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晋南北朝美术
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新特点
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新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转折点之一。
在这个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变迁和文化思想的转变,艺术表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1. 多样化的题材和风格: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作品的题材和风格变得多样化。
在绘画方面,以山水画为主要形式,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追求。
同时,人物画、花鸟画等题材也得到了发展。
在雕塑和器物制作方面,不再局限于宗教主题,出现了更多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人物的形象。
2. 客观写实的观察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作品注重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描绘,追求真实和细腻的表现。
在绘画方面,画家们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追求表现山水景色的真实感和立体感。
在雕塑和器物制作方面,艺术家们努力追求形象的逼真和细节的精细。
3. 个性化的艺术表达: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家们开始注重个性化的表达和创作风格的独特性。
绘画中,画家们追求自己独特的笔墨风格和表现手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绘画派别。
在雕塑和器物制作方面,艺术家们通过创新的形式和工艺技术,展现了自己的独特创作风格。
4. 文人雅士的审美追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雅士对艺术的追求和欣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们对艺术有着独特的审美追求,注重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境,追求雅致和高尚的艺术表达。
这种审美观念的影响使得艺术作品更加注重表达情感和思想,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5. 艺术与宗教的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佛教艺术。
在绘画方面,佛教题材成为了重要的创作内容,表现了信仰和教义。
在雕塑和器物制作方面,佛教造像和佛教用具的制作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题材和风格,注重客观写实的观察力,追求个性化的艺术表达,受到文人雅士的审美追求和佛教艺术的影响。
这些新特点使得艺术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更高的艺术价值。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工艺美术
青釉龙柄鸡头壶(南朝)
第五十九页
南朝 越窑青釉莲瓣纹鸡首壶
第六十页
东晋青釉褐斑羊头壶,
第六十一页
第六十二页
青釉双龙柄鸡首壶
泰州博物馆
青瓷莲花尊
C.莲花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艺术性的造型,设 计别致,意匠新颖。
尊体以腹为中心,下部 塑饰向上的莲花瓣,上部塑 饰向下的莲花瓣。又名仰复 莲花瓷尊。
第六十三页
黄釉贴花莲瓣纹尊(北齐) 高20厘米,口径11厘米,山 西省寿阳县出土,山西省博物 馆藏
第四十一页
东晋婺窑双复系盘口壶
第四十二页
婺州窑瓷器装饰简朴,均为刻划花纹,风格文雅大方。产品造型上与 越窑类似,但婺州窑有自己独特的造型。如三国时的人形互联,三圆柱形 足水盂,西晋时雕贻龙纹盘口瓶等。瓷器特征: (1)三国时期的胎普遍呈浅灰色,断面较粗,没有完全烧结;西晋以后,一部 分产品改用含铁量较高的红色粘土作坯,胎色泛红。 (2)三国时期釉色一般呈淡青色,也有呈青灰或青中泛黄的。釉层厚薄不匀,
虎头罐、扁壶、圈足唾盂、三足盘、平底盘、长方形多格盘、镂 孔香熏、熊形或兔形水注;
冥器,有谷仓罐、羊形器、神兽尊、熊形尊、灶、犀牛形镇 墓兽、鸡笼、狗舍、猪圈、男女俑、部族家丁形象等瓷塑。
第五十页
西晋对比汉、三国
西晋青瓷的胎质比汉、三国制品细腻,体薄精巧,颜色浅灰。
装饰方法流行在器物上印出一条不宽的装饰带,内印、刻 细小斜方格纹、菱形纹、联珠纹,或粘贴范印的铺首;在器物 上捏塑鸡、羊、虎、龙(多在器物的柄上);在香熏等器物上有 楼孔装饰。
第三十六页
第三十七页
②浙江窑系分布:越窑(曹娥江地区)、瓯窑(东部瓯江地区)、 婺窑(衢地区)、德清窑(北部东苕溪地区 黑瓷产地)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概况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概况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开启真正意义上的绘画之开端,开始注重艺术的内在因素,文人士大夫开始步入画坛,表现的技法水平得以显著提高。
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1)专业画家出现。
(2)民间美术活动与专业创作相互促进。
(3 )美术作品作为艺术创作而独立。
(3 )与西方交往,因为交流丰冨了传统的表现技法。
魏晋南北朝著名画家8人:(1 )曹不兴:是最早享有盔誉的一位画家,他的画被列为吴国"八绝"之0(2)卫协:他的画"伟而有气势"、"巧密于情思",善于表达对象的内在气质。
(3)顾恺之:成就影响:①曾画过道释画和山水画,他创作了不少力求摆脱礼教束缚、主张流露本真性情、如表现嵇康等魏晋以来的名士生活和肖像的作品,敢于蔑视虚伪的封建伦理的名士们的赞赏和崇仰。
②提出了表现人物的新要求:传神。
标志看对艺术表现上进入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强调绘画技巧的重要性,认为临墓时要对原作进行深刻理解。
④顾恺之是"笔迹周密"的密体。
线描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表现手段,后人形容为"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紧劲联绵,循环超忽" 的线描法。
⑤开创了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硏究的领域『薈有《画云台山记》、《论画》、《魏晋胜流画赞》三篇。
代表作:绘画:《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烈女传•仁智图》等。
理论:《画云台山记》、《论画》、《魏晋胜流画赞》三篇。
《女史箴图》:依据西晋文学作品《女史箴》而画,共九段,内容是宫中妇女的生活描写。
线条以连绵不断、悠缓自然的形式体现出节奏感的,用线的力度略有控制,正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一样。
顾恺之已梅自战国以来形成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完美无缺的境地。
《烈女传•仁智图》:内容为汉代刘向《列女传》人物故事。
中外美术史-魏晋南北朝美术
新疆石窟颇多,著名的有东疆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胜金口千佛洞,南疆著名的有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喇千佛洞等。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早的当属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千佛洞,从其壁画的风格和题材来看当属4~8世纪的依存。早、中期的壁画题材佛教本生故事。画面构图简洁明快、类似铁线描勾勒的轮廓严谨而生动,画面中人物多为半裸。画面色彩丰富,人物肌肤部分的渲染富有质感和体积感,所用颜色以蓝、白、绿、赭、灰等为主调,图中配以散花装饰,十分精彩。这些绘画风格被成为“龟兹风格”。
《扬场》、《宰鹅》、《持锤杀牛》
技法:写意线描为主。多用弧线,粗细变化多端,风格疏简粗狂。色彩以红黑搭配为主,也是信手涂抹式,色面与线形常不合,艺术效果朴拙生动。
2、《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
补充:竹林七贤是七位浪漫文人······P42
技法:肖像画手法把握人物特征。分割式布局。
3、北朝娄睿墓壁画
敦煌254窟北魏壁画表现的是萨垂那太子本生故事。为适应信徒的欣赏习惯,用本土民族的语言加以改造,使其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佛教壁画的表现手法是用细劲线条勾勒轮廓并用色彩晕染,用赭红色加散花图案装饰衬底,具有明显的“龟兹风格”。
敦煌249窟和285窟显示了西魏时期的壁画成就。249石窟壁画绘于窟顶,采用了中国的传统神话与佛教神祉合并的形式,画面天空有白虎、玄武、雷神、十一首蛇身怪兽等,还有帝释天妃乘坐龙凤驾的云车。用笔不多,却生动感人,其中。云车的造型与《洛神赋图卷》中的造型很有几分相似之处。
(注:“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薄衣帖体,衣纹稠密,如出水中”)
(二)绘画理论
在玄学佛理思潮、品藻清淡之风中,随着绘画社会功能的进一步显现,绘画地位大大提高。艺术创作实践日益繁盛;鉴赏、收藏、品评风气逐渐展开;绘画理论在这一时代应运而生。
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新特点
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新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美术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些特点,并扩展描述,使文章达到800字的要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发展呈现出了以人物画为主导的特点。
在这个时期,人物画成为绘画的主要题材,而且在艺术创作中,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画家通过描绘人物的面部表情、姿态和服饰来表达人物的个性和情感状态。
这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创作方式,使得艺术作品更加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发展还表现出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追求。
在这个时期,画家们开始注重描绘自然界的美景和景色。
他们通过运用写实的手法,刻画了山水之间的气势磅礴和壮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之美。
同时,画家们还注重捕捉自然界中的变化和流动,通过描绘水的流动、云的飘动等形象,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流转不息。
第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发展还表现出了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倾慕和追溯。
在这个时期,画家们开始关注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并将其作为绘画的题材。
他们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形象和场景,展现了历史的庄严和悲壮。
同时,画家们还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继承,通过描绘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和艺术创作,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追忆。
第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发展还表现出了对个性和思想的追求。
在这个时期,画家们开始注重表现自己的个性和思想,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念。
他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创作方式和题材,而是大胆尝试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和题材内容。
这种个性化和思想化的创作方式,使得艺术作品更加富有个性和创新精神。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发展呈现出了以人物画为主导、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追求、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倾慕和追溯以及对个性和思想的追求等新的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艺术作品更加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为中国古代艺术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
• 徐显秀墓壁画生动展现了北齐达官显贵 丰富豪华的生活场景,准确地反映了各 色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对于北齐社会 历史文化的研究,是极为难得的视觉形 象史资料,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和解析 空间 。
木板漆绘——司马金龙墓漆屏风
• 司马金龙墓位于山西大同城东南7.5公里处的石家寨村 西南。墓主人司马金龙原为晋皇族后裔。墓葬规模较 大,除出土大批陶俑、石雕柱础、石棺床及生活器具 外,尤以制作精美的木板漆画著名,被视作珍贵的古 代绘画实物。 • 漆屏风画的出土,弥补了北魏前期绘画实物的空缺, 画法上与传为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酷似,亦与 传为初唐阎立本的《古帝王图》之间有着承继关系。 此外漆画上的题榜,较典型地反映出汉隶向唐楷演变 中的魏书发展面貌,字体圆润俊秀、气势疏朗,是不 可多得的北魏墨书真迹。
二、魏晋南北朝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主要有:
• 佛教壁画---- 包括石窟壁画、寺庙壁画 • 墓室壁画---- 包括墓室壁画、拼镶砖画
1、佛教石窟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帝王的提倡,佛教传 播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大量寺院的兴建和石 窟造像的流行,使佛教壁画逐渐成为绘画艺术 的主流。 • 我国古代自佛教传入以后,便出现了佛教题 材的绘画。佛教画的形式除了画在绢帛上的卷轴 形式而外,更大量的是画在寺庙、石窟墙壁上的 壁画。保存到今天的几乎全是石窟壁画。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 处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 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 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 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 石窟中是罕见的。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公元220年,曹操的长子曹丕篡汉称帝,建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
22l年刘备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
222年孙权称帝,建都建业,国号吴,史称吴。
三家鼎峙,互相攻伐,史称三国。
经过几十年战争,至265年,司马炎篡魏称帝,同年灭蜀,改国号为晋,建都长安,史称西晋,280年灭孙吴,结束三国混战的局面,统一全国。
晋室经八王之乱于317年被迫南迁,建都建业,史称东晋,与北方五胡十六国隔江对峙。
南方历宋、齐、梁、陈之更替,北方经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之变迁,史称南北朝。
581年杨坚代北周称帝建隋,589年攻灭南方最后一个王朝陈,统一全国,建都长安,结束长达三百多年的混战局面,为唐代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既是一个大混战的时代,又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既是外来文化源源输入和科技文化大发展的时代,也是文学艺术不依附于权势而进入自觉的时代;同时,也是宗教迷信大泛滥的时代。
当时的思想界极为活跃。
科学文化及文学艺术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魏晋世道混乱,武人弄权,多务实际,礼教束缚遂被打破。
曹氏父子推波助澜,力倡通脱,通脱即随便之义,文人思想随之解放,清谈之风大兴,魏晋风度成为时代思想解放之标志。
南北隔江对峙,战争频仍,生灵涂炭,人们心情苦闷,急需精神寄托之所,佛教乘隙而兴,开窟造像活动相继而起,翻译佛经、研讨佛理形成风气。
注重自我心灵净化,成为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文人学士思想行为的突出特点。
与汉代文人相比,魏晋六朝文人淡漠世事,隐居之想颇浓,其思想由外用变为内省,影响于艺术,则表现为艺术已不全为称扬礼教而作,陶冶性情的娱乐功能被强调出来,两汉之载道文艺观变为魏晋六朝之缘情文艺观。
载道强调文艺的从属地位,缘情则突出文艺本身的特性,文艺的独立性得到增强。
山水诗画的兴起,开辟了新的审美领域,山水、花鸟呈现出独立发展的趋势。
山水被视为卧游之景、畅神之具。
人物画由两汉的重外形变为重神韵,以形写神说、气韵生动说应运而生。
魏晋南北朝的美术
线条以连绵不断的、悠缓自然的形式体现出节奏感,线条的力度略有控制 ,正如“春蚕吐丝”一样,称为“春蚕吐丝描”。
顾恺之-女史箴图
顾恺之-洛神赋图
顾恺之-列女传仁智图
陆探微
南朝时杰出画家,擅长人物画。他运用草书的体势,形成气 脉连绵不断的“一笔画”的笔法,而画人则能作到“精利润媚”、 “笔力劲力如锥刀焉”。创造的“秀骨清像”的人物形象,清秀隽 永,是对崇尚玄学,重清谈的六朝士人形象的生动概括。他所创造 的这种人物画式样在当时蔚然成风,并影响到雕塑的造型。 画风 在艺术表现上,笔迹劲利,讲求骨气用小性之美,亦与当时的审美 风尚相关。前文所引“顾得其神”、“陆得其骨”,正是指陆探微 绘画既得线条的力度之美,又得表征内在生命的“气”的刚性之美 。
一、绘画
墓室壁画(见书本)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墓分布地域广泛,等级差别明显, 图像内容多样,造型栩栩如生,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 值和艺术美学价值。
陵墓雕刻
南朝陵墓前的石兽通称“辟邪” ,造型有狮子和麒麟 两种。就其形式来说,是承袭汉代石兽雕刻的。尤可注 意的是,它的渊源可上溯到古代波斯的雕刻。这种形式 虽然后代不再有,但由于利用整体石材,以洗炼的手法 表现雄伟的气势,显然影响着唐代陵墓前的石狮形式的 创造。
佛教雕塑-龙门石窟
龙 门 石 窟 宾 阳 洞 中 洞
三、画像石与画像砖
• 南朝墓室拼镶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 拼镶砖画是一种从画像砖演变而来的、有江南地域特色 的艺术品种。
•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是1960年在南京西善桥宫山北簏 发掘的一座巨幅拼镶砖画。两壁对称,各绘出四个人物, 各有榜题姓名,每两像之间用树木分隔,一侧为嵇康、 阮籍、山涛和王戎,另一侧为阮咸、刘伶、向秀及荣启 期。他们纵酒放达、超然洒脱的生活,是当时弥漫于社 会的“清谈玄学”之风和新的人生观的形象反映。
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史
5.山水画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行程,而且越来越明显地肩负起 重要的精神使命,逐步具备了充当中国传统古典文化形象表征 的精神品格。 6.花鸟画也受到称赏而在不断萌发之中,并逐步成为独立的审 美对象和绘画科目。 7.佛教题材在绘画中占有突出的位臵,许多著名画家正是在佛 教绘画中创立了成熟的风格得到公众的赞赏。 8.佛教雕塑以前所未有的宏大规模、气势和精湛的技巧而形成 一个新的雕塑艺术高峰。 9.书法艺术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产生了典范性的作品,成为以 后历代师法、尊祟的对象。 “ 10.对于绘画的深入研究,导致出现厂专门件的绘画理论著 作.表达了人们对绘画艺术的日益丰富、细微的认识. 11.陶瓷工艺美术中的青釉瓷器以其艺术上的成熟、完美而在陶 瓷史上开创了全新的发展前景,成为唐宋青瓷的先驱。
对书俑 湖南长沙出土 西晋
石麒麟 梁武帝陵前
南朝
第四节 书法
各种书法交相发展,隶书逐渐衰落,楷书趋向成熟,草书经章草 发展成今草,行书达到完美的境界,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追求已完 全成为自觉。 一、三国、西晋书法 隶书仍是官方通行书体,当时碑碣大多使用隶书。西晋禁止立碑, 墓志兴起。楷书取代隶书成为必然。 西晋:陆机《平复帖》 魏: 钟繇 二、东晋书法 东晋是行书、草书成熟期。隶书衰落,楷书兴起,章草向今草转 化。今草经王氏父子逐渐定型,达到成熟。行书经王氏父子的革 新,成为流行的一种书体。 书法家:王羲之 王献之 王珣 三、南北朝书法 此时期的碑刻是现存楷书的宝库 南朝碑刻: 龙颜碑、瘞鹤铭 北朝碑刻:比南朝更为丰富多彩 南朝书法家
仪仗图河北磁县湾漳墓
仪卫出行图 北齐 山西太原娄叡墓
运用铁线勾勒,人物力求体态、身段合理,比例适度,面部有神 韵。广泛运用色彩晕染、明暗映村和远近对比的手法,增加人们 形象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整个画风已脱离了汉画 单调、比例失调的情况 ,出现了以形写神的 美学风范。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牛橛造像记》(龙门二十品之一)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35
2、石窟与寺观中的宗教雕塑 云冈石窟造像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2
○ 绘画艺术
一、卷轴画: 1、著名画家--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曹仲达 2、绘画理论--《论画》、《古画品录》 、《画山水序》、《叙画》 等。
风格: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 笔法:春蚕吐丝、紧劲连绵 造型样式:曹衣出水 表现技法上:1、顾恺之、陆探微”“笔迹周密”的密体;2、张僧繇 “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疏体
18
壁画 一、壁画: 佛教壁画、墓室壁画 1、佛教壁画---- 包括石窟壁画、寺庙壁画 2、墓室壁画---- 包括墓室壁画、拼镶砖画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19
○ 绘画艺术 壁画 1、佛教石窟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帝王的提倡,佛教传播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大量 寺院的兴建和石窟造像的流行,使佛教壁画逐渐成为绘画艺术的主流。
“六法”:
①气韵生动;表现的目的,即人物画要以表现出对象的精神 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 ②骨法用笔;指作为表现手段的“笔墨”的效果,例如线条的运动感、节奏感和装饰性等 ③应物象形;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形 ④随类赋彩;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色 ⑤经营位置;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构图 ⑥传移模写:学习绘画艺术的方法——临摹
47
○ 工艺美术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中外美术史(魏晋南北朝美术)PPT课件
23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24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25
中外美术史
2、顾恺之 顾恺之原名长康,字虎头,出生于晋陵(江苏无锡)
官僚家庭。为东晋大画家和文学家,他以“画绝、才绝、 痴绝”而驰名于世。顾恺之主张画人物要有传神(对人物 性格、内在气质、才情的表现)之妙。 四体疵研,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 ——意思是四肢外形画得好不好看,与表现人物性格无 关,传神的关键就在眼睛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概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在经济、文化、 社会领域发生重要变动的时代。 军阀割据一方,战乱不已,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 常尖锐。这一时代又是民族和文化重新打散、整合的时 代。汉末三国鼎立的局面短期统一于西晋政权,随后的 “八王之乱”导致西晋王室的南迁和北方、西北少数民 族进入中原建立国家,形成南北割据的格局。
28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29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小结: 秦汉歌功颂德,尊崇孝道;南北朝重视个人修养,脱离功利。 秦俑与汉佣的特点,马踏飞燕与马踏匈奴 早期书法的演变 顾恺之绘画特点与意义:中国古代绘画第一人 谢赫六法:绘画评价标准 春蚕吐丝,秀骨清像,曹衣出水
9
10
11
12
13
试述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成就
试述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成就在咱们聊起魏晋南北朝那段历史啊,那可是个艺术大爆发的时代,虽然那会儿社会动荡不安,但艺术却像野火燎原,烧得那叫一个灿烂。
这时期的美术,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让人看了直呼过瘾!首先说说这画家吧,那时候的画家可不像现在这么多,但他们个个都是顶尖高手。
就说那东吴的曹不兴,那可是有记载的第一位画家,跟现在的明星似的,一举一动都引人关注。
但真正让咱们记住的,还得是“六朝三杰”——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这三位大佬,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绘画界扛把子。
顾恺之,人称“画绝”,他的画啊,那叫一个传神。
他画的人物,线条流畅得跟春蚕吐丝似的,又轻盈又带劲儿,看着就让人舒服。
而且啊,他特别注重人物的精气神,画里的人物就像活的一样,能跟你眼神交流呢。
他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那都是传世名作,看一眼就能感受到那种仙气飘飘的感觉。
陆探微呢,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他的画,那叫一个“秀骨清像”,看着就让人觉得清爽。
他画的人物,都是那种瘦瘦高高的,特别有气质。
而且啊,他的画还特讲究意境,看他的画,就像是在品一壶好茶,越品越有味儿。
张僧繇就更厉害了,他画龙点睛的故事,那可是家喻户晓。
他画的山水、人物、佛像,那都是一绝。
特别是他画的山水,虽然那时候的山水画还没那么成熟,但他已经能画出那种云雾缭绕、山水相依的感觉了。
而且他还有个独门绝技——“没骨山水”,就是用色彩直接画,不用线条勾勒,那效果,简直就像真的一样。
除了这“六朝三杰”,那时候的画家们还特别喜欢画各种各样的题材。
人物画就不用说了,那时候的人物画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山水画也开始崭露头角了,虽然还没那么成熟,但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花鸟画也开始有人画了,虽然作品不多,但已经能看到那种生机勃勃的气息了。
那时候的雕塑家们也不甘示弱啊,他们雕刻的佛像、人物像,那都是栩栩如生。
特别是那些佛像,看着就让人心生敬畏。
那时候的佛教艺术也特别发达,各地都在建寺庙、开石窟。
[试题]魏晋南北朝美术史
魏晋南北朝美术史00魏晋南北朝,自公元220年曹丕代汉起,到公元589年隋灭陈止,前后369年。
这是我国历史上的动乱时代。
这个大动乱、大灾难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时代。
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兴起,出现一批艺术石窟。
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基础上有新的发展。
绘画题材扩大,绘画创作趋于成熟。
专业画家开始有了详细的记载。
山水画逐步从人物画背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画种。
出现了在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
00人物画的新发展001、艺术风格的演变同时代的更替未必是同步的,汉代艺术传统仍似滚动的车轮以巨大的惯性向前延续。
宣扬如家思想在三国、西晋仍占重要地位。
艺术被当做“成教化、助人化”的重要手段。
002、以世俗生活为绘画题材。
003、体现老庄思想与清淡玄学的佛教思想的绘画开始出现。
004、安徽鞍马山朱然墓的漆器彩绘描写贵族生活,狩猎、杂技等场景的表现,构图以平衡求变化,色彩华丽而鲜明,显示由汉朝向魏晋南北朝风范过度的特征。
00南朝谢赫千古“六论”谢赫是南朝时著名画家,可惜今无画作可考,但他的《古画品录》却是中国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传世之作。
他在书中品评了前代27位画家的作品,几乎是中国画创作历史上的第一次系统性总结。
其中他提出的“六法”论尤为精彩,对中国古代绘画创作的影响极为深远。
谢赫六论法为中国书画确立了千古不变的评判准则,我们学书画的都要仔细体会一下:一曰:气韵生动;00二曰:骨法用笔;00三曰:经营位置(即构图);00四曰:因物相形;五曰:随类赋彩(即设色);00六曰:传移模写(临摹)从排列顺序上看,书画最重要的是”气韵生动“,但气韵生动“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后五条。
其实谢赫的绘画六法,说到底,气韵生动并非作画的方法,而是指作品的总体艺术准则和境界。
所以作为视觉艺术的摄影,在创作和美学理论的探讨上都要正确地理解"气韵生动"这个传统的审美准则,切勿生搬硬套国画的艺术样式。
气韵生动最初是针对人物画的,而后又发展到鉴赏山水画。
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
第曹 植 守
九望 洛
幕水 , 夜 不 能 寐
第曹 植 告
十别 洛
幕水 畔 , 依 依 不 舍 , 回 头 张 望
《洛神赋图》中的“中国美学”经典样式
人困马乏
“王侯摊”
烛台夜景
神鬼加持 回头告别
时光流逝
中国长卷画独有的美学:不 是在看一张照片,而是像电 影一样在了解一个故事。
二维的图像,三维的空间,四维的时光流逝
射猎图(局部)
敦煌壁画是画家对文化大融合的贡献
莫高窟唐代菩萨像
西方净土变(局部) 唐 壁画 敦煌217窟
“净土”指干净的国土,“幸福的地方”
书法成就
东晋是行书,草书的成熟期。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写简 易、流畅的字体,结构近于楷书的叫“行楷”,近于草书叫“行草”。
“天下第一行书”
流觞曲水
《洛神赋图》
“四体妍蚩,本亡关于妙处,传神 写照,正在阿堵之中。”
“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女史箴图》(唐摹本,局部)绢本设色,卷,东晋,顾恺之 长348.2,宽24.8 伦敦大英博物馆
顾恺之深刻意识到眼睛对于刻 画人物精神气质的重要性,在 他的人物画中,总是强调传神。
第曹 植
一告 别
幕哥 哥
, 离 开 京 师
画家与画论
曹不兴:“误点成蝇”, “画佛之祖”
顾恺之
《论画》、《画云台山记》 “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观点
张僧繇:佛像画家, “张家样”古代寺庙壁 画影响较大的样式
卫协:注重人物 神情的刻画
陆探微“穷理尽兴, 事绝言象,包前孕 后,古今独立”
谢赫“六法”的出现产生了影响,
对中国画创作及理论发展也有很 大程度的影响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
宗炳《画山水序》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认为:山水是以其外形体 现“道”的。但是,他提出的“应会感神,神超理得”的 创作构思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可理解为:有感于物而 在内心引起反响,激起创作激情则充分表明了他的审 美意识。他在《画山水序》中接触到了绘画创作的规 律和方法问题,以及对形象再现和创造的认识,对具 体的表现方法和初步领会到的透视原理也十分透彻精 辟地作了概括。
上图《青瓷獸形尊》西晉永寧二 年宜興周墓墩 南京市博物院 左图《青瓷蓮花尊》 南梁 南京 林山南京市博物館
青瓷羊 三國 南京清涼山 南京市博物院
莲 花 纹
莲纹在中国古代陶瓷装饰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 义。魏晋南北朝时期陶瓷上的莲花纹饰,受到外 域莲纹的巨大影响,此期的莲纹形式有了更进一 步的发展,在古陶瓷装饰史上出现一个高峰。莲 纹装饰类型丰富多样,可划分为如下几种:一、 刻划抽象简约莲瓣纹一周;二、刻划主体变形覆 莲一周;三、上下呼应的仰覆莲纹装饰;四、刻 划与堆塑相结合的莲纹;五、通体堆饰仰覆莲瓣 纹。
谢赫的《画品》 谢赫是南齐前后的画家,理论家,以时装人物和肖像画 为题材进行创作,但主要贡献在绘画理论发面。他的《画 品》是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 《画品》中提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以及品评绘画的六条标 准,即“六法”: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 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六法”的提出是古代长期绘画实践和理论探讨的具有总结 意义的完整认识,在绘画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魏晋南北朝,自公元220年曹丕代汉起,到公元589年隋灭陈,动乱年代
魏蜀吴三国鼎立 西晋、东晋的先后建立 南北朝对峙
南朝:西晋、东晋、宋、齐、梁、陈(六朝) 北朝:北魏、北齐、北周
魏晋南北朝美术史发展概况
魏晋南北朝美术史发展概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涵盖了从220年到589年的长达三百年的历史时期。
这段时期的美术创作与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化。
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
魏晋时期(220年-420年)的美术主要表现为奠基性质的新石器时代的瓮棺铭、东汉时期的画像石、三国时期的壁画、魏晋的残卷、绘画艺术的萌芽,在彩绘陶塑和木雕方面均有所成就。
同时,由于佛教的传入,供品、佛教器物的繁荣,汉族与初期民族相融合的多元文化、多元信仰氛围,魏晋时期能使陶塑、壁画出现一定的宗教气息。
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受到民族大移动的影响,造成了对文化和艺术的破坏和重建。
南北朝时期美术呈现多样化的局面。
南朝陶塑、佛像、壁画、织锦、绘画艺术世代相承,继承了魏晋时期的艺术成果,愈加成熟。
北朝壁画形式的连续性逐渐断绝,画风略显僵硬。
而佛教文化的传入,使得陶塑、饰品、佛像成为南北朝时期最为发达的艺术门类之一。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是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全盛时期,也是中国美术史的一个巅峰时期,处于全盛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央王朝时期。
在继承和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基础上,加强官方艺术的统一规划。
继以宫廷陶瓷、细木雕、
佛像、壁画、绘画、刻石等。
另外,这个时期对敦煌莫高窟的开发,也为陶塑和壁画艺术提供了顶级的创作机会。
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发展是具有多元化、变化、再生性、多方面综合性的。
这个时期的美术,不仅是中国美术史的起点,也是中国美术史中的重要分水岭之一。
中国美术史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一魏晋南北朝著名画家曹不兴是有记载的第一位画家他的画被列为吴国“八绝”之一,主要画人物,也是记载最早的佛像画家(三国东吴)卫协西晋画家,多是人物故事以及道释题材的作品,他的创作被谢赫列为六品中的第一品,绘画的特点被顾恺之概括为“伟而有气势”“巧密于情思”卫协对六朝重气韵画风的形成最有影响。
顾恺之是东晋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早期绘画理论家。
(《画云台山记》《论画》)a 顾恺之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注重眼神的描绘,他认为“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他最大的艺术成就提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最高要求:“传神写照”;b 在他的创作活动中,最为知名的是在瓦官寺绘制的维摩诘壁画;c 代表作《女史箴图》(唐摹本)是依西晋张华的文学作品《女史箴》而画,共九段,内容是讲解劝诫宫中妇女的一些封建道德规范,是一幅插图画;《洛神赋图》(宋摹本)是据诗人曹植的《洛神赋》而画;《列女传·仁智图》;d 提出了“形具而神生”迁想妙得的理论;e 艺术特点:注重线造型人物造型的准确;画面呈现“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式的运动感和飘逸气息,体现中国古代艺术的秀雅和高贵;把战国以来形成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了完美无缺的境地。
陆探微南朝刘宋时最杰出的画家,擅长人物画也兼作风俗画和宗教画,谢赫在《画品》中将他评为第一品第一人。
他运用草书的体势形成“一笔画”的笔法,创造的人物形象“秀骨清像”(对崇尚玄学、重清议的六朝士人形象的概括)。
张僧繇·萧梁时期的画家,艺术创作以绘饰佛寺壁画为主,被称为“张家样”是古代寺庙中影响最大的样式之一,笔下的人物形象具有生动性和写实性。
顾恺之、陆探微的风格是笔迹周密的密体而张僧繇则是“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疏体。
梁元帝萧绎精通绘事,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职贡图》(宋摹本)被认为出自他的笔下。
曹仲达是来自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以画梵像著称,被誉为“曹家样”(四大样之二)后世评述他的风格谓“曹衣出水”“曹家样”概括了佛教艺术在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北朝绘画
• • • • • • • • • • • • 西晋至隋,民族战争,经济破坏,少数民族统治,落后,除宗教艺术外, 其它艺术忽闻,画家少,画论空白。 杨自华,北齐宫廷画家,长于鞍马。他墙壁画马夜作水草声;绢上画龙, 开卷便有云气。 曹仲达,域外画家,以画“梵像”著名, 有“曹衣出水”之称。 北朝墓室壁画: 北魏司马金龙墓屏风漆画:山西大同, 司马金龙夫妻合葬墓。木制屏风漆画, 红底彩绘,表现技法多样。 北齐娄睿墓壁画:北齐世祖高欢之妻 娄太后兄壮之子。墓道壁画以中层的 出行和回归图最为出色。长卷构图, 最典型画面是鞍马受惊。
标程千古的“六法论”
• 南齐 谢赫 《古画品录》 是一部品评体的绘画史籍。他在对传 统绘画实践总结基础上,提出的品画的六条艺术标准。 • 1、“气韵生动” ,指表现的目的,即人物画要以表现对象的精 神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是品画的最高美学准则,为“六法” 之本。 • 是其它五法达到“气韵生动”的必要条件。 • 2、“骨法用笔” ,指作为表现手持的“笔墨”效果,线条的运 动感、节奏感和装饰感。 • 3、“应物象形” ,物物之应,客观自然规律、特点、特征;物 我之应,作者对物的认识,主观意图。 • 4、“随类赋彩” ,客观物象自然色彩属性—固有色;画家情感, 艺术追求,客观色彩的主观化。 • 5、“经营位置” ,置陈布势,章法部局,画之总要,组织物象。 • 6、“传移摹写” ,从法度着眼,规矩入手,学习传统技法。 • “六法论”基本奠定了中国绘画正确的美学原则和独特的表现法 则。
佛教建筑
• 佛教建筑主要有塔、寺庙、石窟三大类。 • 塔:源于印度,为藏置佛的舍利和遗物建造。由台基、 覆钵、宝匣和相轮四部分构成的实心建筑物。 • 洛阳白马寺—印度式佛塔。河南嵩岳寺塔—砖塔。 • 石窟:源于印度,依山开凿,晋末入中原。基本形制, 中心柱窟,覆斗顶方窟,穹窿顶椭园窟,摩岩等。 • 寺庙:佛塔与我国木构建筑融合,扩为宫殿式庙宇。 有天井、楼阁、画廊、花园。 • 北朝—石窟 南朝—寺庙 • 佛教建筑特征:1、封闭性,苦心修炼,澄心静虑。 • 2、依山临水,幽静秀雅,与尘世隔离。自古名山多古 刹。
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
第五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AD220-AD589)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的特征:1、为艺术而艺术为艺术而艺术,是相对于西汉文艺“助人伦、成教化”的功利艺术而言的。
魏晋开始,艺术具有其自身的价值意义,不再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
2、人的觉醒艺术家重视自身人格的表现,在艺术作品上尽力表现作者的才情风貌。
两汉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动的行为)让位于魏晋的五彩缤纷的人格(静的玄思)。
以“胜流”、“名士”生活为题材的人物画和以寄情岩壑或向往仙圣为主旨的山水画在这时开始成熟。
3、士大夫阶层成为画坛中坚力量从此,绘画的审美层次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4、佛教的兴起,使得佛寺和石窟的壁画与佛像的制作勃然兴起。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分类:(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绘画理论顾恺之是画史上第一个著有专篇画论的画家。
《历代名画记》中收录了他的三篇文章:《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
谢赫《古画品录》,提出品画艺术标准——“六法论”,是对传统绘画实践的系统总结。
至南朝刘宋时期,脱离人物画背景而独立成科的山水画正式确立。
宗炳《画山水序》是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
王微《叙画》也是有关早期山水画的重要文献。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绘画1、三国、两晋的绘画曹不兴:记载中最早以佛画知名的画家稽康:擅长画人物故事卫协:画仕女佛像,旷代绝品,被评定为“神品”荀勖:画人物肖像能“衣冠状貌如平生”实物遗存——嘉峪关魏晋砖墓壁画2、东晋、南朝的绘画江浙一带画家渐露头角,士族成员中涌现出大批知识分子专业画家,其中顾恺之是中国早期画家的杰出代表。
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烈女仁智图》等。
陆探微和张僧繇是南朝最著名的人物画家,与顾恺之并称为“六朝三大家”。
南朝砖印壁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至南朝刘宋时期,脱离人物画背景而独立成科的山水画正式确立。
3.北朝的绘画北魏是以工匠为主创作的寺观、石窟壁画占首要地位,而区别于以士大夫卷轴画占主流的东晋和南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莫高窟外景
身。其中基本完好的1400余身。但大多 已经后代重塑或装銮,有的已失原貌。 莫高窟在今甘肃省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 的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的断崖上,
三国魏晋南北朝美术
( 208 年 —581 年) 第一节 石窟艺术
二、重要石窟寺
2.敦煌石窟 2.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 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古代艺 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 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 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 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 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 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 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 藏和精神财富。
克孜尔石窟118洞北壁《娱乐太子图》
118洞北壁《娱乐太子图》将释迦绘于 画面中心,四周围以伎乐、舞女和露 出妖淫媚态之宫女。在女色诱惑面前, 太子无动于衷,面带愁容,表现了释 迦为实现远大理想不为女色所动的高 尚品质。画面四边以二方连续的缠枝 莲为饰,显得富丽堂皇。
三国魏晋南北朝美术
( 208 年 —581 年) 第一节 石窟艺术
克孜尔石窟224窟顶部的《子母鹿图》
224窟顶部的《子母鹿图》画子鹿 正在吮奶,母鹿回头爱抚地嗅子鹿, 线条简练,色彩单纯,母子之情, 真切感人。
三国魏晋南北朝美
二、重要石窟寺 1. 新疆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千佛洞中的独幅画主 要有焚棺图、涅槃图、说法 图和娱乐太子图,多画在洞 窟的显要位置。其中“娱乐 太子”是克孜尔千佛洞中反 复出现的题材。所谓娱乐太 子是指净饭王夫妇为了不使 太子出家,用美女笼络太子 的情景。
三国魏晋南北朝美术
( 208 年 —581 年) 概述: 一、三国魏晋南北朝的社会文化概况
东汉未年声势浩大的黄巾军起义动摇了汉的根基,公元208 年赤壁之战后, 东汉未年声势浩大的黄巾军起义动摇了汉的根基,公元208 年赤壁之战后, 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公元265年司马炎伐魏,建立晋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 265年司马炎伐魏 公元265年司马炎伐魏,建立晋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 灭蜀、吴,南北归于统一。316年西晋灭亡,其余残余退到江南建立政权, 灭蜀、 南北归于统一。316年西晋灭亡,其余残余退到江南建立政权, 年西晋灭亡 定都建康(今南京) 史称东晋。 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 304年刘渊起兵反晋 年刘渊起兵反晋,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130余年里 先后由汉、匈奴、 年北魏统一北方130余年里, 从304年刘渊起兵反晋,到439年北魏统一北方130余年里,先后由汉、匈奴、 鲜卑等族建立十几个大小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 鲜卑等族建立十几个大小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 南方,东晋之后,先后有宋、 个王朝相互更替,史称“南朝” 南方,东晋之后,先后有宋、齐、梁、陈4个王朝相互更替,史称“南朝”, 与北方的北魏、北齐、北周相对峙,直到隋统一南北。 与北方的北魏、北齐、北周相对峙,直到隋统一南北。 汉未以来剧烈的社会动荡与变革,也引起了社会思想的深刻变化。 汉未以来剧烈的社会动荡与变革,也引起了社会思想的深刻变化。 汉时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局部受到强烈的冲击, 汉时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局部受到强烈的冲击,独尊儒术的局面终被 打破,各家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并相互有所影响和融合, 打破,各家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并相互有所影响和融合,呈现出自 战国以来的又一次自由、活跃的局面。 战国以来的又一次自由、活跃的局面。 汉时就已传入我国的佛教,在这特定的历史时期,极度兴盛。 汉时就已传入我国的佛教,在这特定的历史时期,极度兴盛。 长期以来被冷落的老庄思想,被大多士族文人视为新的精神支柱, 长期以来被冷落的老庄思想,被大多士族文人视为新的精神支柱,他们追 求任诞放达的生活和超然物外的精神,清谈玄学之风弥漫。 求任诞放达的生活和超然物外的精神,清谈玄学之风弥漫。
三国魏晋南北朝美术
( 208 年 —581 年) 第一节 石窟艺术
二、重要石窟寺 2.敦煌石窟 2.
后期复杂严密。 后期复杂严密。北凉多采取主体式单 幅画并列的组画形式, 275窟的 幅画并列的组画形式,如275窟的 尸毗王割肉贸鸽” “尸毗王割肉贸鸽”。北魏和北周多 为横卷式连环画, 为横卷式连环画,画面出现几十个 情节,内容丰富, 情节,内容丰富, 尸毗王割肉贸鸽 情节曲折, 情节曲折,构图多 变而巧妙。 变而巧妙。画面布 局主要有四种形式: 局主要有四种形式: 其一, 其一,从一头向另 一头按顺序” 一头按顺序” 横排下去, 横排下去,如296 北周) 窟(北周)的“五 五百强盗成佛 百强盗成佛” 百强盗成佛”
三国魏晋南北朝美术
( 208 年 —581 年) 第一节 石窟艺术
萨埵那舍身饲虎
二、重要石窟寺 2.敦煌石窟
壁画艺术 敦煌石窟艺术中 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 是壁画,这些壁画既有反映宗 教题材的,也有反映当时一些 生产劳动场面、社会生活场景 的,为研究4世纪到14世纪的 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 料。莫高窟的壁画也具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盛唐时期的壁画 水平最高。学者都将敦煌壁画 称作是“墙壁上的图书馆”。
三国魏晋南北朝美术
( 208 年 —581 年) 第一节 石窟艺术
二、重要石窟寺 2.敦煌石窟 2.
敦煌壁画技法的演变过程大 致是:隋代以前铁线描,土 红线打轮廓,赭色晕染明暗 面,再赋色,最后用墨线提 醒。隋代画面趋于细致繁丽, 把西域的凹凸法与中原的染 色法结合起来,孕育了唐代 南朝敦煌莫高窟第275窟南壁壁画“出游四门” 的新画风。唐以后出现兰叶 描,土红线打轮廓、墨线提 线描本身的美感。宋元出现折芦描和钉头 醒,着色浓重,丰富华丽, 鼠尾描,线描的适应能力进一步加强,宋 画面显得金碧辉煌。也有以 元壁画的色彩趋于冷瑟单纯,突出线描的 表现力。 线为主体的,充分显示
三国魏晋南北朝美术
( 208 年 —581 年) 第一节 石窟艺术
一、佛教东渐与石窟艺术大发展
多数专家认为佛教于西汉末传入中国,东汉开始在社会上流行, 多数专家认为佛教于西汉末传入中国,东汉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南北 佛教于西汉末传入中国 朝是大发展时期 唐时达极盛。为了宣传佛教教义, 时期, 朝是大发展时期,唐时达极盛。为了宣传佛教教义,为佛徒提供崇拜 对象,历代统治者都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营建石窟,绘制壁 对象,历代统治者都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营建石窟, 中国石窟造像,最初是摹仿外国的,或由外国艺人直接制作。 画。中国石窟造像,最初是摹仿外国的,或由外国艺人直接制作。江 苏连云港孔望山崖刻舍身饲虎图像, 苏连云港孔望山崖刻舍身饲虎图像,为我国现存佛教造像中最早的实 系东汉末年即公元二世纪所作。 物,系东汉末年即公元二世纪所作。中土僧寺之建始于东汉明帝的白 马寺,发展于魏晋南北朝,大盛于隋唐。我国现存石窟主要有: 马寺,发展于魏晋南北朝,大盛于隋唐。我国现存石窟主要有:新疆 克孜尔石窟、库木士拉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森木塞姆石窟,甘肃 克孜尔石窟、库木士拉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森木塞姆石窟, 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南北石窟寺、马蹄寺石窟、 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南北石窟寺、马蹄寺石窟、水 帘洞石窟拉硝寺,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帘洞石窟拉硝寺,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巩县石窟 以及河北响堂山石窟等其中保存壁画较多者, 以及河北响堂山石窟等其中保存壁画较多者,主要有克孜尔石窟和敦 煌石窟。此外,龙门石窟内有一些精彩的浮雕线刻画。 煌石窟。此外,龙门石窟内有一些精彩的浮雕线刻画。
二、重要石窟寺 1. 新疆克孜尔石窟
《说法图》在克孜尔千 佛洞中是更为多见的题 材,多画在洞入口上方 半月形壁面上或中心柱 正壁上方半月形壁面上。 画家巧妙地利用这块半 月形壁面,把释迦画在 正中,显得高大而突出, 再围以弟子,造成了众 星拱月的效果
克孜尔石窟 80洞正壁《说法图》
三国魏晋南北朝美术
三国魏晋南北朝美术
( 208 年 —581 年)
云 冈 石 窟 第 九
第一节 石窟艺术
二、重要石窟寺
窟 早
3. 云冈石窟
期
石窟
云 冈
、
石
北魏
窟
艺术 美 国北 艺术
窟
三 十 八
第
石窟
晚 期
窟
三国魏晋南北朝美术
( 208 年 —581 年) 第一节 石窟艺术
二、重要石窟寺 4.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 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 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 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 龙门石窟远承印度石窟艺术, 近继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 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 历史文化相融合开凿而成。 所以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一 开始就融入了对本民族审美 意识和形式的悟性与
( 208 年 —581 年) 第一节 石窟艺术
二、重要石窟寺 2. 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是敦煌郡内诸石 窟的总称,包括敦煌莫高 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 窟、东千佛洞及肃北蒙古 族自治县五个庙石窟等。 其中莫高窟建窟最早,规 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但 莫高窟属于玉门系砾石, 不适合雕刻,故大多为泥 塑,现存者包括圆雕、浮 雕、影塑,大小3000余
三国魏晋南北朝美术
( 208 年 —581 年) 第一节 石窟艺术
二、重要石窟寺 1. 新疆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 镇东南七公里处,现有洞窟236个, 镇东南七公里处,现有洞窟 个 是天山南北最大的石窟群。 是天山南北最大的石窟群。开窟年 代约在公元三世纪, 代约在公元三世纪,至唐代吐蕃废 弃。 克孜尔壁画以其带有明显的外 来影响和鲜明的龟兹风格著称于世。 来影响和鲜明的龟兹风格著称于世。 壁画手法取凹凸法,注意烘染, 壁画手法取凹凸法,注意烘染,富 立体感。壁画内容大同小异, 立体感。壁画内容大同小异,但形 象多样。男女老少、高矮胖瘦、 象多样。男女老少、高矮胖瘦、性 格刚柔,神态各异;飞禽走兽、 格刚柔,神态各异;飞禽走兽、花 草树木,栩栩如生。 草树木,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