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选论文-论《朗读者》的“恶之平庸”

合集下载

平庸之恶_作文850字_高三抒情散文_

平庸之恶_作文850字_高三抒情散文_

平庸之恶在我的脑海中,汉娜还在那一个弥漫着甜腻的田野上骑着自行车向前,碎花裙随风飘扬,欢笑撒下一地。

《朗读者》让凯特夺影后,我没有去看她如何演绎的,我翻开了书,找寻心目中的汉娜。

小男孩米夏因一次偶遇迷上了这个可当他母亲的汉娜,于是,他们像恋人般难舍,一起去郊游,常常幽会。

汉娜还要求米夏为她朗诵文章,似乎就这么持续下去,也许不会结婚,但会保持这种情人的关系。

但汉娜的不辞而别打破了一切。

若干年后,大男孩米夏在战犯庭审上再次遇到已是战犯的汉娜,这么多年又发生了什么?随着庭审的步步推进,汉娜被认定为一个小小的纳粹头目,在集中营残忍地对待无辜的人。

汉娜的辩解理由是“长官规定不能让一个逃走”。

那种对生命的麻木和这措手不及的一切令米夏错愕,她会帮助一个染病的男孩,又怎么可能紧闭大门让那么多妇女活活烧死。

汉娜最终被判终生监禁,其实与她想隐瞒的事实有关:她是个文盲,所有的文件不可能由她来写,但为了维护米夏的尊严,她缄默不语。

朗诵贯穿全书,汉娜曾让米夏为她朗读,也让集中营的人们为她朗读,她是喜爱朗读的,但不会自己阅读。

她也许只喜欢听里面的故事,但她不会判断。

她只是一个小小的头目,她的存在,正因为她好控制,她只是在国家这个庞大的机器中的一个小小的齿轮,她的任务是服从,而罪恶都是由一个个不起眼的部件推动着整个系统。

面对火海一片,教堂里的撕心裂肺的叫喊,她有恐惧,迷茫,但更多的是无措与害怕,她畏惧着开门会使疯狂的人群将原有的秩序打破。

她所想到的是,不要受到上级的处罚,于是,慌乱下,她选择了蹲下来无助地哭。

规则、制度面前,她失去了最原本的判断。

看过刘瑜写的影评:“一生成了片刻的囚徒。

”她想说明,再后来米夏为汉娜的辩护,对法庭的一句“为什么不从她出发去思考”,还有后来给牢中的汉娜寄去的录音带去的书籍,是一种无法割舍的爱。

可我始终认为,对于米夏,那不算是爱,即使有肌肤之亲,难舍难分,但更多的是对母亲的依恋感,年少的渴望而非炽热的爱。

平庸吗? 恶吗?

平庸吗? 恶吗?

A22娱乐·鉴碟2013年10月23日星期三责编谭焰晴美编吴默责校张树华专门选择夜深人静,太太入眠之际观看《莫比乌斯》,因为知道金基德的电影肯定非常残忍,非常变态,非常重口味。

金大师有句名言:人生就是自虐、施虐和受虐。

他的影片均悲催。

《莫比乌斯》里的一家三口关系扭曲,故事凄惨。

丈夫与杂货店大波妹有染,太太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欲阉割其夫未果,转而拿儿子开刀,并将生殖器吞食。

儿子失去男性尊严,被同学发现而耻笑。

父亲因愧疚告诉儿子自残达到高潮的方式,最终将自己的性器移植给儿子。

儿子重振雄风后竟与母亲乱伦,还与父亲的情人媾和。

父亲嫉妒难耐枪击妻子后自杀。

儿子用父亲的枪射向自己的祸根……一部令观众浑身起鸡皮疙瘩,不寒而栗的虐心电影,情节与影像隐藏着许多符号与暗喻,表达导演对人类失控的欲望的哲学思考。

金导演说:社会由家庭而来,家庭根源于欲望,而欲望的具象化便是生殖器。

影片中的男根被阉割、吞噬、移植、碾压、枪击,最后毁灭。

象征对欲望的控制。

男根是家庭维系的基础,也是家庭不稳定的导火索。

不要随意出轨,克制欲望,果必有因。

管好你的“枪”,收敛无休无止的欲望!片名“莫比乌斯”源于数序名词“莫比乌斯带”,寓意循环往复。

从佛学角度来看即轮回。

全片无一句台词,极端风格化,完全靠演员的肢体语言表现,但看懂不难。

《莫比乌斯》管好你的“枪”讨论汉娜·阿伦特,离不开两件事,一是她与海德格尔不得不说的故事,有人说他们两个间的爱情故事是20世纪最了不起的哲学事件,有人把两人的爱情编成恶俗的有妇之夫出轨与女大学生偷情,不管怎样提到阿伦特,离不开海德格尔。

提到海德格尔和他的《存在与时间》,不能不提,他是在她的爱相伴下写出的。

另一件是汉娜·阿伦特作为政治理论家的贡献,阿伦特是写出《极权主义国家起源》的人,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提出平庸无奇的恶。

其中《极权主义国家起源》在当时便受到知识界的赞扬,而《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在当时则惹了轩然大波,她为此遭受的压力,在今人看来不可想象。

[2018年整理]西方文学名著鉴赏课程论文-朗读者》的“罪与罚”

[2018年整理]西方文学名著鉴赏课程论文-朗读者》的“罪与罚”

序号( 103 )2014—2015学年第1学期《西方文学名著鉴赏》(全校公选)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朗读者》的“罪与罚”专业班级财务1302姓名吴永力学号 **********开课系室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目录一.畸恋下爱的启蒙二.罪与罚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长篇小说《朗读者》初版于1995年,而今享誉全球。

《朗读者》给全世界读者和观众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在鉴赏它时,我们不得不肃穆静思,不得不观照自省。

它并非一部常规视角下的单纯反法西斯或反战争的作品,正如其作者施林克暗示读者也可以这么读《朗读者》:“伟大的、需要最细心呵护的爱情故事。

当然,它也不是一部常态的、单纯的叙写爱情的作品。

因这场爱情所处的特异时代背景———纳粹时期的德国,也因这特立独行、隐匿暧昧的情爱,使作品呈现出多元的主题内涵,使读者为之扼腕动容,使作品具有一种直逼心灵、拷问人性的艺术魅力。

书评人黄集伟说:“卡夫卡曾说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朗读者》就是这把斧子。

”应该明确的是,《朗读者》,无论是作家施林克的书,还是导演斯蒂芬的电影,其审美内涵和主题中心都并不仅仅是二战、屠杀、良知、道义等词汇能概括的。

所以,当个人战争罪责的追究审判只是施林克讲的故事,而真正的悲剧和陷阱便是:当所有人以同一种方式反应时,个人若想冲破习俗将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进一步说,整个社会自发反应的一致性确是有利于文化稳固的最强大的势力,但这种势力同样会毫不留情地扼杀事实真相、恃强凌弱。

正如《朗读者》中代表正义和人类理性的法庭对汉娜的审判,貌似的义正词严背面,是荒诞和非真实。

《朗读者》是一部充满深味与余味的心灵作品。

美国《纽约时报》书评曾说该小说写了“一个深沉的德国人的良知”。

它是在写爱情吗?爱情只是诱惑人读下去的理由吗?一个命运用悲悯注解的国家,是爱的人错了还是社会错了?小说跨越国与国之间的樊篱,而直接同人的心房对话。

一.畸恋下爱的启蒙这部小说首先是一部讲述爱情故事的小说,它讲了少年伯格在他十五岁的那一年,偶遇并结识了三十六岁的妇女汉娜,在3次短暂的接触后,他们发生了关系,成为了情人。

论《朗读者》中的罪与赎

论《朗读者》中的罪与赎

论《朗读者》中的罪与赎作者:王诗琪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7年第6期摘要:《朗读者》是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成名作,它以深刻的主题和庄重的文风而闻名世界。

文章通过把握男女主人公的经历,从基督教的角度透视文中关于罪恶与赎罪的书写。

在指出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学作品的影响及意义的同时,由表及里地展示了创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对我们研究和把握宗教、作品与人物的关系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朗读者》宗教罪救赎《朗读者》是一本由侦探小说家写的爱情小说,它的出版不仅在德国引发了讨论热潮,而且风靡世界,成为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排行榜冠军的德语书。

它的作者本哈德·施林克运用侦探小说家独特的思维和缜密的逻辑为读者展示了一段浪漫又神秘的爱情,随着爱情的逝去,隐藏在其背后的牵动着百万人思绪的历史被揭开了面纱。

作者曾说:“‘朗读者’的主题确实是我一直关注和思考的,它就是我这一代人的主题。

”①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朗读者》虽篇幅精简,但其主题的多义性却使其成为一本读不完、读不透的书。

本文拟通过基督教的视角,考量书中众人的罪恶与救赎,在基督教的观照下更好地剖析文本,以期推动《朗读者》一书的研究走向深入。

一、宗教审判:人性的罪责罪的问题,是基督教的核心问题,基督教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以罪为中心的。

德国地处欧洲,人民长期生活在基督教的宗教环境中,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曹文轩在为《朗读者》写的序中曾提及《朗读者》具有宗教文本中庄重的文风,看似以一个爱情故事来引出历史的遗留和两代人的纠葛,但是深藏在故事背后的罪恶和挣扎却属于宗教的解释范畴,因此探索《朗读者》中的罪与赎的问题,应该充分运用基督教的宗教观来加以分析。

分析女主人公汉娜,就必定要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文盲有没有罪感意识?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汉娜有工作,有人际关系,有社会生活,她并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人,因此她必定会产生罪感意识,文盲这一干扰因素只影响了她罪感意识的深浅。

浅评电影《朗读者》

浅评电影《朗读者》

浅评电影《朗读者》作者:范晶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14期摘要:《朗读者》是一部思想严肃的电影。

如题目所显示的,对于汉娜来说,识字与朗读不仅仅意味着掌握了技能,也意味着生的尊严,更意味着对生命、对时代的反思和责任。

汉娜因反思、悔悟而以死谢罪。

电影也展示了哲学家阿伦特发明的一个新词:平庸的恶。

恶之平庸而非极端,意味着那个时代的人大众判断力的普遍缺失,由此导致犯罪而不自知。

同样的,电影中所展示的道德与法律的冲突,也告诉人们,有一种自然法或道德法,高于所有的成文法。

如果说成文法具有历史性,因国家不同而不同,那么自然法则具有超越性,它规范着人类的行为,是评判人类行为的最高标准。

此外,电影中汉娜,在监狱学会了阅读,学会了爱,也承担了他应该承担的责任,值得人们深思和学习。

关键词:平庸的恶阅读爱中图分类号:I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4-0118-02一部好的电影,总能让观影者深入其中,发生情感上的共鸣,催逼理性的思索,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净化和提升。

不过,在娱乐至死,商业当道的现时代,这样的影片是少见的,更多是迎合和挑拨感官欲望的缺乏深意的商业大片,或者说,金钱而非艺术的深度决定了现时代的电影。

然而,有一部影片与众不同,它就是《朗读者》。

这部电影并没有宏大的场面和绚丽的景色,但它对人性的深度剖析可谓深刻,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部电影的女主角是汉娜,二战前是德国的一个普通的公汽售票员,她对爱情充满憧憬。

不过,她的特别之处在于,她没有受过教育,不认识字,但她对此又非常敏感,以为识字与个人的尊严关联在一起。

后来,汉娜辞掉了售票员的工作,进入集中营做了监狱的看守。

在此期间,她参与了对犹太人的杀害。

德国战败后,汉娜被送上法庭,她亦在法庭上为自己做了辩护。

入狱后,她在男朋友的帮助下,自学识字读书,阅读了大量文献。

在出狱的前一天,汉娜脚踩书本,自尽于狱内。

于笔者而言,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言说与倾听——《朗读者》对人性的多维透视

言说与倾听——《朗读者》对人性的多维透视

言说与倾听——《朗读者》对人性的多维透视论文关键词: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灵与肉罪与罚祈祷与救赎论文摘要:《朗读者》是当下畅销的德国小说之一,其意图传达的已非关涉某一群体的个别现象,而是值得全人类感叹的生存悖论。

小说由三个部分组成,“朗读”作为一种言说方式、叙述手法,是贯穿其间的核心线索。

作家施林克的爱情观、历史意识及对生命的思考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向读者娓娓道来。

《朗读者》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德国境内,15岁的米夏·伯格由于黄疸病发作邂逅了比他年长将近20岁的汉娜·施密茨太太,~段隐秘的恋情在两人中间迅速蔓延。

但某一天,汉娜突然在米夏的视线内消失了,无奈、怨恨、感伤的情绪错综交织,令米夏的灵魂久久不得平息。

两人再度会面时已是在法庭现场,汉娜由于担任纳粹集中营看守一职而受到审判,为了遮掩自己是文盲的事实,她对包括与之无关的一切罪行供认不讳,最终迎来了终生监禁的厄运。

在狱中,汉娜在米夏为其录制的磁带的协助下学会了阅读。

出狱当天,她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正如施林克所言,《朗读者》的题材非常德国化,是对德国历史的一次透视。

他同时指出题材又似乎太过个性化了,因为乱伦之恋备受争议。

然而,瑕不掩瑜,小说对人性发掘的尺度令人叹为观止,深沉厚重的精神扣问震撼人心。

《朗读者》,正如标题所言,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究竟谁是真正的朗读者?为什么要朗读?朗读是为了什么?仅是为了聆听,获得审美腧悦,还是有其他什么意涵?评价历史的标准是什么?绝对客观性是否存在?上述系列疑问是《朗读者》吸引读者的直接缘由,也是其风靡世界的重要原因,更是其内在张力的有效见证。

灵与肉米夏与汉娜的邂逅看似平常,是什么促使两人迅速坠人爰河?又是么维系着那股浓郁的爱情味道?面对妙龄少女,米夏为何特别迷恋成熟女性?汉娜身上的哪些特质令米夏难以忘怀?这些问题令两人本就难以捉摸的恋情蒙上了层层迷雾。

米夏坦言汉娜在厨房与过道中间换衣服的场景扰乱了其心境,对汉娜的爱慕之情就此萌生开来。

《朗读者》高中议论文满分作文

《朗读者》高中议论文满分作文

《朗读者》高中议论文满分作文既然选择了放我飞向天空,就请您不要在乎那些许的风吹雨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朗读者》高中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朗读者》高中议论文1没有蓝天的旷远,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江海的奔腾,可以有溪流的秀美;没有红花的耀眼,可以有绿叶的悠然。

选择壮阔?选择显贵?选择平静?或是选择隐退?不如选择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篷蒿人”的桀骜,是王维既知“都护来燕然”,还有心品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旷达,还是听凭“云卷云舒”的闲适?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诗人一样记录美好的生活,但每个人都有权诗意地生活。

黑暗选择了她,她却选择诗意地生活,她用心体验大自然赋予她的一切,她用情为自己黑暗的世界画上太阳,画上彩虹,更用毅力充实着自己的智慧,完善着自己的人生,她甚至还可以笑着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诗意地生活着,享受着,更收获着,她的名字叫海伦•凯勒。

财富选择了他,他却选择诗意地生活,他总是穿着古补的中山装,提着文具袋徜徉于燕园,他所追求的只是学术,功名利禄与他无关,富贵荣华也不能吸引他,他只爱看看北大的花花草草,爱看看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他是文学界的“常青树”,他的名字叫季羡林。

“丑陋”选择了她,她却选择了诗意地生活,她的脸是一张“奇怪”的脸,眼睛小得只是道缝,鼻子塌得仿佛容不下空气,而且是张“倒瓜子”,她乐观对自己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她乐观地欣赏着自己的独特,用内涵完美自己的人生,活在当下,她的名字叫吕燕。

诗意地生活,让人们体验自由,无拘无束地遨游于纷繁的世界。

诗意地生活,是对自己的肯定,是看遍人生的大起大落,处变不惊的淡定与从容。

诗意地生活,是对自己精神的负责,是在纷繁的物质生活的刺激下,坚持心灵的准则,是“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清醒。

诗意地生活,是对自己的褒奖,是在疲劳的奔波后,选择悠闲的方式体验轻松与自在。

诗意地生活,更是勇敢的体现,不为利禄所羁绊,只为寻得心灵的享受,超然世外。

朗读者影评小论文

朗读者影评小论文

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因素评《朗读者》——二战后一名纳粹的重新社会化摘要:对《朗读者》中Michael与Hana两位主角的故事,结合其背景通过社会化理论进行分析,认为Hana的经历是二战后一名纳粹重新社会化的失败,而Michael则是在社会化过程中自我认同受到了社会认同的强大影响,最终不愿意再获得爱情。

通过分析认为,亲情、友情和爱情是影响个人意识的重要因素,而与时代、社会的沟通联系了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的互动。

关键词:社会化影响因素朗读者二战1电影背景1.1《朗读者》的故事背景通过列举电影《朗读者》中Hana的主要经历,我们可以了解故事发生的主要背景:(1)1944~1945,她在纳粹某集中营担任看守,并选择犯人为她朗读。

与数名女看守一同因不愿打开大门而使300人被烧死。

(2)1950s与当时十五岁的男主角Michael发生了关系,并让少年为她朗读,后两人逐渐相爱,最后不辞而别。

(3)1960s因火灾幸存者的一本书而受到审判,但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曾参与的工作是对他人犯下的罪。

在被其它看守共同诬陷是她写了报告时,因耻于承认自己是文盲而承担了本不该由她完全承担的罪名被判处终身监禁。

(4)1980s,在狱中通过Michael寄来的朗读磁带学会了简单阅读和写字。

在被监狱释放前见了Michael一面,后自杀死亡,并要求把自己的一点遗产交给集中营的幸存者处置。

故事发生在二战后的德国,女主角Hana是纳粹的一员,她与少年Michael相爱了一段时间。

Michael是德国二战后的一代人之一,他在成为律师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可能为Hana 减刑的机会,但是最终他没有这么做。

两人的纠葛影响了对方一生。

1.2二战的相关背景二战毫无疑问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人造灾难。

诸多电影从不同角度描绘了这次灾难,如《美丽人生》用强烈的对比展现了犹太人的遭遇;《拯救大兵瑞恩》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辛德勒名单》塑造了那些在灾难中坚守自己的英雄,但是鲜有电影作品面向一个大家都想问的问题:为什么如此多的人可以被纳粹所蒙蔽,参与了制造这场大灾难?汉娜·阿伦特在报道《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时用了这样一个修辞:“平庸之恶”。

爱与罪恶——《朗读者》读后杂感

爱与罪恶——《朗读者》读后杂感

㈡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二人在小说的第二部分中重逢,只是米夏 是法学院的学生,而汉娜则是纳粹战犯。 而他们身处的地方是审判纳粹的法庭。
米夏再一次看到 他熟识的背影, 那样坚强的脖颈, 那样宽阔的肩 膀……只是,仿 佛命运的捉弄, 偏偏再一次的相 逢是在错误的时 间,错误的地点。
米夏站在着一片熟悉的景象之中,终于悟出了汉娜掩藏的真相——汉娜是个文盲, 而汉娜为了隐藏这个秘密,离开了西门子公司去做了一名集中营的看守;为了这 个秘密拒绝了被培养成为一名电车司机;为了这个秘密承认了报告是她写的,而 拒绝邀请专家来鉴定笔迹,以致被判终身监禁……
电影《The Reader》
由史蒂文·德奥瑞(Stephen Daldry )导演,凯特·温斯莱特(Kate Winslet ) 及拉尔夫·费恩斯(Ralph Fiennes)主演的《朗读者》(<The Reader>)将于 今年12月12日正式上映。
《朗读者》文本赏析
“美加怜悯——这是我们可以得到的最接 近艺术本身的定义。”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讲稿》
这部作品带给我的正是这种美和怜悯的享 受和感动!
一、男女主人公
女主人公汉娜·茨威格夫人: 36岁,在看似平凡的列车 售票员的身份背后掩藏着 一个巨大的秘密——她是 二战时的纳粹份子;
男主人公米夏: 15岁,后 成为法学院学生。也是小 说人故事。
图片中米夏是其长大成人之后的形象
[德国本哈德·施林克著;]钱定平 译 ;译林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 第3版
《朗读者》作者施林克
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1944年~) : 德国法学家,小说作家, 法官 。作为作家,施林克 在推理小说方面颇有成就。 在1989年他的作品《快刀 斩乱麻》获得了德语推理 小说大奖“葛劳斯奖 (Glauser-Preis)”。而小说 《生死朗读》无疑是他最 轰动的作品 。

《朗读者》刘心宁论文

《朗读者》刘心宁论文

目录中文题目、摘要、关键词 (2)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 (3)引言 (4)一、畸恋下爱的启蒙 (4)(一)性的启蒙 (4)(二)性爱下的沟通与回归 (5)二、朗读中的文化启蒙 (7)(一)文盲与扫盲 (8)(二)罪行的发现 (9)(三)个人反思与自我救赎 (10)三、启蒙的再反思 (12)参考文献 (13)后记 (15)论《朗读者》的双重启蒙摘要:本哈德•施林克的长篇小说《朗读者》是20世纪末德语小说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品。

本文深入小说世界,挖掘作品深层内涵,通过解读主人公米夏与汉娜之间的性启蒙和文化启蒙,进而探究在性爱之下亲情的沟通与回归,以及在知识的普及中对历史的深入了解,从而发现个体之罪,达到个人的反思与自我救赎。

关键词:启蒙;爱情;朗读On the double enlightenment in "The Reader"Abstract:Bernhard Schlink's novel "The Reader" is a representative work of the German fiction in the 20th century.Thorough the novel world, this paper discover the hidden connotations in the story. By description to the sexual and cultural initiation between the Micha and Hannah, it discussed the affec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affection’s return under effect of passion, as well as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with the knowledge obtaining. To discover the crime of the individual through the study of knowledge, then achieve personal reflection and self-salvation.Key words:enlightenment,love,reading引言德国小说《朗读者》一经问世就好评如潮,并成为首次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德语书,在德国甚至成为每间中学课堂讨论的话题。

平庸之恶的救赎之路——读生死朗读

平庸之恶的救赎之路——读生死朗读

世界文化 书林无界德国著名推理小说家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 的代表作《生死朗读》,是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排行榜冠军的德语书,并被译为39种文字,在全球广泛流传。

本书于2008年被美国导演斯蒂芬· 戴德利(Stephen Daldry )搬上荧幕,轰动一时,主演凯特·温斯莱特更凭借本片获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生死朗读》大部分篇幅都在讲述一段不伦之恋,尽管这样的故事对于我们这个传统道德日益败坏的时代来说毫无新意可言,然而,如果揭去《生死朗读》不伦之恋的表层面纱,会发现一些更能让人心灵震颤的东西。

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叫做米夏尔·伯格的德国少年,在他十五岁那年巧遇并结识了三十六岁的公共汽车售票员汉娜·施密特。

尽管汉娜足可以做他的母亲,可他们却成了秘密情人。

在一起的时候,汉娜尤其喜欢让米夏尔为其朗读世界名著——《奥德赛》《无用之人》《阴谋与爱情》⋯⋯一本本读过来,汉娜为此深深着迷。

平庸之恶的救赎之路——读 《生死朗读》文 王树振然而有一天,汉娜却突然不辞而别,留下米夏尔黯然神伤。

在随后的日子里,米夏尔虽然逐渐淡忘了汉娜,但是那段关系一直是他最甜蜜的回忆。

八年后,当米夏尔作为法律系大学生参与法庭实习的时候,却突然发现站在审判台的纳粹战犯竟然是汉娜,而米夏尔此时发现自己居然还深爱着她。

在法庭上,面对证据——一份至关重要的报告,法官要求汉娜做笔迹鉴定。

为了不暴露自己是个文盲,她居然承认是自己撰写了那份报告,从而被定罪。

汉娜被判处终身监禁,十八年后被赦免。

十八年中米夏尔经历了种种变迁,仍关注着狱中的汉娜,并给她寄去了一卷又一卷自己朗读的文学名著录音带。

不料,在汉娜出狱的前一天,她却以自缢的方式在黎明时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小说描述的历史背景和“二战”纳粹有关,虽然有无数的作品已经对这一时期有过深刻的描写,但《生死朗读》的立意和角度是独一无二的。

论德国小说《朗读者》的创作手法与反思主题

论德国小说《朗读者》的创作手法与反思主题

的见 面地 点基 本局 限于 汉娜 的厨 房和 卧室 ,汉娜 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社 会 背 景 和 个 人 经历 在 这 一 段 爱情 史 中似 乎 完 全 隐没 。 当米 夏 问到汉 娜 的名 字 时,汉娜 跳 了起 来 , 用 一种 不大 信任 的眼光看 着米 夏 ,反 问道 : “ 你 为 什 么要 晓得 呢 ? ”[ 5 ] 3 0当汉娜 被 问及 过 去 的时候 , 她 “ 像 是从 尘封 多年 的箱 子里翻 拣搜 寻 一般 。… …
灵魂 。

冀 的 ,不 是 自己的著作 迈上 大学 文 学系 的讲堂 ,成
为教授们刻意宣讲的范本 ,而是走近大庭广众 ,为 普通 人 随意地 津津 乐读 。他表 示 : “ 理发 师 、警 察 、 营业 员都 来读 《 朗读者 》就尤 为 令我 高兴 。我一 直 梦 想 我 的书在 火车 站 的书铺 里摆 放着 ,人们 看见 它 们 ,买下 它们 ,然 后在 火 车上 阅读 。”【 斗 J 施林 克 的
好像说的并不是她本人的生活 ,而是在讲一个她既
基金项 目:2 0 1 2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 H( 2 0 1 2 S J B 7 5 0 0 2 0 ) 作者简介 :南楠( 1 9 8 2 - ) ,女 ,陕西西 安人 ,讲师,硕士 。
创 作 思想 决定 了他 的创 作方 法 。小说 《 朗读 者 》避 免 使用 艰 涩难懂 的表 达 方式 ,通 俗 易懂 的 日常语 言 使 小说 更 贴近 大众 。 该 书 出版 后短 短 四年被 译成 2 5 种 语 言 ,至今 已经被 译成 3 9种 文字 ,畅销全 球 。 《 朗读 者 》的成 功得益 于 作者 本哈 德 ・ 施 林克 的广

论德国小说《朗读者》的罪责反思

论德国小说《朗读者》的罪责反思

论德国小说《朗读者》的罪责反思论德国小说《朗读者》的罪责反思摘要:德国小说《朗读者》是德国反思文学的一部力作。

作品涉及亲历第三帝国时期的父辈之罪责“平庸的恶”、后代的罪责以及罪责的延续性。

对于罪责问题的讨论与作者的职业有关。

作为法学工作者,本哈德・施林克对罪责的高度敏感在其作品中得以体现。

关键词:德国小说《朗读者》本哈德・施林克罪责反思德国小说《朗读者》自1995年出版包揽众多文学奖项,受瞩目程度在德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实属罕见。

小说通过一个爱情故事,引发读者对第三帝国历史、人性、代际关系等层面的反思。

而小说中对罪责和法律公正性的探讨是作者关注的焦点。

作者本哈德・施林克在谈及小说《朗读者》时表示:“《朗读者》不是关于纳粹或者屠犹的。

它是一本关于战后一代和战争一代之间关系的书,关于罪责。

”①《朗读者》中关于罪责的反思可分两方面探讨:一方面是以汉娜为代表的父辈的罪责,即“平庸的恶”;另一方面是以米夏为代表的后代的罪责,他们别无选择地成为道德良心的负罪者。

一、父辈之罪责“平庸的恶” 政治理论家阿伦特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平庸的恶”。

艾希曼是二战头号战犯,他曾是第三帝国的犹太人问题专家、大屠杀的前线指挥官,欠下五百万条人命,血债累累,罪大恶极。

然而在对艾希曼审判的过程中,阿伦特惊奇地发现在艾希曼的身上找不到任何邪恶的动机、狂热的信念或是痛恨犹太人的证词。

他为自己作为一个“守法公民”而感到骄傲,他身上似乎没有任何引人注目的特征能把他和他所犯的罪行联系起来。

这种现实促使阿伦特思考人的“穷凶极恶”并不是犯下滔天大罪的必要条件,恶可能采取一种平庸的形式,不仅魔鬼可以毁灭世界,像艾希曼这样平庸的人同样可以毁掉世界。

于是,阿伦特提出了一个在她政治学理论上具有创新意义的概念:“平庸的恶”。

《朗读者》中冷漠麻木的“小人物”身上都承载着这种“平庸的恶”,女主人公汉娜被塑造为“平庸的恶”之代表。

论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的多重主题

论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的多重主题

论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的多重主题
殷倩
【期刊名称】《陕西教育(高教)》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德国法学教授,推理小说家本哈德·施林克在小说<朗读者>中通过给读者展开一段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包括爱情在内的多层次的主题.在令人震撼的爱情故事主线索下,呈现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纳粹统治的德国人对待历史的沉思和反思;探讨了爱情与罪孽,情欲与道德.故事结局以曾经是文盲的女主人公的自尽提出了小说自身也一直在询求答案的另一个主题,那就是:在自尊与生命面前孰轻孰重?
【总页数】2页(P83-84)
【作者】殷倩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
【相关文献】
1.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的"平庸之恶"
2.解析施林克《朗读者》的多重主题
3.施林克小说《朗读者》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4."忘年恋"包裹下的成长寓言——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人物形象分析
5.生,还是死——本哈德·施林克的现代抉择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选《朗读者》的点评文明的反思与救赎

精选《朗读者》的点评文明的反思与救赎

《朗读者》的点评文明的反思与救赎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

既是个人的,亦是整个人类的。

悲剧的源头,是根于思想与行动的双重无能。

电影中的男女主角:汉娜,是思想的残疾者,而米夏,则是行动上的残疾者。

在个人命运和人类历史上,正是思想上的残疾者和行动上的残疾者,共同催生一个又一个的悲剧。

汉娜是一个文盲,追求工作的责任而不是工作的性质。

汉娜的无知,使她在浩劫中充当了“不假思索”的行动者的角色。

在汉娜身上,我们容易想到“耶路撒冷的艾希曼”。

正是因为艾希曼,阿伦特为我们揭示了一种“恐怖的、难以表述的、难以想象的平庸之恶。

(the banality of evil)”,而这种平庸在汉娜身上,就是思想的残疾。

即是在今天,不假思索的残疾仍像幽灵一般在历史上空徘徊,当制度恶行的链条足够长,长到看不到链条全貌时,我们就像二战中的汉娜一样,充当的不过是一个巨大机器上的小螺钉而已。

我们在制度化的角色当中无法认识并思考整体,更不懂得自己的行为扮演着何等意义。

设想一下,假使汉娜能够了解集中营或者纳粹的罪恶,而不是只会听从冷漠的命令,她或许就会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

推理扩延一下,在纳粹尚未形成气候之时,那些思想的巨人能够站出来,能够得到友邦或其他文明的关怀,兴许就不会有纳粹的德国。

所谓纳粹的罪过,是德国人的罪过,我想亦是每个“文明人”的罪过。

在电影中,这种罪过某种程度的投射就是米夏——一个缺乏行动的思考者。

这样一个人物在汉娜悲剧性命运中,扮演了一个漠视的角色,他了解真相,却缺少站出来的勇气。

在法庭上有机会为汉娜佐证澄清之时,他退却了。

在汉娜想给他写信之时,他退却了。

甚至在汉娜出狱后,生活和情感上亟需得到慰藉之时,他还是退却了。

当然,他最后选择通过“朗读”的方式拯救汉娜,也是自我救赎,这又似乎暗示了思想的力量。

米夏喜欢朗读,乐于享受文明的教化,但却少了原始的激情。

在米夏身上,思考,永远多于行动。

汉娜是无知的,但她却喜欢听米夏朗读,并且感动于书中的人物,感动于教堂的唱诗,此时的她,内心充满向上、向善的力量,在朗读这个象征性事件上,我看到了文明发展的原动力,那种文明对愚昧的感召。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的“平庸之恶”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的“平庸之恶”

The "Banality of Evil" in The Reader by Bernhard
Schlink
作者: 张蕴睿
作者机构: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出版物刊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627-630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5期
主题词: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人性;平庸之恶;精神追求
摘要:在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所提出的"平庸之恶"思想框架下解析小说《朗读者》中错综复杂人物的人性,重点分析小说女主人公汉娜作为一名从未接受过人性教育的普通人,在法律和道德面前,其人性是如何被展现和被定义的。

人们总是对于"极端之恶"充满警惕却很少意识到正是那些不易觉察的"平庸之恶"逐渐浸润到社会生活体系的各个角落。

人性教育的落脚点应是良心,要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成智慧,审视自我、理解他人,并善用智慧超越人性弱点。

本研究期望通过反思"平庸之人"的"人性"来唤起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积极参与营建"完整"精神这项富于"意义"的工作。

《朗读者》高中议论文800字5篇最新

《朗读者》高中议论文800字5篇最新

《朗读者》高中议论文800字5篇最新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在这个特殊的的日子里,我来到新华书店,为“朗读者”活动做准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朗读者》高中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朗读者》高中议论文1近期在央视一套每周六热播的《朗读者》,就是董卿第一次担当制片人的那个节目,是一档有书香气质正能量满满的节目。

《朗读者》第一期节邀请了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九十六风高龄的许渊冲先生来到《朗读者》中。

许渊冲先生从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翻译的作品有《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利法夫人》、《追忆似水流年》等中外名著。

2007年的时候,许渊冲老先生得了直肠癌。

那时候医生说,最多只剩下7年的时间了。

然而到了2014年,却在医生说过的生命终点,老先生拿到了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今年96年高龄的许老先生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如果我能活到100岁,我计划把莎士比亚作品翻完,还有30本左右的内容。

”正是因为对翻译的热爱,所以他非常执著。

即便已经96岁的高龄,但许渊冲老先生依然会每天工作到凌晨三四点,连许多年轻人都做不到,老先生却说“我每天从夜晚偷几点名钟来弥补白天的损失。

现在还是每天翻译,不干我就难受。

”当谈时翻译时,眉飞色舞,依然会像年轻人一样激动地热泪盈眶。

看到节目中老先生的年轻心态,我们是不是该开始审视自己,对待自己的工作,我们是不是特别执著热爱呢?有的人,把工作当成家业去做,一心为己,以公谋私,有朝一日,欲望越来越大,最终身陷囹圄。

有的人,把工作当成布置的作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占着位置,守着摊子,安于现状,不求进取,最终碌碌无为。

有的人,把工作当成事业去做,去追求,履职尽责,敬业爱岗,乐于奉献,敢于担当,把工作当成对单位、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和价值,最终走向成功,获得掌声。

《朗读者》高中议论文2余尝闻英雄无数,多为沙场战士,民间壮士。

罪责的反思和个体的救赎——论《朗读者》中'平庸的恶'

罪责的反思和个体的救赎——论《朗读者》中'平庸的恶'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罪责的反思和个体的救赎——论《朗读者》中“平庸的恶”朱茜 菏泽学院摘 要:《朗读者》通过讲述前纳粹集中营看守汉娜与少年米夏的不伦之恋以及对汉娜的审判的故事,展现了两代人对战争罪责的反思,揭示了大屠杀与汉娜等普通人身上“平庸的恶”的联系。

本文认为,之所以犯下大屠杀这样的滔天大罪,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于普通人的不思想、不判断、盲目服从——即本文将要重点探讨的“平庸的恶”。

而要战胜这种“平庸的恶”,需要诉诸思考。

关键词:反思;历史;个体;平庸的恶作者简介:朱茜(1986.4-),女,汉,浙江台州人,硕士,菏泽学院文学与传播系助教,研究方向:西方宗教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115-01一、战后反思《朗读者》讲述了二战结束后不久一个德国少年米夏与一个曾经的纳粹集中营看守汉娜的不伦之恋的故事。

在这场不伦之恋的外衣下面展示的是战后两代人对历史的反思。

在小说法庭审理部分,通过审判者法官、律师等法律工作人员和施害者汉娜及她的同事等被告的言行举止,表现了这些战争一代对历史的反思。

对汉娜等纳粹战犯的法庭审理中,可以看出,这场审判毫无公正可言。

法官和律师等人所代表的本该是公平正义,然而他们的所作所为似乎只是想通过合法的途径将被告送进监狱,给这场集体犯下的罪行找几个替罪羊,只是为了给受害者一个交代。

对于历史,对于犯下的罪行,汉娜的同事们一点反思之意也没有。

即便是汉娜,虽然她承认了对她的指控,但是汉娜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罪责,没有反思过历史。

文本中战后一代对历史的反思主要体现在米夏及其同学身上。

以米夏和其同学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在负罪与羞耻中成长起来,因为父辈们在战争中的所作所为,两代人之间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年轻一代仅仅关注历史中那些确凿无疑的犯罪事实,对于年轻一代而言反思的目的只是要给父辈们定罪,把他们暴露在羞耻之下,为战争的罪责找出承担者。

一言难尽的罪——以《朗读者》米夏为例

一言难尽的罪——以《朗读者》米夏为例

2018年第期(总第784期)大教f!1难尽的罪----以《朗读者》米夏为例童煜昕(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摘要:《朗读者》是本哈德.施林克以一个反思德国人对罪责和罪行看法的作品。

除了米夏自身的罪、身上赋予了历史 遗留的罪责外,更有以米夏这一代人为代表的德国人在对历史的反思中犯下了麻木不仁的罪。

作者就米夏的行为、思想分析 其身上的罪责。

关键词:《朗读者》米夏罪反思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反映的是德 国战后一代对战争及罪责的思考,作者借爱情的名义反思 德国人在战争中犯下的罪恶。

众家对于该小说的分析,多选 择从女主人公汉娜的角度思考人的罪恶,却少有分析男主 人公米夏身上的罪。

作者在早年间接受的专访《人不因为曾 做罪恶的事而完全是魔鬼》中表示:“是爱将米夏卷人了汉 娜的罪责之中;是爱,孩子对他的、人、的爱,将战后一代卷人了他上代人的罪责之中。

”[1]1的,对米夏的罪作多次分析。

!、自身的罪关于“罪”,首先 要明白定义。

从本义上 ,“罪”是作恶犯的为。

义上的罪,是指一反德的为,是施了为的 ,为 的定者是。

在 义上的罪,是做:法的、受 的为,不完全相同于德、、的罪恶。

我们从德的罪责一“DieSchuld”,是有义的:一是对恶的、不道德的 之事有责任;是指有 、负罪之意,对 恶的、不德的之事有责的的[2]。

首要思考的是米夏身的罪,不是说他有反 的为,而是从德、于 受的角度说,他是有 的,有 犯的。

主要在米夏对汉娜的情上。

米夏在 了汉娜,于 有及在众人的关 ,米夏犯了一次错。

次的 ,米夏的罪恶 —“日子一 ,”*“的身汉娜,不过,比身的的是,我有一 罪”*“是 是 拒绝 她,以致叛了她”;“不告而别是她对的惩啊”[1]86。

是米夏罪责端倪的 。

后汉娜被捕,米夏更不愿袒露人的关。

虽说不愿 事上已有的关不是什么大问题,一事影响上、道德上衍生的问题,是更严重的 。

次是在汉娜捕,在庭上隐瞒是文盲的事实。

说不尽的《朗读者》

说不尽的《朗读者》

说不尽的《朗读者》《朗读者》是这样一部小说:它既简单,又复杂;既单纯,又丰富。

它使你陷入不断的追问中,而不可自拔。

诚如曹文轩序中所言:思考愈深,我们对世界的复杂性及理解愈深,我们的认识也就愈深刻。

……我们在解答这一个个问题时,都可以获得精神与智力的提升。

这就是这部小说的魅力,虽然它还不到十万字的篇幅,但它所具备的形象的力量与审美的丰富性,却难以言尽。

一部好小说,首先要可读,其次可想,最后是想不清楚。

《朗读者》就是这样一部令人想不清楚的小说。

那些不能朗读的秘密《朗读者》是个出人意料的故事,不仅在于它有关一场年龄悬殊的不伦之恋,更在于这场不伦之恋自始至终贯穿着“朗读”这一行为。

在老公寓正午的静谧中,少年米夏翻开《奥德赛》或《阴谋与爱情》,开始朗读,汉娜在一旁专注倾听,时而击节叹赏,时而嗤之以鼻。

“朗读”朗读,成了他们幽会的例行节目,多年之后又是中年米夏与狱中汉娜唯一的交流方式。

这种行为消解了这场不伦之恋的情欲气息,而赋之于一层精神面纱,也使读者沉浸在朗读所带来的一种高尚意境之中,并为之而感动。

但这种“朗读”,却与男女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形成了很有意味的悖反。

一般而言,朗读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它首先预设了听众,也在听众那里预支了期待。

朗读是一种“大声说出”的行为,是一种较为公开的态度。

当然不排除一个人独自朗读,在浩瀚的星空下,在旷野疾风吹拂中,或在一间自己的房子,胸中肿胀,脱口而出,大声诵读。

这也是一种交流,与沉默的天地万物、与喧嚣的自我,这是人生最孤独也最本质的一种对话,比如屈原的《天问》。

但,《朗读者》里,男女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恰恰是不能“朗读”的。

汉娜不识字的秘密是不能“朗读”的;她充当纳粹集中营看守的经历也是不能“朗读”的;她与小自己二十一岁的十五岁少年之间的不伦之恋更是不能“朗读”的……她人生中遍布的晦暗不明的区域太多,都是不能公开的大声说出的秘密,只适合夜半无人私语时,在眼前一一闪过,在心里独自反刍,没有人能理解她,即使她一生最爱的米夏,也不能!多么彻骨的孤独!而她,偏偏那么热爱“朗读”,倾听与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朗读者》的“恶之平庸”事关二战与纳粹的作品多如牛毛,而《生死朗读》对那段惨绝人寰往事的观点非常独特:它不再关注那些惨无人道的罪行,也没有惨烈的画面作为刺激,而是全心全意把焦点放到了普通人身上,通过他们的转变来折射出那段罪恶的往事。

“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是刽子手,更多的人都是不知不觉就参与到了罪恶之中,像汉娜一样,”斯蒂芬·戴德利说,“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只是没人关注过他们而已。

而实际上他们往往付出了更为惨痛的代价。

小说讲述的是二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处在盟军和苏军的管制中,万事萧条,百废待兴。

生活在柏林的15岁少年米夏·伯格患上了猩红热,但他仍然时不时的坐车到很远的图书馆中找寻自己爱看的书籍。

对于这位身处战后管制区的少年而言,这是他仅有的娱乐。

米夏有一次在路上猩红热病发,汉娜将他送回家,两人开始渐渐交谈起来。

病好的米夏前往汉娜住的地方感谢她的救命之恩,在汉娜的屋内,米夏第一次感受到了非比寻常的快乐。

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情欲变成了爱情,他和汉娜私下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多,两人在汉娜的公寓中度着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

汉娜常常叫米夏带来不同的书籍,然后慢慢地读给她听。

相处中米夏和汉娜的矛盾渐渐爆发,米夏试图对抗年龄的悬殊带来的服从感,并想摆脱自身的稚气和懦弱。

终于有一天,当米夏前往汉娜的公寓,发现已经人去楼空,这段无果之恋也走到了尽头。

毕业之前,米夏作为实习生前往旁听一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在审判席上,米夏做梦也没有想到,坐在战犯座位上的,竟然是汉娜!审判开始了,原来汉娜曾经做过纳粹集中营的看守。

或许是出于自责、或是对法律的无知、汉娜对指控供认不讳,并因为不愿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不认字的事实,认下本不属于自己的重责。

米夏此时有能力帮助汉娜澄清事实,出于对汉娜罪行的谴责以及不愿暴露自己与汉娜的关系,他选择了沉默,就连给汉娜鼓励的勇气也没有。

最终汉娜被判终身监禁。

米夏在很多年后开始给狱中的汉娜寄自己朗读的磁带,这让汉娜重新找到了活着的意义和勇气,并且汉娜通过磁带和书的逐字对比学会了阅读和书写!并且开始给米夏写信。

米夏从来没有回过。

也许他想逃避那份自责的心情;也许他没有勇气面对汉娜。

这让汉娜感到无比的孤单。

汉娜出狱的时间到了,米夏来到狱中看见已经白发苍苍的汉娜,虽然承诺给汉娜提供出狱后物质上的援助,却拒绝了心灵沟通。

汉娜绝望自杀。

帮助汉娜处理遗愿并不能使米夏逃出自责,他最后选择倾诉来宣泄内心的痛楚。

汉娜·施密芝在获得自由的前一天在监狱里自杀了。

麦克·伯格忍着巨大的悲痛和内疚走进了她的狱室,书架上整齐地放着他寄给她的录音磁带,还有一些她学会读写后借来阅读的书籍。

在这些施密芝阅读过的书籍中,有一本就是著名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

艾希曼是第三帝国保安总部第四局B-4课的课长,曾通过自己在铁路运输方面的专长把百万犹太人送进了集中营。

战争快结束时,艾希曼被捕。

阿伦特(犹太人)作为《纽约客》的特约记者在耶路撒冷旁听了对艾希曼的审判。

让阿伦特震惊的是,这个“杀人魔王”看上去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表现得毕恭毕敬,甚至像一位绅士。

在艾希曼身上,阿伦特看到了:“恐怖的、难以表述的、难以想象的恶之平庸(the banality of evil)。

” 艾希曼确实是一个尽忠职守、严谨勤奋的官员,每天埋头于时刻表、报表、车皮和人头的统计数字,极具工作效率。

第三帝国的“国家理性”完全支配了、也合法化了艾希曼这样的“平庸”官僚的行为。

他反复强调,自己只是庞大系统中的一个小齿轮。

阿伦特认为,使得纳粹的罪行得以实现的绝大部分人都具有这种“平庸”特征,他们轻易地放弃了个人判断的权利。

在罪恶的极权统治下,人的不思想所造成的灾难可以远胜于人作恶本能的危害的总和。

这就是应当从耶路撒冷得到的教训。

《朗读者》的作者、柏林洪堡大学法学教授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无疑受到了阿伦特的影响,他对纳粹罪行及其影响的思考始终在“平庸”的普通人的生活层面展开。

汉娜确实是“平庸”的,因为她是一个文盲,还用谎言极力掩饰这一点。

换句话说,汉娜由于无法读写(文盲)因而不能从文化及其社会秩序中获得正常尊严,进而把掩盖这种失败作为其一生拼死维护的尊严本身。

汉娜热衷于倾听朗读,她对文化世界中的美好事物的向往越强烈,她对自己文盲身份的厌恶和恐惧也就越强烈,这是同一种感情的两面。

这让她近乎疯狂地走上了一条维护、追求尊严的道路,为此不惜撒谎,抛弃工作和爱她的人。

这种创伤性的尊严贯穿了汉娜的一生,构成了使她是她的精神核心。

这种基本特征已经从根本上决定了她首先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形象。

和艾希曼作为有文化的“专家”却放弃个人思考判断和尊严相比,汉娜所追求的正好是艾希曼轻易放弃的这一切,虽然这种追求的起点很低而且困难重重。

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那个时代在德国普遍弥漫的那种麻木,汉娜显然无法超越这一点。

这种麻木既弥漫在集中营的施害者身上,也弥漫在受害者身上;弥漫在法庭上的审判者身上,也弥漫在被告身上;弥漫在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

在集中营里,无论囚犯还是看守,他们要继续自己的生活,一天一天地活下去,就不得不把毒气室和焚尸炉——杀戮和死亡看做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得不把他们自己的作用看得很轻,不得不像被注射了麻醉药或喝醉了酒一样让麻木状态占据自己。

在这种共享的麻木之上,他们形成了一种使恶得以日常化的合作关系。

在这种环境中,是非、善恶、生死等基本伦理问题都消失了,只剩下各种本职工作的日常计较。

汉娜的不幸之处在于,在她那条偏执然而值得尊重的道路上,在她成为有文化和尊严的人之前,在她能思考人类的尊严之前,她已经不得不面对了关于人类尊严的大是大非的残酷考验——她没有能解救教堂里的那些犹太人,这是残酷的、有罪的,但这符合她当时的思考和行动能力,符合那个环境轻易强加给一个文盲的一切。

审判对汉娜是足够正义的吗?“纳粹”“凶手”“集中营的女看守”的这样标签对汉娜这样一个卑微的文盲来说是实在是太大、太沉重了,汉娜或许从未能准确地理解这些字眼的含义。

然而,这些标签已经足以让多数人在理解她之前已经对她下了判决。

在法庭上,汉娜实话实说,她显然对游戏规则毫无概念,对自己的和别人的表达方式也没有概念,更不会知道有罪或无罪、判刑或释放在一个平庸的法庭上往往取决于这些表面的东西。

在整个审判过程中,各种身份的人之间充满推托、谎言、策略、计算,唯独缺乏对人性的深思、对正义的虔诚。

汉娜最终因为要坚持隐瞒文盲的身份而被定为罪首,处以重判。

一个偶然的因素就皆大欢喜地了结了这场审判。

审判始终没有触及汉娜身上真正重要的内容(汉娜的拒绝只是一方面的原因)。

麦克在研讨课上说出的“理解”这个词是微弱的。

很多人都会义正词严地反问,我们真的需要理解一个“纳粹集中营的冷酷女看守”吗?汉娜的确有罪,但这并不意味着审判者就可以简单地根据抽象的罪名、简单地运用法律惩罚她。

如果审判不是基于对“这一个”被告的全部特殊性的真实理解,而是基于博弈(各种计算之间的平衡),这种审判不可能是正义的。

法国哲学家、犹太人德里达(Derrida)在思考法(Law)和正义(Justice)时指出:“若一位法官想作出正义的判决,他(或她)便不能自满于只是引用法律。

他(或她)每次都必须重新发明法律。

”也就是说,“在一独特的情况中重新发明一种正义的关系,这意味着正义不能被降格为约束、处罚或奖赏的计算。

正确的或合法的事,很可能是不正义的。

”对汉娜的判决是“正确的或合法的”同时也是“不正义的”。

理解汉娜不是为了免除她的罪和罚,而是使法真正和她的特殊性发生切身的、正义的关系,否则审判就会沦为暴力,甚至只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暴力。

阿伦特就认为,为了能正义地审判纳粹的罪行,一般的国内法是无效的,我们必须创造出基于对人类尊严深思的新的法律。

汉娜这个形象从根本上召唤着正义,而不只是同情。

那么,麦克对汉娜是足够正义的吗?麦克和汉娜的关系准确地表现了:经历了二战、在纳粹的罪行面前或合作或沉默或麻木的老一代德国人和年轻一代之间的爱恨交织的复杂关系。

“当我努力去理解时,我就会有一种感觉,即我觉得本来属于该谴责的罪行变得不再那么该谴责了。

当我像该谴责的那样去谴责时,就没有理解的余地了。

两者我都想要:理解和谴责。

但是,两者都行不通。

”小说这样表达这种复杂的感情。

其中最关键的是麦克的两次沉默:第一次,麦克知道了汉娜是文盲,却没有告知法庭这一事实,而选择了沉默;第二次,汉娜在监狱里学会了读写,并给麦克写来了字体蹩脚但饱含希望的书信,但麦克却选择了沉默,没有给出汉娜最需要的回应。

在第一次沉默中,最坏的可能原因是,麦克内心不希望汉娜因为自己的介入而得以减罪,并回到他的日常生活中;最好的可能是,麦克觉得揭穿她的文盲身份等于毁了她,沉默是尊重她的决定;或两者兼有或更复杂。

而在第二次沉默中,麦克需要计较的现实因素就更多了。

在麦克的沉默中,我们甚至能看到前面描述的那种麻木。

这种麻木是让日常生活继续下去所要付出的代价。

“这样才有可能让我重新回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去,并在这种生活中继续生活下去。

”麦克唯一做的是,给汉娜不断地寄自己的朗读录音。

这是麦克在重重矛盾中所能找到的唯一合适的接触汉娜的位置。

此时,朗读从原来的肉体之间的、面对面的,变成了抽象的语音。

朗读延续了,但爱已经消失。

汉娜终于通过磁带学会了读写,但最终没有获得真正的理解(正义)和宽恕。

汉娜没有拯救犹太人,麦克也没有拯救汉娜。

在罪面前,在生活的各种牵绊中,麦克没有勇气再去面对自己曾经的爱,更没有勇气把他的爱变成真正的宽恕。

德里达说,宽恕“不可能宽恕的”才是宽恕。

他的意思是,真正的宽恕,它的每一次具体实践(实现)都会打破原来关于什么是能宽恕什么是不能宽恕的经验和界限(解构宽恕原来的可能性),就像正义的每一次具体实现都会要求法的重新运用甚至发明(解构法之运用的原本可能性),就像真正的爱是爱那些超越你并更新你的事物(解构自我的同一性),否则就只是变相的爱自己(自恋)而已。

无论是宽恕,还是爱与正义,都需要一个超越性的维度,否则就会被日常生活的平庸所吞没,或者被罪所压垮,或者被计算所腐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