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世系考之东周列国篇韩国卷
中国历代世系考之东周列国篇赵国卷
中国历代世系考之东周列国篇赵国卷西周初年,秦恶来被周武王所杀,其弟季胜传赵一脉,烈侯时为诸侯,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公元前386年迁都邯郸(今属河北)。
公元前376年与韩、魏三分晋天下。
公元前222年亡于秦。
国域;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河北西南部。
共历一百八十二年,凡十一个君主。
秦蜚廉(当殷纣时)之子季胜传于宅皋狼孟增,当周成王时。
再传于衡父。
再传于造父,当周穆王时,始为赵姓。
六世后传于赵奎父,为公仲,周宣王时职居王御。
再传于叔带,奄父之子,至晋,当周幽王时。
五世后传于赵夙。
再传于子赵共孟。
再传于子赵余。
再传于子成季赵衰,事晋文公,前625年病死。
再传于子衰子赵盾,事晋襄公。
再传于盾子赵朔,事晋景公,前596年被杀。
再传于子文子赵武,在位五十二年(公元前595---公元前544)。
再传于子景叔赵成,在位二十七年(公元前543---公元前517)。
再传于子简子赵鞅,在位五十八年(公元前516---公元前459)。
再传于太子襄子赵毋邱,在位三十三年(公元前458----公元前426)。
再传于子献侯赵浣,在位十五年(公元前425---公元前411)。
烈侯赵籍,献侯之子,在位九年(公元前410---公元前402)。
前403年为诸侯。
武公赵虔,烈侯之弟,在位十五年(公元前401---公元前387)。
敬侯赵章,烈侯之子,在位十二年(公元前386---公元前375)。
成侯赵种,敬侯之子,在位二十五年(公元前374---公元前350)。
肃侯赵语,成侯之子,在位二十四年(公元前349---公元前326)。
武灵王赵雍,肃侯之子,在位二十七年(公元前325---公元前299)。
惠文王赵何,武灵王之子,在位三十三年(公元前298---公元前266)。
孝成王赵丹,惠文王之子,在位二十一年(公元前265---公元前245)。
悼襄王赵偃,孝成王之子,在位九年(公元前244---公元前236)。
幽穆王赵迁,悼襄王之子,在位八年(公元前235---公元前228)。
中国文化总是“被韩国”?看看这些韩国古籍你就笑了
中国文化总是“被韩国”?看看这些韩国古籍你就笑了《东国通鉴》,1485年,是从檀君朝鲜到高丽末期的史书。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韩国学者曾称,西游文化源自韩国、中国神话源自韩国、李白是韩国人等等,但是这些韩国古籍怎么回事?全是汉字啊!出海许可证。
济州人如要出航,均须得到济州牧使的许可,船主、艄公以及乘客的名字要记录在案。
韩国古代的官方文书也是用汉字书写。
济州大学校博物馆藏。
《东国舆地胜览》,1487年,朝鲜代表性的地理书。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目前,这些韩国古籍正在浙江省博物馆展出。
《经国大典》,朝鲜王朝的基本政典,成书于1485年。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这本书的编撰是朝鲜前期的重要业绩之一,以国王为顶点的权力集团统治体系最终确立。
《二伦行实》,1518年刊行,内容包括兄弟图、宗族图、朋友图、师生图等,以中国人物构成。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五伦行实图》,1797年,灌输儒家理念。
这一页讲述的是“董永至孝”的故事。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四佳集》,1705年,朝鲜世祖到成祖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臣兼学者徐居正的诗文集。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朝鲜赋》,1531年,董越撰,对朝鲜的山川、风俗、民情、物产等方面进行记录。
韩国高丽大学校图书馆藏。
《老乞大》,16世纪,朝鲜半岛广泛流行的中文教材。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乞大”是契丹的音译,后来沿用指称中国人,“老”作为前缀表示尊敬。
《光国志庆录》,1744年出版,朝鲜宣祖时期“宗系辩诬”结束后,1587年臣僚将和答诗篇整理结集。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历代帝王世袭考录】东周列国篇吴国卷
【历代帝王世袭考录】东周列国篇吴国卷西周初年,周太公长子泰伯出居于梅里,后吴王阖闾正式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国域在今江苏、上海大部分和安徽省、浙江省的一部分。
公元前473年亡于越,历五百余年,凡二十五个国君。
吴子姬泰伯,一作太伯,周太公长子,周王季历之兄。
周太王以少子季历继位,泰伯与弟仲雍去周居于荆蛮,号句吴。
《史记.吴太伯世家》正义作太伯居梅里(在今江苏苏州北)。
死后葬于吴县北梅里。
无子。
吴子姬仲雍,周太公次子。
死后葬于吴郡常孰县西海虞山上(在今江苏常熟)。
吴子姬季简,仲雍之子。
吴子姬叔达,季简之子。
吴子姬周章,叔达之子。
当周武王灭商立国,被正式列为诸侯,封于吴地。
其弟虞仲受封于周北故夏虚(在今山西平陆西南),为虞之始祖。
吴子姬熊遂,周章之子。
吴子姬柯相,熊遂之子。
吴子强鸠夷,柯相之子。
吴子余桥疑吾,强鸠夷之子。
吴子姬柯庐,余桥之子。
吴子姬周繇,柯庐之子。
吴子姬屈羽,周繇之子。
吴子姬夷吾,屈羽之子。
吴子姬禽处,夷吾之子。
吴子姬转(索隐谯周古史考作柯转),禽处之子。
吴子姬颇高(索隐古史考作颇梦),姬转之子。
吴子姬句卑(索隐古史考作毕轸),颇高之子。
当时晋献公灭北虞,史所谓之假虞伐虢。
吴子姬去弃(一作去齐),句卑之子。
吴王姬寿梦,一名姬乘,系本作孰姑,去弃之子。
在位二十五年(公元前585---公元前561)。
二年(前584),通使晋国,时吴国与中原各国相通之始。
后因国强称王。
吴王姬遏,号诸樊,寿梦长子,在位十三年(公元前560---公元前548)。
元年,南迁居于吴(今江苏苏州)。
前548年,亡于吴楚巢邑之战。
吴王姬戴吴,一名馀桀(一作馀祭),寿梦次子,在位十七年(公元前547---公元前531)。
前544年,被人剌杀。
吴王姬夷昧,一作余昧,寿梦三子,在位四年(公元前530---公元前527)。
吴王姬僚,一作州吁,夷昧之子,公羊传作寿梦庶子,在位二十一年(公元前526---公元前515)。
前515年,为公子光所派勇士专诸所剌杀。
中国历代世系考之东周列国篇魏国卷
中国历代世系考之东周列国篇魏国卷周武王时,姬姓毕公高受封于魏(今山西芮城北)。
公元前661年,为晋献公攻灭,晋献公封毕公高后裔毕万于魏。
悼子时迁治霍。
公元前562年,昭公迁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公元前403年列为诸侯。
公元前376年与韩、赵分晋。
公元前339年迁于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
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亡。
国域在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一带。
共历二百二十一年,凡九个君主。
文侯魏都,一作魏斯,桓子之孙,在位三十八年(公元前424---公元前387)。
前403年始为诸侯。
附:先祖毕公高于周武王时受封于魏,历不知多代至毕万,毕万受晋献公之封。
再传于武子魏犨,事晋文公。
再传于悼子。
再传于昭公(一作庄子)魏绛,事晋悼公。
再传于魏蠃。
再传于献子魏荼,事晋昭公。
再传于襄子魏侈。
再传于襄子之孙桓子魏驹。
再传至文侯。
武侯魏繋,文侯之子,在位十六年(公元前386---公元前371)。
前376年分晋。
惠王魏罃,武侯之子,在位三十六年(公元前370---公元前335)。
前344年称王。
襄王,佚名,惠王之子,在位十六年(公元前334---公元前319)。
哀王,佚名,襄王之子,在位二十三年(公元前318---公元前296)。
昭王魏速,哀王之子,在位十九年(公元前295---公元前277)。
安釐王魏圉,昭王之子,在位三十四年(公元前276---公元前243)。
景湣王魏增,安釐王之子,在位十五年(公元前242---公元前228)。
魏王魏假,景湣王之子,在位三年(公元前227---公元前225)。
前225年,为秦所灭。
注:史料依据《史记》、《战国策》等。
东周列国国君主世系表(一)
东周列国国君主世系表(一)世界大历史关注为什么抖音美女那么多,今天终于知道答案了[呲牙]秦国的青少年时代:从“秦晋之好”到“秦晋争霸”东周列国国君世系表(三)郑、鲁篇东周列国国君世系表(二)韩、赵、魏篇(一)周、晋、楚、齐、秦篇世界大历史2018-05-01 17:56:45东周国君世系周平王,幽王子,在位51年。
周桓王,平王孙,在位23年。
周庄王,桓王子,在位15年。
周僖王,庄王子,在位5年。
周惠王,僖王子,在位25年。
周襄王,惠王子,在位33年。
周顷王,襄王子,在位6年。
周定王,顷王子,在位21年。
周简王,定王子,在位14年。
周灵王,简王子,在位27年。
周景王,灵王子,在位20年。
周敬王,景王子,在位42年。
周元王,敬王子,在位7年。
周贞定王,元王子,在位28年。
周哀王,贞定王子,在位3月。
周思王,哀王弟,在位5月。
周考王,思王弟,在位15年。
周威烈王,考王子,在位24年。
周安王,威烈王子,在位26年。
周烈王,安王子,在位10年。
周显王,烈王弟,在位48年。
周慎靓王,显王子,在位6年。
周赧王,慎靓王子,在位59年。
被秦昭襄王灭掉。
晋国国君世系晋文侯,晋穆侯子,在位35年。
晋昭侯,晋文侯子,在位7年。
被大臣潘父及曲沃桓叔谋杀。
晋孝侯,晋昭侯子,在位15年。
被曲沃庄伯谋杀。
晋鄂侯,晋孝侯子,在位6年。
晋哀侯,晋鄂侯子,在位9年。
被曲沃武公生擒。
晋小子侯,晋哀侯子,在位4年。
被曲沃武公诱杀。
晋侯缗,晋哀侯弟,在位28年。
被曲沃武公灭掉,晋国实现统一。
晋武公,前为曲沃武公,在位时间共39年。
晋献公,晋武公子,在位26年。
晋奚齐,晋献公子,在位1个月。
被里克杀死。
晋姬卓,晋献公子,在位1个月。
被里克杀死。
晋惠公,晋献公子,在位14年。
被秦穆公拥立。
被秦军败于韩原。
晋怀公,晋惠公子,在位1个月。
被秦穆公杀死。
晋文公,晋献公子,在位9年。
被秦穆公拥立。
败楚军于城濮。
晋襄公,晋文公子,在位7年。
晋灵公,晋襄公子,在位14年。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春秋战国韩国各代国君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春秋战国韩国各代国君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5---春秋战国韩国各代国君韩武子韩万叔虞的儿子名燮(xie谢),燮自唐徙居晋水旁,就改称晋侯。
燮生武侯,名宁旅,为三世。
武侯生成侯,名服人,为四世。
成侯生厉侯,名福,为五世。
厉侯生靖后,名宜臼,为六世。
靖侯生厘侯,名司徒,为七世。
厘侯生献侯,名籍,为八世。
献侯生穆侯,名费王,为九世。
穆侯生成师,封于曲沃,是为桓叔,为十世。
成师之子万,即韩武子,为韩氏受姓始祖。
韩赇伯是晋国韩氏家族的领袖之一,为韩氏第二任领袖,承袭父亲韩万担任韩氏家族领袖。
韩赇伯死后,儿子韩简继位,是为韩定伯韩简是晋国韩氏家族的领袖之一,为韩氏第三任领袖,承袭父亲韩赇伯担任韩氏家族领袖。
前645年秋,秦穆公出兵伐晋,交战的地方就是韩简的封地。
战前,韩简曾向晋惠公说,由于惠公对秦国失信,此战胜算不大。
惠公派韩简向秦穆公下了战书,战争中,韩简截击穆公,不料,这时惠公的战车陷入泥泞,韩简只好丢下秦穆公来救惠公。
战斗的结果是,晋惠公做了秦国俘虏,韩简随之被俘。
因为晋惠公的姐姐、秦穆公夫人伯姬的劝谏,秦穆公放了惠公君臣。
晋惠公怨天尤人,韩简再次出来进谏,直言是惠公的过错。
韩简死后,谥号定,史称韩定伯,儿子韩舆继位。
韩舆又名韩子舆,是晋国韩氏家族的领袖之一,为韩氏第四任领袖,承袭父亲韩简担任韩氏家族领袖。
韩舆死后,儿子韩厥继位。
[1]《左传》记载,前589年的鞍之战中,韩厥担任晋军司马,作战前一天,韩厥梦见父亲韩舆告诉自己,作战时不要站在战车上的左右两边。
这样在战斗韩厥免于被齐顷公射杀。
韩献子韩厥姬姓、韩氏、讳厥、谥号献,史称韩献子。
韩子舆的儿子。
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韩氏第五任的领袖。
g_U69 z 早年丧父,由赵盾抚养长大,被赵盾推荐为晋军司马。
前597年,参加泌城之战。
前589年,参加鞍之战。
前583年,帮助赵武使赵氏复兴。
前575年,参加鄢陵之战。
前573年,韩厥继栾书为正卿。
百科知识精选韩国世系(周朝)
世系表图表说明:纵向为祖孙、父子关系。
圆圈内的序号为在位顺序。
括号内的年代为在位时间段。
年表前403年:【韩】周王赐魏景子为侯爵,是为景侯。
景侯时迁都于阳翟(今河禹县)。
前400年:【韩】郑伐韩,围阳翟。
景侯卒,子列侯继位。
前397年:【韩】相侠累被刺客聂政所杀。
前394年:【韩】救鲁。
前391年:【韩】秦伐郑宜阳,取六邑。
前387年:【韩】列侯卒,子文侯继位。
前385年:【韩】伐郑取阳城。
伐宋,至彭城,执宋休公。
前380年:【韩】秦、魏攻韩,求救于齐,齐诈救。
楚、赵救韩。
后攻齐至桑丘。
前378年:【韩】伐齐至灵丘。
前377年:【韩】文侯卒,子哀侯继位。
前376年:【韩】与赵、魏分晋。
前375年:【韩】灭郑。
迁都于郑(今河南新郑)。
前371年:【韩】哀侯被韩严所杀,子懿侯继位。
前369年:【韩】魏伐韩。
前367年:【韩】与赵分周为二。
前366年:【韩】与魏惠王会于宅阳。
前362年:【韩】魏败韩于浍。
前359年:【韩】懿侯卒,子昭侯继位。
前358年:【韩】秦败韩于西山。
前357年:【韩】宋伐韩,取黄池。
魏伐韩取朱。
前353年:【韩】伐东周,取陵观、邢丘。
前351年:【韩】以申不害为相,修术行道,韩国大治,诸侯不侵。
前349年:【韩】韩姬弑君悼公。
(不理解,待考)前348年:【韩】昭侯入秦修好。
前337年:【韩】申不害卒。
前335年:【韩】秦伐韩,拔宜阳。
前334年:【韩】作高门。
前333年:【韩】昭侯卒,子宣惠侯继位。
前325年:【韩】魏伐韩,韩将韩举失败。
前322年:【韩】宣惠公称王,是为宣惠王。
与赵会于区鼠。
前319年:【韩】秦败韩于鄢。
前318年:【韩】秦攻韩于修鱼,大将鱼叟、申差被俘,公仲进言宣惠王献一城于秦求合兵攻楚。
楚王闻讯假言救韩,宣惠王信以为真遂战秦,而楚援不至。
前314年:【韩】秦大破韩于岸门,韩大将犀首逃。
宣惠王被迫以太子为质求和。
封公子通于蜀。
前312年:【韩】会秦攻楚。
宣惠王卒,太子襄王仓继位。
东周列国之郑国世系
东周列国之郑国世系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弟姬友受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武公时迁于新郑(今河南郑州),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
共历二十四位国君,凡四百三十二年。
国域;在今陕西与河南相交之地一带。
桓公姬友,周宣王之弟,初封,在位三十六年(公元前806---公元前771)。
武公姬掘突,桓公之子,在位二十七年(公元前770---公元前744)。
庄公姬寤生,武公长子,在位四十三年(公元前743---公元前701)。
厉公姬突,庄公之子,在位四年(公元前700---公元前697)。
公元前679年复位,在位七年(公元前679---公元前673)。
昭公姬忽,厉公之子,在位二年(公元前696---公元前695)。
郑伯姬子舋,昭公之弟,在位一年(公元前694)。
为渠弥所杀。
郑伯姬子婴,昭公之弟,在位十四年(公元前693---公元前680)。
文公姬捷,厉公之子,在位四十五年(公元前672---公元前628)。
穆公姬兰,文公之子,在位二十四年(公元前627---公元前604)。
灵公姬夷,穆公之子,在位一年(公元前603)。
襄公姬坚,灵公庶弟,在位十三年(公元前602---公元前591)。
悼公姬费,襄公之子,在位六年(公元前590---公元前585)。
成公姬睮(音yú),悼公之弟,在位十四年(公元前584---公元前571)。
郑君姬繻(音rú),成公庶兄,在位不到一年(公元前571)。
僖公姬髡(音kūn)须,一作姬恽,成公之子,在位五年(公元前570---公元前566)。
简公姬嘉,僖公之子,在位三十六年(公元前565---公元前530)。
定公姬宁,简公之子,在位十六年(公元前529---公元前514)。
献公姬虿(音:chài),定公之子,在位十三年(公元前513---公元前501)。
声公姬胜,献公之子,在位三十八年(公元前500---公元前463)。
哀公姬易,声公之子,在位八年(公元前462---公元前455)。
中国历代世系考之东周列国篇曹国卷
中国历代世系考之东周列国篇曹国卷前1045年,周武王论功行赏封其弟叔振铎于曹,都:陶丘(今山东定陶西南)。
其国域大体在今山东省西部一带。
公元前487年为宋所灭。
前后共五百余年,历二十五个国君。
曹叔姬振铎,周武王之弟,因功封有曹地。
同时也以国氏为姓。
太伯姬脾,叔振铎之子。
仲君姬平,太伯姬脾之子。
宫伯姬侯,仲君姬平之子。
孝伯姬云,宫伯姬侯之子。
夷伯姬喜,孝伯姬云之子,在位三十年(公元前864---公元前835)。
幽公姬强,夷伯之子,在位九年(公元前834---公元前826)。
戴伯姬鲜,一作姬苏,也称伯鲜,幽公之弟,在位三十年(公元前825---公元前796)。
惠伯姬雉,一作兕,戴伯之子,在位三十六年(公元前795---公元前760)。
穆公姬武,惠伯之弟,在位三年(公元前759---公元前757)。
桓公姬终生,穆公之子,在位五十五年(公元前756---公元前702)。
庄公姬射姑,桓公之子,在位三十一年(公元前701---公元前671)。
僖公姬夷,庄公之子,在位九年(公元前670---公元前662)。
昭公姬班,僖公之子,在位九年(公元前661---公元前653)。
共公姬襄,昭公之子,在位三十五年(公元前652---公元前618)。
文公姬寿,共公之子,在位二十三年(公元前617---公元前595)。
宣公姬庐,文公之子,在位十七年(公元前594---公元前578)。
成公姬负刍,宣公之弟,在位二十三年(公元前577---公元前555)。
武公姬胜,成公之子,在位二十七年(公元前554---公元前528)。
平公姬须,武公之子,在位四年(公元前527---公元前524)。
悼公姬午,平公之子,在位九年(公元前523---公元前515)。
公元前515年朝宋时,被宋所囚。
襄公姬野,一作声公,悼公之弟,在位五年(公元前514---公元前510)。
公元前510年为平公之弟隐公所杀。
隐公姬通,平公之弟,杀襄公而立五年(公元前509---公元前506)。
史上最牛改革之东周列国篇
古 与 今 风 风 雨 雨 看 人 间 万 事
灵 与 魂
我的搜索
你的记忆
这里是零九历史
世 世 代 代 品 人 生 百 味
政治 背景 : 社会转型
春 秋 战 国 改 革 与 变 法
经济 思想
目的 内容 影响
根本原因
管仲改革 过程: 比 较
主观 客观 内容
政治 经济
战国变法
魏国变法
军事 影响 自身 当时 历史进程
局限性 措施 废井田,开阡陌
进步作用 作用
三 商鞅变法的积极影响
对当时:
1 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 发展了地主经济,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3 壮大了军事力量,迅速成为七国中军事最强大的国家; 4 稳定了社会秩序; 对后世:
1 政治上沉重打击了旧贵族,推动了宗法分封制向 中央集权制的转变,为封建中央集权制奠定了基础; 2 地主土地私有制度确立,从根本上确立了封建经济制度; 3 军事改革则推动了秦统一中国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4 变法之争作了思想准备。
5 商鞅个人的作用。
帝道-----王道-----霸道
二
商鞅变法内容
1 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军功爵制。 2 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3 地方上推行什五连坐制。 4 制定严刑峻法。 1 废除井田制。 2 奖励耕织。 3 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 1 奖励军功。 2 实行什五制度。 焚烧诗书,文化专制。
启示
改革是曲折、复杂的,变法必然会触及既得 利益者的利益,也必然引起其反对,作为改 革者,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 注意协调好改革中利益的协调问题。
一 商鞅变法背景
必要性:
1 诸侯争霸, 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
战国韩国官制
战国韩国官制
在战国时期的韩国,官制主要由中央官和地方官构成。
中央官方面,韩国设有相。
在昭侯和申不害的相继去世后的威侯(以后的宣惠王)时代(公元前333~公元前312年),威侯由公仲担任宰相。
这个时期,韩国开始有跟公仲较量势力的存在,这就是公叔。
因为两人均称为“仲”、“叔”,因此,他们可能是昭侯或者威侯的兄弟。
宣惠王从前希望“两用公仲、公叔”,但被摎留制止,理由是“其多力者內树其党,其寡力者籍外权”。
实际上,两者都卷进了周边各诸侯国,韩国国内形成了派系争斗。
从宣惠王到襄王(公元前312~公元前296年),公叔的齐、魏、韩联合与公仲的秦、楚、韩联合可能形成了对立。
但由于公元前306年公仲去世,此后由韩辰担任宰相。
有兴趣的是,均由韩氏家族担任百官之长的相。
地方官方面,韩国的地方制度以郡县制为主,设有县令、县丞等官职。
同时,韩国还根据特殊的地形
地貌和政治军事需要,在部分地区实行了其他一些地方管理制度,如道制。
在官员选拔方面,韩国采用了察举制和任子制等制度。
察举制是通过考察官员的品德和才能来选拔官员;任子制则是通过官员的子弟或亲属担任官职来保证官员的忠诚度。
此外,韩国还实行了俸禄制和考绩制等制度来激励官员勤奋工作、尽职尽责。
战国韩国官制是在中央集权的基础上,实行了多种地方管理制度,并通过察举制、任子制、俸禄制和考绩制等制度来选拔和管理官员。
这些制度在韩国政治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历代世系考之东周列国篇齐国卷
中国历代世系考之东周列国篇齐国卷前1045年,吕尚受周封于齐,建都营丘(今山东淄博东北),后称临淄。
公元前386年,大臣田氏替代姜氏齐国。
公元前221年,为秦所灭。
国域:东起大海,西到黄河,南起泰山,北至无棣水(今河北盐山南)。
共历八百余年,凡三十八代君主。
太公尚,一名望,字子牙,姜姓,号师尚父。
其先祖为炎帝苗裔,伯夷之后,因掌四岳有功,于虞夏之际受封于吕(在今河南南阳);或封于申(在吕之西面),姜姓。
因助周灭商有功受封于齐。
历仕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朝。
在位三十一年(前1045--前1015),病逝时享年一百一十三岁(前1117--前1015)。
丁公姜伋(一作及),太公之子。
乙公姜得,丁公之子。
癸公(一作祭公、庮公)姜慈母,乙公之子。
哀公姜不辰(一作不臣),癸公之子,为纪侯所谮,被周厉王所烹。
胡公姜静,哀公之弟,由周厉王所立,在位期间迁都于薄姑(在今山东)。
后被献公所杀。
献公姜山,哀公之弟,杀兄自立,在位九年(公元前859---公元前851)。
前859年,将都城迁回营丘,称临淄。
武公姜寿,献公之子,在位二十六年(公元前850---公元前825)。
厉公姜无忌,武公之子,在位一年(公元前824)。
被杀。
文公姜赤,厉公之子,在位十二年(公元前823---公元前812)。
成公姜脱,文公之子,在位九年(公元前811---公元前803)。
庄公姜购,成公之子,在位六十四年(公元前802---公元前739)。
釐公姜禄甫,庄公之子,在位四十二年(公元前738---公元前697)。
襄公姜诸儿,僖公之子,在位十一年(公元前696---公元前686)。
为公孙无知所杀。
齐侯姜毋知,僖公之侄,使人杀襄公自立,在位一年(公元前685---公元前684春),元年春被杀。
桓公姜小白,在位四十三年(公元前684春---公元前642冬十月乙亥)。
在位期间,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成为霸主。
公子姜无诡,桓公长子,在位三月(公元前642冬十月乙亥---公元前641春)。
韩国古代作品原文
韩国古代作品原⽂韩国古代作品原⽂第⼀部分韩国古代神话传说及民间故事⼀、古代神话传说(⼀)檀君神话在韩国⽂学史上把古朝鲜的建国神话称为“檀君神话”,它收录在⾼丽中期的⾼僧⼀然(1206~1289)编撰的《三国遗事》(⼀然《三国遗事》纪异,卷⼀,古朝鲜),转录原⽂于下:《魏书》云:乃往⼆千载有檀君王俭,⽴都阿斯达(经云,⽆荼⼭,亦云⽩岳。
在⽩州地,或云在开城东,今⽩岳宫是。
),开国号朝鲜,与⾼同时。
古记云:昔有桓因(谓帝释)庶⼦桓雄数意天下,贪求⼈世。
⽗知⼦意,下视三危太伯,可以弘益⼈间,乃授天符印三个,遣往理之。
雄率徒三千,降于太伯⼭顶(即太⽩,即妙⾹⼭),神檀树下,谓之神市,是谓桓雄天王也。
将风伯、⾬师、云师,⽽主⾕、主命、主病、主刑、主善恶,凡主⼈间三百六⼗余事,在世理化。
时有⼀熊⼀虎,同⽳⽽居。
常祈于神雄,愿化为⼈。
时,神遗灵艾⼀炷、蒜⼆⼗枚,⽈:?尔辈⾷之,不见⽇光百⽇,便得⼈形。
?熊、虎得⽽⾷之,忌三七⽇,熊得⼥⾝,虎不能忌⽽不得⼈⾝。
熊⼥者⽆为婚,故每于檀树下,咒愿有孕。
雄乃假化⽽婚之,孕⽣⼦,号⽈檀君王俭。
以唐⾼即位五⼗年庚寅,都平壤城。
始称朝鲜,⼜移都于⽩岳⼭阿斯达,⼜名⼸(⼀作⽅)忽⼭,⼜今弥达。
御国⼀千五百年。
周虎王即位⼄卯,封箕⼦于朝鲜,檀君乃移于藏唐京,后还隐于阿斯达为⼭神,寿⼀千九百⼋岁。
(⼆)朱蒙神话朱蒙神话收录在公元5世纪⾼句丽⼴开⼟王的陵墓碑⽂、《三国史记》、《三国遗事》、《帝王韵记》、《东明王篇》等韩国古代⾦⽯⽂和各种典籍,以及《论衡》、《三国志》、《晋书》、《搜神记》等中国各种典籍,其中《三国史记》(⾦富轼《三国史记》⾼句丽本纪第⼀,始祖东明王)中的有关记录较为详细:始祖东明王,姓⾼⽒,讳朱蒙(⼀云鄒牟,⼀云象解。
象解,恐当作众牟)。
先是,扶余王解夫娄,⽼⽆⼦,祭⼭川求嗣,其所御马之鲲渊,见⼤⽯相对流泪。
王怪之,使⼈转其⽯,有⼩见⾦⾊蛙形(蛙⼀作蜗),王喜⽈:?此乃天赍我令胤乎??乃收⽽养之,名⽈⾦蛙。
战国策-第一章
第一章卷一东周策卷一东周策周考王(前440年~前426年)封其弟揭于王城(今河南省洛阳市西)是为河南桓公,桓公之孙惠公又自封其少子班于巩(今河南省巩县),因在王城之东,号东周。
而河南惠公本在王城,号西周。
当时周王仍都于成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
《战国策》所谓周王者,都成周之王。
周显王(前368年~前321年)二年赵与韩分周为二,即王城之西周、巩之东周,亦即战国策所谓西周君及东周君。
而显王抱空名,尚在成周,直至周赧王,为秦始皇所灭。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一:“周室衰弱,所有者,河南(王城)、洛阳(下都)、榖城(今河南府城西北十八里有故榖城)、平阴(故城在孟津县东)、偃师、巩、缑氏(故城在今偃师县南二十里)七城而已。
河南、缑氏、榖城三邑属西周,洛阳、平阴、偃师、巩四邑属东周。
”《东周策》鲍本列为卷二,而将《西周策》列为卷一。
一秦兴师临周求九鼎章秦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
”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尽)[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太国。
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实]也。
愿大王图之。
”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
颜率曰:“大王勿悠,臣请东解之。
”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塗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
”颜率曰:“不可。
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
鼎入梁,必不出。
”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
”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
若入楚,鼎必不出。
”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
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耳,可怀挟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止于齐者。
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輓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
十国春秋
闽
(九十至九十九卷) 闽一司空世家,太祖世家 闽二嗣王世家,惠宗本纪,康宗本纪 闽三景宗本纪,天德帝本纪 闽四列传 留从效,陈洪进 (子文显,文颢,文顗,文顼,陈应功,陈齐鹘,陈仁壁,刘昌言,徐熙,徐昌嗣附) 闽五列传 秦国太夫人董氏 太祖后任氏,龙启太后黄氏 嗣王夫人崔氏 惠宗后刘氏,继后金氏,后陈氏
北汉
(一百四至一百八卷) 北汉一世祖本纪 北汉二睿宗本纪,少主本纪,英武帝本纪 北汉三列传 睿宗后郭氏,郭姬 英武帝后段氏 世祖子镐,锜,锡,锴,铣 世祖孙彭城郡王继文,继钦,定王继颙,刘继业,刘继忠 北汉四列传 李骧,郑珙,赵华,李光美,李存瑰,张元徽,白从晖,王得中,段常,卫融,卢赞,蔚进,郝贵超 (郝惟庆),张崇训 (郑进,卫俦),高仲曦,张昭敏,马峰,卢俊
南唐
(十五至三十四卷) 南唐一烈祖本纪 南唐二元宗本纪 南唐三后主本纪 南唐四列传 烈祖顺妃王氏,元敬皇后宋氏,夫人种氏 元宗光穆皇后钟氏,吴国太夫人凌氏 后主昭惠国后周氏,继国后周氏,保仪黄氏,宫人流珠,乔氏 (秋水,窅娘) 南唐五列传 烈祖子楚定王景迁,晋文成王景遂,齐昭孝王景达,江昭顺王景逖 (子季操) 烈祖从子晋陵公景迈,上饶公景逊,桂阳公景邈,平阳公景逸
《文选》流传韩国考
。
文 学 崇 尚 骈俪 文 高 句 丽 也 受 其 影 响 因 而 文 选 作 为 骈 偭 文 的 典 范 得 以 广 泛 流 行 深 受 文 人 喜 爱
。
,
《
》
,
。
在新罗
,
《
文选 同 样 很 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行
》
,
。
(〈
三 国 史 记 》卷 四 十 六 《 强 首 传 》有 这 样 的 记 载
。
:
強首及壮
世 外 教也
,
。
子 弟 未 前 昼 夜于此读 书 习 射
,
。
其
书 有 五 经及《 史 记
》
、
《
汉书
》
、
范晔
《
后 汉书
》
、
《
三 国 志
孙盛《
晋春 秋 》
、
《
玉
篇
》
、
《
字统》
。
又有《 文
选》 尤爱 重 之
,
。
扃 堂 是 高 句 丽 民 间 所 设的 学 校 专 门 培 养
,
一
般 士 民 家 庭 的 子弟 范 文 澜 所 著 中 国 通 史 简 编 第
,
一
步 加深
。
加 之 在唐 高 宗 时 李 善 注 《 文 选
,
,
》
随 之 文 选 学 很 盛行
”
。
在这
种情况 下 新 罗 受 到此 影 响
,
,
。
新罗 统
《
一
三国 以后
《
文 选 影 响 当 时 韵 文和 散 文 写 作 的 风 格
共二十一卷分八国记事
共二十一卷分八国记事
《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相传为春秋末鲁国的左丘明所撰,但现代有的学者从内容判断,认为是战国或汉后的学者托名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
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凡二十一卷(篇),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事。
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
《国语》全书二十一卷,《周语》三卷,记载了西周穆王、厉王直至东周襄王、景王、敬王时有关“邦国成败”的部分重大政治事件,反映了从西周到东周的社会政治变化的过程。
《鲁语》二卷,则着重记载鲁国上层社会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行,反映了春秋时期这个礼义之邦的社会面貌。
《齐语》一卷,主要记载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采取的内政外交措施及其主导思想。
《晋语》九卷,篇幅占全书三分之一强,它比较完整地记载了从武公替晋为诸侯,献公之子的君权之争,文公称霸,一直到战国初年赵、魏、韩三家灭智氏的政治历史,从公元前678年到公元前453年,时间长,分量重,所以有人把《国语》称为“晋史”。
《郑语》一卷记周太史伯论西周末年天下兴衰继替的大局势。
《楚语》二卷,主要记灵王、昭王时的历史事件。
《吴语》一卷、《越语》二卷记春秋末期吴、越争霸的史实。
【周】韩国君主世系表
韩然
前272年—前239年
韩王安
韩安
前238年—前2侯
韩虔
前408年—前400年
韩烈侯
韩取
前399年—前387年
韩文侯
韩猷
前386年—前377年
韩哀侯
韩屯蒙
前376年—前374年
韩共侯
韩若山
前373年—前363年
韩釐侯
韩武
前362年—前333年
韩威侯
韩康
前332年—前312年
韩襄王
韩仓
前311年—前296年
韩釐王
韩咎
前295年—前273年
【周】韩国君主世系表
韩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
开国君主是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建都于阳翟。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迁都新郑。
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 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
韩国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使韩国成为第一个被秦所灭的战国诸侯国,于前230年灭亡。
中国历代世系考之东周列国篇楚国卷
中国历代世系考之东周列国篇楚国卷周文王时,鬻熊立国于荆山一带,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
周人称为荆蛮。
公元前639年,成王时迁于郢(今河南江陵西北纪城)。
公元前508年,昭王时迁至今湖北宜城东南。
公元前488年,惠王时迁于鄢(今河南鄢陵西北)。
公元前278年,顷襄王时迁陈(今河南淮阳),公元前241年,考烈王时迁于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
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
国域:从今长江中下游扩大到东北起山东南部、西南到广西东北部,江浙一带。
共历八百余年,凡四十四君。
始祖鬻熊,芈姓,季连苗裔,当周文王时立国。
附:远祖颛顼帝高阳。
高阳传于卷章。
卷章传于祝融重黎,事帝喾为火正,共工氏作乱,平乱不得力而被诛杀。
重黎传于其弟吴回。
吴回传于陆终。
陆终传于六子季连,此时始以芈姓(一作琇姓)。
其后为附泪。
附泪后为穴熊。
其后或在中庸,或在蛮夷。
楚子熊丽,鬻熊之子。
楚子熊狂,熊丽之子。
楚子熊绎,鬻熊之孙,受周成王之封于楚蛮,居于丹阳。
楚子熊艾,一作熊乂、熊义,熊绎之子。
楚子熊黮,熊艾之子。
楚子熊胜,熊黮之子。
楚子熊炀,一作熊杨,熊胜之弟。
楚子熊渠,熊炀之子。
其在位时,国域扩大到长江中游,称王,并以长子康为句亶王,次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后因怕周厉王伐楚而去王号。
句亶王熊无康,又名康、毋康,熊渠长子。
鄂王红,一作鸷红、絷红,熊渠中子。
楚子熊延,鄂王之弟,杀兄自立。
楚子熊勇,熊延之子。
在位十年(公元前847---公元前838)。
楚子熊严,熊勇之弟,在位十年(公元前837---公元前828)。
若敖熊霜,一作伯霜,熊严长子,在位六年(公元前827---公元前822)。
蚡冒熊徇,熊霜少弟,在位二十二年(公元前821---公元前800)。
楚子熊鄂,熊徇之子,在位九年(公元前799---公元前791)。
若敖熊仪,熊鄂之子,在位二十七年(公元前790---公元前764)。
霜敖熊坎(一作熊菌、熊钦),一作宵敖、甯敖,熊仪之子,在位六年(公元前763---公元前758)。
中国历代世系考之东周列国篇陈国卷
中国历代世系考之东周列国篇陈国卷前1045年,因灭纣有功,舜后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国域大体在今河南省东部、安徽省的一部份。
公元前478年亡于楚。
历五百余年,凡二十七个国君。
胡公妫满,舜的后裔虚遏父之子。
受周武王之封于陈,又号虞胡公。
同时周武王以元女太姬配以为妻。
在位六十年(前1045--前986),病逝时年八十二岁(前1067--前986)。
申公妫犀侯,胡公之子。
相公妫皋羊,申公之弟。
孝公妫突,申公之子。
慎公妫圉戎,孝公之子。
当周烈王时。
幽公妫宁,慎公之子,在位二十三年(公元前854---公元前832)。
釐公妫孝,幽公之子,在位三十六年(公元前831---公元前796)。
武公妫灵,僖公之子,在位十五年(公元前795---公元前781)。
夷公妫说,武公之子,在位三年(公元前780---公元前778)。
平公妫燮,夷公之弟,在位二十三年(公元前777---公元前755)。
文公妫圉,平公之子,在位十年(公元前754---公元前745)。
桓公妫鲍,文公之子,在位三十八年(公元前744---公元前707)。
死时四十八岁(公元前754---公元前707)。
厉公妫他,一作妫佗,桓公之弟,公元前707年杀桓公太子免自立,在位七年(公元前706---公元前700)。
利公妫躍,厉公之子,在位五个月(公元前700)。
庄公妫林,利公之弟,在位七年(公元前699---公元前693)。
宣公妫杵臼,庄公之弟,在位四十五年(公元前692---公元前648)。
穆公妫款,宣公之子,在位十九年(公元前647---公元前629)。
共公妫朔,穆公之子,在位十九年(公元前628---公元前610)。
灵公妫平国,共公之子,在位十四年(公元前609---公元前596)。
陈君妫徵舒,灵公之子,在位不到一年(公元前596)。
成公妫午,灵公太子,在位三十年(公元前595---公元前566)。
哀公妫弱,一作妫溺,成公之子,在位三十四年(公元前565---公元前5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代世系考之东周列国篇韩国卷
春秋时,晋国大夫武子受封于韩原(今陕西韩城西南,一说在今河南芮县),为韩姓。
宣子时迁居州。
贞子时迁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公元前403年,景侯被列为诸侯,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
公元前376年,与赵、魏三家分晋。
公元前375年灭郑,迁都于新郑(今河南新郑)。
公元前230年为秦所灭。
国域在今山西东南角和河南中部。
共历一百七十四年,凡十一个君主。
景侯韩虔,武子之季子,在位九年(公元前408---公元前400)。
附:韩武子,初封于韩原,事晋为大夫。
再传于韩万。
再传于赇伯。
再传于定伯韩简。
再传于韩舆。
再传于献子韩厥。
再传于宣子韩起(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在位)。
再传于贞子韩须。
再传于简子韩不信。
再传于庄子韩庚。
再传于康子韩虎。
再传于武子韩启章(公元前424---公元前409)。
列侯韩取,景侯之子,在位十三年(公元前399---公元前387)。
前403年始列诸侯。
文侯,佚名,列侯之子,在位十年(公元前386---公元前377)。
哀侯,佚名,文侯之子,在位六年(公元前376---公元前371)。
懿侯韩若山,哀侯之子,在位十二年(公元前370---公元前359)。
昭侯,佚名,懿侯之子,在位二十六年(公元前358---公元前333)。
宣惠王,佚名,昭侯之子,在位二十一年(公元前332---公元前312)。
前322年称王。
襄王韩仓,宣惠王之子,在位十六年(公元前311---公元前296)。
釐王,一作僖王,襄王之子,在位二十三年(公元前295---公元前273)。
悼惠王,一作桓惠王,佚名,僖王之子,在位三十四年(公元前272---公元前239)。
韩王韩安,悼惠王之子,在位九年(公元前238---公元前230)。
注:史料依据《史记》、《战国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