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高效脱色光合细菌的分离与分析
一株高效广谱染料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脱色特性研究[1]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hina B i otechnol ogy,2010,30(6):70Ο76一株高效广谱染料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脱色特性研究3司美茹1,233 苏 涛1 杨 革1,2(1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曲阜 273165)(2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济南 250000)摘要 通过梯度驯化,从印染废水长期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能以4种不同结构类型的染料(刚果红、美蓝、孔雀绿和活性艳蓝K N 2R )为唯一碳源的菌株X S MR ,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DNA 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无色杆菌属(A chro m obacter s p.)的菌株。
菌株X S MR 对4种染料均具有强的脱色降解能力,且对染料脱色的同时,自身能够生长繁殖,培养24h 菌体干重超过不加染料的对照。
在振荡培养条件下对该菌株的脱色反应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刚果红、美蓝、孔雀绿及活性艳蓝K N 2R 的初始浓度分别小于200mg/L 、200mg/L 、150mg/L 及150mg/L 时,在pH7.5、温度35℃、接种量4%(V /V )条件下,接种菌株X S MR 脱色14h 对4种染料的脱色率均可达到98%以上。
通过对降解产物的紫外2可见光谱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菌株X S MR 能彻底降解染料。
菌株X S MR 对染料脱色的机理包括生物降解和菌株吸附两方面。
关键词 筛选 染料 生物降解 无色杆菌属 脱色中图分类号 Q932331收稿日期:2010201205 修回日期:20102042133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33电子信箱:si m eiru1016@ 随着染料和印染工业的迅猛发展,染料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
在染料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大约有10%~20%的染料随着废水排放出去,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1]。
染料从结构上可分为偶氮、蒽醌、杂环、三苯甲烷等,多是难以降解的芳香族化合物[2]。
光合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光合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摘要:从南湾水库大坝下层水域取水样获得一株光合细菌。
采用多种培养基分离方法分离出纯培养物。
进行了菌落形态学观察和亚显微观察。
于不同条件下培养后分别测定光密度和生长曲线。
实验证实分离到的菌种为沼泽红假单胞菌。
关键词:生长曲线;沼泽红假单胞菌;光合细菌The separation and culture and identified of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Abstract:A strain sample of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was got from the lower water in South Bay Reservoir. using a variety of separation methods to get pure cultures. It was cultured with various medium to culture the pure strains. Transmission election micrographs and microscope were observed of the strain. The optical density (OD) and the growth curve were measur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strain was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Keywords:Colony and cell; Growth curve;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Photosynthetic bacteria引言光合细菌由于碳、氮代谢途径和光合作用机制的独特性和其生理类群的多样性, 而被大量关注。
多年来, 光合细菌一直被作为研究光合作用以及生物固氮作用机理的重要材料。
真菌和细菌协同作用对染料的吸附与脱色降解-环境工程学报
频繁的废水中染料分子的真正降解探索有效的处理 ;'D7绿曲霉对印染废水的吸附脱色降解
途径$
染 浴 废 水 和 双 蒸 水 "对 照 #中 分 别 加 入 !*E
;7 材 料 与 方 法
;';7 材 7 料
"W\8#绿曲 霉 湿 菌 球!)In!!D*4\9./振 荡 吸 附! 不同时间 取 上 清 液!测 定 废 水 色 度+,]^+@]^D 变 化 !并 计 算 废 水 色 度 +,]^去 除 率 $
生%我们采用吸附有 染 料 分 子 的 菌 丝 球 与 脱 色 细 菌 菌丝球做吸附试验!同 时 向 培 养 液 中 接 种 细 胞 混 合
共培养促使染料分 子 的 脱 色 降 解!同 时 菌 丝 球 的 吸 细菌悬液 !9P!)In继续培养$
附能力得到再生 $ )!G*
;'@7 真 菌 和 细 菌 对 染 料 的 吸 附 脱 色 能 力 测 定
以 A^<斜面 培 养 基 上 的 霉 菌 制 成 不 同 种 孢 子
些研究者曾对吸附染料分子的吸附剂用酸+碱+有机 悬液!充 分 混 匀 打 散 后 接 种 改 良 A^< 培 养 基!
溶剂 等 )!!!!)* 进 行 洗 脱 以 收 集 染 料!并 使 吸 附 剂 再 )In!!D*4\9./振荡 培 养 )R!用 不 锈 钢 网 过 滤 出
8-9:%&3'7 RO01%Q.%1%4=:.%/5/RR0S%&%4.f5:.%/%63/;315/RQ5S:04.39%1O/04;.19
""织 物 印 染 有 退 浆+煮 练+漂 白+丝 光+染 色+印 花 等多个工序!各 工 序 排 出 的 废 水 性 质 差 异 很 大!染 色 +印 花 工 序 排 放 的 高 色 度 染 浴 废 水 !含 有 大 量 有 毒 难 生 物 降 解 的 染 料 分 子 !且 染 料 种 类 变 化 频 繁 !常 规 物化处理中的微生物很难对不断变化的染料分子进 行 有 效 脱 色 降 解 !处 理 后 废 水 色 度 偏 高 !没 有 得 到 脱
一株高效染料脱色菌的筛选和脱色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株高效染料脱色菌的筛选和脱色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一株高效染料脱色菌的筛选和脱色研究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高,染料的生产和使用量逐年增加。
染料工业所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高浓度染料及其降解产物,极大地危害了环境及人类的健康。
因此,染料废水的处理问题备受关注。
目前,常规处理方法如生化法、化学法等虽然有较好的脱色效果,但存在操作成本较高、处理时间长等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新的高效脱色菌对染料废水进行处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筛选并分离出一株高效染料脱色菌,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以及鉴定其生理生化特性,探究其对染料的脱色机制。
具体步骤如下:1、寻找特殊菌株。
在染料污染环境下寻找到特殊的脱色性微生物。
2、分离与鉴定。
对上述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鉴定。
3、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对此微生物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以了解其对染料废水的适应程度以及脱色机理。
4、脱色效率评价。
采用常规的脱色效率评价方法,探究该微生物的脱色效率。
三、预期成果1、筛选出一株高效染料脱色菌,并分离纯化出纯培养物。
2、鉴定其生理生化特性,探究其对染料的脱色机制。
3、评估该菌株的脱色效率,并与常规处理方法进行对比。
四、研究意义与应用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寻找出一种新的高效染料脱色菌,解决染料废水处理的难点问题。
研究结果可用于染料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及相关污染治理工作。
同时,该菌株的筛选及鉴定过程,也有助于微生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一种筛选染料脱色真菌的新方法——脱色圈法
A w e h d t l c i e Ne M t o o See tng Dy -de o o ii g Ba t ra - c l rz n c e i -De o o i i r l c l r zng Ci ce
W EI o y n ’ Ba - a g,HE L n — e , o g z GONG — i L i-ln 。 Siq。 I n o g , J
gr )蛋 白核 小 球 藻 (hoel yeods)真 菌 ai 、 s C l l p rnioa , r a 中的黄 孢 原 毛平 革 菌 (P aeoheecrssoi hnrcat hyop r — u ) 5 n r 等[ 1 。为此 , 者设 计 了一种从 土壤 中分离 筛选 笔 印染 废水 处理 用微 生物 的新 方法— — 脱色 圈法 , 旨 在筛 选对 染料 有 明显脱 色 能力 的真菌 , 为处 理 印染
废水 提供参 考 。
到不 同程 度 的污染 , 造成 污染 加重 的主要 因素是工
业废 水 和生活 污水 的排放 , 污染 已经 成为 严重 的 水 社会 问题 f l _ 织 印染工 业是 现代 工业 中对 环境造 。纺 成严 重污染 的产业 之一 据不 完全统 计 , 织 印染 。 纺 业废 水排 放量 居全 国工业 行业 第 5位 , 废 水排 放 其
K e r s As egl sng rsri; oeB n a; eooain y wo d : riu ie ; t n rs e g ld c lrt p l a o
据 国 家环 保 总局 对 我 国水 环 境 污染 现 状 的 统 计 与调 查 , 国 的江 河 、 泊及 近海 流域 已普 遍受 我 湖
为指示染料的脱 色透 明圈法分离染料脱色菌的效果好 , 是一种简单 、 方便有效 的方法 。
光合细菌-活性污泥联合处理高盐染料废水的研究-
光合细菌-活性污泥联合处理高盐染料废水的研究*论文导读::光合细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
图1:“PSB+活性污泥”工艺流程(A)。
当高盐染料废水经过水解酸化后。
工艺A对CODCr 的去除率90.5%。
工艺A脱色率93.2%。
论文关键词:光合细菌,活性污泥,高盐染料废水,去除率,脱色率染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纺织、造纸、食品等工业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染料和印染工业的迅速发展,每年要向水体环境排放大量含染料的工业废水。
目前又朝着抗光解、抗氧化性强方向发展,这些成分不仅具有生物毒性还是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所以染料废水不仅成分复杂、COD高、色泽深、酸碱性强,而且含盐量高,使得生物降解更加难,以致于常规的生物处理法难以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
染料行业品种繁多,工艺复杂,一直是废水处理中的难题。
对于高盐染料废水处理技术主要有有物理法、化学法、电化学法、生化法。
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成本高,且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生物法因经济,不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被广泛的在处理高盐废水中广泛的应用。
光合细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是以小分子有机物为营养物质的光能异养菌,能够随着生长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代谢类型。
可直接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论文,且能耐受高氯离子浓度。
利用光合细菌处理染料废水和高盐有机废水已有一些报道[1-3],但是利用光合细菌处理高盐染料废水的报道相对较少。
本研究采用厌氧酸化,陶粒挂膜的耐盐光合细菌和组合填料挂膜的活性污泥联用工艺处理高盐染料废水,通过改变系统工艺顺序实现了对高盐染料废水难降解物质的高效去除和脱色。
1 实验材料和方法1.1光合细菌菌种采集城镇污水处理厂厌氧污泥,在高盐下富集、分离、纯化培养后论文格式范文。
按照《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8版第一部分光合细菌对比鉴定,认定该光合细菌以假单胞红螺菌科、紫色非硫细菌为主。
试验用光合细菌为利用红螺菌科培养基对原光合细菌,进行富集扩大培养7天后的菌液,菌体含量约为2.8X109个/mL。
光合细菌的分离及培养条件优化的开题报告
光合细菌的分离及培养条件优化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光合细菌是一类能够利用光能进行自养生长的微生物,具有较高的光敏感性和光耐受性,广泛分布于各种自然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环境修复能力,在生态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在分离光合细菌的过程中,需要优化培养条件,探索其生长规律及代谢特征,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支持。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优化光合细菌的分离与培养条件,探究其生长规律和代谢特征,为其应用领域的拓展和深入研究提供基础研究支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 光合细菌样品采集与处理。
在自然环境中选取不同样品,进行样品处理和分离步骤,通过传统和现代技术手段,获得纯种菌株。
2. 光合细菌培养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对分离得到的纯种菌株进行微生物学鉴定,确定其基础生理特性,选择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筛选,尝试研究其不同生长特性。
3. 光合细菌生长规律及代谢特征研究。
通过荧光显微镜、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分析工具,对光合细菌的生长规律和代谢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探究其光合作用、嗜热特性等生物学特性。
四、预期结果及意义
1. 本研究将通过对光合细菌的分离和培养条件的优化筛选,获得一系列高效稳定的光合细菌菌株,为潜在应用领域的优化探索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支持。
2. 本研究将研究光合细菌的生长规律和代谢特征,探究其光合作用、嗜热特性等生物学特性,为光合细菌在环境修复、微生物技术、生物能源等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菌种对孔雀绿染料的降解实验
2 实验方法
2.2.2活性污泥中菌种的分离纯化 活性污泥中菌种的分离纯化采用平板划线法。 1 在无菌操作台中,将平板倒置于酒精灯旁 ,左手拿出皿底 并尽量使平板垂直于桌面,有培养基一面向着酒精灯(这时皿 盖朝上,仍留在酒精灯旁),右手拿接种环在酒精灯上烧红之 2 后再挑取一环活性污泥伸入培养皿内,先在平板上轻轻划一 折线(切勿划破培养基),转动培养皿,并将接种环上残菌 烧掉,冷却后使接种环从第一次画的折线的末端开始做第二 次折线划线,同法做第三、第四次划线。划线完毕(如上图) 3 盖好皿盖,倒置于37℃恒温培养箱培养7天后观察结果。(实 验将三个平板用于活性污泥菌种的分离纯化,做好标签)
3 结果与讨论
3.1孔雀绿的标准曲线制定
孔雀绿浓度 (mg/L) 吸光度A 0 0 2.16 0.137 4.32 0.266 6.48 0.383 8.64 0.527 10.80 0.652 12.96 0.811 17.28 1.071 21.60 1.299
3 结果与讨论
3.2不同菌种对染料的降解实验
01
PART 01 PART 02 PART 03
实验设计方案与思路
实验方法 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论
PART 03
1 实验设计方案与思路
1.1 孔雀绿的标准曲线制定 1 1.2 活性污泥和土壤中菌种的分离纯化 1.3 单菌种的扩大培养 2 1.4 不同单菌种对染料的降解实验 1.5 对菌种进实验方法
2.1孔雀绿的标准曲线制定 配制浓度为216mg/L的孔雀绿标准溶液,在8支 1 50ml容量瓶中各加入该标准溶液0.50mL、1.00mL、 1.50mL、2.00mL、2.50mL、3.00mL、4.00mL和 5.00mL2 ,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紫外分光光度 计上于波长617nm处,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值 。利用所测得的标准系列的吸光度值对浓度作图, 3 绘制标准曲线。
光合细菌法和类Fenton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光合细菌法和类Fenton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染料废水的排放成为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染料废水对环境有着严重的污染影响,如影响水源质量、破坏水生态、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等。
因此,寻找一种高效、低成本、环保的废水处理方法是当今环保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将探讨光合细菌法和类Fenton法处理染料废水的可行性。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1. 探究光合细菌法和类Fenton法处理染料废水的原理和机制。
2. 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细菌法和类Fenton法处理染料废水的效果。
3. 对比两种方法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分析其优缺点。
三、研究方法1. 实验设备:a. 光合细菌法:搭建光生物反应器,利用LED光源提供能量。
b. 类Fenton法:配制含有过氧化氢和铁离子的反应液。
2. 实验流程:a. 光合细菌法处理染料废水:选取适宜的光照强度、反应时间和光合细菌种类,将染料废水注入光生物反应器,调整好反应条件后进行反应。
b. 类Fenton法处理染料废水:在含有过氧化氢和铁离子的反应液中加入染料废水,调整反应条件后进行反应。
c. 两种方法处理染料废水效果对比:对两种方法处理效果进行测试分析,分别考察染料去除率、COD去除率、TOC去除率等指标。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寻找一种低成本、高效、环保的染料废水处理方法,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水环境质量和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五、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用时一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文献调研和实验设备筹备。
2. 实验条件优化和光合细菌的筛选。
3. 进行光合细菌法处理染料废水的实验。
4. 进行类Fenton法处理染料废水的实验。
5.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6. 撰写论文。
实验二真菌形态的观察和微生物的纯化与
实验二染料脱色菌的分离、纯化和接种及真菌形态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原理;2、掌握常用的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方法;3、建立无菌操作的概念,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环节;4、掌握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
二、实验原理(一) 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原理从混杂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分离与纯化。
平板分离法普遍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其基本原理是选择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如营养成分、酸碱度、温度和氧等要求,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该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通常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成的集合体。
因此可通过挑取单菌落而获得一种纯培养。
获取单个菌落的方法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等技术完成。
值得指出的是,从微生物群体中经分离生长在平板上的单个菌落并不一定保证是纯培养。
因此,纯培养的确定除观察其菌落特征外,还要结合显微镜检测个体形态特征后才能确定,有些微生物的纯培养要经过一系列分离与纯化过程和多种特征鉴定才能得到。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它所含微生物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是极其丰富的。
因此土壤是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是发掘微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地,可以从中分离、纯化得到许多有价值的菌株。
(二) 菌种保藏的原理菌种保藏的方法很多。
其原理却大同小异,不外乎为优良菌株创造一个适合长期休眠的环境,即干燥、低温、缺乏氧气和养料等。
使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处于最低的状态,但又不至于死亡,从而达到保藏的目的。
依据不同的菌种或不同的需求,应该选用不同的保藏方法。
一般情况下,斜面保藏、半固体穿刺,甘油保存,脱脂牛奶保存,石蜡油封存和砂土管保藏法较为常用,也比较容易制作。
三、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镊子、酒精灯染色液、酵母、曲霉、青霉、固体斜面培养基四、实验步骤1、显微镜观察真菌形态用水浸片观察酵母,曲霉和青霉的孢子及产孢结构。
染料脱色菌XB-7的分离、筛选及其特性
将筛选出的菌株分别接人 p H值为 5 ,.,.,.,.,.,. .6 6 7 7 8 8 5 0 5 0 5 0 5的染料液体脱色培养基 中, 在 3 %,5 r n 6 10 / i震荡培养 1 , r a d 测脱色率。 结果如冈 1 结果表明, 。 该菌对孔雀石绿和活性艳红 X 3 一B
脱色活性 的菌株( 命名为 X 一 ) B 7, 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 B clsp, aiu s. l 并对 X 一 菌株 的特 B7
性进行 了研究。 结果表明, 其脱色效果受温度 、H值和供氧条件影响较大。孔雀石绿的 p 最佳脱色条件为 3 p 4c H=7 ,5 rn C, . 20 / i 震荡培养。 0 r a 活性艳红 x 3 一 B的最佳脱色条件为
MAY 2 0 .O 7
染料脱色菌 XB 7的分离、 - 筛选及其特性
余晨 兴 , 王生平 , 霍佳 生
(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福建 福州 300 ) 507
摘
要 :从福州祥坂污水 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分离筛选出若干株对孔雀石绿和活性艳红
x3 一 B具有脱色r4 作用的菌 株,  ̄ ̄ - 经复筛得到 l 株对孔雀石绿和活性艳红 x 3 一B具有较高
作者简介: 余晨兴( 7~ )男 . 1 3 , 福建漪 田人 . 9 讲师 . 硕士 . 从事环境生物技术教学 与研究 主要
维普资讯
-
2 ・
福 建 轻 纺
石绿的质量浓度为 10 g , 0m / 活性艳红 X 3 L . B的质量浓度为 lm /。 Og L
3 , H=65 密封 培养 。此外 , 菌对孑 雀石绿 浓度 的最 大耐受 极限 为 30m r, 活 2 p ., 该 L 0 gL对
光合细菌的分离、培养及应用
德 田 颐 贝 隆 公 司 中 避 巷代 理
籀
颐 贝 隆 电子 科 技
( 京 ) 有 限 公 司 北
・ 3 ・ 5
2 通 过 对 光 合 细 菌强 化 浓度 对 比实 验及 ( ) 图 3 的数 据 , 得 出 如下 结 论 : ) 可 同一 批次 的菌 种 , 添
表 2 金鱼死亡时水质指标
项目 自然体 强化 体
p 值 H 56 . 72 .
氨氮( g ) m/ L ≥1 . 5 <02 .
32 光合 细菌 强化 浓度 的对 比实 验 .. 2
图1
取p H值 6 、 氮 浓 度 0 m / . 氨 8 . g 9 L的 污 水 样 l0 m , O0 l等体积分装在两只矿泉水瓶中, 使用 同一 批菌种 ,# l瓶添加光合细菌发酵液 01m , 瓶添 . l# 2 l 加0 21 . m 。氨氮降解速率不同, ( ) 2 见 图3 。
步骤同富集培养 中的 3 、) , )4 步 再次富集培养 。
6 富集 培养光 合细菌 应注 意的 问题 :. 因 ) a 生长 子 溶液 为 限定 因子 , 如果不 添加 , 将导 致 富集培 养 .. 酵培 养 5发 缓 慢或 失 败 .. 一 次 富集培 养达 不 到效 果 , b如果 再 31 富集 培养 一次 。c横 向依 次加 入 ( 1 中试 剂 , . 表 ) 每 将 纯 化 的 lO 三角 瓶 培 养 液 摇 匀 , 入 已 Oml 倒
图2
添加一种试剂 , 必须待充分溶解后再添加下一个 灭 菌的2 0 l 5m 三角瓶 中, 添加无 菌培养基至瓶塞 .~ 厘 具塞 , 养 方 法 同标 题 2 培 富集 培 试 剂 。用 1%的碳 酸氢 钠调节 培养 基 p 0 H值在 下方 05 1 米 ,
真菌和细菌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及再生能力的研究
文章编号:025322468(2002)20620779205 中图分类号:X 788 文献标识码:A真菌和细菌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及再生能力的研究李蒙英,倪建国,洪法水,谢立群,孟祥勋 (苏州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科学系,苏州 215006)摘要:进行了真菌和细菌共培养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和吸附脱色能力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青霉菌G 21首先对偶氮染料S 2119、蒽醌染料艳紫K N 2B (C.I.Reactive violet 22)水溶液中染料进行快速吸附去除,菌丝对同种染料的吸附速度随菌丝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吸附染料的G 21菌丝在与细菌的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降解,脱色速度受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氮源浓度影响较大,从吸附速率和完全脱色时间综合评价,以葡萄糖浓度为5g ΠL 、酒石酸铵为20mm ol ΠL 的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对染料的吸附脱色效果最好,吸附在菌丝上的艳紫K N 2B 脱色后菌丝吸附脱色能力得到再生,菌丝对100mg ΠL 的艳紫K N 2B 染料水溶液可重复处理4次.青霉菌G 21对酸性染料废水处理3h ,色度去除率为75.9%,吸附染料的菌丝在与细菌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对试验所用染料废水,菌丝的处理能力获得1次再生.关键词:染料;生物吸附脱色;再生菌丝;真菌和细菌Adsorption and decolorization of dyes by fungus and bacterium ,and re 2generation of the adsorption and decolorization capacityLI M engying ,NI Jianguo ,H ONG Fashui ,XIE Liqun ,ME NG X iangxun (Department of Biology Science ,C ollege ofLife Science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215006)Abstract :Adsorption and decolorization of dyes by fungus and bacterium ,and regeneration of the adsorption and decolorization capacity ware investigated i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ungus ,P enicillium sp.G 21adsorbed and elim inated azo dye P olyS 2119T M and anthraquinone dye C.I.Reactive violet 22form solutions ,and the adsorption rat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glucose concentration in the liquid medium of mycelium.Decoloriaztion and degradation of the adsorbed dyes ware im plemented through co 2culturing dyes adsorpted mycelium with bacteri 2um ,and decolorization rate was in fluenced at certain extent by the concentration of glucose and nitrogen in medium.The liquid medium with 5g ΠL glucose and 20mm ol ΠL amm onium tartrate showed the best effect in mycelium adsorption and decolorzation to the dyes.The mycelium could be repeatedly used for four times to treat the dye solution with 100mg ΠL C.I.Reactive violet N 2R dye wastewater.75.9%of decolori 2zation and elim ination of dyeing 2waste water was obtained by treatment with P enicillium sp G 21for 3h.The dye 2adsorbed mycelium could be com pletely decolorized by coculturing with bacterium ,and could be regenerated to treat dye 2wastewater one m ore time.K eyw ords :dyes ;biosorption and decolorization ;regeneracy mycelium;fungus and bacterium收稿日期:2001211226;修订日期:2002201226基金项目:苏州市科委资助课题SSZ 0141作者简介:李蒙英(1963—),女,讲师由于真菌对染料的脱色降解具有广谱性,在处理成分复杂,染料变化频繁的染料废水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而倍受世界各国的关注.一些研究表明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Trametes ver sicolor 、Penicillium sp.等真菌在吸附、脱色染料的广谱性、矿化率、脱色速度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1—3].但真菌一般不能以染料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正常生长,从而会使其在染料废水处理中因补充碳源或能源使成本提高.我们曾报道了青霉菌Penicillium sp.对偶氮、蒽醌染料的吸附、脱色降解作用[3].但利用青霉菌和细菌共同作用对染料吸附、脱色及其吸附脱色能力的再生从而降低处理成本的研究国内外还未见报道.本文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碳、氮营养因子对青霉菌和细菌吸附及脱色降解染料的影响,以加快青霉菌对染第22卷第6期2002年11月环 境 科 学 学 报ACT A SCIE NTI AE CIRCUMST ANTI AEV ol.22,N o.6N ov.,2002087环 境 科 学 学 报22卷料的吸附去除和与细菌共培养时的脱色降解速度,促进青霉菌吸附脱色能力的再生,为真菌应用于染料废水处理,加快染料脱色降解速度,增加菌体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次数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指导.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染料:偶氮染料S2119(P oly S2119T M,最大吸收波长为472nm)购自Sigma公司,蒽醌染料艳紫K N2B(C.I.Reactive violet22,最大吸收波长为562nm),取自苏州某印染厂.酸性染料废水:采自苏州某印染厂,颜色为黑紫色,C OD值为1000—1500mgΠL,pH3.1.真菌:青霉菌G21(Peni2 cillium sp.B1,ATCC74414),取自美国模式菌种保藏中心.细菌:L21菌株(Enterobacter sp.)和L22菌株(P seudomonas sp.),从染料废水中分离、获得,并通过API分类系统鉴定到种.本实验以L21菌株和L22菌株的混合细菌悬液为接种物.1.2 培养基PDA培养基[4],葡萄糖浓度改为5gΠL,酒石酸铵20mm olΠL,pH5.8,葡萄糖含量对菌丝吸附脱色影响实验中葡萄糖浓度分别为0、2.5、5.0、10.0和20.0gΠL,含氮量对菌丝吸附脱色影响实验中酒石酸铵浓度分别为0、10、20、30和40mm olΠL.1.3 培养方法以斜面培养基上的青霉菌G21孢子制成孢子悬液,4层纱布过滤后接种液体培养基, 28℃,150rΠmin振荡培养3d,取出菌丝球做吸附实验,同时向培养液中加入1m L1×109—2×109个Πm L混合细菌悬液继续培养.1.4 菌丝对染料吸附脱色能力再生实验方法称取10g湿菌球放入100m L已灭菌的不同浓度染料水溶液中,28℃,150rΠmin振荡,12h 后取上层清液3000rΠmin离心15min,分光光度法测定染料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值,计算染料残留量,同时从染料水溶液中取出吸附染料的菌丝球放回加入细菌的原培养液中,观察菌丝球颜色变化,当菌丝球上颜色完全褪去,重新变成白色时即认为染料完全脱色,随后将菌丝球放入初始浓度与前次相同的染料水中,重复上述吸附脱色实验,观察、测定菌丝吸附脱色能力再生情况.1.5 菌丝对染料废水的处理称取200g湿菌球放入2000m L染料废水中,常温(25℃)下曝气,处理过程中以重铬酸钾法[5]定时测定水样C OD值,日立U23000分光光度计扫描10倍稀释水样在200—700nm的吸收光谱,根据光谱图比较废水在较大吸收波长504nm处吸光度值(A)的变化,计算色度去除504率.3h后取出吸附染料的菌丝球放回加入细菌的原培养液中,目测菌丝球上的染料完全脱色后,取出吸附能力得到再生的菌丝球放入新的染料废水中,再次测定水样C OD值和吸光度值变化.由于从培养基中取出的菌丝球放入废水中会带入一部分有机物,废水吸附试验的同时进行对照试验,取20g湿菌球放入200m L蒸馏水中,以相同处理方式测定蒸馏水的C OD值(C OD对照)变化,菌丝对染料的C OD去除率(%)=(C OD原废水-C OD水样ΠC OD原废水)×100%.2 结果与讨论2.1 营养因子对青霉菌和细菌吸附及脱色降解染料的影响图1 葡萄糖对菌丝吸附去除染料的影响F ig.1 E ffect of glucose on ads orption and elim ination of dyes by m ycelium of P enicilium s p.2.1.1 葡萄糖含量对菌丝吸附、脱色的影响 由图1可见,在不同葡萄糖浓度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对染料的吸附去除效果不同,无葡萄糖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对染料的吸附去除效果最差,而含葡萄糖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球对染料水溶液处理20h ,去除率都在95158%以上.从一定量菌丝吸附染料速率看,5g ΠL 以上葡萄糖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球对两种染料的吸附速率均较快.将在染料水中吸附20h 后的菌丝球放回加入混合细菌的原培养液,菌丝上的染料吸附牢固,只有极少量染料进入培养液,培养其间菌丝和培养液中染料逐步脱色,从表1可知葡萄糖浓度高或低,均使完全脱色时间延长,从吸附速率和完全脱色时间综合评价,以5g ΠL 葡萄糖浓度的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对染料的吸咐脱色效果最好,以下试验所用培养基葡萄糖浓度均采用5g ΠL.表1 菌丝上染料在不同葡萄糖浓度培养基中的完全脱色时间(h)T able 1 T ime (h )needed for com plete decolorizationof dyes abs orbed on mycelium in mediumwith different glucose concentrations 葡萄糖浓度,g ΠL0 2.5 5.010.020.0S 211948483696148艳紫K N 2B4824812722.1.2 含氮量对菌丝吸附脱色的影响 本试验采用酒石酸铵作为G 21菌株的主要氮源.菌丝球在S 2119和艳紫K N 2B 染料水溶液中吸附10h 后,染料去除率见表2,由实验结果可知,菌丝对同种染料的吸附去除作用受氮源浓度影响不大.将在染料水溶液中吸附20h 的菌丝球放回加入细菌的原培养液后,染料完全脱色时 表2 不同氮源浓度培养基中的菌丝吸附10h 染料去除率(%)T able 2 Rem oval rate of dyes by mycelium abs orbed for10hours in medium with different N concentrations酒石酸铵浓度,mm ol ΠL010203040S 211995.9894.3095.9696.0095.78艳紫K N 2B98.4798.8099.2099.0899.13表3 菌丝上染料在不同氮源浓度培养基中的完全脱色时间(h)T able 3 T ime (h )needed for com plete decolorizationof dyes abs orbedon mycelium in medium with different N concentrations酒石酸铵浓度,mm ol ΠL010203040S 211912096386060艳紫K N 2B962481236间见表3.由表3可知,菌丝上染料的脱色受氮源浓度影响较大,吸附了S 2119和艳紫K N 2B 的菌丝都以在酒石酸铵浓度为20mm ol 的培养基中脱色最快,由于培养基中经历了3d G 21真菌的生长,1d 混合细菌的生长,推测在加入染料的第4d 培养基中氮源消耗较大.J.S wamy 的实验发现T .ver sicolor zai 在有葡萄糖(>0.13g ΠL )和低N 浓度(0.086g ΠL NH +4)条件下可保持快速脱色[6],P .chrysosporium 中起染料脱色作用的木素过氧化物酶(LiP )和锰过氧化物酶(MnP )的产生也与碳、氮浓度有关[7,8],限N (<2.4mm ol )或限C (<0.01mm ol )有利于染料脱色,本实验中青霉菌G 21和L 21、L 22细菌对染料的脱色速度亦与碳、氮浓度有密切关系,但碳、氮浓度分别在什么浓度范围时可对染料快速脱色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以下试验所用培养基酒石酸铵浓度均采用20mm ol ΠL.1876期李蒙英等:真菌和细菌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及再生能力的研究2.2 菌丝吸附能力的再生G 21菌丝对100、200、400、600和800mg ΠL 艳紫K N 2B 水溶液吸附12h 后的染料残留浓度、放回原培养液后染料完全脱色时间及吸咐脱色能力再生情况见表4.用于处理100mg ΠL 染料水溶液的G 21菌丝球吸附、脱色再生次数可达4次,在第1、2和3次吸附时,对染料的去除率分别达98.1%、93.0%和89.3%,完全脱色时间均在12h 左右,第3次完全脱色后的菌丝球开始松散,无韧性,较难从培养液中全部取出,用于第4次吸附的菌丝球量减少,但染料去除率仍达66.7%,菌球对吸附染料第4次脱色后,菌球松散,不能再用.菌丝对400mg ΠL 以上染料水溶液的吸附、脱色,尽管再生次数少,但由于每次吸附量较大,累计吸附、脱色染料的总量与100mg ΠL 和200mg ΠL 的相近.表4 菌丝及再生菌丝对艳紫KN 2B 的吸附脱色T able 4 Ads orption and decolourization of C.I.Reactive violet 22by mycelium and regenerated mycelium初始浓度,mg ΠL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残留浓度,mg ΠL 完全脱色时间,h残留浓度,mg ΠL 完全脱色时间,h残留浓度,mg ΠL 完全脱色时间,h残留浓度,mg ΠL 完全脱色时间,h1001.898 6.96810.691233.332420065.692468.3824122.0948400229.9024242.6596600411.2730466.67120800581.3730685.29120 J.S wamy 等研究了真菌T .ver sicolor 对染料的连续脱色[6],以探索真菌脱色能力的持久性,培养液中真菌可在第3—15d 内对连续加入至20—60mg ΠL 的同一种或不同种或混合染料图2 原染料废水和经G 21菌丝处理1、2和3h 的染料废水的光谱图Fig.2 S pectrogram of original dve 2wastewater and the wastewater treated by mvcelium for 1,2,3h脱色.李慧蓉等研究了白腐真菌的固定化脱色[9],通过真菌的固定化探索真菌脱色染料的工业化应用,生长固定在维尼纶纤维上的白腐真菌P .chrysosporium 对100mg ΠL 比布列希猩红第5天的脱色率达97.2%,整个脱色过程均在培养液中进行.本实验中青霉菌G 21通过菌丝再生,对染料的脱色能力可维持8d 左右,但由于实验中G 21菌丝首先用于对染料水中染料的吸附,使染料水中染料被迅速抽提出来,减少了水体中的染料含量,吸附染料的菌丝则在培养液中与细菌共同完成对染料的脱色降解,因为青霉菌对染料的吸附和脱色不是在培养液这一单一体系中进行,这种脱色方式较有可能使真菌对大水量染料废水进行处理.2.3 菌丝对染料废水的处理从图2看出不同水样在226、312、504和622nm 处各有一吸收峰,其中以504nm 处吸收值最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染料废水各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值均下降,以504nm 处吸光值的变化计算菌丝对染料废水色度去除率,由表5可知菌丝第1次对染料废水处理3h 色度去除率达7519%,吸附染料的菌丝放回原培养液后第3d 染料完全脱色,脱色能力得到再生的菌丝第2次对染料废水处理3h 色度去除率为6813%,吸287环 境 科 学 学 报22卷附染料的菌丝放回原培养液后脱色时间延长,第10d 菌丝和培养液中仍有少量染料没有脱色,菌丝球开始松散失去再生能力.两次处理,菌丝在3h 内均可通过吸附作用从废水中去除大部分染料,但处理后废水C OD 值仍偏高,从对照试验发现菌丝球带入一部分有机物到废水中,不同处理时间水样的C OD 中包含一部分由菌丝球带入的有机物,从而增加了废水中的C OD ,虽然处理后水样的C OD 值不够理想,但废水的性质已发生改变,废水中不易生物降解的染料大分子被菌丝吸附去除,增加了一部分由G 21菌丝带入的有机物,从而增强了废水的可生化程度,这就为废水的深度处理带来了方便.吸附到菌丝上的染料在与细菌共培养中被脱色,实现了微生物对复杂有机大分子物质的生物降解.表5 菌丝和再生菌丝对染料废水的处理T able 5 T reatment of dye wastewater by mycelium and regenerated mycelium第1次第2次原废水1h 2h 3h原废水1h 2h 3h A 5040.6730.2490.1850.1620.6210.2750.2150.197色度去除率,%63.072.575.955.765.468.3COD 水样,mg ・L -11015585.3486.1466.31018675.1601.1585.3COD 对照,mg ・L -1248.0297.6317.0COD 去除率,%42.352.154.133.740.142.53 结论青霉菌G 21可对偶氮染料S 2119、蒽醌染料艳紫K N 2B 水溶液中染料快速吸附去除,吸附染料的菌丝在与细菌的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降解.菌丝对同种染料的吸附速度随菌丝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而脱色速度则以在葡萄糖含量较低的培养液中为快,完成脱色的菌丝吸附脱色能力得到再生,菌丝对100mg ΠL 的艳紫K N 2B 染料水溶液可重复处理4次,菌丝的再生为真菌对染料废水的低成本处理探索了新的途径.青霉菌G 21菌丝和再生菌丝对酸性染料废水处理1—3h ,色度去除率可达55.7—75.9%,废水中大部分不易生物降解的染料大分子被菌丝吸附去除,并在与细菌的共培养中被脱色降解,实现了微生物对复杂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参考文献:[1] S wamy J ,et al .The evaluation of white rot fungi in the decoloration of textile dyes[J ].Enzyme and M icro T ech ,1999,24:130—137[2] W ang Y X ,et al .Ads orption and degradation of synthetic dyes on the mycelium of T rametes versicolor[J ].W at sci T ech ,1998,38(4):233—238[3] 李蒙英等.青霉菌(Penicillium sp.)对三种活性染料的吸附和降解[J ].中国环境科学,2001,21(5):447—451[4] 张纪忠,编.微生物分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364[5] 电力科学研究院.火力发电厂水汽实验方法[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84.167—171[6] S wamy J ,et al .E ffects of glucose and NH +4concentrations on sequential dye decoloration by Trametes versicolor [J ].Enzyme and M icro T ech ,1999,25:278—284[7] M eyser P ,et al .Ligninolytic enzyme system of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Syntheszed in the absence of lingnin in response to ni 2trogen starvation[J ].J bacteriol ,1978,135(3):790—797[8] Farrel R L ,et al .Physical and peroxidase is oenzymes from Phanerochaete chrys osporium[J ].Enzyme and M icro T ech ,1989,11:322—328[9] 李慧蓉,等.黄孢原毛平革菌细胞固定化技术的比较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01,14(1):41—443876期李蒙英等:真菌和细菌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及再生能力的研究。
广谱染料脱色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脱色特性初探
快速拉动了国内染料消费 的增长. 染料工业生产的
各 类染 料 、 光增 白剂 及有 机 颜 料 等 广 泛应 用 于 纺 荧
料的有氧降解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试 验 以偶 氮 、 醌 、 环 、 苯 甲烷 不 同结 构 蒽 杂 三 类 型 的 4种合 成染 料 为筛 选 底 物 , 印染 厂 排 出 的 从 废 水 中分 离 出多株 对不 同结 构类 型 的染 料具 有脱 色 作 用 的细菌 . 进一 步对 这些菌 株进 行生 理生化 鉴 定 ,
染 料从 结构 上 可分 为 偶 氮 、 醌 、 环 、 苯 甲 蒽 杂 三 烷等 , 多是 难 以降 解 的芳 香 族 化合 物 J 目前 印 染 . 废 水 的处理 方 法 主 要 有 化 学 混 凝 法 、 化 法 、 附 氧 吸
法、 内电解法、 物絮凝 、 生 生物 吸附等 , J 而生 物降
中 图分类 号 :58 Q Q3; 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0 — 3 (02 0- 8- 1 1 37 21 )2 09 7 0 5 0 - 0
进 入新 世纪后 , 中国纺织 和 印染等 行业 的发展 ,
生 长 、 以不 同结 构 的染 料 为 唯 一 碳 源 的细 菌 涂料、 油墨等各个领域. 在
发 展经 济便 利生 活 的 同时 也 造成 了环 境 污染 , 大 其 量 排放 的废水 , 不仅 C D、 O 盐度 和 酸 度 高 , 而且 色 度
结晶紫高效脱色菌株的筛选、鉴定与脱色特性
结晶紫高效脱色菌株的筛选、鉴定与脱色特性都林娜;叶曙光;李刚;裘波音;泮琇;陈文华【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09【摘要】结晶紫是一类难以降解且对许多生物都具有致癌致畸性的三苯甲烷类染料,筛选能够高效脱色结晶紫的菌株对修复受污染水体具有重要意义。
从浙江温州分离筛选到1株结晶紫高效降解菌株 CV -b,系统地研究了各操作因素对该菌株脱色结晶紫的影响。
经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属于肠杆菌属(Enterabacter sp.)。
当 pH值在3.0~10.0之间时,培养24 h 以后,该菌株对50 mg/L 结晶紫的脱色率均在50%以上;脱色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5~35℃;多数供试碳源对脱色有显著促进效应,而多数供试氮源则对脱色无显著影响;供试金属离子中,Cu2+、Fe3+和 Zn2+对脱色有显著的促进效应。
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结晶紫的脱色与对数模型拟合度较高(r2=0.9427)。
经脱色前后的全波长扫描分析显示,菌株 CV -b 对结晶紫的脱色是由生物降解引起的。
总体而言,菌株CV -b 在结晶紫脱色中的实际应用潜能较大。
【总页数】4页(P378-380,381)【作者】都林娜;叶曙光;李刚;裘波音;泮琇;陈文华【作者单位】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温州 325006;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温州 325006;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温州 325006;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温州325006;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温州 325006;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温州325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Q939.9【相关文献】1.一株结晶紫脱色菌的分离鉴定及脱色性能初步研究 [J], 杨云胧;牛秋红2.茜素绿染料脱色菌株的筛选、鉴定及脱色研究 [J], 石旭;陈栋梁;彭其安3.结晶紫脱色菌ZTS-1的分离鉴定及脱色性能研究 [J], 唐豪;陈荣清;刘虹杉;吴丽娜;齐思博;阎春兰4.活性橙染料脱色菌株的筛选、鉴定及脱色研究 [J], 朱进风;赵晖;彭其安5.活性橙染料脱色菌株的筛选、鉴定及脱色研究 [J], 朱进风;赵晖;彭其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株染料高效脱色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 / \ 一
() 1 废水的生化降解实验 。活性 污泥 取 自 图1 BT 金 F装置示意图 A 华县双 宏化工 有限公司 ,污泥经过间歇 性驯化培养三周后 , 加至反 投 应器 中接种挂 膜。由于连续式一边进水一边出水试验需要较 大水量 , 因此本试验采用间歇式进水进行废水生化降解小试试验 。 ( ) 2 污泥 的驯化 。取曝气池 原废水 ,加入适 量营养液傲补充碳 源 ,定期更换反应器 上清 液并逐步增 加原废水浓 度 , 常温下驯化培养 2 3 ,并注意观 察溶液颜色 的变化 。通过对污泥 的驯化培养 ,使污 —周 泥中以染料为营养源 的细菌 大量繁殖 ,对染料不适应 的微生物加 以淘
1g 0 ,牛 肉膏 3 ,氯 化钠 5 ,琼 ] 1- 0 ,水 10 m g g ] 52g ]  ̄ 0 0 L,p 7 - ., H.7 0 2 112 菌2 ̄  ̄。⑧ 染料培 养基 :蛋白胨 1g 22灭 o e 0 ,牛肉膏3 ,N C5 , g al g 染料5 mg , l 0mL p 7 — .,1 1 0 / 水 O0 , H . 7 L 0 2 2 ℃灭 菌2 r n 0 i。 a
填料大小 :aaa 1 c 1 c 1 c ( **= . m*. m*. m 原来填 3 3 3 料的1 6, 加量 :3%。 / )投 1 0
。 . 抖立方体边长。
,
}{ ff
- l _一
一。
- - : 池体直径 ;H 有效水深;T 水温 ;r填 .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验 . 4实 方法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曝 气 生 物 流 化 床 (BF ) 脱 色 菌 A T 生物 降 解
近2年来 ,随着合成纤维 的大量发展 , 机染 料得到了极其广泛 o 有 的应 用。染 料类型和应 用范 围 日益 扩大 ,产 量和 品种发展 迅速 。近 l年来 ,我国的染料化学工业发展很快 ,已经 能够 生产l个 大类的染 O 1 料 ,使得在工业废水当中 ,来 自印染和纺织工业 的染料废 水成为最难 处理的废水之一 ,这是因为染料是一种合成 的、含有复杂 的芳环类 结 构的化合物 ,很难被 生物 降解 。 染料废水对环境有很 大影响。在染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 中,大 约 有1%一0 0 2%的染料 以含染 料废水的形式 , 放于环境 中 排 。染料废水 中含 有多种 具有生物 毒性或 三致性 能的有机物 ,难以采用常规处理方 法进 行治理 ,尤其是 废水 中残存的染料 组分即使浓度很低 ,排入水体 也会造 成水体透光率 降低 , 导致 水体生态 系统 的破坏 ,由此造成不可 计量 的生态 及经 济损失 。据报 道 ,8% 9%的癌症 与环 境 因子有 0 一0 关 ,而 已发现的致癌物 中绝大多数是有 毒有机化合 物 。因此 ,印染 废水 的脱色和 回用成为一个关系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重要课题 。 处理印染废水常用的方法有物化法和生物 法。采用物化处理比较 有效 ,但处 理费用 高 ,且会 产生大 量难处理 的污 泥 ,形 成二次 污染 等 。而 采用生物氧化 法处理印染 废水 ,合格 率不足 6% 0“ 。本实验 生 物法采用曝气生物流化床 ( B T) A F 处理印染废水 。 曝 气生 物流 化 池是 三 相生 物 流化 床 的 一种 ,曝气 生 物流 化 池 A F ( e f n i oi l l d ak处理 工艺是微生 物 、酶与载体 自 B T A r o o g a Fu n ) a B l c iT i 固定化技术的好氧 生物反应器。采用了合成高分子载体 固定化微生物 技术 ,该载体具有 大孔网状 以及优 良的机械强度和化学性能 , 持水 量 是载体质量的2倍 ,空隙率为9%。载体 的比表 面积与常规的生物技 5 6 术相比大许多 , 以获得 高得多的生物量 ,废水基质的降解速度快 , 可 停 留时问短 。在工 艺处理 中 , 维持 了生 物的多样性 ,好氧菌 、兼性菌
一株脱氮光合细菌的分离、筛选及性能研究
目录1 绪论 (1)1.1 光合细菌概述 (1)1.2 光合细菌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3)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5)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 (6)2.2 主要实验仪器 (8)2.3 方法 (8)3 结果分析 (11)3.1 光合细菌的富集 (11)3.2 光合细菌的分离 (12)3.3脱氮光合细菌的筛选 (12)3.4 SY②-7光合细菌形态特征观察 (16)4 讨论 (18)结论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1 绪论1.1 光合细菌概述光合细菌 ( PSB)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比较古老并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 属于水圈微生物的一种,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几乎遍布于土壤、泥炭、沼泽、淡水、海水、水生植物根系,甚至在90℃的温泉、冰天雪地的南极海岸、以及含30%盐的水体中也能找到它的踪迹,它是地球上物质和能量循环中不可缺少的一大类群微生物。
因其细胞内具有细菌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常使用光合细菌自下而上的水体或固体呈现出红色。
PSB是生命演化中的过渡类型, 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代谢类型极为多样, 有光能自养、异养和混养多种营养生长方式, 具有光合、固碳、降解大分子有机物、固氮、脱氮、硝化、反硝化、硫化物、氧化等代谢方式,在养殖用水、有机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中显示出其强有力的优势[1]。
1.1.1 光合细菌的分类根据在光合作用中是否产生氧气,可将光合细菌分为产氧光合细菌和不产氧光合细菌两大类。
其中蓝细菌为产氧光合细菌的代表;不产氧光合细菌主要包括外硫红螺菌科、着色菌科、绿色硫细菌、紫色非硫细菌、多细胞丝状绿细菌、螺旋杆菌科、含细菌叶绿素的专性好氧菌等7大类群50个属[2]。
1.1.2 光合细菌的形态学特征光合细菌都是革兰氏阴性菌, 其形态多样,有球状、杆状、螺旋状、弧状、卵状、环状、半环状、丝状, 也可以随着培养条件、生长阶段以及菌种的不同变为链状、锯齿状、格子状、网球状等;球状细胞的直径一般为0.3-0.6 μm, 杆状为0.5-1.0 μm×0.9-2.0 μm,螺旋状细胞通常为0.7-1.0 μm ×3-5 μm;在运动方面有通过鞭毛运动的, 有滑行运动的,或者不运动的;主要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少数为出芽生殖;一般没有形成芽孢的能力[3]。
光合细菌的分离与特性研究
光合细菌的分离与特性研究摘要:从华南农业大学水田土壤中经过富集培养和分离筛选,得到 4 株光合细菌,编号为B1~B4。
采用不同培养条件对菌株进行了菌株生长和色素合成情况的观察检测,结果表明,以 3 000 lx 为最优生长光照强度,以厌氧+光照为促进光合色素合成的最佳组合条件。
通过对菌株 B2 的菌落形态、培养特征、菌体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初步鉴定其为胶状红长命菌(Rubrivivax gelatinosus),该菌株发酵液对茄子、辣椒的促生作用已初有效果。
关键词:光合细菌;分离;色素合成;生理生化特性Isol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study on photosynthetic bacteriasAbstract: Four strains of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numbered from B1 to B4 were isolated from the paddy soil of South China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rough enrichment culture, isolation and screening. Condition of the growth and pigment synthesis was observed,which showed 3000 lx was the optimum light intensity for growth and anaerobic condition with light had greatest impact on pigmentsynthesis. By enrichment and purification, colonial morphology, culture characteristic and thallus morphology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train B2 was identified to be Rubrivivax gelatinosus. Contrast with compound fertilizer,there was an early effect in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eggplant and chili by fertilizing fermentation liquor of strain B2.Key words: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isolation; pigment synthesi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PSB)是地球上最早出现、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1],包括产氧光合细菌(蓝细菌等)和不产氧光合细菌(红螺菌等),是一类具有相同功能———光合作用的混合菌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 不 同 p 碳 源和 氮源 的条件 下对 5种 染料 的脱 色效 果进 行 了研 究. H、 结果 表 明 , 菌株 HI 菌 落呈 鲜红 色, 圆
形 、 滑 、 润 、 突 起 、 缘 整 齐 , 径 0 5 2 0mm ; 体 呈 螺 旋 状 , 根 极 生 鞭 毛 , 兰 氏 染 色 为 阴 性 , 光 湿 稍 边 直 . ~ . 个 单 革 含
e f c so h t a n H L o e o o rz to ff ed e n e i e e tc n ii n u h a h h ie o H , f e t f e s r i n d c l u ia i n o i y s u d rd f r n o d to ss c st ec o c fP t v f
a tv i u r a d d r c l n o e o o ia i n o t l s e ily f r t e t e t n fa i t t i 4 h c i e l o n ie t Hu a fd c l rz t p i q o ma ,e p c a l o h r a me t o b l y wi n 2 i h
r ls a d,sng e e t e l r l g lum , g a ’ t i n o g tve,c nt i c e i hl r phy la a— h pe i l x r me y bo n fa e l r m S s ani g f r ne a i o an ba t ra c o o l— f ho os nt ss or p t y he i .A n he d c o i biiy we e d t r i d on t i e t p s o ye ,i l i g on t d t e ol rng a lt r e e m ne he fv y e fd ncud n he
有 细菌 叶绿素 a 可进 行 光合作 用. 活性 艳 红和 直接 胡 兰 的脱 色效 果显 著 , 别是 对直接 胡 兰在 2 内脱 , 对 特 4h
色率 达到 1 0 菌株 HL在 中性环 境 下 , 别 以 葡 萄糖 和 氯化 铵 作 为 脱 色培 养 基 的碳 源 和 氮源 时, 直接 0 %. 分 对
Ab t a t n or e O e a e t i o c lte t n f d e t f s e t r ta n H L f p t — s r c :I d r t nh nc he b ol gia r a me t o y s u f wa t wa e ,a s r i o ho o s nt tc b c e i wih hi h fii n y y he i a t ra t g e fce c on t d e e o o i biiy he y d c l rng a l we e s pa a e nd a l e . The t r e r t d a nayz d
L Y nqn C A G Y npn , I h nqn , H NH nx , A G Xa —a g I a — i, H N a - i L u— i C E a —i K N inj n g C g i
( l g fLi ce c s Co l e o f S in e ,He e Un v r iy e e bi i e st ,B o i g 0 1 0 a d n 7 0 2,Ch n ) ia
胡 兰的脱 色率和 降解 率分 另达 到 1 0 和 9 . 7 . 1 】 0 86%
关键 词 : 合 细菌 ; 光 印染 废水 ; 色率 ; 脱 降解 率
中 图 分 类 号 : 3 . Q9 9 9 文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1 6 (0 2 0 10 5 5 2 1 ) 4—0 9 —0 39 7
c r n s ur e a t o e ou c r t i d Re ulss o d t tt t a n H L o o sbrg e a bo o c nd nir g n s r e we e s ud e . s t h we ha he s r i c l ny wa i htr d,
cr u a ,mo s ,s o h,s i h l r t b r n ,e g i y i me e . — 2 0 mm ,i d v d a s u p — ic l r it mo t l ty p o u e a t d e td ,d a t r 0 5 g . n i i u l s me s i a
染 料 高 效 脱 色 光 合 细菌 的分 离 Nhomakorabea分 析
李彦 芹 , 昌艳 萍 , 春 青 , 李 陈涵 , 现 江 茜 康
( 北 大学 生命 科 学 学 院 , 北 保 定 河 河
0 0 71 02)
摘 要 : 为增 强染料 废 水的 生物 处理 , 印 染厂 的 污 泥 中分 离 筛选 出 1株 高 效 脱 色光合 细茵 H . 其 从 L对
S p r to n n l ss o 0 0 y h tc b c e i e a a i n a d a a y i f ph t s nt e i a t r a o g f i i nc e o o i a i n fhi h e f c e y d c l rz to
2 2 01
河 北大 学 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 u n lo b iUnv r iy ( t r l ce c d t n o r a fHe e ie st Na u a in eE ii ) S o
2 2 O1
第 3 2卷
第 4期
Vo . 2 No 4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