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设计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视觉语言表达与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和群众 众的广泛关注。而在传承和保护文化 为例,该片于 2014 年在中央电视台播
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模式,在传递价 遗产的作用上,纪录片以“取其精华, 出以后,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一时间,
值理念的同时,构建了与表演艺术、 去其糟粕”的视觉艺术加工,让更多 “玉雕”“苏绣”“紫砂壶”“长白仙草”“古
93
▲
THE FILM 影 视
价值,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能够 皮影深厚的文化内涵,拍摄者结合相 幸福的笑容结尾,通过具有故事情节
承载继承和保护的社会责任。
关史料,以多种构图、拍摄方法,将 的镜头,带给观众丰富的情感表达。
在纪录片拍摄上,导演通过结构 皮影跨文化的艺术展示出来。为体现 而在影像语言的塑造上,通过与剧情
其中既包含古人艺术哲学,也显现出 的传播渠道,以此实现对非遗文化精 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让传统
独特的宗教和伦理价值。在现代影视 髓的确立和弘扬。同时,影片所呈现 手工艺走入寻常百姓家。
作品中,纪录片作为一种创作方式, 出来的镜头之美、表达之美和思想之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视觉语言
以真人真事展开艺术表达,从而激发 美,还原了传统文化本身的独特价值, 表达
和“情感”的代表。纪录片以极强的 解读非遗文化中承载的生命技艺和历 贵的文化艺术保护手段。中国非遗纪
非遗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研究策略
非遗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研究策略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非遗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非遗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非遗文化是指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而平面设计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可以通过运用非遗文化元素,为设计作品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力量。本文将探讨非遗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一、非遗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非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丰富的民俗、传统技艺、传统戏剧、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非遗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承载了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社会价值。
1. 图案设计:非遗文化中的传统图案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元素之一。比如中国传统的纹样、花鸟图案、龙凤图案等,都可以被运用到平面设计中,赋予设计作品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2. 色彩运用:非遗文化中的颜色也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如红色代表喜庆、白色代表纯洁等。平面设计师可以根据设计主题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非遗文化色彩,以达到表达情感和传递文化信息的目的。
3. 字体设计:非遗文化中的传统字体也可以被运用到平面设计中。比如中国的篆书、隶书、楷书等字体,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可以赋予设计作品更多的历史感和传统美。
4. 物件设计:非遗文化中的传统手工艺品和工艺技巧也可以被运用
到平面设计中。比如剪纸、刺绣、陶瓷等,都可以成为设计作品中的元素,增加设计的立体感和质感。
5. 故事叙述:非遗文化中的传统故事和传说也可以成为平面设计中的创作灵感。设计师可以通过故事的叙述和图像的呈现,展现非遗文化的魅力和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
手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以东莞千角灯为例
建材发展导向
2018年第15期
110
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的地质环境较差,地质灾害也将频繁发生,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措施及技术的探讨有利于人们及时的躲避地质灾害,减少损失。参考文献:
[1] 郝文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
[2] 朱兴华,彭建兵,同霄,马鹏辉.黄土地区地质灾害链研究初探[J].工程地质学报,2017,25(01):117-122.
[3] 李永红,范立民,贺卫中,刘海南,姚超伟,杜江丽,仵拨云,彭捷.对如何做好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的探讨[J].灾害学,2016,31(01):102-112.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这个提法在前两年经过国家的大力提倡,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界定中,社会的风俗、礼仪、节庆和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都属于非物质文化的重要部分,正是由此类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构成了我们的社会文化。文化具有传承与发展的属性,只有继承优秀的生活方式,发展文化的精髓部分,才能满足于面临当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精神需要。手工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视觉传达专业存在着本质上的联系,视觉传达专业设计在进行创作的时候追求画面效果、文化等同理解、制作能力程度等要求都与手工能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传承优秀的手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着视觉传达专业无疑有非常大的支撑作用。东莞“千角灯”非遗项目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色彩、造型、工艺上在学术中占有重大地位,对视觉传达专业发展具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1 千角灯的艺术资源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品牌IP化的视觉应用体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品牌IP化的视觉应用体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民间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人类非物质创造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现代化,成为了当下的热点话题之一。品牌IP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侧重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品牌IP化的视觉应用体验,旨在探索如何通过视觉表达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提升其文化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IP化的意义
1. 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代代相传的宝贵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品牌IP化,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的传承和保护,使其得以延续和发展。
2. 增强文化影响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IP化可以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将其文化内涵传播出去,加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增强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IP化可以激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活力,推动非物质文化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的融合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1. 视觉形象设计
品牌IP化的核心在于形象塑造,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如何通过视觉手段来表达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抽象的图形设计或者是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来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独特文化符号,进而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视觉形象。
2. 视觉传播渠道
品牌IP化需要有有效的传播渠道来将文化内涵传递给更多的人,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IP化中,如何通过视觉传播渠道将文化形象传播出去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网站或者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视觉内容,引导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情感认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的运用与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的运用与思考
作者:王琎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24期
摘要:当前,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位得到重视,国家及文化管理部门在资金及政策上予以倾斜,共同致力传承保护历史馈赠及濒危项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中,通过影像记录的方式,让镜头画面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拉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观赏的心理距离。文章综合相关行业研究,阐述影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运用与思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运用;思考
0 前言
在工业化生产渐趋精细化的背景下,科技、工业与现代生活水乳交融,在各生产细分领域,尤其是不讲求流水化作业的生产实践中,人类通过精细打磨而传承下来的各种技艺,累积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信息化及社会生产高效率的快节奏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变得衰弱,亟须采用各类手段对其加以保护及应用。①而借助影像艺术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失为一种绝佳路径。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影像
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这一工作上,国务院于2005年即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及项目立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含义上看,主要是指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及审美情趣紧密关联的,以非物质形态存在,并且多历经世代传承的各类文化表现形式及内容。例如,口头艺术、民俗活动、传统表演艺术、节庆、礼仪、民间传统习俗、传统手工艺技能、由传统文化延伸出的其他文化形式及项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归属于一种宝贵的民间技艺及文化烙印,带有无形性及不可预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中华民族各时期的历史文明,其蕴藏了丰富的有关中华民族思维方式、想象力、精神追求、艺术趋向等内容,彰显出中华民族旺盛的生命力及蓬勃的创造力,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瑰宝。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上,自古人始,多采用绘画、石刻、木刻、铸造等方式,随着时间经年流逝,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中消散。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平面设计理念的结合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平面设计理念的结合研究
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当代平面设计,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也逐渐得到广泛的关注。在这个背景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当代平面设计相结合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还能够创造出更有活力和创意性的作品。本文将浅谈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平面设计理念的结合研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独特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传统技艺、知识体系、口头传说、民俗习惯等各种非物质文化资产的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传承历史、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载体。
在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新兴科技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全球性的重视。这不仅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和文化,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二、当代平面设计
当代平面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它不仅涵盖了广告设计、品牌设计、包装设计、海报设计等各种领域,同时也是现代传播视觉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通过视觉上的创新,传达信息和情感,塑造品牌形象。
当代平面设计与传统设计的最大不同,就是强调视觉的创新性和表现力。当代平面设计师注重传达信息、展现品牌价值,通过不同的颜色、构图、排版方式等视觉元素,将设计作品变得更加生动、创新和有吸引力。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平面设计的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平面设计的结合,可以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之间的一种连接和跨越。借助当代平面设计理念的特点和手法,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更多的表现和传递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为设计作品赋予更加时尚和深刻的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平面设计理念的结合研究
□
刘
静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平面设计理念的结合研究
摘要: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产物,更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聶。从缤纷实用的
陶瓷制作工艺到精美绝伦的剪纸,从心手合一的篆刻技法到各类舞台艺术,无一不美。该文在整理和研究大量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平面设计理念之间的渊源,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计之
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代平面设计理念的启发及其具体应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面设计 理念 传承发展 突破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广义上说包括所有民间创作、
由民间文化演变而来或者口头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
从狭义上则指每个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文 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如识体系和技能
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将非 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等十大类。文章提及的剪纸艺术、戏剧脸谱
艺术、篆刻艺术、书法艺术等,也有其各自归属的类 别。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调研,研究这些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设计理念,并将这些传统设计理念与当代
平面设计方法进行比较,归纳与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平面设计之美
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进一步加
快了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速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平
面设计领域具体体现为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设计的新颖
性、独特性,单一化的设计已经难以吸引消费者的目
光,标新立异成为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之一。因此,为了 满足市场需要,当代平面设计也在不断朝着多元化、创
新化的方向发展,产生了许多全新的设计风格。一些 新的风格在面世之初也曾引起过轰动,但是由于缺乏
以非遗为主题的视觉传达设计案例
以非遗为主题的视觉传达设计案例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和庆典、知识与实践,以及自然界与宇宙的知识与实践等方面的
非物质遗产。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非遗保护和传承成为一个重要
的议题。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媒方式,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和表达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几个以非遗为主题的视
觉传达设计案例,展示它们在推广和传承非遗方面的价值。
1.案例一:非遗展览海报设计
海报设计是一种视觉传达设计的常见形式,可以通过图像、文字和色
彩等元素来传达信息和情感。以非遗为主题的海报设计可以突出非遗
的独特性和魅力,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可以采用非遗元素作为设计的
主要图像,如传统手工艺品、戏剧角色或传统节日等。通过选择适当
的颜色和字体,海报设计可以传达非遗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这样的设
计不仅可以吸引观众参观展览,还能够增加他们对非遗的了解和兴趣。
2.案例二:非遗商标设计
商标设计是一种重要的视觉传达设计形式,在品牌推广和传播方面具
有重要作用。为非遗项目设计一个独特的商标,可以帮助非遗项目建
立独特的形象和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商标设计应
该突出非遗的核心特点,如传统工艺技术、文化符号或非遗项目的代
表性形象等。商标设计还应该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喜好,以便
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
3.案例三:非遗书籍封面设计
书籍封面设计是一种重要的视觉传达设计形式,可以通过图像、字体
和布局等元素来传达书籍的主题和内容。以非遗为主题的书籍封面设
计应该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传达非遗的独特性和魅力。可以使用与非遗
以非遗为主题的视觉传达设计案例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
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备受关注。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何将非遗传
统元素以视觉传达设计的方式呈现出来,成为了当下设计领域的一个
热门话题。本篇文章将围绕以非遗为主题的视觉传达设计案例展开探讨,通过深度和广度的分析,呈现出非遗文化在设计领域的魅力和影响。
一、非遗传统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
1. 刺绣
非遗中的刺绣是我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内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师可以运用刺绣的图案和工艺,结合
现代设计语言,创作出富有传统气息和时尚感的作品。将刺绣元素运
用在服装设计中,不仅可以提升设计感,更能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
2. 传统建筑
我国的传统建筑是非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对传统建筑的解构和再造,
打造出具有当代美学和文化内涵的设计作品。将传统建筑的雕花艺术
运用在家居用品设计中,可以为产品赋予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底蕴。
3. 饮食文化
我国的饮食文化是非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含了丰富的烹饪技
艺和饮食习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师可以以传统美食为灵感,
创作出具有文化特色和创意价值的设计作品。将传统美食的元素运用在包装设计中,不仅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更能传达出对非遗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二、非遗视觉传达设计案例解析
1. 唐顿刺绣服饰设计
唐顿刺绣是我国传统刺绣工艺的代表之一,它融合了唐代文化和东方审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唐顿刺绣服饰设计中,设计师将传统刺绣工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相融合,设计出具有时代感和文化底蕴的服装作品。通过对唐顿刺绣的运用,设计师成功地将非遗文化与时尚设计相结合,为传统艺术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非遗vi设计内容概括
非遗vi设计内容概括
(最新版)
目录
一、非遗的含义和价值
二、非遗 VI 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
三、非遗 VI 设计的主要内容
四、非遗 VI 设计的应用和影响
正文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习俗、庆祝活动、手工艺技艺以及相关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等非物质文化成果的总称。非遗承载着世界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文化精神,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对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非遗保护的力度加大,非遗 VI 设计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非遗 VI 设计,即非遗视觉识别设计,是指运用视觉元素,对非遗进行创意设计,使其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和辨识度。非遗 VI 设计对于提升非遗的传播效果,增强非遗的公众影响力,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非遗 VI 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非遗标识设计、非遗形象设计、非遗产品包装设计、非遗展示空间设计等。其中,非遗标识设计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它需要充分体现非遗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同时要具备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辨识度。
非遗 VI 设计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非遗的传播和推广上。通过设计精美的非遗标识和形象,可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了解;通过包装设计和展示空间设计,可以提升非遗产品的销售和展示效果,从而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总的来说,非遗 VI 设计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非遗的公众影响力,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秦淮灯彩的技艺传承及视觉信息化设计探讨
秦淮灯彩的技艺传承及视觉信息化设计
探讨
摘要:在大数据背景下,秦淮灯彩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本文以秦
淮灯彩为研究对象,从视觉设计视角出发,对其制作流程、工艺流程及工艺手法
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秦淮灯彩为载体,以非遗文化传承创新设计理念,探索出一套能够助力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的方法。
关键词:非遗;秦淮灯彩;视觉信息化
一、秦淮灯彩的发展现状
(一)商业化开发不足
非遗项目商业化开发不足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以及包装两方面。首先是产品
设计方面,产品设计缺少文化内涵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且设计理念过于传统或者同
质化现象严重。比如:在现有的一些花灯当中,在传统造型上没有任何创新且缺
乏时尚感和艺术性。其次是包装方面,现在很多非遗项目都有了自己专属包装,
但往往也只是一张简单的包装盒而已;同时因为人们对于文化产业认识不足导致
很多非遗项目以简单包装方式出现在市场当中来吸引消费者购买。
(二)宣传推广力度不足
大多数人都愿意去购买一些个性化商品以彰显自己的个性与与众不同。因此,现在社会中商业产品比较丰富,而传统手工艺制作类产品却鲜有问津。现代社会
中人们更加重视物质层面的追求,而不愿意去接受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
生产出的产品。秦淮灯彩技艺是我国省级非遗项目,但其受众面较窄,当前我们
能够在商场上见到的秦淮灯彩一般是由民间艺人或者非遗传承人手工制作并销售
至市场当中。虽然手工制作让其呈现出一些特点与优势,但因其技艺并不稳定导
致人们对于它存在了解不够深入。并且秦淮灯彩作为一种手工艺类产品很难被大
众所接受而导致销售数量不高。
文化传承背景下非遗形象的视觉展示设计探究
138
2021.03
NO.497
云浏览 COLUD BROWSE
2021.03
NO.497
139
象重塑除了图形图案语言,还可以加以中国传统书法的写意形态和不同汉字字体字形的点缀,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鱼灯文化的意境、格调和韵味。在传统的文化语境中,汉字书法的线条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人的文化理想和人生理念,汉字书法的线条形态变化大,表现力极强,加上笔触色调的深浅层次,展现笔墨形式视觉之美的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
色彩语言
非遗文化的色彩形象可以说是遵循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色彩的解读,并不是一味直接使用自然现实状态,其内在有着深厚的寓意启示。岭南地区善用浓郁色调,无论是建筑,还是服饰,色彩都非常明艳。大良鱼灯的色彩也是极为明艳,常见的颜色以金色、红色、白色、绿色为多,符合中国民间传统色彩的“五色观”。鱼灯点上灯烛之后,鱼身通体透亮,色彩鲜艳,更是栩栩如生。借由“鱼灯”的形象来祈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红火兴旺等美好寓意。在对非遗项目的色彩元素提取中,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民风民俗、大众审美等进行总结、归纳,重组,设计出具有特色风格和寓意的色彩。
整合非遗文化品牌形象的视觉包装
当代社会,人们对品牌的力量和认知正在不断提升,因此,传统非遗项目必须结合现代人的消费和价值理念,进行品牌形象的设塑造、设计和推广,以提高知名度。
以“工匠精神”为背景,紧跟振兴传统文化的浪潮。“工匠”已不再是一个职业称谓,而是一种对传统特色高水平工艺技艺的推崇象征。可以借助工匠精神这一符号进行品牌策划和塑造,实现非遗的传承性。提炼非遗项目中的传统文化符号的形态,针对非遗项目的特色,以高新技术设计手法进行视觉品牌形象设计。利用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VIS 设
信息可视化设计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信息可视化设计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知识与实践技术等。随着社
会的发展和变迁,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挑战,其
中一些甚至濒临消失。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今社会亟
需解决的问题。
信息可视化设计是一种将复杂数据和信息转化为视觉元素,以帮
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信息的技术手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
传承领域,信息可视化设计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信息可视化技术,人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价值和传承方式,从
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研究信息可视化设计在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
信息可视化设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具有重要的研究
意义。信息可视化设计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内涵和特点,有助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观。信息
可视化设计可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视化展示效果,让人们更直
观地感受和体验这些文化传统。信息可视化设计还可以促进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其传承和推广提供更多可能性。研究信
息可视化设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通过深入探讨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实践效果,可以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传承。
2. 正文
2.1 信息可视化设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信息可视化设计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信息可视化设计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信息可视化设计是一种通过视觉化和图形化手段展示信息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更
直观地理解和分析复杂的数据和信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信息可视化设
计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信息可视化设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
作用,以及如何运用信息可视化设计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各种非物质文化现象,包括口头传统、
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传统手工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
代表了不同民族、地区和社会群体的独特文化和传统。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深,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消失和遗忘的风险。如何有效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
产成为了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信息可视化设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具体应用,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利用信息可视化设计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和演变历程。通过图表、地图、时间轴等可视化手段,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传承路径和发展情况,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历史和文化内涵。可以利用信息可视化
设计来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与风貌。通过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表演、传统技艺、习俗礼仪等内容的图形化展示,可以使人们更生动地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
力和文化内涵。可以利用信息可视化设计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整理,可以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者和管理者更好地管理和传承相关文化遗产。
刍议非遗文化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路径
160美眉 2023.09下
教研与美育
大学校园
刍议非遗文化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路径
李洁瑜
(广东白云学院,广东 广州 510450)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已有43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遗名录,位居世界第一。非遗文化世代相传,已成为中国人民推动历史、创造历史的伟大壮举。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是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培养艺术设计教育人才的一部分,责无旁贷,必须主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本文分析了非遗文化融入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重要性,探讨了非遗文化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路径,以期为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非遗文化;教学方法
非遗文化绚丽多彩、历史价值巨大,它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丰富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意和表现方式,增强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提高设计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将非遗文化融入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设计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为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民族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非遗文化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重要性
(一)丰富设计元素和表现方式
非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视觉传达设计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和手段,将非遗文化融入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可以为设计作品提供更丰富的设计元素和表现方式,增强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例如,中国传统工艺品、建筑、服饰等元素可以为设计作品注入独特的文化韵味,增强作品的美感和文化价值。此外,非遗文化中的表演艺术、音乐舞蹈等元素也可以为设计作品注入新的生命和灵魂,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因此,非遗文化的融入可以丰富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设计元素和表现方式,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审美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设计与传承
作者:何帅
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5期
摘要:本文以广东省为例,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设计与传承的关系,并对其视觉设计方法进行综合探索,以为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普化传播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设计;传承;传播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问题研究,主要包括对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修复、技艺传承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广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极具地域特点,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完整的保护体系,有利于广东的文化建设,也可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借鉴思路,推动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1 广东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的广东,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成果丰硕。2006年,广东省成功申报第一批国家级文化遗产——广州牙雕和广绣,78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民间手工技艺(如广绣)、民间美术(如佛山剪纸)、民间舞蹈(如普宁英歌)、曲艺戏剧(如粤剧)等多个方面,至今以申报数百项“非遗”项目。但是,广东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制作技艺繁复,无人传承,面临失传危机。例如,著名的广绣现在基本失传,只能在博物馆等展览馆可见。
总之,近年来,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范围广、力度大,但是宣传普及工作开展不够深入,很多技艺和文化的传承仍面临严峻考验。
2 视觉设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2.1 通过视觉体系理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建设的开放性传播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风俗民情、手工技巧、民族音乐等,它们往往是凭借“活体”的形式得以传承的。例如,广东的广绣工艺之所以能得以推广,根本原因就是视觉体系的建立。为了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远发展和传承,必须要以视觉体系理念为媒介,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放性传播平台,也就是以视觉影像来记录和保存文化、技艺,使之得以在世人面前成功展示,进而实现有效传承。
2.2 通过视觉形象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推广
首先,要重视发挥视觉形象在文化传播中的优越性作用。为有效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必须要进行传播方式的变革,发挥视觉形象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视觉体系展示的,为此,要结合现今文化发展的理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视觉化再现工作,灵活运用现代视觉技术手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持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建立适应当代文化传播风格的影像资料,使之得以有效传承。
其次,面对全球化趋势,要保证各具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多样化。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不同风格的人类文明,具有极强的区域差异性。例如,同是舞蹈,我国苗族的怀鼓舞和非洲东部地区的砍刀舞就具有完全不同的民族风格。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世界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视觉体系得以交流、展示,但在全球化趋势中,必须要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文化价值,保证其多样性不被破坏,并在此基础上保持全球文化的多样性。
2.3 通过视觉的观点审视和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特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表征形象也各具特色。因此,在对其进行视觉管理时,要在技术支持的基础上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可视化的系统分类数据库,方便文化传承者、视觉体系建设平台、相关研究者有效沟通。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工作要以保护其原有历史特色、原始形象为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视觉技艺对其进行传播,如制作相关纪录片、宣传片等。
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设计与传承——以广东省为例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视觉设计是使其得到有效传承的重要措施。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进行分析,并运用品牌符号、插图彩绘等元素对其进行形象展现,可以使其得到有效传播,为广大人民所熟知,有利于广东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3.1 品牌设计
品牌设计的成功与否关乎产品推广的有效性。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有效推广,正是由于其不能给人以形象、真实的感官感受,进而在工业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逐渐被取代。目前,广东诸如牙雕、玉雕、广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陈旧的推广手段、不完善的品牌设计,传播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濒临失传。因此,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结合现代人的消费理念,进行现代品牌的设计和推广,以提高传统工艺的知名度。
成功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品牌设计,要求在保持传统文化符号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设计方式和理念。例如,广东目前的“瓷器人”品牌,体现了广东制瓷传统工艺的特点,又加入了极具现代感的设计元素,符合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既能表现传统工艺的特色,又能给人以直观感受。
3.2 整合设计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要使其表现形态得以存续,同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不仅仅是成为博物馆中的历史展现。
诸如玉雕、光彩等传统手工技艺,在过去是人们生活的必要物件。要想真正使这些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得到有效传承,就要开发传统工艺文化市场。例如,广东目前为了广绣等技艺的流传,开发了与之相关的玩具、旅游、动漫等产业发展,并构建了相关产业集群,运用现代设计手段设计和展现具有传统特色的品牌,使广东很多优秀的“非遗”传统工艺得到有效传承和推广。
3.3 传播策略
目前,广东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综合运用微信、微博、APP应用端等新媒体对“非遗”文化进行了有效传播。例如,广东省研发了广绣APP,在此应用中对广绣的发展史、相关工艺介绍、品牌宣传等进行了综合介绍,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使得广绣工艺为众人熟知,市场发展也有很大改善。由此可见,成功的传播策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重要推动作用。
4 结语
结合当今时代背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视觉设计,可以扩大对“非遗”的宣传,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广东省应结合市场形势、文化特色和视觉设计手段,不断探索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守明,王明星.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化的视觉设计与传播[J]. 包装工程,2014(14):1-18.
[2] 李刚,杨帆.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视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 商业文化,2012(3):191.
[3] 杜洁莉.非物质文化遗产“晒莨”的视觉文化阐析[J]. 民俗民艺,2014(8):108-112.
[4] 吕伟梅.岭南文化遗产的视觉化与文化产业发展[J]. 时代文学,2014(4):181-182.
作者简介:何帅(1983—),男,湖南郴州人,武汉大学数字媒体艺术硕士,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