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游风水两相作用对侵蚀产沙地域分布的影响
关于河流泥沙的几个问题与解答(课后思考题)
在未经试验分析前,可采用单宽输沙率折点布线法。一般情况下,其分布应为大致均匀,中泓密,两边疏,以能控制含沙量横向变化转折,正确测定断面输沙率为原则。测沙垂线数目,一类站不应少于10条,二类站不应少于7条,三类站不应少于3条。断面与水流稳定的测站,测沙垂线应该随测速垂线一起固定下来。用全断面混合法测输沙率时,测沙垂线的数目和位置应按全断面混合法的要求布置。
横断面上的分布:流速分布岸边流速接近于0,水深最大处水面流速最大,悬移质分布脉动强度比流速大,岸边流速趋近于零,而含沙量却不趋近于零,所以,含沙量的横向分布变化较流速横向分布相对变化小且河流的悬移质泥沙颗粒越细,含沙量的横向分布就越均匀。一般在中泓处含沙量最大,但对于漫滩河流,滩槽含沙量比主槽含沙量大,导致了全断面的含沙量降低,滩地含沙量大于中泓处。
显而易见,土壤侵蚀与地面植被率、土壤母岩抗蚀能力、地表坡度、暴雨强度、自然外营力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严重的水土流失将导致山地无肥、河流成为悬河、人工水库和湖泊被淤,水电站面临泥沙磨损过流部件及堵管的威胁。
河流泥沙与泥沙测验的联系(泥沙测验的必要性):
天然河流挟带的泥沙,直接影响河道的演变,也影响着人类的发展。世界上很多河流挟带的泥沙,形成的冲积平原、河谷和河口地区的三角洲大多是工农业发达地区;同时,河床泥沙也可作为自然资源加以利用,例如,可以改良土壤和作为建筑材料等。但河流泥沙也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例如,泥沙在河渠、湖泊和水库等淤积,常给防洪、发电和航运等造成困难;河床冲刷、水土流失会使生态失去平衡。为达到兴利除害、解决泥沙问题,必须系统地掌握河道泥沙信息,掌握时空变化规律,因此,进行泥沙测验是十分必要的。
【高考地理】十年(2014-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地球上的水(水循环)
十年(2014-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地球上的水(水循环)(2023·全国甲卷)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①①①为湖泊,其中①①①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
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①①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①①①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A.淡水湖、下渗B.淡水湖、蒸发C.咸水湖,下渗D.咸水湖、蒸发2.判断①①①南侧谷地是()A.狭长湖盆B.断流河道C.古冰川槽谷D.泥石流通道3.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C.褶皱隆起D.褶皱凹陷【答案】1.D 2.B 3.A【解析】1.由材料信息可知,与①①①湖泊相连的河流为入湖河流,河流注入湖泊,带来的盐分不断在湖泊累积;湖泊没有河流流出,盐分无法排出;湖泊位于地中海沿岸,纬度较低,蒸发量较大,盐度较高,为咸水湖,A、B错误。
该地位于地中海北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湖水蒸发强烈,D正确。
通过材料信息无法判读湖泊所在地的土壤、地质情况,湖水下渗情况无法判断,C错误。
故选D。
2.结合①湖及其所属水系可推测,原先①①①湖泊及其水系为南部河流的上游河段,由于南侧地区形成新的分水岭,湖泊南部河道发生流向改变,后因无水流汇入,造成断流,故B正确;如果是狭长湖盆,堆积物应该比较细小,而①①①南侧高地上谷底存在卵石堆积,A错误;如果是冰川或泥石流,则堆积物应该大小不一,杂乱无章,故排除CD。
故选B。
3.由上题分析可知,MN一线形成新的分水岭,造成①①①湖泊南部河道改向,故该处应为断裂带,且MN 一线南部地势相对抬升,形成分水岭,北部相对沉降,积水成湖,A正确,B错误;如果发生褶皱,不会保持原有的水系形态完整,排除CD。
故选A。
(2023·海南卷)水源涵养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其特有结构与水相互作用,将水分保持在生态系统的过程与功能。
2021年广东省卓越联盟高考地理测试试卷(二)(附答案详解)
2021年广东省卓越联盟高考地理测试试卷(二)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2021·广东省·模拟题)象草原产于非洲热带区域,为多年生丛生大型草本植物(如图),是非常优质的牧草,常具地下茎,秆直立,生态适应性很强,已引种栽培至印度、缅甸、大洋洲及美洲,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据此完成1~3题。
最适宜象草生长的气候条件是()A. 温暖湿润B. 凉爽干燥C. 炎热少雨D. 低温多雨2.(2021·广东省·模拟题)象草原产于非洲热带区域,为多年生丛生大型草本植物(如图),是非常优质的牧草,常具地下茎,秆直立,生态适应性很强,已引种栽培至印度、缅甸、大洋洲及美洲,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据此完成1~3题。
推测象草具有的生态特征是()A. 叶片细短B. 植株矮小C. 产草量低D. 根系发达3.(2021·广东省·模拟题)象草原产于非洲热带区域,为多年生丛生大型草本植物(如图),是非常优质的牧草,常具地下茎,秆直立,生态适应性很强,已引种栽培至印度、缅甸、大洋洲及美洲,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据此完成1~3题。
我国江西、四川等地引种非洲象草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 灌溉水源B. 土壤肥料C. 冬季低温D. 平坦土地4.(2021·广东省·模拟题)大城市近郊农业发展深受城市的影响,大多成为城市的“菜篮子”和“后花园”。
蔡甸区位于武汉中心城区的西南部,农地流转现象明显。
如,玉贤街山地因不适宜发展大规模粮食种植,但可以流转后发展花卉苗木和休闲旅游,以“中国园艺小镇”而闻名。
如图示意2007-2017年蔡甸区和中国农地流转面积变化。
据此完成4~6题。
图示时期内,蔡甸区农地流转()A. 速度持续加快B. 累计规模先减后增C. 规模逐年减少D. 趋势与全国较一致5.(2021·广东省·模拟题)大城市近郊农业发展深受城市的影响,大多成为城市的“菜篮子”和“后花园”。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实验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实验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读某岛地形图,完成问题:41. 从成因上看,与该岛成因相同的岛屿是A. 崇明岛B. 夏威夷群岛C. 塔斯马尼亚岛D. 大堡礁42. 台湾岛上的河流具有短小流急、水力丰富的特点,与这一特点无关的是A. 岛屿面积狭小B. 地形以山地为主C. 降水丰富D. 森林覆盖率高43.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降水相对较多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参考答案:41. C 42. D 43. C41. 根据轮廓判断,该岛是台湾岛。
从成因上看,是大陆岛。
与该岛成因相同的岛屿是塔斯马尼亚岛,也是大陆岛,C对。
崇明岛是泥沙沉积形成的河心岛,A错。
夏威夷群岛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B错。
大堡礁是珊瑚虫遗体堆积形成的珊瑚岛,D错。
42. 台湾岛上的河流具有短小流急、水力丰富的特点,与这一特点无关的是森林覆盖率高,D无关,选D。
岛屿面积狭小导致河流短,A有关。
地形以山地为主导致水流急,落差大,B有关。
降水丰富,水量大,水流急,水能丰富,C有关。
43. 图中①②位于东南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A、B错。
图中③地位于夏季东南季风和冬季东北季风的迎风坡,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C对。
④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D错。
点睛:从成因上看,台湾岛、塔斯马尼亚岛都是大陆岛。
夏威夷群岛是火山岛,大堡礁是珊瑚岛。
台湾岛上的河流具有短小流急、水力丰富的特点,与岛屿面积、地形、降水有关。
东北部位于夏季东南季风和冬季东北季风的迎风坡,年降水量最多。
2. 图中表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与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
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一年中影响南半球的时间较长C.滞后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 D.盛行下沉气流参考答案:C3.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关于甲、乙两地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北温带B.乙地位于西半球C.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D.甲、乙两地均位于流域分水岭11.甲、乙两地相似的地理环境特征有( )A.海拔高于四周 B.气候较周边地区凉爽C.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小D.植被以草原为主参考答案:10.C 11.D甲地位于南非高原,属于南半球,乙位于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属于东半球,排除A、B。
风水两相侵蚀研究现状及我国今后风水蚀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16卷第2期2002年6月水土保持学报Jour nal of Soil and Water Co nser vationV ol.16N o.2Jun.,2002风水两相侵蚀研究现状及我国今后风水蚀的主要研究内容海春兴1,3,史培军2,刘宝元1,严 平2(1.北京师范大学资环系,北京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资源所;3.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摘要:土壤侵蚀的主要方式是风蚀和水蚀,对其研究历史较长,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我国,由于独特的季风气候和地理位置,风水两相侵蚀面积广布。
风水两相侵蚀不是简单的风蚀加水蚀,而是一个相互作用呈周期循环的复杂体系,国内外关于风水两相侵蚀的研究较少。
在阐述风水驱动因素的基础上,说明了我国一些基本的风水两相侵蚀类型,并对风水两相侵蚀的复杂性进行描述。
今后在对这些类型研究的基础上,可进一步确立风水侵蚀交错带的范围及分布,并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对待,这对全国生态环境的整治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风蚀; 水蚀; 两相侵蚀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42(2002)02-0050-03Research Status of Wind and Water Double Erosion and Its Main Study Content in FutureHAI Chun-x ing1,3,SHI Pei-jun2,LIU Bao-yuan1,YAN Ping2(1.D ep ar tment of Resource and Env ironmental Science,Beij ing N ormal U niversity,Beij ing100875; 2.I nstitute of Resour cesScience,B eij ing N or mal U niv er sity;3.D ep ar tment of Geogr ap hy,I nner M ongolia N ormal University,H ohehot010022) Abstract:T he main w ay of soil erosion are w ind erosion and w ater erosion,which have been studied for long time and primary understood the process.Since the particular monsoon climate and geography position in China,that area of double erosion are w idely.Double erosion are not w ind erosion plus w ater erosion simply,it is a com plex system in w hich mutual action and recy cle.Double erosion study is little inside and outside nation.The complex of double erosion is described,explain ty pe of double erosion based on ex patiating drive factor in China.Area and distributing of double erosion are established after those ty pes studied.See it as a particular region,this is very im-portant to environm ent repairing and realization strategic of w est exploitation.Key words:w ind erosion; w ater erosion; double erosion1 引 言土壤侵蚀过程中,由于受气候条件、下垫面状况及人为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土壤侵蚀类型,诸如,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和工程侵蚀等。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泥沙研究成都2000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区域界定原则、方法与指标研究徐建华呼怀方刘淑丽李婷王建林(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郑州 450004)摘要本文讨论了对黄河下游造成严重淤积危害的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区域界定的原则、方法与指标,并界定了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区域,面积为7.86万km2。
关键词多沙粗沙区界定原则指标面积黄河中游1 界定原则确定多沙粗沙区区域界定的原则是合理界定多沙粗沙区区域的前提。
资料分析表明,黄河产沙主要集中在中游黄土高原,泥沙堆积区主要集中在下游,1950–1995年实测每年约有13.7亿t (龙门、华县、河津、壮头、黑石关、武陟六站之和)泥沙进入三门峡库区和下游河道,其中粒径≥0.025mm的泥沙占49.4%,粒径≥0.05mm的泥沙占22.5%,每年约有3.72亿t泥沙淤积在三门峡库区和下游河道中,其中粒径≥0.05mm的泥沙占42.3%,即平均每年1.57亿t;粒径≥0.025mm的泥沙占72.8%,即平均每年2.70亿t.黄河大量泥沙,特别是粗泥沙的淤积,造成库容损失,河道形态恶化,给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和防洪带来严重的危害,同时这些泥沙的流失与沿程淤积,也给农业生产、水利设施(水库等)和交通运输及生态环境等带来危害。
为了找出对黄河下游淤积危害最大的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采用既是多沙区又是粗沙区的二重性原则,进行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区域界定。
这里所说的多沙区,是指输入给黄河泥沙较多的地区,这些泥沙绝大多数都会输入到三门峡库区和下游河道。
资料表明,这些地区一般都是高含沙洪水地区,且全沙输沙模数很大。
粗泥沙区是指产生的泥沙颗粒较粗,是这些泥沙造成了三门峡库区和下游河道的严重淤积。
虽然风沙区的泥沙颗粒较粗,但风沙区洪水较小,同时也缺少粒径<0.01mm以下的细颗粒泥沙作为骨架,一般不易形成高含沙水流,也就是说,风沙区产生的泥沙总量很少,故该区不属粗泥沙区。
又如渭河流域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塬区,虽然全沙输沙模数较高,但泥沙较细,粗颗粒泥沙模数较小,称这些地区为多沙区,但不是粗泥沙区。
黄河的水文特征
黄河的水文特征黄河,中国的母亲河,东亚第二大河流。
黄河流域是中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黄河的水文特征对于环境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黄河的水文特征,包括水文特征的形成原因、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关的保护措施。
一、黄河的水量特征黄河是中国唯一自西向东流经的大河,流域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
黄河水文特征之一就是水量变化大。
黄河水量在不同季节和年份间波动较大,旱季水量明显减少,丰水期水位剧增。
这种水量变化对沿岸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黄河的悬沙特征黄河是世界上悬沙含量最高的河流之一,黄河水流湍急,冲刷力强。
悬沙特征使得黄河水质偏浑浊,这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土壤肥沃度提供了保障。
三、黄河的径流特征黄河的径流特征受到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浅秋到深秋是黄河径流的高峰期,而冬季和早春则为低谷期。
这种径流特征也导致了黄河的季节性洪水和旱灾,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洪和水资源利用措施。
四、黄河的水质特征黄河的水质受到悬浮物、营养盐和有机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由于沿岸农业、城市化进程等引起的人为因素,黄河水质逐渐恶化。
保护黄河水质,净化河道环境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黄河的生态特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既有水土流失等问题,也受到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保护黄河河道、恢复湿地生态、限制农业面源污染等措施势在必行,以维护黄河流域的健康生态系统。
总的来说,黄河的水文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
保护黄河水资源,维护黄河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使命。
愿我们共同努力,让黄河水文特征更加和谐美好。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选择题1、我国地形类型多样,下列地形区与其描述对应正确的是()A.四川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B.柴达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C.云贵高原——我国最平坦的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答案:B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我国最平坦的高原是内蒙古高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读下图,判断正确的是()A.①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B.②是我国最平坦的高原——内蒙古高原C.③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四川盆地D.④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答案:A结合所学知识,天山山脉南侧的①地是我国的塔里木盆地,A对;大兴安岭东侧的②地是我国的最大平原东北平原,B错;横断山脉西侧的③地是我国的青藏高原,C错;秦岭北侧的④地是我国的华北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D错;故选A。
小提示:3、古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
下列反映坡向对气候影响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C.宁种阳坡一寸土,不种阴坡一尺地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答案:C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
阳坡光热条件较好,阴坡光热条件差,故“宁种阳坡一寸土,不种阴坡一尺地”,这反映了坡向对气候的影响。
选项A、B反映了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选项D描述的是梅雨天气,故C符合题意。
4、“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一曲《黄土高坡》唱醉了亿万听众。
歌词中的西北风和东南风反映了我国的哪种气候特征()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C.南北温差大D.海洋性特征明显答案:A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高考地理小专题——河床侵蚀、堆积(解析版)
高考地理小专题——河床侵蚀、堆积典型例题一:(2019·德惠市实验中学高三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不同季节、不同河段河床受侵蚀或者堆积作用影响变化明显。
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枯水期仓前以西河段河床升高,以东河段河床降低。
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
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的重要措施。
(1)简析缩窄江道前丰水期仓前以东河段河床的变化特征及原因。
(2)简述缩窄江道后钱塘江河口水文特征的变化。
(3)简析缩窄江道对该区域防洪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1)河床升高。
丰水期钱塘江流量大,输沙能力强;水流流至仓前以东后,河道变宽,加上受海水顶托作用的影响,流速变慢,泥沙堆积。
(2)水位升高,水位季节变化增大;流速变快,河流挟带泥沙量增加。
(3)滩涂减少,减弱了该区域的泄洪和蓄洪能力;入海口处海水顶托作用增强,泥沙沉积速度增加,不利于洪水下泄入海。
典型例题二:(2020·四川高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中段由山口流向山前冲积平原,最终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消失。
下图为克里雅河中段距今百万年以来不同时期的河床宽度、相对高度示意图,甲、乙、丙代表从早到晚不同时期的河床。
(1)简述图示克里雅河河床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2)推测近百万年来克里雅河流域降水量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随时间变化河床宽度变小,河床深度增加,河床海拔降低。
(2)早期流域内降水量大,理由是早期河床宽阔,说明当时降水补给量大,河流流量大;后来流域内气候变干,降水量逐渐减少,理由是之后河床逐渐变窄,说明降水补给量减少,河流流量逐渐变小。
典型例题三:(2018·南昌市第八中学高三期中)左图为“华北地区简图”,右图为“我国汉江流域示意图”。
高考地理微专题——风沙水问题
高考地理微专题——风沙水问题1.风沙活动成因(1)沙源①外地输沙:盛行风从上风地带将沙尘物质吹送至风沙活动地区沉积;河流从中上游地区搬运到风沙活动地区沉积。
②当地沙源:枯水期湖滩、河滩裸露,泥沙裸露;冬春季节地表缺少植被覆盖,表土裸露;耕地面积扩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地表裸露,增加沙源。
(2)动力①盛行风:风大、大风日数多;受地形影响(山口处狭管效应、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等),地面风速增强。
②不稳定的空气条件:如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或傍晚,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有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
③特殊天气、气候背景:干旱少雨、气温回升、蒸发旺盛,是风沙形成的温床;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
(3)植被:冬春季节植被稀疏,地表缺少植被保护,表土疏松,沙源丰富、易起沙。
2.风沙活动的危害(1)沙埋:埋压农田、村庄、工矿、铁路、公路、水源。
(2)风蚀:土壤肥力下降;大风袭击(毁坏房屋、刮翻火车、摧毁电杆,造成人、畜伤亡)。
(3)污染大气:沙石、浮尘弥漫,空气浑浊,危害人体健康。
(4)影响生产、生活:影响交通出行与安全、室外作业等。
3.风沙活动的防治(1)工程措施:①阻沙:设置沙障阻挡风沙;②固沙:设置草(石)方格,固定沙面。
(2)生物措施:①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建设,保护和恢复植被(保育自然植被、植树造林、种草等),防风固沙;②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
(3)组织管理措施:①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控制农牧业生产规模;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③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机制;④制定并严格实施防沙治沙的相关法律法规;⑤对风沙危害严重地区实施生态移民。
[实例应用提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
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
开封市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大面积种植红薯却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
某农业公司采用“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很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
黄河多次改道的自然原因
黄河多次改道的自然原因
1.泥沙淤积严重:黄河上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土壤质地疏松、植被覆盖率低,雨水冲刷导致大量泥沙被携带入河。
到了下游平原地带,水流速度减缓,携沙能力减弱,造成泥沙大量沉积,使得河床逐年抬升。
这种现象在历史上被称为“善淤”,是黄河改道的根本原因之一。
2.地形地貌影响:黄河中下游地形平缓,河道坡度小,河水流动易受地势左右。
在山东丘陵和华北平原交界处,黄河面临北上或南下的选择,受到地质构造活动及地壳变迁的影响,原有的河道可能因地形变化而无法继续维持,从而寻找新的出海口。
3.洪水灾害频繁:黄河流域降雨分布不均,夏秋季节集中且强度大,容易形成山洪暴发,河流流量突增,对原本已经抬高的河床构成巨大冲击力,易于发生决口甚至大规模改道。
4.河漫滩演变与湖泊洼地作用:黄河在历史上曾经通过一系列湖泊洼地和河漫滩区域,这些地方往往成为洪水时的天然滞洪区。
当洪水过后,河流可能会改变原有路径,流向更容易排水的新通道。
水土保持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有效防风距离:在林带防风距离内,能够有效地起到防护作用的距离即为有效防护距离。
它可分为相对和绝对有效防护距离。
2.水土保持林:是在水土流失地区营造的以减缓地表径流和土壤冲刷,减少江河库塘泥沙淤积,保持和恢复土地肥力,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稳定高产,保障交通、水利、水保工程安全的一种防护林。
3.林带结构:指林带内树木枝叶的密集程度和分布状况,亦即林带侧面透光孔隙的多少及分布状况。
4.坡式梯田:在坡面上每隔一定距离,沿等高线开沟筑埂,将坡面分割成若干等高带状的坡段,用来截短坡长拦蓄部分径流,减轻土壤侵蚀。
除开沟筑埂部位改变了小地形,其余坡面仍保持原状,故称坡式梯田。
5.林带胁地:在林带使附近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而造成减产,这种现象即为林带胁地。
产生胁地的主要原因有:①林带树木根系向农田延伸,夺走了一部分水分和养分;②林带树冠遮荫,影响了林带附近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6.自然侵蚀:在自然状态没有人类活动干预的情况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
加速侵蚀:随着人类的出现,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状态,加快和扩大了某些自然因素作用所引起的地表土壤移动过程,直接或间接地加快了土壤侵蚀速度,使侵蚀作用大于土壤形成的速度,导致土壤肥力每况愈下,理化性质变劣,甚至使土壤遭到严重破坏。
7.层状侵蚀:又称“片状侵蚀”,当降水在坡面上发生溅蚀,降雨强度超过渗透速率时,地面形成泥沙浑浊的薄层水流,把土壤可溶性物质及比较细小的土粒以悬移方式带走,使整个坡地土层均匀减薄。
细沟状侵蚀:在较陡的坡耕地上,暴雨过后,坡面被小股径流冲刷,形成许多细密的小沟,这些细沟基本上沿着流线的方向分布。
8.重力侵蚀:以重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
重力侵蚀的发生,是在其它外营力特别是水力侵蚀的共同作用下,以重力为其直接原因所引起的地表物质移动形式。
以重力为主要动力的侵蚀形态主要有陷穴、泻溜、崩塌和滑坡等。
9.土壤侵蚀广度:指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百分数。
中国砂土分布总结
中国砂土分布总结引言砂土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类型,其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
具有较大颗粒的砂土对于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总结中国砂土的分布情况,包括其形成因素、主要分布区域以及对农业和环境的影响。
形成因素砂土的形成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形成因素:1.岩石和矿物质:砂土的主要成分是石英颗粒,其来源于岩石和矿物的风化和磨粒。
2.水力作用:河流、湖泊和海洋的侵蚀作用将岩石破碎并悬浮在水中,形成砂土。
3.风力作用:风力通过风化和磨损作用将砂粒吹到远离其原始来源的地方,形成沙丘和砾石。
主要分布区域中国的砂土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区域:1.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砂土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份。
该地区的砂土以风力作用形成的黄土丘陵为主,适宜农业发展。
2.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等省市,该地区的砂土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山前、华北平原和渤海湾沿岸。
砂土质地疏松,有利于农业灌溉和排水,但容易发生土地沙漠化。
3.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等省市。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土壤主要由河流冲积而成,砂土分布较广,有利于农业生产。
4.华南地区: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该地区的砂土主要分布在河口平原和海岸带。
砂土质地疏松,适宜耕种和种植经济作物。
对农业的影响砂土的特点对农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影响:1.透水性强:砂土的疏松结构使其透水性较好,农田排水能力强,有利于农作物根系发展和土壤水分调控。
2.保湿性差:砂土对水分的保持能力较差,容易干旱,需要加强灌溉措施,以确保农作物的水分需求。
3.肥力较低:砂土的肥力较低,容易水分和养分流失,需要施加有机肥料和合理的农业耕作措施来改善土壤质量。
对环境的影响砂土的分布也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影响:1.沙漠化问题:部分干旱地区的砂土容易发生土地沙漠化,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和农业资源的损失。
需要加强防护,实施植被恢复和土地治理。
高中地理试卷
高中地理试卷一、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渤海是北半球纬度最低的结冰海区,每年冬季渤海都会有海冰发生,冰期3~4个月,每年的12月为初冰期,1~2月中旬为盛冰期,2月下旬~3月初为融冰期。
在融冰期,流冰受海流影响会发生漂移。
海冰灾害是渤海冬季的主要海洋灾害。
图示意常年渤海海冰生消变化。
(1)指出渤海海冰灾害危害较大的行业,推测我国海冰监测的主要方法。
(2)简述辽东湾海冰的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辽东湾海冰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水复合侵蚀共同塑造了干旱区独特的水-沙关系,沙漠与河流镶嵌分布。
无定河是黄河中游的一级支流,其流域处于干旱区向湿润区转变的气候过渡带,是典型的风水复合侵蚀区。
研究表明主导风向与河道夹角不同,引起风水交互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也不同,进而影响河岸沙丘的形成与发育。
沙丘一般能蓄调水分,涵养水源。
无定河流域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的重点区域,一系列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减少了流域的侵蚀产沙量,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河流年径流量有所下降,造成河湖系统与沙地之间的水量平衡被打破。
图为1990年和2020年无定河流域景观变化图。
(1)1990年无定河北岸较南岸沙丘面积明显较大,请从风向和沙源的角度分析原因。
(2)比较无定河南北两侧支流在不同外力作用下对流域产沙贡献的差异。
(3)描述1990-2020年无定河流域景观面积的变化特征。
(4)有学者预测该地部分沙丘将会活化,请从水量平衡的角度做出解释。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既是开都河的尾闾湖(尾闾湖:河流尾部所形成的湖泊),又是孔雀河的源头。
博斯腾湖湖水补给包括地表水入湖补给、地下水入湖补给、湖面降水和农田灌溉排水入湖四部分,开都河是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以来,博斯腾湖流域进入大规模开发期,与1958年相比,2002年流域灌溉面积增加了两倍多。
黄河中游含沙量大的原因
黄河中游含沙量大的原因
黄河中游富含沙粒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黄河下游地区的冲淤作用是沙子大量堆积的重要因素。
河床之下,每一次洪水侵袭都会把河道奔腾的河水所带的沙砾聚集在一起,逐渐形成
淤积地。
2、黄河沿江河道险滩溃坝破坏,大量沙粒被冲刷到河流中。
每次黄
河汛期,大河水体流动时,经常会引发河道溃坝,大量沙子被河水给冲走,被带入河流。
3、河道改造的作用也是沙淤聚集的重要原因。
对河段进行扩能、淤
洴整治,会影响河流的水流,使河水带入河道中的沙粒增多,从而加剧黄
河河道中游掩满沙砾的现象。
田林县十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课后练习含解析新版湘教版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题一:下列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河是东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B.黄河下游支流众多C.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水量丰富D.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积题二:读图,对黄河干流各河段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黄河流域无结冰期B.①河段水流平缓C.②河段有凌汛现象D.③河段为地上河题三:读“黄河流域简图”,回答(1)~(2)题。
(1)图中河段③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是()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2)黄河“地上河”景观主要出现在河段()A.①B.②C.③D.④题四:读黄河水系图,完成1~2题。
1.关于黄河流经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源头位于唐古拉山脉B.上游全部流经青藏高原C.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D.下游流经江淮平原2.黄河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长度较短,结冰期较长B.中游为地上河,没有支流注入C.流域内降水量小,蒸发量大D.含沙量大,汛期较短题五:读黄河示意图,关于图中甲、乙两段水能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地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能资源丰富B.甲地水量较小,水能资源缺乏,乙地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C.两地均位于我国地势交界处,落差大,水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D.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题六:黄河流经我国9个省级行政区域,支流众多,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读“黄河水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①和④B.B山脉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C.A山脉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C处是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2.在黄河干流③处修建的著名的水利枢纽工程是()A.龙羊峡B.刘家峡C.三峡D.小浪底题七:三门峡是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下表为某年三门峡库区冲淤数据。
时段7月6日至9日7月10日至8月2日8月3日至9日平均流量(m3/s)5069 1519 3908平均含沙量(kg/ m3)391 52.7 3690.20 -0.114 0.104泥沙淤积量(×103t)读表,从表中信息可知()A.流量越大,含沙量越小B.流量越大,泥沙淤积量越小C.淤积量与含沙量毫无关系D.为减轻泥沙淤泥,三门峡水库定期泄洪排沙题八:阅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河水沙通量的变化规律
黄河水沙通量的变化规律
黄河水沙通量的变化规律主要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1. 季节变化:黄河的水沙通量在不同季节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
春季是黄河的主汛期,此时山区融雪、降水增多,导致水沙通量大幅增加;夏季是雨季,降雨量增加导致水沙通量有所增加;秋季降水减少,水沙通量逐渐减小;冬季降雪和降水较少,水沙通量最低。
2. 断面位置:黄河的断面位置也会影响水沙通量的变化规律。
黄河上游区域的山川地形复杂,融雪和降水量较大,导致上游的水沙通量较大;而下游平原地带地势平坦,降水量较少,水沙通量较小。
3.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也会对黄河水沙通量的变化规律产生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黄河流域的降水量、融雪和冰川融化速度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黄河水沙通量的大小。
4.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水沙通量的变化也有一定影响。
黄河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导致黄河河床上的泥沙含量增加;而下游地区的水库调节、水利工程建设等也会对黄河的水沙通量产生影响。
总体来说,黄河水沙通量的变化规律受到季节、断面位置、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但不论受何种因素的影响,黄河水沙通量的变化趋势都是多变的,且有时呈现较大的波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形 成 了不 同的地 域 类 型;进 而 划分 了风 力 作 用 主 导类 型、风 水 两 相作 用 主 导 类 型和 水 力 作 用 主 导类 型等 3种 类型 ;认 为产沙模 数 与年 降水 量 、年 沙 尘 暴 日数 和 风 水 两相 作 用 指标 之 间存 在 着非 线性 关 系,在这 3个 关 系 中,均表 现 出 一个 产 沙模 数 的峰 值 区 ,与之 相 对 应 的 年 降 水 量 为 3 O 5 一
维普资讯
自美井荸j展 第1卷 第1 2 7 月 . 建 , 7 期 0 年1 0
4 9
黄 河 中游 风 水 两 相 作 用对 侵 蚀 产沙 地 域 分布 的影 响 *
许 炯 心
中 国 科 学 院地 理 科学 与 资源 研 究 所 ,北 京 1 0 0 011
( m 、多 年平 均 年 最 大 含 沙 量 ( m 和 有 观 测 记 c ~) C )
游河 口镇 至龙 门 区 间 ,包 括 了所 有 进行 过 系 统 的悬 移质 泥沙 测验 的支 流. 研究 区位 于风 蚀一 水 蚀 交 错
黄河 中游 流域 以其 居 于世 界 首 位 的高 强度 侵蚀 产 沙 ,备受 国内外研 究 者 的关 注.对 于这 种 高 强度
侵 蚀产 沙过 程形 成 机理 的研 究 , 已有 大量 的成 果 问
位 置 ,大致 在年 降水量 等 值线 3 O 5 O 5 一 5 之 间和 mm 年 降沙 尘暴 日数 1 —5 5 间 .这 一 范 围 已是 水 力 、 d之
40 5 mm,年 均沙 尘 暴 日数 为 5 1 ,风 水 两相 指 标值 为 3 一 8 — 5 d O Omm ・d 。 这 些 成 果 丰 富 了著名 _.
的 L n b i- e u a g enS h mm 关 系的 内涵 ,为其形 成机 理提 供 了一个 新 的解释 . 关键 词 侵蚀 产沙 风水两相作用 黄河中游
风 力交 互作 用 的地 区. 侵 蚀 产 沙 中心 区 与水 力一 风
世 [ . 前人 的研 究 表 明 ,黄 河 中游 产 沙 模 数 表 现 1 ] 出鲜 明 的地域性 分 布 规律 ,在 中游 支 流窟 野 河 上 中 游 、秃尾 河 中游 、佳 卢河 中游 、无 定 河 上 中游 、泾 河上 游支 流 马连河 流 域 、渭 河 支 流散 渡 河 、葫 芦 河 流域 ,存 在着 一系 列 的产 沙模 数 高值 区 ,该 处 的产
数则 按 同一方 向递 减 .上 述 产 沙 强度 中心 区所 在 的
1 研 究区概况 、资料来源 与研究方 法
本 研究 涉 及 黄 河 的 4 O余 条 支 流 ,主 要 位 于 中
2 0 —21 0 60— 7收稿 ,2 0 —53 0 60— 1收修 改 稿
* 中国 科 学 院 地 理科 学 与资 源 研 究 所 延 伸 支 持 项 目 ( 准 号 :C I 批 X OG— AO -o ) 国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 准 号 :4 2 1 1 ) 国 家 自然 科 4 8、 批 0 70 9 、 学 基 金 委 员 会 和水 利 部 黄 河 水 利 委 员 会 联 合 基 金 ( 准 号 :5 2 9 8 ) 目 批 0300项
本 文所 涉及 的悬 移 质 泥 沙输 沙 量 、输 沙 模 数 、含 沙 量 及悬 沙 粒 度 资 料 ,均 来 自流 域 有 关 支 流 水 文 站 , 包括 中值 粒 径 D 。 ,大 于 0 0 百 分 比( os 、 .5 mm . ) o 小于 0 0 百 分 比( <. ) .1 mm r 。 以及 多 年 平 均含 沙 量 。
E ma :x j @ is r. c c - i l ux g n r a . n
维普资讯
5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投井手遗展 第1卷 第1 2 7 月 . 7 期 0 年1 0
平 均 的方 法 ,沙 尘 暴 日数 则 采 用 算 术 平 均 的 方 法.
力 交互 作用 区具 有 相 同 的空 间 分 布 ,这 种 空 间上 的 重 合是 否意 味着 某 种 成 因上 的关 联性 ? 对 于黄 土 高
原 风力 水力 交互 作 用 区 的侵 蚀 过 程 ,前 人 已进 行 了
一
些研 究 ,并提 出了 风力 一水 力 两 相 侵 蚀产 沙过 程
的概念 [ 1 .本 文将 从侵 蚀 动力 和产 沙 强度 的宏 观地 域 分 布 的相关 性 人 手 ,对 此 进 行进 一 步 研 究 ,以寻 求 黄河 中游 多沙 、粗 沙 区高 强度 侵 蚀 产 沙作 用 的成
因机制 .
沙模 数等 值线形 成 闭 合 的高 值 中心 [ .这 些 高 值 中 9 ]
心从 东北 向西南 呈 现 规 律性 的分 布. 与 此 同 时 ,黄
河 中游 地 区年 降水 量 和 年沙 尘暴 日数也 表 现 出有 规 律 的分布 ,年 降水 等值 线 和 年 沙尘 暴 日数 等值 线 大 致平 行 ,年 降水量 从 西北 向东 南 递增 ,年 沙尘 暴 日
摘 要
着 眼于风 力 、水力 两相 作 用 ,对 黄 河 中游 风 沙一 黄 土过 渡 带高 强度 侵 蚀 的形 成 机 理 进 行
了研 究,并提 出用 某 一地 点年 降水量 P 与年 均 沙尘暴 日数D 比 P / 来 定 量表 达风 力 、水 力 之 D 两相 作用 ,称 为风 水 两相作 用指 标 .研 究表 明,风 水 两 相作 用 通 过 对 泥沙 供 应 条 件 的调 节 ,来 控 制 悬移 质泥 沙 的粗 细颗 粒搭 配 关 系 ,并进 而 实现 最优 组 合 ,从 而使 水沙 两 相 流 的输 沙 能力 得 到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