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传播中的文化趋同
浅析好莱坞电影中国文化元素的误读和趋同论文
浅析好莱坞电影中国文化元素的误读和趋同论文中国文化对好莱坞的辐射影响已经持续了70个年头。
从最初生硬刻板的利用中国元素点缀电影,展现他们眼中负面的中国形象到对李小龙代表的中国功夫元素的着迷使用再到深入地探讨了解中国真实的传统文化、历史沉淀,努力展现中国人民认同的形象和文化符号。
这是一个文化认知的过程,好莱坞电影也成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必不可少的传播媒介。
逐渐正确的解读中国元素,力图向世人展示一个更真实的东方中国形象。
今天店铺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浅析好莱坞电影中国文化元素的误读和趋同相关论文。
具体内容如下,欢迎参考:近几年,中国元素逐渐变为必备要素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不仅成了好莱坞电影投资方在东方宣传的一个噱头,同时也勾起了东方观众的好奇求异心里。
从《阿凡达》中融入张家界奇幻美丽景观,《功夫熊猫》中音乐、词汇、服饰等充斥整部影片的东方元素,《黑衣人3》中对姚明等中国明星的调侃,以及2014年5月23日最新上映的《X 战警:逆转未来》中演员范冰冰作为中国面孔的出镜。
中国元素逐渐主动与被动相结合,一方面利用好莱坞电影这一媒介呈现于全世界人们的面前,传播中国文化进行文化输出,同时也利用这一元素特点即文化认同感吸引票房支撑大户――广大的中国受众。
而好莱坞电影中东方中国形象的建构也从起初的歪曲丑化即固定的“东方主义”烙印下西方对东方人的刻板印象逐渐向反东方主义下民族真实传统文化的展现传承方向改变。
尽管无法避免不同文化背景差异下,好莱坞电影对中国元素把握展现仍然存在着深层文化误读的现象,同时,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增强,文化霸权将渐弱,未来中美文化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趋同化势不可挡。
1 好莱坞电影中国元素梳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默片时代好莱坞电影刻画华人形象的开始。
由于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种族主义偏见根深蒂固,加之中国的开放程度未像如今这样发达,还有自我民族对外传播的力度较弱,在理解和塑造东方中国形象时出现认识上的错位和误读,电影中塑造的中国形象倾向于以负面形象为主,即欧美人想象中的东方:19世纪末,落后愚昧腐朽的中国形象,20世纪初,在贫困边缘挣扎的“未开化”中国形象,“”前后“妖魔化”中国形象。
试析影视传播中的文化趋同(一)
试析影视传播中的文化趋同(一)论文关键词:文化传播影视媒介文化趋同论文摘要:全球人类文化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内容更加复杂,手段更加丰富,以书本为媒介的文化传播手段已不能满足文化传播的需求。
由于视听媒介的易接受性和直观性,影视传媒手段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代文化传播的时代特色,充当了中西文化趋同的主要媒介。
全球人类文化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手段变得丰富和有效。
人们接受外民族文化的方式也由原来单一凭借书本、报纸、杂志等静态文本媒介向视觉、听觉等动态影视媒介转变。
由于视听媒介的易接受性和直观性,影视传媒手段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代文化传播的时代特色,并以此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在逐步影响着我们的意识形态,全球各民族文化,尤其是中西文化正逐步走向趋同。
因此,影视作为这种趋同的有效手段也备受关注和讨论。
文化和文化趋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虽正确但过于简单的结论,因为即使掌握了文本语言也不一定就掌握了相应的文化知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需要悉心收集和分析尽可能多的零散的材料才有可能得到一个系统的概念和理解。
自从19世纪人类学问世以来,关于“文化”一词的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文化”最接近的词源是拉丁文cultura,可追溯的最早的词源是拉丁文。
olrer,有居住、栽种、保护和朝拜的含义。
此后,“文化”一词的含义经过复杂漫长的演变变得更加宽广。
由此看来,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极为复杂,光靠短时间的文本资料很难全面掌握文化的实质。
人类的整个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文化史。
从远古时代开始,地球上的先民们在交流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无论在思维活动方面还是在物质创造方面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相似性。
这说明文化趋同并不是人为的趋同,而是人类社会所具有的固有特性。
在现代社会,文化趋同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当代全球化大气候影响的结果,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文化趋同现象发生的理论基础有两个:一是认为人类各种族之间具有一种共同的“基本概念”,导致了人类文化的某种相似性;二是认为人类文化产生相似性的原因在于传播。
文化趋同论的观点
文化趋同论的观点引言文化趋同论是指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同地区的文化逐渐趋向统一的现象和观点。
这一观点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交流的加深,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逐渐减少,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依次被国际化的主流文化所淹没。
然而,文化趋同论在学术界引起了争议,不同派别对其观点持有不同的看法。
文化趋同的因素文化趋同的现象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全球化进程全球化是文化趋同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随之增加。
全球化使得国际间的文化信息传播更加便利,促使文化的整合和同化。
2. 大众媒体的影响大众媒体的普及和影响力也是导致文化趋同的重要原因。
电视、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媒体工具可以迅速传播各种信息和文化产品,在不同地区之间消除了时空障碍。
国际化的媒体巨头和文化产业对全球范围内的受众进行了广泛影响,强化了主流文化的统一性。
3. 经济一体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际间的贸易和投资活动不断增加。
这导致了不同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紧密化和交流的加深。
经济一体化推动了道德、行为和价值观的同质化,导致文化的趋同。
文化趋同的影响文化趋同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 文化多样性的减少文化趋同导致了文化多样性的减少。
原本独特的本土文化逐渐受到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导致文化的同质化。
这可能会使人们失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导致文化的流失和退化。
2. 跨文化交流的加深尽管文化趋同减少了文化多样性,但它也促进了跨文化交流的加深。
随着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增加,人们更容易了解和接受其他文化,并在不同文化之间形成新的交流和融合。
这对于促进文化的互相借鉴和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3. 经济发展的影响文化趋同对于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文化差异的减少,不同地区的市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其他国家的产品和服务,促进了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发展。
然而,这也可能对本土产业造成冲击,导致本土产业无法与国际市场竞争。
我国动画电影中的文化杂糅与趋同
我国动画电影中的文化杂糅与趋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以及现代技术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关系不断“密集化”,这就是安东尼·吉登斯所说的全球化,即“发生在某一地方的事情很可能是因为距离遥远的某一地方所发生的事情的影响所致”[1]。
在文化上,则主要表现为某一文化现象在全球范围的传播。
学界存在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杂糅等不同的观点。
前者认为,在资本的运作下,世界逐渐趋同化,主要表现为世界文化向强势文化的趋同;而后者则以相对乐观的态度看待全球化中的文化实践,认为不同地域对外来文化的接受是带有选择性的,是与本地文化结合在一起的,是一种文化的混杂,即文化杂糅。
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全球化就在这一过程中产生[1]。
所以,文化的发展既不是一个简单的趋同或异化的问题,而是既存在混杂化,同时也伴有趋同化的复杂状态。
本文将以我国的两部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的生产制作为例,分析这种文化的趋同与杂糅共生的状态。
虽然这两部国产动画电影都有不足之处,但是在目前的国产动画电影中已经是较高水平,尤其是2016年的《大圣归来》,得到了业界和观众的认可,有人还将2016年称为中国国产动画电影元年[2]。
一、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杂糅1.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该理论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靠其经济、军事和信息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确立了霸权地位,亚非拉等地区的新兴民族国家尽管获得了政治独立,但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仍然严重依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些领域仍旧存在着权力的控制[3]。
在全球化的媒介市场中,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人员、资金等因素,本地制作商很难制作出具有竞争力的节目,因此不得不去购买发达国家生产的低价而优质的文化产品。
这就导致发展中国家在节目供应链上被发达国家所控制,同时也带来另外一个后果,那就是观众逐渐依据在发达国家流行的标准来判断节目的质量。
电影中的文化差异与多元共存
电影中的文化差异与多元共存电影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大众文化媒介,既传递着各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多元共存。
通过电影,我们能够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社会现象。
这篇文章将探讨电影中的文化差异和多元共存,并分析这种多元共存对于观众的影响。
1. 电影中的文化差异电影作为一种媒介,能够展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语言、宗教和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差异。
例如,来自不同国家的电影往往会在剧情、人物设定、服装和道具等方面展示各自独特的文化风格。
这些文化差异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历史背景。
此外,电影中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不同。
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这种差异在电影中得到了体现。
通过观看来自不同国家的电影,观众可以了解和思考不同文化对于人生意义、道德选择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看法,增进了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2. 电影中的多元共存影响电影中多元共存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国际合作、文化交流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融合等。
通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合作制作,电影中展现了多种文化的共存和融合。
例如,好莱坞电影中常常出现跨国合作的情况,不同国家的导演、演员和制片人通过合作创造出符合全球观众口味的作品。
这种多元共存不仅促进了电影行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此外,全球化进程也为电影的多元化提供了机遇。
电影社交网络的兴起使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电影能够跨越国界,触达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观看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享受不同文化的视觉盛宴。
这种多元共存的影像文化促进了观众的文化视野的开拓与拓展。
3. 多元共存对观众的影响电影中的文化差异与多元共存不仅丰富了电影创作和欣赏的层次,也对观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观众通过观看不同文化的电影,能够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和思维方式,拓宽了自己的文化视野。
其次,多元共存的电影创作为观众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中外影视史中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中外影视史中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影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介,能够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
在中外影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对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加深跨文化了解以及推动全球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中外影视史中的文化交流与互动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在中外影视史中,文化元素的相互借鉴与融合是显而易见的。
影视作品通常反映了创作者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体现了他们对于现实生活的观察和理解。
在中外影视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文化元素的传递和融合。
例如,好莱坞电影中常常出现中国功夫的元素,如《功夫熊猫》等,这些作品中融入了中国的文化符号和哲学思想。
而中国电影《卧虎藏龙》则将中国武术与西方电影的叙事方式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电影语言,受到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这些例子都表明了中外影视作品在文化交流方面的积极意义。
其次,中外影视作品的跨文化合作与交流也在不断加强。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外电影产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
许多好莱坞电影制片公司纷纷选择在中国拍摄电影,这不仅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还促进了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例如,好莱坞导演安格·李执导的《千与千寻》就是在中国取景拍摄,该片以其独特的日本文化元素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同时,中外影视作品的共同制作也为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例如,中美合拍电影《长城》就是中国导演张艺谋与好莱坞制片公司合作的一部大制作,该片在不仅在中国取得了很高的票房成绩,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中外电影产业之间的交流,还推动了中外文化之间的互动。
此外,中外影视作品在国际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中外影视作品的传播范围大大扩大。
很多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
例如,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十面埋伏》等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些电影的成功不仅展示了中国电影的实力,也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到了中国文化。
中外影视史中的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流
中外影视史中的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流影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不仅能够展示各种文化的特点和风貌,也能够促进跨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在中外影视史中,无论是国内的影视作品还是外国的影视作品,都承载着不同程度的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流的内容。
本文将从不同时期的中外影视作品中挑选一些代表性的案例,讨论其中的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流现象。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外影视作品中的文化认同是双向的。
以中外合拍电影《英雄》为例,该片以中国古代的武侠文化为背景,通过讲述英雄故事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不仅在剧情和角色设置上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特点,还在视觉艺术上运用了中国的传统美学,如水墨画的构图和色彩运用。
这种文化认同不仅促进了中外电影合作的发展,也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与此同时,在跨文化交流方面,中外影视作品也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以中国电影《芳华》为例,该片通过讲述文革时期的故事,展现了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然而,由于剧情情节或特定的历史背景,这些影片在国外观众中可能没有直接的共鸣。
因此,为了实现跨文化交流,影片制作人在故事、人物和视觉呈现上进行了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外国观众的需求。
例如,在《芳华》的国际版本中,加入了英文字幕和外语配音,使得外国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不仅使中国电影能够走向国际,更为外国观众提供了一个认识中国文化的窗口。
此外,影视作品中的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流也可以通过刻画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来展现。
例如,好莱坞的动作片常常表现出美国文化的英雄主义和对自由的追求。
而中国的功夫片,则强调了中国文化中的武术精神和哲学思想。
这种文化差异的呈现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外影视作品的跨文化交流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各式各样的在线影视平台使得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世界各地的影视作品。
例如,中国的视频平台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不仅提供了国内影视作品,还引进了众多外国影片,丰富了观众的选择。
中外影视史中的文化交流与对比
中外影视史中的文化交流与对比文化交流是影视史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它不仅仅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对比。
中外影视史中的文化交流与对比涉及到了剧情、制作、艺术风格等多个层面,对于推动影视艺术的发展和丰富观众的文化体验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文化交流在影视剧情上的体现。
中外影视在剧情编排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中国传统的影视作品注重情节的内外因关系,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
而西方影视作品则更偏向于动作、节奏和对白的张力。
这些不同的剧情模式和表现手法使得观众在观看中能够感受到不同文化间的独特魅力。
其次,影视制作中的文化交流也是不可忽视的。
中外电影在制作方式、技术手段、艺术技巧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
例如,中国影视作品倾向于注重情感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而西方影视作品注重于特技效果和影像的奇幻感。
通过相互借鉴和融合,中外电影可以引领观众进入不同的艺术世界,增加了影视作品的多样性。
此外,文化交流也反映在艺术风格上。
不同国家和地域拥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习惯,这种差异会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体现。
例如,中国影视作品常常注重色彩的运用、光影的变化和画面的细腻描绘,西方影视作品则更加强调动态和前卫的表现方式。
通过对比,可以使观众更加了解和欣赏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拓宽视野。
最后,文化交流对于观众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观众作为影视作品的受众,对于不同文化的接触和理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通过观看不同国家和地域的影视作品,观众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增加对于多元文化的认同感。
同时,文化交流也激发了观众对于不同文化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去了解并接受其他文化的精髓。
综上所述,中外影视史中的文化交流与对比体现在剧情、制作、艺术风格以及观众的接受度上。
通过文化交流和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域的影视作品可以互相借鉴、融合,创作出更加丰富多样的作品,为观众带来更加多元化的文化体验。
文化交流是推动影视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理解和认同的桥梁。
文化趋同的概念
文化趋同的概念文化趋同是指在不同文化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的现象,最终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少,出现趋同的现象。
这种趋同可以包括各方面的文化元素,如价值观、习俗、服饰、语言、美学等。
文化的趋同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背景下,人们通过各种交流和交往,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受到影响和改变,趋于一致。
一方面,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密切相关,这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和容易。
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也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趋同趋势更加明显。
全球化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更加频繁和便捷,导致文化元素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
世界范围内的媒体传播、移民、旅游等因素都在推动着文化的趋同。
例如,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可以更容易地接触到全球各地的文化产品和信息,这使得文化的融合更加深入和普遍。
文化的趋同不仅存在于全球范围内,也存在于国家内部、地区间的不同文化之间。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各个地区的文化之间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趋同。
这是因为随着交通和通信的发展,不同地区的人们更容易接触到彼此的文化,地域差异逐渐减少。
文化的趋同既有积极的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积极方面,文化趋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使得人们能够从其他文化中吸取有益的元素,促进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文化的趋同也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减少冲突和误解。
然而,文化的趋同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文化的趋同可能会导致文化多样性的减少。
各地独特的文化特点可能会逐渐消失或淡化,导致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受到威胁。
其次,随着文化的趋同,一些文化可能对另一些较为强势的文化产生依赖,使得一些文化处于被边缘化或遗忘的状态。
在面对文化趋同的问题时,应该重视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
既要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独特性,也要积极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影视作品中的文化认同与传播效果分析
影视作品中的文化认同与传播效果分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影视作品那可是无处不在,就像空气一样,不知不觉地渗透进我们的每一个角落。
不管是在周末的慵懒午后,还是在忙碌一天后的放松夜晚,我们总会习惯性地打开电视、电脑或者手机,让那些精彩的画面和动人的故事陪伴着我们。
比如说我吧,有一次我在长途旅行的火车上,百无聊赖之际,旁边的一位乘客正在看一部电影。
我不经意间瞅了几眼,就被那精彩的情节给吸引住了。
那是一部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影片,画面中精美的传统服饰、古老的建筑,还有那独特的风俗习惯,一下子就把我拉进了一个充满魅力的世界。
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特别留意影视作品中的文化元素。
咱们先来聊聊文化认同这回事儿。
你看哈,很多国产的古装剧,像《琅琊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面的礼仪、服饰、建筑,那可都是对咱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细致展现。
观众在看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被那种优雅、庄重的氛围所感染,心里就会想:“哎呀,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就是有韵味!”这就是一种文化认同。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更加了解和喜爱自己民族的文化,觉得这是值得骄傲和传承的宝贝。
还有一些外国的影视作品,也能让我们产生文化认同。
比如说日本的动漫,像《千与千寻》,它里面展现的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对人性的思考,让我们也能产生共鸣。
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那种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勇气和善良的赞美,是全人类都能理解和认同的。
不过呢,文化认同可不只是简单地觉得好看、喜欢,它还能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的文化身份。
就像我之前看的那部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电影,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是不是太少了,是不是应该多去学习和传承。
再来说说传播效果。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它的传播效果那可真是惊人的。
比如说《摔跤吧!爸爸》这部印度电影,它不仅在印度本土引起了轰动,在全球范围内也收获了无数的粉丝。
通过这部电影,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印度女性为了追求梦想而付出的努力,也让人们对印度的社会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国际文化趋同的例子西方化
国际文化趋同的例子西方化
一些例子可以是:
1. 餐饮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西方快餐连锁品牌如麦当劳、肯德基等逐渐流行起来,许多国家都有这些品牌的分店。
同时,西方的饮食习惯,如吃三明治、汉堡包、披萨等也在全球范围内变得普遍。
2. 娱乐文化:西方电影、音乐和电视节目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受众,影响了其他国家的娱乐产业。
许多国家的影视作品都受到西方电影的影响,采用类似的故事结构、情节和表达方式。
3. 时尚文化:西方的时尚品牌、设计师和流行趋势对全球时尚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多国家都追随西方的时尚潮流,购买西方品牌的服装和配饰。
4. 社交媒体和互联网:西方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Instagram、Twitter 等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人们分享生活、交流观点的主要工具。
同时,西方的互联网公司如谷歌、亚马逊等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
这些例子都显示了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影响力,可以被视为国际文化趋同中的西方化现象。
影视作品中的文化传播力分析
影视作品中的文化传播力分析影视作品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元素,通过影像、音乐、对白等多种艺术手段,传递着各种文化信息,引领着观众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影视作品中的文化传播力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某种文化,更是通过情节、人物、场景等元素的塑造,深刻地影响着观众的文化认知和情感体验。
本文将从影视作品中的文化元素、文化符号、文化冲突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影视作品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力量。
首先,影视作品中的文化元素是文化传播的基础。
影视作品所展现的故事背景、人物性格、道德观念等方面都承载着特定文化的烙印。
比如在中国古装剧中,常常出现的宫廷争斗、忠孝节义等传统价值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在西方科幻片中,对未来世界、人工智能等科技元素的描绘,则反映了西方文化对未来的想象和探索。
观众通过欣赏这些影视作品,不仅仅是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更是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不同文化的熏陶。
其次,影视作品中的文化符号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文化符号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通过特定的符号语言传达着特定文化的内涵。
在影视作品中,常常运用各种文化符号来丰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增强作品的文化内涵。
比如在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中,蓝色人种的形象、潘多拉星球的风景等元素,都是对环保主题和原生态文化的象征;而在日本动漫中,常常出现的和服、寿司等日本特色文化符号,则展现了日本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些文化符号不仅仅是装饰作品的表面,更是通过符号的象征意义,深刻地影响着观众对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此外,影视作品中的文化冲突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
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常常会在影视作品中得到生动展现。
通过展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对话,影视作品引发观众对文化差异的思考和探讨,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比如在电影《功夫》中,中国功夫与西方拳击的对抗,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又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而在影片《摔跤吧!爸爸》中,印度传统摔跤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引发了对传统与现代、家庭与社会等议题的深入思考。
影视传播中的文化趋同
影视传播中的文化趋同作者:鱼为全来源:《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17期摘要:全球人类文化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内容更加复杂,手段更加丰富,以书本为媒介的文化传播手段已不能满足文化传播的需求。
由于视听媒介的易接受性和直观性,影视传媒手段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代文化传播的时代特色,充当了中西文化趋同的主要媒介。
关键词:文化传播影视媒介文化趋同全球人类文化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手段变得丰富和有效。
人们接受外民族文化的方式也由原来单一凭借书本、报纸、杂志等静态文本媒介向视觉、听觉等动态影视媒介转变。
由于视听媒介的易接受性和直观性,影视传媒手段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代文化传播的时代特色,并以此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在逐步影响着我们的意识形态,全球各民族文化,尤其是中西文化正逐步走向趋同。
因此,影视作为这种趋同的有效手段也备受关注和讨论。
文化和文化趋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虽正确但过于简单的结论,因为即使掌握了文本语言也不一定就掌握了相应的文化知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需要悉心收集和分析尽可能多的零散的材料才有可能得到一个系统的概念和理解。
自从19世纪人类学问世以来,关于“文化”一词的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文化”最接近的词源是拉丁文cultura,可追溯的最早的词源是拉丁文colrer,有居住、栽种、保护和朝拜的含义。
此后,“文化”一词的含义经过复杂漫长的演变变得更加宽广。
由此看来,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极为复杂,光靠短时间的文本资料很难全面掌握文化的实质。
人类的整个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文化史。
从远古时代开始,地球上的先民们在交流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无论在思维活动方面还是在物质创造方面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相似性。
这说明文化趋同并不是人为的趋同,而是人类社会所具有的固有特性。
在现代社会,文化趋同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当代全球化大气候影响的结果,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文化趋同现象发生的理论基础有两个:一是认为人类各种族之间具有一种共同的“基本概念”,导致了人类文化的某种相似性;二是认为人类文化产生相似性的原因在于传播。
中外影视史中的文化传承与转化
中外影视史中的文化传承与转化影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娱乐工具,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转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观察中外影视史中的文化传承与转化现象,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作品背后的文化意蕴,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交流。
首先,影视作为文化传承的媒介,能够将历史与传统文化带给观众。
在中国影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作品以历史事件为背景,传达着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比如,电影《红高粱》以中国的历史背景为基础,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生活场景和文化习俗。
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承方式,使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同样,国外影视作品也能够通过文化传承的方式向观众呈现出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
例如,美国影视作品常常体现出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例如,电影《泰坦尼克号》描绘了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在展现浪漫爱情的同时也呈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生活方式,向观众传递着西方文化的特点。
其次,影视作为文化传承的媒介,也能够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交流呈现给观众。
在中外影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作品融合了不同文化元素,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例如,中国电影《功夫》将中国功夫与西方动作电影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使观众在欣赏动作片的同时也能够了解中国功夫的魅力。
这种文化交流的方式,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沟通。
此外,影视作为文化传承的媒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形成对文化的认同和认同感。
通过观看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影视作品,观众会对自身文化产生认同感,并在某种程度上加深对自身文化的理解。
例如,中国电影《卧虎藏龙》融入了中国传统武术和哲学思想,使观众对中国文化产生认同感,进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形成,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
最后,影视作为文化传承与转化的媒介,也能够促进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通过借鉴其他文化的元素和艺术形式,影视作品能够形成新的文化样式和艺术风格。
中外影视演进的文化碰撞
中外影视演进的文化碰撞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外影视作品在相互交流与融合中产生了文化碰撞。
中外影视作品的演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对比和研究不同地域的电影和电视剧,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交融,进一步了解各国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外影视演进的文化碰撞,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中外影视作品在内容和题材上存在着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教育和家庭观念,而西方文化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意志。
这种文化差异在影视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在中国电影中,家庭关系和社会责任常常是主要题材,而在西方电影中,个人成长和追求自由的故事更加受到关注。
因此,当中国电影向西方市场输出时,可能需要对剧情和故事情节进行一些调整,以迎合西方观众的审美需求。
其次,中外影视作品在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上也存在着差异。
中国的影视作品常常注重情节的发展和主题的表达,多以人物情感和社会问题为核心。
而西方的影视作品则更为注重表现技巧,常常运用镜头、剪辑和音效等手段来创造紧张、震撼的视觉效果。
这种差异有助于中外影视作品在技术上的交流与借鉴。
中国电影可以借鉴西方电影的先进技术,提升自身作品的制作水平,同时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更好地传达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中外影视作品的文化碰撞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影视作品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通过观看和欣赏对方的影视作品,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对方的文化。
通过中外影视作品的交流,观众们可以拓宽视野,了解到不同文化的美学和审美观念,并逐渐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认知。
这有助于减少文化偏见和误解,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世界。
然而,中外影视作品的文化碰撞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翻译和字幕的质量对于影视作品的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准确地传递剧情和文化内涵,是一个需要研究和改进的问题。
其次,文化差异和价值观的冲突可能导致观众对电影的理解和接受产生困难。
中外影视史中的文化传承与转变
中外影视史中的文化传承与转变影视作为一种最具有视听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娱乐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传播和传承的方式。
中外影视史中的文化传承与转变,反映了各国文化的演变和交流。
影视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各种表达手法,将不同地区、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带入观众的视野,同时也推动了文化的转变和发展。
首先,中外影视史中的文化传承体现在对历史文化的再现与表达上。
影视作为一种复合性的艺术形式,能够通过图像、音乐、语言等多种手段将历史文化还原出来。
例如,中国影视作品《红高粱》通过对中国农村文化的再现,展现了农村社会变迁和人性的复杂性。
而在国外,美国影视作品《辛德勒的名单》则通过对二战时期犹太人的追悼,展示了人性的光明面与黑暗面,在文化传承中诉说真实的历史。
其次,中外影视史中的文化传承也可从文化符号和象征的表现上进行观察。
每一个不同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符号和象征,这些符号和象征通过影视作品得以传承和演绎。
例如,中国影视作品常常使用中国传统的服饰、建筑和艺术形式作为文化符号,如《红楼梦》中的宫廷服饰和园林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之处。
而在国外,美国西部片中的牛仔帽、西装和马匹,成为了西方文化的代表符号,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此外,中外影视史中的文化传承还表现在人物形象和角色塑造上。
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代表着一定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
中国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常常传递着封建社会的束缚和妇女地位的改变,如《红楼梦》中的贾母、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物形象。
而在国外,美国影视作品中的超级英雄如蜘蛛侠、钢铁侠等角色,塑造了美国人的自由主义和英雄主义。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同时也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转变。
最后,中外影视史中的文化传承与转变还可以通过题材和情节来观察。
不同的题材和情节往往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变迁。
中国影视作品中的抗战题材如《集结号》和《八佰》等,重新演绎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和团结战斗的历史片段。
影视史上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流
影视史上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流在影视史上,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流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影视作为一种强大的媒介形式,不仅是娱乐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通过电影和电视剧等形式,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故事展现给观众,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首先,影视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传播工具,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其他地区的文化。
电影和电视剧中的故事情节、角色形象、服装道具等元素都反映了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
当观众观看这些作品时,他们会感受到来自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进而增加对其他文化的兴趣。
例如,中国电影《卧虎藏龙》通过展现中国古代武术文化,吸引了众多国际观众的关注,让他们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其次,影视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方式,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了解与交流。
在全球化的今天,影视作品不再局限于本土市场,而是通过网络和媒体等传播渠道走向全球。
通过观看国外电影和电视剧,观众可以了解到其他国家的历史背景、社会风俗、价值观念等信息,从而增进对其他国家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好莱坞电影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制片厂,通过制作和发行大量的商业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了美国文化和价值观。
此外,影视作为一种通用的媒介语言,可以跨越语言障碍,促进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
影视作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呈现,观众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来理解和接受信息,不再受限于语言的限制。
例如,无论观众是来自中国、美国还是法国,当他们观看同一部电影时,可以通过电影中的情节、表演等元素来理解故事的情节和意义,从而产生共鸣和沟通。
然而,尽管影视在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影视作为商业产品的属性,有时候会受到商业利益的影响,导致对于某些文化内容的选择和呈现存在偏差或片面化的倾向。
其次,由于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差异,不同地区的观众对于同一部影视作品的理解和接受可能存在差异,需要在传播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文化转化和翻译,以避免误解和产生误导。
文化趋同论的观点
文化趋同论的观点
文化趋同论认为,人类社会在不同地域和文化的影响下,整体趋
向于同质化,即各种文化间的差异越来越小,最终形成一个共通的文化。
这种趋势或许是由技术发展、全球化经济和通讯技术等因素所促
成的。
文化趋同的本质在于,人类社会越来越注重跨文化交流,从而渐
渐接纳了其他文化的元素和思想,这使得混杂着东西方文化的新文化
逐渐形成。
这种新文化的兴起也进一步削弱了传统文化的地位。
文化趋同的影响在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
比如,人们开始越来越
接受国际化的服装、风格和习惯,并以此作为表达自己的方式。
音乐、影视作品也越来越多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流通,许多流行文化也
被全球化的市场所接受。
然而,文化趋同也面临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过度接纳
外来文化可能会隐含着被其他文化所掌握的威胁。
大量流通的文化产
品也可能会对本土文化造成影响,导致文化失去多元性。
因此,文化趋同不能被完全否定,但我们仍需要认真思考和应对
这种趋势带来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影响。
我们应该更好地保护和弘扬
自身的传统文化,让它们在跨文化交流中也能拥有更好的传播空间和
影响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并尝试解决文化失衡等问题,让全球
文化交流更加平衡和公正。
总之,文化趋同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对于建设更加和谐、包容和自主的全球文化体系,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和思考这种趋势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并寻找更加科学和有效的解决办法。
在中国和其他国家,流行文化和影视文化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点?
在中国和其他国家,流行文化和影视文化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点?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流行文化和影视文化已经成为人们交流和沟通的桥梁。
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让我们感受到文化之间的多样性。
那么,在中国和其他国家,流行文化和影视文化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点呢?1.相似点:追求新奇和流行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大家都希望能够掌握最新的流行文化和影视文化。
无论是电视剧、电影还是音乐,观众都希望看到最新、最热门的节目。
在这一点上,各国的年轻人表现出了相似的趋势。
2.不同点:文化内涵的差异尽管追求新奇和流行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趋势,但文化内涵的差异却是显而易见的。
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织在一起。
我们可以通过电影和电视剧观察到中国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而在其他国家,由于国家历史文化的差异,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和定义都不尽相同。
例如,印度电影就显现出一种独特的民族特色。
3.相似点:文化的丰富性无论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文化内涵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文化的内涵。
电影、电视剧、音乐等流行文化和影视文化,都包含着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人文等方面的表现。
例如,在电影中,可以看到中国的传统元素、美食、民俗等,这些元素为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丰厚的基础。
4.不同点:风格的差异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电影、电视剧和音乐也不例外。
在欧美国家,电影和电视剧总体来说更加高逼格,重视视觉和残酷的场景,而华语电影则更加注重情感和人物的内心交流。
这些差异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国人民的生存环境和思维方式。
5.相似点:文化的共通点尽管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风格,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文化共通的地方也是存在的。
例如,关爱和温情是全球人民都乐于接受的文化特征。
无论是中国电影还是外国电影,这种温情都是铿锵有力的。
在电视剧中,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等主题的表达也是差不多的。
综上所述,在中国和其他国家,流行文化和影视文化有许多相似和不同的点。
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和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的相 似 性 。 说 明文 化趋 同并 不 是 人 为 这
的趋 同 ,而 是 人 类 社 会 所 具 有 的 固 有 特
和 直 观 性 , 视 传 媒 手 段 便 理 所 当然 地 成 影 为 当代 文 化 传 播 的 时 代 特 色 , 以此 深 刻 并
性。 在现 代 社 会 , 文化 趋 同现 象 时 有 发生 ,
这 是 当代 全 球 化 大 气 候 影 响 的结 果 , 是 也 人 类 文 化 发 展 的 大趋 势 。 文化 趋 同现 象 发 生 的理 论 基 础 有 两 个 : 是 认 为 人 类 各 种 一 族 之 间 具 有 一 种 共 同 的“ 本 概 念 ” 导 致 基 , 了人 类 文 化 的某 种 相 似 性 : 是认 为 人 类 二
贩夫走卒 、 家庭 妇 人 等 都 是 词 的 受 众 。
歌 妓 的歌 唱虽 然 美 妙 动 听 , 也 有 歌 但
面 的严 格 规 定 和 限制 加 以融 会 贯 通 。 们 她
懂得 音 律 , 一 些 比较 拗 口的 词 , 了 便 对 为
声 转 瞬 即逝 的 缺 陷 ; 外 , 词 在 歌 妓 传 另 歌 唱 的过 程 中通 常 果 , 播 范 围 也 影 传 局 限在 宴 会 舞 席 之 上 。
…
一
: …
_
…
磁
Ⅳ
7^ v
A I A 0, ] E H 7 4 _ -
2 1 ・( 0 0 9 上半 月 )
影 视 传 播 中 的文 化 趋 同
口 鱼 为全
摘 要 : 球 人 类 文 化 的发 展 使 得 文化 传 播 内容 更加 复 杂 , 段 更 加 丰 富 , 书 本 为媒 介 的 文化 传 播 手 段 已不 全 手 以
影 视 媒介 转 变 。 于视 听 媒 介 的 易 接 受性 由
心 收 集 和 分 析 尽 可 能 多 的 零 散 的 材 料 才
有 可 能 得 到 一 个 系 统 的概 念 和理 解 。自从 1 世 纪人 类 学 问世 以来 . 于 “ 化 ” 词 9 关 文 一 的界 定 众 说 纷 纭 , 衷 一 是 。“ 化 ” 接 莫 文 最 近 的 词 源 是 拉 丁 文 c l r , 追 溯 的最 早 ut a 可 u 的词 源 是 拉 丁 文e l r 居 住 、 种 、 护 o e, r 有 栽 保
“ 言 是 文 化 的 载 体 ” 是 一 个 虽 正 确 语
在 她 们 对 词 的修 改 上 。我 们 前 面 已 经 提
到 , 妓 大 都 多 才 多 艺 . 们 也 具 有 丰 富 歌 她 的 歌 唱 经 验 , 以 突 破 词 在 格 律 、 韵 方 可 声
歌 妓 除 了拥 有 美 丽 的容 貌 外 , 有 一 副 好 还 嗓 子 。以 歌 唱 的 方 式 来 展 示 自 己 的才 艺 ,
酒 楼 茶 馆 是 广 大 市 民的 娱 乐 场 合 : 的 俚 词
俗 化更 扩 大 了词 的 受 众 范 围 ,乡 野 之 人 、
以 色 悦 目 、 声 愉 人 、 才 动 人 、 情 感 以 以 以
人 , 而 达 到 很 好 的效 果 。 从 第 二 . 动 性 强 , 馈 及 时 。 要 表 现 互 反 主
地 改 变 着 我 们 对 世 界 的 看 法 , 在 逐 步影 也 响 着 我 们 的 意 识 形 态 ,全球 各 民 族 文 化 , 尤其是中西文化正逐步走向趋同。因此 , 影 视 作 为 这 种 趋 同 的 有 效 手 段 也 备 受 关
注 和 讨论 。 文 化 和 文 化 趋 同
注 释: ( 行 霈 : 中 国 文 学 史 》 三 卷 , 等 教 袁 《 第 高
育 出版 社 ,0 3 版 , ~ 1 20 年 第6 1 页。
于演 唱 . 大多 会 作 出 修 改 。 记 载 , 坡 的 有 东
在 词 的创 作 者 与 传 播 者 、传 播 者 与 接 受 者 、 众 与 词 的 创 作 者 之 间 的互 动 。在 宫 受
廷 宴 会上 . 用 文 人 即兴 写 词 后 就 交 于 歌 御
好 友 秦 少 游 有 首 著 名 的 词 《 庭 芳 》 这 首 满 ,
能满 足 文化 传 播 的 需 求 。 于视 听媒 介 的 易接 受性 和 直 观 性 , 视 传媒 手 段 便 理 所 当然地 成 为 当代 文化 传播 的 时 由 影
代 特 色 . 当 了 中西 文 化趋 同 的主 要 媒 介 。 充
关 键 词 : 化 传播 文 影视 媒 介 文化趋 同
全 球 人 类 文 化 的 发 展 使 得 文 化 传 播
手段 变 得 丰 富 和有 效 。 们 接 受 外 民族 文 人
但过于简单的结论 , 因为 即使 掌 握 了 文 本
语 言也 不 一 定 就 掌 握 了 相 应 的 文 化 知 识 , 语 言 与文 化 之 间 的 关 系 是 复 杂 的 , 要 悉 需
人 类 的 整 个 历 史 可 以说 是 一 部 文 化 史 。从 远古 时代 开 始 , 球 上 的先 民们 在 地 交 流 极 为 困 难 的情 况 下 无 论 在 思 维 活 动 方 面 还 是 在 物 质 创 造 方 面 都 表 现 出 了 极
化 的方 式 也 由原 来 单 一 凭 借 书 本 、报 纸 、 杂志等静态文本媒介向视觉 、 听觉 等 动 态
经 过 复 杂 漫 长 的 演 变变 得 更 加 宽 广 。 由此
看来 , 化的内容包罗万象 , 为复杂 , 文 极 光 靠 短 时 间 的 文 本 资 料 很 难 全 面 掌 握 文 化 的实 质
文 化 产 生相 似 性 的原 因在 于 传播 。 使 趋 促 同 的 “ 本 概 念 ” 德 国人 种 学 家 阿 道 夫 ・ 基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