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危机中政府与媒体的沟通策略研究
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处置中地方政府应对媒体策略
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处置中地方政府应对媒体的策略摘要: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媒体在塑造公众的价值观,强化公众意识,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等诸多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有时媒体的社会传播效果直接影响着政府与媒体沟通效果,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处置中,地方政府要树立与革新政府应对媒体的理念,健全和完善政府应对媒体的法规和制度,建立完整的政府应对媒体的管理体系,设置合理的政府应对媒体的管理机构,建立政府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关系,促进政府应对媒体形式的多样化、民主化。
关键词:公共危机事件政府媒体现代社会,媒体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中介,对于整个社会系统的稳定和进步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个世纪以来,媒介技术和媒介产业的加速发展促使大众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个人、群体和大型组织为了达到个人和集体目标,必须依赖媒介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在公共危机传播中更是如此。
纵观政府和媒体两者的价值基点,我们可以判断出他们作为特殊的“公共权力”都应呈现出承担社会责任、建构社会价值的“公共理性”,因而两者是可以达成一致的正向力量。
所以我们说,媒体除了应担负信息交流和沟通的“媒介”职能之外,还须循因参与社会事件而延伸出来的规则和社会责任。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媒体在塑造公众的价值观,强化公众意识,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等诸多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有时媒体的社会传播效果直接影响着政府与媒体沟通效果,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因而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处置中中,探讨地方政府应对媒体的策略,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
一、树立与革新政府应对媒体的理念为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政府应改革以前陈旧落后的媒体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管理行政”的定位,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从社会公众的现实利益出发,摒弃以前凡事“报喜不报忧”、“只说不做”、“外松内紧”的习惯做法,为公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危机事件实时信息,切实保证社会公众重大事件的知情权。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环境中产生并传播的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舆论态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在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政府决策往往需要考虑到公众的意见和情绪,因此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面对网络舆情的冲击,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一、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1. 舆论压力:网络舆情能够迅速形成舆论压力,政府决策往往需要考虑到公众的意见和反对声音,避免引发更大规模的社会不满和抗议活动。
2. 决策信息:网络舆情广泛涉及各个领域,政府可以通过监测和分析网络舆情,获取公众对当前问题的看法和意见,为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3. 信息失真:网络舆情往往具有时效性和主观性,其中一些信息可能存在失真、夸大或者误导,政府需要及时澄清和解释,以避免对决策的负面影响。
二、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1.建立预警机制: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了解公众的关切和诉求,有效预判和应对潜在的舆情危机。
2. 公开透明:政府应积极主动地向公众传递决策信息,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和互动,及时回应公众关注的问题和疑虑。
3. 社会参与:政府应积极鼓励公众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通过听取公众的声音,增加决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4. 消息引导:政府可以通过积极引导舆论,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公众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多个维度,避免盲目跟风和舆论偏激。
5. 加强网络安全:政府应采取措施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防止网络谣言的传播和滥用影响决策的权威性。
三、案例分析: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以某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为例,政府决定关闭一家污染严重的工厂。
这一决策在网络舆情中引发了广泛争议,一些网友认为关闭工厂会导致失业问题和经济困难,因此对此决策表示不满。
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1. 提供决策解释:政府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公众传递有关环境污染治理的决策信息,解释关闭工厂的原因和意义。
新媒体时代下的政府危机公关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的政府危机公关策略研究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飞快,政府在面对危机时,需要有效的公关策略来应对,以维护形象和信任度。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下政府危机公关策略的研究。
一、危机公关常见策略1.快速反应: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迅速,政府应采取快速反应的策略。
即使在传统媒体时代,政府的危机公关也要求迅速反应,但在新媒体时代,这一点更为重要。
政府需要及时发布声明、回应媒体和公众的关切,以避免信息真空的出现,防止谣言传播,同时树立诚信形象。
2.透明度和开放性:政府在危机公关策略中应该积极展示透明度和开放性。
公开相关信息,及时向公众披露真相,不隐瞒信息,不泄漏假象,使公众能够准确了解危机的情况和政府的处理进展,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3.建立有效沟通渠道:新媒体时代,政府需要建立多样化的沟通渠道,与公众进行有效的互动。
政府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甚至是直播等社交媒体工具,与公众进行互动,回应公众的关切和问题,提供实时信息和政府的解释。
同时,政府还应主动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回应媒体的报道和提问,传递正确的信息。
4.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危机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并提前制定应对策略。
政府可以通过舆情监测系统、社交媒体监测等手段,对公众的需求和反馈进行分析,发现可能引发危机的热点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二、新媒体时代下的独特挑战新媒体时代带来了独特的挑战,对政府的危机公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下是新媒体时代下的独特挑战:1.舆论引导困难:新媒体时代,公众的信息获取渠道丰富多样,舆论引导变得更为困难。
政府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通过主流媒体独家报道来进行舆论引导,需要与各类新媒体平台进行互动,以拓宽信息渠道,影响舆论,引导公众认同政府的声音。
2.虚假信息的传播:新媒体时代,虚假信息的传播更为容易,政府在危机公关中需要高度警惕。
政府应积极介入,及时辟谣,提供准确的信息,避免谣言蔓延,并引导公众主动辨别真伪信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素养。
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现状和策略探析
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现状和策略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网络舆情危机是指在网络空间中,由于某种原因或事件引发的一系列负面舆论风波和舆情危机。
在网络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着政府、企业、个人等各方的形象和声誉。
政府部门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必须有效地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
网络舆情危机具有快速传播、广泛影响、虚假信息等特点,加剧了危机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政府部门在面对网络舆情危机时,往往需要应对各种挑战,包括信息不对称、处理速度不足、舆情导向失衡等问题。
如何有效地化解网络舆情危机,成为政府部门亟需解决的难题。
政府部门需要针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特点和挑战,积极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机制,提升自身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应对能力。
本文将对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现状和挑战进行分析,并探讨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旨在为政府部门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中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意义网络舆情在当今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网络舆情危机更是一种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现象。
政府部门在面对网络舆情危机时,往往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压力,需要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危机事件,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现状和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公共秩序的维护。
在网络时代,舆情传播的速度和范围迅速扩大,一旦出现舆情危机,如果政府部门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很容易引发恶劣后果,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也直接影响到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和信誉。
在网络舆情危机中,政府部门的表现不仅决定了事件的发展走向,更可能影响到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和水平对于提升政府形象和维护政府合法性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网络舆情危机的特点一、信息传播速度快:网络的特点是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一条危机事件消息经过网络传播,瞬间可以影响到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受众。
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现状和策略探析
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现状和策略探析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管理和治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应对的方式和策略也必须与时俱进。
本文将围绕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现状和策略进行探析,希望能够为政府部门的舆情危机应对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现状分析1. 网络舆情危机频发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事件频发。
各种事件的传播速度极快,一旦发生舆情危机,很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对政府部门的公共形象和社会治理都造成很大影响。
2. 舆情危机的多元化网络舆情危机形式多样,包括有假新闻、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
这些危机不仅对个人和企业造成影响,也对政府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构成严重挑战。
3. 舆情危机处理压力大政府部门面临舆情危机处理的压力较大,一方面需要应对不断涌现的舆情事件,另一方面还要维护政府形象,保持社会稳定。
此种情况下,政府部门的舆情危机应对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二、策略探析1. 提升舆情监测与预警能力政府部门应加强舆情监测与预警能力,及时掌握并分析网络舆情动态,发现与研判舆情事件。
可通过建立舆情监测平台、加强数据分析能力等方式提升监测与预警能力。
2. 加强信息发布与传播政府部门在发现舆情事件后,需要及时发布公告、新闻通报等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及时公开事实真相,遏制谣言传播。
可以通过建立政府新闻发布渠道、加强与媒体合作等方式加强信息发布与传播。
3. 健全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责任,建立网络舆情处置专班,及时响应和处理各类网络舆情。
可以通过组织网络舆情处置专家团队、加强危机处理培训等方式完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危机预警与处理能力,提前做好预案,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在舆情危机发生后,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果断处理,稳定社会秩序。
5. 拓展舆情引导与疏导渠道政府部门应积极拓展舆情引导与疏导渠道,主动参与网络舆情引导,组织开展情感疏导工作,引导公众理性表达意见和情绪,避免一些不良的网络行为。
政府机关如何与新闻媒体沟通和网络舆情应对
如何与新闻媒体沟通和网络舆情应对余仁山余仁山,生于20世纪70年代,豫南商城县人,毕业于山东财政学院,先后任职于《中华工商时报》、《中国经济时报》、《华夏时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新闻调查》、焦点访谈栏目组、社会新闻部《法治在线》,历任中央电视台社会新闻部策划人、新闻采编部策划人至今。
一、什么是媒体(1)如何认识媒体。
媒体是什么?按性质可分为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
传统媒体包括:报刊、杂志、广播、电视。
现代媒体包括:网络和网络上各种与之相关的手段。
现代媒体范围相当广,介质也相当多。
需要我们开放视野。
通过一切可能存在的媒体进行宣传同时又要防止一切可能在媒体上的负面影响。
按地域可分为中央和地方媒体。
但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地域差异表现的不是很明显。
任何一个地方小的新闻事件在全国都有可能引起轩然大波;同样,全国大新闻事件在地方也能找到印证。
另一个分类就是所谓“喉舌”与商业媒体。
“喉舌”就是党报党刊、主流媒体,是政府的喉舌,商业媒体的生存的本质就是靠新闻。
(2)媒体在哪里?媒体的从业者无处不在,包括:通讯员、观众、线人及记者。
推荐媒体:《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中央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今日说法》、《晚间新闻》、《朝闻天下》推荐网站: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人民网、凤凰网、天涯论坛无休无止、随时出击,媒体舆论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
(4)媒体报道什么?报道内容包括有正面和负面,有真的和假的,亲身经历的和道听途说的。
报道范围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媒体监督的对象,都代表着国家机关,代表着公权。
媒体监督什么:1、个别政府官员的违法乱纪或不法行为。
2、涉及政府部门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等。
3、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衣食住行等系列民生问题。
4、涉及弱势群体相关事件或突发公共事件。
5、涉及社会收入分配等。
6、企业舆情热点事件。
(5)为什么会出现对媒体的如此重视?首先是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加大,其次百姓参政议政能力的增强,三是媒体争夺新闻资源的激烈。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网络舆情,了解其对政策制定和落地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本文将探讨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1. 影响政策制定网络舆情可以迅速在互联网上扩散,形成大面积的舆论压力。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到公众的意见和诉求,如果网络舆情出现负面情绪或批评声音,政府需要重新评估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因为舆情的负面影响而导致政策的失败。
2. 挑战政府形象网络舆情对政府形象产生重要影响。
一旦网络上出现大规模的负面舆情,政府的形象和信任度可能会受到损害。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需要预测并应对可能出现的网络舆情,积极引导舆论,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3. 影响政策实施网络舆情可以对政府决策的实施产生直接影响。
如果网络舆情批评某项政策,人们可能不会配合政府的执行,甚至出现抵制行动。
政府在决策实施过程中需要及时了解和回应网络舆情,与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减少冲突和误解,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
二、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1. 监测网络舆情政府需要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及时了解网络上关于政府决策的声音和舆论动向。
通过数据分析和舆情监控,政府能够掌握公众对政策的态度和看法,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2. 主动引导舆论政府在决策过程中要主动引导网络舆情,积极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组织专家座谈会、征集意见等方式,与公众进行沟通和对话,争取公众认同和支持。
政府也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发布政策解读,准确传递政府政策意图,避免误解和负面舆论的产生。
3. 加强危机公关能力政府需要加强危机公关能力,做好危机舆情处理工作。
在网络舆情出现负面声音时,政府应迅速回应,及时发布信息,积极引导舆论,消除公众的疑虑和不信任。
与此同时,政府也需要与媒体和公众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增强透明度和信息公开度。
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与技巧
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与技巧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政府决策、企业形象以及个人利益的重要因素,而应对网络舆情已成为现代社会必备的技能。
本文将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角度,提出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与技巧,为读者提供参考。
二、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与技巧作为治理者,政府应负责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因此应对网络舆情尤为重要。
以下是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与技巧:1. 突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增强政府形象。
政府应该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并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与网民进行沟通交流,以此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缓解负面情绪。
2. 关注网络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政府应该密切关注网络舆情的动向,及时对舆情进行跟踪监测,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及时化解危机。
3. 建立信息发布渠道,提高政府信息发布效率。
政府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信息发布体系,通过各种合法渠道,发布最新、最准确的信息,同时提高信息发布和公众回应的效率,增强政府与网民的互动性。
4. 加强舆情分析,掌握网络声音。
政府应该加强对社交媒体的分析和监测,及时了解网民的态度和看法,全面掌握网络声音,从根本上避免偏颇信息的传播。
三、企业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与技巧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形象与经营受到网络舆情影响。
以下是企业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与技巧:1. 维护自身品牌形象,建立积极形象。
企业应该时刻关注自身品牌声誉和形象,并主动关注和回应用户反馈,建立一个积极、合理、亲和力强的品牌形象。
2. 设置舆情值班机制,提高舆情应对效率。
企业应该搭建一套舆情应急系统,定期召开舆情应急专题培训会议,设置舆情值班机制,提高舆情应对效率,及时宣传企业形象,化解负面舆情。
3. 加强与媒体的沟通,掌握网络声音。
企业应该主动与媒体建立联系,准确了解舆情的动态,从而及时地应对舆情、消除危机。
4. 公开信息,提高透明度。
企业应该公开自身的信息和资料,提高透明度,向社会各界展示一个开放、真实、亲和的形象,增强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建构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政府与主流媒体有效沟通路径
建构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政府与主流媒体有效沟通路径【摘要】随着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各种社会矛盾急速加剧,社会危机事件频发。
在网媒时代下的信息传递中,政府一旦危机应对和处理不当,就可能置身于巨大的来自民间强烈批判和谴责的舆论场,降低政府的公信力。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政府必须全面提升危机应对能力,建构有公信力的政府话语权。
政府要在在遵循相关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与主流媒体有效沟通,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沟通路径,如媒介的整合应对、提高访谈中的艺术、恰当进行新闻发布等,完美打造现代政府形象。
【关键词】公共危机主流媒体沟通路径公共危机事件,通常条件下是指危及公共利益的、具有强烈的破坏性和突发性的事件。
近年来,一方面,伴随现代化进程的加剧和全球自然环境的恶化,中国政府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另一方面,以短信、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技术为平台的信息传播模式呈现出多点对多点的即时传播特质,任何有关危机事件的信息经由网络的核裂变式的传播,有可能迅速生成大舆论,严峻考验政府的危机应对和执政管理能力。
[1]今天的中国政府,需要积极应对大舆论,积极探索建构应对危机的有效路径,特别要重视与主流媒体有效沟通。
1 主流媒体的内涵媒体的市场化发展催生了我国学术界对“主流媒体”的探讨。
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有:(1)主流媒体是相对于非主流媒体而言的,影响力大、起主导作用、能够代表或左右舆论的省级以上媒体,称为主流媒体,主要是指中央、各省市区党委机关报和中央、各省市区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它一些大报大台。
[2](2)主流媒体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代表国家、政府利益,依靠主流资本,以吸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受众,体现主流观念和主流生活方式的媒体。
[3](3)主流媒体负有对受众思想的引领,一起权威性指导受众思考方向的职责。
[4]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评判一家媒体是否是主流媒体,就是要评判这家媒体在推动社会良性运转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引导力、影响力、推动力等相关指标的综合。
舆情危机的沟通策略与技巧
舆情危机的沟通策略与技巧舆情危机是指在社会媒体和网络时代,由于信息传播的迅速和广泛,企业、政府或个人所面临的突发事件或负面舆论,对其声誉和形象造成严重威胁的情况。
在面对舆情危机时,正确的沟通策略和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舆情危机的沟通策略与技巧,帮助企业和个人更好地应对舆情危机。
一、及时回应与透明沟通面对舆情危机,最重要的是及时回应和透明沟通。
及时回应可以有效遏制负面舆论的蔓延,避免危机进一步扩大。
同时,透明沟通可以增加公众的信任度,减少猜疑和误解。
在回应舆情危机时,应尽量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避免敷衍和回避。
同时,要保持沟通的连续性,及时更新进展情况,以增加公众对危机处理的信心。
二、建立危机管理团队在舆情危机发生时,建立一个专门的危机管理团队是非常必要的。
这个团队应该由各个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包括公关、法务、市场营销等。
团队成员应具备危机处理的经验和技能,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和应对危机。
团队成员之间应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制定危机管理方案,并及时调整和执行。
三、倾听和理解公众声音在舆情危机中,倾听和理解公众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更好地了解公众的需求和关切,从而更好地回应危机。
在倾听公众声音的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和尊重,不要轻视或忽视公众的意见。
同时,要及时回应公众的关切和疑虑,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以增加公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四、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在舆情危机中,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是非常重要的。
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可以迅速传播正面信息,减少负面舆论的影响。
在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时,要注意言辞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避免过度宣传和夸大事实。
同时,要及时回应网友的评论和提问,保持与公众的互动,增加公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五、培养危机应对能力在日常经营中,要注重培养危机应对能力。
这包括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制度和流程,定期进行危机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
网络舆情危机中政府与网络媒体关系的博弈论分析
网络舆情危机中政府与网络媒体关系的博弈论分析随着网络媒介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网络舆情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网络媒体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公众论坛,已经成为网民参政议政、指点江山、谈是论非的公共平台,同时也是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快速交流的重要通道。
公民社会民主意识的提高和网络媒体的广泛运用使得各类社会舆情演化速度加快,社会影响激增,既涉及公众的切身利益,又考问着政府的执政能力,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由此引起人们的关注。
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成为政府在职能转变中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政府如何有效治理网络舆情危机,能否与媒体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关系,如何提高对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效果,也成为政府机关和从政人员的新挑战和新课题。
政府与媒体是社会系统中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构成网络舆情危机治理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共生体系。
在这一共生体系中如何调整政府与媒体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政府与媒体关系的相关概念,通过对政府与媒体关系现状的分析,挖掘出导致其不利现状的深层原因;然后重点运用博弈论概念和博弈论模型分析了我国当前政府与媒体博弈关系的最优策略
选择,得出构建双方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是解决网络舆情危机的唯一途径,也是处理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最佳选择;最后,提出了优化双方良好互动合作博弈关系的几点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重点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经典博弈理论,静态分析了政府与媒体的博弈关系,证明了双方合作的最优策略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动态分析了政府与媒体关系的发展趋势,以及影响二者关系发展变化的因素,从全新的角度和思路对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网络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媒体沟通策略
紧l丁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O N G N A N C H U A N B O理论前沿网络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媒体沟通策略侯迎忠,刘艳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0006)摘要:网络时代政府与媒体沟通的总体特征表现在沟通渠道与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沟通对象多元化与国际化、沟通姿态平民化等方面。
而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于:新媒体传播工具使用效率低下、沟通方式简单呆板、沟通效果监督考评机割欠缺、危机预警系统不健全、危机公关意识与媒介素养欠缺等。
为此,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政府与媒体沟通的策略应该是:传统沟通方式与新媒体方式有机结合;尊重新闻规律,加强互动,构建和谐的政媒关系;完善信息公开与新闻发布绩效考评机制;培养公职人员的公关意识和媒介素养等。
关键词:网络时代政府公关危机沟通突发事件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便捷的网络环境扩大了社会公众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参与度,信息传播全球化进程也使得舆论参与者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
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在方便人们获取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促进社会舆论互动的同时,无形中扩大了危机扩散的速度和范围,也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的难度,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
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媒体作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是公众了解事件信息和政府动态、政府向公众传递信息,并了鳃社会舆论动向的必要渠道。
因此,良好的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成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网络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媒体沟通特征及问题,探讨政府如何与媒体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为完善地方政府危机传播管理机制提供参考。
一、网络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与媒体沟通的特征网络时代的重要特点在于媒体形态的不断更新,如数字新媒体、融合媒介以及社交网络等,这一切又促使信息传播和社会舆论的井喷式发展,而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叉融合阶段,在政媒沟通方式上也呈现出混合性与多样性的特点,传统新闻发布会与互动性强的网络媒介相结合,是网络时代政府与媒体沟通的总体特征,具体表现如下:(一》沟通渠道多样化传统媒介环境下,政府与媒体沟通的式仅限于新闻发布会、媒体通气会、新闻吹风会、媒体集体采访等几种途径,并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信息传播渠道。
危机管理中政府与媒体的沟通路径探析
危机管理中期 : 随着 公众对公共危机 的 了解 逐 渐 深 入 , 会 对 信 息 的 需 求 更 加 社
迫切, 因此 , 体 在 这 一 阶段 会 尽 可 能 收 媒 集 各 种 相 关 信 息 , 至 滥 用 话 语 权 , 危 甚 对 机 进 行 主 观 剖 析 。这 个 阶 段 中 , 府 在 制 政 定相 应 处 理 措 施 的 同时 , 定 、 序 、 合 稳 有 配
位
胡 业生 蚌 埠 学院人 文社 科 部 刘 宇 河源 职 业技 术 学 院
张 杰 沈 阳职业 技 术 学院 温永 顺 井 冈 山大学
陶泽 邦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 院经济 管理 系
王宝 山 渤海 大学 管 理学 院
赵 丽琴 沈 阳理 工大 学 赵春 荣 山西管 理职 业 学 院 冯春 栋 华夏 点石 公司 管理 学 院 刘小 兵 长沙 理 工大 学经 济与 管 理学 院 陆克 斌 安徽 新华 学 院 沈利 民 浙江 建 设职 业技 术学 院 王佳 凡 郑 l 空工 业管 理学 院 会计 学 院 I ' 航 严学 刚 晋 中职业 技 术学 院 于永 超 恩施 职业 技 术学 院
应对 公共危 机的进 展和演 变起着 关键 作
用, 因此 , 何 认 识 和 发 挥 媒 体 对 危 机 管 如 理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1 媒 体 对 危机 管理 的作 用 分 析 . 危机潜伏期 : 体利用发达 的信息 网 媒 络 , 时 发 现 危 机 征 兆 , 向政 府 传 递 潜 及 并 在 的 危 机 警 示 信 息 , 而 引 起 有 关 部 门 的 从 重 视 , 时 采 取 行 动 , 潜 在 危 机 消 灭 在 及 把 萌 芽 状 态 之 中 , 会 防 范 危 机 的爆 发 。 在 就
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谣言的政府应对
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谣言的政府应对【摘要】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谣言往往加剧了恐慌和混乱,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为应对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强监测和早期警示机制,及时发布官方信息以消除谣言,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和宣传工作,与社会各界合作,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这些举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有效控制谣言传播,保障公众安全。
持续加强应对网络谣言的能力建设,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长久之计。
政府和公众共同努力,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才能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舆情挑战。
【关键词】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谣言、政府、监测、早期警示、官方信息、舆情引导、合作、应急处置、重要性、能力建设、社会稳定、公共安全。
1. 引言1.1 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谣言的政府应对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谣言往往会给政府应对工作带来挑战。
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往往会扩大公众恐慌情绪,干扰政府正常的危机管理和应对工作。
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时,必须重视网络谣言的传播和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网络谣言的产生多种多样,可能是源于公众的恐慌、不确定性,也可能是恶意传播者利用公共危机事件散布谣言达到某种目的。
政府应对网络谣言的工作应从制定应对策略、加强监测和早期警示、及时发布官方信息、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和宣传、与社会各界合作、建立应急处置机制等多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应对网络谣言的能力和水平。
只有通过有效的政府应对措施,才能遏制网络谣言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的负面影响,确保公众能够获得可靠的信息,避免因谣言而产生不必要的恐慌。
2. 正文2.1 加强监测和早期警示机制加强监测和早期警示机制是防范和控制网络谣言的重要环节。
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谣言往往会迅速传播,给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政府应当建立起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跟踪网络谣言的传播情况。
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监测网络舆论的动态变化。
通过分析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话题和关键词,及时识别谣言信息,并快速进行验证和辟谣。
新媒体时代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之道
新媒体时代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之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新媒体时代已经成为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
政府在网络舆情管理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一旦出现舆情危机,可能会严重影响政府形象和政府的工作效果。
如何有效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已成为政府管理的重要议题之一。
本文将就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之道进行探讨。
一、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有效的舆情监测是政府应对网络危机的第一步。
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动态和趋势。
监测内容涵盖政府形象、政策措施、公共事件等方面。
政府可以利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并应对可能引发危机的舆情事件,做到早发现、早预警和早处理。
二、建立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机制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流程,形成协同工作的机制。
还需要制定相关的网络舆情危机处置预案和预警指标,明确危机处理的时限和目标。
政府要建立舆情处置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各级政府部门明确责任,强化协作与配合,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
三、加强舆情危机预警机制政府部门应加强舆情危机的预警机制建设。
通过建立包括人工监测、自动监测及舆情分析技术在内的舆情预警系统,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信息和舆情事件。
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舆情预警分析,发现舆情事件的蛛丝马迹,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控和引导,避免舆情危机事件的扩大和蔓延。
四、开展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演练政府部门应定期开展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演练,提高政府部门危机处置的应急能力和水平。
演练内容可以包括实际案例模拟演练、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处置方案演练等。
通过演练,政府部门能够发现不足之处,及时完善舆情危机处置方案,提高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和效率。
五、加强网络舆情危机舆情引导政府部门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时,需要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舆情引导。
政府可以通过发布权威信息、解释政策措施、引导舆论方向等方式,及时回应和管控网络舆情事件。
新媒体背景下网络舆情挑战与政府治理对策
新媒体背景下网络舆情挑战与政府治理对策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与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
新媒体的兴起也带来了一些挑战,特别是网络舆情的管理困境。
政府治理与舆情管理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议题,政府需要理解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挑战,积极采取对策,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背景下的网络舆情挑战,并提出政府治理的对策。
1.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明显快于传统媒体,信息可以在瞬间被传播到全球。
这种速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一些不准确或不负责任的信息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传播开来,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政府需要更快速地回应和处理舆情事件,以避免负面影响的扩散。
2.信息获取途径多样化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多种平台获取信息,如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等。
这种多样化的信息获取途径给舆情管理带来了挑战,政府需要在多个平台上进行信息监控和管理,以及制定更加灵活的管理策略。
3.网络舆情爆发频繁由于新媒体的实时性和互动性,网络舆情事件的爆发频率明显增加。
政府需要更加敏锐地捕捉舆情事件的蛛丝马迹,及时做出反应和处理,以避免事件扩大和深化。
二、政府治理对策1.加强信息监控与预警机制建设政府需要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信息监控,建立起完善的预警机制。
一旦发现有可能引发舆情事件的信息,政府应该迅速作出反应,制定应对方案,避免事件扩大。
2.提高信息发布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政府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信息时,应该提高透明度和公信力,确保所发布的信息真实可靠。
政府应该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合作,及时向社会传递信息,增加信息的来源可信度。
3.建立网络舆情处置应急机制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处置应急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做好事件的处置和回应工作。
政府还应该加强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共同应对网络舆情事件,减少事件的不良影响。
4.规范网络信息传播行为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信息传播行为的规范,严厉打击传播虚假信息、造谣和恶意攻击的行为。
危机事件中政府公关传播研究
述了 目前政府对传媒管理的现实性 , 有舆 论层 面管理 、 对媒体沟通策略 以及制度建
设 层 面 管 理 , 及 方 方 面 面 。 而 有 助 于 涉 从
【 关键词】 危机事件 政府公 关 危机传 播
美 国 学 者 罗森 豪 尔 特 指 出 , 机 是 对 危
一
② 足 于 国 家 发 展 和 政 府 危 机 管 理 的 立 立
管 理 者 的关 系 。 不 同 的学 科 知 识 角 度 阐 从
个社会 系统 的基本 价值和行 为准则架
场, 对风 险社会及其 特征进行 阐释 , 对风 险社 会理论对 于中 国社 会的应用价 值进 行探讨 , 并对风险社会 中危机传播 的策略 和方法进行论述。 吴廷俊基 于危机管理的
≤喜
魏
学 子 论 文 选 登
危 机事件 中政府公 关传播研 究
■茹倩倩
【 摘要】 政府危机传播 管理作 为政府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负着政府在危机 时期对危机 担
信 息的传播 与控 制和对社会舆论的引导 与监督等作用。 国政府在应对 自然 灾害和社会危机 中, 我 逐 渐加深 了对危机 管理 的认识 , 这也成 为众多学者在风 险社会语境下 , 研究的热 门方向。
《 新闻世界 > 十月 /F半月刊 15 3
、
政 府 危机 公 关传 播 的理 论 研 究
对 于政 府 危 机 公 关传 播 的 理 论 研 究 ,
程 曼丽强调 政府对舆 论和信息 的管 理, 国家 ( 政府 ) 信息 源采取不 同的管 对
理和控制方法 , 就会 有 不 同 的效 果 。 要 只
网络舆情的传播与应对策略
网络舆情的传播与应对策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情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极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影响到大量人群,因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成为了很多企业和政府机关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从传播方式、舆情监测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讨论网络舆情的传播与应对。
一、传播方式网络舆情的传播有以下几种方式:1.社交媒体。
目前,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最流行的舆情传播渠道之一,像新浪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平台,不仅可以实时更新信息,而且可以进行互动沟通,并且具有超强的传播能力。
2.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新闻媒体,具有不可忽视的传播能力。
因为媒体的报道生产效率很高,且经过专业的编辑和搜集,因此可以迅速传达信息和影响公众的看法。
3.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的流量是不容小觑的,很多人会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查询、了解相关信息,因此在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中排名较高的信息通常会更容易受到公众的关注。
二、舆情监测舆情监测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处理、分析和反馈,以便及时掌握舆情动态的过程。
舆情监测是对网络舆情进行应对的必要前提。
1.舆情收集。
通过网络搜集器或其他方式,对互联网上的文本、音频、视频等信息资源进行搜索和收集。
2.舆情筛选。
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纠错和去重等处理,同时可以通过人工和自动的形式进行判断、分类和标注。
3.舆情分析。
将筛选后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建模,在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挖掘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深度挖掘舆情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4.舆情反馈。
提供给企业或政府有关部门,以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舆情的发展动态和不同群体的态度,为制定应对措施提供参考。
三、应对策略应对网络舆情,企业和政府机关可采取以下策略:1.舆情管理。
建立完善的舆情管理制度,明确舆情管理的主体、责任和流程,并制定相应的应对预案,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
2.舆论引导。
发布有针对性的信息,通过活跃的互动和回复,引导公众对舆情进行正确理解和评价,以减少负面反应和风险的影响。
调研报告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调研报告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调研报告: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一、引言网络舆论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传播使得其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决策受到网络舆论的直接影响,因此,深入了解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
二、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1. 公众意见反馈与情绪引导网络舆论平台使得公众更加便捷地表达对政府决策的意见和建议。
政府可以通过这些反馈及时了解到民意,从而调整和改进决策。
此外,网络舆论还能够借助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对政府决策进行引导,影响公众对决策的认知和态度。
2. 舆论场形成与传播速度加快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远快于传统媒体,这使得政府决策受到的舆论压力更加突出。
网络舆论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舆论场,并迅速扩散至大众。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需要及时关注并回应网络舆论,否则,舆论场的负面影响可能严重干扰政府决策的推进。
3. 网络谣言与信息操控网络舆论中的谣言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它们对政府决策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和误导。
政府应该积极应对网络谣言,及时澄清事实,防止谣言对政府决策产生不利影响。
三、应对网络舆论的策略1. 多渠道信息收集与分析政府需要建立全面的信息收集与分析机制,以了解网络舆论的动态和趋势。
通过对不同渠道的信息进行分析,政府可以准确把握民意和舆论的发展方向,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 及时回应和互动政府应设立专门的舆情回应团队,并及时回应和解答公众对决策的疑问和质疑。
通过与公众的互动,政府可以增加透明度和可信度,缓解公众对决策的不满和质疑。
3. 加强舆论引导与宣传政府可以运用新媒体平台积极引导网络舆论,解释和传达政府决策的重要性和合理性。
同时,政府应重视宣传力度,增加信息公开的透明度,提供权威信息,以降低网络谣言对决策的影响。
4. 高效决策与民主参与政府应加强决策过程的公开化和透明度,给予公众更多的参与机会。
通过加强与公众的沟通,政府可以及时调整决策,提高其可接受程度,减少对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舆情危机中政府与媒体的沟通策略研究作者:张珊珊来源:《法制与社会》2018年第16期摘要本文从网络舆情危机发展阶段出发,明确了政府承担的职责和媒体扮演的角色,继而分析在网络舆情危机中,政府与媒体在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政府与媒体的有效沟通策略,以期提升网络舆情危机应对能力。
关键词网络舆情危机政府媒体沟通策略作者简介:张珊珊,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危机管理和政府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8.06.059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公民意识的崛起,以及社会矛盾的加剧,各种危机事件层出不穷。
加之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催生出了微博、微信、博客等新媒体工具,为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提供了新途径。
如西安问题电缆事件、丽江打人事件、东北雪乡宰客事件等。
在这些事件中,媒体与政府的沟通成为危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有效沟通缓解了网络舆情危机的蔓延,降低了损失,无效沟通则助推了网络舆情危机的发展,加大了危机应对难度。
因此,研究网络舆情危机中政府与媒体的沟通策略,能够提升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能力。
一、网络舆情危机的概念、理论基础及形成过程(一)网络舆情危机概念网络舆情危机是指突发事件始于网络,借助各类网络平台迅速传播、转发,并且不断发酵,进而形成对社会造成重大损失、有损政府公信力的危机事件。
网络舆情危机传播迅速,一旦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和疏导,便会引起各类次生危机,加剧损失。
(二)理论基础及形成过程1986年,斯蒂文·芬克提出了危机传播阶段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危机的发生历经四个阶段,即危机的潜伏期、突发期、蔓延期和解决期。
基于危机传播阶段理论,网络舆情危机的形成过程如下:第一,网络舆情危机的潜伏阶段。
网络舆情的生成大多是在某些重大事件、有影响力的事件及群体性事件发生后,这些事件受到外界刺激,形成舆情热点,并在网络上开始出现。
第二,网络舆情危机的突发阶段。
网络舆情热点形成后,便会引起网民的关注和热议,媒体不断传播报道跟舆情有关的消息,网民跟进,持续发表意见。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信息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往往网民群体会形成不同的意见群体。
网民、媒体、政府三者之间的互动,催生着舆情的不断变化,网民在这个过程中不理性的一面往往占据上风,从而促使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
第三,网络舆情危机的蔓延阶段。
当网络舆情危机爆发之后,如果政府不能进行有效引导和干预,危机便会不断演变、积聚,并且越来越严重,开始从网络转向线下,引发各类次生危机;第四,网络舆情危机的解除阶段。
当政府采取适当的方式合理有效地处置舆情危机,对媒体和公众有交代,网络舆情危机便会趋于平稳,逐渐解除。
从网络舆情危机发展的阶段来看,可以看出媒体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媒体以其自身对信息的敏感性、挖掘性、扩散性和传播性等,介入危机发展的各个阶段,发挥自身的作用。
不难看出,媒体与政府、与公众的有效沟通已成为解决网络舆情危机的重要手段。
二、网络舆情危机中政府与媒体职责和角色定位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新媒体的发展,政府和媒体在网络舆情危机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政府与媒体的各种作为,目的都是为了有效地解决危机,降低损失,但基于各自的立场和利益诉求,政府与媒体在网络舆情危机中的职责和角色定位并不完全一样。
(一)政府的职责政府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掌握着丰富的社会资源,承担着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
网络舆情危机关乎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政府必须在不同阶段发挥自己的职责。
1.网络舆情危机的潜伏期潜伏期,政府需要做好信息研判和危机预警。
危机在爆发之前往往存在某种征兆,政府需要及时收集网络平台上出现的信息,尤其是媒体和公众在网上的言论,通过专门的信息分析机构,预测危机,并作出预警,降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
2.网络舆情危机的突发期突发期,政府需要做好信息的发布和传递。
及时公布相关信息,稳定民心,同时与媒体沟通交流,相互了解信息,提升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3.网络舆情危机的蔓延期蔓延期,政府需要制定危机处理办法。
应当借助媒体的力量,及时传播信息,制定危机处理办法并实施,引导舆论的发展。
4.网络舆情危机的解除期解除期,政府一方面需要做好危机恢复重建工作,对因危机造成损失的群体进行物质补偿和精神疏导,另一方面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危机管理机制。
(二)媒体的角色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在舆情危机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向大众传播信息,并引导舆论的发展。
从网络舆情危机形成过程来看,媒体在危机中扮演了信息发布者、政府监督者、政民沟通的桥梁、政府形象的塑造者等角色。
1.信息发布者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往往始于网络平台,媒体一方面基于自身的信息敏感性和搜索性,往往能捕捉到大量的信息,并进行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引起公众和政府的关注,另一方面将政府发布的信息传递给公众,从而实现危机的预警。
2.政府监督者从网络舆情危机的潜伏到消除,媒体是政府有力的监督者,监督政府信息发布是否真实、处理方式是否得当、处理结果是否公正公平等。
3.政民沟通的桥梁在网络舆情危机中,媒体充当了公众与政府沟通的桥梁。
媒体既可以代表民众发声,寻求危机背后的真相,又可以协助政府向公众传递信息和危机处理决策,缓解二者的矛盾。
4.政府形象的塑造者网络舆情危机会对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造成巨大的冲击,因此媒体就扮演了重塑政府形象的角色,可以通过自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传播政府的正能量行为,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达到重塑政府形象的目标。
(三)二者的良性沟通与互动在网络舆情危机中,政府与媒体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作为政府,一方面要从大的方针政策层面对媒体实施管理,确保媒体播报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助媒体的力量引导舆论发展,稳定社会秩序。
作为媒体,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要强化与政府的沟通和互动,为政府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合力将网络舆情危机的危害降到最低。
三、网络舆情危机中政府与媒体沟通存在的问题政府与媒体作为网络舆情危机中的两大利益主体,二者之间的有效沟通能缓解网络舆情危机,降低风险和损失。
但是在目前频发的网络舆情危机中,发现政府与媒体之间沟通并不顺畅,两者的作用未能在网络舆情危机中充分显现。
(一)新媒体工具运用明显不足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微博、微信、博客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政府也建立了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府官方网站等新媒体平台,但是作用发挥明显不足。
在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前,网民和媒体往往会先在网络上发声,继而引起大众关注,然而在这个阶段,政府往往不能有效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信息的收集和研判,不能做出危机预警,遏制舆情危机的发展。
在网络舆情危机的突发和蔓延期,政府采取的依然是新闻发布会、电视新闻报道等传统的媒体沟通方式,而较少采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工具去获取和传递信息,而媒体常常会利用新媒体工具去挖掘真相及内幕消息,政府与媒体之间由于接收到信息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不同常常会产生冲突和矛盾,二者之间产生质疑,造成沟通的无效。
(二)媒体角色认知不够到位在网络舆情危机中,媒体虽然扮演了很多角色,但是依然没有与政府形成有效的沟通,这主要源于媒体角色认知不到位。
一方面,政府对于媒体角色认知不到位。
目前,政府对于媒体的认知,还停留在传统意识层面,认为媒体是自身的附属物,是自己的宣传工具,而忽略了媒体所具备的监督、形象塑造、沟通桥梁等强大外部效应,因此媒体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多是服从命令型的,发挥空间较少。
另一方面,媒体对自身的角色认知不到位。
由于媒体长期受政府管制,已经习惯性地为政府服务,因此在网络舆情危机发生时,媒体常常都会顺着政府的意思,“报喜不报忧”,有时甚至隐瞒事实真相,在造成信息失真的同时也形成了“形式主义”的沟通。
(三)政府缺乏危机公关意识与媒介素养网络舆情危机的出现,往往会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巨大的冲击,因此政府需具备强大的公关能力。
然而现实中,政府的危机公关意识与媒介素养普遍缺失。
一方面,政府普遍缺乏危机公关意识,大多数部门未建立专门的公关机构,现有公关人员缺乏专业和系统的培训,公关意识还停留在对外宣传和维护政府形象上,缺乏对公众和媒体的公关意识,因此在危机中,常常会出现对媒体质疑的问题以“不回应”或以“这个问题我不清楚”、“这个不归我管”等回应,造成公关的无效。
另一方面,政府缺乏相应的媒介素养。
新媒体工具的出现,对政府的媒介使用技术和媒介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政府在新媒体使用技术方面得到较多的培训和教育,但是媒介素养教育方面还存在不足。
因此公职人员在利用新媒体与其他媒体和网民互动时往往会产生言语和思想的冲突,造成沟通不畅。
(四)媒体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养缺失在网络舆情危机中,媒体在发挥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管理协调、协助政府与公众沟通、政府形象塑造等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其专业素质和道德素养方面的不足。
媒体是信息的捕捉者和发布者,本应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进行新闻的报道,然而媒体受到传统体制的影响,往往在与政府沟通中成为了政府的“代言人”和服从者,发布政府希望所报道的内容和消息,有时候甚至在政府的要求下隐瞒事实和真相,丧失了真正的话语权,无法向社会传递真实信息。
除此之外,媒体作为独立的个体,有自身的利益追求,有时为了“眼球效应”和“轰动效应”,以不实但醒目的标题和夸大的内容去引起关注,致使谣言肆意流行、公众负面情绪高涨,舆情危机加剧,政媒沟通难上加难。
四、构建网络舆情危机中政府与媒体的沟通策略(一)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在网络舆情危机中,传统的媒体工具已经不能满足政府与媒体的有效沟通。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信息敏感度更高,信息传播和获取更加快速和简便。
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内,政府如果能高效利用新媒体工具,就能有效地控制和引导舆论。
现代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只要携带一部手机,在可接入网络的区域,便可获取信息,因此政府可以在网络舆情危机发生时借助手机移动新媒体的优势,进行信息的公布和传递。
借助手机移动端,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新媒体的作用和功能不断强大,尤其是微博和微信。
微博以其自身对话题的敏感度以及兼具信息发布、传播、互动等几大功能,在众多媒体中凸显出特色。
在政务微博建立的基础上,政府需要培训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政务微博的日常维护和监测,及时更新微博动态,平时注重与媒体和公众的沟通交流,与媒体、公众之间形成常态的互动过程,以便在危机发生时能顺畅、有效地与媒体、公众进行沟通交流。
除此之外,微信也成为公众使用较广的社交媒体,众多的新闻媒体也借助微信平台开通公众号进行信息公布和传播,因此政府需要加强政务微信的建设,将危机处理板块纳入到政务微信当中,与其他新闻媒体进行交流互动,从而保证当危机发生时互相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