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作业习题第六章
材料科学基础第6章扩散
三维情况,设在不同的方向扩散系数为相 等的常数,则扩散第二方程为:
半无限长棒中的扩散模型
实际意义:低碳钢的渗碳处理,材料的原始含碳量为C0, 热处理时外界条件保证其表面的碳含量始终维持在 CP(碳势),经过一段时间后,求材料的表面附近碳含量 的情况。
扩散方程的误差函数解
扩散方程的误差函数解
扩散方程的误差函数解
菲克定律的表达式是正确的,用它分析可以把 问题简化。 应用那种模式要具体分析。
第四节
扩散的微观机制
• 原子热运动和扩散系数的关系 • 间隙扩散机制 • 空位扩散机制
原子热运动和扩散系数的关系
图示出晶体中两个相邻的晶面1、 2,面间距为α ,截面的大小为单位面 积。假定在1、2面上的溶质原子数(面 密度)分别为 n1和 n2.。每个原子的 跃迁频率Γ 是相同的,跃迁方向是随 机的,从晶面1到晶面2(或者相反)的 几率都是P。如果n1 > n2,在单位时间 从晶面1到晶面2的净流量为
2.其他任何对粒子运动的力也都可能影响扩散,如电磁场对代
电粒子的扩散。
影响程度:温度-成分-结构-其它
第六节
反应扩散
• 反应扩散的概念 • 反应扩散的实例 • 反应扩散的主要特征
反应扩散的概念
•反应扩散
在扩散中由于成分的变化,通过化学反应而伴随 着新相的形成(或称有相变发生)的扩散过程称为 “反应扩散”,也称为“相变扩散”。
原子热运动和扩散系数的关系
从微观分析表明,扩散系数与扩散方向相邻晶面的面 间距α 、原子的跃迁频率Γ 、跃迁几率P的关系。下面 对不同的机制进行具体分析。
间隙扩散机制
扩散机制:溶质原子存在
晶格的间隙中,如Fe中的C、 N、H等元素,扩散过程是间 隙原子从所处在的间隙,挤 过晶格原子的空隙,到达相 邻的另一个间隙。 溶质原子从一个间隙到另一个间隙的过程,在间隙中的 平衡位置的能量为G1,从晶格原子中挤过去,最高能量 达到G2,存在能垒Δ G=G2-G1,根据统计物理分析可知, 超出平均能量Δ G的原子几率为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参考答案(doc14页)完美版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参考答案(doc14页)完美版第⼀章材料的结构⼀、解释以下基本概念空间点阵、晶格、晶胞、配位数、致密度、共价键、离⼦键、⾦属键、组元、合⾦、相、固溶体、中间相、间隙固溶体、置换固溶体、固溶强化、第⼆相强化。
⼆、填空题1、材料的键合⽅式有四类,分别是(),(),(),()。
2、⾦属原⼦的特点是最外层电⼦数(),且与原⼦核引⼒(),因此这些电⼦极容易脱离原⼦核的束缚⽽变成()。
3、我们把原⼦在物质内部呈()排列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晶体物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分别是(),(),()。
4、三种常见的⾦属晶格分别为(),()和()。
5、体⼼⽴⽅晶格中,晶胞原⼦数为(),原⼦半径与晶格常数的关系为(),配位数是(),致密度是(),密排晶向为(),密排晶⾯为(),晶胞中⼋⾯体间隙个数为(),四⾯体间隙个数为(),具有体⼼⽴⽅晶格的常见⾦属有()。
6、⾯⼼⽴⽅晶格中,晶胞原⼦数为(),原⼦半径与晶格常数的关系为(),配位数是(),致密度是(),密排晶向为(),密排晶⾯为(),晶胞中⼋⾯体间隙个数为(),四⾯体间隙个数为(),具有⾯⼼⽴⽅晶格的常见⾦属有()。
7、密排六⽅晶格中,晶胞原⼦数为(),原⼦半径与晶格常数的关系为(),配位数是(),致密度是(),密排晶向为(),密排晶⾯为(),具有密排六⽅晶格的常见⾦属有()。
8、合⾦的相结构分为两⼤类,分别是()和()。
9、固溶体按照溶质原⼦在晶格中所占的位置分为()和(),按照固溶度分为()和(),按照溶质原⼦与溶剂原⼦相对分布分为()和()。
10、影响固溶体结构形式和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有()、()、()、()。
11、⾦属化合物(中间相)分为以下四类,分别是(),(),(),()。
12、⾦属化合物(中间相)的性能特点是:熔点()、硬度()、脆性(),因此在合⾦中不作为()相,⽽是少量存在起到第⼆相()作⽤。
13、CuZn、Cu5Zn8、Cu3Sn的电⼦浓度分别为(),(),()。
上海交大-材料科学基础-第六章
例:
(1)固溶体合金的相图所示,试根据相图确定:
a)成分为40%B的合金首 先凝固出来的固体成分; b)若首先凝固出来的固体 成分含60%B,合金的成 分为多少?
2020/4/27
c)成分为70%B的合金最 后凝固的液体成分;
d)合金成分为50%B,凝 固到某温度时液相含有 40%B,固体含有80%B, 此时液体和固体各占多少 分数?
1)由上列数据绘出Ni-Cu的相图,并标明每一区域存 在的相;
2)将50%混合物自1400℃逐渐冷却到1200℃,说明所 发生的变化,并注出开始凝固、凝固终了及1275℃互成 平衡时液相与固相的组成。
2020/4/27
(4)铋(熔点为271.5℃)和锑(熔点为630.7℃)在液 态和固态时均能彼此无限互溶,ωBi=50%的合金在 520℃时开始凝固出成分为ωSb=87%的固相。ωBi=80% 的合金在400℃时开始凝固出成分为ωSb=64%的固相。 根据上述条件,绘出Bi—Sb相图,并标出各线和相区的 名称。
2020/4/27
两组元无限互溶的条件: • 晶体结构相同 • 原子尺寸相近,尺寸差<15% • 相同的原子价 • 相似的电负性(化学亲和力)
2020/4/27
2020/4/27
具有极值的匀晶系相图
2020/4/27
有晶型转变的匀晶系相图
晶型转变曲线
2020/4/27
平衡凝固过程 指凝固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能达到平衡。 在极其缓慢冷却条件下的凝固
2020/4/27
(2)A的熔点为300℃和B的熔点为700℃(650),A和 B在液态和固态时均能彼此无限互溶,ωA=50%的合 金在500℃时开始凝固出成分为ωB=90%(87)的固相。 ωA=80%的合金在400℃时开始凝固出成分为 ωB=60%(64)的固相。根据上述条件,要求:
材料科学基础6习题and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6习题and答案第六章相平衡和相图6-1名词解释略6-2什么是吉布斯相律?它有什么实际意义?略去6-3固体硫有两种晶型,即单斜硫、斜⽅硫,因此,硫系统可能有四个相,如果某⼈实验得到这四个相平衡共存,试判断这个实验有⽆问题?图6-1 图6-26-4如图6-1是钙长⽯(CaAl2Si2O)的单元系统相图,请根据相图回答:(1)六⽅、正交和三斜钙长⽯的熔点各是多少?(2)三斜和六⽅晶型的转变是可逆的还是不可逆的?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3)正交晶型是热⼒学稳定态?还是介稳态?6-5图6-2是具有多晶转变的某物质的相图,其中DEF线是熔体的蒸发曲线。
KE是晶型I的升华曲线;GF是晶型II的升华曲线;JG是晶型III的升华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明各相的相区,并写出图中各⽆变量点的相平衡关系;(2)系统中哪种晶型为稳定相?哪种晶型为介稳相?(3)各晶型之间的转变是可逆转变还是不可逆转变?6-6在SiO2系统相图中,找出两个可逆多晶转变和两个不可逆多晶转变的例⼦。
6 -7 C2S有哪⼏种晶型?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它们如何转变?β-C2S为什么能⾃发地转变成γ-C2S?在⽣产中如何防⽌β-C2S 转变为γ-C2S?6-8今通过实验测得如图6-3所⽰的各相图,试判断这些相图的正确性。
如果有错,请指出错在何处?并说明理由。
图6-36-9根据图6-4所⽰的⼆元系统相图回答:(1)注明各相区;(2)写出⽆变量点的性质及其相平衡关系;(3)写出M1和M2熔体的平衡冷却析晶过程;(4)计算从熔体刚冷⾄T P温度及离开T P温度时系统中存在各相的百分含量。
6-10图6-5为具有⼀个不⼀致熔融化合物的⼆元系统,在低共熔点E发⽣如下析晶的过程:L A+A m B n。
E点B含量为20%,化合物A m B n含B量为64%,今有C1和C2两种配料,其配料点分置于E点两侧。
已知C1中B含量是C2中B含量的1.5倍,且在达低共熔点温度前的冷却析晶过程中,从该⼆配料中析出的初晶相含量相等。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 原子排列与晶体结构1. fcc 结构的密排方向是 ,密排面是 ,密排面的堆垛顺序是 ,致密度为 ,配位数是 ,晶胞中原子数为 ,把原子视为刚性球时,原子的半径r 与点阵常数a 的关系是 ;bcc 结构的密排方向是 ,密排面是 ,致密度为 ,配位数是 ,晶胞中原子数为 ,原子的半径r 与点阵常数a 的关系是 ;hcp 结构的密排方向是 ,密排面是 ,密排面的堆垛顺序是 ,致密度为 ,配位数是 ,晶胞中原子数为 ,原子的半径r 与点阵常数a 的关系是 。
2. Al 的点阵常数为0.4049nm ,其结构原子体积是 ,每个晶胞中八面体间隙数为 ,四面体间隙数为 。
3. 纯铁冷却时在912ε 发生同素异晶转变是从 结构转变为 结构,配位数 ,致密度降低 ,晶体体积 ,原子半径发生 。
4.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211晶面和]211[晶向,指出﹤110﹥中位于(111)平面上的方向。
在hcp 晶胞的(0001)面上标出)(0121晶面和]0121[晶向。
5. 求]111[和]120[两晶向所决定的晶面。
6 在铅的(100)平面上,1mm 2有多少原子?已知铅为fcc 面心立方结构,其原子半径R=0.175×10-6mm 。
第二章 合金相结构一、 填空1) 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大,单相固溶体合金的强度 ,塑性 ,导电性 ,形成间隙固溶体时,固溶体的点阵常数 。
2) 影响置换固溶体溶解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1) ;(2) ;(3) ;(4) 和环境因素。
3) 置换式固溶体的不均匀性主要表现为 和 。
4) 按照溶质原子进入溶剂点阵的位置区分,固溶体可分为 和 。
5) 无序固溶体转变为有序固溶体时,合金性能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强度和硬度 ,塑性 ,导电性 。
6)间隙固溶体是 ,间隙化合物是 。
二、 问答1、 分析氢,氮,碳,硼在α-Fe 和γ-Fe 中形成固溶体的类型,进入点阵中的位置和固溶度大小。
已知元素的原子半径如下:氢:0.046nm ,氮:0.071nm ,碳:0.077nm ,硼:0.091nm ,α-Fe :0.124nm ,γ-Fe :0.126nm 。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参考答案.docx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8.计算下列晶体的离于键与共价键的相对比例。
(1) NaF (2) CaO (3) ZnS解:(1)查表得:X Na =0.93,X F =3.98--(0.93-3.98)2根据鲍林公式可得NaF 中离子键比例为:[1-e 4 ]x 100% = 90.2%共价键比例为:1-90.2%=9.8%--(1.00-3.44 )2(2) 同理,CaO 中离子键比例为:[1-e 4 ]x 100% = 77.4%共价键比例为:1-77.4%=22.6%(3) ZnS 中离子键比例为:Z“S 中离子键含量=[1 -£-1/4'2-58-165)2]x 100% = 19.44% 共价键比例为:1-19.44%=80.56%10说明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与动力学条件的意义.说明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 系。
答: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决定转变是否可行,是结构转变的推动力,是转变的必要条件; 动力学条件决定转变速度的大小,反映转变过程中阻力的大小。
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两种状态都是物质存在的状态,材料得到的结构是 稳态或亚稳态,取决于转变过程的推动力和阻力(即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阻力小时得 到稳态结构,阻力很大时则得到亚稳态结构。
稳态结构能量最低,热力学上最稳定;亚稳态 结构能量高,热力学上不稳定,但向稳定结构转变速度慢,能保持相对稳定甚至长期存在。
但在一定条件下,亚稳态结构向稳态结构转变。
1.第二章九材料中的騒須勾)与[2廊1)与[112], (110)与[111], (132)与[123], (322)与[236]指数。
题: 系的 (21 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虫画出(111丄和丄112、日面.才晶系的画出同M1)、■'朋两晶面交钱亠 1]晶向。
112) d2. 有一正交点阵的a=b, c=a/2o 某晶面在三个晶轴上的截距分别为6个、2个和4个原子 间距,求该晶面的密勒指数。
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答案2-1略。
2-2〔1〕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2a、3b、6c,求该晶面的晶面指数;〔2〕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3、b/2、c,求出该晶面的晶面指数。
答:〔1〕h:k:l==3:2:1,∴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321〕;〔2〕h:k:l=3:2:1,∴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321〕。
2-3在立方晶系晶胞中画出以下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001〕与[],〔111〕与[],〔〕与[111],〔〕与[236],〔257〕与[],〔123〕与[],〔102〕,〔〕,〔〕,[110],[],[]答:2-4定性描述晶体构造的参量有哪些.定量描述晶体构造的参量又有哪些.答:定性:对称轴、对称中心、晶系、点阵。
定量:晶胞参数。
2-5依据结合力的本质不同,晶体中的键合作用分为哪几类.其特点是什么.答:晶体中的键合作用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华键和氢键。
离子键的特点是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结合力很大。
共价键的特点是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结合力也很大。
金属键是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的的共价键,结合力是离子间的静电库仑力。
范德华键是通过分子力而产生的键合,分子力很弱。
氢键是两个电负性较大的原子相结合形成的键,具有饱和性。
2-6等径球最严密堆积的空隙有哪两种.一个球的周围有多少个四面体空隙、多少个八面体空隙.答:等径球最严密堆积有六方和面心立方严密堆积两种,一个球的周围有8个四面体空隙、6个八面体空隙。
2-7n个等径球作最严密堆积时可形成多少个四面体空隙、多少个八面体空隙.不等径球是如何进展堆积的.答:n个等径球作最严密堆积时可形成n个八面体空隙、2n个四面体空隙。
不等径球体进展严密堆积时,可以看成由大球按等径球体严密堆积后,小球按其大小分别填充到其空隙中,稍大的小球填充八面体空隙,稍小的小球填充四面体空隙,形成不等径球体严密堆积。
2-8写出面心立方格子的单位平行六面体上所有结点的坐标。
答:面心立方格子的单位平行六面体上所有结点为:〔000〕、〔001〕〔100〕〔101〕〔110〕〔010〕〔011〕〔111〕〔0〕〔0〕〔0〕〔1〕〔1〕〔1〕。
材料科学基础各章习题
图2-1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1.试证明四方晶系中只有简单四方和体心四方两种点阵类型。
2.为什么密排六方结构不能称作为一种空间点阵3.标出面心立方晶胞中(111)面上各点的坐标,并判断是否位于(111)面上,然后计算方向上的线密度。
4.标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a) 立方晶系,,,,;b) 六方晶系 )1112(,)0111(,)2123(,,]1321[。
5.在立方晶系中画出晶面族的所有晶面,并写出{123}晶面族和﹤221﹥晶向族中的全部等价晶面和晶向的密勒指数。
6.在立方晶系中画出以为晶带轴的所有晶面。
7.试证明在立方晶系中,具有相同指数的晶向和晶面必定相互垂直。
8.已知纯钛有两种同素异构体,低温稳定的密排六方结构Ti -α和高温稳定的体心立方结构Ti -β,其同素异构转变温度为℃,计算纯钛在室温(20℃)和900℃时晶体中(112)和(001)的晶面间距(已知a a 20℃=, c a 20℃=, a β900℃=)。
9.试计算面心立方晶体的(100),(110),(111)等晶面的面间距和面致密度,并指出面间距最大的面。
10.平面A 在极射赤平面投影图中为通过NS 极和点0°N ,20°E 的大圆,平面B 的极点在30°N ,50°W 处,a)求极射投影图上两极点A 、B 间的夹角;b)求出A 绕B顺时针转过40°的位置。
说明在fcc 的(001)标准极射赤面投影图的外圆上,赤道线上和0°经线上的极点的指数各有何特点b)在上述极图上标出、、极点。
12.由标准的(001)极射赤面投影图指出在立方晶体中属于[110]晶带轴的晶带,除了已在图2-1中标出晶面外,在下列晶面中那些属于[110]晶带)212(),231(),131(),210(),211(。
13.不用极射投影图,利用解析几何方法,如何确定立方晶系中a) 两晶向间的夹角θ;b) 两晶面夹角θ;c) 两晶面交线的晶向指数;d) 两晶向所决定的晶面指数。
材料科学基础第6章 习题课
材料科学基础
第六章 习题课
Company Logo
一、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明确结晶相变的热力学、动力学、能量及结构条件; 了解过冷度在结晶过程中的意义; 均匀形核与非均匀形核的成因及在生产中的应用;均匀形核时临 界晶核半径和形核功的计算; 明确晶体的长大条件与长大机制; 界面的生长形态取决于液/固界面的结构及界面前沿相中的温度 梯度; 能用结晶理论说明生产实际问题,如晶粒细化工艺、单晶体的制 取原理及工艺、定向凝固技术等。 基本概念及术语:结晶与凝固、近程有序、远程有序、结构起伏、 能量起伏、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实际结晶温度、均匀形核、 非均匀形核、晶胚、晶核、临界晶核、临界形核功、形核率、生 长速率、光滑界面、粗糙界面、正温度梯度、负温度梯度、平面 状长大、树枝状长大
Company Logo
7. 若液固界面粗糙界面时,晶体长大的方式是:( )
A、 垂直长大
B 、晶体缺陷处长大 C 、二维晶核长大 8. 金属液体在凝固时产生临界晶核半径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 A、 表面能 B 、凝固释放热 C 、过冷度
Company Logo
9. 冷却曲线上的平台温度是系统向外界散失热量与结晶潜热 补偿温度热量相等的温度,因此:( ) A、平台温度就是金属熔点,为一常数 B 、平台温度与冷却速度有关,冷速越大,平台温度越低
1.什么叫临界晶核?它的物理意义及与过冷度的定量关系如
何? 根据自由能与晶坯半径的变化关系,可以知道r<r*的晶胚 不能成核;r>r*的晶胚才有可能成核;
界晶核。其物理意义是,过冷液体中涌现出来的短程有序
的原子团,当其尺寸r>r*时,这样的原子团便可成为晶核 而长大。临界晶核半径r*,其大小与过冷度有关。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第六七八章习题答案
一、是非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金斯特林格方程可适用至转化率100%。
(⨯) 2、大多数固相反应是由扩散速度所控制的。
(√)3、狭义上讲,相变过程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
(⨯)4、浓度梯度是扩散的推动力,物质总是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
(⨯)5、晶胚的临界半径rk 随着ΔT 的增大而减小,相变愈易进行。
(√)6.逆扩散的推动力是浓度梯度。
(⨯)是化学位梯度。
7.成核--生成相变亚稳区G"< 0 ,斯宾那多分解的不稳区G">0。
(⨯)相反。
8.过冷度愈大,晶体生长速率愈快,则晶粒就愈粗大。
(⨯)9.对扩散系数D 0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及扩散激活能。
(√)10.相同条件下晶体的非均相成核比均相成核更难。
(⨯)11.杨德尔方程比金斯特林格方程的适用范围大。
(⨯)12.间隙扩散活化能包括间隙形成能和间隙原子迁移能。
(⨯)二、填空题1、根据扩散的热力学理论,扩散的推动力是 (A ) ,而发生逆扩散的条件是 (B ) 。
(A )化学位梯度 (B )热力学因子小于零2、熔体是物质在液相温度以上存在的一种高能量状态,在冷却的过程中可以出现 (A ) 、 (B ) 和(C ) 三种不同的相变过程。
(A )结晶化 (B )玻璃化 (C )分相3、马氏体相变具有以下的一些特征: (A ) 、 (B ) 、 (C ) 和(D ) 等。
(A )存在习性平面 (B )无扩散性 (C )相变速度高 (D )无特定相变温度4、从熔体中析晶的过程分二步完成,首先是 (A ) ,然后就是 (B ) 过程。
均匀成核的成核速率Iv 由 (C ) 和 (D ) 因子所决定的。
(A )成核 (B )晶体生长 (C )受核化位垒影响的成核率因子 (D )受原子扩散影响的成核率 5、 马氏体相变的特征有(A ) 、 (B ) 、 (C ) 和(D )。
存在习性平面、保持一定的取向关系、无扩散性、相变速度快、相变没有一个特定的温度。
第六章 固体材料的变形和断裂
A0 Af A0
100
(6.12)
其中A0 为原始横截面积,Af 为断裂处横截面积。 断面收缩率百分数值与l0 和A0 无关。此外,一般来说,对给定材料,
%El 和%RA 的大小不同。
大多数金属在室温下具有至少适中的延展性;但有些金属在低温下 会变脆。
材料延展性的知识很重要:
第一,它给设计者指明构件在断裂前能发生塑性变形的程度。 第二,它给出生产加工工程中允许变形的程度。
试样两端用试验机夹具夹住。 拉伸试验机设计成以恒定速率 拉伸试样,同时连续(用载荷单 元)测量即刻所加载荷和(用变形 测定器)测量产生的延伸量。
应力-应变试验一般持续几分 钟,是破坏性的;就是说,试 验试样发生永久变形,并常发 生断裂。
图6.3 拉伸应力-应变试验装置示意图。
通过移动丁字头使试验延伸;分别通 过载荷单元和变形测定器测量所加载 荷和延伸量的大小。
需考虑的因素包括载荷特征和持 续时间以及环境条件。
载荷可以是拉力、压力或剪切力, 其大小可不随时间变化,也可随时 间不断起伏。使用时间可不到一秒, 也可持续很多年。
服役温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1. 应力和应变的概念
(c)
(b) (a)
图6.1 (a)拉载荷产生延伸和正线性应变的示意图。虚
线表示变形前的形状;实线表示变形后的形状。
图6.1(d)
(4)应力状态的几何考虑
应力状态是应力作用平面的取向的函数。
运用材料力学原理,由σ和θ可推导出σ′和τ′的表达式:
' cos2 1 cos 2
2
' sin cos sin 2
2
(6.4a) (6.4b)
图6.4 与垂直于纯拉应力( σ)的平面为任意夹角θ取向的平面上作用的正应力( σ′) 和切应力( τ′)示意图
《材料科学基础》各章习题
图2-1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1. 试证明四方晶系中只有简单四方和体心四方两种点阵类型。
2. 为什么密排六方结构不能称作为一种空间点阵?3. 标出面心立方晶胞中(111)面上各点的坐标,并判断]101[是否位于(111)面上,然后计算]101[方向上的线密度。
4. 标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a) 立方晶系)421(,)231(,)130(,[]112,[]311;b) 六方晶系 )1112(,)0111(,)2123(,]1112[,]1321[。
5. 在立方晶系中画出{}111晶面族的所有晶面,并写出{123}晶面族和﹤221﹥晶向族中的全部等价晶面和晶向的密勒指数。
6. 在立方晶系中画出以]001[为晶带轴的所有晶面。
7. 试证明在立方晶系中,具有相同指数的晶向和晶面必定相互垂直。
8. 已知纯钛有两种同素异构体,低温稳定的密排六方结构Ti -α和高温稳定的体心立方结构Ti -β,其同素异构转变温度为882.5℃,计算纯钛在室温(20℃)和900℃时晶体中(112)和(001)的晶面间距(已知a a 20℃=0.2951nm, c a 20℃=0.4679nm, a β900℃=0.3307nm )。
9. 试计算面心立方晶体的(100),(110),(111)等晶面的面间距和面致密度,并指出面间距最大的面。
10. 平面A 在极射赤平面投影图中为通过NS 极和点0°N ,20°E 的大圆,平面B 的极点在30°N ,50°W处,a)求极射投影图上两极点A 、B 间的夹角;b)求出A绕B 顺时针转过40°的位置。
11. a)说明在fcc 的(001)标准极射赤面投影图的外圆上,赤道线上和0°经线上的极点的指数各有何特点?b)在上述极图上标出)101(、)011(、)112(极点。
12. 由标准的(001)极射赤面投影图指出在立方晶体中属于[110]晶带轴的晶带,除了已在图2-1中标出晶面外,在下列晶面中那些属于[110]晶带?)212(),231(),131(),210(),211(。
材料科学基础---第六章 相平衡
组分:组成系统的物质。必须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能用机械方法从系统中分离出来且能长期独立存在的
化学纯物质。组分的数目叫组分数(S)。
独立组分:构成平衡物系所有各相组成所需要的最
少数目的化学纯物质。 独立组分数:以C表示
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独立组分和组分的含义才相同。
·若系统中不发生化学反应,则独立组分数=组分数; ·若系统中存在化学反应和浓度关系,则:
不一致熔融化合物:不稳定化合物,加热该化合物到
某一温度便分解,分解为一种液相和一种晶相,二者
组成与化合物组成皆不相同。
特点:化合物组成点不在其液相线范围内
1.相图分析: 点: p=3
E:
f =0
低共熔点
△
LE 冷却 A Am Bn P: 转熔点
冷却
△
LP B
Am Bn
2.
熔 体 的 冷 却 析 晶 过 程
液相点: 2 L f=2 B
K
M
H E
J
K L→B P (LP +B→C) L→C E (LE →A+C) f=1 f=1
f=0 f=0
固相点: M
F B+C D
C
J C+A
H
Q
S
液相点: 3 固相点: b
L f=2 B
Q L→B P (LP +B→C) f=1
f=0
F B+C
S
⑶固相中有化合物生成和分解的二元系统相图
七种晶型分为三个系列:石英-鳞石英-方石英
(1)重建型转变(一级变体间的转变):横向,转变 速度慢,石英-鳞石英-方石英。 (2)位移型转变(二级变体间的转变):纵向,速度 快,α -β -γ ,同一系列转变。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形核功,还是可以成核的。
答案
(7)测定某纯金属铸件结晶时的最大过冷度,其实测
值与用公式ΔT=0.2Tm计算值基本一致。
答案
(8) 某些铸件结晶时,由于冷却较快,均匀形核率N1
提高,非均匀形核率N2也提高,故总的形核率为N=
N1 +N2。
答案
返回
53
(9) 若在过冷液体中,外加10 000颗形核剂,则结晶
❖ ②比较Cu-10% Sn合金铸件和Cu-30%合金铸件的铸造性能 及铸造组织,说明Cu-10% Sn合金铸件中有许多分散砂眼的 原因。
③ω(Sn}分别为2%,11%和15%的青铜合金,哪一种可进行 压力加工?哪种可利用铸造法来制造机件?
答案
返7回8
❖ 9.如下图所示,已知A,B,C三组元固态完全不互溶,质量 分数分别84%A,,10%B,10%C的O合金在冷却过程中将进 行二元共晶反应和三元共晶反应,在二元共晶反应开始时, 该合金液相成分(a点)为60%A,20%B,20%C,而三元共 晶反应开始时的液相成分(E点)为50%A,10%B,40%C。
答案
返回
6
❖ 6.位错受力后运动方向处处垂直于位错线,在运动
过程中是可变的,晶体作相对滑动的方向应是什么
方向?
答案
❖ 7.位错线上的割阶一般如何形成?
答案
❖ 8.界面能最低的界面是什么界面?
答案
❖ 9. “小角度晶界都是由刃型位错排成墙而构成的”这
种说法对吗?
答案
返回
7
三、综合题
❖ 1. 作图表示立方晶体的(123)(0 -1 -2) (421)晶面及[-102][-211][346]晶向。 答案
❖ 9. 在Fe中形成1mol 空位的能量为104. 67kJ,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答案《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键合★考前复习范围概念:4个量子数、3个准则、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1.原子中一个电子的空间位置和能量可用哪四个量子数来决定?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应遵循哪些原则?答:1).主量子数n=1、2、3、4(K、L、M、N)决定原子中电子能量以及与核的平均距离,即电子所处的量子壳层。
2).轨道角量子数li=0~(n-1),(s,p,d,f,g)给出电子在同一量子壳层内所处的能级。
(亚层)3).磁量子数mi,给出每个轨道角动量量子数的轨道数或能级数,每个li下的磁量子总数为2li+1。
(能级)4).自旋角量子数si=±1/2, 反映电子不同的自旋方向。
(电子数)Pauli不相容原理:在同一个原子中没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
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在原子中所处的状态,总是尽可能分布到能量最低的轨道上。
Hund规则:电子分布到能量相同的等价轨道上时,总是尽先以自旋相同的方向,单独占据能量相同的轨道。
2.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或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元素结构有什么区别?性质如何递变?答:同一周期元素具有相同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但从左到右,核电荷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离能增加,失电子能力降低,得电子能力增加,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一主族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但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电离能降低,失电子能力增加,得电子能力降低,金属性增加,非金属性降低。
3.何谓同位素?为什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总为正整数?答: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位置,尽管它们的质量不同,然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的物质称为同位素。
由于各同位素的含中子量不同(质子数相同),故具有不同含量同位素的元素总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为正整数。
4.铬的原子序数为24,它共有四种同位素:4.31%的Cr原子含有26个中子,83.76%含28个中子,9.55%含有29个中子,且2.38%含有30个中子。
材料科学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原子排列1. 作图表示立方晶系中的(123),(012),(421)晶面和[102],[211],[346]晶向.附图1-1 有关晶面及晶向2. 分别计算面心立方结构与体心立方结构的{100},{110}和{111}晶面族的面间距, 并指出面间距最大的晶面(设两种结构的点阵常数均为a).解由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结构中晶面间的几何关系, 可求得不同晶面族中的面间距如附表1-1所示.附表1-1 立方晶系中的晶面间距晶面{100} {110} {111} 面间距FCC2a24a33aBCC2a22a36a显然, FCC中{111}晶面的面间距最大, 而BCC中{110}晶面的面间距最大.注意:对于晶面间距的计算, 不能简单地使用公式, 应考虑组成复合点阵时, 晶面层数会增加.3. 分别计算fcc和bcc中的{100},{110}和{111}晶面族的原子面密度和<100>,<110>和<111>晶向族的原子线密度, 并指出两种结构的差别. (设两种结构的点阵常数均为a) 解原子的面密度是指单位晶面内的原子数; 原子的线密度是指晶面上单位长度所包含的原子数. 据此可求得原子的面密度和线密度如附表1-2所示.晶面/晶向{100} {110} {111} <100> <110> <111>面/线密度BCC21a22a233a1a22a233aFCC22a22a2433a1a2a33a可见, 在BCC中, 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为{110}, 原子密度最大的晶向为<111>; 在FCC 中, 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为{111}, 原子密度最大的晶向为<110>.4. 在(0110)晶面上绘出[2113]晶向.解详见附图1-2.附图1-2 六方晶系中的晶向5. 在一个简单立方二维晶体中, 画出一个正刃型位错和一个负刃型位错. 试求:(1) 用柏氏回路求出正、负刃型位错的柏氏矢量.(2) 若将正、负刃型位错反向时, 说明其柏氏矢量是否也随之反向.(3) 具体写出该柏氏矢量的方向和大小.(4) 求出此两位错的柏氏矢量和.解正负刃型位错示意图见附图1-3(a)和附图1-4(a).(1) 正负刃型位错的柏氏矢量见附图1-3(b)和附图1-4(b).(2) 显然, 若正、负刃型位错线反向, 则其柏氏矢量也随之反向.(3) 假设二维平面位于YOZ坐标面, 水平方向为Y轴, 则图示正、负刃型位错方向分别为[010]和[010], 大小均为一个原子间距(即点阵常数a).(4) 上述两位错的柏氏矢量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故其矢量和等于0.6. 设图1-72所示立方晶体的滑移面ABCD平行于晶体的上下底面, 该滑移面上有一正方形位错环. 如果位错环的各段分别与滑移面各边平行, 其柏氏矢量b(设位错环线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图1-72 滑移面上的正方形位错环 附图1-5 位错环移出晶体引起的滑移解 (1) 这种看法不正确. 在位错环运动移出晶体后, 滑移面上下两部分晶体相对移动的距离是由其柏氏矢量决定的. 位错环的柏氏矢量为b , 故其相对滑移了一个b 的距离.(2) A ′B ′为右螺型位错, C ′D ′为左螺型位错, B ′C ′为正刃型位错, D ′A ′为负刃型位错. 位错运动移出晶体后滑移方向及滑移量见附图1-5.7. 设面心立方晶体中的(111)晶面为滑移面, 位错滑移后的滑移矢量为[110]2a .(1) 在晶胞中画出此柏氏矢量b 的方向并计算出其大小.(2) 在晶胞中画出引起该滑移的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位错线方向, 并写出此二位错线的晶向指数.解 (1) 柏氏矢量等于滑移矢量, 因此柏氏矢量的方向为[110], 大小为2/2a .(2) 刃型位错与柏氏矢量垂直, 螺型位错与柏氏矢量平行, 晶向指数分别为[112]和[110], 详见附图1-6.附图1-6 位错线与其柏氏矢量、滑移矢量8. 若面心立方晶体中有[101]2a b =的单位位错及[121]6a b =的不全位错, 此二位错相遇后产生位错反应.(1) 此反应能否进行? 为什么?(2) 写出合成位错的柏氏矢量, 并说明合成位错的性质.解 (1) 能够进行.因为既满足几何条件:[111]3a b b ==∑∑后前,又满足能量条件: . 22222133b a b a =>=∑∑后前. (2) [111]3a b =合, 该位错为弗兰克不全位错. 9. 已知柏氏矢量的大小为b = , 如果对称倾侧晶界的取向差θ = 1° 和10°, 求晶界上位错之间的距离. 从计算结果可得到什么结论?解 根据bD θ≈, 得到θ = 1°,10° 时, D ≈, . 由此可知, θ = 10° 时位错之间仅隔5~6个原子间距, 位错密度太大, 表明位错模型已经不适用了.第二章 固体中的相结构1. 已知Cd, In, Sn, Sb 等元素在Ag 中的固熔度极限(摩尔分数)分别为, , , ; 它们的原子直径分别为 nm, nm, nm, nm; Ag 的原子直径为 nm. 试分析其固熔度极限差异的原因, 并计算它们在固熔度极限时的电子浓度.答: 在原子尺寸因素相近的情况下, 熔质元素在一价贵金属中的固熔度(摩尔分数)受原子价因素的影响较大, 即电子浓度e /a 是决定固熔度(摩尔分数)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且电子浓度存在一个极限值(约为. 电子浓度可用公式A B B B (1)c Z x Z x =-+计算. 式中, Z A , Z B 分别为A, B 组元的价电子数; x B 为B 组元的摩尔分数. 因此, 随着熔质元素价电子数的增加, 极限固熔度会越来越小.Cd, In, Sn, Sb 等元素与Ag 的原子直径相差不超过15%(最小的Cd 为%, 最大的Sb 为%), 满足尺寸相近原则, 这些元素的原子价分别为2, 3, 4, 5价, Ag 为1价, 据此推断它们的固熔度极限越来越小, 实际情况正好反映了这一规律; 根据上面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它们在固熔度(摩尔分数)极限时的电子浓度分别为, , , .2. 碳可以熔入铁中而形成间隙固熔体, 试分析是α-Fe 还是γ-Fe 能熔入较多的碳.答: α-Fe 为体心立方结构, 致密度为; γ-Fe 为面心立方结构, 致密度为. 显然, α-Fe 中的间隙总体积高于γ-Fe, 但由于α-Fe 的间隙数量多, 单个间隙半径却较小, 熔入碳原子将会产生较大的畸变, 因此, 碳在γ-Fe 中的固熔度较α-Fe 的大.3. 为什么只有置换固熔体的两个组元之间才能无限互熔, 而间隙固熔体则不能?答: 这是因为形成固熔体时, 熔质原子的熔入会使熔剂结构产生点阵畸变, 从而使体系能量升高. 熔质原子与熔剂原子尺寸相差越大, 点阵畸变的程度也越大, 则畸变能越高, 结构的稳定性越低, 熔解度越小. 一般来说, 间隙固熔体中熔质原子引起的点阵畸变较大, 故不能无限互熔, 只能有限熔解.第三章 凝固1. 分析纯金属生长形态与温度梯度的关系.答: 纯金属生长形态是指晶体宏观长大时固-液界面的形貌. 界面形貌取决于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温度梯度.(1) 平面状长大: 当液相具有正温度梯度时, 晶体以平直界面方式推移长大. 此时, 界面上任何偶然的、小的凸起深入液相时, 都会使其过冷度减小, 长大速率降低或停止长大, 而被周围部分赶上, 因而能保持平直界面的推移. 长大过程中晶体沿平行温度梯度的方向生长, 或沿散热的反方向生长, 而其它方向的生长则受到限制.(2) 树枝状长大: 当液相具有负温度梯度时, 晶体将以树枝状方式生长. 此时, 界面上偶然的凸起深入液相时, 由于过冷度的增大, 长大速率越来越大; 而它本身生长时又要释放结晶潜热, 不利于近旁的晶体生长, 只能在较远处形成另一凸起. 这就形成了枝晶的一次轴, 在一次轴成长变粗的同时, 由于释放潜热使晶枝侧旁液体中也呈现负温度梯度, 于是在一次轴上又会长出小枝来, 称为二次轴, 在二次轴上又长出三次轴……由此而形成树枝状骨架, 故称为树枝晶(简称枝晶).2. 简述纯金属晶体长大机制及其与固-液界面微观结构的关系.答: 晶体长大机制是指晶体微观长大方式, 即液相原子添加到固相的方式, 它与固-液界面的微观结构有关.(1) 垂直长大方式: 具有粗糙界面的物质, 因界面上约有50% 的原子位置空着, 这些空位都可以接受原子, 故液相原子可以进入空位, 与晶体连接, 界面沿其法线方向垂直推移, 呈连续式长大.(2) 横向(台阶)长大方式: 包括二维晶核台阶长大机制和晶体缺陷台阶长大机制, 具有光滑界面的晶体长大往往采取该方式. 二维晶核模式, 认为其生长主要是利用系统的能量起伏, 使液相原子在界面上通过均匀形核形成一个原子厚度的二维薄层状稳定的原子集团, 然后依靠其周围台阶填充原子, 使二维晶核横向长大, 在该层填满后, 则在新的界面上形成新的二维晶核, 继续填满, 如此反复进行.晶体缺陷方式, 认为晶体生长是利用晶体缺陷存在的永不消失的台阶(如螺型位错的台阶或挛晶的沟槽)长大的.第四章 相图1. 在Al-Mg 合金中, x Mg 为, 计算该合金中镁的w Mg 为多少.解 设Al 的相对原子量为M Al , 镁的相对原子量为M Mg , 按1mol Al-Mg 合金计算, 则镁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Mg MgMg Al Al Mg Mg 100%x M w x M x M =⨯+.将x Mg = , x Al = , M Mg = 24, M Al = 27代入上式中, 得到w Mg = %.2. 根据图4-117所示二元共晶相图, 试完成:(1) 分析合金I, II 的结晶过程, 并画出冷却曲线.(2) 说明室温下合金I, II 的相和组织是什么, 并计算出相和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3) 如果希望得到共晶组织加上相对量为5%的β初的合金, 求该合金的成分.图4-117 二元共晶相图附图4-1 合金I的冷却曲线附图4-2 合金II的冷却曲线解(1) 合金I的冷却曲线参见附图4-1, 其结晶过程如下:1以上, 合金处于液相;1~2时, 发生匀晶转变L→α, 即从液相L中析出固熔体α, L和α的成分沿液相线和固相线变化, 达到2时, 凝固过程结束;2时, 为α相;2~3时, 发生脱熔转变, α→βII.合金II的冷却曲线参见附图4-2, 其结晶过程如下:1以上, 处于均匀液相;1~2时, 进行匀晶转变L→β;2时, 两相平衡共存, 0.50.9L β;2~2′ 时, 剩余液相发生共晶转变0.50.20.9L βα+;2~3时, 发生脱熔转变α→βII .(2) 室温下, 合金I 的相组成物为α + β, 组织组成物为α + βII .相组成物相对量计算如下:αβ0.900.20100%82%0.900.050.200.05100%18%0.900.05w w -=⨯=--=⨯=- 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与相的一致.室温下, 合金II 的相组成物为α + β, 组织组成物为β初 + (α+β).相组成物相对量计算如下:αβ0.900.80100%12%0.900.050.800.05100%88%0.900.05w w -=⨯=--=⨯=- 组织组成物相对量计算如下:β(α+β)0.800.50100%75%0.900.500.900.80100%25%0.900.50w w -=⨯=--=⨯=-初 (3) 设合金的成分为w B = x , 由题意知该合金为过共晶成分, 于是有β0.50100%5%0.900.50x w -=⨯=-初 所以, x = , 即该合金的成分为w B = .3. 计算w C 为的铁碳合金按亚稳态冷却到室温后组织中的珠光体、二次渗碳体和莱氏体的相对量, 并计算组成物珠光体中渗碳体和铁素体及莱氏体中二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与共析渗碳体的相对量.解 根据Fe-Fe 3C 相图, w C = 4%的铁碳合金为亚共晶铸铁, 室温下平衡组织为 P + Fe 3C II + L d ′, 其中P 和Fe 3C II 系由初生奥氏体转变而来, 莱氏体则由共晶成分的液相转变而成, 因此莱氏体可由杠杆定律直接计算, 而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则可通过两次使用杠杆定律间接计算出来.L d ′ 相对量: d L 4 2.11100%86.3%4.3 2.11w '-=⨯=-. Fe 3C II 相对量: 3II Fe C 4.34 2.110.77100% 3.1%4.3 2.11 6.690.77w --=⨯⨯=--. P 相对量: P 4.34 6.69 2.11100%10.6%4.3 2.11 6.690.77w --=⨯⨯=--. 珠光体中渗碳体和铁素体的相对量的计算则以共析成分点作为支点, 以w C = %和w C= %为端点使用杠杆定律计算并与上面计算得到的珠光体相对量级联得到.P 中F 相对量: F P 6.690.77100%9.38%6.690.001w w -=⨯⨯=-. P 中Fe 3C 相对量: 3Fe C 10.6%9.38% 1.22%w =-=.至于莱氏体中共晶渗碳体、二次渗碳体及共析渗碳体的相对量的计算, 也需采取杠杆定律的级联方式, 但必须注意一点, 共晶渗碳体在共晶转变线处计算, 而二次渗碳体及共析渗碳体则在共析转变线处计算.L d ′ 中共晶渗碳体相对量: d Cm L4.3 2.11100%41.27%6.69 2.11w w '-=⨯⨯=-共晶 L d ′ 中二次渗碳体相对量: d Cm L 6.69 4.3 2.110.77100%10.2%6.69 2.11 6.690.77w w '--=⨯⨯⨯=--IIL d ′ 中共析渗碳体相对量: d Cm L 6.69 4.3 6.69 2.110.770.0218100% 3.9%6.69 2.11 6.690.77 6.690.0218w w '---=⨯⨯⨯⨯=---共析 4. 根据下列数据绘制Au-V 二元相图. 已知金和钒的熔点分别为1064℃和1920℃. 金与钒可形成中间相β(AuV 3); 钒在金中的固熔体为α, 其室温下的熔解度为w V = ; 金在钒中的固熔体为γ, 其室温下的熔解度为w Au = . 合金系中有两个包晶转变, 即1400V V V 1522V V V (1) β(0.4)L(0.25)α(0.27)(2) γ(0.52)L(0.345)β(0.45)w w w w w w =+===+==℃℃解 根据已知数据绘制的Au-V 二元相图参见附图4-3.附图4-3 Au-V 二元相图第五章 材料中的扩散1. 设有一条直径为3cm 的厚壁管道, 被厚度为0.001cm 的铁膜隔开, 通过输入氮气以保持在膜片一边氮气浓度为1000 mol/m 3; 膜片另一边氮气浓度为100 mol/m 3. 若氮在铁中700℃时的扩散系数为4×10-7 cm 2 /s, 试计算通过铁膜片的氮原子总数.解 设铁膜片左右两边的氮气浓度分别为c 1, c 2, 则铁膜片处浓度梯度为7421510010009.010 mol /m 110c c c c x x x --∂∆-≈===-⨯∂∆∆⨯ 根据扩散第一定律计算出氮气扩散通量为722732410(10)(9.010) 3.610 mol/(m s)c J D x---∂=-=-⨯⨯⨯-⨯=⨯∂ 于是, 单位时间通过铁膜片的氮气量为 3-22-63.610(310) 2.5410 mol/s 4J A π-=⨯⨯⨯⨯=⨯最终得到单位时间通过铁膜片的氮原子总数为-62318-1A () 2.5410 6.02102 3.0610 s N J A N =⨯=⨯⨯⨯⨯=⨯第六章 塑性变形1. 铜单晶体拉伸时, 若力轴为 [001] 方向, 临界分切应力为 MPa, 问需要多大的拉伸应力才能使晶体开始塑性变形?解 铜为面心立方金属, 其滑移系为 {111}<110>, 4个 {111} 面构成一个八面体, 详见教材P219中的图6-12.当拉力轴为 [001] 方向时, 所有滑移面与力轴间的夹角相同, 且每个滑移面上的三个滑移方向中有两个与力轴的夹角相同, 另一个为硬取向(λ = 90°). 于是, 取滑移系(111)[101]进行计算.222222222222k s cos ,3001111cos ,2001(1)01cos cos ,60.646 1.57 MPa.m mϕλϕλτσ==++⨯++==++⨯-++====⨯=即至少需要 MPa 的拉伸应力才能使晶体产生塑性变形.2. 什么是滑移、滑移线、滑移带和滑移系? 作图表示α-Fe, Al, Mg 中的最重要滑移系. 那种晶体的塑性最好, 为什么?答: 滑移是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所作的平行移动; 晶体的滑移是不均匀的, 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晶体结构相同. 滑移后在晶体表面留下台阶, 这就是滑移线的本质. 相互平行的一系列滑移线构成所谓滑移带. 晶体发生滑移时, 某一滑移面及其上的一个滑移方向就构成了一个滑移系.附图6-1 三种晶体点阵的主要滑移系α-Fe具有体心立方结构, 主要滑移系可表示为{110}<111>, 共有6×2 = 12个; Al具有面心立方结构, 其滑移系可表示为{111}<110>, 共有4×3 = 12个; Mg具有密排六方结构, 主要滑移系可表示为{0001}1120<>, 共有1×3 = 3个. 晶体的塑性与其滑移系的数量有直接关系, 滑移系越多, 塑性越好; 滑移系数量相同时, 又受滑移方向影响, 滑移方向多者塑性较好, 因此, 对于α-Fe, Al, Mg三种金属, Al的塑性最好, Mg的最差, α-Fe居中. 三种典型结构晶体的重要滑移系如附图6-1所示.3. 什么是临界分切应力? 影响临界分切应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单晶体的屈服强度与外力轴方向有关吗? 为什么?答:滑移系开动所需的作用于滑移面上、沿滑移方向的最小分切应力称为临界分切应力.临界分切应力τk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金属的本性, 与外力无关. 当条件一定时, 各种晶体的临界分切应力各有其定值. 但它是一个组织敏感参数, 金属的纯度、变形速度和温度、金属的加工和热处理状态都对它有很大影响.如前所述, 在一定条件下, 单晶体的临界分切应力保持为定值, 则根据分切应力与外加轴向应力的关系: σs= τk/ m, m为取向因子, 反映了外力轴与滑移系之间的位向关系, 因此, 单晶体的屈服强度与外力轴方向关系密切. m越大, 则屈服强度越小, 越有利于滑移.4. 孪生与滑移主要异同点是什么? 为什么在一般条件下进行塑性变形时锌中容易出现挛晶, 而纯铁中容易出现滑移带?答:孪生与滑移的异同点如附表6-1所示.滑移孪生相同方面(1) 宏观上看, 两者都是在剪(切)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均匀剪切变形;(2) 微观上看, 两者都是晶体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 是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平移;(3) 两者都不改变晶体结构类型.不同方面晶体中的位向晶体中已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位向相同已孪生部分(挛晶)和未孪生部分(基体)的位向不同, 且两部分之间具有特定的位向关系(镜面对称) 位移的量原子的位移是沿滑移方向上原子间距的整数倍, 且在一个滑移面上总位移较大原子的位移小于孪生方向的原子间距, 一般为孪生方向原子间距的1/n 对塑性变形的贡献很大, 即总变形量大有限, 即总变形量小变形应力有确定的临界分切应力所需分切应力一般高于滑移的变形条件一般情况下, 先发生滑移滑移困难时; 或晶体对称度很低、变形温度较低、加载速率较高时变形机制全位错运动的结果分位错运动的结果锌为密排六方结构金属, 主要滑移系仅3个, 因此塑性较差, 滑移困难, 往往发生孪生变形, 容易出现挛晶; 纯铁为体心立方结构金属, 滑移系较多, 共有48个, 其中主要滑移系有12个, 因此塑性较好, 往往发生滑移变形, 容易出现滑移带.第七章 回复与再结晶1. 已知锌单晶体的回复激活能为×104 J/mol, 将冷变形的锌单晶体在-50 ℃进行回复处理, 如去除加工硬化效应的25% 需要17 d, 问若在5 min 内达到同样效果, 需将温度提高多少摄氏度?解 根据回复动力学, 采用两个不同温度将同一冷变形金属的加工硬化效应回复到同样程度, 回复时间、温度满足下述关系:122111exp t Q t R T T ⎛⎫⎛⎫=-- ⎪ ⎪ ⎪⎝⎭⎝⎭ 整理后得到221111ln T t R T Q t =+.将41211223 K,/5/(172460),8.3710 J/mol, 8.314 J/(mol K)4896T t t Q R ==⨯⨯==⨯=⋅代入上式得到2274.7 K T =.因此, 需将温度提高21274.722351.7 T T T ∆=-=-=℃.2. 纯铝在553 ℃ 和627 ℃ 等温退火至完成再结晶分别需要40 h 和1 h, 试求此材料的再结晶激活能.解 再结晶速率v 再与温度T 的关系符合阿累尼乌斯(Arrhenius)公式, 即exp()Q v A RT=-再 其中, Q 为再结晶激活能, R 为气体常数.如果在两个不同温度T 1, T 2进行等温退火, 欲产生同样程度的再结晶所需时间分别为t 1, t 2, 则122112122111exp[()]ln(/)t Q t R T T RTT t t Q T T =--⇒=-依题意, 有T 1 = 553 + 273 = 826 K, T 2 = 627 + 273 = 900 K, t 1 = 40 h, t 2 = 1 h, 则58.314826900ln(40/1)3.0810J/mol 900826Q ⨯⨯⨯=⨯-3. 说明金属在冷变形、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各阶段的显微组织、机械性能特点与主要区别.答: 金属在冷变形、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各阶段的显微组织、机械性能特点与主要区别详见附表7-1.附表7-1 金属在冷变形、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各阶段的显微组织、机械性能显微组织机械性能冷变形随变形量增加, 晶粒沿变形方向被拉长; 变形量很大时, 会出现纤维组织; 随变形量增加, 纤维组织内部形成位错胞构成的变形亚结构/变形亚晶; 变形大时出现形变织构产生加工硬化, 随着变形量增加, 材料强度和硬度逐渐升高, 而塑性及韧性不断下降; 产生各向异性; 变形功的10%转化为残余应力会引起材料变形或开裂, 产生应力腐蚀回复与冷变形时相比无明显变化宏观内应力完全消除, 冷变形阶段的加工硬化效应得到保留再结晶无畸变的等轴晶粒; 变形量很大时有可能出现再结晶织构加工硬化效应完全消除, 强度和硬度下降, 塑韧性显著改善晶粒长大晶粒尺寸较再结晶的大; 正常长大时晶粒尺寸相差不大, 异常长大时晶粒尺寸极不均匀, 少数晶粒超大与再结晶阶段相比, 强度和硬度下降, 塑韧性也有降低第八章固态相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目录6.1 要点扫描 (1)6.1.1 金属的弹性变形 (1)6.1.2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2)6.1.3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与细晶强化 (8)6.1.4 纯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形变强化 (10)6.1.5 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固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 (14)6.1.6 冷变形金属的纤维强化和变形织构 (16)6.1.7 冷变形金属的回复与再结晶 (17)6.1.8 热变形、蠕变和超塑性 (20)6.1.9 断裂 (22)6.2 难点释疑 (25)6.2.1 从原子间结合力的角度了解弹性变形。
(25)6.2.2 从分子链结构的角度分析粘弹性。
(25)6.2.3 FCC、BCC和HCP晶体中滑移线的区别。
(25)6.2.4 Schmid定律与取向规则的应用。
(26)6.2.5 孪生时原子的运动特点。
(27)6.2.6 Zn单晶任意的晶向[uvtw]方向在孪生后长度的变化情况 (29)6.3 解题示范 (30)3.4 习题训练 (33)参考答案 (38)第六章金属与合金的形变6.1 要点扫描6.1.1 金属的弹性变形1.弹性和粘弹性所谓弹性变形就是指外力去除后能够完全恢复的那部分变形。
从对材料的力学分析中可以知道,材料受力后要发生变形,外力较小时发生弹性变形,外力较大时产生塑性变形,外力过大就会使材料发生断裂。
对于非晶体,甚至某些多晶体,在较小的应力时,可能会出现粘弹性现象。
粘弹性变形即与时间有关,又具有可恢复的弹性变形,即具有弹性和粘性变形两方面的特性。
2.应力状态金属的弹性变形服从虎克定律,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E、G分别为杨氏模量和剪切模量,v为泊松比。
工程上,弹性模量是材料刚度的度量。
在外力相同的情况下,E越大,材料的刚度越大,发生弹性形变的形变量就越小。
3.弹性滞后由于应变落后于应力,使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曲线上的加载线和卸载线不重合而形成一个闭合回路,这种现象称为弹性滞后。
如图6-1所示。
图6-1 弹性滞后4.粘弹性在受外力的情况下,材料除了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外,还有一种粘性流动。
所谓粘性流动就是指非晶态固体和液体在很小外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没有确定状态的流变,且外力去除后,形变不能回复。
粘弹性同时表现出弹性和粘性两方面特征。
且其中的纯粘性流动服从牛顿粘性流动定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应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粘度系数,反映流体流动的难易程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应变速率。
粘弹性也具有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特点。
6.1.2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1.滑移在晶体两端施加一对剪切应力时,晶体中各晶面将发生相对的滑动,每一小块之间有相对位移,但不改变晶体各部分的相对取向,即不在晶体内部引起位向差。
晶体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滑移面)上的一定方向(滑移方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滑动的这种现象就称为滑移。
滑移面和和位于该滑移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就组成一个滑移系统。
晶体的滑移系统首先取决于晶体结构,但也和温度、合金元素有关。
对于FCC、BCC、CPH三类晶体来说,滑移方向都是最密排的方向,而滑移面则往往是最密排的面。
①Schmid定律晶体能否发生滑移,是由作用在滑移面上沿滑移方向的剪切应力决定的。
图6-2 单晶试棒拉伸如图6-2所示,单晶试棒的横截面积为A0。
现有一大小为F的力对其进行拉伸,F和滑移面法线方向的夹角为ф,和滑移方向b的夹角为λ。
则由图中可以看出,作用在滑移面上沿滑移方向的剪切应力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拉伸应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取向因子。
实验发现,对同种材料不同取向的单晶试棒进行拉伸,尽管不同试棒的µ值不同,但开始滑移的分切应力是一个确定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上式就称为Schmid定律。
其中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材料常数,与外加应力或晶体的取向无关。
②参考方向和参考面的变化单晶体在滑移时,其轴向和外表面在空间的方位一般都要发生变化:●参考方向的变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滑移前的参考方向,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滑移后的参考方向,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分别为沿滑移方向的单位向量和沿滑移面法线方向的单位向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切变量。
●参考面的变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滑移前的参考面,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滑移后的参考面。
③滑移过程中晶体的转动因为试验机夹头对样品的约束,样品的轴向必须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样品在发生滑移的同时,要发生转动。
转动规律如下:•拉伸时轴向要求不能变,滑移方向朝拉伸轴方向转动;•压缩时端面不能变,滑移面朝压缩面(端面)转动。
•实验表明,滑移过程中晶体的转动只是一种简单的转动(只有一个转动轴),且拉伸时转轴R应平行于F0×b,压缩时转轴R应平行于F0×n。
转动的后果有以下三点:试样长度变化拉伸情况下。
试样长度由l变为L,则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分别是试样的初始轴向(即F0方向)和滑移方向及滑移面法线方向的夹角。
压缩情况下。
压缩面由a变到A,则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根据体积不变的原理:A L=a l,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若用初始l 和瞬时的λ、φ来表示长度的变化,则:拉伸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压缩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几何软化滑移时,由于内部结构的变化(主要是缺陷等),使得τ≥τc时,才能继续滑移,这种现象叫做物理硬化。
在变形初期,由于内部结构变化很小,物理硬化可以忽略不计。
在拉伸试验初期,由于晶体内部位向的影响,拉力F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而减小,这种现象称为几何软化。
由于在滑移初期忽略物理硬化,τ = τ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由于在拉伸时,滑移方向不断转向F,故λ↓→ F↓。
试样的位向变化和双滑移前面提到,单晶试棒在拉伸或压缩时位向会不断变化,而晶体位向的变化可能引起滑移方式的变化——由单滑移变成双滑移,最终达到稳定取向。
例如FCC晶体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方向拉伸时,如图6-3所示,试样轴向F逐渐向滑移方向偏移。
当试样的取向位于三角形边上时开始双滑移。
此时试样轴既要转向原滑移方向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又要转向新滑移方向[011]。
两个转动合成的结果就是使试样轴沿取向三角形的边上移动。
当试样轴向转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时,由于F和两个滑移方向在同一个平面上,且F对称于两个滑移方向,故两个转动具有同一转轴,因转动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
因此,当试样轴向变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时,晶体不再转动,取向不再改变。
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就是该单晶棒的最终稳定取向。
11011图6-3 FCC晶体拉伸时的位向变化2.孪生与滑移相识,孪生也是剪应变,在剪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着特定的晶面和晶向发生平移。
与滑移不同的是,发生孪生的部分和未发生孪生的部分具有不同的位向,二者构成镜面对称关系。
①微观方面晶体的孪生系统包括孪生面和孪生方向,其主要取决于晶体结构。
孪生时原子一般都平行于孪生面和孪生方向运动。
为直观地反映原子的运动方向和距离,作出一个垂直于孪生面且包含孪生方向的平面,该平面称为切变面。
②宏观方面孪生引起的形状变化孪生是一种均匀变形。
为计算其形状变化,现取一单位球,取一组正交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孪生后变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线性变换矩阵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孪生后,晶体方程变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由此看出,球状单晶孪生后变为椭球。
●孪生的四要素在孪生过程中,有一对不畸变的面K1、K2和一对不畸变的方向η1、η2,如图6-4所示。
它们一起被称为孪生的四要素。
图6-4 孪生的四要素孪生四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FCC:K1、K2为一对相交于<110>方向的{111}面,η1、η2为面上相应的<112>方向;•BCC:K1、K2为一对相交于<110>方向的{112}面,η1、η2为面上相应的<111>方向;•HCP:K1、η1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K2、η2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若已知K1、K2面,则可计算出其夹角2θ,从而计算出切变量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孪生时长度变化规律如图6-5所示,位于K1、K2面相交成锐角区域内的晶向,孪生后缩短;位于K1、K2面相交成钝角区域内的晶向,孪生后伸长。
图6-5 孪生时的锐角区和钝角区6.1.3多晶体的塑性变形与细晶强化1.晶界和晶体位向对塑性变形的影响多晶体材料是由许多取向不同的小单晶体即晶粒组成的。
晶粒和晶粒之间的过渡区域就称为晶界。
晶界处原子排列的周期性被破坏,能量高。
晶界中原子排列的特点:含有大量的缺陷,包含位错、缺陷、杂质或沉淀相等,晶态或非晶态。
通过对α-Fe在室温和高温下拉伸的实验得到:在低温下,晶界强度较大,而晶粒强度较小;在高温下,晶界强度较小,而晶粒强度较大。
晶界在多晶体范性形变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协调作用由于协调变形的要求,在晶界处变形必须连续,否则在晶界处就会裂开。
障碍作用低温或室温下,晶界强度大于晶粒强度,因此滑移主要是在晶粒内进行。
同时,由于晶界内大量缺陷的应力场,使晶粒内部滑移更加困难。
促进作用高温下变形时,由于晶界强度比晶粒弱,因此,相邻两晶粒还会沿着晶界发生滑动。
但变形量往往小于滑移和孪生的变形量。
起裂作用由于晶界阻碍滑移,因此晶界处往往应力集中,同时,由于杂质和脆性影响,第二相往往优先分布与晶界,使晶界变脆。
此外,由于晶界处缺陷多,原子处于能量较高的状态,所以晶界往往优先被腐蚀。
2.Hall-Petch公式晶粒大小,即晶粒度,对晶体的各种性能都有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力学性能。
由于晶粒越细,阻碍滑移的晶界越多,屈服极限也就越高。
并得到关于屈服极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和晶粒度d的关系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该式就称为Hall-Petch公式,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和K都是常数。
6.1.4纯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形变强化1.位错交割若晶体中含有多个滑移系统,则在两个相交滑移面上运动的位错必然会相互交割。
按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规则和相对运动的原理,下面分三种情况讨论交割后位错线的形状变化:①两个刃型位错的交割对于柏氏矢量平行的两个刃型位错,交割后会产生一段台阶,如图6-6所示,这种位于同一滑移面上的位错台阶称为弯折。
这些弯折都会在线张力的作用下自动消失,因为最终两条位错线仍然是直线。
DD图6-6 两个柏氏矢量平行的刃型位错的交割对于柏氏矢量垂直的两个刃型位错,根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