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化概述
建筑行业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建筑认证方案
建筑行业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建筑认证方案第1章建筑工业化概述 (3)1.1 建筑工业化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3)1.1.1 定义 (3)1.1.2 发展历程 (4)1.2 建筑工业化的优势与挑战 (4)1.2.1 优势 (4)1.2.2 挑战 (4)1.3 建筑工业化政策与标准体系 (4)1.3.1 政策支持 (4)1.3.2 标准体系 (5)第2章绿色建筑认证体系 (5)2.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评价标准 (5)2.2 国内外绿色建筑认证体系概述 (5)2.2.1 国内绿色建筑认证体系 (5)2.2.2 国外绿色建筑认证体系 (5)2.3 绿色建筑认证流程与要求 (6)2.3.1 认证流程 (6)2.3.2 认证要求 (6)第3章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建筑的关系 (6)3.1 建筑工业化对绿色建筑的影响 (6)3.1.1 提高建筑质量与效率 (6)3.1.2 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6)3.1.3 降低建筑能耗 (7)3.2 绿色建筑对建筑工业化的推动作用 (7)3.2.1 激发市场需求 (7)3.2.2 促进产业链整合 (7)3.2.3 提升建筑工业化技术水平 (7)3.3 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建筑的协同发展 (7)3.3.1 政策支持与引导 (7)3.3.2 技术创新与推广 (7)3.3.3 完善产业链与市场机制 (7)3.3.4 加强人才培养与宣传普及 (7)第4章建筑工业化关键技术 (8)4.1 预制混凝土构件技术 (8)4.1.1 预制混凝土构件设计 (8)4.1.2 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 (8)4.1.3 预制混凝土构件运输与安装 (8)4.2 钢结构构件技术 (8)4.2.1 钢结构构件设计 (8)4.2.2 钢结构构件制作 (8)4.2.3 钢结构构件安装 (8)4.3.1 木结构构件设计 (9)4.3.2 木结构构件制作 (9)4.3.3 木结构构件安装 (9)4.4 建筑工业化系统集成技术 (9)4.4.1 系统集成设计 (9)4.4.2 施工组织 (9)4.4.3 质量控制 (9)第5章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 (9)5.1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与方法 (9)5.1.1 设计原则 (9)5.1.2 设计方法 (10)5.2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 (10)5.2.1 施工技术 (10)5.2.2 施工管理 (10)5.3 绿色建筑运营与维护 (10)5.3.1 运营管理 (10)5.3.2 维护与更新 (10)第6章绿色建筑认证所需条件 (11)6.1 绿色建筑认证的基本条件 (11)6.1.1 设计与施工合规性 (11)6.1.2 环境影响评估 (11)6.1.3 节能与能源利用 (11)6.1.4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1)6.1.5 室内环境质量 (11)6.1.6 材料与资源利用 (11)6.2 绿色建筑认证的技术要求 (11)6.2.1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1)6.2.2 绿色建筑技术指标 (12)6.2.3 智能化与信息化技术 (12)6.2.4 绿色施工技术 (12)6.3 绿色建筑认证的经济效益分析 (12)6.3.1 投资成本 (12)6.3.2 运营成本 (12)6.3.3 经济回报 (12)6.3.4 市场竞争力 (12)第7章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建筑政策支持 (12)7.1 国家政策对建筑工业化的支持 (12)7.1.1 政策背景 (12)7.1.2 政策措施 (12)7.2 国家政策对绿色建筑的支持 (13)7.2.1 政策背景 (13)7.2.2 政策措施 (13)7.3 地方政策实践与案例分析 (13)7.3.2 案例分析 (13)第8章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建筑市场分析 (13)8.1 建筑工业化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13)8.1.1 市场现状 (13)8.1.2 发展趋势 (14)8.2 绿色建筑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14)8.2.1 市场现状 (14)8.2.2 发展趋势 (14)8.3 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建筑市场机遇与挑战 (14)8.3.1 机遇 (14)8.3.2 挑战 (14)第9章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建筑认证案例分析 (15)9.1 国内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建筑认证案例 (15)9.1.1 案例一:某城市保障性住房项目 (15)9.1.2 案例二:某大型公共建筑项目 (15)9.2 国外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建筑认证案例 (15)9.2.1 案例一:新加坡某住宅项目 (15)9.2.2 案例二:美国某商业建筑项目 (15)9.3 案例启示与经验总结 (16)第10章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建筑发展策略 (16)10.1 建筑工业化发展策略 (16)10.1.1 完善建筑工业化标准体系 (16)10.1.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6)10.1.3 推进建筑工业化技术创新 (16)10.1.4 培育建筑工业化产业链 (16)10.2 绿色建筑发展策略 (17)10.2.1 强化绿色建筑政策引导 (17)10.2.2 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17)10.2.3 实施绿色建筑评价与认证 (17)10.2.4 加强绿色建筑宣传与培训 (17)10.3 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策略 (17)10.3.1 促进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建筑深度融合 (17)10.3.2 构建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建筑技术创新体系 (17)10.3.3 优化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建筑产业链布局 (17)10.3.4 推广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17)第1章建筑工业化概述1.1 建筑工业化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1.1 定义建筑工业化是指采用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将建筑产品生产过程转变为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的生产模式。
房屋建筑学第10章 民用建筑工业化
3、双向墙板承重 楼板四面支承,与楼板锚固较好,建筑物的 整体刚度大。但房间的尺寸受限,布置不灵 活。 4、部分梁柱承重 墙板与部分梁柱共同承重。又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利用纵墙搁置横梁,另一种是利用内纵 墙局部改为内柱,使柱与横梁形成内骨架形 式。部分梁柱承重有利于建筑平面的灵活布 置,但在适当位置均须设置横向剪力墙以增 加其横向刚度。
梁内甩筋
图10.7
梁与楼板的连接
3、柱与楼板的连接
柱与楼板连接时楼板直接支承在柱上, 其连接方法有三种:现浇连接、浆锚叠压连接和后张法预应力连接,
灌浆孔 灌浆孔
330 250 330 20 20
14钢筋 1:1早强水泥砂 浆(压力灌浆)
(a)现浇连接
350
10.2.3 外墙板类型、布置方式和连接构造
用普通混凝 土或轻质混 凝土制作
加气混凝 土砌块
圆孔 椭圆孔
(b)空心墙板 (a)实心墙板 加气混凝土块钢筋混凝土复合板空心墙板
墙板的机械化生产
2.楼板
3.屋面板
大板建筑的楼板有三种平面形式,即与砖混结构相同的小块楼板; 半间一块的大楼板和整间一块的大楼板。
60 660 70 预留缺口 (方便连接)
1 排列原则:整齐便于施工 正确选择砌块的尺寸 注意搭接,提高整体性 可使用镶砖
2 砌块墙的接缝处理----影响保温、防渗、隔声等,保证整体稳定性
3 砌块墙的拉结
砌块砌体必须错缝搭接,上下皮搭缝长度:中型砌块不小于150, 小型砌块不小于90。
砌块砌体必须错缝搭接,上下皮搭缝长度:中型砌块不小于150, 小型砌块不小于90。搭缝长度不足时,增设钢筋网片。
埋件
内墙板 连接角钢 埋件
内墙板 角钢
建筑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建筑工业化,指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来代替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
它的主要标志是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施工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
工业化建造方式是指采用标准化的构件,并用通用的大型工具(如定型钢板)进行生产和施工的方式。
根据住宅构件生产地点的不同,工业化建造方式可分为工厂化建造和现场建造两种。
工厂化建造是指采用构配件定型生产的装配施工方式,即按照统一标准定型设计,在工厂内成批生产各种构件,然后运到工地,在现场以机械化的方法装配成房屋的施工方式。
现场建造是指直接在现场生产构件,生产的同时就组装起来,生产与装配过程合二为一,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仍然采用工厂内通用的大型工具和生产管理标准。
在我国的建筑工业化中最有代表的就是万科集团以下是万科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发展历程:万科自 2003 年开启住宅产业化事业,成立万科工厂化中心,开始致力于预制装配式体系的研究。
2005年落成第一座工业化实验楼,并从 2007 年开始逐步将工业化住宅推向市场。
2012 年,万科新开工的工业化住宅面积 272.3 万平方米,铝模、大钢模新开工面积 695万平方米,较 2011 年增加 93%。
2013 年,万科新开工的工业化住宅面积698.1 万平方米,工业化项目开工占比达到 42%。
万科的建筑工业化技术学习和借鉴了日本的发展模式,主要是由于日本是个多地震国家,且日本有高层建筑的工业化建设经验与案例。
日本的建筑工业化起步很早,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出于满足快速建造需求的预制混凝土体系的研究和推进;第二阶段,提升和优化 PC 技术和施工工法;第三阶段,高性能材料及隔震减震技术应用阶段,即伴随建筑规模的加大,通过应用高强度材料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实现结构的大跨度。
随着工业化技术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万科推行工业化的目标有了更为清晰的指向,叫做“两提一减”,即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减少对人工的依赖。
简述建筑工业化概念
简述建筑工业化概念如今,建筑工业化已然成为当代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
它以传统建筑方式的改变和创新为基础,通过工业化生产、现代化工艺和技术手段的应用,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
建筑工业化的核心理念是将建筑过程标准化、模块化和自动化,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改善建筑质量和安全性。
1. 什么是建筑工业化?建筑工业化是指通过合理设计和科学管理,将建筑过程工业化、标准化和模块化,借助现代化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从而实现建筑生产与生产资料的高度结合。
传统建筑一般采用现场施工方式,而建筑工业化则通过在工厂预制各种建筑构件,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以提高建筑的质量、速度和效益。
2. 建筑工业化的特点和优势建筑工业化具有诸多特点和优势。
建筑工业化标准化生产过程,使得建筑施工更加规范、精确和高效。
通过在工厂进行组装和质检,大大降低了现场施工过程中的人为错误和质量问题。
第三,建筑工业化减少了现场施工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了施工速度,有效提升了建筑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建筑工业化还可以促进绿色低碳建筑发展,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3. 建筑工业化的应用领域建筑工业化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住宅建筑方面,建筑工业化可以实现高品质、高效率的住宅生产;公共建筑领域,建筑工业化可以大幅缩短建设周期,提高施工效率;商业建筑方面,建筑工业化可以实现商业建筑的定制化和个性化。
建筑工业化还应用于特殊的领域,如紧急救灾和临时建筑等,因其快速、灵活的特点而备受青睐。
4. 建筑工业化的挑战和发展前景虽然建筑工业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建筑工业化需要建立完善的标准和规范体系,以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性。
建筑工业化需要提高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的水平,确保供应能够满足不同项目的需求。
建筑工业化还需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建筑材料和设备的智能化和可持续性。
展望未来,建筑工业化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建筑工业化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简述建筑工业化概念
简述建筑工业化概念建筑工业化是指将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应用于建筑领域,通过标准化、模块化、预制化等手段,实现建筑生产的规模化、高效化和智能化。
建筑工业化是当前全球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建筑工业化进行详细阐述。
一、建筑工业化的背景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传统的人工施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于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和绿色环保的需求。
而且,传统施工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如时间长、浪费多、质量难以保证等。
因此,建筑行业需要转变思想观念,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来提高效率和质量。
二、建筑工业化的定义建筑工业化是指将传统建造过程中大量依赖人力操作的环节转移到机器设备上,并通过标准模块设计与制造来实现规模生产。
它包括了从设计到施工全过程中所有环节的规范与优化,并且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来提高建筑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三、建筑工业化的特点1.标准化:建筑工业化采用标准化设计,通过将同类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规范化,实现生产线上的流水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模块化:建筑工业化采用模块化设计,在工厂内预制各种构件,并在现场进行拼装,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3.预制化:建筑工业化采用预制构件,在工厂内进行加工和组装后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施工速度,还可以大幅度减少现场噪音和污染。
4.数字化:建筑工业化利用数字技术来进行设计、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数据共享、协同作业等功能,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四、建筑工业化的优势1.提高施工效率: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和预制构件等手段可以大幅度缩短施工周期,并且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2.降低成本:建筑工业化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和能源成本,同时也可以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3.提高质量:建筑工业化采用标准化设计和生产,可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的稳定性。
同时,预制构件的制造过程也可以通过自动化技术来实现精密加工,提高产品质量。
建筑工业化概念
建筑工业化概念
建筑工业化是指以工厂化生产为基础,搭建智能化平台,实现建筑各个环节优化与标准化,最终达到建筑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它包括了从设计、生产、运输、安装到二次装修等多个环节的建筑全产业链分析和优化。
建筑工业化的概念和实践,源于对传统建筑业的批判和创新,旨在提高建筑工程效益和性能水平,实现工业化生产模式在现代建筑领域的全面应用。
建筑工业化的核心观点是“规范化”。
这种规范化是将每一个可以标准化、重复化工作环节都进行分析、优化、标准化。
这不仅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减少误差的发生,而且可以改变传统人工施工无法达到的精度和一致性,同时规范化施工还可以缩短建筑项目的周期,提高项目的质量和降低成本。
建筑工业化有利于实现现代建筑的制造化和自动化。
通过数字化和虚拟化技术,使得建筑从设计到施工、使用再到拆除回收都能够流程化进行,实现建筑过程信息化管理与精密控制。
建筑工业化的实践意义则是,将传统的“人、材、机”施工模式转变为以工程数据、工程模块化和现代装备为基础的建筑制造模式,可以提高建筑质量、加速施工速度,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施工安全性,降低人为错误率,大幅提升建筑效益和产品附加值。
总的来说,建筑工业化是对传统建筑业的革新和变革,是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的转变,将建筑业引入现代制造和数字化时代的新篇章,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巨大潜力。
第17章 建筑工业化
第17章建筑工业化17.1 建筑工业化概述建筑工业化是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来代替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
这主要意味着要尽量利用先进的技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用尽可能少的工时,在此较短的时间内,用最合理的价格来建筑合乎各种使用要求的建筑。
发展建筑工业化,不能够单单看成是建造技术方面的问题,而应当将其作为一项涉及到多科学、多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来看待。
其过程需要建筑师、工程师和生产厂商的密切合作,建立起从规划设计质量、工程施工质量、建筑相关配套的产品质量到物业管理质量等一整套的建筑质量管理体系。
这样,建筑业才能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不断加大科技含量和调整产业结构,以此全面提高建筑的工业化和标准化的整体水平,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要实现建筑工业化,必须形成工业化的生产体系。
也就是说,针对大量性建造的房屋及其产品实现建筑部件系统化开发,集约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使之成为定型的工业产品或生产方式,以提高建筑的速度和质量。
工业化建筑体系,一般分为专用体系和通用体系两种。
专用体系——适用于某一种或几种定型化建筑使用的专用构配件和生产方式所建造成套建筑体系。
具有一定的设计专用性和技术先进型,但缺少与其他体系配合的通用性和互换性(图17-1-1)。
图17-1-1 专业体系的特征通用体系——开发目标是建筑的各种预制构配件、配套制品和构造连接技术,做到产品和连接技术标准化、通用化,使得各类建筑所需的构配件和节点构造可互换通用,以适应不同类型建筑体系使用的需要(图17-1-2)。
图17-1-2 通用体系的特征专用建筑体系与通用建筑体系二者的区别是:在专用体系中,其产品是建成的建筑物;而在通用体系中,其产品是建筑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即构件和相应的配件(图17-1-3)。
但无论哪种开发成熟的体系,都需有计划地安排包括所有装修和设备等附属配套设施在内。
房屋建筑学--建筑工业化
第九章建筑工业化1、什么喊建筑工业化?建筑工业化的特征是什么?建筑工业化是指用现代工业生产方式来建筑的房屋,也确实是根基和其他工业一样,用机械化手段生产定型产品。
全然特征表现在涉及标准化、施工机械化、预制工业化、组织治理科学化四个方面。
2、什么喊工业建筑体系?什么喊专用体系与通用体系?工业化建筑体系,确实是根基把某类或某几类建筑,从涉及、生产工艺、施工方式到组织治理等各个环节都加以配套,形成工业化生产的完整过程。
工业化建筑体系分为专用体系和通用体系。
专用体系是指以定型房屋为根底进行构配件配套的一种体系,其产品是定型房屋;而通用体系那么是以通用构配件为根底,进行多样化房屋组合的一种体系,其产品是定型构配件。
3、有哪些类型的工业化建筑?我国要紧开展哪些工业化建筑?工业化建筑类型是按结构类型和生产施工工艺来进行划分的。
结构类型要紧是各种材料的剪力墙结构和混凝土框架结构或框剪结构。
生产施工工艺要紧按混凝土工程划分的,如预制装配、工具式模版机械化现浇、预制与现浇相结合。
按结构类型与施工工艺的综合特征将工业化建筑划分为以下类型:砌块建筑、大板建筑、框架板材建筑、大模板建筑、滑模建筑、升板建筑和盒子建筑等。
砌块类型分为三类:小型砌块〔每块20公斤以下〕、中型砌块〔350公斤以下〕、大型砌块〔350公斤以上〕。
4、砌块建筑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砌块建筑是指用尺寸大于一般粘土砖的预制块材作为前提材料的一种建筑。
砌块可用混粘土或工业废料作为材料,它能够是实心的也能够是空心的,每块尺寸比一般砖要大得多,因而砌筑速度比砖墙快,这种建筑的施工方法全然上和砖混结构相同,只需简单的机具即可。
故砌块建筑具有设备简单、施工速度较快、节约人工、便于就地取材、能大量利用工业废料和造价低廉等优点。
缺点:工业化程度不高,尤其我国目前经济还比立落后。
适合在浙江、上海等经济兴盛地区,一般六层以下的住宅、学校、办公楼以及单层厂房都能够采纳砌块代替砖墙使用。
建筑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一)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1。
建筑工业化是指建筑业要从传统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生产方式逐步向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过渡,即以技术为先导,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装备,在建筑标准化的基础上,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和设备的生产,培育技术服务体系和市场的中介机构,使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步走上专业化、社会化道路。
2。
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是: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发展施工专业化,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繁重,复杂的手工劳动和湿作业;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设备生产并形成适度的规模经营,为建筑市场提供各类建筑使用的系列化的通用建筑构配件和制品;制定统一的建筑模数和重要的基础标准(模数协调、公差与配合、合理建筑参数、连接等),合理解决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系,建立和完善产品标准、工艺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工法等,不断提高建筑标准化水平;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实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和信息管理系统,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建筑规模的持续扩大,建筑业发展较快,物质技术基础显著增强,但从整体看,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不大,质量问题较多,整体技术进步缓慢。
为确保各类建筑最终产品特别是住宅建筑的质量和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速度,改善劳动条件,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建筑业尽快走上质量效益型道路,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们主要吸取我国几十年来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历史经验,以及国外的有益经验和作法;考虑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现状、地区间的差距,以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适应发展建筑市场和继续深化建筑业体制改革的要求;重点是房屋建筑,特别是量大面广、对提高人民居住水平直接相关的住宅建筑。
(三)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措施建筑工业化,首先应从设计开始,从结构入手,建立新型结构体系,包括钢结构体系、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要让大部分的建筑构件,包括成品、半成品,实行工厂化作业。
建筑工业化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第6页
二、建筑工业化的内容
(三)建筑施工的装配化和机械化 建筑设计的标准化、构配件生产的工厂化和产品的商品化,使建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第25页
四、建筑工业化的起源与发展
日本住宅产业发展趋势:土地价格的上涨、核家族化、面积狭窄的独 立住宅逐渐增加等原因,导致共同住宅的占有比例逐渐增加。以房地 产投资为目的的集合住宅购买力相对增大。 2003年共同住宅(包括集 合公寓)为59万6千户,占新建住宅的50.9%。已经超过一半了。
的技术经济规律组织建筑产品的生产。提高建筑施工和构配件生产的 社会化程度,也是建筑生产组织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方面。针对建筑业 的特点,一是设计与产品生产、产品生产与施工方面的综合协调,使 产业结构布局和生产资源合理化。二是生产与经营管理方法的科学化 ,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促进建筑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第10页
三、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技术路线
(三)大模板和泵送混凝土技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建筑事业飞速发展,房屋跨度越来 越大,高度越来越高,建筑结构的抗风抗震要求越来越高。建筑企业 既要缩短工期,又要不影响房屋结构整体性,促使建筑技术和建筑装 备不断更新,出现了钢管支撑、悬挑式和外挂式脚手板、钢模板组合 模板、大型的木工板和泵送混凝土等施工技术。特别是全国大中城市 中木工板和泵送混凝土的应用,全面满足了建筑发展的要求。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第21页
四、建筑工业化的起源与发展
第7章 建筑工业化
2. 预制构件中受力钢筋连接技术的进步
预制构件受力钢筋的连接技术是装配式结构的关键技术之一。预制构件受 力钢筋的连接技术有许多种,但以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大量 工程实践证明,这是一项十分成熟的技术。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是我国设 计规范推荐的一项主要装配式结构连接技术。设计规范推荐的另一项主要 连接技术,是钢筋约束浆锚搭接连接技术,采用此类接头连接的装配整体式剪 力墙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延性与现浇构件基本一致,抗震性能也较好。
装配式建筑强调“四大系统”之间的集成及各系统内部的集成过程;在系统 集成的基础上,装配式建筑强调集成设计,突出在设计过程中将“四大系统” 综合考虑,一体化设计,这是构配件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建造的前提。
装配式建筑设计应统筹规划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和使用维护, 进 行建筑、结构、设备、室内装修等专业一体化的设计,同时要运用建筑信 息模型技术,建立信息协同平台,加强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各方之间 的关系协同,并应加强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专业之间的配合。
7.2 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实践
7.2.1 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开发
装配式结构体系是建筑工业化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建筑工业化发展进 程中,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装配式结构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 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对装配式结构技术开展了多项研究,开发了各种装配 式结构体系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大大推动了装配 式建筑的发展。
(2) 厨卫标准化设计 北京某公租房项目的各户型的厨房和卫生间均 设计为标准模块。图7-3中A~C户型的厨房均采用燃气型模块、D户 型的厨房采用电气型模块;4种户型的卫生间均采用同一种模块(表7-1)。 厨房和卫生间的设计标准化为装配式内装及橱柜、洁具的标准化提供 了条件。
建筑构造——建筑工业化
建筑构造——建筑工业化一、引言建筑工业化是指通过工厂化生产、标准化设计和模块化构造等方式,实现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
在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工业化成为了提高建筑效率、节约资源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建筑工业化的意义、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二、建筑工业化的意义1. 提高效率传统建筑方式常常需要现场施工,时间周期长,而且受到气候和人工条件的制约。
而建筑工业化采用工厂化生产,可以减少现场的工序和时间,提高建筑效率。
2. 节约资源建筑工业化在设计阶段就实现了模块化标准化,通过精细的生产计划和材料利用率,可以减少浪费和资源消耗。
3. 提升质量建筑工业化过程中,通过严格的工艺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了建筑品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避免了传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4. 推动可持续发展建筑工业化采用的标准化设计和工厂化生产,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并且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建筑工业化的挑战1. 技术问题建筑工业化需要相关的先进技术支持,包括建筑信息化、制造技术和装配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同时,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生产工艺问题也需要解决。
2. 人才问题建筑工业化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持,包括设计人员、生产工程师等,这就对建筑行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3. 规范问题建筑工业化需要制定完善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生产的模块化构件的质量和安全性。
4. 市场认可问题倡导传统建筑方式的行业利益相关者对于建筑工业化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
四、建筑工业化的未来发展方向1. 利用数字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建筑设计、生产和施工全过程的可视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管控。
2. 推动产业协同建筑工业化涉及到多个领域的合作,包括设计、制造和施工等,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协同。
3. 加强人才培养建筑工业化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大力度,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建筑工业化人才。
简述建筑工业化
简述建筑工业化一、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工业化已成为当今建筑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建筑工业化是通过标准化设计、预制构件、装配式施工、信息化管理和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实现建筑生产方式的工业化、集约化和高效化。
二、标准化设计标准化设计是建筑工业化的基础,它通过对建筑要素的标准化、模块化,实现设计效率的提高和施工成本的降低。
标准化设计主要涉及建筑尺寸、结构类型、装修风格等方面的标准化,使得不同项目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和可替换性。
三、预制构件预制构件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工厂内集中生产制造的建筑部件,如墙体、楼板、楼梯等。
预制构件具有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的特点,可大幅度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建筑质量。
四、装配式施工装配式施工是建筑工业化的核心,它通过将预制构件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和连接,实现建筑的快速建造。
装配式施工具有施工周期短、节能环保、降低劳动强度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五、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对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等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监控,实现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BIM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应用。
六、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目标,它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材料、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等手段,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工业化不仅在建造过程中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还为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提供更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七、建筑工业化的挑战与前景尽管建筑工业化有着显著的优点,但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战。
包括建立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体系,提高预制构件的制造和装配精度,优化供应链和物流管理,以及加强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等。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模式的创新,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 技术创新:新的设计软件和技术的发展,如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将进一步提高预制构件的制造和装配效率。
1.建筑工业化概述
建筑设计标准化,是将建筑构件的类型、规格、 质量、材料、尺度等规定统一标准。 2、建筑构配件生产的工业化 将建筑中量多面广,易于标准化设计的建筑构配 件,由工厂进行集中批量生产,采用机械化手段,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 3、建筑施工的装配化和机械化 建筑设计的标准化、构配件生产的工业化和产品 的商品化,使建筑机械设备和专用设备得以充分 开发应用。 4、组织管理科学化 组织管理科学化,指的是生产要素的合理组织和 管理。
发展建筑工业 化的途径
•●
•发展预制装配式的建筑 •发展现浇或现浇与预制
相结合的建筑
建筑工业化的起源
建筑工业化步伐比其他工业迟缓的多。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当时英、法、德、苏等欧洲国家由于 饱受战争怕坏而呈现严重的房荒。随着国民经济 的恢复和发展,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建筑的建设数 量猛增而劳动力缺少,传统的建造方式已不能适 应大规模建房的需要。形势迫使建筑业必须改变。 由于人工生产而导致的产品不定型、单体型生产、 流动性大、受外部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大、生产 周期长等缺点。 因此,适应大规模、高速建设的建筑工业化应 运而生
20世纪80年代,随着垂直运输机械化和混 凝土泵的使用,使现浇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更为 广泛。利用大模板和滑升模板的现浇混凝土的 建筑结构也大量使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 建筑由于结构的整体性、抗震性和墙体防水问 题未能很好地解决、经济性问题等诸多原因, 至20世纪80年代末,仅北方地区还在使用 20世纪90年代后,建筑工程中以现浇板混 凝土结构应用较多,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 仅用于单层从业厂房和民用建筑的局部构件。
•工业化
存在的 问题
•成本较高
•法律法规、
•、对推进
建筑构造——建筑工业化
建筑构造——建筑工业化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业化成为了全球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
建筑工业化通过将建筑过程工业化,以提高建筑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探讨建筑工业化在建筑构造方面的应用和优势,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一、建筑工业化的介绍建筑工业化是一种将建筑过程标准化、制造化和工艺化的方法。
它将建筑项目划分为多个模块和部件,通过预制和装配来完成建筑的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和施工时间,同时也有助于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二、建筑工业化在建筑构造中的应用1. 预制构件的应用建筑工业化中最常见的应用就是预制构件的使用。
通过工厂化生产,预制构件可以保证其质量和准确性,并且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预制构件可以有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材料制成,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如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等。
2. 系统化施工的实现建筑工业化还包括施工工艺的系统化。
通过预先制定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这种系统化施工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施工误差和浪费,从而提高建筑的质量和可靠性。
3. 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应用随着建筑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工业化也逐渐与建筑信息模型(BIM)相结合。
BIM可以实现对建筑全过程的协调和管理,包括设计、施工和运营等。
通过BIM,可以实现对建筑结构的模拟和优化,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工程问题,从而提高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三、建筑工业化的优势1. 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性建筑工业化可以通过标准化的工艺和生产流程,确保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
预制构件的使用可以减少施工误差和质量问题,提高建筑的整体性能。
2. 提高建筑效率和节约成本建筑工业化可以减少施工时间和人力投入,提高建筑的施工效率和生产率。
同时,它还可以实现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减少建筑成本和运营成本。
3. 促进可持续发展建筑工业化可以通过减少施工垃圾和二氧化碳排放等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简述建筑工业化
简述建筑工业化建筑工业化是一种建筑生产和管理方式,通过工厂化的生产、标准化的设计和装配化的施工方法,在建筑行业实现高效、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从建筑工业化的定义、发展背景、优势和广泛应用等方面进行简述。
建筑工业化是指将传统的非工业化建筑方式转变为工业化建筑方式的方法和过程。
传统的建筑方式往往采用现场施工方式,大量依赖人力,缺乏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生产。
而建筑工业化则将建筑生产从现场转移到工厂中,实现生产流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通过工厂规模化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施工周期。
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背景主要包括工业化进程的需求、资源优化利用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规模的增加,对住宅、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不断增大,迫切需要提高建筑的质量和效率。
另外,传统建筑方式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较大,建筑工业化可以通过精细化设计、节能材料和可持续施工方法,实现资源优化利用和环境保护。
建筑工业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生产效率的提高、质量的保证、成本的降低和施工周期的减少等方面。
通过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可以大规模生产标准化的建筑部件,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同时,工厂化生产还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控性,减少缺陷和质量问题。
此外,由于工厂生产将不受天气、环境限制,可以实现全天候、持续生产,大幅度缩短工期。
另外,建筑工业化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例如减少人工、节约材料、优化设计,从而提高建筑的经济性和竞争力。
建筑工业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发达国家,建筑工业化已成为建筑行业的主要模式。
例如,北欧国家经常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来建造住宅、办公楼和公共建筑。
新加坡也是建筑工业化的先行者,通过规模化的建筑生产和模块化设计,高效地解决了土地有限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此外,中国也在近年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以应对城市化和建筑需求的快速增长。
预制装配式建筑、3D打印建筑和钢结构建筑等技术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提高建筑质量、减少施工周期和改善施工条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筑工业化
(1)、内外墙滑模。
(2)、内墙滑模,外墙 预制(同大板)。 (3)、核心筒体滑模, 其余部分用框架或 大板。 2、楼板:现浇或预制。
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
工业化现浇与装配相结合的工艺
二、现浇或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建筑
(三)、升板建筑
公寓单元
盒子公寓单元 安装节点
安装节点
盒子间连接构造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支承盒子单元
轻型盒子装三)、钢筋混凝土骨架装配式建筑
1、主要预制构件:预制主体骨架梁、柱、楼板; 预制非承重内、外墙板 2、承重方式:框架体系 ;
板柱体系
横向承重的装配式框架
●盒子
●框架 (2)、现浇或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建筑 ●大模板 ●滑模
●升板
二、 预制装配式的建筑
(一)、装配式板材建筑(大板建筑) 1、 主要预制构件:成片的墙体及大块的楼板 2、承重方式:以横墙承重为主,也可以用纵墙承重或者 纵、横墙混合承重
板材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支承方式
板材装配式建筑中所用的一些预制墙板
建筑工业化
一、 概述
1、建筑工业化:用现代工业生产方式来建造房屋。 2、特征: (1)、设计的标准化与体系化:构件定型(通用体系) 房屋定型(专用体系)
(2)、构配件生产的工厂化。
(3)、施工装配化和机械化。
(4)、组织管理科学化。
一、概述
3、发展建筑工业化的途径 (1)、预制装配式建筑
●砌块 ●大板
板材装配式建筑
某预制装配建筑构件
3、 节点构造
3、 节点构造
二、 预制装配式的建筑
(二)、盒子建筑
1、主要预制构件:盒子形状的建筑单元,还可以包括 支承的框架 2、 承重方式:盒子间相互叠合 ; 用筒体作为支承,悬挂或者悬吊盒子单元; 盒子像抽屉一样放置在支承框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业化概述——起源与发展
建筑工业化 概述 在中国
20世纪90年代后,建筑工程中以现浇混凝土结构应用较多,而预制装配 式混凝土构件仅用于单层从业厂房和民用建筑的局部构件。轻钢结构、钢结构 在工业厂房、仓库、住宅、商场等民用建筑中开始得到应用。钢结构自重轻、 整体性抗震性好,施工速度快,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又具有环保、经济 和美观的优点,建筑工业化开始向轻钢结构、钢结构方向发展。
同样的,在工业化住宅里面,相当于前三个车间是预制构件厂和部品生 产厂,最后一个车间是施工现场。最终产品是万科牌的房子。
9
建筑工业化概述——起源与发展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构件预制
现场装配
住宅产品
10
建筑工业化概述——起源与发展
发挥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优势 住宅生产全过程制造业质量管理 工业化是住宅产业化的核心
工业化实质
在建筑工业化的过 程中,产业化的概念使 用:绿色、环保、节能 、生态等等,特别是从 标准化向工业化的转变 也迎合了精度匹配的需 求。
11
建筑工业化概述——起源与发展
1950年代- 1970年代
在美国
在汽车房屋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居住为主要目的的可移动房屋的开发。
美国工业化住宅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后,人口大
20世纪70年代,混凝土装配式预制构件的应用与研究更加普遍,并研究 开发了混凝土大板建筑体系、框架轻板建筑体系等,钢结构网架在大跨度空间 结构中也开始使用。
20世纪80年代,随着垂直运输机械化和混凝土泵的使用,使现浇混凝土 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利用大模板和滑升模板的现浇混凝土的建筑结构也大量 使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建筑由于结构的整体性、抗震性和墙体防水问题 未能很好地解决以及堆放场地大、经济性问题等诸原因,至20世纪80年代末, 仅北方局部地区还在使用。
体系化是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特点、材料供应和设计标准的不同要求,设 计出多样化和系列化的定型构件与节点设计。建筑师在此基础上灵活选择不 同的定型产品,组合出多样化的建筑体系。
(二)建筑构配件生产的工业化 将建筑中量多面广,易于标准化设计的建筑构配件,由工厂进行集中批
量生产,采用机械化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批 量生产出来的建筑构配件进入流通领域成为社会化的商品,促进间建筑产品 质量的提高,生产成本降低。最终,推动了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大批生产的住宅。
如果房子也像汽车底盘一样工业化地成批生产,……
——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
8
建筑工业化概述——起源与发展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一般的汽车厂有四个主要的车间,所谓的汽车制造厂不外乎是一个汽车 组装厂,它仅仅是将各种本厂生产或者是外部采购的零部件组装起来而已。 车身外壳是由成卷的钢板(卷钢)在冲压车间内经过模具冲压成型的,而车 架是由各种型钢在焊接车间内通过焊接成型的,然后车身外壳和车架会被组 装在一起送进涂装车间进行喷漆。喷漆工艺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汽车车身的外 观观感,是很重要的一环。最后喷漆后的整个车身被送进总装车间,在这里 进行最复杂的装配工序,各种设备、零部件包括发动机和安装控制系统等被 一一安装就位,并进行不同的内装饰。最后对各设备系统进行测试后下线。
在高度经济成长期、中层壁式PCA住宅(5层以下)大量建设。另外民营建设
业者也开发了中层壁式PCA住宅。
1965-1975年:最盛期
1970年:公团HPC工法所使用的14层建高层住宅工业化工法的开发。开始建
造14层的高层工業化住宅。但是,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由于土地不
足使住宅小区小型化,同时由于需求的多样化、高级化,中层壁式PCA造住宅急
独立住宅的比例趋向减小,高层集合住宅逐渐增加。
在日本
日本住宅产业发展趋势:土地价格的上涨、核家族化、面积狭窄的独立住宅逐
渐增加等原因,导致共同住宅的占有比例逐渐增加。以房地产投资为目的的集
合住宅购买力相对增大。 2003年共同住宅(包括集合公寓)为59万6千户,占
新建住宅的50.9%。已经超过一半了。
2002年日本全国预制独户和集合住宅的比例
建筑工业化概述——起源与发展
日本预制住宅的比例:日本85%的高层集合住宅使用大量的预制构件。
日本建筑中心对工厂化住宅的认定:将全套住宅建造过程中的2/3或以上在工厂 完成的称为预制住宅,即主要结构部分(墙、柱、地板、栋梁、屋面、楼梯等 ,不包括隔断墙、辅助柱、底层地板、局楼梯、室外楼梯等)均为工厂生产的 规格化部件,并采用装配式工法施工的住宅。
必然产物。它与传统的建造方式根本区别在于把社会生产力从 手工业的小生产方式向社会化的大生产方式转化。它是采用现 代大工业生产来建造建筑物,运用现代技术、先进生产方式推 动建筑业发展的文明。
4
建筑工业化概述——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是: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
和装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发展施工专业化,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 繁重,复杂的手工劳动和湿作业;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设备生产并 形成适度的规模经营,为建筑市场提供各类建筑使用的系列化的通用建 筑构配件和制品;制定统一的建筑模数和重要的基础标准(模数协调、 公差与配合、合理建筑参数、连接等),合理解决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关 系,建立和完善产品标准、工艺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工法等,不断提 高建筑标准化水平;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实行科 学的组织和管理,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和信息管理系统,适应发展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四)组织管理科学化 组织管理科学化,指的是生产要素的合理组织,即按照建筑产品的技术经
济规律组织建筑产品的生产。提高建筑施工和构配件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也 是建筑生产组织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方面。针对建筑业的特点,一是设计与产 品生产、产品生产与施工方面的综合协调,使产业结构布局和生产资源合理 化。二是生产与经营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促进建筑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速减少。
在日本
壁式PCA造住宅 HPC工法概要
15
建筑工业化概述——起源与发展
1975~今:展开期
日本PC技术的发展
1975年开始实施钢筋混凝土构造的PCA化,RPC施工法被开发实施。壁板式工法
的量产住宅向PCA构法的转化。社会性的住宅不足告一段落、由量向质转变的
时代。
在日本
高强度PCA做法
16
建筑工业化概述——起源与发展
美国工业化住宅发展历史: 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化住宅建造
及安全法案,同年开始由HUD负责出台一系列严格的行业规范标准,一直沿用 到今天。除了注重质量,现在的工业化住宅更加注重提升美观、舒适性及个性化 ,许多工业化住宅的外观与非工业化住宅外观差别无几。新的技术不断出台, 节能方面也是新的关注点。
全美国70%的工业化住宅建造在私有房主的土地上,另外的30%是租用地 或是建在别人(包括亲戚朋友)的土地上。美国的工业化住宅类型选择了木结 构和钢结构是取决于他们的传统居住习惯的。
在美国
14
建筑工业化概述——起源与发展
1955-1965年:开发期
日本PC技术的发展
1956年:2层建筑壁式PCA住宅。
建筑工业化概述——起源与发展
建筑工业化 概述 在中国
我国建筑工业化的起步更晚,直到20世纪50、60年代,预制构件才开始 应用。由混凝土预制构件厂,按统一模数和标准设计生产的构配件,运到施工 现场后,进行机械吊装建成建筑主体。优点是解决了人工在现场制作的缺点。 带来工程施工速度加快。但不足之处是结构整体性削弱,接缝处理不当而产生 渗漏、隔热问题,结构形式和外观设计单调,使城市建筑缺乏特色和美感。
5
建筑工业化概述——基本内容
具体来讲,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建筑设计的标准化与体系化 建筑设计标准化,是将建筑构建的类型、规格、质量、材料、尺度、等
规定统一标准。将其中建造量大、使用面积广、共性多、通用性强的建筑构 配件及零部件、设备装置或建筑单元,经过综合研究编制成配套的标准设计 图,进而汇编成建筑设计标准图集。标准化设计的基础是采用统一的建筑模 数,减少建筑构配件的类型和规格,提高通用性。
80%
140 120
70% 60%
総計
独户住宅
100
50%
一戸建 一戸建比率
集合住宅
80
40%
60
30%
41.60%
40
20%
20
10%
0
0%
58.40%
17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且看: 建筑工业化
大批生产的住宅。
如果房子也像汽车底盘一样工业化地成批生产,……
——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
1
1 建筑工业化概述 2 装配式板材建筑
3装配式框架建筑、盒子建筑、工具式模板现浇建筑
4 大模板和泵送混凝土技术
5 钢结构住宅 6 轻型木结构建筑
2
1 建筑工业化概述
建筑工业化及其意义 建筑工业化的内容 建筑工业化的起源与发展 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优势.问题.展望 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技术路线及工业化建筑体系
工业化住房里。2001年, 工业化住宅在美国占现有住宅总量的7%。2007年,在 美国,每16个人中就有1个人居住的是工业化住宅。全美国70%的工业化住宅 建造在私有房主的土地上。
在美国,工业化住宅已成为非政府补贴的经济适用房的主要形式——因为 其成本还不到非工业化住宅的一半。在低收入人群、无福利的购房者中,工业 化住宅是一个住房主要来源。如果不考虑工业化住宅,美国的住宅私有化率将 从现在的67.6%下降到63%,下降近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