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书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见不倾心
《人生若只如初见》书评
1
在未看过安意如的任何一本书之前我已闻大名,也听过不少赞许之词,无非就是才情与美貌并存,恬静雅致之人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我也很是好奇究竟是怎样一个女子,会获得上述褒奖。

在看她的书之前我没有去百度她的人物简介,因此也不知道她到底长得如何,经历如何。

或多或少也是想印证一下“看过我的文章,就知道了我的人”这句话是真是假。

从书里得到的远不止文字那般表象,更多的则是作者的内心。

她的世界观,她的审美情趣,亦或是性格大体,都潜藏在她的文字中,读者只需细细品味即可。

关于她的作品《人生若只如初见》,看完她的自序之后我有种茫然不知所言的感觉。

相较于以前看过的其他作者的书序,我不得不说安意如的写作手法实在让人生畏。

且不说她内容上的空洞,单就表达技巧而言已让我无语。

人生若只如初见,仿佛,这样重要。

可是,此一生,与谁初见又有什么关系呢?生是虚妄,跋涉无人之境,源自虚空的,终要重回虚空。

你看,这些轮回了千年的花种,至今还在无我无他地盛开。

谁也带不走谁,谁也留不下谁。

……
要爱,就要浪迹天涯,独立去寻。

即使众人一起唱赞美诗,也注定分手,独自上路,做孤独的证道者。

你看见杏树开花的枝桠,你的神灵出现,与他的决然不同。

我作为一个读者,兴高采烈地翻开书本,想象着书中将呈现给我美轮美奂的诗词画卷,想象着一个温婉女子的浅吟低唱。

谁料一篇自序让我扫兴而归。

作者完全以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小龙女姿态,说着林黛玉似的惆怅对白。

我似乎都能看见一个面容苍白,长发散落的幽怨女子于“闺房”中,抚膺长叹。

叹这年华易逝,人生虚空,又伤感“爱”的无常和短暂。

如此状态,让本不轻言伤感的我难免腹中一阵翻滚。

虽说我已是茫然状态,可还是抱着一丝幻想:既然有人夸赞,作者一定有她的过人之处,不能单凭一篇自序就否定全部,作为读书人应有“严谨”的态度。

然后我拖着昏沉的大脑继续进入作者的诗词世界。

2
第一辑的文风仍是自序中的伤感基调,不过是在鉴赏诗词的基础之上有感而发的一些感悟和哀叹,总比序中“无病呻吟”的矫揉造作好很多。

自古文人就写下了许多表达哀怨,抒发情思的诗句,爱情是其重要的一个主题。

所谓“情关难过”大抵如此,无论是纠缠于世俗纷扰中的庸人,还是游戏于文字间的文人。

纳兰公子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诗经》中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李白《长干行》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此等佳句被后人传诵了千世万世,任何一个经历过爱情的凡人都逃不过古人诗句中的描述,仿佛那已成为万有引力般不可被颠覆的真理,谁都没必要去挣扎逃避,因
为逃不过。

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因为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而被后人铭记的主人公,他们或许也不会想到世间最普遍的情感发生在他们身上竟成了绝唱。

爱情本就是最普通的一种情感,世间的凡夫俗子终究要经历。

有的人将情感湮没在鸡毛蒜皮和柴米油盐的琐碎之中,最初的那份激情到最后也只剩冷眼相视,恶语相向。

有人因为得来不易的爱恋倍感珍惜,甚至是为了得到而付出莫大的代价,只是为了得到所爱之人,并和他(她)安安稳稳地生活下去,无所谓贫贱富贵,无畏于世态纷扰。

多好。

文君夜奔。

相如家徒四壁,她抛下千金之身,当垆卖酒。

他也舍得下文人的架子,风流洒脱,穿上粗布衣,就在小酒店里当起了跑堂,和伙计一起洗碗刷碟。

……
闹市当垆,她就是这样的生动活泼,出人意料。

相如也好,是才子,却不拘泥于行格,没有迂腐文人的霉味,涤器街头,依然坦荡荡自在欢腾。

这两个人干的妙事,千载之后还让人莞尔。

相如抚琴,文君夜奔,他们恰好是活泼泼一对新鲜天地里的新鲜人。

彼时大汉王朝鼎格肇新,传不新代,正是好日子初初开端,好像三月桃花苞,粉粉嫩嫩,有无尽的春意在里面。

天地间亦是红日朗朗,山河浩荡。

盛世人心宽阔,有什么容不下,看不过的?
……
毕竟是鉴赏,作者侍弄笔墨,用尽华丽辞藻的高超技能并未完全舒展。

总不能所有的文字都文采斐然,精妙绝伦,就像“雅”的东西太多难免倒人胃口,适当穿插一些简明易懂的俗人大白话,反倒能起锦上添花的妙用。

3
第二辑完全展示了作者的情趣爱好,所评赏的诗句都是她中意的诗人,完全用个人的观点判断好坏。

开篇就是张若虚,此人称得上是诗坛的传奇。

所谓传奇有以下几点:没有深入详尽的生平资料,就连出生卒月都不详;仅存诗二首;在“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上,没有人能超越,“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接下来便是诗人的心头所爱女词人:鱼玄机,薛涛,李季兰。

在这段文章中我所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对这几个诗人毫无了解,所以在阅读时会有很陌生的感觉,不能理解作者的个中滋味。

心事就是学会在心里挖一个洞。

洞越挖越深,一不小心就成了万丈深渊。

人就行走在洞的边缘,一不小心连自己都失足,跌死在里头。

为了不受伤,便习惯用不在乎掩饰心伤。

把心建成一个密室,将自己囚禁在里面,不见天日又心有不甘,希望有人来解救。

她希望解救的那个人能一眼看穿她伪装的快乐坚强。

看穿她的放浪形骸的外表下的软弱和羞耻,他一眼洞穿她有多悲哀。

仅仅用一个拥抱就击溃她所有的防卫。

悲哀的是,有这样慧眼的人,却失去了爱她的机会。

因为他要去救渡众生,所以只能放弃她。

……
之后是男诗人:李白,王维,孟浩然,王昌龄。

除了对他们诗词方面的赞誉和表达作者的崇敬喜爱之情,还对他们的爱情经历或是对待世间情感的态度做了
一番分析。

书中对王维写了两篇,第一篇写了他的成名之路,以及他和李白在仕途上的异同。

第二篇则是从王维的《息夫人》引出息夫人与楚王的故事,作者用主观视角对王维的心思细腻做了一番夸赞。

而在千年以前的唐朝,王维就能够将心比心,理解身处离乱年代的女子的坎坷和唏嘘,煞是不容易。

怪不得他的夫人死后,王维一直不娶,晚年专心礼佛,恬淡余生。

在他之前之后,前后左右,都是三妻四妾不死不休的男子。

而王维,不论对感情的珍视,还是对女人的理解,都超越了那个时代。

这个男人不止可以在林间松下为你抚琴,明月清溪下陪你散步,更可以在寒夜里握住你的手替你取暖,是在你死后,还会对你念念不忘的那个人。

诗画双绝,音乐奇才,翩翩公子,俗世丈夫,王维之所以是王维,在于他的不可替代,绝世难寻。

男子,才子,公子,君子。

世可集四者于一身者,虽然不多,王维一定是一个。

……
“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息妫无可奈何地活,比干脆一死更让人怜惜。

她的痛苦,难为王维冷眼旁观,却能够看得如此清透。

以上是作者对王维的主观描写。

不得不说,在看完此篇之后,同为女性的我从作者优雅明媚,动情至深的文字间找到了归属感。

任何一个女性即便是不太了解王维本人,但就息夫人的事而言,难免会对王维这个近乎完美的诗人产生好感,甚至是爱慕。

由此观之,作者的写作价值就在读者的共鸣中体现出来。

4
古人的情思诗句岂是一本书就能写完!身为后人的我们不仅是为了欣赏大家的才华才去阅读他们的作品,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有一个或悲或喜,或浓或淡的故事。

而诗,作为一种记录感情的方式,真正的吸引我们的,是隐藏在寥寥数语后的动人故事。

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让我们明了:再伟大的诗人,他和普通人一样,有七情六欲,也是会哭会笑的肉体。

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及时用一种高雅的手段将自己的所思所念表达出来。

这种高雅的手段就是诗。

第三辑是书的尾章,也是我认为最值得反复咀嚼的篇章。

你说,“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灯帐”,你说,“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你说,“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僧庐”二字,引我多少感慨。

惊觉自己不再是少女,不再顾念《花间集》里多情女子思念情人的词章,这心境的移换,使我无声无息地走向你,走入你寄居的僧庐。

你我,都没有成为僧人,却在此地得到慰藉;慰藉纵然苦涩,也好过一无所有。

我所以为的皈依,是心的停泊,靠岸。

……
以上是作者对蒋捷以及对他诗作的感悟描写。

蒋捷是那个“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思乡漂泊之人,是那个面对阻雪“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的伤感之人,也是那个“而今听雨僧庐下”的超脱之人。

无论是哪一个蒋捷,无论是哪一种心态,他的用情之深,言语之切,都让人为之动容。

可能他没有李煜那般名声显赫,没有晏小山那般清新雅致,可他是蒋捷,这已足够。

结尾的结尾,作者写了书名的作者纳兰。

瘦尽灯花又一宵。

为了他,拼得黑眼圈再深几重,也是值得。

这个男人,说他疏世难得,不因为他是相国公子,天生富贵;亦不是爱他丰神俊逸,是浊世翩翩佳公子。

太多的浊世翩翩佳公子,都是无用的草包,又或者是女人心上的一道刻痕,不提也罢。

甚至,不是因为他天资聪慧,学富五车,不是因为他的词写得好。

词写得好的多如恒河沙砾,负心薄幸的事照做。

中国的男人们,习惯了一手鞭子一手糖地对女人。

……
你不知道,今天,会有人把读你的词和看张爱玲的书,王家卫的电影一起列入小资的标志。

可是我们爱你,容若,不是因为小资,况且小资也是一种情绪,虽然有时显得宛转骄矜,然而并不可耻,没必要觉得卑微。

容若,我们爱你,是懂得你的金销玉碎的悲伤。

每个人都会悲伤。

可是很多人,不会倾诉。

人是懂得回忆的动物,寂寞是因为失去。

只是,很多事,当时只道是寻常。

读完这最后一篇我已心潮澎湃不能自己!这倒不如说是作者的告白信。

面对她最深爱的男子,作者毫无保留地说出她的深爱,说出她的痴情,说出她“愿得一人”的无奈和感伤。

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女子的真性情,之前对作者的质疑烟消云散。

读一本书就似交一个人,开始的防备质疑,慢慢地有了好感,最后成为知己,这大概就是读书所带来的快感吧。

我很幸运享受到了如此快感。

看到意如对容若的痴恋,我想起我对林夕的爱慕与她是如此相似。

爱一个人不是非得得到他的人,特别是当深爱的人是可望不可即的游戏文字之人,只需得到他的文字,便足矣。

这里所说的“深爱”非俗世的男欢女爱,而是精神上的伴侣。

若是没了此人,一定会苦恼人生无味,毫无寄托,这比肉体上的疼痛更让人崩溃!幸好,作者找到了容若,而我,找到了林夕。

5
读过此书最大的收获就是认知了诗词背后的动人故事,也对以前只能顶礼膜拜的大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对我这个见识尚浅的年轻小生来说已是最大的馈赠,我已知足。

书是好书,人也是性情中人。

我对之前的狂妄之词聊表歉意,也对自己的妄下断言感到惭愧。

每个人读完一本相同的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唯一相同的可能就是对书中的“美”念念不忘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