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解决问题(数数策略)(人教新课标(2014秋))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解决问题(6和7)(15)-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解决问题(6和7)(15)-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解决问题(6和7)(15)-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和7的数的概念,能够熟练地数数、写数、认数。

2. 培养学生运用6和7进行简单的加法、减法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学习6和7的数的概念。

2. 运用数的概念进行加法、减法运算。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数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6和7的数的概念,能够熟练地数数、写数、认数。

2. 教学难点:运用6和7进行加法、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教具、学具等直观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故事、图片等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6和7的数的概念(1)通过数数、写数、认数,让学生掌握6和7的数的概念。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6和7的大小,理解数的顺序。

3. 运用数的概念进行加法、减法运算(1)引导学生运用6和7进行加法运算,如:6 1=7,7 1=8等。

(2)引导学生运用6和7进行减法运算,如:7-1=6,6-1=5等。

4. 解决实际问题(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6和7解决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6和7的数的概念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6和7进行加法、减法运算的能力。

3. 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如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等。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整理和复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法的整理和复习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整理和复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法的整理和复习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整理和复习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法的整理和复习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整理和复习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法的整理和复习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的数学内容,主要涉及第7~9页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法。

孩子们将回顾和巩固他们对10以内数字的理解,以及如何通过加法来计算两个数的和。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1. 回顾和加深对10以内数字的认识。

2. 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复习习惯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回顾和掌握10以内数字的认识及加法计算。

难点:能够独立完成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并检查答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练习本;学具:数字卡片、小算盘、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引入(5分钟):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我会拿出数字卡片,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快速翻转一张卡片,让学生猜猜卡片上是哪个数字。

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复习10以内的数字。

2. 知识回顾(10分钟):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他们在第7~9页学到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法知识。

我会提问一些问题,如“5加3等于几?”“7减2等于几?”等,并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回答。

3. 例题讲解(10分钟):我会挑选一些典型的例题来进行讲解。

例如,我会讲解“2加3等于几?”这个问题。

我会展示解题过程,并强调步骤和方法。

我还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并与大家分享。

4. 随堂练习(10分钟):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这些练习题会涵盖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法计算。

我会鼓励学生使用小算盘来帮助他们计算,并在完成后相互检查答案。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写出10以内的数字。

答案:1. 1、2、3、4、5、6、7、8、9、102. 2+3=5、3+4=7、4+5=9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5篇

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5篇

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5篇为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能灵活运用数的组成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学设计该如何制定呢?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阅读。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一上第63~64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

【教学目标】:1、经历用列举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重复、不遗漏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答案。

2、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对信息进行分析并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有条理地一一列举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表格【教学过程】:一、创设购物情景,初识列举策略。

师:同学们,先解决一个小问题好吗?在淘宝网上看中一对固城湖螃蟹,价格是100元。

我口袋里有两张50元,五张20元,两张10元的纸币。

怎样付100元钱?生:两张50元……师:可以。

能列举出几种付钱的方法?生:2张50元、5张20元、一张50元两张20元1张10元、4张20元两张10元。

师:我们把解决问题的这些方法都罗列出来,就是“列举”(板书),列举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列举的方法解决一些新的问题。

二、引导自主探究,体验列举策略。

1、出示p63页例1场景图,指名学生读题。

2、师:“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一个长方形的羊圈”,你是怎么理解的?(就是围成的长方形周长是18米)那你们会围吗?下面以4人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

要求:(1)确定研究方法,合理分工。

(2)团结协作、积极交流、推荐代表发言。

如果有困难可以用材料袋提供的小棒围一围,也可以用笔画一画。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重点关注不同的研究方法。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社课程标准第一册教学设计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教案授课时间:年月日数一数教学内容:p2 ~ p5教学目标:1、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学具准备:开学图挂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学校里学习很多有用的知识。

这节课是数学课,我们要学习数学知识。

小朋友,你们喜欢数学吗?为什么呀?(指名学生回答)同学们说得都很对!数学知识非常有用,科学家为什么能把火箭、卫星送上天空等等,这些都需要用数学知识。

所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数学,我们要好好学习,学好数学,掌握本领,长大了更好地建设祖国。

从今天起同学们可以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努力,看谁把数学学得最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数一数(板书课题)二、新课1、出示彩色挂图,教学数数。

(1)质疑:教师:‚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

大家一起来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2)小组学习:先让学生观察,在小组内和小朋友们说一说。

(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如:能用‚1‛表示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能用‚2‛表示的有:两个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浇花;3个同学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传栏上有5个大字;花坛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鸟;楼边有8棵树;校园里有9个学生;10个人等)。

然後让同桌再互相说。

2.找一找,数一数:我们也有一个美丽的校园,我们也可以数数在我们校园里,教室里看到的东西。

谁能把你自己观察到的告诉大家?(指名回答)3.扩展训练:(1)关于方位的认识:提问学生,某某前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后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左边一行有几位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位同学?告诉你的同桌,你的左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前面一列有多少的同学?后面一列有多少个同学?(2)动脑动手:1. 你喜欢画什么,就在右面的空格里画什么,要画得和左边同样多.2、练习2 第一、二题三、小结:数学课有趣吗?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今天的数学课,同学们表现得很踊跃、很认真。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数学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数学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如数字的认识、加减法、几何图形等。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数字的认识:1-10的认识、11-20的认识、100以内的数2.加减法: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3.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认识4.认识时间:整点的认识5.量的比较:长短、高矮、轻重、厚薄6.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策略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体验。

3.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4.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过程1.第一课:1-10的认识(1)导入:通过讲故事、猜谜语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新课:介绍数字1-10,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掌握数字的认识。

(3)练习:设计有趣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第二课:11-20的认识(1)导入:利用上一节课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11-20的认识。

(2)新课:介绍11-20,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掌握数字的认识。

(3)练习:设计有趣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第三课:10以内的加减法(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学习加减法。

(2)新课:介绍10以内的加减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掌握计算方法。

(3)练习:设计有趣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第四课:20以内的加减法(1)导入:利用上一节课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

(2)新课:介绍20以内的加减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掌握计算方法。

(3)练习:设计有趣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第五课:平面图形的认识(1)导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引导学生学习平面图形。

(2)新课:介绍平面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掌握图形的特点。

(3)练习:设计有趣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1.1《数一数》教案4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1.1《数一数》教案4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1.1《数一数》教案4教学目标•能够正确用手指逐一点数物体,并能用数字表示出数量。

•能够简单统计物体的数量。

教学重点•能够用手指逐一点数物体。

•能够用数字表示出数量。

教学难点•能够简单统计物体的数量。

教学准备•数学教材《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具:卡片、计数棒、小球等•彩色粉笔、黑板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5分钟)–利用卡片上的图案,要求学生用手指逐一点数,回顾上节课学过的数一数的方法。

2.新知讲解(10分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手指逐一点数物体,并用数字表示出数量。

–示范用手指逐一点数教室里的物体,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3.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用计数棒、小球等物品,分别进行逐一点数,并用数字表示数量。

–学生自由操练,教师巡视指导。

4.课堂讨论(10分钟)–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教室里有几个同学?桌子上有几本书?等等。

–引导学生用数字来描述数量,加深理解。

5.巩固练习(10分钟)–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用手指逐一点数家中的物品,并在练习册上写出相应的数字表示数量。

6.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手指逐一点数物体的重要性,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延伸•老师可设计一些有趣的数物理论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内容。

•老师可在课后要求学生到周围环境中寻找物体进行数一数的练习。

家庭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有关逐一点数和用数字表示数量的习题。

2.外出时,结合所学知识,让孩子逐一数数周围物体并用数字进行记录。

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速度,灵活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堂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用手指逐一点数物体,并能用数字表示数量的基本方法,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部编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各单元的教材说明一、数一数二、比一比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四、认识物体和图形五、分类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七、11-20各数的认识八、认识钟表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十、总复习教材分析全册教材设计思路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有相应可操作性的新教材,新教材的编写实际上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创新。

下面我就谈一谈第一册教材怎样体现《课标》的基本理念,它与以往的教材有什么不同?(一)编者的话本册教材的开篇就是编者大朋友与小朋友的对话,改变了过去“编者的话”、“说明”的版面。

为什么这样做呢?首先体现了角度的转变,由成人的角度转变为儿童的角度, 这本书是给小朋友读的,拉近了编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在第一学段1~6册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智慧老人,淘气,笑笑,机灵狗)的对话,提出了各册的学习主题。

第一册的主题是“数学就在你的身边”。

采用对话形式:“我认识5个小朋友”(数)。

“汽车的轮子是圆的”(形)。

“嘻嘻,这就是数学”。

这种类似于三句半的形式,使刚入学的儿童对数学有亲切感,喜欢学数学。

老师们可以利用这一情境,作为新学期师生谈话的内容,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使数学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二)目录本册教材有九个单元。

主要知识点有10以内数的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10以内加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除此之外,还有比较多少、高矮、轻重;按一定的标准分类,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认识整点钟,几点刚过,快到几点了,以及简单的象形统计图。

与以往教材对比,知识面扩展了。

另外计算与其他内容穿插安排,主要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学习内容多样化,并体现计算教学的循序渐进。

每一单元的二级标题,如第一单元的二级标题“可爱的校园”、“快乐的家园”、“玩具”、“小猫钓鱼”等,是以活动方式和情境出现的。

体现要通过组织数学活动来学习有关的知识并获得情感的体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使之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一)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一)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3课时,主要解决实际问题,内容涉及加减法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对加减法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运用加减法,缺乏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加减法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解决问题的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启发他们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情境设置,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问题的规律,总结加减法的应用。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合作意识。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5.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自己对加减法应用的掌握程度。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加减法应用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加减法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024年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24年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24年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数数和认数能力,能准确数出100以内的数并认识这些数的名称。

理解简单的加减法概念,能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学会使用基本的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厘米”进行简单的测量。

2.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物到抽象的数的认识过程,培养观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通过游戏、活动等实践方式,体验加减法的应用,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合作学习和交流,提高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不怕困难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和数的顺序。

加减法的基础概念和应用。

基本长度单位的认识和使用。

2. 教学难点从直观到抽象的数的概念的过渡。

加减法运算的逻辑理解和运用。

实际应用中的单位换算和问题解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使用生动的故事或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复习前置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数的认识和数的顺序利用实物(如小棒、积木等)进行数数练习,使学生理解数的概念。

通过游戏(如数字接龙)巩固数的顺序和名称。

引导学生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数量。

3. 加减法基础使用直观教具(如计数板、磁性数字等)演示加减法的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手指计数、实物摆放等实际操作,感受加减法的运算逻辑。

设计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加减法的应用。

4. 长度单位的认识和使用展示不同长度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长度的概念。

通过实际操作(如用尺子量物品)让学生掌握使用长度单位的方法。

设计实践活动(如测量教室物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长度单位的使用。

5. 课堂小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力。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教案与反思第【1】篇〗活动设计背景:我园小班幼儿多居于乡下,个别幼儿不会数数、不会按顺序读数、有些幼儿喜欢读数可是老把数字的顺序搞混淆。

孩子们的年龄偏小,农民一年四季只有冬季有时间,针对乡下的种种局限因素,为了使幼儿能够很好的掌握科学领域的数学部分,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幼儿体会与同伴游戏时候的欢乐,喜欢做游戏。

2、认知目标:会认读数字宝宝1—5。

3、能力目标:能大声地读出数字1—5中的某一个简单的知道数字宝宝的笔画。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幼儿能认读出数字1—5。

教学难点:幼儿能够大胆的读出数字1—5之间的任何一个。

活动准备:数字宝宝卡片1—5各一张、数字宝宝的纸手套若干、数字挂图、动物卡片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手指游戏,引导幼儿认识手,并且知道小手的手指数量。

二、基础部分我们有两只小手,每只小手上有5根手指头。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数一数。

!(教师导幼引儿伸出自己的手,和老师一起数一数。

)数完手指以后,出示数字卡片。

请小朋友来认一认这是数字几。

鸭妈妈生了5个鸭蛋,最近要孵出鸭宝宝了。

请你看一看它孵出了几只。

按照这样的程序从一到五鸭妈妈孵出了五只鸭宝宝。

把相应的数字1—5贴在鸭宝宝的下面。

教师把数字挂图以及相应的有数量的出示在黑板上,带领幼儿说儿歌,识记数字1—5。

儿歌:1像粉笔会写字2像小鸭水里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钩子能买菜(教师边说儿歌边做动作,幼儿可以很上口,便于记忆)三、结束部分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请幼儿将纸手套戴在手上,找出和自己手套上相同数字的伙伴,并且唱出找朋友的儿歌。

然后带领幼儿说儿歌。

整理教具下课。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教案与反思第【2】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一上第14~16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数数策略)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数数策略)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数数策略)——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理解数数策略的含义,能够运用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数数策略的含义和运用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数数策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数数策略的含义,能够运用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数数策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发现数学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引导学生总结出数数策略的含义和运用方法。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数策略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延伸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拓展延伸。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运用数数策略解决。

六、板书设计1. 数数策略的含义和运用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数数策略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引导学生总结出数数策略的含义和运用方法。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它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数策略,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在探究新知环节,教师应该采取以下步骤来详细补充和说明数数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应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如教室内的物品、学生的玩具等,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感受数学问题的存在。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意识到数数策略在生活中的应用。

解决问题-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解决问题-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解决问题-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课程名称:一年级数学上册授课难度:初级课程时长: 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利用基本方法解决简单问题•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学内容1.引入教师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引入课程:你们每天都在解决问题,比如什么样的问题?学生们举手回答,教师将其整理出来,作为后面教学的背景。

2.授课通过数字例子,引导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现实问题-数学问题-数学公式-数学计算-答案验证),并通过教师和学生互动,让学生们在理解基础上熟练运用。

例如:•刚才我们说到了,有两个小朋友选举班长,需要投票,最后得票最多的人当选。

其中一位小朋友得到了十五票,而另一位只得到了八票,那么,哪位小朋友当选班长呢?•围绕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并列出数学公式:15>8,则当选班长的是得到15票的那个人。

•学生利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15-8=7,得到的答案为7票。

•教师验证答案,确定答案正确。

3.延伸通过集体讨论与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们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种,鼓励学生们在个人思考和互动交流中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开发其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解决问题作为数学学科的一个根基性课程,其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鼓励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模拟实验、推理演绎等方法,从中体验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的乐趣和感悟。

在本课中,通过数字例子,引导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基础,同时通过延伸和实践,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资料1.《小学数学教学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

2.《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研究所。

《解决问题(数数策略)》(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解决问题(数数策略)》(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解决问题(数数策略)》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版本:人教版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数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数数策略的基本方法。

2. 能够运用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灵活运用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 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数策略进行观察和操作。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卡片。

3. 实物模型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数数方法,如一一对应、分组数数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数数的问题吗?你们是怎么解决的?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出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运用数数策略解决问题。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解决方法。

3. 邀请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并引导学生关注数数策略的运用。

4. 教师总结并强调数数策略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出示练习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并运用数数策略解决问题。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共同分析解题过程。

3.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数策略进行解决。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思路和解决方法。

3. 教师总结并强调数数策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数数策略的应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数数策略在解决问题时有什么作用?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出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数数策略解决问题。

2.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完成的时间和书写规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数数策略)(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数数策略)(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解决问题(数数策略)——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数数的概念,掌握数数策略。

2. 能够运用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数数的概念。

2. 灵活运用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具:计数器、小物品(如小石子、小珠子等)。

2. 课件: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计数器,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器,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用来干什么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计数器,它是用来帮助我们计数的工具。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出示小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小物品有多少个吗?”2. 学生尝试数数,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数的策略,如: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等。

4.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不同的数数策略,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看出这些数数策略的区别吗?”5.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数数策略都是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数数的方法。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2. 学生尝试运用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先数出总共有多少个苹果,再数出有几个朋友,最后用总数除以朋友的数量。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更多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数策略解决。

2.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数数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数数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年级上册六单元《 解决问题 (数数的策略)》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年级上册六单元《 解决问题 (数数的策略)》说课稿
在怎样解决问题的教学中,通过学生用不同的思 维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知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创建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节。利用生动,直 观的动态演示,较好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使方 法多样性。结合学生的生活情景,凭借学生已有 的经验,注重了对知识的体验,解决问题能力的 培养。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把解决问 题的三个步骤贯穿于这节课。
设计意图:我用简单的生活实例逐步启 发深入,本节课的解决问题的基础就是
猫这一场景来展现问题,体现了数学来 源于生活的特点。
五、说过程:
动手操作, 合作交流
1.独立操作:动手排一排。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和结果。
设计意图
教师让学生利用画图、语言表征等方式, 放手让同学主动去探索新知,引导同学通过 动手操作、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相互汇报、 交流、提问、评价等形式,促进同学积极地 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同学初步学会 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并采用多种方 法解决问题。
。 口答: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个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突出了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拓展了学 生的思维。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用数数和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 充分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简单问题,结合学生 掌握的数数知识和经验,放手让学生用数数和 画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掌握解决 问题的过程同时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体现解决问题的乐趣,感受到解决问题是无处 不在的。
四、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通过生活实例 感知例题间的关系
教 在合作活动中体验排队问题。 思考

流 程
分享

总结
1在合作活动中体验排队问题 2动手操作,探究解决方法
1、游戏活动运用新知 2、 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学情分析1、知识掌握情况从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看,孩子们在课堂常规及学习习惯上的进步明显。

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主动做好笔记。

除个别学生,其余都能按时完成作业。

2、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全班学生整体,在学习习惯方面,90%的学生能够做到课前预习生字、读通课。

在课上基本都能够认真听讲,有60%的学生已经有做课堂笔记的习惯。

通过课堂作业的观察发现,本班学生能够较投入地完成作业,但书写质量还有待提高。

总的来说,这个班级的孩子已经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如果能够学得再主动一点就好更好。

3、学优生的特点、学困生的成因学优生整体占班级的25% ,学生的学习踏实、认真、在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写作能力上的发展比较全面。

学困生占班级人数的10%,本还能跟上大家的脚步,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需要更大的关注。

4、教学策略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86和7的加减法应用(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86和7的加减法应用(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8 6和7的加减法应用(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2014秋 )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8 6和7的加减法应用(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2014秋)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第五章第八节的内容,主要涉及到6和7的加减法应用。

我们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理解和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并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2. 能够应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难点是应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挂图、卡片;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苹果,告诉学生们我有6个苹果,然后我吃掉了1个苹果,问学生们我还剩下几个苹果?2. 例题讲解:我拿出挂图,上面画着6个苹果,然后我告诉学生们,如果我又吃掉了1个苹果,我会剩下几个苹果?学生们可以通过数数来回答这个问题。

3.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们发放练习本,让他们用6和7的加减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我有6个糖果,我吃掉了2个糖果,我还剩下几个糖果?4. 小组讨论:我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他们用了哪些数学运算?六、板书设计6 + 1 = 76 1 = 57 + 1 = 87 1 = 6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我有6个橘子,我吃掉了2个橘子,我还剩下几个橘子?2. 我有7个苹果,我吃掉了3个苹果,我还剩下几个苹果?答案:1. 4个橘子2. 4个苹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6和7的加减法运算,并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对于拓展延伸,我可能会给学生们一些更复杂的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6和7的加减法运算来解决,以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人教新课标2014秋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人教新课标2014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来自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四单元内容。

本节课主要围绕"100以内数的认识"进行讲解。

具体包括:如何数数,认识数字0到100,数的组成,数数的方法,数的顺序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地数数,认识数字0到100,并理解数的组成。

2. 学生能够掌握数数的方法,并能够用语言描述数的顺序。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数字0到100的认识,数的组成和顺序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数数,掌握数数的方法,并能够用语言描述数的顺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小奖品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学生自由地数数,鼓励他们尽量多地数出数字0到100。

然后邀请几名学生到黑板上展示他们的数数结果。

2. 引入新课(10分钟):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数字0到100的组成,数数的方法和顺序。

用数字卡片和计数器作为辅助工具,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数字的组成和顺序。

3. 实践活动(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数字卡片。

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完成一些数数的任务,例如:数出指定数量的数字,找出数字的组成,按照顺序排列数字等。

4. 巩固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例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

通过这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数字0到100的认识,数的组成和顺序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数字0到100的组成,数数的方法和顺序。

用清晰的数字和箭头表示,让学生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用数字卡片进行数数,尽量多地数出数字0到100。

然后让他们写下自己所数的数字,并描述一下数的组成和顺序。

5.6 解决问题(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5.6 解决问题(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5.6 解决问题(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巩固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 解决具体问题,巩固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解决具体问题,巩固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用书、练习本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出数学知识。

三、实践(15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2.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改进。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措施。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2.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改进。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合理,既要巩固所学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但仍需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解决问题(数数策略)第 5 课时总计第节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能运用数数、画图等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活动,能掌握两个数中间的数有多少,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画一画、数一数、摆一摆等方法掌握两个数中间数的个数。

2.理解“画示意图”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请你按要求数数。

1.从8数到16。

这两个数中间有几个数?
3.从20数到14。

这两个数中间有几个数?
二、探究新知
1. 教师在黑板上摆出五个不同水果图片,并提问(由浅入深)。

(1)黑板上有几种水果呢?
(2)从左数第一个是谁?第四个呢?
(3)它们中间有几个水果?
师:数第一个水果和第四个水果中间有几个水果时能把第一个水果和第四个水果也数进去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
水果题是课本例6的浓缩,由于使用的学具具有鲜明性和趣味性,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为学习例6做好铺垫。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2.教学例6。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动物吗?(熊猫)
你们喜欢熊猫吗?有一群小朋友也喜欢熊猫,打算去公园看熊猫。

(2)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排的队伍,你知道了什么?在小组里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

(指几名学生在全班说说并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


(3)看图理解图意,解决问题。

①小丽排第几?
②小宇排第几?
③要解决的问题是: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师: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分别是什么意思?“之间”是什么意思?
④让学生完整的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4)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数一数:小丽排第10,她后面是第11、12、13、14,第15个是小宇,所以他们中间是11、12、13、14,共4人。

画一画:把第10 作为第一个○,接着边数边画,第11、第12、第13、第14、
第15,画好后划去第一个○(第10)和最后一个○(第15)中间的4个就是答案。

生3:我用小棒摆的,发现第10和第15之间一共有4人。

按顺序边摆边数:去掉首尾两根小棒,也能得到答案。

(5)解答正确吗?请你说一说。

小结:解答两个数中间还有几个数时,可以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但不能把已知数算进去。

【设计意图】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

同时让学生明白了“画示意图”、“数数”是帮助理解题意的重要手段和策略,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解决问题,积累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三、巩固深化
1.出示教材第79页做一做,请学生说说你在图中看到什么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师:一群小朋友去玩滑滑梯,玲玲排在第4,东东排在第8,请问东东和玲玲之间有几人?玲玲滑到右边了,为什么玲玲排在第4?
2.学生讨论,并交流回报。

有什么要注意的吗?强调“之间”就是不包括两头的人。

四、总结升华
今天这节课你学得快乐吗?你有哪些收获?快和你的小伙伴们交流吧!教后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