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自读课文
旁批:让自读课实现真正的自读
旁批:让自读课实现真正的自读近年来,“自读课”成为了学校教育中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
自读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利用课堂时间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有不少教师和家长发现,目前的自读课并未真正实现“自读”的目标,学生在自读课上常常是“假自读”,不能真正投入到阅读当中。
那么,如何让自读课实现真正的自读呢?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
在自读课上,老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而不是强迫他们读某些特定的书籍。
只有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到阅读当中,从而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老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在自读过程中自主思考、自主总结,而不是对他们进行过多的干预和指导。
要建立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自读课上,老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意义。
可以通过朗读故事、讲解阅读技巧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校和家长也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和阅读环境,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之外也能进行自主阅读。
只有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享受阅读的乐趣,才能真正实现自读。
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自读课上,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定时坚持自读、记录阅读心得等。
只有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才能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不断积累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
学校和家长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真正实现自读。
要让自读课实现真正的自读,需要老师、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
只有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建立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关注学生的阅读反馈,才能真正实现自读课的目标,让学生在自读课上真正实现“自读”。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自读课能够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2000字】。
小学语文生本自主阅读方法有哪些
1小学语文生本自主阅读方法一、凭借语文课文优势注重指导学习方法根据部分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缺乏科学学习方法这一情况,我凭借具体课文的优势,指导学生掌握生本课堂学习的五种方法:1.“读查法”就是结合课文,让学生在学习实际中学会运用工具书理解难懂的字词。
2.“读问法”就是通过读书和思考提出问题,再让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再归纳总结课文内容,掌握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在自学中自问自答,在课文中做批注。
3.“读悟法”就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时,逐句逐段体会、吸收,做到读中有悟,悟中有得。
4.“读用法”就是通过读悟出道理,然后加以运用,同时拓宽学生阅读面。
结合《主题读写》中的对对读,也就是和课文同一类型的文章进行阅读自己喜欢的片段并做批注,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并由此想到了(一句名言、一首歌、一句古诗等等),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按“总―分―总”原则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步骤学习一篇课文,一般可分为以下几步:1.课前先学,初读课文。
从总体上了解课文内容和脉络层次。
在课堂上小组进行交流,然后四人小组汇报,拉动下面学生进行交流,评价。
2.精读深究。
顺着作者的思路抓住重要的词句,阅读思考披文入情,理解思想内容。
3.统读总观,把握重点关键,抓住精彩篇章、自己喜欢的片段做批注、品味、吸收、运用。
我在教学《窃读记》时,根据上述三个步骤进行,教完这课后又引导学生进行读书交流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
”这样学生在自学实践中,逐步地学会了按照合理的步骤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善于读书动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选择适当的课文,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并引导他们在课外阅读中养成自觉做摘录笔记,查字典、词典,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认字、写字、理解词义的能力,阅读、欣赏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读书笔记的情况,我经常检查,并定期组织交流,这样不仅提高了阅读效果,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既学到了学习方法,又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自学的能力。
自读课文如何教学
自读课文如何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为了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有效的自读课文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读课文,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一、自读课文的重要性自读课文是指学生独立阅读课本中的文章,在教师引导下进行个人阅读和理解。
自读课文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自主阅读,学生能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文章,并深入理解其中的内容。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主动阅读的积极性。
2. 提高阅读力和语言能力:自读课文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量。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思考、推理和分析,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自读课文是一种独立学习的方式,通过个人阅读和理解,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读课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预习导读: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进行预习导读,向学生介绍课文的背景知识、重点词汇和阅读目标。
通过预习导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效果。
2. 分段阅读:将课文分成若干段落,让学生按照段落的顺序进行阅读。
在每一段的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提问,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主题导向阅读:将课文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挖掘主题和中心思想。
通过主题导向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反思总结:在学生进行自读课文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总结,让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理解收获。
通过反思总结,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自读课文的评价方法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阅读表现进行评价。
以下是几种评价方法的介绍:1. 书面作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与自读课文相关的书面作业,如文章写作、问题回答等。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氛 围 。 教学 中借助 音乐拨 动学 生 情感 之 弦 , 创 造美 的氛 围 ,有助于 学 生理 解课 文 ,产生情感上 的共 鸣。 可 以利 用简笔画再现情境 。 课 文是用语言描写情境的 ,用 图画 再 现 课 文情境 , 实 际 上 就是把课 文 内容形 象化 ,符合学
二 、 细 读课 文 , 引导 感 悟体 验是 重 点
三 、 品读 课 文 。情景 、 游戏 、 引读等是 手 段
2 .
游戏活 动
, 引导 学生 表演 读课 文 。
学 生 不 是 教 师教会 的 , 是 他 自己 学会 的 。 在课 堂
上 , 我 们要 多创设 让 学 生 展 示 自我 的机 会 通 , 过 游 戏 活
动 表演 朗读课 文 。 学生 担 当 了角 色 , 就 由“ 本 角色 ” 变 为
“ 他角色” ,那种新 异感 ,往往使他们激动不 已 。 以表演
体会 情 境 , 学 生 的情 感很 自然 进 人 所 扮 演 的 角色 , 角 色
的喜怒 哀 乐 就是 自己 真情 实感 的表 露 。 没 有讲解 , 没 有
提问 ,教师只是带着学生玩 了一 场游戏 ,然而学生都沉
浸 在 游 戏情 境 中 , 他 们 通 过 自身 的真切 体 验 充 分解读
更加具体化 , 让学生更容易进入 文本
之 中 , 与课文进 行对话 。
1 .
创设 情景 ,
引导 学生 带感情读
课文。
创设情境 的方法很 多 , 比如可 以
利用多媒体 ,展现情境 。 多媒体为学生
提供视 听动画等逼真的情境 , 使学生
对 课 文 内容 、 人 物思 想 、 情 感 获得 多元
的体验 。 可 以运 用语 言描绘情境 。 教师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是指学生通过自主选择书籍并自主阅读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思辨能力和综合素养。
下面就从培养阅读兴趣、选择合适的书籍、设置有效的导读问题和评价学生阅读水平四个方面介绍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阅读兴趣
1.创设阅读氛围: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设置阅读角、图书室等阅读场所,定期开展阅读活动,如“小书虫”、阅读分享会等。
二、选择合适的书籍
1.教师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阅读水平,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书籍,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定期购置新书。
2.分层次组织: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阅读能力,建立小学生的图书分类目录,将书籍分为不同的难度等级,并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合适的书籍。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课文朗读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课文朗读语文课程中的课文朗读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环节,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感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正确地引导他们进行课文朗读,培养他们良好的朗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课文朗读,首先需要在课堂上营造一个积极、活泼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课文的图片、配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和美妙。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表达方式,用积极、激动的语气、自然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朗读,让他们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课文朗读,必须先让他们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故事、趣味图片、有趣的情境等,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用一些名言名句,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让学生认识到课文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注重语音语调的训练学生进行正确的课文朗读,必须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教师可以通过反复听读,模仿、跟读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并通过配有标准语音的录音材料来指导他们的朗读。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朗读训练的游戏,如朗读比赛、朗读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四、注重情感表达的培养朗读课文不仅要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性,还要注重情感表达的真实性。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应该理解课文的情感内涵,通过声音、语调来表达出课文中的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课文中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五、鼓励多样化的朗读方式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课文朗读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朗读方式。
例如,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情感演绎,通过变换语音语调,使课文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1.自我示范:在教师先读一遍后,教师可以再读一遍课文,并附上动
态肢体表达,模仿不同人物的口音、语调、气氛等不同语言元素,以形成
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示范。
2.选读小组:将学生分为小组,每选择一个组员,其他小组成员则可
以并集体耳语跟读老师的读音,鼓励小组成员的任意更换,以扰动听力、
鼓励朗读积极性、增加互动口语机会。
3.大声鼓励:教师可以先通过建立良好互动的学生,然后现场鼓励学
生进行朗读,以及及时回馈与课文原貌的差别点。
4.慢速朗读:遇到长长的无标点句子,或文字特别复杂时,带领学生
简单掌握好句子的结构,慢速朗读一遍,以便制作操作细节或深入讨论。
5.体验鲜明: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调整学生的感官体验,比如调亮
课室灯光,为朗读创造自然、舒适的环境,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6.组播朗读:在学生同意模仿老师朗读以后,进行一定量的重复练习,以使学生沉浸在客观、全面的集体氛围中,进一步加深掌握课文阅读的基
础积累。
自读课文教学方法浅谈
自读课文教学方法浅谈自读课文教学方法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它要求学生在课后对老师布置的课文进行自主阅读和理解。
自读课文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自读课文的概念、特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自读课文的概念自读课文是指学生在课堂之外,对老师指定的课文进行自主阅读和理解的过程。
自读的内容通常是老师在课堂上布置的课文、文章或故事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阅读课文,并通过书写读后感、摘抄精彩段落、总结分析等形式,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来。
自读课文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课堂之外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延伸,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自读课文,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总结,更好地掌握课文知识,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1. 强调自主性:自读课文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自主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2. 多样性:自读课文的内容可以是课外阅读材料、课文、故事、文章等,涵盖了多种文体和题材,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
3. 个性化: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表达,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阅读方式和表达方式。
4. 提高阅读能力:通过自读课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5. 培养表达能力:自读课文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1. 设立阅读任务: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立不同的阅读任务,如提出问题,摘抄精彩段落,总结文章要点等。
2. 提供指导性问题: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指导性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兴趣。
3. 布置读后任务:老师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可以布置一些读后任务,如写读后感或心得体会,总结分析课文内容等。
4. 评价反馈: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进步和提出改进建议。
指导朗读的十大技巧
指导朗读的十大技巧一、朗读时目标要明确、具体针对学生读书拿腔拿调这种情况,我先给同学们讲了应怎样读,读通读顺。
告诉学生读书时不要拖腔拖调,要用说话的方式来读。
即把作者的话变成自己的话,按照自己的语气和情感来读。
根据文章的特点,先确定朗读训练的重点,可采用老师指导,学生领读,全班齐读等形式进行训练。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意多表扬、多鼓励、多引导,充分调动起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二、朗读时始终贯穿着“读”字在阅读教学中,朗读应该是无处不在的。
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讲读课文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做到边读边思考。
精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难点以及关键词句来读,并在这个环节进行必要的品词析句,做好笔记和板书的补充和归纳小结工作。
复习时也要以朗读为主线。
该说的说,该讲的讲,该读的读,该写的写。
只有将“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三、朗读时要抓住重点词句朗读并不是要学生漫无目的地机械重复,而是要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
文章中关键的字词往往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深入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师应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抓住课文中感情表达最鲜明、最精炼的词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我在教学《难忘的一课》一课时,先让学生理解“光复”的意思。
“光复”是“收复失地”的意思,文中指台湾被收复了。
学生联系词语所在的前后句子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后明确:“我是中国人”在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强调了“我”是台湾人。
“我的民族是炎黄子孙。
”“这里原来是一位总督教我们的小老师在教我们……心中充满了悲哀和感伤”,体现出失去台湾是多么的悲痛与无奈!但台湾光复后,“我”与老师一起学习“我是中国人”,表现出台湾人民浓浓的爱国之情。
理解了句子意思后,学生自然就读出了句子的感情来。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可能千篇一律的使用上述步骤与方法进行朗读训练,大家应当灵活机动的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自读课文根据旁批教学策略
自读课文根据旁批教学策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自读课文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独立地阅读课文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旁批教学策略,即在学生阅读的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辅导,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旁批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在这种教学策略下,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地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通过旁批教学策略,老师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困难,及时进行解决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学和自我提高。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施旁批教学策略: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课文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中的内容和思想。
可以通过讲解和解释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和重点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第二篇示例:自读课文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而根据旁批教学策略来进行自读课文,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旁批教学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旁边指导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在自读课文中,教师可以通过旁批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理解。
教师可以在学生自读课文的过程中,随时观察学生的表现,根据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情况来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师可以在学生遇到困难或不理解的地方时,给予示范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自读课文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旁批教学策略。
对于阅读速度比较慢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阅读速度;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解释和示范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如何教孩子自主阅读
如何教孩子自主阅读阅读是培养孩子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而自主阅读更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和提升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然而,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教孩子自主阅读并不容易。
本文将从培养阅读兴趣、提供合适的阅读材料、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给予适度的引导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教孩子自主阅读。
一、培养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教孩子自主阅读的第一步。
而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亲自阅读:作为孩子最重要的示范者,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给孩子展示阅读的乐趣和重要性。
2. 提供有趣的书籍:找到适合孩子年龄和兴趣的书籍,让孩子在阅读中体验到快乐。
3. 开展阅读活动:组织家庭读书分享会、阅读比赛等活动,帮助孩子与阅读结下深厚的情感。
二、提供合适的阅读材料为了让孩子能够自主阅读,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阅读材料。
以下是几个可行的方法:1. 了解孩子的兴趣:和孩子一起探索他们的兴趣爱好,例如体育、科学、历史等,并提供相关的图书。
2. 借助图书馆资源:带孩子到图书馆,培养他们的阅读独立性,让他们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3. 给予多样化选择:提供不同题材、不同难度的书籍供孩子选择,让他们根据个人兴趣和阅读能力进行选择。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对于孩子的自主阅读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家长可以做的事情:1. 设立阅读角落:在家中设置一个舒适的阅读角落,摆放书架和座椅,让孩子有专属的阅读空间。
2. 约定阅读时间:和孩子约定每天的阅读时间,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对阅读保持积极的态度:鼓励孩子阅读,给予肯定和赞美,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乐趣。
四、给予适度的引导虽然我们希望孩子能够自主阅读,但在一开始,他们可能需要一些引导。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合理的阅读目标:和孩子商量并设定适合他们的阅读目标,鼓励他们逐渐提高阅读量和阅读难度。
2. 提供阅读策略:教孩子一些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理解文章结构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内容。
自读课文教学方法浅谈
自读课文教学方法浅谈
自读课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
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我将浅谈一下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先进行课前准备,对课文进行精读。
教师要熟悉课文的内容和结构,理清重
点和难点,为学生的自读提供指导。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导读问题,在学生自读之前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
的关键信息。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目的性,帮助他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自读。
然后,教师可以设置合理的自读时间,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自由阅读课文。
在这个
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阅读策略和技巧,比如如何寻找关键词,如何推测词义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延伸活动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体会和观点。
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或口语练习,锻炼他们的语言
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进行课后反馈和总结。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回顾自读的过程,讨论遇到的问
题和解决方法。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补充材料或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自读课文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一是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
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三是提高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自读课文的阅读教学策略
自读课文的阅读教学策略自读课文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通过自读课文,学生能够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为了有效进行自读课文的阅读教学,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明确教学目标在进行自读课文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
二、选择合适的自读课文材料自读课文的材料应该与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兴趣等因素相符合。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自读课文材料,如文学名著、科普文章、新闻报道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推荐相关的自读课文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三、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读课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策略和方法,如略读、精读、归纳总结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自读课文教学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任务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五、加强课堂互动与交流在自读课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课堂互动与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进行及时的教学评价与反馈自读课文教学需要进行及时的教学评价与反馈。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等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自读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自读课文材料、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强课堂互动与交流以及进行及时的教学评价与反馈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读课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
自读课文教案
自读课文教案教案标题:自读课文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速度。
3. 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教学准备:1. 确定自读课文,可以选择适合学生年级和程度的文章或课文。
2. 准备相关的练习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3. 准备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评价表格或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1.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强调自读的重要性和好处。
2. 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可以通过提问、故事或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
主体:1. 学生自主阅读: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让他们独立阅读课文。
2. 学生思考和分析:让学生在阅读后思考和回答一些问题,或进行小组讨论,以促进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3. 教师辅助指导:教师可以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巡视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解释。
4. 练习和活动: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和活动,如填空、选择题、问答等,以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5. 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自主评价自己在课文阅读中的表现,并与同伴进行互评,以激发学生对自我学习的反思和改进意识。
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自读的重要性和学习策略。
2. 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继续进行自读,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扩大阅读面和阅读量。
2. 引导学生进行读后感或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资源,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读和自主学习。
评估和反馈: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自读表现、练习和活动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来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阅读技巧和提高阅读能力。
教案撰写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教学指导和建议,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自读课文四步教学法
自读课文四步教学法一步:回顾——同化教学目标。
自读课文是“反三”性课文,是“知”向“行”转化的工具。
要能顺利实现“行”,老师就得先理解“知”的水准,这就须要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教学目标,讲读课文中目标的表达与理解,回顾的量由课文而定。
通过学生的回顾,能够使老师理解学生“知”的水准,以更好的调整教学,又可使学生更深刻的理会单元教学目标,及教学目标在讲读课文中的表达,从而明白应该“知”什么,使自读课文的教学目标与单元目标同化。
“回顾”使讲读课文、自读课文教学浑为一体,表达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
二步:读析——初步理解目标。
为充分表达自读课文“自读性”原则,老师就必须把“自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析。
学生自读、自析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类课文的异同,体会老师讲读课文教学之例如,从而有效的实行知识迁移,初步理会单元目标在本文中的表达。
三步:讨论——深刻领会目标。
读析的过程是个体思维活动的过程,是浅层次理解目标的过程。
但知识迁移的准确如何,课文理解水准如何,还得靠师生间、同学间的讨论。
讨论是二步读析的延伸,是另一种形式的读析。
讨论中,“错误之处予以纠正,疏漏之处予以补充,疑难之处予以阐明”,(叶圣陶语)讨论充分发挥了群体思维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空间,这就调动了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深层次的理解教学目标,彻底的实现“知”向“行”的转化。
整个讨论的过程中,老师都起组织、引导的作用,使整个教学有条不紊的顺利实行。
四步:延展——促动目标使用。
《自读课本》是教科书的配套教材,旨在巩固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水平,不用着实可惜,这就形成了教学的第四步:延展。
延展就是在完成自读课文学习的基础上,使用所获方法、技能进一步分析同类文章,解决相对应问题的过程。
当然,延展除分析《自读课本》中课文外,还能够实行写、听、说等的延展,这要依据单元,课文特点、内容决定。
延展进一步强化了目标的理解、促动了目标的使用,从根本上提升了学生的自学水平。
小学语文教材中自读课文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教材中自读课文教学探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是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自主阅读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自读课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自读课文的理论依据、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自读课文的理论依据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自读课文是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自主阅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文进行阅读,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自读课文,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培养阅读的习惯和技巧,增强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发展自读课文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自主阅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进行阅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
通过自读课文,学生可以开展自主思考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自读课文是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自主阅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通过自读课文,学生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和表达课文内容,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二、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和策略1.创设有利于自读的环境和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阅读角、搭建书屋、设置阅读展示等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阅读、分享交流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能力等特点,选择符合学生阅读需求和兴趣的课文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读书清单、导读导学等方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选择、阅读和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和体验。
3.开展多样化的自读课堂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研究课文等方式,引导学生从深入理解课文、精细分析课文、独立思考课文等角度开展自读活动,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自读课文怎么教
自读课文怎么教初一语文现代文自读课文怎样教初中语文教材中每单元都编排了两篇自读课文,这些自读课文的编排,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去独立阅读类似的课文,使“知”变成“行”,从而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运用,进而拓展视野,获得新知识,并提高会读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并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造性地阅读。
而自读课文的学习是学生进行学法练习的一大阵地,我教自读课文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1.自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每一篇自读课文,都应编写自读提纲,书写在黑板上或向学生口头提出,这些提纲,既从教材出发,又考虑该单元的总目标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它作为自学之引路,以免盲目自读。
对这类课文的教学,我们要以朗读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的形式可根据需要由学生自由读、轮流读、齐读,还可以组织小型的朗读比赛,在朗读中了解课文大意。
同时,还要让学生自行划出重点词句,利用工具书自行扫除文字障碍,在朗读后扫清了字词障碍的基础上再设置问题。
2.解疑.再质疑.点拨旧的教学程式,往往是教师理解文章之后向学生提问题,学生围绕老师的问题回答,有时甚至只是教师的“满堂灌”,“一言堂”,久而久之,学生兴趣减退,效率降低,能力的提高就成了一句空话。
因此,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变为积极是至关重要的。
在教学中,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鼓励学生先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大家积极思考、解答,教师表扬鼓励,这样,学生提问题的热情就会越来越高涨。
然后积极鼓励学生钻研课文,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做比教师的主动提问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主要巡回辅导,根据学生反馈出来的问题,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学生认识的深度、广度,进行画龙点睛的点拨和简明扼要释疑,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自读活动教学设计方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自读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自读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方案旨在通过设计一系列自读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内容以小学语文教材为基础,选取适合自读的课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自读活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课文,回顾阅读方法。
2. 自读活动(1)教师布置自读任务,明确阅读要求。
(2)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篇课文进行自读。
(3)学生自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自读结束后,每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3. 交流分享(1)每组代表发言,分享阅读心得。
(2)教师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3)全班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自读活动中的亮点,引导学生反思。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自读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3. 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教师要注重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自读课文
着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的获得知识,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而又必须解决的课题。
现行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是按单元教学进行编排的课本,每一单元又分为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
许多教师和学生重教读课文,轻自读课文,视自读课文为“鸡胁”。
或把自读与教读混为一单元的课文,其体裁和写法上都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
从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说,自读课文是教读课文延伸。
学生在学习教读课文时,已经学到理解此类的文章的方法,之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这时自读课文是最好的阵地。
在不断的“学一学,试一试”的阅读实践过程中,能力也就潜滋暗长了。
所以对于自读课文既然不必教读,也不可放任自流。
自读课文的正确处理,教师必然转变传统观念,强化自读指导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下面就是笔者在教学自读课文时的一些初浅尝试。
一、阅读“自读提示”进行质凝,提取问题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一大优点就是每篇自读课文前都有自读提示。
在自读提示中,编者一般把学生理解课文所需掌握的知识点都隐含在里面。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前的“自读提示”,让学生讨论分析“自读提示”提示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然后进行质凝。
刚开始,学生可能不能全部读懂,或不能明确重点问题,或觉得茫然无从下手,或文篇一律,泛泛济览,单调划一,渐而久之,便索然寡味,兴趣渐消。
这就需要教师在必要时,也要参与进出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给予适当的提示或帮助,使学生有兴趣继续学习下去,或万一个别问题一时归纳不出来,教师也不必勉强,可把它先放一放。
教师也可采用“读一读”、“找一找”,有时学生读一遍,可能归纳不全,但两遍、三遍,那效果就不一样了,所以引导学生在自读提示中确定本课自读目标,把握自读中心。
比如在《海滨仲夏夜》这篇自读课文中。
学生在自读提示中可归纳如下几个主要内容:①时间,夕阳落山不久一一月到中天这段时间。
②光线和色彩的变化。
③流动变化着的画面。
④融情于景。
⑤体会贴切的比喻对再现景物所起的作用。
归纳出内容后,进行质疑,加上“什么”或“怎样”,上述的内容就变成了几个问题:①时间的变化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②光线和色彩是怎样变化的?③流动变化着的画面有哪些。
④文章是怎样融情于景的?⑤贴切的比喻对再现景物起着什么作用?
二、阅读理解课文
一般地,学生在自读提示中找出问题后,都激起了希望在课文中找到答案的热情,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进行解决,在朗读中,要采用多种形式,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可采用全班齐读、分组朗读、个人朗读交叉进行,每朗读一段,让学生在体味中,抓住关键词语,归纳该段的中心内容,如在《海滨仲夏夜》这篇课文中,第一段:抓住霞光、火焰,给出了一幅霞光在海面上滚动着,像燃烧的火焰画面;第二段:抓住启明星、明灯,给出了启明星在深蓝的天幕上闪烁,像高悬的明灯;第三段:抓住灯光、珍珠,绘出了灯光在海面上晃动,像一串流动着珍珠;第四段: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写景物的特点。
剩下的课文学生通过朗读,体味人们的欢笑,来自大好年景的鼓舞,来自美满幸福的生活。
三、交叉进行,反复朗读
有的学生朗读自读提示时,可能找不出所有内容,这对学生不必苛求,可让学生在理解全篇课文后,再来读自提示,让学生找一找,自读提示中是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解决了,在《海滨仲夏夜》的自读提示中,学生就漏掉的知识点,让学生再谈自读提示,并对照课文内容,看有没有漏掉的知识点,当学生反复读了两遍后,终于找出他们漏掉了这一知识点。
另外,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难度较大的地方,学生可能不能完全理解。
这时,老师不要抛出
自己的意见。
在《海滨仲夏夜》的自读提示中,学生就漏掉了光线和色彩的变化这一内容,当时,我并未指出,而是理解完课文后,让学生再谈自读提示,并对照课文内容,看有没有漏掉了这一知识点。
另外,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难度较大的地方,学生可能不能完全理解。
这时,老师不要抛出自己的意见,而是让学生再去读自读提示,看自读提示中是否对理解课文有提示。
在《海滨仲夏夜》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体味作者描写人们的欢笑来自大好的年景这一内容时,抓不住作者的写作意图,我就让学生去朗读自读提示,学生在自读提示中,找到了作者描绘人们的欢笑,来自大好的年景是抒发了对美好生活赞美之情。
这样,让学生懂得反复交叉,反复朗读自读提示对理解课文的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通过自己阅读,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在阅读中获得内在认知体验,自求得之。
既掌握了新知识,又巩固了学生。
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了培养。
这样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