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复习课 2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单元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单元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单元复习资料篇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单元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资料二、古代经济重心南移1、开始:唐朝中后期2、完成:南宋三、蒙古兴起的概况:⑴铁木真(成吉思汗)逐渐统一蒙古。

⑵12,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四、元朝的建立:时间:1271年定国号为元。

首都:大都。

建立者:元世祖忽必烈五、南宋的灭亡:1276年元灭南宋。

抗元将领:文天祥。

六、元世祖的统治措施:⑴重视农业:多次下令禁止圈占农田做牧场,还治理黄河。

并开凿了两段新运河。

⑵开辟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到达直沽,再转运到大都。

⑶加强中外交往:意大利的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

⑷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七、元朝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作出的贡献:⑴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

⑵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元朝。

⑶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宣政院管理藏族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⑷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⑸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八、四大发明:⑴造纸术——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

1,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⑵印刷术——11世纪中期,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⑶指南针——战国时期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司南,北宋中期出现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传到外国⑷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广泛应用于军事,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九、文学艺术:⑴文学:①词——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

杰出词人: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特点: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两宋之交,女词人李清照;南宋辛弃疾,年轻时参加过抗金斗争,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是初一中国历史第七册(下)第二单元复习课。

作为复习课,主要运用学习即温故知新、找联系、逐步建构意义、在互动中生成新知识等教学理论,引导初中学生再现再认历史知识,寻找事实依据说明基本观点,建构知识,学会历史复习的基本方法。

为此,本设计力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在个人对知识理解基础上,开展系列活动,通过互动反馈,促进历史思维进一步发展。

教学目的通过设计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历史复习的基本方法。

在学生初步了解单元基础知识前提下,通过引导学生模拟导游身份设计该段历史的旅游行程,介绍隋唐社会风貌,培养想象再现再认历史知识能力;通过概括隋唐时代特点,培养寻找事实依据说明观点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示意图”方式,梳理单元重点知识,学习发掘知识内在联系、建构知识的能力;通过生生、师生评议与问题讨论等互动合作学习,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获取经验和启示。

重点难点重点:(知识)宋元时期,南方经济超越北方的原因和表现;北方民族关系新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能力)通过想象再现历史事实;概括辽宋夏金元时代特点,寻找事实依据说明特点;运用图示法概括历史知识难点:(知识)两宋时期与北方少数民族战争“并存”和“民族关系发展”、但最后都亡于异族政权的原因,运用图示法投影讲解突破。

教学方法(知识)把抽象知识情感形象化:在初步了解辽宋夏金元历史知识基础上,让学生以导游身份、运用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再现历史;(理解)把思考触角伸向知识内在联系,发展历史思维:绘制并展示知识示意图,建立知识结构;通过师生评议、问题讨论等互动交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突破难点,促进历史思维进一步发展;(启智)情感与理性融合,获取经验启示:引导学生以古鉴今,从中获得经验启示。

教学用具多媒体计算机课前准备1.教师发放总复习提纲,学生在自己单元复习基础上,从单元复习内容中(杰出人物、历史故事、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小组合作设计专题旅游计划,制作旅游行程表格(时间、地点、内容)2.学生梳理单元重点知识,发掘知识内在联系,独立绘制知识示意图(参课本P135页):辽宋夏金元政权并立示意图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示意图宋元民族关系发展示意图宋代社会生活示意图宋元科技文化成果示意图3.学生在整理知识基础上,独立发现问题,提出3个问题,并尝试找到答案。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2单元全单元总复习知识点考点重难要点整理复习完美精品打印版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2单元全单元总复习知识点考点重难要点整理复习完美精品打印版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第二单元总复习知识点考点重难点要点整理复习汇总最新精品完整完美必备复习资料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时代特征。

一、北宋的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陈桥驿兵变和“黄袍加身”)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方面: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将领有拥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定期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杯酒释兵权)2、行政方面:在中央,削弱宰相权力,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安排文臣担任知州等,并且三年一换,设通判分权。

3、财政方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

三、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目的: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表现:A、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遇有战事,也有文官挂帅出征。

B、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影响: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稳定。

B、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C、(消极作用)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宋朝的时代特点:政治上: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一、两宋时期各族政权比较表: 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 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各政权关系特点:“战”与“和” 二、重要事件: 1、宋与辽──澶渊之盟宋真宗统治时,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澶州之战宋军击退辽军。

战后双方订立盟约,史称为“澶渊之盟”。

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

意义: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2、宋与夏和战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后来议和:宋给西夏岁币。

此后宋夏贸易兴旺。

3、金和南宋的对峙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建立金。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是初一中国历史第七册(下)第二单元复习课。

作为复习课,主要运用学习即温故知新、找联系、逐步建构意义、在互动中生成新知识等教学理论,引导初中学生再现再认历史知识,寻找事实依据说明基本观点,建构知识,学会历史复习的基本方法。

为此,本设计力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在个人对知识理解基础上,开展系列活动,通过互动反馈,促进历史思维进一步发展。

教学目的通过设计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历史复习的基本方法。

在学生初步了解单元基础知识前提下,通过引导学生模拟导游身份设计该段历史的旅游行程,介绍隋唐社会风貌,培养想象再现再认历史知识能力;通过概括隋唐时代特点,培养寻找事实依据说明观点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示意图”方式,梳理单元重点知识,学习发掘知识内在联系、建构知识的能力;通过生生、师生评议与问题讨论等互动合作学习,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获取经验和启示。

重点难点重点:(知识)宋元时期,南方经济超越北方的原因和表现;北方民族关系新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能力)通过想象再现历史事实;概括辽宋夏金元时代特点,寻找事实依据说明特点;运用图示法概括历史知识难点:(知识)两宋时期与北方少数民族战争“并存”和“民族关系发展”、但最后都亡于异族政权的原因,运用图示法投影讲解突破。

教学方法(知识)把抽象知识情感形象化:在初步了解辽宋夏金元历史知识基础上,让学生以导游身份、运用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再现历史;(理解)把思考触角伸向知识内在联系,发展历史思维:绘制并展示知识示意图,建立知识结构;通过师生评议、问题讨论等互动交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突破难点,促进历史思维进一步发展;(启智)情感与理性融合,获取经验启示:引导学生以古鉴今,从中获得经验启示。

教学用具多媒体计算机课前准备1.教师发放总复习提纲,学生在自己单元复习基础上,从单元复习内容中(杰出人物、历史故事、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小组合作设计专题旅游计划,制作旅游行程表格(时间、地点、内容)2.学生梳理单元重点知识,发掘知识内在联系,独立绘制知识示意图(参课本P135页):辽宋夏金元政权并立示意图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示意图宋元民族关系发展示意图宋代社会生活示意图宋元科技文化成果示意图3.学生在整理知识基础上,独立发现问题,提出3个问题,并尝试找到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ji
元朝--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

ā
ot
ō
n
第二十页,共22页。
感谢(gǎnxiè)聆听!合 作愉快!
育才(yùcái)中 学
2018年5月21日
第二十一页,共22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育才中学。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shídài):。政权并立、民族关系发展、经济重 心南移。科技文化:科技突出、文化灿烂。政权并立、民族交融、经济重心南移。解除禁
南宋向金称臣,并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给金岁币,双方以 由于和平,有利于经 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济文化交流。 划定分界线。
对民族(mínzú)关系的认识:民族(mínzú)间的友好交往是民族(mínzú
第十三页,共22页。

(
y
成吉思汗(chéng jí sī hán) 统一蒙古 1206年
u
蒙古灭西夏(Xī Xià)
1227年
á
蒙古灭金 1234年
n
南宋与蒙古灭对峙40多年
c
忽必烈 行汉法 行仁政 不嗜杀
h
á 元朝灭南宋 1276年 文天祥、陆秀夫 抗元
o) 的

第十四页,共22页。
蒙古
1206

西夏(Xī Xià)
1227
1271
元 1279
1234
畏兀儿
南宋(nán sònɡ)
吐蕃(Tǔf12ā4n7 ) 汉 行 民
对外关系:辽对宋外夏贸金易元频时繁期、三交大通特发达点: 科技政文权化并:立科、技民突族出交、融文(化jiā灿or烂óng)、经济重心
南移
第四页,共22页。
第五页,共22页。

2019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2019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2019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增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的灭亡:暴政引起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增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流通七省区:(略)9、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动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2019年人教版七下历史复习提纲第二单元

2019年人教版七下历史复习提纲第二单元

2019年人教版七下历史复习提纲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兵变,建立宋朝,开封以东京,史称北宋。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2.宋太祖在进行统一大业的同时,加强中央集权。

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在地方,宋太祖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

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2.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 10 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2. 11 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澶渊之盟(1)背景:宋真宗统治时,澶州之战,寇准力主劝皇帝亲征,史称“澶渊之盟”(2)内容: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共1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共19张PPT)

宋夏议和


西夏向北宋称臣,北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议和 促进了双方边界地区的生产和贸易发展,宋夏 边界贸易兴旺。 评价宋夏议和:北宋用岁币换和平,是屈辱的, 也加重了人民负担,削弱了国力。但也有积极 的作用:它结束了战争,双方开展和频繁的经 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也 有利于后来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第二单元复习
西夏 辽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辽宋夏金时期:民族政权并立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建立 时间
政权名称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10世纪初
契丹族
阿保机
上京 东京 兴庆 会宁 临安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960年
11世纪前期 12世纪初期 1127年
汉族
党项族 女真 汉族
赵匡胤
元昊 阿骨打 赵构
北宋的政治

元朝的统治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 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 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领各项事务;设枢 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行省制度】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 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吐蕃、畏兀儿外,设十 个行省。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 【东南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 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西南地区】归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 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民族 政权
建国 时间
民族
杰出 首领
都城
与宋的 重大事件

(完整版)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完整版)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设计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历史复习的基本方法。在学生 初步了解单元基础知识前提下,通过引导学生模拟导游身份设计该 段历史的旅游行程,介绍隋唐社会风貌,培养想象再现再认历史知 识能力;通过概括隋唐时代特点,培养寻找事实依据说明观点的能 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示意图”方式,梳理单元重点知识, 学习发掘知识内在联系、建构知识的能力;通过生生、师生评议与 问题讨论等互动合作学习,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获取经验和启示。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在联系有无错误,能否简单易记抓重点)
四、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探讨时代特点和发展趋势、经验教训:
1.教师设问讨论: 你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这段历史的时代特点吗?(政权并立、 南方经济发展、北方民族关系新发展、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科技文 化繁荣等) 两宋时期与北方少数民族战争较多,为什么各政权能“并存” 和促进“民族关系发展”?(双方妥协,签订和议。可引导观察课 本有关“并立”、“对峙”图,了解和议内容和结果) 两宋为什么最后都亡于异族政权? 文治 非攻 外族政权与宋政权 双方妥协、签订和议 各族并存、北方民族关系发展 边境冲突 宋积贫积弱 外族强大 外族灭宋 宋朝“重文轻武”
教学方法 (知识)把抽象知识情感形象化:在初步了解辽宋夏金元历史 知识基础上,让学生以导游身份、运用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再现 历史; (理解)把思考触角伸向知识内在联系,发展历史思维:绘制 并展示知识示意图,建立知识结构;通过师生评议、问题讨论等互 动交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突破难点,促进历史思维进一步发展;
重点难点 重点:(知识)宋元时期,南方经济超越北方的原因和表现; 北方民族关系新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能力)通过想象再现历史事实;概括辽宋夏金元时代特点, 寻找事实依据说明特点;运用图示法概括历史知识

部编版七年级人教部编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人教部编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人教部编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北宋的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陈桥驿兵变和“黄袍加身")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方面: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将领有拥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定期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杯酒释兵权)2、行政方面:在中央,削弱宰相权力,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3、地方:安排文臣担任知州等,并且三年一换,设通判分权;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

三、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目的: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措施:A、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B、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影响: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稳定。

B、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C、(消极作用)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宋朝的时代特点:政治上: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一、两宋时期各族政权比较表: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各政权关系特点:“战"与“和"二、重要事件:1、宋与辽──澶渊之盟宋真宗统治时,寇准力主宋真宗亲征,澶州之战宋军击退辽军。

战后双方订立盟约,史称为“澶渊之盟"。

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

意义: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2、宋与夏和战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后来议和:宋给西夏岁币。

此后宋夏贸易兴旺。

3、金和南宋的对峙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建立金。

金灭辽,又于1127年灭北宋。

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抗金名将岳飞收复建康,后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2019人教版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历史微型专题·归纳整合 期末复习课 第一、二单元

2019人教版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历史微型专题·归纳整合 期末复习课 第一、二单元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微型专题·归纳整合专题科举制度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基础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地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历史认识】1.国家之间竞争的关键在于经济实力,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科技,而科技进步的基础在于培养人才。

2.选拔人才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重视考试的公平公正,让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才脱颖而出。

3.重视培养人的综合素质;重视培养人的创新意识。

【典例示范】(2016·玉林中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唐朝时科举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最重要,武则天时又推行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开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

宋朝时考试内容重经义,大幅扩大进士录取名额。

明清时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被称为“八股文”。

——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等材料二由于文官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的驱使,以及中国科举考试的示范,西方国家在19世纪前后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该考试制度吸取了科举制的合理内核,而舍弃了科举考试空疏无用的经典内容。

——刘海峰《科举制——中国的“第五大发明”》(1)根据材料一,简要梳理中国科举制的主要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吸取了中国科举制的哪些“合理内核”。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客观对待中国科举制?【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可知: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在唐代还产生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题干中①是澶渊之盟的消极影响,②是澶渊之盟的 积极影响,③的意思是北宋送给辽的“岁币”相对于军 费来说不过百分之一,④反映了宋辽议和后,双方保持 了长久的和平,③④也是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
【常见错误】B
易错点3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典题:(2017·菏泽定陶期中)下图形象地说明了中国经 济重心南移的过程,第三幅图的南移完成是在( )
印刷术,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学和艺术流派纷
呈,名家辈出,名作众多。
一、之最类
1.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时间——南宋时期。
2.两宋时期,全国最重要的粮仓——长江下游和太湖流
域。
3.宋代,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作物——水稻。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5.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开封和杭州。 6.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统一政权—— 元朝(蒙古族)。 7.最早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的朝代——元朝。
统治者
(
)
B.崇武抑文
A.渴望收回幽云地区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正确答案】D
D.重文轻武
【易错解读】 (1)北宋建立后,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 宋太祖及其继任者采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文臣统兵的 格局逐渐形成。
(2)题中材料的大意是:武将虽然战功卓著但不及状元
及第,因此可以看出是重文轻武政策。
A.政权名称
B.建立时间
C.建立者
D.地方制度
【正确答案】C 【易错解读】(1)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是统一蒙古各部, 建立蒙古政权。 (2)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为巩固
统治,元世祖忽必烈实行行省制度。
【常见错误】B
【易错解读】 (1)澶渊之盟的影响: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安然 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 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负担。从整 个中华民族的发展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 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 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的生产 得到发展,而且还彼此贸易。
单元复习课
第二单元
【重点解读】 辽宋夏金元是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进 一步加强的时期。 1.经济繁荣。魏晋以来,随着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宋
时,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宋代的海外
贸易超过前代。
2.民族融合。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与辽、西夏和 金有战有和,但以和为主。元朝时民族关系发展,出现 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 3.科技文化。宋元科技领先世界,火药、指南针、活字

【常见错误】B
易错点2
澶渊之盟的评价
典题:(2017·北京海淀期末)1005年,辽与北宋订立 “澶渊之盟”: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 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史书当中对此事评价不一,
下列各项中肯定澶渊之盟积极作用的有 (
)
①澶渊之盟对宋朝是一个屈辱的城下之盟,加重了北宋
人民的负担
②澶渊之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保持了长期相对和 平的局面 ③北宋大臣说:“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过百分 之一” ④“(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 居,不乐战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D
A.唐末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正确答案】C 【易错解读】(1)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黄河 流域。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为经济重心的 南移奠定了基础。 (3)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 成。 【常见错误】D
易错点4
元朝的建立
典题:(2017·北京海淀期末)如图是七年级某班同学制作 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该处是( )
(4)铁木真:蒙古族,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
成吉思汗。
3.发明家: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4.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 5.词人: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杰出的词人有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6.剧作家:关汉卿是元朝最优秀的戏剧家,代表作有
《窦娥冤》等。
易错点1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 典题: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 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能及矣”。这反映了当时
8.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北宋时期毕昇。
9.指南针最早被用于航海——北宋。
二、人物类 1.帝王: (1)赵匡胤:960年,建立北宋,定都开封。 (2)赵构:1127年,建立南宋,定都临安。
(3)忽必烈:1271年,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大都。创立行
省制度等。
2.少数民族首领: (1)阿保机:契丹族,建立辽,定都上京临潢府。 (2)元昊:党项族,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府。 (3)阿骨打:女真族,建立金,定都会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