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秩序变迁与中国的角色定位

合集下载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变革与中国的角色定位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变革与中国的角色定位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变革与中国的角色定位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经济治理成为各国高度关注的话题。

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变革中,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逐渐发挥着引领和参与的作用。

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变革经济治理体系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国际经济组织和机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权力和决策方式受到质疑,不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影响着全球经济的稳定。

因此,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变革势在必行。

在变革中,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需要更多地反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主张。

这一变革势必影响到全球治理格局,并给予中国更多的话语权和参与机会。

二、中国的角色定位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逐渐成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

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和贡献使得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首先,中国提出了扩大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建议。

中国倡导建立更加公正、合理和包容的国际经济秩序,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革方案。

例如,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加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同时减少发达国家的过多权力等。

这些倡议为全球经济治理的变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其次,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构的建设和改革。

中国加大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积极推动这些机构改革和重建。

中国还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合作,建立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机构,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此外,中国还通过举办主要国际经济论坛、倡导自由贸易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等方式,加强了与其他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合作。

中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等,为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治理提供了新的动力。

三、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变革中,中国面临着一些挑战与机遇。

首先,中国需要积极推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自身治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两个大局看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与世界坐标

从两个大局看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与世界坐标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江西考察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出发点。

”要胸怀两个大局,首先要认清两个大局及其相互关系,进而精准定位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世界坐标。

一、两个大局的核心要义及相互关系两个大局表达的是中国与世界的状况,是同一时空下的两大趋势,各有内涵,但又密切相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核心要义体现在“全”字上。

它代表着全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更意味着这个梦想不是单一方面指标所能体现的,而是全方位的复兴。

要实现这个梦想,我国的发展必须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上全面推进,缺一不可。

与此同时,还要在国防、国家统一、外交、党建、改革开放、科教人才等方面也全面跟进。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还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胸怀战略全局,从两个大局看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与世界坐标刘建飞文_ 为聚焦党校学员“两带来”,发挥党校优势、体现党校特色,本刊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合作,开设“党校学员‘两带来’”栏目,每期从党校学员“两带来”问题中选取两个问题,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解答。

编者按要求我们必须将全局中的各个局部统筹兼顾,综合考量,决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以牺牲其他局部来换取本位局部的突进。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核心要义体现在“变”字上,而且这个“变”是百年未有的,是大趋势性的,特别是跟“局”密切相关。

这个大变局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世界格局,主要是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

总的态势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实力地位在相对下降,占世界人口85%的发展中国家的实力地位在上升,而且已经到了能够预期发生质变的状况,这是自西方兴起以来500年未有之大变局。

推动世界格局变化的最根本性力量是经济全球化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信息化。

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西方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发展中国家的作用在不断增强。

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形势与政策论文

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形势与政策论文

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所谓大变局,指的是国际体系、国际格局以及由此引起的国际秩序发生重大变化。

这些重大变化,经历了一个从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因此,当我们讨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或许可以从历史的长镜头中,从外部世界与中国关系的变化中,寻找导致或促成历史发展不断量变的重要因素。

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使得原本在世界上处于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逐渐被打破,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走上帝国主义道路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瓜分完毕,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就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建立了以欧美资本主义大国为主导的国际体系、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其代表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英法为代表的欧洲和以美国、日本为主要力量的多极格局,以及以国际联盟为代表的国际秩序。

后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不断挑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各个大国的实力对比不断消长,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摇摇欲坠。

二战导致欧洲衰落,形成了建立在雅尔塔体系之上的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同时带来了新的以联合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代表的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中国在在动荡风云变幻的世界变局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封建王朝统治下的闭关锁国,导致中落后于世界的发展。

而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容不得中国独善其身。

鸦片战争的爆发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逐渐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牺牲和努力,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斗争和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得中华民族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新中国提倡并积极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联合国所提倡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理念相一致。

随着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中国在国际秩序中的角色从一个被排斥者转变为参与建设者。

被期待的大国角色——新时期中国国际地位角色探析

被期待的大国角色——新时期中国国际地位角色探析

作者: 印言蹊
作者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人文社科部,上海200433
出版物刊名: 国际观察
页码: 82-92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5期
主题词: 国际角色;角色定位;角色预期;世界秩序
摘要:从国际角色理论出发可以认识到,角色定位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国际角色应随着世界秩序的变迁而做出调整。

由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快速提升,中国在国际体系中地位的结构性变化引起了当今世界的关注,并产生对中国国际角色的多重复杂预期,甚至引发了中国国际角色的身份困境。

对此,我们首先需要冷静分析,从基本理论出发,厘清国际角色定位的主客观因素,辨析当前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结构性位置;与此同时,应当寻求发展目标与国际角色的合理对接,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助力。

世界秩序变迁与中国的角色定位

世界秩序变迁与中国的角色定位

种可 行 的世 界秩序模 式 。
2 两极对抗 秩序 . 两 极对抗 秩序是 指 由两个 世界 大 国或 国家集 团
进行 领导和统治 的国际秩序 。在这种秩 序 中, 两个世
界 大国或国家集 团之 间形成 一种相互制 约、 势力均衡
种 可 以保 障人类 生 存 与可 持续 发 展 、 利益 与安 全 共 享 的世 界新 秩序 , 国际 社会 目前 主要 面临 三 种 可
构过 程 中进 一 步确 立起 “ 负责 任 、 预期 、 可 建设 性 ”2 [ ]
的 国际形象 。


世 界秩 序的模 式
辑基础 。维持 霸权体 系被视 为维持 世界 秩序 的惟一 选择 。 其基 本 观点 主要包 括 “ 霸则 稳 ” 、 霸权 提 有 说 “ 供 公益 ”说 、 霸 国维 护 国际体制 ”说 、 霸 国 自我 限 “ “ 制 ” 和“ 霸不稳 ” 4 说 无 说[。 ]

的状 态 , 同影响国际事务 , 共 实现“ 紧张 中的和平 ” ] [ 4 。
供 选 择 的模 式 : 单极 霸权 秩 序 、 两极 对 抗 秩 序 和 多 极 均势 秩序 。
尽 管苏 联 的解 体结束 了美苏 长达半 个世 纪 的对 抗 ,但 有一些 国际关 系学者 认为 未来 的世界格 局仍
苏 联解体 和冷 战结束后 ,作 为惟一 超级 大 国的
世界秩 序 也 称 国际 秩 序 , 指 在一 定 的 历史 时 是 期 内 ,国际 社会 主要 行 为体 之 间 围绕某 种 目标 、 依 据 某 种理 念 和一定 规 则 , 在相 互 作用 过 程 中形 成 的 有 序 的运 行 机 制 或 处 理 国家 间关 系 的 准 则 和 行 为 规 范 : 定 的 国际秩 序 总是 与特 定 的 国际格 局 相 对 特 应 , 受到 后者 的影 响 和制约 [。 立和谐 稳 定 的世 并 3建 ] 界秩 序是 全人 类 的共 同 目标 。从 历 史上 看 . 界 秩 世 序 的变迁 可 以概 括为 三 种模 式 :古 代帝 国秩序 、 近 代欧洲 多极 均 势秩序 和 当代 大 国霸权秩 序 。冷战 结 束 后 , 极格 局 终 结 , 界格 局 处 于 转折 性 的 大 变 两 世 革 期 , 界秩 序 随之 面 临着 变革 与 重构 。为 了构 建 世

世界变乱交织,中国笃行担当2000字

世界变乱交织,中国笃行担当2000字

世界变乱交织,我国笃行担当在当今世界,各种变乱和挑战交织在一起,全球化、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国际关系等诸多议题在世界各地交织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与此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发展我国家,其所承担的责任与担当也日益凸显。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笃行担当备受关注。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我国家之一,在全球事务中担当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全球经济治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还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民主与多边主义,我国都在积极参与并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笃行担当更是凸显出来。

就全球化而言,我国一直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和自由贸易,致力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包容、普惠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我国也积极参与世界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项目,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这都是我国笃行担当的具体表现。

除了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的积极参与外,我国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也展现出了独特的担当。

比如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我国始终是维和行动的主要出兵国之一,并派遣了大批官兵参与到国际维和行动中。

在联合国安理会问题上,我国也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展现出了积极性和担当,为世界和平稳定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方面,我国一直在推动世界多边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世界秩序的重塑做出了努力与贡献。

这些都是我国笃行担当的具体表现。

在面对气候变化问题时,我国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并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国在巴黎协定签署后,积极履行承诺,实现了减排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树立了榜样。

这也是我国笃行担当的具体表现。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我国家,其在全球事务中展现出的担当与责任更是不可小觑。

在面对世界变乱交织的挑战时,我国积极参与、建设和贡献,努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的国际定位

中国的国际定位

探讨中国的国际定位程雯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关系剧烈变化对世界的冲击广泛而深远。

与此相联系,中国也从美苏对峙的阴影中逐渐走到前台,中国正在发生的和所做的一切,对国际社会来说日益重要,甚至在一些政治家看来,“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如何调整彼此之间的实力和利益,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心课题。

”(注:Edited by Kim R.Holmes,James J.Przystup,Between Diplomacy and Deterrence: Strategies for U.S.Relations with China, The Heritage Foundation,1997,Foroword of McCain.)如何认识中国在当前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比较准确的判断可以有利于理清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脉络,有利于中国找到更为有效的战略途径,顺势而为,在争取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同时,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于中国的国际定位,以下分三个层次来探讨,即世界之中国、亚太之中国和中国之中国。

一、世界之中国如果在世界范围内对不同的国家进行比较,有一些基础性因素决定了中国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从历史上看,中国是东方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素以泱泱大国著称;从地缘角度看,中国疆域辽阔,背倚欧亚大陆腹地、面向太平洋,具有广袤的领土和领海;从现有实力和发展潜力上看,中国是正在崛起中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激发出来了巨大活力,如果能够长时期保持下去,对世界原有的力量结构和秩序规范将带来很大的冲击。

这一切决定了中国无法不显其重要,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不同领域具有综合实力或潜力的国家之一。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中国在世界范围尤其在亚太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是未来多极世界的一极,是一个拥有可观前景的发展中大国。

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要在未来保持持续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仍然面临着许多不可回避的矛盾和困难,国际作用的发挥还存在很大的局限。

中国如何构建国际新秩序

中国如何构建国际新秩序

中国如何构建国际新秩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全面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问题变得更加紧迫。

所谓国际秩序是指某一时期国际社会中的国际行为主体(主要是主权国家)之间,围绕着一定的目标,在某种利益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斗争而确立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国际秩序实际上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外部环境。

国际秩序是在一定世界格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世界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一种力量对比态势,包括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军事格局;所以,当世界格局这种稳定状态开始变更时,国际秩序免不了要重新构建。

当今的世界格局是是朝着多极化发展的,而当今的国际秩序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旧秩序。

在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和超级大国凭借其军事、经济、科技实力垄断国际事务,侵略、压迫和掠夺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导致国际局势动荡不安、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但是, 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逐渐暴露出了现存国际旧秩序的不适应性, 迫使人们反思现存国际游戏规则的公正性与合理性。

然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努力还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自古就有和为贵、亲仁善邻的传统。

中国谋求发展既不损害别人,更不威胁别人。

我们始终倡导并信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近代中国人民频遭劫难,最珍惜和平、安宁、和谐、自由。

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个繁荣发展的中国,一个和平合作的中国,愿意也能够随着自身发展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胡锦涛在“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时的讲话。

对于中国而言,漫长而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时代变迁使得中国文化具有了非常丰富亦可说是非常复杂的内涵。

古老礼仪之邦的东方哲学与伦理体系、近现代历史催生的社会主义实践路径、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实力崛起,赋予了中国敞向世界格局的多维面孔,中国发展备受世人瞩目,同时中国介入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的步伐加速并逐渐有力,关于国际新秩序下中国角色问题的谈论也日渐深入。

世界秩序的变迁和中国的角色定位

世界秩序的变迁和中国的角色定位

同盟 国集 团和以英 、 、 为首的协约 国集 团构成 的两极 格 法 俄
局, 导致 了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爆发 。 战争结束以后 , 战胜 国对 当时的国际关 系进行 了调整 , 成了包括英 、 、 、 、 、 形 法 德 俄 意 美、 日在 内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由于战后各国实力对 比 不断发生变化 , 国家之 间的矛盾 E益激化 , l 多极格局 又一 次
国的角色定位是国家 的一项基础性战略问题 。 在当前及未来
相 当长的时期里 , 国际体 系的力量结构 、 中国与其他 大国 的 战略互动 、 国际政 治特征 的演变等对 中国国际角色的定位具
有根本性影响。
中国是发展 中国家 中唯一具有全球影 响的力量 中心。 近 年来 , 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 长和综合 国力 的迅速提高在 国 政 治 研 究 ☆
世界 秩序硇 变迁 和 【 国帕角色定 位 l 】
甘 文 胜
( 东新 安学 院 广 外语 系 , 东 广 深圳 58 5 1 0 2)

要: 世界秩序 的变迁是世界力量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结果。 二战前世界秩序的变迁遵循从 多极到两极 , 最后爆发战
二、 中国在 世界 秩序 中的 角 色 定 位
世界秩序是建立在大 国实力对 比基础之上的 , 当国际权 代 以来德 国和 日本 的恢复壮大以及 2 0世纪 7 0年代后期以来
力结构发生变化时 , 世界秩序就要发生变化 。历史上每次世 界秩序 的形成都是实 现了大 国力量的均衡 。 世界力量发展 的 不平衡必然导致国与国之间的矛盾 , 矛盾 的恶化最终导致战 争 的爆发 , 然后大 国重新进行利益分配 , 形成新 的世界秩序 。 利益的均衡分配是 国际秩序得以稳定 的基础 。 第二 次世界大战前世 界秩序 的变 迁几乎都遵循 同一模 式 。l 世 纪形 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 系,是 由欧洲强 国如法 7 国、 瑞典 、 英语 、 西班牙 、 兰等共同构成 的多极格局 , 荷 拿破仑 称 霸欧洲的企图使多极格 局演变为两极 格局 , 最终爆发欧洲 全面战争。8 5年的维也纳和会又重新对 欧洲进行 了结构布 11 局, 法、 、 、 英、 俄 奥 普等国构成 了新的多极格局。 后来 , 英法与 德 国的矛盾使这一 多极格局又一次演化 为由以德 、 奥为首的

中国在世界中的角色

中国在世界中的角色

中国在世界中的角色整理:罗建波刘鸿武时间:2012-01-05中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自身实力、地位的显著提升及国家利益的极大拓展。

国际社会在密切关注一个拥有13亿人口且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究竟会扮演一种什么样的国际角色,其发展会给世界带来何种影响?与时俱进地认知自身的国际角色与形象,并在此基础上妥善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重大课题。

近年中国适时提出“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的新理念,逐步加大参与维护世界和平及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援助的力度,都体现了中国在外交理论与实践层面所作的思考与回应。

中国正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

角色一:世界经济的“领跑者”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达32年的快速发展。

不仅如此,中国经济的巨大规模、强大的商品生产能力以及巨大的市场需求,决定了中国的发展自始便具有全球性的“溢出”效应。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位居世界第一。

2009年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进口额高达1万亿美元,成为当前全球贸易发展的主要“助推器”。

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还体现在它对全球性经济或金融危机的积极应对上。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欧国家难以实现经济的自我调节与平衡,至今仍未走出阴影,一些国家还试图通过对国际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操纵来转嫁经济危机。

而中国在同期遭到危机的冲击后,及时采取了有效的宏观调控,使经济很快走出阴影并恢复了快速发展势头。

不仅如此,中国还提高了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份额,组团赴欧美国家进行采购并增持一些欧洲国家的国债,继续加大对亚非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从而提升了各国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增强了世界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推动了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

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夫妇在其2010年畅销书《中国大趋势》中指出,中国正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中国将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影响整个世界。

中国角色定位的内外之辨

中国角色定位的内外之辨
, ’ , 一 , 一 , ’ ’ … ’ ’ ’ ’ ~ … ’ u / ’ 7 , ’ … , ,一 —… / , , 0 … , … 。 ’ ,

种 是 比较 平衡 和 全 面 的论调 ,既看 到 中 国经
关 系, 目的不 是 为 向外扩 张提 供 战略跳 板 ,更
扰 。给 中国 实现和 维 护其 利 益诉 求 增添 了不 少
困难 ,未 来还 可 能带 来更 大 的 问题 和挑 战 。 中
国更加积 极 地努 力改 变外 界 不恰 当地 界 定甚 至 有 可能 固化 自己的 国际地 位和 角 色正 变得越 来
越重要 而且 紧迫 。
概 括 地 说 , 中 国要 主 动 界 定 自 己的 国 际 角 色需要 在语 言和行 为两 个方 面做 出更 大 的努
内容 的 、 内在 协调 统 一 的对 外表 达 体 系。在行 为方 面 , 中国 需要 通 过政 策 实践 逐 步展 示和表
明 中国在 不 同地 区和 不 同领 域 的利 益 关切 和 维 护 利益 的 不 同方 式 ,明确 中 国的行 为 原则 和行
济 实 力的 快速 增 强 ,也 注意 到 中 国前 进道 路 上 面 临的诸 多 问题 和 困难 甚 至瓶 颈 ,认 为这 些 问
题 若 处理不 当将 使 中国遭 遇 重 大挫 折 ;既看 到
不 是 为谋 求 “ 治世界 ”提 供 战略 支撑 , 而是 统 为 中国 自身的稳 定 健康 发展 营造一 个 良好 的环
国在几乎所有全球和重大地 区问题上承担相应 的责任 ,即 “ 中国责任论”。这些共同看法正
中国发挥更大作 用和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期待 势必落空。
4 人民 i 论坛 i 1 上 2 0 0 0

中国式现代化模式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模式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模式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模式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模式,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模式的特点是,坚持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推崇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追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中国式现代化模式的地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审视: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模式在经济发展上展现出鲜明的特点。

通过改革开放,中国迅速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跻身于世界经济的前沿阵地。

中国式现代化模式注重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同时注重政府的引导,确保发展的方向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

这种兼顾市场和政府的发展模式,使得中国的经济能够在市场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调控和平稳的发展。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模式在社会进步上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着重在民生领域加大投入和改革,使得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同时,中国还在环境保护、扶贫开发、城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模式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传统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了一些颠覆。

而中国式现代化模式通过以和平、合作、共赢的方式推进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理模式。

中国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开展多边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式现代化模式的地位和作用也受到了普遍的认可。

众多发展中国家将中国的发展经验作为借鉴,纷纷效仿中国的发展模式,加强国内改革与发展,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

同时,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意见和主张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中国式现代化模式在一些国际组织和平台上具有一席之地,其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等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世界经济格局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定位

世界经济格局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定位

世界经济格局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定位摘要本文探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以及中国经济在其中的定位和发展。

通过深入分析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我们发现世界经济格局正经历着由西方发达经济体主导向多极化和全球化的转变。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经济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发展定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重点讨论中国经济在新的全球经济格局中的角色和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

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过去几十年间,西方发达经济体一直在主导着全球经济秩序和规则的制定。

然而,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全球化的推动,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重大变化。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个变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定位。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世界经济格局一直由西方发达经济体主导。

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欧洲和北美成为了全球经济的中心。

这些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技术优势,并通过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扩展了自己的影响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地区的经济实力逐渐崛起,尤其是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

20世纪后期以来,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迅猛,远远超过了西方发达经济体。

其中,中国的崛起尤为突出。

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为其经济腾飞提供了契机和动力。

通过大规模的投资、技术升级和国内市场的开放,中国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成就。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和货物贸易国,并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经济的发展定位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中国经济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定位。

在过去,中国主要依靠出口驱动的增长模式,但这种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

中国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内需引领的增长,提高创新能力,并加大对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支持。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并在世界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定位和角色已经变得更加重要。

如何做大国:世界秩序与中国角色

如何做大国:世界秩序与中国角色

龙源期刊网
如何做大国:世界秩序与中国角色
作者:
来源:《全国新书目》2016年第06期
吴建民
中信出版社
9787508658223
2016-04 58.00中国正在迅速融入世界,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却远远不够。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再到世界秩序的塑造者,中国的角色转变引发了全球热议。

如何消除别国的疑虑,顺利实现和平崛起?如何在经济地缘外交上准确定位,承担起一个大国的担当?在《如何做大国》中,吴建民针对世界热点问题和国内外重大事件予以剖析点评,围绕“世界秩序与中国”、“中国外交大战略”、“走向世界的心态与姿态”等几大主题,对世界秩序下的中国角色表达了一个资深外交家的深刻洞见。

作者:
吴建民,资深外交家。

现任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外交学院教授,中国外交部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欧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

2016年6月18日,吴建民在武汉因车祸不幸去世。

1959-1971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担任过法语翻译。

1971年,成为中国驻联合国第一批代表团工作人员。

曾任外交新闻司司长和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院长。

曾于2003-2007年任国际展览局主席,是担任这一职位的第一位亚洲人。

2009年正式从外交部退休。

现任中国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
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论全球治理“中国角色”的构建

论全球治理“中国角色”的构建

2022年第4期(总第321期)㊀㊀㊀㊀㊀㊀学㊀习㊀与㊀探㊀索Study&Exploration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4ꎬ2022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erial.No.321政治发展研究论全球治理 中国角色 的构建巴殿君1ꎬ范㊀令1ꎬ王胜男2(1.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ꎬ长春230012ꎻ2.长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ꎬ长春230021)摘㊀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ꎬ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全球治理体系中ꎬ在多边或联合国框架内就核安全㊁气候变化㊁海洋安全以及抗击传染性疾病等全球问题积极开展合作ꎬ并取得了重要成果ꎮ面对严重的全球治理危机ꎬ如何在国际社会中为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声ꎬ如何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向公正平等㊁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ꎬ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课题ꎬ这将促使中国重新构建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ꎮ关键词:新全球化ꎻ全球治理ꎻ角色定位ꎻ角色冲突ꎻ中美关系ꎻ竞合关系中图分类号:D82ꎻD99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462X(2022)04-0036-08作者简介:巴殿君ꎬ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㊁博士生导师ꎻ范令ꎬ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博士研究生ꎻ王胜男ꎬ长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ꎮ㊀㊀进入21世纪ꎬ人类面临新的全球化与全球治理困境ꎬ深刻影响着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的演变ꎮ自党的十八大以来ꎬ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全球治理体系中ꎬ在多边或联合国框架内就核安全㊁气候变化㊁海洋安全以及抗击传染性疾病等全球问题积极开展合作ꎬ并取得了重要成果ꎮ面对严重的全球治理危机ꎬ如何实现 角色再构建 ꎬ从而在国际社会中更充分地为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声ꎬ更有力地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向公正平等㊁合作共赢方向发展ꎬ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课题ꎮ㊀㊀一㊁ 全球治理 的国际政治理论诠释目前ꎬ学界关于 全球治理 内涵的阐述是多方面多角度的ꎬ但是共同的指向都聚焦于 全球化 与 全球困境 这两个语境ꎮ换言之ꎬ 全球治理 是伴随新时期的 全球化 到来ꎬ引发了以往未曾见到或者是未曾严重威胁到人类的 全球困境 而产生的ꎮ因此ꎬ 全球治理 属于国际政治现象ꎮ但是ꎬ与传统的国际政治理论相比ꎬ它能否完全独立于传统的国际政治理论体系ꎬ又能否构成新的理论阐释框架?回顾国际关系领域的几大流派可以发现:国家间关系取决于国际体系㊁国家行为体与人性之间的互动ꎬ权力与利益成为国际政治的追逐目标ꎬ战争与和平㊁冲突与合作成为密不可分的话语叙述ꎮ从历史来看ꎬ现实主义相对历史悠久ꎬ两次世界大战以后ꎬ自由主义理论在研究国家间预防战争与追求和平的基础上ꎬ延伸并扩大了有关国际体系与其他行为体的 角色 作用ꎬ个人㊁公民团体㊁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等 行为体角色 纳入讨论范围ꎮ冷战结束后ꎬ建构主义扩大了国际关系本体论的研究视角ꎬ对权力㊁身份㊁观念与秩序进行了更广泛讨论ꎬ进一步将身份角色㊁观念角色等国际社会领域的概念纳入国际关系中来ꎬ其中 安全共同体 的理念打破了传统国际关系话语权的垄断ꎬ但国家依然是国际政治的主导角色ꎬ国家安全作为 高级政治(highpolitics) 的叙事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ꎮ进入21世纪ꎬ随着新全球化的到来ꎬ 全球主义 路径日渐浮现出来ꎬ其方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图景ꎬ但这一新视角并不意味着国家主导角色的丧失ꎮ在新全球化背景下ꎬ全球治理作为国家关系研究的新理论范式ꎬ既继承了传统理论的精髓ꎬ又提供了一种重新理解国际关系的方法与视角ꎬ从而拓宽了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63的广度和深度ꎮ同时ꎬ由于前所未有的 全球困境 的出现ꎬ以往被视为 低级政治 的非传统领域的事务逐步成为被优先考虑的 高级政治 事务ꎬ例如此次突发公共安全卫生事件ꎬ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ꎬ全球各国只有密切合作ꎬ充分发挥不同国际行为的积极作用ꎬ推动全球治理ꎬ才能摆脱危机ꎮ简而言之ꎬ全球化的全面推进ꎬ打破了国家封闭的 海洋孤岛 状态ꎬ全球体系形成了彼此联系㊁相互依赖的网络联结ꎬ任何国家脱离国际社会㊁只关注自己国家内部事务的做法既不可能ꎬ也不可行ꎮ近30年来ꎬ面对严峻的全球治理困境ꎬ大国在全球治理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ꎬ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ꎮ从全球治理动态发展来看ꎬ国家的 角色定位 具有多个维度ꎬ每个参与者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确定不同角色ꎬ其中全球性大国在全球治理中的 角色定位 尤其引人关注ꎮ大国角色定位 对全球治理的实践㊁体系结构的稳定有着巨大影响ꎬ如果大国间的 角色冲突 较少ꎬ全球治理体系就会有一个持久性的稳定基础ꎮ在彼此联系㊁依赖与博弈的全球治理体系中ꎬ大国间的 角色冲突 ꎬ极有可能从 合作性竞争 向 对抗性竞争 偏移ꎬ并逐渐延伸到其他领域ꎬ因此ꎬ如何追求共同利益㊁规避对抗竞争㊁追求共同收益就成为合作的基本动机ꎮ当然ꎬ相互依赖性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竞争领导权的现实主义本质属性ꎬ但合作共赢的目标极大修正了对抗性竞争 零和博弈 的走向ꎮ因此ꎬ构建良性的 竞合关系 就成为全球治理的当务之急ꎮ在新全球化时代到来的今天ꎬ世界面临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ꎬ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全球治理困境ꎮ因此ꎬ如何构建大国在全球治理实践中的 合作性角色 ꎬ推动良性的 竞合关系 形成ꎬ对于国际社会的稳定㊁全球治理困境的解决㊁全球治理机制的构建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ꎮ㊀㊀二㊁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 角色定位 所谓 角色定位 是指行为体在全球治理结构中自我身份认定的过程与结果ꎮ通常ꎬ行为体必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角色ꎬ通过自我的身份定位和与其他行为体的互动来实现ꎮ冷战结束之后ꎬ中国在参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中经历了不同的角色认知㊁角色期望㊁角色需求和角色定位ꎬ面对新一轮全球化浪潮ꎬ中国需要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确立新的 角色定位 ꎮ(一)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 角色认知中国全球治理理念是以古今中外治理思想与实践为基础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㊁中国国家治理战略以及当代全球治理经验的继承与发展ꎬ为当代中国全球治理 角色认知 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基础ꎮ1. 和平共处 的全球治理价值观和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ꎬ其以和谐为主要内涵ꎬ包括人内心的和谐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㊁国家治理的和谐以及国家间的和谐[1]ꎮ 和 文化由来已久ꎬ早在上古时期ꎬ 和 就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ꎮ新中国成立后ꎬ中国外交奉行的 睦邻友好 和平共处 以及 和谐发展 等理念也是根植于 和 文化ꎮ譬如ꎬ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㊁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 和平与发展 时代主题㊁21世纪以来提出的 和谐世界 理念等ꎮ如今ꎬ 和 文化依旧是中国全球治理理念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2]ꎮ2. 天下大同 的全球治理体系观中国的 天下观 最早起源于周朝时期ꎬ周朝创造了天下体系ꎬ即世界制度ꎬ将整个世界作为一个完整的政治单位进行治理[3]ꎮ虽然中国古代的 天下 并不是真正地理意义上的世界ꎬ但这种从整体性视角思考与解决人类问题的思维鲜明地体现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 天下 视野和 世界 格局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ꎮ正是在这种 天下观 的引导下ꎬ中国一直以友好平等的善意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联系与交往ꎬ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维护者ꎮ3. 公平正义 的全球治理伦理观古往今来ꎬ 仁义 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高尚的道德价值ꎮ 仁 即 仁爱 之意ꎬ是指社会个体对其他个体的关切与帮助ꎬ其内73涵既包含克制自我的利益ꎬ也蕴含着促进他人的利益ꎮ 义 的本意为 应当 正当 ꎬ拓展含义为 公正 平等 ꎮ在古代社会ꎬ 义 可以理解为一个文明社会正常运行所需的并且 应当 为个体成员所遵循的一套政治㊁法律和伦理准则ꎮ随着时代背景的深刻变化ꎬ 义 的含义也不断演进ꎬ但其基本内涵依然是不论政治㊁经济㊁文化㊁信仰㊁宗族以及性别等条件是否相同ꎬ世界上每个个体均享有平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ꎬ权利平等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概念[4]ꎮ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继承与发展了 仁义 观ꎬ始终致力于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的构建ꎬ是全球和平的维护者和公平正义的倡导者ꎮ4. 和而不同 的全球治理发展观全球治理的价值日益呈现出 和而不同 的面貌ꎮ从理论上说ꎬ全球治理的意义应当是超越国家㊁种族㊁宗教㊁意识形态㊁经济发展水平等之上的全人类的普遍价值ꎮ然而ꎬ由于各国历史与现实的不同ꎬ这些普遍价值在不同国家中有着极不相同的内涵和意义ꎮ尤其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而言ꎬ中国不仅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㊁全球发展的贡献者㊁国际秩序的维护者ꎬ而且始终是发展中国家权益的积极维护者ꎮ5. 共同安全 的全球治理安全观新中国成立以来ꎬ中国坚决反对强权政治㊁霸权主义㊁单边主义㊁穷兵黩武以及所谓的 绝对安全 ꎬ反对零和博弈㊁冷战思维ꎬ主张建立全球治理 普遍安全 ꎮ2014年5月ꎬ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四次亚信会峰会上提出了亚洲新安全观以及 普遍安全世界 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ꎬ强调对话解决争端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思路ꎮ在国际合作方面ꎬ中国相继提出并践行 中非命运共同体 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 中国 拉美命运共同体 亚洲命运共同体 以及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等倡议ꎬ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ꎬ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ꎮ(二)中国全球治理的 角色定位新中国成立以来ꎬ中国在全球治理事件中的角色认知和角色定位发生了历史性改变ꎮ面对新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治理困境与挑战ꎬ中国的角色定位既取决于中国本身的综合实力ꎬ也取决于中国的 角色认知 ꎮ1.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双重角色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具有双重身份ꎬ不仅是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体ꎬ也是当今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ꎮ明确自身在全球治理中的身份和角色ꎬ是中国有效参与全球治理实践㊁克服全球治理困境的第一步ꎮ自改革开放至今ꎬ中国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经济发展格局ꎬ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ꎮ特别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ꎬ在全球经济缺乏发展动能㊁复苏缓慢的严峻形势下ꎬ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逆流而上ꎬ2010年ꎬ中国GDP首次超越日本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ꎮ中国不仅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 火车头 ꎬ而且发挥着稳定全球经济发展的 压舱石 作用ꎮ首先ꎬ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ꎬ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ꎬ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ꎮ其次ꎬ中国是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ꎮ2018年ꎬ中国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30万亿元ꎬ货物贸易规模刷新历史纪录ꎬ稳居全球第一ꎮ再次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ꎮ截至2019年3月末ꎬ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达30988亿美元ꎬ中国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稳ꎬ市场自发调节能力不断上升[5]ꎮ最后ꎬ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ꎬ中国的投资环境深受外资青睐ꎮ2018年ꎬ外资对中国的投入达到1350亿美元ꎬ比上年同比增长了3%ꎮ总之ꎬ在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中ꎬ中国的贡献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ꎬ但中国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作为新兴大国的身份和地位ꎬ必须积极承担大国责任ꎬ破除部分国家对中国的误解与偏见ꎬ为全球治理体系持续贡献自己的力量ꎮ虽然改革开放以来ꎬ中国经济已经有了飞速发展ꎬ但无论是从国际标准来看还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来看ꎬ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ꎮ根据世界银行的 世界发展指标 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 人类发展指数 显示ꎬ2017年ꎬ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为8690美元ꎬ人类发展指数为0.738ꎬ依据这83一国际标准ꎬ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6]ꎮ就基本国情而言ꎬ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ꎬ在经济结构㊁科技进步㊁产业创新㊁区域发展协调性㊁城乡收入差异㊁全球治理实践等方面还存在一定距离ꎮ因此ꎬ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必须坚持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承担与之相应的责任与义务ꎮ2.国家主义与全球主义 兼顾角色所谓国家主义ꎬ是指在国家层面ꎬ个人与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国家为中心ꎻ在国际层面ꎬ国家与人类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亦以国家为中心ꎮ国家主义强调国家利益ꎬ主权国家可以采取任何手段或措施以维护自身利益ꎮ所谓全球主义ꎬ是指一种区别于国家主义的世界整体论和人类中心论的文化意识㊁社会主张㊁行为规范ꎮ全球主义强调全球意识但不仅仅局限于全球意识ꎬ它要求以世界整体论和人类中心论替代国家中心论[7]ꎮ国家主义是全球主义产生的重要基石ꎬ全球主义是国家主义的合理补充ꎮ与此同时ꎬ在机制设计的国家和超国家导向方面两者存在矛盾ꎬ国家主义理念要求全球治理机制立足于国家的利益与规制层面ꎬ而全球主义理念要求全球治理机制立足于突破国家利益层级的超国家层面ꎬ全球主义的发展意味着削弱国家主义所强调的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主导作用[8]ꎮ在新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治理中ꎬ中国必须注重国家主义与全球主义相协调的全球治理理念ꎬ既坚持有效㊁合理的国家利益观ꎬ又要在维护本国利益㊁促进国家发展的同时ꎬ努力探索人类共同的利益交汇点ꎬ进而促进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ꎮ为此ꎬ中国相继提出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型国际关系 以及 全球伙伴关系 等重要的全球治理思想ꎮ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全球性问题的日益上升ꎬ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仅凭一己之力应对全球的威胁和挑战ꎮ因此ꎬ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尊重他国利益ꎬ促进全球各国共同发展ꎬ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ꎮ3.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 统筹角色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是治理在不同层级的实践活动ꎮ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ꎬ两者的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ꎬ国家治理是全球治理中的国家治理ꎬ而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也要求对全球治理进行理性认知与实践[9]ꎮ党的十八大以来ꎬ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成为新全球化时代中国的两大战略考量:一是2012年8月十八大报告提出 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 ꎬ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ꎻ二是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ꎮ这两大战略考量对新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ꎮ一方面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ꎬ有助于化解某些国家对中国 国强必霸 全球治理参与不足 等方面的质疑㊁误解与指责ꎬ有助于中国与世界一道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与进步ꎻ另一方面ꎬ理性推进国家治理ꎬ有助于加强国际治理制度建设ꎬ提高中国国家治理的能力ꎬ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ꎬ为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奠定基础ꎮ4.推动全球治理的 变革角色随着新全球化时代的到来ꎬ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内涵㊁体系构建以及自身在全球治理中的定位㊁行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和深刻调整ꎬ形成了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新全球治理理念ꎮ第一ꎬ提出 共商共建共享 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全球治理理念ꎮ考虑到当今世界经济的严峻形势㊁全球性问题的纷繁复杂以及各国间联系的日益加深ꎬ中国政府紧跟国际形势变化ꎬ在党的十八大上创造性地提出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ꎮ第二ꎬ努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ꎮ中国通过开展多领域㊁多层次的治理实践全面强化全球治理合作ꎬ目前ꎬ中国的全球治理实践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全面性ꎮ首先ꎬ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ꎮ中国积极发挥变革性作用ꎬ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全球治理机制不断完善ꎬ并为全球经济治理提出 一带一路 倡议以及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 亚投行 )等方案ꎬ从而不断拓展自身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参与范围ꎮ截至2016年底ꎬ中国与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协定(BIT)[10]ꎮ其次ꎬ推动全球安全治理ꎮ自2010年4月以来ꎬ中国已经连续参加四届核安全峰会ꎬ93并积极推动核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ꎬ与美国㊁俄罗斯㊁法国㊁英国㊁印度以及韩国等多个国家进行核安全交流与对话[11]ꎮ同时ꎬ中国积极加强双边及多边合作ꎬ积极打击恐怖主义ꎬ努力提升中国与东盟㊁中国与阿盟㊁欧盟以及其他国际组织间的反恐合作ꎮ再次ꎬ引领全球环境治理ꎮ中国已经与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形成了环境治理的交流与合作ꎬ与六十多个国家签署了书面环保合作文件ꎬ与多个国家㊁区域或国际组织构建了环保合作机制或平台ꎬ充分履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应该履行的国际义务ꎮ最后ꎬ积极参与全球公域治理ꎮ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治理问题ꎬ中国通过不断推进既有公域治理机制的改革ꎬ以及新的公域治理机制的构建ꎬ不断提升公域治理的能力ꎮ此外ꎬ中国还积极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的构建ꎬ尤其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ꎬ为中国与世界搭建起一座互联互通的桥梁ꎬ为全球互联网的共享共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与平台ꎮ(三)中国在全球治理结构中的 角色嬗变形塑国家角色的因素主要包括国家历史㊁地缘位置㊁民族特性以及领导人风格等ꎬ面对不同国家时还应具体分析ꎮ形塑国家角色的外因主要包括国际社会的权力结构㊁组织结构和文化结构ꎻ就国家与国际社会之间的互动而言ꎬ国家行为体之间的互动是国家行为的重要意义与内容ꎬ国家的自我意象则是国家行为体在与国际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种社会化映射[12]ꎮ国家在互动中构建的角色折射了一种自我与他者的关系ꎬ无论何种国家角色都是作为一种国际社会制度而存在的ꎬ当制度产生变化时ꎬ国家角色也随之发生转变ꎮ自1919年起ꎬ世界力量分布的中心和重心就从欧洲转移到北美ꎬ此后随着苏联的成立与崛起ꎬ世界格局在 二战 后从 松散多极 转变为两极ꎮ冷战结束后ꎬ第四次工业革命迅速扩展ꎬ带来了国际体系㊁国际规范与国际制度又一轮革新ꎬ随之而来的则是主要国家的角色调整ꎮ因此ꎬ2020年的全球治理体系在上述若干方面呈现出 不一样的色彩 ꎬ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ꎬ国际格局正处于由 西重东轻 向 东重西轻 加速转移的过程中ꎬ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不断缩小与西方国家的实力差距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ꎬ国际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ꎬ这种变化是由于国家间加速权力再分配所造成的[13]ꎮ其二ꎬ中国提出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 等倡议已经成为引领全球化发展的全新选择ꎮ与此同时ꎬ中国也走出了一条适合于广大后发国家走向繁荣发展的道路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㊁理论㊁制度㊁文化不断发展ꎬ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ꎬ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ꎬ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4]ꎮ其三ꎬ中国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契机奋起直追ꎬ实现了 集四次工业革命于一体 的崛起ꎮ第四次工业革命具有多种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㊁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㊁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链条更具垄断性等特征[15]ꎬ在一些政策制定者和学者看来ꎬ美国和中国之间竞争的核心是技术ꎬ而不是核武器或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16]ꎮ其四ꎬ政治思潮与价值观念发生持续性的剧烈变动ꎬ其突出表现为欧美发达国家席卷而来的 新民粹主义浪潮 ꎮ原有的以西方国家为主导建立起来的经济全球化方式难以为继ꎬ国家的主权底线日益受到侵蚀ꎬ各个国家坚持以 国家安全 为名捍卫国家主权ꎬ在此基础上国家主义㊁民族主义㊁民粹主义强势崛起[17]ꎬ强权政治人物越来越受到各国民众的青睐与认可ꎬ导致传统价值观念与新思想㊁新思维发生碰撞ꎬ推动了国际格局㊁国际规范与国际制度发生深刻变化ꎮ深刻变化的国际背景推动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嬗变ꎬ而中国的角色调整也对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ꎮ1. 中国发展 推动了国际格局的演变清华大学阎学通教授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国际体系与国际秩序的组成部分㊁变化规则以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细致分析ꎬ提出国际体系发生 质变 或类型变化ꎬ至少需要同时完成两个要素的转变ꎬ但也应注意到三个要素产生质变的速率是不同的[18]ꎮ纵观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化ꎬ尽管新的国际组织层出不穷ꎬ但从功能性及影响力的角度来讲ꎬ主权国家依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行为体ꎮ自2008年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ꎬ国际04格局开启了一段深刻的变动过程ꎬ其突出表现就是以中国㊁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 后发力量 或 外围成员 的崛起ꎬ其重要表现就是GDP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详见下表)ꎮ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GDP数额及比重①㊀表单位:万亿美元国家类型2008年GDP及比重2018年GDP及比重高收入国家46.144(57.13%)54.108(46.26%)中高等收入国家13.583(16.82%)24.433(20.89%)中等收入国家17.143(21.22%)31.141(26.62%)中低等收入国家3.56(4.4%)6.7(5.73%)低收入国家0.3271(0.40%)0.5722(0.489%)㊀㊀如上表所示ꎬ发达国家经济体的经济体量以及占世界总量的绝对优势ꎬ逐渐被发展中国家 反超 ꎮ在这一过程中ꎬ以中国为代表的中高等收入国家群体和以东南亚㊁南亚地区国家为代表的中等㊁中低等收入国家群体ꎬ历经10年高速经济发展ꎬ为赶超发达国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ꎮ尤其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ꎬ在全球治理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ꎮ2. 中国方案 影响着国际规范的导向建构主义国际关系学者亚历山大 温特在研究国际规范时提出 三大国际社会文化 ꎬ即 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 为特征的 霍布斯文化 ㊁ 制度主义法律至上 为特征的 洛克文化 以及 民主和平共处 为特征的 康德文化 ꎬ这三种文化构成了可以解释国际社会规范的主体架构[19]ꎮ具体而言ꎬ在 霍布斯式 的世界里ꎬ没有 规矩 可言ꎬ消灭敌人即为安全ꎬ国家间互为敌人ꎮ这一情况在1648年«威斯特伐里亚和约»签订后逐步改观ꎮ因为民族国家㊁国际法以及国家间交往相处的前期规则正在逐步形成ꎬ这就使得世界慢慢走近 洛克 式的维度里ꎬ国家间关系由敌对转向竞争ꎬ为规范国家间交往ꎬ国际制度大量涌现㊁国际组织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ꎮ而 欧洲一体化 等区域一体化或地区主义的聚合及倍增效应使得区域内国家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关系逐渐向 康德式 国际秩序转变ꎬ且这一转变仍在进行中ꎮ 二战 以来ꎬ 洛克式 的国际政治文化仍然是国际关系的基本规范㊁国家交往的主流范式ꎬ这一特征在当前甚至可预见的未来时期内仍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ꎮ党的十八大后ꎬ中国外交工作的指导性原则由 韬光养晦 开始向 奋发有为 转变ꎮ随着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 倡议㊁亚洲新安全观以及 文明对话㊁交流互鉴 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理念的提出ꎬ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 坚持国际关系民主化ꎬ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ꎬ坚持国家不分大小㊁强弱㊁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ꎬ坚持世界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 [20]442的中国主张ꎬ日益赞同 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㊁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㊁全球事务应该由世界各国共同治理㊁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 的中国倡议[20]540ꎮ和平合作㊁开放包容㊁互学互鉴㊁互利共赢的理念开始成为一种与西方国家弱肉强食㊁双重标准㊁不平等依附的理念所完全不同的价值导向ꎬ获得了国际社会诸多国家的普遍肯定ꎬ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 倡议等中国方案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之中ꎮ这些充分表明ꎬ中国所倡导的积极价值观日益成为受欢迎的国际治理公共产品[21]ꎮ3. 中国角色 促进了国际制度的发展国际社会制度安排的基石依然是以联合国(UN)㊁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组织为代表及其所承载的全球治理架构ꎬ这些机构自初创时就处处体现着西方国家的利益ꎬ其背后映射的是西方国家在国际规则制定上的 决定权 ꎮ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在原有制度框架内必然处于被动局面ꎬ其话语权的提升必须突破西方的重围ꎮ自2008年开始ꎬ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开始成为固定的国际机制ꎬ逐步取代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7)在全球事务中的地位及影响力ꎮ首届G20峰会的召14①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整理ꎮ参见https://data.worldbank.org.cn/countryꎮ。

中国在大国博弈背景下的经济对策

中国在大国博弈背景下的经济对策

中国在大国博弈背景下的经济对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大国之间的博弈关系日益复杂,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此背景下,其经济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经济对策的制定需要全面考量国内外环境,有针对性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本文将从中国在大国博弈中的定位、当前经济形势、及对应的经济对策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中国在大国博弈中的定位在当前国际秩序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扮演着重要的国际角色。

在大国博弈中,中国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既要维护国家利益,又需要与其他大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发展经济同时也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中国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找到自己的定位。

中国一方面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和国际关系,也需要借鉴外国的管理经验,不断改革开放,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在国际大国博弈中,中国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还需要在国际组织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作为国际联合国组织的常任理事国,需要在国际组织中积极参与,履行国际义务,推动全球治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中国也需要在国际组织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促进国际秩序的公正和平衡。

中国在大国博弈中的定位是要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利益、推动多边合作、维护世界和平,这就需要中国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经济对策。

二、当前经济形势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国内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和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

中国经济结构问题凸显。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并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收入分配不均、环境污染等。

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地缘政治风险增加,这都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构成了严峻挑战。

基于当前经济形势的特点,中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经济对策来化解危机,维护经济稳定增长。

当前的国际形势与中国国家安全读后感

当前的国际形势与中国国家安全读后感

文章标题:当今国际形势与我国国家安全:我的读后感一、当前国际形势的复杂性与挑战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和地缘政治重构等因素交织影响着国际秩序。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国际形势与我国国家安全》一书深刻地解析了当前国际形势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让我对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1. 新一轮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格局变化21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呈现出多极化、民主化、社会化的特点,国际关系格局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这对我国国家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

2. 地缘政治重构与国际安全格局调整地缘政治重构对国际安全格局带来了深刻调整,国际矛盾和冲突不断涌现。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应当更加重视国家安全意识,特别是在周边地区和南海等战略要地的安全问题上要有更加明确的认识。

二、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发展与应对之策《国际形势与我国国家安全》一书不仅深刻分析了国际形势,还对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发展提出了有益建议。

这对我思考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和定位有重要意义。

1. 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国家安全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国家安全形势严峻复杂。

通过提高国防建设水平,增强国家安全能力,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家利益。

2. 推动和平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利益、改善国际环境,也是有效的国家安全战略。

三、总结与展望在当今世界国际形势下,我对我国国家安全的理解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未来的国际关系格局中,我国必须坚定国家安全意识,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战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

《国际形势与我国国家安全》一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的深度和广度兼具的分析,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当前国际形势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挑战和机遇。

我对我国国家安全的理解也变得更加全面和深刻,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知识一定能够给我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国际新秩序建设中的中国角色定位

国际新秩序建设中的中国角色定位

国际新秩序建设中的中国角色定位在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30年后,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巨变。

今天,从联合国到世界贸易组织,从关于臭氧层损耗的协议到核武器条约,中国都是参与者。

从一个局外人、旁观者到一个参与者,这是角色的转换。

角色定位很重要,定位不好则会自缚手脚,有碍发展。

所以,当前处于关键期的中国,其国际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异常重要的课题。

自从二战以后,形成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两级格局的国际秩序随即形成,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与大国沙文主义造成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格局。

在冷战格局下,美苏两国不断进行政治对抗与军事竞争,他们都以各自阵营的领导者自居,对别国内政强行干涉,在全球范围内争夺霸权。

这一时期国际秩序的基本特点是:大国推行强权政治,支配国际事务,插手地区事务、干涉他国内政。

经济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无权地位。

以经济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经济和货币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构成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大国欲称霸世界的经济基础和有力工具。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意味着冷战格局的结束,大国都在谋求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并从中获益,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同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仍在以牺牲发展中国家利益谋求自身地位;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正在通过南南合作、南北对话等方式突破旧有秩序。

21世纪,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更加紧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设中首先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改变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不平等的地位,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中国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有了主张同样要有所作为,中国还需要正确定位积极推动新秩序的建设。

1.要遵守并改革国际秩序邓小平于1974年参加联大会议时,曾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后来一直坚持这个主张。

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中所处的位置

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中所处的位置

我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中所处的位置一、我国的复杂国际环境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一直是国际舞台上的关键角色。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和国际关系的日益紧密,我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从地缘政治层面来看,我国处于世界两大超级大国——美国和俄罗斯的影响之下,东临太平洋,西临中亚和南亚地区,北疆边境与俄罗斯相隔。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国不仅需要面对外部势力的挑战,还需要围绕自身利益在国际事务中站稳脚跟。

二、我国的国际角色定位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国的国际角色定位备受关注。

我国自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

然而,我国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

在国际上,我国遭遇的挑战和压力也在增加。

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战、技术封锁、地缘政治对抗等问题,使得我国在国际环境中备受困扰。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提出了“”倡议、气候变化问题和国际安全事务等议题,并在国际组织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三、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力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强。

我国的经济实力在国际上处于相对领先地位,这使得我国在区域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目前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也是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成员,这些都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提供了评台。

我国的外交政策也在倡导合作共赢、和平发展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这种积极而开放的外交姿态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赏。

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其对发展我国家的支持和援助上,这为我国在国际环境中的位置赢得了更多的尊重。

四、我国的应对策略我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中采取了一系列灵活而务实的应对策略。

我国注重与各国的互利合作,推动全球化进程,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发展我国家的友好合作,拓展多边和地区合作。

我国也注重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维护地区和全球的和平稳定,推动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还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打造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

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关系

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关系

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庞中英[容提要] 中国目前已加入各种国际组织、国际制度, 正加速融入国际体系, 但这不意味着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作用问题也随之解决。

本文区分了“中国加入国际体系”和“中国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作用”这二者之间的不同涵, 认为中国加入国际体系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而在国际体系中的作用问题在国则尚未解决, 甚至还没有引起国学术界的足够重视。

在此基础上, 文章就中国应该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国际体系中国外交力量使用外交转型全球角色[作者介绍] 庞中英, 南开大学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 主要从事全球化、全球治理及东亚问题研究。

一、中国在国际上的作用在形式上, 中国已经加入了几乎所有1945年以后建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以及其他形式的国际制度、国际机制。

就国家经济规模而言, 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已上升到“经济大国”地位。

但是, 加入国际体系不等于在其中发挥作用(扮演某种角色)。

我们不能简单地说, 只要中国加入了国际组织, 中国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作用的问题就解决了。

①实际上, 加入国际体系本身还没有解决中国到底在世界上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

除了改善国际环境, 中国最初加入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利益(例如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那里获得发展援助, 而加入WTO理论上则是为了根本改善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处境), 而并不一定是为了在这些组织和制度中发挥作用, 以及改变国际体系的结构和方向。

由于中国是申请加入者, 目标是成为现存国际组织和国际体系的一员, 所以, 确实还谈不上中国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体系中的主动和主导作用。

中国在国际体系与国际组织中即使有作用, 也多是被动的、局部的、目标明确的、有限的。

这里的利益既包括经济利益, 也包括非经济利益(例如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

中国只是在近些年才开始超越实在的“利益”概念, 考虑如何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作用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7月第30卷第7期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ournalofShaogu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Jul.2009V01.30No.7世界秩序变迁与中国的角色定位李新博(广东商学院外语学院,广东广州510320)摘要:世界正处于转折性的变革期,世界秩序也随之而变革与重构,中国的国际角色也随着世界秩序的变迁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发生着相应的转换。

包舍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环保五方面世界新秩序内容的“和谐世界”范式.是新型国际关系的政治构想,是以“和”为核心价值观构建的一种政治文化和国际秩序方案,是当代中国自身国际角色的定位坐标和实现路径。

关键词:世界秩序;角色定位;“和谐世界”;中国;变迁;和中图分类号:D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348(2009)07--0037--03在国际舞台上追求国家的地位、尊严和利益。

需要取得合适的国际角色。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1】.中国的发展壮大必将对国际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当代中国必须对自身的国际角色进行重新塑造与定位,在积极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建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起“负责任、可预期、建设性”[:】的国际形象。

一、世界秩序的模式世界秩序也称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

国际社会主要行为体之间围绕某种目标、依据某种理念和一定规则.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有序的运行机制或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准则和行为规范:特定的国际秩序总是与特定的国际格局相对应.并受到后者的影响和制约[3】。

建立和谐稳定的世界秩序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

从历史上看。

世界秩序的变迁可以概括为三种模式:古代帝国秩序、近代欧洲多极均势秩序和当代大国霸权秩序。

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格局处于转折性的大变革期,世界秩序随之面临着变革与重构。

为了构建一种可以保障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利益与安全共享的世界新秩序.国际社会目前主要面临三种可供选择的模式:单极霸权秩序、两极对抗秩序和多极均势秩序。

1.单极霸权秩序单极霸权秩序即由一个霸权国或国家集团进行领导和统治的国际秩序。

在这种秩序中,只有一个单一的具有超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军事实力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发挥支配作用。

“霸权稳定论”是这种世界秩序模式的逻辑基础.维持霸权体系被视为维持世界秩序的惟一选择.其基本观点主要包括“有霸则稳”说、“霸权提供公益”说、“霸国维护国际体制”说、“霸国自我限制”说和“无霸不稳”说【4】。

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作为惟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在各个权力层次上都占据着主导地位,故而图谋构建一种美国主导下的单极霸权秩序.但大量事实证明,许多重要的国际性政治、经济和安全目标仅靠美国自身的实力是根本无法达到的。

由此可见。

在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下.单极霸权秩序不是一种可行的世界秩序模式。

2.两极对抗秩序两极对抗秩序是指由两个世界大国或国家集团进行领导和统治的国际秩序。

在这种秩序中,两个世界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约、势力均衡的状态,共同影响国际事务。

实现“紧张中的和平”[4】。

尽管苏联的解体结束了美苏长达半个世纪的对抗,但有一些国际关系学者认为未来的世界格局仍收稿日期:2009加4—22作者简介:李新博(1965一),男,湖南益阳人,广东商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37万方数据然存在着回归两极模式的可能性:世界新秩序的模式既可能是大国对垒(如美俄、美日或美中对抗),也可能是集团对峙(如中俄集团对美欧联盟,或全体亚洲国家对美——欧——俄联盟)[4]。

鉴于全球化加深了各国间的相互依存度,鉴于国家利益永远是各国外交战略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因此。

21世纪的世界秩序应该不可能重现冷战时代的两极对抗秩序模式。

3.多极均势秩序均势即势力均衡。

多极均势秩序是指由几个或众多大国或国家集团进行领导和统治的国际秩序.其基本要义是:世界秩序的稳定主要依赖于强国集团之间的力量均衡:平衡和稳定的关键是强国之间通过互相结盟、建立国际社会的安全合作体系来制约破坏世界秩序的力量。

当今世界正处于制约单极而向多极过渡的新时期。

尽管美国在冷战结束后成了惟一的超级大国,但随着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新的力量中心的出现。

世界已进入向多极化趋势迈进的新时代,国际事务的主导权正由集中走向分散,从核心区域不断向外围地区扩散.因此.构成21世纪世界新秩序的权力均势必然是多极的,必然是世界各个地区、各种力量中心之间的权力平衡C引。

这是当代中国在确定角色定位、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参与构建的一种“共赢型”世界秩序模式。

二、当代中国的角色定位一个国家的国际角色必然随着世界秩序的改变和综合国力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转换。

由于中国国际角色的转换在性质上属于成长过程中的角色转换。

因此。

处于同一历史时期内的两个转变过程必然产生高度的互动性:一方面.国际体系环境和体系内其他行为体为当代中国的角色转换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转换空间和角色规范;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国家。

中国的角色转换不仅为国际体系的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动力.而且这一角色转换的理念和方式势必对国际体系的转型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1.国际角色的内涵所谓国际角色。

是指与某一国际社会行为体自身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规范和行为模式.以及其他不同行为体对这一具有特定身份的行为者所产生的一定的行为预期。

由此可见,~个国家的国际角色具有客观和主观的两重性规范[5]:角色的客观性取决于角色自身的实38力。

即角色扮演必须与自身实力相对应;角色的主观性意味着角色认知的可选择性和可塑性。

它一方面反映了国家的自我认知和在国际体系中的追求.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国际社会对这一角色之行为期待的共识程度[6】。

2.角色定位的意义所谓角色定位,简而言之就是指一个国家确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何种作用或者成为何种国家[7]。

国家行为和对外政策的变化始终是基于国家在国际体系中角色的定位和再定位,因此,国际角色定位是一国选择对外战略的核心问题,对战略实施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都具有长期和深远的影响[8]。

3.当代中国确定角色定位的维度国际体系的力量结构、大国之间的战略互动和国际政治特征的演变这三大因素对中国国际角色的选择具有根本性的影响[8]。

首先.国际角色定位的基本依据是国际体系的力量结构以及国家自身在其中所处地位的演变[8]。

一方面,中国的历史、文明、幅员、人口、战略传统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现有实力和发展潜力构成了决定中国国际地位和进行自我角色认知的基础性维度。

另一方面,世界秩序不是中性的。

它存在着严重的权力分配失衡: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特性造成了国际关系的“安全困境”。

并由此带来了后发国家的“崛起困境”。

主要表现在霸权国家和体系主导国家对后发国家的政策约束以及当今国际体系赖以存在的资本扩张逻辑对后发国家的惯性制约。

这是中国在解决自我角色认知与外部角色期待之间冲突时必须考量的一个基本态势。

其次.国家与国际体系尤其是与其他大国的战略互动对国家角色定位往往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CS]。

在大国政治进入竞争与协调总体平衡状态的后冷战时代,如何推进与国际体系特别是与主要大国的良性互动并在此过程中寻求效用最大化的国际角色。

是当代中国确定角色定位时必须审视的另一个重要维度,绝不能消极等待“正确角色”的自然获得或被动分配[们。

第三,国际政治特征的演变对角色定位具有特殊的意义【8]。

世界整体性的增强要求中国具备在崛起进程中待时而动、顺势而为的适应力,善于寻求战略主动权;国际关系的复杂化要求中国强化在博弈中达成多重战略目标的应变力,避免对国际角色进行简单的或极端的定位;国际关系的日趋非零和特性要求中国适当加大角色定位的弹性,为国家间的战略博弈创造有利的条件。

万方数据4.当代中国实现角色定位的路径角色定位与战略选择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7】,国际角色的转换对中国大战略(包括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发展战略)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9]。

鉴于大国崛起的方式往往比崛起本身对世界的影响更大【1们,中国的发展战略与模式已引起世界性的关注。

中国政府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和谐世界”构想不仅展示了一幅新型国际秩序的动态图景以及实现这一图景的具体方略,而且为当代中国实现国际角色重新定位标明了清晰的路径。

首先,“和谐世界”理念明示了当代中国关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战略构想…】,被国际舆论称为“催生世界新秩序”的成果[也】。

“和谐世界”国际秩序观蕴含了新安全观、互利合作观和文明包容观三种建设世界秩序的新观念,提出了解决世界秩序建设中三大难题的思路.具有鲜明的普世性、公正合理性和现实性特征.因而超越了由西方学者提出的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秩序范式——强调权力的现实主义范式、强调机制的自由主义范式和强调观念的建构主义范式[131。

其次。

中国的战略选择是“和平崛起”,只有对崛起的目标、方式、进程和后果进行严密的战略审视与设计,才能真正实现和平崛起、民族复兴和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世界”构想揭示了当代中国国际战略理念的重要内涵。

并指明了当代中国国际角色的实现路径与终极追求目标。

冷战终结和全球化这两大因素正在驱动着现代社会和世界秩序的重组[14].中国必须在世界新秩序的建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影响力。

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环保五个方面世界新秩序内容的“和谐世界”范式,是一种定义国际关系的政治构想,是以“和”为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新型政治文化和国际秩序方案.是当代中国自身国际角色的定位坐标和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_25(1).[2]门洪华.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框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6):14—23.[3]徐蓝.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与发展[J].世界历史,2003(6):55—56.[4]孔庆茵.三种世界秩序模式的现实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5(1):43棚.[5]胡健.中国国际角色的转换与国际社会的认知[J].现代国际关系,2006(8):21—24.[6]庞殉.国际角色的定义和变化[J].国际政治研究,2006(1):133—143.[7]梁保安,姬兴华.论当代中国的角色定位与战略选择[J].宿州学院学报,2007(6):22—24.[8]唐永胜.中国国际角色分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6(10):52—59.[9]蔡拓.中国大战略刍议[J].国际观察,2006(2):1-7.[10]门洪华.中国崛起及其战略应对【J].国际观察,2004(3):9—16.[11]盖世金.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中国国家安全大战略[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8(1):11—13.[12]徐秦法.“和谐世界”理念与“文明冲突”论[J].学术交流,2007(5):4l-43.[13]王公龙.“和谐世界”:国际秩序的新构想和新范式[J].现代国际关系,2007(3):5汹2.[14]阮宗泽.从国际秩序转型看中国的和平发展[J].国际问题研究,2005(3):9—14.DefiningChina’SInternationalRoleintheChangingWorldOrderUXin-bo(SchoolofForeignLanguages,GuangdongUniversityofBusinessStudies,Guangzhou510320,Guangdong,China)Abstract:Theundergoingtransformationoftheinternationalstructureisleadingtoareconstructionoftheworldorderinthepost-coldwarera,andChinahastoreadjustherinternationalroleinaccordancewiththechangingworldorderandwithhersteadilygrowingoverallstrength.Theparadigmof“harmoniousworld’’providesnotonlyanewoptionfortheprospectiveworldorderintermsofpolitics,economy,culture,security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butalsoastrategicapproachtodefineandeffectuateChina’Snewinternationalroleasapeacefullyrisingpower.Keywords:worldorder;roledefining;theparadigmof“harmoniousworld”(责任编辑:王焰安)39万方数据世界秩序变迁与中国的角色定位作者:李新博, LI Xin-bo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外语学院,广东,广州,510320刊名:韶关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年,卷(期):2009,30(7)被引用次数:0次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0072.门洪华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框架[期刊论文]-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4(06)3.徐蓝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与发展[期刊论文]-世界历史 2003(06)4.孔庆茵三种世界秩序模式的现实分析[期刊论文]-东北亚论坛 2005(01)5.胡健中国国际角色的转换与国际社会的认知[期刊论文]-现代国际关系 2006(08)6.庞珣国际角色的定义和变化[期刊论文]-国际政治研究 2006(01)7.梁保安.姬兴华论当代中国的角色定位与战略选择[期刊论文]-宿州学院学报 2007(06)8.唐永胜中国国际角色分析[期刊论文]-现代国际关系 2006(10)9.蔡拓中国大战略刍议[期刊论文]-国际观察 2006(02)10.门洪华中国崛起及其战略应对[期刊论文]-国际观察 2004(03)11.盖世金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中国国家安全大战略[期刊论文]-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8(01)12.徐秦法"和谐世界"理念与"文明冲突"论[期刊论文]-学术交流 2007(05)13.王公龙"和谐世界":国际秩序的新构想和新范式[期刊论文]-现代国际关系 2007(03)14.阮宗泽从国际秩序转型看中国的和平发展[期刊论文]-国际问题研究 2005(03)本文链接:/Periodical_sgxyxb200907010.aspx授权使用:万方100元会员卡(WFFOH13120),授权号:7d972410-94e4-47fa-a231-9e2001178b81下载时间:2010年10月3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