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专业英语阅读》教学大纲
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英语阅读英文名称:Extensive Reading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总学时:36×4 讲课学时:36×4 实验学时:学分:适用对象:英语专业本科生一、二年级先修课程:无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阅读课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的一门必修课,同时也是使学生大量接触英语读物和培养阅读能力的一门实践基础课。
英语阅读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略读、寻读、细读、评读等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不断积累各种语言知识,加深文化沉淀。
阅读课教学应注重阅读理解能力与提高阅读速度并重。
教材应选用题材广泛的阅读材料,以便向学生提供广泛的语言和文化素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外指定长篇简易读物和浅显原著,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要求学生定期写读书报告。
阅读课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等创新能力;正确处理语言技能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并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重点讲述英语阅读的基本原理、阅读技巧和实践方法,侧重于英语学习者语言综合知识的运用。
因而,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真正透彻地领会诸如阅读的过程、图式理论、构词法、猜词技巧、句子与句子的关系、话题与话题句、要旨、推理与判断、文体与风格等阅读理论内涵;要注重阅读理论与阅读实践的紧密结合,处理好阅读速度与理解之间的关系,避免知识的重复和脱节,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比较系统而全面的英语阅读基本技能。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教材中阅读文章每学期30篇(其中课内指定阅读15篇,课后阅读15篇)。
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大纲《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232041/4课程类型:专业必修适用专业:英语总课时数:144(含实践学时:72)学分: 6一、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英语阅读》是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使学生大量接触英语读物和培养阅读能力的一门实践基础课。
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略读、寻读、细读、评读等能力;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不断积累各种语言知识,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加深文化沉淀;注重阅读理解能力与提高阅读速度并重通过对不同文体整篇文章的理解,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提高英语文章的写作能力;欣赏不同文体的语言特色、提高语感。
该课程的重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方法,从而提高理解的准确性,加快阅读速度。
本课程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阅读综合能力,是针对英语专业的单项技能训练课,是对精读课的补充与扩充,为听力、口语、写作、笔译和口译等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英语语言文化输入量和熟练程度。
二、教学内容纲要该课程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阅读技能训练:从字、词、句、段到篇章,训练学生在语境中认识生词,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通过找出文章的主题、主题句、阐释主题的具体材料,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细节。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主,课外读物为辅。
本课程教学安排为两学年,分四个学期,总课时为144节,其中理论72学时,实践72学时。
课程采用《英语阅读教程》,全套教材共4册,每册共15个单元,每周2个课时,每单元2个课时。
第一学期新生军训,课时只有12周,选取第一册10个单元讲授;第二学期18周,教师自选完成第二册12-13个单元;第三学期18周,教师自选完成第三册12-13个单元;第四学期18周,教师自选完成第四册12-13个单元。
《英语阅读》教学大纲(附课外阅读参考书目)
《英语阅读》教学大纲(附课外阅读参考书目)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120学时总学分:6学分开课学期:第1-4学期适用专业:英语专业先修课程:无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英语阅读”是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一、二年级使用的基础课程,泛读课的特征体现在“泛”与“读”两个方面,就“泛”而言,泛读课所选的语言材料的内容呈百科知识性,包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同时语言材料的文体呈多样性,既有文学作品,又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新闻、广告等语言风格不同的各类文章;就“读”而言,泛读课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方法,从而提高理解的准确性,加快阅读速度。
“英语泛读”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速度能力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略读、寻读、细读、评读等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不断积累各种语言知识,加深文化沉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也是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细读、略读、查阅等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
阅读课教学应注重阅读能力与提高阅读速度并重。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时数分配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教材:《泛读教程》王守仁等编课程介绍“英语阅读教程”即英语专业的阅读(泛读)课,是专业英语学生的必修课,教学对象为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也可供大学英语四级后学生选修。
本教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细读、略读、查阅等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
《专业英语》大纲
昆明学院《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适用电气专业)(共 32 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和教学目标(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专业英语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通识教育公共必修课程之一,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专业英语的重要性也日渐明显。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教育的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既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又是英语的学习,具有双重意义。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课程的主要任务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1. 专业词汇领会掌握250-300个本专业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200-250个,并具有按构词语法识别生词的能力。
2. 阅读翻译能力借助工具书,能流利阅读本专业的英文书籍及相关资料,并有一定的翻译能力。
3. 英文摘要写作与学术交流能力具有初步的英文摘要写作与学术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教材中出现过的专业英语词汇;2.掌握专业英语的阅读技巧;3.掌握专业英语的翻译技巧;4.掌握专业英语的语法特点;5.掌握专业英语和科技英语中的常见文体,尤其是学术论文的写作知识。
教学难点:1.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2.专业英语的正确应用。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专业英语的基本特点,并学习相应的专业词汇,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专业英语的特点,可以拓展自己的专业词汇,能基本无障碍的阅读本专业英文文献,具备一定翻译本专业英文文献和和写作本专业英文科技论文的基础,并有一定的学术交流能力,为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环节组成由课堂讲授,师生讨论,习题课,答疑,复习等环节组成。
三、课程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目的和要求】掌握课文及专业英文的语法特点和词汇特点。
【教学内容】1.1 Current and Voltage1.2 Circuit Elements1.3 Ohm’s Law1.4 Kirchhoff’s Laws1.5 Basic Analysis Methods1.6 Sinusoidal AC Circuit Analysis and Three-Phase Circuit【重点和难点】1)The relation between power and energy2)Independent sources3)How to use Kirchhoff’s current law and voltage law?4)Nodal analysis5)Balanced three-phase Voltage第二章:Electronics【目的和要求】掌握课文及词义选择、词义的引申和长难句的翻译。
参考 阅读教学大纲
《英语阅读》教学大纲一、总纲《英语阅读》是所有高校英语专业的专业技能必修课。
它通过系统的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阅读方法,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及各种形式的固定搭配(短语、成语、俚语、),增加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及相关学科的英语知识量(题材广泛的各类英语读物),使学生习得在信息时代通过英语快速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快速抓取内容要点的能力和提高对所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
并且继续强化学生已经习得的正确阅读方法,培养各种阅读技能。
如:掌握英文报纸标题的浏览,掌握用于报纸标题的英语缩略词语,注意分析英文报刊中新闻报道中首段或标题的主题意义,阅读报刊中的小说故事,了解英美的主要流行杂志,广告阅读,了解产品说明书等。
并且有针对性地讲解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语法重点和难点,随时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
学时分配:本教材上个四学期,共144学时,每周2学时,每学期36学时,一、二、三学期考试,第四学期考查。
教材:《英语阅读教程》刘乃银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1.《英语阅读教程》韩志先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年5月第一版,2001年6月重印2.《新编英语阅读教程》王守仁杨敬清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2003年5月重印。
考核方式:一、二、三学期考试,第四学期考查。
二、主要内容及教学大纲要求绪论(1学时)主要内容;《英语阅读教程》系受教育部委托编写的材料,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一,二年级使用,亦适用于同等程度的英语自学者。
教材旨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扩大词汇量,并且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
《英语阅读教程》全套共四册。
每册15个单元,按阅读教材的内容和难度进行编排。
每单元一般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阅读课文及练习。
练习包括判断课文中心思想,阅读理解,课堂讨论题和词汇练习;第二部分为阅读技巧,重点介绍各种阅读技能,并配有相应的练习;第三部分为快速阅读练习,提供3篇短文,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第四部分为课外阅读,提供和课文长度相当的语言材料,配有阅读理解和思考题。
《专业英语》大纲
昆明学院《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适用电气专业)(共 32 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和教学目标(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专业英语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通识教育公共必修课程之一,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专业英语的重要性也日渐明显。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教育的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既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又是英语的学习,具有双重意义。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课程的主要任务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1. 专业词汇领会掌握250-300个本专业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200-250个,并具有按构词语法识别生词的能力。
2. 阅读翻译能力借助工具书,能流利阅读本专业的英文书籍及相关资料,并有一定的翻译能力。
3. 英文摘要写作与学术交流能力具有初步的英文摘要写作与学术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教材中出现过的专业英语词汇;2.掌握专业英语的阅读技巧;3.掌握专业英语的翻译技巧;4.掌握专业英语的语法特点;5.掌握专业英语和科技英语中的常见文体,尤其是学术论文的写作知识。
教学难点:1.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2.专业英语的正确应用。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专业英语的基本特点,并学习相应的专业词汇,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专业英语的特点,可以拓展自己的专业词汇,能基本无障碍的阅读本专业英文文献,具备一定翻译本专业英文文献和和写作本专业英文科技论文的基础,并有一定的学术交流能力,为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环节组成由课堂讲授,师生讨论,习题课,答疑,复习等环节组成。
三、课程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目的和要求】掌握课文及专业英文的语法特点和词汇特点。
【教学内容】1.1 Current and Voltage1.2 Circuit Elements1.3 Ohm’s Law1.4 Kirchhoff’s Laws1.5 Basic Analysis Methods1.6 Sinusoidal AC Circuit Analysis and Three-Phase Circuit【重点和难点】1)The relation between power and energy2)Independent sources3)How to use Kirchhoff’s current law and voltage law?4)Nodal analysis5)Balanced three-phase Voltage第二章:Electronics【目的和要求】掌握课文及词义选择、词义的引申和长难句的翻译。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Professional English Course Syllabus.Course Description: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professional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necessary for success in the workplace. Students will learn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a variety of business settings, including meetings, negotiations, presentations, and written correspondence. The course will also cover cultural aspects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tiquette.Course Objectives:Upon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is course, studentswill be able to: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a variety of business settings.Use appropriate language and tone in written and oral communication.Understand and use cultural norms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Conduct themselves professionally in the workplace.Course Content:Introduction to professional English.Business communication skills.Cultural aspects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Professional etiquette.Advanced English grammar and vocabulary.Business presentations.Business negotiations.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Teaching Methods:Lectures.Discussions.Role-playing.Presentations.Written assignments.Assessment:Class participation.Quizzes.Midterm exam.Final exam.Final project.Required Textbook:Professional English by John Eastwood. Grading:Class participation: 10%。
《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学时数:36其中:实验学时:0课外学时:0学分数: 2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执笔者:梁燕葵编写日期:2005年9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教育技术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加强学生对教育技术学词汇的熟悉程度,培养学生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相关专业词汇及阅读、翻译、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查阅相关的科技文献,并能流利阅读和翻译相关的专业资料,为将来更深入地学习和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在英语学习中掌握专业知识,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提升英语水平。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着力帮助学生理解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向,同时要使学生学习用英语交流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如阅读、撰写专业文献、与国内外同行用英语进行交流,这就涉及到了英语语言的读、说、听、写、译等技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工作服务。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Chapter One The Evolution of the DefinitionSection A The Early DefinitionsSection B The AECT’s Definitions in 1994Section C Assumptions behind the AECT’s Definitions in 2005Chapter Two The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Section A Pre-1920Section B 1920s-1940sSection C 1950s-1970sChapter Three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Present andFutureSection A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Trends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ection B The Diverse Status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Section C The Professionalizing of the FieldSection D The Training of the ProfessionalsChapter Four Learning TheoriesSection A Why Theories of LearningSection B The Behaviorist Orientation to LearningSection C Cognitive 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ySection D ConstructivismChapter Five Communication TheoriesSection A Defining CommunicationSection B What Is Communication TheorySection C A Basic Linear ModelChapter Six Instructional TheoriesSection A Gagne’s Theory of InstructionSection B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Section C Programmed InstructionChapter Seven Systematic TheorySection A Systems TheorySection B Systems Theory: The BasicsChapter Eight Media HistorySection A Seven Milestones in the Evolution of Human CommunicationChapter Nine New TechnologySection A Multimedia TechnologySection B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Section C Virtual RealitySection 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Section E Jini TechnologyChapter Ten Media and LearningSection A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Section B Media ResearchSection C The Great Media DebateChapter Eleve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InstructionalSystem DesignSection A What’s Instructional Design?Section B Basic Principles of IDSection C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Chapter Twelve Model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Section A ID Models and Their Basic FeaturesSection B A Taxonomy of ID ModelsSection C An Introduction to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sChapter Thirteen Automating Instructional DesignSection A Purpose of Automated Instructional Design ToolsSection B Wha t’s AID?Chapter Fourteen The Overview of ICTSection A The Information AgeSection B Fours Goals for Technology in SchoolsSection C The Effect of ICT in EdcuationChapter Fifteen Introduction of ICT CurriculumSection A Aims of ICT in EdcuationSection B How to Teach ICTSection C How to Design ICTChapter Sixteen The Study and Practice to FacilitateLearning with ICTSection A The Cycles of Technology IntegrationSection B The Market Power of E-LearningSection C The Critical Attributions of WebQuestChapter Seventeen Definitions and History of DistanceEducationSection A Definitions of Distance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AECTSection B History of Distance EducationSection C What is Distance Education?Chapter Eighteen Theories of Distance EducationSection A The Industrial Model of Distance EducationSection B European Theory of Independent StudySection C The Need of TheoryChapter Nineteen The Platforms of Distance EducationSection A WebCTSection B Leadership in E-LearningChapter Twenty Institute and Successful Cases of DistanceEducationSection A 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OUHK)Section B The Open University (United Kingdom)Section C What Is the Commonwealth of Learning (COL)?Chapter Twenty-One An Overview of InstructionalTechnology ResearchSection A Scientific MethodsSection B Purpose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Section C Two Research ParadigmsSection D Quantitative ResearchSection E Qualitative ResearchChapter Twenty-Two A Research Report of Research onInstructional Technology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一)教与学模式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采用多媒体演播教学或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问题探究、资源检索、在线讨论等多种教与学模式。
《英语阅读》教学大纲(附课外阅读参考书目)
《英语阅读》教学大纲(附课外阅读参考书目)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120学时总学分:6学分开课学期:第1-4学期适用专业:英语专业先修课程:无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英语阅读”是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一、二年级使用的基础课程,泛读课的特征体现在“泛”与“读”两个方面,就“泛”而言,泛读课所选的语言材料的内容呈百科知识性,包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同时语言材料的文体呈多样性,既有文学作品,又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新闻、广告等语言风格不同的各类文章;就“读”而言,泛读课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方法,从而提高理解的准确性,加快阅读速度。
“英语泛读”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速度能力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略读、寻读、细读、评读等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不断积累各种语言知识,加深文化沉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也是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细读、略读、查阅等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
阅读课教学应注重阅读能力与提高阅读速度并重。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时数分配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教材:《泛读教程》王守仁等编课程介绍“英语阅读教程”即英语专业的阅读(泛读)课,是专业英语学生的必修课,教学对象为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也可供大学英语四级后学生选修。
本教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细读、略读、查阅等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
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一、引言
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是指为了培养学生英语专业素养,使其在专业领域中能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的教学计划。
本大纲旨在规划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法,以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专业英语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2. 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中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其能与英语为母语的人士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其能够在工作中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英语水平。
三、教学内容
1. 词汇与词义:
- 学习并掌握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如专业术语和行业常用词汇。
- 学习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的能力。
2. 语法与句型:
- 复习和巩固基础英语语法知识,并扩展到专业领域。
- 学习专业英语中常见的句型和表达方式。
- 掌握在不同场合中正确使用语法和句型的能力。
3. 听力与口语:
- 提供丰富的听力材料,包括真实场景对话和专业讲座录音等,培养学生听懂和理解专业英语的能力。
- 进行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对话技巧。
4. 阅读与写作:
- 阅读专业英语文献,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 提供写作练习,让学生熟悉专业英语的写作规范和技巧。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Specialized English一、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和地位:英语是了解国外科技发展动向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英语术语,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笔译专业英语文献资料的能力,并通过课堂应用与交流,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计算机科学各领域当前的状况和最新发展。
2、知识要求:学习了计算机基础,对网络通信,数据库等有所了解。
3、能力要求:通过对专业外语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英语术语,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笔译专业英语文献资料的能力,并通过课堂应用与交流,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计算机科学各领域当前的状况和最新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2、具体要求:第一章硬件[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处理器和贮存器的工作原理,并使学生掌握光盘的工作原理及制作介质。
并掌握相关的专业词汇。
[教学内容] 1、处理器和贮存器2、光存储介质:光盘[重点难点] 光存储介质[作业] 翻译课文中一段[课时] 8学时第二章程序设计[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较为重要的两种计算机语言C++和Java,并掌握该文中的关于C++和Java的专业英文词汇。
[教学内容]1、C++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Java 介绍[重点难点] Java 介绍[课时] 4学时第三章操作系统[目的要求]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UNIX和linux操作系统。
掌握有关操作系统的专业英语词汇的认读。
[教学内容] 1、操作系统概述2、 UNIX的神话[作业] 翻译课文中一段[课时] 4学时第四章计算机网络[目的要求]了解网络通信的两种方式各是什么。
认知关于计算机网络的专业词汇,会翻译相关的外文的文献。
[教学内容] 1、因特网及内部网2、网络通信的两种方法[课时] 10学时第五章数据库[目的要求]了解数据库的工作原理,以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数据库的数据管理,查询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英语阅读》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162072
课程名称:专业英语阅读
英文名称:Specialized English of Surveying & Mapping
开课学期:7
学时/学分:32/2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必修课
开课专业: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
开课单位: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前置课程:《大学英语》
选用教材:
牛雪峰主编:《测绘专业英语阅读》,吉林大学内部教材2005年
主要参考书:
2.陆铁镛主编:《测绘专业英语选读》,测绘出版社1996年版;
3.曲建光主编:《测绘专业英语》,测绘出版社1996年版;
4.尹晖主编:《测绘工程专业英语》,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执笔人:牛雪峰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专业英语阅读》是测绘工程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之一,它是测绘工程专业学生修完大学英语四级之后,为提高专业领域英语阅读水平而开设的课程。
《专业英语阅读》课程设置也是与实现本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之一——“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紧密相关的。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将使测绘工程专业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词汇,具有一定水准的专业文献阅读及翻译能力,具有初步的专业文献写作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生产、科学研究与对外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本专业领域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词汇;
2掌握本专业领域及其相关学科英语文献的阅读及翻译技巧;
3培训学生具有初步的测绘工程专业领域内文献写作能力;
4培训学生在测绘工程专业领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Unit 1、Education in Surveying : Why Go to College? (2学时)
Unit 2、What is Digital Earth?(2学时)
Unit 3、Geomatics(2学时)
Unit 4、Surveying
Unit 5、Theodolite
Unit 6、Figure of the Earth(2学时)
Unit 7、Mean Sea Level
Unit 8、Topography and Topographic Map(2学时)
Unit 9、Map Projection(2学时)
Unit 10、Map Design(2学时)
Unit 11、Cartography(2学时)
Unit 12、Geodesy(2学时)
Unit 13、History of Geodesy(2学时)
Unit 14、Introduction to Photogrammetry(2学时)
Unit 15、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2学时)
Unit 16、Navigation(2学时)
Unit 17、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Unit 18、Construction Surveys(2学时)
Unit 19、Pipeline Layout,Bridge Surveys
Unit 20、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Overview
Unit 21、Techn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f Remote Sensing(2学时)
Unit 22、Remote Sensing in the 21st Century(2学时)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进行,期末考试成绩占100分。
五、备注: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一些课堂讨论,是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在不断的锻炼过程中,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