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附答案)(总6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四 )问答1简述微观经济学两大基本假设的含义第一“合乎理性的人”——经济人、理性人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即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

第二,完全信息。

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

2为什么说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指的是每增加一件产品获得的收益边际成本指的是每增加一件产品增加的成本,首先你要知道边际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先是递减然后是递增的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产商增加一单位产量获得的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所以厂商增加产量是有利的,总利润会随之增加当厂商增加的产量到达一定程度时边际成本就开始增加,在增加到等于边际收益之前,增加产量都会是总利润增加,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后,每多生产一单位获得的收益小于成本,多生产多亏损所以只有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总利润是最大的3说明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的含义及经济影响。

支持价格(Support Price)又称为价格下限,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支持价格一定高于均衡价格。

支持价格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为了保护和支持农业的发展。

限制价格,又称为价格上限,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

限制价格一定低于均衡价格。

限制价格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平等,社会的安定,但是限制价格政策也会引起严重的不利后果。

不利于刺激生产,从而使产品长期存在短缺。

不利于抑制需求,从而使资源缺乏和严重浪费并存。

引起社会风气败坏,产生黑市交易。

4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说明消费者均衡如何实现。

P74-755一种说法是: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歉收;另一种说法是: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后价格上升。

西方经济学 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 简答题

1,序数效用论者运用价格消费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位置发生移动,并由此得到价格消费线。

价格消费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它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即价格消费线上每一点,都存在着某种商品的价格与该商品的需求量之间一一对应关系。

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把每一种价格水平与对应的需求量描绘在一张价格——数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序数效用论者所推导出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它表示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化。

同时,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都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数量。

2,为什么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共同作用,当收入较少时,人们愿意付出更多劳动,即牺牲闲暇来得到更多收入.当收入相对于个人需求来说较高时,工作的机会成本(放弃闲暇)更高,这时候,人们可能更愿意享受闲暇,使得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3,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有哪些?①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②消费的非排他性③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④具有消费的强制性4,解释短期平均成本和长期平均成本各自是u型的原因虽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呈U型,但是成因却各不相同。

SAC呈U型的原因是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在生产的初始阶段,随着可变要素的投入和产量的增加,固定要素生产效能的发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边际产量增加,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开始发挥作用,使得SAC曲线呈上升趋势。

而LAC曲线呈U型的原因则是由于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的作用,产出水平位于LAC 递减阶段意味着在长期内企业对资源的利用不充分,若扩大生产规模则有助于LAC的下降;若是产出水平超过LAC的最低点,则意味着企业的资源被过度利用,必然导致LAC的上升,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减的趋势。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00分)1[简答题,6.6分] 为什么说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原则?答:边际收益指的是每增加一件产品获得的收益。

边际成本指的是每增加一件产品增加的成本,首先你要知道边际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先是递减然后是递增的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产商增加一单位产量获得的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所以厂商增加产量是有利的,总利润会随之增加。

当厂商增加的产量到达一定程度时边际成本就开始增加,在增加到等于边际收益之前,增加产量都会是总利润增加,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后,每多生产一单位获得的收益小于成本,多生产多亏损。

所以只有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总利润是最大的2[简答题,6.6分] 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答: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即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情况。

(2)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3)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

3[简答题,6.6分] 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供给的因素包括:生产该产品的生产要素或资源价格;生产技术;相关产品价格;生产者预期;生产者的数量;税收和补贴。

4[简答题,6.6分] 无差异曲线具有哪些特征?答: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有: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即具有负斜率;同一坐标平面内可以有无数条代表不同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同一坐标平面内的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互交叉;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5[简答题,6.6分] 完全竞争市场具有哪些特征?答: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包括:市场拥有为数众多的生产者;产品是标准的或者是相同的;产品供给者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生产者可以自由地进出该行业;信息充分6[简答题,6.6分] 确定AD曲线斜率(形状)的因素有哪些?答:决定AD曲线斜率(形状)的因素有:财富效应、利息率效应和进出口效应等因素。

大学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大学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20XX年复习资料大学复习资料专业:班级:科目老师:日期:西方经济学简答题一、弹性理论的应用1.弹性、价格、收入的应用2.当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Ed=1,Ed>1,Ed<1时,价格变动对生产者的收益有何影响。

答: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同生产者的收益关系如下:当Ed>1时,即需求富有弹性时,生产者的收益与价格反向变动,它随价格提高而减少,随价格降低而增加;当Ed<1时,即需求缺乏弹性时,生产者的收益与价格同向变动,它随价格提高而增加,随价格降低而减少;当Ed=1时,即需求单位弹性时,生产者的收益与价格没有关系。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1)在同一个市场中存在数量众多的厂商和购买这些厂商产品的消费者。

(2)所有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无差别的、同质的产品。

(3)买卖双方具有完全信息。

(4)资源完全自由流动。

三、国民收入核算的局限(1)GDP与GNP都不能反映实际产量水平和真实生活水平。

(2)地下经济活动包括非法与违法经济活动。

(3)GDP与GNP都不能反映产品与劳务的结构以及技术进步状况。

(4)社会上人们往往只注重GDP和人均GDP的增长率,而忽视产业结构、产品质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等等对人类生活质量与环境空间的严重影响,还忽视了收入分配不公平状态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四、投资乘数1.投资乘数的作用投资乘数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投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按K倍增加;另一方面,投资减少也会引起国民收入按K倍比例减少。

2.投资乘数作用的发挥程度,要受到以下条件限制:(1)在投资品部门和生产品部门增加的收入同来偿还债务时,投资乘数的作用就会大大缩小。

(2)在没有可供利用的劳动力等各种经济资源时,投资增加也不能使产量和收入增加,投资乘数作用会受限制。

(3)在收入增加用来购买消费品时,因生产条件限制,消费品生产不出来,这时,货币收入增加而实际收入不能同比例增加,乘数作用要受到限制。

(4)在增加的收入用来购买投资品和消费品存货以及购买外国的商品时,投资乘数作用将会减少。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含答案

1. 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什么条件?(1)市场的消费者偏好不同,其这些不同偏好可以被区分开。

这样,厂商才有可能对不同的消费者或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2)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这样就排除了中间商由低价处买件商品,转手又在高价处出售商品二从中获利的情况。

5.分析需求弹性与厂商销售收益之间的关系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映的敏感性程度。

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提供该商品的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归纳如下:(1)对于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这是因为当ed>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最好加图示说明)(2)对于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是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

其原因在于:ed<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

所以,降价最终使销售收入减少(图示)(3)对于ed=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减少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

这是因为,当ed=1时厂商变动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价格的变动率是相等的。

这样一来,由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刚好等于由需求量变动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或增加量。

所以,无论厂商是降价还是提价,销售收入是固定不变的。

6.财政政策在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1)时滞: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影响时滞。

(2)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首先是成熟打消难以准确确定;其次在财政政策产生效果的时间里面,需求可能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西方经济学是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采用一系列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和分析经济运行规律和社会经济现象。

本文将就西方经济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简要回答。

一、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和区别需求曲线是一种描述市场上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或服务购买数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图形,通常是呈现负斜率的关系。

供给曲线则表示市场上生产者或供应商对某一商品或服务提供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呈现正斜率的关系。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区别在于,需求曲线关注的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情况,而供给曲线关注的是生产者或供应商对商品或服务的供给情况。

需求曲线的下降表明价格上涨时需求量减少,而供给曲线的上升表明价格上涨时供给量增加。

二、弹性需求和非弹性需求的概念和区别弹性需求是指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需求量发生相对较大变化的情况。

非弹性需求则是指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需求量变化较小的情况。

弹性需求和非弹性需求的区别在于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当需求量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时,称为弹性需求;当需求量对价格变化不敏感时,称为非弹性需求。

例如,如果商品价格上涨10%,而需求量减少20%,则说明需求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是弹性需求;如果商品价格上涨10%,而需求量只减少1%,则说明需求对价格变化不敏感,是非弹性需求。

三、生产要素与生产关系的概念和关系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和创造价值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等。

生产关系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配合方式。

生产要素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生产要素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没有适当的生产要素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活动。

同时,生产关系对于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组织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四、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比较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指经济活动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是指经济活动主要由中央计划和政府来组织和调控的经济体制。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西方经济学简答题1.什么是消费者均衡效用的基数和序数假设所得出的均衡条件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解答:消费者均衡指的是消费者选择的能够使其效用达到最大的商品组合。

从几何上说,该均衡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

其条件是:在既定的收入约束之下,为了获得最大的满足,消费者所选择的最优商品数量组合应该使得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相应的价格之比。

借用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上述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可以变换成我们更加熟知的条件,即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或者,消费者每单位货币支出购买任意一种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这也进一步说明,效用的基数度量或者序数表示并不是问题的关键,二者的实质相同。

2.正常品的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解答:正常品价格对正常品的需求有两个方面的影响,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从替代效应来看,正常品价格下降使得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正常品的价格上升使得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因此,正常品价格变动对其本身需求所产生的替代效应使得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从收入效应来看,正常品价格下降使得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加,而伴随着收入增加,消费者对正常物品的最优消费数量也增加。

因此,作为正常品的价格下降对该商品需求所产生的收入效应一定使得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正常品的价格上升使得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因此,正常品价格变动对其本身需求所产生的收入效应使得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由于无论从替代效应还是从收入效应上看,正常品价格的下降都会使得对它的需求量增加,故正常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3.何为吉芬物品其需求曲线形状如何试利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

解答: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对这种低档物品来说,它的需求量与价格是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于是,对吉芬商品来说,其需求曲线不再像通常所见到的那样向右下方倾斜,而是相反,向右上方倾斜。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西方经济学简答题整理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1、简述需求规律的含义及其特例答:(1)需求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即需求量)越小;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

(2)需求规律给出了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基本特性,但这不意味着所有消费者的行为都严格服从这一规则。

违反需求规律的特例有吉芬商品(价格上涨导致人们对它的需求反而上涨,如马铃薯)和炫耀性物品(满足人们虚荣心的物品,其价格上涨更能显示其珍贵及拥有者的社会地位,因此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2、影响需求曲线的变动因素。

答:(1)需求曲线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其他因素包括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及消费者对商品的预期。

【NOTE如果是论述题,请把以下全部答完】(2)消费者收入水平。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会增加对正常品的需求量,需求曲线右移;减少对劣等品的需求量,需求曲线左移。

(3)互补品的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某种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对其需求的减少,引起需求曲线左移;相反,如果互补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对其需求的增加,会引起需求曲线右移。

(4)替代品的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对某一特定商品而言,如其替代品的价格上涨,则会造成该特定商品需求的增加,引起相应的需求曲线右移;如其替代品的价格下降,则会造成该特定商品需求的减少,引起相应的需求曲线左移。

(5)消费者偏好。

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加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需求曲线右移;相反,偏好程度减弱,会导致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

(6)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当预期未来的物价会上涨,则需求会增加,从而需求曲线右移;当预期未来物价会下降,则会导致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

3、根据均衡价格理论,供给或需求的变动与价格变动的关系如何?这些关系是否与供给规律或需求规律描述的关系相一致?为什么?答:(1)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价格。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简答题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⑴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为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需求曲线是从左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即tga﹤0,表明需求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⑵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供给量减少。

这种供给量和价格成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为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正,即tga﹥0,表明供给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⑶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

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和市场机制的基本原理。

⑷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这体现政府对供求规律的利用。

支持价格应该高于市场均衡价格。

限制价格应该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2.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变动规律(1)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是: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

画图说明等产量曲线的特征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

等产量曲线和效用理论中的无差异曲线相似,因此,等产量曲线与无差异曲线有相似的三个特征:⑴等产量曲线是一条负斜率的曲线。

因为要保持产量不变,增加一种要素投入量,就必须减少另一种要素投入量,两种要素是互相替代的。

⑵一个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叫做等产量曲线群。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越大。

⑶一个平面图中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都不能相交,否则与等产量曲线的定义相矛盾。

3.等成本曲线的特征(1)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的所形成的曲线(2)在等成本线以外点,如图中的A点,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是最大的,但成本达不到;在等成本线以内的点,如图中的B点,成本虽然能够达到,但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不是最大;只有等成本线上的各点,是在成本既定的条件下,两种要素的组合是最大的。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1、试用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的原因。

(1)消费者购买各种物品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或者说是为了消费者剩余最大。

当某种物品价格既定时,消费者从这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越大,即消费者对这种物品评价越高,消费者剩余越大。

当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评价既定时,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剩余越大。

当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评价既定时,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剩余越大。

因此,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他以这种价格所获得的物品能带来的效用大小。

(2)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某物品所愿意付出的货币价格取决于他从这一定量物品中所获得的效用,效用大,愿付出的价格高;效用小,愿付出的价格低。

随着消费者购买的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

这样,随着物品的增加,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格也在下降。

因此,需求量与价格必然成反方向变动。

2、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1)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主权是指企业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生产。

消费者行为理论告诉我们,消费者购买物品是为了效用最大化,而且,物品的效用越大,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

(2)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企业在决定生产什么时首先要考虑商品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大效用。

效用是一种心理感觉,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

所以,企业要使自己生产出的产品能卖出去,而且能卖高价,就要分析消费者的心理,能满足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的偏好首先取决于消费时尚。

不同时代有不同消费时尚,一个企业要成功,不仅要了解当前的消费时尚,还要善于发现未来的消费时尚。

这样才能从消费时尚中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及变动,并及时开发出能满足这种偏好的产品。

同时,消费时尚也受广告的影响。

一种成功的广告会引导着一种新的消费时尚,左右消费者的偏好。

从这个社会来看,影响消费者偏好的是消费时尚与广告,但从个人来看,消费者的偏好要受个人立场和伦理道德观的影响。

所以,企业在开发产品时要定位于某一群体消费者,根据特定群体的爱好来开发产品。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和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和名词解释

第二章1.影响商品需求、需求量、供给、供给量的因素(简答题)1)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2)影响商品的需求量的因素: 1.商品自身的价格。

2.消费者的偏好。

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4.相关商品的价格。

5.人们对未来的预期。

P213)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4)影响商品的供给量的因素: 1.商品自身的价格 2.生产要素价格 3.相关商品的价格4.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5.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6.考查时间的长短P24 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简答题)1)商品的可替代性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P493.计算题(类型:给出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求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点弹性、价格弹性等)例题:P67 1,2,5,7,9注:计算题的答案参考发的那份电子版的课后习题答案呀第三章1.(名词解析)与边际效用相关的名词1)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2)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P72,P74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P805)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P816)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某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P857)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一、支持价格、限制价格1、支持价格什么时候用?怎样用?用后效应?答:(1)支持价格又称最低价格或价格下限,是政府为了支持某一行业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这一价格高于市场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

支持价格采取了多种形式。

在农业中支持价格曾得到广泛运用。

(2)某商品的供给曲线S于需求曲线D相交于E,在E点的均衡价格是P1,均衡数量是Q1。

假定这时的均衡价格不合理,政府进行干预,规定商品的支持价格为P2,因为有了价格保证,反而刺激该商品的发展,产量增加到Q2,但消费者由于价格提高,其需求量下降到Q3。

供求之间差距是Q2—Q3。

这些过剩的产品政府必须全部收购。

(3)正效应:支持该产业或商品生产发展,调整产业结构负效应 :加重政府财政负担。

2、限制价格什么时候用?怎样用?用后效应?(1)限制价格又称最高限价,是政府为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对这些产品所规定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一般低于均衡价格,是政府为保护消费者利益而制定的最高限价。

适用于特殊时期,如自然灾害或战争时期。

(2)某商品的供给曲线S于需求曲线D相交于E,在E点的均衡价格是P1,均衡数量是Q1。

假定这时的均衡价格过高,政府进行干预,规定商品的最高价格为P2,因为有了价格限制,不利于该商品的发展,供给减少到Q2,但消费者由于价格下降,其需求量上升到Q3。

供求之间差距是Q2—Q3。

(3)不利于生产发展,会使短缺长期存在不利于抑制需求,导致短缺和浪费并存配给制会产生各类社会问题(黑市交易,权钱交易等)。

二、证明需求曲线上每一点价格弹性不一样。

答:在图中,线性需求曲线分别与纵坐标和横坐标相交于A、B两点,令C点为该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从几何意义上看,根据点弹性定义,C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可以表示为E=-(dQ/dp)P/Q=(GB/CG)(CG/OG)=GB/OG=CB/AC=FO/AF.由此可知,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1.什么是消费者均衡?效用的基数和序数假设所得出的均衡条件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解答:消费者均衡指的是消费者选择的能够使其效用达到最大的商品组合。

从几何上说,该均衡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

其条件是:在既定的收入约束之下,为了获得最大的满足,消费者所选择的最优商品数量组合应该使得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相应的价格之比。

借用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上述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可以变换成我们更加熟知的条件,即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或者,消费者每单位货币支出购买任意一种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这也进一步说明,效用的基数度量或者序数表示并不是问题的关键,二者的实质相同。

2.正常品的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解答:正常品价格对正常品的需求有两个方面的影响,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从替代效应来看,正常品价格下降使得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正常品的价格上升使得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因此,正常品价格变动对其本身需求所产生的替代效应使得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从收入效应来看,正常品价格下降使得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加,而伴随着收入增加,消费者对正常物品的最优消费数量也增加。

因此,作为正常品的价格下降对该商品需求所产生的收入效应一定使得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正常品的价格上升使得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因此,正常品价格变动对其本身需求所产生的收入效应使得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由于无论从替代效应还是从收入效应上看,正常品价格的下降都会使得对它的需求量增加,故正常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3.何为吉芬物品?其需求曲线形状如何?试利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

解答: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对这种低档物品来说,它的需求量与价格是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于是,对吉芬商品来说,其需求曲线不再像通常所见到的那样向右下方倾斜,而是相反,向右上方倾斜。

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对吉芬商品来说,其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对需求量的影响与替代效应刚好相反,且其强度还大于替代效应。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1、什么是经济学,经济社会所面临的基本选择是什么答: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在可供选择的用途中如何进行配置的科学。

它包含五个选择:①生产什么(what)②生产多少(how many)③怎样生产(how)④何时生产(when)⑤为谁生产(for whom)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欲望可以分为哪七个层次?答:①基本的生理需要②安全和保障的需要③归属感和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认知需要⑥审美需要⑦自我实现的需要3、简述生产可能性曲线及使之移动的因素答: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定量资源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的最大可能性组合,能使生产可能性曲线移动的因素包括①技术水平的影响:技术水平上升曲线向外移动;技术水平下降曲线向内移动②投入生产要素数量的影响:投入量增大曲线向外移动;投入量减小曲线向内移动③制度改善的因素:制度的改善能使曲线向外移动4、需求数量变化和需求变化两者有什么区别?答:①需求数量变化:由于商品价格变化而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②需求变化:除价格因素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整体的移动5、影响厂商供给的因素有哪些?答:①商品本身的价格: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反之供给量减少②投入生产要素的成本:成本上升,供给量减少;反之供给量增加③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提高,供给量增加;反之供给量减少④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价格上升,该商品需求上升;互补品价格下降,该商品需求增大⑤厂商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6、供给的变化与供给量的变化有什么区别?答:①供给量的变化:商品本身价格变化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表现为同一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②供给的变化:当商品的本身价格稳定时,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如成本的变化,技术的变动等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表现为供给曲线的整体的移动7、需求价格弹性可以分为哪五种?答:需求价格弹性是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用E d表示常规:①富有弹性(E d>1)②缺乏弹性(E d<1)特殊:①完全有弹性(E d=∞)②完全无弹性(E d=0)③单位弹性(E d=1)8、简述市场均衡,分均衡状态价格的调整答:市场均衡:供求相等时的市场状况为市场均衡均衡价格是由市场里供求量自发调节形成的:①价格偏高时供大于求,是卖者之间的竞争,价格下降②价格偏低时供小于求,是买者之间的竞争,价格上升(注:需要画出S-D曲线,标明均衡价格点)9、请简要说明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答:①替代品多,弹性大;替代品少,弹性小;替代品强,弹性大;替代品弱,弹性小;②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大,弹性大;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小。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简答题1、说明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的含义及经济影响支持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某一行业的生产,对该行业产品规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的经济影响在支持价格的条件下,市场将出现超额供给现象.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物品的价格而对它们规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其目的是为了稳定经济生活,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有利于安定民心。

限制价格的经济影响在限制价格条件下,部分市场需求会得不到满足,往往会出现某种形式的黑市交易. 9 q$ w3 T1 l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无差异曲线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曲线.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自左上向右下方倾斜并凸向原点的曲线。

同一无差异曲线图上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

曲线斜率为负值,它表明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了获得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就必须放弃减少,另一种商品,两种商品在消费者偏好不变的条件下,不能同时减少。

在同一平面图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同样的满足程度,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满足程度,离原点越远,满足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3、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是什么?有什么意义?条件:1)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处在等成本线上,这意味着厂商必须充分利用资金,而不让其剩余下来2)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发生在等产量和等成本线相切之点上,即要求等产量曲线的切线斜率与等成本线的斜率相等.意义:1)为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厂商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价格之比。

2)厂商可以通过对要素的不断调整,使得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无论是用来购买哪一种生产要素所或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从而实现在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

4、边际产量曲线、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这道题你直接去百度下就知道了,很多,你自己总结下吧5、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MR=MC。

因为厂商在生产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边际收益MR,另一方面要考虑边际成本MC,只要边际收益MR大于边际成本MC,厂商就会增加生产,如果边际成本MC大于边际收益MR,厂商就会缩减生产,直到边际收益MR和边际成本MC相等为止。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第一章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经济含义。

答:〔1〕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稀缺性的具体化;〔2〕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任何一个经济都必须作出选择;〔3〕生产可能性曲线还说明选择的具体内容;〔4〕生产可能性曲线可说明资源配置的效率;〔5〕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时机本钱密切相关。

2.经济模型应该准确地描述现实世界吗?答:经济模型不需要准确地描述现实。

所有的模型都是建立在假设的根底上的,它们忽略了大量不会对研究结果有实质性影响的细节,向我们说明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模型是为了增进我们对现实的理解而简化了现实。

3.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答:市场经济由经济主体与市场两局部组成。

经济主体包括居民户、厂商和政府。

居民户是产品的需求者和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厂商那么是产品的供给者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政府那么是提供产品和效劳并进展收入与财产再分配的组织。

三者都要独立作出选择或决策。

市场那么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产品市场是产品和劳务买卖的市场,要素市场是各种生产要素买卖的市场,居民户与厂商的活动就是通过这两个市场联系起来。

第二章1.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1.,除了其自身的价格以外,还有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等。

此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商品的需求,如人口的数量、构造和年龄,政府的消费政策等。

2.影响商品供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影响某种商品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商品自身的价格,生产本钱,供给的替代品的盈利性,联合供给品的盈利性,生产者的目标,对未来的预期,供给者的数量等。

3.影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包括:商品的替代商品数目和可替代程度、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程度及其在家庭预算中的所占比例、商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商品耐用程度、时间长短。

4.如果考虑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电视机.录像机一类高档消费品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方法?为什么?答: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的方法;对电视机.录像机这类高档消费品那么应采取降价的方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1,简述货币的职能及各职能含义。

答(1)价值尺度:即货币在衡量并表示商品价值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货币执行该职能时,可以是观念形态。

(2)流通手段:即当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货币的该职能也可以表示为商品交易的媒介。

货币执行该职能,必须是现实是职能。

(3)储藏手段(货币储藏):即当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退出而处于静止状态设计执行的职能。

(4)支付手段:即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的职能。

货币的该职能最初是由商品赊销时引起;后来该职能作用领域扩展到商品流通流域之外。

2,简述各种货币制度下汇价的关系。

答:(1)在金本位制条件下,各国货币共同的价值基础就是其各自的含金量。

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是决定汇价的基本依据,市场的实际汇价总是围绕这个比率(铸币平价)而上下波动。

(2)在不兑现信用货币流通下,不再根据两国的货币含金量之比来测定汇率,而只能是通过比较两国的购买力,或者说两国物价的水平来间接测定汇价。

(3)但是实际经济生活中,引起汇率变动的直接因素是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因此,在一国货币对内价值(对内购买力)不变的情况下,国际收支状况的变化也可以引起汇率的变动,从而出现了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的背离。

此外,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还有一国的利率变动情况,外汇管理政策,货币政策乃至政局的稳定状况等。

当然,其中有一些因素又导致了国际收支积聚变化,从而影响了汇率的波动。

3,简述在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国际货币的特点。

答:在现代各国普遍的实行不兑现的信用制度下,黄金已基本丧失世界货币的地位,而由某些国家的不兑现的信用货币而取为代之,称之为国际货币。

能够在世界是执行货币职能的少数国家货币,必须具有广泛的运用;作为国际储备资产;无需国家货币主管当局批准,即可在市场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

当然,能够具有这种能力的只是那些在国际贸易中占有较大份额,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的货币,而比是所以国家发行的主权货币。

4,简述人民币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答:人民币是中华人民银行发行信用货币。

人民币采用的是不兑现的银行券的形式,从未规定过含金量,也不与任何外币确定正式联系,是一种独立的货币。

人民币有现钞和存款两种形态,两者可以相互的转化。

人民币的主币是“元”,辅助单位是“角”和“分”。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货币。

在我国境内市场上,允许人民币流通,国内一切货币收付、结算、和外汇结算,均以人民币为价值的统一尺度和计算单位。

国内市场严禁外币流通、金银流通、各种变相货币流通。

同时,严禁妨碍人民币及其信誉。

5、简述外汇的定义及我国外汇的内容。

答:外汇一般解释为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银行存款凭证、支票、汇票等等。

此外,以外币表示的有价证券,如国家债券、公司债券和股票息票等,也可起到外汇的作用。

因此,一国拥有的外汇,实际上就是国外拥有的金融债权,并可以作为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按照我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外汇由以下内容构成:(1)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等;(2)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息票等;(3)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4)其他外汇资金。

6、简述信用的基本职能。

答:信用的基本职能是动员闲置资金并加以再分配。

信用分配是在社会总资金行过程中企业初次分配和财政二才分配基础上的第三才分配。

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在借贷过程中,各主体可支配的资金规模发生了变化,因此,信用活动也属于分配范畴,信用分配是建立在企业初次分配和财政而才分配基础上的第三才分配。

信用分配的对象可以涵盖企业初次分配和财政而次分配中的所有好货币资金,并把各主体自身难以动员的资金也动员起来。

7、简述商业信用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答: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换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

商品赊销是最典型的做法。

商业信用的优点:商业信用直接发生在商品购销双方之间,信用金额确定,使用方向,还款期可以相应的利息补偿可由双方直接协商确定,因此,相对其他信用方式具有方便,简单,快速的优点。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表现为:一是具有盲目性;二是具有容易掩盖企业生产中经营过程中的问题,不利于国家企业经营管理的监督。

此外,商业信用在贷款方向、贷款规模、还款的信用保证等方面都具有局限性。

8、简述国家信用的特点及其积极作用。

答:国家信用是中央政府以国家的名义同国内外其他信用主体关系。

可分内债和外债,内债主要采用发行政府债券的形式,外债主要包括国家财政在海外金融市场发行政府债券和借款,国家从世界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国家的借款等。

国家信用在经济生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1)是解决财政赤字的较好途径。

解决财政赤字的途径有三种:增税、从银行透支、举债。

增税容易引起公众的不满,抑制投资和消费;从银行透支容易导致通货膨胀,按照我国银行法的规定,禁止财政从银行透支。

举债一种信用行为,有借有还,是解决财政赤字的较好方法(2)可以筹集大量资金,改善投资环境,创造机会(3)可以成为国家宏观经济控制的重要手段。

政府不仅可以主动利用国家信用,在总量上调节总需求,还可以通过有选择的支出和优惠政策等调节社会总产品需求的结构。

9、简述国家信用及其银行信用的关系。

答:国家信用的中央政府以国家的名义同国内外其他信用主体之间发生信用关系。

可分为内债和外债,内债主要发行政府债券的形式,外债主要包括国家财政在海外金融市场发行的债券和借款,国家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和其他国家的借款等。

银行信用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关系。

存款和贷款是最基本的形式,银行信用与商品的交易没有直接联系,也不受个别资本规模的限制。

在现代经济,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一般都有较为成熟的政府债券市场,由于政府债券几乎没有违约风险,流动性强,收益相对稳定,因此,深受银行等机构的青睐,成为银行资产流动性管理的一项重要选择。

按照《巴塞尔协议》对国债投资属于零风险权数的债权。

在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认购和参与国债市场的交易。

国债投资成为银行重要的流动性资产业务10、简述商业信用票据化的意义及其发展前景答: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

商品赊销是其最典型的做法。

商业信用关系的规范方法是“立字为据”,即买卖双方要签订债务人(付款人)到期足额支付支款项的票据。

因此,票据在商业信用中普遍被采用,即“商业信用票据化”,它对事业信用及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我国,商业信用普遍采用“挂账信用”的处理办法,其缺陷是:买方在商品交易中搞无本经营,长期占用卖方单位的资金,由此造成企业见的互相拖欠严重,破坏企业之间的良性循环。

为了加强对商业信用的管理,使商业信用成为一种规范化的社会行为。

我国自1985年起,银行陆续开办了商业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

1995年5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注释颁布,为商业信用票据化提供了法律依据。

商业信用票据化以后,一方面,商业信用有了银行信用的支持,授信方(受款人)就可以解除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以商业票据为担保品,办理贷款业务和票据贴现比单纯的信用贷款业务风险小,有利于银行的风险管理。

但是,我国商业信用票据化推广十分缓慢。

主要原因是传统管理体制仍压抑着银行和工商企业推广和采用规范化结算方式的积极性,商业经济观念不强、产品缺乏竞争力也是原因之一。

因此,推动商业信用票据化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激发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提高企业产品竞争能力。

11、简述单利和复利的异同。

答:(1)相同点:A 都反映资金价格水平的高低;B 表示方法相同(2)区别点:A计息方式不同:单利只以本金计算利息,复利定期结息,利息会被加入本金逐月滚算;B 同样的利率水平,同样的本金用单利和复利计算的结果会不同,复利会高于单利。

(3)从经济核算角度上来讲,复利更反映利息的本质,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采用。

改革开放后,首先贷款采用了按年结息的方法,然后是长期国债和企业债的一些券种作为附息债券也采用了复利率。

在计算无票面利率的贴现债券的利率和收益率时,人们也常常采用复利率来表示。

12、简述资金供求状况对利率总水平的影响。

答:借贷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动是影响市场利率变动的直接原因,资金供应增加,需求减少,市场利率下降的压力增加。

资金供应减少,需求增加,市场利率向上的压力增加。

而影响借贷资金供求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既有实际经济因素,如实际经济投资利润率降低实际经济投资不旺导致对借贷资金需求降低;也有纯货币因素,如股票市场行情火暴,投资家急需从借贷市场上融入资金,参与炒作;常常还有心理因素,如预期利率下降时,投资者会增加对债券市场的投资,从而实际债券市场的有效利率水平即收益率会降低。

资金供求状况可以说是各种影响利率水平的综合反映。

13、简述利率和汇率的关系及利率政策的制定的协调关系。

答:汇率对利率的影响体现在因汇率变动而导致的外汇收支变化对国内金融市场资金供求的改变上。

从理论上讲,人民币汇率降低有利与出口和引入外资流入,增加外汇收入,从而增加人民币的需求和供给,进而增加金融市场的资金流量,导致金融资产价格上升,利率下降。

反过来说,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减轻其贬值的压力人民币的利率水平就不能过低。

因此,尽管我国尚未实现资本项目的开放,利率水平的高低不会成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决定因素,国际资本的流动与汇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强,利率价格论不起作用,但降低利率甚至接近和低于国际利率,就会造成套汇和逃汇的增加,进而威胁人民币汇率稳定政策的执行。

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利率和汇率之间还缺乏内在的联系机制。

汇率基本实现对外均衡的目标。

14、简述决定我国利率政策的主要因素。

答:长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在确定利率总水平时主要考虑四个宏观经济因素:市场物价总水平、国有企业利息承受能力、银行利润和社会资金总供求情况。

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场物价总水平,即把利率与物价总水平,即把利率与物价挂钩,因为我国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中,市场定价的比例已超过了90%,因此,价格基本上可以反映商品和服务市场的供求状况和企业承受能力,同时,市场价格对企业,公众的心理预期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把利率与物价挂钩有利于合理利率水平的形成。

在确定贷款利率时,十分注重国有企业的利息承受能力,特别是通过优惠利率传递政府的扶贫政策,通过差别利率落后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展要求等。

今后使市场利率总水平主要由资本平均利润率,市场资金供求和物价总水平的变动等经济因素决定。

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的市场利率体系。

15、简述利率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

答: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在正常的情况下,利率水平应介于零和平均利润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