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鲁迅自传同步练习
语文:第5课《鲁迅自传》同步练习(语文版七年级下)
5.《鲁迅自传》同步练习一、给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厦门()皖南()学籍()乞食()2.páng huáng()shuāi败()chóu办()zhè江()nà喊()亲qī()二、根据语境,理解加粗词语的意思1.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看书的学力。
2.但我到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3.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常走的两条路。
4.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
三、阅读理解(一)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
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
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1.本文段可分为三个层次,请用“∥”把它划出来。
2.文中加粗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段中画浪纹线的句子含蓄地交待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事件?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鲁迅到广东后,“四月辞职”,这中间也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它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辞职?5.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全文的一个什么特点?(二)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
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原籍长乐县横岭乡。
父亲谢葆璋是海军军官,曾参加甲午中日海战,具有爱国思想。
冰心的童年是在山东烟台海边度过的。
大海以它奇幻多彩的晨昏朝夕,孕育了她丰富的想像,陶冶了她诗人的气质。
在海边孤寂的童年生活中,冰心7岁就开始阅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传》和林纾译的《说部丛书》。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同步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同步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同步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3 《回忆鲁迅先生》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本文作者是现代女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等。
2、给下面字词注音虔.诚紊.乱抽屉.解剖.遭殃.喘.着窘.迫鉴.赏阖.一阖眼踌躇..睛3、根据下列句子中的拼音写也相应的汉字。
许先生忙着家务跑来跑去,也没有对我的衣裳加以jiàn赏.许先生有点jiǒng了.心里存着无限的期望,无限的要求,用了比祈祷更qián诚的目光。
许先生很镇静,没有wěn乱的神色.4、下面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诗,请写出下一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5、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任国家领导人要求大会发言要言简意(赅,骇),不需要絮絮叨叨,连篇累牍.“赅”有“完备”“全"的意思,而“骇”有“惊吓”“震惊"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赅”。
B.我们应该因地宜,将运河两岸打造成真正的绿色花园.“制”有“拟定、制定"的意思,而“治”有“治理”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治”字。
C.科技工作者在搞科学研究时一定要深思熟虑、细致入微,切莫笑大方(怡贻).“怡”有“愉快”的意思,而“贻"有“遗留"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贻”。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揩油(kāi) 调羹(gěng) 烧瓷(cí) 舀水(yǎo)B.阖眼(hé) 疙瘩(gē) 碟子(dié) 喘着(chuǎn)C.保姆(mǔ) 咳嗽(suò) 绞肉(jiǎo) 薪金(xīn)D.抹杀(mǒ) 吩咐(fū) 草率(shuài) 悠然(yōu)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合肥市一些医疗机构早在几年前就设立了戒烟门诊,如今这些门诊却门可罗雀,人声鼎沸,戒烟热线往往一天也不“开张”。
B.秋天来了,老师组织同学们去采野果,活动中同学们兴高采烈,你帮我,我帮你,将收获的果实装进了自己的小背包。
C.这个地方虽然现在看起来人迹罕至,但是在古代,这儿可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
D.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战士们脸上毫无惧色。
3. 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B.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C.“他不肯接见你的,”一个女佣站在门槛上为难地说,“他谁都不肯接见。
他厌恶别人打扰他,他要的是孤独和安静……”D.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感动中国人物钱伟长不仅是当代科技工作者的典范,乐于帮助其他人,因此我们要向他学习。
B.“最美妈妈”吴菊萍,奋不顾身托住小生命,是近年来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C.日本能否在短时间内消除核泄漏带来的严重污染,依赖于科学技术及政府的重视。
D.通过音乐名人高晓松案醉驾入刑的宣判执行,使酒后驾车的人越来越少了。
语文版七下语文《鲁迅自传》同步练习
《鲁迅自传》同步练习一.知识检阅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厦门()筹办()乞食()浙江()呐喊()páng huáng()shuāi败()学jí()亲qī()2.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看书的学力。
(2)但我到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3)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
(4)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
3.下列句子中加粗体的词能否换成括号里的词?结合语境说说理由。
(1)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变化)(2)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
(居住)4.下列语句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
B.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C.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D.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Pen-name”;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评。
5.文学常识填空。
(1)鲁迅是我国伟大的、、,原名;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散文《》。
(2)鲁迅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6.课文内容梳理。
(1)本文以为顺序,简要叙述了鲁迅先生从到的情况,语言俭省,感情含蓄。
(2)课文共写了关于鲁迅先生四个方面的内容,请你加以概括:①②③④(3)鲁迅选择学医的原因是,后来又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的人二、文本点击《鲁迅自传》节选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
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
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七年级语文鲁迅自传 同步练习语文版
鲁迅自传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鲁迅原名,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他的散文。
(4分)2.鲁迅第一次用“鲁迅”发表的小说是。
(2分)3.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4分)幕.友()私塾.()乞食.()筹.办()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3分)A、我的母亲便给筹办(筹划办理)了一点旅费。
B、这是我乡衰落(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的读书人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C、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学习努力的程度)。
D、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意外发生的事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
5.读下列句子,回答问题:(4分)“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常走的两条路是,鲁迅对这两条路的态度怎样?这说明了什么?6.“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这本是一件重大的事件,作者为什么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表达?(4分)7.“我在留学的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
”这句话中的“不好”一词表达的语意和语气和上一句的“不好”是否相同?(4分)第二部分:(一)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某某,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
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
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
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
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
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
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鲁迅自传》同步练习3
《鲁迅自传》同步练习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鲁迅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在我们走进大师的自传,追寻先生闪光的人生足迹之后,一起来完成本课的素质测试吧!一、基础茶坊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è()江亲qī() shuāi()落筹.()办乞.()食学籍.()侮.蔑()pánɡ徨()2.给下面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⑴便:①()②()⑵厦:①()②()⑶系:①()②()3.辨析下面形近字并组词。
幼()幕()编()幻()暮()偏()4.啄木鸟——指出下面错别字并改正。
变故旅费日本唯新矩绝梓职教绶应改为应改为应改为应改为5.分别用文中的词语概括下面的句子。
⑴(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
()⑵指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
()⑶要饭的人。
()⑷大声喊叫助威。
()6.在下面文字横线上加上恰当的标点。
⑴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⑵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
⑶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
7.文学苑。
本文属于人物传记。
传,也叫传记,是用来记叙的文章。
按篇幅长短分为大传、小传;按写传的人可以分为自传和传。
二、整体感知8.按段与段之间的亲疏关系可把课文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3)写。
第二部分(4)写。
9.鲁迅报考水师学堂、矿路学堂,然后学医,再后来又弃医从文,这说明鲁迅的思想经历了救国、救国、救国三个阶段。
10.鲁迅为什么不走乡间子弟的老路?11.大胆质疑: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作者在结尾段还写了自己的文学成就,请问结尾段是否可以删除?三、精彩品读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同步练习2套附答案
部编七下语文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同步练习及答案01 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咳嗽() 轻jié() 嘱咐()() 间()断调羹()jiǎo()肉机竭()力深恶()痛绝阖( )眼疙瘩()()2.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钦佩《荒野求生》的男主角贝尔,因为面对艰苦的生存环境,他不以为然,总能乐观面对困难。
B.初版时,由于校读草率,留下了不少字句和标点的脱误,趁这次重印的机会,重新校看了一遍,在某些章节也适当地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改。
C.撷着兰花草,悠然面对人生,朝着理想与希望,以最美的姿态,最饱满的精神,去开创属于一片自己的天地。
D.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长沙磁浮快线的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努力,终于按时完成了建设任务。
3.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它,对他竭力避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来,怕他更做得起劲。
B.指望对于学费有点补足,冬天来了,北平又冷,那家离学校又远,每月除了车子钱之外,若伤风感冒还得自己拿出买阿司匹林的钱来,每月薪金十元要从西城跑到东城……C.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D.“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4.(天津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5.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莫泊桑是福楼拜的学生,他每逢星期天就带着新习作去聆听老师的点评。
有一次,莫泊桑看到福楼拜桌上放着一叠文稿,翻开一看,只见每页上都只写了一行,其余九行是空白,莫泊桑不解地问:“先生,您这样写,不是太浪费稿纸了吗?”福楼拜笑了笑说:“亲爱的,我早已养成这种习惯,一张十行的稿纸,只写第一行,其他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鲁迅自传》 语文版
阅读课文“其时我是十八岁……这时我是二十九岁”,回 答后面题目。(18分)
7.“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 大的运用动文”艺一宣句传中发“动广群大众的,运改动变”国指民的精是什么?(4分)
神的愚昧。
表8达.“鲁作文决迅用中意做?“出”(4我分决是已)定拿经是定决经主意过张要深,学思决医熟计了虑的”的意一,思句表,中现表“了明决意”有什么 他救国救民态度的坚决。
2.多音字注音、形近字组词。(8 分)
传((zchhuuàá))nn传传奇记
慕幕((mmùù))羡幕慕友 衰衷((szhhuōāniɡ))衰衷老心 墓(mù)坟墓 哀(āi)哀伤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B的一项是( )(4分) A.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 B.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 够看书的学历。 C.老师要求此次作文的题目里含有“秋”字,如“秋风 ”“中秋”……等。 D.《鲁迅自传》选自《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 版社1981年版)
12.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B )(4 分)
A.绍兴.(xìng) 助.力(zhù) 衰.落(shuāi)
B.侦.探(zhēn) 提倡.(chàng) 乞.食(qǐ)
C.陆续.(xǜ) 教授.(shòu) 学籍.(jí)
D.编译.(yì) 传.奇(zhuàn) 失怙.(gú)
1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B 项是(
(2)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请结合作品具体 内容,简要评析书名《朝花夕拾》的特点。(4 分Leabharlann 示例:《朝花夕拾》,书名用比喻的手法
,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鲁迅童年、 少年、青年时期的各种经历,是“朝花” ;鲁迅在晚年回忆这些经历,并抒发了自 己的情思,如作者对“猫”的厌恶,对“ 阿长”“藤野先生”的深情赞美,这是“ 夕拾”。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课 鲁迅自传同步练习 语文版
第5课鲁迅自传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乞.食(qǐ)旅.费(lǚ)偶.然(ǒu)捕.拿(bǔ)chóu(筹)办学jí(籍)shuāi(衰)落拒jué(绝)2.读准多音字(1)几.乎jī其他读音:jǐ组词:几何(2)教.员jiào其他读音:jiāo组词:教书(3)厦.门xià其他读音:shà组词:大厦二、重要词语1.学力: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
2.变故:意外发生的事情。
3.筹办:筹划办理。
4.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5.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三、作家作品本文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散文诗集有《野草》,杂文集有《华盖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1.鲁迅在人生道路上有几次重大转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次?反映了鲁迅怎样的思想?点拨:从考入南京水师学堂到改进矿路学堂,这是作者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到东京留学决意学医,为了祖国的强盛、民族的振兴、走上医学救国的道路,这是作者思想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弃医从文、学文学,走文学救国的道路,这是作者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这三次大的转折,隐含了鲁迅先生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特别是第三次重大转折,直接表露出鲁迅先生一心为了救国救民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2.本文第4段写的是作者的著述情况,是否可以删除?点拨:不可删除。
因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文学家。
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与文学创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文学创作是他歌颂人民、宣传真理、打击敌人的主要方式,他的著述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显然,删去这段,传记就会有很大的缺陷。
3.核心图解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幕.友(mù)绍.兴(shào)筹.办(chóu)乞.食(qì)B.学籍.(jí)提倡.(chàng)段祺.瑞(qí)捕.食(pǔ)C.兼.做(lián)呐.喊(nà)彷徨.(huáng)编译.(yì)D.厦.门(xià)衰.落(shuāi)骈.句(pián)侮.蔑(wǔ)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鲁迅自传练习 语文版(2021年整理)
(2016年秋季版)2017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 鲁迅自传练习语文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2017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 鲁迅自传练习语文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2017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 鲁迅自传练习语文版的全部内容。
9 鲁迅自传积累运用1。
请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厦.门(xià) 皖.南(wǎn) 学籍. (jí)乞.食(qǐ)páng huáng(彷徨)shuāi(衰)败chóu(筹)办nà(呐)喊2.你能根据语境,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吗?(1)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意外发生的事情。
(2)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A.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
B.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C.老师要求此次作文的题目里含有“秋"字,如“秋风”“中秋"……等.D.《鲁迅自传》选自《鲁迅全集》第八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解析:A项中应删去引号;C项中“秋风"“中秋”的题目应为《秋风》《中秋》,省略号与“等”字作用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D项中结尾的句号应放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后.]4。
修改病句.(1)鲁迅的籍贯是浙江省绍兴县人.去掉“的籍贯”或“人"。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9鲁迅自传学案无答案语文版
鲁迅自传[课标要求]1、结合时代背景,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成果。
2、体会传记文体取材精当、语言平实的特点。
3、掌握人物自传的一般写法。
4、学习鲁迅先生严肃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爱国思想。
[学法点悟]学习本文要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紧扣自传文学的特点,体会作者以时间为顺序、以思想感情为线索的写作方法。
要通过阅读课下注释或根据上下文的推断,揣摩一些关键词语的含义。
同学们在诵读全文的过程中,要细细品味平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感知鲁迅的人品。
随时补充与文章所提到的内容有关的历史文化资料,更好地了解鲁迅其人其文。
为了进一步掌握自传的写作方法,我们可以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练习写自己的传记,并且当堂训练,相互取长补短。
[整体感知]这篇自传写于1930年5月,是作者在1925年所作《自叙传略》的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的。
鲁迅生于1881年,逝于1936年,共走过了54个春秋,经历了无数次坎坷波折。
但是,在这篇千字左右的自传里,鲁迅却用平实的语言介绍了自己的生平与成长经过、著述情况,看不到一丝他对个人命运的慨叹惋惜,却能感受到他为祖国不惜一切、无悔奋斗的精神和谦逊平易的高尚风范。
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梳理鲁迅先生在1881年到1930年的主要活动。
文章的每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鲁迅在人生道路上有几次重大转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次?反映了鲁迅怎样的思想?这篇人物传记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疑难解析]质疑:文章的每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解惑:第一段,写作者的少年时代。
第二段,作者叙述了自己从18岁到29岁的经历。
第三段,叙述作者回国后的情况。
第四段,自述创作经过。
质疑: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列表梳理鲁迅先生在1881年到1930年的主要活动。
解惑:年代主要活动1881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一家姓周的人家。
1893年家遭大变故,居住在亲戚家。
1898年离绍兴,往南京求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自传》同步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①八月的一天下午,天气暖洋洋的,一群小孩在十分卖力地捕捉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
这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时代发生的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
那时我才十二岁,住在南卡罗来纳州,常常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来放到笼子里,而那件事发生以后,我这种兴致就被抛得无影无踪了。
②我家在林子边上,每当日落黄昏,便有一群美洲画眉来到林间歇息和歌唱。
那歌声美妙绝伦,没有一件人间的乐器能奏出那么优美的乐曲来。
③我当机立断,决心捕获一只小画眉鸟,放到我笼子里,让它为我一人歌唱。
④果然,我成功了。
它先是拍打着翅膀,在笼中飞来扑去,十分恐惧。
但后来它安静下来,承认了这个新家。
站在笼子前,聆听我的小音乐家美妙的歌唱,我感到万分高兴,真是喜从天降。
⑤我把鸟笼放到我家后院。
第二天,它那慈爱的妈妈口含食物飞到了笼子跟前。
画眉妈妈让小画眉把食物一口一口吞咽下去。
当然,画眉妈妈是知道这样比我来为它的孩子喂食要好得多。
看来,这是件皆大欢喜的好事情。
⑥接下来的一天早晨,我去看我的小俘虏在干什么,结果发现它已经无声无息地躺在笼子底层,死了。
我对此迷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想,我的小乌不是已得到了精心的照料了吗?
⑦那时,正逢著名的鸟类学家阿瑟威利来看望我的父亲,在我家小住。
于是,我就把那小可怜儿的可怕的厄运告诉了他,听后,他做了精辟的解释:“当一只美洲画眉鸟妈妈发现它的孩子被关进笼子后,就一定要喂小画眉鸟足以致死的毒莓,它似乎坚信它的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
”我听了,大吃一惊。
⑧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来关进笼子里。
因为我知道: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故事大意。
2.小画眉鸟“无声无息地躺在笼子的底层,死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我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来关进笼子里。
”这句话表明作者懂得了什么道理?(后一问请用原文回答)
3.选文第④段为何略写“我”成功捕获小画眉的过程,而详写小画眉被关在笼子里的情形?4.选文第⑥段和第⑦段分别把小画眉称为什么?这两个称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请结合选文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并根据你的感受给本文拟一个标题。
[二]落叶
①落叶在春天纷纷而下,这是南国特有的奇观。
北国的朋友也许以为怪异。
因为,在北方,落叶在秋而不在春。
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当陌上阡头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的时候;当辽阔的大野无边的青草被摇曳得株株枯黄的时候──当在这个时候,便是树木落叶的季节了。
②北国的落叶,渲染出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落叶染作黄金色,或者竟是朱红绀赭(gàn zh ě红青,微带红的黑色)。
最初坠落的,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像一只两只断魂的金蝴蝶。
但接着,便有沙沙哗哗的阵雨了。
接着,便在树下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毯。
而在这地毯之上,
铁铸似的,竖着光秃秃的疏落的树干和树丫,直刺着高远的蓝天和淡云。
③南国的落叶却不是这般情景。
落叶的颜色是浓重的苍青。
在地上铺出苍青的织锦,而在树上,也是浓重繁密的苍青色,教你抬头看不见一点蓝天的影子。
可是,在这浓蜜的苍青的树冠上,你看吧,春潮般地泛起来多少嫩绿的新叶的波浪!
④这是万木争荣的季节。
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威严地站立着的,已不是冷酷的冬。
老叶不必作悲壮的自我牺牲来保护树木过那冷酷的冬。
在这里,就连冬天的阳光也灿烂如碎金,雨水温润而充足,地表下有取之不尽的营养。
万木在和风中一样做它们欢乐的梦。
⑤时序如轮旋。
秋天过去了。
冬天过去了。
司春之神于是欣然驾临。
蜂蝶成群来起舞,百鸟结队来唱歌,杂花纷然披陈于枝梢上。
氤氲的南国,这时已装载不下旺盛的勃发的生机。
而这时,我走在无论哪一片林子里,无论哪一棵树下,都欣喜地看见,每一棵树上都蓬勃地怒发出新叶。
我看见新叶高标出老叶覆满的树冠军。
我听见新叶在歌唱,唱它们新生代的歌。
我听见新叶在呼唤,呼唤未来的鲜花和甘果。
⑥于是,我看见老叶意识到自己历史使命的即将完成。
⑦老叶沙沙哗哗而下了。
然而,老叶没有悲戚。
老叶也一样歌唱它们雄壮豪迈的进行曲。
老叶融入春泥,化作甘露玉浆,滋润着大树上新叶的成长。
⑧这是一幅多么伟大的充满希望的图画!
⑨于是,无论在哪一棵树下,我都进入一种庄严的忘我的思考。
6.选文开头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
7.选文第⑦段中“我看见老叶意识到自己历史使命的即将完成”,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老叶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8.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两幅落叶图。
那么,北国落叶和南国落叶有什么不同?
9.文章最后说“无论在哪一棵树下,我都进入了一种庄严的忘我的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有些什么样的“思考”呢?(不少于30字)
参考答案:
(一)
1.选文记叙了“我”捉住的小画眉被母画眉毒死了,而“我”得知真相后深为触动的故事。
(表述能抓住内容要点即可得分)
2.画眉妈妈喂小画眉鸟足以致死的毒莓;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3.因为“我”捕捉小画眉的过程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所以略写;而小画眉关在笼子里的情景与文章的主旨联系十分密切,为下文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所以详写。
4.小俘虏小可怜儿自责(内疚)、难过。
5.示例:选文中画眉妈妈要杀死小画眉是因为它“似乎坚信它的孩子死了总比活着作囚徒好些。
”这与诗人裴多菲的诗意不谋而合——自由生活是至高无上的,追求自由比生命和爱情更重要。
标题示例:自由与生命(言之有理即可)
(二)
6. 总领全篇,引出下文。
紧扣文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7.老叶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让位给新叶。
它融入春泥,化作甘露玉浆,滋润着新叶的成长。
实现新老交替的过程。
因为北方的落叶是以自我牺牲来保护树木度过冷酷的寒冬,所以说是“悲壮的”。
8.①北国的落叶在秋季,呈黄金色;南国的落叶在春天,是苍青色。
②北国的落叶,渲染出
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南国的老叶没有悲戚,老叶也一样唱它们雄壮豪迈的进行曲。
9.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