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素(第九版)

合集下载

第十章肾命学说

第十章肾命学说

第十章肾命学说一.概念肾命学说是在中医经典理论肾与命门的基础上经历代医学不断发挥、发展而形成的学说性理论。

肾命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实践为准衡,理解、并发挥经典理论的典范。

因此,肾命说不仅有“理”,而且有临证及其“法”及“方”与“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对临证有深刻指导意义的学说性理论。

肾命学说发展、成熟于金元之后,因此,受宋明理学的影响,多有用《易》理来释肾命之处,其研究方法受《易》学影响,也常于思辨、揣测,所以。

诸如命门的位置、本质、功能等,往往见解不一,相互争论,但这种争鸣推动了肾命学说的发展,使人们对肾命本质的认识逐渐深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学说,至今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仍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二.肾命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肾命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起源(两汉~晋唐)肾命说中的“命门”名称,最早见于《内经》《难经》。

命门的名称,早在《内经》就有之,云:“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

”(《灵抠·根结》)《难经·三十六难》指出:“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

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

”文中明确指出右肾为命门,是人体精神之舍,原气所附之处。

另外《难经·八难》指出的“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

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

”是对命门功用、地位的又一阐发。

所以《难经》中关于命门的“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肾间动气”等论述,实际上已为后世的肾命学说在命门的位置、功能及在人体中的重要功用都作了原则性论述,为命门学说奠定了最基本的理论基础。

其后晋·王叔和承《难经》之说,在《脉经》中提出命门的诊脉部位:“肾与命门俱出尺部”,从此开后世左尺候肾,右尺候命门之说。

然而谈肾命学说的起源,不能忽略唐太仆令王冰在阐释《内经》时的一段论述:“大热而甚,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

医学启源张元素简体完全版

医学启源张元素简体完全版

医学启源金张元素公元1127-1279年张序先生张元素,〔字〕洁古,易水人也。

八岁试童经,二十七经义登科,犯章庙讳出落,于是怠仕进,遂潜心于医学,二十余年虽记诵广博书,(然)治人之术,不出人右。

其夜梦人柯斧长凿,〔凿心〕开窍,纳书数卷于其中,见其题曰《内经主治备要》,骇然惊悟,觉心痛,只为凶事也,不敢语人。

自是心目洞彻,便为传道轩岐,指挥秦越也。

河间刘守真医名贯世,视之蔑如也。

异日守真病伤寒八日误下证,头疼脉紧,呕恶不食,门人侍病,未知所为,请洁古诊之,至则守真面壁罔顾也。

洁古曰∶〔何〕视我直如此卑也?诊其脉,(谓)之曰∶脉病乃尔,初〔服〕某药犯某味药乎?曰∶然。

洁古曰∶差之甚也。

守真遽然起曰∶何谓也?曰∶某药味寒,下降,走太阴,阳亡,汗不彻故也。

今脉〔如此〕,当以某药〔服〕之。

守真首〔恳〕大服其能,一服而愈,自是名满天下。

洁古治病,不用古方,但云∶古方新病,〔甚〕不相宜,反以害人。

每自从病处方,刻期见效,药〔下〕如攫,当时目之曰神医。

暇日辑(集)《素问》五运六气,《内经》治要,《本草》药性,名曰《医学启源》,以教门生,及有《医方》三十卷传于世。

〔壬辰遗失,□□□存者惟《医学启源》〕。

真定李明之,门下高弟也,请余为序,故书之。

兰泉老人张吉甫〔序〕。

[卷之上] 一、天地六位脏象图[卷之上\二、手足阴阳] (一)手足三阴三阳注云∶肝、心、脾、肺、肾,皆属阴,五脏也。

胆、胃、三焦、膀胱、大肠、小肠,皆属阳,六腑也。

分而言之,手足皆有三阴三阳是也。

[卷之上\二、手足阴阳] (二)手三阴三阳肺寅燥金手太阴,大肠卯燥金手阳明;心午君心手少阴,小肠未君火手太〔阳〕;包络戌相火手厥阴,三焦〔亥〕相火手少阳。

[卷之上\二、手足阴阳] (三)足三阴三阳胃辰湿土足阳明,脾巳湿土足太阴;膀胱申寒水足太阳,肾酉寒水足少阴;胆子风木足少阳,肝丑风木足厥阴。

歌曰手经太阳属小肠,膀胱经属足太阳;肝足厥阴手包络,胃足阳明手〔大肠〕;胆属少阳足经寻,三焦手内少阳临;脾足太阴手经肺,肾足少阴手是心。

张元素(本)

张元素(本)
循《内经》的论述 内经》
以 肝 为 例
病 理
本病、 本病、标病 寒热虚实脉证 肝之经是动所生病 肝之虚实脉象
演变预后:旦慧、晚甚、夜静; 演变预后:旦慧、晚甚、夜静;死不治证
《内经》的论述 内经》
中医各家学说 · 张元素
2、根据《素问·脏气法时论》的补泻用药原则, 根据《素问·脏气法时论》的补泻用药原则, 提出具体的治疗方药; 提出具体的治疗方药;
血:白术 苍术 白芍药 胶饴 大枣 干姜
木瓜 乌梅 蜂蜜
燥中宫: 燥中宫:白术 苍术 橘皮 半夏 吴茱萸 本湿除之 南星 草豆蔻 白芥子 洁净府: 标本 洁净府:木通 赤茯苓 猪苓 藿香 标湿渗之 开鬼门:葛根 苍术 麻黄 独活 开鬼门:
中医各家学说 · 张元素

中医各家学说 · 张元素
中医各家学说 · 张元素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 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 “论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论肝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 第一次发展,但失之略 第一次发展,

(完整版)中医各家学说(附带答案)

(完整版)中医各家学说(附带答案)

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共30分)1、以阐发脏腑病机及脏腑辨证为中心学术内容的是:( )A、温补学派B、易水学派C、河间学派D、丹溪学派2、庞安时倡导的病因说是:( )A、杂气说B、内伤外感说C、寒毒说D、三邪说3、“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是哪位医家所提:( )A、吴有性B、吴鞠通C、薛雪D、叶桂4、提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的医家是:( )A、张介宾B、朱丹溪C、赵献可D、李中梓5、《格致余论》的作者是:( )A、刘完素B、张元素C、张从正D、朱震亨6、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医家是:( )A、刘河间B、李杲C、王好古D、张从正7、刘完素治疗火热病所创制的名方是:( )A、凉膈散B、调味承气汤C、防风通圣散D、银翘散8、治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方选:( )A、白虎汤B、麻杏石甘汤C、补中益气汤D、通圣散9、我国第一部温病专著是:( )A、《温疫论》B、《温热论》C、《疫疹一得》D、《温热经纬》10、吴师机治上焦风热用:( )A、散阴膏B、金仙膏C、桑菊饮D、清阳膏11、易水学派对后世哪个学派较有影响:( )A、温病学派B、温补学派C、丹溪学派D、攻邪学派12、除外科外,陈自明还在哪方面较有贡献:( )A、儿科B、针灸C、妇科D、中药13、丹溪解决了阴虚火旺的机理问题,在治法上创用滋阴泻火之法,其用药特点是:( )A、补阴必兼泻火B、补阴为主,泻火乃权宜之计C、补阴不必泻火D、补阴多兼泻火14、王好古认为,若阴证见身表热,四肢温,头重不欲举,脉浮弦,按之全无力者,则是:( )A、阳从内消B、阳从外走C、转为阳证D、阴证兼外感15、王清任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方是:( )A、补中益气汤B、血府逐瘀汤C、补阳还五汤D、通窍活血汤16、综观中医学发展史,秦汉医学的主要成就是:A、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B、产生医经学派C、产生经方学派D、形成诸子百家学术争鸣17、王叔和治伤寒之学最重:A、脉B、证C、方治E、脉. 证. 方. 治18、刘完素的亲灸弟子是:A、朱震亨B、荆山浮屠C、罗知悌D、张从正19、罗天益独详三焦的辨治,论病注重:A、三焦的气血B、三焦的寒热C、三焦的虚实D、三焦的气机20、张从正认为《内经》一书,惟以:A、血气调和为贵B、血气疏通为贵C.血气充盈为贵D、血气流通为贵21、丹溪认为,相火寄于:A、心肺B、心肾C、肺肝D、肝肾22、薛已强调“滋化源”的实质是:A、补脾土B、益肾水C、补肝阴D、补命火23、提出“命门动气”说的医家是:A、张介宾B、薛已C、孙文垣D、赵献可24、赵献可所谓壮水、益火之剂就是以六味、八味出入增减,以补:A、真阳B、元气C、真阴D、精气25、张景岳的右归丸立方根据是:A、阳中求阴B、阴中求阳C、阴阳平补D、育阴潜阳26、吴有性认为温疫的病因是:A、时行之气B、非时之气C、天地之常气D、天地之厉气27、余霖认为疫疹虽诸症不一,但其病为根本是:A、邪伏膜原B、温邪犯肺C、热毒在胃D、热邪犯表28、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医家是:A、吴又可B、余霖C、叶天士D、吴鞠通29、王清任学术成就的核心论点是:治病要诀在明白:A、脏腑B、经络C、气血D、津液30、吴师机在运用膏药时,下焦寒湿者用:A.清阳膏B.金仙膏C.散阴膏D.行水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张介宾确立“二纲”“六变”的辨治纲领,其中“二纲”指阴阳,“六变”指表里、寒热、虚实。

第张元素周期表

第张元素周期表

磴口一中高一年级化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第一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班级 姓名第1页 第2页相关相对原子质量:H :1; Cu: 64; Zn :65 ; Na :23 ;Al :27 ; O :16一、选择题 ( 每题2分 , 共 50分 )1. 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一级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 水力 B. 电能 C. 化石燃料 D. 地热能 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 .Ca 4020和Ar 4018 B .H 2O 和H 2O 2 C .D 和T D .O 3和O 2 3.与OH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粒子是( )A .F -B .Cl -C .NH 3D .NH 4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5.某原子核外共有n 个电子层(n>3),则(n 一1)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 )A .8B .18C .32D .2(n 一1)2 6. 在铝与稀硫酸反应中,已知10s 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mol /L ,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10s 内生成硫酸铝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A .0.02 mol /(L·min) B .1.8mol /(L·min) C .1.2mol /(L·min) D. 0.18mol /(L·min)7.用铁片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的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A .加热 B .将稀硫酸改为98%的浓硫酸 C .滴加少量的硫酸铜溶液 D .将铁片改为铁粉 8.下列微粒中,半径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K +>Ca 2+>Cl ->S 2- B .Ca 2+>K +>S 2->Cl - C .Ca 2+<K +<Cl -<S 2- D .S 2-<Cl -<K +<Ca 2+9.有A 、B 、C 、D 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 、B 用导线相连,同时插入稀H 2SO 4中,A 为负极 ②C 、D 用导线相连,同时浸入稀H 2SO 4中,电子由C→导线→D ③A 、C 相连,同时浸入稀H 2SO 4,C 极产生大量气泡 ④B 、D 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 2SO 4中,D 极发生氧化反应,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 .A>B>C>DB .A>C>D>BC .C>A>B>D D .B>D>C>A10、下列关于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离子键B .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C .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一定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 .只有在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11.在下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中,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方法是( ) ①升高温度 ②加入正催化剂 ③增大反应物浓度 ④将固体块状反应物磨成粉 末 ⑤增大压强A .①②③⑤ D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12. 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 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B.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C. 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D. 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13.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根本原因是( )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B 、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C 、核电荷数逐渐增大D 、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14.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氯化铵与消石灰的反应B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C .锌片与稀硫酸反应D .钠与冷水反应 15.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时( )A .HCl 和NaOH B.Na 2O 和Na 2O 2 C.CO 2 和 CaO D.CaCl 2 和 Na 2S 16.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都能生成碱和H 2B 、碱金属的密度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减小C 、碱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依次减弱D .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过氧化物17.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2Ag+Zn(OH)2 Ag 2O+Zn+H 2O ,在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A.Ag B.Zn(OH)2 C.Ag 2O D.Zn充电放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周期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周期表
(如:卡通的、立式周期表、螺旋型的、扇形的等)
短 第1周期 周 第2周期
期 第3周期
(1)周期
长 第4周期 周 第5周期
(7个横行) 期 第6周期
不完全周期 第7周期
三长三短一不全
主族用A表示,副族用B表示; 序数用罗马数表示如:IV表
主族 ⅠA示, Ⅱ六 A , ⅢA , ⅣA ,ⅤA , (A) ⅥA , ⅦA 共七个主族
副族 ⅠB , ⅡB , ⅢB , ⅣB ,ⅤB , (2)族 (B) ⅥB , ⅦB 共七个副族
你能否根据以上原则,结合原子 结构示意图,将1——18号元素 编成一个元素周期表?
排布形式一
H H形e 式二编排更合理。因为He的 Li B最e 外层B电子C数虽然N是两O个,但F已 Ne Na M经g 达到Al稳定S结i 构,P性质S与NeC、l Ar 排布形A式r二相似。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结论:
1、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2、元素符号的书写: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
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果第一个字母相同,就 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3、中文名称造字规律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
1、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 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列成纵行。
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发展简史
1、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 夫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 量由小到大的顺序,并将 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 一个纵行,制出第一张元 素周期表;

古代名医 张元素 生平简介

古代名医 张元素 生平简介

古代名医张元素生平简介姓名张元素字洁古别名张易水去逝时间暂无资料。

所在朝代金代出生地区金之易州(河北易县,今水口村)主要成就中医易水学派创始人擅长领域暂无资料。

代表作品暂无资料。

一、张元素简介:张元素,字洁古,金之易州(河北省易县军士村,今水口村)人,他自幼聪敏,8岁应“童子举”,27岁试“经义”进士,因犯“庙讳”而落榜,遂弃仕从医。

中医易水学派创始人,生卒之年无以确切考证而不详。

其所处时代略晚于与其同时期的医家刘完素。

著有《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药注难经》、《医方》、《洁古本草》、《洁古家珍》以及《珍珠囊》等。

其中《医学启源》与《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最能反映其学术观点。

二、人物介绍:张元素(1131~1234年),字洁古,金比易水(今河北易县)人,他自幼聪敏,8岁应“童子举”,27岁试“经义”进士,因犯“庙讳”而落榜,遂弃仕从医。

洁古重视脏腑辨证及扶养胃气的思想,对李杲创立以“补土”为特色的系统的脾胃理论有重要影响,并最终成为“易水学派”最突出的理论特色。

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形成以后,经过诸弟子及后代医家的继承、发展、在元代成为与“河间学派”具有不同学术风格的一大流派,两派相互争鸣,又相互促进,最终带来整个金元医学的繁荣。

三、主要著作:著有《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药注难经》、《医方》、《洁古本草》、《洁古家珍》以及《珍珠囊》等。

其中《医学启源》与《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最能反映其学术观点。

四、学术内容:张元素在《内经》脏腑理论的启示下,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以言病机的学说,将脏腑的生理、病理、辨证和治疗各成系统,较前又有提高,使脏腑辨证说由此而渐被众多医家所重视,脏腑病机理论也被不少医家所研究。

至清代,则脏腑辨证理论趋于完善,现已成为中医辨证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可见,张元素的脏腑辨证说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除心包络之外,对于每一脏腑,张元素均从生理、病理、演变、预后以及治疗方药等方面进行阐述,各成体系,较为系统。

中医大家张元素 为什么张元素没成为金元第五家

中医大家张元素 为什么张元素没成为金元第五家

中医大家张元素为什么张元素没成为金元第五家张元素性格谦逊金元时期有个名医叫做张元素,由于科举失败之后改行,开始研习医术。

他主创中医理论,自成一派,与“河间学派”遥相呼应。

张元素性格谦逊,遇到医术比他好的人能够主动去学习,承认自己的不足。

张元素性格谦逊体现在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他在家里坐诊,有一个叫刘景升的病人前来求治。

张元素望闻问切,看见病人面色蜡黄,形容枯槁,已经是病入膏肓的样子,他给病人相面之后诊脉,果然是这样:“你的病已经到了最后关头,身体大热,已经耗损严重,估计活不了几年了。

”那人听完之后很绝望,他闷闷不乐的离开了。

但是转眼之间,三年已过,他去别的地方出诊居然又在街上碰到了刘景升,他顿时惊讶万分,因为刘景升此时是红光满面,不仅没有病态,还身强体健,说话的时候中气十足。

张元素便问他是不是遇到了仙人,求到了仙药。

那人看到张元素态度谦逊,就告诉他:“我知道自己活不久了,在家绝望等死,但是路过一个道士,他说自己来自茅山,我命不该绝,他便让我每天吃一个梨,生吃、炖汤,干梨,各种方法都试过了,基本上人就好了。

”从道士走了之后,刘景升每日吃梨喝梨汤,不曾想每天的精神越来越好,也能吃下饭了。

谦逊的张元素听完之后,立刻自愧不如,然后对自己的徒弟说:“行医治病,但凡病人有一点生机,你就不能放弃,山外有山,我们要多去向别人学习。

”张元素行医故事张元素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心地善良,至今在他的家乡还流传着不少张元素行医故事。

第一个行医救人的故事是说张元素有一次急诊,在路上的时候看见一个面黄肌瘦的男子,他出于医者态度,主动上前询问,一问果然如此。

这个男子患有严重的胃病,是常年旧疾了。

一直以来也找了不少医生去看病,吃了不少方子,本来家境还算殷实,但是长久下来,病也没看好,钱也没了。

没有办法之下只能慢慢等死,张元素听了之后非常同情,他细细给这个男子诊治之后对他说:“你去这个地址,也就是我家五去拿几副药,不收你钱,吃个几副应该就会好了。

张元素学术思想与贡献的探析

张元素学术思想与贡献的探析

张元素学术思想与贡献的探析张元素,字洁古,金之易州(河北省易县)人,生卒之年无以确切考证而不详,但据相关学者考证其当出生于金太宗天会8年(即公元1130年),其所处时代略晚于与其同时期的医家刘完素。

后人尊称为易水老人。

其创立的易水学派与刘完素创立的河间学派均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影响犹存。

张氏一生著述颇丰,著有《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珍珠囊》以及《洁古家珍》(已佚),相传尚有《药注难经》、《医方》等,惜早佚失。

《医学启源》不仅是其教授门生的教科书,也是其一生学术思想最主要的体现。

张氏在精研《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华氏中藏经》、《备急千金要方》、《小儿药证直诀》等医学典籍以及刘完素的运气学说后,在其大量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终而形成了自已独特的学术思想,为后世医学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其学术思想和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脏腑理论体系肇始于《黄帝内经》中的“六气脏象论”、“灵兰秘典论”、“五脏别论”、“天年论”、“五味论”、“海论”、“本输”、“至真要大论”、“举痛论”、“邪气脏腑病形”、“经脉”、“经筋”、“淫邪发梦”、“本脏”、“五脏别论”、“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玉机真脏论”、“至真要大论”、“异法方宜论”、“标本病传变论”“阴阳应象大论”等篇章,后汉张仲景在此脏腑理论基础上创立脏腑辨证并运用于临床,《华佗中藏经》便集成论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十一篇。

后药王孙思邈又著《备急千金药方》更列脏腑寒热虚实病证数十篇,至宋钱乙治病辨脏腑虚实寒热,创制众多脏腑补泻之方。

然此五者相较,《内经》以理论为主;仲景重于应用而意深难明;《华佗中藏经》言简意赅然无治法处方;孙思邈理法方药俱全,然所言较泛;钱乙重小儿病证,而脏腑辨证欠详明;最后张元素在精研前人理论经验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不断对前人理论进行发挥和创造。

第九版内科学课件呼吸系统肺血栓栓塞症

第九版内科学课件呼吸系统肺血栓栓塞症

Ø
(高危人群中出现相关症状,经初步检查提示PTE)
þ 合理安排进一步检查确诊PTE
Ø
V/Q,CTPA,MRPA,肺动脉造影
þ 寻找VTE的成因和危险因素——求因
内科学(第9版)
高危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策略
(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2018)
内科学(第9版)
非高危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策略
(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2018)
血液高凝
血管壁 损伤
制动/长期卧床 妊娠/产褥期 血液粘滞度增高 心力衰竭 长途航空或乘车旅行 慢性静脉疾病 ……
创伤/骨折 外科手术后 中心静脉插管 肿瘤静脉内化疗 植入人工假体 吸烟 脑卒中 ……
内科学(第9版)
危险因素
(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2018)
第四节病理和病理生理内科学(第9版)谢谢观看
þ 咯血 þ 烦躁不安、惊恐、濒死感 þ 咳嗽 þ 腹痛 þ 其他,深静脉血栓表现等
• 内科学(第9版)
临床表现
体征——非特异性
þ 呼吸系统体征 Ø 呼吸急促 Ø 发绀 Ø 细湿罗音、哮鸣音、肺野血管杂音 Ø 肺不张/胸腔积液的体征
þ 循环系统体征 Ø 窦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Ø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P2>A2) 或分裂,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Ø 颈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 Ø 右心衰竭体征 Ø 血压变化
低血压 休克
第五节
临床表现和诊断
• 内科学(第9版)
临床表现
症状——缺乏特异性,需提高警惕
þ 呼吸困难及气促 Ø 特点:活动后出现或加重 Ø 以胸憋闷为主诉的呼吸困难需与劳力性 心绞痛相鉴别
þ 胸痛 Ø 胸膜炎性胸痛 Ø 心绞痛样胸痛
þ 晕厥 Ø 可为首发症状 Ø 急、慢性肺栓塞均可发生 ——为PTE或重症肺动脉高压引起的一过 性脑缺血造成

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张元素著)

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张元素著)

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校释张元素(洁古老人)著吴风全、郭忠印、秦满、李俊杰主编一.肝部1 肝的生理A. 肝藏魂,属木,胆火寄于中,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

2 肝所主病证A. 本病,诸风眩运,僵仆、强直、惊、痫,两肋肿痛,胸肋满痛,呕血,小腹疝痛,癓瘕1,女人经病。

B. 标病,寒热疟状,头痛吐涎,目赤面青,多怒,耳闭颊肿,筋挛,卵缩,太夫颓(病字头)疝,女人少腹肿满,阴病。

3 肝病用药:A. 有余,泻之。

a. 泻子,甘草。

b. 行气,香附2、芎穷(草字头)、瞿麦、牵牛、青橘皮3。

c. 行血,红花、鳖甲、桃仁、莪茂4、京三棱5、穿三甲6、大黄、水蛭、虻虫、苏木7、牡丹皮。

d. 镇惊,雄黄、金簿、铁落、真珠、代赭石、夜明砂8、胡粉、银簿、铅丹、石决明。

e. 搜风,羌活9、荆介、薄荷10、槐子、蔓荆子、白花蛇、独活、皂荚、乌头、白附子11、僵蚕、蝉蜕。

B. 不足补之。

a. 补母:枸杞、杜仲、狗脊12、熟地黄、苦参、萆解(草字头)、阿胶、菟丝子。

b. 补血:当归、牛膝、续断、白芍药、血竭、没药、芎穷(草字头)。

c. 补气:天麻、柏子仁、白术、菊花、细辛、密蒙花、决明、谷精草、生姜。

C. 本热寒之。

a. 泻木,芍药、乌梅、泽泻。

b. 泻火,黄连、龙胆草、黄芩、苦茶、猪胆。

c. 攻里:大黄。

D. 标热发之。

a. 和解:柴胡、半夏。

b. 解肌:桂枝、麻黄。

二.心部1 心的生理:1血积为癓(wēi),气积为瘕(jiǎ)2香附,味辛能散、苦能降、甘能缓,气平而芳香,无偏寒偏热之弊。

本品专入肝经,长于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3青橘皮,苦辛微温,入肝胆气分,功擅疏肝理气、散结消痰。

其用有五:足厥阴、少阳之分有病,破坚癖,散滞气,去下焦诸湿,治左肋有积气。

4即莪术。

为气中之血药,功擅行气破血消积。

主心膈痛、饮食不消、破痃癖气最良。

一般消积气用酒磨,破血行气用醋磨,本品性刚气峻,非坚顽之积,不宜用。

5即三棱,能破血中之气。

中药炮制学 第一章 绪论

中药炮制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习题 A 型题 l.中药炮制的历史可追溯到 ( ) A.汉代 B.秦代 C.周代 D.春秋战国 E.原始社会 2.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 ( ) A.雷敩 B.陶弘景 C.缪希雍 D.陈嘉谟 E.李时珍 3.提出三类分类法的是 ( ) A.陈嘉谟 B.陈师文 C.张仲景 D.王好古 E.张元素 4.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具有炮制规范性要求的书是 ( ) A.神农本草经 B.备急千金要方 C.新修本草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汤液本草 5.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 )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肘后备急方 D.雷公炮炙论 E.炮炙大法 6.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 (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元、明代 E.清代 7.中药炮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 ) A.炮制文献研究 B.炮制原理研究 C.炮制工艺研究 D.炮制设备研究 E.炮制品质量研究 8.葛可久的《十药神书》提出了 ( ) A.炮制解毒理论 B.净制理论 C.炭药止血理论 D.归经理论 E.以上都不是 9.《修事指南》的作者是 ( ) A.李时珍 B.张仲岩 C.陈嘉谟 D.张仲景 E.陶弘景 10.提出生熟异用学说的人是 ( ) A.孙思邈 B.张仲岩 C.陈嘉谟 D.张仲景 E.陶弘景 11.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作者是( ) A.缪希雍 B.张仲岩 C.陈嘉谟 D.张仲景 E.陶弘景 12.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 ( ) A.中医中药理论 B.五行学说 C.藏象学说 D.现代医药理论 E.归经理论 13.“酒制升提”是谁归纳总结的? ( ) A.李时珍 B.张仲岩 C.陈嘉谟 D.陶弘景 E.缪希雍 14.炮制品种的扩大应用时期是 ( ) A.元代 B.明代 C.清代 D.梁代 E.现代 15. 强调“凡有修合,依法炮制……”的是 ( ) A.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B.本草经集注 C.雷公炮炙论 D.五十二病方 E.修事指南 (二)B 型题 A.修治 B.炮制 C.制造 D.炮炙 E.修事 16.《金匮玉函经》证治总论例中药物炮制称( ) 17.《本草蒙筌》“制造资水火”中药物炮制称( ) 18.《本草纲目》药物正文炮制项称( )

出口梗阻型便秘中医症候分布与手术治疗

出口梗阻型便秘中医症候分布与手术治疗

出口梗阻型便秘中医症候分布与手术治疗杨会举,周鹏飞,刘佃温摘要:本文以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总结其病因病机、中医证候分布和现阶段外科手术治疗对策,分析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中医证候分布与手术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提供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出口梗阻型便秘;中医证候;手术治疗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48(2019)02-0225-04doi:10.3969/j.issn.1007-6948.2019.02.027出口梗阻型便秘(out obstruction constipation,OOC)临床中较为常见,以排便费力、排便时间延长、肛门堵塞坠胀感为主要表现[1]。

流行病学显示,本病发生率约为8.2%,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高于男性[2]。

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生物反馈、骶神经皮电刺激和外科手术等。

饮食调整、生物反馈和骶神经皮电刺激疗法受患者自身因素和对刺激的耐受度等影响,临床疗效不佳[3]。

外科手术治疗仅改变肛门周围组织的形态学,其近期疗效尚可,远期疗效不佳。

近年来,经临床探索研究,中医中药结合外科手术的治疗方式表现出较为优异的疗效。

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对OCC的中医证候分布、辨证论治和外科治疗方式进行归纳总结,以冀为临床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提供思路。

1 病因和诊断1.1 病因 OOC的病因繁多,其中盆底肌的不协调收缩、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反向收缩或松弛不良引起盆底肌群运动失去协调,肛门内括约肌抑制反射缺失引起的功能障碍和心理精神因素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从形态学角度,OOC是指由于肛门周围组织器官结构及功能的异常改变,引起的排便不净感和肛门堵塞感为症状的一类疾病。

本病的发生与盆腔结构和盆底形态的改变相关,包括肛门直肠解剖结构异常引起的直肠内外括约肌失协调,如直肠前突和直肠黏膜内套叠等,二者又是 OOC 最常见的原因,但造成直肠前突和直肠黏膜内套叠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个人排便习惯、遗传因素和外界因素等相关。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汤导读:金元四大家里的刘河间有病是谁给治愈的?一味既可美容又可毁容的中药是什么药?“术则防肾,地则碍脾”怎么理解?我们今天来继续讨论我们的解表剂。

看九味羌活汤,首先看九味羌活汤的方源。

九味羌活汤不是《伤寒论》的方子,不是张仲景先生的经方,那它是谁的方子?他被称为“易老解利法”,“易老”是谁呢?“易老”是张元素。

张元素是金王朝时易州县人。

大家曾经读过一个“风萧萧兮易水寒”吧?可惜那没水了。

一般我讲过方子的地方我都去看过,没有水。

但是站在易水河边,河床上,看见狼牙山,那也算是我的收获。

张元素先生是一位相当了不起的人物,李东垣是他的学生。

这个张元素呢,他怎么出的名呢?他是因为治好了刘河间的病。

刘河间当年在金王朝蜚声黄河南北,相当地有名气。

金朝的皇帝,特许他见了皇上不必参拜,大伙都跪着,他可以穿着靴子直接走入殿堂,直接坐在皇上旁边,相当了不起的。

但是刘河间一生长于用寒凉药,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

历史记载,刘河间有一次病了,病了以后呢,可能自己这么治、那么治,治来治去没治好。

也就是说,各位,任何人都有他的局限性。

他的夫人非常着急,就请来了这位张元素先生。

张元素先生进去以后呢,要给刘河间看病。

一看见张元素,刘河间一翻身,给他个后背。

张元素说:“你何必这么轻视我呢?”等看完病以后,各位,他就开了这张方子,九味羌活汤。

刘河间吃下去以后就好了。

这是刘河间有病,自己治不了,必需得张元素治,留给中国医学史一句名言:医不治己。

就是大夫有病自己不能治,我觉得这一点特别正确。

有一次我记得我发烧,烧得我晕晕忽忽、老想昏睡不想拿笔开方,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所以说各位,你要想当一个医生,最好在周边再交一个好朋友,和你的水平差不多。

当你一有病,困难的时候,你可以去问他。

我说的是真话。

可惜,非常可惜,真的,这么多年我都没交着。

各位你们看,张元素先生说了句什么话呢?“有汗不得服麻黄,无汗不得服桂枝。

若差服(吃错了药),其变不可胜数,故立此法。

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张元素著)

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张元素著)

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校释张元素(洁古老人)著吴风全、郭忠印、秦满、李俊杰主编一.肝部1 肝的生理A. 肝藏魂,属木,胆火寄于中,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

2 肝所主病证A. 本病,诸风眩运,僵仆、强直、惊、痫,两肋肿痛,胸肋满痛,呕血,小腹疝痛,癓瘕1,女人经病。

B. 标病,寒热疟状,头痛吐涎,目赤面青,多怒,耳闭颊肿,筋挛,卵缩,太夫颓(病字头)疝,女人少腹肿满,阴病。

3 肝病用药:A. 有余,泻之。

a. 泻子,甘草。

b. 行气,香附2、芎穷(草字头)、瞿麦、牵牛、青橘皮3。

c. 行血,红花、鳖甲、桃仁、莪茂4、京三棱5、穿三甲6、大黄、水蛭、虻虫、苏木7、牡丹皮。

d. 镇惊,雄黄、金簿、铁落、真珠、代赭石、夜明砂8、胡粉、银簿、铅丹、石决明。

e. 搜风,羌活9、荆介、薄荷10、槐子、蔓荆子、白花蛇、独活、皂荚、乌头、白附子11、僵蚕、蝉蜕。

B. 不足补之。

a. 补母:枸杞、杜仲、狗脊12、熟地黄、苦参、萆解(草字头)、阿胶、菟丝子。

b. 补血:当归、牛膝、续断、白芍药、血竭、没药、芎穷(草字头)。

c. 补气:天麻、柏子仁、白术、菊花、细辛、密蒙花、决明、谷精草、生姜。

C. 本热寒之。

a. 泻木,芍药、乌梅、泽泻。

b. 泻火,黄连、龙胆草、黄芩、苦茶、猪胆。

c. 攻里:大黄。

D. 标热发之。

a. 和解:柴胡、半夏。

b. 解肌:桂枝、麻黄。

二.心部1 心的生理:1血积为癓(wēi),气积为瘕(jiǎ)2香附,味辛能散、苦能降、甘能缓,气平而芳香,无偏寒偏热之弊。

本品专入肝经,长于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3青橘皮,苦辛微温,入肝胆气分,功擅疏肝理气、散结消痰。

其用有五:足厥阴、少阳之分有病,破坚癖,散滞气,去下焦诸湿,治左肋有积气。

4即莪术。

为气中之血药,功擅行气破血消积。

主心膈痛、饮食不消、破痃癖气最良。

一般消积气用酒磨,破血行气用醋磨,本品性刚气峻,非坚顽之积,不宜用。

5即三棱,能破血中之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制定药类法象


概念:法象为中国哲学术语,是事物现 象的总称。 药类法象是指从药物的气味厚薄、升降 浮沉、补泻主治,取法自然界四时阴阳 升降的现象特征,对药物进行分类的法 则。
五类新的药物分类

风升生 热浮长 湿化成 燥降收 寒沉藏

风升生: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 通,酸苦咸平是也。防风、羌活、升麻、 柴胡、葛根、威灵仙、细辛、独活、香 白芷、鼠粘子、桔梗、藁本、川芎、蔓 荆子、秦艽、天麻、麻黄、荆芥、薄荷、 前胡等属之。
2、以脏腑寒热虚实言病机

“夫人有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 顺,皆见形证脉气,若非诊切,无由识 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 热则凉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乃 良医之大法也。”—提出了以脏腑经络 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
具体从四个大方面论述:


脏腑的生理(性质、功用、部位、 特征) 病理(虚实寒热脉证) 演变和预后 治则及常用方药
二、遣药制方论


张元素的另一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对药 物理论的阐述和创造新方。对方、药研究 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他根据《内经》有关药物性味的理论,从 前人医药的发展中,进一步结合具体的事 实和理论的经验,其中又参以五运六气之 说,对药物进行细致的分析,在制方上既 尊古而不泥古,结合实际需要而立法处方。



《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 依据各个脏腑的本病、标病,辨其寒热 虚实,而分别罗列了临证用药。
肝:

有余泻之(行气、行血、镇惊、搜风); 不足补之(补血、补气); 本热寒之(泻木、泻火、攻里); 标热发之(和解、解肌)。
心:

火实泻之(泻气、泻血、镇惊); 神虚补之(补气、补血); 本热寒之(泻火、凉血); 标热发之(散火)。

B、升降浮沉的作用 升浮为阳,沉降为阴 升——升提疏散 浮——上行发散 沉 —— 下沉降气 降——平逆泄利 升浮者有升阳、发表、散寒、涌吐等作用 沉降者有潜阳、降逆、清热、渗湿、泻下 等作用。张氏以此为依据,将药物分为 五类,即分为“风升生”、--
C、四气和五味 可以归纳为阴阳两个方面 气味 气——阳---升 (总的来说) 味——阴---降 气 温、热——阳 (厚) 气味 寒、凉——阴 (薄) (分开说) 味 辛、甘——阳 (薄) 酸、苦、咸——阴(厚)


土实泻之(催吐、攻下); 土虚补之(补气、补血); 本湿除之(燥中宫、洁净府)。
肺:

气实泻之(除湿、泻火、通滞); 气虚补之(润燥、敛肺); 本热清之(清金); 本寒温之(温肺); 本寒散之(解表)。
肾:


水强泻之(泻府); 水弱补之(补气、补血); 本热攻之(下); 本寒温之(温里); 标寒解之(解表); 标热凉之(清热)。

风制法: 肝、木、酸,春生之道也,失常则病矣。 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辛,以道也,失常则病矣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 酸收之,以苦发之。

湿制法: 脾,土,甘,中阳化成之道也,失常则 病矣。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咸淡, 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 方今病,不相能也。”
(这富含创新的理念,影响了弟子们,创造
了一系列有关脏腑的理论,形成了富有特色的 易水学派)


“金代四大家”---金代医学由于刘守真、 张洁古、张子和、李明之完全开创了新 局面,历史学家作了充分肯定。王祎: “…四人者作,医道由是中兴。”—北 方医学 李时珍对张元素评价极高。

热浮长:气之厚者,阳中之阳。气后则 发热,辛甘温热是也。黑附子、干姜、 川乌头、良姜、肉桂、桂皮、草豆蔻、 丁香、厚朴、益智仁、木香、白豆蔻、 川椒、吴茱萸、茴香、玄胡索、缩砂仁、 红蓝花、神曲等属之。

湿化成:戊土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 热,在人胃应之;己土本味淡,其兼味 辛甘咸苦,在人以脾应之。黄芪、人参、 甘草、当归、熟地黄、半夏、白术、苍 术、橘皮、青皮、藿香、槟榔、广茂、 京三棱、阿胶、诃子、桃仁、杏仁、大 麦蘖、紫草、苏木等属之。
渊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等有关药物性味 的理论。如: “味为阴,味厚为纯阴,薄为阴中之 阳;气为阳,气厚者为纯阳,气薄者为 阳中之阴。”
主要内容

1、药物的气味(升降浮沉) 2、药物的分类(药类法象) 3、药物的归经 4、引经报使说
1、药物的 气味 (1)升降浮沉与气味厚薄的关系 A、药物气味、升降浮沉 --药有四气——寒、热、温、凉 五味——酸、苦、甘、辛、咸 -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 主要以药物的气味厚薄为依据 把药物作用于机体上下、表里的趋向, 用阴阳、升降、浮沉来表示。
张 元 素
易水学派
易水学派概说

概念:以金元时期河北易水地区著名医 家张元素为代表,主要研究脏腑证候病 机,从脏腑的寒热虚实来分析疾病的发 生和演变及其治疗等的一个医学流派称 为易水学派。
易水学派与河间学派的异同 (补充)


共同点:①.从运气角度出发; ②.都是研究病机。 不同点 河间——火热病机——病因——六气--外 感火热病机 易水——脏腑证候病机—病位—以脏腑 寒热虚实的论点来分析病机
石膏——辛寒 薄荷——辛凉 附子——辛热 性味同药而兼数味 当归——性温味甘辛苦 芍药——性寒味酸苦 气异而味同
D、从气味中分厚薄 即从阴阳中再分阴阳P126 气薄者未必尽升,如茯苓。味薄者未 必尽降,如麻黄。 经云:气之薄者,阳中之阴(气为阳,血为 阴),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亦不离乎阳 之体,故入手太阳也。 经曰:“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为阳), 所以麻黄发汗而升上,亦不离乎阴之体, 故入手太阴也。
4、引经报使说
引经与报使是复词,意同。指在祖 方中可通过某些药物的特殊作用,能引 导全方的药力到达某一脏腑经脉,才能 更好地发挥作用(起向导作用)。



羌活,是“手足太阳引经”; 升麻,是“足阳明胃、足太阴脾引经 药”; 柴胡,“少阳、厥阴引经药也”; 独活,是“足少阴肾引经药也”; 香白芷,为“阳明经引经之药;”
3、发明药物归经说

(1)归经:将药物的作用与脏腑经络的 关系结合起来,指某药对机体某些部分 的选择性作用。





泻火药 黄连:泻心火 黄芩:泻肺,大肠火 白芍:泻肝 知母:泻肾 木通:泻小肠火 石膏 泻 胃火 柴胡 泻 三焦火,必佐以黄芩; 柴胡 泻 肝火 必佐以黄连。 黄柏 泻 膀胱火




(2)病理 先分本病、标病。再叙述了脾的虚实, 寒热脉证。是动、所生病。 本病、标病:脏腑为本,经络为标 是动病:本经脉循行路线上所发生的病 变。多外邪引发,多表、阳热实证。 所生病:本经脉循行路线上所经过各脏 腑的病变。多里虚寒证。



治疗原则、常用方药P137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 肝欲散者,急食辛以散之,川芎。 补以细辛之辛,泻以白芍药之酸。 肝虚,以陈皮,生姜之类补之。 若以补肾,熟地黄,黄柏是也。 如无他证,惟不足,钱氏地黄丸补之。 实则芍药泻之。 如无他证,钱氏泻青丸主之; 实则泻其子,心乃肝之子,以甘性泻之
著作很多,主要三本。


**《医学启源》 --医学理论,脏腑辨证 《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用药式 《珍珠囊》 药论 (《洁古家珍》 临床)
学术理论

一、脏腑辨证说 二、遣药制方论
一、脏腑辨证说

1、源流 《灵枢》 《金匮要略》脏腑辨证雏形 《中藏经》寒热虚实辨证系统 《千金方》五脏六腑为纲,诸病为目 《小儿药证直诀》小儿五脏辨证

燥降收:气之薄者,阳中之阴,气薄则 发泄,辛、甘、淡、平、寒、凉是也”。 茯苓、泽泻、猪苓、滑石、瞿麦、车前 子、木通、灯草、五味子、白芍药、桑 白皮、天门冬、麦门冬、犀角、乌梅、 牡丹皮、地骨皮、枳壳、琥珀、连翘、 枳实等属之。

寒沉藏:味之厚者,阴中之阴,味厚则 泄,酸、苦、咸、寒是也。大黄、黄柏、 黄芩、黄连、石膏、草龙胆、生地黄、 知母、汉防己、、茵陈蒿、朴硝、栝楼 根、牡蛎、玄参、苦参、川楝子、香豉、 栀子等属之。


“《经》云:湿淫于内,治以苦温。 羌活苦辛,透关利节而胜湿; 防风甘辛,温散经络中留湿,故以为君。 水性润下, 升麻、葛根苦辛平,味之薄者,阴中之 阳,引而上行,以苦发之也。



桔梗,“谓之舟楫,诸药中有此一味, 不能下沉;” 川芎,是“少阳引经;” 附子,“治湿药中宜少加之,通行诸经, 引用药也;” 川乌头,“疗风痹、半身不遂引经药 也。”

心经——黄连,细辛 肾经——独活,细辛,知母,肉桂 肺经——升麻,葱白,桔梗,白芷 脾经——升麻,苍术,葛根,白芍 心包络——柴胡,丹皮 肝经——青皮,川芎,吴萸,柴胡 胆经——柴胡,青皮 胃经——白芷,升麻,石膏,葛根

(2)与炮制的关系 “熟升生降”(和李时珍不同)

(3)论根梢 “根升梢降”(和李时珍同)
“上焦用根,下焦用梢,中焦用
身”



意义 因为人体病变所在有上下表里的不同,病 势亦有逆上和陷下的差异,所以临证用药 就要依据升降浮沉原理而有一定规律: 在上在表宜升浮 在下在里宜沉降 病势逆上宜降 病势陷下宜升 违反这个规律,就会造成不良后果
师承授受

张元素


高鼓峰 (由北到南,至明清时) 董废翁 薛己 赵献可 吕晚村等 张介宾 张璐 李中梓 沈朗仲 马元仪 尤在泾
李杲 张壁 王好古
罗天益
生平著作简介





张元素,字洁古,金代易州(今河北易水县) 人,生卒年月约1151—1234年,与刘完素同时 代,而年辈较晚,约小30岁。 幼攻儒书,8岁试童子举,27岁试进士犯庙讳 下第。 27岁弃仕学医,潜心医学。医术高超。* 博采众长,为易水学派之开山宗师 金代四大家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