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记念刘和珍君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7记念刘和珍君(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7记念刘和珍君(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作业7 记念刘和珍君[基础演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不惮.(dàn)桀骜.(ào)长歌当.哭(dāng)B.立仆.(pú) 尸骸.(hái) 殒.(yǔn)身不恤C.惩创.(chuànɡ) 赁.(lèn)屋广有羽翼.(yì)D.从.(cóng)容抹.(mǒ)杀阴谋秘.(mì)计解析:A项“当”应读“dàng”。

B项“仆”应读“pū”。

C项“赁”应读“lìn”。

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菲薄桀骜不驯殒身不恤长歌当哭B.屠戮永保生机民不聊生毛骨耸然C.恶耗暗然失色出离愤怒广有羽翼D.寥落字斟句酌言简意该焦燥不安解析:B项“永保生机”的“保”应为“葆”,“毛骨耸然”的“耸”应为“悚”。

C 项“恶耗”的“恶”应为“噩”,“暗然失色”的“暗”应为“黯”。

D项“言简意该”的“该”应为“赅”,“焦燥不安”的“燥”应为“躁”。

答案:A3.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所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②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至于泣下。

③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前往的。

④真的猛士,将更而前行。

A.奋然黯然欣然毅然B.毅然黯然欣然奋然C.欣然奋然毅然黯然D.欣然奋然毅然黯然解析:“毅然”指坚决地,毫不犹豫地;“黯然”指忧伤的样子;“欣然”指愉快地;“奋然”指鼓起劲来振作的样子。

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水流从高处倾泻下来,发出震天动地的吼声,令人惊心动魄....。

B.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在弹雨中相互救助殒身不恤....的英勇壮举,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

C.青年人缺少经验,犯点错误是无可非议....的,要热情帮助他们改正才是。

D.基层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能说得好听而没有行动,空头支票....开多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会受损。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3.7 记念刘和珍君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3.7 记念刘和珍君作业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记念刘和珍君语言文字运用限时:15分钟1.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虽然“三一八”惨案已经过去大半个世纪了,但是刘和珍、杨德群等青年在反动政府前表现出来的沉勇友爱、无所不为....的精神,至今令人佩服。

②西方人弄不明白,面对自然灾难,中国人为什么举国支援;西方的诗人搞不清楚,面对汶川大地震,中国的诗人为什么痛心疾首,长歌当...哭.。

③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枯水现象,面对这种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已开始冷静地思考环境保护问题。

④刘和珍等进步青年在耸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中遇害,鲁迅先生忍不住内心的悲愤,提笔写下了这篇感人肺腑的《记念刘和珍君》。

⑤一切优秀艺术作品的创造,无疑都取决于艺术家们苦心孤诣....、孜孜不倦地耕耘和探索。

⑥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答案 C解析①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

褒贬误用。

②长歌当哭:指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

使用正确。

③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

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此处望文生义。

④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此处应该用“骇人听闻”。

⑤苦心孤诣:苦心钻研,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地步。

使用正确。

⑥博学审问:指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请教。

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鲁迅说,“看客”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这是站在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似乎有另一种解释,就是被看者给看客提供了一面反观自身的镜子。

B.我将深味这浓黑的非人间的悲凉;以我的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

C.在不少省份尤其是大中城市中,新建或改建的视频监控点迅速扩张,有的地方出现了商业机构为攫取巨额利润而推动视频监控系统的情况,应该引起警惕。

D.大学通识教育近年来在中国受到高度重视,各大学纷纷进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许多高校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备受广大家长和学生所喜爱。

2019精选教育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检测:(7)记念刘和珍君.doc

2019精选教育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检测:(7)记念刘和珍君.doc

记念刘和珍君1.下列词语的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安慰淋蓠尽致诧异几缕血痕B.苟活惨淡经营和蔼消行寥落C.沉默徒手请愿微漠暗然泣下D.徘徊洗成绯红授课屠戮妇婴答案:D解析:A“蓠”应为“漓”。

B“消”应为“销”。

C“暗”应为“黯”。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不怕你别无长物....,就怕你连上进的心都没有。

②黄老师的课实在是太精彩了,他在课堂上不但妙语连珠,而且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有声有色....地给大家描述出来。

③无论步行还是乘车离开,母亲总是目不斜视....地看着我们走远,在我们回首时她依然站在原地,直到再也望不见我们。

④对于美国人擅长的“谈判游戏”,中国人早已领教了不少,因此对于特朗普上台后的各种“小伎俩”早已洞若观火....。

⑤冬天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冷风不断地从四周灌进这个破房,他紧缩在屋角,全身不停地哆嗦着,噤若寒蝉....。

⑥他自幼生长在京郊农村,对老北京民俗风情比较熟悉,加上他有较好的速写基础,描绘人物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A.①③⑤B.①④⑥D.②⑤⑥“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望文生义。

②“有声有色”,形容表现得十分生动。

③“目不斜视”,眼睛不看旁边。

形容态度严肃,遵守规矩,不左右乱看。

此处可用“目不转睛”。

④“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⑤“噤若寒蝉”,像寒秋的蝉不再鸣叫。

形容不敢作声。

易误解为“寒冷”或“十分寂静”。

⑥“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3.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干(ɡān)练噩(è)耗传来立仆(pū)长歌当(dànɡ)哭B.绯(fēi)红赁(lìn)屋授课尸骸(é)桀骜(ào)锋利C.不惮(dàn)洗涤(dí)旧痕攒(cuán)射广有羽翼(yì)D.屠戮(lù)无端喋(dié)血山阿(ā)祭品菲(fěi)薄答案:C解析:A“干”应读“ɡàn”。

语文高一(新人教版必修一)测试:第三单元 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Word版含答案.doc

语文高一(新人教版必修一)测试:第三单元 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Word版含答案.doc

《记念刘和珍君》测试一. 选择加黑的字注音和解释都对的一组。

()A. 寥落(liào 稀疏)黯然(àn 昏黑)攒射(cuán 聚,凑集)喋血(dié 血流出来的样子)B. 浸渍(zì浸)噩耗(è 惊人的)不惮(dàn 怕)立仆(pū倒下)C. 菲薄(fēi微、薄)踌躇(choú chù 犹豫)血痕(héng 痕迹)赁屋(lìng 买)D. 长歌当哭(dàng 当作)殒身不恤(xù 畏惧)桀骜(jié’áo性情暴烈)屠戮(lù 合力)二. 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后面划“√”,错误的后边划“×”。

1. 复杂记叙文常常要用线索把材料贯穿起来,线索可以是中心事件,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感情。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线索是作者悲愤的情感。

()2. 《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反复描写了刘和珍的外貌,用来突出她对敌人“总该有些桀骜锋利”的性格特点。

()3. 本文将记叙、议论、抒情极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叙述中饱含了强烈的爱憎,议论的观点又极为鲜明。

()4. 文章开头的“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只是用来点明开追悼会的时间。

()5. 刘和珍是鲁迅的学生,她与杨德群等爱国青年在“三•一八”惨案中被国民党政府屠杀。

()6. 程君“正告”鲁迅先生:“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所以鲁迅才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

()7. 作品痛斥了反动政府的屠杀罪行,揭露了所谓学者文人的卑鄙无耻,表达了对死难烈士的崇高敬意。

()8. “三•一八”惨案后,那些害怕反动势力,苟且偷生的人,将会被血的事实惊醒,逐渐看到革命的希望,而那些真正的革命者,将更加勇敢地投入到斗争中去。

()三. 默写。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7课_记念刘和珍君(有答案)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7课_记念刘和珍君(有答案)
例句:市场里人声喧闹.却一眼就能看出谁是行情的主导者——那些精明的外地客商.抓起核桃仁看一眼.就能______地报出一个价位。
(2)爆发·暴发
暴发:a.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b.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爆发:a.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b.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⑫百折不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
(1)干练·熟练
都是形容词.都有从事某项工作有经验的意思。“干练”指又有才能又有经验.侧重于“有才能”;“熟练”指工作、动作等因常做而有经验.侧重于“做得纯熟”。
①连续反复。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叫连续反复。
②间隔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现.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在中间叫间隔反复。

2019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七记念刘和珍君含解析新人教必修1

2019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七记念刘和珍君含解析新人教必修1

记念刘和珍君一、语言表达专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哭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②如果秦少游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与条件.因为远的不说.十分欣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入相.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

③“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

”文天祥虽已就义七个多世纪.但他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毁家纾难、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千古。

④今日凌晨.两个专偷居民光缆的毛贼终于被蹲守的群众抓个正着。

他俩不但死不承认.而且在群众的指责声中出离愤怒....了.竟然拿出匕首威胁附近的人.妄图逃跑。

⑤各国领导人聚集在一起召开联合国大会.让我们看到了这个70岁的国际机构是如何在维持和平与安全的同时不断与时俱进....的。

⑥为了使国学教育有实效.在浩如烟海的国学书籍中排沙简金.....是我们必须做好的事情.教师和家长都应成为“把关者”。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 D.④⑤⑥解析:选A ①长歌当哭:指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

不能用于形容歌唱。

②广有羽翼:指到处都有帮凶。

是贬义词.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③殒身不恤:指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多形容为正义的事业而牺牲。

此处使用正确。

④出离愤怒:褒义词.指愤怒到了极点.超出愤怒的范围。

多指富有正义的人对待不平之事极其痛恨的情形。

褒贬误用。

⑤与时俱进: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

此处使用正确。

⑥排沙简金:比喻从大量芜杂的事物中挑选出精粹的东西。

此处使用正确。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保障乘车幼儿、学生的人身安全.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校车安全条例》.以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B.公车改革喊声多年.不仅北京市如约兑现诺言的做法迎来了政府的公信力.也又一次体现了政府主动接受公众监督的态度。

C.第三届“读本好书”年度评选活动日前正在进行.此活动旨在推广一年来文学、社科和生活这三大类图书中最值得传播的好书。

《记念刘和珍君》必修一

《记念刘和珍君》必修一

《记念刘和珍君》必修一第一篇:《记念刘和珍君》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必修一篇一: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

惨案发生的当天,鲁迅先生就写了《无花的蔷薇之二》,称这一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此后在《死地”》《空谈》等文中,连续猛烈地抨击了中外反动派“诱杀”青年的“禽兽”行为,揭穿“流言家”的谎言,哀悼和歌颂爱国青年。

1926年4月1日,鲁迅先生再次写下了忧愤深广、感情浓郁的叙事性悼念杂文《记念刘和珍君》。

【合作讨论】1、听朗读,正音、正字,并体会作品的情感。

在听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再自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提问①: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

提问②: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提问③: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直义。

小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探究突破】分析第一部分(一、二节)的思路1、学生齐渎后,思考本部分写作的缘由,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明确:文中具有提示性的语句是“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

“必要”何在呢?其一是要悼念、祭奠遇害者刘和珍君,正如文中所言:“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其二则在于唤醒庸人,因为“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鲁迅先生为了让人牢记这笔血债,唤醒国人打破这“非人的世界”也“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板书:奠烈士醒庸人2、学生讨论:从写作的缘由出发是常见的思路,为什么关于写作缘由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思路在第一、二部分为什么老围绕这一点展开?明确:可以看出,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 9 去了。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第7课 记念刘和珍君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第7课 记念刘和珍君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七)记念刘和珍君一、语言表达专练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______于死者毫不相干,______在生者,______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______我能够信任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劝慰。

A.虽然但却倘使B.尽管但却倘使C.虽然但也虽然D.尽管但却虽然解析:选A “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虽然”表示承认某种事实,第一空,依据句意应是承认,所以用“虽然”;最终一空,依据句意应用“倘使”,表假设。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有名唱歌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B.假如秦少游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与条件,远的不说,格外观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入相,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

C.“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

”文天祥就义虽已七个世纪有余,但他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千古。

D.今日凌晨,两个专偷居民光缆的毛贼最终被蹲守的群众抓个正着。

他俩不但死不承认,而且在群众的指责声中出离生气....了,竟然拿出匕首威逼四周的人,妄图逃跑。

解析:选C C项,“殒身不恤”指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多形容为正义的事业而牺牲。

A项,“长歌当哭”指以写文章来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

此处使用“长歌当哭”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B项,“广有羽翼”指处处都有帮凶,含贬义。

用于此处形容清正廉洁的王安石,感情颜色不当。

D项,“出离生气”是褒义词,指生气到了极点,超诞生气的范围。

多指富有正义的人对待不平之事极其痛恨的情形,褒贬误用。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保障乘车幼儿、同学的人身平安,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校车平安条例》,以防止类似大事不再发生。

B.公车改革喊声多年,不仅北京市如约兑现诺言、公布公车数量的做法迎来了政府的公信力,也又一次体现了政府主动接受公众监督的态度。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7《记念刘和珍君》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7《记念刘和珍君》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7《记念刘和珍君》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要求:选择题涂卡,主观题认真书写在指定位置。

一、语基落实。

(每题3分,共15分)1、选出加点词注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从容(cóng)不惮(dàn)桀骜(jié)菲薄(fēi)B.赁(lìn)屋诧异(chà)立仆(pū)殒身不恤(xù)C.攒(cuán)射寥落(liáo)下劣(liè)长歌当哭(dāng)D.惩创(chěng)尸骸(hái)喋血(xiě)浸渍(z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委曲求全殒身不恤不径而走妄自菲薄B.广有羽翼桀骜不驯故步自封阴谋诡计C.黯然神伤惨淡经营淡装浓抹前仆后继D.耳提面命礼尚往来冠冕堂皇出离愤怒3、依次填入下面文句横线上的词语,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是()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当局者这样凶残,一是语言家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女性临难如是之从容。

A.竟至竟会竟会B.竟会竟至竟能C.竟能竟会竟至D.竟至竟会竟至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组是()A.20世纪70年代以后,海上汽油资源的开发一马当先,对海洋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B.对于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并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的确是不易之论。

D.故宫博物院的珍宝冤馆内,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目不暇接。

5、选出标点符号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B.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C.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

D.倘使我能相信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阅读题目。

人教版 必修一 第7课 记念刘和珍君 同步检验题 含解析与答案

人教版 必修一 第7课 记念刘和珍君 同步检验题 含解析与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同步检验题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语言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5分)( )①建立广泛的临时性同盟,从舆论上看,铄石流金....,有利于主导国际舆论场;从经济上看,则有利于减少经济投入,摊薄战争成本。

②有人认为特朗普是靠多年打拼积累的经验进行了一次媒体战役,即通过大.放厥词...博得媒体的关注,从而获得免费的报道。

③这次《立法法》修改,连篇累牍....46个修正案,整部法律条文增加十余条,被新华社盛赞为“迈向良法善治的里程碑”。

④元宝豆腐由富含高蛋白质的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制成,在大连路人皆知....,先后获得“大连知名放心品牌”“大连名牌产品”等称号。

⑤这些说法明显带有情绪性,不能算作持平之论....,既抹杀了罗振玉对王国维的帮助提携之功,也错把王国维看成了傀儡式人物。

⑥很多案例表明,公租房管理乱象背后往往存在着腐败问题,一些政策执行者上下其手....、内外勾结,把公租房变成了“私家产”。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解析:①铄石流金:能使金石熔化,比喻天气极热。

此处不合语境。

②大放厥词:原指铺张辞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有贬义。

符合此句语境。

③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贬义。

此处褒贬不当。

④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此处不合语境。

⑤持平之论:指公正的意见,也指折中、调和的话。

符合此句语境。

⑥上下其手: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符合此句语境。

答案: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5分)( )A.唐县检察院积极探索深化检务公开工作的新途径,通过推行案件公开听证、文书说理、通报工作等,丰富了检务公开新内涵,展示了良好社会形象。

B.当下,很多艺术家把摄影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融入到艺术创作的构架中,与带有声音和视频功能的主流媒体结合,进行了有益的视觉创作和尝试。

C.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成为全球储备货币,这不仅透射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的不断提升,也表明中国开始融入世界金融体系。

第06周 记念刘和珍君-学易试题君之周末培优君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原卷版)

第06周 记念刘和珍君-学易试题君之周末培优君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原卷版)

1第6周 记念刘和珍君(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50分)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长歌当.哭(dàng ) 菲.薄(fěi ) 寥.落(liáo )赁.屋(lìn ) B .桀骜.锋利(ào ) 莽.原(mǎng ) 殒.身不恤(xǔn ) 攒.射(cuán ) C .折.本(zhé) 威慑.(shè) 立仆.(pū) 惩创.(chuàng ) D .抚恤.(xù)山阿.(ē)陶潜.(qiǎn )尸骸.(hái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生杀予夺 直接了当 贻笑大方 隐约其辞B .自惭形秽 莫可名状 名列前矛 轻手蹑脚C .深沟陷壑 影影绰绰 满目疮痍 暴戾恣睢D .花团锦簇 好高鹜远 谬种流传 贫瘠不堪 3.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1)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______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2)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_______前往的。

(3)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_______至于泣下。

(4)真的猛士,将更_______而前行。

A .欣然 奋然 毅然 黯然 B .毅然 奋然 欣然 黯然 C .毅然 欣然 黯然 奋然D .欣然 毅然 黯然 奋然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哪怕希望是微茫的,真正的革命志士也会勇敢地前进。

B .即使是苟且偷生的人,也会从这流血事件中看到希望。

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含答案

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七)记念刘和珍君一、语言表达专练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______于死者毫不相干,______在生者,______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______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

A.虽然但却倘使B.尽管但却倘使C.虽然但也虽然D.尽管但却虽然解析:选A “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虽然”表示承认某种事实,第一空,根据句意应是承认,所以用“虽然”;最后一空,根据句意应用“倘使”,表假设。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B.如果秦少游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与条件,远的不说,十分欣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入相,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

C.“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

”文天祥就义虽已七个世纪有余,但他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千古。

D.今日凌晨,两个专偷居民光缆的毛贼终于被蹲守的群众抓个正着。

他俩不但死不承认,而且在群众的指责声中出离愤怒....了,竟然拿出匕首威胁附近的人,妄图逃跑。

解析:选C C项,“殒身不恤”指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多形容为正义的事业而牺牲。

A项,“长歌当哭”指以写文章来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

此处使用“长歌当哭”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B项,“广有羽翼”指到处都有帮凶,含贬义。

用于此处形容清正廉洁的王安石,感情色彩不当。

D项,“出离愤怒”是褒义词,指愤怒到了极点,超出愤怒的范围。

多指富有正义的人对待不平之事极其痛恨的情形,褒贬误用。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保障乘车幼儿、学生的人身安全,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校车安全条例》,以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B.公车改革喊声多年,不仅北京市如约兑现诺言、公布公车数量的做法迎来了政府的公信力,也又一次体现了政府主动接受公众监督的态度。

高中语文必修1新人教版习题:第三单元《记念 刘和珍君》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必修1新人教版习题:第三单元《记念 刘和珍君》Word版含答案.doc

《记念刘和珍君》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浸渍(zì)拖沓(tà)油脂(zhǐ)锲(qì)而不舍B、睚眦(zì)里弄(lòng)泥淖(nào)长歌当(dàng)哭C、夯(hāng)筑匹(pǐ)配请贴(tiě)力能扛(káng)鼎D、璞(pū)玉囹圄(yǔ)漱(shù)口殒(yǔn)身不恤(xù)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廖落桎梏玷辱桀骜锋利B.愠色鼓泄惨淡陨身不恤C.黯然苍桑尸骸鄙陋没世D.罗网屠戮绯红长歌当哭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即便在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里,这儿的粮产量却扶摇直上,岁岁增产。

B.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爱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C.回到家乡,家乡已是破败不堪,只有当年的老门楼依然兀立,与河边的老柳树形影相吊。

D.领导干部应该把握工作方向,制定符合整体利益的政策方针,切不可目无全牛,只看到眼前的、局部的利益。

4.下面这段话,依次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败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A.对比、反问、反复、对偶B.对比、设问、反复、对偶D.对偶、设问、反复、对比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新形式、审美新形态的诞生和发展。

B.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C.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

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文档:第3单元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Word版含答案

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文档:第3单元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Word版含答案

7 记念刘和珍君本课话题——责任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惨象+流言”“屠刀+钳口术”,这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作者列举两种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表明了作者的斗争意志和强烈的责任感。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中华民族是勇于承担责任的民族。

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亮任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挥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铭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挺身而出,尽忠职守,利居众后,责在人先,是志士仁人薪火相传的思想标杆,是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今天,一组名为“请允许我为您戴上口罩”的照片在新浪微博和人人网等社交平台上被疯传。

雾霾天气下,人人都是受害者,恶劣天气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北大学子巧妙地使用了口罩这个文化符号,还“特地”请北大老校长蔡元培等先贤来“代言”,向世人传递想要改变环境现状的强烈愿望。

这份“口罩上书”不但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蓝天白云的呼唤,更感受到了他们心中深深的责任感。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梁启超即使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刘易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托尔斯泰[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赁.屋( ) 浸渍.( ) 噩.耗( ) 洗涤.( ) 屠戮.( ) 绯.红( ) 桀骜.( ) 踌躇..( )( ) 【答案】 lìn zì è dí lù fēi ào chóu chú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干⎩⎨⎧干.练( )毫不相干.( )(2)攒⎩⎨⎧攒.射( )积攒.( )(3)落⎩⎨⎧寥落.( )一字不落.( )落.枕( )(4)抹⎩⎨⎧抹.杀( )抹.墙( )抹.脸( )【答案】 (1)ɡàn ɡān (2)cuán zǎn (3)luò là lào (4)mǒ mò mā 2.语境辨析法(5)薄.( )荷油味不薄.( ),很受欢迎,但要薄.( )利多销。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专题07记念刘和珍君(第01课时)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专题07记念刘和珍君(第01课时)试题(含解析)

7 记念刘和珍君(课时1)1.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

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

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

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家、家和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鲁迅的母亲是鲁瑞,父亲是周伯宜。

在这一生中他写了小说、散文、杂文100多篇。

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

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

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

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

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因为在那里发生的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从此弃医习文。

作品及简介:小说集《》《》《》、杂文集《》《》《》《》、散文诗集《》、散文集《》等专集都被收录在各类教材中。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阿Q正传》,第一篇白话小说《》。

1936年10月19日清晨,鲁迅逝世于上海。

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沈钧儒手书)三个字。

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

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鲁迅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2.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长歌当()哭(2)桀骜()()(3)喋血()(4)殒身不恤()(5)惩创()()(6)立仆()(7)洗涤()(8)惮()(9)攒射()(10)尸骸()1.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都被收录在各类教材中。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阿Q正传》,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七)记念刘和珍君(时间:40分钟满分:49分)一、基础巩固(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山阿.(ē)浸渍.(zī)长歌当.哭(dàng) 攒.射(cuán)B.绯.红(fēi) 尸骸.(hái)不惮.(dàn) 殒.身不恤(yǔn)C.菲.薄(fěi) 寥.落(liáo)赁.屋(lìng) 干.练(gàn)D.桀骜.(ào) 踌躇.(chú)喋.血(dié) 黯.然(yīn)解析:选B A项,“渍”应读zì。

C项,“赁”应读lìn。

D项,“黯”应读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惨淡诧异间牒欣然前往B.和霭编辑惩创殚精竭虑C.暮霭立仆流言陆续引退D.流逝洗涤凶残绝秘文件解析:选C A项,牒—谍。

B项,霭—蔼。

D项,秘—密。

3.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两项是(4分)( )A.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亮》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B.如果秦少游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与条件,因为远的不说,十分欣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入相,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

C.“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

”文天祥虽已就义七个多世纪,但他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毁家纾难、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千古。

D.今日凌晨,两个专偷居民光缆的毛贼终于被蹲守的群众抓个正着。

他俩不但死不承认,而且在群众的指责声中出离愤怒....了,竟然拿出匕首威胁附近的人,妄图逃跑。

E.各国领导人聚集在一起召开联合国大会,让我们看到了这个70岁的国际机构是如何在维持和平与安全的同时不断与时俱进....的。

解析:选CE A项,“长歌当哭”,指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不能用于形容歌唱。

B项,“广有羽翼”,指到处都有帮凶,是贬义词,与语境不合。

D项,“出离愤怒”是褒义词,指愤怒到了极点,超出愤怒的范围。

多指富有正义的人对待不平之事极其痛恨的情形,褒贬误用。

4.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1926年3月18日的爱国请愿,毫无疑义是群众的一种爱国运动;向政府去请愿,提出人民的要求,也毫无疑义是群众的斗争方式之一。

B.鲁迅先生在《空谈》一文中这样说:“那样的惨杀,我实在没有梦想到,虽然我向来常以‘刀笔吏’的意思来窥测我们中国人。

”C.从表面上来看,段祺瑞政府与帝国主义者之间似乎没有连裆瓜葛;但是,从实质上看,帝国主义与段祺瑞政府是合谋的。

D.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

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

解析:选C 最后一句与前文不对应,应改为“段祺瑞政府与帝国主义是合谋的”。

5.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组是(3分)( )A.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反复)B.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反语)C.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反语)D.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比喻)解析:选B B项,这句话并没有正意反说。

用了比喻,“‘流言’的种子”比喻流言的材料。

二、阅读鉴赏(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怀念鲁迅先生巴金①四十五年了,一个声音始终留在我的耳边:“忘记我。

”声音那样温和,那样恳切,那样熟悉,但它常常又是那样严厉。

我不知对自己说了多少次:“我决不忘记先生。

”可是四十五年间我究竟记住一些什么事情?②四十五年前一个秋天的夜晚和一个秋天的清晨,在万国殡仪馆的灵堂里,我静静地站在先生灵柩前,透过半截玻璃棺盖,望着先生的慈祥的面颜,紧闭的双眼,浓黑的唇髭,先生好像在安睡。

四周都是用鲜花扎的花圈和花篮,没有一点干扰,先生睡在香花丛中。

两次我都注视了四五分钟,我的眼睛模糊了,我仿佛看见先生在微笑。

我想,要是先生睁开眼睛坐起来又怎么样呢?我多么希望先生活起来啊!③我还记得在乌云盖天的日子,在人兽不分的日子,有人把鲁迅先生奉为神明,把他的片语只字当成符咒;他的著作被人断章取义、用来打人,他的名字给新出现的“战友”、“知己”们作为装饰品。

在香火烧得很旺、咒语念得很响的时候,我早已被打成“反动权威”,做了先生的“死敌”,连纪念先生的权利也给剥夺了。

在作协分会的草地上有一座先生的塑像。

我经常在园子里劳动,拔野草,通阴沟。

一个窄小的“煤气间”充当我们的“牛棚”,六七名作家挤在一起写“交代”。

我有时写不出什么,就放下笔空想。

我没有权利拜神,可是我会想到我所接触过的鲁迅先生。

在那个秋天的下午我向他告了别。

我同七八千群众伴送他到墓地。

在暮色苍茫中我看见覆盖着“民族魂”旗子的棺木下沉到墓穴里。

在“牛棚”的一个角落,我又看见了他,他并没有改变,还是那样一个和蔼可亲的小小老头子,一个没有派头、没有架子、没有官气的普通人。

④我想的还是从前的事情,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

⑤我当时不过是一个青年作家。

我第一次编辑一套《文学丛刊》,向先生约稿,他一口答应,过两天就叫人带来口信,让我把他正在写作的短篇集《故事新编》收进去。

《丛刊》第一集编成,刊登广告介绍内容,最后附带一句:全书在春节前出齐。

先生很快地把稿子送来了,他对人说:他们要赶时间,我不能耽误他们(大意)。

其实那只是草写广告的人的一句空话,连我也不曾注意到。

这说明先生对任何工作都很认真负责。

我不能不想到自己工作的草率和粗心,我下决心要向先生学习,才发现不论是看一份校样,包封一本书刊,校阅一部文稿,编印一本画册,事无大小,不管是自己的事或者别人的事,先生一律认真对待,一丝不苟。

他印书送人,自己设计封面,自己包封投邮,每一个过程都有他的心血。

⑥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拿起笔并不感到它有多么重,我写只是为了倾吐个人的爱憎。

可是走上这个工作岗位,我才逐渐明白:用笔作战不是简单的事情。

鲁迅先生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

我勉励自己讲真话,卢梭是我的第一个老师,但是几十年间用自己燃烧的心给我照亮道路的还是鲁迅先生。

我看得很清楚:在他,写作和生活是一致的,作家和人是一致的,人品和文品是分不开的。

他写的全是讲真话的书。

他勇于解剖社会,更勇于解剖自己;他不怕承认错误,更不怕改正错误。

人们说他的笔像刀一样锋利,但是他对年轻人却怀着无限的好心。

一位朋友在先生指导下编辑一份刊物,有一个时期遇到了困难,先生对他说:“看见你瘦下去,我很难过。

”⑦“忘记我!”这个熟悉的声音又在我的耳边响起来,我又想起四十五年前的那个夜晚和那个清晨,还有自己说了多少遍的表示决心的一句话。

说是“决不忘记”,事实上我早已忘得干干净净了。

但在静寂的灵堂上对着先生的遗体表示的决心却是抹不掉的。

我有时感觉到声音温和,仿佛自己受到了鼓励,我有时又感觉到声音严厉,那就是我借用先生的解剖刀来解剖自己的灵魂了。

⑧二十五年前在上海迁葬先生的时候,我做过一个秋夜的梦,梦景至今十分鲜明。

我看见先生的燃烧的心,我听见火热的语言:为了真理,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但当先生的言论被利用、形象被歪曲、纪念被垄断的时候,我有没有站出来讲过一句话?我被关在“牛棚”里除了唯唯诺诺之外,敢于做过什么事情?⑨“忘记我!”经过四十五年的风风雨雨,我又回到了万国殡仪馆的灵堂。

正因为我又记起先生,我才有勇气活下去。

正因为我过去忘记了先生,我才遭遇了那些年的种种的不幸。

我会牢牢记住这个教训。

⑩若干年来我听见人们在议论:假如鲁迅先生还活着……当然我们都希望先生活起来。

每个人都希望先生成为他心目中的那样。

但是先生始终是先生。

如果先生活着,他决不会放下他的“金不换”。

他是一位作家,一位人民所爱戴的伟大的作家。

(有删改)6.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写了“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的几件小事,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丰沛。

B.第⑧自然段将“我”和鲁迅的行为对比,一方面赞扬了鲁迅先生,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我”自己当时无法说真话的困境。

C.鲁迅要求“忘记我”,巴金表示“决不忘记”,尽管鲁迅曾关照过他,但他最终还是背叛了鲁迅。

D.第⑩自然段“先生始终是先生”中,两个“先生”含义不同:前者指鲁迅所具有的品质,后者是对鲁迅的尊称。

解析:选 A B项“表现出‘我’自己当时无法说真话的困境”错,应是“表现出‘我’勇于反思的精神”。

C项“背叛了鲁迅”错误。

D项两个“先生”的意思恰好相反,应改为“前者是对鲁迅先生的尊称,后者指鲁迅所具有的品质。

”7.请概括本文中鲁迅先生的形象特点。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和蔼可亲的小小老头子,普通人;②关爱青年;③做人处事认真负责;④追求真理(讲真话),言行一致。

8.文中多次提到鲁迅先生的遗言“忘记我”,有什么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鲁迅先生希望被忘记,是因为他不愿意死后被“奉为神明”,著作被人利用;同时他也期待新人应有新的生活。

②体现了巴金对鲁迅深切的怀念和自责。

③前后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强化文章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