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海域辽阔多丰饶-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七中学《魅力辽宁》校本教案

合集下载

魅力辽宁教案六年

魅力辽宁教案六年

《魅力辽宁》教学方案一、整合学科:与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进行整合。

二、课时安排:六年级《魅力辽宁》每学期为4课时,完全重合的内容以《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为主。

部分重合内容,与《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师协商、取舍,上满课时。

三、注意事项:可以与我校的特色活动、德育教育相结合目录《魅力辽宁》第一课立体交通连世界 (73)第二课特色小镇美如画 (75)第三课保护利用水资源 (77)第四课美不胜收旅游地 (79)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教学过程教案设计大伙房水库、六平水库、棋盘 山水库、清河水库、柴河水库、 汤河水库、卧龙湖水库、观音 阁水库、桓仁水库、东风湖水 库、碧流河水库。

7. 看图分析水资源的影响力, 感受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衡。

8. 小组讨论治理水资源分布 不均衡的办法:“东水西调” “北水南调”。

9. 理解海水倒灌。

10. 思考:水污染的原因。

11. 了解“世界水日”1. 家庭节水小调查。

2. 制定家庭节水措施。

3保护利用水资源水 世界 <— 保护节约学以 致用四、 总结板 书 设 计位汇报水库分布 及具体信息。

结合具体的 图片与生活实际 进行分析整理。

进学习。

讨论这些方法 及其优缺点是什 么?了解身边水 资源的不足,从 自身出发,建立结合搜集到 的资料进行汇报 交流。

分析 汇报环保意识,节约 用水。

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能力,制作调查表 共谋节水妙招发散其思维。

汇报从生活中学,将学用到生活 中。

本节课有什么收获?教案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反思:通过谈话方式激发学生对家乡特色小镇的初步了解,并且知道什么是休闲产业,以及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在初步了解后,进入主题,让学生结合课本资料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报,其间穿插图片和小故事等,让学生在有滋有味地汇报中,进行了解我省特色小镇与众不同之处,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再配以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启迪思维,步步紧扣主题,层层递进。

初中地理《辽阔的海域》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辽阔的海域》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一节辽阔的海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海洋国土的范围、周围的岛屿、海域面积。

2.了解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及其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我国海洋资源的位置、种类、开发及前景,培养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教学重点】1.我国主要的近海海域及其大体位置。

2.我国漫长的海岸线及海岸差异。

3.我国三大岛屿和最大的群岛及其位置。

4.台湾海峡、琼州海峡的位置以及在海上交通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台湾岛和海南岛的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设计学生: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澳门、广西、海南。

学习任务二:世界海洋大国活动1:识海域教师:展示中国海域分布图,找出我国近海的海域及所跨温度带。

学生:渤海、黄海、东海、台湾岛以东太平洋海域、南海,跨北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活动2:说特点教师:说一说各海域的特点。

学生甲:渤海是我国的内海,为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面积最小。

学生乙:黄海因黄河泥沙导致的海水呈黄色调而得名。

学生丙:东海是东中国海的简称,其南部为祖国大陆与台湾省之间的台湾海峡。

学生丁:南海是南中国海的简称,分布有众多岛屿、岩礁、沙洲和浅滩,统称为南海诸岛。

学生戊: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域位于琉球群岛以南、巴士海峡以东,地震、火山活动和灾害性海浪频繁。

活动3:观范围教师:展示国家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和课文阅读材料:1.我国管辖的海域主要包括哪些部分?2.各部分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学生:我国管辖的海域主要包括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

以我国政府公布的各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为基线,该线向陆地一侧海域为我国的内水(内海)。

该线垂直向外12 海里为我国的领海,领海以外12 海里为毗连区。

领海以外、距上述领海宽度测算基线200 海里以内为我国的专属经济区。

我国的大陆架为我国陆地领土在领海以外的全部自然延伸,其中,领海与内水同为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我国对其水域及其上空、海床、底土拥有主权。

四年级上(魅力辽宁)教案2

四年级上(魅力辽宁)教案2
学生说出自己了解的农作物
桓仁大米、清水大米、盘锦大米、辽中大米、苏家屯大米、建平小米。
连线
生答
资料袋:盘锦市地处辽河下游,辖区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河流较多,灌溉条件较好。这样德天独后的条件使得盘锦的水稻成为享誉全国的优质产品。
(南国梨)
果肉细腻,爽口多汁、风味香浓,
山珍:蘑菇,木耳、榛子
海味:海胆、大银鱼、海参




富足美丽我家乡
粮食作物瓜果飘香山珍海味花卉
(魅力辽宁)教案
课题
富足美丽我家乡
课型
新授
课时
1




1.了解辽宁家乡的农作物生长以及各种家乡的特产。
2.自学交流等方式学习。
3.做个懂辽宁的辽宁人。
重点
了解辽宁家乡的农作物生长以及各种家乡的特产。
难点
了解辽宁家乡的农作物生长以及各种家乡的特产。
教具学具
家乡农作物及特产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二自学
三交流
四汇报
五总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说一个地方的资源可以造就这个地方的人,现在我们就先来看看辽宁有哪些农产品。
放映一些农作物的图片
你喜欢哪些农作物?为什么?
你知道它们的产地在哪里吗?
我们辽宁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农作物,你们认识下面这些农作物吗?下图中的食材来源于哪种农作物?连一连看。
很多地方都生产大米,为什么说我们家乡辽宁的大米是特产呢?
辽宁还盛产水果,出产的苹果、梨、桃…等闻名全国。
看你吃过这种水果吗?
什么味道?

五上地方课魅力辽宁教案

五上地方课魅力辽宁教案

五上地方课魅力辽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辽宁省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增强对辽宁特色文化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1. 辽宁省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2. 辽宁历史文化简介3. 辽宁旅游景点介绍4. 辽宁特色美食及民俗文化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辽宁省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 难点:对辽宁特色文化的深入了解与传承。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介绍辽宁。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辽宁的历史文化及旅游景点。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共同探讨辽宁的发展之路。

4. 情景模拟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辽宁的特色美食及民俗文化。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辽宁省的基本概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课程讲授:(1)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2)历史文化简介(3)旅游景点介绍(4)特色美食及民俗文化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辽宁历史事件或旅游景点,进行分析讨论。

4. 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辽宁的发展之路,并提出建议。

5.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辽宁的特色美食及民俗文化。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环境,传承地方文化。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绘制一幅辽宁旅游地图,介绍自己最喜欢的辽宁旅游景点。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情况,包括辽宁省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等。

2. 评价学生对辽宁历史文化的理解程度,能否正确介绍辽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 评价学生对辽宁旅游景点的了解,能否详细描述旅游景点的特色和亮点。

4. 评价学生对辽宁特色美食及民俗文化的认识,能否介绍美食的制作方法和民俗的习俗。

魅力辽宁教案设计六年

魅力辽宁教案设计六年

《魅力》教学方案一、整合学科:与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进行整合。

二、课时安排:六年级《魅力》每学期为4课时,完全重合的容以《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为主。

部分重合容,与《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师协商、取舍,上满课时。

三、注意事项:可以与我校的特色活动、德育教育相结合目录《魅力》第一课立体交通连世界 (73)第二课特色小镇美如画 (75)第三课保护利用水资源 (77)第四课美不胜收旅游地 (79)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大伙房水库研学旅行方案一、活动目的:1.为了了解家乡水资源分布情况,河流污染情况,我们作了大伙房考察水库研学旅行方案。

2.了解水的一般性质,了解水在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了解地球上水资源情况。

启迪学生的创造潜力,引发学生深入探讨的兴趣。

4.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水资源的情感。

5.通过校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自主能力。

二、活动主题:珍爱环境,保护水资源1.活动容:(1)了解大伙房水库的地理位置,具体面积及由来。

(2)了解大伙房水库的水源汇集,以及水源输送方向,及功能作用。

(3)水源质量分析,河床泥沙淤积情况。

(4)水库资源灌溉与水库渔业的生态平衡研究。

(5)沿河环境是否有工厂企业,有无向河涌倾倒工业生活垃圾现象。

(6)总结这次研究发现的问题,强化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7)针对问题应做哪些准备及措施。

2.活动时间:2017年10月14日(周六)3.活动主题:珍爱环境,保护水资源——走进水源头三、人员安排:由六年级年组长带队,六年级四个班全体师生参加的集体活动。

四、活动原则:1.开放性原则: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容的广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展示的多样性和评价的灵活性。

2.整合性原则:以研学旅行资源及教学容、方法和师资情况为基础,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和社会实际整合开发课程,保证课程的时效性,实现课程的生成性。

3.体验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以学生活动为主,突出体验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变知识性的课堂教学为发展性的体验教学。

魅力辽宁地方课教案

魅力辽宁地方课教案

魅力辽宁地方课教案《魅力辽宁地方课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同学们充分了解辽宁的独特魅力呀,包括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美食特色等等。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要让同学们对辽宁的各个方面有深刻的认识和感受;难点就是怎么把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有趣地展现给大家呢。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展示法,多管齐下哟!四、教学过程:1.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辽宁吗?(哎呀,这不是明知故问嘛,大家当然知道啦)那你们觉得辽宁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充满历史韵味的,还是风景如画的呢?)今天呀,就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去领略魅力辽宁吧!(嘿,是不是超级期待呀!)2. 历史文化辽宁可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哦!从古老的红山文化到近代的工业文明,它就像一部厚重的史书。

(就像一个装满故事的宝盒,你一打开,哇,全是惊喜!)给同学们讲一讲沈阳故宫的辉煌,那红墙黄瓦见证了多少岁月的变迁呀!(你们能想象到以前的皇帝在里面生活的情景吗?)再说说鞍山的千山,古人不也在那儿留下了许多足迹嘛。

同学 A:“哇,原来辽宁有这么多历史故事呀!”老师:“那是当然啦!”3. 自然风光辽宁的自然风光也是美不胜收呀!大连的海,那蓝色的波涛就像跳动的音符。

(是不是感觉像一首欢快的歌呢?)本溪的枫叶,到了秋天,那漫山遍野的红色,简直让人陶醉。

(就像进入了一个火红的童话世界一样!)还有丹东的凤凰山,那险峻的山峰,是不是让你们有一种想要去挑战的冲动呢?同学 B:“老师,我好想去看看那些美丽的地方呀!”老师:“哈哈,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哟!”4. 美食特色提到辽宁,怎能少了美食呢!那沈阳的烤鸡架,香味四溢,咬一口,满嘴留香。

(哎呀,说得我都流口水啦!)还有沟帮子熏鸡,那独特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就像在舌尖上跳舞一样!)大连的海鲜,更是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啦!同学 C:“老师,我好想吃呀!”老师:“哈哈,咱们下课可以去尝尝哟!”5. 总结同学们,辽宁是不是很有魅力呀?(这还用问嘛!)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祖国的大地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五年 魅力辽宁教案

五年 魅力辽宁教案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在校园里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活动?你觉得你的校园哪里最美?
2、自主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谈话,
二、交流学习
1、学生阅读课文,辽宁教育的概况。说说了解到什么?
2、学生交流,。
3、汇报交流结果
4、教师小结
5、欣赏一流的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6、讨论:你还知道辽宁有哪些大学?你知道自己所在城市的大学?有哪些特色吗?
1、谈话: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好玩的地方?有哪些地方吸引你?
2、自主交流:你对家乡辽宁的历史古迹有哪些了解?
3、教师小结谈话,激发学生了解家乡辽宁的历史古迹情绪,导入本课学习。
二、交流学习
1、学生阅读课文,说说了解到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加深了解辽宁历史古迹。
3、看视频欣赏家乡辽宁古迹。
三、探究实践
四、总结升华(略)




第六课匠心巧制浸智慧
艺术作品生活用品
总计5课时
课题
缤纷校园与人才
课型
新授
第1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
目标
1、了解家乡辽宁有名的各级各类学校。
2、学生通过校园生活寻找出最喜欢老师和最喜欢的活动。
3、激发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情感。
训练重点
、了解家乡辽宁有名的各级各类学校
构建设计及过程方法
2、自主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谈话,
二、交流学习
1、学生阅读课文,说说了解到什么?
2、学生交流,。
3、汇报交流结果
4、教师小结
5、欣赏民间艺术作品
三、探究实践
1.收集一些你身边的民间美术作品,体会其独特,洗干净,就可以在石头上作画了。

辽阔的海域+示范教案

辽阔的海域+示范教案

《辽阔的海域》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是世界海洋大国,了解我国近海海域的范围及分布。

2.认识我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区域及海岸特点。

3.了解我国重要的岛屿及其分布。

4.培养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我国主要的近海海域范围以及我国三大岛屿、最大群岛的位置。

【教学难点】我国三大岛屿的形成原因及海峡在海上交通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我国有着悠久的海洋文明史,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海洋国土非常辽阔。

师:关于我国的海洋国土,你还知道些什么?(板书)第十章我国的海洋国土第一节辽阔的海域一、世界海洋大国1. 近海海域师:小组合作,读图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下列任务:1.找出我国东部濒临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大致界线。

生:(可能的答案)自北向南呈弧状分布的海洋有渤海、黄海、东海、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南海,其中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师:2.说出我国14个沿海省级行政区域。

知识拓展:我国管辖的海域范围我国管辖的海域主要包括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以我国政府公布的各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为基线,该线向陆地一侧海域为我国的内水(内海),该线垂直向外12海里为我国的领海、领海以外12海里为毗连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领海以外,距上述领海宽度测算基线200海里以内为我国的专属经济区。

我国大陆架我国陆地领土在领海以外的全部自然延伸,其中,领海与内水为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我国对其水域及其上空、海底、底土拥有主权。

(板书)二、漫长的海岸1.海岸线概况师:找出我国大陆海岸的起止线和长度,说说我国大陆海岸线特点。

(板书)2.海岸的类型师:阅读教材,找出我国海岸的类型及其分布。

知识拓展:海岸类型山地海岸的岸线弯曲,港湾岛屿较多,岸陡滩窄,内陆地形起伏大,登陆作战受限,但利于防御。

平原海岸一般港湾岛屿较少,海滩多泥沙,内陆地形较平坦开阔,适于登陆作战。

魅力辽宁智者乐水教案

魅力辽宁智者乐水教案

魅力辽宁智者乐水教案二、教学重难点: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理解体会作者对“水”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⑶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体会水的多姿多彩,水的作用无穷,读出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揭题:“魅力辽宁”。

2.提问: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精美的图片,你对辽宁省有哪些了解?你能说出辽宁省有什么著名的景点吗? 3.那辽宁省还有许多特产,其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辽宁,走进大连,领略它的魅力吧!(板书:魅力辽宁) 4.课件展示课文插图。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要想正确流利地朗读好这篇课文,需要注意哪几点呢? 2.老师归纳:( l)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拼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3)了解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思,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弄懂词语意思;( 4)默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1.学习第一小节:⑴读第一小节。

想想本节主要讲了什么?指名答。

⑵请学生说说课文从哪些地方写出了“辽宁”人的热情好客?再分别找出表现这种“热情”的句子。

⑶引导学生将“拿来”与本节中其他动词结合起来读一读。

2.学习第二小节:⑴读第二小节,画出表现黄河水“很黄”的句子,并想象当时的情景。

⑵从这些句子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⑶黄河水有什么作用? 3.学习第三小节:⑴读第三小节,想想:“奔腾”在文中有什么作用?⑵你还从哪里读出了辽宁人的好客?⑶谁能把第二自然段改成几个问句? 4.学习第四小节:⑴读第四小节,画出表现长江水“很长”的句子,并想象当时的情景。

⑵从这些句子中,你仿佛听到了怎样的声音?⑶长江水有什么作用?三、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明确要求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请同学们思考:这次旅行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克服?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章,题目是《智者乐水》,我们要读好这篇文章,就得先弄清楚这个题目的含义,即“智者为什么而乐水?”。

初中魅力辽宁教案单元计划

初中魅力辽宁教案单元计划

初中魅力辽宁教案单元计划单元主题:魅力辽宁单元目标:1. 让学生了解辽宁省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

2. 通过学习本单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魅力辽宁》教材。

2. 教学资源:互联网、图书馆、实地考察等。

3. 教学活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欣赏辽宁自然风光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家乡辽宁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阅读教材中关于辽宁自然风光的描述,让学生了解辽宁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著名景点。

3. 欣赏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辽宁自然风光的魅力。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辽宁自然风光,互相交流学习。

第二课时:领略辽宁历史文化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辽宁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阅读教材中关于辽宁历史文化的描述,让学生了解辽宁的历史背景、文化遗产和著名历史人物。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辽宁历史文化,互相交流学习。

4. 实地考察:安排一次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辽宁历史文化的魅力。

第三课时:体验辽宁民俗风情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辽宁的民俗风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阅读教材中关于辽宁民俗风情的描述,让学生了解辽宁的民俗习惯、传统节日和民间艺术。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辽宁民俗风情,互相交流学习。

4. 实践活动:组织一次辽宁民俗风情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感受辽宁民俗风情的魅力。

第四课时:写作练习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家乡辽宁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布置写作任务:以“我为辽宁的魅力点赞”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3. 指导写作方法: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观察和感受出发,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辽宁的魅力。

4. 学生写作:让学生独立完成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五上地方课_魅力辽宁教(学)案

五上地方课_魅力辽宁教(学)案

《魅力辽宁》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辽宁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的改革工作组编写的,主要结合五年级学生特点,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倍加明确我们的历史责任,从更加努力的学习,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持续提升我们家乡的魅力,为建设美丽的辽宁,美丽的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尽一份力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对学生进行习惯与生活的基础知识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

使学生掌握辽宁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环境与从文农业与工业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认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2.教学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古迹,阅读相关材料。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地方课的学习,使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并为建设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事进行热爱生活,树立远大理想的爱国教育。

教学进度表
《魅力辽宁》教学设计
《人与社会》教学设计
《人与自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有四个单元十课。

第一单元为行为习惯引导;第二单元注重青春期心理健康;第三单元主要是卫生防疫健康;第四单元则是注重安全知识。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大多进入青春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生理心理上都发生微妙的变化。

本册中全面考虑学生年龄差异和心理变化差异及时进行健康安全引导。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养成珍惜时间,专心致志、尊重理解老师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学习控制情绪,自我调节。

3.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启蒙教育。

4.引导学生学习流感预防、胃肠疾病和防寒保暖方法。

5.对学生进行预防溺水、远离危险品的安全教育。

2021年《魅力辽宁》 四年级 《万里海疆献丰饶》 康惠玲 教学设计

2021年《魅力辽宁》  四年级 《万里海疆献丰饶》  康惠玲  教学设计

附件2:
沈阳市地方课程优秀课教学设计(可自行加页)
预设问题:盘锦河豚体内有毒素,为什么可以吃?营口市:营口海蜇、营口大闸蟹、营口对虾
预设问题:虾为什么要叫对虾?
葫芦岛市:葫芦岛螃蟹、葫芦岛对虾、兴城多宝)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海产,浩瀚无边的海洋可谓是我们获取食物的“蓝色粮仓”。

这些海产不仅可以吃、也可以用作药材、还可以为我们家乡带来经济效益。

三、读懂数据分析推理
同学们观察一下,从这幅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019年渔业经济总产值1330亿元,可以用来购买26万多架飞机,这是多大的一笔财富。

四、头脑风暴献计家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海洋的开发日趋加剧,目前为止,海洋面临什么情况呢通过一段视。

《魅力辽宁》四年级下册《富足美丽我家乡》教学设计

《魅力辽宁》四年级下册《富足美丽我家乡》教学设计
2、走进瓜果飘香的果园。
出示课件:各种水果的图片。
这些水果你们认识吗?现在谁来给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认识的水果,它们的产地在哪里?
3、看视频:山珍和海味。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看到了哪些山珍?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人参、蘑菇、木耳、榛子。
你看到了哪些海味?
师:当我们吃到这些山珍海味的时候,心里感到无比的幸福,此时,你想到了什么?
1、介绍辽宁的主要粮食作物。
师:作为一名辽宁人,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那么你知道辽宁有哪些粮食作物呢?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玉米、高粱、大豆、水稻……
(1)出示水稻图片课件
引导学生认识水稻。
(2)课件依次出示:小麦、玉米、高粱的图片。
师:你们认识它们吗?谁来说一说。
(3)我们辽宁经济飞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取得可喜成绩。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说说辽宁农业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你们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学 生 活 动
一、
情境导入
二、
学习新知
三、
课堂练习
四、
总结收获
五、
课后作业
1、同学们,人们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说一个地方的资源可以造就这个地方的人,现在,我们就先来看看我们的家乡辽宁有哪些农产品。
2、播放辽宁农产品的视频
3、师: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富足美丽我家乡》,板书课题。
3、学生回答。
1、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汇报。认识辽宁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高粱、大豆、水稻……
学生分别介绍。
读资料卡片
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汇报。
2、学生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展示各种水果图片,分别向大家介绍苹果、南果梨、樱桃……的有关知识。小组交流,汇报其产地及特点。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魅力辽宁地方课七年级上册学案:第一课 地理地貌展美景(第 1 课时)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魅力辽宁地方课七年级上册学案:第一课 地理地貌展美景(第 1 课时)

七年级魅力辽宁学科导学案
课题:第一课地理地貌展美景(第 1 课时)
主备人:张萍备课时间:2019年9月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了解辽宁的地形地貌。

2、了解“六山一水三分田”。

3、欣赏辽宁的独特的自然魅力。

目标达成:
1、了解辽宁的独特的自然魅力。

2、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美丽的家乡。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用课件展示美丽的辽宁,每张图片展示辽宁形形色色的地形地貌。

【创境激趣】
概括辽宁地形地貌,“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辽宁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通向世界,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通道。

【自学导航】
1、让学生读课文,然后说出“六山一水三分田”。

2 让学生说出三大地形组成。

【合作探究】
1、各小组两名同学进行问答。

2、让学生列表,列出辽宁的三大地形?
【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知识迁移。

辽宁的陆地总面积,山地面积,平地面积,水域面积。

【强化训练】
1、做填空练习。

2、做列表列出三大地形?
【归纳总结】
1、本课主要讲辽宁的地形地貌,为我们营造美丽而多彩的生活的生活家园提供了基础。

通过“六山一水三分田,山地丘陵分两边”.展示了辽宁独特的自然魅力。

四年级上(魅力辽宁)教案3

四年级上(魅力辽宁)教案3

(魅力辽宁)教案课题追根溯源说辽宁课型新授课时 1 教学目标1.了解辽宁家乡的历史沿革,传说故事。

2.自学交流等方式学习3.做个文明的辽宁人重点了解辽宁家乡的历史沿革,传说故事。

难点了解辽宁家乡的历史沿革,传说故事。

教具学具照片和传说故事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二自学三交流可爱的家乡辽宁不仅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秀丽的风光,而且还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许多美妙的传说故事。

同学们一定对它们的由来很好奇,那么,辽宁的名称是缘何而来的?古代辽宁地区的建制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演变过程?很早以前,辽宁这片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多民族文化汇集之地就与中原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交流,甚至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自夏朝开始,辽宁地辽宁的辽指辽河流域。

古时,辽河河道迂曲漫流,经常泛滥成灾,世代在辽河流域繁衍、生息、劳动的辽河儿女,的辽河儿女,为了祈愿辽河水域永远安宁,为了祈愿辽河水域永远安宁,为了祈愿辽河水域永远安宁,故而取故而取其寓意,由此得名“辽宁”。

生汇报资料四汇报五总结区逐步与中原地区建立了隶属关系,并在不同时期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辽宁民间又流传着哪些美丽的传说呢?从数千年前说起,活跃在辽河流域勤劳智慧的辽宁先民,在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进程中勇敢地与自然作斗争,创造了一些独特的文化,并以民间传说趣闻的形式延续下来,最终变成了口耳相传美丽的传说故事。

出示图片:上述图片分别与满族的哪些历史传说故事有关?你能尝试着讲讲其中的一个故事吗?感兴趣的同学请回家继续收集有关传说故事。

契丹族传说太子河传说生试讲故事收集故事板书设计追根溯源说辽宁辽宁由来历史沿革。

魅力辽宁教案

魅力辽宁教案

魅力辽宁教案魅力辽宁教案500字一、教学目标:1. 了解辽宁省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和气候特点;2. 了解辽宁省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3. 培养学生对辽宁省的骄傲感和自豪感,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学习辽宁省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和气候特点;2. 学习辽宁省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

三、教学准备:1. 地理教材和图片;2. 历史文化知识;3. 学生用品:笔、纸。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放映辽宁省的宣传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辽宁省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和气候特点:(1)教师介绍辽宁省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辽宁省是中国的东北地区的一个省份。

(2)教师介绍辽宁省的地貌特点,学生通过图片观察,了解辽宁省的地理特点和地貌景观。

如:沿海地形、平原地区、辽河流域等。

(3)教师介绍辽宁省的气候特点,学生了解辽宁省的气候带和季节变化。

如: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3. 学习辽宁省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1)教师介绍辽宁省的历史文化,让学生了解辽宁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如:辽沈战役、旅顺口战役等。

(2)教师介绍辽宁省的名胜古迹,学生通过图片观赏,了解辽宁省的旅游景点和历史遗迹。

如:沈阳故宫、大连圣亚海洋世界等。

4. 总结: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到辽宁省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气候特点和历史文化,增强了对家乡的骄傲感和自豪感。

五、作业:以"我的家乡辽宁"为题,写一篇短文介绍辽宁省的地理特点、气候特点、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

初中综合实践沈阳版八年级上册《主题一 美丽富饶的辽宁》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综合实践沈阳版八年级上册《主题一 美丽富饶的辽宁》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综合实践沈阳版八年级上册《主题一美丽富饶的辽宁》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围绕录像片《辽宁的风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对家乡辽宁有全方位、多视角的了解。

2、在活动实践中,锻炼学生自主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逐步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初步具有合作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为家乡的建设献计出力
2学情分析
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制定方案,掌握简单的调查方法,学会了访问以及简单的问卷调查以及统计的初步方法,但是对于数据的分析还有待提高,在综合实践方法的选择上大多数学生局限于用查资料的方法,因此在此基础之上,本学期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3重点难点
1、让学生对家乡有全方位、多视角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2、锻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自主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

4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辽宁风光片及图片
2【讲授】
师:看了这一段家乡录像片,你一定有很多的感受想要说,对吗?谁来先说说?
师:的确,听了同学们所说的,所想的,老师也有同感。

我们的家乡有悠久的
历史文化、古迹,再加上美丽的自然风光,才使辽宁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海
滨城市。

这一切都给我们共同的家乡增添了神秘和气魄。

那么你对家乡又有哪。

六年级魅力辽宁上教案

六年级魅力辽宁上教案
人与自我-----第四课
6
人与自然------第三课
人与自然------第四课
7
人与社会-----第三课
人与社会-----第四课
8
魅力辽宁-----第三课
魅力辽宁-----第四课
9
人与自我-----第五课
人与自我-----第六课
10
人与自然------第五课
人与自然------第六课
11
人与社会-----第五课
二、自学
自学民族和谐
问题一:我省少数民族的概况以及党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问题二:了解满族?
问题三:了解蒙古族?
问题四:了解回族?
问题五:了解朝鲜族?
问题六:了解锡伯族?
三、交流
问题一:我省少数民族的概况以及党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问题二:了解满族?
问题三:了解蒙古族?
问题四:了解回族?
问题五:了解朝鲜族?
受?
三、交流
问题一:解放战争中有哪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辽沈战役有什么重大历
史意义?
问题二:杨自立、范永在抗美援朝中作出了哪些突出贡献?共产主义展示
雷锋又有哪些先进事迹?
问题三:现代家乡的巨变?英模们为家乡的振兴作出了哪些不可磨灭的业
绩?
问题四:当你在游览名胜古迹时,看到“
XX
到此一游“的刻字,你有何感
三、交流
问题一:辽宁人体坛辉煌?
问题二:
;辽宁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
问题三:辽宁曲艺天地?
问题四:辽宁的音乐人才?
问题五:辽宁戏剧艺术?
问题六:辽宁的舞苑艺术?
问题七:辽宁历史文化的悠久?
四、汇报
五、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上地方课魅力辽宁教案

五上地方课魅力辽宁教案

五上地方课魅力辽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辽宁省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了解家乡的情感,增强地域自豪感。

3. 引导学生关注地方特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辽宁省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2. 辽宁省的历史文化,包括著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遗产等。

3. 辽宁省的经济发展,包括主要产业、知名企业等。

4. 辽宁省的自然风光和旅游资源,包括著名的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等。

5. 辽宁省的地方特色,包括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辽宁省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地方特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辽宁省的相关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事例让学生了解辽宁省的特色。

3.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4. 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辽宁省的地图,引导学生了解辽宁省的地理位置。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介绍辽宁省的行政区划,让学生了解各市的分布。

(2)讲解辽宁省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了解辽宁的历史底蕴。

(3)介绍辽宁省的经济发展,让学生了解辽宁的产业特点。

(4)展示辽宁省的自然风光和旅游资源,让学生感受辽宁的美景。

(5)讲解辽宁省的地方特色,引导学生关注辽宁的民俗风情。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辽宁省的特点。

5.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辽宁省的基本概况、历史文化、经济发展、自然风光和旅游资源以及地方特色。

2.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是否产生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以及对地方特色的关注。

3. 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海域辽阔多丰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辽阔丰饶的海域
2、珍惜家乡的自然环境,了解家乡辽阔丰饶的海域
3、珍惜家乡的自然环境,明确我们的历史责任,从而更加努力学习,用自己的
聪明オ智为持续提升我们家乡的魅力,为建设美丽辽宁、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尽一份力量。

教学重点
海洋污染危害
教学难点
探讨海洋污染原因,找出解决办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海洋是地球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宝库和巨大的生态环境空间,是有待于人类去开发利用的“第八大洲”。

你了解家乡的海洋吗?你知道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来自浩瀚的海洋吗?
二、新授课程
1、海域辽阔
辽宁海域辽阔,辽东半岛东侧临黄海,西侧临渤海,是中国水温最低、纬度最高的海域。

全省海域面积15万平方千米,沿海滩涂面积2070平方千米。

海岸线东起丹东鸭绿江口,西至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老龙头,全长2200多千米,占我国大陆海岸线总长的12%。

2、沿海滩涂
沿海滩涂,是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

由于潮汐的作用,滩涂有时被海水淹没,有时又露出水面,其上部经常露出水面,其下部则经常被海水淹没,是海岸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海岸和海岛
辽宁的海岸类型比较齐全,主要有基岩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砂砾质海岸。

海岛是海洋中被海水包围并在高潮时高出水面的陆地。

辽宁有海岛(500平方米以上)26个,多为大陆岛,是大陆地质构造向海洋延伸的部分。

沿黄海分布的岛屿主要有外长山列岛、里长山列岛、石城列大鹿岛岛和大鹿岛、小鹿岛等;沿渤海分布的岛屿数量较少,主要是以兴城市附近的菊花岛为主的岛屿,此外还有笔架山、长兴岛、猪岛、蛇岛等。

大自然为辽宁的海滨造就了多样的地貌,海蚀柱、海蚀穴、海蚀洞、海蚀拱桥等等,真是鬼斧神工。

4、问题思考
大自然的神秘力量造就了各种奇观,大家在欣赏海蚀柱、海蚀携桥等奇妙景观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
5、渤海
渤海,是一个近于封闭的内海,地处中国大陆东部的最北端。

北、西、南三面分别与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和山东省毗邻,东面与黄海相通。

6、辽东湾
辽东湾位于渤海东北部,是渤海中的三大海湾之一。

西起辽宁西部的六股河ロ,东到辽东半岛西侧的长兴岛,有辽河、大凌河、小凌河等注入。

广义的辽东湾则指河北省大清河ロ到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以北的海城。

辽东湾的海底地形自湾顶及东西两侧向中央倾斜。

湾东侧水深大于西侧,最深处约32米,位于湾口的中央部分。

辽河、海河、黄河等河流从陆地上带来大量有机物质,使这里成为盛产对虾、蟹和黄花鱼的天然渔场。

7、黄海
黄海位于中国与朝鲜半岛之间,北面和西面濒临中国,东邻朝鲜半岛。

因黄河携带泥沙过多,使近岸海水呈黄色而得名。

黄海海域由于寒暖流交汇,形成了世界闻名的渔场。

8、拓展延伸
渔场是指鱼类或其他水生经济动物密集经过或滞游的具有捕捞价值的水城。

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1)宽浅大陆架,水温适宜。

(2)河流注入带来丰富的有机质、营养盐类。

(3)寒暖流交汇,使营养盐类丰富。

这样就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