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初二下25课诗歌赏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精品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精品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精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能力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作品的节奏、韵律,感受其声韵美。

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培养学生读诗的趣味。

2.积累五首诗中的名句,增强语言感悟力,丰富语言宝库,逐步提高欣赏品位。

德育目标这五首诗,或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或感时伤怀,或思亲忧国,文笔优美,文思独特。

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难点1.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教学方法1.诵读法。

诗词曲的朗读和背诵是教学的关键,可设计新的朗读方法,体现诗词的教学特点,如音乐烘托法、绘画激趣法、散文描述法等,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帮助学生了解内容,体会情感,引起共鸣,受到思想教育,陶冶美好情操。

2.情景教学法。

通过再现诗的意境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感染力,提高学习兴趣,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进行创造,沟通课堂内外,提高语文素养。

3.讨论点拨法。

4.古诗四步教学法。

知诗——说诗——悟诗——品诗,引导学生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最终熟读背诵。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歌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师生共同赏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指导学生自读《过零丁洋》。

朗读诗歌,理解诗意,品味诗情,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积累名句,背诵诗歌。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

今天,我们学习诗词曲五首,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学案4:第25课 诗词曲五首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学案4:第25课 诗词曲五首

诗词曲五首〖题目解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赠诗,酬赠诗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诗歌或者赠给亲友同人的作品。

以诗交友,以诗言志,因此常常把诗歌作为结识朋友的手段,朋友之间常常互相唱和,此谓“酬唱”,而有所感受,有所表达,有所思念时,也常常赠诗给亲友,以明其情志,此所谓赠诗,二者并称“酬赠诗”;《赤壁》是一首咏史诗,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

种议论或见解;《过零丁洋》是一首咏志诗,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的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咏志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水调歌头”是词牌名,词牌名是同一类型或主题的词的固定的名称,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此词的序中“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缘由——团圆;《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坡羊”是曲牌名,决定这首散曲的形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走进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

作品有《汉寿城春望》、《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初名云孙,字天祥,又字履善。

自号文山、浮休道人。

著有《正气歌》《过零丁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济南(今属山东)人。

元代著名的散曲家。

〖背景链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

八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曲五首》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曲五首》 新人教版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
R 八年级下册
新课引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 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 蔚为壮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词曲五首, 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结构梳理
前两句——兴感之由 赤壁 (咏 史诗)
后两句——借题发挥
非凡的史实 豪爽的胸襟
总结:这首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 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结构梳理
凭吊潼关古迹
潼关怀古
——峰峦、波涛、宫阙成土
(咏史诗)
抒发深沉感慨 ——兴、亡,百姓苦
总结: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 想感情。
作业
1.朗读、背诵、默写这五首诗词曲。 2.完成课后练习。
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 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 正来改变生活了。
《水调歌头》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
《山坡羊·潼关怀古》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 的思想感情。
二、下列诗句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分别说说你的理 解。
1.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 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 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

八年级语文人教(下)第25课《诗词曲五首》化静为动 情景交融

八年级语文人教(下)第25课《诗词曲五首》化静为动  情景交融

化静为动情景交融
——品味《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天利二年,陕西大旱,张养浩被召为陕西行台中丞,被派去赈济灾民,他途经潼关时写下了这首散曲。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首句描写出潼关的壮观景色。

“如聚”化静为动,“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怒”字还把黄河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于是,“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可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乃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

他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作者在这里回顾历史,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触目惊心,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于是,面对着此情此景,作者沉重地说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千古流传的诗句。

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

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赏析和练测精品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赏析和练测精品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赏析和练测《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运用了典故,西晋向秀为纪念嵇康写下了《思旧赋》,含蓄委婉表达诗人对友人逝世的怀念;晋人王质山中观棋一局,人间已过百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千帆”“万木”比喻在他贬谪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借用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会向前发展,未来肯定比现在好。

《赤壁》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借用典故,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的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操,历史将要改写。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含蓄委婉地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过零丁洋》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国家比作风飘絮,把自己比作雨打萍,形象生动地写出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抒发诗人因国破家亡的沉痛和悲哀。

5、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活用地名,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表达诗人的忧愤之情。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

是诗人直抒胸臆的句子,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

《水调歌头》7、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不应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在人们分离的时候在圆呢?这是诗人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有悲伤欢乐离别团聚的时候,月亮也有阴暗晴朗圆满残缺的时候,这种事情自古以来都很难十全十美。

这是极富哲理的一句诗,也是作者的自我安慰,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

八下第二十五课首古诗词名句赏析

八下第二十五课首古诗词名句赏析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

主旨: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具体赏析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懑心情。

名句赏析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怀念老朋友,白白地吟起《思旧赋》,回到家乡反而好像“烂斧柄”的人(翻译)。

引用了“向秀闻笛”和“王质烂柯”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怀念和对岁月消逝、人事变迁的感叹(感情)。

名句赏析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翻译)。

(从修辞角度):这两句运用比喻,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船”、“病树”,形象生动的变现了诗人对仕途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情怀。

从哲理角度:个人沉沦不算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写法及感情)具体赏析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情感: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2、《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主旨: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名句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二乔可能要被关进铜雀台中了(翻译)。

感情: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来写东吴失败的命运。

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叹,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的心情。

(写法及感情)哲理:要建立一番事业,需要一定的条件。

(或历史上英雄成功带有某种机遇)。

3、《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赏析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赏析
③诗中第二联运用对偶的句式和比喻修辞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⑤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简要分析。
这两句诗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化静为动。一个“聚”
字,既写出了群山包围之中的潼关险要地势,又赋予了潼关四周山峦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
“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
⑤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此句妙在何处?
最后四句发出了沉痛的慨叹,悲痛历代劳动人民的深重苦难,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这是作者经过深思所彻悟的历史真谛这个结尾也开拓和深化了曲子的思想主题,含意深邃丰富,具有较高的人民性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这两句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他的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他的苦闷与惆怅,并最终发出了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道尽了千载离人之情,终于释却离怨,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人生的慰藉。
诗词曲五首: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赏析精品讲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赏析精品讲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运用了典故,西晋向秀为纪念嵇康写下了《思旧赋》,含蓄委婉表达诗人对友人逝世的怀念;晋人王质山中观棋一局,人间已过百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千帆”“万木”比喻在他贬谪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借用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会向前发展,未来肯定比现在好。

《赤壁》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借用典故,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的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改写。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含蓄委婉地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过零丁洋》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国家比作风飘絮,把自己比作雨打萍,形象生动地写出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抒发诗人因国破家亡的沉痛和悲哀。

5、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活用地名,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表达诗人的忧愤之情。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

是诗人直抒胸臆的句子,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

《水调歌头》7、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不应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在人们分离的时候在圆呢?这是诗人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有悲伤欢乐离别团聚的时候,月亮也有阴暗晴朗圆满残缺的时候,这种事情自古以来都很难十全十美。

这是极富哲理的一句诗,也是作者的自我安慰,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

八年级语文25课+课后诗歌赏析

八年级语文25课+课后诗歌赏析

25课诗歌赏析望岳唐杜甫1、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他对于祖国山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2、《望岳》的每一联都紧扣“望”字,但角度不同,试分别指出。

首联是从远处望整座泰山,颔联是近望泰山,颈联写细望所见,尾联则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3、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

这句写了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钟”,“聚集”的意思。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赋予了泰山神奇秀美的景色;“割”,“切割”的意思字,比喻。

大山像一把硕大无朋的刀,把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突出了泰山高大巍峨、遮天蔽日的形象。

这两个字突出大自然的有情和泰山的奇险,流露出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4、赏析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题可删)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表达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表达了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自信自励的意志和坚定豪迈的气概,使全诗的意境格外的雄阔高昂。

“一览众山小”则以虚拟的笔法,显示诗人高瞻远瞩和俯视一切的雄心。

春望唐杜甫1、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忧国、伤时、思家、悲己的情感。

3、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画面。

面对沦落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4、首联描绘了什么情景?有什么作用?其中“破”“深”两字用得很好,历来被人称道,请分析好在哪里。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山河依旧,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这两句诗用春草的茂盛反衬城中的萧条景象,突出战乱的危害,表达了诗人的伤时忧国之情。

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课《山坡羊·潼关怀古》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5课《山坡羊·潼关怀古》课件

潼 关
伏,陷入寻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怀

译:遥望古都长安,思绪此起彼伏。
张 养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 土。
山 坡
伤心——令人伤心的是, 形容词作动词。

·
秦汉经行处——秦朝都城咸阳和西汉的都城长安都在陕 潼
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 遗址。 宫阙——宫殿。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 张
“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
养 浩



中心思想
山 坡

·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

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

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
怀
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犹豫)

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张 养




艺术特色


以动写静,赋予物以波涛汹涌的气势。
怀 古
张 养 浩 ( 元 )
➢第三层(末四句):


“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

·
民不聊生。“兴”,怎么也“百姓苦”呢?

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 关 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 怀
沉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 古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张养浩(元)
散曲
曲曲是大元致分代为新两兴种题,材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山坡羊
·
和 独 散《小立曲 天令单没净位.散有沙。套动》有作《若、 山干说 坡曲白 羊子, 》组便 都成于 是,清 有小唱 标令,题一包的小括小曲套令为曲。潼关怀古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赏析和练测精品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赏析和练测精品

. .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赏析和练测《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运用了典故,西晋向秀为纪念嵇康写下了《思旧赋》,含蓄委婉表达诗人对友人逝世的怀念;晋人王质山中观棋一局,人间已过百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千帆”“万木”比喻在他贬谪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借用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会向前发展,未来肯定比现在好。

《赤壁》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借用典故,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的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操,历史将要改写。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含蓄委婉地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过零丁洋》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国家比作风飘絮,把自己比作雨打萍,形象生动地写出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抒发诗人因国破家亡的沉痛和悲哀。

5、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活用地名,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表达诗人的忧愤之情。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

是诗人直抒胸臆的句子,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

《水调歌头》7、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不应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在人们分离的时候在圆呢?这是诗人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有悲伤欢乐离别团聚的时候,月亮也有阴暗晴朗圆满残缺的时候,这种事情自古以来都很难十全十美。

人教语文八下第25课诗词曲五首(1)

人教语文八下第25课诗词曲五首(1)

诗词曲五首[学习目标]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短文内容;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2、体会诗词曲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诗歌的主旨;3、深入诗歌意境,涵咏体会,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获得美的享受。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深入诗歌的意境,涵咏体会,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教育目标]教育学生培养科学的探究态度,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学习方法: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用具:投影仪、录音机[整体感知]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诗中表达了作者被贬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以及诗人与友人共勉的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情感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赤壁本诗借古讽今,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3、过零丁洋作者以诗名志,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熔叙事和抒情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之深。

4、水调歌头全诗抒发了乐观豁达的情怀和深邃的哲理趣味,传达了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和美妙的意境5、山坡羊潼关怀古表现了作者对于平民百姓的深切同情,概括了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学习设置]课前二分钟:一、佳作欣赏:《留在心中的歌》(要求学生体会如何将叙事、抒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一导一、导入新课:由对诗词曲三种不同文学样式的特点的分析与概括导入。

二、放录音,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读文字,反复朗读,疏通文义。

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不解之处可提出疑问,共同商议解决。

2、反复朗读,要读出语气和重音,特别强调要读出层次。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3、基础知识检测:1)给下列各字注音:烂柯人()折戟沉沙()干戈寥落()天上宫阙()低绮户()意踌躇()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赞凭杯酒长精神()折戟沉沙铁未销()干戈寥落()丹心照汗青()高处不胜寒()何事长向别时圆()意踌躇()三、问题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查阅到的关于作者的生平、创作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并当堂背诵相关重点知识,通过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 诗词曲五首》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 诗词曲五首》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导读:诗词曲五首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

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

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

这五首诗词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

因此,教学本课,首先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落实背诵的要求。

在读、背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默写的练习。

通过默写,使学生更熟练地识记这五首诗词曲。

基本上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感情。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郁不平之气,《过零丁洋》中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水调歌头》中的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对国计民生的忧虑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

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二、研习诗歌(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

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

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酬乐天
颔联:1.运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暗示了被贬时间之长,抒发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2.怀念已去世的好朋友,回到家乡恍如隔世。

(画面描绘)
颈联:“沉舟”、“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千帆”、“万木”比喻在诗人贬谪之后的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赏析: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

这两句对仗工整,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尾联:“长精神”表现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点睛之笔,回应题目,点明酬赠题意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官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赤壁(前两句叙事,后两句议论感慨)
赏析: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锁”字极写了重台密阁,加重了藏娇之意。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二乔的命运在这里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

过零丁洋
颔联:“风飘絮”,比喻国势危急。

“雨打萍”,比喻自己个人命运动荡不安。

赏析: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是紧密相连的。

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之痛。

颈联:赏析:在惶恐滩头,我诉说满心惶恐;在零丁洋里,我悲叹自己的孤苦零丁。

“惶恐”、“零丁”,一语双关,一方面指地名,另一方面也在暗示自己的艰难处境。

表现了战败的惶恐忧虑和身世的孤苦伶仃之感。

尾联:古以来谁能永生不死?留下一颗忠心永垂史册。

这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和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感情: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水调歌头:丙辰年中秋节,畅饮到第二天早晨,喝得大醉,加上怀念子由,特写下这首词.明月什么时候会出现啊?举起酒杯去问青天。

不知有着宫殿楼阁的天上,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借风力返回天宫,又怕在那洁白玉石修筑的月宫里,那么高的地方,一定寒冷得受不了。

面对自己清爽的影子,站起来尽情起舞,又哪里像似在人间发生的事呢。

(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月光照遍华丽楼阁,低低照进雕花的门窗,再照到难以成眠的我。

(过渡到个人的思弟之情。

)月光不应当有什么怨恨,为什么要经常在人们别离时候出现圆月呢?人们都会有悲哀、欢乐、分离、会合,月亮也有显现、隐没、浑圆和残缺的时候,这类事情从古至今都难以圆满解决。

只希望人们都能够长久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现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上片: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

下片对月怀人,抒写对兄弟的怀念之情,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全文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山坡羊
第一句炼字:“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
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