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合集下载

浅谈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浅谈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文章 编 号 :6 1 2 6 l 0 2 0 — 0 7— 3 17 — 8 2 2 0 ) 1 0 4 0
浅谈 高等数学 与 中学数学教学 的衔 接
张 晓 东 全 焕 徐 华锋
, 河南, 平顶山470 ) 60 1

(. 1 平顶山广播 电视大学, 词南 平顶山 4 70 ;23 60 0 .
摘要 : 高等数学是大学理工科必修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和中学数学在教育管理模 式、 教材、 教学方法、
学 习方 式 、 能力培 养 等方面 的脱节 , 接影 响高 等数 学 的教 学质量 。考虑 到现 今 中学数 学教学特 点 , 大 直 在 学高等 数 学教学 中注 意搞好 情感育 人 、 放慢 起始速 度 、 导学生掌握 学 习方法 及正 确使 用数学语 言 、 指 引导 互学 互助 、 重视 能力培 养等是 弥补 二者脱 节 和进行教 学衔 接 的有效 方法。 关键 词 : 高等 数 学 ; 中学数学 ; 学脱 节 ; 教 教学衔 接 ; 能力 ; 抽象思 维 ; 思维惯 性
中图分 类号 : 3 0I 文献标识 码 : A
高等数学 是大学理工科 学生 的必 修基础课 程。 一方面 , 高等数学能为后继课程和解决实际问 题 提 供必 不 可少 的数 学 基础 知识 及 常用 的 数学方 法 。另一方 面 , 过学 习高等数 学 , 逐 步培养 学 通 可 生具 有初 步 抽象 概 括 问题 的能 力 ,一定 的逻辑 推 理能 力 , 比较 熟练 的运算 能力 , 综合运 用所 学知识 去分 析问题 、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扎实 的数 学基础 及 数 学 思维 方 法 的运 用是 大学 生成 才 必备 的素养 。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 中,发现 由中学升人大学 的学 生普 遍 反 映高等 数 学难 学 ,把 学 习高等 数 学看 成 是学习路上 的一只拦路虎。 抽象的理论, 枯燥的计 算, 繁多的符号令人乏味, 逐渐对高等数学失去了 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 的, 但 不可 否认 ,高 等 数 学与 中学数 学教学 脱 节是 一 个 重要 因素 ,因此 高 等数学 教 师 如何解 决 好高 数 与 中数 教学 的衔 接 ,把 学生 从 中学平稳 地 送人 大 学 的学 习 轨 道 ,是 提 高 高 数 教 学 质 量 的 关 键 之 笔者 就该 问题谈一 些看 法 , 妥 之处 , 不 敬请 指

浅谈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

浅谈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
开始就 对高 等数学 感 到 恐惧 和无 趣 , 些 因素 都严 这
中学 数 学 虽 然 渗 透 了 高 等 数 学 知 识 , , 函 如 “ 数 ” “ 限” “ 数 ” 思想 , 相 对 于 高 等 数学 而 、极 、导 等 但 言, 其广度 、 深度 都远 远不够 。 中学数 学主 要是 常量 数学 , 它研究 的对 象 基 本上 是 常 量关 系 以及 简 单 函 数 等 , 概念 较为 简单 、 其 直观 , 符号使 用 不多 , 容易 被
讲, 比较普遍的感觉是高等数学很难 , 把学习高等 数 学看成 是学 习 路上 的一 只拦 路 虎 。究 其 原 因 , 高
等数学 与 中学数 学 教学 脱 节是 一个 重 要 因素 , 何 如 解决好 高等数 学 与 中学 数 学教 学 的衔 接 , 以有 效 可 地 提高 高等数 学教 学质 量。下 面就这 个 问题进 行 分
第2 5卷
第1 6期
甘肃科 技
Ga u S in e a d Te h o o y ns c e c n c n lg
f 2 Ⅳ0 1 .5 .6 Al 2 o 』 g. O9
20 0 9年 8月
浅谈 中学 数 学 与 高等 数 学 的衔 接
马 维元 , 汤玉荣
析, 探讨其 原 因 , 寻找 解决对 策 。
不 一定 有例可 仿 。前 后 知识 的更 新 速度 明显加 快 ,
学生 感 到不适应 , 面 的学 不好 , 面 的学不 会 , 前 后 形
成恶 性循 环 , 自然 使学 生产 生厌 学情绪 。
1 3 学生 自身 的原 因 .

方面, 一部分 学生 进入 大学 以后 , 心理上 出现
1 2 教学 方 法的差 异 .

浅论初等数学教育与高等数学教育的接轨

浅论初等数学教育与高等数学教育的接轨
高教论坛
浅 论 初 等 数 学教 育 与高 等 数 学教 育 的接 轨
张 妮 ( 黔西 南 民族 师范高等专 科学校 ,贵州兴 义 5 2 0 6 4 0)
摘 要 :本文主要从初等教育和 高等教育的联 系着手 ,提 出了顺利 实现初等教 育和高等教 育接轨 的几种 方法 ,并通过 高中 数 学新教材透视初等数 学教育与 高等教 学教育 的接轨 ,给 出了导数 、 率与统计以及行列式等三个典型 的例子 , 一步讨论 了 概 进
期 。
有些 定 义是形 式 的 , 有些 的过 渡时期 ,同时也称 为初 等数 学 教育 和高 等数 学教 育 的接轨 时 本初 等 函数是 从解 析 式引 申推 广得 到 的。 定义 则是依 赖于几 何直 观而提 出 的 , 没有完 整地指 明这些 基本初 等 2 、两 种 教育 的联 系 函 数 的本 质 属 性 。
1 、发 挥 高等 数学 中的数 学 思想 方 法和 背景 ,培养 学生 的思 样 就有 了初 等数 学 的雏 形 。 数学研 究 固定 不变 的东西 , 初等 相反 , 高 维能 力和 解题 能力 , 学思想 剖析 初等 数学 。 用数 等 数学 研究 变化 的东 西 。 而 , 然 当前 数学 教育状 况 令人 担忧 !初 等 高 等数 学 中蕴 涵着 丰 富的数 学思 想方 法 , 这些 重要 的数 学 而 数学 教育 的 目标 似乎就 是高考 , 致使初 等数学 教育 与高等 数学 教育 思想方 法也 贯穿着 整个 中学数 学 的教材之 中 , 中学数学 教学 内容 是 有脱 轨 的迹 象 , 0 学 的学生 积极 性 、 冈人大 主动性 不 高这一 事 实普 遍 的精 髓 和灵 魂l。因此 ,教师 在传 授 初 等数 学知 识 的 同时 ,应充 1 1 存 在 。 解决 这一 矛盾 , 使初 等数 学 教育 与高 等数 学教 育顺 利 分挖 掘高等 数学 中的思 想方法 , 和培养 学生 的思维能 力和解题 为 必须 引导 接轨, 并整 合成 一个 有机 系统 。 能力 。在 中小 学数 学 教材 中 ,蕴含 着丰 富 的数学 思想 ,如集 合 思

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内容的衔接问题

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内容的衔接问题
能使 学 生产生 厌 烦情 绪. 这 些 问题 在课 堂 上可 以只
1 中 学 与大 学数 学 内 容概 况
当下 的高 中数学 课 程 不再 划 分科 目, 直 接 由模
块 构成 , 为 不 同学 生 的发展 提供 了不 同 的课程 内容.
做简单复习 , 避免重复. 下表给出了在高等数学与中 学教 学 的重叠 内容.
教 师首先 要让 学生 了解 到这些 内容 在大学 中将会 得
翻开近年来大学数学教材, 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按传
统数 学课 程编 订 的 , 虽然 部分 高校 采用 了面 向 2 l 世
纪新编大学数学教材 , 但课程 内容依然 比较陈旧, 没 有能够根据中学教学 内容的变化做相应调整. 大学 和 中学数 学教 学 改革 的反 差 , 造 成 了 目前 大 学 数 学 与中学数学内容的脱节现象 ,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 了大 学数 学 的教学 . 作 为大 学 教 师 如果 不 能 意 识 到 这一 点 , 依 然按 部就 班地依 照教 材授 课 , 必 然会 影

会” 上, 代表们再次建议教育部 门关注 中学数学教 学与大 学数 学教 学 的接轨 问题. 在本文 中, 笔者 结合 自己 的大 学数 学 教 学 经验
以及对 目前 中学 数学 教学 的调研 探 讨高等 数学 与 中
学数学 内容的衔接 问题. 本文所选取 的大学教材是 工科 院校 使 用 较 多 的 同济 大 学 应 用 数 学 系 主编 的 《 高等 数学 》 , 中学教 材则 选用 的是 人 民教 育 出版 社 的《 全 日制普通高级 中学数学教科书》 .
的主要部分. 增加 的内容 主要 有 向量、 概 率和统计 等; 减少 的 内容 有 反 三 角 函 数 、 极 坐 标 和 参 数 方 程

关于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的探讨

关于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的探讨

关于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的探讨高等数学是一门高级学科,是大学数学的里程碑之一。

它在数学的发展和应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高中数学则是指在中学阶段所学习的数学课程。

这场“桥梁建设工程”,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

高等数学建立在高中数学的基础上。

高中数学中所学的代数、数学分析、三角函数和几何模型等课程内容,在高等数学中均有深入探究和推广,但高等数学不同于中学数学,它是更为高级的数学学科,内容更加深奥,因此需要学生先掌握高中数学中的基本课程,如函数、微积分等。

合理设置高等数学课程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需要合理设计高等数学课程。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通过启发式算法理解各类公式和知识点,以便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基础差异性的问题。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将初步解释和最新内容分别安排成不同的主题,以便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知识之后,再逐步学习更加深入、更为新颖的知识。

实际学习高等数学高等数学的实际学习,需要一定的实践操作。

学生可以尝试在实践中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来探究高等数学知识,这样不仅能加深知识的印象,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需要确保大量的练习和融会贯通。

加强师生沟通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是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成功的关键。

教师应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尽可能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帮助,不断促进和塑造学生的理解、创造和思维能力。

每个教学环节都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反馈和问题,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勉励和交流,帮助学生逐渐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但如果认真对待,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措施,则它将成为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良好契机,进一步增强学生数学领域内的理解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和表现。

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通 过 提 纲 挈 领 地 介 绍 , 学 生 清 楚 地 看 到 : 等 数 学 让 高 在 知 识 上 是 中学 数 学 的 继 续 和 提 高 , 思 想 方 法 上 是 中学 在
第三要 利用数 学知识 的应 用性进行衔接 ; 第四要选择 利 于衔接 的教 学方法 ; 最后要在 考查方式上进行衔接改进 。
【 关键词 】 高等数 学 ; 中学数 学; 学衔接 教 【 中图分类 号】 G 4 . 621 [ 文献标 志码】 A [ 文章编号】 17 64—62 {0 0 1 05 5 102 1)0—09 —0
在第一章 函数的处理 上 , 安排 两课 时给学 生 补 习高 应
0 作为对应法则 , 可 得到 一 个单 值 分支 Y= Y ( ” 就 : )=

等数学教学经 常 用到 的数 学 知识 , 函数 的性 质 、 等式 如 不
的性质 、 绝对值不等式 、 一元 二次不 等式 、 极值 和最 解 解 求
 ̄ 一 X 。 如 , 学 只 是 学 怎 样 去 求极 限 l /1 2 又 中 i m靠 = a 而 ,
不关心对 “ 无限接近”的精确描述 , V e>0存在 正整数 即 , Ⅳ, n>N时 , l 一nI e 立 , 当 有 < 成 即不必去找 Ⅳ来证 明这个极 限; 而高等数学 的极 限部分一 开始就要 讲数列 极 限和函数极 限的精确描述 ( £一Ⅳ、 和 £一 的定义 ) E— 。
N” “ ” 言 历 来 是 学 生难 以掌 握 的 分 析 知 识 和 分 、 e一 语
高 等 数 学 是 工 程 类 和 经 济 类 学 生 必 修 的基 础 课 , 等 高

数学学习 的 优劣 , 对后 续 课 程 的学 习有 着 非 常重 要 的影 响 。教学 中我 们发 现 , 年级 新 生普遍 反 映 数学 难 学 , 一 其 原因是多方面 的 , 不可 否认 , 但 高等 数学 与 中学 数 学 教学

浅谈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课程的衔接问题

浅谈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课程的衔接问题

浅谈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课程的衔接问题作者:杨丹廖毕文张敏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05期【摘要】数学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是有密切联系的,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必须靠两者的相互衔接和共同努力。

本文通过讨论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课程的衔接问题,提出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现数学的价值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高等数学中学数学衔接能力高等数学是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础。

一方面,高等数学能为后继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

另一方面,通过学习高等数学,可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初步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扎实的数学基础及数学思维方法的运用是学生成才必备的素养。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发现许多理科进校的学生觉得很多内容好像已学过。

但是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相比,对学生的要求却有很大的不同,对数学的定理、概念的叙述及分析更加深入、更加严密,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最基本的运算,而且要求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大部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一个难点,因而怎样在中学的基础上讲授高等数学,以便很好引导学生适应这种转变和要求值得研究。

笔者就该问题谈一些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教。

一、深入调查,摸清情况,循序渐进首先应研究中学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许多学生数学的运算能力是不错的,但学习数学的方法不够科学,他们往往是死套公式,背结论,忽视了每一个定理、公式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超出了这些限制,公式就完全不能应用。

还有的学生表达能力较差,简单的证明题说不清楚,能够简洁扼要叙述的不多。

考虑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呈现思维形成的轨迹,才能便于学生操作,引导学生逐渐获取思维的方法,进而实现内化,强调形成性。

要掌握一个数学概念本来就不容易,因此我们不能要求学生碰到一个新概念就能深刻理解,可以从初步认识到熟练掌握循序渐进,然后通过多次反复实践,逐步提高。

关于高等数学教学与初等数学教学衔接的实践

关于高等数学教学与初等数学教学衔接的实践

摘 要 本 文分 析 了 目前 高 等 数 学 教 学 过 程 中 与 初 等 数 学
教 学脱 节 的 现状 ,提 出 了高 等 数 学 教 学 与初 等 数 学 教 学 衔 接 的切 入 点 ,结 合教 学 实 践 给 出 了高 等 数 学教 学 与初 等 数
学教 学衔 接 的几 个 注 意 事项 。
仅满足于课堂听讲这一个环节 ,对 知识 的理解就难免 显得 肤浅 , 其结 果当然是 似懂 非懂 , 最终 也就必然导致学 习成绩
的滑坡。
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 的需要 ,高等数学 的教学 内容与教学
方法 , 必须进行 改革 , 而抓好高等数学教 学与初等数学教学 的衔接是教学改革实践 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结合高等数学 的教学实践过程 ,对 目前高等数学教学 与初等数学教学衔
差距 , 这就不可避免地会 影响高等数学 的学习。 .
那样投入 ,这种教育管理模式 的大 幅度 跨越使很多学生一
时很难适应 , 对学习过程 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 响 , 以至 于有 为数不少 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期 间开设 的高等数学课程考 试 中纷纷亮 出红灯 。
接 中的四大现实 问题提 出了改进对策。
1 目前高等 数 学教学 与初等 数 学教 学脱节 的现 状
1 . 1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 ,许多 中学生 习惯 于在 老师的精心呵护下生
1 . 4思 维 方 式
初等数学教学虽然强调要重视 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 但事实表明 , 还是有 相当一部分 的大学 新生
些难 以理解 的推理论证 ,老师有 足够的时间进行反 复的讲
i t e ms n e e d i n g a t t e n t i o n .

关于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衔接问题的探究

关于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衔接问题的探究

关于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衔接问题的探究摘要:高等数学是大学课程中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但是它与初等数学的知识体系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着较大的跨度。

在高等教育中,高等数学是理工、经济管理、农业医学等众多高校、众多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对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建立有效的路径衔接,是保障学生能够尽快适应高等数学学习的有效手段。

为了能够帮助大一新生快速的掌握高等数学学习方法,本文针对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相关衔接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结合部分知识点,给出了过渡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数学;初等数学;衔接问题引言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理工、农、林、经管等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刚刚从初等数学的学习,转到高等数学的学习,这需要他们在诸多方面进行调整,比如:认知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等.教师也应进行相应改变,如何将高等数学知识贯通到他们的固有的知识体系中去,更好地做好知识的衔接,以便于大一同学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助力初等教育向高等教育的平稳过渡,是教学改革中不容忽视的环节之一.1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衔接的重要性高等数学是理工科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数学知识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工具,更是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良好数学修养的重要途径。

在初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中,高等数学是大学一年级开设的数学类主干课程,首当其冲地面对教学目标、培养体系、授课方式、教学环境等各方面的不同,使得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差强人意。

如何助力初等教育向高等教育的平稳过渡,是教学改革中不容忽视的环节之一高等数学是大部分理工科高职院校开设的必修课。

随着高考的扩招,高职学生的生源质量也在不断下降,使高职高等数学面临诸多挑战。

在教学中,存在着学生从初等数学学习向高等数学学习不适应的状况。

2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衔接问题2.1高等数学知识体系与初等数学知识体系跨度较大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以前本应在中学数学课程中要讲到的知识点,现在已经被删除了,但对于高等数学课程而言,教师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安排,会默认学生对于这些知识内容在中学阶段是已经学过了的。

高等数学和中学数学知识的衔接性研究

高等数学和中学数学知识的衔接性研究

高等数学和中学数学知识的衔接性研究
随着教育结构的不断改革和課程大綱的不断更新,勾勒出一条从中学数学到高中等级
数学的衔接性研究十分必要。

这项研究复杂性非常大,它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基础思维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更加系统地学习高等数学知识。

首先,教学课程中必须加入基本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从概念到深层次学习的能力。

在课内知识的拓展上,要着力于提高学生总体概念的理解,从一般的理论要求到具体技能
要求,以此来优化学习过程。

至于独立思考能力,课余活动很重要,比如组织学生定期竞赛,做一些有益的习题,做一些抽象概念的总结和归纳,这些都是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所必
须具备的能力。

其次,实践环节也很重要。

在实践中,学生将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经验及在实践中的
结果与基础技能进行联系,以此帮助他们加深对数学知识连贯性的理解,同时活跃学习环境,以良好的氛围促进知识的自由传播。

最后,学校、家庭和教师之间的衔接也很重要。

在家庭方面,家长可以指导孩子练习,多鼓励孩子探索,不断激发孩子的热情和兴趣;在学校方面,应建立完善的家庭与学校的
交流机制,定期召开家长-老师会,交流学生学习情况;在教师方面,他们要注意不同学
生的学习特点,定期评估教学效果,进一步发现学生的学习特长,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综上,衔接中学数学和高等数学的研究,需要通过注重概念理解,重视实践素养,强
化学校、家庭、老师三方衔接来全面配合,有助于更高效地提高学生数学知识,为他们未
来的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

高等数学教学如何与中学数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有效地衔接

高等数学教学如何与中学数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有效地衔接

高等数学教学如何与中学数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有效地衔接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学数学新课标教学内容改革的现状。

探讨了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如何有效地衔接;高等数学教学与中学数学内容如何有效地衔接。

给出了上述问题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高等数学;中学;教学;方法;衔接一、中学数学新课标教学内容改革的现状近年来,中学数学已实行新课标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有较大变化。

增加了大学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一些内容,甚至还增加了大学都不要求的数学内容如球面上的几何、对称与群、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等作为高中数学的专题模块。

同时,也删去了大量的中学数学的经典内容,如反三角函数。

而且三角函数中的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在高中不作要求。

但是,在高等数学中经常涉及三角函数或反三角函数的求导及积分运算,如果学生没有学反三角函数和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就很难熟练地求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的导数或积分。

再比如参数方程、极坐标这部分内容选讲,而在大学教材中,极坐标知识是作为已知知识直接应用的,如在定积分应用和重积分中的应用。

中学文科数学删去的数学内容就更多,如排列与组合、二项式定理、数学归纳法等。

这样就产生了知识上的断裂,造成了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教学内容连续性的脱节。

使得高等数学的教学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了解并遵守正确思维规律,掌握好推理和证明方法,也是使学生学好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能力的有效途径。

尽管中学数学对数学概念与思维方法也作了介绍,但比较分散、不系统,有些重要的方法也没讲。

因此,也或多或少影响学生对高等数学学习的兴趣与效果。

二、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如何有效地衔接1. 第一堂课的魅力与重要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高等数学的第一堂课十分重要,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与备课,把该课程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性、怎样学和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给学生作一宏观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高等数学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例谈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联系

例谈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联系

例谈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联系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体系,它们之间的联系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基础知识的延续高等数学是在中学数学基础上进行的深化和拓展,大量的数学基础知识来自中学数学。

例如,微积分的基础是函数的概念和极限的求解,而这些都是在中学数学中学习的;线性代数课程中的矩阵行列式、线性方程组、特征值等都是中学数学里矩阵的相关知识的拓展。

二、思维方式的转变高等数学需要运用更为深入的数学思维,这要求学生具备较为广泛的数学素养。

而这些素养是在中学数学学习中培养起来的,例如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等。

对于高等数学学习而言,这种思维方法的转变尤为必要,在这个过程中,中学数学对学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方法技巧的运用高等数学中有许多需要掌握的技巧和方法,这些技巧和方法也在中学数学课程中被广泛讲解和运用,例如极值问题、本质上等式的问题等。

这些技巧和方法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更深入的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将更高难度的数学问题化为较为简单的问题来解决。

四、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在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能够将一个问题解决的方法运用到另外一个问题上,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

而这种思维方式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在中学数学学习这个过程中慢慢培养的。

因此,学习中学数学有助于学生成为具备举一反三能力的综合性数学思维者。

五、探索和发现高等数学不仅仅是中学数学知识的补充和晋升,还需要学生具备科学的探索和发现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在中学的数学课程中得到体现,例如数学竞赛、奥数培训等都能够帮助学生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总体而言,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深厚的联系和互动,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因此,中学数学的学习对于高等数学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具备稳扎稳打、细节把控、坚实基础的中学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成功掌握高等数学的明确保障。

做好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教学衔接

做好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教学衔接

做好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教学衔接摘要:大学数学课程改革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针对大学数学课程改革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中学数学学习、大学数学学习的思维特点及教学方法等几方面出发,结合中学数学的特点,对大学数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中学数学大学数学教学改革衔接最近新华网的一篇文章报道:“日前,两岸130余所知名中学的校长,100多位大学老师和大学生齐聚南京,围绕如何实现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如何推动中学和大学教育教学的协同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论坛主要议题是:为什么许多优秀学生考入大学后厌学情绪严重?他们为什么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大学和高中的学习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差异?这种现象在大学新生的大学数学学习中尤甚,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大学数学教学的老师,我针对这一现象和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以利于今后的教学改革。

先看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各自的特点,再来分析如何让学生平稳过渡和让两者较好衔接。

1.中学数学方面1.1高中数学的学习特征。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高中一年级是个转折点,同学们的抽象思维慢慢开始从经验型占主导向理论型占主导转变,并且将迅速进入理论发展的关键期。

很多同学的数学成绩在此期间下降了不少,是因为没有做好应对转折的思想准备;高二年级同学的抽象思维水平已经进入“理论性”发展的成熟期,很多同学因为学习的方法和教育指导得不够好,导致思维水平和思维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提升。

针对心理学家的分析,详细一点说,我认为高中生学习数学的特点主要有:以系统掌握间接经验为主,是在人类发现基础之上的再发现;是在教师指导下依据一定的课本教材进行的;目的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受到规定的学制时间限制。

这种受学制时间限定的学习主要还是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学生要形成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大学数学学习则是更深一层次知识的学习,如果在高中抽象理解问题的能力还没有形成,将直接影响大学数学的学习。

浅谈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

浅谈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

浅谈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闻良辰①张雪峰②王辉①(1.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110136,沈阳市 2.东北大学系统科学研究所,110004,沈阳市)摘要: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问题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

本文分析了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思想和方法、学习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存在的衔接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主要应对措施。

关键词:大学数学;中学数学;衔接0.引言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问题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在高中实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衔接问题更加突出。

中学数学是大学数学的基础,大学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延续,只有二者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衔接,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对二者的衔接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自从2003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来,中学数学内容作了较大调整。

相对而言,虽然部分高校采用了面向21世纪新编大学数学教材,但大学数学课程内容比较陈旧,没有适应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调整,从而出现了大学数学和中学数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方法,学习方式、方法方面的不衔接。

1.1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在教学内容方面的衔接问题首先,大学数学和中学数学在教学内容中有重叠。

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二者在某些知识点的讲解和教学要求上几乎一模一样。

例如函数的集合、定积分的引例、定积分的性质等。

对同样的内容进行重复的工作,不但消耗了有限的学时,还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另外一种情况是二者在某些知识点上虽然都有所涉及,但在内容深度和教学要求上是不一样的。

这些教学内容在中学阶段只讲授了一部分,或者作为了解内容,以便日后大学数学的学习。

由于这些内容常常是为便于理解而被简化后的,这就与大学数学中的精确定义有些差异,例如极限的定义、定积分的定义等,这些差异容易使学生产生迷惑。

其次,大学数学和中学数学在教学内容中有脱节。

由于中学数学和大学数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数学教育子系统,在进行各自教学内容的安排时往往不能充分考虑到对方的教学内容和安排,这也造成了某些知识点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没有讲授,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却把这些知识点当作已讲解过的内容进行直接使用。

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的和谐接轨

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的和谐接轨

掌 教 研






研究 心得
研 究心得
随着高 中新课程 、 新教材 的使用 , 有些试题 以高 等数学 中著名定理 、 经典 的思想方法为背景 , 或把 中 学数学的知识巧妙地 用高 等数学 中的符 号 、 式加 形
以叙述 , 为当前 高考 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成 这些试题 拓展了知识领域 , 开阔了数学视野 , 考查了考生 的学
成 的: 对于任 意的 > , O 且 ≠, 都有 O Y> , , ,
本题若用中学数学的方法解决 , 如下 :
由一 )= + r ( _+ l , an 得 x

( ) 判断 ( 1试 )= o: lg 及 ( )=( +1 是 )
否在集合 A中?说 明理 由 ; () 2 设 )∈A, 且定 义域是 ( , O +* ) 值域 是 ,

n+1
可 得
一 :1

又 l=1 0 0 0,
>0 ,
・ . .
( (>学 ) ,3 , ,( )
{1 项 =0公 d÷ 等 是 为。1 , = 的 首 0 差 0
差数列. 即
(设 数(= )1e , ) 2 函 /)( , (+ 满 ) ÷ + 0 0 0 o )0 5 0 o : 2 足 值 是1) f)÷ 1 > , 得 2 1 + (51 2 其域 ( , (= += 丁任 , H1 2 ÷ 3 取 0 0 寺2 — =0
任取 > Y> , x , 0, 0 且 #y 研究
) ,3 ) + ,( (一 ) ( 川 2+ 3 + ( 1一 1 ,) ( ) , ÷ ) (
= =

浅析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的教学衔接

浅析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的教学衔接
垫! §
: ! !
Sci en ce a nd Te ch no l ogy I nno vat i o n Her al d
创 新 教 育
浅析 高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数 学 与 中学 数 学 的教 学衔 接 ①
牛新宇 张若东 ( 吉林医药学院数学教研室 吉林省吉林市 1 3 2 0 1 3 )
关键 词 : 高等数学 中学数学 衔接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l 6 7 4 — 0 9 8 x ( 2 0 1 3 ) 0 6 ( c ) 一 0 1  ̄ 2 - 0 1
方式 等。 高等 数学 的 很 多知 识 都是 在 中学数 刚 刚 进 入 到高 校 理 工 科 专 业 学 习的 学 学 生在第一 节课 的学 习就 陷入了迷 茫 。 生中 , 很 多学 生 都好 奇 高 等 数学 与中学 数学 2 . 2 积 化和 差 公式 学 的基础 上 发展 起 来的 。 故 在讲 授 新 知 识 、 的 学 习 有什 么差 异 。 于 是, 带 着 好 奇 的 心 开 高 等 数学 在 讲 授 积分 计 算时 , 针 对 被 积 新 概念 时, 利 用 学 生 熟 悉 的 知 识 引入 , 并 与 始进入高等数学的学习。 可是 , 很 多学 生往 函数 为 正 、 余 弦 三 角 函 数 相 乘 的 形 式 的 积 中学 知识 进 行比 较 , 注 重 对基 本 概念 的 理 解 书 中的 解法 往 往 是直 接利 用 积 化和 和 抽象 理论 的 论 证 , 从而 达 到知 识 的 延伸 , 往从 第一节课开始就 开始不适应 , 有 的学 分 问题 , 生 经 过半 个 学 期 的学 习仍 无法 入 门 , 这 已经 差 公 式 计 算 。 利 用 积 化 和 差 公式 可 以 将 三 培 养 学 生课 前 预 习, 课 上认 真 思 考 , 课 后 复 成 为 一 个 普 遍 性 的 问题 。 可见, 如 何讲 好 高 角 函数 相 乘 的 问题 转 化 为 了三 角 函数 相 加 习的学 习 习惯 , 培 养 学 生 由浅 入 深 , 由易 到

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的关系

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的关系

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的关系
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的关系,应该说是有机相连的。

中学数学是像小孩子入学
所必须要学习的一个科目,这是数学的基础,它涵盖了简单的四则运算,平面几何,数列各种等,给大小学生认识一些数学符号以及一些数学概念做了最基础的框架。

而高等数学则是在相应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它又划分为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统计学等,将中学学习的数学基础进行了拓展与加深,使其能够应用到实践分析的环境中。

所以,说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其中高等数学是对中学
数学的延伸,它更专业更深入,涉及到计算机、金融等复杂领域,可以帮助人们去分析和计算复杂问题,而中学数学则更偏向于给人们提供数学知识素养,数学基础以及基本的计算能力,这是高等数学的基础。

因此,要顺利融入高等数学,首先必须掌握基础的中学数学,这是高等数学逐
步深入化的前提,正如一句话所说:大树需要有扎实的根基才能屹立不倒。

只有有良好的基础,才能更好地融入高等数学,只有深入理解中学数学知识点,才能轻松熟练应用到高等数学当中,这是高等数学和中学数学之间有机相连的理由。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一、概述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教学衔接问题一直是数学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

初等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而高等数学则更加注重理论深度和抽象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两者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衔接,是数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两者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衔接难点和断点,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使数学教学更加连贯、系统。

研究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教学衔接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优化衔接环节,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也是推动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

通过对衔接问题的深入探讨,可以发现现有数学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为数学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推动数学教育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为数学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1.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作为数学教育的两个重要阶段,各自在教学体系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初等数学,作为数学教育的基础阶段,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和计算能力。

它涵盖了算术、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基础知识,这些知识不仅是学生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他们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等数学的教学注重直观性、具体性和实用性,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后续的高等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论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高等教育新教师教学高等数学是各个大学理工科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程,对大学生的基础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探索并分析了当前高中数学和高等数学之间的衔接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关于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方面的建议。

一、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的衔接存在的问题1.1 教学内容的严重脱节随着高中数学新课标的实施,高中数学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步伐并不同步,这就使得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严重脱节。

高校的大部分老师是在新课改之前参加的培训,在数学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依然使用原有教学内容和方法。

而高中的新课改,使原有的很多内容改成了选修,所以有些知识点在高中阶段不作为重点,在大学也被忽视了,因为两者之间的衔接性较差,在教学内容上缺乏沟通,所以大学老师并不知道学生们在高中是否学过这些知识点[1]。

比如高中的解析几何和大学的空间解析几何方面,解析几何指借助坐标系,用代数方法研究集合对象之间的关系和性质的一门几何学分支,亦叫做坐标几何.分作平面解析几何和空间解析几何。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除了研究直线的有关直线的性质外,主要是研究圆锥曲线(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的有关性质。

在空间解析几何中,除了研究平面、直线有关性质外,主要研究柱面、锥面、旋转曲面。

中学立体几何知识是比较直观的那一部分,大学的解析几何不再仅仅依托图形分析,更多的是从代数角度。

1.2 不同的教学方法当前我国高中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我国的教育事业长期以来为了应对升学压力依然还是使用题海战术,教学的模式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精细讲解方式,课堂传输的信息量相对比较少,讲课的速度也相对缓慢。

大部分的高中老师,都是教完课本内容后,再进行部分试题和课后习题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十分不利于培养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但是大学数学的教学方式,运用的大部分是纲领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自学、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

浅议中学数学与大学高等数学的衔接

浅议中学数学与大学高等数学的衔接


做好观 念 的储 鲁
很 多毕业 生都会 提到 ,毕业 后好 多年 了 ,从没 用到过 哪怕 一丁 点 的高等 数学 啊。 “ 非数 学专业 的学 生学那 么多数 学有 用吗? ”不 可 否认 ,高等 数学 的知识 在 日常生产 生活 中确实很 少直 接用到 。但 是 随着人 类社会 由工业社 会 向信 息社 会 的转 化 ,社 会 的进步对 大多 数 普通 工作者 的需 求并不 是要他 们能 利用数 学 的运算去 寻求解 答 , 而 是要他 们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借助 数学 素养在 复杂错 综 的境 遇 中 ,去找 寻有条 理 的 分 析 ,有助于最 终 的决策 。 二 、做好 方法 的储鲁
望。
三、做 好心 态的储 鲁
出最大贡献的三个科 目。虽然意义重大 。但学生的看法确是这门课 程无 关紧要 ,不 愿学 ,不想 学。究 其原 因笔者 认为 。中学 阶段 的数 学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大学数学教育的严重脱节是真正的罪 魁祸首。现今中学的数学教学偏重知识的传授 。对数学思想、理念 的拓 展涉 足很少 。导 致迈入 大学校 园后 。高等 数学 与中学 数学难 以 有效 地衔 接 。犹 如空 中楼 阁 ,那 么应该 做好什 么准备 呢? 不妨从 以 下几 个方 面入手 :
山西 青 年
教 学探 讨
浅议中学数学与大学高等数学的衔接
田 虹’
谢振宇
1 . 石家庄 市教育考试院
2 . 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对 理 工科 的 学生 而 言 。高 等 数学 是 一 道无 论 如何 也 不能 省 略 的坎 儿 。通过 与数位 理工 院校一 线数学 教 师的讨论 ,得到 了一个 近 乎 玩 笑的 结论 :“ 自从高 校取 消 强制 的 国家英 语 四六 级考 试 之后 。 高等数学 迅速 超越英 语 。一跃成 为大学 生最 不喜欢 的课程 之首 。” 调研在校学生后,学生对高等数学的看法总结起来不外乎三句话 : “ 听不懂 ,学 不会 ,用不 到 。”那 么高等数 学真 的有那 么可怕 吗? 我们又应 该从 哪些方 面来转 变学 生对高 数的看 法呢? 高等 数 学是 在 初 等数 学 的基 础 上发 展 起 来 的 。初等 数 学是 高 等数学的基础 。正如中学的函数论初步与一元函数微积分学、立体 几何椭 圆 曲线与 多元 函数微分 积分 、数列 与无 穷级 数 、三 角方程与 常微分方程等。理工科院校高等数学的架构由三部分组成。即微积 分 、线性代 数和概 率统 计。 这三部 分也是 数学 对近现代 社会 发展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需要学生 主动学 习 ,通常学 习包 括以下步骤 : 预
习、 听讲 、 下课及时复 习 , 学会 自己归纳总结 。 高等数学 的具体学 习方法如下 : 首先应该 预习 。高等数学课堂教 学进 度快 , 内容 比较 多 ,预习的过程可 以让学生知道 哪些地方懂 了 , 哪些地方不 懂 , 让 学生带着 问题有 目的地 听课 , 预 习 中需要记下重点 、 难点及 自己的体会 。 其次对 知识 进行消化 , 做好复 习总结 。这个过程 非 常关键 , 也 就是温故知新 , 由此及彼 , 由表及里 。这 个过程需要 学生掌握数学 的基本概念 , 数 学概念 的学 习在数学 学习 中起着非常重要 的地位 , 它是逻辑思维 的基础 , 可 以说对数学概念理解 的深度 在很大程度上 决 定着数 学水平 的高低 。那么 , 我们应该 怎样学 习数 学 概念 呢? 第一 , 对概念进行反复揣摩 , 如在学 习极 限 的概念 时 , 先要理解 无 限趋 近 , 再 去理解 数学 严格 的 叙述 ( ‘ ‘ £一 N ” 、 “ 8 —8” 语言 ) , 才能逐步理解极 限的概 念 ;对知识进行 消化的过程还需要理解数 学语言 , 数 学思维或 者是数 学建模过 程本 质上就 是用数 学语 言 以及数学符号表示实际 问题 ,高等数 学符号繁多 , 含 义丰富深 刻 , 我们 必须运 用 自如 , 对两 种语 言进行 互 译; 另外 , 需要我们 将知识 系统化 , 由点 到面 , 将知识 串成链 。 再次就所学 的知识进行运用 。 数学 学习过 程中适 当做 习题 是必备 的环 节 ,通过 练 习可以提 高解题 能 力, 加深 知识 的理 解 , 从抓 题型 、 找方法 、 掌握 步骤及 寻规律几个方面 总结解题经验 。例 如 , 按定义求 导数 的一般有规律 , 分三步 : 求增量 、 算 比值 、 去极 限 , 这是 由于导数 的定义是构造性 的 ; 而求不定积分没有 一般 规律 , 但何 时选取运用法则求 导 、 取对数求导 、 利用隐 函数求导 、 利用微分形式 不变性 来求导却有着特 殊的 规律 。 . ( 三) 教学内容及学 生的学 习能力上 的差异 中学数学教学 以数 学知识 点为 中心进行教 学 , 主 要表现在重视数学基础 知识 ,教学 中重知识传 授 , 重 数学结论 。 而大学数学教学 中更加重视 的是培养学生 的数 学思想 和方法 , 培养其 归纳总结 的能力 、 学 以致
2 015 年 12 月
教 育 教 学 论 坛
E DU C ATI ON TE AC HI N G F OR UM
D ec. 2 O1 5 N 0 . 51
第 5 1 期
浅谈 高等数学 与中学数学教学 的衔接
旷伟平 ( 怀化学 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系 , 湖南 怀化 4 1 8 0 0 8 )
基金项 目: 怀化学 院教改项 目( 怀院发[ 2 0 1 4 1 1 9 号N o . 2 0 1 4 4 0 ) ; 湖南省教育厅项 目( N o . 1 5 C1 0 8 9 ) ; 怀化学院教 改项 目( No . 2 0 1 2 0 7 ) 作者简介 : 旷伟平 ( 1 9 7 8 一 ) , 女, 湖南株洲人 , 讲师 , 硕 士, 研究方 向: 调和分析及其教 学 内容上存在 着衔接 不 " a的问题 , - 本文将对 中学数 学与 高等数 学的差异
进行分析 , 探 讨教 学 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衔接不 当之 处, 并提 出相应 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 高等数 学; 中学数 学; 衔接
中图分类号 : G6 4 2 . 4 1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5 ) 5 1 — 0 1 5 8 — 0 2

引言
高 等数学是 大学理 工专业 甚至文科 专业 的一 门 重要 的公共基础课程 。 高等数学课程可 以为后续的专 业课 程学 习和解决实 际问题 提供数 学基础 知识及 数 学方法 , 而且还 可 以培养 学生 的运算 能力 、 逻辑推 理 能力 、 综合分析 问题解决 问题 的能力 及创造 力 , 因而 高等数学教学效果 的好 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 。 但是 , 在 以往 的教学 中发现 , 大学一 年级 的新生 比较 普遍地认 为高等数学难学 , 这 一问题 出现的原 因是 多 方 面的 , 而高等数学与 中学数 学在教学上 的脱节是 一 个重要 原 因 , 一 方面 , 大部分 高 中数 学老师 很少 了解 大学 的数学教材 , 从 而无法为学生大学学习数学作 必 要 的铺 垫 ; 另 一方 面 , 大部分 大学数 学一线 教师也 不 解学生 中学期 间学习过哪些内容 , 没有学 习过 哪些 内 容, 哪些 内容掌握的很 薄弱等 。解 决这些 问题是 非常
有意义 的。
本文将从 中学数 学与高等数 学的差异着手分 析 , 对 教学 内容及 教学方 法等方 面衔 接不 当之 处进行 研 究, 并提 出相应 的解决对策。 二、 高等数学与 中学数学的差 异 ( 一) 培养 目标上 的差异 共 同 目标 是通过 学习数学 , 对数学学科有一个 正 确 的认识 和理解 , 对数学的重要性及数学 的美感 有一 个 基本 的认识 和体会 ; 通过 学习数 学 , 积 累数学 的知 识和方法 , 掌握必要 的工具 和技巧 ; 通过严 格 的数学 训练, 领会 数学 的精 神实 质和思想 方法 , 造 就 自身的 数学教养 , 对今后 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而高等数学 的教学 目标侧重于提高学生 的数学素质 , 为以后学 习 专业课 打下 良好 的基础 。 ( 二) 学 习方法上 的差异 中学生心理发育不够成熟 , 学 习的主动性与 自觉 性较差 。中学数学教师 主导着数学课程 的教学 , 课上 进行知识 点归纳 ,而学 生则反 复练 习并记忆 相关概 念、 公式及典型例题 , 一般都可 以取得好成绩。而高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