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word(2015-2019)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合集下载

地理2015-2019年近5年全国卷1汇总

地理2015-2019年近5年全国卷1汇总

202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1-3题。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 种植土层和砂层C. 砂层和砾石层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3.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 保护生物多样性性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 调节局地小气候甘德国际机场(图2)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4~6题.4. 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A. 位置B. 经济C. 地形D. 人口5. 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A. 地区经济发展缓慢B. 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C. 飞机飞行成本降低D. 飞机制造技术进步6.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候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A. 66.5°NB. 60°NC. 53°ND. 40°N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图3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7.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浓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8、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9、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资源量不足B、破坏环境C、成本过高D、市场需求不足图4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2015-2019全国新课标高考真题地理重组试卷6

2015-2019全国新课标高考真题地理重组试卷6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2.(10分)【环境保护】(2015文综卷Ⅱ)
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 来越困难。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分析我国东部地区赴九寨沟、黄龙旅游的游客多数乘飞机抵达的原因。
3.【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2016文综卷Ⅰ)
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深入森林带。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暴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
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6.[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2017文综卷Ⅰ)
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
(1)简述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
(2)设计两项依托“佛手山药”开展的旅游项目。
11.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2018文综卷Ⅲ)
格陵兰岛(如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在这里可以看到壮观的冰原,深邃的峡湾,珍稀的北极熊、北极狐、麝牛、鲸等动物,并能了解岛上因纽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

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

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命题规律考点分布考点0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23·福建·高考)唐朝时太湖流域未形成吴淞江河道,在北宋时期修筑江堤后,太湖面积萎缩,吴淞江河道趋于稳定,并成为太湖主要泄洪河道。

近代以来,吴淞江逐渐成为上海海港港口运输的重要通道。

根据材料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1-3小题。

1.形成吴淞江北为杨柳,南为兼(芦苇)的主要原因是()A.坡向不同B.热量差异C.淤积状况不同D.季风风向不同2.唐晚期修筑河堤后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河堤东侧冲刷加剧B.吴淞江径流量增大C.河堤西侧淤积增强D.吴淞江含沙量增大3.近代以来,吴淞江成为上海“米粮运输”要道,的主要原因是()A.吴淞江航运条件改善B.上海工商业发展C.吴淞江货运量大D.上海港泊位不足(2023·浙江·高考)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始终在不断变化。

1996年黄河经人工改道朝东北方向入海。

下图为1996-2020年黄河河口区汛期陆地面积变化统计图。

完成下面4-5小题。

4.下列遥感影像,能正确反映不同年份河口区汛期陆地形态变化先后顺序的是()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5.1996年后,造成老河口陆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海水运动的作用B.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C.上游水库的冲淤D.汛期流域降水的变化(2023·山西·高考)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

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

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

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6-8小题。

6.青藏高原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A.基岩风化B.流水搬运C.冰川搬运D.风力搬运7.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低B.大气含氧量低C.蒸发弱D.太阳辐射强烈8.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①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①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①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023·浙江·高考)下图为广东某丹霞地貌景观图,该地貌主要发育于白垩纪的红色地层。

2019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19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时跟踪检测 ] (时间: 4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图①至图④为一组景观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①时期到图④时期的变化过程(图①时期到图④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河流中游)。

读图回答 1~2 题。

1.依据图中信息,从①到④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情况是()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B.河流的含沙量增大C.结冰期变长D.无变化2.图示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反映了()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D.地理要素的孤立性解析: 1.B 2.B 第 1 题,从图中可知从①到④林地减少,耕地增多,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

第 2 题,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与植被、地形等有关,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回答 3~4 题。

3.我国西北内陆绿洲的形成,图中哪个箭头起到关键的作用A.③B.④C.⑦D.⑩4.我国南方地区“高山青,涧水蓝”与西北地区“黄沙漫漫飞满天”的景观差异,主要是哪个因素造成的 ( )A.水文B.地貌C.植被D.气候解析: 3.A 4.D 第 3 题,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绿洲的形成主要是受水源的影响,图中起关键作用的应为③。

第 4 题,南方地区“高山青,涧水蓝”与西北地区“黄沙漫漫飞满天”都是指当地典型的地理特征,主要是气候不同造成的。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 5~6 题。

5.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6.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D.地下径流增多解析: 5.A 6.C 第 5 题,图示反映了自然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同一区域环境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word(2015-2019)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word(2015-2019)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题组1 水循环与河流补给[2019江苏地理卷]图8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

读图回答1—2题。

图81.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起伏B.流域面积C.兴修水库D.水土保持1.B【解题思路】黄河干流流域内山地少,②错误;气候变暖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不可能在1987—2015年变化很大,故④错误。

B选项正确。

2.C【解题思路】从年输沙量比较图中可明显看出,从三门峡站到小浪底站2016年输沙量变化非常明显,黄河小浪底站向下游输沙量都比较小,而且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小浪底工程的排沙作用影响极大,故C选项正确。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城降水异常增多。

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重和汾川河流洪峰情况。

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据此完成3-5题3.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4.第五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B.沟谷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3.B 我国降水量和降水变率的大小主要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与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A、C选项错误;植被覆盖率提高,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增强,能够减少河水含沙量,B选项正确;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能力提高,河流径流量会减小,D选项错误。

4.B 与第2、3次降水相比,第5次降水历时并不长,①错;第5次降水历时较短,但是降水量与第3次的降水量相差不大,说明其降水强度较大,②对;前几次降水导致地下水含量增加,无法容纳更多的地表水,大量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汇入河流,③对;植被主要是阻碍地表径流,降低汇流速度,对每一次降水的阻碍作用没有差异,④错。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word(2015-2019)第九单元 城市与城市化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word(2015-2019)第九单元  城市与城市化

第九单元城市与城市化题组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019天津文综卷)读W市主城区2004年与2016年工业和居住用地情况图(图7),回答1—2题。

图71.2016年与2004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该市主城区发生的变化是A.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南的工业功能明显减弱B.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居住功能明显增强C.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中部D.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乙河沿岸2.由于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有效的对策是A.工业污染扩散加强河流水质监测B.就业岗位减少提高第三产业比重C.居住区较偏远增加中心城区住宅用地D.交通压力增大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1.B【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发展变化,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解题思路】比较2004年和2016年的工业用地情况图可知,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2016年甲河以南的工业用地比重大的区域比2004年有所增加,工业功能可能增强,A错误;比较2004年和2016年的居民用地情况图可知,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2016年甲河以北的居住用地比重大的区域比2004年明显增加,居住功能明显增强,B正确;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2016年较2004年工业用地比重较大的区域增加较多且集中在南部,说明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南部,C错误;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2016年较2004年居住用地比重较大的区域增加较多且集中在中、北部,说明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中、北部,D错误。

2.D【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解题思路】结合上题分析,该城市南部工业比重较大的区域扩展较快,工业向偏南区域集聚,相反,居住功能区域则向中、北部集聚,工业区与居住区向相反方向扩展,增加了人们去工厂上、下班的距离,交通压力增大,需要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D正确。

工业污染扩散,不仅要加强河流水质监测,而且还要加强大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的监测,A错误。

2015年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解析卷)

2015年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解析卷)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0分)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3题.1.(4分)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考点】59: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专题】12B:城市化进程图;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21:人口与城市.【分析】通过简图可发现该模式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铺设此层利于让经过上层土层处理的雨水下渗,并把渗下的雨水导出流走。

【解答】解:该雨水花园地下部分含水量变化很大,为保证地表植物生长,必须保持土壤合适的水分条件,覆盖树皮可达到此目的。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

2.(4分)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考点】2E: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59: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专题】112:原因类简答题;34:可持续发展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21:人口与城市.【分析】该题以雨水花园结构示意图为材料,考查水循环.读材料把握和提炼出几个关键词,“雨水花园、汇水、下渗、净水”来分析.通过对材料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考察的主干知识是“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答】解:雨水下渗后种植土层和砂层可对雨水直到过滤作用,达到在一定程度上净化雨水的作用。

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是种植土层和砂层。

故选:B。

【点评】水循环中蒸发、下渗、地表径流等主要环节的发生过程及其地理意义,探讨水循环有关地理原理规律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意义.3.(4分)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保护生物多样性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调节局地小气候【考点】59: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专题】12B:城市化进程图;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21:人口与城市.【分析】通过简图可发现该模式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铺设此层利于让经过上层土层处理的雨水下渗,并把渗下的雨水导出流走.【解答】解: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回收利用雨水,同时因减小了地表径流,可有效起到降低暴雨后城市内涝的频率和程度。

【整理】2015-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word)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含答案)

【整理】2015-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word)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word)文科综合地理部分第Ⅰ卷读2015年5月某日1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1,单位:百帕),回答1~2题。

1.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A.aB.bC.cD.d2.此时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的是A. 黄海沿岸B.台湾海峡C.海南岛周围海域D.菲律宾附近海域【答案】1.A2.D【解析】试题分析:1.图示a地位于冷锋后,且等压线密集,所以应为大风、降温、雨雪天气;而b地位于气旋中心,不会出现大风天气;c地和d地等压线密集,仅出现大风天气,没有上升气流,且为偏南风,不会出现降温、雨雪天气。

故选A。

2.图示黄海沿岸、台湾海峡和海南岛周围海域的等压线分布稀疏,风力较小,不会形成大的海浪;而菲律宾附近海域受热带气旋的影响,风力较大,海浪较高,易出现灾害性海浪。

故选D。

考点:天气系统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

人们在图2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

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3.是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4.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A.变陡了B.变缓了C.无变化D.无法判断【答案】3.C4.A考点: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形剖面图读图3回答第5题5.结合图3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A.水系的分布特点B.地形的东西差异C.热带荒漠的分布D.矿产的分布特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地表近于带状延伸分布,沿一定方向递变的规律性,图示热带荒漠、热带草原等向南北两侧递变,属于地带性分布规律;而水系、地形和矿产都不是沿一定方向递变。

故选C。

考点:地域分异规律图4,图5分别表示H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

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

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

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点分布考点01 植被与自然环境(2023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某研学小组计划在澳大利亚西部开展一次旅行并做野外考察。

下图1为该团队初拟的四条活动线路,图2为澳大利亚三种典型自然植被的景观图。

完成下面小题。

11. 本次野外地质考察应准备的工具是( )①罗盘②雨具③冲锋衣④放大镜⑤手持卫星定位仪A. ①②④B. ①④⑤C. ②③⑤D. ③④⑤12. 若想在沿途欣赏到三种典型自然植被景观,则应选择线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11. B 12. C【解析】1. 野外地质考察应准备的工具是在地质考查过程中要使用到的工具,通常有地质锤、指南针、十字镐、高度计、登山鞋、罗盘、放大镜、地质记录本、三角尺、测绳、笔记本电脑、手持卫星定位仪、野外数据采集器(系统)、数码相机、激光测距仪等,①④⑤正确;雨具、冲锋衣是保障物资,不是地质考察工具,②③错误。

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 图中三种典型自然植被的景观图显示的是森林、草原和荒漠。

据所学可知,澳大利亚形成半环形气候类型分布形态,植被类型也呈半环状,其中西部地区为荒漠带,荒漠带周围为热带草原带,澳大利亚西南部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森林景观,因此,路线路③沿途可以欣赏到三种自然植被景观,路线②只能看到荒漠景观,路线①④可以看到草原景观和荒漠景观。

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旅游安全的内容:(1)交通安全;(2)在旅游地的安全问题(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状况),包括在旅游地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

(2023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辽河口湿地生长着一种耐盐碱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翅碱蓬。

翅碱蓬在维护湿地生态系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生长与潮滩湿地水体盐度显著相关。

下图为辽河口潮滩植被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7.辽河口潮难植被演替的总体趋势是()A.翅碱蓬—芦苇—光滩B.翅碱蓬—光滩—芦苇C.光滩—芦苇—翅碱蓬D.光滩—翅碱蓬—芦苇18.针对辽河口翅碱蓬退化,较可行的生态修复措施是()A.潮滩上建水库蓄淡水B.修建防潮大坝围垦潮滩C.调控辽河入海径流量D.人工大面积种植翅碱蓬【答案】17.D 18.C【解析】17.阅读辽河口潮滩植被分布示意图,从海洋向陆地,植被的变化为光滩—翅碱蓬—芦苇,随着泥沙淤积,潮滩向外拓展,植被演替的总体趋势与海洋到陆地的变化相同,为光滩—翅碱蓬—芦苇,D正确,ABC错误,故选D。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word(2015-2019)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word(2015-2019)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题组1 经纬网的应用1.(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

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据此完成下题。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A.66.5°N B.60°NC.53°N D.40°N解析:C 本题考查经纬网较长距离的计算。

同一经线上两点间纬度每隔1°的距离约为111千米,时速650千米的飞机飞行1小时不可能超过6°。

2.(2015山东文综卷)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

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

完成下题。

A.南北方向B.东西方向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解析:D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应用。

由表中六个观测点的经纬度位置可知,其排列方向为西北-东南方向。

由题干可知,选择路线与区域总体构造线垂直,故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东北-西南方向,D项正确。

题组2 地图三要素(2019北京文综卷)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

图1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

读图,回答第3题。

图13.乙面的中国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A.50千米B.200千米C.500千米D.2 000千米3.B【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旨在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

【解题思路】中国南北长约5 500千米,图上距离为30厘米,所以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200千米。

故B选项正确。

[2018北京文综卷,9,4分]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

该村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1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

(word完整版)近5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

(word完整版)近5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土厂停产。

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

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C.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

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据此完成3~5题。

3.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4.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5.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读图1,完成6~8题。

6.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m B.55m C.60m D.65m7.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8.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A.15m B.40m C.90m D.65m图2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word(2015-2019)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word(2015-2019)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

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题组1 中国地理概况(2019天津文综卷)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妈祖文化园“渔家乐”码头图11.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见图1),共同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A.船舶制造与维修B.海洋文化旅游C.水产养殖与捕捞D.远洋货物运输图22.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见图2),其目的主要是A.保护海岸,净化海水B.恢复生态,美化环境C.增加湿地,吸引鸟类D.开发滩涂,海水养殖1.B【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的特点,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解题思路】根据景观图名称可知,四处景观都与海洋有关,因而可判断当地着力发展的是海洋文化旅游,B正确。

船舶制造与维修应在船厂内进行,图示四处景观没有涉及船厂,A 错误。

水产养殖与捕捞、远洋货物运输都需要利用广阔的海洋空间,而图示四处景观主要位于沿海陆地上,C、D错误。

2.A【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保护海岸环境的具体措施,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解题思路】海水涨落潮的过程中,位于滩涂上的人工礁石和盐生植物能降低潮流速度,减少海流侵蚀、促进泥沙沉积,A正确。

人工礁石并不能恢复生态,B错误。

滩涂本身就是湿地,放置人工礁石后湿地面积并没有增加,C错误。

滩涂上海水涨落变化大,若不采取围垦措施就不能发展养殖业,D错误。

(2019北京文综卷)2019年1月31日《人民日报》以“4000公里,南菜北运”为标题,讲述了一名司机驾车从广西运输蔬菜水果至新疆的经历。

本次运输于1月27日从广西出发,途经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1月30日晚到达新疆。

据此,回答第3、4题。

3.本次运输过程中,该车辆A.由季风区进入非季风区B.先后经过内流区和外流区C.穿越秦岭和柴达木盆地D.正午影子的长度保持不变4.南菜北运对输出地的主要影响有①增加农民收入②加大保鲜技术投入③降低商业网点等级④改变城市内部路网结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A【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自然环境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word(2015-2019)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word(2015-2019)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题组1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9全国Ⅲ卷)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林地B.湿地C.草地D.寒漠1.A【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变化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土地覆被变化主要表现为“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积雪融化,水分在洼地处积累,形成湿地,A 对。

气温降低会导致越年积雪面积增加,B错。

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降水以降雪为主,降水增多不会导致越年积雪面积减少,C错。

降水减少,气候趋于干旱,不利于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D错。

2.D【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湿地面积增加的原因,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解题思路】洪水暴涨只能形成暂时的积水,A错。

由材料“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可知增加的湿地面积主要来自草地,故B错。

地面沉降与湿地的形成关系较小,C错。

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温低,有多年冻土层和越年积雪分布,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导致积雪融水增多和表层冻土融化,为湿地形成提供了水源,且下层冻土不利于水分的下渗,易在洼地形成湿地,D对。

3.C【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解题思路】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地处内陆,降水量少。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土壤水分条件变差,不再适宜发展种植业,更不会转化成对水分需求较多的林地和湿地,A、B错。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篇
题目一
题目:请简要描述气候变化的原因并说明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答案:气候变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

自然因素包
括太阳辐射、地球轨道变化等;人类活动包括工业化、森林砍伐等。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表现为极端天气的增多、生态系统的破坏、农作物减产等。

题目二
题目:请解释亚洲大陆季风对农业的影响。

答案:亚洲大陆季风对农业有重要的影响。

季风使得亚洲地区
的农作物生长季节明显分化,提供了较长的农作物生长期。

同时,
季风还带来了降水,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水分。

亚洲大陆季风区
域的农业发展受到季风的影响较大。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篇
题目一
题目:请简述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城市化对环境有多方面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建设,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城市化还会导致空气和水资源污染增加,垃圾产生增加等。

此外,城市化还对地下水和土地资源的利用造成压力。

题目二
题目:请简要描述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全球化对经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全球化加速了国际贸易和经济联系,促进了资源和产业的流动。

全球化还提供了更大的市场规模和机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同时,全球化也带来了竞争加剧和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需要合理引导和管理。

以上是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的汇总及简要答案解析。

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2015--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教师)

2015--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教师)

五年高考真题练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6年(2016•江苏卷)图4 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 年、第6 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

读图回答7 ~8 题。

7. 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 第6 年的流量峰值大B. 第1 年的流速峰值小C. 第6 年的河流含沙量大D. 第1 年的河流径流量大8. 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A. 蒸发B. 下渗C. 蒸腾D. 地下径流【答案】7.D8.B(2016•上海卷)(二十二)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疏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

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

材料二: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

材料三: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

51.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低。

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里“旱季更显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

(6分)【答案】51、原因:海南岛旱季以北偏东风为主,由于水汽受到中部山脉阻挡与拦截,西部为雨影区,降水明显减少。

因素及作用:风速大,日照长,导致蒸发量大;岩石和土壤持水性差,旱季土壤含水量更小。

因此,这里旱季更旱,不利于热带季雨林的生长。

2017年(2017•新课标Ⅲ卷)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

图3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7.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A.递减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递增8.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答案】7.D 8.C 9.A9.与夏季相比,冬季海水水温低,浮游植物总数相对减少,河流径流量降低,携带泥沙能力降低,流速减慢,河口地区泥沙淤积量少,所以总体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总量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题组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8海南地理卷]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

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

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下题。

1.“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1.C“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2017全国Ⅲ)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

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

据此完成2—4题。

2.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A.递减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递增3.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4.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解析:2.D 本题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

从图中可知,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加,故D正确。

3.C 本题考查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此时为夏季,长江径流量较大,泥沙在河口附近淤积较少,冲入外海的泥沙较多,挟带至外海的营养盐类也较多,所以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受水体含沙量影响较大,C正确。

4.A 本题考查地理要素的相关性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题中信息可知,浮游植物数量与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与夏季相比,冬季水温低,浮游植物的数量会减少。

冬季长江径流量减小,江水含沙量由长江河口向外海递减,故浮游植物密度高值区向陆地移动,故选A。

(2017天津文综) 读图文材料,回答第5题。

冻土是指温度在 0 ℃或 0 ℃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

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

多年冻土结构示意图5.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解析:D 由于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永冻层顶部在夏季融化,成为活动层,活动层的厚度变大,永冻层的上界下降;活动层的厚度变大会使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在全球变暖初期,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化量增大,补给河流的水源会增加,但随着冰雪蓄积量的减少,补给河流的水源随后会减少;由于全球变暖,春季气温回升更快,春播提前;由于全球变暖,大部分地区热量更为充足,积温增加,有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综上可知,选项D正确。

(2017海南地理卷)小明从地图上得知,乌尤尼盐沼(位置见图甲)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盐沼。

小明查到该盐沼的一幅景观照片(图乙):盐沼表面凝结成无数块多边形,镶拼成一望无际的盐原,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据称这种景观每年都能见到。

据此完成6—8题。

图甲图乙6.根据图像信息,该盐沼①海拔超过4 000米②位于高山间盆地③属热带草原气候④年内有积水季节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7.小明对该盐沼的形成做了下列推理,其中合理的是A.海湾——地壳抬升——海水蒸发B.湖泊——气候变干——湖水蒸发C.地下盐矿——地壳抬升——上覆岩层剥蚀D.地下水位上升——气候干燥——地表形成盐壳8.小明若在1月去该盐沼旅游,需要特别防范A.暴雪B.强风C.低温D.太阳辐射解析:6.D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和变化可知,盐沼位于山间盆地,盐沼分布地区的海拔低于4 000米,排除①;该盐沼地处安第斯山区,属高原山地气候,排除③;雨季,地表径流挟带盐类物质汇入盐沼,水分蒸发后,盐类物质结晶在盐沼表面形成无数块多边形,由此可知盐沼在年内有积水季节。

综上可知,选项D正确。

7.B 本题主要考查盐沼的形成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乌尤尼盐沼的前身是安第斯山褶皱隆起过程中形成的巨大咸水湖;安第斯山隆起后,该地区气候变干,降水减少,同时湖水不断蒸发,从而形成乌尤尼盐沼,故选项B正确。

8.D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月份南半球处于夏季,该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之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烈,故选D。

(2015江苏地理卷)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9.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解析:B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安第斯山脉的隆起使山脉东西两侧的河流流向不同,西侧主要流向太平洋,东侧主要流向大西洋。

由于安第斯山脉分布在大陆西侧,故地表径流主要流向大西洋。

故选B。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据此完成10~12题。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1.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12.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解析:10.A 表格数据显示,2009~2013年植株数量中灌木植物未变而草本植物增多,即植株数量总体增加;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也是总体提高,综合来看,植株密度增加。

11.D 表格显示,2009~2013年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减少、草本植物增加,即出现此消彼长的竞争。

12.D 表格数据显示,草本植物不论是数量还是地上、地下生物量都呈明显增加趋势。

地上与地下草本植物的“疯”长,种群生存斗争的结果将会压缩灌木的生存空间,尤其地下灌木数量的减少势必会导致地上灌木数量的减少。

由此选D。

13.(2019全国Ⅰ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

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

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图6(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6分)(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6分)(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6分)(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4分)13.【参考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

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

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

(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解题思路】第(1)问,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使得里海从地中海分离,里海成为湖泊;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使里海流域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阻挡了来自大西洋的水汽,使该地区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旱,里海获得的补给减少,湖水盐度升高,里海逐渐演化为内陆湖。

第(2)问,主要从里海水分收支的角度进行分析。

末次冰期气温仍较低,蒸发较弱,湖水支出量较少;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大量冰雪融水汇入里海,里海淡水水量的收入大于支出,从而使里海盐度下降,演化为淡水湖。

第(3)问,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汇入里海的冰雪融水急剧减少,里海的主要补给类型变为大气降水;里海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且受西部山地的阻挡,周边地区降水量较少,入湖淡水量少;里海所在地区夏半年气温高,冬半年风力强劲,蒸发旺盛,且随着气候进一步转暖,蒸发更加旺盛,里海的盐分不断富集,逐渐由淡水湖演化为咸水湖。

第(4)问,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切断黑海与地中海、地中海与大西洋的联系是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题组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019全国Ⅲ卷)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

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

该公路山区段毎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据此完成下题。

14.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14.D【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规律,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解题思路】分析材料可知,该公路南北贯穿的应是多冰川的天山山脉,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应位于山麓地带。

天山北坡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依次是荒漠草原、山地草原、针叶林、高山草甸、高山垫状植被、积雪冰川,故该公路北端所处的自然带应是灌丛荒漠带,D 正确。

【误区警示】该题容易误选A,考生误认为北坡为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形成针叶林带,而忽略了该公路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且北端海拔约750米这一信息。

由11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天山北麓。

天山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天山北坡受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影响,山腰处降水较多,形成针叶林,山腰向上形成高山草甸、高山垫状植被和积雪冰川,山腰向下降水逐渐减少,逐步过渡为山地草原、山麓荒漠草原。

根据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可知公路北端位于山麓地带,故可知其所处的自然带应是灌丛荒漠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