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收入分配、贫困与发展

合集下载

收入分配制度的实施步骤

收入分配制度的实施步骤

收入分配制度的实施步骤概述收入分配制度是指国家或组织为实现公平合理分配社会财富而采取的政策和规定。

这个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收入分配制度的实施步骤,包括确定收入分配目标、制定分配规则、完善税收制度和优化福利体系等方面。

步骤一:确定收入分配目标收入分配制度的第一步是明确分配的目标。

这包括确立社会公平、增加中低收入人群收入、减少收入差距等。

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合理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定。

•实现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制度目标之一是实现社会公平。

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减少社会贫困和不平等现象的发生。

•增加中低收入人群收入:另一个目标是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

可以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住房和教育补贴等方式来实现。

•减少收入差距:收入差距过大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因此,收入分配制度应该致力于减少收入差距,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

步骤二:制定分配规则确定了目标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分配规则。

这些规则应该是科学、公正、可操作的,能够有效地实现收入的合理分配。

•税收政策: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可以对高收入人群增加税负,减少收入差距。

同时,适当减免低收入人群的税收,增加其可支配收入。

•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确保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能够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减少收入差距。

•提高福利水平:通过增加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的投入,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

•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对高收入人群进行适当调节,减少收入差距。

步骤三:完善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支撑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时,需要完善税收制度,确保其公平合理。

•多元化税收体系:建立多元化的税收体系,包括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多种税种。

通过合理调整税收比例,实现财富的公平分配。

•提高税收透明度:增强税收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加强税收征管,打击逃税行为,减少不法分子的不当牟利。

缩小贫富差距,收入均衡分配,促进和谐发展

缩小贫富差距,收入均衡分配,促进和谐发展

缩小贫富差距,均衡收入分配,促进和谐发展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成就。

国民人均收入突破900美元,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在这可喜的经济数据后面,却隐藏着令人担忧的一些经济发展过快带来的问题,其中以贫富差距过大这一问题最为严重。

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中国改革开放后,为形成示范效应,提高效率,就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但由于政策滞后,市场发育不全,中国由平均主义向贫富分化极剧倾斜。

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衡量居民收入差异程度,其数值在0~1之间。

数值越高,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越高。

按照国际通常标准,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达到0.6则属于危险状态。

中国在10年前越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后仍在逐年攀升,2009年达到了0.46,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

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正呈现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差距也很明显,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15倍左右;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拉大,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

有关专家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土地、资源、资本———这3种生产要素发挥了巨大的财富调整力量。

房地产、矿产、证券等成为“最赚钱”的暴利行业,少部分人借此一夜间站到社会财富的顶端。

据2009年福布斯中国1财富排行榜统计,前400名富豪中,房地产商占154名;在前40名巨富中,房地产商占19名;在前10名超级富豪中,房地产商占5名。

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中国财富的主要集中地。

房地产业的基本要素就是土地,卖房子实际上是卖土地。

而对于土地,按现行土地用途管理政策,政府和房地产商既是“垄断买方”,又是“垄断卖方”,一方面从农民手里低价征地,另一方面向群众高价售房。

房地产业产生的级差暴利,除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外,都被少数房地产商拿走了。

第四章 收入分配、贫困与发展

第四章 收入分配、贫困与发展
8
(二)基尼系数
优点 缺陷 洛伦茨曲线比较直观,能够较好地满足度量收入分配的四个准则; 如果两条洛伦茨曲线相交,则很难判断哪条曲线不平等程度更高。
数量化,用基尼系数。由意大利的统计学家C· 基尼在1912年首次提出 ,也被称为“基尼稠密系数”。
解决 通过计算洛伦茨曲线与对角线的面 积除以对角线与两轴围成的三角形 面积而得到。 公式表示为:G=A/(A+B) 基尼系数值大小表示收入不平等程度,系数 值越大,表示收入不平等程度越大。 基尼系数为0=完全平等,A为0,洛伦茨曲 线就是对角线; 基尼系数为1=完全不平等,即B为0,A与 A+B相等,洛伦茨曲线由纵横轴组成。
(一)功能性收入分配。 领域 功能性收入分配是价格论的一部分,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不 涉及到道德层面,而只是与效率有关。 功能性收入分配,指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传统上指劳动力、资本和 土地等要素)之间的分配。 微观经济学的分配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的收入(或价格)决定于其需 概念内涵 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的均衡点。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所有者按照要素边际产出贡献大小得到要素 的相应报酬(或收入):劳动者得到相应的工资,资本家得到相应的 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到相应的地租。
中国、马来西亚和毛里求斯最近也在走日本和东亚道路。
中国从1978年改革以来收入差别的确呈扩大趋势, 中国经验 ,库兹涅 茨假说似 乎是存在 从1978到2009年,收入不平等扩大,超过国际公认0.4的警戒线; 总体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证明了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前半部分。 的。
17
0. 1
0. 2
18
中国收入差别持续扩大的理论观点
居民收入差距长期变动表现为“倒U曲线”, (1)经济 改革或制 但不能只用库兹涅茨倒U假说解释,因为库氏假说是增长型,而中国 度变迁论 还与体制改革紧密相关。 (2)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的周期性变化主要源于城市利益集团的 化发展偏 压力,以及地方政府城市倾向政策。 好论 宏观经济政策不平衡,不同地区、行业及所有制之间分配不公; 国有资本产权约束软化,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并为少数人牟取; (3)不当 管理和政 非市场化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双轨体制,导致少数人暴富; 策论 对非法收入查处不严、打击不力,引发了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 再分配领域税收、公共支出政策对个人收入调控没有充分发挥。 收入差别扩大是多种因素作用结果,但主因是二元经济结构转变,及其所带来 的经济、社会结构变化。 即使没有其他因素,仅这个因素也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均等扩大。

贫富差距与收入分配问题

贫富差距与收入分配问题

贫富差距与收入分配问题在当代社会中,贫富差距与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严重不平等的收入分配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探讨贫富差距造成的原因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途径。

一、贫富差距的原因1.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是造成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经济差异巨大,导致了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同时,不同产业之间的发展不均衡也导致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

2.教育机会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也是导致贫富差距的因素之一。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贫困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无法接受高质量的教育,造成了他们后续就业机会的限制,从而导致了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3.社会制度和政策社会制度和政策的不完善也是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之一。

一些国家存在着不公平的税收制度,导致富人的税负较轻,而底层民众的税负较重,从而加大了贫富差距。

此外,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和福利政策也使得贫穷阶层难以脱离困境。

二、贫富差距的影响1.社会不稳定性贫富差距加大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性增加。

当贫富差距过大,底层贫困人口苦不堪言,社会紧张情绪会逐渐积累。

这种紧张情绪一旦爆发,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冲突。

2.社会公平正义贫富差距的扩大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

贫困人口无法享受到合理的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资源,而富人则可以通过投资和金融手段获取更多的财富,导致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进一步加剧。

3.经济发展贫富差距过大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当大部分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时,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会受到限制,从而阻碍了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解决贫富差距与收入分配问题的途径1.改善教育机会提高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

2.完善税收制度建立公平合理的税收制度,通过增加对高收入人群的税负,减轻底层民众的税负,以实现财富的再分配。

2020年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342《农业知识综合四》(文法)

2020年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342《农业知识综合四》(文法)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342 农业知识综合四一、考查目标1、掌握社会学、公共管理、发展规划、发展理论四个农村发展领域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

2、理解农村发展领域要求掌握的上述学科知识的核心要义。

3、能够运用农村发展领域要求掌握的上述学科知识的基本理论解释具体的农村发展现象和问题。

二、适用范围适应于农村发展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试卷内容涵盖发展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村政策学三门相关科目课程。

各科目内容为50分。

(四)参考教材1.《发展经济学》,郭熙宝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2017年重印)。

2.《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编写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3.《农业农村政策学》,陈文宽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年。

4.改革以来历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五)考试内容第一部分发展经济学第一篇导论第一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第一节发展中国家的分类与基本特征第二节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三节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过程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含义与度量第一节发展的含义第二节发展的度量第三节千年发展目标第二篇增长与分配第三章经济增长理论第一节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第二节经济增长的历史分析第三节后发优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第四章收入分配与分配第一节收入分配类型与测度第二节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及其检验第三节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四节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第三篇发展要素第五章资本形成第一节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投资要求与投资效率第三节资本形成的过程与来源第六章人口与发展第一节世界人口增长及其趋势第二节人口转变与死亡率的下降第三节发展中国家高出生率的行为分析第四节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人口政策第五节中国人口政策的演变、绩效与问题第七章人力资源第一节人力资本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第三节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的特点与结构第四节发展中国家失业的特征及类型第五节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第八章技术进步第一节技术进步的含义及类型第二节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三节技术引进第四节创新及国家创新体系第九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二节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三节资源过度使用与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第四节资源与环境的主要政策第四篇结构转变第十章农业的发展第一节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传统农业及其转变第三节农业的技术变革第四节土地制度与政府政策第五节农村金融制度及其改革第十一章工业化与信息化第一节工业化的含义与作用第二节工业化与工业发展阶段第三节工业化发展战略第四节工业化中的微观企业能力第五节信念化及其与工业化的关系第十二章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第一节刘易斯模型和拉尼斯-费模型第二节托达罗模型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第四节中国的乡-城人口流动第五篇对外经济第十三章国际贸易第一节贸易理论第二节贸易战略与政策第三节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与政策第十四章外资利用第一节外资概念与两缺口模型第二节国外借款与债务危机第三节外国直接投资第四节中国的外资引进第六篇制度与政府第十五章制度与发展第一节制度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二节发展中国家的制度问题第三节制度后发优势第十六章市场与政府第一节市场机制的作用与市场失灵第二节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要职能第三节政府失灵与政府效率的提升第四节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五节经济转轨的理论与实践第二部分农村社会学绪论第一节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边界第二节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农村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农村社会学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农村社会调查研究第三节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发展第二章农民第一节农民的内涵第二节农民的生产与生活第三节乡土文化与农民的社会认同第三章农村家庭与家族第一节农村家庭第二节农村家族第四章农村社区第一节农村社区的内涵及其特征第二节农村社区的权力结构第三节农村社区建设第五章农村社会组织第一节农村社会组织概述第二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第三节村民自治组织第六章农村社会分层与流动第一节阶级阶层及其分析方法第二节农村社会分层第三节农村社会流动第七章农村社会治理第一节农村社会治理概述第二节农村社会治理的基础条件与内在机制第三节农村社会治理的结构与类型第八章农村公共物品需求与供给第一节农村公共物品概述第二节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第三节农村公共物品供需均衡第九章农村社会变迁与发展第一节农村社会变迁第二节城镇化与农村社会现代化第三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四节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第三部分农村政策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习近平的“三农”思想第二节农业农村政策概述第三节农业农村政策的历史演变第四节农业农村政策研究内容第二章农业农村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及调整第一节农业农村政策的制定第二节农业农村政策的执行第三节农业农村政策的评估及调整第三章农村经营制度第一节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第二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第三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第四章农村产业发展政策第一节农村产业结构政策第二节农村产业现代化政策第三节农村产业整合政策第五章农产品与农村市场政策第一节农产品加工贸易政策第二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第三节粮食政策第六章农村土地政策第一节农村土地政策概述第二节农村土地物权政策第三节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第四节农村土地保护政策第七章农村人力资源政策第一节农村人力资源政策概述第二节农村就业政策第三节农村人力资源流动政策第四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第八章农村资源与环境政策第一节政策背景第二节农村水利政策第三节农村能源政策第四节农村人居环境第五节农村生态环境政策第九章农村社会发展政策第一节政策背景第二节农村教育政策第三节农村扶贫政策第四节农村文化政策第五节农村公共事业政策第六节农村社会保障政策。

收入分配对经济稳定的影响

收入分配对经济稳定的影响

收入分配对经济稳定的影响经济稳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追求的目标之一,而收入分配则是影响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消除贫困,进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讨论收入分配对经济稳定的影响,并探讨一些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和政策措施。

一、收入分配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对社会稳定有着显著的影响。

当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广大民众的收入却相对较低时,社会的不满情绪会逐渐积聚,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冲突和不安定。

相对而言,较为平等的收入分配会降低社会的不满情绪,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也会影响消费需求,从而影响整体经济的稳定。

当少数人拥有过多的财富,而大部分人收入较低时,消费需求可能会受到限制,导致市场需求的下降。

相反,当收入分配相对平等时,广大人民的消费能力提升,市场需求也会相应增加,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

三、收入分配对投资环境的影响收入分配对投资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较为平等的收入分配能够降低社会的不满情绪,增强社会的稳定性,使得投资者更加愿意在该地区进行投资。

其次,较为平等的收入分配能够提升普通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他们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需求,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商机和市场。

四、收入分配对创新与发展的影响收入分配不仅影响到经济的稳定,还可能对创新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当收入分配不平等时,富人更容易获取教育、健康等资源,而穷人面临的机会逐渐减少,这可能导致创新能力的浪费。

相反,当收入分配相对平等时,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教育、健康等基本条件,潜力得到更好的释放,有利于社会的创新与发展。

五、收入分配政策的制定和优化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和社会公平,国家需要制定和优化收入分配政策。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纳税和福利等手段来调整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稳定。

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升普通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能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自考0141发展经济学笔记小抄重点总结预测押题压题自学考试

自考0141发展经济学笔记小抄重点总结预测押题压题自学考试

00141 发展经济学(前两章样本,完整版12页)[2000年版]于同申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一章发展中国家和发展经济学第二章经济发展理论第三章经济增长、贫困与收入分配第四章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第五章教育与经济发展第六章发展中国家的就业与经济发展第七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第八章科学技术、知识经济与经济发展第九章自然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第十章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第十一章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第十二章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第十三章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第十四章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第十五章外援、外国投资与发展中国家债务第十六章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第一章导论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革: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但是经济依然贫穷落后;为了摆脱贫困,重建经济,实现经济的起飞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主要目标;与此同时,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逐渐形成;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和发达国家的意愿。

(现实要求,需要理论产生)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起来的,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为主要对象,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规律的,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用性,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边缘性的新兴经济学科。

如何才能从落后形态过渡到现代化形态的发展过程,其影响因素如何,以及为此而应该采取的战略与政策。

发展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特点:(1)发展经济学更注重长期的、动态的经济发展过程(2)发展经济学研究更加注重国际经济的比较研究(3)发展经济学更加注重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般规律和具体国家的特殊性1.殖民统治时期:“)“落后国家”(Backward Countries)2.殖民体制瓦解后:“欠发达国家”(Less-Developed Countries)3.二战后:第三世界(the Third World)4.1964年联合国第一届贸发会议: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其他:“南方”与“北方”国家(南北半球)、“穷国”和“富国”二战后,摆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统治,政治上走向独立、经济上落★1.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低;人均收入水平都很低存在大范围的贫困其他方面生活水平都低(卫生保健水平差、婴儿死亡率高、预期寿命低、住房短缺)教育水平低下,人民文化水平低发展中国家人民享受现代生活的机会也少一个数据例子:1990年世界上最富裕国家——瑞士的人均收入是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一的埃塞俄比亚人均收入的270倍;瑞士人均收入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的印度的人均收入的93倍。

发展经济学高教版武汉大学郭熙保ch01-04

发展经济学高教版武汉大学郭熙保ch01-04
按汇率换算的人均收入低估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收入水平。
按购买力平价方法
按购买力平价方法估算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大大提高。 例如,按汇率计算,2009年中国人均GNI是3650美元,收入排125位,是美国
的(人均GNI46360美元)的7.87%。 而按购买力平价估算,中国人均GNI达到6890美元,收入水平提高1.88倍,排
发展经济学
Development Economics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郭熙保教授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郭熙保教授
1
总目录
第一篇 1 第一章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
导论
2 第二章 经济发展的含义与度量
第二篇
增长与 分配
3 第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 4 第四章 收入分配与贫困
5 第五章 资本形成
所谓先进也是相对于本国农业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比较落后。 因此,发展中国家城乡收入差别较大,导致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郭熙保教授
16
(七)生态环境恶化
1.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膨胀和贫困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人口急剧增加对粮食需求不断增加,不得不加速开垦土地和过度 使用化肥、砍伐森林和过度放牧。 森林加速毁灭,荒漠化、盐碱化,土壤肥力衰减,灾害频繁。
隐蔽性失业在农村较为严重, 通常被叫做剩余劳动力。
失业问题
发达国家的失业问题也是一个尖锐的问题。 如西班牙失业率每年高达10%以上。
但是,发达国家隐蔽性失业较少, 把公开失业和隐蔽失业综合考虑,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得多。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郭熙保教授
15
(六)农业所占比重大,二元经济显著
通常把30个OECD成员国称为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东亚太平洋地区。 其中,欧洲大部分国家是OECD成员。

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

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

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人类社会一直都存在着贫富不均的问题。

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话题,不仅涉及到经济、社会学、政治等方面,还关乎到道义、伦理和公平正义的问题。

在讨论这个议题时,应该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定义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

收入分配是指将社会经济产出中所创造的财富,按一定规则和方式分配给社会各个成员的过程。

而贫富差距则指的是不同人群之间收入水平的差异。

贫富差距大的情况下,贫困人口的数量较多,富有人口占据了社会资源的大部分。

事实上,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一方面,良好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减少贫富差距。

当收入分配合理时,社会资源能够更加公平、有效地配置,每个人都能够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这将减少社会不满情绪的产生,提高社会的稳定性和和谐性。

另一方面,贫富差距的扩大也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均。

当少数富人拥有了过多的财富,而大部分人却生活在贫困中时,财富和资源就会向着少数人集中。

这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收入分配不均会进一步加剧贫富差距的扩大。

那么,如何解决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问题呢?一个重要的措施是通过税收政策来进行收入再分配。

高收入群体应该承担更多的税务负担,而低收入群体则可以享受到一定的税收减免,以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

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和福利等手段来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

另外,教育也是改善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的重要方式。

良好的教育可以提高个人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不受财富差距的限制。

此外,加强法律的监管和执行也是解决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问题的关键。

打击贪污、盗窃和其他非法活动,保护劳工权益,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都是减小贫富差距的有效手段。

需要强调的是,解决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的问题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这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积极参与。

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和贫困问题研究报告

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和贫困问题研究报告

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和贫困问题研究报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其中农村地区收入分配和贫困问题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也是农村发展的堵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和贫困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

一、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现状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农产品生产销售、农村非农业经济和转移支付。

其中,农产品生产销售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农产品价格长期低迷,毛利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空间小。

农村非农业经济是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补充来源。

但由于农村产权制度不明晰、金融服务不到位、技术创新不足等原因,导致非农产业发展存在一些困难,非农业岗位相对城市少,收入水平也较低。

转移支付包括政府补贴、扶贫项目等。

但长期强调政府补贴,“以粮补粮”,让农民的“吃饭难温饱”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扶贫项目方面,单靠政府的扶贫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需要引入更多的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才能真正落地见效。

二、农村贫困问题成因1.农村收入分配不公:农村土地资源短缺,资源分配不公,土地赋权不明确,导致土地资源的少数人占有了绝大多数的土地资源,而广大农民占有的土地面积很小,甚至不足以维持其生活所需。

2.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经营方式已经落后,无法满足当代农民的需求,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技术简单陈旧,农村非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

3.缺乏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村信用体系薄弱,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使农民资金周转不灵活,难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4.教育医疗水平落后:农村居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普遍较低,缺乏足够的知识技能和健康保障,限制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生产能力。

三、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对策1.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将土地赋权真正赋予农村居民,推进土地财产权制度改革,着重解决土地制约因素,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就业,提升收入水平。

2.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农业生产体系,加大科技创新,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产值,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发展经济学 收入分配与贫困 (讲义)

发展经济学 收入分配与贫困 (讲义)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同等地享受到增长带来的好处吗?而经济总量的增长是否能够直接解决贫困的问题呢?如同在新剑桥增长模型中的讨论,由于存在收入分配的结构问题,经济总量的增长只能是贫困问题解决的前提条件.一般而言,由于经济总量的限制与人口众多的矛盾,发展中国家往往面临着更为尖锐的收入较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以及严重的贫困问题。

个人拥有资源不同,得到的收入和财富不一样,会有一个累积性效应,即掌握资源多的人获得的收入和财富将会越来越多,掌握资源少的人获得越来越少,这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

从整个社会来讲,收入分配越不均,就越容易产生阶级或集团的分裂或对立,社会就会变得不安宁和不稳定.发展中国家处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分配不均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

政府作为社会利益代表,社会稳定的维护者,有责任不让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但收入完全均等化分配也会产生效率的问题,实践表明,平均主义会挫伤积极性,鼓励懒惰行为,导致经济效率大幅下降。

由此,经济发展中更有注重效率与公平的兼顾。

应该说,收入分配与贫困状况不仅是经济发展状况的表现,也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

收入分配与贫困分配问题是需要通过经济发展来解决的问题。

因此,消除或缓解贫困与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经济发展实现的基本目标。

第一节收入分配的类型与测度一、收入分配的类型收入分配的概念有两种:一是收入的规模分配,也称为收入的个人分配或收入的家庭分配,所涉及的是个人或家庭与其所得收入总额的关系,是从收入所得者的规模的角度研究收入分配,要回答的问题是某个或各个阶层的人口或家庭得到的收入额度是多少,并不关心这些收入的来源.也就是说对于某人或某个家庭而言,只关心收入额度,并不关心这些收入是工资还是利润、利息、租金或继承或者其他途径得来的.二是收入的功能分配,收入功能分配也称收入的要素分配,是价格论的一部分,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根据资源所发挥的生产功能而进行的分配.解释的是在总的国民收入中,土地、劳动、技术和资本等每一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入份额.注重的是在总的国民收入中,每种生产要素获得收入所占的百分比。

我国基本分配制度

我国基本分配制度

我国基本分配制度在当今世界,为了促进公平,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权利,许多国家建立了基本分配制度。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于2008年正式实施了基本分配制度,该制度主要围绕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开展。

二、我国基本分配制度的基本概念我国基本分配制度的实施,主要是为了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经济状况,推动再平衡和公平分配,帮助弱势群体脱贫和增收。

基本分配制度是指在改善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的前提下,政府按照一定的比例对低收入家庭的家庭收入进行补贴,从而帮助他们达到以上指定的收入水平,以达到社会公平和贫困减少的目的。

三、实施主要措施1、收入补助。

根据低收入家庭收入状况,政府规定一定的比例最低收入标准,并对低收入家庭的家庭收入进行补贴,帮助他们达到指定的收入水平。

2、社会保障补助。

政府给予贫困家庭一定的社会保障补助,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3、社会服务补助。

主要为了改善贫困家庭的经济状况,政府扩大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医疗、教育、住房和其他社会服务。

四、我国基本分配制度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基本分配制度不断完善,政府不断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支持。

从一开始的收入分配,到现在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补助,都体现出政府对贫困人口的关注和理解。

低收入家庭收入补贴、社会保障补贴和社会服务补贴,这三种补贴都为贫困家庭营造了更加宽松的财政状况,从而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基本生活必需品,改善他们的生活和社会地位。

五、总结我国基本分配制度的实施,为改善贫困人口的经济状况提供了重要支持。

我国政府不断加大投入,深化改革,拓展途径,努力推进基本分配制度发展,以实现公平,实现贫困脱贫目标。

为了贯彻落实“包容性增长”思想,强化基本分配制度,保障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我们需要深化改革,提高政策的精准性,进一步积极推进基本分配制度的实施,努力把贫困家庭脱困增收,让更多人享受到公平。

发展经济学郭熙保

发展经济学郭熙保
• 2.农业比重大是经济不发达的一个 重要标志。
• 3.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 是二元经济结构,即规模较小的先 进工业和规模巨大的传统农业部门 并存。 – 发达国家不存在二元经济结构, 农业和工业都现代化了。
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
先进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较高;落后的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和收入 水平较低。

在这么短时间里,连2010续年按跨汇率上折算两,个中国收人均入GN台I大约阶相当, 创造了经济发展史于中开45始0国0跨美入元奇上以中上迹等。收。入经济体的门槛。
2009年按照购买力平价方法估算,中国的人均GNI达 到了6890美元,排在第119位,比按汇率位次上升了6位 。
2009年按汇率计算,中国人均GNI是3650美元,属于下中等收入 经济体,排在213个经济体中的125位。
• 地区分布: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 南亚和拉丁美洲。
• 通常把低收入国家称为最不发达国家。
– 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
– 其次是南亚。 地区
低收入 下中等收 上中等收 高收入 经济体 入经济体 入经济体 经济体
世• 界富裕地区4是0 拉美56 和加48勒比。69
其中:OECD 成员国
30
合计 213
发展经济学
Development Economics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郭熙保教授
1
总目录
第一篇 1 第一章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
导论
2 第二章 经济发展的含义与度量
第二篇
增长与 分配
3 第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 4 第四章 收入分配与贫困
5 第五章 资本形成
6 第六章 人口与发展 第三篇
发展要 素
• 4.污染的国际转移。为保护本国环境,发达 17

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发展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第⼀章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1.发展中国家分类依据:⼀般按照收⼊⽔平。

2.发展中国家的根本特征:收⼊⽔平低下。

3.发展中国家最常⽤的分类标准:世界银⾏的标准。

低收⼊经济组、下中等收⼊经济组、上中等收⼊经济组、⾼收⼊经济组。

4.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①收⼊⽔平低下。

②⽣活状况较差,贫困现象严重。

③技术进步缓慢,⽣产率⽔平低下。

④⼈⼝增长率⾼,赡养负担重。

⑤失业问题严重,尤其是隐蔽性失业显著。

⑥农业的占⽐重⼤,⼆元经济显著。

⑦⽣态环境恶化。

⑧政治不稳定、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

⑨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

5.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专门以发展中国家、即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6.发展经济学的研究特点:①着重探讨与长期变化有关的制度、结构、战略与政策问题;②着重结构分析;③强调⾮经济因素的影响分析;④更强调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

7.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过程:①形成与繁荣时期(40-60s):物质积累,内向发展,强调政府,结构主义,宏⼤理论。

②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60 -80s):关注贫困与不平等,农业,外贸,国别研究。

③新制度主义时期(80 -现在):⽣态环境,新增长理论,社会资本。

第⼆章经济发展的含义与度量1.经济增长: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

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增长之外,还包括经济结构变化,以及贫困的减轻,收⼊分配不公的下降,教育和卫⽣事业的进步,⽣态环境的改善等。

⼈类发展(丹尼斯·古雷特):⽣存、⾃尊和⾃由。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①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经济增长不⼀定会带来经济发展。

③增长果实的“滴注效应” 。

让低收⼊阶层和贫困者得到增长实惠。

3.5中有经济增长⽆⼈类发展的情况:①⽆⼯作的增长: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也常常不能增加⾜够的⼯作机会。

②⽆声的增长:有些国家经济增长很快,但还远不是民主和⾃由的。

收入分配贫困与发展43页PPT

收入分配贫困与发展43页PPT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收入分配贫困与发展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关于收入分配制度

关于收入分配制度

社会福利制度
建立健全的社会福利制度,包括 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 等,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
需求。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筹资机制, 通过政府补贴、社会保险缴费、 个人储蓄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确保社会福利制度的可持续性。
优化社会福利制度的结构,逐步 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 比重,加大对贫困人口和弱势群
体的扶持力度。
企业薪酬制度
建立合理的企业薪酬制度,根 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员工的绩 效表现,给予员工合理的薪酬
待遇。
完善企业内部的薪酬激励机制 ,将员工的薪酬与绩效挂钩, 鼓励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
值。
规范企业薪酬的分配秩序,防 止部分人员利用职权或者垄断 地位获取不当利益,促进企业
内部的公平与和谐。
人力资本理论
总结词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分配收入时,应重视人力资本的价值,即人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这些因素 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这种理论认为,人的知识、技能和经 验等是具有价值的,它们可以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在收入分配中,应重视人力资 本的价值,并根据其价值进行分配。
CHAPTER 06
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建议
完善税收制度
建立综合所得税制度
将各类所得纳入综合征收范围,实现税负公平。
调整税率结构
降低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提高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收力度 。
规范税收优惠与减免
减少税收优惠与减免,避免税收漏洞。
加强社会福利制度建设
1 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确保 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与影响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与影响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与影响概述:收入分配不平等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它涉及到个人、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

收入分配不平等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和影响,并探讨可能的解决途径。

一、原因:1.技能和教育的差异: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部分原因在于人们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的不同。

拥有高技能和高学历的人通常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而缺乏相关技能和教育的人会面临就业困难和低收入。

2.职业和行业差异:不同职业和行业的收入差异也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行业,如金融、信息技术等,通常给予员工更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而劳动密集型行业则往往付出较低的工资。

3.族群和性别差异:收入分配不平等还与种族和性别相关。

在某些社会中,特定族群和性别的人收入普遍较低,面临着歧视和机会不平等。

4.资本积累和不完全市场:收入分配不平等还与资本积累和市场的不完全性有关。

一些富人可以通过投资和资本积累来获得更多的收入,而穷人则缺乏投资机会和资本积累的能力。

二、影响:1.社会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平等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

当收入分配过于不平等时,底层人群可能感到失望和不满,从而引发社会冲突和不公平的抗议。

2.经济发展受阻: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和发展也有消极影响。

当富人越来越富有,穷人的购买力减弱,市场需求下降,阻碍了经济的繁荣。

3.健康和教育差距:收入分配不平等还会导致健康和教育差距的扩大。

穷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无法获得平等的医疗和教育资源,使其生活质量下降。

4.社会流动性减弱:当社会中的贫困和富裕集中在少数群体时,社会流动性将受到限制。

穷人的下一代很可能也生活在贫困中,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三、解决途径:1.优先教育和技能培训:通过改善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机会,明确重视对全体人民的教育机会公平性,不断提高就业力和收入能力。

2.税收和福利制度的改革:改革税收和福利制度,加大对富人的财富调节,增加对穷人和弱势群体的福利保障,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平等。

收入分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收入分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收入分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收入分配是指社会各阶层和个体在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收入的分配状况。

经济发展则是指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整体实力的提高。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互影响的。

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下将从消费需求、社会稳定和创新动力等方面详细阐述。

首先,合理的收入分配促进消费需求的增加,从而刺激经济发展。

当收入分配相对平衡、中等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得到适当提高时,社会上的消费需求将会增加。

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增加他们的收入将会带动更多的消费,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

此外,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可以促进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使他们有能力参与消费,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

这将有利于激发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其次,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社会稳定,进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社会上的收入不平等现象过大时,将会引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收入分配格局会导致社会阶层的固化和社会不公平感的增加,进而引发社会动荡。

社会动荡会对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如投资环境不稳定、创业动力受阻等,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

因此,通过实施收入分配调节政策,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可以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另外,合理的收入分配对创新动力的激发是至关重要的。

当个体和家庭能够获得较为稳定和公平的收入时,他们将更有动力去创新、创造价值。

不仅能够促进各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还可以激发人们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意识,进而提高整个经济的竞争力。

相对而言,不合理的收入分配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均,创新动力丧失,从而阻碍经济发展的动力。

因此,通过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注重激励和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业创新,可以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此外,收入分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体现在地区差异的平衡方面。

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助于缩小地区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发展的均衡和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问题
在完全平等线和完全不平等线之间,如果有两条不同的洛伦茨曲线,如 何比较两者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
洛伦茨准则: 如果一条洛伦茨曲线每一点均落在 另一条的右侧,那么前者比后者的 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 也就是,当收入分配状态( x1,x2……xn)的曲线的每一点均落 在(y1,y2……yn)的曲线右侧,则I (x1,x2……xn)>I(y1,y2……yn )。 曲线L(X)上的每一点都落在曲线L (Y)的右侧,前者的收入分配不平 等程度要高于后者。
(一)功能性收入分配。 领域 功能性收入分配是价格论的一部分,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不 涉及到道德层面,而只是与效率有关。 功能性收入分配,指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传统上指劳动力、资本和 土地等要素)之间的分配。 微观经济学的分配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的收入(或价格)决定于其需 概念内涵 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的均衡点。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所有者按照要素边际产出贡献大小得到要素 的相应报酬(或收入):劳动者得到相应的工资,资本家得到相应的 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到相应的地租。
进一步问 但收入完全均等不是一个好社会,平均主义会挫伤积极性,鼓励懒惰 题 行为,导致效率下降,也是不可取的。
这个平衡点在哪里?
4
二、衡量收入分配的指标 (一)洛伦茨曲线
定义 将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序(匿名准则),将人口累积百分比(人口比 例准则)和收入累积百分比(相对收入准则)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 伦茨曲线,表示每一个百分比人口所获得的相应百分比收入。
第四章 收入分配与贫困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同等地享受到增长带来的好处吗? 在发展中国家,较低人均收入与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联系在一起,产 生了大量的贫困人口和严重的贫困问题。
1
第一节 收入分配类型与测度 一、收入分配有两种类型: 功能性的(functional)收入分配和个人的(personal)收入分配。

20
边际储蓄率将如何变化
如果随着收入增加,边际储蓄率上升; 分歧产生于,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6a所示,将收入从富人转移到穷人, 将降低一个社会的平均储蓄率(由C点降至D点)。 人们对边际储 蓄率变化的理 如果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储蓄率却下降了; 解不同。 那么,如图4—6b所示,将收入从富人转移到穷人,平均储蓄 率将上升(由E点升至F点)。 如果边际储蓄率递增,那 么降低收入分配不平等程 度会减少储蓄; 如果边际储蓄率递减,那 么降低收入分配不平等程 度会增加储蓄。 如果边际储蓄率不受收入 影响,储蓄函数是一条直 线,那么不平等程度变化 对平均储蓄率没有影响。
15
二、 倒U型假说的检验
库兹涅茨不仅提出假说,而且还运用统计资料进行了论证。 概况 他从英、美、德等18个国家的历史统计资料中得出,发达国家的收入 分配不平等经历了一个先恶化而后改善的过程。 倒U型曲线在英国经历100年,在美国和德国经历60-70年。
纵向
横向比较,因为缺乏时间序列方面的资料 假设 措施 暗含假设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相当于一国处在不同发展阶段,把 倒U型现象由动态历史过程转化为静态国别比较。 对倒U型假说的实证分析主要是利用截面资料进行,即对同期不同收 入的国家进行比较。
截面研究 (1)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一般比发达国家更不平等; 一般都支 持了库兹 (2)最贫穷国家的收入分配比较为贫穷国家要平等一些; 涅茨倒U (3)收入不平等最严重的是收入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型假说
16
否定库兹涅茨假说的倾向
库兹涅茨假说和以上实证分析也遭到一些批评。 发展计划署在1996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 联合国 日本和东亚都是公平发展形式的先驱者,
13
(2)增长目标的转变 国家以增长为主要目标,鼓励自由竞争和资本积累,少数人由于财产 收入、个人才能与受到良好教育以及其它原因而变得越来越富有,而 发展初期 大部分人相对说来变穷,结果是收入分配不均现象趋于恶化。 教育普及,教育程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技能差异缩小,生产率 和工资水平提高,劳动者之间工资差别缩小;
9
设横轴为x(累积人口百分比),纵轴为y(累积收入百分比) 则
G 2 ( x y )dx (4.6)
0
1
2就是(A+B)即三角形面积(正方形面积 100%×100%的一半)的倒数; 右边2之外的一项为A,即对角线与洛伦茨 曲线围成的面积。
一般情况是, 分配高度不平等的国家的基尼系数通常在 0.5和0.7之间, 收入较为平等的国家在0.2和0.35之间。
1905年,美国统计学家M.O. 洛伦茨 提出了著名的洛伦茨曲线。 横轴表示累积的人口百分比,纵轴 表示累积的收入百分比。 横轴与纵轴最大刻度都是100%,两 轴正好围成一个正方形。
图中,50%人口获得收入20%,80 %人口获得收入50%。
洛伦茨曲线任何一点斜率,表示这 点的人对收入累积的边际贡献。
18
中国收入差别持续扩大的理论观点
居民收入差距长期变动表现为“倒U曲线”, (1)经济 改革或制 但不能只用库兹涅茨倒U假说解释,因为库氏假说是增长型,而中国 度变迁论 还与体制改革紧密相关。 (2)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的周期性变化主要源于城市利益集团的 化发展偏 压力,以及地方政府城市倾向政策。 好论 宏观经济政策不平衡,不同地区、行业及所有制之间分配不公; 国有资本产权约束软化,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并为少数人牟取; (3)不当 管理和政 非市场化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双轨体制,导致少数人暴富; 策论 对非法收入查处不严、打击不力,引发了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 再分配领域税收、公共支出政策对个人收入调控没有充分发挥。 收入差别扩大是多种因素作用结果,但主因是二元经济结构转变,及其所带来 的经济、社会结构变化。 即使没有其他因素,仅这个因素也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均等扩大。
0. 3
0. 4
0. 5
0
中国城乡和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变化趋势
农村 城镇 全国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10
第二节 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是如何变化的呢?规律性? 库兹涅茨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
11
一、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 西蒙· 库兹涅茨(Simen Kuznets)在1955年提出了一个增长过程中收 入分配变化规律的假说
“库兹涅茨假说”(Kuznets hypothesis)或“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 Kuznets inverted u-shaped curve)。 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贫穷),收入分配较为平等,随着经济增长,收入 定义 分配不平等程度趋于上升;到经济增长后期阶段(富裕),收入分配不 平等程度趋于下降。
5
形状
因为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序,所以,边际贡献总是递增的,洛伦茨曲 线总会越来越陡峭。
有两种极端情况 洛伦茨曲线是对角线,表示收入分 配完全均等,每一个百分比人口获 得相同百分比的收入。对角线也叫 完全平等线。 洛伦茨曲线是由下方横轴与右方纵 轴共同组成,表示收入分配完全不 平等,即一个人拥有100%的收入, 而其他人都没有收入。 一般没有可能出现极端情形,洛伦 茨曲线总是之间某个区域。
第一组箭头表示生产过程产生 的要素收入分配,即功能性收 入分配。
第二组箭头表示生产要素的收入,是如何转移到 家庭,从而形成个人(或家庭)收入分配的。
要素收入的流向及其大小取决于家庭是否拥有这一要素、拥有多少,以及要素价格。
3
政府要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取得平衡
个人拥有资源不同,得到的收入和财富不一样,会有一个累积性效应 ,即掌握资源多的人获得的收入和财富将会越来越多,掌握资源少的 人获得越来越少,这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 问题 从整个社会来讲,收入分配越来越不均,后果就会出现阶级和集团分 裂,产生阶级仇恨和对抗,就会变得不安宁和不稳定。 发展中国家处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分配不均比发达国家更为严 重。 解决方案 政府作为社会利益代表,社会稳定的维护者,有责任不让社会收入分 配差距过大。
中国、马来西亚和毛里求斯最近也在走日本和东亚道路。
中国从1978年改革以来收入差别的确呈扩大趋势, 中国经验 ,库兹涅 茨假说似 乎是存在 从1978到2009年,收入不平等扩大,超过国际公认0.4的警戒线; 总体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证明了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前半部分。 的。
17
0. 1
0. 2
7
洛伦茨准则与达尔顿准则是完全一致的
解决 通过一个收入转移,L(X)曲线可以由L(Y)曲线得到。
在L(Y)曲线,将50%人口的一部分 收入转移到80%人口,假定不影响收 入由低到高排序; L(X)曲线上,50%的累积人口的收 入累积百分比下降,累积人口50%80%之间也下降,累积人口80%的收 入百分比又与L(Y)相等,因为位于 80%的人口得到了这一收入转移。 这是由穷人转移给富人,为累退性转 移, 根据达尔顿准则,如果一种收入分配 是由另一种收入经过累退性转移得到 的,那么前者不平等程度一定要比后 者高。
横轴表示人均GNP,纵轴表示基 尼系数。 倒U型曲线表示,当收入水平上 图示 升时,基尼系数首先增大(收入 差距扩大),当收入水平上升到 一定程度时,基尼系数达到最大 后开始逐渐变小。
12
库兹涅茨假说得到如下一些理论支持。
(1)贫穷国家的二元经济显著。 在传统农业转变到现代之前,两个部门的收入差距将会不断扩大。 在现代工业部门内部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发展较快行业工资水平上 升快,发展较慢行业工资水平上升慢,工业部门内部收入差别扩大, 发展初期 可能比农业部门内部更严重。 存在地区不平衡,发展较快地区比较慢地区收入差别越来越大。 发展后期 二元经济逐渐消失,农业部门象工业部门一样现代化,落后地区也开 始赶上发达地区,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