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结题报告单位:省市越秀区惠福西路小学:婥恩(校长小高)淑仪(副校小高)曾文清(科长小高)撰写时间:2010年9月联系地址:市大德路麻行街6号电子信箱:lsy3178163.联系:020--81922327《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结题报告第一部分研究概况前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我国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曾经强调,学习语文需要大量阅读。
通过持续而广泛的阅读,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就会越来越深厚,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发展提高,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近年来,我校的语文课外阅读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形势仍不容乐观,主要问题表现在:①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大多缺少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和人性的闪光。
②阅读习惯和阅读量不够理想:由于我校位于旧城区,生源情况不太理想,学生家庭状况较差,家长失业、离异的现象较多,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学生大多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大的阅读量。
③课外阅读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游戏等活动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孩子们的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
④阅读消费较少:纵观我校现在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玩具、零食等方面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
⑤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
因此“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课题也就成了我们自然而然的选择。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①让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爱积累、会运用交流的习惯;②探索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方法及经验。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容是:通过利用社区资源,立足课堂、课指导课外阅读,亲子阅读等途径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爱积累、会运用交流阅读习惯。
我们选择2至4年级六个班共19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他们分别是二(1)班、二(2)班、三(1)班、三(2)班、四(1)班、四(2)。
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当今社会,阅读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提升综合素质。
然而,现实中很多小学生缺乏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或者在阅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方法不当、阅读内容单一等。
因此,开展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策略与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践研究。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了解国内外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研究的现状和成果,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个案研究法,对实践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1、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小学生喜欢阅读,但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过程中缺乏正确的指导,阅读方法不当;阅读内容单一,以教材和教辅为主。
部分学校和老师对课外阅读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引导。
2、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策略与方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策略与方法:一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开展阅读活动、设立阅读奖励机制等手段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二是加强阅读指导,老师在阅读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三是丰富阅读内容,鼓励学生拓展阅读范围,涉猎更多领域的书籍;四是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支持,提高家长对阅读的重视程度,共同促进学生的阅读成长。
3、实践研究案例分析选取某小学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实践研究。
通过个案研究法对实践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具体案例包括: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给予学生正确的阅读指导、如何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等。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阶段性总结
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阶段性总结
1、学生课内外阅读的积极性不断增强,爱读书的习惯逐步养成。
2、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明显提高。
通过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学生读的书增多了,知道的知识也多了。
说话、写作文、阅读理解能力有很大提高,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3、课外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观。
经常听老师们反映,学生常常问:“老师,我做完这个作业可以看书了吧?”得到许可,他们往往特别高兴。
4、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了良好道德品质。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优秀的经典著作让学生心灵受到了震撼,学生们在阅读中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了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性。
5、教师科研能力、业务水平有所提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积极探讨课内外阅读有效性的策略,不断尝试课外阅读指导的各种方法,形成了浓郁的科研氛围。
6.改变了家长观念。
多数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家长会上了解到,学生家长为孩子购买书籍、征订报刊比例明显上升,有很多家长还坚持与孩子一起阅读,交流阅读感受,比赛阅读收获,互评阅读笔记。
在潜移默化之间,一方面给孩子作出了好的榜样,另一方面也营造了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学习型、读书型社会的建立,正是来源于无数个读书型的家庭。
假期,我们还向学生推荐“新世纪教育文库小学生阅读推荐书目100种”,并布置学生写好读好感,下期进行评比。
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也可供学生查找资料,进行网
上阅读。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实验阶段性小结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实验阶段性小结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重点在‘育’,所谓‘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叶老认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来离开学校后,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自学充实,自我修养,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少年儿童是我们教育的主要对象,由于小学生的可塑性,在教师指导下,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乐于读书的情趣,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一个人一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可以自我完善“终身教育”,就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新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
”面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更应重新认识阅读在语文教育中所处的位置,明确时代赋予它的一些新功能与特点,更应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研究。
一、课题研究从调查研究开始为了客观地了解学生阅读习惯的现状,较好地消除培养进程中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采用问卷调查、谈话的方法进行了调查。
我们对收上来的学生问卷与家长问卷、教师问卷进行整理、归纳,发现我校学生的阅读尚处于一种消极、低效的状态。
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征:1、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21%的学生对读书看报感兴趣,每天都读,47%的学生只是偶尔读读,没有计划,没有经常阅读的习惯,他们是因为教师和父母的规定不得不读。
究其原因,我们的孩子是在视听的环境中长大的,电视、VCD、电脑游戏等大众媒体的普及对学生的读书兴趣有很大冲击。
数据表明更多的学生在电视与书之间更喜欢前者。
这种阅读兴趣的丧失,造成了阅读质量少,语言的吸收和积累不够,阅读质量的不高。
阅读兴趣的丧失,是学生阅读的最大敌人。
2、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尚不能自觉地迁移到课下阅读中来。
没有边读边思考,边批注、勾画的习惯,有的该精读的不知怎样精读,草草读过,不求甚解。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学校生课外阅读爱好的培养》课题讨论阶段性小结为拓宽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本学期我以《学校生课外阅读爱好的培养》为课题举行讨论。
现将第一阶段的讨论成绩小结如下:一、读书方面(一)课内指导同学读好课文(潜移默化中逐步教会读书办法)在学习教材中的课文时,我们要求同学按三个层次来读:(1)读得正确;(2)读得流利;(3)读得有感情。
教学中,我们为了避开同学唱读、拖读、抢读、用嚷来代替朗读等现象,关键时候试验老师一句一句地为孩子做示范,理解一句朗读一句,让孩子学会听,学会读,引导孩子按照文章的内容,恰如其分地掌握好语调的凹凸,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把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读出来。
从目前同学反应出来的状况看,大部分同学已初步把握了读好文章的技巧和办法。
(二)借助课外书拓展学问面,提高了同学阅读能力。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高年级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为增大孩子的阅读量,拓宽学问面,我们对同学严格要求,从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状况看,大部分孩子能利用好课余时光大量阅读。
近一年中主要实行的措施有:1、要求同学利用清晨和中午早到时光和课间在教室内阅读教师推举的或自己喜爱的好书。
2、天天都布置适量的读书作业。
为培养同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天天我们都布置适量的读书作业,并要求“吃不饱”的学生可继续增强“养分”,阅读更多的好书。
习惯成自然,现在大部分同学都从书中找到了乐趣,并爱上了书这位好伴侣。
3、充分利用每周的阅读课。
同学十分喜爱每周的阅读课,由于同学可以互相沟通读的好文章,并且能把好书互相推举,极大地提高了同学的阅读爱好。
4、为提高同学的说话能力,我们要求同学在读完书后把自己感爱好的故事讲给家长听,让家长评价,让同学从中体味读书的乐趣。
刚开头,家长反映孩子讲起来很费劲。
但是没过一个月,家长就兴奋地告知我们孩子的长进很快。
通过这样的训练,一学年快结束了,在我们班同学的读书笔记中常常会读到一些有血有肉丰满的语句,他们还能恰到益处地运用一些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阶段性的小结
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阶段性的小结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对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加之长期从事的是小学高段的语文教学工作,因此在研究中,我本人作为课题组成员的一分子,那么如何去加强和提高呢,以下是我认为可行的几个方面,总结如下:一、了解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趋势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
因此,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我们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开展课外阅读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
我们诵读了许多首古诗,还有《千字文》、《三字经》等。
另外学校图书馆也向学生开放,根据年龄段特点,他们可以借阅自己喜欢的图书来读。
低段(1、2年级):夯实字词基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中段(3、4年级):强化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段(5、6年级):增加课外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二、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XXX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
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
榜样的感化很大,孩子的仿照性强,按照学生敬佩豪杰、崇拜名人的特性,我经常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册本,从书中汲取知识。
平时,我成心识向学生介绍XXX、XXX、XXX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发生的力量不可低估。
2、以身作则。
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气氛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的进行阅读活动。
3、随机指导。
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范,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激励表扬,这样便会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气氛三、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与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与研究》结题报告xx年xx月xx日contents •项目背景•小学生阅读现状分析•研究实施过程•研究结果与讨论•对策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01项目背景基于新时代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小学生阅读习惯不良现象的反思探索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实践意义研究起源通过实践研究,提出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的有效策略和方法研究目的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研究影响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因素,探讨良好阅读习惯的标准,设计相应的培养方案并实施。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分析研究结果,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研究内容与方法02小学生阅读现状分析1小学生阅读现状概述23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小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足30分钟,阅读量远低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小学生阅读量较低由于缺乏阅读兴趣和阅读氛围,许多小学生不愿意主动阅读,甚至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
阅读兴趣不高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家庭教育背景等原因,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明显差异。
阅读能力参差不齐03阅读能力偏低由于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和训练,许多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对较低。
小学生阅读问题分析01阅读时间不足由于课业负担较重,小学生很难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
02阅读兴趣缺失许多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缺乏阅读兴趣和阅读动力。
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分析学校教育学校阅读教育、教师指导、同伴影响等因素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具有关键作用。
社会文化社会阅读氛围、公共图书馆、网络资源等社会文化因素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家庭环境家庭氛围、亲子阅读、父母的陪伴等因素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
03研究实施过程确定研究范围在研究的初期,我们首先对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选取了本市几所具有代表性的小学作为研究对象。
阅读习惯阶段性总结报告5篇
阅读习惯阶段性总结报告5篇第一篇:阅读习惯阶段性总结报告“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研究” 阶段性总结报告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更可以使人终身受益。
本学期以来,我围绕“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研究”这一小课题,根据自己所定的研究计划,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课题实施中的具体做法1、扎实地进行理论学习。
理论是实践的依据,只有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能体现出更高的价值。
因此,我不但认真学习了关于“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专题讲座,还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收集课题学习资料进行学习。
学习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搞好课外阅读》、《教育科研方法》、《课外阅读方法种种》等文章,以便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好地指导实践。
2、培养学生专心读书的意志品质。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爱动,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差;意志薄弱,注意力不够稳定,常常随情绪的变化和外界的刺激而转移。
这对于培养专心读书的习惯,是一个不利的因素。
针对这一点,应该十分注意培养学生专心致志,善始善终的意志,并使之成为良好的习惯。
3、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使用工具书是读书、写作和寻求新知的需要,学生阅读教材、课外书更是离不开工具书。
试想,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通过预习,认真查阅工具书,解决了阅读中的疑难问题,不是最典型的主动求知吗?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借助工具书理解了疑难问题,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不就是找到了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吗?4、重视语感培养,奠定阅读基础。
在阅读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能领会含义,识别优劣,并能引起各种思考、联想和想象。
学生有了较强的语感,对语言的反应就比较敏捷,领悟它的含义就比较准确。
培养语感有下面一些做法:①在阅读中养成揣摩词句的习惯;②在积累词汇中增强语感;③重视朗读对促进语感的作用;④在写作中养成锤炼词句的习惯;⑤组织各种有利于发展语感的听说活动。
5、以课文为范例,大量阅读课外书。
平时能注重挖掘课内课文的拓展点,探索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结合点和基本方法,构建课内外阅读相互沟通的体系。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一、前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重要途径。
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培养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然而,当前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并不容乐观,许多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开展了“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与实践”课题研究,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实践,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本课题研究在XX小学进行,为期一学期。
我们通过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和实践,观察和分析了学生的阅读行为和阅读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现在,我们将结题报告如下。
二、研究目标1. 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提升阅读效果。
3. 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研究方法1. 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效果,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2. 实验法:在实验班中实施阅读习惯培养方案,对照班不进行干预,比较两班学生的阅读行为和阅读效果。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阅读习惯培养的过程和效果。
四、研究结果1. 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提高,大部分学生表示喜欢阅读。
2. 学生的阅读习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如阅读时间、阅读频率等。
3. 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有所提升,表现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观点的阐述等方面。
4. 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五、存在问题1. 部分学生仍然缺乏阅读兴趣,需要进一步激发。
2. 部分学生的阅读习惯尚未形成,需要持续培养。
3. 部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仍有待提高,需要针对性的辅导和训练。
六、解决方案1. 丰富阅读材料,提供更多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书籍,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如设立阅读角落、举办阅读活动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结题报告[精品文档]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项目概述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01
项目概述
项目背景
目前,许多小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和阅读方法,阅读效果不佳 。
阅读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3
可以尝试运用更加先进的测量方法和技术,提 高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结论
• 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过 程中,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关键因素,家长陪伴和教师指导对小学生阅 读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的影响,社会资源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具 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共同促进小学生 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研究目的
明确本研究的目和意义,为小学生良好阅读习 惯的培养提供指导和依据。
3
研究内容
详细阐述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包括小学生阅读 现状调查、良好阅读习惯的界定和特点分析、 培养方法和策略的制定等。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
查阅与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相关的文献资料,对 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价。
案例研究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阅 读习惯进行跟踪研究,探讨不同年级、性别、家 庭背景等因素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影响。
02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教师访谈等多种方法,从多角度了
解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现状和问题,为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03
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通过对问卷调查和观察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本研究发现小学生在阅读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与实践方法,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兴趣。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法,对多个小学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同时,还收集了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以支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 研究结果通过对调研和实地观察的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共同努力。
- 家庭应该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积极的阅读榜样,鼓励孩子多读书。
- 学校应该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和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技能。
- 社会应该提供各种阅读资源和活动,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
4. 实践建议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实践建议:- 家长可以每天和孩子一起阅读,给予他们足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
- 学校可以组织阅读俱乐部和阅读比赛,增加学生的阅读动力。
- 社会可以举办阅读活动和推广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5. 结论通过本研究的实践和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希望本研究的结论和实践建议能够对相关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参考,以促进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提升。
6. 局限性和展望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研究样本的选择和地域范围的限制等。
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大样本规模和调查范围,进一步深入探讨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与实践问题。
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3]。
《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
《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本课题自开展实验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研究理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大量务实的工作,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为了提高教科研成效,进一步推进课外阅读工作,现将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一、增强课题意识,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课题如何实施,课题实验效果如何,成败关键在于教师。
因此,我们通过讲座、查阅资料、学习《新课程标准(实验稿)》等,让课题组教师深刻认识到:古有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而今,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
”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是古往今来有识之士共同的真知灼见。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仅靠单纯的课内学习这“一条腿走路”显然是不行的,拓展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知识的积累、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塑造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针对小学生可塑性、模仿性、好奇心极强的特点,课外阅读极具重要性、紧迫性,不能忽视、不能拖延。
有了明确的课题意识,教师从心底里接受了课题研究,愿意、喜欢课题研究。
在此基础上,我们发动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倡导教师做“学习型教师”,并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建立教师读书学习的“四个一”制度,即每人每天学习报刊、杂志1个小时,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读一本书籍(有时尽量和学生同读一本书),每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教师每年至少订阅两份报刊(其中有一份必须是教育教学杂志)。
通过学习,教师业务素质提高了,知识丰富了,增强了文化底蕴,说话的底气足了。
教师对学生在课外阅读引导:如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读物推荐、阅读方法指导、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等方面也能水到渠成,得心应手了。
二、让学生享受读书的乐趣习惯是的动作的自动化。
动作在向习惯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动力的支持,这动力主要是成功的体验,主要是成功的体验所带给学生的自信。
激发维持学生读书的兴趣,我不搞硬性规定,而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定期组织读书交流会、故事会、演讲比赛,定期组织开展语文课外知识竞赛。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总结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总结紧张忙碌的一学期即将结束,现将本学期我校语文小专题开展情况进行以下总结:一、本学期重点工作回顾:1.指导各班级继续进行课外阅读继续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读物。
对于学生自由选择的读物,给予宏观上的指导,教会学生选择内容积极的读物阅读。
通过问卷调查、查阅资料、亲临书店、网上浏览等方式搜集了大量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推荐给每个学生。
2.继续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学会迁移,并把这些方法进行全校性的推广活动本学期,我们利用张贺老师《走进童话阅读的世界》、刘惠英老师指教的《木偶奇遇记汇报课》,指导实验班以外的老师学习如何进行阅读指导。
(1)运用迁移,指导学生把从课堂学到读书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
(2)引导学生运用“三读法”。
①浏览性的泛读法。
②进行速读训练。
③品味性的精读。
(3)教给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①圈点勾画。
②作批注。
③写读书笔记。
④做卡片。
⑤进行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
(4)指导学生学会积累3.积极开展与课题有关的活动设计读书小报、读书演讲、写读书笔记、开展读书交流会、鼓励学生多写日记、写读书心得、多记课外阅读中所获得的小知识。
4、组织开展理论学习,用理论做坚实的后盾通过运用复述方法、形象联动法、联想法、歌谣口诀法、精加工提问策略法、抓“空白”展开联想法、议读法、摘录、做笔记和重点知识的提要等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诸多阅读能力。
二、本学期工作成功之处:1. 保证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我们每天专门留有早读、午读和一节阅读课,让图书管理员去图书室借书或者在班级图书角借书、学生自带书、互相交流等方式,由语文老师下班指导。
这样,既让学生有书可读,同时也保证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还可以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
2.展示阅读成果利用语文课、校本课、早读课、班会课,开展“经典诵读““诗文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 “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
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阶段总结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第一阶段总结羊场镇中心学校唐玉碧为了总结经验,摒弃不足,更好的完成新阶段的实验任务,现将这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活动工作总结如下:一、调查阅读现状。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调查中不但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数量进行分析,还对学生的阅读质量进行分析,为后期的研究工作做准备。
二、制订课题实施计划。
为了使本次课题实验活动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有关课程资源开发的资料及相关理论后,通过集体讨论制订出一份课题实施计划。
三、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1、指导学生选择健康的、有益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好处多,但开卷未必有益。
别林斯基说的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
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所以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1)、统一指导的读物。
一是要充分利用好与我们现行教材相匹配的自读课本。
在课堂教学中,我相机渗透,点拨学生阅读书中与课文相关的文章。
(2)、支持学生自由选择读物。
对于学生自由选择的读物,给予宏观上的指导,教会学生选择内容积极的读物阅读.通过问卷调查、查阅资料、亲临书店、网上浏览等方式搜集了大量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推荐给每个学生。
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在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老师们还注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1)、运用迁移,指导学生把从课堂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的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
(2)、教给学生“三读法”①、浏览性的泛读法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②、进行速读训练.方法有二:一是“遮盖速读法”。
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书页差不多大小,放在书的上端,读完一行就把纸往下拉,盖住读过的一行,使眼睛不能来回重复,同时减少眼睛的左右移动,增强眼的视觉广度.随着训练,把遮盖挡用的纸往下拉的速度加快,即可逐渐提高速度;二是“限量速读法”,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③、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好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结题报告第一部分研究概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我国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曾经强调,学习语文需要大量阅读。
通过持续而广泛的阅读,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就会越来越深厚,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发展提高,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近年来,我校的语文课外阅读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形势仍不容乐观,主要问题表现在:①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大多缺少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和人性的闪光。
② 阅读习惯和阅读量不够理想:由于我校位于旧城区,生源情况不太理想,学生家庭状况较差,家长失业、离异的现象较多,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学生大多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大的阅读量。
③课外阅读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游戏等活动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孩子们的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
④阅读消费较少:纵观我校现在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玩具、零食等方面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
⑤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
因此“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课题也就成了我们自然而然的选择。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①让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爱积累、会运用交流的习惯;②探索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方法及经验。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利用社区资源,立足课堂、课内指导课外阅读,亲子阅读等途径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爱积累、会运用交流阅读习惯。
我们选择 4 至 6 年级 4 个班共231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他们分别是四(1)班、四(2)班、五(1)班、六( 1 )班。
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调查观察、经验总结等方法进行研究实践。
本课题采取的主要教育行动有:①开展多样性的主题阅读活动——充分利用社区、家庭、学校三合一资源,开拓多种活动途径,开展多方面、多角度、多种类的课题研究活动,提高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②立足课堂,通过“课内指导,课外阅读”教会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养成“爱积累”、“会交流运用”等阅读习惯;③积极开展亲子共读活动,达到“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的效果,使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起到一定的社会效应。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明确规定小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但当前不少小学生阅读能力还远远不能达到《课标》要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不善于深入理解内容、体验情感,很少提出自己有创见的看法,速度也达不到规定字数要求。
(2)阅读资料仅限于学校所发的教科书,导致学生阅读兴趣较低,阅读面窄,课外积累少。
(3)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的是时间看电视、上网,却没有时间去阅读。
(4)课业负担重,无暇顾及。
鉴于此很有必要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进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从学生角度考虑:①激发阅读的兴趣。
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③掌握运用有效的科学读书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促进阅读能力的不断形成与内化,并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2、从教师角度出发:①探索培养、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阅读方法及策略。
②初步形成切合本校学生实际和教师特点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的活动模式。
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③在学校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1、调查我校学生的读书现状,通过学生及家长问卷调查获取一系列数据。
①研究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②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
2、解决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生阅读存在问题的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王洪木中心小学柳德明
一、问题的提出
习惯养成教育,是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说到底,就是教会少年儿童怎样做人。
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决定了养成教育必定成为少年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关键时期,少年儿童阶段是进行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对少年儿童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今后很难矫正,有的可能伴随人的一生。
而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则终身受益。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对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曾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入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良好行为、学习习惯是人才成长、终生发展的基础。
特别是当今时代,独生子女的现状以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愿望也向我们学校提出了加强养成教育的迫切要求。
未来知识经济时代也要求学校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不论是造就“高素质劳动者”,或是“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共同的前提都是首先推进素质教育,而养成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根基。
养成教育正是抓住“成才必先成人”这个根本,通过强化养成教育,为将来各个层次的人才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
二、一学期来研究的成果
(一)加强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教学,新授课时一般要经历复习旧知、讲授新知、巩固练习等几个环节,如果教师自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地听,必然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新课标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教师不是学习的主宰者,而是“引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学生处于主导地位。
师生之间平等相待,人人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处于主体的地位,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而学会学习,学会阅读。
因此,本课题组成员在实际操作中,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努力创设生动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索、交流、反思等活动,掌握学习语文的阅读技能,将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养成自主阅读、探究阅读的习惯。
(二)开辟读书环境,营造书香氛围。
阅读必须有一定的物质保证,让学生自主营造读书的氛围,会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首先,让学生人人参与,共建精神宝库。
为了使自己的书成为大家喜欢的书籍,他们会尽其所能,有的精心地在书店里购买书籍,有的从家里认真挑选适合同学们“口味”的书,有的让父母购买自己指定的书籍……捐书的过程,就是一个爱书的过程。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经民主选举,班内产生图书管理员,负责班内图片的管理与借阅。
每天课间,教室内除了休息之外,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阅读,同学们可以随时向管理员借阅书籍进行阅读。
(三)赏析精彩片段,激发阅读兴趣。
本课题组的教师撷取文章中的精彩片段,有声有色地向学生朗读,或介绍文章的开头、结尾,来激发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
也让学生读一读自己摘抄的精彩片段,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自己所写文章的精美之处。
在品读过程中,师生的情操得到共同提升,阅读兴趣也必然大增。
(四)展示摘抄成果,养成阅读习惯。
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在实践中,课题组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课堂上教学的渗透,如用“课外朗读摘抄本”的方式,让学生记录自己的课外阅读成果。
小小的摘抄本上有学生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学生阅读的相关链接。
定期检测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展示同学们的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慢慢的,学生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本学期,课题组的教师们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将其渗透于教学教育工作中,使得课题研究更进一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慢慢地喜欢上了阅读。
200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