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现代管理发展的特点
现代管理理论与实务简答题、论述题
简答题:1、管理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答:(一)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二)管理是组织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管理的实质是协调.(四)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
(五)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
2、简述管理的二重性。
答:管理既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3、怎样评价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答: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协调人际关系的思想;“利"“义”观;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提高管理者素质的思想。
4、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策略?答:建立共同愿景,进行文化培训,运用整合同化理论,利用非正式组织沟通。
5、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经济观”?答:一个真正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要求追求利润、遵守法律、重视伦理、广施慈善;企业管理者的任务在于使企业创造最大化的社会总价值,而不仅是最大化股东投资回报,他们必须全面考虑企业的决策和行为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影响.6、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答: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关系原则、法律要求与社会要求的关系原则、企业契约与社会契约的关系原则。
7、计划的作用?答:指引方向和目标;发现机会与威胁;经济合理地进行管理;提供控制标准。
8、计划的编制过程?答: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确定前提;拟定并评价备选方案;选择方案;制定派生计划;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9、战略计划管理过程答:确定企业使命;战略环境分析;战略选择及其评价(发现机会和威胁,分析企业资源,识别优势和劣势,重新评价组织的宗旨和目标);战略实施与控制(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分配资源,组织设计).10、宏观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答:(1)政治环境(2)经济环境(3)社会文化环境(4)科技环境(5)环保因素(6)法律环境11、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主要类型答:一体化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利用与现有业务有直接联系的市场机会寻求发展的战略.后向一体化是指企业向其供应商系统发展,实现供产一体化的战略;前向一体化是指企业向其销售商系统发展,以实现对竞争的控制的战略;水平一体化是指企业向其竞争者的方向发展,以实现对竞争的控制的战略.12、预测的方法?答:(一)定性预测方法有:头脑风暴法;专家会计法;德尔菲法.(二)定量预测方法有:简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回归分析法。
现代饭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
现代饭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
现代饭店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 初期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个阶段主要是以欧美国家为主导。
特点是饭店规模相对较小,服务简单粗糙,多数是家庭式经营,主要提供住宿和基本的餐饮服务。
2. 机构化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这个阶段饭店开始逐渐向机构化发展,规模扩大,服务更加专业化。
饭店管理体制逐渐完善,标准化的服务流程逐渐形成,涌现出一些知名的饭店品牌。
3. 国际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这个阶段是全球化的饭店行业发展的时期。
跨国饭店集团开始崛起,国际投资和合作增加,饭店的规模更大,服务更加专业化和细分化。
饭店开始注重品牌形象,追求高端客户群体,引入国际化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
4. 多元化阶段(21世纪以后):这个阶段是饭店发展的当代阶段,饭店业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除了住宿和餐饮服务外,饭店开始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如会议、娱乐、健身等。
同时,饭店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行绿色饭店理念。
总的来说,现代饭店发展经历了由小规模到大规模、从简单到专业、从国内到国际、从单一服务到多元化服务的演变过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饭店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21世纪的时代特点2
21世纪的时代特征21世纪的时代特点: 速度多变危机怎么办: 学习、改变创业!◆导语:我们已经从工业化时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 概念化生存时代,将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智能手机、音乐手机、疯狂英语、宗教智慧、炒作概念层出不穷情感困惑、精神迷茫、婚姻家庭问题、无穷的压力……很多人仅仅是活着……三种人,不知不觉的人,先知先觉的人,后知后觉的人一、速度(发展)1、新经济周期更加短促,产品从发明到应用只要18个月2、生物基因工程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人类可以创造物质人类真正的进步是认识观的改变:外观---内观◆回顾科技发展200年历史:1750年瓦特发明蒸汽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1829年铁路,城市开始1872年打字机发明,标志着文字革命开始1876年第一部电话出现,人与人空间距离缩短1894年无声电影问世,缩短时间概念1899年有人提议取消专利局,发明完毕1901年迪斯尼乐园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1945年广岛原子弹核能开始1956年芯片出现,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1957年苏联进入太空1969年阿波罗登月我的一小步,是人类的一大步1971年微机时代1981年25岁比尔盖茨创立DOS系统,个人电脑领域的标准1982年大学生戴尔创立电脑直销模式1988年光纤发明1989年3W环球信息网出现1993年INTERNET浏览器上市股票从28美元到70美元……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手机从大哥大变来◆科技发展带来经济发展------ 三剑客:1、三网合一经济模式:人际网:直销---- 解决物流问题电子网:互联网解决跨区域管理问题商务网:亚马逊、网上直销、当当卓越、淘宝对消费者来说,第三方平台更受青睐,因为消费者追求价值最大化没有永久的技术,管道才是永久的2、生物基因工程:1999年克隆人,挑战人性和道德观,基因医学的进步,纳米技术10-9,皮米10-12,人造大脑,知识可以装入大脑,物质可以分解成分子、原子重新组合,科技可以延长人的寿命到150岁,任何事物与想象都成为可能……3、文化经营:有形----无形价值,思想、智慧、观念、经营思路值钱,下一轮经济之争,三剑客之争,行业倒闭重组,商业高速度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每个人都可以梦想成真。
国内绩效管理发展历程
国内绩效管理发展历程国内绩效管理发展历程绩效管理是指通过制定目标、评估绩效、反馈结果和改进行动等方式,对组织、部门和个人的绩效进行管理和提升。
在国内,绩效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初期阶段(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西方管理理念,绩效管理也随之进入我国。
当时,绩效管理主要是以目标管理为主,即通过制定目标来推动员工的工作。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2. 探索阶段(20世纪90年代)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大力推进企业改革,绩效管理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在这一阶段,绩效管理开始逐渐从目标管理向绩效评估和绩效改进转变。
同时,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引入绩效考核制度,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 发展阶段(21世纪初)21世纪初,我国的绩效管理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绩效管理开始向绩效管理体系和绩效管理流程的建立和完善转变。
同时,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引入绩效管理软件,以提高绩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4. 现代化阶段(21世纪中期至今)21世纪中期至今,我国的绩效管理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绩效管理开始向战略绩效管理和绩效管理与员工发展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同时,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引入绩效管理的“大数据”分析,以更加科学地评估和提升绩效。
总的来说,我国的绩效管理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初期阶段到现代化阶段的漫长过程。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绩效管理也将不断创新和发展。
以下是现代运营管理的特征
以下是现代运营管理的特征现代运营管理是指在企业或组织运营过程中,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科技手段,采取先进的管理方法,以促进组织的高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运营管理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驱动现代运营管理注重通过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及运用,来指导决策和优化运营过程。
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实时监控生产、销售、供应链等关键环节的数据,管理者可以及时了解组织的运营情况,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决策。
数据驱动的运营管理可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风险,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 敏捷灵活现代运营管理追求灵活性和敏捷性。
传统运营管理通常是基于预测和计划进行的,而现代运营管理则更加注重对变化的应对能力。
通过建立敏捷的供应链和生产系统,运营管理者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生产和供应的规模和速度,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波动。
3. 精细化管理现代运营管理强调对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
通过精确的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可以避免过剩和缺货的问题,降低成本和风险。
同时,通过优化供应链和物流管理,可以实现物流成本的最小化和运输效率的最大化。
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运营效率,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
4. 网络化现代运营管理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网络化管理。
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与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的实时信息交流和合作,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供应链的整合和协同。
网络化的运营管理既提高了运营效率,又提高了组织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5. 可持续发展现代运营管理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优化资源利用和减少浪费,降低环境影响,企业可以实现运营过程的绿色化和可持续性。
同时,现代运营管理还注重社会责任和员工福利,通过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的社会形象。
6. 团队合作现代运营管理强调团队合作和协作。
通过建立跨部门的团队和项目组,促进信息共享和沟通,实现运营过程的协同管理。
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
《21世纪企业管理理论发展新趋势5200字(论文)》
21世纪企业管理理论发展新趋势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二、企业管理理论的形成因素 (2)(一)产业战略观 (2)(二)企业理论观 (3)三、企业管理理论发展趋势 (3)(一)人本理论 (3)(二)激励理论 (4)(三)知识创新理论 (5)四、总结 (6)参考文献 (7)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提速,企业管理理论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进行企业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市场竞争优势,创造市场价值。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企业在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战略管理理论时必须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结合社会需求、经济发展趋势等相关理论综合企业管理,形成企业管理理论,以便更好的管理企业,促进企业的发展。
以此为背景,本文对企业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对企业管理理论形成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结合当下的社会需求,从以人为本、激励、知识创新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推动企业战略管理的现实化,促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理论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关注人的心理、及其驱使的行为等对组织效率、目标影响的行为科学理论开始在西方出现并流行。
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通过在霍桑工厂的实验首次提出“非正式组织”(Informal Organization )的概念,企业员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员工满足度应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人们开始认为,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其行为与组织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要提高组织的效率必须加强对人的管理,除了生产方式的改进,重视对人的管理是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环节,必须通过行为规范、组织条例、规章制度等硬性条款来规范人的行为。
此时开始,管理及管理创新开始找到了人的心理维度,以前的理性人假设不能完全描述企业中员工的状态。
美国管理大师哈默(1990)’提出“企业重组”(BPR)的概念。
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新趋势
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新趋势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经济时代。
在这样一个十倍速变化的时代,人力资源与知识资本优势的独特性成为企业重要的核心技能,人力资源的价值成为衡量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标志。
同时人力资源管理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来自全球一体化的力量如信息网络化的力量、知识与创新的力量、顾客的力量、投资者的力量、组织的速度与变革的力量等各种力量的挑战和冲击。
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既有着工业文明时代的深刻烙印,又反映着新经济时代游戏规则的基本要求,从而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人才主权时代,也是一个人才赢家通吃的时代。
所谓人才主权时代就是人才具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权与工作的自主决定权,人才不是被动地适应企业或工作的要求。
企业要尊重人才的选择权和工作的自主权,并站在人才内在需求的角度,为人才提供人力资源的产品与服务,并因此赢得人才的满意与忠诚。
人才不是简单的通过劳动获得工资性收入,而是要与资本所有者共享价值创造成果。
所谓“人才赢家通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越是高素质、越稀缺、越热门的人才,越容易获得选择工作的机会,其报酬也越高;二是人才资源优势越大的企业越具有市场竞争力,也就越容易吸纳和留住一流人才。
人才主权时代的动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知识与职业企业家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企业必须承认知识创新者和职业企业家的贡献与价值,资本单方面参与利润分享的历史已经结束,知识创新者和职业企业家具有对剩余价值的索取权。
这就改变了资本所有者和知识所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剩余价值的索取权是人才主权的基础,也是它的理论依据。
2.21世纪,社会对知识和智力资本的需求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为强烈,导致知识创新者和企业家等人才短缺的现象加剧。
人才的稀缺性、巨大的增值空间和人力资本的高回报性,使得:(1)资本疯狂地追逐人才。
正如美国思科(CISCO)公司总裁所言:“与其说我们是在购并企业,不如说我们是在购并人才。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现代管理理论是针对企业管理情境和需求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
一系列理论和概念。
以下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
1. 系统思维:现代管理理论强调将企业视为一个系统,各个部
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非常重要。
通过系统思维,管理者可以更
好地理解和掌握企业内部的复杂性。
2. 综合性:现代管理理论强调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工具,
包括规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管理者需要具
备全面的管理素养,以应对企业复杂多变的环境。
3. 激励与激励理论: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激励是推动员工行为和
绩效的重要因素。
通过激励理论的研究和应用,管理者可以设计出
更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投入度。
4. 变革与创新:现代管理理论鼓励企业进行持续的变革和创新,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
管理者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
创新思维,引领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5. 可持续发展:现代管理理论强调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关注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管理者需要将企业的长远利益
和全球责任纳入考虑,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这些特点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方向和目标,通过应用这些理
论和概念,企业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和运营,提高绩效和竞争力。
现代管理发展及其启示
现代管理理论发展趋势及其启示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管理实践活动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管理的理论研究也相应的出现新的发展趋势。
针对管理理论的由来,对各类管理理论进行阐述和分析,反映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并针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内涵进行阐述,反映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
管理者面临的任务及环境、解决问题的视角、研究的方法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是产生管理丛林现象的深层原因。
管理学本质上的特征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管理学理论不能被整合为一个严密的知识体系,应当尊重管理理论的多样性。
关键词:科学管理理论中国传统文化管理市场调研序言:泰罗的科学管理,是针对传统的经验管理而提出的,其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社会的内在冲突使劳资对立现象日益严重,导致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科学管理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存在。
然而,管理活动真正形成为理论,却是在工业企业产生之后。
工业企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企业管理是随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出现而产生的。
一百年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发展,企业管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有立足本民族的思维及行动模式的特点、面向全球性文化空间的中国管理理论作指导。
本文通过审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探究现代管理与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以期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科技的发展,使管理工作不断复杂,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管理企业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与需要,企业迫切地要求提高管理水平,把多年的管理经验加以总结,使之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用科学的理论代替传统的管理。
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的就是美国的泰罗,泰罗思想的出现标志着企业管理理论的形成。
泰罗指出,科学管理是过去就存在的各种要素的“集成”,即把原来的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并归类成规律和规则,从而形成一门科学。
服务行政21世纪中国行政管理的方向选择
服务行政21世纪中国行政管理的方向选择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行政管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背景下,服务行政成为21世纪中国行政管理的重要方向之一。
服务行政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为公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贴心的服务,是推动相关部门现代化、提升相关部门治理水平的重要路径。
通过对服务行政的特点、优势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21世纪中国行政管理的方向选择。
首先,服务行政的本质是什么?服务行政是一种以服务为导向、以公民需求为中心的行政理念和实践方式。
传统的行政管理注重规范和程序,强调维护行政秩序和权威,而服务行政则强调让公民满意、让社会发展。
服务行政的本质在于从“以政为主”向“以民为主”的转变,从“相关部门为什么管”转向“相关部门怎么管”。
服务行政强调相关部门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在满足公民需求、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其次,服务行政有哪些特点和优势?首先,服务行政注重效率和创新。
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公民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相关部门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服务效率,更好地满足公民需求。
其次,服务行政注重公民参与和反馈。
服务行政倡导相关部门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建立开放、透明、贴心的服务机制,让公民参与决策、监督相关部门,实现民主决策和民主治理。
再次,服务行政注重公平和公正。
服务行政倡导相关部门公平、客观、透明地提供服务,坚决打击,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让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务的权利。
再次,服务行政在21世纪中国行政管理中的角色和意义何在?首先,服务行政是推动相关部门现代化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公民对相关部门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关部门需要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增强公信力和公共支持。
服务行政可以帮助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公民需求,及时调整和措施,增强相关部门对社会的感知能力和应变能力。
01511现代管理实务
课程名称:现代管理实务课程代码:01511第一章现代管理学导论1、现代管理的含义,包含的类别:决策说;协调活动说,工作说,资源说,器官说,程序说。
现代管理是管理者对其组织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组织资源的有效整合。
所谓有效整合,即指一个组织在其目标的指引下,明确分工以及在分工基础上的有效综合,以保证组织系统的最佳的整体功能。
管理的程序则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管理的动力在于它的动态的创造性。
2、现代管理的特征:二重性(马克思主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动态性、创造性、统一性3、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所涉及的一切领域4、现代管理学的研究体系:学科研究对象的基本理论阐述;中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沿革;现代管理学的一般理论、原则;现代管理环境的类型、渊源及分析;现代管理者的含义、角色、素质及现代管理团队建设;现代管理一般过程的阐述;现代管理成本的识别、计量、控制;现代管理方法的阐述;现代管理技术与手段;现代管理绩效评估的发展、要素、指标设计及改进;现代管理创新;21世纪管理学的发展。
5、西方管理思想:以泰罗、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思想(以“经纪人”假设为基础);以梅奥、马斯洛等人为代表的行为科学管理思想(以“社会人”假设为基础);以孔茨、明茨伯格、科特、巴纳德、德鲁克、菲德勒、豪斯、米切尔、西蒙、卡斯特等人为代表的现代管理思想。
6、现代管理学原理:指现代管理过程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包括人本原理、权变原理、柔性原理、效益原理、模糊原理等,主要阐述各种原理的内涵和特征、构成要素、基本范畴,以及他们在管理工作中的功能和作用。
7、现代管理学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历史比较法是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纵向的研究方法,是从纵向的、历史的角度考察和研究管理的起源和发展、管理的历史类型和经验、不同时代管理的特点等,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
2)系统研究法可以应用以下方法:信息方法、功能模拟法、黑箱法3)个案研究方法是对某一具体社会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的方法。
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管理模式是一种组织与管理活动的方式,它是经验总结和实践探索的结果,用以提高组织效能和实现目标。
在不同的时代和背景下,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管理模式的概念、发展历程、特点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管理模式的概念管理模式是指在特定环境中,针对组织内外的需求和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来组织和管理工作的总体方式。
它包括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等方面的要素,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并提高效能。
二、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1. 传统的科学管理模式:20世纪初,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化的操作来提高效率。
这种模式以任务分工和分工科学化为基础,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服务业。
2. 人文关怀管理模式:20世纪50年代,随着人们对员工关心的重视,人文关怀管理模式逐渐兴起。
该模式注重员工的人性化关怀,通过激励和激励员工而不仅仅是控制他们,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积极性。
3. 系统综合管理模式: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组织规模的扩大,传统管理模式逐渐失效。
系统综合管理模式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以系统思维为核心,将组织视为一个整体,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和管理问题。
4.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逐渐形成。
该模式强调创新和变革,注重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三、管理模式的特点1. 多样性:不同的组织和行业具有不同的管理模式,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管理模式才是最好的选择。
2. 实践性:管理模式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需要不断试错和改进,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3. 灵活性:管理模式不是僵化不变的,需要灵活性来应对不同的变化和挑战,不断调整和改进。
4. 目标导向:管理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提高效能和竞争力。
四、管理模式的应用管理模式在组织中的应用是多样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组织架构调整:当组织发展遇到瓶颈时,可以考虑调整组织架构以提高效率和协同性。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发展新趋势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发展新趋势伴随着21世纪的来临,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产品的生产周期缩短,产品更新加快,产品的生产由少品种大批量向多品种小批量甚至是单件生产的生产类型过渡,产品上市时间缩短,产品质量日益提高,产品成本日趋降低,产品的售后服务日趋完善,这对现代生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运筹学、系统工程、微电子计算机等科技成果和新技术的出现和成熟,又推动了生产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所以近几年来企业生产管理出现了许多新的思想和新的趋势,并在实践中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
1 生产管理的范围扩大化传统的生产管理的任务是指运用组织、计划、控制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按照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某种社会需要的廉价优质产品。
这里的生产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内部产品制造的管理,而当今企业生产管理的范围扩大了。
主要表现在:(1)生产的概念已从工厂制造业进入医院、餐旅、商场、银行、咨询等服务业。
人们在服务业所进行的业务活动也被认为是生产活动,当然这种同样需要人、财、物以及信息等各种投入的生产活动所带来的产出并不是制造业概念上的产品,但它们同样是对社会有用的并为社会所必需的产出――服务。
因此,当今生产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制造业,也应包括服务业,而后者所占的比重将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大。
(2)就制造业而言,生产活动的涵盖范围随着生产系统的前伸和后延也大为扩展,在制造业内部生产的概念也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生产活动所涵盖范围大为扩展。
这种扩展体现在生产活动前伸和后延的两个方面:生产活动的前伸是指生产系统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同时,将其功能扩展到战略制定、产品创新设计乃至与资源的供应合为一体,如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就把供应商的活动视为生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以控制和协调。
生产系统的后延是指企业的生产职能已扩展到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方面,把为用户安装、维修、培训当作企业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众多成功企业的共识,甚至许多企业已把本企业产品使用的场所视为本企业生产系统的空间延伸,在那里完成产品的制造和改进。
配置管理历史
配置管理历史配置管理是指对软件和硬件进行追踪、控制和维护的过程。
它包括对软件和硬件的变更进行记录、审计和跟踪,并确保这些变更在整个系统生命周期内能够被有效管理和控制。
配置管理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IT运营等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配置管理的发展历史,探讨配置管理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
一、早期配置管理(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早期的配置管理主要是针对硬件系统的,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配置是由工程师手动记录和管理的,变更通常是以纸质文档的形式进行记录。
这种方式存在着重大的不足,例如变更的误操作风险大,跟踪和审计困难等。
1970年代,随着计算机系统的规模逐渐增大,配置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需要一种更加系统化和自动化的方式来进行配置管理。
二、软件配置管理的兴起(80年代-90年代)随着计算机软件的迅速发展,软件配置管理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80年代和90年代,随着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不断延长和软件的复杂性增加,人们发现传统的配置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于是,各种软件配置管理工具开始涌现,例如版本控制系统(Version Control System)、配置管理数据库(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等。
这些工具为软件开发者提供了更有效的方式来记录、跟踪和控制软件的变更,极大地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三、现代配置管理的发展(21世纪至今)随着云计算、DevOps、持续集成、持续交付等新兴技术和方法的兴起,配置管理在21世纪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现代的配置管理不仅关注软件的版本控制和变更管理,还涵盖了自动化部署、自动化测试、自动化运维等方面。
通过配置管理工具和自动化流程,软件开发者可以实现快速迭代、持续交付,大大降低了软件开发的成本和风险。
总结配置管理经历了由硬件配置管理向软件配置管理的转变,再到现代化的自动化配置管理的阶段。
21世纪管理面临的四种趋势
....2011专升本….旅游管理….陈章华45号21世纪管理面临的四种趋势传统管理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管理所处的环境不变或变化不大。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实环境不仅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而且变化的趋势也越来越难以预测。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信息技术及高科技的发展以及政府对社会生活的有限度干预,迫使管理革命的兴起。
我们生长在一个变化的时代,必然要有变革的管理,没有变革的管理就不会有生命力,而管理的变革将是深刻而复杂的。
21世纪管理变革的趋势主要有管理人本化、信息网络化、知识资源化、经济全球化这四种趋势。
一、管理人本化人本管理是人们通过多年的管理实践逐渐形成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其核心是把人置于企业管理中心地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充分开发与利用人力资源。
人本管理是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是因为:1、企业中人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企业管理必须实现以人为本;2、企业人员结构的改造和素质的提高,决定了企业必须发挥人的潜能;3、资本主义企业职工的觉醒,促使人本管理成为调和劳资矛盾的必要手段;4、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决定了实现人本管理是搞活国有企业的出路所在。
然而,人本管理存在的局限是人本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并非完全独立摆脱物本管理的局限性,表面上以追求人的发展这一价值取向为目标,实质上还是要求其服从于管理的物质目标,追求人的发展这一价值取向仅仅是追求物质财富目标的手段或者途径。
这种把物质财富作为管理的最终目标,更容易导致诱使人追求物质财富、重物不重人的局面,这与人本管理理念的初衷及其本质内涵是相悖的。
二、信息网络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已拓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既然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都产生巨大影响,那么,首当其冲,企业管理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的和基本的经济活动,自然要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从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将电子计算机用于工资计算开创电子计算机辅助管理新纪元始,至今世界上80%的计算机是用于管理领域,尤其是现在企业管理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多是以现代化大生产的工业社会为背景产生的,显然信息社会给企业管理带来的变革一定是革命性的。
宝典21世纪的时代特点2
21世纪的时代特征21世纪的时代特点:速度多变危机怎么办: 学习、改变创业!◆导语:我们已经从工业化时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 概念化生存时代,将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智能手机、音乐手机、疯狂英语、宗教智慧、炒作概念层出不穷情感困惑、精神迷茫、婚姻家庭问题、无穷的压力……很多人仅仅是活着……三种人,不知不觉的人,先知先觉的人,后知后觉的人一、速度(发展)1、新经济周期更加短促,产品从发明到应用只要18个月2、生物基因工程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人类可以创造物质人类真正的进步是认识观的改变:外观---内观◆回顾科技发展200年历史:1750年瓦特发明蒸汽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1829年铁路,城市开始1872年打字机发明,标志着文字革命开始1876年第一部电话出现,人与人空间距离缩短1894年无声电影问世,缩短时间概念1899年有人提议取消专利局,发明完毕1901年迪斯尼乐园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1945年广岛原子弹核能开始1956年芯片出现,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1957年苏联进入太空1969年阿波罗登月我的一小步,是人类的一大步1971年微机时代1981年25岁比尔盖茨创立DOS系统,个人电脑领域的标准1982年大学生戴尔创立电脑直销模式1988年光纤发明1989年3W环球信息网出现1993年INTERNET浏览器上市股票从28美元到70美元……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手机从大哥大变来◆科技发展带来经济发展------ 三剑客:1、三网合一经济模式:人际网:直销---- 解决物流问题电子网:互联网解决跨区域管理问题商务网:亚马逊、网上直销、当当卓越、淘宝对消费者来说,第三方平台更受青睐,因为消费者追求价值最大化没有永久的技术,管道才是永久的2、生物基因工程:1999年克隆人,挑战人性和道德观,基因医学的进步,纳米技术10-9,皮米10-12,人造大脑,知识可以装入大脑,物质可以分解成分子、原子重新组合,科技可以延长人的寿命到150岁,任何事物与想象都成为可能……3、文化经营:有形----无形价值,思想、智慧、观念、经营思路值钱,下一轮经济之争,三剑客之争,行业倒闭重组,商业高速度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每个人都可以梦想成真。
关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特点
关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特点这个世界上,每一样事物,都有各自的具体特点,人力资源管理当然也是一样,究竟21世纪的人力资源管理呈现一种什么样的特点,尤其是在中国的企业,我们将面临一些什么样的挑战,我想结合我个人的一些思考,提出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的三个方面的特点。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知识与人才在雇佣资本。
过去,我们讲的是资本雇佣劳动,那么在我们这个时代,尤其是知识创新型企业,在网络企业,新出现的一种现象,就是知识在雇佣资本,资本在转化成知识,通过转化成资本的这种方式来实现知识和人才的价值。
所以正是因为有这么几个特点,我们说这个时代是一个人才主权时代。
那么所谓人才赢家通吃,我觉得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素质越高,越稀缺的人才,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工作选择时机,他所获得的回报越高,所获得的报酬越高。
第二是,越具有独特的人力资源优势的企业,越具有市场竞争优势,越容易吸纳和留住一流的人才。
所以我们说这个时代又是一个人才赢家通吃的时代。
在21世纪要赢得顾客的忠诚的话,最终要赢得员工的忠诚。
另一方面来讲,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下的职能部门,要为那些直接为顾客提供效劳的人提供效劳,从人力资源的管理职能来讲,它要为其他的部门,提供增值化的人力资源的效劳。
正如摩托罗拉现在提出来的人力资源经理也是客户经理,所谓客户经理,就是你要为企业内部的企业高层,中层以及基层的管理者,提供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的解决方案。
过去来讲,我们人力资源管理,更多的是从一个单一的,一个专业职能这个角度去行使一个行政管理的职能。
现在来讲,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扮演一种新的角色,这种新的角色就是在现在一些企业,比方在深圳华为公司等一些企业所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成为工程师加销售员。
所谓工程师加销售员就是说你要会做方案,你要了解专业的知识,同时要学会跟上下左右之间的沟通,你要把你的人力资源的产品和效劳推销给你的高层,推销给你的下属,比方各个事业部,或者其他的相关的单位,同时推销给员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现代管理发展的特点进入2l世纪,各种社会组织和管理活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条件时刻都在发生着难以预见的变化。
与此相应,管理体系的内涵和外延亦在不断地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对于能否适应不断加快变革条件的管理观念与方法的探讨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随着“十倍速时代”的时空观、个性的发扬、专业化与柔性化的统一、企业核心资源的重新定义、可持续发展等新概念和新思潮的涌现,2l世纪现代管理出现了很多新特点。
关键词:现代管理;21世纪;发展中图分类号:c93一、“十倍速”时代的时空观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十倍速”的时代,这是一个无形胜有形的时代。
随着信息与知识的骤增,以智慧为基础的无形物,如软件、专利、艺术创作等以数字移动的方式迅速复制与传播。
传统的行为准则与思维模式与现代社会越来越不相吻合,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和前任总裁安迪·格鲁夫(AndrewGrove)说,所有的企业都在根据一套不成文的规则来经营,但这些规则有时却会变化,而变化有时甚至是翻天覆地的。
这种变化被格鲁夫称为“十倍速因素”,意为该因素在短期内的能量将增至原来的十倍。
面临“十倍速”变化的时代,以前的管理手段不再奏效,管理者需要不断变革来应对新的挑战。
著名管理学大师盖瑞·汉默在他的畅销书《领导革命》一书中总结道:“21世纪是一个革命的、不连续的世纪。
”“十倍速”的变化将打破世界的连续性,使得整个竞争规则发生改变,谁能够掌握竞争规则。
把握住战略转折点,谁就会在革命性的变化当中赢得竞争力。
在杰斐逊时代(1801--1809),信息从密西西比河传到华盛顿特区要六星期。
60年后,亚伯拉率·林肯在白宫就职时,同样的信息用电报瞬间即可到达。
而在当今时代。
地理因素的作用对信息沟通活动的限制更是大为缩小,这就是时空压缩。
比尔·盖茨在《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里指出:“80年代是质量的时代,90年代是设计的时代,2000年以后是速度的时代。
”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根深蒂固的绝对时空观;21世纪,“十倍速”时代的出现使得时空观再度发生变革。
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被高新技术所突破。
信息技术形成了网络化的信息高速公路,从而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把距离缩短到了“零”,网络连接全球用户,覆盖的范围特别广泛。
“十倍速时代”对于企业经济模式和管理思想的主要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交易费用大大降低在传统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和消费者所处时间和空间都是不对称的,商品在这样的自然空间中要借助于各种中介组织经过多次流通才能完成交易过程。
流通过程的无序以及大量的中介层次的存在,导致交易费用很高。
据统计,香港的国民生产总值中,交易费用达到70%。
而因特网的时空压缩效应将大大减少流通的无序和中介层次,使经济活动中由于空间和时间隔离所造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从而促使交易费用的降低和经济活动效率的提高。
2、“每周7天,一天24小时”的市场1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这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行的劳动制度,但在亚马逊网上书店,它是不分白天黑夜的。
在全球的资本市场上,虽然各地市场有开市和闭市时间,但是如果纽约、东京、香港、伦敦、北京、上海等市场连接在一起,将是24小时不断运行。
因此在因特网环境下,市场是“每周7天,一天24小时制”。
这种“全天候”市场给当代管理者提出了全新的课题。
3、光速经济信息在因特网上的传播速度很快,这种信息的快速传播将带动整体经济运行速度加快。
如果某种经济活动只依赖原始网络,其经济活动的速度就慢得多。
如果经济活动同时依赖于原始网络和因特网,其速度也将介于二者之间。
如果某种经济活动的平台是因特网,其经济活动的运行速度将加快,其极限点就是光速。
4、赢者通吃社会学家在研究大众传媒时发现如下现象:即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少数明星吸引了大部分的观众资源,他们称这种现象为“赢者通吃”。
因特网的“时空压缩”效应,可以使消费者很容易接近名牌、名店,少数名牌厂商将拥有大部分的顾客资源,所以因特网将带来“赢者通吃”。
“赢者通吃”在网络经济中的重要含义是优势厂商可以跨行业经营,即亚马逊书店也可以经营百货。
投资者之所以购买亚马逊股票,正是基于“赢者通吃”的考虑。
在这种全球高度竞争的格局下,游戏规则很容易被打破和重新创立。
正如安迪·格鲁夫所说:“你只有两个选择:或者适应,或者死亡。
这个新环境要求两个规则:第一,所有的事情都将发展得更快;第二,任何不太可能做的事情都将被实现,如果不是由你来实现,那么就是由别人在别的地方实现。
”二、个性的张扬网络时代是个英雄陨落和个性凸显的时代,是一个个性张扬和魅力抒发的时代。
旧文明形态下突兀的英雄是以多数人的畸形和脆弱为代价的,因特网技术造就的网络文明则以整个社会个体能力的提高为本质特征。
传统管理思想中的个性压抑和同质化管理,已经渐渐不适应于这个崇尚个性张扬、拒绝同质化的时代。
企业或组织将面临着来自于内、外部两方面的压力。
一方面是生产的高度发展,使得供给相对过剩。
再加上信息无边界的高速流动,给人们寻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产品提供了可能,这使得企业的产品和竞争策略必须符合个性化时代的特性。
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新时期的员工不再是守在旧式生产线边重复着简单劳动的工具,而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人。
他们不再简单地满足于得到劳动报酬,更要追求个性张扬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内忧外患”使得企业不得不开始寻求应对“个性张扬”的管理。
1、“个性张扬”员工的管理目前,个性化管理开始成为企业所关注的焦点。
个性化管理就是基于管理对象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各自拥有的优势,给被管理对象提供独到的管理服务。
个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因人、因时、因地、因材、因过程和因结果而进行的独特的管理方式。
个性化管理的目的就是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有效地协调起来,以达到人的自我价值的最大实现,从而保证组织目标和效能的有效实现。
2、“个性张扬”的领导者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这样的时代中应该具备怎样的特征呢?传统的理论已经从成功者共性的视角描述了成功领导者应具有的素质和行为方式,然而一种全新的领导艺术破译方式已经出现——即自我透视。
它的出现破坏了专家们原有的默契,引发了新一轮争议。
而引发这场争议的直接导火线是华盛顿麦柯比集团主席迈克尔·麦柯比博士(Michael Macco-by)的文章《自恋型领导者:不得不信,又难免怀疑》。
他指出,在风云巨变的时代,最有力的领导者应该是那些具有自恋倾向的领导者。
他们随心所欲地阐释他们所看到的一切。
他还认为,创造性的自恋主义者认为公司就是自我的延伸,他们以超乎常人的精力、远见和个人魅力将领导者的个人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3、“个性张扬”的企业组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是追求“经营的有效性”还是追求“战略的差异性”是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希望能从中寻求差异、发扬个性,运用自身“异质性”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企业组织的“个性张扬”,不仅仅是简单地选择差异化的战略,而更讲究的是企业经营行为上的“个性张扬”。
三、专业化与柔性化的统一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福特主义”的生产方式在西方国家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种“福特主义”模式以“泰勒主义”为基础,强调劳动标准化和强化的技术分工,以高度专门化的机器大批量地生产标准化的产品。
这种强化的分工能够把人脑和人手的劳动分离开来,从而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投入大量的未经培训和初步培训的劳动力。
实际上,“福特主义”逐渐演变成后来的“专业化”或“标准化”生产。
这种专业化的分工协作一方面使劳动生产者越来越将其生产活动集中于较少的操作上,从而提高生产的熟练程度,节约或减少因经常变换工作或变换生产活动中的不同操作而损失的时间,节约生产的人力资源以及生产时所使用的物质生产资料;另一方面它降低企业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变得种类繁多且变化多端,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福特主义的发展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表现在:(1)市场基础受到动摇。
标准化产品的大量生产体系无法适应日趋多样化和变幻莫测的市场需求。
(2)分配机制遇到危机。
工人工资的持续攀升严重威胁利润,工人对流水线上非人性化劳动的抵抗日益激化。
(3)生产设备的微电子化改变了传统的技术范式。
一种更加柔性的生产模式——“后福特主义”随之产生。
“后福特主义”又称柔性化集聚,它是具有高度灵活和不同柔性化形式的生产模式。
在此模式中,技术(机器或系统)、生产过程和劳动关系都体现了柔性化,范围经济发挥了巨大优势。
建立在微电子技术基础上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在此模式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它们既运用于直接生产过程,也运用于企业的管理、协调和控制。
“后福特主义”中的企业柔性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力的“柔性”。
企业在劳动数量、劳动技能、劳动工资方面所采取的灵活策略,便是劳动力的“柔性”。
它包含核心员工的“职能柔性”和边缘员工的“数量柔性”两个方面。
2、生产工程的“柔性”。
生产工程的“柔性”包含“柔性机械”和“柔性生产系统”两个要素。
“柔性机械”指的是产业机器人、CNC设备等受计算机程序控制的生产工具。
此类机械只需变换命令即可生产多种产品。
“柔性生产系统”(FMS)是多种“柔性机械”的组合。
计算机技术的产业应用使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E(计算机辅助工程)的广泛使用成为可能,从而使企业可以面向小规模细分市场而生产多种产品,同时还可以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快速反应生产系统。
3、企业间关系的“柔性”——“产业集群”(Porter)。
它是指从事高度专业化生产的中小企业,在区域内建立的既竞争又协作的复杂的网络关系。
它以极其灵活的方式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的状态,从而实现由大企业和完全市场组织所不能实现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有机统一。
四、企业核心资源的重新定义从契约主义的角度来看,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合约)的集合,而就资源观(BBV)而言,企业可以视为一系列资源的集合。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Prahalad and Hamel,1990)认为,公司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根基。
从短期来看,公司的竞争力来源于现有产品的价格(绩效),但是从长期来看,公司的竞争力来源于建立核心竞争力的能力。
多角化公司就像是一棵大树。
其根部是提供营养的,它好像是核心能力,树干和主要的树枝是核心产品;而小的分支是业务单元,树叶、花和水果是终端产品。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企业的核心资源都是不同的。
半个世纪之前,世界刚刚步入机器化大生产的鼎盛时期,机器设备、原材料等有形资产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