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精品1
历史七下课本目录
历史七年级下册目录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1、隋的统一(2)(1)想一想,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3)(2)隋疆域图(3)2、贯通南北的动脉(大运河)(4)(1)隋大运河示意图(5)(2)想一想,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6)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唐王朝的建立(8)2、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8)3、贞观新政(10)(1)列表概括“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12)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1、女皇武则天(13)(1)议一议,反对和支持武则天的都是些什么人?(13)2、开元盛世(15)3、社会经浊繁荣(15)(1)唐疆域图(17)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1、科举制度焕发的活力(20)(1)想一想,科举主要科目有哪些?重在考查哪些能力?(20)2、衣食住行时尚(21)3、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23)(1)想一想鲁迅为什么把昭陵上“刻有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鸵鸟”当作唐代豪迈宏放的象征?(23)(2)说说唐朝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25)第5课“和同为一家”1、“天可汗”(26)(1)想一想,唐太宗为什么能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26)2、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27)(1)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27)3、点苍山会盟(29)(1)材料阅读,魏征指出的“中国既安,远人自服”对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有什么影响?“耀兵振武,慑服四夷”与“偃革兴文,布德施惠”有什么不同?(31)(2)自我测评,说一说“天可汗”的含义?(31)谈谈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意义?(31)第6课开放与交流1、遣唐使与鉴真东渡(32)(1)鉴真东渡示意图(34)(2)玄藏西行路线图(35)2、国际性大都会长安(36)(1)材料阅读,根据玄藏记录的这一幕情景,想一想玄藏西行途中的艰难程度(39)(2)自我测评,说一说遣唐使是怎么回事?(39)鉴真东渡与玄藏西行是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史上两件大事,请填写下表,对比事件的异同(39)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1、雕版印刷(40)2、火药(41)(1)想一想,唐末用于军事上的火箭与现在航天发射的火箭有何异同。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选择题:
1、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措施中其共同点是()。
A.抗击突厥B.提升有军功的士兵地位
C.创自荐为官的制度D.重用人才
2、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抗击突厥B.提升有军功的士兵地位
C.创自荐为官的制度D.重用人才
材料解析: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王谠《唐语林》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除了“开元盛世”,唐朝前期还出现了哪些盛世、治世局面?
课
题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授课
时间
授课
教师
学习目标
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学习重点:
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学习难点:
理解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有效统治与社会经济繁荣的相互关系。
自学提纲:
1、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2、通过对以上基本史实的了解,学习收集课本中有关说明“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这一观点的材料的方法,培养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学法指导:
通过对武则天图像的观察及描述和阅读课文,了解武则天的基本史实;通过课文中《唐语林》中记载一段有关唐玄宗统治史料,了解“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通过收集课本中有关说明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史料,学习收集有效信息进行验证史料的方法,明白任何一个史实都要有支撑点的道理。
初一历史对外友好往来试题
初一历史对外友好往来试题1.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材料二: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图1和图2分别是谁?(2分)列举他们的对外活动。
(4分) 答:(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分)答:(3)从唐朝的对外关系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迪?(2分)答:【答案】(1)鉴真和玄奘;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2)特点:具有双向性:一方面。
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天竺等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唐朝也在频繁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成为一个开放的国家,进一步促进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
(3)一个国家只有经济文化先进发达,才能对国外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及仰慕;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有所得益,有所进步;国家和民族不论强弱,均有所长;一个国家只有积极开放,虚心学习,才能充分吸取别人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相关内容。
材料一歌颂的是鉴真东渡的历史功绩,图一是鉴真的坐像,图二是玄奘。
两人的对外活动分别是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促进了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玄奘西行天竺取经,成为中印友好交流的使者。
(2)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
鉴真东渡是把中国文化“走出去”,玄奘西行是将国外文明“引进来”。
所以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一方面。
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天竺等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唐朝也在频繁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成为一个开放的国家,进一步促进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
(3)本题考查的是从唐朝的对外关系中可以得到的启迪。
从唐朝的中外交往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个国家只有经济文化先进发达,才能对国外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及仰慕;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有所得益,有所进步;国家和民族不论强弱,均有所长;一个国家只有积极开放,虚心学习,才能充分吸取别人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
初一历史判断题练习试题集
初一历史判断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明朝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作者是徐光启。
【答案】错误:徐光启改正:李时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作者。
明朝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不是徐光启,李时珍经过27个春秋的研究,在晚年写成了《本草纲目》,而徐光启是《农政全书》的作者。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2.唐朝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分为坊和市,坊为繁华的商业区。
【答案】错误:坊改正: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长安城的相关内容。
唐都长安规划整齐,宏伟富丽,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的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全城街道整齐,树林成行,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3.(判断题,对的在答题卷上填.“A”,错的填“B”。
)宋代从国外引进的优良水稻品种叫占城稻。
( )【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朝时期南方农业发展的相关历史知识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从越南引进的优良水稻品种叫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农业的发展4.“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描述的是唐太宗的统治【答案】错误“唐太宗”,应改为“武则天”【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武则天统治时期的相关内容。
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有着“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美誉,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唐太宗的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女皇武则天5.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答案】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判断历史史实的正误。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思考题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思考题参考答案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程标准: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想一想}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提示:(1)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2)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3)南方陈政权统治腐败;(4)隋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5)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提示:隋开凿大运河时,充分利用天然河道、湖泊;运河通航后两岸大规模植树造林,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程标准: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自我评测}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课程标准: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2{自我评测}提示:错误之处:编修《贞观氏族志》正确的是:武则天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课程标准: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1、{想一想}科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重在考察哪些能力?提示:科举制常设的科目有明经和进士两科。
明经科主要考察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包括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3、{自我评测}说说唐朝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提示: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士子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他们推动一系列改革,开创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新局面,赋于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第5课“和同为一家”课程标准: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3、{自我评测}(1)说一说“天可汗”的含义。
提示:“天可汗”即唐太宗。
“可汗”原为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主的称号,贞观四年(630年),回纥等族首领拥戴唐太宗为各族共主,尊称“天可汗”。
(2)谈谈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意义?提示: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历史下1至8课知识点
历史下1至8课知识点第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勾通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
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李渊就是唐高祖。
2、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重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3、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4、贞观新政的内容:(1)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
(2)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3)修定法令《唐律疏议》。
5、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第三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1、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3、武则天巩固统治的措施:(1)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
(2)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
(3)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
(4)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
4、唐玄宗的统治措施:重用贤能,整顿吏治,对各种制度进行改革。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下期中考试10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1. 年,北周外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
杨坚就是隋文帝。
2. 年,隋沿长江兵分八路全面出兵,仅用四个月就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3.社会经济繁荣(1)表现:疆域辽阔,国力强盛,,和大幅度增长。
(2)原因:隋统一后,励精图治,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创立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改革前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4.隋朝大运河:(1)目的:。
(2)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南至,自北向南分为、、邗沟和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3)作用: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的工商业发展;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第2课唐太宗于贞观之治1.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
626年,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贞观”,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
2. 唐太宗时期,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经常提醒唐太宗要吸取隋灭亡的教训,居安思危,慎始慎终,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3. 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替皇帝起草政令,负责审核,最后交由执行。
尚书省下设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分管具体政务。
4. 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5.贞观之治(1)原因:李世民经历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眼看到庞大的隋帝国在农民战争风暴中迅速崩溃,受到极大的震撼。
措施:政治上:经济上:法律上:(2)表现: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
认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重点
第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1、隋朝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北周政权,统一北方建隋,定都长安。
年号:开皇(开皇之治)。
2、隋统一:(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条件(原因):客观——①北方民族融合,南方经济发展;②长期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③南方政权统治腐败。
主观——①隋文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奠定灭陈物质基础;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得当。
意义:①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是继秦汉之后又一次统一。
②为隋唐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文帝时,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史称“开皇之治”。
4、灭亡:暴政引起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隋朝灭亡。
5、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修建)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原因:主观原因——游江南。
客观原因——①自古以来,南北交通不便。
②加强南北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
③巩固统一,加强控制。
④隋朝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物质基础。
开凿大运河的影响:①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②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沟通海、陆交通;③促进沿岸地区城镇商业发展。
④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6、评价大运河的开凿:(积极作用):①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
②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消极作用):由于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十分严重,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7、隋朝和秦朝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①统治时间短,二世而亡。
②都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
③都有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秦:万里长城;隋:大运河。
④都制定了许多重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秦:确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隋: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⑤都暴政,引起了农民起义,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灭亡的。
⑥所处的地位,都是承上启下。
8、评价隋炀帝:一方面,隋炀帝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无休止地征发徭役、兵役,把农民推进了痛苦的深渊,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激起隋末农民起义,埋葬隋朝。
北师大历史7年级下册1-4课导学案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导学案主备人: 参与者:【认定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1、了解下列基础知识: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朝的富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概况及影响。
2、通过识读“隋朝疆域图”和“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预习检测】一、隋的统一(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4页“隋的统一”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 年, 建立隋朝,年号 ,定都 。
2、 年,隋灭掉南方的 朝,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3、思考: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二、贯穿南北的动脉(请你认真阅读教材4--6页“贯穿南北的动脉“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开凿目的: 2、填图:本图比较模糊,请你用彩笔在图上标出大运河的中心 ;南北端点 和 ;从北向南的四段 、 、 ;连接的五大水系 、 、 、 、 ;最后填上隋朝的都城 。
3、作用: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 的纽带,也成为沟通 和 的枢纽。
还促进了沿岸地区 和 发展。
【共同探究】1、以下是古人关于大运河的两首诗,请你先阅读理解,不懂的地方问老师,然后回答问题:问题:(1)这两首诗对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态度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各是什么态度?(2)你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导学案主备人: 参与者:【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了解唐朝的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预习检测】请你认真阅读教材8--10一、唐王朝的建立: 年, 建立唐朝,定都最后兼并各割据势力,全国又归于统一。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1、 年,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 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 ,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
2、唐太宗鼓励臣下直言, 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比喻为 。
初一历史
初一下学期段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40分,每小题2分,将答案填入表格中)1、科举制度废除在()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2、下列制度能够体现一国多制和唐代政治开明的是()A.科举制度B.羁縻州制度C.行省制度D.三省六部制3、一商人从涿郡出发到洛阳,必须经过大运河的那一段()A.江南河B.邗沟C.永济渠D.通济渠4、唐朝时,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是()A.回鹘B.南诏C.吐蕃D.契丹5、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是在()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6、建立西夏的少数民族是()A.契丹族B.党项族C.女真族D.回迄族7、与北宋并列的少数民族政权不包括()A.辽B.金C.西夏D.蒙古汗国8、雍正时创立的是()A.内阁制度B.议政王大臣会议C.南书房D.军机处9、17世纪独占台湾的是()A.葡萄牙B.英国C.法国D.荷兰10、“改土归流”的根本目的是()A.实行民族分化B.剥夺土司权利C.加强边疆管辖D.加强中央集权11、第一位热心学习西方科学知识的皇帝是()A.明太祖B.明成祖C.顺治帝D.康熙帝12、1757年清政府设立的唯一海上通商口岸是()A.上海B.广州C.福州D.泉州13、耶酥会传教士来中国始于()A.万历年间B.洪武年间C.拥乐年间D.崇祯年间14、《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A.纪传体通史B.编年体通史C.纪传体断代史D.编年体断代史15、元代最光彩夺目的文学成就是()A.诗歌B.词C.小说D.杂剧16、代表我国古典小说最高成就的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17、《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A.苏轼B.张择端C.吴道子D.阎立本18、我国用人工磁化方法制成的指南针是在()A.战国B.隋朝C.唐朝D.北宋19、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20、清王朝由盛转衰的皇帝是()A.崇祯帝B.雍正帝C.康熙帝D.乾隆帝二、材料分析题(30分)1、贞观年间,初通和好,远降公主入藩。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1.隋的统一⑴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⑵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隋军南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统一。
⑶隋朝的繁荣:隋文帝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特点,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隋朝统一的条件)(1)客观上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③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2)主观上:①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②隋为来陈作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隋朝大运河的开通:⑴目的: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⑵皇帝:隋炀帝。
⑶开凿时间:605年。
⑷(3+4+5=1)概况: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
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⑸作用:P6(中间段:大运航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纽带。
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⑹消极后果:当时征用劳役过度,消耗民力,造成的社会后果十分严重。
3.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哪些?(1)建立背景:都是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2)政权特点:都采取新的措施来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3)存在时间:都很短暂,二世而亡(秦二世、隋炀帝);(4)灭亡原因:都因为统治者的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5)大型工程:都修筑了大型工程,长城和大运河;(6)历史地位: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灭亡教训为后来的统治者借鉴,出现封建社会的盛世。
【第2课“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高祖退位传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贞观。
隋唐时代特征:繁荣与开放
隋唐时代特征:繁荣与开放一、隋的统一与大运河(P2—7)★1.隋的统一1)隋的建立:581年,外戚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大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开皇之治)。
2)隋的统一:589年,隋灭陈,实现统一。
这是继秦汉以来的又一次统一。
【思考】隋完成统一的原因:客观上:①北方民族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②长期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③南方陈朝腐败,不得人心。
主观上:①隋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②隋准备充分,战略方针恰当。
3)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的暴政。
短暂而亡,与秦相似,都被农民起义推翻。
4)隋统一的历史作用: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隋大运河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的统治。
2.时间:隋炀帝统治期间。
3.概况:关注P5图Δ全长:2000多千米——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Δ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诼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Δ四段:从北往南“永、通、邗、江”四段。
Δ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4.作用:成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促进了运河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发挥着促进南北交流的作用。
5.评价隋大运河:1)利: ①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②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2)弊:开凿大运河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二、唐太宗与贞观之治(P8—11)1.唐的建立①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②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年号为贞观。
★2.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3.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李世民经历过隋末农民大起义,注意吸收隋亡教训。
2)能正确认识君民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虚心纳谏和选贤用能。
魏征前后上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房(玄龄)谋杜(如晦)断。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1、隋朝时开凿了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连接了今天的杭州和北京。
因此,唐朝人要运送货物到洛阳,最为便捷的就是走大运河,人们也可以乘船由杭州直达北京。
2、唐朝之前的朝代是隋朝。
隋朝灭亡主要是因为统治残暴。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3、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被称为唐高祖。
4、唐朝的中央机构中,“三省”是互为牵制的平行机构,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政令执行。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例如,唐朝为筹措大型工程的钱粮,首先由中书省长官起草一份诏令,接下来交门下省审议,最后交尚书省执行。
5、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纳谏就是采纳意见。
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6、唐太宗时,敢于直言,前后上谏200多次,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名臣是魏征。
7、唐太宗李世民说:“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其中的“君”是指帝王。
8、唐太宗李世民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唐太宗即位初期励精图治又谨慎从事,这主要是因为他目睹了隋朝的灭亡。
9、《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律,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10、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1、武则天颁布《姓氏录》,将武氏列为一等,主要是为了巩固统治。
12、武则天统治时期,最值得我们肯定的是(1)大力发展生产,(2)重用有才能的人。
武则天在历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总体上来说,社会是进步的。
13、唐朝的全盛局面出现在唐玄宗在位时期,他统治前期的年号是开元,因而唐玄宗统治的前期被称为“开元盛世“。
14、历史上唐朝三个强盛时期依顺序为唐太宗时的“贞观之治”;武则天时的“贞观遗风”;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
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15、农业生产要使用农具,唐朝发明的筒车主要用于灌溉。
七年级下册历史资源与评价答案
七年级下历史资源与评价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1.A 2.A 3.A4.D 5.B 6.D 7.C 8.C9.D 10.B 11.C 12.A 13.A 14.D 18.隋文帝改为隋炀帝杨坚改为杨广看琼花改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19.1大运河开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三点中心洛阳、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3提示有三种答案①等于1一条大运河作用影响统一起来②等于N 产生的巨大的影响促进沿岸地区乃至中国持续发展③等于0少数同学认为运河开凿导致隋朝灭亡。
4①此题属开放性试题答“是”或“不是”都可以前提必须理由充分清初历史学家谈迁说隋炀帝动用那么多的民工开凿大运河罪孽深重但假如没有大运河南北运输靠什么呢他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高丽今朝鲜的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地方割据起兵隋朝迅速灭亡。
②提示总的说来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
这两位诗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说的都有一定道理。
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人民自此受益是不能一概否定的诗人李敬方的诗就代表了这种观点认为运河有利有害利害相参。
皮日休的诗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观点认为隋炀帝如果不建造龙舟游览江南那么他的功绩就可以与治水的大禹媲美。
把开凿大运河提到禹治洪水的高度来评价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皮日休的观点比较客观公正。
大运河的开凿确实也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它更多的是造福当时的人民甚至直到今天仍在发挥它的作用。
北师大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学案
3 阅读左边诗歌,请回答: 1、这是唐朝哪位诗人写的诗歌?其中的“开元”是哪位皇帝的年号? 2、根据诗歌的内容,请你描绘一下这一时期的社会繁荣景象。
3、请归纳该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吗?第3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讲学稿【学习目标】 掌握唐玄宗统治前期在政治上的措施及经济上繁荣的表现。
理解开元盛世是唐朝的全盛时期【学习重点】 开元盛世;唐都长安。
【学习难点】 唐朝由盛转衰、灭亡的原因。
【知识梳理】一、女皇帝武则天(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3--14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从皇后到皇帝:武则天在 (皇帝)在位期间及死后,独揽朝纲。
后来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 。
她是我国历史上 的女皇帝。
2、统治措施:(1)重用酷吏,打破 、 的局面。
(2)改 为 ,将武氏列为一 等,高有军功的士兵的政治地位。
(3)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 。
不拘一格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4)注意减轻 ,采取各种措施发展社会生产。
3、统治简评:社会生产继续发展,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史称有 ,为唐朝全盛时期的 到来奠定了基础。
二、 开元盛世(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5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盛世出现: 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被誉为 。
2、出现原因:(1)唐玄宗很有才能,重用贤能。
例如重用 为宰相。
(2)大力整顿吏治,进行一系列改革。
对 、 、 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 社会经济繁荣(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5--17页的内容,完成以下图表)2、唐朝疆域示意图【合作探究】忆 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 【课堂自测】 1、“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 、唐玄宗励精图治B 、唐玄宗崇尚节俭C 、有贤臣魏征为其处理政事D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2.在唐代陶瓷业中,有“类玉”“类冰”称誉的是( )A .越窑青瓷 B .邢窑白瓷 C .唐三彩 D .景德镇瓷器3、“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郭沫若对( )的评价 A 、李渊 B 、李世民 C 、李隆基 D 、武则天4、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 )A 、唐高祖统治时B 、唐太宗统治时C 、武则天统治时D 、唐玄宗统治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八篇】
【导语】知识可以产⽣⼒量,但成就能放出光彩;有⼈去体会知识的⼒量,但更多的⼈只去观赏成就的光彩。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篇】,供⼤家学习参考。
【第1课隋的统⼀与⼤运河】 ⒈隋朝的建⽴:581年,杨坚(隋⽂帝),年号开皇。
隋⽂帝的继任者是隋炀帝(杨⼴) ⒉589年,隋朝灭掉了南⽅的陈。
这是继秦朝之后,中国⼜⼀次完成了统⼀。
3.隋炀帝开凿⼤运河的⽬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4.⼤运河:3+4+5=1。
3点即是:中⼼洛阳、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4段即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5⼤⽔系即是: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钱塘江五⼤⽔系。
1即是:⼤运河是⼀条贯通南北的动脉,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⒈隋炀帝不惜民⼒,酷虐残暴,导致农民起义。
隋朝⼆世⽽亡。
2.李渊于618年建⽴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祖。
3.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
被唐太宗⽐喻为可以“知得失”的⼀⾯镜⼦的⼤⾂是魏征。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5.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推⾏了⼀系列⾰新措施。
我们把这些措施总称为“贞观新政”。
(1)、经济上:改⾰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交纳实物的⽅式代替服役,使⼈⾝*逐渐松弛。
) (2)、政治上:虚⼼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
) (3)、法律上: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对亚洲各国产⽣了重⼤影响。
) (4)、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第3课⽓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⒈武则天登上帝位后,改国号为“周”,她是我国历惟⼀的⼥皇帝。
⒊武则天的统治:(1)重⽤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重⾂、勋贵旧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二、开元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 (685-762), 712-756年在位。 前期年号“开元”。 开元有“一元复 始,万象更新”之意, 其意是想有所作为, 励精图治,使唐朝更 加兴盛。
唐玄宗统 治前期,政治 清明,经济空 前繁荣,仓库 充实,人口明 显增加,唐朝 进入全盛时期, 史称“开元盛世”
走 马 任 姚 崇
作为女政治家,武则天 在哪些方面有着过人之处?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看了这座无字碑, 你有何感想?
有人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为了夸耀,表 示自己的功绩不能用文字表达 。 武则天颠覆了中国传统的男权制度,自知罪 孽太大,无颜为自己立传。 有人认为武则天觉得死后与唐高宗合葬,在 称呼上不知该用“李唐皇后”还是“武周皇 帝”,因此以无字碑来回避。 更多人倾向于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聪明 之举,她知道将来人们对她会有各种各样的 评价,碑文无法概括自己一生所为,因此干 脆立碑无字,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说。
。
2、表现 ①农业:曲辕犁、筒车 ②手工业: 制瓷——邢窑白瓷、越窑青瓷 纺织——蜀锦 冶铸——盐、铁、铜、煤 ③人口:一千多万户
④疆域:东至安东 , 西迄安西, 北达蒙古 , 南抵南海.
请你说出图中人物所使用的农耕工具的名称。
淮安靖王李寿墓壁画
唐代以前的犁都是笨重的直 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 唐代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 创造出一种轻便的曲辕犁, 犁架小,便于回转,操作灵 活,既便于深耕,也节省了 畜力。这种犁出现后逐渐得 到推广,成为最先进的耕具。 耕犁至此基本定型,这是唐 代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 进。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学习目标:掌握武则天和 “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一、女皇武则天
1、从皇后到皇帝
武则天通晓文史,明 敏果断。14岁时,唐太宗 召其入宫,立为才人。太 宗死后,入寺为尼。唐高 宗时,复召入宫,拜为昭 仪。武则天在一批中小地 主出身的官僚支持下,立 为皇后。在高宗多病时, 开始参与政事,逐渐掌握 大权。高宗死后,她先后 两次临朝听政。690年正 式改唐为周,自称大周圣 神皇帝,由此成为中国历 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曲辕犁,又名江东犁。唐后期广泛使用于长江中下游 地区。据陆龟蒙《耒耜经》,它由铁制的犁铧、犁壁,木 制的犁底、犁辕等十一个部件组成,结构比前代复杂。它 是适合南方土壤和水田耕作的先进耕具,被称为犁耕史上 的一次重大革命。
三、社会经济繁荣
1、原因
安定的政治环境 开明的统治政策 富有成效的社会改革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