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影响尿生成实验报告

影响尿生成实验报告影响尿生成实验报告尿液是人体代谢产物的重要排泄物之一,通过分析尿液成分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和代谢情况。
在进行尿生成实验报告时,有许多因素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影响尿生成实验报告的因素,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1. 饮食因素饮食是影响尿液成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摄入不同种类和数量的食物会导致尿液成分的变化。
例如,高蛋白饮食会增加尿液中的尿素氮含量,而高盐饮食则可能导致尿液中钠离子的增加。
因此,在进行尿生成实验之前,受试者需要遵循特定的饮食要求,以减少饮食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水分摄入水分摄入对尿液生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人体缺水时,肾脏会减少尿液的产生,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相反,过多的水分摄入会增加尿液的产生量。
因此,在进行尿生成实验之前,受试者需要控制水分摄入,以保持尿液生成的稳定性。
3. 药物影响许多药物可以影响尿液成分和生成过程。
例如,利尿药会增加尿液的产生量,而某些抗生素则可能导致尿液中细菌的增加。
在进行尿生成实验之前,受试者需要告知医生或实验室工作人员他们正在使用的药物,以便进行相应的调整或排除。
4. 活动水平身体活动水平也会对尿液生成产生影响。
剧烈运动会导致大量的出汗和水分损失,从而减少尿液的产生。
相反,长时间的静坐或休息会使尿液生成减少。
因此,在进行尿生成实验之前,受试者需要尽量保持正常的活动水平,以减少该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 疾病状态某些疾病状态也会对尿液生成产生影响。
例如,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尿液产量减少或尿液成分异常。
在进行尿生成实验之前,受试者需要进行相关的健康检查,以排除潜在的疾病因素。
为了减少以上因素对尿生成实验报告的影响,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案:1. 严格控制饮食:在进行尿生成实验之前,受试者需要遵循特定的饮食要求,以减少饮食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这可以包括限制特定食物或饮料的摄入,以及遵循特定的饮食时间表。
2. 控制水分摄入:在进行尿生成实验之前,受试者需要控制水分摄入,以保持尿液生成的稳定性。
生理学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

生理学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生理学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引言:尿生成是人体排泄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它受到多种生理因素的调控。
本实验旨在探究对尿生成具有影响的生理因素,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讨论来解释这些影响。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使用健康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2. 实验组设定,将小鼠随机分为不同组别,每组包含相同数量的个体。
3. 实验操作:a. 水摄入量,控制不同组别小鼠的饮水量,如正常饮水组、限制饮水组和高水摄入组。
b. 药物干预,给予不同组别小鼠特定的药物,如利尿剂或抗利尿剂。
c. 饮食控制,控制不同组别小鼠的饮食成分,如高盐饮食组和低盐饮食组。
4. 数据收集,记录每组小鼠的尿量、尿液浓度和尿液成分等相关指标。
5.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均值、标准差和显著性检验等。
结果与讨论:1. 水摄入量,限制饮水组的小鼠尿量较低,尿液浓度较高,而高水摄入组的小鼠尿量较高,尿液浓度较低。
这表明水摄入量是影响尿生成的重要因素。
2. 药物干预,利尿剂组的小鼠尿量增加,尿液浓度降低,而抗利尿剂组的小鼠尿量减少,尿液浓度增加。
这说明药物的使用可以直接影响尿生成过程。
3. 饮食控制,高盐饮食组的小鼠尿量增加,尿液浓度降低,低盐饮食组的小鼠尿量减少,尿液浓度增加。
这表明饮食中盐的摄入量也会对尿生成产生影响。
综合讨论:尿生成受到多种生理因素的调控,包括水摄入量、药物干预和饮食控制等。
水摄入量的增加会导致尿量增加,尿液浓度降低;药物的使用可以直接影响尿生成过程,利尿剂会增加尿量,降低尿液浓度,而抗利尿剂则相反;饮食中盐的摄入量也会对尿生成产生影响,高盐饮食会增加尿量,降低尿液浓度,低盐饮食则相反。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水摄入量、药物干预和饮食控制是影响尿生成的重要生理因素。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这些因素对尿生成的调控机制,并在临床上应用于尿液相关疾病的治疗和管理中。
参考文献:(提供适当的参考文献,按照引用格式书写)。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概述:尿液是人体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物之一,它的生成和排泄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本实验旨在探究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其机制。
实验一:饮水量对尿量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控制饮水量,观察尿液产量的变化,以验证饮水量对尿量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每组10人。
2. 实验组每人饮水量为2000ml/天,对照组每人饮水量为1000ml/天。
3. 每组实验对象在实验开始前3天不进行任何特殊饮食或运动。
4. 分别记录两组实验对象的尿液产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组的尿液产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是因为饮水量的增加导致体内水分增加,进而刺激肾脏排尿。
实验结果表明,饮水量是影响尿液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实验二:饮食成分对尿液成分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调整饮食成分,观察尿液中各种成分的变化,以验证饮食成分对尿液成分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每组10人。
2. 实验组饮食中添加高蛋白食物,对照组饮食保持常规。
3. 每组实验对象在实验开始前3天不进行任何特殊饮水或运动。
4. 分别收集两组实验对象的尿液样本,并进行尿液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组的尿液中尿素氮、尿酸等成分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是因为高蛋白饮食会增加氮负荷,肾脏需要更多的工作来排泄代谢产物。
实验结果表明,饮食成分的改变会影响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
实验三:运动对尿液成分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控制运动量,观察尿液成分的变化,以验证运动对尿液成分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每组10人。
2. 实验组进行每天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照组保持常规生活方式。
3. 每组实验对象在实验开始前3天不进行任何特殊饮食或饮水。
4. 分别收集两组实验对象的尿液样本,并进行尿液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组的尿液中乳酸和尿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是因为运动时,肌肉代谢产生的乳酸和尿酸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和探究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了解尿液生成的生理机制。
实验原理:尿液的生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身体的水分摄取量、饮食、药物、并发症等。
在正常情况下,尿液生成的过程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共同协调完成。
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家兔2. 实验设备:尿液采集器、尿液分析仪、天平3. 实验试剂:水、口服葡萄糖水、口服盐水、利尿剂实验步骤:1.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第一组只提供水,第二组提供口服葡萄糖水,第三组提供口服盐水,第四组给予口服利尿剂。
2. 每组动物被固定在尿液采集器上,并定时检测和收集其尿液,每次收集和称重1ml的尿液,记录下尿液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尿液的密度和pH值。
3. 实验时间持续24小时,在此期间,动物的饮食和饮水需通过人工控制,禁止食用任何除固定食物以外的其他食物和饮料。
4. 实验结束后,将尿液收集器和尿液分析仪清洗干净,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 给小鼠口服葡萄糖水后,尿液生成量明显增加,而口服盐水后尿量相对减少。
2. 给小鼠口服利尿剂后,尿液密度和pH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3. 不同组别的动物尿液生成量、密度和pH值均不同,但总体上一般符合尿液生成的生理规律。
实验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尿液生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水量、饮食、药物等等。
尿液生成量主要受到身体内水分的供应和代谢等因素影响;而尿液密度和pH值则反映了不同身体状态下的代谢和过程的变化。
通过本实验的探究,可以更深入了解尿液生成的生理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
影响尿生成实验报告

影响尿生成实验报告篇一: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目的:1. 掌握膀胱插管技术,学习尿量的记录和测量方法。
2. 观察神经体液因素(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对尿生成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关键词:尿生成;尿量;影响因素材料及方法实验对象:家兔(重2kg)实验材料:1.试剂: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20%葡萄糖、1:10000的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2.仪器:手术剪、镊子、止血钳、玻璃分针、兔手术台、膀胱插管、注射器及针头、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棉线若干、婴儿秤。
实验步骤:1.静脉麻醉从兔耳缘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1g/kg 体重)。
2.仰卧固定待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3.颈部手术剪去颈前部兔毛,正中切开皮肤5~6厘米,用止血钳纵向分离软组织及颈部肌肉,暴露气管及与气管平行的右血管神经鞘,细心分离出右侧鞘膜内的迷走神经,在神经下穿线备用。
4.腹部手术从耻骨联合向上沿中线作长约4厘米的切口,沿腹白线打开腹腔,将膀胱轻拉至腹壁外,先辨认清楚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部位,用止血钳提起膀胱前壁(靠近顶端部分),选择血管较少处,切一纵行小口,插入插管后膀胱即随着尿液的流出而缩小。
如膀胱壁较松驰而膀胱容积仍较大时,可用粗线将膀胱扎掉一部分,使膀胱内的贮尿量减至最少。
用线结扎膀胱颈部以阻断膀胱同尿道的通路。
使插管的引流管出口处低于膀胱水平,用培养皿盛接由引流管流出的尿液,手术完毕后,用温热的生理盐水纱布覆盖腹部创口,并关闭腹腔。
5.改变影响因素(1).快速注射37℃生理盐水20ml,记录尿量变化。
(2).快速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记录尿量变化。
(3). 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0.3ml,记录尿量变化。
(4). 电刺激右侧迷走神经。
用保护电极以中等强度和频率的连续脉冲(定时刺激,持续时间20s,波宽5ms,强度2.0V,频率25Hz)刺激迷走神经,记录尿量变化。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实验室提供的标准化尿样品、不同浓度的水、尿道模型、实验记录表等。
2. 实验步骤:
a) 将标准化尿样品注入尿道模型中;
b) 分别给不同组的尿道模型注入不同浓度的水,观察尿生成的情况;
c) 记录每组实验的尿量、尿液浓度和相关观察结果;
d)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得知,尿生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水的摄入量、体内代谢情况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
在实验中,随着水摄入量的增加,尿生成量也相应增加,但同时尿液的浓度会相对减少。
这表明饮水量的增加可以促进尿液的生成,有利于人体的排泄功能。
但是,如果长期饮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尿生成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
中水的摄入量是影响尿生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保持适量的水分摄入,
有利于维持身体健康和正常代谢。
尿生成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身体
的健康状态,因此我们应当注重饮水量的控制,保持合理的饮水习惯。
实验报告结束。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附表格表示结果(三线表)
表:神经体液因素对家兔尿量和血压的影响
实验项目
尿量(ml/min)
动脉血压(mmHg)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2
110
静脉注射38℃生理盐水30ml
四、结果
结果(实验结果可以粘贴实际记录的表格或图)
1.家兔正常尿量2ml/min、动脉血压110mmHg;
2.静脉注射38℃生理盐水30ml,尿量由2ml/min增加至4ml/min、动脉血压由110mmHg升高至115mmHg;
3.电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尿量由4ml/min减少至0ml/min、动脉血压由115mmHg降低至60mmHg;
2 4
110115
电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外周端
4 0
1150
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
0 60
60108
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0.2ml
20 0
108160
静脉注射1%呋噻米0.5ml/kg·w
0 12
12090
静脉注射垂体后叶激素2单位
10 0.5
100 120
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论
1.静脉注射38℃生理盐水30ml:主要由于大量输入生理盐水,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球有效率过压增大,原尿生成量增多,尿量增加;其次是血容量增加,引起动脉血压升高。
6.静脉注射垂体后叶激素:垂体后叶激素内含抗利尿激素(ADH),其使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同透性增高,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尿量减少可引起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尿液是人体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的主要排泄物之一、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类。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肾脏功能、水分摄入、尿液浓度调节机制等。
肾脏是尿液形成的主要器官,其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尿液的生成和排泄。
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尿量和尿液中的代谢产物来评估和比较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尿液生成量。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饮食、运动、环境温度等。
饮食中的水分含量、电解质浓度以及摄入的药物等都会影响尿液的生成。
实验中可以通过调整不同饮食组的成分和水分摄入量来观察尿液的变化。
此外,运动可以通过增加代谢产物的生成,促进尿液的生成,而高温环境则会增加尿液中水分的丢失。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实验设计:实验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尿液生成的影响。
实验步骤:1.随机选取一组实验对象,将其分为几个组别,每组5人。
2.实验前一天,要求实验对象按要求进食,保持同样的饮食结构。
3.实验当天,每个组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组别一作为对照组,保持正常饮食和水分摄入量。
-组别二改变饮食结构,增加水分摄入量。
-组别三进行剧烈运动(如慢跑或游泳),并保持正常水分摄入量。
-组别四进行剧烈运动,并增加水分摄入量。
-组别五置于高温环境下(如温室),并保持正常饮食和水分摄入量。
4.分别在实验开始前和结束后的24小时内,收集每个实验对象的尿液样本,并记录相关数据。
实验结果的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尿液生成量和尿液的浓度。
对于饮食组别,可以观察到增加水分摄入量是否会导致尿液生成量的增加或尿液浓度的降低。
对于运动组别,可以观察到剧烈运动是否会增加尿液生成量,以及水分摄入量是否可以进一步增加尿液生成量。
对于高温组别,可以观察到高温环境下尿液生成量是否会受到影响,以及水分摄入量是否可以减少尿液中水分的丢失。
通过这个实验设计,可以更好地理解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并评估不同因素对尿液生成的相对重要性。
这些结果对进一步了解人体代谢和尿液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临床意义。
影响尿生成的影响因素

人体机能学实验报告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结果:注释:“一”表示尿中没有血糖,“++++”表示尿中的糖很多实验讨论:(一)、在给家兔一次注射20ml生理盐水,可见家兔的尿量增加。
出现上述现象的机理,目前认为一次注射20ml生理盐水,使血容量增加会引起下列情况:1、血液被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加,肾小球有效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加。
2、血容量增加,肾小球血浆流量增加,使尿液滤过增多,也促使尿液增加。
3、血容量增加,刺激左心房及胸腔大静脉容量感受器,冲动沿迷走神经上传到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使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与释放减少,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液增多(二)、在给家兔注射1/万的NA后,尿量减少。
长生上述现象的机理,目前认为注射NA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高低既受全身动脉血压的影响,又受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的口径比例(也就是血管平滑肌舒缩程度)的影响,而后一种因素比前一种因素更为重要。
可使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收缩,,使肾小球毛细血管中血流量降低,滤过率减少,尿量减少。
(三)、在给家兔注射20%葡萄糖10ml后,可见尿量立即大量增加,而且尿糖。
产生上述现象的机理,目前认为加入后肾中滤过的葡萄糖超过了肾的肾糖阈,经肾小球滤出的大量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全部重吸收,致使小管液中出现较多的葡萄糖,使肾小管液中的渗透压增加,防碍水的重吸收,于是水随葡萄糖一起排出,尿量增加。
此称为渗透性利尿。
(四)、在给家兔注射ADH 2滴后,可见家兔尿量减少。
产生上述现象目前认为:ADH有使血管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可使血压升高,ADH与远曲后段,集合管上皮上的受体结合后,可以使其对水的通透性增高,也就是“水通道开放”,使得重吸收水增多,尿量减少。
ADH有使血管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可使血压升高,ADH与远曲后段,集合管上皮上的受体结合后,可以使其对水的通透性增高,也就是“水通道开放”,使得重吸收水增多,尿量减少。
机能实验学: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实验目的
学习用膀胱插管法记录尿量的方法。 观察各种因素或药物对尿生成的影响。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原理
•尿生成过程: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
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
肾小球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 有效滤过压、肾血浆流量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注意事项
实验顺序及原则: 在尿量增多的基础上进行尿量减少的实验; 在尿量减少的基础上进行促进尿生成的实验; 后面的实验项目应待前面的实验项目效应消失 后再开始。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小结
NaHCO3 NaCl
NaCl Ca2+
H2O
Ca2+ Na+ Mg2+
Na+ K+
Na+ 速 K+ 尿 2Cl-
H2O
髓袢
NaCl
K+ H+
思考
1.试分析产生上述各项处理因素分别是通过什么机 制来改变尿量的?
2.血压的高低与尿量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分析本实验中,哪些因素可影响肾小球的滤过?
哪些因素可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膀胱插管术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方法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结果记录
家兔血压与尿量
血压(mmHg) 尿量(ml)
1.正常 2.20ml 生理盐水iv
3.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
4.20%葡萄糖5ml iv
5.1:10 000 去甲肾 0.5ml iv
6.速尿5mg/kg 1ml iv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注意事项
实验中需多次行静脉注射,可用头皮针留置, 注意防止凝血块堵塞针头。 ☆动脉插管前注满肝素,动脉插管接扎要紧, 必须二次固定。 三通管的正确使用方法。 膀胱插管结扎时,切勿扎住输尿管入口附近处。 清楚尿液记滴器的正确连接。
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结论

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结论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结论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通过实验手段,得出相应的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以及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 水分的摄入量是影响尿液生成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大量饮水会刺激肾脏加快过滤速度,促进尿液的生成,而体内水分不足则会减缓过滤速度,使得尿液生成量减少。
2. 肾脏自身功能也是影响尿液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肾脏功能较差的个体,即便饮水量充足,也难以促进尿液的生成,尿液排出量相对较少。
3. 饮食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各种化合物会在肾脏内进行过滤排泄,不同的饮食习惯和摄入量也会对尿液生成量产生影响。
4. 运动量和体力活动程度对于尿液生成量的影响也很显著。
运动会增加人体代谢率,加快废物的产生和排泄,同时过量运动也会造成水分的流失,导致尿液泌出量减少。
5. 环境因素也会对尿液生成产生一定影响。
例如气温的高低、湿度等因素会直接影响身体的代谢水平和循环系统的功能,进而影响尿液生成的量和频率。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控制灌注速度、饮水量、饮食、运动、环境参数等,对尿液生成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通过我们的探究,我们得出了上述结论,这将对我们进一步研究尿液生成机制和进行临床分析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除了以上结论,补充一些实验中发现的影响尿液生成量和质量的因素。
首先是饮食对尿液生成的影响,不同食物中含有不同的营养素和化合物,在肾脏内经过过滤和分解后,产生的尿液成分会有所不同。
高盐饮食会导致尿液中钠离子浓度增加,而高蛋白饮食则会使尿中尿素氮含量升高。
饮食中的植物纤维和矿物质也会对肾脏有益,有助于促进尿液的生成和排泄。
其次是药物和饮品对尿液生成的影响。
例如咖啡因、酒精和茶素等刺激性物质会刺激肾脏产生尿液,而某些药物也会对尿液的生成和排泄产生一定影响。
例如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产生量,而某些药物则可能会影响尿液的成分。
我们还发现尿液生成量和质量还受人的生理周期和身体状态的影响。
实验报告(3)影响尿液生成因素

影响家兔尿液生成的因素一、目的:学习输尿管插管或膀肮插管技术和尿的收集方法。
观察刺激迷走神经和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对尿量及尿中某些成分的影响,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
二、原理:尿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及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
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而有效滤过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囊内压。
正常情况下,囊内压不会有明显变化。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主要受全身动脉血压的影响,当动脉血压为80~180mmHg时,由于肾血流的自身调节作用,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均能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但当动脉血压高于l80mmHg或低于80mmHg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就会随血压变化而变化,肾小球滤过率也就发生相应变化。
另外,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会使有效滤过压增高,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影响肾小管、集合管泌尿机能的因素,包括肾小管溶液中溶质浓度和抗利尿激素等。
肾小管溶质浓度增高,可妨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因而使尿量增加;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与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
三、关键词:家兔泌尿系统调节四、材料和方法1材料:家兔、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赛米松(速尿)、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膀胱插管,压力换能器。
2方法:2.1手术准备2.1.1.1麻醉固定按1g/kg体重剂量兔耳缘静脉注射200g/L氨基甲酸乙酯。
待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2.1.1.2腹部手术从耻骨联合向上延中线作长约4cm的切口,沿腹白线打开腹腔,将膀胱轻拉至腹壁外,先辨认清楚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位置,用止血钳提起膀胱前壁,选择血管较少处,切一纵行小口,插入插管后结扎。
使插管的引流处低于膀胱水平,用培养皿承接由引流管流出的尿液。
如膀胱容积仍较大,可用粗线将膀胱扎掉一部分,使膀胱内的储尿量减至最少。
用线结扎膀胱颈部以阻断膀胱与尿道的通路。
原创-机能实验-尿生成因素【医学模板】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和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邵先森南方医科大学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家兔在正常、注射生理盐水,高渗葡萄糖等情况下,各项指标的变化来探究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和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方法对正常家兔和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家兔,进行GS、NS注射下,检测其血压、尿量、内生肌酐清除率等的变化。
结果注射20mlNS和10mlGS都使家兔血压升高,尿量增多,缺血再灌注后的家兔通过三种治疗方案,其血压尿量也增多,但肌酐清除率下降结论增加循环血容量,血压上升,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血液增多,尿量增加;增加小管液浓度,使原尿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肾缺血再灌注后,其尿量减少,经过治疗,尿量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排泄能力降低,功能受损。
关键词:肾脏;尿生成;尿肌酐;缺血再灌注损伤肾是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之一,同时也具有内分泌的功能,探究肾泌尿功能的影响因素,可以让我们更加对肾的排尿机制有所了解,同时可以指导临床根据不同病变部位进行用药,根据不同靶点研制特异性靶向性更强的药物。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临床很常见,所以对其机制及预防方法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对内生尿肌酐清除率这一指标的测量,来研究在肾缺血再灌注后其功能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动物家兔1.8kg(由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1.1.2 试剂20%乌拉坦溶液;生理盐水;20%高渗葡萄糖溶液;0.2 %肝素;肌酐测定试剂1.1.3 器材家兔手术台;PcLab及计算机;动静脉输尿管插管;动脉夹;压力换能器;三通管;注射器;兔绳;纱布;剪刀;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称重称1.2 方法1.2.1 实验动物前期处理 取一只家兔称重,按照5ml/kg ,从耳缘静脉注射20%乌拉坦溶液进行麻醉,麻醉成功指标为:四肢肌肉松弛;疼痛反射、角膜反射消失。
待麻醉麻醉效应趋于平稳后,将家兔仰卧位固定,备皮,沿甲状软骨下正中剪开皮肤,分离左颈动脉,右颈静脉。
【报告】实验3: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

【报告】实验3: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
尿液生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由身体内各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
影响尿液生
成的主要因素有肾脏功能以及可利用的液体量。
肾脏功能衰竭是影响尿液生成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影响肾小管的再循环过程。
此外,血液状况的变化也可以影响尿液的生成。
血液浓
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尿液分泌过量,从而影响尿液的成分。
另一方面,尿液的生成也受到水的摄取量的影响。
当有足量的水进入身体,肾脏可以
通过调节滤过率使尿液保持恒定;反之,如果没有足量的水进入身体,肾脏就会减少滤过率,使尿液保持稠浓。
此外,低钠和高钾饮食也可以影响尿液的生成。
饮食中高钠会增加机体调节水平和血
液浓度,如果低钠摄入量降低了这两个因素,便会抑制尿液的分泌。
另一方面,受到高钾
摄入量的影响,血浆离子的钾水平会升高,从而促进尿液的分泌和清洗作用。
由于尿液生成是多种因素影响的过程,肾脏功能、血液浓度、液体摄取量、钠、钾等
多种因素均可影响尿液的生成情况,为此,人们应当在正常的摄取量以及合理的饮食安排
上下功夫,以保持较好的尿液生成情况,维持身体的健康。
影响家兔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

影响家兔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
家兔是常见的宠物之一,它们的尿液生成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本报告旨在总结实验结果,分析影响家兔尿生成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我们对家兔的饮食进行了调查和实验。
我们发现,家兔的饮食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会促进尿液的生成,而过多的盐分摄入则会导致尿液浓缩。
此外,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也会影响尿液的生成量和质量。
因此,合理的饮食搭配对于控制家兔尿液的生成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对家兔的活动量进行了观察和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充足的运动可以促进家兔的新陈代谢,加快尿液的生成和排泄。
相反,长时间的静止会导致尿液在体内滞留,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
因此,适当的运动量对于维持家兔的尿液健康非常重要。
另外,环境因素也对家兔的尿液生成有一定影响。
我们发现,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家兔的饮水量和尿液排泄情况。
合适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有助于维持家兔的尿液平衡。
最后,我们针对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主人应该合理搭配家兔的饮食,保证其摄入足够的水分,避免盐分摄入过多。
其次,定期给家兔提供适当的运动,保持其体内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转。
最后,注意调节家兔的生活环境,确保其处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综上所述,影响家兔尿生成的因素涉及饮食、活动量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主人应该重视这些因素,合理照料家兔,以保证其尿液的健康和平衡。
希望本报告的实验结果和建议能够对家兔的饲养和健康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尿液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其成分和性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探究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揭示尿液生成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
实验过程中我们选取了不同的实验变量,包括饮水量、饮食成分、运动量等,以期得出结论。
首先,我们对饮水量对尿液生成的影响进行了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饮水量的增加会显著增加尿液的生成量。
这是因为水是尿液的主要成分之一,补充足够的水分可以促进尿液的生成和排出。
因此,饮水量的增加对尿液生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其次,我们对饮食成分对尿液生成的影响进行了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饮食成分中盐分和蛋白质的摄入量与尿液生成量呈正相关关系。
摄入过多的盐分和蛋白质会增加尿液中的尿素和尿酸含量,从而增加尿液的生成量。
因此,饮食成分对尿液生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最后,我们对运动量对尿液生成的影响进行了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尿液的生成和排出。
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废物的排出,从而促进尿液的生成。
但是过度运动也会导致大量的水分流失,降低尿液的生成量。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饮水量、饮食成分和运动量都会对尿液生成产生影响。
合理的饮水量和饮食结构,适度的运动量对维持正常的尿液生成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合理饮水,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以维护良好的尿液生成和排泄功能。
总之,尿液生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生活中的各种因素,合理调整饮食和运动,以维持良好的尿液生成和排泄功能。
希望本实验结果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尿生成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尿生成的各种因素,包括神经体液因素、药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并通过实验验证这些因素对尿生成的影响。
通过对尿生成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尿生成机制,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家兔(体重2-3kg)2.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肝素、氨基甲酸乙酯等3. 实验仪器:手术器械、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压力传感器、注射器、膀胱插管、输尿管插管等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神经体液因素组、药物因素组和环境因素组。
2. 实验操作:(1)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尿生成情况。
(2)神经体液因素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并注射神经体液因素(如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等),观察尿生成情况。
(3)药物因素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并注射药物(如呋塞米、甘露醇等),观察尿生成情况。
(4)环境因素组:将动物置于不同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下,观察尿生成情况。
3. 数据收集:通过膀胱插管或输尿管插管收集尿液,并记录尿量、尿比重、尿pH值等指标。
四、实验结果1. 对照组:尿量为100-150ml/24h,尿比重为1.015-1.020,尿pH值为5.5-6.5。
2. 神经体液因素组:- 去甲肾上腺素组:尿量显著增加,尿比重降低,尿pH值降低。
- 呋塞米组:尿量显著增加,尿比重降低,尿pH值降低。
- 垂体后叶素组:尿量显著增加,尿比重降低,尿pH值降低。
3. 药物因素组:- 呋塞米组:尿量显著增加,尿比重降低,尿pH值降低。
- 甘露醇组:尿量显著增加,尿比重降低,尿pH值降低。
4. 环境因素组:- 高温组:尿量增加,尿比重降低,尿pH值降低。
- 低湿度组:尿量增加,尿比重降低,尿pH值降低。
五、讨论与分析1. 神经体液因素对尿生成的影响: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等神经体液因素均可通过调节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影响尿生成。
机能学实验影响家兔尿生成的因素

影响家兔尿生成的因素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后对家兔尿生成量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学习膀胱插管技术。
方法用膀胱插管术来引流家兔膀胱内的尿液,通过计算尿液的滴数来体现尿液生成的多少,分别在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大量生理盐水、200g/L葡萄糖溶液、0.1g/L去甲肾上腺素、1000U/L垂体后叶素和10g/L呋塞米等药物,观察家兔尿液量在注射完成后一分钟内的变化,并得出结论。
结果注射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呋塞米之后,家兔尿量增加;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后,家兔尿量减少。
结论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和呋塞米可以促进尿液生成,去甲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抑制尿量生成。
关键词家兔;尿液生成量;1.材料和方法1.1 材料家兔(2kg),兔体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体重秤,注射器,橡皮管;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200g/L葡萄糖,0.1g/L去甲肾上腺素,1000U/L垂体后叶素,10g/L呋塞米。
1.2 实验方法1.2.1 手术准备1.2.1.1麻醉固定家兔称重后,按1g/kg体重剂量在耳缘静脉注射200g/L氨基甲酸乙酯将家兔做麻醉处理。
待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1.2.1.2 腹部手术剪去耻骨联合以上腹部的被毛,在耻骨联合上缘处向上切开皮肤4~5cm,用止血钳分离皮肤与腹壁,用手术剪或手术刀沿腹白线切一0.5cm小口,用止血钳夹住切口边缘并提起。
然后向上、向下切开腹壁层组织4~5cm。
双手轻轻地按压切口两侧的腹壁,如膀胱充盈,膀胱会从切口处滑出。
如未见膀胱滑出,用止血钳牵拉两侧切口,寻找膀胱,用止血钳提起膀胱移至腹外,用两把止血钳相距0.5cm对称的夹住膀胱顶,用手术剪在膀胱顶部剪一纵行小口,将膀胱插管插入,用一棉线将膀胱壁结扎在插管的颈部处。
膀胱上翻,在膀胱颈部穿线,结扎尿道。
完成上述操作后,将膀胱插管平放在耻骨处,引流管自然下垂,管口低于膀胱水平。
[1]1.2.2 实验观察1.2.2.1记录家兔1min的尿流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静脉注射葡萄糖:一方面血浆内葡萄糖含量增高,原尿中葡萄糖增加超过葡萄糖肾阈时在远曲小管和肾集合管中会出现葡萄糖,小管液中晶体渗透压增高,使水的重吸收量减少,尿量增多,即渗透性利尿作用。另一方面较高的血糖浓度可使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血容量增加,动脉血压升高。
附表格表示结果(三线表)
表:神经体液因素对家兔尿量和血压的影响
实验项目
尿量(ml/min)
动脉血压(mmHg)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2
110
静脉注射38℃生理盐水30ml
2 4
110115
电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外周端
4 0
1150
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
0 60
60108
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0.2ml
20 0
108160
静脉注射1%呋噻米0.5ml/kg·w
0 12
12090
静脉注射垂体后叶激素2单位
10 0.5
100 120
五、讨论
1.静脉注射38℃生理盐水30ml:主要由于大量输入生理盐水,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球有效率过压增大,原尿生成量增多,尿量增加;其次是血容量增加,引起动脉血压升高。
2.静脉注射38℃生理盐水30ml,尿量由2ml/min增加至4ml/min、动脉血压由110mmHg升高至115mmHg;
3.电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尿量由4ml/min减少至0ml/min、动脉血压由115mmHg降低至60mmHg;
4.静脉注射葡萄糖,尿量由0ml/min增加至20ml/min、动脉血压由60mmHg升高至108mmHg;
4.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全身小动脉收缩,包括肾动脉强烈收缩,肾血浆流量减少,尿生成、重吸收量均减少,尿量降低。全身阻力血管收缩,导致动脉血压明显升高。
5.静脉注射呋பைடு நூலகம்米:呋噻米的主要药理作用是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对氯离子的主动重吸收,间接使钠离子的重吸收减少,导致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减少。尿量减少可引起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
5.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0.2ml,尿量由20ml/min减少至0ml/min、动脉血压由108mmHg升高至160mmHg;
6.静脉注射1%呋噻米0.5ml/kg·w;尿量由由0ml/min增加至12ml/min、动脉血压由120mmHg降低至90mmHg;
7.静脉注射垂体后叶激素2单位,尿量由10ml/min减少至0.5ml/min、动脉血压由100mmHg升高至120mmHg。
6.静脉注射垂体后叶激素:垂体后叶激素内含抗利尿激素(ADH),其使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同透性增高,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尿量减少可引起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
综上所述,尿的生成过程受机体神经体液调节的影响,正是这种调节机制保障了机体的血容量和血浆渗透压、电解质等内环境的平衡。
(二)手术
1.分离右侧颈部迷走神经和两侧颈总动脉的神经和血管、颈总动脉插管,左侧颈总动脉内插管,记录血压的变化。
2.分离输尿管和双侧输尿管插管
(三)实验观察项目
1.记录正常尿量、血压;
2.静脉注射38℃生理盐水20-50ml,观察血压和尿量的变化;
3.电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观察血压和尿量的变化;
4.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观察血压和尿量的变化;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书写格式示例
日期:年月日
题 目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成绩
实验者
第一作者姓名:
参与作者姓名(不写学号)
年级专业
一、目的
1.观察某些神经体液因素对尿量的影响;
2.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和理解影响和调节尿生成的因素;
3.学会分析理解影响和调节尿生成因素的作用机制。
二、动物与器材
1.实验动物:家兔
5.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0.2ml,观察血压和尿量的变化;
6.静脉注射1%呋噻米0.5ml/kg·w;5分钟后观察血压和尿量的变化;
7.静脉注射垂体后叶激素2单位,观察血压和尿量的变化。
四、结果
结果(实验结果可以粘贴实际记录的表格或图)
1.家兔正常尿量2ml/min、动脉血压110mmHg;
2.器材:PCLab医用计算机实验系统、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兔手术台、动脉插管、输尿管插管、压力换能器、刺激电极、注射器(1ml、20ml)。
3.药品与试剂:37℃生理盐水、20%的葡萄糖、1:10,000去甲肾上腺素、1%肝素生理盐水、20%乌拉坦、1%呋噻米、垂体后叶素。
三、方法与步骤
(一)麻醉与固定:20%氨基甲酯乙酯(5ml/kg),麻醉后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