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夏教育在线-高考卫士-公共安全管理专业
学校公共安全管理部门及其角色
学校公共安全管理部门及其角色1. 引言学校公共安全管理部门是学校内负责维护公共安全、预防和处理安全事故的专业机构。
本文档旨在详细阐述学校公共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角色以及相关的工作内容,为广大师生和家长提供一份详尽的参考。
2. 学校公共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学校公共安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以下几方面的安全工作:2.1. 预防安全事故- 定期对校园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加强对校园建筑、设施的安全检查,确保设施设备安全运行;-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及应急处理能力。
2.2. 处理安全事故-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现场处置;- 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事故情况,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针对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2.3. 法制教育与宣传工作- 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营造知法守法的校园氛围;- 利用各种宣传渠道,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2.4. 配合政府部门- 与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维护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定期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安全生产会议,了解政策法规及安全要求。
3. 学校公共安全管理部门的角色学校公共安全管理部门在校园安全工作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主要包括:3.1. 组织者- 负责组织制定校园安全工作计划,明确安全工作重点;- 组织安全培训、演练等活动,提高师生安全素养。
3.2. 协调者- 协调校内外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安全工作,形成合力;- 协调解决安全事故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事故处理顺利进行。
3.3. 执行者- 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及要求;- 严格执行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校园安全。
3.4. 监督者- 对校园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整改到位;- 对师生的安全行为进行监督,纠正不安全行为。
4. 结语学校公共安全管理部门是维护校园安全的重要力量。
只有明确了部门职责、角色,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校园安全工作中的作用,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公共安全教育课程安排
公共安全教育课程安排公共安全是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
为了提高公众对各类危险和灾害的应对能力,公共安全教育课程应该被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并逐步完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探讨公共安全教育课程的安排。
一、制定公共安全课程的必要性公共安全课程的制定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和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社会灾难和意外事故的能力。
了解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增加人民对危险的识别和避免,提高人民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
二、公共安全课程的内容公共安全课程应该包括自然灾害、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盗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包括课堂讲解、实地参观、模拟演练等,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系统的安全意识。
三、公共安全课程的安排时间公共安全课程的安排应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设置在每周的特定时间。
学校可以将公共安全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并逐步加大课程的权重和学时,确保学生能够及时学习和掌握公共安全的知识。
四、公共安全课程的教学方法公共安全课程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
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公共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五、公共安全课程的教材选择公共安全课程的教材应该选择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易于理解的教材。
教材内容要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尽量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技能。
六、公共安全课程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公共安全教育课程应该与社会资源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媒体等资源。
可以邀请相关专家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相关机构和设施,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七、公共安全课程的评估方式公共安全课程的评估应该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考试、实地考察、小组合作项目等形式,全面客观地考察学生在公共安全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八、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公共安全教育课程的安排需要有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
公共安全管理专业的专业概述
公共安全管理专业的专业概述
公共安全是指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相对的,破坏公共安全的主要是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的行为和事件,而这些行为和事件一般被称为突发事件,突发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及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
公共安全包含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公众出行规律安全、避难者行为安全,人员疏散的场地安全、建筑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恶意和非恶意的人身安全和人员疏散等。
本专业方向的教学将兼顾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既传授学生公共安全、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原理,也重视培养学生利用基本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授课过程当中,教师将借助Powerpoint教学,并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集体讨论等教学
环节,力图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当中既能够凭借雄厚的理论功底准确地把握公共安全问题的实质,又能够尽快地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优方案。
1。
公共安全管理专业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并纠正安全隐患
05
安全管理实践
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安全检查: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设施和设备
安全规划:制定安全计划和应急预案
应急响应:及时处理安全事故,降低损失和影响
风险评估: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安全风险
3
公共安全管理技能
风险评估
2
评估风险: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
05
人因工程:关注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以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02
应急管理: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04
安全管理方法
风险评估: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01
预防措施:制定预防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02
应急响应:制定应急响应计划,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03
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4
公共安全管理就业方向
政府部门
01
公安部门:负责公共安全监管、执法、应急处置等工作
02
交通部门:负责交通管理、交通安全监管等工作
03
消防部门:负责消防安全监管、火灾扑救等工作
04
环保部门:负责环境安全监管、污染防治等工作
05
卫生部门:负责公共卫生安全监管、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
企事业单位
2018
政府部门:如公安、消防、应急管理等部门
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职责和流程
应急响应: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D
C
B
A
E
安全培训
01
培训目标: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02
培训内容: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应急处理
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专业
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专业摘要:一、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专业概述1.专业背景及发展历程2.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二、专业课程设置1.核心课程2.专业选修课程三、就业方向与前景1.行业领域2.职业岗位3.发展前景四、优秀毕业生案例1.案例一2.案例二五、专业优势与特色1.师资力量2.实践教学3.国际合作与交流正文: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专业是一门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该专业在我国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积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安全与应急管理人才。
一、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专业概述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专业主要研究国家安全战略、公共安全管理、应急指挥与救援等方面的内容。
随着全球风险社会的到来,该专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应对各种安全挑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专业的发展,加大对该专业的投入和支持。
二、专业课程设置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等多个方面。
核心课程包括国家安全战略、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原理、灾害学、应急指挥与救援等。
专业选修课程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设置,如网络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等。
三、就业方向与前景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等。
他们可以在国家安全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公共安全机构等担任政策制定、安全管理、救援指挥等工作。
随着我国对安全与应急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该专业毕业生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四、优秀毕业生案例案例一:某优秀毕业生在政府部门担任应急管理部门的处级干部,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成功处置了多次突发事件,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案例二:另一优秀毕业生在非政府组织担任项目负责人,致力于灾害救援和防灾减灾工作,通过组织协调各方力量,为受灾地区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救援。
五、专业优势与特色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具备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
大学校园公共安全教育方案
大学校园公共安全教育方案一、前言如今,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在大学校园内,学生、教职工以及校园环境的安全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大学校园公共安全教育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致力于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为大学校园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提高学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减少和预防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保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2. 原则:科学、系统、综合、持续。
遵循科学的教育理念,建立系统完善的教育机制,采取综合的措施,保证安全教育常态化、持续化开展。
三、教育内容1. 法律法规教育:学校将定期组织法律法规宣讲,加强校园法制教育,向学生普及国家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2. 安全意识教育:通过组织安全知识微课、安全演练等形式,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学生珍爱生命、防范意外。
3. 应急处置能力培养:学校将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培养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对自救的技能。
4.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加强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对地震、火灾、暴雨等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
5. 公共安全设施操作指导:对于校园内的消防设施、应急设备等设施进行操作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这些设施,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6. 交通安全教育:在校门口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栏,组织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出行的交通安全意识。
四、教育方法1. 受众分层:根据不同年龄、学科背景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和内容,确保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多样化宣传:通过班会、公告、校园广播、横幅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发布信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 情景模拟:通过组织安全演练、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学习到应急处理技能。
4. 多方合作:鼓励学校各部门、社会组织和家庭共同参与安全教育工作,形成合力。
五、实施措施1. 设立安全教育领导小组:明确校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定教育计划、推进实施。
安全员的专业分类
安全员的专业分类
安全员的专业分类如下:
1. 安全防范工程专业:该专业需要学生掌握安全技术防范的基本理论、计算机的应用与结构制造、电子电路控制技术。
就业方向包括企业安全员、运维工程师、安全顾问、安全维护。
目前这一专业只有公安警校开设。
2.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该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密码学、通信工程设计。
就业方向包括政府部门的安全规范和安全管理、互联网公司安全防卫、相关安全企业安全产品的研发。
3. 国内安全保卫专业:该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各种法律知识与运用、安全防范技术、安保措施与手段、保卫学。
就业方向包括基层公安机关、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安全保卫部门。
目前这一专业只有公安警校开设。
4. 安全防范技术专业:该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安全防范技术应用、安防工程制图、安防系统维护与设备维修、安防工程设计。
就业方向包括学校、校区、企业、政府的安全工程设计以及进入安全公司参与开发与维护。
5. 安全工程专业:该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工程制图、电工学、工科化学、概率与统计学、爆炸学、热力学、工程力学。
就业面向矿产开采、建筑施工、道路运输、金属冶炼、危险品保存的安全防范工作。
此外,各行各业都有不同安全专业技术要求的的安全员,例如建筑、交通、民航、核工业、机械和化工等领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同地区的安全员专业分类可能存在差异,建议咨询相关人士获取更具体的信息。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研究方向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研究方向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领域,研究方向涵盖了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研究方向:
1.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如何预测、评估和减轻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飓风等)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
2. **恐怖主义与安全**:研究恐怖主义活动的特征、趋势和影响,探讨如何预防和应对恐怖袭击,加强国家和公民的安全防范能力。
3. **危机管理与应急响应**:研究组织在面临突发事件或危机时的决策、应急响应机制、协调与沟通,提高应急管理效率和应变能力。
4.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研究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安全威胁、漏洞和攻击手段,开发安全技术和政策以保护信息资产和网络安全。
5. **公共卫生安全**:研究传染病爆发、疫情防控、医
疗资源调配等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提出有效的公共卫生管理策略。
6. **城市安全与规划**: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安全隐患、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关联,优化城市安全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
7. **应急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发应急管理领域的新技术、新装备,提高应急处置速度和效率。
8. **跨界合作与国际安全**:研究不同国家、组织之间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领域的合作模式、机制和挑战。
以上是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一些研究方向,这些方向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需要跨学科合作与综合应用,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安全挑战。
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引言城市的公共安全管理是现代市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确保城市居民的安全和保护城市的财产。
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涉及政府机构、执法部门、社区组织和市民个人的合作。
本文将探讨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该领域的一些关键问题。
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重要性:1. 保护居民安全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居民的安全。
通过制定并执行适当的法律和政策,城市能够预防犯罪和其他安全威胁,确保居民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居住和工作。
2. 保护城市财产城市的财产(包括基础设施、公共建筑和道路)是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任务之一是保护这些财产免受损害和破坏。
通过加强安全措施、增强监控能力和与执法部门的紧密合作,城市可以减少财产损失,维护城市的经济稳定和繁荣。
3. 促进社会稳定城市的公共安全管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防范和应对社会不安因素,如犯罪、恐怖主义和社会不公平,城市能够创造一个和谐、平等和公正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城市居民的社会发展和幸福感。
4. 吸引投资和发展城市的公共安全状况对于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安全的城市环境可以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并为他们提供稳定和可靠的商业运营环境。
此外,安全的城市还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商务旅行者,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挑战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面临着一些挑战,下面列举了其中的几个问题:1. 社会多样性城市是一个各种文化、种族和宗教背景的人们聚集的地方。
这种多样性可能会导致不同社群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增加公共安全管理的难度。
市政学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需要确保公正、平等和包容的原则,并在处理不同社群之间的争议时采取合适的方法。
2. 新兴威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型犯罪活动和安全威胁不断涌现。
2024年公共安全教育实施方案
2024年公共安全教育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公共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我们制定了2024年公共安全教育实施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全民的参与和合作,促进公共安全意识的普及和提高,加强公众对各类安全问题的了解,增强应急处置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主要内容1. 制定普及公共安全知识的教育课程,将公共安全教育融入中小学教育体系中。
重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加他们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2. 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利用媒体、网络和社交媒体等传播渠道,广泛宣传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
制作宣传片、公益广告等宣传材料,开展主题宣传周活动,提高公众对安全知识的认知度。
3. 组织公共安全知识培训班,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相关培训,如企事业单位员工、乡村居民、高层建筑住户等。
将培训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加强对突发事件中自救互救的教育,组织开展灾难应急演练和模拟实战演练。
提供相关技能指导和应急设备,让公众了解和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 加强对公共安全问题的研究,推动相关立法工作,完善公共安全法律体系。
加大对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公共安全的法治保障能力。
三、实施机制1. 设立公共安全教育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教育计划,并组织协调各相关机构的工作。
加强与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宣传部门等的合作,形成合力推进公共安全教育工作。
2. 建立公共安全知识普及网络平台,提供公共安全知识的在线学习和交流平台。
组织专家开展在线讲座、答疑解惑等活动,推动知识的传播和交流。
3. 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培养专业的公共安全教育师资队伍。
鼓励相关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公共安全教育项目,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
4. 建立公共安全教育评估机制,定期对公共安全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
南夏教育在线-高考卫士-防火管理专业
防火管理专业
高校专业设置
专业名称:防火管理
专业代码:680110
修业年限:三年
专业层次:专科
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方针政策,掌握消防法规、消防监督管理、防火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从事防火监督检查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核心能力
专业核心能力:具有防火监督检查的能力。
课程设置
专业主干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建筑技术基础、化工技术基础、电气防火安全技术、火灾监控技术、固定灭火设施、消防法规、危险化学品防火、城市消防规划概论、火灾调查、消防燃烧学、建筑放火、工业企业防火、消防监督检查、基层公安消防部队实习、社会调查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职业前景
就业面向:公安消防部队。
公共安全健康教育
公共安全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向公众传授安全意识、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以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共安全健康教育内容:
1. 火灾安全知识:包括火灾的预防、火灾逃生、灭火器的使用等。
2. 急救知识:包括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急救技能。
3. 自然灾害安全知识: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4. 食品安全知识:包括食品卫生、饮食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5. 交通安全知识:包括行人、骑车人、驾驶员等在不同交通环境下的安全知识和技巧。
6. 网络安全知识:包括密码安全、网络诈骗、信息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7. 其他安全知识:包括防盗、防抢、防骗等方面的安全知识。
公共安全健康教育需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场景进行定制和实施,以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该加强对公共安全健康教育的投入和管理,提高公众的安全素养和应急反应能力。
安全工程专业(公共安全管理方向)培养方案
安全工程专业(公共安全管理方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公共安全管理方向)培养掌握安全科学与工程、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基本理论、消防和安防科学与技术,具备从事安全管理、评价、教育培训、监察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处置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适应社会消防和安防需要的、能胜任消防和安防设计、施工、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公共安全管理方向)学生在学习工程专业基础、人文社科知识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安全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消防和安防科学与技术知识,接受校内外实践环节、专业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训练,具备安全工程师、消防工程师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素质,具备从事安全监察与管理,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应急管理与处置的基本能力,并具有在各级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应急管理机构、公安消防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管理机构、安全技术服务机构以及各级工会组织从事安全管理、安全监察、消防与应急管理、安全评价与培训等工作的能力。
本专业(公共安全管理方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二)具有从事安全工程专业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三)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的能力;(四)掌握专业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政策、法律和法规;(五)掌握安全科学与工程及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六)掌握安全管理和安全评价知识,具备危险因素辨识、事故隐患排查分析、系统安全性评价等方面能力;(七)具备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应用及研究的能力,能够运用安全信息管理技术等现代安全科学技术、安全管理方法,有效地预防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且具备公共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演习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八)具备消防和安防初步设计能力及消防和安防施工与管理的工作能力;(九)了解工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工会开展公共安全工作的现状与途径。
公共安全法专业就业方向
公共安全法专业就业方向
公共安全法专业就业方向较为广泛,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执法机构、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等各个领域就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就业方向:
1. 公安机关:毕业生可以进入公安部门从事刑事侦查、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等工作。
2. 司法机关:毕业生可以在法院、检察院担任法官、检察官等职位,参与刑事案件的审理和办理。
3. 律师事务所:毕业生可以选择成为律师,为客户提供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
4. 政府部门:毕业生可以在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管理、政策研究等工作。
5. 企事业单位:毕业生可以在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媒体等单位就职,负责安全风险管理、法律事务处理等工作。
6. 教育领域: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公共安全法的教学、研究工作,担任教师或研究员。
除了上述方向,毕业生还可以选择考取研究生,深造相关领域的知识,提升自己
的专业水平。
总之,公共安全法专业就业方向广泛,毕业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
浅谈公共安全管理专业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
浅谈公共安全管理专业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浅谈公共安全管理专业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浅谈公共安全管理专业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一、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建设,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意义(一)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建设,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强公共安全体系”的需求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强公共安全体系”的要求,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和规范安全技术防范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加强情报信息、防范控制和快速处置能力,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刑事犯罪预警工作,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当前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是具有政治坚定、良好职业素养,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必备的公共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开展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适应公共安全管理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其就业拓展岗位包括基层公安机关科、所、队的治安民警、社区民警以及企、事业保卫部门、保安服务公司、消防部门。
(二)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是山西公安工作和社会安全防范工作的需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明确提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搞好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国家安全工作”。
加强山西社会治安管理,是山西省“十二五”规划重要任务之一。
我省由企业改制的公安分局18个,新成立的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16个。
这些公安局直接服务于我省大型企业、厂矿的内部安全和周边环境的社会治安维护工作,担负着企业生产安全、市场经营安全、经济运行安全的重任。
预防各种违法犯罪,确保企业内部和周边环境的和谐稳定,是企业发展所盼,也是公安机关的重任。
公共安全法专业就业方向
公共安全法专业就业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对公共安全法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公共安全法专业是指研究公共安全领域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的学科,以培养具备公共安全法律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目标。
那么,公共安全法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呢?一、政府机构与公共部门政府机构与公共部门是公共安全法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之一。
在政府机构中,公共安全法专业人才可以担任公共安全法律顾问、执法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职位,负责法律法规的制定、执法监督和安全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工作。
在公共部门中,公共安全法专业人才可以从事公共安全法律事务的处理与协调工作,参与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与危机管理等工作。
二、企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是公共安全法专业毕业生的另一个就业方向。
在企事业单位中,公共安全法专业人才可以担任法律事务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岗位,负责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安全风险的评估与管控工作,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与合规指导,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发展。
三、律师事务所与法律援助机构律师事务所与法律援助机构也是公共安全法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之一。
在律师事务所中,公共安全法专业人才可以担任律师助理、法律顾问等职位,负责处理涉及公共安全法律事务的案件,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
在法律援助机构中,公共安全法专业人才可以从事公益法律援助工作,为经济困难的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公正。
四、研究机构与高校研究机构与高校是公共安全法专业毕业生的另一个就业方向。
在研究机构中,公共安全法专业人才可以从事公共安全法律理论研究、政策研究等工作,为公共安全法律的完善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在高校中,公共安全法专业人才可以从事公共安全法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培养更多的公共安全法人才,推动公共安全法学科的发展。
五、国际组织与跨国企业国际组织与跨国企业也是公共安全法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之一。
在国际组织中,公共安全法专业人才可以从事国际公共安全法律事务的处理与协调工作,参与国际公共安全法律规范的制定与实施。
公共安全检测服务的专业人才培养
公共安全检测服务的专业人才培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于公共场所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公共安全检测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而为了提供专业的公共安全检测服务,我们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技能过硬的人才队伍。
培养公共安全检测服务的专业人才,首先需要确立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公共安全检测服务的专业人才应具备广泛的安全知识和综合能力,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化学安全等多个领域。
他们应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理和危机管理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类安全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决策,确保公共场所的安全。
其次,针对公共安全检测服务的专业人才,应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培养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可以通过开设与公共安全检测相关的课程,设立实验室实训基地,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际项目的研究和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公共安全检测服务专业人才,除了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
公共安全检测服务的工作需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他们应严守职业道德准则,尊重法律法规,保障检测结果的客观真实性和安全可靠性。
此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以适应工作中的合作与交流要求。
在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行业内的实习和实践经验也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与各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与实际的安全检测项目,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现状、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方法,并且积累实践经验。
实习实践的经历将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从事公共安全检测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政府和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也应对公共安全检测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公共安全管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全危险方法。全危险方法的意思是利用同一套公共安全管理安排、处理和应对所有种类的紧急事态、灾难和 民防需求。全危险方法是伴随着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形成而形成的。全危险方法是一套系统能够确保最经济的安 全管理成本。能保保证公共安全的基本需求。能够实现统一高效的指挥和运作。
综合紧急事态管理系统
综合紧急事态管理系统主要达到四个目标:促进联邦、州、地方和种族政府的充分很做,为实现共同的全国 目标为各级政府提供灵活性;加强对已知的紧急事态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实现紧急事态管理规划向州、地方和 种族政府主流的决策和行动体系的更完美的整合。
第四十一条承办者发售门票或者发放工作证超过核定数量影响公共安全、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由公安机关 责令改正或者责令停止活动,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四十六条本办法自二零一零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其他国家
概念
理论与原则
公共安全管理概念,美国称为“紧急事态管理(Emergency Management)”,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采用同 样的称呼,而且内涵基本相通,显示出美国对其他国家巨大的影响。不过,在许多场合,美国政府部门将“紧急 事态管理”与“突发事件管理”(Incident Managment)混用,如2004年国土安全部颁布的《全国紧急事态管 理系统》就使用了后者。
第三十九条未经公安机关安全许可擅自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由公安机关予以取缔,经营性活动没有违法 所得的,对承办者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对场地管理者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经营性活动有违法 所得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承办者处2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对场地管理者处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并依法没收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
培养目标 核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安全管理制度高校专业设置基本信息专业名称:公共安全管理专业代码:680108修业年限:三年专业层次:专科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公共安全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具有从事公共安全管理的能力。
课程设置专业主干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学、法学概论、公共安全管理、治安案件查处、安全防范学、公安行为学、保安实务、基层公安机关和保卫部门实习、社会调查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职业前景就业面向:公安机关、企事业单位保卫部门权威制度山西省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根据《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等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管理。
前款所称大型群众性活动,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的下列活动:(一)体育比赛活动;(二)演唱会、音乐会等文艺演出活动;(三)展览、展销等活动;(四)游园、灯会、庙会、花会、焰火晚会等活动;(五)人才招聘会、彩票销售等活动;(六)其他影响公共安全的大型群众性活动。
第三条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承办者负责、政府及其部门监管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工作,督促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协调、解决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保卫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会同安监、质监、商务、文化、体育、教育、旅游、园林、建设、交通、工商、卫生、城管、文物、气象等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对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责任。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负责大型群众性活动与其职责有关的安全工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的法律、法规和知识,增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第二章安全责任第八条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者(以下简称承办者)对其承办活动的安全负责。
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者的主要负责人为安全责任人。
大型群众性活动由2个以上承办者共同承办的,承办者应当签订承办安全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并确定主要安全责任人。
第九条鼓励承办者招募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聘请安全保卫、电力、通讯保障等专家从事安全工作。
第十条承办者履行下列安全责任:(一)进行安全风险预测,制定并落实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工作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宣传教育;(二)建立并落实安全责任制度,确定安全责任人,明确安全措施、安全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三)配备与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工作需要相适应的专业保安人员以及其他安全工作人员;(四)按照负责许可的公安机关的要求,配备必要的安全检查设备,对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人员、物品进行安全检查,对拒不接受安全检查的,承办者有权拒绝其进入;(五)组织实施现场安全检查,保障活动场所内临时搭建的设施、建筑物的安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六)按照核准的活动场所容纳人员数量、划定的区域发放或者出售门票;(七)落实医疗救护、灭火、应急疏散等应急措施并组织演练;(八)及时劝阻和制止妨碍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的行为,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九)为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工作提供物资、经费等必要的保障;(十)接受公安机关和上级主管单位等有关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一条场所管理者履行下列安全责任:(一)保障活动场所、设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安全规定,并向承办者提供场所人员核定容量、供电系统等涉及场所使用安全的资料、证明;(二)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应急广播、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符合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规定;(三)保障监控设备和消防设施、器材配置齐全、完好有效;(四)提供必要的停车场地,并维护安全秩序;(五)保证场地的安全防范设施与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要求相适应;(六)不得向未取得安全许可的大型群众性活动提供活动场所。
临时搭建的设施,场所管理者应当组织安监、质监等有关部门验收合格;超出场所使用范围临时占用的场地、临时增加的辅助设施应当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第十二条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工作人员承担下列安全责任:(一)实施安全工作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二)启动应急照明、广播和指挥系统;(三)熟知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位置,熟练使用消防器材。
第十三条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人员履行下列安全责任:(一)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不得妨碍社会治安、危害公共安全、影响社会秩序;(二)遵守大型群众性活动场所治安、消防等管理制度,不得携带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等危险物质或者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器具,不得在场内燃放烟花爆竹及其他妨害公共安全的物品;(三)遵守大型群众性活动出入场安全管理规定,接受安全检查;(四)服从安全管理,不得展示侮辱性标语、条幅等物品,不得围攻裁判员、运动员等人员,不得向场内投掷杂物。
第十四条公安机关履行下列职责:(一)制定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和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规范;(二)审核承办者提交的大型群众性活动申请材料,实施安全许可;(三)制订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监督方案和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四)指导对安全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五)在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对活动场所组织实地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责令改正;(六)在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过程中,对活动场所及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实施指导、监督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责令改正;(七)依法查处大型群众性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处置危害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八)建立大型群众性活动不良安全信息记录制度,并向社会公示。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履行下列职责:(一)进行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宣传教育;(二)依法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大型群众性活动进行审批、审核;(三)对大型群众性活动与其职责相关的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责令改正。
第十六条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不满1000人的群众性活动,承办者应当主动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并依法履行相应安全责任。
第三章安全许可第十七条根据《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公安机关对大型群众性活动实行安全许可制度。
大型群众性活动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在1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的,由活动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实施安全许可;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超过5000人的,由活动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实施安全许可;跨县、市(区)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由共同的上一级公安机关实施安全许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举办的大型群众性活动,不实行安全许可制度,举办活动的人民政府承担安全责任,按照有关规定确定安全责任人,制订安全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承办者应当在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日的20日前提出安全许可申请,提交下列材料:(一)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申请书;(二)承办者合法成立的证明以及安全责任人的身份证明。
2个以上承办者共同承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还应当提交联合承办的协议;(三)大型群众性活动方案及其说明。
活动方案载明活动的承办者,举办的日期、内容、规模、时间、地点、人数、入场券发售办法等;(四)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工作方案以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五)场所管理者提供活动场所的场所租赁、借用协议等证明;(六)按照规定应当经有关部门事先批准的,提交审核、审批的文件;(七)其他与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工作的相关材料。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有关主管部门对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承办者有资质、资格要求的,还应当提交有关资质、资格证明。
第十九条承办者制订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工作方案包括下列内容:(一)活动的时间、地点、人数、规模、内容及组织方式;(二)安全工作人员情况、数量、任务分配、岗位职责和识别标志;(三)活动场所建筑安全和消防安全措施;(四)活动场所可容纳的人员数量以及活动预计参加人数;(五)治安缓冲区域的设定及其标识;(六)入场票证管理、查验措施及入场人员的安全检查措施;(七)车辆停放、疏导措施;(八)现场秩序维护、人员疏导措施;(九)安全工作经费预算;(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十一)其他与安全工作有关的内容。
第二十条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应当符合消防安全规定。
举办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者应当提交公安消防机构的《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第二十一条公安机关收到大型群众性活动申请材料之后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依法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公安机关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内容。
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公安机关对受理的申请,应当自受理之日起7日内进行审查,对活动场所、设施进行查验,对符合安全条件的,做出许可决定,书面通知申请人;对不符合安全条件的,做出不予许可决定,书面说明理由。
大型群众性活动情况复杂、影响重大,在7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5日,并告知申请人。
第二十二条同一承办者申请年度内预计在相同地点举行相同内容的多场次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公安机关可以一次许可。
公安机关及有关部门按照规定对各场次活动进行安全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公安机关对符合下列条件的予以安全许可:(一)承办者是依照法定程序成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承办者提交安全保卫能力证明;(三)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内容不违反宪法、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违反社会公德;(四)具有符合规定的安全工作方案,安全责任明确、措施有效;(五)依规定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审核;(六)活动场所、设施符合安全要求。
第二十四条承办者变更大型群众性活动地点、内容以及扩大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规模的,应当依照规定重新申请安全许可。
承办者变更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时间,推迟举办的,应当在原定举办活动举办日期的7日前向做出许可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变更;提前举办的,应当在新定举办活动举办日期的7日前向做出许可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变更,经公安机关同意方可变更。
承办者取消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应当在原定举办活动时间之前书面告知作出安全许可决定的公安机关,并交回公安机关颁发的安全许可证件。
第二十五条作出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决定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的需要,作出许可决定的公安机关可以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安全许可,并应当在24小时内书面通知承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