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函数概念及其性质知识总结新人教版必修1.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总结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一、指数函数(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0。

注意:(1)na =(2)当 n a = ,当 n 是偶数时,0||,0a a a a a ≥⎧==⎨-<⎩2.分数指数幂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0,,,1)m na a m n N n *=>∈>且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_1(0,,,1)m nm naa m n N n a*=>∈>且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0,,)rsr s a a aa r s R +=>∈(2)()(0,,)r s rsa a a r s R =>∈ (3)(b)(0,0,)rrra ab a b r R =>>∈注意:在化简过程中,偶数不能轻易约分;如122[(1]11≠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xy a =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即 a>0且a ≠1 2a>1注意: 指数增长模型:y=N (1+p)指数型函数: y=ka 3 考点:(1)a b =N, 当b>0时,a,N 在1的同侧;当b 〈0时,a,N 在1的 异侧.(2)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由底数决定的,底数不明确的时候要进行讨论。

掌握利用单调性比较幂的大小,同底找对应的指数函数,底数不同指数也不同插进1(=a 0)进行传递或者利用(1)的知识。

(3)求指数型函数的定义域可将底数去掉只看指数的式子,值域求法用单调性. (4)分辨不同底的指数函数图象利用a 1=a ,用x=1去截图象得到对应的底数。

(5)指数型函数:y=N (1+p)x 简写:y=ka x 二、对数函数 (一)对数1.对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x a N = ,那么数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log a x N = ( a - 底数, N — 真数,log a N — 对数式)说明:1。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课时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整体。

2.一般的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为集。

3.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集合确定,则一元素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确定的:属于或不属于。

例:世界上最高的山、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教室里面所有的人……(2)元素的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

例: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3)元素的无序性:集合中元素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改变位置不影响集合例:{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3.集合的表示:{…}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1)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a,b,c……}2)描述法:将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x∈R| x-3>2} ,{x| x-3>2}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②Venn图:画出一条封闭的曲线,曲线里面表示集合。

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元素在集合里,则元素属于集合,即:a∈A(2)元素不在集合里,则元素不属于集合,即:a A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 N*或 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课时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1)定义: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

记作:B A ⊆(或B ⊇A)注意:B A ⊆有两种可能(1)A 是B 的一部分,;(2)A 与B 是同一集合。

(完整)高中必修一函数全章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完整)高中必修一函数全章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函数复习主要知识点一、函数的概念与表示1、映射(1)映射:设A、B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映射法则f,对于集合A 中的任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则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叫做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记作f:A→B。

注意点:(1)对映射定义的理解。

(2)判断一个对应是映射的方法。

一对多不是映射,多对一是映射2、函数构成函数概念的三要素①定义域②对应法则③值域二、函数的解析式与定义域1、求函数定义域的主要依据:(1)分式的分母不为零;(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零取零次方没有意义;(3)指数函数的底数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2 求函数定义域的两个难点问题(1)已知f (x)的定义域是[ - 2, 5] , 求f ( 2x+3) 的定义域。

(2)已知f (2x-1的) 定义域是[ - 1, 3] , 求f ( x的定义域三.函数的奇偶性1.定义: 设y=f(x),x∈A,如果对于任意x ∈A,都有f (-x) =f (x) ,则称y=f(x)为偶函数。

如果对于任意x ∈A,都有f (-x) =-f (x) ,则称y=f(x)为奇函数。

2.性质:①y=f(x)是偶函数⇔y=f(x)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y=f(x)是奇函数⇔y=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②若函数f(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f(0)=0③奇±奇=奇偶±偶=偶奇×奇=偶偶×偶=偶奇×偶=奇[两函数的定义域D1,D2,D1∩D2要关于原点对称]3.奇偶性的判断①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②看f(x)与f(-x)的关系b四、函数的单调性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2 设 y = f [g (x )]是定义在 M 上的函数,若 f(x)与 g(x)的单调性相反,则 y = f [g (x )]在 M 上是减函数;若 f(x)与 g(x)的单调性相同,则 y = f [g (x )]在 M 上是增函数。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一、函数的概念。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是一种对应关系,即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x,都有唯一确定的集合B中的元素与之对应。

函数通常记作y=f(x),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f表示函数关系。

二、函数的性质。

1. 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可能取值的集合,值域是因变量可能取值的集合。

2. 奇偶性,若对任意x∈D,有f(-x)=f(x),则称函数为偶函数;若对任意x∈D,有f(-x)=-f(x),则称函数为奇函数。

3. 单调性,若对任意x1<x2,有f(x1)≤f(x2),则称函数在区间内是单调递增的;若对任意x1<x2,有f(x1)≥f(x2),则称函数在区间内是单调递减的。

三、常见函数。

1. 一次函数,y=kx+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2. 二次函数,y=ax^2+bx+c,其中a≠0,称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3. 指数函数,y=a^x,其中a为底数,x为指数。

4. 对数函数,y=loga(x),其中a为底数,x为真数。

四、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1.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斜率决定了直线的倾斜程度,截距决定了直线与y轴的交点位置。

2.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开口方向由二次项系数a的正负决定,a>0时开口向上,a<0时开口向下。

3. 指数函数的图像是一条递增曲线,底数大于1时,曲线在x轴右侧递增;底数在0和1之间时,曲线在x轴右侧递减。

4. 对数函数的图像是一条递增曲线,底数大于1时,曲线在x轴右侧递增;底数在0和1之间时,曲线在x轴右侧递减。

五、函数的运算。

1. 函数的加减法,(f±g)(x)=f(x)±g(x),即两个函数对应元素相加或相减。

2. 函数的乘法,(f×g)(x)=f(x)×g(x),即两个函数对应元素相乘。

3. 函数的复合,(f∘g)(x)=f(g(x)),即先对自变量进行g函数的运算,再对结果进行f函数的运算。

高一数学必修1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函数知识点总结在高一数学学习中,函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函数概念的引入更好地揭示了数学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高一数学必修1中与函数相关的知识点,包括函数的定义、函数的性质以及常见的函数类型。

一、函数的定义在数学中,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是两个集合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

对于集合A和B,如果每一个元素a ∈ A都对应一个元素b ∈ B,且每一个元素a在A中都只有一个对应的元素b,在B中也只有一个对应的元素a,则称函数f为从A到B的映射。

函数的定义可以表示为f: A→B,其中A为定义域,B为值域。

二、函数的性质1. 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指所有满足函数定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则是函数对应的因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

2. 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描述了函数的变化趋势。

若对于A中的任意两个元素a1和a2,若a1 < a2,则有f(a1) ≤ f(a2),此时函数为单调递增函数;若f(a1) ≥ f(a2),则函数为单调递减函数。

3. 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可以通过函数的公式或图像来确定。

若对于函数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都有f(-x) = f(x),则函数为偶函数;若对于函数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都有f(-x) = -f(x),则函数为奇函数。

4. 对称轴与原点对称性:与偶函数相关的对称轴为y轴,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与奇函数相关的对称轴为原点,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5. 零点:函数的零点是指函数取零值的自变量值。

三、常见的函数类型1.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普通形式为y = kx + b,其中k和b为常数,且k ≠ 0。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其斜率k表示了函数的变化速率,截距b表示了函数的位置。

2.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为y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且a ≠ 0。

二次函数的图像为抛物线,其开口的方向由二次项系数a的正负决定。

3. 幂函数:幂函数的形式为y = x^a,其中a为常数。

高中数学 函数概念及其性质知识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数学 函数概念及其性质知识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数学函数概念及其性质知识总结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数学函数概念及其性质学问总结新人教版必修1数学必修1函数概念及性质(学问点总结)(一)函数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假如根据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2假如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则函数的定义域即是指能使这个式留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3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定义域补充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需大于零且不等于1.(5)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零(6)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明际问题有意义(又留意: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为函数的定义域。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再留意:(1)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打算的,所以,假如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全都,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2)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全都,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相同函数的推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②定义域全都(见课本21页相关例2)值域补充(1)、函数的值域取决于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不论实行什么方法求函数的值域都应先考虑其定义域(2).应熟识把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函数及各三角函数的值域,它是求解简单函数值域的基础.(3).求函数值域的常用方法有:直接法、反函数法、换元法、配方法、均值不等式法、判别式法、单调性法等.3.函数图象学问归纳(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y=f(x),点P(x,y)的集合C,叫做函数y=f(x),(x∈A)的图象.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意函数关系y=f(x),反过来,y为坐标的点(x,y),均在C上.即记为C={P(x,y)|y=f(x),x图象C一般的是一条光滑的连续曲线(或直线),也可能是由与任意平行与交点的若干条曲线或离散点组成.(2)画法A、描点法:依据函数解析式和定义域,求出x,y的一些对应值并列表,以内描出相应的点P(x,y),最终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B、图象变换法(请参考必修4三角函数)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即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和对称变换(3)作用:1、直观的看出函数的性质;2、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解题的思路。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必修一的函数部分主要包括函数的定义、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图像与变化规律、函数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是一份关于该部分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函数的定义1. 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指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函数的所有可能的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2. 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可以用公式、关系式、图像、表格等形式表示。

3. 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是由函数的各个值构成的点的集合,可以用直角坐标系来表示。

二、函数的性质1. 奇函数和偶函数:若对于定义域内的任何实数x,有f(-x) = -f(x),则函数f为奇函数;若对于定义域内的任何实数x,有f(-x) = f(x),则函数f为偶函数。

2. 单调性: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增减关系称为函数的单调性。

若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两个实数x1和x2,有f(x1) ≤ f(x2),则函数f在该区间上递增;若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两个实数x1和x2,有f(x1) ≥ f(x2),则函数f在该区间上递减。

3. 周期性:若存在常数T>0,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实数x,有f(x+T) = f(x),则称函数f具有周期性,T为函数f的周期。

4. 奇偶性:若函数f(x)满足f(-x) = f(x),则称函数f为偶函数;若函数f(x)满足f(-x) = -f(x),则称函数f为奇函数。

三、函数的图像与变化规律1. 零点:函数f(x)在定义域内的一个实数x,使得f(x) = 0,称为函数f(x)的零点。

即f(x) = 0的解即为函数的零点。

2. 极值点:函数在定义域内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点称为函数的极值点。

极大值点是局部最大值点,极小值点是局部最小值点。

3. 拐点:函数图像上的一点,使得该点两侧的曲线分别凸向上和凸向下,并且在该点的左右连续性方向上函数的变化趋势相反,称为函数的拐点。

4. 渐近线:若函数的图像在某个方向上无限地靠近一条直线,且与该直线的距离无限缩小,那么称该直线为函数图像的渐近线。

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及其性质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及其性质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及其性质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函数及其性质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如下:一、函数的概念及相关术语1.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种具有特定关系的映射关系,每一个自变量对应唯一一个因变量。

2.函数的符号表示:通常用f(x)、y=f(x)、y=f(x,y)等形式表示。

3.定义域:函数的自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组成的集合。

4.值域:函数的因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组成的集合。

5.奇偶性:关于y轴对称的函数称为偶函数,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称为奇函数。

6.周期性:当存在一个正数T,使得对于函数f(x)有f(x+T)=f(x),则称函数f(x)为周期函数,T为函数的周期。

二、函数的表示方法1.函数的显式表示:直接给出函数关系式,如y=2x+12.函数的隐式表示:通过方程来表示函数,如x^2+y^2=13.函数的参数表示:将函数看作参数方程的形式,如x=t,y=t^2三、函数的基本性质1.函数的单调性:若对于函数f(x)在定义域上的任意两个实数x1和x2,有x1<x2,则有f(x1)<f(x2)(单调增)或者f(x1)>f(x2)(单调减)。

2.函数的零点:若对于函数f(x),有f(x)=0,则称x为函数f(x)的零点。

3.函数的最值:若在函数f(x)的定义域上,存在一点x0使得对于任意的x,都有f(x)≤f(x0)(称f(x0)为函数f(x)的极大值)或f(x)≥f(x0)(称f(x0)为函数f(x)的极小值)。

4.函数的奇偶性:当函数f(x)满足f(-x)=-f(x)时,称函数为奇函数;当函数f(x)满足f(-x)=f(x)时,称函数为偶函数。

5.函数的周期性:若存在一个正数T使得对于函数f(x)有f(x+T)=f(x),则称函数f(x)为周期函数,T为函数的周期。

6.反函数:若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上的任意两个实数x1和x2,有f(x1)=f(x2),则称函数f(x)是可逆的。

函数f(x)的反函数记作f^(-1)(x)。

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1.集合的描述: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2.集合的三个特性:(1)描述性:“集合”是一个原始的不加定义的概念,它同平面几何中的“点”、“线”、“面”等概念一样,都只是描述性地说明.(2)整体性:集合是一个整体,暗含“所有”、“全部”、“全体”的含义,因此一些对象一旦组成了集合,这个集合就是这些对象的总体.(3)广泛性:组成集合的对象可以是数、点、图形、多项式、方程,也可以是人或物等.3.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确定性:对于给定的集合,它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即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不能是模棱两可的)判断给定的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这个集合里,二者必居其一.(2)互异性:一个给定的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也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是不能重复出现的.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排列无先后顺序,任意调换集合中的元素位置,集合不变.4.集合的符号表示通常用大写的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的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5.集合的相等当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时,就说这两个集合相等.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 B=.6.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1)属于: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 A∈,读作a属于A.(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A∉,读作a不属于A.7.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如方程21x=的实数根组成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如不等式10x->的解组成的集合.8.常用数集及其记法数学数学数学 2(1)正整数集:全体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N或N.+(2)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自然数集,记作N.(3)整数集: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Z.(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Q.(5)实数集: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R.9.集合表示的方法(1)自然语言: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描述集合的方法.如所有正方形组成的集合,所有实数组成的集合.例如,三角形的集合.(2)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其格式是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逗号隔开,然后用花括号括起来.例如,我们可以吧“地球上的四大洋”组成的集合表示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把“方程(1)(2)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表示为x x-.{1,2}(3)描述法:通过描述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描述法.一般格式为{()}x p x,其数学数学数学 3中x是集合中的元素代表,()p x则表示集合中的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例如,不等式73x-<的解集可以表示为∈-<=∈<.x R x x R x{73}{10}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 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为A B或(B A)读作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可用Venn图表示如下:数学数学数学 4数学 数学 数学 5或关于子集有下面的两个性质: (1)反身性:A A ⊆;(2)传递性:如果A B ⊆,且B C ⊆,那么A C ⊆. 2.真子集如果集合A B ⊆,但存在元素x B ∈,且x A ∉,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为A B ⊂≠(或B A ⊃≠), 读作集合A 真包含于集合B (或集合B 真包含集合A ). 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可用Venn 图表示如右.数学 数学 数学 63.集合的相等如果集合A B ⊆,且B A ⊆,此时集合A 与集合B 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记为 A B =.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可用Venn 图表示如右. 4.空集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我们规定空集是任何一个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一个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即 (1)A ∅⊆(A 是任意一个集合); (2)A ⊂∅≠(A ≠∅). 1.3集合的运算 1.并集自然语言: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的并集,记作数学 数学 数学 7A B ⋃(读作“A 并B ”). 符号语言: {,}A B x x A x B ⋃=∈∈或. 图形语言:理解:x A ∈或x B ∈包括三种情况:x A ∈且x B ∉;x B ∈且x A ∉;x A ∈且x B ∈. 并集的性质: (1)A B B A ⋃=⋃;(5) A =BA (4)B B(3)A (2)A 与B 没有有公共元素(1)A 与B 有公共元素,相互不包含(2)A A A⋃=;(3)A A⋃∅=;(4)()()⋃⋃=⋃⋃;A B C A B C(5)A A B⊆⋃;⊆⋃,B A B(6)A B B A B⋃=⇔⊆.2.交集自然语言: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 B⋂(读作“A交B”).符号语言:{,}⋂=∈∈A B x x A x B且.图形语言:数学数学数学8数学 数学 数学 9理解:当A 与B 没有公共元素时,不能说A 与B 没有交集,只能说A 与B 的交集是∅. 交集的性质: (1)A B B A ⋂=⋂; (2)A A A ⋂=;BA(5)A=B,A B=A=B(4)B A,A B=B(3)A B,A B=AA B(2)A 与B 没有公共元素,A B=(1)A 与B 有公共元素,且互不包含数学 数学10(3)A ⋂∅=∅;(4)()()A B C A B C ⋂⋂=⋂⋂; (5)A B A ⋂⊆,A B B ⋂⊆; (6)A B A A B ⋂=⇔⊆. 3.补集(1)全集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 (2)补集的概念自然语言:对于一个集合A ,由属于全集U 且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记为UA .符号语言: {,}UA x x U x A =∈∉且图形语言:数学 数学 数学 11补集的性质 (1)()U A A ⋂=∅; (2)()U A A U ⋃=; (3)()()()U U UA B A B ⋃=⋂; (4)()()()U U UA B A B ⋂=⋃.1.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般地,“若p ,则q ”为真命题,是指由p 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 .这时,我们就说,由p 可推出q ,记作p q⇒,并且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在生活中,q是p成立的必要条件也可以说成是: q⌝⇒p⌝(q⌝表示q不成立),其实,这与p q⇒是等价的.但是,在数学中,我们宁愿采用第一种说法.如果“若p,则q”为假命题,那么由p推不出q,记作/p q⇒.此时,我们就说p不是q的充分条件,q不是p的必要条件.2.充要条件如果“若p,则q”和它的逆命题“若q则p”均是真命题,即既有p q⇒,又有q p⇒就记作⇔.p q此时,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为充要条件.显然,如果p是q的充要条件,那么q也是p 的充要条件.概括地说,如果p q⇔,那么p与q互为充要条件.“p是q的充要条件”,也说成“p等价于q”或“q当且仅当p”等.1.5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数学数学数学121.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全称量词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常见的全称量词还有“一切”,“每一个”,“任给”,“所有的”等.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量词命题.全称量词命题“对M中的任意一个x,有()p x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p x,x M,()读作“对任意x属于M,有()p x成立”.(2)存在量词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常见的存在量词还有“有些”,“有一个”,“对某个”,“有的”等.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存在量词命题.存在量词命题“存在M中的元素x,使()p x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p x,∃∈,()x M数学数学数学13数学 数学 数学 14读作“存在M 中的元素x ,使()p x 成立”. 2.全称量词命题和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1)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 全称量词命题:x M ,()p x ,它的否定:x M ∃∈,()p x ⌝.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是存在量词命题. (2)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存在量词命题:x M ∃∈,()p x ,它的否定:x M ,()p x ⌝.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是全称量词命题.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1.比较原理>⇔->;a b a b=⇔-=;a b a ba b a b<⇔-<.2.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1 如果a b=,那么b a=;性质2 如果a b=,b c=,那么a c=;性质3 如果a b=,那么a c b c±=±;性质4如果a b=,那么ac bc=;性质5 如果a b=,0=.c≠,那么a bc c数学数学数学15数学 数学 数学 16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1 如果a b >,那么b a <;如果b a <,那么a b >.即a b b a >⇔<性质2 如果a b >,b c >,那么a c >.即a b >,b c >a c ⇒>.性质3 如果a b >,那么a c b c +=+. 由性质3可得,()()a b c a b b c b a c b +>⇒++->+-⇒>-.这表明,不等式中任何一项可以改变符号后移到不等号的另一边. 性质4 如果a b >,0c >,那么ac bc >;如果a b >,0c <,那么ac bc <. 性质5 如果a b >,c d >,那么a c b d +>+. 性质6 如果0a b >>,0c d >>,那么ac bd >. 性质7 如果0a b >>,那么n n a b >(n N ∈,2n ≥).数学 数学 数学 172.2 基本不等式 1.重要不等式,a b R ∀∈,有222a b a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2.基本不等式 如果0a >,0b >,则2a 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2a b+叫做正数a ,b 的算术平均数a ,b 的几何平均数.基本不等式表明: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3.与基本不等式相关的不等式 (1)当,a b R ∈时,有数学 数学 数学 1822a b ab +⎛⎫≤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2)当0a >,0b >时,有211a b≤+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3)当,a b R ∈时,有22222a b a b ++⎛⎫≤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4.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已知0x >,0y >,那么(1)如果积xy 等于定值P ,那么当x y =时,和x y +有最小值;数学 数学 数学 19(2)如果和x y +等于定值S ,那么当x y =时,积xy 有最大值214S .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1.一元二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二次不等式. 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解的对应关系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实数集,如果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的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数学数学数学20数学 数学 数学 21()y f x =,x A ∈.其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 x x A ∈叫做函数的值域,显然,值域是集合B 的子集. 2.区间:设a ,b 是两个实数,而且a b <,我们规定:(1)满足不等式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表示为[,]a b ; (2)满足不等式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表示为(,)a b ;(3)满足不等式a x b ≤<或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表示为:[,)a b , (,]a b . 这里的实数a ,b 都叫做相应区间的端点.数学 数学 数学 22(4)实数集R 可以表示为(,)-∞+∞,“∞”读作“无穷大”,“-∞”读作“负无穷大”,“+∞” 读作“正无穷大”.满足x a ≥,x a >,x b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用区间分别表示为[,)a +∞ ,(,)a +∞ (,]b -∞,(,)b -∞.这些区间的几何表示如下表所示.注意:(1)“∞”是一个趋向符号,表示无限接近,却永远达不到,不是一个数.(2)以“-∞”或“+∞”为区间的一端时,这一端点必须用小括号.3.函数的三要素(1)定义域;(2)对应关系;(3)值域.值域随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的确定而确定.4.函数的相等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分别相同,那么就说这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5.函数的表示方法(1)解析法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方法叫做解析法.数学数学数学23数学 数学 数学 24解析法是表示函数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这种表示法从“数”的方面简明、全面地概括了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图象法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方法叫做图象法.图象法直观地表示了函数值随自变量值改变的变化趋势,从“形”的方面刻画了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说明:将自变量的一个值0x 作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0()f x 作为纵坐标,就得到坐标平面上的一个点00(,())x f x .当自变量取遍函数的定义域A 中的每一个值时,就得到一系列这样的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函数()y f x =的图象.函数()y f x =的图象在x 轴上的射影构成的集合就是函数的定义域,在y 轴上的射影构成的集合就是函数的值域.函数的图象既可以是连续的曲线,也可以是直线、折线、离散的点,等等. (3)列表法通过列表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方法叫做列表法.例如,初中学习过的平方表、立方表都是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 数学 数学 256.分段函数(1)分段函数的概念有些函数在其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x 的不同取值区间,有着不同的对应关系,这样的函数称为分段函数.如 (1),0,(),0x x f x x x x -<⎧==⎨≥⎩ , (2)22,0,(),0x x f x x x ⎧≤⎪=⎨->⎪⎩. 说明:①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处理分段函数问题时,要先确定自变量的取值在哪个区间,从而选取相应的对应关系.②分段函数在书写时用大括号把各段函数合并写成一个函数的形式.并且必须指明各段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③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所有取值区间的并集,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只能写成一个集合的形式,不能分开写成几个集合的形式.④分段函数的值域是各段函数在对应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值域的并集.数学26(2)分段函数的图象分段函数有几段,它的图象就由几条曲线组成.在同一坐标系中,根据每段的定义区间和表达式依次画出图象,要注意每段图象的端点是空心点还是实心点,组合到一起就得到整个分 段函数的图象. 3.2 函数的基本性质函数的性质是指在函数变化过程中的不变性和规律性. 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增函数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I ,区间D ⊆I .如果∀1x ,2x D ∈,当12x x <时,都有12()()f x f x <,那么就称函数()f x 在区间D 上单调递增.特别地,当函数()f x 在它的定义域上单调递增时,我们就称它是增函数.数学 数学 数学 27(2)减函数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I ,区间D ⊆I.如果∀1x ,2x D ∈,当12x x <时,都有12()()f x f x >,那么就称函数()f x 在区间D 上单调递增.特别地,当函数()f x 在它的定义域上单调递减时,我们就称它是减函数. (3)单调性、单调区间、单调函数数学 数学 数学 28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D 上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那么就说函数()y f x =在区间D 上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 叫做()y f x =的单调区间.如果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具有单调性,那么就称此函数在这个区间上是单调函数. (4)证明函数()f x 在区间D 上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基本步骤如下: ①设值:设12,x x D ∈,且 12x x <; ②作差:12()()f x f x - ;③变形:对12()()f x f x -变形,一般是通分,分解因式,配方等.这一步是核心 ,要注意变形到底; ④判断符号,得出函数的单调性. (5)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①最大值: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 (2)存在0x I ∈,使得0()f x M =.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y f x =的最大值.数学 数学 数学 29②最小值: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 (2)存在0x I ∈,使得0()f x m =.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y f x =的最小值.2.奇偶性 (1)偶函数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x I ∀∈,都有x I -∈,且()()f x f x -=,那么函数()f x 就叫做偶函数.关于偶函数有下面的结论:①偶函数的定义域一定关于原点对称.也就是说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为偶函数的一个必要条件; ②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反之也成立;③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区间上的增减性相反. (2)奇函数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x I ∀∈,都有x I -∈,且()()f x f x -=-,那么函数()f x 就叫做奇函数.数学30关于奇函数有下面的结论:①奇函数的定义域一定关于原点对称.也就是说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为奇函数的一个必要条件; ②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反之也成立;③如果奇函数当0x =时有意义,那么(0)0f =.即当0x =有意义时,奇函数的图象过坐标原点; ④奇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区间上的增减性相同. 3.3幂函数 1.幂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y x α=(R α∈,α为常数)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对于幂函数,我们只研究1α=,2,3,12,1-时的图象与性质.2.五个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x 12xx -1数学数学数学31数学 数学 数学 323.4函数的应用(一) 略.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4.1 指数1.n 次方根与分数指数幂 (1)方根如果n x a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1n >,且*n N ∈.①当n 是奇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是正数,负数的n 方根是负数.这时,a 的n表示. ②当n 是偶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这时,正数a 的正的n表示,负的n次方根用符号. 正的n 次方根与负的n 次方根可以合并写成0a >). 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0=.根式,这里n 叫做根指数,a 叫做被开方数. 关于根式有下面两个等式:n a =;数学 数学 数学33,,a n a n ⎧⎪=⎨⎪⎩为奇数为偶数..2.分数指数幂(1)正分数指数幂m na =0a >,m ,*n N ∈,1n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 (2)负分数指数幂1=m nmnaa-=0a >,m ,*n N ∈,1n >).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3)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①r s r s a a a +=(0a >,r ,s Q ∈); ②()r s rs a a =(0a >,r ,s Q ∈);③()r r r ab a b =(0a >,0b >,r Q ∈).3. 无理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性质 (1)无理数指数幂的概念当x 是无理数时,x a 是无理数指数幂.我们可以通过有理数指数幂来认识无理数指数幂.当x 的不足近似值m 和过剩近似值n 逐渐逼近x 时,m a 和n a 都趋向于同一个数,这个数就是x a .所以无理数指数幂x a (0a >,x 是无理数)是一个确定的数.(2)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也适用于实数指数幂,即对于任意实数r,s,均有下面的运算性质.①r s r s=(0a a a+∈);a>,r,s R②()r s rs=(0a a∈);a>,r,s R③()r r r=(0ab a b∈).a>,0b>,r R4.2 指数函数1.指数函数的概念函数x=(0y aa≠)叫做指数函数,其中指数x是自变量,定义域是R.a>,且1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般地,指数函数x=(0y aa>,且1a≠)的图象和性质如下表所示:数学数学数学344.3 对数1.对数的概念数学数学数学35数学 数学 数学 36一般地,如果x a N =(0,1)a a >≠,那么数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Nx a log =.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当0a >,且1a ≠时,log N x a a N x =⇔=. 2. 两个重要的对数(1)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并把10log N 记为lg N .(2)自然对数:以e (e 是无理数, 2.71828e =…)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并把log e N 记作ln N . 3. 关于对数的几个结论 (1)负数和0没有对数; (2)log 10a =; (3)log 1a a =. 4. 对数的运算如果0a >,且1a ≠,0M >,0N >,那么数学 数学 数学 37(1)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 (2)log log log a a a MM N N=-;(3)log log n a a M n M =(n R ∈).5. 换底公式log log log c a cbb a=(0a >,且1a ≠,0b >,0c >,1c ≠).4.4 对数函数 1. 对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log a y x =(0a >,且1a ≠)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定义域是(0,)+∞. 2.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数学数学数学38数学 数学 数学 393. 反函数指数函数x y a =(0a >,且1a ≠)与对数函数log a y x =(0a >,且1a ≠)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定义域与值域正好互换.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 4. 不同函数增长的差异对于对数函数log a y x =(1a >)、一次函数y kx =(0k >)、指数函数x y b =(1b >)来说,尽管它们在(0,)+∞上都是增函数,但是随着x 的增大,它们增长的速度是不相同的.其中对数函数log a y x =(1a >)的增长数学 数学 数学 40速度越来越慢;一次函数y kx =(0k >)增长的速度始终不变;指数函数x y b =(1b >)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总之来说,不管a (1a >),k (0k >),b (1b >)的大小关系如何,x y b =(1b >)的增长速度最终都会大大超过y kx =(0k >)的增长速度;y kx =(0k >)的增长速度最终都会大大超过log a y x =(1a >)的增长速度.因此,总会存在一个0x ,当0x x >时,恒有log x a b kx x >>.4.5 函数的应用(二) 1. 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解 (1)函数零点的概念 对于函数()y f x =,我们把使()0f x =的实数x 叫做函数()y f x =的零点.函数()y f x =的零点就是方程()0f x =的实数解,也是函数()y f x =的图象与x 轴的公共点的横坐标.所以方程()0f x =有实数解⇔函数()y f x =有零点⇔函数()y f x =的图象与x 轴有公共点.数学 数学 数学 41(2)函数零点存在定理 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的图象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且有()()0f a f b <,那么,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内至少有一个零点,即存在(,)c a b ∈,使得()0f c =,这个c 也就是方程()0f x =的解. 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对于在区间[,]a b 上图象连续不断且()()0f a f b <的函数()y f x =,通过不断地把它的零点所在区间一分为二,使所得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给定精确度ε,用二分法求函数()y f x =零点0x 的近似值的一般步骤如下:(1)确定零点0x 的初始区间[,]a b ,验证()()0f a f b <. (2)求区间(,)a b 的中点c .(3)计算()f c ,并进一步确定零点所在的区间: ①若()0f c =(此时0x c =),则c 就是函数的零点; ②若()()0f a f c <(此时0(,)x a c ∈),则令b c =; ③若()()0f c f b <(此时0(,)x c b ∈),则令a c =.(4)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ε:若a bε-<,则得到零点的近似值a(或b);否则重复步骤(2)~(4). 由函数零点与相应方程解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二分法来求方程的近似解.3. 函数模型的应用用函数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如下:Array这一过程包括分析和理解实际问题的增长情况(是“对数增长”“直线上升”还是“指数爆炸”);根据增长情况选择函数类型构建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化归为数学问题;通过运算、推理、求解函数模型;用得到的函数模型描述实际问题的变化规律,解决有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往往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帮助画图、运算等.数学数学数学42第五章三角函数5.1 任意角和弧度制1.任意角(1)角的概念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射线在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分别叫做角的始边和终边. (2)正角、负角、零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成的角叫正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成的角叫负角;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而形成的角叫零角. 这样,我们就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了任意角. ABO数学数学数学43数学 数学 数学 44(3)象限角当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除端点外)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如果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这时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 (4)终边相同的角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360,S k k Z ββα==+⋅︒∈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 终边相同的角有无数多个,它们相差360︒的整数倍; 象限角的表示: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36090360,k k k Z αα⋅︒<<︒+⋅︒∈第二象限角的集合数学 数学 数学 45{}|90360180360,k k k Z αα︒+⋅︒<<︒+⋅︒∈第三象限角的集合{}|180360270360,k k k Z αα︒+⋅︒<<︒+⋅︒∈第四象限角的集合{}|270360360360,k k k Z αα︒+⋅︒<<︒+⋅︒∈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在以后的学习中很重要,它们的表示如下表.2. 弧度制(1)弧度的概念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在半径为r的圆中,弧长为l的弧所对的圆心角为αrad,那么lα=.r正角的弧度数是一个正数,负角的弧度数是一个负数,零角的弧度数是0.(2)弧度与角度的换算数学数学数学46数学 数学 数学47(3)关于扇形的几个公式设扇形的圆心角为α(rad ),半径为R ,弧长为l ,则有①l R α=; ②212S R α=; ③12S lR =.5.2 三角函数的概念 1. 三角函数的概念 (1)三角函数的定义一般地,任意给定一个角R α∈,它的终边OP数学 数学 数学48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 x y .把点P 的纵坐标y 叫做α的正弦函数,记作sin α,即sin y α=;把点P 的横坐标x 叫做α的余弦函数,记作cos α,即cos x α=;把点P 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yx 叫做α的正切函数,记作tan α,即tan yxα=(0x ≠).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统称为三角函数,通常将它们记为: 正弦函数 sin y α=,x R ∈; 余弦函数 cos y α=,x R ∈;正切函数 tan y α=,2x k ππ≠+(k Z ∈).数学 数学 数学 49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 (不与原点 重合)的坐标为(,)x y ,点P与原点的距离为r =可以证明:sin yr α=; cos xr α=; tan y xα=. (2)几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0,2π,π,32π的三角函数值如下表所示:数学 数学 数学 50(3)三角函数值的符号(4)诱导公式(一)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sin(2)sin k απα+⋅=, cos(2)cos k απα+⋅=, tan(2)tan k απα+⋅=,其中k Z ∈.2. 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tan αcos αsin α。

河北省2020年新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河北省2020年新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2020年新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3.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1.函数是刻画变量间对应关系的数学模型和工具。

2.函数问题的共同特征:①定义域、值域均为非空数集;②定义域和值域间有一个对应关系;③对于定义域中的任何一个自变量,在值域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与之对应。

3.函数中的对应关系可用解析式、图象、表格等表示,为了表示方便,引进符号f 统一表示对应关系。

【注】函数符号()y f x =是由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8世纪引入的。

4.函数定义一般地,设,A B 是非空的实数集,如果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 f x x A =∈。

其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 x x A ∈叫做函数的值域。

5.函数的三要素:①定义域;②对应关系;③值域。

6.(1)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可以确定出函数的值域,即一个函数的值域是由它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

(2)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函数的定义域默认是使其有意义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如y =,则默认定义域是{}0x x ≠(3)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定义域要根据实际情况定.如: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速度和时间的关系:()s t v t = ,隐含着0t ≥。

6.几个特殊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1)正比例函数()0y kx k =≠,定义域和值域都为全体实数R。

(2)一次函数()0y kx b k =+≠,定义域和值域都为全体实数R。

(3)反比例函数()0k y k x=≠,定义域为{}0x x ≠,值域为{}0y y ≠。

(4)一元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定义域为R。

①当0a >时,值域为244ac b y y a ⎧⎫-⎪⎪≥⎨⎬⎪⎪⎩⎭;②当0a <时,值域为244ac b y y a ⎧⎫-⎪⎪≤⎨⎬⎪⎪⎩⎭。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概念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概念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概念知识点总结一、内容概述高中数学必修一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函数。

函数作为数学的基本工具,贯穿整个数学的学习过程。

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初步接触并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图像特征。

函数的概念是描述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通过输入与输出的对应关系,描述了一个变量如何依赖于另一个变量的变化。

在必修一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函数的基本定义、表示方法(包括解析法、列表法和图像法),理解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等基本概念。

还将学习函数的基本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这些性质有助于理解和描述函数的变化趋势。

函数的图像也是学习的重点,通过观察和分析函数的图像,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函数的性质和行为。

1. 高中数学必修一的重要性高中数学必修一在整个数学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高中阶段的第一门数学课,必修一不仅为学生后续的数学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这门课程中的函数概念是整个数学学科的核心部分之一,涉及到众多实际应用和理论基础,对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和掌握数学语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理解和掌握高中数学必修一中的函数概念,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数学学科上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更对学生未来的学术生涯和职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将对高中数学必修一中的函数概念进行详细的知识点总结。

2. 函数概念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函数概念是数学学习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其重要性无法忽视。

函数是数学分析的基础,无论是在初等数学还是高等数学中,函数都是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的重要工具。

函数的概念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物理、化学、经济、工程等领域中,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通过函数模型进行描述和解决。

函数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有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和应用函数,学生可以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函数的性质,运用函数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3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3.1.1 函数的概念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3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3.1.1 函数的概念
对应.( × )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探究一 函数关系的判断
【例1】 给出下列对应关系,其中是从A到B的函数的

.(填序号)
①A=R,B={x|x>0},f:x→y=|2x|;
②A=Z,B=Z,f:x→y=x2-1;
③A=R,B=[1,+∞),f:x→y= +1;
④A=[-2,4],B={1},f:x→y=1;
x
y
2 018
0.07
2 019
0.08
2 020
0.06

(1)以上3个例子中,集合A,B中的元素有什么特点?
(2)按照给出的x与y的对应关系,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实
数,在集合B中是否都有与之对应的实数?与之对应的实数是
否唯一?
(3)集合B中的每一个实数都有集合A中的某一实数与之对
应吗?
提示:(1)都是实数,即A,B均为非空的实数集.
(1)f(x)= - +

;
-
(2)f(x)= + + ;

0
(3)f(x)=(x+1) +
;
-
(4)矩形的周长为60,其中一边的长为x,另一边的长y是关于x
的函数y=f(x).

- ≥ ,
解:(1)要使函数有意义,应满足
解得 x≥2,且 x≠6,
- ≠ ,
故函数的定义域为{x|x≥2,且 x≠6}.
对应关系和值域.
(2)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相
同的自变量对应的函数值也相同,那么这两个函数是同一个
函数.

3.做一做:下列函数中,与函数 y=2x 是同一个函数的是(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
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它将一个
数集中的元素映射到另一个数集中的元素。

函数可以用解析式、表格
或图象等方式表示。

函数的单调性:如果在一个区间内,对于任意的
x1<x2,都有f(x1)<f(x2)(或f(x1)>f(x2)),那么就说函数在这个
区间内是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的。

函数的单调性可以通过函数的
导数来判断。

函数的奇偶性: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就说f(x)是奇函数。

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就说f(x)是偶函数。

函数的奇偶性可以通过函数的解析式来判断。

函数的周期性:如
果函数f(x)满足f(x+T)=f(x),其中T是一个非零常数,那么就说f(x)是一个周期函数,T是它的周期。

函数的周期性可以通过函数的解析式或图象来判断。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这些函数是高中数学
中常见的函数类型。

幂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x^a,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a^x,对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log_a(x)。

这些函数的图象和性
质是需要重点掌握的。

函数的图象变换:通过平移、伸缩、对称等方式,可以将一个函数的图象变换为另一个函数的图象。

这种变换在解
题中经常用到,需要熟练掌握。

以上是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主要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
后续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解和应用,多
做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知识点总结一、内容描述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知识点总结涵盖了高中阶段关于函数基础概念及其性质的核心内容。

文章首先介绍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函数的定义、表示方法以及函数的性质等。

文章详细阐述了函数的性质,包括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以及复合函数的性质等。

文章还介绍了函数图像的画法及其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函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文章总结了函数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强调掌握函数概念与性质对于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础作用。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函数知识,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简述函数概念的重要性函数是描述自然现象和规律的重要工具。

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中,许多现象的变化过程都可以通过函数关系进行描述。

物理学中的运动规律、化学中的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等,都需要借助函数概念进行建模和分析。

函数是数学体系中的核心和基础。

函数连接了代数、几何、三角学等多个分支,是数学知识和方法综合运用的基础。

对函数概念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其它分支和领域。

函数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建立数学模型,而函数作为构建数学模型的基本元素之一,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描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在经济学、统计学、工程学等领域,函数的运用非常广泛。

函数概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一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应深入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其性质和特点,为后续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引出本文目的:总结函数的概念与性质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和归纳高一数学必修一课程中函数的核心概念与基本性质。

函数是数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函数的基础定义、性质和图像特征,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本文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全面总结函数的相关知识点,加深对函数概念与性质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函数这一重要的数学工具。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3.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1)3.1.1函数的概念 (1)第一课时函数的概念(一) (1)第二课时函数的概念(二) (5)3.1.2函数的表示法 (12)第一课时函数的表示法 (12)第二课时分段函数 (16)3.2函数的基本性质 (23)3.2.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23)第一课时函数的单调性 (23)第二课时函数的最大(小)值 (29)3.2.2奇偶性 (33)第一课时奇偶性的概念 (33)第二课时函数奇偶性的应用 (37)3.3幂函数 (40)3.4函数的应用(一) (47)3.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3.1.1函数的概念第一课时函数的概念(一)知识点函数的概念对函数概念的再理解(1)函数定义中强调“三性”:任意性、存在性、唯一性,即对于非空数集A 中的任意一个(任意性)数x,在非空数集B中都有(存在性)唯一(唯一性)的数y与之对应.这三性只要有一个不满足,便不能构成函数;(2)y=f(x)仅仅是函数符号,不是表示“y等于f与x的乘积”,f(x)也不一定就是解析式.除f(x)外,有时还用g(x),u(x),F(x),G(x)等符号来表示函数.1.在函数的概念中,如果函数y=f(x)的定义域与对应关系确定,那么函数的值域确定吗?提示:确定.2.对应关系f必须是一个解析式的形式吗?提示:不一定.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任何两个集合之间都可以建立函数关系.()(2)已知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就可以确定一个函数.()(3)定义域中的每一个x可以对应着不同的y.()(4)“y=f(x)”表示的是“y等于f与x的乘积”.()答案:(1)×(2)√(3)×(4)×2.下图中能表示函数关系的是________(填序号).解析:由于③中的2与1和3同时对应,故③不是函数.答案:①②④3.函数f(x)=14-x的定义域是________.解析:由4-x>0,解得x<4,所以原函数的定义域为{x|x<4}.答案:{x|x<4}4.已知f(x)=x2+1,则f(-1)=________.解析:∵f(x)=x2+1,∴f(-1)=(-1)2+1=2.答案:2题型一函数关系的判断[例1](1)设M={x|0≤x≤2},N={y|0≤y≤2},给出下列四个图形:其中,能表示从集合M到集合N的函数关系的个数是()A.0B.1C.2 D.3(2)(多选)下列两个集合间的对应中,是A到B的函数的有()A.A={-1,0,1},B={-1,0,1},f:A中的数的平方B.A={0,1},B={-1,0,1},f:A中的数的开方C.A=Z,B=Q,f:A中的数的倒数D.A={1,2,3,4},B={2,4,6,8},f:A中的数的2倍[解析](1)①中,因为在集合M中当1<x≤2时,在N中无元素与之对应,所以①不是;②中,对于集合M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N中都有唯一的数与之对应,所以②是;③中,x=2对应元素y=3∉N,所以③不是;④中,当x=1时,在N中有两个元素与之对应,所以④不是.因此只有②是,故选B.(2)A中,可构成函数关系;B中,对于集合A中元素1,在集合B中有两个元素与之对应,因此不是函数关系;C中,A中元素0的倒数没有意义,在集合B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因此不是函数关系;D中,可构成函数关系,故选A、D.[答案](1)B(2)AD1.判断对应关系是否为函数的2个条件(1)A,B必须是非空实数集;(2)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B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与之对应.2.根据图形判断是否为函数的方法 (1)任取一条垂直于x 轴的直线l ; (2)在定义域内平行移动直线l ;(3)若l 与图形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是函数;若在定义域内没有交点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点,则不是函数.[注意] 对应关系是“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是函数关系,“一对多”的不是函数关系.[例2]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y =x -1·1-x ; (2)y =(x -1)0+2x +1. [解] (1)由题意得,⎩⎨⎧x -1≥0,1-x ≥0⇒x =1,∴函数的定义域为{1}.(2)由题意得,⎩⎪⎨⎪⎧x -1≠0,2x +1≥0,x +1≠0,解得x >-1,且x ≠1,∴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1,且x ≠1}.求函数定义域的常用方法(1)若f (x )是分式,则应考虑使分母不为零; (2)若f (x )是偶次根式,则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3)若f (x )是指数幂,则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幂运算有意义的实数集合; (4)若f (x )是由几个式子构成的,则函数的定义域是几个部分定义域的交集; (5)若f (x )是实际问题的解析式,则应符合实际问题,使实际问题有意义.[例3]已知f(x)=11+x(x∈R,且x≠-1),g(x)=x2+2(x∈R),则f(2)=________,f(g(2))=________.[解析]∵f(x)=11+x,∴f(2)=11+2=13.又∵g(x)=x2+2,∴g(2)=22+2=6,∴f(g(2))=f(6)=11+6=17.[答案]1317求函数值的方法(1)已知f(x)的表达式时,只需用a替换表达式中的x即得f(a)的值;(2)求f(g(a))的值应遵循由里向外的原则.第二课时函数的概念(二)知识点一区间的概念1.一般区间的表示设a,b∈R,且a<b,规定如下:定义名称符号数轴表示{x|a≤x≤b}闭区间[a,b]{x|a<x<b}开区间(a,b){x|a≤x<b}半开半闭区间[a,b){x|a<x≤b}半开半闭区间(a,b]2.特殊区间的表示用区间表示下列数集:(1){x|x≥1}=________;(2){x|2<x≤3}=________;(3){x|x>-1且x≠2}=________;(4)R=________;(5){x|x≤-1}∩{x|-5≤x<2}=________;(6){x|x<9}∪{x|9<x<20}=________.答案:(1)[1,+∞)(2)(2,3](3)(-1,2)∪(2,+∞)(4)(-∞,+∞)(5)[-5,-1](6)(-∞,9)∪(9,20)知识点二同一个函数定义域和值域分别相同的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吗?提示:不一定,如果对应关系不同,这两个函数一定不是同一个函数.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f(x)=x2x与g(x)=x是同一个函数.()(2)函数f(x)=x2-x与g(t)=t2-t是同一个函数.()答案:(1)×(2)√2.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A.y=x2-9x-3与y=x+3B.y=x2-1与y=x-1C.y=x0(x≠0)与y=1(x≠0)D.y=2x+1,x∈Z与y=2x-1,x∈Z答案:C题型一区间的应用[例1]将下列集合用区间以及数轴表示出来:(1){x|x<2};(2){x|-1<x<0或1≤x≤5};(3){x|2≤x≤8且x≠5};(4){x|3<x<5}.[解](1){x|x<2}可以用区间表示为(-∞,2),用数轴表示如图①.(2){x|-1<x<0或1≤x≤5}可以用区间表示为(-1,0)∪[1,5],用数轴表示如图②.(3){x|2≤x≤8且x≠5}用区间表示为[2,5)∪(5,8],用数轴表示如图③.(4){x|3<x<5}用区间表示为(3,5),用数轴表示如图④.用区间表示数集的方法(1)区间左端点值小于右端点值;(2)区间两端点之间用“,”隔开;(3)含端点值的一端用中括号,不含端点值的一端用小括号;(4)以“-∞”,“+∞”为区间的一端时,这端必须用小括号.[例2](多选)下列式子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A.f(x)=|x|,φ(t)=t2B.y=x2,y=(x)2C.y=1+x·1-x,y=1-x2D.y=(3-x)2,y=x-3[解析]A:f(x)与φ(t)的定义域相同,又φ(t)=t2=|t|,即f(x)与φ(t)的对应关系也相同,∴f(x)与φ(t)是同一个函数;B:y=x2的定义域为R,y=(x)2的定义域为{x|x≥0},两者定义域不同,故y=x2与y=(x)2不是同一个函数;C:y=1+x·1-x的定义域为{x|-1≤x≤1},y=1-x2的定义域为{x|-1≤x≤1},即两者定义域相同.又∵y=1+x·1-x=1-x2,∴两函数的对应关系也相同.故y=1+x·1-x与y=1-x2是同一个函数;D:∵y=(3-x)2=|x-3|与y=x-3的定义域相同,但对应关系不同,∴y=(3-x)2与y=x-3不是同一个函数.[答案]AC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个函数的步骤题型三求函数的值域[例3]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y=x-1;(2)y=x2-2x+3,x∈{-2,-1,0,1,2,3};(3)y=3x-1 x+1;(4)y=2x+41-x.[解](1)(直接法)∵x≥0,∴x-1≥-1,∴y=x-1的值域为[-1,+∞).(2)(观察法)∵x∈{-2,-1,0,1,2,3},把x代入y=x2-2x+3得y=11,6,3,2,∴y=x2-2x+3的值域为{2,3,6,11}.(3)(分离常数法)y=3x-1x+1=3x+3-4x+1=3-4x+1.∵4x+1≠0,∴y≠3,∴y=3x-1x+1的值域为{y|y∈R,且y≠3}.(4)(换元法)令t=1-x(t≥0),则x=1-t2,则y=-2t2+4t+2=-2(t-1)2+4(t≥0),结合图象(图略)可得函数的值域为(-∞,4].求函数值域常用的4种方法(1)观察法: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函数,其值域可通过观察得到;(2)配方法:当所给函数是二次函数或可化为二次函数处理的函数时,可利用配方法求其值域;(3)分离常数法:此方法主要是针对有理分式,即将有理分式转化为“反比例函数类”的形式,便于求值域;(4)换元法:即运用新元代换,将所给函数化成值域易确定的函数,从而求得原函数的值域.对于f(x)=ax+b+cx+d(其中a,b,c,d为常数,且a≠0)型的函数常用换元法.抽象函数与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一、概念1.抽象函数的概念没有给出具体解析式的函数,称为抽象函数.2.复合函数的概念若函数y=f(t)的定义域为A,函数t=g(x)的定义域为D,值域为C,则当C ⊆A时,称函数y=f(g(x))为f(t)与g(x)在D上的复合函数,其中t叫做中间变量,t=g(x)叫做内层函数,y=f(t)叫做外层函数.[说明]由复合函数的定义可知,内层函数的值域是外层函数的定义域或定义域的子集,外层函数的定义域和内层函数的值域共同确定了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二、结论理解抽象函数或复合函数的定义域,要明确以下几点:(1)函数f(x)的定义域是指x的取值所组成的集合;(2)函数f(φ(x))的定义域是指x的取值范围,而不是φ(x)的范围;(3)f(t),f(φ(x)),f(h(x))三个函数中的t,φ(x),h(x)在对应关系f下的范围相同;(4)已知f(x)的定义域为A,求f(φ(x))的定义域,其实质是已知φ(x)的范围(值域)为A,求出x的取值范围;(5)已知f(φ(x))的定义域为B,求f(x)的定义域,其实质是已知f(φ(x))中的x 的取值范围为B,求出φ(x)的范围(值域),此范围就是f(x)的定义域.[迁移应用]1.已知f (x )的定义域,求f (g (x ))的定义域[例1] 已知函数f (x )=-x 2+2x +3,则函数f (3x -2)的定义域为( ) A.⎣⎢⎡⎦⎥⎤13,53 B.⎣⎢⎡⎦⎥⎤-1,53 C .[-3,1]D.⎣⎢⎡⎦⎥⎤13,1 [思路点拨] 解题的关键是求出函数y =f (x )中x 的范围,这个范围即为3x -2的范围,建立不等式求出自变量x 的范围即可.[解析] 由-x 2+2x +3≥0, 解得-1≤x ≤3,即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3]. 由-1≤3x -2≤3,解得13≤x ≤53, 则函数f (3x -2)的定义域为⎣⎢⎡⎦⎥⎤13,53.[答案] A2.已知f (g (x ))的定义域,求f (x )的定义域[例2] 已知f (x 2-1)定义域为[0,3],则f (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 [思路点拨] 定义域是指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则f (x 2-1)中x ∈[0,3],求出x 2-1的范围,这个范围即为f (x )的定义域.[解析] 根据f (x 2-1)定义域为[0,3],得x ∈[0,3], ∴x 2∈[0,9],∴x 2-1∈[-1,8]. 故f (x )的定义域为[-1,8]. [答案] [-1,8]3.已知f (g (x ))的定义域,求f (h (x ))的定义域[例3] 若函数f (x +1)的定义域为⎣⎢⎡⎦⎥⎤-12,2,则函数f (x -1)的定义域为________.[思路点拨] 由f (x +1)的定义域为⎣⎢⎡⎦⎥⎤-12,2,即-12≤x ≤2,可求得12≤x +1≤3,也就是f (x )的定义域为⎣⎢⎡⎦⎥⎤12,3,由此可推出12≤x -1≤3,进而求出x 的范围即为f (x -1)的定义域.[解析] 由题意知-12≤x ≤2,则12≤x +1≤3,即f (x )的定义域为⎣⎢⎡⎦⎥⎤12,3,∴12≤x -1≤3,解得32≤x ≤4.故f (x -1)的定义域是⎣⎢⎡⎦⎥⎤32,4.[答案] ⎣⎢⎡⎦⎥⎤32,43.1.2 函数的表示法第一课时 函数的表示法知识点 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三种表示法的优缺点比较1.函数y =f (x )的关系如下表,则f (11)=( )x 0<x <5 5≤x <10 10≤x <15 15≤x ≤20y23 45A .2B .3C.4 D.5答案:C2.已知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0,3),(3,0),则f(f(0))=()A.2 B.4C.0 D.3答案:C3.若反比例函数f(x)满足f(3)=-6,则f(x)的解析式为________.答案:f(x)=-18x题型一函数的表示法[例1](链接教科书第67页例4)某问答游戏的规则是:共答5道选择题,基础分为50分,每答错一道题扣10分,答对不扣分.试分别用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表示一个参与者的得分y与答错题目道数x(x∈{0,1,2,3,4,5})之间的函数关系y=f(x).[解](1)用列表法可将函数y=f(x)表示为x 01234 5y 50403020100(2)用图象法可将函数y=f(x)表示为(3)用解析法可将函数y=f(x)表示为y=50-10x,x∈{0,1,2,3,4,5}.1.函数的三种表示法的选择解析法、图象法和列表法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刻画了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采用解析法的前提是变量间的对应关系明确,采用图象法的前提是函数的变化规律清晰,采用列表法的前提是定义域内自变量的个数较少.2.用三种表示法表示函数时的注意点 (1)解析法必须注明函数的定义域;(2)列表法必须罗列出所有的自变量的值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 (3)图象法必须清楚函数图象是“点”还是“线”.题型二函数图象的作法及应用[例2] 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求出其值域: (1)y =2x +1,x ∈[0,2]; (2)y =2x ,x ∈[2,+∞).[解] (1)当x ∈[0,2]时,图象是直线y =2x +1的一部分,如图①,观察图象可知,其值域为[1,5].(2)当x ∈[2,+∞)时,图象是反比例函数y =2x 的一部分,如图②,观察图象可知其值域为(0,1].描点法作函数图象的三个关注点(1)画函数图象时首先关注函数的定义域,即在定义域内作图;(2)图象是实线或实点,定义域外的部分有时可用虚线来衬托整个图象; (3)要标出某些关键点,例如图象的顶点、端点、与坐标轴的交点等.要分清这些关键点是实心点还是空心圈.[注意] 函数图象既可以是连续的曲线,也可以是直线、折线、离散的点等.题型三函数解析式的求法角度一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例3]已知f(x)是二次函数,且f(x+1)+f(x-1)=2x2-4x,求f(x).[解]设f(x)=ax2+bx+c(a≠0),则f(x+1)+f(x-1)=a(x+1)2+b(x+1)+c+a(x-1)2+b(x-1)+c=2ax2+2bx+2a+2c=2x2-4x,∴{2a=2,2b=-4,2a+2c=0,∴{a=1,b=-2,c=-1,∴f(x)=x2-2x-1.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已知函数的类型,如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即可设出f(x)的解析式,再根据条件列方程(或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进而求出函数解析式.角度二用换元法(配凑法)求函数解析式[例4]求下列函数的解析式:(1)已知f(x+1)=x+2x,求f(x);(2)已知f(x+2)=2x+3,求f(x).[解](1)法一(换元法):令t=x+1,则x=(t-1)2,t≥1,所以f(t)=(t-1)2+2(t-1)=t2-1(t≥1),所以f(x)的解析式为f(x)=x2-1(x≥1).法二(配凑法):f(x+1)=x+2x=x+2x+1-1=(x+1)2-1.因为x+1≥1,所以f(x)的解析式为f(x)=x2-1(x≥1).(2)f(x+2)=2x+3=2(x+2)-1,∴f(x)=2x-1.换元法、配凑法求函数解析式已知f (g (x ))=h (x ),求f (x ),有两种方法:(1)换元法,即令t =g (x ),解出x ,代入h (x )中,得到一个含t 的解析式,再用x 替换t ,便得到f (x )的解析式.利用换元法解题时,换元后要确定新元t 的取值范围,即函数f (x )的定义域; (2)配凑法,即从f (g (x ))的解析式中配凑出g (x ),用g (x )来表示h (x ),然后将解析式中的g (x )用x 代替即可.角度三 用方程组法求函数解析式[例5] 已知函数f (x )对于任意的x 都有f (x )-2f (-x )=1+2x ,求f (x )的解析式.[解] 在f (x )-2f (-x )=1+2x 中,以-x 代换x ,可得f (-x )-2f (x )=1-2x , 则⎩⎨⎧f (x )-2f (-x )=1+2x , f (-x )-2f (x )=1-2x , 消去f (-x ),可得f (x )=23x -1.方程组法求函数的解析式方程组法(消去法),适用于自变量具有对称规律的函数表达式,如互为相反数的f (-x ),f (x )的函数方程,通过对称规律再构造一个关于f (-x ),f (x )的方程,联立解出f (x ).第二课时 分段函数知识点 分段函数 1.分段函数如果函数y =f (x ),x ∈A ,根据自变量x 在A 中不同的取值范围,有着不同的对应关系,则称这样的函数为分段函数.2.分段函数的图象分段函数有几段,它的图象就由几条曲线组成.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根据每段的定义区间和表达式依次画出图象,要注意每段图象的端点是空心点还是实心点,组合到一起就得到整个分段函数的图象.对分段函数的再理解(1)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处理分段函数问题时,要先确定自变量的取值在哪个区间,从而选取相应的对应关系;(2)分段函数在书写时用大括号把各段函数合并写成一个函数的形式,并且必须指明各段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所有自变量取值区间的并集.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只能写成一个集合的形式,不能分开写成几个集合的形式;(4)分段函数的值域是各段函数在对应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值域的并集.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分段函数由几个函数构成.( )(2)函数f (x )={x +1,x ≤1,-x +3,x >1是分段函数.( )(3)分段函数尽管在定义域不同的部分有不同的对应关系,但它们是一个函数.( )(4)分段函数各段上的函数值集合的交集为∅.( ) 答案:(1)× (2)√ (3)√ (4)×2.已知f (x )=⎩⎨⎧-x ,x ≤0,x 2,x >0.则f (-2)=________.答案:23.函数y =⎩⎨⎧x 2,x >0,-2,x <0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值域为____________.答案:(-∞,0)∪(0,+∞) {-2}∪(0,+∞)4.下列图形是函数y =x |x |的图象的是________(填序号).答案:④[例1] 已知函数f (x )=⎩⎨⎧x +1,x ≤-2,3x +5,-2<x <2,2x -1,x ≥2,求f (-5),f (1),f ⎝ ⎛⎭⎪⎫f ⎝ ⎛⎭⎪⎫-52.[解] 由-5∈(-∞,-2],1∈(-2,2),-52∈(-∞,-2],知f (-5)=-5+1=-4,f (1)=3×1+5=8,f ⎝ ⎛⎭⎪⎫f ⎝ ⎛⎭⎪⎫-52=f ⎝ ⎛⎭⎪⎫-52+1=f ⎝ ⎛⎭⎪⎫-32=3×⎝ ⎛⎭⎪⎫-32+5=12.[母题探究]1.(变设问)本例条件不变,若f (a )=3,求实数a 的值.解:当a ≤-2时,f (a )=a +1=3,即a =2>-2,不合题意,舍去;当-2<a <2时,f (a )=3a +5=3,即a =-23∈(-2,2),符合题意;当a ≥2时,f (a )=2a -1=3,即a =2∈[2,+∞),符合题意.综上可得,当f (a )=3时,a 的值为-23或2.2.(变设问)本例条件不变,若f (x )>2x ,求x 的取值范围.解:当x ≤-2时,f (x )>2x 可化为x +1>2x ,即x <1,所以x ≤-2; 当-2<x <2时,f (x )>2x 可化为3x +5>2x ,即x >-5,所以-2<x <2; 当x ≥2时,f (x )>2x 可化为2x -1>2x ,则x ∈∅. 综上可得,x 的取值范围是{x |x <2}.1.求分段函数函数值的方法(1)先确定要求值的自变量属于哪一段区间;(2)然后代入该段的解析式求值,直到求出值为止.当出现f (f (x 0))的形式时,应从内到外依次求值.2.已知分段函数的函数值求对应的自变量的值,可分段利用函数解析式求得自变量的值,但应注意检验函数解析式的适用范围,也可先判断每一段上的函数值的范围,确定解析式再求解.。

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高中数学教材中,必修一的函数部分是学生们打下数学基础的重要一环。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必修一中的一些重要函数知识点。

1. 函数的基本概念在学习函数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

函数是一种关系,它将一个自变量的值映射到一个因变量的值上。

通常用符号y=f(x)表示,其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而f(x)表示函数的表达式。

2.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在研究函数时,我们需要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函数的定义域是指自变量可以取的值的集合,而值域是指函数在定义域上可以取到的所有值的集合。

确定定义域和值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函数的特征。

3. 常见的基本函数类型在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常见的基本函数类型,如常数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

常数函数是指函数的值始终保持不变;一次函数是指函数的表达式为y=ax+b,其中a和b为常数,是直线的图像;二次函数是指函数的表达式为y=ax^2+bx+c,其中a、b和c为常数,是抛物线的图像。

4. 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通过绘制函数的图像,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函数的性质。

函数的图像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对称性等。

例如,当函数的图像上升时,我们可以判断函数为递增函数;当函数的图像下降时,我们可以判断函数为递减函数。

5. 反函数及其性质在必修一中,我们还学习了反函数的概念。

反函数是指从因变量到自变量的映射关系。

如果一个函数与其反函数互为逆映射关系,则称两个函数为互逆函数。

反函数具有与原函数相反的性质,例如,若原函数为递增函数,则反函数为递减函数。

6. 复合函数复合函数在数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复合函数是将一个函数的输出作为另一个函数的输入,最终得到一个新的输出。

通过拆解和组合函数,我们可以更灵活地处理各种复杂的数学问题。

7. 函数的运算在学习必修一的函数知识时,我们还需要掌握函数的运算规则。

常见的函数运算包括函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

高一数学必修1函数的知识点归纳

高一数学必修1函数的知识点归纳

高一数学必修1函数的知识点归纳一、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1.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个数学概念,是一个输入-输出的对应关系。

2.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可以通过集合表示法、解析式表示法、图像表示法等方式进行表示。

二、函数的性质1.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所有能够使函数有意义的输入值的集合,值域是所有函数可能的输出值的集合。

2.奇偶性:如果对于定义域中的任意x,有f(-x)=f(x),则函数是偶函数;如果对于定义域中的任意x,有f(-x)=-f(x),则函数是奇函数。

3.增减性:如果对于定义域中的任意两个数a和b,有a<b时f(a)<f(b),则函数是增函数;如果a<b时f(a)>f(b),则函数是减函数;如果存在a和b,使得a<b但f(a)>f(b),则函数是不严格增函数。

4.周期性:如果存在一个正数T,使得对于定义域中的任意x,有f(x+T)=f(x),则函数是周期函数。

三、一次函数1. 一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又叫线性函数,表示为 f(x) = kx+b,其中 k 和 b 是常数,k 称为斜率,b 称为截距。

2.特殊情况下的一次函数:当k=0时,函数是与x轴平行的直线,称为常量函数;当b=0时,函数是通过原点的直线,称为比例函数。

四、二次函数1. 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表示为 f(x) = ax^2+bx+c,其中 a、b、c 是常数,且 a 不等于 0。

2.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开口的方向和二次项系数a的正负有关。

3.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b/2a,f(-b/2a)),是抛物线的最低点或最高点;对于任意定义域内的x,有f(x)=f(-b/2a)-D,其中D是抛物线与x轴的距离。

五、幂函数1.幂函数的定义:幂函数表示为f(x)=x^n,其中x是自变量,n是常数。

2.幂函数的图像:幂函数的图像根据n的奇偶性、正负和定义域的正负情况,分为四种情况。

人教版高中数学 必修1(函数)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数学 必修1(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 必修1(函数)知识点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 表示自然数集,N*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名称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子集B A ⊆(或)A B ⊇A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1)A ⊆A(2)A ∅⊆(3)若B A ⊆且B C ⊆,则A C ⊆ (4)若B A ⊆且B A ⊆,则A B =A(B)或B A真子集A ≠⊂B(或B ≠⊃A )B A ⊆,且B 中至少有一元素不属于A(1)A ≠∅⊂(A 为非空子集)(2)若A B ≠⊂且B C ≠⊂,则A C ≠⊂B A集合 相等A B =A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 ,B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A(1)A ⊆B (2)B ⊆AA(B)(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21n -个非空子集,它有22n-非空真子集.【1.1.3】集合的基本运算(8)交集、并集、补集名称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交集A B{|,x x A∈且}x B∈(1)A A A=(2)A∅=∅(3)A B A⊆A B B⊆BA并集A B{|,x x A∈或}x B∈(1)A A A=(2)A A∅=(3)A B A⊇A B B⊇BA补集U Að{|,}x x U x A∈∉且1()UA A=∅ð2()UA A U=ð【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解集||(0)x a a<>{|}x a x a-<<||(0)x a a>>|x x a<-或}x a>||,||(0)ax b c ax b c c+<+>>把ax b+看成一个整体,化成||x a<,||(0)x a a>>型不等式来求解(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判别式24b ac∆=-∆>0∆=0∆<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的图象O 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的根21,242b b acxa-±-=(其中12)x x<122bx xa==-无实根()()()U U UA B A B=痧?()()()U U UA B A B=痧?20(0)ax bx c a ++>>的解集1{|x x x <或2}x x >{|x }2b x a≠-R20(0)ax bx c a ++<>的解集12{|}x x x x <<∅ ∅〖1.2〗函数及其表示 【1.2.1】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数x ,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一个函数,记作:f A B →.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③只有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①设,a b 是两个实数,且a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或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做[,)a b ,(,]a b ;满足,,,x a x a x b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分别记做[,),(,),(,],(,)a a b b +∞+∞-∞-∞. 注意:对于集合{|}x a x b <<与区间(,)a b ,前者a 可以大于或等于b ,而后者必须a b <.(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f x 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②()f x 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③()f x 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⑤tan y x =中,()2x k k Z ππ≠+∈.⑥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 ⑦若()f x 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定义域一般是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⑧对于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一般步骤是:若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a b ,其复合函数[()]f g x 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a g x b ≤≤解出.⑨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求其定义域,根据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⑩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4)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用方法:①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或最值.②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然后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③判别式法:若函数()y f x =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y 的关于x 的二次方程2()()()0a y x b y x c y ++=,则在()0a y ≠时,由于,x y 为实数,故必须有2()4()()0b y a y c y ∆=-⋅≥,从而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④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⑤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三角代换可将代数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⑥反函数法: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⑦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图象或几何方法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⑧函数的单调性法.【1.2.2】函数的表示法(5)函数的表示方法表示函数的方法,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6)映射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到B 的映射,记作:f A B →.②给定一个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且,a A b B ∈∈.如果元素a 和元素b 对应,那么我们把元素b 叫做元素a 的象,元素a 叫做元素b 的原象.yxo〖1.3〗函数的基本性质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函数的单调性①定义及判定方法 函数的 性 质定义图象判定方法 函数的 单调性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当x .1.< x ..2.时,都有f(x ...1.)<f(x .....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 x 1x 2y=f(X)xy f(x )1f(x )2o(1)利用定义(2)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图象(在某个区间图象上升为增) (4)利用复合函数 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当x .1.< x ..2.时,都有f(x ...1.)>f(x .....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y=f(X)yxox x 2f(x )f(x )211(1)利用定义(2)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图象(在某个区间图象下降为减) (4)利用复合函数②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增函数的和是增函数,两个减函数的和是减函数,增函数减去一个减函数为增函数,减函数减去一个增函数为减函数. ③对于复合函数[()]y f g x =,令()u g x =,若()y f u =为增,()u g x =为增,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减,()u g x =为减,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增,()ug x =为减,则[()]y f g x =为减;若()y f u =为减,()u g x =为增,则[()]y f g x =为减.(2)打“√”函数()(0)af x x a x=+>的图象与性质 ()f x 分别在(,]a -∞-、[,)a +∞上为增函数,分别在[,0)a -、(0,]a 上为减函数.(3)最大(小)值定义 ①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2)存在0x I ∈,使得0()f x M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f x 的最大值,记作max ()f x M =.②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2)存在0x I ∈,使得0()f x m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f x 的最小值,记作max ()f x m =.【1.3.2】奇偶性(4)函数的奇偶性①定义及判定方法 函数的 性 质定义图象判定方法 函数的 奇偶性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奇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偶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y 轴对称) ②若函数()f x 为奇函数,且在0x =处有定义,则(0)0f =.③奇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同,偶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反.④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偶函数(或奇函数),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奇函数.〖补充知识〗函数的图象(1)作图利用描点法作图:①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②化解函数解析式; ③讨论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 ④画出函数的图象. 利用基本函数图象的变换作图:要准确记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各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 ①平移变换0,0,|()()h h h h y f x y f x h ><=−−−−−−−→=+左移个单位右移|个单位0,0,|()()k k k k y f x y f x k ><=−−−−−−−→=+上移个单位下移|个单位②伸缩变换01,1,()()y f x y f x ωωω<<>=−−−−→=伸缩01,1,()()A A y f x y Af x <<>=−−−−→=缩伸③对称变换()()x y f x y f x =−−−→=-轴()()y y f x y f x =−−−→=-轴()()y f x y f x =−−−→=--原点 1()()y x y f x y f x -==−−−−→=直线 ()(||)y y y y f x y f x =−−−−−−−−−−−−−−−→=去掉轴左边图象保留轴右边图象,并作其关于轴对称图象()|()|x x y f x y f x =−−−−−−−−−→=保留轴上方图象将轴下方图象翻折上去(2)识图对于给定函数的图象,要能从图象的左右、上下分别范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注意图象与函数解析式中参数的关系. (3)用图函数图象形象地显示了函数的性质,为研究数量关系问题提供了“形”的直观性,它是探求解题途径,获得问题结果的重要工具.要重视数形结合解题的思想方法.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1〗指数函数【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根式的概念①如果,,,1nxa a R x R n =∈∈>,且n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当n 是奇数时,a 的n 次方根用符号n a 表示;当n 是偶数时,正数a 的正的n 次方根用符号n a 表示,负的n 次方根用符号na -表示;0的n 次方根是0;负数a 没有n 次方根.②式子na 叫做根式,这里n 叫做根指数,a 叫做被开方数.当n 为奇数时,a 为任意实数;当n 为偶数时,0a ≥.③根式的性质:()n n a a=;当n为奇数时,nn a a=;当n为偶数时,(0)|| (0)nn a a a a a a ≥⎧==⎨-<⎩. (2)分数指数幂的概念①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0,,,m n m na a a m n N +=>∈且1)n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②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11()()(0,,,m m m nn n aa m n N a a-+==>∈且1)n >.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注意口诀:底数取倒数,指数取相反数. (3)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①(0,,)rs r s aa a a r s R +⋅=>∈ ②()(0,,)r s rs a a a r s R =>∈③()(0,0,)rr r ab a b a b r R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4)指数函数 函数名称指数函数定义函数(0x y a a =>且1)a ≠叫做指数函数图象1a >01a <<定义域 R值域(0,)+∞过定点 图象过定点(0,1),即当0x =时,1y =.奇偶性 非奇非偶单调性在R 上是增函数在R 上是减函数函数值的 变化情况1(0)1(0)1(0)x x x a x a x a x >>==<< 1(0)1(0)1(0)x x x a x a x a x <>==>< a 变化对 图象的影响在第一象限内,a 越大图象越高;在第二象限内,a 越大图象越低.〖2.2〗对数函数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1)对数的定义 ①若(0,1)xaN a a =>≠且,则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log a xN =,其中a 叫做底数,N叫做真数.②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③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log (0,1,0)x ax N a N a a N =⇔=>≠>.xa y =xy(0,1)O1y =xa y =xy(0,1)O1y =(2)几个重要的对数恒等式log 10a =,log 1a a =,log b a a b =.(3)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常用对数:lg N ,即10log N ;自然对数:ln N,即log eN (其中 2.71828e =…). (4)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0,1,0,0aa M N >≠>>,那么①加法:log log log ()aa a M N MN += ②减法:log log log a a aM M N N-=③数乘:log log ()n a a n M M n R =∈ ④log a N a N =⑤loglog (0,)bn a a n M M b n R b =≠∈ ⑥换底公式:log log (0,1)log b a b N N b b a=>≠且【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5)对数函数 函数 名称 对数函数定义函数log (0a y x a =>且1)a ≠叫做对数函数图象1a >01a <<定义域 (0,)+∞值域 R过定点 图象过定点(1,0),即当1x=时,0y =.奇偶性 非奇非偶单调性在(0,)+∞上是增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xyO(1,0)1x =log a y x=xyO (1,0)1x =log a y x=函数值的 变化情况log 0(1)log 0(1)log 0(01)a a a x x x x x x >>==<<<log 0(1)log 0(1)log 0(01)a a a x x x x x x <>==><<a 变化对 图象的影响在第一象限内,a 越大图象越靠低;在第四象限内,a 越大图象越靠高.(6)反函数的概念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A ,值域为C ,从式子()y f x =中解出x ,得式子()x y ϕ=.如果对于y 在C 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式子()x y ϕ=,x 在A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式子()xy ϕ=表示x 是y 的函数,函数()x y ϕ=叫做函数()y f x =的反函数,记作1()x f y -=,习惯上改写成1()y f x -=.(7)反函数的求法①确定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②从原函数式()y f x =中反解出1()x f y -=;③将1()xf y -=改写成1()y f x -=,并注明反函数的定义域.(8)反函数的性质 ①原函数()y f x =与反函数1()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②函数()y f x =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其反函数1()y f x -=的值域、定义域.③若(,)P a b 在原函数()y f x =的图象上,则'(,)P b a 在反函数1()y f x -=的图象上.④一般地,函数()y f x =要有反函数则它必须为单调函数.〖2.3〗幂函数(1)幂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y x α=叫做幂函数,其中x 为自变量,α是常数.(2)幂函数的图象(3)幂函数的性质①图象分布:幂函数图象分布在第一、二、三象限,第四象限无图象.幂函数是偶函数时,图象分布在第一、二象限(图象关于y 轴对称);是奇函数时,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是非奇非偶函数时,图象只分布在第一象限.②过定点: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通过点(1,1). ③单调性:如果0α>,则幂函数的图象过原点,并且在[0,)+∞上为增函数.如果0α<,则幂函数的图象在(0,)+∞上为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图象无限接近x 轴与y 轴.④奇偶性:当α为奇数时,幂函数为奇函数,当α为偶数时,幂函数为偶函数.当qpα=(其中,p q 互质,p 和q Z ∈),若p 为奇数q 为奇数时,则q py x=是奇函数,若p 为奇数q 为偶数时,则q py x=是偶函数,若p 为偶数q 为奇数时,则qpy x=是非奇非偶函数.⑤图象特征:幂函数,(0,)y x x α=∈+∞,当1α>时,若01x <<,其图象在直线y x =下方,若1x >,其图象在直线y x =上方,当1α<时,若01x <<,其图象在直线y x =上方,若1x >,其图象在直线y x =下方.〖补充知识〗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①一般式:2()(0)f x ax bx c a =++≠②顶点式:2()()(0)f x a x h k a =-+≠③两根式:12()()()(0)f x a x x x x a =--≠(2)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①已知三个点坐标时,宜用一般式.②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或与对称轴有关或与最大(小)值有关时,常使用顶点式. ③若已知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且横线坐标已知时,选用两根式求()f x 更方便.(3)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①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对称轴方程为,2bx a=-顶点坐标是24(,)24b ac b a a--.②当0a>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函数在(,]2b a -∞-上递减,在[,)2ba-+∞上递增,当2b x a =-时,2min 4()4ac b f x a -=;当0a<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函数在(,]2b a -∞-上递增,在[,)2ba-+∞上递减,当2bx a=-时,2max 4()4ac b f x a-=.③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当240b ac ∆=->时,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11221212(,0),(,0),||||||M x M x M M x x a ∆=-=. (4)一元二次方程20(0)axbx c a ++=≠根的分布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是二次函数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知识在初中代数中虽有所涉及,但尚不够系统和完整,且解决的方法偏重于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关系定理(韦达定理)的运用,下面结合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系统地来分析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分布. 设一元二次方程20(0)axbx c a ++=≠的两实根为12,x x ,且12x x ≤.令2()f x ax bx c =++,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此类问题:①开口方向:a ②对称轴位置:2b x a=-③判别式:∆ ④端点函数值符号. ①k <x 1≤x 2 ⇔xy1x 2x 0>a O∙ab x 2-=0)(>k f kx y1x 2x O∙abx 2-=k<a 0)(<k f②x 1≤x 2<k ⇔xy1x 2x 0>a O∙ab x 2-=k 0)(>k fxy1x 2x O∙ab x 2-=k<a 0)(<k f③x 1<k <x 2 ⇔ af (k )<0)(<k f xy1x 2x 0>a O∙kx y1x 2x O ∙k<a 0)(>k f④k 1<x 1≤x 2<k 2 ⇔xy1x 2x 0>a O∙∙1k 2k 0)(1>k f 0)(2>k f ab x 2-=xy1x 2x O∙<a 1k ∙2k 0)(1<k f 0)(2<k f ab x 2-=⑤有且仅有一个根x 1(或x 2)满足k 1<x 1(或x 2)<k 2 ⇔ f (k 1)f (k 2)<0,并同时考虑f (k 1)=0或f (k 2)=0这两种情况是否也符合xy1x 2x 0>a O ∙∙1k2k 0)(1>k f 0)(2<k fxy1x 2x O∙<a 1k∙2k 0)(1>k f 0)(2<k f⑥k 1<x 1<k 2≤p 1<x 2<p 2 ⇔ 此结论可直接由⑤推出. (5)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在闭区间[,]p q 上的最值设()f x 在区间[,]p q 上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m ,令01()2x p q =+. (Ⅰ)当0a>时(开口向上)①若2b p a -<,则()m f p = ②若2b p q a ≤-≤,则()2bm f a=- ③若2b q a ->,则()m f q =①若02b x a-≤,则()M f q = ②02b x a->,则()M f p =(Ⅱ)当0a<时(开口向下)①若2b p a -<,则()M f p = ②若2b p q a ≤-≤,则()2bM f a =- ③若2b q a ->,则()M f q =①若02b x a -≤,则()m f q = ②02b x a->,则()m f p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一、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D x x f y ∈=,把使0)(=x f 成立的实数x 叫做函数))((D x x f y ∈=的零点。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知识点总结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知识点总结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1.函数的概念:一般地,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记作:y=f(x),x∈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1)函数的定义域的求法:①自然型:解析式自身有意义,如分式函数的分母不为零,偶次根式函数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对数函数的真数为正数;②实际型:解决函数的综合问题与应用问题时,应认真考察自变量x的实际意义。

(2)求函数的值域的方法:①配方法(将函数转化为二次函数);②不等式法(运用不等式的各种性质);③函数法(运用函数的单调性、函数图象等)。

(3)两个函数的相等:当且仅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都分别相同时,这两个函数才是同一个函数。

3.常用的函数表示法(1)解析法:就是把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用一个等式来表示,这个等式叫做函数的解析表达式,简称解析式;(2)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3)图象法:就是用函数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4.分段函数:若一个函数的定义域分成了若干个子区间,而每个子区间的解析式不同,这种函数又称分段函数;5.区间的概念:设a,b是两个实数,且a<b,我们规定:(1)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表示[a,b];(2)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表示(a,b);(3)满足不等式a≤x<b或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表示[a,b)或(a,b];a,b都叫做区间的端点。

(4)代数与几何表示对照表(数轴上用实心点表示包括在区间内的端点,用空心点表示不包括在区间内的端点)(5)3.2 函数的基本性质⊆: 1.单调性:(1)定义: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区间D I①∀ x1,x2∈D,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特别地,当函数f(x)在它的定义域上单调递增时,我们成它是增函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必修 1 函数概念及性质(知识点总结)(一)函数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概念:设A、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 f ,使对于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数 x,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 f(x)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 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 B 的一个函数.记作: y=f(x) , x∈A.其中, x 叫做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 x 的值相对应的 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 {f(x)| x ∈A } 叫做函数的值域.注意:○2 如果只给出解析式 y=f(x) ,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则函数的定义域即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 3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定义域补充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 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 (1) 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2) 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3) 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4) 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 1. (5) 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 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 的值组成的集合. (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6) 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 又注意: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为函数的定义域。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再注意:( 1)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 2)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②定义域一致 (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 见课本 21 页相关例2)值域补充(1)、函数的值域取决于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不论采取什么方法求函数的值域都应先考虑其定义域 . (2). 应熟悉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函数及各三角函数的值域,它是求解复杂函数值域的基础 . (3). 求函数值域的常用方法有:直接法、反函数法、换元法、配方法、均值不等式法、判别式法、单调性法等.3.函数图象知识归纳(1) 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y=f(x) , (x ∈ A) 中的x为横坐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 P(x,y)的集合 C,叫做函数y=f(x),(x ∈A) 的图象.C 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 ,反过来,以满足 y=f(x) 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 x、 y 为坐标的点 (x , y) ,均在C上. 即记为 C={ P(x,y) | y= f(x) , x ∈ A }图象 C 一般的是一条光滑的连续曲线( 或直线 ), 也可能是由与任意平行与Y 轴的直线最多只有一个交点的若干条曲线或离散点组成.(2) 画法A、描点法:根据函数解析式和定义域,求出x,y 的一些对应值并列表,以 (x,y) 为坐标在坐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 P(x, y) ,最后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B、图象变换法(请参考必修 4 三角函数)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即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和对称变换(3)作用:1、直观的看出函数的性质;2、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解题的思路。

提高解题的速度。

发现解题中的错误。

4.快去了解区间的概念(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2)无穷区间;(3)区间的数轴表示.5.什么叫做映射一般地,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 f ,使对于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 x,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 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 f : A B 为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映射。

记作“ f : A B”给定一个集合 A 到 B 的映射,如果a∈ A,b ∈ B. 且元素 a 和元素 b 对应,那么,我们把元素b 叫做元素 a 的象,元素 a 叫做元素 b 的原象说明: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①集合A、 B 及对应法则f 是确定的;②对应法则有“方向性”,即强调从集合 A 到集合 B的对应,它与从 B 到 A 的对应关系一般是不同的;③对于映射 f : A→ B 来说,则应满足:(Ⅰ)集合A 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 B中都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Ⅱ)集合 A 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 B 中对应的象可以是同一个;(Ⅲ)不要求集合 B 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 A 中都有原象。

6.常用的函数表示法及各自的优点:1○ 函数图象既可以是连续的曲线,也可以是直线、折线、离散的点等等,注意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函数图象的依据;○ 2 解析法:必须注明函数的定义域;○3 图象法:描点法作图要注意: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化简函数的解析式;观察函数的特征;○ 4 列表法:选取的自变量要有代表性,应能反映定义域的特征.注意啊:解析法:便于算出函数值。

列表法:便于查出函数值。

图象法:便于量出函数值补充一:分段函数(参见课本 P24-25 )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

在不同的范围里求函数值时必须把自变量代入相应的表达式。

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不能写成几个不同的方程,而就写函数值几种不同的表达式并用一个左大括号括起来,并分别注明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 1)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不要把它误认为是几个函数;( 2)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并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补充二:复合函数如果 y=f(u),(u ∈ M),u=g(x),(x ∈ A), 则 y=f[g(x)]=F(x) ,(x ∈ A) 称为 f 、g 的复合函数。

例如 : y=2sinX y=2cos(X 2+1)7.函数单调性(1).增函数设函数 y=f(x) 的定义域为 I ,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的某个区间 D 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 x1<x2时,都有 f(x 1)<f(x 2),那么就说f(x) 在区间 D 上是增函数。

区间D称为 y=f(x) 的单调增区间(睇清楚课本单调区间的概念)如果对于区间 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 1 2 1 2 时,都有f(x1) >f(x2) ,那么就x , x ,当 x <x说 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区间D称为y=f(x) 的单调减区间 .1注意:○ 函数的单调性是在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上的性质,是函数的局部性质;2(2) 图象的特点如果函数 y=f(x) 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说函数 y=f(x) 在这一区间上具有 ( 严格的) 单调性,在单调区间上增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上升的,减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下降的.(3). 函数单调区间与单调性的判定方法 (A) 定义法:○1 任取 x 1,x 2∈D ,且 x 1<x 2;○2 作差 f(x 1) - f(x 2) ;○3 变形(通常是因式分解和配方) ;○4定号(即判断差 f(x 1) - f(x 2) 的正负);○5下结论 (指出函数 f(x) 在给定的区间 D 上的单调 性).(B) 图象法 ( 从图象上看升降 )_(C)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复合函数 f [ g(x) ] 的单调性与构成它的函数 u=g(x) ,y=f(u) 的单调性密切相关, 其规律如下:函数单调性u=g(x) 增 增 减 减 y=f(u)增 减 增 减 y=f [ g(x) ]增减减增注意: 1、函数的单调区间只能是其定义域的子区间 , 不能把单调性相同的区间和在一起写成其并集 . 2 、还记得我们在选修里学习简单易行的导数法判定单调性吗?8.函数的奇偶性 (1)偶函数一般地, 对于函数 f(x) 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 ,都有 f( -x)=f(x),那么 f(x) 就叫做偶函数.(2).奇函数一般地, 对于函数 f(x) 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 ,都有 f( -x)=f(x),那么 f(x) 就叫做奇函数.注意:○1 函数是奇函数或是偶函数称为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函数可能没有奇偶性 , 也可能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2 由函数的奇偶性定义可知,函数具有奇偶性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一 个 x ,则- x 也一定是定义域内的一个自变量(即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3)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图象的特征 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总结: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格式步骤:○1 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定义域23-x) = f(x) 或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 确定 f( - x) 与 f(x)的关系; ○ 作出相应结论: 若 f(f( - x) - f(x) = 0 ,则 f(x) 是偶函数;若 f( -x) = - f(x) 或 f(-x) + f(x) = 0 ,则 f(x)是奇函数.注意啊: 函数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首先看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若不对称则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 . 若对称, (1) 再根据定义判定 ; (2) 有时判定 f(-x)= ± f(x) 比较困难,可考虑根据是否有 f(-x) ± f(x)= 0 或 f(x) / f(-x)=±1 来判定 ; (3)利用定理,或借助函数的图象判定.9、函数的解析表达式(1). 函数的解析式是函数的一种表示方法, 要求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时,一是要求出它们之间的对应法则,二是要求出函数的定义域.(2). 求函数的解析式的主要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换元法、消参法等,如果已知函数解析式的构造时,可用待定系数法;已知复合函数 f [ g( x)]的表达式时,可用换元法,这时要注意元的取值范围;当已知表达式较简单时,也可用凑配法;若已知抽象函数表达式,则常用解方程组消参的方法求出 f(x)10.函数最大(小)值(定义见课本p36 页)1 2利用图象求函数的最大(小)○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配方法)求函数的最大(小)值○3y=f(x) 在区间 [a ,b] 上单调递值○ 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函数的最大(小)值:如果函数增,在区间 [b ,c] 上单调递减则函数y=f(x) 在 x=b 处有最大值f(b) ;如果函数 y=f(x) 在区间[a , b] 上单调递减,在区间 [b , c] 上单调递增则函数 y=f(x) 在 x=b 处有最小值 f(b) ;11.解答数学应用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认真读题,缜密审题,确切理解题意,明确问题的实际背景,然后进行科学的抽象、概括,将实际问题归纳为相应的数学问题;二是要合理选取参变数,设定变元后,就要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选用恰当的代数式表示问题中的关系,建立相应的函数、方程、不等式等数学模型;最终求解数学模型使实际问题获解 .函数的性质与函数图象的特点函数性质函数的图象定义域 M值域 N奇奇函数偶性偶函数增函数单(递增区间)调减函数性(递减区间)定义C P(x, y) | y f(x), x M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函数值 y 的取值范围对任意的 x M 都有f(-x)=-f(x)对任意的 x M 都有f(-x)=f(x)对任意的 x 、 x2a, b M1当 x1< x 2时,都有f( x 1)<f( x 2)对任意的 x 、 x2a, b M ,1当 x1< x 2时,都有f( x 1)>f( x 2)图像特点一般为一条连续曲线, 也可能是由若干条曲线或离散点组成 .图像左右存在的范围图像上下存在的范围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图像关于y 轴对称在区间[ a,b ]内,图像从左到右上升在区间[ a,b ]内,图像从左到右下降周期性对任意的 x M ,如果有非零常数自变量增加T 时,图像重复出现T, 使得 f(x+T)=f(x)零点f(x)=0时x的值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正值区间f(x)>0 时 x 的取值范围图像位于 x 轴上方时, x 所在的区间负值区间f(x)<0 时 x 的取值范围图像位于 x 轴下方时, x 所在的区间在 y 轴上的截距f(0) 的值图像与 y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图像上与参数无关的点过定点与参数无关的( x 0 , y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