说明此处弹力不存在,若不能则说明弹力存在.如图:球A 静止在平面B 和平面C 之间,若小心去掉B ,球静止,说明平面B 对球A 无弹力,若小心去掉C ,球将运动,说明平面C 对球有支持力.②假设法:假设接触处存在弹力,做出受力图,再根据平衡条件判断是否存在弹力.如图,若平面B 和平面C 对球的弹力都存在,那么球在水平方向上将不再平衡,故平面B 的弹力不存在,平面C 的弹力存在.③替换法:用轻绳替换装置中的轻杆,看能否维持原来的力学状态,如果可以,则杆提供的是拉力,如果不能,则提供支持力.3.判断摩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①滑动摩擦力:N F F μ=,μ是动摩擦因数,与接触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的知识模块本讲导学第2讲 静力学复习讲述高端的,真正的物理学2高一·物理竞赛秋季班·第2讲·教师版大小无关.N F 表示压力大小,可见,在μ一定时,N F F ∝.②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引起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有关,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求出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max F 之间,即max 0F F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N F 无关,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N F 有关.③方向: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在接触面粗糙,两物体接触且互相挤压的条件下,可使用下列方法假设法:假设没有静摩擦力,看物体是否发生相对运动,若发生,则存在相对运动趋势,存在静摩擦力.反推法:根据物体的状态和受力分析推出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4.摩擦角与自锁当物体与支持面之间粗糙,一旦存在相对运动趋势,就会受静摩擦力作用,设最大静摩擦因数为μ(中学不要求最大静摩擦因数跟动摩擦因数的区别),则最大静摩擦力为fM =μFN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 力&物体的平衡第一讲 力的处理一、矢量的运算1、加法表达:a+ b = c 。

名词:c为“和矢量”。

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

如图1所示。

和矢量大小:c = α++cos ab 2b a 22,其中α为a 和b的夹角。

和矢量方向:c 在a 、b 之间,和a夹角β= arcsinα++αcos ab 2b a sin b 222、减法表达:a = c-b。

名词:c 为“被减数矢量”,b 为“减数矢量”,a为“差矢量”。

法则:三角形法则。

如图2所示。

将被减数矢量和减数矢量的起始端平移到一点,然后连接两时量末端,指向被减数时量的时量,即是差矢量。

差矢量大小:a =θ-+cos bc 2c b 22,其中θ为c 和b的夹角。

差矢量的方向可以用正弦定理求得。

一条直线上的矢量运算是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法则的特例。

例题:已知质点做匀速率圆周运动,半径为R ,周期为T ,求它在41T 内和在21T 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解说:如图3所示,A 到B 点对应41T 的过程,A 到C 点对应21T 的过程。

这三点的速度矢量分别设为A v 、B v 和C v。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 a = t v v 0t-得:AB a = AB A B t v v -,AC a = ACA C t v v-由于有两处涉及矢量减法,设两个差矢量 1v ∆= B v -A v ,2v ∆= C v -A v,根据三角形法则,它们在图3中的大小、方向已绘出(2v∆的“三角形”已被拉伸成一条直线)。

本题只关心各矢量的大小,显然:A v =B v =C v =TR2π ,且:1v ∆ = 2A v =T R 22π ,2v ∆ = 2A v = TR4π 所以:AB a = AB 1t v ∆ = 4T T R 22π = 2T R 28π ,ACa = AC 2t v ∆ = 2T T R4π = 2T R 8π 。

(学生活动)观察与思考:这两个加速度是否相等,匀速率圆周运动是不是匀变速运动? 答:否;不是。

3、乘法矢量的乘法有两种:叉乘和点乘,和代数的乘法有着质的不同。

⑴ 叉乘表达:a ×b= c名词:c称“矢量的叉积”,它是一个新的矢量。

叉积的大小:c = absin α,其中α为a 和b的夹角。

意义:c 的大小对应由a 和b作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叉积的方向:垂直a 和b确定的平面,并由右手螺旋定则确定方向,如图4所示。

显然,a ×b ≠b ×a ,但有:a ×b= -b ×a⑵ 点乘表达:a·b= c名词:c 称“矢量的点积”,它不再是一个矢量,而是一个标量。

点积的大小:c = abcos α,其中α为a 和b的夹角。

二、共点力的合成1、平行四边形法则与矢量表达式2、一般平行四边形的合力与分力的求法 余弦定理(或分割成Rt Δ)解合力的大小 正弦定理解方向 三、力的分解1、按效果分解2、按需要——正交分解第二讲 物体的平衡一、共点力平衡1、特征:质心无加速度。

2、条件:ΣF= 0 ,或 x F ∑ = 0 ,y F ∑ = 0例题:如图5所示,长为L 、粗细不均匀的横杆被两根轻绳水平悬挂,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图上已标示,求横杆的重心位置。

解说:直接用三力共点的知识解题,几何关系比较简单。

答案:距棒的左端L/4处。

(学生活动)思考:放在斜面上的均质长方体,按实际情况分析受力,斜面的支持力会通过长方体的重心吗?解:将各处的支持力归纳成一个N ,则长方体受三个力(G 、f 、N )必共点,由此推知,N 不可能通过长方体的重心。

正确受力情形如图6所示(通常的受力图是将受力物体看成一个点,这时,N 就过重心了)。

答:不会。

二、转动平衡1、特征:物体无转动加速度。

2、条件:ΣM= 0 ,或ΣM + =ΣM -如果物体静止,肯定会同时满足两种平衡,因此用两种思路均可解题。

3、非共点力的合成大小和方向:遵从一条直线矢量合成法则。

作用点:先假定一个等效作用点,然后让所有的平行力对这个作用点的和力矩为零。

第三讲 习题课1、如图7所示,在固定的、倾角为α斜面上,有一块可以转动的夹板(β不定),夹板和斜面夹着一个质量为m 的光滑均质球体,试求:β取何值时,夹板对球的弹力最小。

解说:法一,平行四边形动态处理。

对球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对平行四边形中的矢量G 和N 1进行平移,使它们构成一个三角形,如图8的左图和中图所示。

由于G 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而N 1的方向不可变,当β增大导致N 2的方向改变时,N 2的变化和N 1的方向变化如图8的右图所示。

显然,随着β增大,N 1单调减小,而N 2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大,当N 2垂直N 1时,N 2取极小值,且N 2min = Gsin α。

法二,函数法。

看图8的中间图,对这个三角形用正弦定理,有:αsin N 2 = βsin G ,即:N 2 = βαsin sin G ,β在0到180°之间取值,N 2的极值讨论是很容易的。

答案:当β= 90°时,甲板的弹力最小。

2、把一个重为G 的物体用一个水平推力F 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墙壁上,F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9所示,则在t = 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的变化图线是图10中的哪一个?解说:静力学旨在解决静态问题和准静态过程的问题,但本题是一个例外。

物体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先加速后减速,平衡方程不再适用。

如何避开牛顿第二定律,是本题授课时的难点。

静力学的知识,本题在于区分两种摩擦的不同判据。

水平方向合力为零,得:支持力N 持续增大。

物体在运动时,滑动摩擦力f = μN ,必持续增大。

但物体在静止后静摩擦力f ′≡ G ,与N 没有关系。

对运动过程加以分析,物体必有加速和减速两个过程。

据物理常识,加速时,f < G ,而在减速时f > G 。

答案:B 。

3、如图11所示,一个重量为G 的小球套在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 的光滑大环上,另一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自由长度为L (L <2R ),一端固定在大圆环的顶点A ,另一端与小球相连。

环静止平衡时位于大环上的B 点。

试求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解说: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矢量总是可以平移到一个三角形中去讨论,解三角形的典型思路有三种:①分割成直角三角形(或本来就是直角三角形);②利用正、余弦定理;③利用力学矢量三角形和某空间位置三角形相似。

本题旨在贯彻第三种思路。

分析小球受力→矢量平移,如图12所示,其中F 表示弹簧弹力,N 表示大环的支持力。

(学生活动)思考:支持力N 可不可以沿图12中的反方向?(正交分解看水平方向平衡——不可以。

)容易判断,图中的灰色矢量三角形和空间位置三角形ΔAOB 是相似的,所以:RAB G F = ⑴ 由胡克定律:F = k (AB - R ) ⑵ 几何关系:AB = 2Rcos θ ⑶ 解以上三式即可。

答案:arccos)G kR (2kL- 。

(学生活动)思考:若将弹簧换成劲度系数k ′较大的弹簧,其它条件不变,则弹簧弹力怎么变?环的支持力怎么变?答:变小;不变。

(学生活动)反馈练习:光滑半球固定在水平面上,球心O 的正上方有一定滑轮,一根轻绳跨过滑轮将一小球从图13所示的A 位置开始缓慢拉至B 位置。

试判断:在此过程中,绳子的拉力T 和球面支持力N 怎样变化?解:和上题完全相同。

答:T 变小,N 不变。

4、如图14所示,一个半径为R 的非均质圆球,其重心不在球心O 点,先将它置于水平地面上,平衡时球面上的A 点和地面接触;再将它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平衡时球面上的B 点与斜面接触,已知A 到B 的圆心角也为30°。

试求球体的重心C 到球心O 的距离。

解说:练习三力共点的应用。

根据在平面上的平衡,可知重心C 在OA 连线上。

根据在斜面上的平衡,支持力、重力和静摩擦力共点,可以画出重心的具体位置。

几何计算比较简单。

答案:33R 。

(学生活动)反馈练习:静摩擦足够,将长为a 、厚为b 的砖块码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最多能码多少块?解:三力共点知识应用。

答:θctg ba。

4、两根等长的细线,一端拴在同一悬点O 上,另一端各系一个小球,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 ,已知两球间存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斥力而使两线张开一定角度,分别为45和30°,如图15所示。

则m 1 : m 2为多少?解说:本题考查正弦定理、或力矩平衡解静力学问题。

对两球进行受力分析,并进行矢量平移,如图16所示。

首先注意,图16中的灰色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设为α。

而且,两球相互作用的斥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可用同一字母表示,设为F 。

对左边的矢量三角形用正弦定理,有:αsin g m 1 = ︒45sin F① 同理,对右边的矢量三角形,有:αsin g m 2 = ︒30sin F② 解①②两式即可。

答案:1 :2 。

(学生活动)思考:解本题是否还有其它的方法?答:有——将模型看成用轻杆连成的两小球,而将O 点看成转轴,两球的重力对O 的力矩必然是平衡的。

这种方法更直接、简便。

应用:若原题中绳长不等,而是l 1 :l 2 = 3 :2 ,其它条件不变,m 1与m 2的比值又将是多少?解:此时用共点力平衡更加复杂(多一个正弦定理方程),而用力矩平衡则几乎和“思考”完全相同。

答:2 :32 。

5、如图17所示,一个半径为R 的均质金属球上固定着一根长为L 的轻质细杆,细杆的左端用铰链与墙壁相连,球下边垫上一块木板后,细杆恰好水平,而木板下面是光滑的水平面。

由于金属球和木板之间有摩擦(已知摩擦因素为μ),所以要将木板从球下面向右抽出时,至少需要大小为F 的水平拉力。

试问:现要将木板继续向左插进一些,至少需要多大的水平推力?解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力矩平衡的例题。

以球和杆为对象,研究其对转轴O 的转动平衡,设木板拉出时给球体的摩擦力为f ,支持力为N ,重力为G ,力矩平衡方程为:f R + N (R + L )= G (R + L ) ① 球和板已相对滑动,故:f = μN ②解①②可得:f =RL R )L R (G μ+++μ再看木板的平衡,F = f 。

同理,木板插进去时,球体和木板之间的摩擦f ′=RL R )L R (G μ-++μ = F ′。

答案:F RL R RL R μ-+μ++ 。

第四讲 摩擦角及其它一、摩擦角1、全反力:接触面给物体的摩擦力与支持力的合力称全反力,一般用R 表示,亦称接触反力。

2、摩擦角:全反力与支持力的最大夹角称摩擦角,一般用φm 表示。

此时,要么物体已经滑动,必有:φm = arctg μ(μ为动摩擦因素),称动摩擦力角;要么物体达到最大运动趋势,必有:φms = arctg μs (μs 为静摩擦因素),称静摩擦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