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 教案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部编《语文》七上第二单元写作教学设计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部编《语文》七上第二单元写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ab5e25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7.png)
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二)写作指导: 1、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要围绕要表达的中心意思选择相关的材料。和中心 意思关系不大的材料,可以略写或者不写。
2、根据需要安排材料: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可以按照 时间顺序,也可以按照空间顺序,还可以按照事情发展变化的顺序。
三、单元目标
1、让学生感受并理解亲情、友情的温馨和美好。 2、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分辨是非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记事,有条理地记叙清楚一件事。 4、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和圈点、勾画的方法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
5、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记叙文的段落结构:记叙文的段落结构一般比较简单,常见的是“总分 总”的结构形式,也有的是“并列式”等其他形式。
4、记叙文的过渡:可以用段落过渡法、词语过渡法、句子过渡法等。
5、记叙文的照应:有首尾照应、文题照应、前后照应等形式。照应是使文 章结构严谨的重要手段之一。
6、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通过这两种表达方式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 出文章的中心意思。
其次,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策略和活动来支持素养目标的实现。这些策 略和活动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学习风格和兴趣。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 性思维,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或辩论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理解和全球视 野,教师可以引入当前的社会问题或全球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 析。
最后,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也是将学科素养目标转化为课堂教学目标的关 键。教师需要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表现,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目标。这种 评估不仅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应学生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参与能力的提升。 通过定期的反馈和指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同时提升自身的 学科素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doc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87ebe2e369dc5022aaea0061.png)
探究法
一、导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如果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二、如何记事,才能让作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呢?
第一、明记叙要素。
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记叙的六要素”。
例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1.我发脾气时,母亲劝慰我。
2 .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
3 .母亲央求我去看花。4 .母亲的临终嘱托。
亲身经历,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
第三、还要学会锤炼语言。
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
《秋天的怀念》中精彩的句子。
第二,融入感情。如“我”摔倒后,心里有怎样的感受?发现自己受伤后,是沮丧害怕,还是在自我安慰?回到家里,在长辈的关爱和心疼面前,“我”又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在记事的基础恰当抒情,才能把作文写得生动感人。
四、小试身手: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周1课时年月日制定
题
目
写作——学会记事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的
1.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叙事的要求、叙事的方法、以及写作这类文章的技巧;
2.让学生学会准确运用书面语表达自己要说的话,选取一个生活事件或其中的一个片断进行记叙。
重点
难点
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叙事的要求、叙事的方法、以及写作这类文章的技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b9278d240c844768eaee3f.png)
展示交流 合作审题
1.学生自由谈自己的认识。
生甲:题目中的“那一次”告诉我们写的事情只能是一件,而不能是两件或两件以上。
生乙:我们要注意文题中的“我”,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突出那一个特定瞬间自己的心灵体验。
2.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解题。
①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笑了、愉快、高兴、快乐、痛苦、哭了、尴尬、后悔、冒失、激动、生气、害怕等,这些词语正是某一次真实情感或心理的表现。
“学会记事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学期
课题
学会记事(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七年级上册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通过记日记等方式,积累日常生活小事。
2.学习和运用记事相关写作知识,把事件叙述得吸引人。
课前学习任务
一、通过“周记本”“日记本”等方式,收集整理写作素材。
二、回忆小学学过的写作知识,整理如何写清楚一件事的方法。
课上学习任堂学习,完成写作提纲(1)。
题目
那一次,我真( )
内容
真( )的原因
事件的基本过程
事件带来的意义或影响
【学习任务二】
结合课堂学习,完成写作提纲(2)
写出
事件波澜
【学习任务三】
结合课堂学习,完成写作提纲(3)
②所填的词语一经确定,文章的内容也就定了。因而填写的词语,一定要仔细推敲,能够概括地反映所写的内容。
③从题目的“那一次”,我们还可以明白,写的事情是过去发生的。
教师点拨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79d73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c.png)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2.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重点: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教学难点: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很有意义,值得赞扬;有的事情却给人留下深刻的教训。
把这些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阶段、某一侧面如实地、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章就是叙事作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把一件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二、请同学们阅读《学会记事》,并交流阅读心得。
1.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条理要清晰。
每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记叙的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1) 顺叙。
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情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
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
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情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2)倒叙。
即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情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https://img.taocdn.com/s3/m/f2ef1ab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02.png)
c.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突破方法:通过分析范文中的修辞实例,让学生模仿练习,并互相评价,以提高其运用修辞的能力。
d.如何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内容层次分明;
-突破方法:教授文章结构的基本模式,提供写作框架,让学生在框架内进行创作,逐步培养结构意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学会记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印象深刻的事情?”(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下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1.章节内容: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2.教学内容:
a.写作的要素: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b.记叙文的写作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c.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表达事件
d.学会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
-举例:以一篇范文为例,分析文章中如何b.熟悉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包括顺叙、倒叙、插叙;
-举例:通过对比不同写作方法的范文,让学生直观感受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c.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事件;
-举例:选取一段描述性较强的文字,分析其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d.学会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
-举例:通过图示或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文章结构的层次性,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组织方式。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反思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46bd5e8cc7931b764ce150e.png)
第二单元《写作:學会记事》敎學设计一、敎學目标1.结合分析《散步》的写作过程,學会围绕中心把事情写清楚,写完整,有详略。
2.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体验,學会把事情写的有感情。
3.分析《散步》中的语句,學习锤炼语言,學会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句子。
二、敎學重点结合分析《散步》的写作过程,學会围绕中心把事情写清楚,写完整,有详略。
三、敎學难点分析《散步》中的语句,學习锤炼语言,學会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句子。
四、敎學课时:2课时五、敎學方法:范文引路、激趣引导、创设情境。
第二单元解析人文主题:本单元围绕“亲情”主题编排了《秋天的怀念》《散文诗二首》《散步》《<世说新语>二则》4 篇课文。
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
通过对课文的學习,加深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语文要素:學习本单元,继续重视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感受和理解各篇课文表现的亲情,唤醒和丰富自己的亲情体验。
同时深化理解,尝试读出亲情之外的情感内涵。
从字里行间了解不同文章抒情的不同特点:有的显豁直白,有的深沉含蓄。
写作--學会记事解析人文主题:写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深切的事,抒发真情实感。
语文要素:學习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敎學过程单元整体架构参见上方。
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敎师语言:同學们,在第一单元的學习中,我们感受到《散步》是一篇非常经典的叙事散文叙事清楚,详略分明,立意深刻。
正如这篇文章所记述的,散步其实是生活中一件我们经常进行的家庭活动。
如果我们能向作者莫怀戚學习,将一件小事记叙清楚,中心明确,同时學习挖掘平常小事的深刻意义,细致描写生活常见之景的美好,那么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原来有那么多可写的素材,我们的作文内容就不会千篇一律,平淡乏味。
下面我们今天就先以《散步》为例,學习如何写好一件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2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2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3c275c783e0912a2162a48.png)
写作《学会记事》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2、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重难点:1、通过知识回顾、样例分析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教学过程:一、导入:入学以来,我们一直认真观察、体验初中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
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但是,同学们在记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有所提高。
今天我们来学习写一件小事,其实要求很简单:我们写作中的人物、时间、地点这些记叙要素,就在我们的身边,应该是我们很熟悉的。
以“我”为人物圆心,以“今天”这个时间为半径,围绕“家庭、学校、社会”中的某一个具体的地点为范围画圆。
请同学们一定要深入细致地去搜寻,不放过自己的生活经历中的点点滴滴,进行选择与组合,写好一件小事,要注意安排好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当然要写好也不简单:请同学们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写作,回归自我,明确自己写作的目的;还要捕捉身边小事的细节进行细致的描写,回归生活,才能更真实地表达亲情、友情、师生情,以及其他人带给你的真情。
二、课文引路记叙文应该是以记叙和描写为主的文章,首先让我们回顾学过的课文,是怎样将这两种表达方式巧妙地结合的呢?1、请同学们回顾《散步》,用一句话说出文章的主要事件,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重点引导:《散步》写“我”一家四人在春天去田野散步的起因、经过、结果,表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尊老爱幼,中年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等。
……2、教师小结:这三篇课文都是用一件小事来表现生活,抒发了作者丰富的感情,呈现多元化的主题,耐人寻味,具有以小见大的效果,值得我们细读深思,看来真的是小事不小啊。
3、《散步》文章还有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用细致入微的描写在小事上做透了文章。
(最新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
![(最新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https://img.taocdn.com/s3/m/f9109fa6f705cc175427091f.png)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记叙一件完整的事,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安排事情的详略,事情的经过重点写,写详细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写出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叙事完整,中心明确。
讲授法、实验法、自主学习法。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老师知道大部分同学都怕写作文,每次写作文都很辛苦,20分钟都想不好一个开头。
好不容易写出来,一件事没有叙述清楚,或者没有真情实感,或者详略不当。
那么怎样做到叙述一件完整的事,详略得当,表达出真情实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记叙一件完整的事。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写法指导名师导航1.写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的内容。
在六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重点,而写清楚“经过”是其中的关键。
要想把“经过”写得清楚,完整,有意思,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是否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如时间先后,场景变化,情感发展等。
②是否有前后连贯的情节。
③对重要的情节是否做了较为详细的描写。
④对涉及的人物是否做了一定程度的刻画。
2.叙述事情要条理清晰、巧用顺序。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晰。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
3.要做到叙事完整,还要注意过渡与照应。
所谓“过渡”,是指文章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换和衔接。
所谓“照应”,就是文章中某些内容的彼此照顾和呼应。
即前面写的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的前面要有交代。
恰当地运用“照应”这种手法,能使文章贯通自然、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4.写出真情实感。
(1)寻找“感动力”,大胆写“我”。
我们作文普遍存在两大毛病:一是流行空谈;二是目光总是关注别人,不敢写“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 写作 学会记事](https://img.taocdn.com/s3/m/8963056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d.png)
写作学会记事【教学目标】1.学习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把握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提升综合写作能力。
3.养成写日记或者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结合本单元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教学难点: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两至三篇记事的记叙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如果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教师板书课题:写作学会记事(出示课件1)二、精读细研,技法学习(一)学习方法教师:我们以本单元的《散步》一文为例来分析学习“记叙要素”。
(出示课件4、5)1.如何记事,才能让作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呢?(1)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记叙的六要素”。
事情的经过——详细起因和结果——简略(2)经典回顾:例如莫怀戚的《散步》,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开头第一句话: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句话交代了事情的地点:田野事件:散步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接着交代了散步的时间:初春散步的原因: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
第6段是详写,交代了散步的经过: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散步的结果:互敬互让,我背母亲走小路。
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写作指导(出示课件6、7、8)(教师补充讲解。
)(1)明确记叙六要素。
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略写)、经过(详写)和结果(略写),即“记叙的六要素”。
能够表现文章主旨的材料要浓墨重彩地写,而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的材料就要略写或不写,这样才显得中心突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36b16f960590c69ec376e8.png)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经典课文中叙事部分,学习写作中记叙的技巧,能清楚记事,并在记事中传达感情。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并体会丰富情感的句子在记事中的重要作用。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知生活,从而学会描述生活,享受品味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写作中记事的技巧,能清楚记事,并在记事中传达情感。
2.难点:领悟清楚记事的要领,并体会丰富情感的句子在记事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作文六步导写法:设境入题——例文引领——方法导航——实战演练——交流思辨——总结提升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1、设境导入:老师有一件事想和大家分享(出示PPT:老师批评了一位同学)。
关于这件事,哪位同学想知道什么都可以问我。
导入课题《学会记事》,得出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回顾经典:回忆《散步》,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初春地点:田野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起因:母亲老了,应该多走走经过:散步中,意外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结果:走小路3、方法导航:交代清楚六要素是记事的基础(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4、实战演练: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伤了,校服也磕破了。
要求:丰富后三个要素,即起因、经过、结果。
(可选一方面写)提示:为什么摔跤,摔跤时的惨状,手受伤的程度和校服破成什么样子。
5、回顾经典:回忆《秋天的怀念》,思考文中回忆了几件有关母亲的事,用墨最多的是哪一件。
6、方法导航:记叙多件事时,要注意按照情节的需要安排事件的先后,同时要注意选取一件最能表现主题或人物的事情详写。
7、实战演练: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伤了,校服也磕破了。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要求:如果还是这一天,再选取别的事情表示家人对我的疼爱。
应该怎样构思?8、回顾经典:回忆《秋天的回忆》,比较两组句子的区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写作《学会记事》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写作《学会记事》课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5a66ec6f1aff00bed51e7a.png)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3、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二、重难点1、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2、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学会记事2、师:什么是记事文章呢?顾名思义,记事类文章就是用语言文字将一件或几件事的发生、发展、结果全过程有条理地记下来,让更多的人去感受这些事情,从中明自一个道理,受到一种精神的鼓舞或思想教有。
记事文章是最基本的写作,想要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就可以从记事练起。
(二)了解记事文章的特点。
1、记事,就是有目的地记述事情,即记叙事情发生、发展、结束的整个过程。
2、记事的文章,要以叙述事情为主,表现事情的某种意义,反映作者对事情的某种态度和看法。
(三)写好记事的文章应注意的事项。
1、选材要精,要选择典型事件,选自己熟悉的事来写。
典型事件就是有代表性、有普遍意义的事件,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生活中,要处处留心,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要尽量选择自己生活中熟悉的、感受深刻的事来写。
这样,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并能反映出真情实感。
2、叙事要清楚具体。
任何事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
写记事文章,就是按事情的发展规律,把事情交待清楚。
一般要对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六要素交待清楚,其中起因、经过、结果尤为重要。
写事件,还要抓住一定的线索。
因为线索是将一种事物贯穿全篇而成为情节发展的脉络。
抓住了线素,才能确定材料的取舍,突出中心。
3、要安排好记叙顺序。
在现实生活中,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总是有头有尾,有一定次序的。
记叙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它所记叙的事情也应当有一定的次序。
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等。
当然,在具体写作时,不一定要采用顺叙的方式,也可采用倒叙,设置思念,按顺序解悬揭题,还可在行文中进行插叙,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fe9075af45b307e87197ee.png)
学会记事【教学目标】1.明确如何正确叙事,交待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完整叙事。
2.结合所列的作文提纲,对如何有序叙事,做到心中有数。
3.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完整叙事,合理选用叙述方式。
教学方法巩固知识,讲练结合。
学法【教学过程】一、巩固知识我们以前学习过的课文以记叙文居多,我们对记叙文应该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这节课我们来总结一下记叙文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
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的六要素指的是什么?(学生举手回答)明确: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表达方式为主,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表达方式为辅,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的六要素指的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交待要素过渡:通过复习,我们知道记叙文的一般特点,作为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必须交待清楚的要素。
那么,在写作中,如何把记叙的六个要素交待清楚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际的演练来探究一下。
(多媒体显示)乌云像一口大黑锅牢牢地罩着大地,扯天扯地的雨丝织成一张密不可破的网,迷蒙的雨雾像幽灵一样跟随着落魄的行人,似乎到了世界的末日。
坑坑洼洼的小路变成了泥泞的世界,好像没有尽头。
正逢放假,我深一脚浅一脚踏上回家的路,想一想这一段时间在学校的表现,想到这次考试的成绩,一波波惆怅顿时涌上心头,我几乎失去了回家的勇气。
然而,我又能到什么地方去呢?我该怎么面对父母那苍老而又充满期待的眼睛呢?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怎么走到家的。
刚进家门,一股温馨的气息拥抱了我,我只感到忍了很久的泪这时竟不争气的涌了出来。
一切正如我所料,爸妈已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要为我洗尘,“爸……”妈字还没有喊出口,喉咙就像被什么塞住了似的。
这时爸妈已经把我背上的书包接了过去,“晓杰,快坐下来吃饭,我们已经等了好半天了。
”我慢慢的坐下来,望着满桌丰盛的菜肴,却没有一点味口。
深深的愧疚自责一点一点的吞噬着我的心,满腹的愁绪顿时化作苦水,我真想一下子把它们吐出来。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1d0458ba1aa8114531d918.png)
四、第三关:融入情感,写真切
1.方法点拨。
(1)探究《秋天的怀念》相关语句效果。
……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二、第一关:抓住要素,写清楚
1.方法点拨。
(1)回顾《秋天的怀念》,分析课文四个片段中时间、地点要素是什么,原文是如何表述的。
时间
地点
片段一
“双腿瘫痪后”“天上北归的雁阵”
“四周的墙壁”
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二
“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屋里”
片段三
“她出去”后
“背着我去看她”
片段四
“又是秋天”
“北海”
明确:作者在交代这些要素尤其是时间、地点要素时,有的是直接交代,有的是间接交代。间接交代可以通过环境以及特定事物、情节等来暗示,如“天上北归的雁阵”应该是在春天,“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北海的菊花”等可见是秋天,“四周的墙壁”可见作者在屋内,“背着我去看她”可见不在家里,可能是在医院。
教案序号:课题:写作:学会记事
备课日期: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情感。
3.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者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情感。
2.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者周记、记录生活中人和事的习惯。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af4f2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e4.png)
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语文年级/册七年级(上)教材版本部编版课题名称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难点名称学会记事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写作部分相对独立,又要与阅读教学相配合。
七年级语文主要学习写作记叙文,而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
但是怎样才能避免“流水账”,将事写清楚,把事情写得“波澜壮阔”,把事情写得更吸引人有一定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对于刚刚小升初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对写作本身就有畏难情绪,而记叙文写事类文章看似是学生觉得最好写的一类文章,但也是比较难写的一类文章。
好写是因为想到哪写到哪,大多数学生写出来都是“流水账”;不好写是因为大多数学生发散性思维不够,记事清楚而又精彩对学生来说有难度,吸引读者就难度更大了。
难点教学方法1.通过进行举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写作方法2.通过归纳记事三步法帮助学生快速理清记事要领3.联系生活实际提示学生写作中应该注意事项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A.爸爸妈妈都去单位值班了,就剩我一个人呆在家里,我好害怕。
B.爸爸妈妈去单位值夜班了,我一个人呆在家里。
忽然窗外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家里停电了。
隐隐约约听到了敲门声,我问是谁没有人回答......我屏住了呼吸,摸黑走进了卧室赶紧钻进被窝。
这时又传来了敲门声,敲门声越来越急促,我越来越害怕,只能用被子蒙住了头......以上两个文段你喜欢哪一段?都是写一件事,为什么B段会精彩一些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二、方法指导1.分析B片段更精彩的原因,A.爸爸妈妈都去单位值班了,就剩我一个人呆在家里,我好害怕。
B.爸爸妈妈去单位值夜班了,我一个人呆在家里。
忽然窗外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家里停电了。
隐隐约约听到了敲门声,我问是谁没有人回答......我屏住了呼吸,抹黑走进了卧室赶紧钻进被窝。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15ae0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6.png)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学会记事”是七上第二单元的写作专题。
在这个写作专题知识短文中,开头就强调“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反复地学习,训练”。
此话不假。
在写作训练中,如果能够把学生的记事能力训练出来,学生一定不会再惧怕写作文,更不会再为考试作文而担心了。
可是让我疑惑的是,根据多年的教学观察来看,好多学生直到初中毕业也没有学会如何写好一件事。
说白了,大部分学生临近毕业也没有学会写记事文。
反思一下自己平常的写作教学,问题其实很突出。
在平常的写作训练中,我对学生的写作训练是极其“宽松”的。
认为只要卷面干净,字体工整,字数达标,开头和结尾照应,学生只要满足了这些要求都可以过关。
加上这些年一直在毕业班教学,属于写作的时间很紧张。
我的习惯是一学期纠正强化不良的写作习惯,一学期强化训练中考写作。
如果想要细化训练各个专题写作,却总也找不出专门的时间来训练。
因此,在写作指导过程中总是浅尝辄止不能深入,最终结果就是导致很多孩子的“眼高手低”,连他们自己知道的问题都来不及没解决,更别说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了。
深刻反思之后发现,“学会记事”本应是进入初中以后就要开始搞起来的写作训练,且这种写作训练应该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初中毕业。
正如开头所说“学会记事是写作的基本功”。
部编教材的写作安排也是颇具匠心的。
从七上的“学会记事”到八下的“学写故事”,我们如果真的按照教材的要求来训练,那么经过两年的序列训练,学生在写作中一定能学会由“写实”的生活作文提升到“写虚”的文学作品。
回到“学会记事”这个单元写作专题上来。
本专题的知识短文中对“记事”的要求有三点:写清楚;要写得有感情;锤炼语言。
具体解说一下这三个写作要求:写清楚:这是记事的基本要求,一般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经过是事情的重点内容,要详写。
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再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有条理地写作。
有感情:记事很多时候是为了传达情感,分享体验,因此还要学会将事情写得有感情。
写作学会记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写作学会记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bb591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c.png)
写作学会记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记事的重要性;2.掌握记事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1.学习记事的基本常识;2.掌握记事的技巧及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记好事;2.如何利用好时间。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观察“记事本”的图片,导入记事的话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记事的作用。
2.讲解记事的基本常识通过对记事基本常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记事的重要性。
1.记事的定义:记下一些重要的事情或需要注意的内容,以便于日后查阅或进一步处理。
2.记事的形式:日记、便条纸、便签、记事本等。
3.记事需要考虑的问题: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感受等等。
3.讲解记事的技巧及方法1.及时记录,不要拖延:及时记录可以避免事情的遗忘和混淆。
2.记录详细内容:尽量记录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细节。
3.善于利用时间:利用零碎时间记录记事,可以有效地提高记事效率。
4.对内容进行分类管理:记录的内容不要混杂,应当分辨整理。
4.教师示范记事的过程在黑板上演示老师如何对一件事进行记录。
5.学生练习记事要求学生回忆或想出一件个人重要的事情并进行记录。
6.小结1.记事是生活中必须要掌握的生活常识。
2.学会记事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安排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
3.记事可以不断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行,帮助我们进一步发展。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记事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记录能力,加强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和表达能力。
本节课强调的知识点是基础的记事技巧,需要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不断练习和总结。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教师也要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记事技巧,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实践应用。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37470c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3.png)
矛盾冲突显真情——向《秋天的怀念》《散步》学记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学会用“一波三折”的方法把事情写出波澜。
3、体会并尝试抓住细节、锤炼语言,融入真情实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合作探究法,品读与想象结合法,比较阅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加深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一波三折”的方法把事情写出波澜。
教学过程一、写作热身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
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
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
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提示:1、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是立意的核心。
可以写家庭成员间的互敬互让,也可以写成员间的关怀与支持,还可以写大家一起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等。
2、把要写的事情梳理一遍,看重点写什么,怎样写思路比较清楚。
3、要恰如其分地表达你的情感。
有了情感的参与,文章才会充实饱满,有血肉,也才会让人感动。
二、指导升格(一)学生习作问题1、事情叙述不清。
2、平铺直叙,印象不深刻(二)向《秋天的怀念》、《散步》学习矛盾冲突显真情1、《秋天的怀念》课文引入去北海看花,我与母亲之间的几次矛盾文段一: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第一次:(残缺的自己与美好环境之间的矛盾)文段二:“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第二次:(我的悲观消极拒绝看花与母亲坚强之间的矛盾)文段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部编版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写作教学设计:学会记事
![部编版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写作教学设计:学会记事](https://img.taocdn.com/s3/m/0dea65f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0.png)
部编版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写作教学设计:学会记事部编版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写作教学设计:学会记事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写作教学设计:学会记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从平凡小事中感受生活,感悟人生,学习做人的道理。
2.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懂得写事件要抓重点。
3.努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鼓励多角度抒写生活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一、文题展示从小到现在,有多少令你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你笑了;那一次,你哭了;那一次,你真遗憾;那一次,你真尴尬……正是经历了这无数的“那一次”,你才懂得了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奋进的艰辛及你肩负的责任……真正领悟到了生活的内涵,长大了,成熟了。
请从你的生活中选择一件事,以“那一次,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并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要求:①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②记事要完整、具体,中心明确,详略得当;③语言要简明、连贯、通顺;④字数600左右,书写要工整。
二、写作导航怎样才能记述好一件事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记事要完整。
即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
但交代这六要素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
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说明已是傍晚了等。
二、记事要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在记叙六要素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
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记叙时就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事要有条理。
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优秀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05c7df8e9951e79a89271a.png)
第二单元写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要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2.培养写真情实感的写作作风,记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教学重点】学会围绕中心完整清楚地叙事,交代好事件的要素。
【教学难点】处理好叙事的详略,安排好叙述的顺序。
【话题指导】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反复地学习、训练。
最好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日记可长可短,记下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周记可详可略,可重点写下生活中那些打动你的人和事。
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一般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事情的经过是记叙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写详细些。
要把一件事写清楚,动笔之前要先想清楚,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
记事是为了传达情感,分享体验,因此,还要学会写得有感情。
怎样才能写得有感情呢?关键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同身受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
例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回忆了几件与母亲有关的事,都是“我”的亲身经历,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母亲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读后令人感伤不已。
我们写作记事文章的时候,也要记真实的事,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切忌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甚至写虚假的情感。
此外,还要注意锤炼语言,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
【作文题目】一、思路指导1.(1)掌握材料的主要内容,反复熟悉材料,抓住材料提供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2)找准扩写重点具体描写。
要围绕材料所表现的中心去写,不可随心所欲地去表现另一个中心。
(3)进行合理想象,扩展材料的内容。
想象要合情合理,要以材料的内容为基础,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想象适合生活实际的内容。
要有合理的细节描写。
2.(1)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
关键词“那一次”为我们限定了写作范围,“那”表示事情是以前发生的,需要进行回忆,“一次”表明所叙述的故事必须是某一特定的时间、地点发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学会记事
1.学习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把握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提升综合写作能力.
一、导入新课
入学以来,我们一直都在认真观察、体验初中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我们在写作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同学们在记事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大家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有所提高.
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完成一个任务,就是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情节用文字呈现出来.
二、观看剧情,列情节思路
1.观看电视剧《西游记》第3集中孙悟空被派看守蟠桃园,偷吃仙桃的情节.之后请学生列出写作思路.
明确:学生观看的视频是截取的本集中一个较完整的情节:玉帝被告知孙悟空整日闲游,与众仙称兄道弟,怕他惹是生非,便派他去看守蟠桃园.入园后,土地神为孙悟空介绍仙桃的神奇功效,孙悟空忍不住偷吃仙桃.吃完后悟空变成一个仙桃睡去.
【设计意图】确定写作的情节思路,将事件讲完整,将经过讲清楚.
2.通过展示、交流,发现所呈现的问题.
三、探究方法,实现“具体、生动”
1.通过交流、展示,发现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叙事过于概括,难以吸引读者的问题.
2.探讨方法.
请同学们想想并相互交流一下,用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用文字把这些情节生动地展现出来,引人入胜呢?
预设:为事件的主干“添枝加叶”:将桃的样子、悟空垂涎欲滴的样子、偷桃时的不安心理、吃桃时的贪婪模样等细节,做细致刻画.要多角度全方位关注所写对象的信息:颜色、姿态、质地、容貌、神情、服饰、地点、种类等,一定程度而言,我们传递的信息越丰富,表达就越具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寻找方法,初步做到具体生动.
3.修改作品.
请同学们再观看一遍视频,然后对所写作品加以修改,使之生动、具体.写完后请同学们互相交流探讨.
【设计意图】运用方法,加以实践.
4.总结方法.
教师巡视,查看同学们的写作情况,将精彩的地方记录下来,作为后面方法讲解的示例,并结合《西游记》原著中的精彩细节描写来总结方法.
预设:(1)恰当的修饰语(如:“熟透了的”大桃;大圣“一个翻身”跃上树.)
(2)具体可感的词语(如:孙悟空“摘”下一个桃子,不如孙悟空“拽”下一个桃子具体可感.)
(3)修辞手法(如:原著中作者写到:“果压枝头垂锦弹,花盈树上簇胭脂”,“先熟的酡颜醉脸,还生的带蒂青皮”,“左右楼台并馆舍,盈空常见罩云霓”,这就用生动的比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桃林之美、仙桃的诱人刻画得如在眼前.)
(4)侧面描写(如:“看着硕大的桃子,听着土地公公讲桃子的神奇功效,孙悟空馋得要命”,不如“看着硕大的桃子,听着土地公公讲桃子的神奇功效,孙悟空两眼放光、口水直流,手不自觉地直往桃子上伸”.后一句从侧面呈现出孙悟空馋的模样,生动具体.)
【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并加以实践的基础上,补充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做到叙事生动、具体.
四、实战演练
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1.这是半命题作文,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题目中的“真”,表明这件事带给你的情感冲击是很强烈的,让你印象深刻,甚至刻骨铭心.2.要注意有重点地开展叙述,突出事件中触动你情感的部分.
范文欣赏.
那一次,我真感动
街上很冷,风瑟瑟的像是在削你的骨头.和那天一样,冷得让人想哭.
那天,我走在路上,脚趾头使劲地往脚心里蜷缩,我想它一定被冻得通红.前面有一个卖臭豆腐的摊位,就在街角,这很常见,也围了一群人在买.我也一下子来了食欲,虽然我明知道很不卫生.
“五块钱的臭豆腐.”废了很大力气才挤进去的我对裹着厚重棉袄的卖臭豆腐的大妈喊,看着她嘴里冒出的白色热气不免有些心疼.这时,我注意到了一个男孩,他挤到大妈的身边,手缓缓地抬起来,放到大妈的腰间,那里有一个褪色的布袋子,是用来装钱的.没错,正如我们所想,他偷了里面的钱!我看到了,但我并没有说,因为我察觉到了大妈眼神中有一丝异样,但她也没有指出来.
那个男孩在得手后立刻跑开了,但在距摊位三四米的地方又停了下来,他看向摊位,眼中有某些东西在不停闪烁着,他的手在揉搓着那几张皱巴巴的十元钱.他一直盯着大妈粗糙的手,一会儿后,他猛地冲进了人群,挤到大妈身边,低着头,轻轻地拽了拽大妈的衣袖.我看到了大妈嘴角泛起的不易察觉的微笑.
“妈妈,您的钱掉了.”他怯怯地说.我想那一刻我的表情一定很有趣,我真的震惊了.
“哦,好孩子.”大妈装作不经意地夸道.
那一瞬间我想去拥抱他们,并为他们颁个奖.
外面依然很冷,可我的心不再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