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合集下载

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 ①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②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 同要求 ③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④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愿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பைடு நூலகம்
7、亚非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
学以致用
8、古人云:“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学了 今天这外交堂课后,作为高一新生,初来乍到的 你,如何与来自各地,性格各异的同学相处呢?
1、背景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内容
讨论各国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 发展问题。
(二)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1955年4月)(续)
3、结果 在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的推动下,大 会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4、意义 (1)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与的 亚非国际会议; (2)大会产生了“万隆精神”(“求同存异”)。
背景
国家 利益 国家 性质 国际 环境
政策
独 立 自 主( 的基 本 和方 平针 外) 交 政 策
成就
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17 国建交(25国承认);
外 交 “一边倒” 成 “打扫干净屋 就 子 再请客”
“另起炉灶”
1950年,签订中苏《友 好互助条约》;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二)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三)外交方针 1、“另起炉灶” (1)内涵: 2、“一边倒” (1)内涵:
(2)意义 (2)意义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内涵: (2)意义
(四)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建国第一年与17国建交(1949年) (共有25国承认)
2、签订中苏《友好互助条约》(1950年2月)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基本方针
(1)另起炉灶


(2)一边倒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内 容 含 义 意 义 另起炉灶改变了中国半 殖民地的地位,建立了
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的外交 关系 ,而在新的基础上 另建新的外交关系。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 力和一切特权,再与一 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与苏联等十七国建交(1949— 1950年)


新中国建国第二天, 苏联宣布与新中国建 立外交关系,并于 1950年2月14日在克里 姆林宫签订《中苏友 好同盟互助条约》。 随后,保加利亚、匈 牙利、朝鲜、捷克斯 洛伐克、波兰、德意 志民主共和国等国相 继与中国建交。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与苏联等十七国建交 周恩来赴日内瓦会议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随堂检测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
A、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 B、亚非拉美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破了两极格局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3--1955年)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 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3)日内瓦会议

中国的地位: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
会议。 会议主题: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参会国:中、苏、美、英、法及相关国家。

4、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 际会议是
A 、巴黎和会 C、日内瓦会议 B 、华盛顿会议 D 、万隆会议

课件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答案 C
(2011·海南单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 在 1955 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 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 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中美、中日 关系实现正常化,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原因: 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急于改善 同中国的关系,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影 响。
(4)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不结盟政策”。由于东欧剧变 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 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国经济建设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一个和 平安全的国际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 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答案 D
(2011·上海单科)“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 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 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 在(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解析 扣住中心词“周恩来”、“共同基础”、“不是互相 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即可知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对 发展中国家发表演讲时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中国与印度、缅甸等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过程中逐渐形成。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广东省罗定市泷州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_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教案

广东省罗定市泷州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_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教案
(2)“一边倒”: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4.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举行开国大典的次日就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随后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家建交。
课题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第教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3.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重要意义。4..新中国初期外交的特点。
重、难点
(1)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对新中国外交政策背景的分析。
2
结盟性
(1)“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
(2)这一外交政策是由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所决定的
【判断回扣】
1.“一边倒”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相矛盾。(×)
为保卫胜利果实、保卫和平,在维护独立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一边倒”不仅不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相悖,相反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重要体现。
(3)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成立后,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过程
(1)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2)发展: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在中印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中,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之小船创作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名师说课课标分析课标要求:“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课标明确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重大外交活动是需要了解的,同时要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行对处理国际关系所起的巨大作用,从中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节。

教材分析教材用“另起炉灶”与“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走向国际舞台这三个子目介绍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政策和活动。

使我们了解或掌握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其中外交政策与外交活动的相互关系——外交政策指导外交活动、外交活动是外交政策的实践,也体现得较清晰。

学情分析高一新生思维活跃,从初中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高中抽象思维为主。

但其思维针对性、辩证性还很欠缺,对较浅的、容易理解的感性知识仍表现出兴趣,也愿意尝试解决一些需要深刻思考的能力问题。

大部分学生仍还存在死记硬背的方法,割裂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混淆历史概念的问题,这需要关注和克服。

教学建议1.教法:情景问题探究法。

让学生自主去学、去思、去辩。

2.学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法。

结合老师创设的新情景、提出的新问题、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互动探究,来形成一定的认识,掌握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战后世界形势的主要特点;简述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

2.理解“一边倒”的必要性;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外交成就。

3.通过新旧中国外交的对比,提高分析比较历史事实的能力。

4.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2.采用讲练结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史料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双向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角度和视野来认识中国,用中国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新中国的外交

新中国的外交

8、重大外交活动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积极倡导和实行裁 军;全面参与联合国的各项事务; 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 千年首脑会议,会议期间,在中国的倡议下,联合 国安理会中、法、俄、英、美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 脑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会晤;为积极建立国际政治 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1)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 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 2)1955年周恩来参加第一次没有帝国主义参加的亚 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 “同”: A.历史遭遇:与会各国在近代大都有着被殖民主义奴役 和掠夺的共同遭遇; B.目标任务: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和 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 “异”: A.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B.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3)“万隆精神”: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 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 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誉为“万隆精神”。
新中国的四次建交高潮
时间 国家类型 指导方 针 原因 影响
中国坚定地站 20世纪50年 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 在社会主义阵营一 主要是苏联、 代 “一边 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 边,从而使新中国 东欧等社会 (新中国成 倒” 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 在保卫胜利果实、 主义国家 立初) 取外交上孤立的政策 维护独立与主权斗 争中不致于孤立 和平共 20世纪50年 处五项 主要是亚非 代 原则、 拉新兴民族 中期至60年 “求同 独立国家 代末 存异” 方针 美国利用台湾和侵越战争 中国本着和平 威胁中国,苏联对华实行大国 共处五项原则与20 沙文主义政策,我国外交环境 多个国家建交,大 恶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 大改善了中国在国 有更多国家脱离殖民枷锁而独 际上的处境,提高 立。 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背景:(1)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需要一个和平的外交环境;帝国主义与旧中国存在不平等的外交关系,而且在华有特权和不正当势力;(2)新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3)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1.“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 内容:“三大方针”(1)“另起炉灶”(2)“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3)“一边倒”(为什么要一边倒向苏联?):●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建国之初,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中国为社会主义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

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 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2)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原因与目的: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提出: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3)完善:周恩来1954年访问印度、缅甸,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时(4)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意义:①国内: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②国际:此后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 日内瓦会议(1)会议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2)特点: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3)内容:《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4)意义: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4. 亚非会议(万隆会议)(1955)(1)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2)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3)目的: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4)“求同存异”方针:(5)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形成了“万隆精神”。

1。

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5)意义:
①显示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 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 ②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们誉 为“万隆精神”。
★知识补充: 20世纪60年代中国外交
1、反对苏联霸权主义(修正主义) 2、继续奉行反美政策(帝国主义) 3、加强发展与亚非拉关系 4、发展同西欧、日本关系
谢谢观赏!
③亚非会议,改为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
3、意义: 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走向国际舞台
1、日内瓦会议
(1)目的: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2)特点:
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3)成就: 达成日内瓦协定 (4)意义:
①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 ②进一步缓和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 系
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新课导入: 近代屈辱外交回顾
签订北京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签订天津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南京条约签订 签订二十一条
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1、背景
①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②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 ③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敌视新中国。
2、平外交政策 (2)方针: ①另起炉灶; (外交关系)
②一边倒;
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势力特权)
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3、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成就
(1)建国第一年,中苏建交,随后同保加 利亚„„等国家建交; (社会主义国家为主) (2)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
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
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3)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
①朝鲜停战后,国际局势趋于缓和; ②争取国际局势好转和创造和平国际环境; ③中印就西藏地方问题进行谈判。

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旧中国: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认识: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3、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 的坚强后盾
★拓展延伸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特点
(1)革命性:①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思想理论指导下产生的;
②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了三大方针,从产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新”在何处? ①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②人民当家作主,成了国家的主人; ③从发展方向上看,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国家。 ④外交:新中国建立后奉行 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影响外交关系的因素?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是以本国的综合实力为 基础,国家利益为出发点,此外政权的性质、 国际形势等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
3.(福建省三明一中2012年5月高考模拟,18)邓小平指出: “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 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 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 )
A.揭示了国家对外关系的本质特点 B.消除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 C.突出了国家间平等与和平的愿望 D.避免了国家之间关系的恶化 答案:C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 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 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 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 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 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 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 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 互相排斥和对立。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 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学案(含答案)

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学案(含答案)

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案(含答案)第第1课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了解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三大政策及重大外交活动。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3.新中国初期独立自主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区别。

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1背景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敌对态度。

2方针方针含义意义“另起炉灶”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一边倒”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其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判断正误1“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是相矛盾的。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它最终目的是捍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2“另起炉灶”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没有本质区别。

答案解析“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再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两者存在区别。

问题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成普通侨民看待,不当作外交代表看待”,这体现的外交原则是什么答案“另起炉灶”。

3外交成就1与苏联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1950年2月,中苏两国领导人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图解识记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背景1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专题五·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精)

专题五·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精)

异: 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保留不同的意见和分歧。 存异:保存不同的社会和意识形态
第五专题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建国初期的国际环境 二、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三、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国 际 环 境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亚非拉民族国家的独立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
对策:巩固政权、保卫和平
捍卫主权、打破封锁
外交 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基 本 1.“另起炉灶” 方 2.“一边倒” 针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保障了新生政权,壮大了社会主义
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会议
国际大会上正式提出并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周恩来在第一次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受到,并且 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 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 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 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作用:◆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 理尼赫鲁会谈
1.同苏联等17国建交(1949-1950) 2.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4) 3.参加亚非万隆会议(1955)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
“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 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中,“求同”和“存异” 分别指什么?

人民版必修1课堂设计高中历史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案

人民版必修1课堂设计高中历史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案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标要求]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1.背景(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以美国为首的________________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3)新中国成立后,奉行___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思考1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原因是什么?2.基本方针:“__________”、“一边倒”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思考2 “一边倒”与独立自主是否矛盾?3.外交成就(1)苏联政府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随后,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

(2)1950年2月,中苏两国领导人签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背景(1)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2)为国内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2.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

3.基本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__________、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__。

4.意义: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思考3 怎样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的必然性?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日内瓦会议(1)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2)召开:1954年在日内瓦。

(3)成果:周恩来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推动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4)意义:①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②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思考4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独立自主外交和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屈辱外交不同的成因有哪些?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2.万隆会议(1)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

(2)召开: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________举行。

(3)议题: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1、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1、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⑴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那一天起,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⑵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最突出的成就: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意义:对于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⑶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⑷1955年,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同”是指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异”是指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万隆精神” 指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⑴第一次提出:1953年周恩来⑵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原则”后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⑶意义: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②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③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④同时,在世界上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重大成就(一).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原因: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②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③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2)史实: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影响:①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②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 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 • “求同存异”方针:形势、结果 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 • “万隆精神”: 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 精神。 • 意义:
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增强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在国际间的影响,提高了国 际地位
归纳:旭日东升--新中国成立初 期的外交成就:
A
A、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且利于世界和平 B、是新中国首次阐述自己的外交方针 C、成为解决当代国际关系问题的基本准则 D、是中国为世界和平做出的重大贡献
2.“求同存异”原则体现了我国政府在 处理对外关系是 A、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 定亲疏、好恶 B、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 好恶 C、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 一致的意见 D、应许诺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在妥 协的基础上求得一致
总 原 则
国际形势 国家性质 国家利益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①“另起炉灶” ②“一边倒” 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基本方针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基本方针
方针 含义 意义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 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 独立自主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 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 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 系的基础。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 背景、目的: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
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2.
⑴ 1953年,中印就西藏问题谈判,周恩来在 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过程: ⑵ 1954年,访问印度、缅甸,双方确认… “平等互利” ⑶ 1955年亚非会议,“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 完整”
3. 内容:
国内: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4. 影响:国际: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 准则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一、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方‎针的内容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战略主‎要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三大外交‎政策。

这种“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实施时间大‎体上是从 1949 年 10 月到 50 年代末。

其基本特点‎是: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主张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主权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不急于解决‎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承认‎和建交问题‎,而是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与残余势‎力,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决定与苏联‎结成同盟,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道,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斗争,以此来维护‎国家的安全‎,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促进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具体来讲,所谓“另起炉灶”,周恩来解释‎说,就是要同旧‎中国丧权辱‎国外交一刀‎两断,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所谓“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重‎新加以审查‎,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影响之‎后,再请外国客‎人进来。

所谓“一边倒”,就是要站在‎当时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的‎一边。

但是,一边倒”并不意味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丧失‎独立性而跟‎着苏联亦步‎亦趋,并不意味着‎中国成为苏‎联的“卫星国”,中国的外交‎政策仍然是‎独立自主的‎,中国与苏联‎是平等的。

平等原则、独立自主原‎则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我们一边倒‎是和苏联靠‎在一起,这种一起是‎平等的。

”一边倒”战略方针是‎新中国政府‎从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出发,独立自主地‎制定出来的‎。

二、新中国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40年代末‎50 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战略是‎三方面选择‎的结果。

【教育资料】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实录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实录学习精品

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程标准: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导入:师: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个崭新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之所以叫新中国,因为它有了新的政治制度、新的经济政策、新的思想文化路线,也有了新的外交政策,这个单元我就将学校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本单元主要分为三个课时,也就是新中国外交的三个阶段,即建国初期的外交,70年代外交关系的突破和改革开放以后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我们今天就先来学习第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84页,我们一起来学校本单元的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板书】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课: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板书】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1、背景(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2)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3)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敌视新中国2、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原则和方针(1)原则: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2)方针:①另起炉灶②一边倒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建国第一年,中苏建交,随后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朝鲜等国家建交(2)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3)1950年2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下新中国成立时的国际环境如何,请同学看书本84页这幅图,当时在二战结束后,逐渐形成了两个阵营,就是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当时的新生的中国很明显是加入了社会主义的阵营。

好,那么大家思考下,这两个阵营的形成带给了新生的中国哪些有利与不利的形势呢?生:略师:一方面中国面临严峻的局势:国际——美国敌视扼杀政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国内——军事压力(战争尚未结束,国民党负隅顽抗、威胁人民政权);经济上:凋敝。

(建国初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另一方面,新中国的成立也壮大了社会主义的阵营,促进了亚非拉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堂检测
1、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其主要特点是
A 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外交关系
B 在外交上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C 注重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D 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2、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 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是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1、新中国筹备会议?地点?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 件?
2、三大政治制度分别是?根本政治制度是?其确立的标 志是?
3、涉及政党方面的是哪一基本政治制度?确立的时间? 涉及少数民族的是哪一基本政治制度?确立的时间?最 早和最晚民族自治区分别是?
4、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依法治国提出的时间、 确立为治国方略、海峡两岸关系演变过程?
一、初期的外交政策
1、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方针:
(1)“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的旧外交 (2)“一边倒” ——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3、初期外交成就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时间
成就
意义
1949.10— 与苏联等17个国家 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1950.10
建交
1953年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 成为解决国与国问题的基本准
原则
则。
1954年
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 参加日内瓦会议 份参加并发挥积极作用
1955年
参加万隆会议
提出“求同存异”,促使会议 圆满成功,加强了我国同亚非 各国的联系
3、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

高一历史: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素材(人民版07版必修1)

高一历史: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素材(人民版07版必修1)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素材历史回眸一、变动中的世界格局1.东欧和亚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某某国家,它们和苏联一起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

2.亚洲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许多国家走上民族独立之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民族解放的浪潮中走向衰落。

3.大多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重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美国那么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形成;厂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互相对峙的局面。

二、“另起炉灶〞与“一边倒〞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另起炉灶〞“一边倒〞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基本方针。

2.1949年10月2日,苏联宣布与新中国建交。

随后,保加利亚、朝鲜、捷克、波兰等lo个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

3.1949年12月,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中苏两国领导人磋商了需要在各领域合作的一些基本原那么。

4.1950年1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

2月14日,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的提出与实践1.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2.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那么。

3.1954年4~7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推动会议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X局势。

4.1955年4月,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

突破思路本节课包括变动中的世界格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的提出与实践三个子目。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是如何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

新新学案系列: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学案(人民版必修1)

新新学案系列: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学案(人民版必修1)

新新学案系列: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案(人民版必修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五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自主预习课前准备知识梳理'另起炉灶(与'一边倒(一!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国际形势$!' 世界运动高涨& 以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始终奉行政策&"'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的含义及其作用&'"#'另起炉灶($新中国不承认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这就使得中国改变了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的外交关系&#'一边倒($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一边&这一方针不仅表明了""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也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在此基础上%再与一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年!"月% 同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双方就各领域合作的一些基本原则进行了会谈& !中苏./#年"月%率团出访苏联%签订-%该条约以及其他一系列经济援助协定的缔结%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各项内容"'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背景$国际紧张局势趋于& 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年朝鲜停战后% !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以主动的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中国政府在与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年!"月%首次提出&主要内容$&'&在对外交往中的地位如何*问题思考旧中国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如何*!'建国后%哪一外交方针使中国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札记意义$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习题(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习题(1)

人民版必修一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题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代表团先后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其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B.推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C.改善了中国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D.扩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答案】D【解析】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故D正确;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是日内瓦会议的影响,排除;推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是亚非会议的影响,不属于“共同影响”,排除AB;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缓和,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与“20世纪50年代”不符,故C错误。

2.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

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争取和平为目标,尽可能地联合一切希望保持和平的国家,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

这一政策()A.率先为印度和老挝所接受B.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C.打破了外交僵局1/ 7D.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识记能力。

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所以答案选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下图是联合国大厦的一幅大型壁画,图中文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被称为联合国的“黄金法则”。

下列外交方针、政策最契合其精神的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不结盟政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学案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标要求]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1.背景
(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以美国为首的_______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3)新中国成立后,奉行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基本方针:“____”、“一边倒”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外交成就
(1)苏联政府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随后,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

(2)1950年2月,中苏两国领导人签订《________》。

深化探究
材料
图一建国初期国际形势图二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思考
(1)观察图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怎样的国际形势?对此,新中国推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予以应对?
(2)图二说明了当时中苏两国怎样的国家关系?这一做法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易混易错]
“一边倒”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

“一边倒”是在当时形势下中国外交上独立自主的体现。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
(1)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2)为国内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2.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_______时提出。

3.基本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____、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

4.意义: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____。

深化探究
材料
1954年周恩来总理同1954年周恩来总理
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会晤缅甸总理吴努
思考
(1)周恩来总理同有关国家总理会晤达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原则共识?为什么能够达成这种共识?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什么理念?它为什么能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走向国际舞台
1.日内瓦会议
(1)目的:为了和平解决____和印度支那问题。

(2)召开:____年在日内瓦。

(3)成果:____提出的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会议进展,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4)意义:①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②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2.万隆会议
(1)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

(2)召开: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____举行。

(3)议题: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4)方针:“____”。

(5)成果: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6)意义:会议增进了亚非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形成了____。

深化探究
材料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使会议取得积极的成果。

思考
(1)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这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
(2)“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什么会赢得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
(3)万隆会议对中国的外交产生了什么影响?
[易混易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并不矛盾。

前者保证了外交的自主地位,后者是在建国初期特殊条件下为维护独立自主而产生的,两者相辅相成。

[重点突破]
如何理解求同存异方针?
“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是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而不是社会意识形态相同;“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

“求同存异”方针的关键是“求同”,而不是消除差异。

亚非各国之间由于国情不同,确实存在差异,但它们在历史与现实中又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差异中寻找共性,减少意见分歧,理应成为亚非各国的共同追求。

[知识小结]
新中国初期外交的突出特点
(1)双边外交与多边外交并存,以双边外交为主。

(2)外交的指导思想呈现从“革命外交”(意识形态外交)向利益外交的转变。

主要体现在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转变。

(3)出现两次外交高潮:第一次是1949年~20世纪50年代初,以中苏建交为起点,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体;第二次是1955年万隆会议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末),广大亚非拉国家成为与中国建交的“主力军”。

(4)立足点:打破西方孤立、封锁,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条件。

课堂小结
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成就可以概括为“一个高潮、一个原则、两个会议、三大政策”来识记。

“一个高潮”指同苏联等17国建交;“一个原则”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两个会议”指日内瓦会议与万隆会议;“三大政策”指“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1.新中国的成立是一次通过革命而产生的政府变动。

根据国际上的政府继承理论,因革命而
发生的政府变动,新政府没有义务完全继承旧政府同外国政府签订的国际条约。

新中国成立
初期的外交举措与这一理论相符的有()
①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②“另起炉灶”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④“不结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叫
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

”文中的“礼物”是()
A.苏联宣布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3.下图是1954年6月下旬,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时,和印度总统普拉沙德(右一)、副总统拉达克里希南(右三)、总理尼赫鲁合影。

这次访问最大的成果是周恩来提出()
A.一边倒的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的原则D.“求同存异”方针
4.在日内瓦国际会议期间的1954年6月17日,中英双方同时发表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联合王国政府协议,中央人民政府派遣代办驻在伦敦,其地位和任务与英国驻北京代办的地位和任务相同。

”这表明()
A.中英两国正式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B.资本主义对华敌对体系已经崩溃
C.英国与中国结成同盟,共反苏美
D.英国正式承认了新中国合法地位
5.下图是我国于1965年发行的两张邮票。

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这次会议的会址在印度的万隆
B.会议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是我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D.会议加强了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团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