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复习提纲.doc

合集下载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复习提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复习提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复习提纲)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复习提纲)本文档旨在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的复习提供一份详细的提纲。

我们建议学生在复习时按照以下提纲进行,以保证复习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一、化学基本概念1.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元素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原子、离子、分子、原子团的定义及性质-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分散系的分类及特点1.2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化学反应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的定义及原理- 可逆反应的特点1.3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的定义及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二、化学实验2.1 实验基本操作- 仪器的识别及使用方法- 常见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 实验基本操作(称量、溶解、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 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2.2 气体的制备与检验- 气体的制备方法及实验操作- 气体的收集与净化- 气体的检验方法及现象判断2.3 物质的鉴定与分析- 常见离子的鉴定方法及现象- 常见物质的成分分析及鉴别- 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现代分析方法简介三、无机化学3.1 常见元素与化合物- 氧、氢、碳、氮、硫、磷等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 金属元素(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等)的性质及应用- 非金属元素(卤素、氧族、氮族等)的性质及应用3.2 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定义及特点- 晶体结构的类型及特点- 金属晶体的电子排布与性质关系四、有机化学4.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 醇、酚、醚、酸、酯、胺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的结构与功能4.2 有机反应- 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等有机反应类型- 有机反应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与评价五、化学与生活5.1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饮食中的化学成分及作用- 洗涤剂、化肥、农药的化学原理及作用- 能源转换过程中的化学反应5.2 化学与环境- 环境污染的类型及危害- 环境保护的化学途径及实例- 可持续发展与化学的关系六、选修内容6.1 现代化学技术- 电化学、光谱学、色谱学等现代化学分析方法- 纳米技术、材料科学等化学在前沿领域的应用6.2 化学史- 化学发展史概述- 著名化学家及其主要贡献- 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上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的复习提纲。

《普通化学》综合复习资料.doc

《普通化学》综合复习资料.doc

《普通化学》综合复习资料.doc《普通化学》综合复习资料⼀、判断题1、体系和环境Z间的能量交换⽅式有热传递和做功,另外还有其他的⽅式。

(X )2、BF3和NH3都是⾮极性分⼦。

(x )3、可逆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勺)4、在0.1mol dm-3H2S 溶液中,c(H+): c(S2_)=2: 1。

( x )5、分⼦品体熔沸点的⾼低,决定于分⼦内部共价键的强弱。

(x )6、同⼀聚集状态的物质的标准摩尔嫡值在低温时⼤于⾼温时的燔值。

(x )7、内轨型配合物的⼬⼼离⼦采⽤内层轨道进⾏杂化,(n-l)d轨道的能量⽐nd轨道低,所以内轨型配合物[Fe(CN)6⼴⽐外轨型配合物[FeF6]3-稳定。

(7 )8、在任意条件下,标准电极电势⼤的电对中氧化态物质在反应过程中做氧化剂。

(x )9、由于Si原⼦和Cl原⼦的电负性不同,所以SiC14分⼦具有极性。

(x )10、sp杂化轨道成键能⼒⽐杂化前的s 轨道和p轨道成键能⼒都强。

(7 )11、通常所谓的原⼦半径,并不是指单独存在的⾃由原⼦本⾝的半径。

(x )12、在放热反应中,温度升⾼不会影响反应的平衡常数。

(x )13、标准吉布斯函数变⼩于零的反应可以⾃发进⾏。

(x )14、同⼀⾮⾦属元素⾼价态的氯化物⽐低价态的溶沸点⾼。

(7 )15、AS〉。

的反应⼀定是⾃发反应。

(x )16、温度升⾼,化学反应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升⾼,反应物分⼦的热运动速度加快,分⼦的碰撞频率增⼤。

(x )17、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因为催化剂参加了化学反应,改变了化学反应的途径,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P )18、化学反应的级数等于反应物分⼦在化学反应⽅程式中的计量系数之和。

(x )19、氯原⼦轨道的能级只与主量⼦数(n)有关。

(x )20、配合物⼬,配位数是指配位体的数⽬。

(x )21、原电池反应中,某电对的电极电势与电极反应的写法⽆关。

(7 )22、弱酸浓度越稀,解离度越⼤,溶液的pH值越⼩。

化学复习提纲

化学复习提纲

化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一、化学的研究对象: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结构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规律二、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三、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反思评价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常用仪器的使用规则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物质的称量与量取仪器的连接与洗涤第二单元水和溶液一、物质变化:1.物理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2.化学变化:分解反应:定义:举例:水的电解现象:正极生成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氧气),负极生成能燃烧的气体(氢气),正、负极生成的体积比为1:2化学方程式: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化合反应:定义:举例:氢气燃烧二、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结构:相对原子质量: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的比值3.离子:阳离子: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形成阳离子阴离子:原子得到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形成阴离子4.特征:体积、质量很小;不停地运动;粒子间有间隔三、水的循环和净化:1.水在自然界的循环2.水的净化:沉降、过滤、杀菌、蒸馏四、水和溶液1.定义:2.特征:3.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4.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定义:公式:应用:溶液的稀释或浓缩溶液的配制:计算、称量、溶解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空气1.组成:氮气:78%;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氧气:2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复燃现象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向上排气集气法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用于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等2.空气的发展史3.大气污染与防治、空气质量日报二、物质的组成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纯净物: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3.化学式:定义:意义:化合价:定量计算: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一、燃烧与灭火1.燃烧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2.灭火原理:隔绝空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二、化学反应的表示1.质量守恒定律定义: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中,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复习提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复习提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 原子的基本结构、质子、中子和电子的基本概念
- 原子序数、质量数、同位素的概念
- 原子的电子层次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分子的组成、化学键的基本概念、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区别
- 化学方程式及其表示法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 五大反应类型的概念及其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 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初步、化学计量计算与限制性因素原理、摩尔概念
- 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焓变)及热效应的计算
第三章: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
- 氢、氧、碳、氮、硫、铁、铜等元素的性质、化学结构、用途及其在生活、工业、农业、医学等领域应用
-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检验方法及其原理
- 盐类、氧化物、酸、碱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第四章:化学实验、化学计算与化学常识
- 实验室通用器皿、仪器及其用途和操作规范
- 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 化学计算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 化学现象在工农业、生活中的应用及与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以上是本文化学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提纲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提纲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提纲第一章化学基础1.1 化学的定义•化学的概念•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2 物质及其物理性质•物质的分类•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其检验方法1.3 化学性质•化学变化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条件及其表示方法•化学反应的类型1.4 分子•分子的概念•分子量、计算方法及其化学意义•化学式、化学式的简化和化学式的反推1.5 原子•原子的概念•原子结构、组成及其性质•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周期律1.6 元素•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种类及其周期表中的排列方法•元素存在的状态及其性质1.7 离子•离子的概念•阴、阳离子的判别方法•离子的符号表示法1.8 分子离子化学式•分子化学式与离子化学式概念的区别•分子离子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化合价规律及其应用第二章化学计量基础2.1 化学量的概念•化学量的定义及其计量单位•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及其计算方法2.2 摩尔计算•摩尔计算的概念•摩尔计算在定量化学中的应用•科学计数法和单位换算2.3 质量计算•质量计算的概念•质量百分含量和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4 计量关系式及其应用•计量关系式是定量化学的基础•计量关系式在化学计量中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应用第三章状态及其变化3.1 物质的三种存在状态•物质的存在状态•物质存在状态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3.2 物质的状态变化•液体蒸发、汽化、凝华及其条件•固体的升华和熔化及其条件•气体的压缩、膨胀及其条件3.3 气体的化学计量•气体的摩尔体积•气体的化学反应中摩尔体积比的应用•浓度与摩尔浓度的关系第四章化学反应及其应用4.1 物质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概念•化学平衡状态及其表征•化学平衡条件及其影响因素4.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的转移关系•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及其应用4.3 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的概念•碳酸钙的热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其他分解反应的实例4.4 化学反应的计量计算•化学反应的计量计算•化学反应的原子、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实例及其应用。

化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提纲

化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提纲

一、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原子(构成金属、稀有气体)O1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应用于回答化学变化中什么微粒没有改变)02结构: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质子(带正电)(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氢原子不含中子相等关系:原子量领子数+中子数在原子时有:电子数=质子数=核内电荷数= 原子序数03原子性质:质量、体积甚微;不断运动;有间隔2、分子(构成除稀有气体外的其它气体、有机物、水)01定义: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应用于回答化学变化中什么微粒改变)02分子结构:分子由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应用于分子用什么来描述)03分子的性质质量、体积甚微、不断运动、有间隔。

(应用于解释日常中的某些现象)04分子的写法:某种物质的分子符号就用其化学式表示。

例如: 3 个二氧化硫分子:3SO23、离子(构成酸、碱、盐及其它化合物)01定义:当原子得、失电子后变成的微粒称离子。

02性质: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即: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离子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b、离子能导电c、离子中有:质子数= 核电荷数=原子数质子数趣子数4、原子、分子、离子的联系分子01原子得失电子离子原子分离02物质的描述:a、物持由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b、物质由离子构成(NaCI由Na+和CI —构成)c、物质由元素组成(MgO由Mg元素和0元素构成)分子的描述:分子由原子构成。

二、元素——组成物质的宏观单位。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符号:a、用拉丁字母表示b、元素含义:仁表示该元素的符号2°表示一个该原子(P)3°表示该物质(Fe)三、初中常见物质化学式及俗称及重要性质和用途物质俗称性质用途S硫磺淡黄色粉末、易燃、于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纯氧为蓝紫色,并伴有刺鼻气体产生(SO2)P 赤磷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烟(P2O5 固体)用物制烟雾弹C 金刚石、石墨、活性炭金刚石是最硬物质;石墨具有导电性、润滑性、质软;活性炭用于吸附剂金刚石用于制钻头,切割物质。

化学复习提纲 人教版 初中全册

化学复习提纲     人教版 初中全册

化学复习提纲人教版初中全册目录绪言. 1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4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10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4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18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21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 25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28第九单元溶液. 32第十单元酸和碱. 35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40第十二单元化学及生活. 44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47常见物质的俗名. 48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48常见反响的现象. 52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 54多功能瓶. 55除杂. 56鉴定. 56绪言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构造、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但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根底。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l 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

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一、蜡烛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中焰和内焰。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两端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点燃蜡烛后,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凝固的石蜡蒸气。

蜡烛燃烧的表达式: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25H32+33O2 25CO2+16H2O二、做“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最重要的是做比照实验。

普通化学复习提纲(全)

普通化学复习提纲(全)

普通化学复习提纲(全)案场各岗位服务流程销售大厅服务岗:1、销售大厅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客户提供全程的休息区域及饮品;2)保持销售区域台面整洁;3)及时补足销售大厅物资,如糖果或杂志等;4)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现场问题点;2、销售大厅服务岗工作及服务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班中工作程序服务流程行为规范迎接指引递阅资料上饮品(糕点)添加茶水工作要求1)眼神关注客人,当客人距3米距离时,应主动跨出自己的位置迎宾,然后侯客迎询问客户送客户注意事项15度鞠躬微笑问候:“您好!欢迎光临!”2)在客人前方1-2米距离领位,指引请客人向休息区,在客人入座后问客人对座位是否满意:“您好!请问坐这儿可以吗?”得到同意后为客人拉椅入座“好的,请入座!”3)若客人无置业顾问陪同,可询问:请问您有专属的置业顾问吗?,为客人取阅项目资料,并礼貌的告知请客人稍等,置业顾问会很快过来介绍,同时请置业顾问关注该客人;4)问候的起始语应为“先生-小姐-女士早上好,这里是XX销售中心,这边请”5)问候时间段为8:30-11:30 早上好11:30-14:30 中午好 14:30-18:00下午好6)关注客人物品,如物品较多,则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如拾到物品须两名人员在场方能打开,提示客人注意贵重物品);7)在满座位的情况下,须先向客人致歉,在请其到沙盘区进行观摩稍作等待;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中工作程序工作要求注意事项饮料(糕点服务)1)在所有饮料(糕点)服务中必须使用托盘;2)所有饮料服务均已“对不起,打扰一下,请问您需要什么饮品”为起始;3)服务方向:从客人的右面服务;4)当客人的饮料杯中只剩三分之一时,必须询问客人是否需要再添一杯,在二次服务中特别注意瓶口绝对不可以与客人使用的杯子接触;5)在客人再次需要饮料时必须更换杯子;下班程序1)检查使用的工具及销售案场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领导;2)填写物资领用申请表并整理客户意见;3)参加班后总结会;4)积极配合销售人员的接待工作,如果下班时间已经到,必须待客人离开后下班;1.3.3.3吧台服务岗1.3.3.3.1吧台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的客人提供全程的休息及饮品服务;2)保持吧台区域的整洁;3)饮品使用的器皿必须消毒;4)及时补充吧台物资;5)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问题点;1.3.3.3.2吧台服务岗工作及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复习提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复习提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复习提纲)
一、化学基础知识回顾
-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特点
-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 化学键的种类和特点
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 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方程式
-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三、化学式与化学计算
- 化学式的表示和命名规则
- 化学计算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摩尔质量和摩尔计算
- 溶液浓度的计算
四、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
- 常见元素的特性和应用
- 酸、碱和盐的性质及应用
-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特点和反应
-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五、化学实验与实验技能
- 常见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巧
- 常见化学实验的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 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
- 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重要性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措施
- 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以上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复习的提纲,希望能够帮助你复习化学知识。

记住要理解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并多做相关练习和实验,加深对化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祝你成功!。

普通化学复习提纲

普通化学复习提纲

总复习1. 基本要求:2. 认真的看两遍书(笔记, 书中自有黄金屋)。

3. 认真整理和理解所有学过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和理论。

对重点要求的内容, 必须掌握。

4. 作业应认真检查, 做过的习题要明白错在何处。

5. 公式:形式必须记准确, 应用场合切莫混淆, 尤其是第一章的公式6. 适量做辅导教材上的习题。

7. 重视实验, 看实验书和实验报告。

8. 抓紧答疑。

考前答疑时间安排: 本学期期末考试定在元月11日上午9: 30, 期末答疑从元月8日上午开始。

考前答疑安排3天: 元月8日、9日上下午, 10日全天及晚自习。

9: 00-12: 00, 14: 00-16: 40。

地点: 教西D 座303或304。

6.带计算器,公式、F 值、R 值、近似能级顺序、屏蔽常数要记。

7.获得高分必备条件: 概念清楚、知识结构清晰、公式记准会用、计算准确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一、本章的基本概念和理论:1.体系与环境 状态函数的特征:①唯一; ② ∆Z 与途径; ③循环过程∮d Z =0 2.体积功的计算: W 体积= – P 外● (V (恒外压) 热功取值: Q(+ 吸), W(+ 体系得到能量) 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衡:(1) 封闭: (U = Q + W 公式(1) 若是恒容: (U =若是恒压: = (H (注意, 只存在数值上的关系)(2) 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θm f H ∆ (标准下各最稳定单质的 θm f H ∆ 为零) (3) 标准摩尔反应热 θm r H ∆ 由盖斯定律可得 θm r H ∆ =)(产物θm fiH v ∆∑-)(反应物θm f i H v ∆∑公式(2)(4)热力学的标准态 压力 θp =100kPa对气态物质 各气态物质的分压均为 100kPa 即θp ;对液态物质 在 下, 各液态物质的浓度均为1mol · kg-1; 对纯液体和固态物质 在 θp 下的纯物质 (5) 反应进度的概念及意义, 即1mol 反应的含义 4. 热力学第二定律———— 化学反应的方向 (1)熵与混乱度(θm S 单位 J · mol -1 · K -1) (2)反应熵变的求取: = - 公式(3) 此值能否直接用于判断反应方向? 为什么? (3)吉布斯函数及其关系式θm r G ∆(T ) = θm r H ∆- T θm r S ∆ 公式(4*) (注意能量单位统一)θm r G ∆ =)(产物θm fiG v ∆∑-)(反应物θm f i G v ∆∑ 公式(5)(4)在标准状态下可用 作为反应是否可能自发的判据(若不是标准态如何处理, 必须清楚)自发: < 0 ; 平衡: = 0 ; 不自发: > 0 如何计算?298K 下的咋求, 其他温度下的如何求? (5) 任意状态时反应方向的确定方法一: 公式(6)自发: < 0 ; 平衡: = 0 ; 不自发: > 0容易出错处: 与温度有关, 298K 下的咋求, 其他温度下的 如何求? (当任意状态下达到平衡时应有=∆G r 0 所以 因为θm r G ∆ = θK RT ln -因此 , 才有下面的方法二)方法二:判断任意状态时反应方向, 可通过Q 与 的大小关系直接判断。

化学知识点总结和提纲

化学知识点总结和提纲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1 化学的定义1.2 化学的发展历史1.3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和玻璃器皿二、化学的基本理论2.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2.2 化合价和化合物的命名2.3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三、化学反应3.1 化学反应的类型3.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热力学3.3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四、物质的性质4.1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4.2 溶液的溶解度和溶液中的物质4.3 酸碱中和和盐类的性质五、化学能与化学动力学5.1 燃烧和热化学反应5.2 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和催化剂5.3 化学能的转化和利用六、化学与生活6.1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6.2 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6.3 化学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7.1 化学的未来发展趋势7.2 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7.3 化学创新与进步的前沿领域以上提纲提到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反应、物质的性质、化学能与化学动力学、化学与生活以及化学的发展与展望。

接下来将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的描述和总结。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过程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一门自然科学。

它是物质世界的基础科学,广泛应用于生活、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

1.2 化学的发展历史化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从最早的炼金术到现代的化学科学,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

重要的化学发现有:原子结构的揭示、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化学反应定律的总结等。

1.3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和玻璃器皿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有量筒、试管、烧杯、分液漏斗、PH计等;常用的玻璃器皿有玻璃烧杯、烧瓶、量筒、试管等。

二、化学的基本理论2.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原子是构成化学元素的基本单元,它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原子序数增大的次序排列而成的表,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性质。

2.2 化合价和化合物的命名化合价是指元素化合时的正负形式电荷,用来说明原子在化合物中所具有的价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复习基本要求:1.认真的看两遍书(笔记,书中自有黄金屋)。

2.认真整理和理解所有学过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和理论。

对重点要求的内容,必须掌握。

3.作业应认真检查,做过的习题要明白错在何处。

3.公式:形式必须记准确,应用场合切莫混淆,尤其是第一章的公式4.适量做辅导教材上的习题。

5.重视实验,看实验书和实验报告。

6.抓紧答疑。

考前答疑吋间安排:本学期期末考试定在元月11日上午9: 30,期末答疑从元月8日上午开始。

考前答疑安排3天:元月8日、9 H上下午,10 U全天及晚自习。

9: 00-12: 00, 14: 00 —16: 40。

地点:教西D 座303 或304。

6.带计算器,公式、F值、R值、近似能级顺序、屏蔽常数要记。

7.获得高分必备条件:概念清楚、知识结构清晰、公式记准会用、计算准确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一、本章的基本概念和理论:1.体系与环境状态函数的特征:①唯一;②AZ与途径,•③循环过程# d/=02.体积功的计算:W体积=-戶外(恒外压)热功取值:2(+吸),啊+体系得到能量)3.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衡:(1)封闭:2^=2+ W 公式(1)若是恒容:Q',若是恒压:O f)=(注意,只存在数值上的关系)(2)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f H^n(标准下各最稳定单质的\f H e m为零)(3)标准摩尔反应热A,.":由盖斯定律可得= Zv,.△/7^(产物)一Ev/△/7^(反应物)公式⑵(4)热力学的标准态压.力p0 =\00kPa对气态物质各气态物质的分压均为100W^即对液态物质在//下,各波态物质的浓度均为hno/• Ag'1;对纯液体和固态物质在;/下的纯物质(5)反应进度的概念及意义,即lmol反应的含义4. ---------------------------------- 热力学第二定律化学反应的方向⑴熵与混乱度单位^,广厂1)⑵反应熵变的求取:乂(产物)一乏>,.%(反应物)公式⑶此值能否直接用于判断反应方向?为什么?(3)吉布斯函数及其关系式= A X~T公式(4*)(注意能量单位统一)△X = ^^人心产物卜乙功冗仮应物)公式⑸(4)在标准状态下可用A,.G:作为反应是否可能自发的判据(若不是标准态如何处理,必须清楚)自发:<0 ;平衡:A r G卜0 ;不自发:〉0如何H•算?298K下的咋求,其他温度下的如何求?(5)任意状态时反应7/向的确定方法一:A r G ZM(7") = A r G^ (T) + RT In Q公式(6)自发:\r G m <0 ;平衡:A,.G W = 0 ;不自发:A,.G W〉0容易出错处:与温度有关,298K下的咋求,其他温度下的A f G w如何求?(当任意状态下达到平衡时应有'.<7 = 0所以因为A,.C^ = -RT\nK°因此A r G w== RTin头,才有下面的方法二)K方法二:判断任意状态时反应方14,可通过Q与尺#的大小关系直接判断。

求取有哪些方法?298K的欠e如何求取?其他温度下的如何求?(5)吉布斯公式应用3点,都涉及温度与AG的关系反应转变方向的温度:=A X/△,<久心)=0,向5.化学反应的限度一化学平衡(1)反应商和标准平衡常数若化学反应为tzA(g) + /?B(g) == gG(g) + </D(g)则反应商的表达式:(当各物质均为平衡分压时)Q eq=根据定义可知,正逆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应为(2)总结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儿种方法?某温度下:3种方法两个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的求取丄—丄)公式⑼R T2)此式还可以用于在己知尺0与r的关系时,判断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3)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凡==RT[n~~^二、本章应特别注意的问题1.应注意所使用公式的条件及能计算什么量,这个量计算出來有什么用;2.几个状态函数都与物质的量有关,因此方程式的写法不同,结果也不相同(热力学认为只要方程式的写法不同,就不是同一反应);3.在计算时要注意能量单位的统一(A,.//、△,.<7与/\/^、R之间);4.判断任意状态下反应的自发方向一定要用而不用。

第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1.什么是基元反应2.反应速率定义的数学表达式:任意化学反应aA + ==== gG + dD都可以表示为v=—n v=—a v=a v=i^La dtb dt g dt d dt3.速率方程v = k • C X A• C〉B4.若上述反应是基元反应,则可以直接写为v = k.c a A.c b B不是基元反应则不能。

5.无论是否基元反应,其指数之和即为该反应的级数6.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一阿累尼乌斯公式k = Z exp(-/ RT)7.两个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的求取(注意在计算能量单位时要统一)8.其他⑴ A,.//! 正)-£“(逆)(2)任何将热力学与动力学概念混淆的判据都是错误的。

第三章溶液1.浓度:质呈摩尔浓度;摩尔分数。

要会挽算2.相:单相与多相;气体(单相)、液体(单相与多相)、固体(单相与多相)。

3.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1)蒸气压下降在记温下,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的下降值(AP)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2)沸点上升数值\t h = K h - m3)凝固点下降数伉易山错处:Kb、Kf与m单位要一致计算出的只是Atb、Atf,不是tb、tf (要计算tb、tf怎么办?)因为Atb、Atf与m有关,可用于测定分子量(相关计算必须会)4)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均起源于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4.弱艰解质的解离平衡若AB型弱电解质AB ==A+(aq) + B'(aq)e此称为稀释定律,只适用于单组分体系 5. 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1) 同离子效应2) 如何计算有同离子时的解离度(特别注意不能用稀释定律,研宂书上例题)2)缓冲溶液:弱酸及其盐(或弱碱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当m 酸/m 碱(或m 碱/m 酸)时, 缓冲能力最佳。

要求:会计算pH 值会计算酸盐配比(或碱盐配比)关键:6. 多相解离平衡AgCl ⑻===Ag + CT1)溶度积:难溶电解质达到解离平衡时,各离子的浓度以其系数为幂次方的乘积为一常数, 称为溶度积常数。

尺:(¥0=年^m m会用溶度积计算物质在不同介质中(如水中、含同离子的盐中)的溶解度2)溶度积规则AxBy (s )====xA y^ +yB ^- = I m ) \ m) 表征难溶电解质溶解一沉淀平衡移动规律,溶度积规则。

离子积一--把未达到溶解沉淀平衡吋的各离子的浓度以其系数为幂次方的乘积,以Q 表示。

第四章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一、本章的中心问题是一电极电势在不同场合的应用1. 电对的电极电势电对的电极电势越大,说明该电对屮的氧化态物质的氧化能力越强;电对的电极电势越小,说明该电对屮的还原态物质的还原能力越强。

(要注意:电极电势不具有加和性;标准电极电势的大小不受电极反应方程式写法的影 响) 2. 标准态:特定状态下的值3. ---------------------------------------------------------- 非标准态: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能斯特方程能斯特方程必须要会,否则难得高分!!a (氧化态)+ = (还原态)| 0.059 t(氧化态)n g/w,"(还原态)注意区别2CK -2e = Cl2这类反应中的氧化态物质和还原态物质二.原电池场合1.电对、电极符号2.组成原电池必须先判断正负极,才有电极反应、电池符号、电动势等3.电动势A(P+~(P-(=%「%)[£权W]三.氧化还原反应方向与限度1.判断给定反应正向是否自发给定反应式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写山对应的电对----------------- 分别计算电极电势(如何计算?)氧化剂电对的炉一还原剂电对的炉------------- 判自发与否2.限度(计算标准平衡常数)给定反应(或写出反应式、配平)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写出对应的电对---------------分别查山标准电极电势---计©标准电动势一-代入公式计算lgK计算Kn.电解1.放电物质及产物判断阴极——还原反应所以应是在阴极放电的电对中实际电极电势大的电对中的氧化态物质先放电PII极---- 氧化反应所以应是在PH极放电的电对中实际电极电势小的电对中的还原态物质先放电2.实际析出电势汁算识阳实=炉阳理+ 7阳(P阴实=炉阴理_ "阴p阳理和阴理如何汁算?关键在于能斯特方程3.分解电压(对电解池)「分解=0阳实一识酸4.有一般规则:3种情况五.腐蚀电池电极分类(阴极、阳极,正极负极,要分清)阳极反应阴极反应(两种怡况)极化对电极电势及腐蚀速率的影响阴极保护法,从原理上区分二、其他问题1.电池符号的书写方法要正确掌握。

电极反应、电池反应的正确书写。

2.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3.判断指定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电动势£0或£可能>0,也可能<0)在标态下:A,^<0则£〃〉0即正向自发在非称态下:A z.G WJ<0则£〉0即^\〉炉_正向自发4.超电势的影响对电解池一增大实际分解电压对腐蚀电池一减少了腐蚀电池的电动势,使腐蚀速率减缓。

第五章原子的结构与性质一、电子的核外运动状态的描述1.麓子数:《主麓子数;/角量子数;磁fi子数;自旋量子数各量子数所表示的意义,如何取值时合理的2.(1)原子轨道一波函数一%(2)电子云一儿率密度一二、核外电子的排布1.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洪特规则的特例。

2.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方法:先按近似按能级顺序填充(有能级交错),W重排(归层);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3.什么是价电子,如何确定?4.熟悉电子排布与周期表的关系36号以前的元素符号、电子排布、位賈、分区、价电子能判断排布式是基态、激发态还是错误的,错在何处?三、元素1.元素的分区2.原子的结构特征(1)有效核电荷数Z’的计算以及意义;屏蔽常数o的取值(2)原子半径(r) 〃a n2 / Z’ ;总体规律(3)电离能⑴电离能与体系能量及电子排布结构的关系;特例也很重要(4)电负性(X)第六章共价键与分子结构一、共价键理论要点(特性)1.电子对配对原理和共价键的饱和性;2.最大重叠原理和共价键的方向性。

二、共价键的类型和共价键的参数1.o键与71键(头对头、肩并肩);2.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键的极性的判断:(zlr电负性的差値);3.共价键的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以及用键能计算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