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禁忌习俗
导游考试民族风情:白族概况及民俗禁忌
白族
80%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散居在昆明、元江、丽江、兰坪,以及贵州毕节、四川凉山和湖南桑植等地方。
使用白语,被称为“白文”。
使用大量的汉语借词,是藏缅语族中吸收汉语最多的语言。
属汉藏语系。
大都信仰佛教,也有少数人信仰道教。
主要崇拜“本主”(村社神),是白族宗教信仰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白族在文化、艺术诸方面,均有相当辉煌的创造和成就。
大理崇圣寺、剑川石宝山石窟均具有鲜明的白族民族文化特点。
白族平坝地区住房多为瓦房,布局多为“一正二耳”、“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茅草房。
主食大米和小麦;山区则以玉米、洋芋、荞麦等为主粮,主食以蒸煮为主。
蔬菜品种多样,烹调技术较高,善于腌制火腿、腊肉、香肠等风味。
崇尚白色。
最主要的节日是三月街、绕三灵-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耍海节、火把节、春节等。
三月街又称“观音街”、“观音市”,是白族人民的盛大街期和传统盛会,流行于云南大理地区。
每年三月十五日起,在点苍山中和峰下举行,为期五至七天。
还举行传统的赛马等文体活动。
小结:
分布:云南大理等
宗教:崇拜“本土”
节庆:三月街“又称“观音节”、绕三灵、耍海节、火把节、春节
民居:瓦房,布局“一正二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习俗:崇尚白色
扎染技艺与绕三灵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禁忌:倒茶忌满杯,倒酒忌半杯
火塘是神圣的地方,忌吐口水跨过
男人用的工具,忌妇女从上面跨过。
少数民族的礼俗禁忌
少数民族的礼俗禁忌少数民族的礼俗禁忌少数民族的礼俗禁忌代表着民族宗教文化和文明习惯。
者到了民族地区,如果对民族礼俗禁忌略知一二,就可以避免麻烦,减少误会,使你旅途更顺利。
一、不能随意摸小孩、小和尚和少女的头和头饰。
二、进傣族寺庙的'大殿或上傣家竹楼须脱鞋。
三、在傣家竹楼留宿,头的方向不能对着主人家房门,而要把脚向着主人房门,也不能从妇女的脚上跨过去。
四、别人给你盛饭,应双手接;你给别人盛饭菜,不能盛满,也不能只添一勺。
五、到回族地区或进清真饭店时,忌谈猪肉。
忌说"肥"字,一般是用“壮”代替“肥”。
六、不能触摸和践踏民族宗教标志。
七、不要向少女赠送装饰品。
八、不要进入产妇和病人的房间。
九、不能在屋子里吹口哨、戴草帽。
十、不能用筷子敲碗、打猫狗。
十一、禁止在家中谈论性方面的。
十二、不许背靠神位而坐。
十三、不得跨越火塘上的三角架,也不能用脚蹬或在上面放鞋袜、衣裤。
十四、参加藏民的喜庆活动必须首先献上哈达。
十五、对方给你敬酒,不能拒喝,多少都得喝一口或抿一下。
十六、如果你吃饱了,对方还给你盛饭时,不能说"不要了",而要说"吃好了"。
十七、不能坐在门槛中间。
十八、不能往火塘里吐痰。
十九、白族女主人向你敬三道茶时,必须站起来双手去接。
二十、不要给佤族家里送辣椒和鸡蛋。
二十一、往火塘里加柴,柴根应往里,不准柴尖往里。
二十二、清早不能谈梦见的事,傍晚不扫地。
二十三、不得一进家门就抱婴儿。
【少数民族的礼俗禁忌】。
白族人的特点及禁忌
白族人的特点及禁忌
白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等地。
以下是关于白族人的一些特点和禁忌:
特点:
1. 语言和文化:白族拥有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体系。
他们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但与汉语有很大差异。
白族文化丰富多样,包括传统舞蹈、音乐、绘画和手工艺等方面的表现。
2. 服饰:白族人的传统服饰鲜艳多彩,富有民族特色。
男性常穿黑色上衣和白色裤子,女性则穿有着独特花纹的色彩斑斓的长裙。
3. 信仰:白族人信奉的宗教主要是白族本土宗教,同时也有佛教、道教和基督教等信仰。
4. 美食:白族美食以清淡、酸辣为特点,以米饭、豆腐、菜类为主要食材。
白族三道茶是他们的传统饮品。
禁忌:
1. 言语礼仪:白族人注重言辞的谦虚和尊重。
在与长辈、客人交往时,要用恭敬的语气称呼,避免使用粗鲁或不适当的言辞。
2. 宗教尊重:如果参观白族地区的寺庙或神圣场所,务必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不得有不当行为或言辞。
3. 用餐禁忌:与其他一些汉族地区类似,白族人也有一些用餐禁忌。
例如,不能把筷子竖立在饭碗里,不要直接用手触摸别人的碗筷。
4. 服饰尊重:在参观白族地区时,尊重当地的服饰风格,避免穿着过于暴露或不得体的服装。
总之,白族人拥有独特的语言、文化和传统,他们注重言语礼仪、宗教尊重、用餐礼仪和服饰尊重等方面的禁忌,这些都是为了维护社会和谐和文化传承。
白族的饮食文化礼仪
白族的饮食文化礼仪1. 引言白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饮食文化。
白族的饮食文化礼仪是其重要的文化传承之一,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白族的饮食文化礼仪,包括饮食习惯、饮食禁忌、饮食礼仪等方面。
2. 饮食习惯白族的饮食习惯以米饭、玉米、马铃薯、红薯等为主食,注重食物的多样性和均衡性。
白族人民喜欢吃牛肉、羊肉、猪肉、鸡肉、鱼类等各种肉类,并有许多特色的烹饪方法,如炖、煮、炒、蒸等。
在蔬菜方面,白族人民尤其喜欢采用野菜和鲜活的蔬菜来制作传统菜肴。
3. 饮食禁忌白族的饮食禁忌多与宗教信仰相关。
白族信仰原始宗教,崇尚山水自然,因此禁忌食用野生动物、猛禽和珍稀植物等。
同时,白族人民也不吃蚕豆、花生和沼虾等食物,这些食物在白族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
4. 饮食礼仪饮食礼仪在白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白族人民的餐桌上,共同进餐是一种传统的礼仪。
人们坐成一圈,共用一个餐桌,以表达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在饮食过程中,白族人民注重礼貌和谦逊,尊重长辈和年长的人,年轻人需要等长辈做主食后才能开始就餐。
此外,白族人民也注重餐桌上的顺序,依次涵盖菜的摆放、食用和清理。
5. 独特菜肴白族有许多独特的菜肴,代表了他们的独特口味和烹饪技巧。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白族菜肴:5.1 洗羊肉洗羊肉是白族传统的名菜之一。
它选用新鲜的羊肉,经过净化、剁成肉泥并用水反复洗涤,去除腥味,然后与佐料一起蒸熟。
洗羊肉口感鲜嫩,具有特殊的香气。
5.2 酥盒鱼酥盒鱼是白族的招牌菜之一。
采用新鲜的鱼类,制成脆皮外壳,并搭配香甜的酱料,口感酥脆而美味。
5.3 丝傣鸡丝傣鸡是白族传统宴席中的一道主菜。
选用松子、核桃、瓜子等多种坚果与鸡肉炒制,口感鲜嫩,味道独特。
6. 饮食传承与发展白族的饮食文化礼仪传承于家庭和社区之中。
年长者通常将自己的烹饪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以确保传统菜肴的延续。
同时,白族人民也在融入现代化的社会环境和烹饪技术,创新并发展出适应现代口味的菜肴。
白族
四、白族的文化艺术。
白族的文化水准较高,其舞蹈、音 乐等民族特色突出,各种人才辈出。同 时,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 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
1、白族的舞蹈:
白族舞蹈较多,按活 动性质划分,有娱乐性、 祭祀性两大类。
散居在贵州威宁、赫章、毕节、大方、黔西、 金沙、织金、纳雍、普定、水城、盘县、安顺 等县、市、特区的白族,据 1996 年抽样调查, 共136 4 00人。
2、人口分布:
贵州白族人口的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 同时显现出大范围的共同区域特征。从地方 志史记载看,元、明、清三代,省内遵义、 毕节、六盘水、安顺、黔西南、黔南、贵阳 等地州市均有“焚人”、“白儿子”或“七 姓民”分布。 据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省白族 人口122 166人,其中毕节地区89 419人,六 盘水市23 883人,安顺地区6 663人,贵阳市 1 476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79人,黔 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30人。
白族民歌的歌词结 构,习称“山花体”。 每首歌词 皆 8 句(其中 第 1 句为衬词)或 7 句为 一段。 8 句歌词的字 数 是 7775 、 7775 ;七句的 字数是 775 、 7775 。有 时句中 字 数 有 所 增减 , 但都属于“山花体”的 变体。与歌词结 构配 合,旋律也由两个乐段 组成,第 2 乐段是第 1 乐 段的 变化重复。
八角鼓舞
龙狮舞
八角鼓
2、白族的音乐:
在白族民歌中,最受群众喜爱而又流传最广的 当属“白族调”,其中又以大理、剑川和洱源西山 “白族调”最有代表性。这类民歌多在山野、田间 演唱,既可伴随栽秧、打柴、放牧等生产活动,也 可用于男女相互倾诉爱情,并大都节奏自由、曲调 悠扬、气质粗放,有着浓郁的山野风味,故属山歌 类民歌。而其中的剑川“白族调”,又常在三弦的 伴奏下,用以演唱长篇叙事诗,故又具有叙事歌曲 的特点。
白族的风俗习惯及基本介绍
白族的风俗习惯及基本介绍白族的风俗习惯及基本介绍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
那么白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白族的风俗习惯,希望对你有帮助。
白族的风俗习惯及基本介绍篇1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为1858063。
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绝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语言,通用汉语文。
元明时曾使用过“僰文”(白文),即所谓“汉字白读”。
白族使用汉字书写,但是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采。
善于经营农业、盐渍杜鹃花。
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传统饮茶方式。
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与古代的羌人有渊源关系。
早在公元1世纪(汉代)以前就分布在洱海一带。
公元2世纪,汉武帝就在这里设置了郡县,公元3—4世纪,由于战乱,不少汉族人曾避难来到白族地区,部分与其融合;公元715年由云南东部迁到洱海地区的大量各族人民融合于白族。
14世纪前后有不少屯军的汉族人在此地,后来也与当地白族人融合。
后来部分彝族、阿昌族人先后也有融合到白族中去的。
特别是大理国时期,白族便形成了一个大体具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经济水平接近,居住地比较固定的古代民族,唐代以后,大理臣服中央政权,受到内地汉民族文化,经济的更多影响,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进一步发展。
到了元代,这里己是很繁华的都市。
大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白族人民以他们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化。
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
大理白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
1253年,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在大理地区设置大理路和鹤庆路。
明朝改为大理府、鹤庆府,实行改土归流政策。
清代继续延袭明代这一政策,但在边远山区委任了一批土官和土司。
白族的风俗习惯及基本介绍篇2白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祖国的文明作出贡献。
白族的禁忌习俗
白族的禁忌习俗待客禁忌:家里来客人,只能听客人说话,不能抢插,乱提问,男人在家里,女人不能主动发烟,泡茶和与客人攀谈。
吃饭时要请客人坐上八位,主人不能脚踏饭桌栏杆,不能大声说话,意为尊重客人。
不许用勺子在甄子里挖地一样挖个洞,意为不与粮食吵架,平等待人。
父亲、哥哥、弟弟不能和儿媳,弟媳和兄嫂同坐一条板凳吃饭,吃饭时不能掉饭粒,否则遭雷打,意为珍惜粮食。
做客时父子不能同席,男女不能同桌,意为长幼、伦序不乱,男女应当有别。
吃完饭,要把筷子规规矩矩放在自己吃完的碗边,不能乱丢乱放,意为感谢主人款待。
这种待客禁忌,从细节上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自幼养成尊长爱幼、亲邻善友、礼贤谦恭,借才爱物的良好品德。
节日禁忌:白族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正月忌头,腊月忌尾。
”因此年三十晚和正月初一的禁忌就特别多。
欠人财钱,必须在年三十晚前还清,忌讳背上腊帐;穿脏的衣物,门窗户壁也要在年三十晚清洗干净;意在除旧布新。
吃年饭后的洗碗水要装起来,到第二天中午才能泼出,以免将一年的福气泼掉。
大年三十晚上11至12点封门,不准家人出人,也拒绝外人来访,以免将邪气带人家中,也好让家人团聚,不受干扰。
零点开门大吉,接纳东南西北财,然后派人到公共饮水之地抢头水,意在新的一年事事在先。
大年初一早点和中餐忌吃荤腥,以免在一年之内昏昏糊糊。
中餐专吃干拉,意为消灾免难,要吃南瓜、胡萝卜等菜肴,意为甜甜蜜蜜,要烧松柴,意为松松散散,不要把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大年初一早晨到中午,做饭也不动刀叉,忌用凶器,以保平安。
年三十晚到大年初一中午,特别忌讳泼油、碎碗等,认为那样会在一年这中都不吉利,忌讳吵架,拌嘴,要保持和风细雨的亲密氛围。
正月初一到十五,每餐饭之前都要点香祭祖,敬天地大德,忌讳未祖而先饮,那样会视为对天地、先祖不恭。
农历三月十五是蛇的节日,家家门前墙脚都要撒石灰,避蛇人户,这一天忌讳坐在门坎上,以免引蛇人室。
这些禁忌无不包含着谨慎为人,文明行事,感恩载德的生活哲理。
白族民俗
三、白族的服饰 白族尚白,素以白色衣服 为贵。 头巾,头饰,“百节鞋” 等。 有句名谚说:“大红领褂白 衬衫,艳蓝围腰花飘带,真是 喜煞人。”
白族 民俗
四、白族的饮食特点 平坝地区主食以稻米、小麦 为主,山区以玉米、荞麦为主, 主食大都蒸制而成。口味喜酸、 冷、辣等。 生皮、砂锅弓鱼、海水煮海 鱼等。 “三道茶”
白族 民俗
一、白族的形成与人口分布 约有人口186万(2000年统 计),主要分布在云南省, 80%以上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 州。 白族,白子,白尼,民家, 信仰 大都信仰佛教,少数信仰道 教。本主信仰是白族信仰的一 个较明显的特点。 本主有英雄人物,有自然神, 有名门显贵,有节妇烈女,有 渔夫、樵夫等。
白族 民俗
五、白族的社交礼仪 1、称呼习俗 2、送礼习俗 3、称赞习俗 4、婚姻习俗 5、禁忌 6、有趣的筷子摆法
六、白族的传统节日 三月街(观音节) 火把节 朝花节
白族 民俗
[专题范文]白族的风俗习惯
[专题范文]白族的风俗习惯白族的风俗习惯白族的风俗习惯(一):白族的风俗习惯白族日常生活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
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
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礼。
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挪卫你(谢谢你)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激之情。
白族习俗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
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
对客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接待。
凡客人光临,必以“三道茶”款待。
三道茶是最讲究的茶礼,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点。
为客人斟茶不能斟满,白族民间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
白族就餐很讲礼仪,长辈、客人坐上首,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加汤,热情待候。
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
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
起床后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给老人。
吃饭时要让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动筷子。
在老人面前不说脏话,不准跷二郎腿。
一些山区的白族,家庭成员各有比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长辈坐左上方,女性长辈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辈坐下方和上方。
白族人家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口水,禁止从火塘上跨过。
白族人家的门槛也忌讳坐人。
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妇女从上面跨过。
家庭内忌讳戴着孝帕的人进入,认为这样会给家庭带不洁。
白族婚丧与生育白族妇女怀孕后,以系合页双屋围裙,并将头页对折别在腰间作为有喜的标志。
外人见了,要懂得注意重点保护。
倘若误伤了孕妇,要担保到产后母子平安为止。
有些地方的白族,怀孕妇女不能进入新郎、新娘的洞房。
婴儿落地后,谁第一个跨进产妇家的门,谁就是踩生。
白族认为,谁来踩生,将来孩子的脾气就像谁。
白族最忌讳戴孝的人来踩生,所以婴儿降生后,家人要立刻用白石灰在门口撒三道弧线,并在门槛上缠一道青篾子。
若是生男孩,还要在青篾子下加一只草鞋,有的还在大门上钉一个甑笆底,以示禁忌。
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务必送一碗新鲜稠米汤、红糖、鸡蛋、甜白酒和一土锅猪蹄子炖韭菜根给产妇吃。
云南大族少数民族禁忌总括
少数民族禁忌总括1:独龙族2:怒族3:僳僳族4:彝族5:白族6:普米族7:傣族8:佤族9:拉祜族10:布朗族11:哈尼族1:独龙族禁忌独龙族的禁忌主要有产妇不得在室内分娩。
认为其“不洁”之气,会冲犯室内的弓弩等狩猎用具,致使狩猎无获;分娩时,忌男人照料,否则认为不洁之气会导致男人一生不吉,甚至双目失明;女子出嫁后,不得回娘家生孩子,否则,认为会影响娘家子孙兴旺。
一旦发生,女婿须送两瓶酒及若干兽肉给岳丈家,作为补偿。
死者咽气前,须将家中所留种子转移他家或他处,否则种子不会发芽;出殡时,尸体不可从大门抬出;鬼林中的树木严禁砍伐,否则寨中人会病死,粮食歉收;主人出门打猎时,客人不得来访,否则客人灵魂会把猎物夺走等;拣到别人打死的动物要分给大家吃才能免灾,不然会倒霉等。
2:怒族女人不能参加对氏族神灵、龙树、山神的祭奠;主人的卧室不允许外人进入;女人分娩时,男人不能在场;妇女坐月子期间,外人不能进入产妇家门;随葬品忌铁器等。
3:僳僳族1、家里来客人,不能扫地。
2、有客人到家中,主人不能当着客人的面扫地、洗脸、洗脚等。
3、客人进门后,不能直接从后门出去。
认为人死后灵魂回家才这么走。
4、产妇分娩时,外人不能闯人,尤其忌讳持刀箭闯人。
5、屋内火塘上的三角架,禁蹬踏或移动;不能用脚往火塘里推柴。
5、禁背朝火塘吃饭。
6、不能打死在路上爬行的蛇。
7、忌食青蛙肉。
传说青蛙的口涎掉在食物上,人吃了便会肿胀而死,谓之"青蛙盅"。
还有人相信从前青蛙曾经帮助本族的祖先耕过田。
8、不能触摸长者的头。
9、不能烧对头柴,否则有碍家庭和睦。
10、不能拄着拐杖进屋。
只有人死后才拄着拐仗进屋跳舞。
11、小孩连续夭折或丧失配偶的人,忌食羊肉和葱蒜。
12、未婚的青年人不能送寡妇出嫁。
13、寡妇出嫁,除非夫家路远,一般只在晚上送亲、接亲。
14、成年男子忌留胡须。
男人大多随身携带镊子,专门用来拔胡子。
15、禁忌夜间梳理头发。
16、禁家人出远门后清扫堂屋。
白族丧死葬签点礼仪
白族丧死葬签点礼仪【原创版】目录一、白族丧葬礼仪的概述二、白族丧葬礼仪的流程1.丧葬报丧2.更衣3.入殓4.设灵5.丧事风俗6.出殡7.下葬8.丧事风俗与信仰正文【一、白族丧葬礼仪的概述】白族是我国云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的丧葬礼仪充满了独特的民族特色,不仅体现了白族人民对死者的敬仰和缅怀,也反映了他们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白族的丧葬礼仪主要包括丧葬报丧、更衣、入殓、设灵、丧事风俗、出殡、下葬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特定的仪式和规矩。
【二、白族丧葬礼仪的流程】1.【丧葬报丧】死者家属会通知亲朋好友去世的消息,让他们前来吊唁。
报丧的方式有口头报告、发挽联、发帖子等。
2.【更衣】死者的遗体会被穿上整洁的衣物,常用棉布、麻布等制成。
3.【入殓】将死者遗体安放于棺木中,这个过程需要家属和亲友们的协助。
4.【设灵】在家中为死者设立灵堂,摆放照片、香炉、鲜花、祭品等,以供亲友祭拜。
5.【丧事风俗】丧事期间,死者家属要遵守一些规矩,如不参加喜事、佩戴孝饰、身着素色衣物等。
此外,丧事期间还有一些禁忌,如不宜剪发、不宜沐浴、不宜打扫卫生等。
6.【出殡】将死者遗体从家中送往墓地或火化场。
出殡的队伍中,常会有人敲锣打鼓、吹打吹奏乐器,以驱邪降祥。
7.【下葬或火化】将死者遗体安葬于墓地或进行火化。
火化后的骨灰会被收入骨灰盒,安放于家中或公墓。
8.【丧事风俗与信仰】白族丧葬礼仪中,信仰因素占据重要地位。
丧事过程中,会请道士或喇嘛念经超度,以祈求死者灵魂得到安息。
丧事风俗和信仰体现了白族人民对生死的敬畏和对神灵的敬仰。
白族注意事项
白族注意事项白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州、楚雄州和临沧州等地。
作为一个独特的民族,白族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如果要与白族人进行交流和接触,有一些注意事项是需要注意的。
首先,尊重白族的宗教信仰。
白族主要信仰萨满教、佛教和道教等宗教,因此在与白族人交往时应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不妄加批评或干预。
在拜访白族家庭时,要注意避讳一些违反当地信仰习俗的行为或言辞,如不要带猪肉、狗肉等禁忌食品。
其次,尊重白族的传统习俗。
白族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习俗,如白族大理古城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如“三月街”、“祭白龙”等。
在参与白族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或习俗时,要尊重并遵守当地的风俗规矩,不要随意干涉或破坏。
再次,了解并尊重白族的饮食习惯。
白族的饮食文化独特多样,有着许多特色美食,如白族豆腐、鱼酱、过桥米线等。
在与白族人用餐时,要了解并尊重他们的饮食习惯,如不吃辣的人不要吃辣椒,不吃肉的人不要强迫食用肉类等。
同时,白族饮食中有一些特殊的食材和禁忌,如一些白族不食用黄鳝、狗肉或禽类等,应避免在用餐时带来这些禁忌食品。
此外,尊重白族的服饰文化。
白族的服饰文化独具特色,女性的传统服饰有着细致的刺绣和色彩艳丽的花纹。
在与白族人交往时,尊重他们的服装文化,不要对他们的服饰进行嘲笑或不礼貌的评论。
同时,在穿着上也要尊重当地的习俗,如在参加婚礼等正式场合时要穿上合适的服装。
最后,友善交流,增进了解。
在与白族人交往时,要友善、真诚地交流,了解他们的文化、历史和生活习惯。
对于白族的传统艺术、音乐、舞蹈等文化形式要抱有尊重和欣赏的态度,不要对其嗤之以鼻或不屑一顾。
总之,与白族人交往时,要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传统习俗和饮食习惯,了解并尊重他们的服饰文化,友善交流增进了解。
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在交往中建立起良好的互信和友好的关系。
白族有什么禁忌
白族有什么禁忌白族有什么禁忌白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白族对于客人非常热情,非常注重礼节的一个民族。
那么,白族有禁忌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白族的节日禁忌三月街是白族盛大的节日,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
除此以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祭祖节。
逢年过节白族有许多礼仪禁忌。
元江县的白族每年的三月会或天子庙会期间,禁止杀生。
大理的白族大年初一不准动刀、挑水、泼水、扫地。
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饭前祭祖时,忌讳外人在场。
大年三十,要把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回来,否则来年找钱不顺,粮食不丰。
因而借了别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
怒江兰坪白族有“七不出门八不归家”的说法,也就是说大年初七不能出远门,大年初八不能从遥远的地方回家。
大年初七为女人节,妇女不做饭,不背水,也不做任何劳动,而是尽情地玩耍;大年初九为男人节,男人休息。
云龙县的白族,七月半这一天不准人们到处乱走。
白族的婚丧、生育禁忌白族妇女怀孕后,以系合页双屋围裙,并将头页对折别在腰间作为有喜的.标志。
外人见了,要懂得注意重点保护。
倘若误伤了孕妇,要担保到产后母子平安为止。
有些地方的白族,怀孕妇女不能进入新郎、新娘的洞房。
婴儿落地后,谁第一个跨进产妇家的门,谁就是踩生。
白族认为,谁来踩生,将来孩子的脾气就像谁。
白族最忌讳戴孝的人来踩生,所以婴儿降生后,家人要立刻用白石灰在门口撒三道弧线,并在门槛上缠一道青篾子。
若是生男孩,还要在青篾子下加一只草鞋,有的还在大门上钉一个甑笆底,以示禁忌。
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送一碗新鲜稠米汤、红糖、鸡蛋、甜白酒和一土锅猪蹄子炖韭菜根给产妇吃。
产后第三天早上,产妇家要请粥米客或称稀饭客。
到白族人家做粥米客,要用竹篮提着鸡蛋、红糖、小孩的衣帽等前往恭贺。
大理、剑川一带的白族,妇女产后,主人要请第一个进家的客人吃荷包鸡蛋汤圆,客人不能拒绝,否则主人会生气。
白族
五、白族的民族服饰
• 白族人崇尚白色,常着白色衣服。
• 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缠白色或蓝色包头, 上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下穿白色、 蓝色长裤,出门时,常背挂包,有的还佩 挂长刀。
• 女子服饰各地有所不同。大理一带多用绣
花布或彩色毛巾缠头,穿白上衣,红坎肩,
或是浅蓝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腰系
• 饵块
• 饵块又称粑粑,是广泛流行于云南的传统 小吃。但是,大理饵块别具特色:将蒸熟 的米团,放在大理石垫板上,用工搓揉。 包入糖和核桃盐、卤腐等,置炭火炉烘烤。 这种现揉现烧的饵块,软香可口。
• 乳扇
• 乳扇是产于大理洱源的奶制品,是白族等 滇西北各民族中吃的一种奶酪。用牛奶制 成。乳白色,片状,成卷,状如折扇,故 得名乳扇。生吃、干吃、油炸、煎烤均可。 是下酒的好菜。
绣花短围腰,下穿蓝色宽裤,足蹬绣花鞋。
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
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
• 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大家非
常熟悉的词语,它就是:风花雪月。
• 解释:白族少女的帽子,垂下的穗子是下
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
洁白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
六、白族饮食习惯
白族
• • • • • • • • • •
一、白族历史 二、白族分布 三、白族传说 四、白族概况 五、白族的民族服饰 六、白族饮食习惯 七、白族的民居建筑 八、白族的传统节日 九、白族的其他习俗 十、白族的禁忌
一、白族历史
• 洱海区域和滇地区域皆是白族原始文化和古代文化的两大摇篮,也是祖国西 南边地最早的文化发祥地。大理州宾川县白羊村遗址表明:约距今4000年前, 相当于夏王朝早期,远古白族先民已进入比较完整的原始社会,已有木结构 聚落,能种植水稻,驯养家畜。距今3200年,相当于商王朝后期的剑川县海 门口遗址近千件出土文物表明:白族先民已进入铜石并用、以青铜为主的新 石器时代晚期。祥云县大波那铜棺墓葬、楚雄市万家坝、晋宁县石寨山、江 川县李家山等地丰富精巧的青铜器遗址的发现表明,早在战国时期,白族先 民已跨入有“常处”、有“君长”的家长制社会。在洱海西岸创建了以叶榆 部落为主体的“叶榆国”政体,定“益都”(今大理喜州)为“国都”,“创建 了洱海区域的农业文化”。同时代,大批游牧的“昆明”人进入农业民族的 叶榆人所居住的坝区,并部分与叶榆人融合。公元前二世纪左右,秦王朝开 始经营“西南夷”。公元109年(元封二年),汉王朝在昆明设置益州郡,不久 在大理地区设置叶榆(今大理)、云南(今祥云)、邪龙(今巍山)、比苏(今云龙)四 县,白族正式纳入益州郡建制。汉唐之际,叶榆后裔张氏龙佑那至张乐尽求 在洱海之南弥渡建立了历经300多年的“白子国”,“建城邑,务农桑”。至 唐朝贞观年间,始禅让于巍山蒙氏。唐代,公元8世纪40年代,白族先民与彝 族先民共同创建了强盛的“南诏国”。国王是“乌蛮别种”,但其文臣武将 中大多数由白族贵族担任。经济文化始终以白族先民“河蛮”为主导。大批 贵族子弟赴成都学习汉文化。以“河蛮”为代表的“白蛮语”为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主要 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 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 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
最新整理白族的风俗习惯作文.docx
最新整理白族的风俗习惯作文白族的风俗习惯作文为大家整理关于白族的风俗习惯的作文范文,白族主要聚居在xxx大理白族自治州附近,白族有哪些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下面是白族的风俗习惯作文,为大家介绍~~白族的风俗习惯作文一白族是最喜欢热闹的民族之一,一年中各种节日不断,数量之多,不亚于中西节并重的xxx。
著名的节日有三白街、绕三灵、石宝山歌会、蝴蝶会、浴佛节等。
这些节日代代相传,历史远久、民族风情浓郁,热闹异常。
除此以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祭祖节。
逢年过节白族有许多礼仪禁忌。
元江县的白族每年的三月会或天子庙会期间,禁止杀生。
大理的白族大年初一不准动刀、挑水、泼水、扫地。
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饭前祭祖时,忌讳外人在常大年三十,要把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回来,否则来年找钱不顺,粮信不丰。
因而借了别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
大年初七为女人节,妇女不做饭,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劳动,而是尽情地玩耍;大年初九为男人节,男人休息。
云龙县的白族,七月半这一天不准人们到处乱走。
历史上白族崇拜本主,如今作为一种习俗保留下来,表现为: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一个本主庙,庙内供奉泥塑或木雕本主神像。
进入白族的本主庙,必须虔诚、肃穆,禁止大声喧哗,禁止触摸本主神像。
白族也崇拜各种神灵。
怒江州一带的白族,如果有人生病,必须以牛、猪等做牺牲,进行祭天活动。
活动一般在村子附近山顶上的一棵大树下进行,全寨人参加。
这棵大树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禁止砍伐。
白族的风俗习惯作文二服装是一个民族“美”的代表,每个民族的服饰也各具风格.风格各异,同样白族的服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白族人民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贵。
白族人民上面穿颜色鲜艳的衣服,下面穿白色的裤子和裙子,可见他们是多么崇尚白色。
在白族女子的服饰和男子的服饰是大有不同的,特别是女子的服饰。
女子头上戴的头饰“风花雪月”之说。
白族的禁忌习俗
汇 报 人 :
XXX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壹
贰
叁
肆
伍
白族起源于古代羌族,后来与南诏、大理国等地方政权融合,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的民族。
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市、怒江州等地,是云南省内人口较多的民族 之一。
白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时也有自己的文字,文字多用于书写 历史、文学和宗教经典。
添加标题
白族的节庆活动:白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这些节庆活动不仅是白族人团聚 和娱乐的时刻,也是传承白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添加标题
白族的饮食文化:白族人的饮食文化非常独特,他们喜欢吃酸、辣、甜的食物,如酸菜鱼、辣椒炒肉、 糖醋排骨等。这些食物不仅是白族人的美味佳肴,也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增强民族认同感:白族禁忌习俗作为白族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当地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遵守。这些 习俗不仅让人们感受到白族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还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促进旅游发展:白族禁忌习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这些习俗不仅 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还为当地的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支持。
不要随意进入白族的私人空间,尊重他们的隐私。 在交流中,避免涉及敏感话题,如政治、宗教等。 不要随意评论白族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在交往中,要尊重白族的风俗习惯,避免做出不礼貌的行为。
不要随意进入白族人的生活空间,尊重他们的隐私。 不要随意触碰白族人的物品,尤其是祭祀用品。 在白族人的聚居地,不要大声喧哗,影响当地人的生活。 在与白族人交往时,不要使用不敬的语言,尊重当地人的信仰和习俗。
种类:白族的禁忌习俗种类繁多,包括语言、行为、饮食等方面的禁忌,这些禁忌在白族社会 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白族的风俗习惯
白族的风俗习惯白族的风俗习惯白族:简介白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
白族75%左右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
其他散居昆明、元江、丽江、兰坪等地,有少部分白族散居在四川西昌,贵州毕节和湖南桑植县。
白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也有人主张属彝语支)。
许多白族人通晓汉语,汉文一直是白族人民习惯用的文字,在历史上虽曾有过借用汉字标音的“白文”,但因缺乏统一规范而没有能够推广。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
信仰佛教。
白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创世纪》、《火烧松明楼》、《望夫云》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不少被编入戏剧上演。
白族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善种水稻。
大理雪梨、宾川桔柑都是驰名中外的特产。
白族:历史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与古代的羌人有渊源关系。
早在公元1世纪(汉代)以前就分布在洱海一带。
公元2世纪,汉武帝就在这里设置了郡县,公元3--4世纪,由于战乱,不少汉族人曾避难来到白族地区,部分与其融合;公元715年由云南东部迁到洱海地区的大量各族人民融合于白族。
14世纪前后有不少屯军的汉族人在此地,后来也与当地白族人融合。
后来部分彝族、阿昌族人先后也有融合到白族中去的。
特别是大理国时期,白族便形成了一个大体具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经济水平接近,居住地比较固定的古代民族,唐代以后,大理臣服中央政权,受到内地汉民族文化,经济的更多影响,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进一步发展。
到了元代,这里己是很繁华的都市。
大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白族人民以他们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化。
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
大理白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
白族:礼仪白族性格外向、好客、尊老爱幼,在对人的称谓前喜欢加个“阿”字表示亲切和尊敬。
白族访友或探病时一般不选择在上午,到农村遇到主人家有人分娩或有重病人时,进屋时应谨慎。
白族人的特点及禁忌
白族人的特点及禁忌
白族人的特点及禁忌如下:
1、白族人非常讲究长幼之分,男女之别,且白族人非常爱惜粮食,吃饭的时候,不能掉米粒,掉了也要捡起来吃,另外吃完饭要注意摆放好碗筷。
2、春节初一,白族人禁忌饮荤食以此来敬佛神,还有忌外人进门,忌扫地,忌用水不能往门外泼洒等。
3、忌讳见蛇交和天空流星流逝。
4、在立秋节气日,白族人还会禁忌下田间地里劳作,白族人认为立秋时“秋绳”密布田野,下田间地里劳作会踩绊“秋绳”,影响庄稼收成。
拓展资料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后统称为“白人”。
其别称有民家、那马、勒墨、勒布等6多种。
过去汉族称之为民家,以与军家相别,元、明史籍称之为白人,纳西语称之为勒布、那马,傈僳语称之为勒墨,藏语称之为勒波,彝语称之为娄哺、洛本、罗基颇,在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广大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确定以“白族”作为统一族称。
白族的禁忌习俗
白族的禁忌习俗节日禁忌:白族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正月忌头,腊月忌尾。
”因此年三晚和正月初一的禁忌就特别多。
欠人财钱,必须在年三晚前还清,忌讳背上腊帐;穿脏的衣物,门窗户壁也要在年三晚清洗干净;意在除旧布新。
吃年饭后的洗碗水要装起来,到第二天中午才能泼出,以免将一年的福气泼掉。
大年三晚上11至12点封门,不准家人出人,也拒绝外人来访,以免将邪气带人家中,也好让家人团聚,不受干扰。
零点开门大吉,接纳东南西北财,然后派人到公共饮水之地抢头水,意在新的一年事事在先。
大年初一早点和中餐忌吃荤腥,以免在一年之内昏昏糊糊。
中餐专吃干拉,意为消灾免难,要吃南瓜、胡萝卜等菜肴,意为甜甜蜜蜜,要烧松柴,意为松松散散,不要把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大年初一早晨到中午,做饭也不动刀叉,忌用凶器,以保平安。
年三晚到大年初一中午,特别忌讳泼油、碎碗等,认为那样会在一年这中都不吉利,忌讳吵架,拌嘴,要保持和风细雨的亲密氛围。
正月初一到五,每餐饭之前都要点香祭祖,敬天地大德,忌讳未祖而先饮,那样会视为对天地、先祖不恭。
农历三月五是蛇的节日,家家门前墙脚都要撒石灰,避蛇人户,这一天忌讳坐在门坎上,以免引蛇人室。
这些禁忌无不包含着谨慎为人,文明行事,感恩载德的生活哲理。
婚丧禁忌:婚姻中有属相禁忌,如猪狗不配,忌讳鸡犬不宁;虎与龙蛇不配,禁忌龙虎争斗,鸡蛇不配,禁忌鸡啄蛇,夫妻失和等。
结婚择日忌讳“四绝”,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一天都不能用,以免断子绝孙;还要忌讳“四离”,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前一天不能用,以免妻离子丧。
做结婚客不能穿素白服装;哑巴、不会说话的小孩、孕妇不能进新房,以免给人带来晦气。
新娘接回家时,不能看见新郎的父母。
哥嫂等长者,以免日后相冲相撞而有失和睦。
家中死了人,孝子孝孙守灵时不能坐板凳,禁止饮酒等一切带有娱乐性的活动;在天内不许洗头,刮须洗澡,不准进别人家门。
否则被视为对死者的不恭,或给别人带来晦气。
一年内,家中不能办喜事,否则就是犯了不孝之大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族的禁忌习俗
待客禁忌:家里来客人,只能听客人说话,不能抢插,乱提问,男人在家里,女人不能主动发烟,泡茶和与客人攀谈。
吃饭时要请客人坐上八位,主人不能脚踏饭桌栏杆,不能大声说话,意为尊重客人。
不许用勺子在甄子里挖地一样挖个洞,意为不与粮食吵架,平等待人。
父亲、哥哥、弟弟不能和儿媳,弟媳和兄嫂同坐一条板凳吃饭,吃饭时不能掉饭粒,否则遭雷打,意为珍惜粮食。
做客时父子不能同席,男女不能同桌,意为长幼、伦序不乱,男女应当有别。
吃完饭,要把筷子规规矩矩放在自己吃完的碗边,不能乱丢乱放,意为感谢主人款待。
这种待客禁忌,从细节上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自幼养成尊长爱幼、亲邻善友、礼贤谦恭,借才爱物的良好品德。
节日禁忌:白族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正月忌头,腊月忌尾。
”因此年三十晚和正月初一的禁忌就特别多。
欠人财钱,必须在年三十晚前还清,忌讳背上腊帐;穿脏的衣物,门窗户壁也要在年三十晚清洗干净;意在除旧布新。
吃年饭后的洗碗水要装起来,到第二天中午才能泼出,以免将一年的福气泼掉。
大年三十晚上11至12点封门,不准家人出人,也拒绝外人来访,以免将邪气带人家中,也好让家人团聚,不受干扰。
零点开门大吉,接纳东南西北财,然后派人到公共饮水之地抢头水,意在新的一年事事在先。
大年初一早点和中餐忌吃荤腥,以免在一年之内昏昏糊糊。
中餐专吃干拉,意为消灾免难,要吃南瓜、胡萝卜等菜肴,意为甜甜蜜蜜,要烧松柴,意为松松散散,不要把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大年初一早晨到中午,做饭也不动刀叉,忌用凶器,以保平安。
年三十晚到大年初一中午,特别忌讳泼油、碎碗等,认为那样会在一年这中都不吉利,忌讳吵架,拌嘴,要保持和风细雨的亲密氛围。
正月初一到十五,每餐饭之前都要点香祭祖,敬天地大德,忌讳未祖而先饮,那样会视为对天地、先祖不恭。
农历三月十五是蛇的节日,家家门前墙脚都要撒石灰,避蛇人户,这一天忌讳坐在门坎上,以免引蛇人室。
这些禁忌无不包含着谨慎为人,文明行事,感恩载德的生活哲理。
婚丧禁忌:婚姻中有属相禁忌,如猪狗不配,忌讳鸡犬不宁;虎与龙蛇不配,禁忌龙虎争斗,鸡蛇不配,禁忌鸡啄蛇,夫妻失和等。
结婚择日忌讳“四绝”,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一天都不能用,以免断子绝孙;还要忌讳“四离”,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前一天不能用,以免妻离子丧。
做结婚客不能穿素白服装;哑巴、不会说话的小孩、孕妇不能进新房,以免给人带来晦气。
新娘接回家时,不能看见新郎的父母。
哥嫂等长者,以免日后相冲相撞而有失和睦。
家中死了人,孝子孝孙守灵时不能坐板凳,禁止饮酒等一切带有娱乐性的活动;在十天内不许洗头,刮须洗澡,不准进别人家门。
否则被视为对死者的不恭,或给别人带来晦气。
一年内,家中不能办喜事,否则就是犯了不孝之大忌。
如遇红丧、重丧、土黄天,则不能安葬,只好延放灵枢,待吉日出殡。
出殡时,凡是同属相的人都要回避,否则会给活人带来凶灾。
铁炉白族山区有一句俗语:“白事用红丧,夫妻守空房,上梁做红丧,做家不平安”。
遇到红丧预兆死者家中还要死一个人。
解决办法是用大龙竹做个小棺材,再用线缝上,然后用面捏成一个人放在棺材里,拿出鸡头上的血滴在麦面人身上。
到出殡那天,将小棺材通过门槛下面抬出,至十字路口挖洞深埋。
这些近乎于迷信的禁忌,意在让活人对死人尽够孝道,不能草率对待生命,让活人修炼忠孝为本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