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2011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重点知识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1. 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考古学法- 田野调查法2. 古代朝代和历史事件-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时期- 秦朝- 汉朝- 三国时期-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3. 中国的地理特点和华夏民族的形成- 中国地理的主要特点- 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 中原文化的发展4. 考古学在古代历史研究中的意义- 考古学的基本内容- 考古学在古代历史研究中的意义5. 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 封建制度和奴隶制度-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法家思想6. 中国古代秦汉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 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的法家思想- 汉朝的儒家思想- 经济和文化的发展7. 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 隋朝的政治制度- 唐朝的政治制度- 的传入和发展8. 中国古代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特点和文化成就- 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 元朝的统治机构和对外征服- 明朝的中央集权和文化成就- 清朝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统治9.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古代历史上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 秦始皇、汉武帝、孔子、孙中山等著名人物10.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影响- 秦始皇统一六国- 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 宋朝的科技进步-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以上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包括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方法、各个朝代和历史事件、地理特点和民族形成、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注意:以上内容总结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教材和老师的要求进行调整。
*。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历史是我们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者,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故事,领悟人类的智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
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背诵必备的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一些高三历史复习必背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经历了从部落联盟到封建制度的演变过程。
熟悉以下几个时期的国家制度架构是复习的重点:1.封建制度:战国时期成为各诸侯国特有的政治制度,采用了封建等级制度来确立皇权。
诸侯国的君主以封地为基础,依附于中央君主。
这一制度也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秦汉制度:秦代实行郡县制,由秦始皇设立三十六个郡,统一全国。
汉代沿袭了郡县制,但加强了中央集权。
3.唐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分设左街右街,省、军、州、县四级行政单位。
地方官员选拔上,采取乡试、府试、殿试的制度。
二、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主要有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
1.农业经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农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手工业经济: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发展比较早,制陶、铸造、纺织等手工业都有相当高的水平。
尤其是宋代的手工业经济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成为世界上工艺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3.商业经济:商业经济的发展使商品得以流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商业经济的兴起也对整个社会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自强运动的一部分,兴办新式工业、新式军队和维新思想的兴起都是洋务运动的表现。
这一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2.戊戌维新:戊戌维新是中国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一次资产阶级变革运动。
维新思想的兴起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3.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伟大意义的社会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笔记、提纲专题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考纲要求】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
◇【课程标准】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事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了解明内阁、清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070 -1600 -1046 -771 -475 -221 -206-202 8 25【知识网络】☆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整合】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⑴、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⑵、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⑶、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⑷、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后被郡县制所取代。
(春秋战国时期)2、宗法制:⑴、宗法制的基本内容:①、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③、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森严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
⑵、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⑷、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⑸、影响:稳固秩序,防止争夺;巩固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
【拓展: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宗族网,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历史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讲、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阶段特征:11.政治上: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对近现代西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3.思想上: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三、考点:(一)、考点一:夏商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知识要点一:夏商政治特点:夏:从禅让制到家天下;商: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族色彩(按血缘关系分配权力)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贵族政治): “家国一体”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中央权力的集中(地方权力较大)等级森严: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3、横向联系:经济:商周:刀耕火种;井田制 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封建土地私有制文化:私学兴起,百家争鸣(二)考点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23、横向联系: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经济:小农经济,封建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思想:焚书坑儒改革:商鞅变法第二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一、考点:(一)、考点一:汉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1、时代特征:(见上一页秦汉时期)23经济:汉武帝煮盐冶铁收归官办,工官制度;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二)考点二、中华文明的鼎盛——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21、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都体现了权力的相互制约,但两者本质不同,三省六部制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而三权分立则是民主政治的产物。
2、也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有限制君权的一面1、含义:指魏晋南北朝以来,儒教、道教、佛教三家思想相互影响,融会贯通的思想文化现象。
(三)考点三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时期3、横向练习:经济:宋朝交子出现,“市”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思想:理学的发展考点四: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明:1368~1644年;清前期1644~1840年)一.阶段特征: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整体水平居世界前列;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中国农耕文1、政治: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美法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高三必修一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三必修一历史必背知识点历史是了解过去、认识当下并指引未来的重要学科之一。
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熟练掌握必修一历史的知识点,不仅是备战高考必备的基础,也是扩展视野、培养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高三必修一历史的必背知识点,帮助大家系统地、全面地复习准备。
1. 秦朝的统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统一国家。
秦王朝的统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是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通过推行郡县制度和设立郡县官吏,使得中央政权能够有效控制地方,实施统一管理。
其次是推行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
秦始皇废除了诸侯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
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并修筑了连接北方和南方的长城,加强国家的安全防御。
同时,实行了均田制和法家经济政策,增加了国家的财富。
最后是推行统一文字、度量衡,统一法律制度。
秦始皇采用小篆作为统一的文字,并制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和法律制度,加强国家的统一管理。
2. 汉朝的兴盛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鼻祖。
汉朝的兴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实行恢复诸侯分封制度。
汉高祖刘邦以分封诸侯的方式来巩固政权,并赋予他们一定的地方自治权。
其次是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的权力,确保国家的统一管理。
然后是推行科举制度。
汉武帝为了选拔政治人才,创立了科举制度,从而使社会的选拔机制更加公平公正。
最后是发展经济和文化。
在汉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和海外贸易也逐渐兴盛起来。
此外,汉朝还发展了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学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罗马帝国的兴衰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最重要的一个帝国,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
罗马帝国的兴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军事的扩张和帝国的疆域扩展。
罗马帝国通过一系列的征战和战争,逐渐征服了整个地中海地区,并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
其次是政治的分裂和帝国的衰落。
罗马帝国在后期出现了政治分裂、帝国削弱的问题。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古代历史- 三皇五帝与夏商周:了解三皇五帝的传说,掌握夏商周的建立和演变过程。
- 春秋战国时期:熟悉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兴衰,以及列国纷争、相互侵略的历史事件。
- 秦汉时代:了解秦朝的统一中国、兵马俑等事迹,以及西汉和东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 魏晋南北朝时期:认识三国鼎立、五胡乱华的历史背景和变迁。
- 唐宋时期:熟悉唐朝统一和盛世、宋朝政治和文化的特点。
2. 世界古代历史- 古埃及文明:掌握古埃及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和社会状况,了解它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 古希腊文明:了解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哲学、艺术和体育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它对罗马文明的影响。
- 古罗马文明:熟悉罗马帝国的统一和分裂、君主制的发展、法律制度和文化状况。
- 古印度文明:了解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摩揭陀王朝等重要内容。
- 古美洲文明:掌握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3. 现代历史- 近代中国历史:熟悉近代中国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重大事件,了解晚清政治和民族工商业的兴起。
- 近代世界历史:了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工业革命、殖民地扩张和世界两次大战等重要事件,掌握各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
- 中国现代史:认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了解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在复习这些知识点时,可以结合历史教材、历史辅导书籍和历史题库进行系统学习和练习。
要注重思维的训练,通过解答历史问题、分析历史事件和找出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等方式,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此外,还要关注历史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的联系,形成全面的历史观。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专题整合1
专 题 整 合对应学生用书P11专题知识网络历史纵横明清时期中国和欧美历史的不同走向中 国西 方经济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开展工业革命,向工业国家转变政治 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 外交 闭关锁国殖民扩张思想理学占主导;八股取士、文字狱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科技 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近代科学产生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功臣和先代贵族。
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
分封制主要在西周时期推行,但在西汉初年,明朝初年也推行过。
2.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如诸侯对于周天子而言是小宗,而对于封国内的卿大夫而言是大宗。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也是维护分封等级的工具。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紧密结合。
4.郡和县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出现,秦朝统一后只是全面推行。
5.秦朝的政治制度与先秦时期相比,实质上的不同是以封建专制集权的官僚制度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但皇帝仍是世袭的。
6.中国古代的宰相制与内阁制制度宰相制内阁制相同(相似)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不同地位百官之首仅备顾问职权参与决策无决策权影响制约皇权无制约力7.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共同之处: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8.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9.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集权趋势,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古希腊、罗马)具有强烈的民主色彩,但不能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落后于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解答排序题的一般方法——“将事件归到一定历史阶段中再排序”及案例(2009·安徽文综,12)下列四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89()。
A.③④②①B.②④③①C.④③①②D.①③②④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地方的行政区划,即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复习资料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复资料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也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起源。
___袭制的确立,标志着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变。
分封制的特点是___是诸侯的共同主人,而诸侯则是___的臣属。
这一制度的意义在于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西周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是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王位制、宗法制和分封制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皇度、___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皇度的核心内容是皇权至上和皇帝。
___的特点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充分体现了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巩固统一的措施包括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在于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然而,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对后世的影响在于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汉承秦制的“中朝”和“外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是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在于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宋朝的“二府”包括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和___作为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作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负责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高三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三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高三历史必修一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该课程着重介绍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起源、演变和发展。
了解并掌握该学科的必备知识点,将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历史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下面将通过介绍三个重要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提升对高三历史必修一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一、夏商周三代的兴衰更替夏商周是中国古代历史演变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黄金时期。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夏桀的暴虐导致了夏朝的覆灭,商朝由此兴起。
商朝的繁荣和王朝的统一让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然而,商朝晚期发生了四位商王的罪行,并引发了腐败和衰败的局面。
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朝,建立了周朝。
周朝的分封制度,使得国家政权高度分散、据点众多。
周朝经历了西周晚期的分封制度瓦解和东周春秋时期的战国混乱,最终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到来。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思想蓬勃发展的时期,也是各个学派兴起的时期。
儒家主张仁爱和和谐,提倡以道德道德感召人民,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道家主张超越,重视个体修炼和自然境界,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墨家主张兼爱和庸而知通,反对不公正的社会制度。
墨子是墨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通过立法、刑罚等强力手段维持社会秩序,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这些学派思想的角逐和辩论,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三、秦朝的崛起和统一中国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统一了分裂的六国,开创了中国封建封建制度的新格局。
秦始皇采用了封建制度,采用了中央集权,建造了兵马俑,开通了万里长城。
然而,秦朝统治的高压政策和强制推行的经济政策引发了民众的不满,人民起义的浪潮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尽管秦朝的统一中国统治时间很短,但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深远,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和秩序。
通过对这三个重要的知识点的了解,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古代历史的起伏和演变。
高三历史一轮知识点
高三历史一轮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文科学科,旨在通过对过去事件、人物和社会发展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下的社会现象。
作为高中生,我们需要掌握高三历史课程的一轮知识点,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本文将整理和总结高三历史一轮知识点,以供参考。
一、秦朝统一中国和秦始皇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统一了六国。
秦始皇作为秦朝的第一个皇帝,在统一中国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如推行郡县制、修筑连接城墙、标准化货币和文字等,使得中国统一和国家治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二、汉朝的建立和文化繁荣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的王朝之一。
汉朝建立后,疆域不断扩大,国力逐渐增强。
同时,汉朝还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如开放科举制度、实行均田制、倡导儒家思想等。
这些改革和政策的实施,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唐朝的开放和繁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而辉煌的时期之一。
唐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唐太宗时期,开放了丝绸之路,与东欧和西亚建立了贸易联系,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此外,唐朝还取得了较大的领土收入,国力进一步增强。
在文化方面,唐朝出现了很多杰出的文人墨客和文化繁荣,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四、明朝的兴盛和衰败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明朝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和政策,如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吏治制度、土地改革和科举制度等,有效地巩固了明朝的统治地位。
明成祖时期,中国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
明代还出现了很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和文化繁荣,如文学家杨慎、李时中等。
然而,明朝在晚期由于内忧外患,政治腐败和经济衰退,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五、清朝的建立和历史地位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和满族政权。
它由满族人建立,并统治了中国近300多年。
清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
高考历史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高考历史必修一复习知识点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
同时,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历史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历史必修一复习知识1第一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1、公元前2070年建立2、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3、政治制度的特点: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公共权力——国家机器,一般指历法、行政、司法等国家和社会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二、商代1、公元前16--年建立2、主要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3、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政权特点):①以商部族为中心的内外服联盟②弥漫着神权色彩(与文化上甲骨文相联系)③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具体内容:要求了解)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三、西周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政治)、宗法制(家族血缘)、礼乐制度(维护分封、宗法制度的工具)(1)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内容:①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周王室②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③层层分封作用:①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2)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被称为大宗;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或者是庶母兄弟是小宗。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②双重关系(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实质: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作用:①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 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为了帮助高三历史学生系统地梳理必修一的知识点,本文将按照教科书的章节顺序,对每个知识点进行简要概括和归纳。
以下是高三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梳理:第一章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本章主要介绍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主要内容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以及印度、美洲和其他地区的早期文明等方面。
第二章古代东方文明本章主要介绍了古代东方文明,包括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华夏文明等地的历史和文化。
第三章希腊罗马文明本章主要介绍了希腊罗马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强调了它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深远影响。
第四章中世纪欧洲的变革本章主要介绍了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变革,包括封建制度、宗教改革、十字军东征等内容。
第五章近代世界的开端本章主要介绍了近代世界的开端,包括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第六章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本章主要介绍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包括中国封建社会的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第七章旧中国的纷争与现代化建设(1840-1949年)本章主要介绍了1840年到1949年的旧中国的纷争与现代化建设,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戴笠的东北军、五四运动等。
第八章二战时期(1939-1945年)本章主要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影响,包括纳粹德国的侵略战争、太平洋战争、联合国的成立等。
第九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的历程,包括中国革命的兴起、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等。
第十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1949-1976年)本章主要介绍了1949年到1976年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包括土地改革、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
第十一章冷战与世界的多极化(1949-1991年)本章主要介绍了1949年到1991年的冷战时期以及世界的多极化,包括苏联与美国的对立、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以上是高三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梳理,通过对每个章节和主题的概括,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为备战历史考试提供参考和复习依据。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抗日战争(人教版必修1)
第16课抗日战争一、全民族的抗战1、背景①1931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②1932年,1932年1月,袭击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③1932年, 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④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侵华过程①1937年7月7日,发动卢沟桥事(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②占领北平、天津;占领华北、华中、华南3、中国的全民族抗战(1)方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国民政府正面战场:①四次会战:淞沪会战(谢晋元)、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②意义:国民党前期是防御阶段的主战场,其军队是抗日的主力。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牵制了日军的主力,(3)中共敌后战场: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人民战争路线)①抗战初期,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②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4)国外战场:1942年,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作战,击败侵缅日军.二、日军的滔天罪行(1)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2)1941年初,日军对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村民进行残酷屠杀.(3)残暴的日本侵略者还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用中国活人作试验,称为“七三一部队”。
三、抗战的胜利(1)结果:1945。
8。
15日本无条件投降(2)胜利原因: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各国人民的支援③日本是非正义的法西斯侵略战争(3)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①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③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④抗战胜利后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收回了宝岛台湾。
)。
201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要点总结
201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要点总结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一讲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一单元课标要求(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商周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①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②神权色彩。
3、西周:①分封制1、目的:巩固西周统治2、范围:王族、功臣、先代贵族3、内容:周王封土地和人民;诸侯尽义务;诸侯继续分封4、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②宗法制1、定义:是与分封制紧紧结合在一起,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小宗体系)3、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4、维护的工具:礼乐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西周的政治主体。
三代特点:三代的政治制度是由松散的内外服联盟制,逐渐向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邦建国、天下共主制发展的。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含义: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具体说就是皇权至高无上;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基本内容:A皇帝制;B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刺史制度、三省六部制;C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封国制、行省制度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基本特征:皇权至高无上三大基础:经济:封建小农经济;政治:地主阶级统治确立;理论:法家思想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1)七国之乱:刘邦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王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景帝采纳晁错建议,削夺诸侯王封地;吴王联合六国诸侯,发动“七国之乱”。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复习提纲(人教)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复习提纲(人教)第一单元一1、夏、商、西周有哪些政治制度?2、夏朝建立的时间、人物、地位分别是什么?它的出现标志着什么?3、王位世袭制从哪个朝代开始?特点是什么?它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吗?说说理由。
4、夏商时期建立了怎样的一套行政管理制度?5、周朝建立的时间及人物?都城在哪儿?6、分封制的目的、对象、内容、特点及影响(积极、消极)分别是什么?受封的诸侯有怎样的义务和权利?分封制瓦解的原因是什么?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如何?7、什么是宗法制?宗法制的目的、最大特点、作用、深远影响分别是什么?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如何?8、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对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二1 什么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哪三种制度?它形成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它存在哪两种矛盾?这两种矛盾的趋势如何?特点及影响?(积极、消极)简述它形成的发展过程?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如何?3 秦统一的条件、时间、人物、意义分别是什么?秦朝建立的背景、时间、人物、都城?4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皇帝有哪些权力?中央包括哪些官职?职能是什么?秦朝为什么实行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什么区别?5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影响?(直接、深远)三1、从汉到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每阶段调整的具体措施怎样?总体上中央集权的发展演变呈现怎样的趋势?2、从汉到元君主专制的加强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每阶段调整的具体措施怎样?总体上君主专制的发展演变呈现怎样的趋势?3.试述汉、(唐)、北宋、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4.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行省制度?有什么意义?5.试述汉、唐、北宋、(元)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措施?6.唐朝三省六部的名称及职能是什么?它的实行有什么深远影响?唐朝和元朝都有中书省,有什么区别吗?7.列举汉、魏晋南北朝、隋的选官制度。
他们选官的标准分别是什么?并总结发展的趋势。
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中国历史悠久,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知识。
学习历史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的故事,也能够让我们对现实有更深入的认识。
在高三历史必修一课程中,我们将会学习到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
第一部分:秦朝的统一1. 秦王朝的建立秦王朝由秦始皇统一六国而建立,结束了长时间的战国时期。
在他的统治下,秦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一,例如修筑和连接的长城、标准化的货币和文字等。
2. 秦始皇的改革秦始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包括统一的法律制度、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和货币制度改革等。
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修建工程,如连接长城、修筑宫殿和陵墓等。
3. 秦朝的亡国尽管秦朝在短时间内统一了中国,但秦始皇的暴政引起了人民的不满。
秦朝的统治不久便面临着内外交困,最终在秦二世时期灭亡,结束了秦王朝的历程。
第二部分:西汉的兴起1. 西汉的建立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西汉王朝,取代了秦朝。
刘邦以和乐之政治来恢复社会稳定,并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统治。
2. 文景之治在西汉时期,出现了以文景二帝为代表的治世,国家经济和文化得到了繁荣发展。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如制陶瓷和造纸术等。
3. 王莽的新政西汉后期,王莽发动政变夺取了皇位,建立了新朝。
他试图通过一系列改革来解决社会问题,但他的改革政策并不得人心,不久后便被推翻。
第三部分:东汉的兴衰1. 东汉的建立公元25年,刘秀在西汉灭亡后建立了东汉王朝。
刘秀治理国家,继续开展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使东汉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2. 董卓之乱东汉后期,朝廷腐败,地方割据和民变频繁,这一时期被称为群雄割据时代。
董卓之乱是其中的重要事件之一,他的举动导致了东汉的衰败。
3. 三国演义东汉末年,中国分为了三个政权,分别是魏、蜀、吴。
这一时期发生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和故事,形成了《三国演义》这一史诗巨著。
以上是高三历史必修一课程中的知识点归纳。
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建立于公元前16世纪,结束于公元前11世纪,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商朝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初步的封建国家体系,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商朝的疆域相对辽阔,政权相对集中,国家形成了初步的统一。
商朝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基于宗法制度,社会分为贵族和平民两大阶级。
商朝主要生产力是农业和手工业,商朝经济以农业为主,但同时也有一定程度的手工业和商业存在。
商朝人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但在青铜器、玉器等艺术和工艺品上有很高的成就。
商朝也有一定的文化和宗教发展,包括文字、祭祀、歌颂、神话等。
二、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史学家所熟知的传说中的朝代。
夏朝存在的时间相对较短,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之间。
夏朝是一个世袭制国家,社会分为贵族和平民两大阶级。
夏朝时期,中国社会逐渐从部落联盟向国家的方向发展。
夏朝的政治制度以世袭制为主,并产生了最早的小国家的雏形。
夏朝的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但也有一定的手工业和商业。
夏朝的社会和文化发展,主要体现在祭祀、歌颂、音乐、艺术等方面。
三、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256年。
周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封建国家,其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对后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朝的政治制度采取了分封制,即在国家的核心地区设立王国,并授予贵族地位,实行世袭制。
社会分为贵族和平民两大阶级,贵族拥有土地和财产,而平民则劳动生产。
周朝的主要生产力是农业,但同时也有一定程度的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周朝的文化在祭祀、音乐、文学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其思想体系和礼仪制度也对后来的中国历史有重要的影响。
四、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大约从公元前770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国家分裂比较多、战争频繁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发展最为丰富的一个时期。
高中历史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必修一是中国历史的入门课程,在高中历史的三年学习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文明、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当下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历史的学习中,其中的必考知识点尤为重要,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高中历史必修一的必考知识点。
一. 社会文化的演变1. 炎黄时代、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 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演变,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3.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如礼、乐等内容,以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4. 儒家思想的发展和普及,以及其在交往、文化、社会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5.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如四大发明、铁制武器、农业生产等。
二. 历史事件的发展1. 大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封建帝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五胡十六国时期及南北朝,中国历史进入了分裂的时期,不同的政权相互斗争,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3. 中国的历史演化,依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努力,特别是清朝的改革开放为民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条件。
4. 20世纪初期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提供了新的契机。
三. 中国外交对外关系1. 中国的分裂和统一,涵盖了中国40多个不同的民族。
在外交上,中国也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不同的关系,如对外贸易、祖国统一等。
2. 中国对外交往的历史和现状,包括对外贸易、政治关系等。
3. 中国的军事战略、军事现代化进程、参与联合国维和活动等。
4. 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优像,如中华文化的韵味,中国人民的团结、勤劳和智慧等。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必修一的必考知识点虽然不多,但是每个知识点都包含了复杂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需要根据时间长久、内容繁多的特点认真学习。
只有通过严格的学习和阅读,才能做到真正理解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高中学业,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关注并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太平天国运动(人教版必修一)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⑴土地分配问题:《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
①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进步性)
②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空想性)
⑵产品分配问题:具有空想性和落后性
①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空想性、落后性)
②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空想性、落后性)
二、《资政新篇》
1、背景:天京变乱,国势大衰,为重振朝纲,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系统的新方案。
2、内容:
(1)政治: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3)文教:学习近代教育和先进技术
(4)外交: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3、评价:
⑴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
⑵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不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因此这个方案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任何积极作用,而且,太平天国迫于当时严峻的形势,《资政新篇》没能实行。
(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册(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①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②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地方:侯、伯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①被封的诸侯国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②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③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3、西周的宗法制: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的创立①皇帝独尊②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③皇位世袭(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中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事务)、太尉(全国军务)地方:郡县制的推行: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郡守;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
县的长官: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3、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4、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积极作用:①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②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2011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重点知识必修一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建立:BC1046年(1)分封制①内容:西周时期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诸侯的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②分封制的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①特点: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
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
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③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和政权的结合尚未形成中央集权★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BC230-221 韩赵魏楚燕齐(1)皇帝制度君权的至高无上(2)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的职权范围要注意区别,也是选择题中经常命题的重点。
三公的职责: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3)郡县制郡县的设置的影响。
郡县制的建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
郡县制建立的影响: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初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封国制的存在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2)唐朝三省六部制把握好三省六部的职权范围、工作流程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批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3)元朝的行省制度认识到行省制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我们现在省制的开端(4)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不断加强对对方的控制和管理,国家的权利不断集中在君主手中。
★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至此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被废除了,君主专制发展的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雍正时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从却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考点5、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是: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打开中国的大门;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③导火线:虎门销烟。
(2)禁烟运动的高潮是林则徐在广东的虎门销烟,以此为借口,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占了香港岛(3)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定海战役中,葛云飞牺牲(4)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处为通商口岸;④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影响:①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的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
③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考点6、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①1856年英国和法国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857年组成英法联军。
②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
(军长可以公开陪)③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洗劫并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
④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
(3)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考点7、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天天陪酒)(1)背景:①19世纪末,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②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③清政府寄希望列强调停,消极备战。
(2)经过:①1894年丰岛海战标志着爆发;②李鸿章一味避战求和致使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和威海卫战役中均告失败。
③平壤战役中回族将领左宝贵壮烈牺牲;④黄海大战中邓世昌牺牲,黄海大战役后,日本取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⑤辽东战役中,日本在旅顺对当地的和平居民实行野蛮的大屠杀。
⑥1895年的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签订《马关条约》,规定(一厂二两三岛四口岸)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4)影响:《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考点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饿鹰热得没法熬夜)和《辛丑条约》(钱进宾馆)(1)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反帝爱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勇气,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2)1900年6月初,八国组成侵略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考点9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对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手无寸铁的中国市民进行了杀戮,30万人被杀害。
★考点1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建立的原因: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建立的过程:①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抵抗暴力。
②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建立的意义:使抗日战争发展成为有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全民族抗战,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考点11正面战场的抗战正面战场主要战役:凇沪会战、太原会战与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与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考点12敌后战场的抗战①洛川会议: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②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为延安。
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③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进行了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考点13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地位(1)1945 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书,中国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2)原因: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3)意义:①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②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考点14太平天国定都天京1853年,★考点15《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所有制。
根据"凡天下田,天下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的产品分配原则。
他们试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但平均分配土地的办法,不符合实际,《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行过。
(2)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
这是先进的中国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以及当时处于战争环境,《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施行。
★考点16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①三个团体: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
②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
③建立者:孙中山。
④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考点17武昌起义①时间:1911年10月10日。
②参加力量: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③影响: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考点18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元旦在南京成立。
以中华民国纪年,民国元年为1912年,五色旗为国旗。
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考点1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颁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主要内容: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等权利。
②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3)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4)意义: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
★考点20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①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③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考点21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遭无理拒绝。
(2)过程:①1919.5.4-6月初,中心北京,主力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②1919.6初开始,中心上海,主力工人。
(3)初步成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