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及作品
元曲四大家及作品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
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为:关汉卿《窦娥冤》,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马致远《汉宫秋》。
1、《窦娥冤》《窦娥冤》是元代的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刊行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
关汉卿,字汉卿,号已斋,解州人,另有籍贯大都和祁州等说。
关汉卿是元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被誉为“曲圣”。
2、《汉宫秋》《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这是一个抒情悲剧,主要写汉元帝对王昭君的深情厚爱,对权奸的无比憎恶,以及对忠臣良将的思念。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中国元代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被誉为“秋思之祖”。
3、《墙头马上》《裴少俊墙头马上》(简称《墙头马上》)是元代白朴创作杂剧。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杂剧家,在元代杂剧的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天净沙·秋》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4、《倩女离魂》《倩女离魂》是郑光祖杂剧创作中的翘楚,为元代四大爱情剧之一,这部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离魂记”,原作仅为六百余字的短文。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人,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后人并称“元曲四大家”。
关于元曲四大家的人物评价: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到宋金时期渐趋成熟,元代杂剧兴盛,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
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八十余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
关于这几位元曲作家的排列和评价,因人因时而各有不同。
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把关汉卿列为杂剧作家之首,贾仲明称关汉卿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但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却首推马致远,以为“宜列群英之上”,而以关汉卿为“可上可下之才”。
精选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一、元曲四大家是谁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到宋金时期渐趋成熟,元代杂剧兴盛,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
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八十余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因此后人称他们为“元曲四大家”。
二、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元曲又称词余、乐府,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类文体。
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广泛、语言通俗、形式活泼、风格清新、手法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那么这四大家都有那些比较有代表的作品流传于世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朱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
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由于不满于黑暗社会的压抑与摧残,关汉卿长期“混迹”在勾栏妓院。
在玩世不恭的背面,隐藏着冷峻悲凉的内心世界和热烈乐观的战斗精神。
关汉卿写作勤奋,一生共著杂剧67部,今存18部,其中“旦本”戏占12个。
他那贴切现实、充满血肉之感的笔触,诉说着社会民众的困苦与无奈;又将一腔悲悯的情怀,倾洒在被污辱的女性身上。
最脍炙人口的作品是《窦娥冤》。
《窦娥冤》取材于汉代流传下来的“东海孝妇”民间故事,关汉卿结合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体认,精心构制了这个大悲剧。
窦娥因家贫被卖给蔡家做童养媳,丈夫早死,婆媳相依为命。
元曲四大家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代表作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把关汉卿列为杂剧作家之首,贾仲明称关汉卿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但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却首推马致运,以为“宜列群英之上”,而以关汉卿为“可上可下之才”。
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到宋金时期渐趋成熟,元代杂剧兴盛,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
元曲四大家代表作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关汉卿,号已斋叟,代表作《窦娥冤》。
白朴,字太素,一字仁甫,号兰谷,代表作《墙头马上》。
马致远,字干里,号东篱,代表作《汉宫秋》。
郑光祖,字德辉,代表作《倩女离魂》。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简介: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
号已斋(一作一斋)。
大都(今北京市)人。
亦说祁州(在今河北)、解州(在今山西)人。
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据统计,我国约八十六个剧种上演过此剧。
《窦娥冤》元●关汉卿作。
写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
全剧四折一楔子。
剧情是: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
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
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
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
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
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
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别名:字汉卿,号已斋(一斋、已斋叟)职业: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主要成就:元曲四大家之首;元杂剧的奠基人;曲圣马致远:别名: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名不详,字致远,晚号东篱职业:著名戏曲家、作家、散曲家、杂剧家主要成就:被誉为“马神仙”,“曲状元”,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别名: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职业:戏曲作家主要成就:元曲四大家之一郑光祖:别名:字德辉职业:杂剧作家、散曲作家主要成就:元曲四大家之一代表作品:《迷青琐倩女离魂》、《虎牢关三战吕布》、《倩女离魂》元杂剧的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剧情介绍本剧共四折一楔子。
楔子:女主角窦端云自小因为父亲窦天章无钱还债,被送到蔡家当儿媳妇(即童养媳),改名窦娥。
第一折:婚后不到两年,窦娥丈夫去世;窦娥与蔡婆相依为命。
蔡婆向赛卢医讨债,不成功之余反而更差点被勒死,恰好获张驴儿父子俩所救。
不料张驴儿是个流氓,趁机搬进蔡家后,威迫婆媳与他们父子成亲,窦娥严辞拒绝。
第二折:蔡婆想吃羊肚汤,张驴儿想藉毒死窦娥婆婆而霸占窦娥(张驴儿以告发企图勒死蔡婆之事威胁,向赛卢医讨来毒药),不料反而被父亲误吃、毒死了父亲。
张驴儿于是诬告窦娥杀人之罪。
太守桃杌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心婆婆连同受罪,便含冤招认药死公公,被判斩刑。
第三折:窦娥被押赴刑场。
临刑前,窦娥为表明自己冤屈,指天立誓,死后将血溅白练而血不沾地、六月飞霜(降雪)三尺掩其尸、楚州亢旱(大旱)三年,结果全部应验。
第四折:三年后,窦娥的冤魂向已经担任廉访使的父亲控诉;案情重审,将赛卢医发配充军、昏官桃杌革职永不叙用,张驴儿斩首,窦娥冤情得以昭彰。
最后窦娥的冤魂希望父亲窦天章能够将亲家蔡婆婆接到住所,代替窦娥尽孝道,窦父应允,全剧结束。
《汉宫秋》(马致远):全剧4折1楔子主角是汉元帝,写的是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
汉元帝因后宫寂寞,听从毛延寿建议,从民间选美。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1、关汉卿。
关汉卿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
许多代表作品在杂剧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60多种杂剧,至今保存了18种。
其中比较知名的有《窦娥冤》、《望江亭》、《单刀会》等。
今天小玲有40多首散曲,一共10多套。
作品:《感天动地窦娥冤》《单刀会》《邓夫人苦痛器存孝》。
性格评价:关汉卿生活在医生家庭。
他从小就受到戏剧的影响,参加过一些戏剧班的活动。
他逐渐成为一名成熟的戏剧作家。
他的许多作品受到皇帝和官员的称赞,他变得非常有名。
2、白朴。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戏剧家。
出生于官僚士大夫家庭,小时候很聪明,喜欢读书,受过良好的教育。
他在元曲四大家中的地位更为重要。
而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
他写过15种剧本,包括《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楚庄王夜宴绝缨会》等等。
作品:《裴少俊墙头马上》《梧桐雨》。
人物评价:白朴的杂剧作品多为历史传说,情节多为才子之事。
其中,唐写的《秋夜》中杨贵妃与唐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对后世影响深远。
3、郑光祖。
郑光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散曲艺术家。
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不擅长与官场上的人交往,所以他专注于创作杂剧。
他一生创作了18种杂剧,至今保存的作品有《迷青琐倩女离魂》、《辅成王周公慑政》等。
他的杂剧主要分为两个主题:男女爱情故事,另一个是历史故事。
作品:《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
人物评价:他的作品主题离现实很远,多半是因为艺术和马致远。
4、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
何、关汉卿、郑光祖、白朴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的杂剧作品有16种,其中《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和《西华山陈抟高卧》目前保存完好。
他写的杂剧内容主要是神化的道士,大多是全真教的故事。
作品:《开坛阐教黄粱梦》《吕洞宾三醉岳阳楼》《汉宫秋》。
人物评价:马致远写的《韩公秋》,名气很大。
它讲述了赵军逃出堡垒的故事,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爱国故事。
延伸阅读元曲四大悲剧以及作者分别是1.元曲四大悲剧分别是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和纪的《赵氏孤儿》。
元曲四大家介绍及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介绍及代表作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
号已斋(一作一斋)。
大都(今北京市)人。
亦说祁州(在今河北)、解州(在今山西)人。
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元代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
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
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种,现存16种,另有五种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
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西方称之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白朴白朴(1226—约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
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
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白朴写过15种剧本,这15种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唐明皇游月宫》、《韩翠颦御水流红叶》、《薛琼夕月夜银筝怨》、《汉高祖斩白蛇》、《苏小小月夜钱塘梦》、《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楚庄王夜宴绝缨会》、《崔护谒浆》、《高祖归庄》、《鸳鸯间墙头马上》、《秋江风月凤凰船》、《萧翼智赚兰亭记》、《阎师道赶江江》。
元曲四大家简介
元曲四大家简介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八十余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因此后人称他们为“元曲四大家”。
白朴:白朴1226—约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
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
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
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郑光祖:郑光祖生卒年不详,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生平事迹不详。
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
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
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
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关汉卿: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元代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
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
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种,现存16种,另有五种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
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西方称之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马致远: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
元曲四大家是谁?元曲四大家及元曲四大家简介
元曲四大家是谁?元曲四大家及元曲四大家简介元曲四大家是谁?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但历史上还有部分人认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
元曲是中华民族绚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是元代文学主体。
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元曲原原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一统天下,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
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
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
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关于他的籍贯,还有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伍仁村、大都(今北京市)人,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0年前后),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
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代表作品:《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白朴(122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
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四周),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
他是元代闻名的文学家、杂剧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白朴写过15种剧本,这15种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唐明皇游月宫》、《韩翠颦御水流红叶》、《薛琼夕月夜银筝怨》、《汉高祖斩白蛇》、《苏小小月夜钱塘梦》、《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楚庄王夜宴绝缨会》、《崔护谒浆》、《高祖归庄》、《鸳鸯间墙头立刻》、《秋江风月凤凰船》、《萧翼智赚兰亭记》、《阎师道赶江江》。
【常识口诀】元曲四大家
【常识⼝诀】元曲四⼤家
记忆⼝诀:
元曲四⼤家:⽩马观光
(⽩朴、马致远、关汉卿、郑光祖)。
元曲四⼤悲剧:吾⼉喊冤
(《梧桐⾬》《赵⽒孤⼉》《汉宫秋》《窦娥冤》)。
元曲四⼤爱情剧:牵马喜悦
(《倩⼥离魂》《墙头马上》《西厢记》《拜⽉亭》)
考点解析:
元代的戏曲形式主要有杂剧、散曲、南戏三种。
杂剧是元代⽂学的主体,代表了元代⽂学的最⾼成就。
关汉卿、郑光祖、⽩朴、马致远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被后世称为“元曲四⼤家”。
⽩朴:《墙头马上》《梧桐⾬》
马致远:“曲状元”,《天净沙,秋思》《汉宫秋》
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亭》《单⼑会》等
郑光祖:《倩⼥离魂》
元曲四⼤悲剧:《梧桐⾬》《赵⽒孤⼉》《汉宫秋》《窦娥冤》。
元曲四⼤爱情剧:《墙头马上》《倩⼥离魂》《西厢记》《拜⽉亭》
【每⽇⼀卡】
每天坚持⼀⼩步,⽇后前进⼀⼤步!。
元曲四大名家
元曲四大名家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但历史上还有部分人认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
一起了解一下吧!关汉卿代表作是《窦娥冤》、《救风尘》,白朴代表作是《墙头马上》,马致远代表作是《汉宫秋》,郑光祖代表作是《倩女离魂》。
一、关汉卿人物简介关汉卿,号已斋,亦作一斋,汉卿是他的字,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
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关于关汉卿的籍贯,有大都(今北京市)(《录鬼簿》)、解州(在今山西运城)(《元史类编》卷三十六)、祁州(在今河北)(《祁州志》卷八)等不同说法。
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人物生平有关关汉卿生平的资料缺乏,只能从零星的记载中窥见其大略。
据元代后期戏曲家钟嗣成《录鬼簿》的记载,“关汉卿,大都人,太医院尹,号已斋叟”,“太医院尹”别本《录鬼簿》作“太医院户”。
关于关汉卿的籍贯,有大都(今北京市)(《录鬼簿》)、解州(在今山西运城)(《元史类编》卷三十六)、祁州(在今河北)(《祁州志》卷八)等不同说法。
查《金史》或《元史》均未见“太医院尹”的官名,而“医户”却是元代户籍之一,属太医院管辖。
因此,关汉卿很可能是属元代太医院的一个医生。
《拜月亭》中,他有一段临床诊病的描写,宛若医人声口,可以作为助证。
元末朱经《青楼集·序》载:“我皇元初并海宇,而金之遗民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已斋辈,皆不屑仕进,乃嘲弄风月,流连光景。
”杜散人即杜善夫,是由金入元的作家,白兰谷即白朴,金亡(1234)时才8岁,估计关汉卿的年代同他们接近,也是由金入元的作家,关汉卿今存〔大德歌〕10首,“大德”是元成宗的年号 (1297~1307),上距金亡已70年左右。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引言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流派,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和郑光祖四位元代著名戏曲作家。
他们的作品在元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文将介绍这四位大家及其代表作,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元曲艺术的精髓。
关汉卿和其代表作《窦娥冤》关汉卿(公元前1241年-?)是元朝著名戏曲作家,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首。
他的代表作品是《窦娥冤》。
《窦娥冤》是源于唐代文学作品《窦娥冤》的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被誉为中国古代戏剧中的经典之作。
该剧以窦娥被冤杀、冤魂入梦为主要线索,通过展示窦娥和她的情人包拯英勇无畏、为民除害的精神和坎坷的遭遇,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悲剧。
关汉卿通过细腻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个人命运的思考,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郑光祖和其代表作《汉宫秋》郑光祖(1236年-1306年),字子鱼,元代著名戏曲作家,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品是《汉宫秋》。
《汉宫秋》是一部以汉宫宫廷的纷争和爱情为题材的戏曲作品,以叙事诗的形式抒发情感,揭示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无常。
该剧表现了女性在权力体系中的悲惨遭遇和爱情的痛苦,以及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
郑光祖通过描绘精细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深刻的文化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力。
白朴和其代表作《西华山》白朴(1253年-1324年),元代著名戏曲作家,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品是《西华山》。
《西华山》是一部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戏曲作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揭示了人性的善恶与生死的无常。
该剧通过描绘多个时间和空间的交织,展现了人与神的冲突和宿命的力量。
白朴以精湛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想象力,将佛教的智慧融入剧作中,给观众带来了沉思和启示。
马致远和其代表作《汉宫秋》马致远(1254年-1321年),字子由,元代著名戏曲作家,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品是《拜月亭》。
《拜月亭》是一部以历史传说为题材的戏曲作品,表现了人与命运的抗争以及爱情的坚守。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元曲四大家,一般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还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四大南戏是:荆、刘、拜、杀:《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不是关汉卿写的)和《杀狗记》。
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到宋金时期渐趋成熟,元代杂剧兴盛,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
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八十余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因此后人称他们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元代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
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
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种,现存16种,另有五种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
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西方称之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白朴:白朴(1226—约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
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
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
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别名:字汉卿,号已斋(一斋、已斋叟)职业: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主要成就:元曲四大家之首;元杂剧的奠基人;曲圣马致远:别名: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名不详,字致远,晚号东篱职业:著名戏曲家、作家、散曲家、杂剧家主要成就:被誉为“马神仙”,“曲状元”,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别名: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职业:戏曲作家主要成就:元曲四大家之一郑光祖:别名:字德辉职业:杂剧作家、散曲作家主要成就:元曲四大家之一代表作品:《迷青琐倩女离魂》、《虎牢关三战吕布》、《倩女离魂》元杂剧的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剧情介绍本剧共四折一楔子。
楔子:女主角窦端云自小因为父亲窦天章无钱还债,被送到蔡家当儿媳妇(即童养媳),改名窦娥。
第一折:婚后不到两年,窦娥丈夫去世;窦娥与蔡婆相依为命。
蔡婆向赛卢医讨债,不成功之余反而更差点被勒死,恰好获张驴儿父子俩所救。
不料张驴儿是个流氓,趁机搬进蔡家后,威迫婆媳与他们父子成亲,窦娥严辞拒绝。
第二折:蔡婆想吃羊肚汤,张驴儿想藉毒死窦娥婆婆而霸占窦娥(张驴儿以告发企图勒死蔡婆之事威胁,向赛卢医讨来毒药),不料反而被父亲误吃、毒死了父亲。
张驴儿于是诬告窦娥杀人之罪。
太守桃杌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心婆婆连同受罪,便含冤招认药死公公,被判斩刑。
第三折:窦娥被押赴刑场。
临刑前,窦娥为表明自己冤屈,指天立誓,死后将血溅白练而血不沾地、六月飞霜(降雪)三尺掩其尸、楚州亢旱(大旱)三年,结果全部应验。
第四折:三年后,窦娥的冤魂向已经担任廉访使的父亲控诉;案情重审,将赛卢医发配充军、昏官桃杌革职永不叙用,张驴儿斩首,窦娥冤情得以昭彰。
最后窦娥的冤魂希望父亲窦天章能够将亲家蔡婆婆接到住所,代替窦娥尽孝道,窦父应允,全剧结束。
《汉宫秋》(马致远):全剧4折1楔子主角是汉元帝,写的是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
汉元帝因后宫寂寞,听从毛延寿建议,从民间选美。
元曲四大家都有谁
元曲四大家都有谁大家知道元曲四大家都有谁吗?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一起来看看。
“元曲四大家”都有谁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
关汉卿号已斋叟,为元曲四大家之首。
其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慨慷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其剧作的`基调。
贾仲明在《录鬼簿》中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代表作为《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单刀会》、《调风月》等。
马致远,字“千里”,晚号“东篱”,有“曲状元”之誉。
他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晚年隐居田园。
其作品以《汉宫秋》最著名。
郑光祖,字德辉,他的剧目主要两个主题,一是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一是历史题材故事。
其代表作为《迷青琐倩女离魂》。
白朴,字太素,号兰谷。
作品题材多出自历史传说,剧情多为才人韵事。
现存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写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鸳鸯间墙头马上》,描写的是一个“志量过人”的女性李千金冲破名教、自择配偶的故事。
前者是悲剧,写得悲哀怛侧、雄浑悲壮;后者是喜剧,写得起伏跌宕、热情奔放。
这两部作品,历来被认为是爱情剧中的成功之作,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对后代戏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竟陵八友”都有谁南北朝齐永明年间,有一大群文士集合于竟陵王肖子良左右,形成了一个文学群体,文学史上称之为“竟陵八友。
”《梁书·武帝本纪》:“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萧衍)与沈约、谢、王融、肖琛、范云、任、陆垂并游焉,号曰‘八友’。
”这些人中,沈约、谢、范云都是一代文人。
他们彼此唱和,互相推波助澜,形成了一股文学潮流。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单刀会》;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白朴的代表作是《墙头马上》;郑光祖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
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是他的优秀代表作,其散曲全收在《金元散曲》中。
关汉卿,号已斋,亦作一斋,汉卿是他的字,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
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
白朴:白朴编订成集的词作,名曰《天籁集》。
到明代已经残佚,字句脱误。
清朝中叶,朱彝尊、洪升始为整理刊行。
全集收词二百余首,除了一些应酬赠答、歌楼妓席之作外,多为伤时感怀的作品。
赖有这部作品,我们才可以了解白朴的生涯。
他的词作,承袭元好问长短句的格调,跌宕沉详,天然古朴。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隩州(今山西河曲)人,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后行踪不详。
马致远:其作品以反映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多,风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点。
有描述王昭君传说的《汉宫秋》以及《任风子》等。
《汉宫秋》被后人称做元曲的最佳杰作。
马致远生于公元1250年,约卒于公元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
大都(今北京)人。
马致远字千里,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郑光祖:据学者考证,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慑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生卒年不详。
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号称元代四大杂剧家之一。
元曲介绍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
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代表作是《窦娥冤》、《救风尘》、白朴代表作是《墙头马上》马致远代表作是《汉宫秋》郑光祖代表作是《倩女离魂》作品简介《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据统计,我国约八十六个剧种上演过此剧。
《窦娥冤》元●关汉卿作。
写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
全剧四折一楔子。
剧情是: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
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
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
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
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
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
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此剧现存版本有:明脉望馆藏《古今名家杂剧》本、《元曲选》壬集本、《酹江集》本、《元杂剧二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
它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
但关汉卿并没有局限在这个传统故事里,去歌颂为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的阴德;而是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
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墙头马上》元·白朴写李千金与裴少俊相爱而私自结合,后被裴父发现赶出,最终团圆的故事,塑造了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李千金这一形象。
共四折。
剧情是:尚书裴行检的儿子少俊,奉唐高宗命去洛阳买花,一日经过洛阳总管李世杰的花园,在马上看见他家女儿倚墙而立,便写诗投入。
国学常识之元曲四大家
国学常识之元曲四大家导语: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名称来历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说:“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
”在此以前,元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韵》序中说:“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备则有关、郑、白、马。
一新制作。
”但是,周德清虽以四人并称,却并未命以“四大家”之名,另外,明初贾仲明为马致远作的吊词中又有“共庾、白、关老齐眉”的说法,庾指庾吉甫。
关于这几位元曲作家的排列和评价,因人因时而各有不同。
元代钟嗣成的《录魂簿》把关汉卿列为杂剧作家之首,贾仲明称关汉卿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但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却首推马致远,以为“宜列群英之上”,而以关汉卿为“可上可下之才”。
明代前期以后,又有盛赞郑光祖而贬低其余三家的,如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说:“马之辞老健而乏滋媚,关之辞激励而少蕴籍,白颇简淡,所欠者俊语,当以郑为第一。
”清人王激烈《曲谈》中则认为“关、白、马、郑诸家”。
近代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中说:“元代曲家,自明以来,称关、马、郑、白,然以其年代及造诣论之,宁称关、白、马、郑为妥也。
关汉卿一空倚傍,字筹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他们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已为历史公认。
明代王世贞、王骥德等人为王实甫未被列入“四大家”而提出非难,王骥德还提出“王、马、关、郑”说。
清代李调元《雨村曲话》则有“马、王、关、乔(吉)、郑、白”之说,但未见流行。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关汉卿,号已斋,亦作一斋,汉卿是他的字,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
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
关于关汉卿的籍贯,元大都(今北京市)(《录鬼簿》)、解州(在今山西运城)(《元史类编》卷三十六)、祁州(在今河北)(《祁州志》卷八)等不同说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关于这几位元曲作家的排列和评价,因人因时而各有不同。
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把关汉卿列为杂剧作家之首,贾仲明称关汉卿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但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却首推马致运,以为“宜列群英之上”,而以关汉卿为“可上可下之才”。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关汉卿
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元代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
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
汉族,解州人(今山
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种,现存16种,另有五种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
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
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西方称之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
太素,号兰谷。
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
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
四大家。
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白朴写过15种剧本,这15种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唐明皇游月宫》、《韩翠颦御水流红叶》、《薛琼夕月夜银筝怨》、《汉高祖斩白蛇》、《苏小小月夜钱塘梦》、《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楚庄王夜宴绝缨会》、《崔护谒浆》、《高祖归庄》、《鸳鸯间墙头马上》、《秋江风月凤凰船》、《萧翼智赚兰亭记》、《阎师道赶江江》。
加上《盛世新声》著录的《李克用箭射双雕》残折,共16本。
现在仅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三种,以及《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的残折,均收入王文才《白朴戏曲集校注》一书中。
白朴的剧作,题材多出历史传说,剧情多为才人韵事。
白朴的词作,在他生前就已编订成集,名曰《天籁集》。
到明代已经残佚,字句脱误。
清朝中叶,朱彝尊、洪升始为整理刊行。
全集收词二百余首,除了一些应酬赠答、歌楼妓席之作外,多为伤时感怀的作品。
作品以反映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多,风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点。
有描述王昭君传说的《汉宫秋》以及《任风子》等。
《汉宫秋》被后人称做元曲的最佳杰作。
作品收入《东篱乐府》。
郑光祖
郑光祖(生卒年不详),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
襄汾县)人,生平事迹不详。
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
所
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
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
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
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
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马致远
马致远(约1250—1321以后),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名不详,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元大都(今北京)人,
元代戏曲作家。
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约在至元1250年,卒年约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大都(现今北京)人。
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已选入7年级上人教版语文
15课古代诗歌四首之一)。
所做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
青年时期
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
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
(四大家包括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
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
他的作品见于着录的有16种,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另有《黄粱梦》,是他和李
时中、红字李二、花李郎合作的。
以《汉宫秋》最著名。
散曲有《东篱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