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观察指标体系的建构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及特点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及特点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及特点分析初中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解题能力的重要场所,而课堂提问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标准框架进行评估和分析。

本文将从提问的目的、形式、内容、适用对象和反馈等方面,构建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并对其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一、提问的目的1. 提问的导向性提问应当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 提问的反映性提问应当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思维能力,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指导教学实施。

3. 提问的激励性提问应当能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问的形式1. 开放性提问开放性提问能够促使学生进行自由思考和表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封闭性提问封闭性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能力,适用于知识点的梳理和复习。

三、提问的内容1. 知识点的考察提问应当围绕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展开,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 解题能力的培养提问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四、提问的适用对象1. 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化提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应当有针对性,既能够满足高水平学生的思维拓展,又能够促进低水平学生的知识理解。

2. 鼓励性提问针对学习态度好、善于思考的学生,可以进行鼓励性提问,激发其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五、提问的反馈1. 即时性反馈提问的答案反馈应当及时进行,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指导,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2. 肯定性反馈对学生回答正确的提问,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激励学生认真思考和参与课堂讨论。

这个标准框架是以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为宗旨建立的,强调了提问的导向性和反映性。

课堂有效提问的观察方案一

课堂有效提问的观察方案一

有效课堂提问观察方案一、观察目的和观察规划本次观察目的是评价小数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计划对四、五、六、年级各随机抽取1个班,随堂观察共4节课。

二、观察表的设计有效性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他们积极思考,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的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科学性科学性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教师掌握的教材内容是科学无误的。

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掌握熟练,理解深刻。

2.教师的提问科学得当。

要求教师的提问语言规范、简明扼要、针对性强。

3.教师科学估计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

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2)启发性好的提问应该具有启发性,重点是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是急于得出结果。

(3)创造性创造性是有效性中含金量最高的指标,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品质的灵魂。

(4)适度性适度性是指要把问题提的准、提的有启发性。

适度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地思维,促使学生通过努力的成果。

(5)适时性教师恰当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学而知不足”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

(6)适量性适量性是指恰到好处的掌握提问的频率。

提问的设置应疏密间,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为了做到提问的有效性,老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所提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2)所提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3)提问题是要注意对象的层次性。

(4)所提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探究性。

(5)对有效提问做出的有效评价。

根据有效课堂提问的特征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总结出有效提问观察的几个维度和方面:表1 有效课堂提问观察表。

教师有效课堂提问_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

教师有效课堂提问_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

教师有效课堂提问_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引言:教师提问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良好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索,促进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然而,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并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是每一个教师面临的挑战。

本文从教师提问的价值取向和标准建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提问的质量和效果。

一、教师提问的价值取向教师提问的价值取向是指教师提问所追求的目的和价值观。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核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取向: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通过提问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和参与课堂的热情。

2. 激发学生思维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创新能力。

3. 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合理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从表层的记忆和简单的理解上升到更深层次的分析和综合,帮助他们建立知识体系。

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提问,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和掌握知识,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师提问的标准建构教师提问的标准建构是指教师提问所需具备的标准和要求。

下面列举几个教师提问的标准,供教师参考和应用:1. 清晰明确:教师提问应该表达清晰,简洁明了,避免使用模糊、含糊或复杂的语言。

2. 深入透彻:教师提问应该有层次感,从基础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3. 细致入微:教师提问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程度提问,避免一刀切的提问方式。

4. 多元多样:教师提问应该多样化,不仅包括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的结合,还可以使用情境化、质疑式和引导性的提问方式。

5. 注重互动:教师提问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对话,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

6. 鼓励创新:教师提问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及特点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及特点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及特点分析初中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阵地,而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对于初中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需要制定一套标准框架来评判和分析。

本文将从提问的定义、目的、特点等方面出发,对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提问的定义提问是指教师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回答和解决。

提问是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形式之一,是一种促使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二、提问的目的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提问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4.引导学生学习。

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促进师生互动。

通过提问可以促使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三、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特点1.启发性。

数学是一门需要动脑筋的学科,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特点之一是启发性,即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2.逻辑性。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初中数学课堂提问需要具有逻辑性,使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形成逻辑思维的习惯。

3.因材施教。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又要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和提高认识。

4.交互性。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需要具有交互性,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再提问,学生再回答的循环过程,形成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

为了评价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可以制定以下标准框架:1.提问的数量。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019年教育文档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019年教育文档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一)评价内容方面目前我国各高校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通常是设定一些评价指标,然后将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评价者根据自己的感受,给各评价指标赋予一定的分数,最终得到对一个教师的综合评价值。

在具体量化打分指标上,各学校的评价内容,相差无几,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但很少在评价内容中,考虑的课程的理念问题。

每门课程,都有其相应的课程理念,诸如财务管理课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货币时间价值理念和风险意识;在统计学课程中,要树立以量化的思维方式去观察世界的理念。

(二)评价主体方面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评价,不同的学校其评价主体也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包括领导、教学督导部门、同行和学生。

不同的评价主体,其评价的内容也基本上差不太多,这对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教学督导部门的评价,主要采取对任课教师抽样的方式进行评价,即使是对全体教师听课,也无法进行全程跟踪,同时受到督导人员专业的限制,很难做到评价的全面、准确。

教师同行评价,通常也采取随堂听课的方式,因此同样无法做到全面、全过程跟踪听课,所以也很难做到全面准确地评价。

学生评价,总体上来说是最好的,最有效的,但学生评价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对评价指标的理解上不一定很准确,在评价的态度上也不一样,对教师授课的内容的准确性和前沿性,评价也不一定很准确。

本文根据以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试图设计一套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达到引导教师采取更加有效的授课方法,提高业务水平,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关键是要科学地选择评价项目,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1.目的性原则评价的指标必须与评价的目的相吻合。

其目的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就需要根据这一评价的目的来确定评价指标。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及特点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及特点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及特点分析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对于中学数学教学来说,提问的有效性是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下面是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及特点分析。

一、问题的难度和适当性问题的难度应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不能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既要让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与挑战,又要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和解答。

问题的难度应根据课堂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始终与当前内容保持一定的匹配度。

二、问题的针对性和引导性问题应该针对具体的知识点或技能,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问题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讨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问题的多样性和变化性问题应该具有多样性,既有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发散思维、拓宽思路,又有封闭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解答。

问题的变化形式也应多样,通过变换问题的表达方式、结构和背景,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理解和解答问题。

四、问题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化问题设计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对于优生,提供更具挑战性和深入的问题;对于普通生,提供适度难度的问题;对于困难生,提供更加针对性的问题和提示,帮助他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五、问题的启发性和扩展性问题的设计应该启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能够进一步扩展和延伸学生的思维空间。

问题可以与实际生活、其他学科和前人所做的研究进行联系,让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背景中思考和解决问题。

六、问题的学习价值和意义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学习价值和意义,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设计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能够看到数学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标准包括问题的难度和适当性、针对性和引导性、多样性和变化性、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启发性和扩展性、学习价值和意义等方面。

小学课堂提问技巧量化分析框架

小学课堂提问技巧量化分析框架

小学课堂提问技巧量化分析框架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参与和深化理解的关键教学策略。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这一工具,教师可以通过量化分析来评估和改进提问技巧。

以下是一个基于关键维度的量化框架:提问类型封闭式问题:只接受简短或单一答案的问题。

量化指标为每节课的平均封闭式问题数量。

开放式问题:鼓励批判性思维和表达个人见解的问题。

量化指标为每节课的平均开放式问题数量。

高层次思维问题:需要分析、综合、评价的问题。

量化指标为高层次思维问题在总问题中的比例。

提问频率提问密度:每分钟提问的次数。

量化指标为平均每分钟提问数。

等待时间:提问后给予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时间。

量化指标为平均等待时间长度(秒)。

提问对象提问分布: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量化指标为每位学生被提问的平均次数。

提问偏好:避免偏向某些学生。

量化指标为活跃与沉默学生被提问的比率。

提问后的互动追问:通过后续问题深化讨论。

量化指标为每10次回答中有多少次教师进行了追问。

反馈质量:积极、建设性及必要的纠正反馈。

量化指标为不同反馈类型的比率。

提问时机导入提问:激发兴趣的问题。

量化指标为课程开始时提问的频率。

过程提问:检查理解和引导思考的问题。

量化指标为过程提问占总提问的比例。

总结提问:巩固知识的问题。

量化指标为课程结束时提问的频率。

提问复杂度难度适中:问题适合学生水平。

量化指标为学生成功回答问题的百分比。

逐步升级:问题复杂度随课程进展而增加。

量化指标为提问复杂度的变化趋势。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录像分析:记录课堂互动,事后分析提问模式。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或访谈获取学生视角。

同行观察:邀请同事或专家提供外部反馈。

自我反思:教师记录提问策略及其效果。

应用与改进定期评估:设定周期性的提问技巧评估。

专业发展:基于评估结果,参加相关培训或研讨会。

策略调整:根据学生反馈和评估结果,调整提问策略。

通过持续的量化分析和策略优化,教师能够显著提升提问技巧,从而促进更有效的课堂互动和学生学习。

【6A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效能检测指标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实证检验

【6A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效能检测指标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实证检验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效能检测指标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实证检验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中国最早阐述提问的教育家可以追溯到孔子,其在《论语》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即要善于抓住学生心愤口悱的时机,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设置疑问,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国外提问的研究可以从苏格拉底时期的“产婆术”一直追踪到当代。

随着国内外不同学者对提问不断深入的研究,“提问”已经被看成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集中体现之一,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

1.课堂提问具有多重作用,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集中体现之一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环节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课堂提问水平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美国教学论专家L·H·克拉克和I·S·斯塔尔认为课堂提问有19种功能1,如查明某人所不知道的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等。

特纳则从另一个视角列出了提问的功能,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等共12种功能。

威伦(WilliamWilen)、爱仕拉尔(MargaretIshler,)、凯茨沃特(RichardKindsvatter)等学者在根据其他研究者对课堂提问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课堂提问以下5个基本作用2:①提问能被用来完成课堂教学中比较宽泛的教学目的;②提问能积极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③提问能被用于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互动之中;④提问能被用于鼓励学生思考;⑤提问能促进学生提出许多好的问题。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其能否发挥强大的教育功能从本质上讲受制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从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文献中发现,课堂1(美)L.H.克拉克和IS.斯塔尔著,赵宝恒,蔡俊年等译.中学教学法(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William Wilen,Margaret Ishler,Janice Hutchison,RichardKindsvatter:(Dynamics of Effective Teaching), 4th, Longman,an imprint ofAddison wesley Longman,Inc.,2000.教学、辅导与管理是教师基本的教育职责。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及特点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及特点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及特点分析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过程。

对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是对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及特点的分析,从问题的范围、内容、形式和效果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问题的范围问题的范围应该能够覆盖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掌握。

在问题的选择上应尽量避免过于片面或散乱的问题,而是应该抓住核心的问题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二、问题的内容一个有效的问题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内容特点:1. 高质量:问题应该具备挑战性,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应当恰到好处地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相匹配。

2. 逻辑性:问题的提问应该有逻辑性,能够引导学生从已知信息出发分析、推理并得出结论。

3. 可操作性:问题应该是明确、清晰和可操作的,学生能够根据问题的要求进行具体的计算、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4. 综合性:问题的内容应该能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促使学生整合和应用已有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问题的形式问题的形式是其表达方式和方式的多样性。

一个有效的问题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形式特点:1. 多样性:问题的形式应该丰富多样,既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等传统形式,也有应用题、推理题和解决问题等拓展形式。

2. 开放性:问题应该具备开放性,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

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给出答案,还要求学生给出解题思路和过程,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清晰简明:问题的表达要清晰明了,避免使用复杂或模糊的语言,以免引起学生的困惑和误解。

四、问题的效果问题在作用于学生的过程中应该能够产生以下几个效果:1. 启发性:问题应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来。

中学课堂提问技巧评估框架

中学课堂提问技巧评估框架

中学课堂提问技巧评估框架引言课堂提问技巧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有效的提问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升课堂互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本评估框架旨在提供一套系统的方法,用于评价中学教师在课堂提问方面的技巧和效果。

评估维度1. 目的性与针对性是否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提问是否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2. 启发性与开放性提问是否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思维?是否提出开放性问题,而非仅仅寻求标准答案?3. 层次性与渐进性提问是否从简单到复杂,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是否设计了不同难度的问题,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4. 互动性与参与度提问是否促进了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是否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5. 反馈与评价教师是否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正面的反馈?是否利用学生的回答作为教学调整的依据?评估方法数据收集课堂观察:直接观察教师的提问方式和学生的反应。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或访谈收集学生对提问技巧的看法。

教师自评:教师自我评估提问技巧和学生互动的情况。

同行评价:邀请同事或专家观察课堂,提供第三方视角。

量化指标提问频率:平均每分钟提问次数。

学生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学生比例。

提问类型分布:封闭式问题与开放式问题的比例。

反馈质量:学生对教师反馈满意度的评分。

评估流程1. 准备阶段:明确评估目的,选择适当的评估工具和指标。

2. 数据收集:在指定时间段内收集相关数据。

3. 数据分析:整理和分析数据,识别提问技巧的优势和待改进之处。

4. 报告撰写:总结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5. 反馈与调整:与教师讨论评估结果,制定改进计划。

结论与建议结论评估结果应指出教师提问技巧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教师培训和个人发展提供依据。

建议1. 专业发展:根据评估结果,组织针对性的教师培训,提升提问技巧。

2. 学生中心:鼓励教师设计更多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促进思考和讨论。

3. 反馈机制:建立常态化的课堂反馈机制,及时调整提问策略。

如何建构课堂观察评价量表,让教学效度更上一层楼

如何建构课堂观察评价量表,让教学效度更上一层楼

如何建构课堂观察评价量表,让教学效度更上一层楼无论是单元教学还是课堂教学,都要确保教学评的一致性,并形成闭环,实现教学质量的螺旋式上升。

为了让教学的质量可评、可测、可见,我们需要构建一个评估课堂教学的模型与量表。

需要强调的是,课堂教学评估量表的出发点是素养,素养支撑了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而整个教学过程最终能够达到什么效果,其原点也是素养。

为了达到培育素养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具备相匹配的专业能力,并基于核心素养来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同时,教学内容和教师专业能力又直接影响了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体现。

综上,在课堂教学评估量表中,应该包括目标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教师素质四个维度。

我们可以给这四个维度一个基本量化的权重分值,按权重大小做参照系,目标内容的权重是0.1,教学过程是0.7,教学效果是0.1,教师素质是0.1。

可以看出,我们将主要的权重分数放在了教学过程上,因为这个量表主要用于支撑日常课堂教学和观察,并用于改进教学效果。

目标内容和教学效果虽然只占据了0.1的权重,但目标是对素养的具体化表现,而教学效果则是对目标实现情况的评估,这两个10分实际上是指向最终目标达成度的评估依据。

两大维度评价目标内容,锁定素养的生长点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目标内容维度,这个维度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两个二级指标。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从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来描述的,而教学内容也是从这四个方面来展开的。

在权重分配上,我们采取了五分的比例,并且按照四个维度分别合理的情况进行权重递减。

这个权重是可以调整的,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来灵活变化。

当初设计这个量表时,考虑到了如果四维目标中只有两维合理,那么只能达到一个合格水平;而如果只有一维的目标合理,那肯定是不能合格的。

因此,权重分配时需要大家再次考虑。

教学目标的四个维度并不是随意制定的,而是从我们的课程标准中提炼出来的。

实际上,我们国家的课程改革是高中先行。

义教阶段的课程标准的修订在很大程度上是高中课标的变式,两者核心内容保持一致。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及特点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及特点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及特点分析作为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提问的有效性,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问题,思考问题,并得到正确的答案。

本文将分析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及特点。

一、标准框架(一)学科内容的横向贯通性数学是一个具有高度内在联系的学科。

在提问时,需要考虑问题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发掘其内在的横向贯通性。

比如,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可以利用代数知识来简化问题,或者在代数题目中运用几何知识来求解,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

(二)知识结构的纵向连续性初中数学知识是根据一定的学习路径逐步建立的,因此需要考虑知识结构的纵向连续性。

在提问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程度,逐步引导学生向更加复杂的问题迈进,从而达到知识结构的纵向连续性。

(三)应用能力的提升性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需要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提问时,需要利用多种不同的问题类型和情境,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四)文化价值的传承性数学是人类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部分,包含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价值。

在提问中,需要注重传承数学文化,挖掘数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对于人类文化的贡献和意义。

二、特点分析(一)灵活性课堂提问应具有灵活性,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学生特点和内容需求,运用不同形式的提问方式,如启发式提问、提示式提问、启示式提问等,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其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针对性提问应具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储备,设立不同的难易程度的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同时引导学生发展全面、多层次的认知能力。

(三)互动性提问应具有互动性,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倾听、尊重学生的回答,从中得到反馈,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考,促进主动学习和交流。

(四)渗透性提问应具有渗透性,教师应利用关于数学问题的启示、群体讨论或实际问题的解法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应用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和知识能够渗透到学习中的各个方面,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

课堂观察框架四个维度

课堂观察框架四个维度

4个维度 20个视角 68个观察点
课堂观察框架一
角色: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
状态: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
追求:有效
观察点设置:
1.学生学习,亦从“课程”出发,以“有效”为目标;
2.观察学生,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课前“准备”和课堂“倾听”“互动”“自学”等活动,活动是否有效看“达成”;
3.前四个指标的观察均可从“行为”“程度”和“习惯”“态度”四个方向去观察。

课堂观察框架二
角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状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追求:有效
观察点设置:
1.课堂教学,从“课程”出发,以“有效”为目标;
2.观察课堂“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必须且能观察的包括整体“环节”安排、教学信息“呈示”、师生“对话”、学习“指导”和教学“机智”;
3.五个指标均可从有哪些“行为”(有什么)和行为“程度”(怎么样)两个方向去观察
课堂观察框架三
课堂观察框架四。

第三节课堂观察指标体系的设计

第三节课堂观察指标体系的设计

上海教师授课质量指标体系
(7)自主学习
1 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 2 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3 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 4 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
上海教师授课质量指标体系
(8)鼓励创新
1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2 学习情境中学生的尝试探究行为
3
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注意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与 方法
1.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否做到不仅对好学生的 成就加以表扬,而且对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的进步加 以赞扬; 2. 教师能否妥善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
上海教师授课质量指标体系
上海学者课堂教学观察指标体系
❖ 内容设计 ❖ 教学表述 ❖ 进度安排 ❖ 资源运用
❖ 激发动机 ❖ 师生互动 ❖ 自主学习 ❖ 鼓励创新
上海教师授课质量指标体系
(1)内容设计
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明确的程度怎么样 2 教学要求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 3 合理的知识建构的方式和重点难点的处理 4 教学训练有效安排
上海教师授课质量指标体系
(2)教学表述
1 教学思路是否清晰 2 语言概念的表述与运用 3 对案例表述是否运用了比喻、类比、类推等手段 4 图示化、结构化表示 5 通过反应与参与显示学生的理解程度
江苏教师授课质量指标体系
(6) 教师素质
1. 在教态方面,能否做到自然、举止庄重、情绪饱满 和讲授速度适中; 2.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是否讲标准的普通话, 是否使用规范的课堂教学语言和做到语言生动; 3. 板书设计是否简明、醒目,黑板板面利用是否得到。
江苏教师授课质量指标体系
(7) 教学机制
第三节 课堂观察指标体系的设计
要素标准

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

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

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的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

提问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思维能力、促进知识理解与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质量不高、效果不佳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本文试图从价值取向和标准建构两个维度出发,分析有效课堂提问的内涵与特征,以期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将对有效课堂提问的价值取向进行阐述,明确提问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应秉持的价值观。

接着,本文将构建有效课堂提问的标准体系,包括问题的设计、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问题的难度等方面,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提供具体的参考和指导。

本文还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有效课堂提问的实践应用,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推动教师课堂提问质量的提升,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的价值取向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

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思维: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促进知识理解:提问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惑和误区,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增强师生互动: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也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堂提问给了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和想法的机会,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实用参考]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效能检测指标体系

[实用参考]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效能检测指标体系

优质参考文档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效能检测指标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实证检验浙江省金华市北苑小学课题组1组长施益新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中国最早阐述提问的教育家可以追溯到孔子,其在《论语》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即要善于抓住学生心愤口悱的时机,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设置疑问,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国外提问的研究可以从苏格拉底时期的“产婆术”一直追踪到当代。

随着国内外不同学者对提问不断深入的研究,“提问”已经被看成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集中体现之一,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

1.课堂提问具有多重作用,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集中体现之一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环节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课堂提问水平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美国教学论专家L·H·克拉克和I·S·斯塔尔认为课堂提问有19种功能2,如查明某人所不知道的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等。

特纳则从另一个视角列出了提问的功能,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等共12种功能。

威伦(WilliamWilen)、爱仕拉尔(MargaretIshler,)、凯茨沃特(RichardKindsvatter)等学者在根据其他研究者对课堂提问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课堂提问以下5个基本作用3:①提问能被用来完成课堂教学中比较宽泛的教学目的;②提问能积极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③提问能被用于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互动之中;④提问能被用于鼓励学生思考;⑤提问能促进学生提出许多好的问题。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其能否发挥强大的教育功能从本质上讲受制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从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文献中发现,课堂1本课题由金华市北苑小学校长施益新主持,核心成员包括章立平、邢丽君、陈昭青、陈丽珍、李霞等,结题报告由邢丽君、章立平等执笔;金华市教育局基教处吴惠强处长、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孙炳海博士、金华市教科所丁斌副所长和洪飞主任、婺城区教科所郑正林所长、婺城区教研室王俊峰教研员等领导、专家给予了大力支持。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及特点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及特点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及特点分析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提问在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进行数学课堂提问时,教师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框架来确保提问的有效性。

本文将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标准框架及其特点分析展开讨论。

一、有效性标准框架1. 提问的针对性:教师在提问时应该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确保问题与当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相关。

2. 提问的合理性:教师提问应当合理,既不能太简单以至于学生无法体现自身水平,也不能太难导致学生无法回答。

合理的问题应该是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有利于启发学生的解题思路。

3. 提问的层次性: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回答中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4. 提问的多样性:教师在提问时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如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启发性问题等多种类型的问题,鼓励学生多样化的思考和回答。

5. 提问的引导性:教师在提问时要能够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特点分析1. 提问与知识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应当与所教授的知识点紧密结合,既能够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够帮助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3. 提问与互动性相关: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不应该是教师单方面提出问题,而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回答,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 提问与学习动力相关:好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且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和解答。

5. 提问与课堂效果相关:有效的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结语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标准框架及其特点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6·
钱 兵 张典兵 :课 堂提 问观察指标体 系的建构
4.课 堂提 问情境 课 堂 提 问行 为具 有 很强 的情境 性 ,提 问行 为需 要预设 ,需要精 心准备 ,但 提 问并不是一成不变按 照 预设 来 实 施 ,它 是 一个 动态 生 成 的过 程 ,提 问行 为总 是在 特定 时 间 、空 间 开展 的 ,提 问 情 境 因 人 因 事而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教育的技巧并不 在 于 能 预 见 到 课 的所 有 细节 ,而在于 根据 当时 的 具体情况 ,巧妙 地在 学生 中不知不觉做出相应的 变动 ”[51。 综 上 ,课 堂 提 问是 一 种 常 见 的教 学 手 段 ,指 教 师对学生的提 问 ,包括提问前 准备 、提问 中实施及 提问后反思 ;课 堂提问是一种外显行为 ,可 以观察 、 分析 、评价与优化 ,课堂提问效能取决于提问教师 的专业化水平 ,受到教师教育机智的影响。
1.课 堂提 问主体
标 ,能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能否促进教学相长。教
人 们 对 “课 堂 提 问 ”的理 解 常 局 限 于 教 师 对 学 师 的教 学认 知 因素 、 情 感 因 素 以 及 动 作 技能 因素
生的提问。教育学认为,教学是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 在教师教学行为的构成中起着主要作用 。教师教学
为主体 的双边教育活动 ,教师是教 的主体 ,学生是 行 为 的选 择 和教 学行 为 的有 效性 直 接决 定着教
学的主体 ;在课 堂教学情境 中,课 堂提 问既可 以是 学效果的成败 ,是影响教学质量 的主要因素 。
该 文为江苏省高等教 育学会“十三五”高等教 育科 学研 究规 划课题 “高校 教师课 堂行 为 :分析 、评价 与优 化”(16YB080) 的 阶段 性 研 究成 果
·35·
课堂提 问观察指标体系的建构
钱 兵 张典兵
(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 学学 院 ,江苏徐州 ,221008)
摘 要 构建课 堂提 问观察指标体 系,明确课 堂提 问行 为规 范与标 准,对于提 高课 堂提 问效能具有 重要现 实意义。课 堂 提 问观察指标体 系包括“提 问准备”“提 问实施 ”“提 问理答”3个一级指标 ,包括“问题 水平”“问题 性质”“提 问 形式”“提问 对象”“言语理答”“非言语理 答”6个要素指标 ,包括“低 水平 问题 ”、“高水平 问题 ”“辅 助 问题”“核 心 问题 ”“个 别 提 问”“集体 提 问 ”“提 问偏 爱 ”“随机 提 问 ”“缺 失 ”“重 述 ”“更 正 ”“追 问 ”“延 伸 ”“扩 展 ”“缺 失 ”“肯 定”“否定”17个记 录指标 。课 堂提 问观 察指标体 系对 于教 师观察 、分析 、监控 、评价 、反思与优化课 堂提 问行 为 具 有 重 要 作 用 。
关 键 词 课 堂 提 问 指 标 体 系 反 思
课 堂提 问是教师在精心预设 问题 的基础上 ,通 师对生 、生对生、生对 师的提问 ,也可以是教师亦或
过创设 良好的问题情境 ,在教学 中生成适切 的问 是学生对 自身的提问。因此 ,提问的主体是多元 的,
题 ,引导 学 生 主 动思 考 ,进 行质 疑 和 对话 ,全 面 实 现 既 包括 教师 ,也 不排 斥学 生 。弗 雷斯 和施 瓦茨 、帕里
之又少 ,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在课 堂提问中的 过程 的展现 ,需要提 问者根据课堂情境等情况进行
问题 水 平 、提 问 方式 、反馈 方 式 、回答类 型 以及 追 问 实施 ;反 思过程是提问者对准备与实施过程 的总
情况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课堂提问行为缺乏统 结 ,是对准备 与实施 的价值 判断 ,是对准备 与实施
《现代汉语词典 》对 “提 问”的解释是 :“提出问 问反思都会对课堂提问效能产生直接影响。课堂提
题 来 问 ,多 指教 师 对 学 生 ”。实 际上 ,课 堂 提 问要 远 问效能的衡量标准在于教师精心预设 的问题 ,教师
比这 个 解 释复 杂得 多 。
依据 问题情境所提 出的问题能否实现 预期 教学 目
以课堂提 问动作发生过程为线索 ,课堂提 问包
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的重要 括三个过程 :提问前的准备过程 、提问中的实施 过
作用 。然而,课堂提问低效的现状却普遍存在 ,真正 程与提问后的反思过程 。这三个过程有机组合 ,缺
懂提问 、会 提问 、善提 问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实在少 一 不可。准备过程是前提 ,是预设 ;实施过程是预设
主要包括缺失教师对学生回答不置可否重述教师重复或复述学生的答案更正纠正学生错误回答给出答案追问根据学生回答的不足追问其要点延伸依据某个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另一个新问题或某个更深入的问题扩展就学生的回答加人新材料或见解扩大学习成果或者展开新的内容
E-mail:jxyglcn@163.tom
表学与管理2018年5月1日
一 的观察指标体系无疑是导致教师课堂提问低效 、 韵 监控 与 思考 。
存 在 误 区 的重 要原 因。[31
3.课堂 提 问效 能
一 、 认 识 课 堂 提 问
课 堂提问效 能的发挥取决 于任课 教师 的专业 化 水 平 ,课 前 提 问预 设 、课 堂 提 问 实 施 以及 课 后 提
二 、建构课堂提 问观察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 系
以课 堂 提 问发 生过 程 为 线索 ,可 以把 教 师课 堂 提问分解成准备 、实施及反思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 由于评价者很难参 与到教师课堂提 问后 的反思行 为 ,因此 ,观察指标体 系不包括提问反思 ,只包括提 问准备与提问实施两部分。这两个过程可 以分解为 3个维 度 。维度 1:提 问准备 ;维度 2:提 问实施 ;维度 3:提 问理 答 。
预 期教 学 目标 ,并对 提 问及 时反 思 与实 践 的过程 。[11 斯 、宋振韶等国内外学者都 曾指 出学生对 自己提 问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教学行为 ,在课堂教学 的作用甚至要远超于教师提问的作用 。
中扮演着重要的角 色。圈它不仅体现着教师的专业
2.课 堂提 问过 程
能力与专业化水平 ,更承担着开启学生 心智 、促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