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简介和实验室检查

合集下载

201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84698.高血压基本定义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的疾病; 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经非同日(一般间隔 2 周)三次测量,血压140 和/或90mmHg,可考虑诊为高血压。

初诊高血压的检查评估(1)(一)病史采集①病史:发病年龄,血压最高水平,伴症状,降压药使用②个人史:生活方式(饮食,酒,烟)体力活动,女性避孕药③既往史:冠心病、心衰、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哮喘、睡眠呼吸暂停征、肾病史④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及其发病年龄⑤社会心理因素:家庭、工作、个人心理、文化程度(二)体格检查①年龄、性别②测血压,老年人坐立位③测身高体重,腰围④心率、心律、大动脉搏动、血管杂音(三)实验室检查 1 基本要求:尿常规、血钾、血红蛋白 2 常规要求:血常规、血肌酐、空腹血脂、血糖,尿酸,心电图,眼底,超声心动图 3 必要时检查:颈动脉超声、尿蛋白、尿微蛋白,胸片, PWV (四)靶器官损害表现●心脏:心悸、胸痛、心杂音、下肢肿●脑和眼:头晕、视力下降、感觉和运动异常●肾脏:多尿、血尿、泡沫尿、腹部肿块●周围血管:间歇性跛行,四肢血压脉搏、足背动脉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数的 5-10%)常见继发性高血压:肾脏病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大动脉疾病药物引起的高血压以下几种情况应警惕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发病年龄小于 30 岁;高血压程度严重(达 3 级以上);血压升高伴肢体肌无力或麻痹,周期性发作,或低血钾;夜尿增多,血尿、泡沫尿或有肾脏疾病史;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伴头痛、心悸、皮肤苍白及多汗等;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双侧上肢血压相差 20mmHg 以上;降压效果差,不易控制。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级别正常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 1 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2 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3 级高血压(重度) 18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收缩压(mmHg) / 舒张压(mmHg) 120 和 80 120~139 和/或 140 和/或和/或和/或和/或和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90 按患者的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其它危险因素和病史血压(mmHg) 1 级高血压SBP140~159 或DBP90~99 2 级高血压SBP160~179 或BP100~109 3级高血压 SBP180 或DBP110 Ⅰ无其它危险因素低危中危高危Ⅱ 1~2 个危险因素中危中危高危Ⅲ 3 个危险因素??㏒??琰茞???㏒??琰茞???㏒??琰茞?靶器官损害并存临床情况高危高危高危注:SBP 为收缩压, DBP 为舒张压。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内容介绍(2009年基层版)血压测量的重要性血压值是高血压诊断和疗效评估及考核的主要指标,因此测量的血压值应当准确。

有计划地测量辖区全部成年人的血压,建议正常成人至少每2年测量血压1次。

血压测量要点:应用合格的水银柱血压计或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规范血压测量操作程序和如实记录血压数值;测压前被测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被测者取坐位,测压时安静、不讲话、肢体放松;袖带大小合适,紧缚上臂,袖带与心脏处同一水平;听诊以柯氏音第一音为收缩压,以柯氏音第五音(消失音)为舒张压;两次血压测量间隔时间1-2分钟;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则血压读数取偶数,读数精确到2mmHg,避免尾数“0”偏好;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时,以显示的血压读数为准;. 提倡高血压患者在家庭自测血压,如血压达标且稳定,一般每周自测血压1次;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则增加自测血压次数。

机会性筛查在日常诊疗过程中检测发现血压异常升高者;利用各种公共活动场所,如老年活动站、单位医务室、居委会、血压测量站等测量血压;通过各类从业人员体检、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基线调查等机会筛查血压;利用各种公共场所按放半自动或自动电子血压计,方便公众自测血压。

重点筛查人群在各级医疗机构门诊对35岁以上的首诊患者应测量血压;高血压易患人群(如血压130-139/85-89mmHg、肥胖等)筛查,建议每半年测量血压1次。

初次发现血压增高的评估对首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者应进行评估处理,如收缩压≥180mmHg 和/或舒张压≥110mmHg者,建议加强随访监测血压,应在2周内多次测量血压,并立即考虑小剂量药物治疗;如收缩压140-179mmHg和/或舒张压90-109mmHg者,建议随访观察,至少4周内隔周测量血压2次。

血压测量标准方法血压测量有三种方式:诊室血压、自测血压、动态血压一般讲,诊室血压水平高于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24小时平均水平。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版
本指南补充了原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没有提及到的内容,总体上分为三
个主要方面: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及患者自我管理。

针对相关疾病,制
定了诊断及治疗方案;搭建了患者自我管理系统;针对季节高发期,强调
了应重视的检查项目及管理措施;加强了血压监测力度,特别是强调了应
提升夜间血压监测力度及规范诊断及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肥胖高血压病等。

1.诊断
整个诊断过程主要包括病人的史查(主要包括病史、家族史、既往治
疗及用药史等)、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其中实验室检查包括肌钙蛋白、肌酐、血尿酸、血脂等检查项目,并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血压
值等进行确诊调整;在这个过程中,还应结合病人血压反调及情绪状态等
情况,确定病人的血压范围及血压状态,以引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2.治疗
针对患者的病情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简介一.高血压的现状与流行趋势1991年高血压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25%。

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我国的高血压诊断、治疗标准进行全面修改。

目的是根据我国当前的条件和国际上的共识,指导防治高血压。

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高血压的治疗还包括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其他危险因素的治疗。

(一)国外高血压病的流行趋势1.发达国家高血压及心血管病学的演变历程第1期又称瘟疫期。

人群中的主要问题是传染病、饥荒和营养缺乏,心血管病仅占5-10%,主要为风湿性心脏病。

第2期上述疾病发病率下降,饮食结构改变,盐摄入量增高,以致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损害和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增加。

人群中10-30%死于上述心血管疾病,如目前的非洲、北亚和部分南美地区。

第3期生活逐渐富裕,食物中脂肪和热量增加,体力活动减少,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提早出现于55-60岁和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死亡占35-65%,如东欧。

第4期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是公共卫生问题,号召全社会防治其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的死亡率降至50%以下,且多发生于65岁以上人群,目前北欧、西欧和澳、新等地区和国家正处于此一阶段。

2.发展中国家面临心血管病流行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人口迅速增长和老龄化,使出生率与平均寿命同步增长;摄食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过多,体力活动减少,生活节奏紧张,吸烟、饮酒无节制。

心血管病成为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主要死亡原因。

印度1990年非传染性疾病占总死亡原因的29%,预测至2020年将升至57%。

中国将由58%升至2020年的79%,其中心血管病占首位。

(二)我国高血压防治的基础、策略和任务1.目前的严峻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98年我国脑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第二位,在农村居首位。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9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9 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是增长态势,每 5 个成人中 2 人患高血压;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 2 亿;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

★ 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及心脏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控制高血压可遏制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的增长态势。

★ 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区。

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 降压治疗要使血压达标,以期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总危险。

★ 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需根据心血管总危险度,决定治疗措施。

应关注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 我国每年新发生高血压 1000 万人,对正常高值血压等高血压的易患人群,应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 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 140/90 mmHg 以下;高危患者血压目标是130/80 mmHg 以下。

在可耐受前提下,逐步降压达标。

★ 我国常用的钙拮抗剂、 ACEI、 ARB、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及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药物选择。

联合治疗有利于血压达标。

★ 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认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限盐限酒,控制体重,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 关注少儿高血压,预防关口前移;重视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与诊治。

★ 加强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工作,定期测量血压、规范化管理和合理用药,是改善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根本。

高血压已纳入社区卫生服务范畴新指南修订组织单位包括卫生部疾病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卫生部疾控局的加入,体现了政府对中国高血压指南修订的重视,表明了政府对高血压防治的重视。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加,部分省市调查目前成人患病率达 25%,全国至少有 2亿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70%脑卒中和 50%心肌梗死的发病与高血压相关。

政府主导的新医改中,已将高血压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范畴,表明了政府对控制高血压的决心和具体措施。

201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基本定义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导致进行性心血管损害的疾病。

它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如果经过非同日的三次测量,血压达到140/90mmHg,就可以考虑诊断为高血压。

初诊高血压的检查评估包括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方面,需要了解患者的发病年龄、血压最高水平、伴随症状、降压药使用以及个人史、家族史和社会心理因素等。

体格检查方面,需要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心率、心律、大动脉搏动和血管杂音等。

实验室检查是初诊高血压的必要步骤,包括尿常规、血钾、血红蛋白、血常规、血肌酐、空腹血脂、血糖、尿酸、心电图、眼底和超声心动图等。

必要时还需要进行颈动脉超声、尿蛋白、尿微蛋白、胸片和PWV等检查。

高血压会导致多种靶器官损害,包括心脏、脑和眼、肾脏以及周围血管等。

除了原发性高血压外,还有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常见的包括肾脏疾病、细胞瘤、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和大动脉疾病等。

如果患者的发病年龄小于30岁,高血压程度严重,或伴有肢体肌无力或麻痹、周期性发作、低血钾、夜尿增多、血尿、泡沫尿或有肾脏疾病史、阵发性高血压、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或降压效果差等情况,就需要警惕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是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来确定的。

正常血压为120/80mmHg,高血压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分别对应收缩压在140-159、160-179和180以上。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收缩压为140mmHg,而舒张压应该在120mmHg以下。

根据患者的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分层,还需要考虑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等。

采用按需剂量配比处方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调整品种和剂量,使用固定配比复方方便,有利于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传统复方制剂包括复降片、降压号、珍菊片等临床试验证实的降压药组合。

此外,各种药物的组合方案价格也有所不同,C+D方案的价格较低,而C+A和C+B方案的价格则较中上。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1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要点1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我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差异。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粗率)近年来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分别达51.6%、45.8%和16.8%。

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

1.1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发病率及其流行趋势中国高血压调查最新数据显示[1],2012—2015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标化率23.2%),与1958—1959年、1979—1980年、1991年、2002年和2012年进行过的5次全国范围内的高血压抽样调查[2]相比,虽然各次调查总人数、年龄和诊断标准不完全一致,但患病率总体呈增高的趋势,详见表1。

表1 我国六次高血压患病率调查结果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高,但青年高血压亦值得注意,据2012—2015年全国调查,18~24岁、25~34岁、35~44岁的青年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0%、6.1%、15.0%[1]。

男性高于女性,北方高南方低的现象仍存在,但目前差异正在转变,呈现出大中型城市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特点,如北京、天津和上海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5.9%、34.5%和29.1%[1]。

农村地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增长速度较城市快,2012—2015年全国调查[1]结果显示农村地区的患病率(粗率28.8%,标化率23.4%)首次超越了城市地区(粗率26.9%,标化率23.1%)。

不同民族间比较,藏族、满族和蒙古族高血压的患病率较汉族人群高,而回、苗、壮、布依族高血压的患病率均低于汉族人群[3]。

高血压发病率的研究相对较少,一项研究对我国10 525名40岁以上的非高血压患者于1991—2000年进行了平均8.2年的随访[4],研究结果如图1所示,男性和女性的累计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28.9%和26.9%,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危
中危
高危
Ⅲ ≥3个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
并存临床情况
高危
高危
高危
注:SBP为收缩压,DBP为舒张压。 1低 2中 5高
简化危险分层
分层 低危
中危
高危
⑴ 高血压1级 RF=0 分层 项目 要点
我国高血压防治的主要任务
提高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降压治疗要达标;主要目标是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 高血压防治是社会工程,政府主导,媒体宣传教育,专家指导培训,企业支持参与,基层实施落实。
第一节 高血压检出
高血压常见症状,称“无声杀手”; 建议成人每2年测血压一次;利用各种机会将高血压检出来 机会性筛查 重点人群筛查,35岁首诊测血压;高血压易患人群: BP130-139/85-89; 肥胖 5 目标:提高人群高血压知晓率
胆固醇>3.8mmol/L 28%
水果和蔬菜<600g/day 16%
体重指数>21kg/m2 15%
烟草 12%
不活动 11%
收缩压大于115mmHg 45%
胆固醇超过3.8mmol/L 28%
烟草12%
Area proportional to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 for global DALYs, overlap approx. proportional to joint effects
(2019年基层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要点
指南编撰过程
主办: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 中国高血压联盟 委员:高血压专家,社区防治专家,管理专家 参与者:甘肃,浙江,江苏,河北,山东,北京 社区医生 简便易行,实用、可操作, 看懂,会做 3次会议,3次修稿,3万余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概述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全球范围内都存在高发率。

据统计,中国约有4.5亿成年人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对人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容易导致心脏和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伤,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为了帮助医生、患者和公众更好地了解和预防高血压,中国医学协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于XXXX年制定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高血压的防治方法。

1. 高血压的定义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的定义是:成年人安静状态下舒张压≥140mmHg和/或收缩压≥90mmHg。

持续两次或多次测量结果显示出高血压水平,即可确诊高血压。

2. 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有许多危害,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以下是高血压可能导致的一些并发症:•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肾脏损害•视网膜病变•动脉瘤等3. 高血压的防治方法高血压的防治方法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部分。

3.1 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防治的第一步,对轻度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

具体措施包括:•饮食调整:减少盐的摄入、控制饮食热量、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锻炼: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等;•戒烟和限制饮酒:戒烟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限制饮酒可以控制血压;•控制体重:减轻体重可以减少血压升高的风险。

3.2 药物治疗如果非药物治疗无效,或者血压水平过高,药物治疗是必要的。

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如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等;•钙离子拮抗剂:如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卡托普利、洛普兰等。

3.3 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除了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还需要日常护理,以保持血压的稳定。

以下是一些建议:•定期测量血压,记录血压值的变化;•定期复诊,遵循医生的治疗计划;•遵循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作息、均衡饮食等;•减轻压力,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重点内容介绍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重点内容介绍

3遍,取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者,可每周1天测量血 万方数据
・70.
中国临床医生2012年第40卷第2期(总151)
・指南与共识・
的耐受性、重要性不亚于或甚至更胜过药物的 疗效。 3.2.1.2尽量应用长效制剂 尽可能使用1天1
表2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
次给药且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以有
量仪器完成,测量次数较多,无测量者误差,可避免白
大衣效应,并可测量夜间睡眠期间的血压。目前动态 血压监测的常用指标是24小时、白天(清醒活动)和 夜间(睡眠)的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夜问血压下 降百分率以及清晨时段血压的升高幅度(晨峰)。 24小时、白天与夜问血压的平均值反映不同时段
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 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
万方数据
・指南与共识・
表3常用降压药种类的临床选择
(总152)中国临床医生2012耳第40卷第2期
表4联合治疗方案推荐参考
注:D—CCB: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 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3.2.3.4
固定配比复方制剂是常用的一组高血
压联合治疗药物。通常由不同作用机制的两种小剂 量降压药组成,也称为单片固定复方制剂。与分别 处方的降压联合治疗相比,其优点是使用方便,可改 善治疗的依从性,是联合治疗的新趋势。对2级或3 级高血压或某些高危患者可作为初始治疗的药物选
管危险因素。因此,心血管风险分层根据血压水平、心
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并发症和糖尿病,分为 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4个层次(表2)。
3关于高血压的治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我国1991年抽样普查,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25%,且目前仍有增加的趋势。

据此,卫生部和中国高血压联盟组织国内专家,对我国的高血压病诊断、治疗标准进行自1959年以来的第5次全面修改。

目的是根据我国当前的条件和国际上的共识,指导内科及心血管病专业医生防治高血压病。

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是多因素的,因此,高血压的治疗还应包括影响高血压患者其他危险因素的治疗。

虽然严重高血压造成的病死率和罹患率最高,但人群中轻、中度高血压的影响面最广,故防治应以此为重点。

本指南仅供原则性指导,非指令性规定。

一、血压与心血管病危险1. 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已确定的发病危险因素是体重超重、膳食高盐和中度以上饮酒。

2. 血压升高:是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和肾脏疾病。

3. 其他的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吸烟、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缺少体力活动、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地区因素、有心血管病家族史、本人有心血管或肾脏疾病史。

二、高血压的临床评价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评价及实验室检查要求达到下述4个目的:(1)证实患者的血压确系长期增高,并查明其血压水平;(2)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或找出其病因;(3)明确患者有无靶器官损伤及定量估计其程度;(4)询问及检查患者有无可能影响预后及治疗的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一)病史全面的病史采集极为重要,应包括:家族史、病程、症状及过去史、有无提示继发性高血压的症状、生活方式、药物致高血压情况、心理社会因素。

(二)体格检查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心、肺、腹部、眼底和神经系统检查。

(三)血压测量临床上通常采用间接方法在上臂肱动脉部位测得血压值。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1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要点1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我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差异。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粗率)近年来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分别达51.6%、45.8%和16.8%。

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

1.1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发病率及其流行趋势中国高血压调查最新数据显示[1],2012—2015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标化率23.2%),与1958—1959年、1979—1980年、1991年、2002年和2012年进行过的5次全国范围内的高血压抽样调查[2]相比,虽然各次调查总人数、年龄和诊断标准不完全一致,但患病率总体呈增高的趋势,详见表1。

表1 我国六次高血压患病率调查结果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高,但青年高血压亦值得注意,据2012—2015年全国调查,18~24岁、25~34岁、35~44岁的青年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0%、6.1%、15.0%[1]。

男性高于女性,北方高南方低的现象仍存在,但目前差异正在转变,呈现出大中型城市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特点,如北京、天津和上海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5.9%、34.5%和29.1%[1]。

农村地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增长速度较城市快,2012—2015年全国调查[1]结果显示农村地区的患病率(粗率28.8%,标化率23.4%)首次超越了城市地区(粗率26.9%,标化率23.1%)。

不同民族间比较,藏族、满族和蒙古族高血压的患病率较汉族人群高,而回、苗、壮、布依族高血压的患病率均低于汉族人群[3]。

高血压发病率的研究相对较少,一项研究对我国10 525名40岁以上的非高血压患者于1991—2000年进行了平均8.2年的随访[4],研究结果如图1所示,男性和女性的累计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28.9%和26.9%,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修订)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修订)

2004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2005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高血压联盟要点1 指南的修订与强调的要点■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估计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 亿,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

■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血管病的主要措施。

脑卒中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治疗目的是通过降压治疗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估计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 亿,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

■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血管病的主要措施。

脑卒中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治疗目的是通过降压治疗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

■根据危险分层,确定治疗方案●血压从110/75mmHg 起,人群血压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病危险呈连续性正相关。

●正常高值血压(120~139/80~89mmHg)者,应改善生活方式以预防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的发生。

●降压目标: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40/90mmHg 以下,老年人的收缩压降至150mmHg 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30/80mmHg 以下。

●利尿剂、β 阻滞剂、ACEI、钙拮抗剂、ARB 及低剂量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降压治疗的起始药和维持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用药。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2 种或2 种以上的降压药方可达到目标血压。

1.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1.1 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1)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2)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3)有地理分布差异。

一般规律是高纬度(寒冷)地区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

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4)同一人群有季节差异,冬季患病率高于夏季;(5)与饮食习惯有关。

人均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越高。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版要点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版要点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定义与分类:高血压被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
诊室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根据血压水平,高血压被分为1级、2级和3级。

2.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
胖、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吸烟以及年龄等。

3.预防与治疗:预防高血压的策略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如减少
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控制体重、限制饮酒、戒烟以及增加体育锻炼等。

对于已经确诊的高血压患者,治疗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目标水平以下,以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4.药物治疗:降压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
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ARBs、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

在选择降压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合并症进行个体化治疗。

5.血压监测与管理:定期监测血压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环节。

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血压测量,并根据血压水平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还应关注患者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

总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版强调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降压药物治疗的个体化以及血压监测与管理
的重要性。

通过全面、综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和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怀疑是单纯性诊所高血压患者
有低血压发作症状患者
顽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实验室常规检查指标
常规 尿常规 血糖、血胆固醇、血钾、血肌酐 ECG 血LDL-C、HDL-C、TG 血尿酸 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 尿儿茶酚胺 心脏超声、血管超声、肾脏超声 动脉壁弹性指标
选择
并存的临床情况
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卒中 脑出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指南的目的
指导临床医师防治轻、中度高血压, 其原则也适用于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一 级预防。 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 制率,降低高血压患者以及全人群的血 压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与死 亡率。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分类 理想血压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1级高血压(轻度) 亚组:临界高血压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亚组:临界高血压 收缩压(mmHg) <120 <130 130-139 140-159 140-149 160-179 ≥180 ≥140 140-149 舒张压(mmHg) <80 <85 85-89 90-99 90-94 100-109 ≥110 <90 <90
限制钠盐 每人每日<6克 减少脂肪 占总热量的30%以下 增加蔬菜、水果和鲜奶 控制饮酒 每日酒精量<20克
增加体力活动和运动 保持心理平衡 戒烟
一线降压药物
利尿剂
β- 阻滞剂
钙拮抗剂
ACE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α- 阻滞剂
固定剂量复方降压制剂
影响降压药物选择的主要因素
• 心肌毛细血管密度下降及分叉异常,扭曲变形
• 冠脉阻力上升和阻力小动脉血管外压上升(左室压 上升) 冠状血流储备下降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rflnl
mm
Hg,
Hg相对应。③测鼍方案:目前还
没有一致方案。一般情况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 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者,可每周l天测 量血压。对初诊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连 续家庭测量血压7 d(至少3 d),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测量 2—3遍,取后6 d血压平均值作为参考值。④最好能够详细 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以及所有衄压读数.而不是 只记录平均值。应尽可能向医生提供完整的血压记录。 家庭血压适用于: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监测;白大衣 高血压识别;难治性高血压的鉴别;评价长时血压变异;辅助 降压疗效评价;预测心血管风险及预后等。 未来通过无线通讯与瓦联网为基础的远程控制系统将 可实现血压的实时、数字化监测。 2.评估靶器官损害: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心、脑、肾 或血管等)的识别,对于评估患者心血管风险、早期积极治疗 具有重要意义。在高JliL压到最终发生心m管事件的整个疾 病过程中,亚临床靶器官损伤是极其重要的中间环节。采用
Hg。也诊
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对于18岁以上患者,义进 一步将高mL压分为1级、2级和3级(表1)。 2.按心血管风险分层:高m压及血压水平是影响心血 管事件发生和预后的独立危险凶素,但并非惟一决定闪素。 大部分高|lll压患者还有血压升高以外的心血管危险冈素。 凶此,心血管风险分层根据m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凶素、靶器 官损害、临床并发症和糖尿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 危4个层次(表2)。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分层,有利于 确定启动降压治疗的时机。有利于采用优化的降压治疗方 案.有利于确立合适的血』E控制日标,有利于实施危险闪素
30 rain
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1.高钠、低钾膳食:人群中,钠盐(氯化钠)摄入量与血 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 呈负相关。膳食钠/钾比值与血压的相关性甚至更强。 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天盐摄入量12~t5 g以上。 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最主要的危险 因素之一。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重点内容介绍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重点内容介绍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重点内容介绍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是中国医学界权威发布的指导性文件,旨在指导医生和患者对高血压进行科学、规范的预防和治疗。

指南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并且是全国医疗机构高血压治疗的标准参考,下面将对指南的重点内容进行介绍。

一、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指南将高血压分为三个级别:轻度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中度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和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和病因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肥胖、饮食高盐、饮酒、吸烟、缺乏运动、精神压力过大等。

病因包括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三、高血压的预防预防高血压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烟酒等。

对于高危人群可以适当使用药物进行干预。

四、高血压的治疗策略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策略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大方面。

非药物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如限盐、戒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饮酒适度等。

药物治疗方面提出了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原则,包括降压药物的选择、联合用药等。

五、合并症和并发症的防治高血压常常合并有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指南对于高血压合并症和并发症的防治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六、高血压的监测和随访对高血压患者的监测和随访是非常重要的,指南对高血压的监测频率、方法、随访内容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规范。

七、特殊人群的处理指南还对孕妇、老年人、儿童、青少年、冠心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高血压处理给予了专门的指导。

总的来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是一部非常权威和实用的指导性文件,在帮助医生和患者正确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吸烟、饮酒无节制。心血管病 成为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主要 死亡原因。
印度1990年非传染性疾病占 总死亡原因的29%,预测至 2020年将升至57%。中国将由
58%升至2020年的79%,其中心血
管病占首位。
(二)我国高血压防治的基础、策略 和任务
1.目前的严峻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1998年我国脑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 亡原因第二位,在农村居首位。
我国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 北方高南方低,与人群体重指数的差异 相平行。体重指数每增加1,5年内发生 高血压的危险增高9%。体重指数每增加 3,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女性增加 57%,男性增加50%。
2.饮酒
我国中年男性饮洒率约30-66%,女性 约2-7%。男性饮酒与不饮酒者比较, 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增高40%。 3.高盐、低钾、低钙、低动物蛋白质 膳食钠与SBP及DBP的相关系数分别达 到0.63及0.58。每日食盐增加2克,SBP 和DBP均值分别增高2.0及1.2mmHg。
第4期 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和
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是公共卫生 问题,号召全社会防治其危险因 素。动脉粥样硬化的死亡率降至 50%以下,且多发生于65岁以上 人群,目前北欧、西欧和澳、新 等地区和国家正处于此一阶段。
2.发展中国家面临心血管病流行
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人口迅速 增长和老龄化,使出生率与平均寿命 同步增长;摄食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 物过多,体力活动减少,生活节奏紧
中国人群尿钠/钾比值高于其他研
究人群,SBP随年龄而上升的斜率比
其他人群大45%,从而导致25-55岁
间血压上升较其他人群快,提示中国
人群高钠摄入量对血压的影响程度 大于其他人群。
在膳食钙摄入量低于中位数的人群
中,膳食钠/钾比值对血压呈显著 正相关,说明我国膳食低钙可能促 进钠的升血压作用。
平均每人每天摄入的动物蛋白热 量增加1个百分点,SBP和DBP均 值分别降低0.9mmHg及 0.7mmHg。研究证据表明膳食高 盐是中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 险因素,而低钾、低钙、低动物蛋 白的膳食结构又加重了钠对血压的 不良影响。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要点简介和实验室检查
一.高血压的现状与流行趋势
1991年高血压患病率为11.26%, 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 率增加25%。至2020年,非传染性 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 心血管病将占首位。《中国高血压防 治指南》对我国的高血压诊断、治疗 标准进行全面修改。目的是根据我国 当前的条件和国际上的共识,指导防 治高血压。
(二)血压升高是心血管病发病的危 险因素
1.血压升高是中国人脑卒中发病 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SBP每升 高10mmHg,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增 高49%(缺血性脑卒中增高47%, 出血性脑卒中增高54%);DBP每 增加5mmHg,脑卒中发病危险增高 46%。
中国和日本等东亚人群
二、血压与心血管病危险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率呈连续 性相关,因此高血压的定义是人为的。 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不仅取决 于血压水平,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其 他危险因素的数量和程度;患者的心
血管病危险常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 其他危险因素而不仅取决于 血压水平。
(一)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确定的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是: 超重、高盐摄入和中度以上饮酒。 1.体重超重和肥胖:
第2期 上述疾病发病率下降,
饮食结构改变,盐摄入量增高, 以致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损害 和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增加。人 群中10-30%死于上述心血管疾病, 如目前的非洲、北亚和部分南美 地区。
第3期 生活逐渐富裕,食物中
脂肪和热量增加,体力活动减少, 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提早出现 于55-60岁和人群,动脉粥样硬化 的死亡占35-65%,如东欧。
MRFIT:34万35-57岁男性白人 随访15年,冠心病额外死亡中SBP 120mmHg-139mmHg的占 31.6%, 140mmHg-159mmHg的占 42.9%, 160mmHg者只占24.1%。
血压水平对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 影响是连续的。
许多与高血压有关的疾病可以发生在通 常被认为是“正常”血压的人群之中。在 中国人群中血压升高对心血管病的发病的 作用强度大于西方人群,如采取全人群和 高危人群相结合的策略,以降低整个人群 的血压水平,同时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管 理和治疗,必将对预防心血管病产生更大 的效果。
全国每年死亡超过100万,存活的患 者500-600万,其中75%以上留有不 同程度的残疾。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 素为高血压。
1991年的普查显示:高血压的 知晓率:城市36.3%,农村13.7%; 治疗率:城市17.4%,农村5.4%; 控制率:仅2.9%
(城市4.2%,农村0.9%)。
1980年与1994年全国成人糖尿病及糖耐 量普查,后一次患病率为前一次的2.6倍。
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 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和死亡率。高血压的治疗还包 括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其他危险 因素的治疗。
(一)国外高血压病的流行趋势
1.发达国家高血压及心血管病学的 演变历程
第1期 又称瘟疫期。人群中的
主要问题是传染病、饥荒和营养 缺乏,心血管病仅占5-10%,主 要为风湿性心脏病。
1984年及1996年两次普查的成人吸 烟率亦明显增高。
从1982-1992年城市人口超重率增 高53.6%,农村人口增高40.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速,高血 压、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 率仍将继续增高。
2.我们的对策
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血管病的关键。
在积极治疗高血压病人的同时大力 开展一级预防,因地制宜地进行提高 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自觉改变行为 危险因素,努力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 治疗率及控制率、降低全人群的血压 水平。完成这一任务最有效的方法是 社区防治。
血压升高对脑卒Βιβλιοθήκη 发病的作用强度 约为西方人群的1.5倍。
Syst-China:60岁以上老年收缩 期高血压随访4年,降压治疗组比安 慰剂对照组脑卒中死亡率降低58%, 表明有效降低血压确能降低致死性脑 卒中的发生。
2.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危 险因素
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连续、 逐步升高、强的关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