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计算专题七《二次称重法测量密度的计算》
中考密度的测量方法总结(精华)

密度的测量方法知识点精讲在物理中考中密度的测量实验每年都要考查,一般安排在实验部分中部或最后,要求补全实验步骤和写出表达式。
1. 密度测量的原理Vm =ρ 2.常见的测量工具天平——质量;量筒——体积;刻度尺——长度;弹簧测力计——力 测不规则固体体积:➢ 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排水法密度比水小—按压法、捆绑法、吊挂法、埋砂法 ➢ 溶于水:饱和溶液法、埋砂法整型法:如橡皮泥,可把它们整型成正方体、长方体等,然后用刻度尺测得有关长度,易得物体体积。
3.含有密度、质量、体积的公式m=ρv; G=mg ;F=ρgv(阿基米德原理); p=ρgh(液体压强公式)从包含密度、质量、体积的公式来看,密度实验出题往往会和浮力、压强、杠杆等相结合。
4.密度测量的方法根据测量工具的种类可以分为: ➢ 天平——量筒 ➢ 天平 ➢ 量筒 ➢ 刻度尺 ➢ 弹簧测力计5.具体的测量方法第一种测量方法:天平——量筒法(常规法)A.测量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例如:石块B.测量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例如:蜡块C.测量液体的密度✧ 第二种测量方法:天平法 ◆ 测量固体的密度 A. 示差法✓ 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石块)✓ 密度小于水的固体(蜡块)——线换针水排水水排水排水ρρρm m m m V m V m ====水ρρ231m m m -=表达式:表达式:水排水水排水排水ρρρm m m m V m V m ====水ρρ231m m m -=表达式:B. 排水法测量液体的密度10g0 1 2 3 4 5 g10g 10g0 1 2 3 4 5 g20g10g12345 g表达式:水ρm -m m -m ρ甲乙丙丁液=表达式:水杯水杯液ρm -m m -m ρ=液乙50g10g水0 1 2 3 4 5 gA50g20g1 2 3 4 5 g A50g20g0 1 2 3 4 5 g丁0 1 2 3 4 5 g50g10g丙BB水排水水排水排水ρρρm m m m V m V m ====水ρρ231m m m -=表达式:◆ 测量固体的密度✓ 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石块)✓ 密度小于水的固体(蜡块)◆ 测量液体的密度◆ 漂浮法测量固体的密度 ✓ 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石块)✓ 密度小于水的固体(蜡块)◆ 漂浮法测量液体的密度1020 30 40 50 mm1020 30 40 50 mm1020 30 40 50 mm表达式:水ρρ3212h h h h --=表达式:水ρρ1312h h h h --=表达式:水ρρ1312h h h h --=表达式:水ρρ1213h h h h --=◆杠杆法测量固体的密度◆杠杆法测量液体的密度表达式:水ρρBCBD=表达式:水ρρBCOB=✧第五种测量方法:弹簧测力计◆测量固体的密度✓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石块)✓密度小于水的固体(蜡块)◆测量液体的密度原理:表达式:物水物浮ρρ=GF水拉物ρρFGG-=表达式:水ρρ21FFF-=原理:表达式:液水液浮水浮ρρ=FF水水拉液拉物ρρFGG--=F。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密度的测量

易错点:不注意操作顺序,导致质量偏大,密度偏大
练习2: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从而确定金属的种类,小明进行 了下列操作:
A在量筒中盛适 量的水,记下 水的体积V1
B、用细线拴好金属块 C、用天平量出金 浸入水中, 记下液面 属块,的质量m 所对应的刻度V2 用细线拴好金属块浸没水中
(1)上述实验步骤B中有明显的错误,应改为
涉及浮力知识的密度计算
练习5:将一正方体木块放在水中,有2/5的体积露出液面, 则木块的密度为 kg/m3。
练习6: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
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
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用图1所示
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
进行下列实验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
量m2; C.将烧杯中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食用油的体
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归纳2:液体密度的测量,如盐水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2.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
密度的测量 专题复习
旧识回顾 目标展示:
你还记得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吗?它 们分别有怎样的作用呢?
1.从密度的公式 ρ=m/ V可以得出 m=ρV 。
对于不便称量的庞大物体,利用此种方法 可以方便地求出它的质量。
2.从密度的公式 ρ=m/ V可以得出 V=m/ρ。
对于形状不规则或不便测量的较大物体,利 用此种方法可以方便地求出它的体积。
。
(2)改正步骤B后,按上述步骤,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比实际的密度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金__属__块__上__附__有__
中考物理中,密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有哪些?

中考物理中,密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有哪些?中考物理中,测量密度的实验原理ρ=m/v; m是质量,可用天平称量; v是体积,可用量筒或量杯称量;利用密度原理,即可算出物体的密度ρ.
测量密度的实验步骤(方法)如下:
一.测量不溶性固体密度(如石块)
1.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2.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入水中,记下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4.计算出石块的密度ρ=m/v=m/(v2-v1).
二.测量可溶性固体的密度(如冰糖)
1.用天平测出冰糖的质量m;
2.向量筒中倒入面粉(或细沙),测出面粉(或细沙)的体积v1;
3.将量筒中的面粉(或细沙)倒在一张白纸上,再将冰糖倒入量筒中,然后将面粉(或细沙)倒进放有冰糖的量筒中敦实,即用面粉(或细沙)将冰糖之间缝隙填满,记下冰糖和面粉(或细沙)的总体积v2;
4.计算出冰糖的密度ρ=m/v=m/(v2-v1).
三.测量液体的密度(如盐水)
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4.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m/v=(m1-m2)/v.
我是郁满芳华,在头条号文章中将中考重点知识以及解题技巧做了全面系统梳理,希望能帮助到您,谢谢您的阅读。
九年级物理密度测量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密度测量知识点在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有一项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实验内容就是密度测量。
密度是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它是物质固有的一种性质。
在测量密度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技巧。
一、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密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内的质量,通常用ρ表示,计量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³)。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 = 质量 ÷体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通常以克/立方厘米(g/cm³)作为计量单位,这时的计算公式为:密度 = 质量 ÷体积注意,质量的单位是克,体积的单位是立方厘米。
二、常见物质的密度范围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密度来判断其成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范围:1. 金属类:金属的密度通常较大,例如铁的密度为7.8g/cm³,铝的密度为2.7g/cm³,铜的密度为8.9g/cm³等。
2. 液体类:液体的密度通常较小,例如水的密度为1g/cm³,酒精的密度为0.8g/cm³,橄榄油的密度为0.9g/cm³等。
3. 固体类:固体的密度因物种而异,木材的密度通常较小,大约在0.3-0.8g/cm³之间,而石头的密度较大,例如大理石的密度为2.5g/cm³,花岗岩的密度为3g/cm³等。
根据物质的密度范围,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判断和对比,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组成。
三、密度测量实验的步骤密度测量实验通常需要以下步骤:1. 称量物体的质量:首先,我们需要使用天平来测量待测物体的质量。
在测量过程中,应该保证天平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测量物体的体积:测量物体的体积可以采用几何形状和浸入法两种方法。
对于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可以使用尺子、卡尺等工具来直接测量其尺寸,然后利用相应的公式计算体积。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物体,可以采用浸入法,即将物体浸入一定容积的液体中,通过液体位移的变化计算物体的体积。
专题:密度计算的十种实验

专题:密度计算的十种实验
引言
密度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
本文将介绍十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来测量密度。
实验一:水银密度计法
实验原理
水银密度计法是利用水银的密度来测量其他物质的密度。
通过将待测物体放入水银密度计中,测量水银升高的高度,然后根据水银和待测物质的密度关系计算密度。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水银密度计和待测物体。
2. 将待测物体轻轻放入水银密度计中,观察水银升高的高度。
3. 根据水银和待测物质的密度关系计算密度。
实验注意事项
- 操作时要小心,以避免水银的溅出或损坏密度计。
- 确保将待测物体完全浸入水银中。
实验二:浮沉法
实验原理
浮沉法是利用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来估算其密度。
当物体比液体密度大时,物体沉入液体中;当物体比液体密度小时,物体浮于液体表面。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和液体。
2. 将待测物体放入中,观察其浮沉情况。
3. 根据物体浮沉情况估算其密度。
实验注意事项
- 确保和液体的选用适合待测物体的大小和密度范围。
- 注意观察待测物体的浮沉情况,避免误判。
...
(继续描述其他实验方法)
结论
通过这十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物体的密度。
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取决于待测物体的性质以及实验条件的限制。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并遵循正确的实验步骤。
以上是关于密度计算的十种实验方法的简要介绍。
希望本文能
为读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14种密度的测量方法(中考必备)

测量密度的方法(中考必备)一、弹簧秤读数差法:若固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固体密度。
例1:给你一把弹簧秤、足量的水、细绳、如何测石块密度。
方法:(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1(2)将石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2(3)推导:F浮=G1-G2V石= V排=F浮/ρ液g=(G1-G2)/ρ水gρ石=G石/V石g=G1÷( G1-G2)/ρ水g= G1ρ水/(G1-G2)二、比较法:若固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大于待测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待测液体密度。
例2:给你弹簧秤、细绳、石块、足量的水和牛奶,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
方法:(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1(2)将石块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2(3)将石块浸没牛奶中下弹簧秤示数G3(4)推导: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1=G1-G2即ρ水gV石= G1-G2在奶中受到的浮力:F2=G1-G3即ρ奶gV石= G1-G3两式比较得:ρ奶= (G1-G3)ρ水/(G1-G2)三、沉锤法:若物体密度小于已知液体的密度,可用此法测量。
例3(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现有一木块、一铁块、足量的水、细绳、弹簧秤、测木块密度方法:(1)细绳系住木块,用弹簧称称出木块在空气中重G1(2)在木块下再系一铁块,将铁块浸没水中记下示数G2(3)将木块、铁块都浸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3(4)推导: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2-G3木块的体积为:V木= V排=F浮/ρ液g=( G2-G3)/ρ水g木块的密度为:ρ木= G木/V木g=G1ρ水/(G2-G3)四、曹冲秤象法:用此法可测固体密度,也可测液体密度。
例4:现有量筒、一个烧杯、足量的水、如何测一石块的密度。
方法:(1)将石块放入烧杯底部中央,再把烧杯放入水中,在烧杯和水面相交处作记号。
(2)将石块取出,向烧杯中倒水,一直到记号处与水面相平。
(3)将烧杯内的水倒入量筒内,记下体积V1(4)量筒内放入石块,使其浸没,记下体积V2(5)推导:m石=m水=ρ水V1 V石=V2-V1ρ石= m石 /V石=V1ρ水/( V2-V1)五、漂浮法:若物体密度小于已知液体的密度,可用此法测量。
【中考冲刺】2020中考物理总复习板块:重点强化训练2 密度的测量

重点强化训练2密度的测量1.(2019天津,21,6分)某物理兴趣小组为检测学校附近某条河的水质,需要测量河水的密度。
取样后,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测量,实验过程如下:【实验步骤】(1)用已调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8 g;(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河水,测出烧杯和河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3)将烧杯中的河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河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实验数据处理】在表中填入上述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
烧杯的质量m1/g烧杯与河水的质量m2/g河水的质量m/g河水的体积V/cm3河水的密度ρ/(g·cm-3) 18【实验评估】按该实验方案测出的河水密度比实际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2.(2019四川广安,2,4分)小聪同学在江边捡到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它的密度。
(1)如图甲所示,小聪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2)小聪纠正错误后,正确测量出了鹅卵石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鹅卵石的质量为g;(3)小聪将鹅卵石放入盛有50 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丙所示,则鹅卵石密度为kg/m3。
(4)小聪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ρA、ρB分别代表鹅卵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ρAρB(选填“>”“=”或“<”)。
3.(2019江苏镇江丹阳一模,28,6分)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矿石的密度。
(1)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时,右盘中加5 g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这时应该。
A.向左调平衡螺母B.向右调平衡螺母C.取下5 g的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D.继续往右盘中加砝码(2)图甲是正确测量矿石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则矿石的质量是g;(3)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于是利用一只烧杯,按图乙方法进行测量, 矿石的体积是cm3,则矿石的密度是kg/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若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再加一个烧杯,也可按以下步骤测出矿石密度:①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矿石的质量m1;②将适量水倒入烧杯并称出总质量m2;③将矿石放入烧杯内,标记此时水面位置;④将矿石从水中取出,往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称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矿石密度表达式为(水的密度记为ρ水)。
2020年中考物理热点微专题十七《密度的计算2》

2020年中考物理热点微专题十七《密度的计算2》一、填空题1.甲、乙两个实心球的密度之比是1:2,质量之比是2:3,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_____。
2.2019年8月NASA 在距离地球约31光年发现了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
已知该星球质量约是地球的6倍,体积约是地球的2倍,则地球和该星的密度之比约为_____。
3.如图所示茶壶的容积为600m L ,用它最多可装水______ kg ;若以O 为支点,提壶把向杯中倒水,则它相当于一个______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4.如图所示,甲、乙两实心球的体积相同,此时天平平衡。
则:ρρ甲乙为_______________; 若将甲切去13,乙切去34,那么甲和乙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
二、单选题5.三个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空心铜、铁、铝球,在它们的空心部分分别装满三种不同的液体,测得总质量刚好相等。
请问三种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已知ρρρ>>铜铝铁)( )A .装在铜球中的液体B .装在铁球中的液体C.装在铝球中的液体D.一样大6.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体重约50N B.中学生体积约为0.05m3C.中学生站立对地的压强为1.5×105Pa D.中学生百米比赛的成绩约为8s7.下表搜集的是在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将乙醚抹在皮肤上,乙醚会沸腾C.将装有酒精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烧杯中的水,酒精会比水先沸腾D.能够装入1kg酒精的烧杯肯定能装下1kg的水8.甲、乙、丙三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是1∶3∶4,质量分别为2g、18g、128g,它们都是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9.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2,体积比为3∶4,现将甲、乙两物体都截去一半,甲、乙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A.1∶1 B.9∶8 C.1∶2 D.2∶110.如图,有四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各盛有质量相等的水、酱油、酒精、汽油(ρ酱油>ρ水>ρ酒精>ρ汽),其中盛汽油的烧杯是()油A .B .C .D .11.如图所示,小明在某次实验研究中,利用电子秤和量筒测量了几组液体和量筒的总 质量 m 及相应液体的体积 V ,并绘出了 m-V 图像。
中考密度实验知识点总结

中考密度实验知识点总结实验目的:通过密度实验了解物质的密度及其计算方法,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一、实验原理1. 密度的定义密度是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通常用符号ρ表示,其计算公式为:ρ = m/V其中m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V表示物质的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
2. 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也常用克每立方厘米(g/cm³)作为密度的单位。
3. 密度的性质密度是物质的固有性质,不随物质的大小、形状、温度等改变而改变。
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通过密度实验可以得出物质的密度,从而区分不同物质。
4. 密度的测量方法一般可采用比重计、气体比重计、比热法和浮力法等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
在实验中,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比重瓶或水银密度计测量物质密度。
二、实验器材与药品1. 实验器材:比重瓶、电子天平、容量瓶、滴管、量筒、玻璃棒等。
2. 实验药品:实验中常用的物质有水、乙醇、苯酚、铁块等。
三、实验步骤1. 用比重瓶测定液体的密度(1)用水或清洁的乙醇冲洗比重瓶,并使其内壁湿润。
(2)将干燥的比重瓶放在电子天平上,仔细称量比重瓶的质量M₁。
(3)用容量瓶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注入比重瓶中,盖子紧密封好。
(4)用天平称取装有液体的比重瓶的质量M₂。
(5)把比重瓶内的液体倒出,准确地用天平称出空瓶的质量M₃。
(6)比重瓶的容积可通过容量瓶量取的液体体积减去空瓶时液体的质量除以液体的密度。
2. 用比重瓶测定固体的密度(1)用天平称取一个铁块的质量m₁,记录下铁块的质量。
(2)将比重瓶倒立,并在盖子上挂一个小钩,并称取小钩的质量m₂。
(3)将铁块挂在瓶盖的小钩上,再称取瓶盖和铁块的总质量m₃。
(4)将瓶盖和铁块放入比重瓶中,并注入清水,盖好瓶盖,摇动数次,待瓶壁凝上一层水时,使之完全沉在水中。
(5)根据测量所得的质量和容积计算出密度。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仔细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实验药品是否准备充分。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密度的测量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密度的测量
密度的测量
1.测固体的密度
(1)测比水的密度大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①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1
②利用量筒测量适量水的体积V1
③将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测得体积为V2
(2)测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①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
②利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时,有两种方法。
一是用细而长的针或细铁丝将
物体压没于水中,通过排开水的体积,测出固体的体积。
二是在固体下面系上一个密度比水大的物块,比如铁块。
利用铁块使固体浸没于水中。
铁块和固体排开水的总体积再减去铁块的体积就等于固体的体积。
固体的质量、体积测出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固体的密度。
2.测液体的密度
(1)①用天平测量装有适量液体的容器的质量m1
②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V
③用天平测量剩余液体和容器的质量m2
(2)液体体积无法测量时,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借助于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体积相等时,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进行测量。
测量方法如下:
a.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
b.将空瓶内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1;
c.将瓶中水倒出,装满待测液体,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
第1 页共1 页。
两次称重法测液态题目

两次称重法测液态题目摘要:一、两次称重法简介1.两次称重法的定义2.两次称重法的基本原理二、两次称重法的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2.进行第一次称重3.进行第二次称重4.计算液体密度三、两次称重法的注意事项1.精确测量液体体积2.减少误差的方法3.实验安全措施四、两次称重法的应用领域1.工业生产中的密度测量2.科学研究中的密度实验3.教育实践中的教学应用正文:两次称重法是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通过对比液体质量和体积的变化,从而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度较高,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教育实践等领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两次称重法的基本原理。
两次称重法,顾名思义,需要进行两次称重。
实验过程中,首先需要测量液体的质量,然后测量液体的体积,最后通过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实验材料:液态物质、天平、量筒、细线等。
2.进行第一次称重:用天平测量液态物质的初始质量m1,并记录。
3.进行第二次称重:将液态物质倒入量筒,测量其体积V,然后用天平测量液态物质的最终质量m2,并记录。
4.计算液体密度:根据公式ρ = (m2 - m1) / V,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在实验过程中,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精确测量液体体积:尽量确保量筒放置平稳,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保持水平。
2.减少误差的方法:实验过程中尽量避免液体的溅出和挥发,确保两次称重的准确性。
3.实验安全措施: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液态物质的性质,避免有毒、易燃等危险物质。
两次称重法不仅在工业生产中用于测量液体密度,还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
例如,在化学、物理等学科的实验教学中,通过两次称重法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密度这一概念,并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
总之,两次称重法作为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精度高、应用广泛等优点。
密度测量的技巧

密度测量的技巧密度测量是一项常见的物理实验,用于确定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常用公式表示为密度=质量/体积。
以下是密度测量的一些技巧。
1. 密度测量的原理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因此进行密度测量需要先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质量可以通过称重仪器(如天平)进行测量,而体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测量,如浸水法、测水位法、比较法等。
2. 使用浸水法测量固体密度浸水法是测量固体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首先,测量固体的质量m,并使用天平记录下来。
然后,将一个容器(如烧杯)装满水,并记录下此时的水位。
接下来,将固体完全浸入水中,并记录此时的水位。
根据浮力原理,固体在液体中所排开的体积等于固体的体积。
通过两次水位的差值,可以计算出固体的体积V。
最后,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质量/体积,就可以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3. 使用测水位法测量液体密度测水位法适用于测量液体的密度。
首先,使用一个容器(如量筒)装满待测液体,并记录下此时的刻度。
然后,将待测物体轻轻放入量筒中,使其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并记录此时的刻度。
根据液体的体积相对不变的特点,可以通过两次刻度的差值计算出待测物体的体积V。
最后,通过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质量/体积,可以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4. 避免气泡对密度测量的影响在进行密度测量时,气泡的存在可能会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浮水法或测水位法测量时,应尽量排除气泡。
在浮水法中,可以将待测固体在水下完全重复浸水数次,使其中的气泡逐渐排出。
在测水位法中,可以轻轻将待测物体放入量筒中,避免在放入过程中带入气泡。
5. 马斯琳瓶法测量气体密度马斯琳瓶法是测量气体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体积比较原理,通过比较固定容器(如马斯琳瓶)内的气体体积和所测气体体积的比值,可以确定所测气体的密度。
在使用马斯琳瓶法测量气体密度时,应注意排除气泡的影响,并根据所测气体的特性调整温度和压强等参数,以获得更精确的结果。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实验专题(多种方法测密度)

测力计 力学实验专题——多种方法测密度一、测固体密度:原理——V m=ρ,须解决两个问题:解决质量用解决体积用 将解决质量和体积的方法组合后可测密度,下面以例题的形式介绍多种测量方法:1、常规法(1)仪器:天平(或测力计)+量筒+水(2)仪器:天平(或测力计)+量筒+水+大头针(或牙签)①物体的质量m ,②物体的体积V 。
①天平②测力计 ③量筒和水 gGm =漂浮: 排水浮gV F G ρ==排水Vm ρ=①刻度尺(物体形状规则)②量筒、水、(加)大头针 ③天平(测力计)、水 水排水排水物ρm V V ==④测力计、水(利用浮力) gF G g F V V 水拉水浮排物ρρ-===)(水物ρρ>)(水物ρρ<(3)仪器:天平(或测力计)+刻度尺(物体形状规则)用天平: 用测力计2、等体积法:仪器:天平(或测力计)+烧杯+水 解释:3、一漂一沉法:仪器:量筒+水 (以橡皮泥为例) 例一、例二、仪器:量筒+水+小烧杯表达式 正方体)(3a m =ρ(长方体)abc m =ρ圆柱体)(Sh m =ρ表达式 正方体)(3gaG =ρ(长方体)gabc G =ρ圆柱体)(gShG =ρ)(水物ρρ>4、一漂一压法:仪器:量筒+水+大头针类似一漂一沉法5、单漂法:仪器:刻度尺+水(ρ物<ρ水且形状规则)6、双提法:仪器:测力计+水+容器总结1、测固体密度可以用天平或测力计很容易测出物质质量,还可以让其漂浮水面利用G=F浮=G排水计算其质量。
2、测体积可以用刻度尺(测长度再计算)、量筒和水(排水法)、测力计和水(浮力法)。
3、另类方法,利用杠杆平衡,通过比例得到密度。
综合性强,不易掌握。
4、最后利用Vm=ρ得出结果。
)(水物ρρ<)(水物ρρ>物浮GF=gg物物排水VVρρ=gg)(121shhhS物水ρρ=-6、演练:1、为了测定小块橡皮泥密度(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可选用的器材有: ①弹簧测力计②量筒③水④细线⑤烧杯, 请设计三种不同的方案2、如何只用天平(含砝码)、烧杯和水测出硬币的密度。
2020年中考物理计算题专项强化复习:《密度综合计算》(解析版)

(3) 该圆柱体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7.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盛满质量
均为 2m 的水和酒精, (??酒精 = 0.8 ×103千克 / 米 ?3)
① 若乙容器中酒精的质量为 3.2千克,求酒精的体积 ??酒精 .
② 求甲容器中 0.1米深处水的压强 ??水 . ③ 若将质量为 m 的冰块 (??冰 = 0.9 ×10 3千克 / 米 ?3) 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后 ( 冰块在水中漂浮, 在酒
(1) 花岗岩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拉力的功率
(2) 花岗岩完全露出水面后,匀速上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结
果保留到 0.1%)
(3) 花岗岩的密度
3. 近期在日本召开了以美欧日等国的“七国峰会”,在会上日本再 次无理提出了我国南海问题。为了捍卫国家主权,我军派满载排 水量达 67500t 的“辽宁”号航空母舰加强了对南海黄岩岛等岛屿 的巡逻, 在某次巡逻演习中雷达发现假想敌潜艇在 15 海里外的水 下 10m 处潜行,随即投下重量为 100kg 的感应式浅水水雷攻击, 并成功将敌潜艇击沉。 (??= 10??/???、? 水的密度为 1 × 10 3????/?3?)问: (1) 航空母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2) 敌潜艇受到水的压强有多大?
5. 如图所示,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甲、
乙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容器甲中盛有水,水的深度为
0.08 米,容
器乙中盛有另一种液体。
① 若水的质量为 2 千克,求容器甲中水的体积 ?水? 。
② 求容器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水。 ③ 现往容器甲中加水,直至与乙容器中的液面等高,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 求液体乙的密度 ??液。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计算专题七《二次称重法测量密度的计算》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计算专题七《二次称重法测量密度的计算》1.将一边长是1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600g水,如图所示.求:(计算时取g=10N/kg)(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3)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2.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g取10N/k g,求:(1)圆柱体的质量;(2)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3)圆柱体的密度;0 3.如图所示,一底面积为的圆柱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用弹簧测力计挂着此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烧杯中原来水的深度为20cm。
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10s。
如图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
(取g=10N/kg)求:(1)圆柱体未浸入水中时,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3)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4)圆柱体的密度是多少?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底面积为S的薄壁容器,内装适量的水(水的密度为ρ)。
在水面上方有一长方体物块吊在弹簧测力计下,从距水面某一高度处匀速下降,缓慢进入水中。
如图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块下降的高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
当h=h3时测力计的示数刚好为0,请解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物块入水前,所受力的示意图;(2)求物块的密度;(3)物块入水之前,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5.一个鸡蛋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使鸡蛋悬浮.求:(1)鸡蛋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2)鸡蛋的体积;(3)鸡蛋悬浮时盐水的密度.6.一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得示数为98N,全部浸入水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得示数为49N,一半浸入某液体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得示数为83.3N,g取10N/k g.则(1)该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多少?(2)物体的体积是多大?(3)物体的密度是多少?(4)某种液体密度是多少?水 7.小明在做有关浮力的实验中,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重力为 4.8N ,空小桶重力为 0.2N ,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再将一个质量为 400g 的小球轻轻放入溢水杯中,小球沉到杯底,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如图乙所示.将装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取 g =10N /kg ,ρ =1.0×l03kg/m 3.求:(1)若溢水杯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 50cm 2,放入小球前,装满水的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2)小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3)小球的密度.⋅ ρ ;(3) ρ g (h - h )- 1 S 0 2 1 6.参考答案1.【答案】(1)6N ; (2)0.6×103kg/m 3;(3)600Pa .2.【答案】(1) 0.2kg ;(2) 0.6N ;(3)3.3×103kg/m 3;3.【答案】2000Pa4N 4×10-4m 3 3×103kg/m 34.【答案】(1);(2) F 1 F - F 1 2 0 F - F 25.【答案】(1)0.5N ;(2)5×10﹣5m 3;(3)1.1×103kg/m 3【答案】(1)49N ;(2)4.9×10﹣3m 3;(3)2×103kg/m 3;(4)0.6×103kg/m 3。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密度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密度测量物体的密度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方法。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今天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测量密度的方法。
首先,最基础的方法是使用天平和尺子进行测量。
我们可以先用尺子测量物体的尺寸,然后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通过计算物体的体积,并将质量除以体积,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密度。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比重瓶,也叫密度瓶来测量密度。
比重瓶是一个专门用来测量密度的设备,它的原理是浸润法。
首先,将比重瓶空瓶称重,并记录质量M1。
然后,将瓶装满水,并再次称重,记录质量M2。
此时,比重瓶里的水的质量为M2-M1。
然后,将待测物体放入比重瓶中,再次称重,记录质量M3。
此时,比重瓶中的水和物体的总质量为M3-M1。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质量M3-M1以及物体与水的总体积。
将质量除以体积,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密度。
除了上述方法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流体静压力原理来测量密度。
流体静压力原理是通过物体在流体中所受到的压力差来确定物体的密度。
首先,我们需要将物体放入一个已经装满流体的容器中。
然后,在物体下方和上方的位置测量流体的压强,即物体所受到的压力。
通过测量两个位置的压强差,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
根据流体静压力原理,我们可以得到物体所受压力与物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式。
通过这个关系式,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密度。
最后,我们还可以利用浮力原理来测量密度。
浮力是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它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的体积有关。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液体的密度。
将待测物体浸入液体中,然后测量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根据浮力原理,我们可以得到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密度之间的关系式。
通过这个关系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以上就是几种常用的测量密度的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从而更好地了解物质的性质。
当我们在学习物理实验时,可以根据实验的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2020年中考物理重点专题02 密度的测量

专题(二) 密度的测量方法类型原理解析图示步骤及表达式天平法质量:m1;转换法求体积:V=V排=m排ρ水①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1;②将小石块放入烧杯,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③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④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到达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3;⑤表达式ρ=m1m3-m2ρ水[练习题1-3]此种方法也可测液体的密度,详见强化训练3题质量:m1;转换法求体积:V=V排=m排ρ水①用天平称出石块质量m1;②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③用细线系好石块,手提石块浸没在水中(不接触杯底),读出此时天平的示数m3;④表达式ρ=m1m3-m2ρ水[练习题4]质量:m 1;转换法求体积: V=V 排=m 排ρ水①用天平称出石块质量m 1; ②用天平称出空小烧杯质量m 2;③将大烧杯倾斜放置,向大烧杯中倒水至水面刚好与大烧杯口相平,将石块放入水中,用小烧杯承接溢出水,称量小烧杯和溢出水的质量m 3; ④表达式ρ=m 1m 3-m 2ρ水[练习题5]质量:m 3-m 1; 转换法求体积: V 液=V 水①用天平称出小空瓶(包括盖子)的质量m 1;②往空瓶中倒满水并用盖子盖紧,用天平称出瓶(包括盖子)和水的总质量m 2;③倒出水并擦干瓶子,往空瓶中倒满液体并用盖子盖紧,用天平称出瓶(包括盖子)和液体的总质量m 3; ④表达式ρ液=m 3-m 1m 2-m 1ρ水[练习题6-7](续表)方法 类型 原理解析图示 步骤及表达式弹 簧 测力 计 法测固 体的 密度 质量:m=Gg ;浮力:F 浮=G-F,F 浮=ρ水gV排;体积:V=V 排=F 浮ρ水g =G -Fρ水g ;密度:ρ物=mV一提解决质量; 二提解决体积①用细线系好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物块的重力G; ②向烧杯中装适量的水,把物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③表达式:ρ物=GG-Fρ水[练习题8]测液体的密度物块浸没在水中时,F浮=G-F1=ρ水gV排;物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时,F浮'=G-F2=ρ液gV排;G-F2G-F1=ρ液ρ水(V排相等)①用细线系好物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物块的重力G;②向烧杯中装适量的水,把物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③向烧杯中装适量的待测液体,把物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④表达式:ρ液=G-F2G-F1ρ水[练习题9-10]量筒法测固体密度ρ物<ρ水漂浮时,浮力:F浮=G;质量:m物=m排=ρ水(V2-V1);浸没时,体积:V物=V3-V1;密度:ρ物=m物V物(针压法让物体浸没)①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②将物体放入量筒中,物体漂浮在水面上,读出体积V2;③用长细针将物体压入水中,读出体积V3;④表达式:ρ物=V2-V1V3-V1ρ水[练习题11]测固体密度ρ物>ρ水漂浮时,浮力:F浮=G;质量:m物=m排=ρ水(V2-V1);体积:V物=V3-V1;密度:ρ物=m物V物(辅助法让物体漂浮)①将一小空筒放入盛水的量筒中,读出体积V1;②将物体放入小空筒中,使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上,读出体积V2;③把物体从小空筒中拿出后放入水中浸没,读出体积V3;④表达式:ρ物=V2-V1V3-V1ρ水[练习题12-13]漂浮时,浮力:F 浮=G; 质量:m 物=m排=ρ水(V 2-V 1);体积:V 物=V 3-V 1; 密度:ρ物=m 物V 物(可令物体空心漂浮)①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 1;②将物体制成空心的,让它漂浮在水面上,读出体积V 2;③把该物体再制成实心的,让它浸没在水中,读出体积V 3; ④表达式:ρ物=V 2-V1V 3-V 1ρ水[练习题14](续表)方法 类型原理解析 图示 步骤及表达式刻 度 尺法测形状规则的固体的密度 (ρ物<ρ水)漂浮时,浮力:F 浮=G;ρ水V 排g=ρ物V 物g;ρ水S 物底(h 1-h 2)g=ρ物S 物底h 1 g;ρ水(h 1-h 2)=ρ物h 1①用刻度尺测出物块的高度h 1; ②把物块放入水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h 2; ③表达式:ρ物=h 1-h 2h 1ρ水测液 体的密度F 浮=F 浮';ρ水gV 排水=ρ液gV 排液; ρ水gS 木h 1=ρ液gS 木h 2;ρ水h 1=ρ液h 2①在粗细均匀的木棒底部缠上足够的金属丝,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水,将木棒放入烧杯内使其能够竖直漂浮在水中,测出木棒浸入水中的深度h 1; ②在另一相同烧杯中装适量的待测液体,将木棒放入烧杯内使其竖直漂浮在待测液体中,测出木棒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 2; ③表达式:ρ液=h1h 2ρ水[练习题15-16]测形状 不规则 漂浮时,浮力:F 浮=ρ水gV 排;①把木块放入烧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的深度h 1;固体的 密度 (ρ物>ρ水)质量:m 物=m 排= ρ水(h 2-h 1)S 杯; 体积:V 物=(h 3-h 1)S 杯;密度ρ物=m 物V 物②把待测物体放在木块上,测得水面的高度h 2;③把待测物体直接放入烧杯中,测出水面高度h 3; ④表达式:ρ=h 2-h1h 3-h 1ρ水[练习题17]等压法 测液体 的密度 玻璃管内外液体对管底压强相等; p 液=p 水; ρ液gh 2=ρ水gh 1;ρ液h 2=ρ水h 1①把一端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管竖直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 ②向管内缓慢加入待测液体直到薄膜变平为止;③分别测出薄膜到水面和到待测液面的距离为h 1和h 2; ④表达式:ρ液=h1h 2ρ水杠杆 平衡法 测固体 的密度 (ρA >ρ水)杠杆第一次平衡时G A l 1=G B l 2①;杠杆第二次平衡时(G A -F 浮)l 1=G B l'2②; ①②可得G AG A -F 浮=l2l '2;所以ρA V A gρA V A g -ρ水V A g =l2l '2;则ρAρA -ρ水=l2l '2①调节杠杆平衡,用细线将A 和B 拴好,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使杠杆再次平衡;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 和B 到支点的距离l 1和l 2;③在容器中盛水,将A 浸没在水中,保持A 不变,改变B 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并测出B 到支点的距离l'2; ④表达式:ρA =l 2l2-l '2ρ水[练习题18-19]1.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和水测出了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计算专题七《二次称重法测量密度的计算》1.将一边长是1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600g水,如图所示.求:(计算时取g=10N/kg)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2.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g取10N/k g,求:
(1)圆柱体的质量;
(2)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
(3)圆柱体的密度;
0 3.如图所示,一底面积为的圆柱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用弹簧测力计挂着此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烧杯中原来水的深度为20cm。
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10s。
如图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
(取g=10N/kg)求:
(1)圆柱体未浸入水中时,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
(4)圆柱体的密度是多少?
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底面积为S的薄壁容器,内装适量的水(水的密度为ρ)。
在水面上方有一长方体物块吊在弹簧测力计下,从距水面某一高度处匀速下降,缓慢进入水中。
如图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块下降的高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
当h=h3时测力计的示数刚好为0,请解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物块入水前,所受力的示意图;
(2)求物块的密度;
(3)物块入水之前,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5.一个鸡蛋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使鸡蛋悬浮.求:
(1)鸡蛋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
(2)鸡蛋的体积;
(3)鸡蛋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6.一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得示数为98N,全部浸入水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得示数为49N,一半浸入某液体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得示数为83.3N,g取10N/k g.则
(1)该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2)物体的体积是多大?
(3)物体的密度是多少?
(4)某种液体密度是多少?
水 7.小明在做有关浮力的实验中,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重力为 4.8N ,空小桶重力为 0.2N ,把
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再将一个质量为 400g 的小球轻轻放入溢水杯中,小球
沉到杯底,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如图乙所示.将装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取 g =10N /kg ,ρ =1.0×l03kg/m 3.求:
(1)若溢水杯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 50cm 2,
放入小球前,装满水的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
(2)小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3)小球的密度.
⋅ ρ ;(3) ρ g (h - h )- 1 S 0 2 1 6.
参考答案
1.【答案】
(1)6N ; (2)0.6×103kg/m 3;(3)600Pa .
2.【答案】(1) 0.2kg ;(2) 0.6N ;(3)
3.3×103kg/m 3;
3.【答案】2000Pa
4N 4×10-4m 3 3×103kg/m 3
4.【答案】(1)
;(2) F 1 F - F 1 2 0 F - F 2
5.【答案】
(1)0.5N ;(2)5×10﹣5m 3;(3)1.1×103kg/m 3
【答案】(1)49N ;(2)4.9×10﹣3m 3;(3)2×103kg/m 3;(4)0.6×103kg/m 3。
7.【答案】(1)960Pa (2)0.5N (3)8×103kg/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