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1950年代初期的“苏联书写”
孙犁 经历了美好的极致
孙犁经历了美好的极致孙犁(1913-20XX年)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
孙犁是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独具风格、成就卓著的文学大家。
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但是他说“我最喜爱我写的抗日小说,因为它们是时代、个人的完美的真实的结合”。
在《文集自序》中,他总结自己的创作活动说:“我的创作,从抗日战争开始,是我个人对这一伟大时代、神圣战争所作的真实纪录。
其中也反映了我的思想,我的感情,我的前进脚步,我的悲欢离合。
”在晋察冀作家中,孙犁是先有了丰厚的理论积累才投入文学创作的。
在高中阶段他就对社会科学、文艺理论有了浓厚的兴趣。
1937年冬,孙犁还没有正式参加革命工作,就在《红星》杂志上发表了长篇论文《现实主义文学论》,其中引文较多,王林看了后开玩笑说:“你怎么把我看过的一些重要文章都摘进去了?”主编路一却对这篇洋洋万言的论文十分满意,很欣赏行文之间那股热情和泼辣之力,向人推荐说:“我们冀中真有人才呀!”不久,孙犁又在《冀中导报》上发表了《鲁迅论》,占了整整一版的篇幅。
在晋察冀,孙犁是以创作新诗开始其革命文学生涯的。
1939年他写下三首小叙事诗《儿童团长》、《梨花湾的故事》和《白洋淀之曲》。
后来几年又陆续写过几首新诗,诗评家评论这些诗与其他诗人的作品一起,为晋察冀的“叙事诗写作开出了一条扎实的路”。
抗日战争时期,孙犁最高的文学成就还是短篇小说创作。
孙犁在发表诗歌作品的同时,相继发表了《一天的工作》、《邢兰》等小说,此后短篇小说创作就成为孙犁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
1942年孙犁在《晋察冀日报》副刊上发表的短篇小说《丈夫》和到延安后1945年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荷花淀》、《麦收》、《芦花荡》及被称为《荷花淀》续篇的《嘱咐》等短篇小说,实践了他自己的小说理论,形成了成熟的文学风格,确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荷花淀》是受一个真实的战斗故事的启发写成的。
当孙犁还在阜平山区工作时,从冀中来的一位同志,曾向他讲了两个战斗故事,一个是关于地道的,一个是关于水淀的,前者他写成了《第一个洞》,后者写成了《荷花淀》。
初中语文 七年级上册名著选读《白洋淀纪事》知识点整理与习题精选
《白洋淀纪事》知识点整理及习题精选一、作品简介《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小说、散文选集,曾被评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包括作者从1939年到1950年所写的绝大部分短篇小说、散文、特写、通讯等,主要表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冀西地区人民的斗争和生活,赞颂了他们热爱祖国、淳朴善良、机智勇敢等精神品质,深情讴歌了战争年代的人情美、人性美。
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选录了《芦花荡》《荷花淀》《光荣》《嘱咐》《采蒲台的苇》等四十篇经典作品《荷花淀》与《芦花荡》这对“姊妹篇”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作品。
本书在叙事的同时注重写景和抒情,充满诗情画意,代表作《荷花淀》有“诗体小说”之称。
二、作者简介孙犁(1913—2002),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芸夫,“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开始使用的笔名,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十二岁岁开始接受新文学,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45年发表短篇小说代表作《荷花淀》。
“七七”事变前夕,在白洋淀地方小学教书,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步人文坛。
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文学评论集《文学短论》等。
孙犁的作品极具特色,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茅盾称之为“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三、篇章概括作品共刻画了六十多个性格鲜明的妇女形象,每个短篇虽然只刻划了一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但总起来看,就勾画出了根据地妇女的生活,和她们在战斗中锻炼成长的过程。
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下面不属于《白洋淀纪事》的一项是( D )A.《芦花荡》B.《荷花淀》C.《光荣》D.《哦,香雪》2.下面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C )A.《白洋淀纪事》一书的作者是孙犁,他是“山药蛋派”代表作家。
B.《荷花淀》主要讲一个老头子护送姐妹两人坐船,姐姐被日本鬼子打伤,老头子设计将鬼子杀死在白洋淀里。
孙犁小说的诗性品格
孙犁小说的诗性品格引言风格,是一个作家创作成熟的标志,意味着作品达到了较高的艺术造诣,因此,拥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许多作家追求的目标。
然而,风格的形成却与多种因素有关,除了内在的艺术气质和创作个性外,题材的选择、人物的塑造、艺术的构思、语言的风格以及意境的营造等都在发挥着作用。
在当代作家中,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可谓屈指可数,孙犁应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小说家,孙犁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中从来不曾统领创作的潮流,他总是保持着自己一贯的审美追求,进行扎实的艺术创作,成为文坛上“一面永不褪色的艺术旗帜”。
他的小说以清新、淡雅、隽永的风格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
孙犁的小说为什么会有这样持久的艺术感染力呢?从文体上看,这来源于它所具有的独特的诗性品格。
那么,孙犁小说的诗性品格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作家创作诗性品格小说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孙犁以《荷花淀》为代表所开创的“荷花淀”风格小说对中国当代文学又产生了哪些影响?本文即以他早期的一系列短篇小说为例,通过其诗性品格的解析,来探讨孙犁小说的艺术魅力以及“荷花淀”风格小说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深远影响。
本论一、孙犁小说诗性品格的具体表现:(一)、重大题材的诗意解读20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此战火纷飞,硝烟弥漫。
中国人民饱受着日军的蹂躏和战争的苦难,但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
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战斗。
经过八年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随后,中国爆发了内战,中国人民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动派进行了最后的战斗,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这块饱受战争创伤的土地上建立了新中国,并对社会生活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革,如农村土地改革,建立农村生产合作社等。
孙犁早期的小说就是以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为背景的。
我们考察孙犁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短篇小说,应当说,在题材的选取上,属于人们习惯称之为“重大题材”的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题材,并且在他的笔下,常将二者合二为一,即描绘与书写北方农村所经历的革命风云变幻和社会历史变迁。
浅析孙犁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
浅析孙犁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论文摘要:《铁木前传》是孙犁解读发生在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作品。
它似乎表现出对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迎合,但另一方面作者在具体的创作中又不自觉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离,从而使小说在创作意图、价值判断与情感取向等方面都呈现出与主流话语的裂隙。
“1956年上半年“双百方针”的提出,无疑为文艺活动提供了较为宽松、自由的氛围。
在这一创作实践与理论探讨的背景下,作为一名鲁迅及五四启蒙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文化精神的践行者。
”①《铁木前传》的问世展示了新颖的文学主题:在乡间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独有的生活形态,无论是坚持时代的所谓正确方向,还是任性落后,都有其生活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
一、主流意识形态规范下个人情感的凸现土地改革后劳动农民中间发生分化,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这是社会主义革命初期农村生活的主流和本质。
“既然是政治,国家的大功和法令,它必然作用于人民的现实生活,非常广泛深远。
文艺不是要反映现实生活吗?自然也就要反映政治在现实生活里面的作用、所收到的效果。
这样,文艺就反映了政治。
政治已经在生活中起了作用,使生活发生了变化,你去反映现实生活,自然就反映出政治。
政治已经到生活里面去了,你才能有艺术的表现。
”②孙犁主要向读者揭示的并不是当时非常时髦的“阶级斗争,两条道路斗争”的理论,也不是让读者接受他在作品透露的某些政治见解。
他通过自己塑造的人物形象,来外化自己心灵里的社会思考。
《铁木前传》的写作也是如此。
它的起因,好象是由于一种思想。
这种思想,是我进城以后产生的,过去是从来没有的。
这就是:进城以后,人和人的关系,因为地位,或因为别的,发生了在艰难环境中意想不到的变化。
我很为这种变化所苦恼。
确实是这样,因为这种思想,使我想到了朋友,因为朋友,使我想到了铁匠和木匠,因为二匠使我回忆了童年,这就是《铁木前传》的开始。
③铁凝在也谈到了《铁木前传》:“我依然深深地受着感动。
写孙犁的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4篇)
写孙犁的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4篇)-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
戴套袖的孙犁先生①铁凝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我的家庭鼓励了我这妄想。
父亲为我开列了一个很长的书目,并四处奔走想办法从已经关闭的市级图书馆借出那些禁读的书。
在父亲喜欢的作家中,就有孙犁先生。
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他的朋友、《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
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
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
徐光耀老师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
那年我十六岁。
现在想来,以那样的年龄说出这样一番话,实在有点不知深浅。
但能够说明的,是孙犁先生的作品在我心中的位置。
1979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作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
秋天,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
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
我带了信,在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
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
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
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
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
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
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
丢了怪可惜的。
”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
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
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
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
孙犁主要作品
孙犁主要作品
《白洋淀纪事——采蒲台的苇》记事散文性短文,被选为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亡人逸事》,被选为高中语文苏教版《语文》必修二课文;
《报纸的故事》被选为北师大版第十一册《语文》课文。
散文
《相片》《识字班》《第一个洞》《游击区生活一星期》《三烈士事略并后记》《塔记》《王凤岗坑杀抗属》《采蒲台的苇》《安新看卖席记》《张秋阁》《光复唐官屯之战》《学习》《宿舍》《节约》《小刘庄》《挂甲寺渡口》《厂景》《访旧》《婚俗》《一天日记》《回忆沙可夫同志》《黄鹂》《石子》《<善闇室纪年>序》《伙伴的回忆》《服装的故事》《悼画家马达》《删去的文字》《童年漫忆》《谈赵树理》《谈柳宗元》《吃粥有感》《<红楼梦>杂说》《<方纪散文集>序》《书的梦》《画的梦》《戏的梦》《夜思》《悼念李季同志》《乡里旧闻》《同口旧事》《新年悬旧照》《报纸的故事》《亡人逸事》《芸斋琐谈》《母亲的回忆》《青春余梦》《芸斋梦余》《猫鼠的故事》《夜晚的故事》。
孙犁的简介
孙犁简介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
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创始人。
《荷花淀》《嘱咐》是其代表作。
孙犁的小说秀雅、隽永,有“诗人型和音乐型的小说家”的美称。
1977年开始,致力于散文创作,间有评论和小说发表。
新时期,孙犁的作品以思想的深邃、境界的超然、文体的创新、艺术风格的鲜明和炉火纯青,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从20世纪40年代起,孙犁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通讯报告集《农村速写》,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等,论文集《文学短论》。
孙犁到安新县同口镇小学任教,他在这里初步了解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在创作题材和思想感情上都有所积累,白洋淀成为他以后最优秀的作品中人物故事的背景。
1937年冬,他参加党领导的抗日运动,在冀中地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1939年,孙犁到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冀西山区的阜平城,在刚成立的晋察冀通讯社做通讯指导工作。
1944年,孙犁到延安,在鲁迅文艺学院学习和工作。
1945年重返冀中参加土改。
1949年后,到天津日报社工作。
从1939年起,先后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后又创作了《风云初记》《铁木前传》等长、中篇小说。
关于孙犁作品。
“五四”以来的小说创作中存在一条乡土文学的脉络。
鲁迅先生最早即被称为乡土艺术家,他本人也曾从乡土文学的角度评述过文学研究会的一些青年小说家的作品,之后有更多人写出这类小说。
他们主要写的是农村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风土人情。
例如鲁迅等人之写浙江,沈从文之写湘西,萧红萧军等人之写东北,以及蹇先艾之写贵州,废名之写湖北等等,留下了一系列的优秀作品。
从这个意义上看,赵树理之写山西,孙犁之写河北,各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物风情,继承了乡土文学的特点,进入这重要的传统。
但他们又有较大的差别。
上述乡土文学作家,当他们写作时,都已离开故乡,寓居各地,鲁迅先生曾将这种作品与“侨寓文学”相比。
孙犁简介
孙犁简介
孙犁简介
学习总结(1):
孙犁简介
孙犁,是一位中国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
早年曾当过
机关职员、小学教员。
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
1933年毕业于保
定育德中学,研究生。
1937年参加工作,任安新县同口镇小学教师,1939年后参加抗日工作,曾任河北抗战学院教官,晋察通讯社、晋察冀边区文联、晋察冀日报社及华北联合大学修改、教师
等职业,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师,《平原杂志》修改。
抗日战
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内从事宣传工作,曾任《晋察冀日报》修改。
1940年代发表的文集《白洋淀纪事》是其代表作,其中的小说
《荷花淀》运用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开创了荷花淀派。
1950年
代又发表了《铁木前传》、《风云初记》等作品。
2002年7月
11日晨六点病逝于天津,终年89岁。
学习总结(2):。
孙犁及其创作
❖ 它旳源头在山西省五台山东北旳泰戏山,穿 过太行山脉,挟带着黄土高原旳泥沙,往东 流入冀中平原,在献县和滏阳河汇合为子牙 河,最终经天津汇同大清河流入海河,东下 大海。
❖ 孙犁在自己旳作品里,这么形容着滹沱河:
❖ 在它旳发源地,“泉水从一条赤红色旳石 缝里溢出,鼓动着流沙,发出噗噗旳声音”, “溪水围绕着三座山流泄,溪流上面,盖着 很厚旳从山上落下旳枯枝烂叶,这里旳流水, 平静得就像躺在爱人怀抱里睡眠旳女人一样, 流动时,只有一点细碎 旳声响”。但是,当 它离开高山峡谷旳管束,流到冀中平原,它 就变得粗野起来了:“今年向南一滚,来年 往北一冲,自由自在地奔流” ,把它旳欢乐 或狂暴,倾泻到冀中人民旳头上。
孙犁这时期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等。孙犁 旳散文富于抒情味,语言洗练、隽永、深沉。
❖ 进入新时期,晚年旳写作连续了23年之久 , 共写出120多万字,相当于1966年前所写旳 全部作品 。都收入了《晚华集》、《秀露 集》、《曲终集》等10个集子,又称《耕堂 劫后十种》。 1982年,《孙犁文集》出版。 论文集《文学短论》,还出版了《孙犁小说 选》、《孙犁诗选》、《孙犁散文选》、 《孙犁文论集》。
❖ 尽管如此,“祖祖辈辈,我没有听见人们议 论过它旳功过,是喜欢它,还是厌恶它,是 有它好,还是没有它好。人们只是觉得,它 是大自然旳一部分。而大自然总是对人们既 有利又有害,既有恩也有怨,无可亲何。”
❖ 但是,对于北方旳这条河,他在《风云初 记》里, 是流露了无限旳眷念之情旳,那是 经过一位为抗日战士担任向导旳老佃户旳嘴 说出来旳:
❖ 《山地回忆》里共产党干部在一次下乡时, 因洗脸和一种姑娘妞儿发生冲撞,解释清楚 后,妞儿看我没穿袜子立即表达为我做一双 袜子。《荷花淀》里旳水生嫂和那些媳妇们 纷纷支持自己旳男人上前线,她们自己也组 织水上伏击队,学习打枪,抗击对人。
当代著名作家孙犁先生信札欣赏
当代著名作家孙犁先生信札欣赏喜欢读孙犁先生的文章,自然也喜欢看先生的字。
闻知朋友韩大星兄将珍藏多年的孙犁先生写给其先君子韩映山先生(著名文学家,孙犁先生的高足)的信札影印成册,付梓出版,赶紧购藏一册。
蒙大星兄厚爱,随赠孙犁先生晚年所著《远道集》一册,卖一赠一,一举两得,不亦乐乎!时近岁暮,春节将临,学校已经放假。
连日阴雨,天空灰濛濛,地上湿漉漉,懒的出门,于是倦卧床榻,闲翻新得的两本书。
《孙犁书札一致韩映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精装,收入孙犁致韩映山短札一百五十余封。
少数用毛笔书写,多数用钢笔(自来水笔)书写。
把卷赏看,觉得钢笔书写的优于毛笔,大约因孙先生平常撰文写信基本上用钢笔,习惯故也。
先生晚年对书法颇有兴趣,亦时常临帖习字,但比之鲁迅那一代学人,毕竟罕用毛笔,偶尔使用,总感觉没那么得心应手,使转自如…加之纸,墨质量欠佳,神采亦受影响。
钢笔字书札,尤其是数十封明信片,则很好!松灵简畅,隽雅有致,对之如品佳茗,如见文心…孙犁晚年的散文,是我很喜欢阅读的。
记往事,写故人,忆亲友,还有他自已的心事,心境沉静,文笔简澹,真情至性。
用时下粗俗的话语言之,就是不装逼。
加上文章不长,看的不累。
早些年曾在旧书摊上购得《陋巷集》一册,置于枕边,时常翻读,以遣无聊时光。
后闻孙犁晚年出过这类小集子若干本,惜僻居一隅,每以无从购阅为憾!今得大星兄赠《远道集》,使读书之乐得续,真好!我于饮食上全属大众口味,能粗能细,概不挑食,但在文字阅读上口味颇刁,与孙先生同时代及后来的作家中,能引我时常阅读而不厌者不多。
写完小文,时已日暮。
放下手机,推窗外看,天色乌濛,不时传来几声鞭炮钝响,问老婆,说今天是小年。
2017年1月20日于宁德财经学校寓所孙犁作品选。
孙犁先生的文学作品
孙犁先生的文学作品1926年开始在校刊《育德月刊》发表作品,如短篇小说《孝吗?》《弃儿》,独幕剧《顿足》等。
升入高中后,如发表在《中学生》上的论文《<子夜>中所表现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的性质》等。
1933年,用笔名“孙芸夫”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
1937年冬编写了《民族革命战争与戏剧》的小册子,指导敌后的抗日宣传工作。
接着他又选编了《海燕之歌》,选编了《现实主义文学论》,在《红星》杂志和《冀中导报》副刊上发表了《现实主义文学论》《鲁迅论》两篇论文。
《关于墙头小说》《谈诗的语言》等理论文章和十几万字的《区村和连队的文学写作课本》1939年在晋察冀文联、《晋察冀日报》、华北联大做过编辑和教员,同时进行文学创作。
1941年回冀中区参加编辑群众性的大型报告文学集《冀中一日》,并写成《区村和连队的文学写作课本》(后改名《写作入门》《文艺学习》,多次重印)。
1942年以前,孙犁的主要兴趣在于搞文学理论和批评,此后他的兴趣点转移到文学创作上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发表了《走出以后》《丈夫》《第一个洞》《春天,战斗的外围》《他从天津来》等十多篇作品,其中《丈夫》还获得了边区鲁迅文艺奖1942年第三四季度奖。
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著名的《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荷花淀》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后,重庆《新华日报》和各解放区的报纸转载,新华书店发行单行本,香港的书店也予以出版。
孙犁小说荷花一样清新独特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坛广泛的关注。
他的著名短篇小说《荷花淀》《风云初记》等,开启了中国“诗化小说”的先河。
其中,《荷花淀》《芦花荡》分别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一、之二”。
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
同时继续文学创作。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写于50年代初。
1956年3月的一天,孙犁正在写作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写成于1956年)的第十九节。
这一病就是十年。
小说百练:第一个洞(孙犁)
小说百练:第一个洞(孙犁)文本一:第一个洞孙犁蠡县 xx 庄的治安员杨开泰,今年虽只二十五岁,看起来已像三十几岁的人了。
那一带环境十分残酷,他的面色,因为长期睡眠不足,显得很干枯。
眼里布满红丝,那每一条红丝里,就有一个焦虑,一个决心。
从前年起,形势就变了,在村子周围,敌人的据点远的有八里,近的只有二里。
从此,他就很少睡觉了。
老婆看见丈夫的脸渐渐黄瘦起来,常常为他担心,每天在饭食上加些油水,劝他早些睡觉。
杨开泰说:“现在不是睡觉的时候了。
就是敌人不出动,我躺在被窝里,想到围在身边有那么些碉堡,有那么多敌人在算计我们,我就焦躁起来了。
”区里的干部,有时夜间来,他们选定了在杨开泰家里开会。
这不是因为他家里有高墙大院,可以防身,而是因为他们信任杨开泰这个人。
在他家里开过几次会了。
杨开泰的脸上越发干枯,眼里的红丝也越加多了。
只有他知道,敌人的特务,已经钻进村里来。
在一天夜里,他从屋里走出来,猛一抬头,屋檐上伏着一个人,立时不见了。
再过两天,他在夜里发现大门的铁链上,系着一条黑线,一推门,线就断了。
他看到这一切,明白了一切。
他细心地侦查着,迅速地通知区干部,不要到他家里来了。
一天,吃过晚饭,他对老婆说:“不要等我了,我要到外边开会去。
”老婆就一个人先睡了。
直到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杨开泰才走回来,他很劳累,脸上有汗迹。
老婆说:“你看,又和谁争吵来,脸红脖子粗的。
”杨开泰只是笑了笑。
这一天吃了晚饭,他又对老婆说:“不要等我了,我要到外边开会去。
”老婆只是噘了一下嘴,就先睡了。
这样一天、两天、三天、四天,杨开泰没进屋睡一夜觉。
早饭一熟,他就带着一身疲乏,红着脸,还有些气喘回来了。
第五天早上,他照例笑着问:“饭做好了?”他老婆坐在灶火前,垂着头,用草根划着地,没言语。
他又问:“今天叫我吃什么?我看你该叫我吃点好东西了。
”老婆狠狠地望了他一眼,到里屋去,趴在炕上哭起来,嘴里数叨着:“不知道叫哪个浪女人缠住了,十天八天地不在家里睡,还有脸跟我要好的吃。
《荷花淀》语文教案
《荷花淀》语文教案《荷花淀》语文教案《荷花淀》语文教案1 目的要求1.通过学习《荷花淀》,学习通过人物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
2.体会景物描写衬托气氛,使情与景自然融在一起。
课文解析1.注音释义席篾〔miè〕奔〔bēn〕2.内容主旨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月亮升起来”到“上船走了”〕,夫妻话别。
这一部分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第①个层次〔“月亮升起来”到“丈夫还没有回来”〕,写水生嫂在月夜编席,等丈夫归来;第②层〔“很晚”到“女人流着眼泪容许了他”〕,写水生夫妻话别;第③层〔“第二天”到“上船走了”〕,写水生嫂和乡亲们送水生参军。
第二部分〔“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到“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探夫遇敌。
这部分也可分成三个层次。
第①层〔“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到“划到对面马庄去了”〕,写水生嫂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望丈夫;第②层〔“到了马庄”到“又唱起来了”〕,写她们探夫未遇,回家路上的复杂心情;第③层〔“她们轻轻划着船”到“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写她们遇敌后,巧妙、英勇地摆脱敌人的追击。
第三部分〔“她们向荷花淀里摇”到“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助夫杀敌。
第①层〔“她们向荷花这里摇”到“不久”〕,写妇女们在荷花淀与丈夫巧遇和游击队伏击的情况;第②层〔“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到“谁比谁落后多少呢”〕,写妇女们经受战斗锻炼后的感受和打算;第③层〔“这一年秋季”到结尾〕,概述妇女们在斗争中迅速成长的情况。
这篇文章以清新的风格,诗歌般意境展现战争时代人物心理,社会风貌,作为小说,可称为别具一格。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小说不追求离奇的情节。
也不刻意雕琢人物,而采用类似中国写意画的技法,只求神似,通过平凡的日常生活描写,展现人物的情操。
3.写作手法①用简洁朴素的对话来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本文的主要人物是水生嫂等几位青年妇女,作者没有介绍她们的相貌、姓名,但是她们勤劳、纯朴的本质,她们爱国、爱家、爱亲人的真心都跃然纸上。
孙犁简介(1)
孙犁简介1. 孙犁的背景孙犁(1918年-2003年),中国作家,笔名孙犁、柳云龙等。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 孙犁的生平经历孙犁于1918年出生在湖南省岳阳市,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子弟。
早年间,他的家庭环境为他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培养了他的文学兴趣和素养。
1935年,孙犁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开始接触和研究文学。
在校期间,他参与了左翼青年运动,并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1936年,他的作品《成群结队的麻雀》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正式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
抗日战争期间,孙犁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为革命事业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1942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党员。
解放战争胜利后,孙犁先后在《光明日报》、《北京晚报》等报纸担任编辑和发言人的职务,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
3. 孙犁的文学成就孙犁是中国新时期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他的作品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
其中,代表作品有《草地》、《白草黄沙》、《地雷战》等。
《草地》是孙犁的长篇小说之一,通过讲述一个贫穷农村青年抵抗封建势力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现实和农民阶级的奋斗。
这部作品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
《白草黄沙》是孙犁以个人亲身经历为蓝本创作的散文集。
这本书记录了孙犁在延安和西北地区的生活和感受,描绘了那个特殊时期的人民生活和壮美自然景观。
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孙犁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社会的人文关怀。
4. 孙犁的思想和文学理念孙犁是一位积极拥护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
他将自己的文学创作与时代结合,以人民大众为中心,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
在孙犁看来,文学是服务人民、反映现实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
他的创作力求真实,注重揭示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弱势群体的命运。
他追求对中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无私奉献,表现了作家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
5. 总结孙犁是中国新时期的一位优秀作家,他的作品以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而著称。
论孙犁五十年代的创作困境
论孙犁五十年代的创作困境内容摘要:现代著名作家孙犁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写完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和中篇小说《铁木全传》后停止创作近十年,这次“搁笔”固然与生病有关,但更为直接的原因则是其独特的功利文学观与主流政治所倡导的文学思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他的“搁笔”,既是对自己文学观念的一种坚定守护,也是对特定时代文学独立性被剥夺的一种抗争。
关键词:孙犁创作困境文学观念现代著名作家孙犁于1938年经友人介绍投身革命队伍,开始主要在冀中一带从事文化宣传活动,1944年被组织安排到鲁迅艺术文学院读研究生,1945年因在《解放日报》副刊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后,他被提升为教员,主要讲《红楼梦》。
当时的延安刚刚经历整风运动的洗礼,孙犁不仅没有被要求像那些急待转换世界观的知识分子那样接受世界观的改造、教育,反而因“出身”的优势(出生于农村,在革命队伍中成长,而且刚刚来自枪林弹雨的抗日前线),到延安后受到组织的特别关照。
1949年,孙犁进入天津,虽然他只是《天津日报》社的副刊科副科长,但却因通过该副刊培养出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当时比较有影响的文学新人而誉满文坛。
在文学创作方面,孙犁从1950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到1954年基本写完。
同时,他于1952年动笔写作的《铁木前传》,也于1956年完成。
这时的孙犁应该是风华正茂,在文学创作上得心应手的时期,但他却于1956年一病之后,在文坛上消失,搁笔近十年。
对于这次生病,孙犁本人后来说是“由长期精神压抑而成”。
[1]其实,依据创作心理学常识,精神受压抑,往往能催生出更多的作品,因此,孙犁的搁笔,绝不仅仅是“精神压抑”的原因。
一.不同的文学素养解放后,孙犁虽然和许多来至解放区的其他作家一样成为主流文坛的“中心作家”一分子,但他却明显不同于其他“中心作家”。
“五、六十年代的中心作家,――大多学历不高,在文学写作上的准备普遍不足”。
[2]在这些“中心作家”看来,文学创作是开展革命活动的另一种方式,他们普遍认为,只要拥有了先进的世界观,就一定能够正确的认识社会和人生,并据此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美文品读:名人1-孙犁
美文品读:名人1-孙犁高2016级高一下语文阅读素材[名人小传——孙犁]孙犁(1913.4.6—2002.7.11),中国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
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抗日战争时期从事党的宣传工作,文集《白洋淀往事》是其代表作,其中的小说《荷花淀》运用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开创了荷花淀派。
耕堂荷韵布衣人——孙犁周伟我常爱抚摸那本素朴的《曲终集》,久久地出神。
在书房里如此,出门也常常带着它,一个人在寂寞时与它为伴,心中就多了一份温暖与光明。
这是《耕堂劫后十种》里的一种,也是孙犁的最后一本书。
是啊!曲终人未散,坐深云自淡,行尽月犹清。
孙犁,不是个大红大紫的作家,却谁都说他是一个真正的作家。
孙犁若如某些人,其实也是可以大红的。
当年,孙犁在《解放日报》上发表《荷花淀》,毛泽东看过后写道“这是一个有风格的作家”,大为肯定。
孙犁却从未向人言说,只是独守芸斋,寂寞耕堂,以笔为犁,用作品说话。
我读孙犁,深深地感受到他作品中的“唯真、唯善、唯美”。
他总是那般真诚,他的作品都是从生活出发,对“美的极致”的发掘和诗意的表达。
《荷花淀》是这样,《铁木前传》《风云初记》也是这样。
孙犁对待作品是认真的,也是有感情的。
1951年,孙犁在《天津日报》副刊写作小组上发言时就特别强调,要注意作品的生活性和真实性,必须有情感,必须让群众知道我们。
孙犁对于语言也很挑剔。
他说:“一种是真正丰富的纯粹的语言——好的语言;一种是贫弱芜杂的语言——坏的语言。
”孙犁的说法,让我想到儿时看大戏、看电影总爱分辨“好人坏人”一般,来不得半点混淆,泾渭分明。
孙犁还说,语言不能素朴,不能形象,便也不能明确。
孙犁对于文坛,一向总是清醒的。
他说,近年来,尤其令我失望,当然,首先是社会风气,其次是文坛现状。
他还感慨万端地说:我要离得远些了。
早些年,他就提出:文人宜散不宜聚,尤不宜聚而养之。
他还说,近年来,文艺评论,变为吹捧。
或故弄玄虚,脱离实际。
作家的道路,变为出入大酒店,上下领奖台。
孙犁简介——精选推荐
孙犁简介 芦花荡分析 课⽂研讨 ⼀、整体把握 1.感知⽼头⼦的英雄性格。
⽼头⼦的英雄性格,⾸先表现在他爱国抗⽇的热情,⽼当益壮的⽓概上。
⽼头⼦将近六⼗岁了,“浑⾝没有多少⾁,⼲瘦得像⽼了的鱼鹰”。
按说应该在后⽅安度晚年,他却像青壮年⼀样,充满活⼒,⽆所畏惧,在敌⼈严密封锁下,出没苇塘,成为⼀名贡献卓著的英勇的交通员。
“那晒得⼲⿊的脸,短短的花⽩胡⼦却特别精神,那⼀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这是⼀个抗⽇⽼英雄的形象。
他的爱国热情是如此⾼涨,“你什么也靠给我”,是他的豪⾔壮语,为民族抗战他⽢愿尽⼼竭⼒,⽽且充满⾃信。
他勇敢得出奇,⾥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部,在敌⼈的眼⽪下出⼊,竟“像⼀个没事⼈”,⼼情悠闲,“编算着使⾃⼰⾼兴也使别⼈⾼兴的事情”。
这不仅因为他熟悉⽩洋淀的地理环境,有⾼超的“⽔上的能耐”,更是因为他具有英雄⽓概,藐视敌⼈,⽆所畏惧。
⽼头⼦能够冲破敌⼈的封锁,对于苇塘⾥⾯的队伍⽃争发挥了重要的作⽤。
⽼头⼦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
对乡⼟,对同胞,对抗⽇队伍,他是如此深情,对⽇寇则满怀仇恨。
⽼头⼦那么喜爱两个孩⼦,这是他对同胞的感情。
他对⼤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等明天我叫他们⼗个⼈流⾎”,爱得深切热烈,恨得咬⽛切齿,⾎债要⽤⾎来还,⽽且要叫⿁⼦⽤⼗倍的⾎来偿还。
在⽼头⼦的意识中,咱中国⼈是⽩洋淀的主⼈,他对乡⼟充满感情,对侵略者充满仇恨。
⽼头⼦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的过于⾃信⾃尊上。
他⾃信万⽆⼀失,这⼀次⼥孩⼦受了伤,他就觉得“丢⼈现眼”“没脸见⼈”。
这样的要脸⾯,正包含⼀种⾮常强烈的责任⼼,他对⾃⼰要求之严,近于苛刻,偶有过失,他就痛苦得万箭穿⼼,愧疚得⽆地⾃容。
⽼头⼦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智勇双全的英雄⾏为。
⽼头⼦⽤⽵篙痛砸⼗⼏个⿁⼦的脑袋,是⽤了计谋的。
他早在枯⽊桩⼦上系上了⼀只只锋利的钩⼦,船头上放了⼀⼤捆新鲜的莲蓬,引诱⿁⼦进⼊枯⽊桩⼦的⽔区,让钩⼦把⿁⼦咬住,叫⿁⼦动弹不得,束⼿挨打,张⽛舞⽖的⿁⼦在他⾯前⼀个个成了被绑的困兽。
《铁木前传》孙犁
《铁⽊前传》孙犁孙犁是著名⽂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者。
《铁⽊前传》写得极为诗化,⼈物形象朴实鲜明,笔调明丽流畅,是当年众多反映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作品中极具艺术特⾊的⼀部。
《铁⽊前传》写成于1956年,以农业合作化运动为背景,描述了两位⽼⼈(铁匠傅⽼刚和⽊匠黎⽼东)和两个青年(九⼉和六⼉)在解放前后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的交好与交恶,揭⽰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农村的⽣活风貌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给予农村社会的深刻影响。
⼩说以⼈际关系的前后变化为线索,在正⾯肯定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注重⼈物内⼼⽣活的挖掘,对北⽅农村的⼈情美、⼈性美,充满由衷的赞美之情。
《铁⽊前传》是当时所有写合作化的作品中,最具艺术风采的⼀部。
⾸先,孙犁把它写成了⼀部诗化的⼩说,作品的情节单纯明净;将叙事融⼈描写当中,呈现给我们的是⼀幅充满乡⼟⽓息的农村⽣活画卷,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注重将笔触深⼊⼈物的内⼼世界,对⼈物特别是对九⼉的⼼理刻画尤为细腻、精彩。
其次,作品以散⽂化的笔法来演绎这场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性、⼈情悲喜剧。
作者将历史的⾝影散⽽有序地置于⽂本中,不仅让读者理解了社会变⾰对⼈与⼈之间关系的巨⼤影响,并且将作者的审美价值判断“从场景和情节中⾃然⽽然地流露出来”。
⽽作品中带有强烈感情⾊彩的景物描写和⼈物在现实与回忆中的⼼理穿梭,使⼩说的艺术风格更加接近于散⽂。
梗概 黎⽼东是村⼦⾥唯⼀的⽊匠,有六个⼉⼦;傅⽼刚是每年春末夏初总要来这⾥忙活的外乡铁匠,家中只有亡妻留下的⼥⼉九⼉。
铁⽊⼆匠⼀向亲密合作,互相关照,有着深情厚意。
抗⽇战争开始后,铁匠从⽼家带来九⼉,给来往不断和越聚越多的⼋路军骑兵钉马掌。
黎⽼东的两个⼉⼦参了军,最⼩的⼉⼦六⼉与九⼉成了好朋友。
他们⼀起去拾柴,⼀起去逃难,纯朴勤劳的九⼉和娇惯任性却机警多情的六⼉之间产⽣了相依为命的感情,在饥寒与烽⽕中度过了童年。
⽇本投降后,铁匠急于带⼥⼉回⽼家看望。
送⾏的晚上,黎⽼乐透露了想与傅⽼刚结成⼉⼥亲家的⼼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同盟关系确定,两国作家也在这种形势下频繁互访。
刚创刊的《文艺报》第2期上就刊载了茅盾的以《欢迎我们的老大哥,向我们的老大哥看齐》为题的热情洋溢的文章,表明了对苏联文学的态度。
a孙犁对苏联、苏联文学的一些观点,也在这个时刻应运而生。
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的成员,孙犁与冯雪峰、陈荒煤、陈企霞、柳青、李季、徐光耀、康濯、魏巍等一起,于1951年10月到12月间访问了苏联,回国后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写了《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等游记观感和《迎法捷耶夫》《托尔斯泰》《果戈里》《契诃夫》等介绍、纪念苏联作家的文字b,集中表达了他对苏联、苏联文学的看法。
《孙犁传》以孙犁的作品为根据,介绍了孙犁访问苏联的情况,基本没有做出阐释。
c就孙犁研究来说,他的这批作品及苏联之行意义,还未有深入揭示阐发。
那么,回到历史现场,孙犁对苏联文学的具体态度究竟为何,为什么在1950年代短时期内发生很大变化?访苏时心态如何,对他此后的命运有何影响?这是本文试图讨论的问题。
一本来就一直活跃的中苏间的文化交流,在建国前后的特殊阶段呈烈火烹油之势。
1949年9月,共和国尚未成立,苏联作家协会主席法捷耶夫就率庞大的作家代表团访问了北京,受到中方热情接待,此后两国作家互访不断。
由中国作家代表团1951年底对苏联进行了长达两月、堪称马拉松式的访问,参观了苏联多地,孙犁是其中成员之一。
d回国后的1952年初,孙犁爆发般写了《巴库》《幼稚园》《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格鲁吉亚》等一系列作品,记述了访苏见闻。
e访苏观感加上关于苏联文学和作家的介绍,总数有十五、六篇,规模在孙犁的散文中已经算是比较宏大。
在这些游记体散文中,孙犁记录了访问的苏联各个共和国及城市的风光,中间夹杂了个人的观感,表达了来自“兄弟”国家的作家对苏联的由衷赞美。
团队活动的限制以及外事纪律等因素的作用下,孙犁的这批文字中规中矩,就像必须完成的作业f,不是特别能够反映出孙犁文字的神采,一直未得到文学史重视。
孙犁访苏期间,正值“抗美援朝”激战正酣,中苏结为同盟,处于历史上关系最亲密时期。
再加上此行属于公务活动,因此,对苏联的态度,孙犁在散文中表现出时代特有的“一边倒”的特点,同时也受到一定限制。
同行作家亦如是。
g关于访问苏联的记叙,当时最为有影响的应属郭沫若1945年访苏后连载于《新华文学史新视野(主持人 王彬彬)※※刘卫东孙犁1950年代初期的“苏联书写”*本文系天津市社科基金项目“晚年孙犁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项目编号:TJZW13-016)阶段性成果。
孙犁1950年代初期的“苏联书写”日报》的《苏联纪行》,是给“有英美派背景,又在当时的民主运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民主人士”h看的。
郭沫若是“抱着唐僧取经到西天的去的精神到苏联去的”i,以诗人般的热情和日记体的形式,表达出对苏联建设成就的由衷赞美,完成了政治任务,但没有摆脱游客的身份与视角。
孙犁对苏联的印象与郭沫若类似,属于走马观花,着重写的是欣欣向荣的苏联建设带来的感官震撼。
孙犁在抵达莫斯科时,讴歌了心目中的圣地:“我们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进了一种崇高的境界。
印象是强烈的,感情是激动的。
在那几十层高大的建筑上,起重机转动着,要把人间的生活提到天上。
克里姆林宫准确的时钟的音响,红宝石五角星的闪烁,莫斯科河的流水,普希金铜像沉思的姿态,街道的清洁和秩序,人民的富裕和健康!”j从刚刚建国的国内来到已经处于工业化阶段的苏联,产生了震撼是难免的,因此对苏联的这些赞美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阅读时很容易会发现:在孙犁的记叙中,“我”的情感体验通常都是缺席的。
这是也这批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
比如来到莫斯科红场参加十月革命纪念晚会:“我们有机会亲身到红场参加,感到非常的光荣。
苏联的人民把最崇高的友爱,投向我们,一看见我们,那宽广强大的人群,就向我们这边拥挤着,一个小孩子叫他的母亲帮忙,把鲜花投掷到我们的身上。
苏联人民像对待自己的兄弟那样,不愿意离开我们,走过去很远,还不断回头招手呼喊!”k身处如此激动人心的场景中,孙犁难道不应该在后面接着写自己难以抑制的兴奋心情吗?这里显然是值得发挥的题眼,其他同行的作家也大多在后来的作品中大加渲染l,但孙犁至此戛然而止。
原因值得探究。
这种克制性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孙犁一贯的风格,但是,如此强调“我们”的感受,也不是孙犁惯常的手法。
1952年访苏回国不久的一篇文章中,他还大谈“生动”,“我们要想表现得生动,就要留心和记取现实生活里的、不同场合里的、各种人物的性格、心理、神情”m。
他在1955年的信中,高度赞扬了田间《欧洲游记》的“写法”,认为“感情很充沛”,“报道的内容也很新鲜”,“这类文章就是要这样写的”,而自己的访苏游记却没有做到位。
n那么,其中有何内情呢?孙犁在这批文字中,有意做了一些克制,是他不得不顺应公务汇报的选择,而连篇累牍地撰文,也表明了他对这次活动的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批作品(共8篇)1952年1月3日到3月9日在《天津日报》连载时,被冠以“赴苏参观学习纪要(一)”到“(八)”的副标题。
比起散文,“纪要”这个文体显然带有工作记录、总结的意思;而“赴苏”的提法也比“访苏”低调得多。
孙犁为什么不像其他作家一样,直抒胸臆地表达感受,而是以“纪要”为名掩藏情感?如果仅仅是“参观学习纪要”,还有必要公开发表吗?后来收入《我们访问了苏联》和“文集”时,“参观学习纪要”的副标题都被删除了——这不是欲盖弥彰吗?这充分表明孙犁对此问题的考虑:这是他需要完成的政治“任务”,似乎只有在这样文体下,孙犁才能获得安全感。
在记叙跟随团队的访苏的流程中,孙犁也偶尔谈到了自己的单独行动:“可惜我们不能和儿童们直接谈话,儿童们也不习惯通过翻译来表达他们的思想。
有几个儿童在那里绘画,有的画汽车,有的画克里姆林宫,我走过去,他们并不把我当做外人,对我说着笑着,我也指点比划着,玩得很投契。
但当我一张嘴,他们就吃了一惊,不再说话了。
”o在孙犁的几乎是说明文字一般的访苏观感中,这是一段不多的洋溢了开心因素的文字,可见孙犁参观幼稚园见到小朋友时的情绪高昂。
除此之外,孙犁流露出个人情感的瞬间就很难见到了。
二比起“赴苏参观学习纪要”的拘谨和克制,孙犁1950年代初期关于苏联文学的一组文章(《托尔斯泰》《在苏联文学艺术的园林里》)就显得灵动自然,个人的性情充分显露,更有对苏联文学的独特见解。
这批作品集中写于访苏前后,当属孙犁对苏联文学看法的一次整体交代。
从孙犁新时期的《芸斋小说》《书衣文录》等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有的研究者可能会被误导,认为孙犁的趣味在古典。
也许这样的观点对晚年的孙犁来说并无不妥,但不能忽视的是,孙犁早期的文学生活与苏联文学有更密切关系。
孙犁1940年代的作品中,常见苏联文学影响。
p孙犁1950年代访苏前后的一系列篇什中,已经将他的文学来路描述得非常清楚,并对苏联文学给予了超乎寻常的评价。
孙犁在《苏联文学怎样教育了我们》(1949)中说:“年轻的中国人民革命文学,直接在苏联文学的影响下成长起来,这不只是创作上的教养,而且联系着青年们的革命的行动。
”q从措辞可以看出,“教育”和“教养”的说法中既有文学基因的传递,还有对“青年们的革命行动”的指引,包含的意思远超“影响”。
在《苏联文学艺术的园林里》,孙犁回顾了自己读书生涯与苏联文学的交集,认定自己“在文学方面所受的教育,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从俄罗斯和苏联那里来的”,因此,到了托尔斯泰的庄园中时:“在这里,我只是一棵小草。
回忆着幼年以来学习文学的经历。
在这无限广阔,滋养丰富的园林里,震响着惊心动魄的风声。
它把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拯救苦难人民的坚强意志,吹向世界的四面八方。
我庆幸:虽然幼稚,但很早就受到了它的阳光的爱抚,吸引和推动。
”r在1952年,孙犁把苏联文学的精华归纳为“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拯救苦难人民的坚强意志”,是非常有见地的,同时这也是他个人文学观的概括和生发。
写作关于苏联文学这组文章的时期(1952年前后),正是孙犁形成了个人文学观,又有较为顺畅的发表渠道阶段,因此可以循之考察孙犁当时的思想状况;多数涉及孙犁此时期思想的研究者,都未曾关注到这一点。
从理论建设的角度看,苏联文学的概念术语是孙犁思考的出发点,对孙犁文学观的塑造起到了决定作用,这也是他斩钉截铁肯定苏联文学对中国青年作家影响的原因。
孙犁1938年的《现实主义文学论》中,就提到和引用了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屠格涅夫、果戈里等苏联作家,尤其是多次直接引用高尔基,这需要有相当的积累才能做到。
s在1941年《晋察冀日报》的《壮健性——纪念高尔基》中,孙犁就有“高尔基热爱勇敢的性格、充满希望的人,他在每部作品里介绍了这样的人物给我们”的评价,并指出高尔基的意义在于写出了“真正的人”t。
1954年孙犁写《契诃夫》的时候,仍然秉持这种观点,他认为契诃夫“具有伟大的胸怀”,“真正拥抱和了解了他那国土的全部事物,表现在他对人的美丽的和善良的品格的发扬和维护,对于弱小的和不幸的抚养和同情”u。
这表明,孙犁在当时已经通过独立思考,具有了较为稳定的、并非以“讲话”为指南的“写出‘真正的人’”的文学观,但是囿于时代,他还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
遗憾的是,1955年,也就是访苏归来后的第3年,孙犁基本否定了此前对苏联文学的看法。
其中有孙犁个人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认与时局的变动关系更大。
自建国初期对《武训传》、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等批判后,当年又展开了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文学理论结束了个人探索的阶段,全部被统一到一元化的阐释空间中。
孙犁虽未写文章发言,但受到震动是无疑的。
v1955年《文艺报》发表《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向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电》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人类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阶段”w就成为至高无上、不容置疑的创作方法。
同年,学习了“全苏作家代表大会文件”后,孙犁写了名为《新的里程》的心得体会,赞美了他此前很少提及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并且言之凿凿地认为“我觉得大会的文件,使我们从基本上明确了很多创作思想上的问题”x,从而与自己之前的思想划清界限。
从此之后,他再没有专门写过阐释苏联文学的文章。
当然,不排除当时孙犁有“表态”过关的因素,因为其中有大量展示“今是昨非”的语词,而这是孙犁此前的写作中很少出现的现象。
孙犁此篇对自己的“苏联文学观”重新整理认识的文章,并不意味着孙犁就此与以往的自己别过。
他在此文章发表前后的《农村题材》《左批评右创作》等,罕见地严厉批评了文艺界现状,能够非常清楚地说明他当时内心的不适与矛盾。
y孙犁对苏联文学的阅读和认识带有结构性的缺陷,这是由当时的翻译状况决定的。
1950年代初期,国内对苏联作品和文论的介绍处于“一边倒”,甚至产生了粗制滥造状况,但是其中的选择性也不言而喻,叶赛宁、阿赫马托娃、帕斯捷尔纳克、扎米亚京等非主流作家的作品难觅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