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发展经济学思想的演进
《发展经济学》全套课件
《发展经济学》全套课件第一部分:导论一、发展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减少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提高社会福祉等问题。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强调多学科交叉和综合分析。
二、发展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发展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许多国家刚刚摆脱殖民统治,面临着重建经济和社会的任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经济学家们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并逐渐形成了发展经济学这一学科。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方法也不断创新。
三、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包括:1. 新古典主义发展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主张通过自由市场、私有产权和对外开放来实现经济增长。
2. 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结构性的问题,如市场失灵、资本短缺、技术落后等,需要政府干预和引导来实现经济发展。
3. 新制度主义发展经济学:强调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制度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
4. 新增长理论:关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和知识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张通过教育和研发投资来提高经济增长率。
四、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1. 定性分析: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
2. 定量分析:利用统计数据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3. 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分析,揭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4. 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五、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问题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中国的发展经济学研究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强调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
论发展经济学的起源与演进
论发展经济学的起源与演进摘要:本文探讨了发展经济学的起源、演进和新发展,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在发展经济学的草创时期,中国经济学家对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发展经济学在西方经历了曲折的发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经济学家们开始了新型发展经济学的探索。
发展经济学正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跨学科的交叉领域,它已成为处理发展中国家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的一个科学范式。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起源,演进 On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Abstract: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origin, evolution, and new progress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In the early period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Chinese economists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its formati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had an uneven evolution process in western countries. Until the middle of 1980s, economists including some Chinese scholars had not been studying new development Economics. At present, development economics has been a real cross-displine area and a scientific paradigme to deal with plicant scio-economic problems in developing economies. Key words: development economics, origin, evolution 发展经济学(Development Economics),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数年,兴起于大战结束之后,特别是20世纪50到60年代。
第02章发展经济学思想演进-PPT文档资料
当代发展经济学流 派
1.理解和掌握发展经济学流派的基本观点
第三世界经济发展 理论
1.了解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理论
第2章 新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
本章结构
2.1早期的经济发展思想
2.2当代发展经济学流派
2.3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
随着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国家支持商业资本政策的实 施,产生了从理论上阐述经济政策的要求,逐渐形成 了重商主义的理论
2.1早期的经济发展思想
2.1.1 重商主义 发展阶段: 早期:15—16世纪中叶 学说:货币差额论 代表人物:英国的海尔斯和斯坦福德等 晚期: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 学说:贸易差额论 代表人物:托马斯·孟
2.1 早期的经济发展思想
2.1.3 古典学派
古典经济学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最重要贡献是它对于私人 部门三个层次的区分; 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对象是具有商业资本主义特征的经济; 古典学派的贡献还在于它集中分析了商业资本主义的出现; 在经济发展的问题上,古典经济学家的长期发展观点具有悲 观主义特征; 从发展经济研究的角度看,古典经济学家主要的理论贡献: 对收入分配的分析,这种分析建立在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人 ”假设基础上,自由市场能够实现均衡并且使社会收入在各 阶层中通过那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合理分配。
2.1 早期的经济发展思想
2.1.2 重农学派
非农家庭
CNA QA
LA CA
LNA T
X*4
CAL
QNA
地主家庭Βιβλιοθήκη Q*AL农业家庭Q*A +Q*AL +Q*NA
Q*A
重农学派经济表
第2章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 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传统西方理论认为,自然资源对经济发 展不起决定作用,发展中国家劳动资源又 比较丰富,因此,资本匮乏是束缚发展中 国家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1950年代,发达国家资本形成率占到国 民收入的1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不到5%。
如何提高资本形成率成为紧迫问题。
17
● 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发展中国家主要经济部门是传统农业,
● 经济增长表现为国民财富的增长。 ● 国民财富由劳动生产率与从事生
产性劳动人数的多寡决定。 ● 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3
● 人口数量的增加引起劳动数量增加,从而 促进增长,还会通过促进分工间接促进增 长。人口素质提高和教育对增长也有益处。
● 资本的用途对国民财富的增长速度有很大 的影响。资本用于农业的效果最大,制造 业其次,出口贸易最末。
● 国际贸易有利于国民经济增长。其一是能够 实现本国剩余商品的价值,其二是可以获得 自身需要的商品并降低商品价格。
4
2、李嘉图 李嘉图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对经济增 长的看法和斯密有很多共同之处。 ● 经济增长表现为社会财富增长;社会财富增长 取决于劳动数量的扩大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 李嘉图认为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经济增长 最终将趋于停止,即达到 “停滞状态” 。
批判正统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收益更 多由中心获得。外围国家只能靠工业化来改造本 国的经济结构。
12
● 广义结构主义: 这个世界并不是可以灵活调整的,变迁
总是遇到阻碍,资源难以流动。这种情况在 第三世界尤为明显。
在资源不能自由配置的条件下,价格机制 的作用是有限的,变迁只能通过其他方式实 现,例如国家干预。
在古典经济学派的时代,发展中国家作为 群体还未出现,欠发达国家是发达国家的附属 国或殖民地,政治和经济均没有获得独立。
发展经济学的演变阶段
发展经济学的演变阶段发展经济学是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经济学科。
由于历史的原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在独立前都曾长期遭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社会文明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
二战以后,随着殖民体系的迅速瓦解,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取得了独立,摆在这些国家面前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发展经济。
而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由于其基础是发达的市场经济,显然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也将成为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
因此,一方面,西方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经济学家逐渐把研究的兴趣转向发展中国家,他们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经济学家也在不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
一、初始萌芽阶段(15世纪~19世纪中叶)作为经济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发展经济学的历史还很短,但经济发展思想却源远流长。
从最早的重商主义者、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威廉配第、布阿吉尔吉,到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再到马尔萨斯、约翰穆勒,最后到重农学派者,他们的经济思想中或多或少都包括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思想。
他们或是论证经济如何发展(如斯密等),或是消极的解释经济如何不发展(如马尔萨斯、李嘉图等)。
二、停滞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大约从1850年以后,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只有在落后国家,经济增长仍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在先进国家,经济增长已经不成问题,需要研究的是经济福利的其他方面一一资源配置效率、分配和稳定。
因此,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转向市场交换、分配、周期波动等的问题,研究方法也日趋形式化。
长期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几乎从主流经济学中消失,不发达国家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的忽视。
总体而言,从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100年间,经济发展理论呈现出停滞甚至消失的状态。
但在这期间有两位西方经济学家明确地论证了经济发展问题:1、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提出,经济变化不是突然的,而是通过边际调节来推进的;2、约瑟夫熊彼特以”创新”理论为核心,提出了一个独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堪称发展经济学的早期先驱者。
发展经济学-第二章0302
古典学派
• 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 – 亚当·斯密,马尔萨斯,李嘉图 • 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观点: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人假定, 能通过自由市场来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均衡,并使社会收入 在各个阶层中通过看不见的手来合理分配。与重农学配不 同,他们假定土地、劳动和资本是人类生产的最主要投入, 在土地上工作的边际报酬是递减的。三种生产要素背后是 他们的所有者——地主、工人阶级和资本家,农业产量相 应地分为地租、工资和利润。 • 古典经济学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将资本解释为生产性资 产,资本积累不是一种罪恶而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必要环节。 他们集中分析了商业资本主义的出现。
二、“静态的插曲” 静态的插曲”
小穆勒1848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以后, 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以后, 小穆勒 年出版 经济增长问题逐渐退隐。 经济增长问题逐渐退隐。 1870年开始,经济学界出现了“边际革命”, 年开始, 年开始 经济学界出现了“边际革命” 资源配置成为经济研究的主题。 资源配置成为经济研究的主题。从这时起到第二次 世 界大战结束这段时间里, 界大战结束这段时间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几乎在西方经济思潮的主流中完全消失了, 几乎在西方经济思潮的主流中完全消失了,被称为 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静态的插曲” 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静态的插曲”(the static interlude)。 。
一、从古典学派到马克思
2. 亚当 斯密 亚当·斯密 ● ● 经济增长表现为国民财富的增长。 经济增长表现为国民财富的增长。 国民财富由劳动生产率与从事生 产性劳动人数的多寡决定。 产性劳动人数的多寡决定。 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
一、从古典学派到马克思
2. 亚当 斯密 亚当·斯密 人口数量一方面影响从事劳动人的数量, ● 人口数量一方面影响从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人的数量, 另一方面影响分工,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影响分工,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 资本的用途对国民财富的增长速度有很 大的影响。 大的影响。 国际贸易有利于国民经济增长。 ● 国际贸易有利于国民经济增长。 绝对比较优势理论) (绝对比较优势理论)
发展经济学的起源与演变
发展经济学的起源与演变摘要:发展经济学正发展成为一个跨学科的交叉领域和处理发展中国家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的一个科学范式。
本文探讨了发展经济学的起源、演进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起源;演变;发展经济学(DevelopmentEconomics),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
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的一个显著标志是高度工业化和现代化,因此发展经济学就是研究在已经存在一批发达国家的前提下,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在经济发展上赶上发达国家。
本文就发展经济学的起源、演进和新发展,以及未来发展问题的研究趋势,作初步的探讨。
1发展经济学的起源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分支,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随着一批刚刚摆脱殖民主义统治的亚非拉国家,面临着缺乏适宜的经济发展理论;而世界另一端,发达国家迫于经济和政治的需要,开始重新考虑它们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产生于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难以直接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发展问题。
出于增强国家之间经济联系以及本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一个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为研究主题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呼之欲出。
同时,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组织,组织各类不同应用经济学分支领域的专家,到发展中国家实地考察,担任政府顾问和咨询工作;各种各样的发展模式和理论观点相继被提出,发展经济学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2发展经济学的演变发展经济学的演变就其主流而言,可分三个阶段:(1)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在第一阶段关于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经济的问题,有三种主要观点: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
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的发展经济学家有刘易斯、纳克斯等人,强调的原因:一是马歇尔计划以流入资本的方式帮助欧洲经济重建的成功;另一个是哈罗德和多马二人把静态的凯恩斯投资理论推演成为动态的增长模式,从而被认为可以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经济学史与经济思想发展
经济学史与经济思想发展经济学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起源。
虽然古代的经济思想相对原始和简单,但它们为后来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经济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古代经济思想:在古代,经济活动主要以农业为主,因此农业经济思想在经济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在中国,孔子提出了“仁爱”和“克己奉公”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性。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亚里士多德和斯多亚哥拉等哲学家提出了劳动和财富的思考,为后来的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近代经济学的兴起:18世纪的启蒙时代是现代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亚当·斯密被称为经济学之父,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市场经济和分工的重要概念。
斯密的理论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之后,大卫·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思想,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和比较优势原理,对后来的经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19世纪中叶,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发表了《资本论》,提出了剩余价值和阶级斗争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进行了深刻分析,影响了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现代经济学的多元化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现代经济学变得更加多元和复杂。
新古典经济学派强调市场机制和个体决策的重要性,对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则更加关注个体决策的心理和行为因素,并试图解释现实经济中的一些现象和情况。
经济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经济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经济系统的运行机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和企业做出决策提供了依据。
同时,经济学也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如经济地理学、经济环境学等,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和贫困等提供了参考。
结论:经济学史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经济思想的演进和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经济学]第二章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h
10
一、当代发展理论的分类
1. 结构主义 ● 狭义结构主义:
世界经济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中心
的生产结构是同质和多样化的,外围的生产 结构是异质和专业化的,国际贸易的收益更 多由中心获得。外围国家只能靠工业化来改 造本国的经济结构。
h
11
一、当代发展理论的分类
1. 结构主义 ● 广义结构主义:
经济学原理》(1820)中。
李嘉图是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他对经济 增长的看法和斯密有很多共同之处。
h
4
● 马尔萨斯: 探讨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并认为由于资本过剩会导致有效需 求不足,从而经济出现停滞。
● 李嘉图: 报酬递减规律将导致经济增长停滞。
● 他们都对经济增长趋势持悲观态度。
h
5
作为社会科学一代宗师的马克思, 其经济增长和发展思想是十分丰富的。
经济增长表现为国民财富的增长。 ⊙ 国民财富由劳动生产率与从事生
产性劳动人数的多寡决定。 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 人口数量一方面影响从事劳动人的数量,
另一方面影响分工,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资本的用途对国民财富的增长速度有很 ⊙ 大的影响。
国际贸易有利于国民h 经济增长。
3
2. 马尔萨斯与李嘉图
马尔萨斯的经济增长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 两部重要著作——《人口原理》(1803)和《政治
h
16
● 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发展中国家主要经济部门是传统农业,这是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别之一。因此, 工业化被认为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h
17
● 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苏联的示范效应与凯恩斯理论的影响 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产生直接影响的是 英国战时资源动员的经验以及战后复兴 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发展经济学》讲义
Development economics《发展经济学》讲义参考书目:《发展经济学》——增长与发展经济学译丛[美]Debraj ray著陶然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黄景贵院长教授博士孙建军副教授博士目录第一讲导论第二讲经济发展:概览第三讲经济增长第四讲新增长理论第五讲历史、预期和发展第六讲经济不平等第七讲不平等和经济发展:相互的联系第八讲贫困与营养不良第九讲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第十讲农村和城市第十一讲农业中的市场:一个初步的介绍第十二讲土地第十三讲劳动第十四讲信贷第十五讲保险第十六讲国际贸易第十七讲贸易政策第十八讲贸易政策的多边方法序言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变的学科,本讲义提供了发展经济学的一个介绍。
本讲义主要面向高年级的本科生,帮助他们学习初级或中级经济理论、运用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统一分析框架对各种发展问题作深入浅出的分析。
尤其在方法论上,本讲义结合近年来经济理论在不完全信息、契约理论、博弈论和新增长理论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本讲义将对学生数学的要求降到了最低。
具体而言,不使用微积分,而尝试主要通过语言、图表来说明问题,有时也使用基础代数来讲解有关理论。
第一讲导论一、两个定义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变的学科(debraj ray,2002)。
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y):人均年收入低于9000美元的国家,而高于9000美元的国家称为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y)。
——世界发展报告(world bank,1996)二、本讲义的思维框架——贯穿两条主线:1、或多或少地远离一个传统观点:即发展中国家问题只有在其所处的国际环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理解;2、关于方法论的,尽可能用统一的分析方式来研究经济发展的问题,并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可能性方面取一个相对平衡的位置。
第二讲经济发展:概览一、引言1、如何在某个时点判断一个国家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物质质量要高,即人均收入水平高?物质质量要高,即人均收入水平高,而且收入分配相对平等?物质质量要高,即人均收入水平高,收入分配相对平等,还应当是贫穷与营养不良的消除,人均寿命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干净的饮用水与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知识水平和学校教育的提高,尤其是成人识字率的提高等?2、总的经济实力的提高对与发展相联系的其他社会经济指标有积极影响。
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学派
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学派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经济思想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不同学派在理论观点、政策建议等方面的差异,也可以看到一个不断完善、丰富和多元化的整体格局。
本文将从中国经济思想的起源开始,探讨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学派,以期深入了解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和前景。
一、中国经济思想的起源中国经济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就像《管子》中所说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强调了经济发展需要勤劳致富和节俭持家。
古代经济思想家的观点集中体现在“农本主义”方面,即强调农业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同时也讲究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平衡发展。
到了现代,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中国经济思想也开始经历一个重要的转型阶段。
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大量的国学和西学之间的辩论,欧洲的自由主义理论、国家干预主义理论、新古典主义理论等经济思想也在相继铺开。
不论是传统思想还是现代经济理论,都为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思想启示。
二、中国经济学术界的发展历程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国经济学术界的发展也经历了相对应的变化。
从“为国家服务”的乐观时期到“发展为主题”的冷静时期,再到现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多元时期,中国经济学术界也在实践和理论方面与时俱进。
在理论方面,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培植时期五四时期,为了改变国家落后的状况,中国社会开始进行了相对激进的改革行动。
当时,人们认为只有通过推翻传统社会的秩序,才能真正打破旧的政治和经济模式。
因此,五四时期的新兴学术界开始了积极地思考和探索,建立了中国学术体系的新基础,并形成了许多至今人们仍然津津乐道的学派和思想。
2. 集中发展时期20世纪40年代初,中国开始推行集中发展模式,公有制经济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成为了主流。
在这个时期,经济学术界也相应地出现了新发展。
例如人们所熟知的“毛派”,他们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执着和对马克思主义原则的信奉,使他们成为了当时主流思想的主要支持者。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经济学作为一门关于资源分配和利用的学科,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样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经济思想到现代经济学的形成,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
1. 古代经济思想古代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农业和贸易领域。
在古代文明中,农业是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的发展对经济繁荣起着重要作用。
古代经济思想家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和罗马的塞涅卡等,提出了关于贸易、货币、劳动价值和市场经济等方面的观点。
2. 经济学的启蒙时期18世纪的启蒙时期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形成。
亚当·斯密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和劳动分工的理论,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和自由贸易的重要性。
同时,其他经济学家如大卫·李嘉图和托马斯·马尔萨斯等也为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成为主流经济学派。
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供求关系和效用最大化原则,提出了边际效用理论和供求曲线等重要概念。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威廉·斯坦利·杰文斯等。
4. 凯恩斯主义的兴起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遭遇严重衰退,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应运而生。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波动。
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主导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5. 新古典主义革命20世纪中叶,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经历了一次革命。
米尔顿·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提出了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强调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货币供应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这一时期还涌现了一些重要的经济学派别,如奥地利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等。
6. 发展经济学的兴起20世纪后期,发展经济学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发展经济学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贫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政策和经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概述
补充:一些研究机构
• 世界银行( WORLD BANK)《世界发展报告》 •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增长与发展中心(Groningen
Growth & Development Centre ) 论文集 • 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 (The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ID) • 牛津大学非洲研究中心(CSAE) • 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Economic Growth
•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 2021年 4月23 日星期 五上午 1时20 分40秒 01:20:4021.4 .23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1:20:40 01:20:4001:2 0Frida y, April 23, 2021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1.4. 2321.4 .2301:20:40 01:20:40April 23, 2021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1年4月23 日上午 1时20 分21.4. 2321.4 .23
30
第三节 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 二、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历史使命
31
一、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
发展经济学进入中国已有20余年,目前,对 西方发展理论的介绍和研究在中国已颇具规模。
发展经济学成为经济管理类本科9门核心课 程之一。
目前国内发展经济学领域研究实力较强的高 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和华中科 技大学。
● 有效需求不足会导致资本过剩,从而经济出 现停滞。
对经济增长的前景持悲观态度
6
二、“静态的插曲”
经济学发展历程
经济学发展历程1. 古代经济思想的形成古代经济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古代文明中,经济活动起初是以农业为主,逐渐发展成为多种经济模式的结合体。
随着人们对资源和财富的认识逐渐加深,古代经济思想的形成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2. 古希腊和罗马时代的经济学思想古希腊和罗马时代的经济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资源分配和家庭经济的重要观点。
他认为,资源应当按照各个人的需要进行分配,而家庭经济则应当注重节俭和储蓄。
罗马时代的经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市场经济的研究和财富的积累。
一些罗马经济学家提出了供求关系和价格理论,奠定了后世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3. 中世纪的经济学思想中世纪的经济学思想主要受到基督教教义的影响。
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对经济活动有着严格的规定和限制。
此时,经济学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对商业道德和金融行为的探讨上。
4. 重商主义和古典经济学的兴起重商主义和古典经济学代表了现代经济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应当通过积极干预经济活动来实现贸易顺差。
此时,财富的积累被看作是一个国家繁荣的标志。
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则提出了经济活动自由市场自由的观点。
他认为,市场供求关系可以自发调节,同时支持自由贸易和私人产权。
5.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兴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代表了经济学发展的新阶段。
马克思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批判,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理论。
他认为,资本主义必然走向危机和衰败,而社会主义经济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6. 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新古典经济学是对古典经济学的再发展和完善。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主要研究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此外,新古典经济学还研究了边际效用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重要概念。
7. 行为经济学和情感经济学的兴起行为经济学和情感经济学代表了经济学发展的新方向。
在行为经济学中,主要研究人类经济行为中的心理和认知因素对决策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发展经济学思想的演进引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由于战后经济重建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促使了三种早期关于发展问题著作的发表,即斯塔利(E.Staley)的《世界经济发展》,曼德尔鲍姆(K.Mandelbaum)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sn)的《东南欧工业化问题》。
通常认为,这三本著作的出版标志着发展经济学的诞生。
但在1943年至1947年发表上述三种著作,虽然开始涉及了经济发展问题,论证还很不系统,很不全面,还远远没有形成发展经济学。
1950年前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形成了发展中国家。
摆在这些国家面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如何谋求经济发展?什么是促进几发展的动力?什么是限制经济发展的障碍?这些问题要求经济学家作出专业性的解答,所以必须建立专门的发展经济学。
2.1 早期经济发展思想2.1.1 重商主义社会财富的唯一代表:金银货币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对外贸易2.1.2 重农主义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农业2.1.3 古典学派1.威廉.配第与“配第-克拉克命题”(1691,1940).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事农业的人数比从事工业的人数相对地减少,从事工业的人数比起从事服务业的人数又将相对地减少。
其原因在于收入弹性和投资报酬(技术进步)的差异。
2.亚当·斯密老斯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课题是各个国家的国民财富是如何增加的,也就是如何脱离贫困的问题;亚当·斯密把劳动作为唯一的价值基准,劳动的价值的产生是由土地和资本的同时投入带来的,即土地、劳动和资本是价值的源泉。
亚当.斯密的经济发展的中心概念是财富。
3.马尔萨斯老马所追求的基本问题是人口增加的规律与收入增加是什么样的关系,也就是如何脱离人口压力的问题;马尔萨斯的贫困均衡论指出人口增长是制约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使其陷入贫困陷阱的根源。
4.李嘉图老李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将给各国带来什么样的利益;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是由于天然资源的禀赋差异必须要通过比较优势来展开国际贸易。
后三位经济学家所探讨的问题至今仍旧是发展理论的最基本的命题,也就是财富的增加,人口压力的减少,以及协调国际经济关系。
2.2 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马克思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马克思以历史唯物论为工具,马克思具体解剖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乃至灭亡的历史进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其内部矛盾对抗的作用下,不断地调整着自身的形态,从简单协作发展为机器大工业,从自由竞争走向资本集中和垄断,最后走向毁灭。
其次,分析了既定制度下经济的稳定和增长问题。
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中。
从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中,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的经济增长方程式。
马克思的增长方程式有几个假定前提:(1)社会总产品或社会总生产分成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
(2)全部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分解为三个部分,即y=c+v+m,其中y是社会总产品,c代表生产产品时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v是补偿可变资本的价值,m是生产的剩余价值。
(3)产品按照它们的价值交换。
(4)不存在技术进步。
设g为增长率,马克思的增长公式可以写成g=sπ,其中g=△y/y为增长率,s=(m-m/x)/m,即积累率;π=m/(c+v),即利润率。
若经济要均衡增长,还必须满足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公式,即v1+△v1+m1/x =c2+△c2。
2.3 “静态的插曲”一些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从19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段时间中,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几乎在经济思潮的主流中完全消失了,正如迈耶(G.M.Meier)所说:“经济思潮出现一种明显的转变,即由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把经济进步视为由积累力量形成的动态模式的看法,转变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对既定资源的静态配置的特别关心。
”这种情况的出现,被称为“静态的插曲”(The Static Interlude)。
在这一时期中,价值理论、分配理论和资源配置理论在经济思潮中成为主流。
但是,西方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在这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从主流经济学消失的一个世纪之中,有两位经济学家是例外,他们是马歇尔(A.Marshall)和熊彼特(J.A.Sehumpeter)。
马歇尔的学说是西方经济学的第二次系统综合。
他对经济发展问题也有论述。
他不只注意到现实资源的配置,还注意到资本积累的来源和劳动的数量与质量。
他认为,工业方面的报酬渐增趋势会压倒农业方面的报酬渐减趋势,从而不会出现对经济增长的障碍。
他十分强调通过教育以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他认为,把公私资金用于教育是否明智,不能单以它的直接结果来衡量,使大多数人有比他自己通常能利用的大得多的机会,也将是有利的。
他说:“依靠这个手段(教育投资),许多原来会默默无闻而死的人就能获得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所需要的开端。
而且,一个伟大的工业天才的价值,足以抵偿整个城市的教育费用;因为,像白塞麦的主要发明那样的一种新思想之能增加英国的生产力,等于十万人的劳动那样多。
”马歇尔对经济发展理论影响最大的是对发展过程的基本看法:经济发展是渐进的、和谐的和经济利益逐步分润到社会全体的过程。
这一看法成为新古典学派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观点。
2.4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创新理论是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也就是创新。
创新包括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市场;(4)控制或掠取了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2.5 当代发展理论(以后章节还会详细介绍)2.5.1.结构主义1. 代表人物主要有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刘易斯、辛格和缪尔达尔等,是西方最早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一批学者。
2.主要观点①既反对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也反对凯恩斯主义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他们认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核心是通过价格-市场机制的运行调节国民经济,而在发展中国家,商品经济不发达,价格体系还处于萌芽状态,市场分散而不完整。
因而发展中国家缺乏进行所边际、增量调节的基础,而是需要结构方面的调整。
而凯恩斯经济学是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条件上出发,把萧条时期的失业和资本闲置归因于储蓄过多,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失业却是储蓄不足。
而且,凯恩斯的分析是一种静态分析,这与经济发展的长期和动态性不相适应。
②强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非均衡状态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结构刚性,价格机制对资源重新配置的推动作用有限,市场不能达到均衡。
而且,各地区与部门之间的差异较大,而经济效率的差异还会加剧这种差异。
③提出了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实施工业化;重视资本积累;强调计划化;主张平衡发展战略;重视收入分配调节;实行进口替代的贸易战略3.主要理论①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正式提出了二元结构论,后经过拉尼斯、费景汉的补充与乔根森的发展。
他们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不发达国家利用什么样的经济机制才能使国民经济结构从以仅能糊口的传统农业为主的社会转变为现代化、城市化、多样化的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
②“费-拉模型”(1)不发达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即以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现代化部门和农村中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传统部门。
城市的工业部门资本积累增加能吸收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
(2)劳动无限供给;落后的农业部门存在大量隐蔽的失业人口,保证了城市工业扩大所需的劳动力。
(3)工资水平不变。
工资受供求关系及农村低劳动生产力所形成的,低平均收入的影响而保持低水平,这就使城市现代化工业部门获得高利润。
而这些高利润再投资,又能从农村的“隐蔽失业人口”中吸收更多的劳动力。
③“中心-外围”论(普雷维什-辛格命题)由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从分析贸易条件入手,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造品,贸易条件Px/PE恶化。
普雷维什认为初级产品和制造品因生产率提高而得到的利益在穷国与富国的分配上是不平等的。
普雷维什提出了“中心”和“外围”命题,“中心”是指发达国家,“外围”是指发展中国家。
(曾任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执行书记,他的理论对这些国家实行进口替代政策有重要影响)辛格认为: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投资,所获得利润和利息都汇回本国,一般不会转化为追加投资,从而发展中国家的溢出效应很小。
发展中国家因出口增长需要的机器设备,因无法在国内生产而只好从发达国家购买。
而在这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由于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使得贸易条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2.5.2 经济发展的新古典主义思想1. 主要代表人物这一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
代表人物主要有:西奥多•舒尔茨,P•鲍尔,哈里•约翰逊,哈伯勒,H•明特和贝拉•巴拉沙。
2. 理论的主要内容①认为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连续的过程。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吸取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把经济看成具有进化的、有机性质的体系。
同时,他又接受了数学中的微分观念,认为经济因素的变化是微量或增量的变化(边际)。
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和谐的、无冲突的过程,经济发展的结果是所有阶层都自然而然地均沾利益。
长期来看,经济可以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将使劳动阶层和非劳动阶层的收入都会不断提高,各阶层不存在利益的冲突,经济能够持续发展,达到帕累托最优。
②市场-价格机制能够起配置资源的均衡的作用,主张发挥市场机制的作为调节经济的基本手段。
3.政策主张①保护个人利益和私有产权;②反对国家干预,校正价格扭曲,倡导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政府干预受到信息和交易成本的制约而造成整个经济的扭曲,而且一种扭曲会造成另一个扭曲,造成整个经济关系的全面扭曲。
不完善的市场要胜过不完善的计划。
③主张自由贸易;认为根据各国占优势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国际贸易对各国都有好处。
持静态的比较优势观。
④金融自由化;斯坦福大学的麦金农和肖主张应该以金融自由化代替金融抑制,以金融深化替代金融浅化。
2.5.3. 经济发展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思路(强调制度)1. 代表人物:德姆塞茨、阿尔钦等。
2. 主要观点:①认为制度并不是外生变量,只有推动制度变迁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②认为存在交易成本。
③认为信息不完全导致经济体系是一个稳定均衡体系;权力引出的寻租、贪污腐败使纯经济分析失效,主张引入制度分析方法。
2.5.4. 经济发展的激进主义思路(新马克思主义)1. 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代表人物背景:1959年古巴人民革命的胜利,使许多拉美青年思想出现激进思想倾向,他们完全接受“中心-外围”的概念,并将其推向极端,主张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应该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