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填空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九年级上册化学学问点总结有哪些?从考试的结果看,考试前让学生做的一些事情都或多或少有了必须的效果。

现将考前考后的一些做法做学问点总结,以便往后的复习。

一起来看看九年级上册化学学问点总结大全,欢送查阅!九年级化学常考学问点总结1、化学是一门探究物质的组成、构造、性质以及改变规律的以试验为根底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试验为根底的自然科学.2、化学改变和物理改变的根本区分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改变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复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独创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奉献。

(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试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假设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缘由可能是:①红磷缺乏,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翻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外表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总结和填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总结和填空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知识点填空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质发生化学常伴随一些现象①颜色改变:如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石蕊试液遇碱变蓝。

②放出气体:2KMnO4△K2MnO4+MnO2+O2↑③生成沉淀:Ba(OH)2+H2SO4=BaSO4↓+2H2O④吸热、放热、发光:多数可燃物的燃烧C+O2点燃CO2S+ O2点燃SO2但有这些现象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①颜色改变:氧气由无色气体变成蓝色液体是物理变化。

②放出气体:加热水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逸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③生成沉淀:饱和的石灰水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晶体析出(可说成有沉淀,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④放热、发光:灯泡发光放热。

2.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蜡烛1. 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2.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最明亮)和焰心。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 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 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凝固的石蜡蒸气。

5. 蜡烛燃烧的表达式: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C25H32+33O2点燃25CO2+16H2O二、做“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时,最重要的是做对比实验。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一、托盘天平的使用1. 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0.1g,即用天平测量出的物体质量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 托盘天平由托盘、指针、游码、标尺、分度盘和平衡螺母组成。

3. 物理使用方法(给物体测质量):a) 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人教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1-8单元基础知识归纳(填空版含答案)

人教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1-8单元基础知识归纳(填空版含答案)

第一学期化学基础知识归纳(1-8单元)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就是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2.物质的性质:⑴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⑵物理性质:物质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

⑶注意区分“变化”与“性质”:“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描述“性质”往往用一些关键词:能、会、可以、有、难、易,而“变化”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

3.能直接加热的仪器、、、坩埚;垫石棉网可以加热的仪器,烧瓶,锥形瓶。

4.称量食盐时在托盘两边放等质量的纸,称氢氧化钠时放在里称量。

准确到克。

5.给试管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要用焰加热,手持试管夹的端。

6.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是未充分燃烧产生的;吹灭蜡烛,出现大量白烟是。

7.人呼出的气体中、比空气多,较少,呼出的气体主要是。

8.仪器的装配顺序应该是:从到,从到。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成份中,按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占;其次是,占;占0.94%的是;二氧化碳占;其它占。

不是质量分数!2.稀有气体包括、、、氪、氙,氡。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所以用做霓虹灯等,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可用做。

3.用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发光,生成,松开止水夹后,,。

导致结果偏小的原因是①;②;③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实验结论是;导致偏大的原因是:,导致集气瓶中一些空气逸出。

为何不能用碳,硫代替红磷:;为何不能用铁代替红磷:。

如果用木炭,在瓶底放入吸收CO2 ,这样会得到相近的实验结论。

4.空气,盐水,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水,白酒,溶液,合金,稀有气体,乙醇汽油等都属于物。

1水,蒸馏水,纯净水,水蒸气,冰水,液氧,铁,干冰,水银,臭氧,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等属于物。

只由元素组成的是单质。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的化合物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学习要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学习要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学习要点归纳本文档旨在总结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学习要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第一章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可以根据元素周期表进行分类。

-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分解。

- 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以物理方式混合而成的物质,可以通过物理手段进行分离。

第二章空气与燃烧- 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 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光、热和氧化产物的过程。

- 燃烧反应需要燃料、氧气和足够的温度来启动。

第三章金属元素与金属的化合物-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 金属的化合物主要是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结合而成的物质。

-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可以通过离子键或共价键进行结合。

第四章酸、碱与盐- 酸具有酸味、可以与碱中和、可以腐蚀金属等性质。

- 碱具有苦味、可以与酸中和、可以与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等性质。

- 盐是由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

第五章物质的常见变化- 物质的常见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物理条件下的状态变化,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

-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

第六章离子反应与沉淀反应- 离子反应是指溶液中离子发生交换或结合的反应。

- 沉淀反应是指溶液中两种离子结合形成沉淀的反应。

- 沉淀反应可以通过观察沉淀的形成来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某种离子。

第七章电流与化学反应- 电流是指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

- 化学反应可以与电流相结合,形成电化学反应。

- 电解质溶液可以在电解槽中发生电解反应,产生气体、金属或非金属等物质。

第八章酸碱中和与盐类的应用- 酸碱中和是指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 盐类具有多种用途,例如食盐、肥料、药品等。

- 酸碱指示剂可以用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学习要点归纳,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1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 )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个数比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2碳和碳的氧化物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注意:铅笔里面其实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H代表Hard,坚硬的;B代表Black,黑的。

6B最软,颜色最深;6H最硬,HB软硬适中。

部编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重点总结归纳大全

部编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重点总结归纳大全

部编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重点总
结归纳大全
1. 原子结构
-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

- 原子核的结构: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心,电子在核外运动。

- 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原子序数表示元素的不同,质量数表示
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总数。

2. 元素和化合物
-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每种元素都有唯一的原子序数。

- 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以比例固定地结合形成的物质。

3. 物质的分类
- 纯净物质:只由一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4. 反应与方程式
-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的转化过程,涉及原子的重新组合。

- 反应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符号表示法。

5.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能观察和测量的性质,不改变物质的组成。

- 化学性质:描述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性质。

6. 元素周期表
- 元素周期表:所有已知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

-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数、族、周期律等基本特征。

7. 离子与化合价
-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 化合价:元素化合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固定的价态。

8. 化学键
- 离子键: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所形成的化学键。

- 共价键:由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 金属键: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学键。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化学的知识点重点总结归纳,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學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化学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回顾和掌握所学内容。

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 物质的分类:我们学习了物质的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纯净物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固定的性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其组成和性质可以变化。

2. 物质的性质:我们了解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不改变物质组成的性质,如颜色、硬度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

3.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形态、状态上发生改变,但其组成和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有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生成新的物质。

二、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 原子结构:我们学习了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原子由带正电荷的质子、不带电荷的中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中含有质子和中子,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2. 元素周期表:我们研究了元素周期表的组织和元素的特征。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进行排列,提供了元素的基本信息。

元素的周期性特征可以通过周期表来进行分析和预测。

三、化学键和化学反应1. 化学键:我们学习了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两个非金属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离子键是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通过电子转移而形成的化学键;金属键是金属原子通过电子海模型形成的化学键。

2. 化学反应:我们了解了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和一些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反应物在反应中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

其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包括反应物、生成物、摩尔比、氧化还原反应等。

四、溶液和酸碱中和反应1. 溶液:我们学习了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的概念。

溶解度是单位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溶解的最大量;溶解度曲线可以通过实验获得,展示了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4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1-4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 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 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蜡烛火焰分为三层: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相同点: 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不同点: 吸入气体: 氧气多呼出气体: 二氧化碳、水多结论: 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烧杯酒精灯漏斗滴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6.各种常见仪器:(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存放: 广口瓶。

②取用: 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滑)(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存放: 细口瓶。

②取用: 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3)量筒: 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 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 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对物质加热用外焰(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对液体加热: 试管外壁保持干燥, 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 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 先预热再加热, 加热用外焰, 试管口不可对人。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 试管口略下倾, 先预热再加热, 加热用外焰。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间接加热的仪器: 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 量筒、集气瓶(8)取用药品时做到: 口不尝、手不摸、鼻不闻(闻的方法: 扇闻)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毫升,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低部即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详细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详细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详细总结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详细总结如下:1.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一类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如氧气、氢气。

-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

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加顺序排列的表格。

- 周期表上的水平行称为周期,垂直列称为族。

-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加顺序排列,且具有很好的规律性。

3. 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如铜、铁、铝。

- 非金属元素:大部分是气体,如氢、氧、氯。

- 过渡元素:位于周期表中间的元素,具有过渡金属的特点,如铁、铜、铬。

4. 离子与离子化合物- 离子是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如氯离子(Cl-)、钠离子(Na+)。

- 离子化合物是由正、负离子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氯化钠(NaCl)。

5. 氧化与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反应形成氧化物的反应,如燃烧。

- 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与还原剂反应释放出氧气或得到电子的反应,如金属与酸反应。

6. 酸、碱与盐- 酸是一类有酸味、能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的物质,如盐酸、硫酸。

- 碱是一类有碱味、能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的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铝。

- 盐是由酸与碱反应生成的一类化合物,如氯化钠、硫酸铜。

7. 金属活动性- 金属活动性是指金属与酸或水反应时的活跃程度。

- 金属活动性越大,越容易与酸或水反应,形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8. 物质的密度和比重- 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通常用符号ρ表示,单位是千克/立方米,常用单位是克/立方厘米。

- 比重是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9. 物质的溶解性- 溶解性是指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程度。

- 溶解性根据物质的性质不同,分为易溶于水、难溶于水和不溶于水。

这些是九年级上册化学的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希望对你有帮助!。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以下是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化学基本概念:
-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 原子的结构:质子、中子、电子
- 元素周期表:周期、族、原子序数、原子量
2. 化学反应:
- 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
-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双替换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3. 常见的物质和化合物:
-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锂、钠、钾、铷、铯、镭;铍、镁、钙、锶、钡、镭
- 碳的化合物:石墨、金刚石、全erenes、有机物
- 卤素元素:氯、溴、碘、氟
4. 气体:
- 气体的性质:弥散性、自由度、可压缩性、可膨胀性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
5. 溶液和溶质:
- 溶解度与溶质浓度:饱和溶液、浓溶液、淡溶液
- 水的溶剂性质:溶解热、溶解度、抛光、蒸发结晶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 酸碱中和反应:
- 酸和碱的性质和定义:酸质子、碱氢氧根离子
- 酸碱的判定方法:指示剂、酸碱指示色、pH值
7. 金属和非金属:
- 金属的性质: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塑性、光泽、化学活性
- 非金属的性质:不导电、不导热、脆性、无光泽、化学反应相对不活跃
8.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的概念:氧化态、还原态、氧化数
-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氧化剂、还原剂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九年级上册化学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有具体的问题,可以告诉我,我会尽力回答。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填空)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填空)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汇总(填空)(变化和性质)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化学变化,而在化学变化中有物理变化。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光,生成一种色固体氧化镁。

(用于照明弹等)化学方程式为: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燃烧,,生成色固体Fe34,注意:预先在瓶中放,防止化学方程式为:2、(空气,氧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燃烧现象,②冷却后钟罩内水面上升约体积,结论是氧气占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②③2、法国化学家组成的。

3、空气的成分按、氧气为、稀有气体(混合物)为、二氧化碳为、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和为主,属于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和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这些气体主要来自5、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是:(1),(2),(3)灭火的方法:①②③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是:都属于反应,都放出不同点是:燃烧、自燃反应剧烈,发光、放热;缓慢氧化只放热,不发光。

6、氧气是色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具有性,是一种常用的剂。

氧气的用途:①②①(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化学方程式为:,产物能②(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火焰,在氧气中的火焰,生成气味的气体SO2。

化学方程式为:产物可以用性溶液吸收,如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用于发令枪)化学方程式为:⑥氢气的燃烧:发出色的火焰。

化学方程式:⑦一氧化碳的燃烧:发出的火焰。

化学方程式:⑧甲烷的燃烧: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化学方程式: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先,防止发生危险。

⑨酒精(俗称)的燃烧化学方程式为:(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②生活污水的,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随雨水流入河中。

九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填空

九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填空

九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填空化学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九年级化学全册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填空解析。

一、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物质是由______构成的。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______和______。

其中,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______在一起形成的;纯净物是由同一种物质的______组成的。

二、常见的基本物质基本物质是指化学中无法进一步分解得到其他物质的______物质。

常见的基本物质有五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______和______之间发生的变化。

反应物是参与反应的物质,生成物是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物质。

化学反应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表达。

四、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有五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这些反应类型有各自的特点和反应条件,在实际应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离子的存在形式离子是电中性物质在溶液中失去或增加______而形成的带电粒子。

离子可以分为两种:______离子和______离子。

离子的存在形式决定了其在化学反应中的活性和相关的反应规律。

六、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表达方式。

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包括平衡方程式、______方程式和______方程式。

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方便地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比例以及反应的各种信息。

七、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是指具有______性质的元素,常见的金属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金属可以与非金属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______化合物。

八、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是指具有______性质的元素,常见的非金属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离子化合物- 离子:由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组成的粒子。

- 离子键:通过电荷吸引力而连接在一起的带电粒子的力。

- 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由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 化合物:由两个或更多类型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形成的物质。

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

- 生成物:化学反应产生的新物质。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平衡方程。

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两个或更多反应物结合形成一个产物。

- 分解反应:一个化合物分解成两个或更多产物。

- 双替反应:两个化合物交换离子产生两个新的化合物。

-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导致氧化和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

- 氧化剂:接受电子的物质。

- 还原剂:提供电子的物质。

反应速率- 受影响因素: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

- 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物质的量。

- 反应速度常数:用于描述反应速率的常数。

化学平衡- 平衡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 反应物的浓度比例:用反应物的摩尔比来表示。

- 平衡常数:描述平衡位置的值。

酸碱中和反应- 酸:产生H+离子的物质。

- 碱:产生OH-离子的物质。

- 盐:由酸和碱反应得到的化合物。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在封闭系统中,物质的质量在化学反应中保持不变。

燃烧反应- 燃料和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 可燃物:能够与氧气反应的物质。

- 不完全燃烧:燃料没有完全反应,产生了其他副产物。

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周期:元素周期表中横行的编号。

- 族:元素周期表中纵列的编号。

原子结构-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基本粒子。

- 质子:带正电荷的基本粒子。

- 中子:带中性的基本粒子。

- 电子:带负电荷的基本粒子。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填空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填空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填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的各个方面。

九年级上册的化学知识点是学生们打下化学基础、进一步深入了解该学科的关键阶段。

本文将填充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的空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重要概念。

首先是化学基础知识。

化学的基础是物质和能量的关系,其中原子是最基本单元。

原子有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负责确定原子的化学特性,中子是质子和电子之间的中介。

电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和化合价。

此外,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和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组成的,化学符号常用来代表元素。

元素根据周期表的分组和周期排列,其中分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其次是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是物质变化的过程,其中反应物通过化学变化生成产物。

化学反应的平衡是指反应物和产物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化学方程式用来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反应物在方程的左侧出现,而产物在方程的右侧出现。

化学反应中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不同的反应过程可以产生放热或吸热的效应。

接下来是溶液和酸碱中的化学知识。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溶质是指在溶液中被溶解的物质,而溶剂是指用来溶解溶质的物质。

溶解度是指在单位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化学反应,酸具有酸性质子,而碱具有碱性氢氧根离子。

酸碱指数(pH)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pH 值越小表示溶液越酸性。

最后是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强烈的毒性,主要由于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二氧化碳而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生物体所需的基本气体,参与许多生物和化学反应。

水是生命的基础,无味、无色、透明的液体。

水的冰、液体和气体形态都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溶剂和传导介质。

氮气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一种无色的气体。

氮气具有抗氧化性,是很多工业过程和实验室用途中的常见气体。

通过填充这些化学知识的空白,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九年级上册的化学内容。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化学基本概念:如物质分类、化学式与化学符号、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等。

2. 化学基础理论:如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等。

3.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如氢、氧、碳、铁、铜等元素的性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如取用试剂、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操作,以及仪器的使用和洗涤等。

5. 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试剂,评价实验结果和误差分析等。

6. 化学计算:如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物质的量之比等。

7. 化学与生活:如食品添加剂、营养物质、环境污染与防治等。

这些知识点是九年级上册化学的重要内容,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同时,通过实验和习题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易
电子,带
,形成
离子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He 为

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为 8(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为 2)的结构叫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
。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反应进行
的很慢,反应现象不易被察觉。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的酿造、肥料的腐熟、钢铁的生锈等。
2.纯净物与混合物
宏观
混合物
纯净物
微观
特点
举例
3.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里能
反应速率, 而本身的
,防止

很热的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受热不匀而破裂。
3.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考点四 :两个实验探究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蜡烛火焰分

温度最高。证明方法:
;蜡烛燃烧
后有
生成, 证明方法:
;蜡烛燃烧后有
生成,
证明方法:

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 验证 CO2 的方法:

3.实验中不用 C 或 S 燃烧的原因:
;不用 Fe 燃烧的原因:

不用 Mg 燃烧的原因:
;不用蜡烛燃烧的原因:

考点二 :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在通常状况下为

溶于水,密度
空气密度,液态和固态都是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常考的反应有:
。取
用小颗粒药品或粉末状药品使用

,操作方法为
。目的是

( 2)液体药品的取用
通常盛放在
里。取用时,

,拿起试剂瓶时,

缓慢倾倒,倒完液体后, 应盖上瓶塞, 把瓶子放回原处。 量筒量取液体时, 应注意

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 应
。使用后应
(滴瓶上的胶头滴管
)。
2.物质的加热 酒精灯的使用要求: 禁止 熄灭时,应
木炭
反应的现象(分别写出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
化学方程式
注意事项

铁丝

考点三 :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①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汽车尾气;②工厂排放的废气;③ 地面植被的破坏导致的土地沙漠化而引起的沙尘。
2.空气污染物:有害气体(主要是 SO2、NO 2、 CO)和粉尘。 [CO 2 不是大气污染物 ]

的顺序添加)
③定 -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应将试管口
,防止冷凝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④点 - 点燃酒精灯,加热前预热,然后再集中加热,防止

⑤收 - 排水法收集气体。应等到
再收集,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
,证明气体收集满了。
⑥移、熄- 收集完后先
,再
,防止

3.收集方法
①向上排空气法: 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2. 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如图课本 27 页)
( 1) 实验现象: ①
;②

( 2)化学方程式:

( 3)实验结论:

( 4) 注意事项: 如实验结果为进入集气瓶中液体体积远不足 1/5,则可能原因: ①、

②、
;③、
体积大于 1/5,则可能的原因:①、
。如实验结果为进入集气瓶的液体
。②、
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溶沸点、硬度、吸附性、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
考点三 :实验操作
。例如:可燃性、稳定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1.药品的取用 药品的取用原则: “三不 ”原则,最少量原则,环保原则
( 1)固体药品的取用
通常保存在
中。取用块状药品使用
,操作方法为
。目的是
验证 O2 的方法:
,且 CO2 含量越高,

,且 O2 含量越高,
1
第二单元
考点一 :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
各物质在空气中所占的
比为: N 2 ,O2 ,稀有气体
,CO2 ,其他气体和杂质

N2 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
于水,化学性质
,可用作

稀有气体包括
,直接由
构成,化学性质
,可做

决定原子种类。②原子内
=
=
=

决定原子的质量, 集中在原子的
。④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例如

3.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第一层最多容纳
电子;②第二层最多容纳
电子;
③最外层最多容纳
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
电子)
金属元素: 一般最外层电子数
பைடு நூலகம்,容易
电子,带
,形成
离子
非金属元素:一般最外层电子数
该方法收集到的气体较
,且操作方法
②排水法: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到的气体较
,但 ,但
,证明收集满了。

,且操作方法

4.检验方法 用
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
,看木条是否复燃。
5.工业制备氧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得到。为
考点五 :几组重要的概念
变化。
1.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考点一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第一单元
,分子本身

化学变化:
,分子的
与原子的

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依据是:

1.常见的典型化学变化 ( 1)可燃物的燃烧;( 2)金属的锈蚀和冶炼; ( 3)食品的腐蚀与变质; ( 4)光合作用和动植物的呼吸等。
2.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变化即吸热或放热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
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
)。催化剂在化学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叫做

注意: ①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②催化剂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③一种催化剂只针对某一反应。
不同的反应,催化剂可能不同④某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只一种。
3
考点一 :原子和离子
第三单元
1.原子结构
2.原子结构的规律
;禁止
;用
加热,先

,不能用嘴吹灭;盛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也不得少于 1/4。
注意事项:加热玻璃仪器时,要把容器壁外的水擦干,试管夹夹在
;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
时,液体的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
;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先预热试管; 试管口应

不应朝着有人的方向; 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 试管口要
3.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 ( 1)提高大自然对空气的净化能力。如:大规模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等。
( 2)加强对环境的保护,针对污染源采取有效措施。如:提倡绿色化学。加强环境监测(空气质量分级
标准中,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
( 3)改变燃料,使用清洁能源。如: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开发氢能等。
考点四 :实验室制取氧气
2
1.化学反应原理:
( 1)
防止

( 2)
,采用
型发生装置。 试管口

,采用
型发生装置。
( 3)
,采用
型发生装置。
2.实验注意事项(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与排水收集)
①查 - 先组装实验仪器, 再检验装置的
,否则收集不到气体。 方法为:

②装 - 向试管内添加固体药品(如果为固体和液体药品,应按照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