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二课时《 相交与垂直》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二课时《 相交与垂直》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相交与垂直》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相交和垂直的概念,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描述相交和垂直的关系。

2.技能目标:能够通过形象的实物图、图形等说明相交和垂直现象,能够画出相交和垂直的图形。

3.情感目标:通过此课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探究性和发现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观察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相交和垂直,包括以下内容:1.相交的概念及示例。

2.垂直的概念及示例。

3.相交与垂直的关系及示例。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相交和垂直的概念及示例的呈现。

2.教学难点:相交和垂直的关系的表达及其示例的解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用PPT播放一些相交和垂直的真实生活场景和图片,巧妙引出这几个概念。

2. 系统讲解2.1 相交的概念及示例1.用纸条相交的过程让学生对相交有了深刻的认识。

2.用不同颜色的小球或不同的颜色的线条相交的场景,发散学生的思维。

2.2 垂直的概念及示例1.用物理实际测量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垂直的概念。

2.用三角板、直尺演示垂直的方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垂直的概念。

2.3 相交与垂直的关系及示例1.用黑板演示两条线段的相交、垂直关系,让学生掌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2.用一些图形,例如座位表、门牌号牌等让学生总结相交和垂直的关系。

3. 巩固练习1.给出一些例题并让学生自行演示出相交和垂直的关系。

2.让学生自己编一组有关相交和垂直的题目,然后相互交换做题。

4.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深入理解了相交和垂直的概念、关系,学生也学会了用自己的语言运用符号进行表达,存在的不足是对一些知识点缺乏深入的理解,下节课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年级《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全文5篇)

四年级《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全文5篇)

四年级《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全文5篇)第一篇:四年级《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四年级《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相交和垂直,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垂直在生活中的用处,尝试用三角尺画垂线。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画图能力。

教学重难点: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三角板。

学具准备:三角板、一张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一、学情调查1、找一找,说一说。

(1)同学们做体育动作,举起手,张开双臂,做一个交叉动作。

引出课题体育中的交叉在数学里就叫相交。

(2)课件出示剪刀和红十字图案,仔细观察,用直线表示这两种图案,找一找它们的相同点、2、总结相交的共同点。

(板书:相交)3、欣赏生活中的相交。

4、判断下面图形是否相交,为什么?(出示课件)二、质疑探究(一)认识“互相垂直”1,演示活动角,看有什么变化,转动到两条直线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引导同学们观察红十字引出:互相垂直。

(完整板书)2、课件用三角尺演示判断是否成直角。

3、质疑:要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关键看什么?对于互相垂直你们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吗?师举高一根小棒,能不能说这根小棒垂直?为什么?(二)通过折纸,进一步认识“互相垂直”。

1、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折完后,用彩笔描出两条折痕。

可充分让学生自己来折一折,学生在折纸后,引导他们学会用自己验证的方法。

如用三角尺的直角两条折痕的关系,从而确定这两条折痕是否互相垂直。

然后同桌互相交流,检查。

2、组织交流:怎样验证你的折痕是互相垂直的?(三)找生活中的垂直现象,加深认识“互相垂直”。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1)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1)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垂线和相交线的意义,理解交点、垂足,能准确辨别普通的相交线和特殊的垂直线。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想一想,议一议,找一找等活动,经历探索发现垂线和相交线的特征的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相交与垂直现象,体会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相交线和垂线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互相垂线的含义,会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纸条。

【学具准备】水彩笔、白纸(一张长方形纸或者正方形纸)、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相交与垂直(板书课题),齐读两遍,首先请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理解了学习目标后,有没有信心完成呢?那老师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希望我们合作愉快!二、新课探究1、师:同学们平常在生活中听说过相交这个词吗?生:听说过师:可不是你们吃的香蕉啊,而是我们数学中两条直线的相交。

那什么是相交?看完老师给你带来的两幅图片你就明白了。

这是我们常见到的剪刀和卫生标志图案,假如用直线来表示这些图案,应该怎么画呢?让学生都画一画,并与同学交流一下。

然后出现图案问:每个图中的两条直线有什么特点?师:两条直线交叉,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是相交,相交的点叫我们给它起名叫“交点”。

师:那老师在房顶上画一条直线,地板上画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会相交吗?(不会)所以啊,相交的两条直线必须是在同一个平面的,明白了吗?2、那这两条直线相交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听了你的想法老师豁然开朗,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仅仅一局部,当直线延长后它们就相交了。

3、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活动角,想玩一玩吗?(教师演示转动)师:现在老师要转动这两条相交的直线看发生了什么变化?(相交成了直角)师: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

师:大家说一遍(生说)。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第1篇:《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的位置关系,知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是相交的特例,认识垂线。

2.经历获得垂线的探索过程,能借助三角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相交和垂直,认识垂线。

教学难点:能借助三角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书包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情境图,请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指一指,说一说,你从途中看到两条直线了吗?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从实物图中抽象出两条直线)2.画一画。

自己独立画出每个图中两条直线相交的图形。

3.结合图形揭示相交的概念。

在这一组图形中,两条直线交叉,我们称两条直线这样的位置关系叫“相交”,两条直线形成的交叉点叫“交点”。

二、合作探究1.出示两条直线的位置图,下面这两条直线相交吗?为什么?2.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3.试着画一画,如果把两条直线延长后能不能相交?4.出示建筑物的图片,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要试着看看延长后能不能相交。

三、动手操作1.利用电子书包的功能,将一张纸条固定,转动另外一张纸条,边旋转边观察两张纸条的位置关系。

在旋转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畅所欲言)2.讲纸条摆成相交成直角的状态,说一说,此时相交有什么特点?使学生明白,两条直线如果相交成直角,是相交的特殊状态,叫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此时的两条直线都可以叫做垂线。

3.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你能试着用折一折的方式得到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吗?并在纸上画出这两条直线,标出交点和直角符号4.利用手中的三角尺,画出一组垂线,想一想怎样利用好这个三角尺呢?四、练习巩固1.第一关:在途中分别找出两组相交或垂直的线段。

描出来。

2.第二关:在图形中找出那两条边互相垂直?利用三角尺比一比。

3.第三关:试着画出下面直线的垂线。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课程名称:《相交与垂直》课时数:2-3个课时教材:小学数学教材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并能用几何图形表示。

2.能够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相交关系。

3.能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教学重点:1.相交的概念和判断。

2.垂直的概念和判断。

3.相交和垂直关系的用图表示。

教学难点:1.辨别各种相交关系。

2.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教学准备:1.小黑板或白板。

2.彩色粉笔或水笔。

3.透明直尺和直线。

4.几何图形卡片或相交和垂直的图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0分钟)1.教师用两个不同颜色的线条在小黑板上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请学生用手指指出两条直线的交点,并询问学生这两条直线的关系。

2.与学生一起总结相交的概念,并进一步讨论其他可能的相交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用几何图形表示。

Step 2:相交关系的分类(15分钟)1.教师出示几种不同类型的相交关系的图片,如垂直交、平行交、倾斜交等,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些关系的名称。

2.学生分组讨论各种相交关系的名称,并向全班做出解释。

3.教师在黑板上列出相交关系的名称,并让学生再次观察图片,判断各种关系是否正确分类。

4.教师对学生的分类结果进行评价,并适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Step 3:垂直关系的判断(15分钟)1.教师出示两条相交但不垂直的直线,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它们是否垂直。

2.学生通过比较两条直线的倾斜程度和交点的情况来判断垂直关系。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判断直线是否垂直的方法,如:通过角度、通过交点等。

Step 4:实践操作(30分钟)1.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几何图形卡片或图片,并让学生根据图片上的直线关系进行分类或判断是否垂直。

2.学生根据自己的分类或判断结果,将卡片或图片粘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分类下,或用手指指出是否垂直。

3.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分类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

4.教师再次给予指导和评价,对学生的分类或判断结果进行指正和补充。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交与垂直3篇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交与垂直3篇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交与垂直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交与垂直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平面图形中的相交线和垂直线的概念。

2. 能够判断平面图形中的线是否相交和是否垂直。

3. 能够绘制相交线和垂直线,并能够用图形表示出来。

教学重点:1. 相交线和垂直线的定义和判断。

2. 绘制相交线和垂直线。

教学准备:1. 教材中关于相交线和垂直线的教学内容。

2. 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彩色笔。

3. 示例图片或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有两条相交线和两条垂直线,让学生观察图中的线,并讨论有哪些线是相交线、哪些线是垂直线。

然后,教师给学生介绍相交线的概念,即两条线交叉于一点;垂直线的概念,即两条线互相垂直。

Step 2:示范与讲解教师在黑板上给学生示范绘制两条相交线和两条垂直线,并解释每条线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然后,教师再给学生介绍两个符号,表示相交和垂直。

相交用“∩”表示,垂直用“⊥”表示。

Step 3:练习与巩固1. 教师出示一些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其中的线是否相交和是否垂直,要求学生用相交和垂直的符号表示出来。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出题,答题,巩固判断相交和垂直的能力。

3. 学生互相交换绘制线的方式进行练习,检查绘制的线是否正确。

Step 4:小结与拓展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相交线和垂直线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并根据教材内容展开拓展,让学生了解更多绘制相交线和垂直线的方法。

Step 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作业。

Step 6:课堂点评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讲解和指导。

教学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找出相交线和垂直线的实际例子,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还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出更多的相交线和垂直线的实际应用场景,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交与垂直精选3篇(二)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角的概念,了解角的度量单位;2. 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角相关的问题。

相交与垂直(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相交与垂直(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教案:相交与垂直课程目标:1. 理解垂直与相交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识别和描述垂直线。

2. 能够使用直尺和量角器画出垂线,并解释其性质。

3. 掌握垂线段的性质,并能够应用垂线段最短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垂直与相交的概念。

2. 垂线的性质和画法。

3. 垂线段最短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 垂线的画法和性质的理解。

2. 垂线段最短概念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直尺和量角器。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直线、线段和射线的概念。

2. 提问: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可以有哪些位置关系?3. 学生回答后,总结出两条直线可以相交或平行。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讲解垂直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 通过示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垂直线。

3. 引导学生发现垂直线的特点:相交成直角,形成四个角都是直角。

4. 讲解垂线的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 演示如何使用直尺和量角器画出垂线。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垂直线,哪些不是。

2. 让学生使用直尺和量角器画出给定直线的垂线。

3. 引导学生发现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解释其原因。

四、应用拓展(10分钟)1. 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垂线段最短的概念解决。

2. 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结果。

3. 引导学生总结垂线段最短概念的应用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垂直与相交的概念。

2. 提问: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如何画出垂线?3. 总结垂线段最短的概念及其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和应用拓展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垂直与相交的概念,学会了画垂线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垂线段最短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垂线的特点,理解其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相交与垂直线的概念。

2.区分相交与垂直线的特点。

3.掌握判断相交与垂直的方法。

技能目标:1.能够辨认并绘制相交和垂直线。

2.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线段是否相交或垂直。

3.能够通过解题,培养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乐观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相交和垂直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及媒体利用板书、黑板、白板、几何工具箱、PPT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板书“相交与垂直”四个字,询问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讲出相交与垂直的含义。

2.概念讲解(10分钟)利用多媒体PPT,讲解相交与垂直的定义及特点,并通过图示示范给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

3.实例分析(15分钟)给出一些线段或线条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公共点或垂直关系,并判断是否相交或垂直。

教师通过点拨引导学生发现判断的方法。

4.操练练习(15分钟)让学生自主练习,操练判断相交和垂直的题目,教师巡视督促,及时纠正错误和解答疑问。

5.拓展延伸(15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或延伸题目,让学生进行推理和解答,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解题思路。

6.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总结相交和垂直的判断方法。

7.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学习重点与难点,并布置作业。

五、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策略:通过示范、实例引导学生独立发现判断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合作学习策略: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共同解决问题。

六、评价方式1.教师观察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思维反应、参与讨论和解题过程等。

2.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概念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针对学生的错误和困惑,进行及时辅导和纠正,帮助学生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七、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具体实例或生活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交和垂直的概念。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及反思2篇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及反思2篇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及反思2篇Teaching design and reflection of intersection and verticality《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及反思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及反思2、篇章2:《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篇章1:《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及反思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画图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利用三角尺画直线的垂线及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学具准备一副三角尺、小棒、正方形纸、长方体盒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导入课题:两条直线除了平行,还可以是相交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相交与垂直。

二、组织活动,获取新知1、看一看(出示剪刀和卫生标志)(1)让学生用直线来表示这两个图案。

(2)让学生说一说:这两个图案有什么不同?(3)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

2、折一折(1)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折完后,请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把两条折线画出来,便于区分。

(2)作品展示(3)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你的折痕是相互垂直的?(三角尺中的直角)(4)为什么用三角尺中的直角来验证两条直线是否垂直?(5)同桌互相验证对方的折痕是否垂直。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及反思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及反思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及反思设计要求教学目标•理解相交线和垂直线的概念•能够识别相交线和垂直线•能够通过几何图形特征判断相交线和垂直线的关系•能够应用相交线和垂直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教学重点•相交线和垂直线的定义•相交线和垂直线之间的关系•利用相交线和垂直线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举例与演练•分组合作•课堂讨论•游戏与活动教学资源•黑板/白板•教学投影仪•教学PPT•几何图形模型•直尺、量角器等几何工具•练习册与作业本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几何知识,例如线段、直线、角等,并带入今天的主题——相交与垂直。

通过问答与讨论,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步骤二:介绍相交线和垂直线的概念(10分钟)在黑板上绘制几条线段,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线段之间的关系。

然后引入相交线的概念,解释相交线的定义和特征。

接着引入垂直线的概念,解释垂直线的定义和特征。

通过图示和实际模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相交线和垂直线的概念。

步骤三:识别相交线和垂直线(15分钟)给学生发放一些几何图形模型,让他们观察并找出其中的相交线和垂直线。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他们的识别能力和思维敏锐度。

步骤四:相交线与垂直线关系的判断(15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通过几何图形的特征来判断两条线是否相交和两条线是否垂直。

同时,通过一些实例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步骤五:应用练习与拓展(20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目,巩固他们对相交线和垂直线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提供一些挑战性的问题,以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

步骤六:课堂总结与反思(5分钟)请几位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并提出问题和疑惑。

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并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和肯定。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能够理解相交线和垂直线的概念,能够识别相交线和垂直线,并能够通过几何图形特征判断相交线和垂直线的关系。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相交与垂直》说课数学教案设计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相交与垂直》说课数学教案设计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相交与垂直》说课數學教案設計主题: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相交与垂直》说课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学习的是“相交与垂直”的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掌握相交线的概念,以及垂直的定义和性质,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比较能力,但对空间图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同时,他们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相交线的概念,了解垂直的定义和性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相交线的概念,掌握垂直的定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相交线的概念。

2. 新知讲解:通过多媒体演示和实物模型,讲解相交线和垂直的概念,使学生形成直观认识。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画图、折纸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深化理解和记忆。

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与作业: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提问、讨论、作业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七、板书设计1. 相交线的概念2. 垂直的定义和性质3. 实例解析4. 课堂练习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在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交与垂直》公开课教案3篇

《相交与垂直》公开课教案3篇

《相交与垂直》公开课教案3篇《相交与垂直》公开课教案【教学内容】《相交与垂直》【教材分析】《相交与垂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一章的第二课。

本册注重学生的数学学习与成长规律,反映多元的,丰富的数学世界。

在整个教材的编排中,以学生探究为主,以问题串的形式为主要脉络。

【学情分析】根据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的让学生了解相交与垂直,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第一、现代教育家认为:“课堂教学,不应把学生当作“收音机”,只接收信息。

而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氛围。

提供“舞台”,让学生亲身去体会、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去交流。

这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真谛”。

本节课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情景,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和学习兴趣。

利用问题串作为本节课目标,从生活中感受相交与垂直线段,从动手操作中认识相交与垂直,从自主探究中总结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再去体验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整堂课知识点紧密衔接,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第二、学生方面注重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我构建新知识,在体验中掌握学习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取“激趣导入--明确目标---学习新知--迁移学法---知识梳理”的教学形式开展。

第三、抓住要点、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第四、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相交与垂直。

2、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用三角尺画垂线。

【教学难点】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资源】课件三角板直尺【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游戏开课,多元导课)1.手指游戏开课(练习所学手指游戏,随机升级游戏,利用手指做出学过的钝角,锐角和直角。

)2.游戏导入(顺势利用手指可以做出一些简单的角,从而用手指做出相交与垂直,板书课题:相交与垂直)(二)明确目标(问题驱动式)利用三个问题开展课堂1.相交与垂直的概念是什么?2.怎么画垂线?3.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中谁最短?(三)学习新知(学练结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一:利用剪刀和红十字会标志两张图片让学生清晰直观的认识相交的定义,再利用红十字会标志引出垂直概念,并让学生总结出“垂直是特殊的相交”。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相交与垂直的概念;2.能够识别并判断相交与垂直的关系;3.能够应用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解答问题。

二、教学内容1.相交的定义与特征;2.垂直的定义与特征;3.相交与垂直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日常生活或几何图形的例子,引起学生对相交与垂直的认知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哪些相交的场景?垂直又是如何表现的?第二步:讲解相交的概念与特征(10分钟)教师通过教材或白板,简明扼要地解释相交的概念与特征。

可以通过示意图或几何图形进行说明,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第三步:识别相交的关系(10分钟)教师出示一系列的图片或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相交的关系。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向全班汇报自己的发现。

第四步:讲解垂直的概念与特征(10分钟)教师通过教材或白板,简明扼要地解释垂直的概念与特征。

与相交类似,也可以通过示意图或几何图形进行说明,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第五步:识别垂直的关系(10分钟)教师出示一系列的图片或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垂直的关系。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并用适当的词语或符号表示出垂直的关系。

第六步:相交与垂直之间的关系(15分钟)教师讲解相交与垂直之间的关系。

通过示意图或几何图形,将相交与垂直的关系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七步:练习与讨论(20分钟)教师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相交与垂直的关系,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并互相检查彼此的答案。

第八步: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对相交与垂直的概念与特征进行总结。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提供相关案例进行拓展。

四、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准确地说出相交与垂直的概念与特征;2.学生能够准确地识别相交与垂直的关系,并用适当的词语或符号进行表示;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与相交与垂直有关的问题;4.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提出相关问题,展示对相交与垂直的理解。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相交与垂直》说课数学教案设计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相交与垂直》说课数学教案设计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相交与垂直》说课數學教案設計一、说课内容本次说课的主题是“相交与垂直”,这是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课主要围绕两条直线的关系展开,让学生理解相交和垂直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够准确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是否垂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准确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是否垂直。

难点:理解和掌握垂直的概念,能准确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十字路口、窗户等),引导学生思考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入相交与垂直的概念。

2. 新知探究:通过实物演示、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知相交与垂直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相交与垂直的概念。

3. 巩固练习: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4. 小结与拓展: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及其判断方法。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应用到相交与垂直的知识,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在课程结束时,通过测试或作业等形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并掌握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准确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是否垂直。

但也有少数学生对垂直的理解还存在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辅导。

总的来说,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交与垂直》(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相交与垂直》(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相交与垂直》(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两条直线相交与垂直的含义,能够识别和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与垂直。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两条直线相交与垂直的含义。

2. 识别和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与垂直。

教学难点:1. 两条直线相交与垂直的判定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直线图形,如墙角、桌面等,让学生初步感知直线的概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直线有什么特点吗?引导学生回答:直线是一条无限延伸的线,没有弯曲。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两条直线相交的含义:当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有一个共同的交点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相交。

2. 讲解两条直线垂直的含义:当两条相交的直线在交点处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垂直。

3. 示例: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两条相交与垂直的直线图形,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相交与垂直的概念。

4. 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两条相交与垂直的直线,并标出直角。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正确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与垂直。

3.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巩固提高(10分钟)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墙壁、桌面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3.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条直线相交与垂直的含义及判定方法。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回答:我们学会了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与垂直,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相交与垂直》数学教案

《相交与垂直》数学教案

《相交与垂直》数学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理解相交与垂直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相交与垂直的定义。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观察和理解相交与垂直的概念。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际例子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解释相交与垂直的概念。

1.4 教学活动:展示一些图片,如交叉的线段、相交的直线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引导学生思考相交与垂直的特点和区别。

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理解。

1.5 作业:让学生画出一些相交与垂直的图形,并写上相应的解释。

第二章:相交线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相交线段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测量和比较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相交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和比较相交线段的长度。

2.3 教学方法:使用尺子和直尺进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测量和比较相交线段的长度。

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解释相交线段的性质。

2.4 教学活动:让学生拿出尺子和直尺,实际测量和比较相交线段的长度。

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测量结果。

2.5 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些相交线段的题目,并测量和比较长度。

第三章:垂直线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垂直线段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分类和归纳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垂直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分类和归纳垂直线段的性质。

3.3 教学方法:使用尺子和直尺进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分类和归纳垂直线段的性质。

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解释垂直线段的性质。

3.4 教学活动:让学生拿出尺子和直尺,实际操作分类和归纳垂直线段的性质。

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分类和归纳结果。

3.5 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些垂直线段的题目,并分类和归纳性质。

第四章:相交与垂直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相交与垂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应用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相交与垂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交通规划等。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引言相交和垂直教学是两种常见的教学设计模式,旨在提供不同层次和不同兴趣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机会。

这两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教师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相交和垂直教学的定义、特点,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相交教学设计相交教学是一种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具有不同的知识、技能和兴趣的教学模式。

在相交教学中,学生有机会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合作。

特点•学生成为教师:在相交教学中,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还可以成为教师。

每个小组中的学生都可以在某个主题或领域中担任专家的角色,为其他小组成员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指导。

•学生互相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是相交教学的核心。

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分享和互相学习,学生可以从其他小组成员的经验和知识中汲取营养,并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个体差异的重视:相交教学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兴趣和能力进行学习和贡献。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并在小组中发挥个体的重要性。

设计步骤1.制定教学目标:在相交教学中,教师应首先确定教学目标,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达到这些目标。

2.组建小组: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水平,将学生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由跨层次、跨能力的学生组成,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合作。

3.分配任务: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任务或一个主题,并让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学习。

4.交流与合作:在学生进行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他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方式,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5.评价和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这种评价应该注重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垂直教学设计垂直教学是一种将学生按照能力水平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式。

在垂直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来进行学习,教师则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来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相交与垂直》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相交与垂直》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交与垂直》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直角和直角的表示方法。

2.知道什么是相交和相交线段的表示方法。

3.知道什么是垂线和垂足的表示方法。

4.能够判断图形中的垂线、垂足和直角,并说出表示方法。

5.能够利用知识来做简单的数学题目。

二、教学重点1.学会用语言和符号相结合的方法,准确地描述、表达和推理图形中的垂线、垂足、直角等数学概念。

2.熟练掌握垂线、垂足、相交等概念,并能灵活应用。

三、教学难点1.理解相交和垂线的含义,并学会用符号表示。

2.理解和判断直角、垂线和垂足的特征,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四、教学内容1.相交与相交线段–四边形两条对边相交的点,称为四边形的顶点。

–相交的线段,称为相交线段。

2.垂线和垂足–直角的两边所在的直线,称为垂线。

–垂线上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最短,这个距离点称为垂足。

3.直角–相邻两线段相互垂直,称这两线段所在的直线之间有直角。

五、教学步骤1. 思维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垂线、垂足、直角等数学概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互动表述和讨论这些概念。

2. 感性认识•让学生先观察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然后让学生自己直观地画出垂线和垂足。

•引导学生想象一个正方形,然后画出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图形中间的点就是相交点。

3. 知识点讲解•通过讲解和举例解释相交、垂线和垂足等概念的定义和表示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4.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阅读教材上的练习题,配合实际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生坚持自己做题的方法,老师提供相应的指导。

•着重训练学生如何在实际问题中,通过寻找和判断垂线、垂足和直角等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5. 拓展应用•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老师可以进行拓展训练,如依据学生基础和教材中的题目难度设计实际应用场景,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加实际的问题。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布置的小作业,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针对性的调整。

《相交与垂直》案例数学教案设计

《相交与垂直》案例数学教案设计

《相交与垂直》案例數學教案設計
教案设计:《相交与垂直》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直线的相交和垂直的概念,能够正确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或垂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直线相交与垂直的概念。

2.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十字路口,楼梯等)引入直线相交与垂直的概念。

2. 新课讲解:
(1)展示不同位置关系的直线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出“相交”的概念。

即:当两条直线在某一点相遇时,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

(2)进一步引出“垂直”的概念。

即: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3. 实践活动:
(1)让学生自己画出几组相交和垂直的直线,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深化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2)设置一些判断题,如给出一组直线,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相交或垂直,以此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总结回顾:
让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巩固对相交和垂直的理解。

四、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关于相交和垂直的习题,以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小学四年级数学《相交与垂直》教学教案四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相交与垂直》教学教案四篇

⼩学四年级数学《相交与垂直》教学教案四篇⼩学四年级数学《相交与垂直》教学教案四篇 作为⼀⽆名⽆私奉献的教育⼯作者,就有可能⽤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编为⼤家收集的⼩学四年级数学《相交与垂直》教学教案四篇,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四年级数学《相交与垂直》教学教案四篇1 教学⽬标: 1、让学⽣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相交与垂直的基本概念,掌握互相垂直、垂⾜、垂线等内容,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的知识要点,掌握作垂线的基本技能。

2、通过学⽣的实践活动,领悟相交与垂直的内涵,建⽴相交与垂直的抽象概念。

让学⽣感知、实践作垂线的⽅法。

3、通过学⽣在实践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的趣味性,感受数学就在⾝边,数学就在⾃⼰的⽣活中。

培养学⽣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在⽣活中发现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建⽴抽象的互相垂直的概念,让学⽣掌握作垂线的技能。

⼀、导⼊ ⽼师拍摄了⼀些漂亮的照⽚,⼤家想看吗?这些直线都有⼀个特点,它们都(相交)。

⽇常⽣活中有许多相交的线,相交的两条直线会组成⾓,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与相交有关。

⼆、新授 1、两根⼩棒相交可以得出⾓,⼤家想动⼿玩玩吗?(要求)同桌合作摆⼩棒,摆好后把两根⼩棒相交得出的⾓在中画出来。

然后汇报 2观察⼀下这些直线,相交后线与线之间形成了(⾓)有(锐⾓、钝⾓)还有(直⾓)你有什么⽅法证明⾃⼰摆的⾓是直⾓吗? (⽣:⽤量⾓器量⼀量、⽤三⾓板上的直⾓量⼀量、⽤30度和60度⾓拼、⽤书的⾓去⽐……)。

(课件⽰范⽤三⾓尺直⾓去量) 这三组直线都相交成什么⾓?(板书:成直⾓)它是由⼏条直线相交成直⾓?(板书:两条直线相交) 3.揭⽰概念 像这样,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关键是看什么?(相交成直⾓) 4.质疑:对于互相垂直你们还有什么地⽅不明⽩的吗?“互相”是什么意思? 师举⾼⼀根⼩棒,能不能说这根⼩棒垂直? (不能)必须有另⼀根⼩棒与它垂直 我们以图①为例,为了区别它们,在直线上取⼀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本教材第七册《相交与垂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相交与垂直的基本概念,掌握互相垂直、垂足、垂线等内容,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的知识要点,掌握作垂线的基本技能。

2、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领悟相交与垂直的内涵,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抽象概念。

让学生感知、实践作垂线的方法。

3、通过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的趣味性,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建立抽象的互相垂直的概念,让学生掌握作垂线的技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
同学们,小明要从家到公路边去坐车,你能给他找一条最近的路吗?
●小明的家
让学生自己作图,同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说出所作线段为什么最短的理由,为探究问题创设情景。

二、探究新知
活动1、用两根小棒(或着铅笔)摆成不同的图形。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摆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师:观察上面的图形,说一说可以怎样分类?(相交和平行两类)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有关两条直线“相交”的知识。

(板书:相交)
师:观察并讨论以上这些相交的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了什么样的角?
(揭示课题:相交与垂直。


师: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要相交,相交的点叫做交点;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

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揭示课题:相交与垂直。


活动2、用一张纸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

师: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并用笔描出折痕,标出垂足。

然后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一量两条折痕的关系是否垂直。

活动3、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检查教室里哪些地方存在互相垂直的两条线。

学生通过在自己的身边找到互相垂直的线,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动4、游戏
师:两名学生互相摆铅笔,要求摆两组,一组互相平行,另一组互相垂直。

活动5、让学生在自己所带的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找互相垂直的线,并且找出有多少组。

这是比较难的一个活动,但学生会有非常高的积极性,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有很多的发现。

活动6、用角尺和铅垂线检查互相垂直的两条线。

让学生感受互相垂直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

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和发现数学。

三、实践操作作垂线
1、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先画一条直线,再用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直线对齐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另一条直线。


2、过直线上一点作垂线。

·
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平移三角尺使已知点a与三角尺的另一条边也重合,沿三角尺的另一条边(过a点)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与已知直线垂直。

3、过直线外一点作垂线。

·
方法同2,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

4、实践感知: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四、解决问题
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内容,解决上课引入的问题,用正确的方法找到小明到公路边的最短路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