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理想的风筝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和分类。
2. 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和基本飞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风筝的制作方法和基本飞行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PPT、风筝制作材料、风筝模型、风筝飞行场地。
2. 环境准备:教室内外的风筝飞行场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风筝的图片,引起学生对风筝的兴趣,并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了解学生对风筝的了解程度。
2. 风筝的起源和发展(10分钟)通过PPT介绍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并引导学生思考风筝的作用和意义。
3. 风筝的分类(10分钟)通过PPT介绍风筝的分类,如传统风筝、现代风筝、竞技风筝等,并展示不同类型的风筝模型,让学生了解各种风筝的特点和用途。
4. 风筝的制作(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份风筝制作材料和风筝制作步骤的说明。
引导学生根据说明,动手制作风筝。
教师在制作过程中进行指导和帮助,让学生亲自动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5. 风筝的飞行技巧(15分钟)在风筝飞行场地进行实际操作,教师示范风筝的飞行技巧,如如何放线、如何控制风筝的高度和方向等。
学生根据示范进行实践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6. 风筝的比赛与分享(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风筝飞行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风筝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困难。
通过比赛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7. 总结与展望(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制作风筝,并尝试不同的制作材料和飞行技巧。
2. 组织学生参加风筝制作和飞行比赛,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风筝制作和飞行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和飞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风筝的制作方法和飞行技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风筝制作材料(纸张、竹子、胶水等)、风筝制作示范视频、风筝飞行场地。
2. 学生准备:铅笔、尺子、剪刀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风筝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风筝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10分钟)通过课件或教材等形式,向学生介绍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风筝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3. 风筝制作示范(1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风筝制作的过程,详细解释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教师可以播放风筝制作示范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4. 学生制作风筝(3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自行制作风筝。
教师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风筝。
5. 风筝飞行比赛(20分钟)将风筝飞行场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让学生按照年级或小组进行比赛。
比赛中,教师可以根据风筝的飞行高度、稳定性和美观度等方面进行评判,并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和奖励。
6. 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风筝制作和飞行的要点和技巧。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风筝和飞行的经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分享精神。
五、课堂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继续制作风筝,并与家人或朋友一起飞行,增加亲子或社交交流。
2.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更多有关风筝的知识和技巧,进一步丰富自己的风筝制作和飞行经验。
六、板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设计相应的板书内容)风筝的制作方法:1. 准备材料:纸张、竹子、胶水等;2. 制作步骤:a. 制作风筝框架;b. 装饰风筝面;c. 安装风筝线。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一、说课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识风筝的种类及其制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风筝的种类及其制作原理;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风筝的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自己的风筝。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风筝制作材料、风筝制作步骤展示板、风筝制作示范模型;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尺子、剪刀、胶水、彩纸、竹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风筝的图片,引起学生对风筝的兴趣,问询学生对风筝的了解和认识。
2. 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3. 探索风筝的种类及其制作原理(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种类的风筝,并简要介绍每种风筝的特点和制作原理。
随后,教师分组让学生分别选择一种风筝进行制作,并提供相应的材料和示范模型。
4. 风筝制作实践(30分钟)学生根据所选风筝的制作原理和示范模型,利用提供的材料进行风筝的制作。
同时,教师在制作过程中赋予必要的指导和匡助,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风筝展示和分享(15分钟)学生将制作完成的风筝展示在教室内,每组学生对自己的风筝进行简要介绍,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难点和收获。
6.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风筝的起源、种类和制作原理,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更多的风筝形式。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风筝的种类及其制作原理。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提高了观察力和创造力。
但在实践环节中,部份学生对风筝的制作步骤和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训练。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掌握本文的情感表达和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文本分析:本文通过讲述作者回忆自己小学时的班主任老师,表达了对他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文章运用细节描写和情感抒发,生动地刻画出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激情的形象。
重点词语:掌握本文中的重点词语,如“风筝、理想、放飞”等。
句子解析:对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
重点:掌握本文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理解“理想的风筝”的深刻含义。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黑板:用于书写重点内容和学生展示的成果。
投影仪:播放与本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软件:使用教学软件进行课堂互动和在线测试,提高课堂效率。
五、教学方法朗读法:让学生朗读课文,熟悉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文章的主题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问答法: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境模拟法:模拟文本中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情感和行为,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练习法: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提问导入新课,询问学生对风筝的印象和感受,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
朗读课文(10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熟悉文本内容,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小组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文章的主题和思想,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拨。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和基本飞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风筝的制作方法和基本飞行技巧;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脑、投影仪、风筝制作材料、风筝模型、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2. 学生准备:纸张、剪刀、胶水、彩色笔等风筝制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介绍风筝的视频,激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引导学生思量风筝的作用和意义。
2. 呈现(10分钟)教师将展示风筝模型,并简单介绍风筝的构造和原理。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和材料的风筝,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多样性。
3. 实践操作(30分钟)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风筝的制作方法,并分发风筝制作材料给每一个学生。
教师可以提供不同形状的风筝模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利用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进行风筝的制作。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4. 风筝飞行(20分钟)学生完成风筝制作后,教师带领学生到操场或者开阔的地方进行风筝飞行活动。
教师可以示范正确的飞行技巧,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装饰风筝,并观察不同装饰对飞行性能的影响。
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回到教室,共同总结风筝制作和飞行的经验和感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量风筝制作和飞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改进的建议。
六、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风筝制作的作业,鼓励他们在家中进行风筝制作和飞行,并记录相关的观察和体验。
2. 组织学生参加风筝比赛或者展览活动,展示他们的风筝制作成果。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结合理论与实践,让学生亲身参预风筝的制作和飞行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掌握风筝的基本构造和飞行原理;3. 学会制作简单的风筝,并能够进行飞行操作;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风筝的构造和飞行原理,制作和飞行操作;2. 教学难点:风筝的飞行原理和制作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风筝模型、制作风筝所需的材料(纸张、竹子、胶水等);2. 教学素材: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激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a. 介绍风筝的基本构造和飞行原理,通过幻灯片和示意图向学生展示风筝的各个部分和它们的功能;b. 解释风筝的飞行原理,包括风的作用力和风筝的重力平衡;c.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风筝在风中能够飞起来。
3. 制作风筝(25分钟)a. 分发制作风筝所需的材料给学生,包括纸张、竹子、胶水等;b. 指导学生按照示范制作风筝的步骤,包括剪纸、固定竹子、粘贴等;c. 鼓励学生在风筝的外形和装饰上发挥创造力。
4. 风筝飞行操作(25分钟)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人组成;b. 带领学生到操场或开阔的地方进行风筝飞行操作;c. 指导学生正确地放线、控制风筝的飞行方向和高度;d. 鼓励学生进行风筝飞行比赛,看哪个小组的风筝飞得更高、更稳定。
5. 总结(5分钟)让学生回到教室,通过讨论和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分享制作风筝和飞行的感受和体会。
五、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风筝的了解,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探究活动,如调查不同地区的风筝文化、制作更复杂的风筝等。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制作风筝和飞行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2. 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检查学生对风筝的构造和飞行原理的理解程度;3. 根据学生制作的风筝的外形和装饰,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美感。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风筝的起源、历史和文化背景;2. 掌握风筝的制作和飞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量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风筝的制作和飞行技巧;2. 教学难点:风筝的飞行原理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风筝制作材料、风筝模型;2. 教学素材:风筝的历史资料、制作步骤、飞行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风筝飞行的视频,引起学生对风筝的兴趣,并向学生提问:“你们是否制作过风筝?你们对风筝有什么了解?”2. 介绍风筝的起源和历史(10分钟)通过幻灯片展示风筝的起源和历史,向学生介绍风筝的起源和传统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和重要性。
3. 风筝的制作(30分钟)a. 分发风筝制作材料给学生,让他们根据教师的指导制作风筝。
b. 教师演示风筝的制作步骤,并解释每一个步骤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c.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风筝的制作,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风筝的飞行技巧(30分钟)a. 通过幻灯片展示风筝的飞行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风筝场地、掌握风筝的起飞和降落技巧等。
b. 教师示范风筝的飞行技巧,并让学生进行摹拟操作。
c. 学生分组进行风筝的飞行比赛,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飞行技巧,展示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5. 总结与展望(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分享他们的风筝制作和飞行的经验和感受。
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并展望下一堂课的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制作和飞行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价他们对风筝制作和飞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教师评价学生对风筝起源和历史的理解程度,以及对风筝飞行原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六、拓展延伸1. 邀请风筝制作和飞行的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和示范,让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历史,并了解风筝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特点和用途;2. 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和基本飞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合作意识;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风筝的制作方法和基本飞行技巧;2.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PPT和投影仪;2. 风筝制作所需的材料:纸张、竹子、绳子、胶水等;3. 风筝展示区域。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或者视频展示一些风筝的样式和场景,引起学生对风筝的兴趣,并提问学生是否制作过风筝,以及他们对风筝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风筝的起源和历史,并与学生分享不同国家和文化中风筝的特点和用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教师通过PPT和图片展示风筝的结构和制作方法,详细介绍风筝的主要部件:纸张、竹子、绳子和胶水,并解释它们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 教师讲解风筝的基本飞行技巧,包括掌握风筝的飞行方向、调整飞行高度和控制飞行速度等。
Step 3:风筝制作(3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风筝制作,每一个小组提供所需的材料,并指导学生按照制作步骤进行操作。
2. 教师在制作过程中赋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匡助,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独特的风筝样式。
3. 教师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互相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Step 4:风筝飞行(20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找到适合放风筝的场地,并确保风力适中。
2.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将制作好的风筝系好绳子,准备放飞。
3.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观察和探索风筝的飞行状态和特点,让学生体验风筝飞行的乐趣。
4. 学生轮流放飞自己制作的风筝,并尝试控制风筝的飞行方向和高度。
Step 5:总结归纳(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风筝制作和飞行的过程,回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掌握风筝的基本构造和制作方法;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风筝的基本构造和制作方法;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风筝制作所需的材料(纸张、竹子、线等)、投影仪、PPT等;2. 环境:教室内的空旷地方,以便学生进行风筝飞行实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介绍风筝的视频或者展示一些风筝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风筝的好奇心。
2. 了解风筝(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可以讲述古代中国人发明风筝的故事,并与学生一起探讨风筝的作用和意义。
3. 风筝的构造(15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风筝的基本构造图,并向学生详细解释每一个部份的作用和功能。
学生可以边听边做笔记,以便后续的制作过程中参考。
4. 风筝的制作(3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风筝制作的材料,并一步一步地教导学生制作风筝。
教师可以先示范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
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匡助,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风筝。
5. 风筝的飞行实践(20分钟)制作完成后,教师带领学生到教室外的空旷地方进行风筝的飞行实践。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风筝飞行比赛,以增加学生的参预度和团队合作意识。
6. 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风筝的制作过程和飞行实践的体验。
鼓励学生分享制作风筝的心得和感受,并展示他们制作的风筝作品。
五、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来校进行风筝制作的讲座,深入了解风筝的制作技巧和艺术;2. 组织学生参加风筝比赛,展示他们制作的风筝作品,并评选出最佳风筝;3. 鼓励学生自主制作风筝,并在学校的开放日或者其他活动中展示。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制作风筝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2. 评价学生在风筝飞行实践中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 采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效果。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风筝的起源、种类和制作材料;2. 掌握风筝的制作步骤和技巧;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风筝的起源、种类和制作材料;- 风筝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2. 教学难点:- 风筝的制作步骤和技巧的传授;- 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 PPT课件;- 风筝制作的实物和材料;- 视频资料。
2. 教学资源:- 有关风筝的图片、视频和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风筝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风筝的认知和探索欲望。
2. 了解风筝(10分钟)通过PPT课件介绍风筝的起源、种类和制作材料,让学生对风筝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风筝制作步骤和技巧(30分钟)- 步骤一:准备材料和工具。
老师向学生展示风筝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竹子、纸张、尺子、剪刀、胶水等。
- 步骤二:制作风筝的骨架。
老师演示如何使用竹子和尺子制作风筝的骨架,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 步骤三:贴纸和装饰。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纸张贴在骨架上,并进行装饰。
- 步骤四:系线和尾巴。
老师演示如何将线系在风筝上,并制作尾巴,学生跟随操作。
- 步骤五:完成风筝。
学生完成风筝的制作,并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
4. 学生展示和分享(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风筝,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5. 团队合作活动(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制作一个大型风筝。
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风筝的制作和装饰。
最后,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大型风筝,并进行飞行比赛。
6. 总结和评价(5分钟)通过学生的展示和飞行比赛,总结风筝制作的过程和技巧。
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实物展示和实际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制作和飞行过程,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风筝的起源和历史。
2. 风筝的制作材料和步骤。
3. 风筝的飞行原理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制作出自己的风筝,并成功飞行。
四、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包括风筝的起源、制作步骤和飞行技巧等内容。
2. 实物展示:展示不同种类的风筝和制作材料。
3. 制作工具:纸张、竹子、胶水、彩色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风筝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风筝的好奇心。
可以提问学生是否制作过风筝,以及他们对风筝的了解程度。
2. 风筝的起源和历史(15分钟)通过PPT介绍风筝的起源和历史,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是中国,以及风筝在不同国家的传统和文化意义。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风筝的作用和用途。
3. 风筝的制作(30分钟)a. 材料准备:展示不同种类的风筝和制作材料,让学生了解风筝制作所需的材料。
b. 制作步骤:通过PPT展示风筝的制作步骤,包括选择纸张、剪裁、竹子的加工和组装等。
可以请一名学生示范制作过程,并让其他学生跟随操作。
c. 制作指导:老师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进行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风筝。
4. 风筝的飞行(30分钟)a. 飞行原理:通过PPT讲解风筝的飞行原理,包括风的作用和风筝的重心平衡等。
b. 飞行技巧: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放风筝、调整风筝的角度和使用线轮等技巧。
可以在室外进行风筝飞行实践,让学生亲自体验风筝的飞行乐趣。
5. 总结(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分享自己的飞行体验和感受。
可以提问学生对风筝制作和飞行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未来风筝的想法和期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历史,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亲自制作风筝并成功飞行,达到了教学目标。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标题:理想的风筝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风筝的起源、种类和制作材料;2.掌握风筝的基本制作方法;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风筝的制作材料和方法;2.风筝的飞行原理。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风筝制作所需材料、教学PPT、风筝制作示范模型;2.学生准备:纸张、竹竿、剪刀、胶水等制作风筝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风筝的图片,引起学生对风筝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量。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见过风筝吗?你们知道风筝是如何飞起来的吗?”2.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风筝的视频,介绍风筝的起源、种类和制作材料。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知道风筝的种类有哪些?风筝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3.教学主体(30分钟)(1)风筝制作材料和方法的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风筝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并向学生详细解释每一个步骤的操作技巧。
教师可以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风筝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摹仿。
(2)学生实践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分组进行风筝制作。
教师在制作过程中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并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风筝的制作。
4.风筝飞行实践(20分钟)学生完成风筝制作后,到室外进行风筝飞行实践。
教师指导学生选择适合飞行的场地,匡助学生正确放线和掌握风筝的飞行技巧。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观察风筝的飞行状态,了解风筝飞行的原理。
5.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风筝的制作材料和方法,以及风筝飞行的原理。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风筝制作和飞行有什么难点?你们学到了什么?”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自己设计风筝的形状和图案,提高他们的创造力;2.组织学生参加风筝制作比赛,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3.邀请专业风筝制作师傅来学校进行风筝制作技巧的讲解和示范。
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制作风筝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合作意识;2.观察学生在风筝飞行实践中的飞行技巧和观察力;3.听取学生对风筝制作和飞行原理的理解和总结。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和飞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风筝的制作方法;3. 风筝的飞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风筝的制作方法;2. 风筝的飞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风筝制作所需的材料:纸张、竹子、胶水、线等;3. 风筝的展示和演示。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张风筝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老师提问:“你们对风筝了解多少?你们喜欢风筝吗?为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参预讨论。
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1. 老师通过PPT向学生介绍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包括古代中国的风筝制作和飞行技巧。
2. 老师讲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包括选择材料、剪裁纸张、连接竹子、固定线等步骤。
3. 老师重点讲解风筝的飞行技巧,如选择适当的场地、掌握正确的起飞和操控方法等。
Step 3:实践操作(30分钟)1. 老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风筝制作实践。
2. 老师提供所需的材料,并指导学生按照讲解的步骤制作风筝。
3. 老师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在风筝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装饰。
Step 4:展示与比赛(20分钟)1. 学生完成风筝制作后,老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风筝。
2. 学生可以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风筝,并分享制作心得和飞行经验。
3. 老师可以组织风筝飞行比赛,评选出最高飞行高度或者最长飞行距离的风筝。
Step 5: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老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风筝制作和飞行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促进学生的反思和提高。
六、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的风筝制作师傅或者风筝爱好者来校进行风筝制作和飞行技巧的讲解和示范。
2. 组织学生参加风筝制作和飞行比赛,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竞争意识。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 (2)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了解风筝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步骤;3.掌握风筝的基本飞行原理;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风筝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步骤;2.教学难点:风筝的飞行原理和飞行技巧。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风筝制作材料;2.教学素材:风筝的图片、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风筝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风筝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风筝是怎么飞起来的吗?”2.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幻灯片展示的形式,讲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介绍不同国家的风筝文化,并引导学生对风筝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步骤进行讨论。
3.实践操作(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一个小组配备一套风筝制作材料,让学生按照制作步骤进行实践操作。
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匡助。
4.风筝飞行实验(20分钟)学生制作完成后,到操场或者室外空旷地方进行风筝飞行实验。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放飞风筝,并让学生体验风筝飞行的乐趣。
5.总结(10分钟)让学生回到教室,进行总结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风筝的飞行原理和飞行技巧,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和飞行经验。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风筝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风筝;2.进行多种风筝的比较实验,探索不同形状、材料的风筝对飞行效果的影响;3.组织学生参观风筝博物馆或者进行风筝文化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风筝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步骤。
通过实践操作和飞行实验,学生不仅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体验到了风筝飞行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预,互相合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和飞行实验时,注重引导学生思量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延伸方面,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风筝文化的了解。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掌握风筝的制作和飞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风筝的制作和飞行技巧;2. 教学难点:如何掌握风筝的飞行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PPT;2. 教学材料:风筝制作工具、颜料、彩纸等;3. 教学环境:宽敞的操场或者空旷的地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风筝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2. 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10分钟)通过PPT展示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各个时期的风筝特点。
3. 风筝的制作(30分钟)3.1 材料准备向学生展示风筝制作所需的材料,包括竹子、纸张、胶水、颜料等。
3.2 制作步骤步骤一:学生根据提供的竹子和纸张,按照指导书上的要求制作风筝的骨架。
步骤二:学生将彩纸剪成适当的形状,粘贴在风筝骨架上,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步骤三:学生使用颜料给风筝上色,让风筝更加美观。
3.3 制作要点指导学生注意风筝的结构和比例,保证风筝的平衡和飞行稳定性。
4. 风筝的飞行技巧(30分钟)4.1 风筝的起飞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地点和天气条件,拉直线或者奔跑起飞,掌握风筝起飞的技巧。
4.2 风筝的操控教学示范风筝的操控技巧,包括拉线的力度和角度的调整,让学生掌握风筝的操控方法。
4.3 风筝的降落指导学生掌握风筝降落的技巧,如逐渐减小拉线力度,平稳降落。
5. 制作风筝比赛(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一个小组制作一个风筝,并进行飞行比赛,评选出最佳飞行和最美观的风筝。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还掌握了风筝的制作和飞行技巧。
通过制作风筝和进行飞行比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自由设计风筝的图案和上色,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理想的风筝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风筝的起源、发展和种类,并能够描述风筝的特点和功能;2. 掌握制作风筝的基本步骤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培养学生对自然风景的欣赏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风筝的制作步骤和技巧;2. 风筝的特点和功能。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风筝制作工具、彩纸、竹子、胶水、剪刀等;2. 学生准备:彩纸、竹子、胶水、剪刀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或实物引入风筝话题,激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小时候玩过风筝吗?风筝有什么特点和功能?”2. 介绍风筝的起源和发展(10分钟)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向学生讲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文化背景和重要意义。
3. 分组制作风筝(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准备彩纸、竹子、胶水、剪刀等材料。
教师向学生演示风筝的制作步骤和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彩纸和竹子、剪裁彩纸、固定竹子、粘贴彩纸等。
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自行制作风筝。
4. 风筝展示和飞行(15分钟)学生完成风筝制作后,进行风筝展示和飞行活动。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制作的风筝,并简要介绍风筝的特点和功能。
然后,学生们一起到操场或开阔地方放飞风筝,感受风筝在空中飞翔的美妙。
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风筝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制作风筝的步骤和技巧。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制作心得和飞行体验。
6. 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风筝节庆活动,如中国的“清明风筝会”和印度的“国际风筝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风筝的起源、发展和种类,还掌握了制作风筝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
同时,通过风筝展示和飞行活动,学生感受到了风筝在空中飞翔的美妙,培养了对自然风景的欣赏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一、说课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风筝的制作和飞行技巧,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风筝的制作和飞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风筝制作材料:纸张、竹子、绳子等;3. 风筝飞行场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有关风筝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风筝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了解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0分钟)通过PPT展示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风筝是古代中国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并介绍风筝的种类和用途。
3. 风筝制作(3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一个小组分配一份风筝制作材料。
老师向学生介绍风筝的制作步骤,并赋予适当的指导。
学生根据指导,利用纸张、竹子和绳子等材料制作风筝。
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可以在风筝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
4. 风筝飞行(20分钟)将学生带到风筝飞行场地,让他们亲自体验风筝的飞行乐趣。
老师指导学生正确地将风筝放飞,并教授一些风筝飞行的技巧。
鼓励学生相互匡助和合作,共同享受风筝飞行的乐趣。
5. 总结(5分钟)请学生回到教室,让每一个小组介绍他们制作的风筝和飞行的经历。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味,总结风筝制作和飞行的重要性,并强调创造力和团队合作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风筝制作步骤:1. 准备材料:纸张、竹子、绳子等;2. 制作框架:用竹子搭建风筝的框架;3. 贴纸张:将纸张贴在框架上;4. 添加尾翼:用纸张制作尾翼;5. 绑绳子:用绳子将风筝绑在竹子上;6. 绘制图案:在风筝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还掌握了风筝的制作和飞行技巧。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分享,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风筝的起源、制作和飞行原理,并培养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和创造力的培养。
具体目标如下: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描述风筝的起源和制作过程,了解风筝的飞行原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量和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和创造力的培养,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创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风筝的起源、制作过程和飞行原理。
2. 教学难点:风筝的飞行原理的讲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风筝制作材料(纸张、竹子、线等)、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2. 环境准备:教室内外的风筝飞行场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风筝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问询学生对风筝的了解和认识,激发他们对风筝的好奇心。
2. 风筝的起源和制作过程(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简单的语言,向学生介绍风筝的起源和制作过程。
讲解风筝的起源可以引用有趣的故事,如中国古代的孔融让梨的故事。
然后,详细介绍风筝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剪裁、装饰等。
3. 风筝的飞行原理(1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风筝,向学生展示风筝的飞行原理。
通过图示和简单的语言,讲解风筝的升力原理和平衡原理。
引导学生思量为什么风筝在空中能够飞行,并与他们分享一些有趣的风筝飞行故事。
4. 风筝制作实践(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一个小组由三至五名学生组成。
为每一个小组提供风筝制作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风筝。
教师在制作过程中赋予指导和匡助,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独特的风筝。
5. 风筝飞行体验(20分钟)将学生带到室外风筝飞行场地,让他们亲自体验风筝的飞行乐趣。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线和控制风筝的飞行方向和高度。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飞行体验和观察到的现象。
6. 总结和展示(10分钟)请几个学生上台展示他们制作的风筝,并邀请他们分享制作过程中的难点和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赋予肯定和鼓励,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理想的追求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风筝的起源、分类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 风筝的起源和分类;(2) 风筝的制作方法;(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风筝制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 PPT课件;(2) 风筝制作所需的材料:纸张、竹棒、剪刀、胶水等;(3) 学生的风筝作品。
2. 环境准备:教室内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风筝制作,同时要确保教室通风良好。
1. 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精美的风筝图片,激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并引发学生对以下问题的思考:风筝是怎么飞起来的?风筝有哪些分类?2. 了解风筝(10分钟)(1) 通过PPT简要介绍风筝的起源和分类,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和不同类型的风筝。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风筝能够飞起来?请举例说明。
3. 风筝制作(3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进行风筝制作,每组4-5人。
(2) 教师提供所需材料,并向学生介绍风筝的制作方法。
(3)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指导他们如何剪纸、固定竹棒、粘贴等步骤。
(4)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可以在风筝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或写上自己的名字。
4. 展示和飞行(15分钟)(1) 邀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制作的风筝,并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2) 组织学生到操场或开阔地方,让他们放飞自己的风筝,并观察风筝在空中飞行的情况。
5. 总结与展望(5分钟)(1)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总结风筝的起源、分类和制作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你对风筝制作有什么新的想法或创意?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风筝的起源、分类和制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理想的风筝“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
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
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起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逢到这时候,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飞天空的风筝……”
三十多年过去了,此情此景依然留在作者心中。
读完这篇文章,我也被文中的刘老师所深深的感动。
《理想的风筝》这篇略读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者以学生的语气,用朴实的语言描写了一位残疾老师的形象。
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开朗、爱祖国、爱学生,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意在让学生体会、学习刘老师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顽强执着的精神,学习文中运用各方面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表达方法。
为很好地落实上述编者意图,针对阅读课文的特点,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为:①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5个生字,了解课文主要内容;②过程和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自主发现课文的叙述顺序及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③情感和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了解课文通过哪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是本课教学之重点,而理解课题“理想的风筝”则是教学之难点。
二、教法学法:实践自主互动平等对话的生命课堂
课堂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理想的风筝》一课,感情丰富细腻,文字简洁明快,易于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适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方法上以自读自悟,读文悟情为主,辅以小组合作探究。
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引导者”,教学时,应遵循略读课文特点,努力创设一种和文本相和谐的情境,用激励性的语言诱发学生思维,用阶梯式的环节推动课堂深入。
在平等对话中充分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学程预设:分享精彩人生,叩响学生灵魂深处的感动
(一)故事导入,激情铺垫.
课前老师介绍聋哑舞蹈演员邰丽华的事迹,并展示《雀之灵》、《千手观音》等舞台剧照,适时配以音乐渲染情境。
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调导入:邰丽华用走出常人的毅力,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有一位年过半百的特殊的教师,用自己的行动缔造出生命的尊严,演绎出一首完美的生命之歌,让我们一起去分享这份坚定执着的生命历程。
教师相机揭题板书:理想的风筝
情景的渲染,感情的铺垫,更容易让学生从生活世界走向文本世界,滋生出对学习内容的期待,揭题板书水到渠成。
(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
课前,已经要求学生读熟课文,此时老师通过言语诱发:看到一张张充满自信的笑脸,可以肯定,你们一定进行了认真预习。
现在谁能为大家介绍主人公的特殊之处呢?
了解了主人公的身份,教师又顺势抛出这一问题:这篇文章又是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这位特殊的刘老师的呢?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反馈,也是对下一环节学习的自然导入,在学生汇报交流时相机引导学生读出文中有关句子,考察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让学生明确本文写的是一位左腿残疾的老师,作者是从课上上课和课下放风筝两个方面来写的。
帮助他们把握课文的主体内容,从感情上对刘老师有个初步印象。
(三)自主探究,感悟人格魅力
1、自读自悟,点滴倾吐。
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自己的老师,他的记忆中深烙上了老师的印象,;我们眼中看到的是一位身残志坚的老师,心中激荡的又是怎样的感情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到作者的文章中,去捕捉刘老师的生活镜头,去感悟刘老师的人格魅力。
在学生自主、自由、充分的读书之后,将个人的体悟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体现“导”的价值,跟随学生的发现去牵引指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引领学生倾吐胸臆,穿插合作朗读体会朗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并适时板书:课上慷慨陈词,跳跃旋转,和蔼可亲;课下放风筝:稚气纯朴,生气勃勃、顽强乐观。
不知不觉中走进刘老师的精神世界。
语文是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用人格砥砺人格的语文。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只有用心感悟,用情体验,才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
2、厉练语言,真情告白
教师创设情境:在同学们的点滴倾吐中,平易近人的刘老师正拄着他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奔走、跳跃、旋转,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刘老师说些什么呢?
这一情境的设置,将让学生一吐为快。
可以肯定,学生有了课文文字的依托,有了心灵的震撼,倾吐的将是刘老师的人格魅力,心中放飞的将是理想的风筝。
课题“理想的风筝”的含义在此不讲自明,本课教学难点也将迎刃而解。
3、有情赏读,砥砺人格
导语: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进了刘老师,感悟到他的人格魅力,和作者产生了共鸣,就让我们把心中的感受读出来吧!你想读什么地方就读什么地方,想怎样读就怎样读!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
“以情带读”的“情”,是融合了思想、智慧、体验、想象、灵性的情,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
“有情赏读”旨在引领学生回读原文,把读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学生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投入地读课文,带着自己的情感去体验作品,与书本上的文字“激情交流”,刘老师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顽强执着的精神将通过有“情”朗读在学生的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四)梳理全文,情感升华
1、质疑激思,自主发现。
此处,教师安排一个质疑环节:“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到这,同学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在学生的质疑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导疏理,把问题指向学习写作方法的切入点:课文开头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情景?为什么看到这种情景,作者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刘老师和他的风筝?作者为什么要选取对工作和对生活两方面的事件来表现刘老师的精神貌?它们之间有何联系?在小组合作探究之后,学生便会发现:表面上看,刘老师是个爱放风筝、性格开朗的人,深入的想一想,又不仅仅如此,他不因自己的残疾灰心丧志,或者怨天尤人,他甚至比一个健康者更有活力。
将工作与生活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更完美地凸现人物的人格魅力;也能理解到“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2、诗文荐赏,升华情感。
课巳近尾声,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散文诗《理想的风筝》,和着曼妙的音乐,与学生一起低呤浅唱:“天,瓦蓝,瓦蓝,理想的风筝随风飘荡,每一个风筝都寄托着一个梦想,飞
向理想的天堂……”。
有了这样的氛围,有了这样的基调,孩子们就能充实地,自主地,舒展地,幸福地生活在课堂上,此时的课堂一定是一个智慧飞扬,情韵生辉的和谐境界。
结束语:
“一个年过五十的残疾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所示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作为刘老师的学生,作者是幸福的,同样,我也愿意把这种幸福传递给我的学生。
教学的进程其实就是师生共同分享精神财富的过程,在分享中,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彼此享受到尊重的快乐,交流的愉悦,成长的幸福。
朋友,让我们在心灵里点亮幸福的灯盏,用崭新的理念,饱满的激情,无穷的智慧,去实践幸福的课堂,去谱写理想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