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 新课标 岳麓版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优质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优质课件

一、理学兴起的背景:
材料四 魏晋是一个动乱而迷惘的时代,名士们思治而不得,苟 全性命于乱世……对文化思想社会风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 的无形约束消失了,法律的明文制裁无效了,对天下对自己陷入 了绝望,对人生对未来丧失了信心,摆脱名教而自命通达,成了 当时流行风尚。玄学取代经学,老子取代孔子,众贤取代一贤, 形成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樊树志《国史概要》
春秋以来儒家思想发展过程
汉代以后,儒家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两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十国 宋元明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魏晋南北朝
严峻挑战
第4课 宋明理学
高考大纲 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宋明理学
程颢
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守仁
【理学的含义】
道、佛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根本) 目的
理学是儒家学者吸收融合佛教道教思想确立 的一套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
一、理学兴起的背景:
材料一: 梁武帝名萧衍,自幼习儒,一度又信奉 道教,经常屈尊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 人们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侍 佛,以皇帝之身四次舍身出家,“舍身”同泰寺。 材料二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
程 朱 颐 熹
南宋人
王 阳 明
(北宋人,兄弟俩) 南宋人 理学集大成者
明朝人 心学集大成者
二、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4《宋明理学》课件(41张)(共41张PPT)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4《宋明理学》课件(41张)(共41张PPT)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儒学的危机
东汉末年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的宗教。唐朝皇帝奉老子为祖先, 道教地位很高。
道教的产生与传播
东汉顺帝(公元126—144年)时,张道陵在四川鹤 鸣山创立道教。他自称“太清玄元”,并用符水咒法为 人治病,奉其道者,须出五斗 米,因此在当时称为五斗 米道。东汉末年,张角创 立太平道。这是道教早期 的两大派别。道教尊老子 为教祖,奉《道德经》等 为主要经典。魏晋时期玄 学(一种哲学思潮)盛 行,其代表人物以老庄解 道教名山安徽齐云山 释儒家经文,促成儒、道 融合。
第4课 宋明理学
课标: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 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儒学的危机
佛教创自古代印度,西汉末 东汉初传入中国内地,魏晋 时期盛行。佛教宣扬人生一 切皆苦、现实世界一切皆空 的苦空二谛学说,主张超脱 尘世,出家修行,落发为僧。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三)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
材料三: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 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 物道理。
格物致知
释义:格,推究;致, 求得。探究事物原理, 从而获得知识。 具体说:接触……,体 验……,明“理”。
想一想: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不同?
“格物致知”思想的前提是:“理”是在人们心 中先天存在的,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接触 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强 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 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认识、探求事 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根据这一理论,规律、真 知是通过实践而发现、认识的,而不是人们思想 中先天存在的。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人们思想中是否有先天存 在的“理”(或“真知”)

岳麓课件1第4课宋明理学

岳麓课件1第4课宋明理学
详细描述
理气论主张理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理先于气而存在,理是气 存在的依据。同时,理与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理在气中 ,气体现理。这一理论强调理与气的统一,认为理与气的关 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
性命论
总结词
性命论是宋明理学中关于人性与命运的理论。
详细描述
性命论主张人性由天命所决定,人的命运由天道所主宰。同时,性命论强调天 人合一,认为人性与天道相通,人的行为与天道相合。这一理论认为通过修养 心性、顺应天道,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朱熹的格物致知论
总结词
朱熹的格物致知论是宋明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他主张通过格物来获得知识,达到对 理的认识和理解。
详细描述
朱熹认为,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和本质,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究,逐渐获得对理的 认识和理解。他认为,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达到 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朱熹的格物致知论对宋明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后来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 想
周敦颐的太极说
总结词
周敦颐的太极说是宋明理学的重要理论 之一,他主张万物由太极而生,太极是 万物的本原和基础。
VS
详细描述
周敦颐认为,太极是宇宙间最基本、最普 遍的规律,万物都遵循这个规律发展变化。 太极的本质是“无”,但这个“无”并不 是虚无,而是包含着无穷无尽的可能性。 周敦颐的太极说强调了理性和自然规律的 统一,为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 础。
程颢、程颐的理本论
总结词
程颢、程颐的理本论是宋明理学中的重要理 论之一,他们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基 础,万物都遵循理的规律发展变化。
详细描述
程颢、程颐认为,理是超越时空的存在,是 宇宙万物的本质和规律。他们强调理的普遍 性和必然性,认为万物都遵循理的规律发展 变化。同时,他们也强调理和气的关系,认 为理和气是相互依存的,理在气中,气在理 中。程颢、程颐的理本论对宋明理学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4课 宋明理学[岳麓版][课件

第4课 宋明理学[岳麓版][课件

图中的三教是:__、____、____
三个人分别是:__、___、____
《三教图》(清· 丁云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二、宋明理学
1、什么是理学? 儒学新的表现形式。在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 一个高潮,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 哲学思想体系。 2、理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1)程朱理学 (2)陆王心学
3.宋明理学的建立: A、力图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能继承孔孟正宗和 治理国家 B、一开始就成为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 C、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毫无积极 作用可言 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应当完全肯定 4.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 A、禅宗 B、理学 C、心学 5、不符合陆王心学特点的说法是: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B、“发明本心”以求理 C、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D、理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
③ “存天理,灭人欲”(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妇女的贞节观念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 脱然自有贯通处。 ——《程遗书》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 阙了一物道理。 —— 《朱子语类》
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 识;《礼记· 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 而后知至。”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 的途径。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 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 通明理。清末兴办新式学堂,“格致”成为 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
③ “存天理,灭人欲”(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妇女的贞节观念
“理”
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万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
遍原则,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理一分殊” 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 上就是人性。将个人、社会、宇宙联系起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第4课 宋明理学 课件 (共18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第4课 宋明理学 课件 (共18张PPT)
2.唐宋时期,儒、道、佛“三教合一”潮流出 现 3.为重兴儒学,新儒学者建立起新的儒学体系
特点
1.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国的学说, 2.吸收佛、道两教的思想。
①世界观:“理”是世界的本原
1.程朱 1)主张 ②方法论:“格物致知”
理学
③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
内容
2)地位:元代:
;明初:
2.陆王 陆:①心是世界本原; 心学 王: “致良知”:
要从菩根提本本上无解树决,明社镜会亦动非荡台问;题本,来必无须一重物视,人何们处的惹尘思埃想?道 德①标材准料,一强中化王人守们仁的对纲“常花伦”纪与观“念人。心他”主关张系通的过解人释们,的反 自映身了反他省的,什来么克观服点私?欲你,认恢为复他良的知解。释合理吗? ②慧材能人料意心二思是中 是世“ 说界破 ,万山 佛物中在的贼心本易内原,,破不离心在开中心人贼外的难,思” 只想的 要意意 静识思 心任是 自何什 悟事么 ,? 物王不便守必不仁苦存是修在怎 ,。样 便他解 可的决 顿解这 悟释一成不问佛合题。理的陆,?王因心为学他沿颠袭倒“了心存是在万和物思 维③渊的分源关析”系陆的。王思心想学。与可材见料,三宋所明反理映学思与想禅之宗间有的渊渊源源关关系系。。
1.实质:维护封建道德规范的等级秩序。
评价 2.消极: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自然欲求
3.积极: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
判断以下材料各属于哪一思想流派?
1.我的灵明便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天地万物
鬼神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鬼神了。 心学
2.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理学
3.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
本体便是知。
心学
4.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4《宋明理学》 课件(55张)(共55张PPT)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4《宋明理学》 课件(55张)(共55张PPT)

(2).程朱理学的地位
元朝:《四书章句集注》作 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明朝:更进一步确定了程朱 朱熹 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
思考:程朱理学被 官学化的主要原因?
《四书章句集注》书影
(3)、陆王心学
陆九渊(1139—1193)是南宋理
学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代表、心
学开创者。他提出了“心即理”、宇
明朝人
心学集大成者
北宋:程颢、程颐




程颢曾和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世称 “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 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 朱学派”
一天,杨时同游酢 一起向程颐请教学问, 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 中打盹儿。于是两人静 立门口,等老师醒来。 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 雪,越下越急,杨时和 游酢却还立在雪中,直 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 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 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 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 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 师的全部学问。
朱熹对理学的发展
朱熹
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之集 大成者。他多年研究传授五经四书,编著 成《四书章句集注》等书。他提出“去人 欲,存天理”,认为人欲是产生一切罪恶 的根源,主张用天理克制人欲。朱熹在继 承和发展二程的思想基础上,建立了客观 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四书章句集注》书影
(1)、程朱理学主要观点 “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观) “格物致知”——求“理”的方法(方法论) “存天理(“三纲五常”),灭人欲”(伦理)
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
什么是天理?其实质是什么? 天理: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实质:不在于求科学之真,而在于明德至善。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4课宋明理学(共63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4课宋明理学(共63张PPT)

-56-
疑难禅释
2.思想内容 (1)程朱理学: ①代表人物:“二程”(北宋)和朱熹(南宋)。 ②基本主张:天地万物的始源:“理”;求理方法:格物致知;个人修 养准则:“存天理,灭人欲”。 (2)陆王心学: ①陆九渊(南宋):基本主张: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求理方法:发明 本心。 ②王守仁(明中期):思想核心:致良知;求理方法:克服私欲、回复 良知。
性即是理。 仁、义、礼、智、信五者,性也。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 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
二程言论
朱熹(1130-1200), 号晦庵,是二程思想的 集大成者。
岳麓书院内专祀朱熹、张栻的“崇道祠”。
忠孝廉节碑
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时手书,清道光七年(1827) 欧阳厚均重刻。
“理学”。
本朝(宋朝)之 治……以理学为之 根底也。义理之学 独盛本朝,以程先 生(二程)为之宗 师也。
——黄震
程颢,河南洛阳人,世称 明道先生。
程颐,世称伊川先生。
河南登封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自宋以来在历史上以理学大师 每多宣讲于此而著称于世。程颢、程颐在此讲学,更使书院地位独特,时与河南睢 州的应天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宋代四大书院。
奉先寺
奉先寺,建于唐初,主佛卢舍那高17.14米,面容丰腴饱满,修眉 长目,嘴角微翘,流露出对人间的关注和智慧的光芒。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老君岩
老君岩(福建泉州清源山),刻画的是道家宗主老 子洞悉世间沧桑、慈祥而睿智的形象。
武当山
道教圣地——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年12月15日入选《世界遗 产名录》),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祠、 岩庙。

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岳麓版历史必修三课件)

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岳麓版历史必修三课件)

小结一下:

“理”是世界的本原
朱 理 学
——宇宙观 “存天理,灭人欲”
——道德观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方法论
(二)、陆王心学
陆九渊的生平和思想
陆九渊(1139-1192),号 象山先生,字子静。南宋著 名哲学家、教育家。与当时 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 称“朱陆”。陆九渊是中国 “心学”的创始人。明朝的 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 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 派”。
C.注重气节、品德
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
2、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 会回答下列哪一叙述?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拓展训练
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 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六祖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 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 思想家。宋代理学
集大成者。
(一)、程朱理学
2、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1)“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

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

的 理 学 观
(2)“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人伦即天理
释义:格,推究;
(3)用“格物致知”的方致,法求来得把。探究
握“理”
事物原理,从而 获得知识。
含义:以“天理”为核心的儒家观念系统
1、理学的含义:
道、佛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根本)
(目的)
实质是以儒家纲常伦理维 护专制统治的新儒学
(一)、程朱理学

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4课 宋明理学 课件(27张)

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4课 宋明理学 课件(27张)

[即学即用]
宋明理学家大多倡导“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
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
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其目的是( C ) ①巩固封建统治 ②培养社会责任感 ③维护社会稳定④禁绝个人欲望Fra bibliotek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宋明理学并非“禁绝”个人欲望,故④与史实不符,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42021/9/142021/9/142021/9/149/14/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4日星期二2021/9/142021/9/142021/9/14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42021/9/142021/9/149/14/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42021/9/14September 14,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42021/9/142021/9/142021/9/14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2)①理学家糅合了佛、道思想,提出了“理”的核心思想, 认为“理”既是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原则。② 理学使儒学走向哲学化,为等级特权的统治提供了更为精细 的理论指导。 (3)①消极影响: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 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②积极影响:重视主 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 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的庄 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宋明理学(共17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宋明理学(共17张PPT)

3.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
)
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C.纲常伦理,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15
4.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
,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
为五常......”此话主要是(

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人们的言行,压
需要,南宋后逐渐发展成 为官方哲学,明初确定了
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13
问题4: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世界观 理是世界的本原 不 (世界本原)
“心即理也”
同 认识论 “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致良知”
点 (寻理方法) 哲学类别
(理在身外需要外求)
客观唯心主义
(理在心中不必外求)
B.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C.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8.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
A.道教思想融入儒学
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
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
4
2.理学的兴起。(1)三教之间在彼此
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 三教调和之风尤其盛行,“三教合一”的 潮流弥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2)为了重兴 儒学,唐宋儒家学者把积极入世、关怀现 实的儒学传统与佛教、道教思想结合,发
展了儒学体系。
5
二、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北宋的程
颢(hao)、程颐,南宋的朱熹。2.理学 本质: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 抽象化为“理”,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 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宋明理学 课件 (共26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宋明理学 课件 (共26张PPT)
观点2:目前一些学者们,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理学: 侯外庐、邱汉生诸先生主编之《宋明理学史》有一段说得 十分精辟:“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的水平。 它提出的范畴、命题,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它探究的 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
宋明理学的影响
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 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怎样才能把握“理”?
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的途径。通过接触世间万事 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 贯通明理。
二、宋明理学:
2、程朱理学
主要思想:(3)道德观(对个人的要求)
二、宋明理学:
1、“理学”的含义(特点):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
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是以“理”或“天理”为
核心的观念体系。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 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根本) 目的 儒家思想兼容并蓄、和谐的精神
宋明理学的主要流派:



程朱



理学




陆王


心学
二、宋明理学:
2、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主要思想:(1)世界观:
材料1: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 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 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 适而不在。
请思考: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它反映于 哪些领域?为何理学家要从“世界本原”的角度来诠 释儒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同异之处?
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都是儒学思想的代表,都强调社会秩序的 重要性;都认同世界本原不是客观的物质世界,要么是“理”,要么 是“心”;都强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要求自我修养、克制, 并积极服务社会。 异:在程朱理学看来,掌握世界应该由己到人,从内向外看;而陆 王心学主张“心即是宇宙”,主张回归内心,从外向内看;因而程朱 理学主张认识世界“格物致知”,而陆王心学则主张“发明本心”、 “致良知”。他们的研究路径也就自然不同。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 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面 中,释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 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三教图》(清· 丁云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政恶多门久矣……三教(儒、 佛、道)于是乎可一矣。
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 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 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孔子集前古 学术思想之大成,开创儒学,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主要 骨干。北宋理学之兴,乃儒学之重光。朱子崛起南宋,不 仅能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并亦可谓其乃集孔子以下学 术思想之大成。 ——钱穆
白鹿洞书院
思贤台(位于白鹿洞书院内)
朱子祠(位于白鹿洞书院内)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 其谁怜之?
戴震(1723—1777),清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安徽休宁人。
阅读与思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 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 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 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 欲求。理学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 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 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 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 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概论》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 《中国文化概论》 试评价重义轻利观念。
解析与探究 材料一 唐代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北派首领神秀所作佛偈(佛教唱词):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材料二 神秀的同门、南派首领慧能所作佛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朱熹著述图
朱熹著书图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 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
“格物致知”始见于《礼记‧大学》, 原本是从属于为“诚意”﹑“正心”﹑“修 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从宋代程颐开 始,理学家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论的重 要问题对待。
“四书”是对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
朱熹首先提出“四书”之名,对它们加以注释并编著《四书章句集注》 等书。元以后的科举考试,都首重“四书”,并以朱熹的注解作为释读的 惟一标准。
“五经”是《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的合称。
今版《性理大全》书影
今版《四书章句集注》书影
——《陆九渊集》
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
阳明墓(位于浙江绍兴的鲜虾山麓)
王阳明言论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 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
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朱熹、陆九渊、 王守仁都曾在此讲学。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老君岩
老君岩(福建泉州清源山),刻画的是道家宗主老 子洞悉世间沧桑、慈祥而睿智的形象。
武当山 道教圣地——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年12月15日入选《世 界遗产名录》),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 神祠、岩庙。
河南伊川二程祠庙
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 一,宋、明理学的一些学者曾在此讲 学。
岳麓书院(位于今长沙市岳麓山)
岳麓书院内专祀程颢、程颐的“四箴亭”。亭内现存清刻 程氏《视》《听》《言》《动》四箴碑。
程颐四箴之一《程子听箴》碑刻,原物存于岳麓书院 。
《二程先生全书》分《遗书》《外书》《经说》 《文集》四类,号“程氏全书”。
陆九渊应朱熹的邀请到白鹿洞书院讲课时的讲义书影 朱、陆两人学术观点不同,但经常邀请对方到自己主持的书院讲学,反映 宋代书院打破了不同学派之间的门户之见,提倡学术争鸣论辩的良好学风。
陆九渊言论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 之所同然者耳。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二程遗书》书影
《四库全书》将《二程遗书》列为“儒家类”的重点内容。
二程言论
一物需有一理。
万物皆有理。
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 天下只有一个理。 天者,理也。 有理而后有象,有象然后有数。 ——《二程遗书》
二程言论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性即是理。 仁、义、礼、智、信五者,性也。
第4课 宋明理学
■三教合一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导入
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立,成为中唐以后儒学复兴的重要背景。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儒家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 将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它绵延700余年,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 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教合一
白马寺创建 于东汉永平十一 年(公元68年), 是佛教传入我国 后第一座由官府 建造的寺院,所 以历来被尊为中 国佛教的“祖庭” 和“释源”,有 “中国第一古刹” 之称。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 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
二程言论
朱熹(1130-1200), 号晦庵,是二程思想的 集大成者。
岳麓书院内专祀朱熹、张栻的“崇道祠”。
忠孝廉节碑
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时手书,清道光七年(1827) 欧阳厚均重刻。
“道中庸”碑 宋乾道三年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与张栻论《中庸》之义, 并题写“道中庸”。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致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从天理、灭人欲 。 —— 《朱子语类》
《元史· 选举志一》书影 元代科举考试从“四书”中出题,以程朱 等理学家的注疏为评卷标准。
活动建议
从成语典故、日常生活用语(例如醍醐灌顶、当头棒 喝、天花乱坠、回头是岸、一刹那等)中辨析佛教、道 教和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是熟饭。看其它《经》是打禾为饭。 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 《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 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 微妙处。
—— 《朱子语类》
《朱子语类》书影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 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 无所适而不在。
——隋· 王通 《中说· 问易篇》
程朱理学
新兴的儒学思潮既要回答佛、 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 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 生的关怀联系起来。到宋代,逐渐 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 核心的观念系统,因而被称为“理 学”。
本朝(宋朝)之 治……以理学为之 根底也。义理之学 独盛本朝,以程先 生(二程)为之宗 师也。 ——黄震
明 成 祖 朱 棣
《性理大全》, 七十卷。永乐中, 既命胡广等纂修 《经书大全》,又 以周、程、张、 朱 诸儒性理之书类聚 成编。成祖制序。 ——《明史•艺 文志》
《五经大全》之一的《周易大全》(明永乐内府写本)书影
陆王心学
陆九渊(1139—1193),江西金溪人,因曾在江西象山 (今江西贵溪西南)讲学,人称象山先生。
分析宋明理学家程、朱、陆、王分别与以上两则材料所反映思想之间的同 异与渊源关系。
自我测评
1.什么是理学?它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理学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广义上的 理学,其主要代表是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它形成的客观历史背景主要包括:一是儒学思想本身发展的衰落。 自两汉后,儒学日益衰落。与此同时,王朝的短暂与分裂,使得人们饱 经战乱之苦,从而逐渐对所谓的“君臣”秩序失去信心,转而求神拜佛、 炼丹成仙。佛教、道教思想的传播使儒学面临越来越大的危机和挑战。 在彼此竞争、相互辩驳和渗透吸纳的过程中,三教调合之风渐盛。不少 儒家学者既采纳佛、道学说,但又试图重新建立儒家的权威地位,终于 在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大氛围下产生出理学。
白马寺(河南洛阳)
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凿于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南北长约1公里。 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通,佛塔50余座, 佛像97000余尊。
奉先寺
奉先寺,建于唐初,主佛卢舍那高17.14米,面容丰腴饱满,修 眉长目,嘴角微翘,流露出对人间的关注和智慧的光芒。
程颢,河南洛阳人,世称 明道先生。 程颐,世称伊川先生。
河南登封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自宋以来在历史上以理学大师 每多宣讲于此而著称于世。程颢、程颐在此讲学,更使书院地位独特,时与河南睢 州的应天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宋代四大书院。
嵩阳书院内的“二将军”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