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实验

合集下载

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班级:姓名:目录实验一:七段数码显示译码器设计 (1)摘要 (1)实验原理 (1)实验方案及仿真 (1)引脚下载 (2)实验结果与分析 (3)附录 (3)实验二:序列检测器设计 (6)摘要 (6)实验原理 (6)实现方案及仿真 (6)引脚下载 (7)实验结果与分析 (8)实验三:数控分频器的设计 (11)摘要 (11)实验原理 (11)方案的实现与仿真 (11)引脚下载 (12)实验结果及总结 (12)附录 (12)实验四:正弦信号发生器 (14)摘要 (14)实验原理 (14)实现方案与仿真 (14)嵌入式逻辑分析及管脚下载 (16)实验结果与分析 (17)附录 (18)实验一:七段数码显示译码器设计摘要:七段译码器是一种简单的组合电路,利用QuartusII的VHDL语言十分方便的设计出七段数码显示译码器。

将其生成原理图,再与四位二进制计数器组合而成的一个用数码管显示的十六位计数器。

整个设计过程完整的学习了QuartusII的整个设计流程。

实验原理:七段数码是纯组合电路,通常的小规模专用IC,如74或4000系列的器件只能作十进制BCD码译码,然而数字系统中的数据处理和运算都是2进制的,所以输出表达都是16进制的,为了满足16进制数的译码显示,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利用译码程序在FPGA\CPLD中来实现。

本实验作为7段译码器,输出信号LED7S的7位分别是g、f、e、d、c、b、a,高位在左,低位在右。

例如当LED7S 输出为“1101101”时,数码管的7个段g、f、e、d、c、b、a分别为1、1、0、1、1、1、0、1。

接有高电平段发亮,于是数码管显示“5”。

实验方案及仿真:I、七段数码显示管的设计实现利用VHDL描述语言进行FPGA上的编译实现七段数码显示译码器的设计。

运行QuartusII在G:\QuartusII\LED7S\下新建一个工程文件。

新建一个vhdl语言编译文件,编写七段数码显示管的程序见附录1-1。

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

实验一五人表决器设计一、实验目的1 加深对电路理论概念的理解3 加深计算机辅助分析及设计的概念4 了解及初步掌握对电路进行计算机辅助分析的过程二、实验要求制作一个五人表决器,共五个输入信号,一个输出信号。

若输入信号高电平数目多于低电平数目,则输出为高,否则为低。

三、实验原理根据设计要求可知,输入信号共有2^5=32种可能,然而输出为高则有15种可能。

对于本设计,只需一个模块就能完成任务,并采用列写真值表是最简单易懂的方法。

四、计算机辅助设计设A,B,C,D,E引脚为输入引脚,F为输出引脚。

则原理图如1所示图1.1 五人表决器原理图实验程序清单如下:MODULE VOTEA,B,C,D,E PIN;F PIN ISTYPE 'COM';TRUTH_TABLE([A,B,C,D,E]->[F])[0,0,1,1,1]->[1];[0,1,1,1,0]->[1];[0,1,0,1,1]->[1];[0,1,1,0,1]->[1];[1,0,1,1,1]->[1];[1,1,0,1,1]->[1];[1,1,1,0,1]->[1];[1,1,1,1,0]->[1];[1,1,1,0,0]->[1];[1,1,0,1,0]->[1];[1,1,1,1,1]->[1];[1,1,0,0,1]->[1];[1,0,0,1,1]->[1];[1,0,1,0,1]->[1];[1,0,1,1,0]->[1];END五、实验测试与仿真根据题目要求,可设输入分别为:0,0,0,0,0;1,1,1,1,1;1,0,1,0,0;0,1,0,1,1。

其测试程序如下所示:MODULE fivevoteA,B,C,D,E,F PIN;X=.X.;TEST_VECTORS([A,B,C,D,E]->[F])[0,0,0,0,0]->[X];[1,1,1,1,1]->[X];[1,0,1,0,0]->[X];[0,1,0,1,1]->[X];END测试仿真结果如图1.2所示:图1.2 五人表决器设计仿真图可知,设计基本符合题目要求。

eda技术实验报告

eda技术实验报告

eda技术实验报告EDA技术实验报告引言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技术是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缩写,是现代电子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提高了电路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EDA技术的背景、应用和实验结果。

背景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电路设计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手工设计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EDA技术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

它利用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和算法,帮助设计师完成电路设计、仿真、布局和验证等工作。

应用1. 电路设计EDA技术的核心应用是电路设计。

通过EDA工具,设计师可以绘制电路图、选择器件、进行参数设置等。

EDA工具还可以自动进行电路优化,提高电路性能。

2. 仿真验证在电路设计完成后,需要对电路进行仿真验证。

EDA技术可以提供准确的仿真结果,帮助设计师分析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仿真验证可以帮助设计师发现潜在的问题,提前解决。

3. 物理布局物理布局是将电路逻辑转化为实际的物理结构。

EDA技术可以自动进行物理布局,优化电路的面积和功耗。

物理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4. 电路验证在电路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电路验证,确保电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EDA技术可以自动进行电路验证,提供准确的验证结果。

电路验证可以帮助设计师发现设计缺陷,提高电路的可靠性。

实验设计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款EDA工具进行实验。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数字电路,包括与门和或门。

然后,利用EDA工具进行电路仿真和优化。

最后,对电路进行物理布局和验证。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仿真结果显示,设计的数字电路在不同输入条件下均能正确输出结果,验证了电路的正确性。

2. 通过优化算法,我们成功提高了电路的性能,减少了功耗和面积。

3. 物理布局结果显示,电路的布局紧凑,满足了设计要求。

4. 电路验证结果显示,电路的功能和性能均符合设计要求,验证了电路的可靠性。

eda技术实验报告

eda技术实验报告

EDA技术实验报告1. 背景介绍EDA(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是指探索性数据分析,是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EDA技术,我们可以对数据集进行可视化和统计分析,从而深入了解数据的特征和结构,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建模提供指导。

2.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EDA技术来分析一个给定的数据集,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实践,我们将深入了解EDA技术的应用和优势。

3. 实验步骤步骤1:导入数据首先,我们需要将实验所需的数据导入到Python的数据分析库中。

我们可以使用pandas库读取数据集,并将其存储为DataFrame对象,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import pandas as pd# 读取数据集data = pd.read_csv('data.csv')步骤2:数据概览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我们先要对数据进行整体的了解。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获取数据的概览信息:1.查看数据的前几行,了解数据的结构和格式。

data.head()2.查看数据的基本统计信息,包括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等。

data.describe()3.检查数据中是否存在缺失值或异常值。

data.isnull().sum()步骤3:数据可视化EDA技术的核心之一是数据可视化。

通过可视化数据,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数据的分布和关系。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数据可视化方法:1.直方图:用于展示数值型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data['column'].plot.hist()2.散点图:用于展示两个数值型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的相关性。

data.plot.scatter(x='column1', y='column2')3.条形图:用于展示类别型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差异。

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EDA(数据探索性分析)技术,进一步了解和分析所研究数据的特征、分布、关系以及可能存在的异常值等,从而为后续的数据建模和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二、实验步骤1. 数据收集与加载从数据源中获取所需数据集,并使用相应的数据加载工具将数据集导入到实验环境中。

多种数据源包括文件、数据库、API请求等方式均可。

2. 数据检查与预处理对导入的数据进行初步检查,包括数据类型、缺失值、异常值等方面的处理。

根据具体需求,对缺失值可以进行填充或删除操作,对异常值可以通过替换、删除或者修复的方式进行处理。

3. 数据探索性分析a) 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各个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包括计算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指标,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和变异程度。

b) 单变量分析对每个变量进行分析和探索,绘制直方图、箱线图、概率密度图等,以帮助我们了解变量的分布情况、异常值等。

c) 多变量分析使用散点图、柱状图、热力图等方式,对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可以通过相关性分析、协方差矩阵等方法来探索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4. 结果可视化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可以使用适当的可视化方法将分析结果直观地展示出来,如绘制折线图、散点图、热力图等。

可视化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趋势。

5. 异常检测与处理在探索性分析过程中,发现异常值后,需要进一步分析和决定如何处理它们。

可以采用剔除、修复等方式,使得数据能够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6. 相关性分析对于关键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使用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来衡量它们的相关程度。

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变量之间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它们与问题或目标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结果通过对所研究数据集的EDA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数据集的缺失值情况较为严重,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避免因缺失数据引起的结果不准确或失真的问题。

2. 变量A和变量B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即当A增加时,B 也会相应地增加;变量C则与变量A和B之间的关系较弱。

EDA实验报告 (2)

EDA实验报告 (2)

实验一QUARTUS II软件安装、基本界面及设计入门一、实验目的:QUARTUSII是Altera公司提供的EDA工具,是当今业界最优秀的EDA设计工具之一。

提供了一种与结构无关的设计环境,使得电子设计人员能够方便地进行设计输入、快速处理和器件编程。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熟悉QUARTUSII软件的安装,基本界面及基本操作,并练习使用QUARTUS的图形编辑器绘制电路图。

二、实验内容:1、安装QUARTUSII软件;2、熟悉QUARTUSII基本界面及操作;3通过一个4位加法器的设计实例来熟悉采用图形输入方式进行简单逻辑设计的步骤。

三、实验仪器:1、PC机一台;2、QUARTUSII软件;3、EDA实验箱。

四、实验原理:4位加法器是一种可实现两个4位二进制数的加法操作的器件。

输入两个4位二进制的被加数A和B,以及输入进位Ci,输出为一个4位二进制和数D和输出进位数Co。

半加操作就是求两个加数A、B的和,输出本位和数S及进位数C。

全加器有3位输入,分别是加数A、B和一个进位Ci。

将这3个数相加,得出本位和数(全加和数)D和进位数Co。

全加器由两个半加器和一个或门组成。

五、实验步骤:安装QUARTUSII软件;因为实验时我的机器了已经有QUARTUSII软件,所以我并没有进行安装软件的操作。

设计半加器:在进行半加器模块逻辑设计时,采用由上至下的设计方法,在进行设计输入时,需要由下至上分级输入,使用QuartusIIGraphic Editor进行设计输入的步骤如下。

(1)、打开QUARTUSII软件,选择File-new project wizard…新建一个设计实体名为has的项目文件;(2)、新建文件,在block.bdf窗口下添加元件符号,并连接。

如下图:半加器原理图(3)、将此文件另存为has.gdf的文件。

(4)、在主菜单中选择Processing→Start Compilation命令,系统对设计进行编译,同时打开Compilation Report Flow Summary窗体,Status视图显示编译进程。

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一、引言EDA(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是一种数据分析的方法,旨在通过可视化和统计方法探索数据集的潜在模式、特征和异常值。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EDA技术,对给定的数据集进行分析和解释,以揭示数据集中的有意义信息。

二、数据集介绍本实验使用的数据集是关于某公司员工的绩效评估数据。

数据集包含几个重要变量,如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绩效评估得分、月均工作小时数等,共计有10个变量。

其中,工作满意度(satisfaction_level)和绩效评估得分(last_evaluation)为连续变量,而其他变量为离散变量。

三、数据预处理在进行EDA之前,我们首先对数据集进行了预处理。

具体步骤如下:1. 查看缺失值:通过使用缺失值检测方法,我们发现数据集中没有任何缺失值。

2. 删除重复值:通过检查数据集中的重复值,我们删除了其中的重复数据。

3. 处理异常值:通过使用离群值检测方法,我们发现某些变量存在异常值。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决定剔除这些异常值。

四、数据探索在进行EDA之前,我们首先对数据集中的各个变量进行了分布统计和描述性分析。

其中,我们计算了各个变量的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统计指标,并绘制了直方图、箱线图和相关系数矩阵等图形。

1. 工作满意度分布通过对工作满意度进行可视化,我们发现该变量呈现近似正态分布的趋势,大部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集中在0.6-0.8之间。

2. 绩效评估得分分布通过对绩效评估得分进行可视化,我们发现该变量呈现双峰分布的特点,大部分员工的绩效评估得分集中在0.5-0.7和0.8-1.0之间。

3. 员工离职情况分析通过对离职率进行可视化,我们发现离职率大约为24%。

同时,我们还分析了不同离职情况下的其他变量的分布情况,发现离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明显低于未离职员工。

4. 关键变量相关性分析通过计算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我们发现工作满意度与绩效评估得分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弱。

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EDA(VHDL编程)实验报告一、引言EDA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是一种用于电子设计和验证的自动化工具。

VHDL(VHSIC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是一种硬件描述语言,用于描述和建模数字系统。

本实验旨在使用VHDL编程并使用EDA工具进行设计和验证。

二、实验目的1.理解并熟悉VHDL编程2.学会使用EDA工具进行设计和验证3.实践数字系统的建模和仿真三、实验过程1.VHDL编程根据实验要求,我们使用VHDL编程来实现一个4位2选1多路器。

首先,我们定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并声明所需的信号和变量。

然后,我们编写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以实现所需的功能。

最后,我们将实例化该多路器并指定其输入和输出端口。

2.EDA工具设计和验证我们选择了 Xilinx ISE Design Suite 作为我们的 EDA 工具。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新的项目并选择相应的 FPGA 芯片。

然后,我们添加我们的VHDL 设计文件到项目中,并进行综合、布局和路由。

最后,我们使用仿真工具验证我们的设计。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编写并实例化了一个4位2选1多路器。

我们使用 Xilinx ISE Design Suite 进行综合、布局和路由,并成功验证了我们的设计。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VHDL编程和EDA工具的使用。

我们学会了使用VHDL描述数字系统,并使用EDA工具进行设计和验证。

这些技能对于电子设计和验证非常重要,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字系统的原理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我们可能需要更深入地了解VHDL编程的语法和方法,以及如何使用EDA工具的高级功能。

此外,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来提高我们的设计和仿真技能。

总之,本实验有助于我们深入学习和理解数字系统的设计和验证。

通过实践和使用EDA工具,我们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提高我们的设计和验证能力。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实验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实验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实验引言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辅助电子系统设计的工具和方法。

传统的电子设计过程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手工操作,但由于电子系统的复杂性不断增加,现代电子设计已经无法满足快速、高效、准确开发产品的需求。

因此,EDA成为了现代电子设计的关键技术。

本实验将介绍EDA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工具,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EDA技术。

1. EDA的定义EDA,即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相关工具来辅助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一种技术。

它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概念和方法,结合了电路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等多种技术,可大大提高电子系统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

EDA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层次的电子系统设计中,包括电路设计、芯片设计、电路板设计等。

2. EDA的基本流程EDA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2.1 电路设计电路设计是EDA的首要步骤之一。

在电路设计阶段,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器件参数来构建电路图,并进行电路仿真和性能评估。

常用的电路设计工具包括Altium Designer、Cadence 等。

2.2 逻辑设计逻辑设计是EDA的核心步骤之一。

在逻辑设计阶段,需要将电路图转化为逻辑电路图,并进行逻辑仿真、逻辑综合等操作,以验证电路功能和性能的正确性。

常用的逻辑设计工具包括Verilog、VHDL等。

2.3 物理设计物理设计是EDA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物理设计阶段,需要进行芯片布局、布线规划、时钟树设计等操作,以实现电路的物理布局和布线,最终生成物理设计数据。

常用的物理设计工具包括Cadence、Synopsys等。

2.4 验证与验证验证与验证是EDA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验证与验证阶段,需要进行电路功能验证、时序验证、功耗验证等操作,以保证电子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验证与验证工具包括Mentor、Cadence等。

EDA实验报告含结果图

EDA实验报告含结果图

EDA电子课程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一四人表决器一实验目的1、熟悉Quartus II软件的使用。

2、熟悉EDA-IV实验箱。

3、熟悉EDA开发的基本流程。

二硬件需求1、RC-EDA-IV型实验箱一台;2、RC-EDA-IV型实验箱配套USB-Blaster下载器一个;3、PC机一台。

三实验原理所谓表决器就是对于一个行为,由多个人投票,如果同意的票数过半,就认为此行为可行;否则如果否决的票数过半,则认为此行为无效。

四人表决器顾名思义就是由四个人来投票,当同意的票数大于或者等于3人时,则认为同意;反之,当否决的票数大于或者等于2人时,则认为不同意。

实验中用4个拨挡开关来表示4个人,当对应的拨挡开关输入为‘1’时,表示此人同意;否则若拨挡开关输入为‘0’时,则表示此人反对。

表决的结果用一个LED表示,若表决的结果为同意,则LED被点亮;否则,如果表决的结果为反对,则LED不会被点亮。

四实验内容VHDL程序: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EXP3 isport(k1,K2,K3,K4 : in std_logic;ledag : 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m_Result : out std_logic);end EXP3;--------------------------------------------------------------------architecture behave of EXP3 issignal K_Num :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 signal K1_Num,K2_Num: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 signal K3_Num,K4_Num: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beginprocess(K1,K2,K3,K4)beginK1_Num<='0'&'0'&K1;K2_Num<='0'&'0'&K2;K3_Num<='0'&'0'&K3;K4_Num<='0'&'0'&K4;end process;process(K1_Num,K2_Num,K3_Num,K4_Num,)beginK_Num<=K1_Num+K2_Num+K3_Num+K4_Num;end process;process(K_Num) beginif(K_Num>2) thenm_Result<='1';elsem_Result<='0';end if;end process;end behave;实验电路实验二格雷码转换一实验目的1、了解格雷码变换的原理。

eda实验报告完整版

eda实验报告完整版

EDA实验报告焦中毅201300121069实验1 4选1数据选择器的设计一、实验目的1.学习EDA软件的基本操作。

2.学习使用原理图进行设计输入。

3.初步掌握器件设计输入、编译、仿真和编程的过程。

4.学习实验开发系统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器材1.EDA开发软件一套2.微机一台3.实验开发系统一台4.打印机一台三、实验说明本实验通过使用基本门电路完成4选1数据选择器的设计,初步掌握EDA设计方法中的设计输入、编译、综合、仿真和编程的过程。

实验结果可通过实验开发系统验证,在实验开发系统上选择高、低电平开关作为输入,选择发光二极管显示输出电平值。

本实验使用Quartus II 软件作为设计工具,要求熟悉Quartus II 软件的使用环境和基本操作,如设计输入、编译和适配的过程等。

实验中的设计文件要求用原理图方法输入,实验时,注意原理图编辑器的使用方法。

例如,元件、连线、网络名的放置方法和放大、缩小、存盘、退出等命令的使用。

学会管脚锁定以及编程下载的方法等。

四、实验要求1.完成4选1数据选择器的原理图输入并进行编译;2.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验证;3.编程下载并在实验开发系统上验证设计结果。

五、实验结果4选1数据选择器的原理图:仿真波形图:管脚分配:实验2 四位比较器一、实验目的1.设计四位二进制码比较器,并在实验开发系统上验证。

2.学习层次化设计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器材1.EDA 开发软件 一套 2.微机 一台 3.实验开发系统 一台 4.打印机 一台 5.其它器件与材料 若干 三、实验说明本实验实现两个4位二进制码的比较器,输入为两个4位二进制码0123A A A A 和0123B B B B ,输出为M (A=B ),G (A>B )和L (A<B )(如图所示)。

用高低电平开关作为输入,发光二极管作为输出,具体管脚安排可根据试验系统的实际情况自行定义。

四、实验要求1.用硬件描述语言编写四位二进制码 比较器的源文件; 2.对设计进行仿真验证; 3.编程下载并在实验开发系统上进行 硬件验证。

eda实验报告完整版

eda实验报告完整版

eda实验报告完整版EDA实验报告一、文献综述EDA,全称为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是一种数据探索性分析方法。

EDA通过多种可视化工具和数据分析技术快速探索数据集的特征和结构,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异常,确定数据的可靠性和种类。

EDA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建模提供参考。

EDA作为数据预处理的重要步骤,在数据分析和建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目前,随着数据收集、存储和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EDA正在成为数据分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大数据时代,EDA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其传统的数据探索性分析功能,成为了快速调试和优化模型的重要手段。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掌握EDA技术方法和可视化工具,在实际数据集中进行数据预处理和探索性分析。

主要目标包括:1.掌握常用的EDA方法和可视化工具。

2.通过对实际数据集处理和分析,了解数据的特征和结构。

3.确定数据集的质量、可靠性和种类。

4.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建模提供参考。

三、实验流程1.数据集的加载和清洗本次实验选用的数据集为Iris数据集,包含了鸢尾花的三个品种(Setosa、Versicolour、Virginica)的四个特征(sepal length、sepal width、petal length、petal width)共150个样本。

由于Iris数据集已经经过处理,因此不需要进行特殊的预处理。

为了更好地探索Iris数据集,我们将其存储为dataframe格式,以方便进行数据的各类统计和可视化。

2.数据特征的可视化在数据特征的可视化中,我们使用了多种可视化工具包括:ggplot2和ggpubr。

下面是我们在R语言环境下所使用的代码。

# 加载ggplot2和ggpubrlibrary(ggplot2)library(ggpubr)#加载Iris数据集data("iris")df = iris# 1.绘制直方图hist <- ggplot(df, aes(x = Sepal.Length)) +geom_histogram(fill = "blue", alpha = .5, bins = 30) +ggtitle("Distribution of Sepal.Length")# 2.绘制密度图density <- ggplot(df, aes(x = Sepal.Width, fill = Species)) +geom_density(alpha = .5) +scale_fill_manual(values = c("#00AFBB", "#E7B800", "#FC4E07")) +ggtitle("Density plot of Sepal.Width")# 5.绘制箱线图boxplot <- ggplot(df, aes(x = Species, y = Sepal.Length, fill = Species)) + geom_boxplot() +ggtitle("Boxplot of Sepal.Length by Species")上述代码会生成6个图表,分别为直方图、密度图、散点图、热力图、箱线图和柱状图。

湖大EDA第四次实验报告移位寄存器

湖大EDA第四次实验报告移位寄存器

EDA第四次实验报告(移位寄存器)一实验目的(1)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2)定制LPM原件及应用(3)电路仿真基本方法(4)混合模块工程设计方法二实验仪器(1)PC一台(2)DDA系统数字系统实验平台(3)Quatartus2配套软件三实验原理基本概念: 移位寄存器是用来存储二进制数字信息且能进行信息移位的时序逻辑电路, 根据移位寄存器存取信息的方式不同分为串入串出, 串入并行, 并行串出, 并行并出四种形式。

(1)基本原理74194是一种典型的中规模集成移位寄存器, 由四个RS触发器和一些门电路构成的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 该移位寄存器具有左移, 右移。

并行输入数据, 保持及异步清零五种功能, 其中ABCD为并行输入端, QAQBQCQD为并行输出端;SRSI为右移串行输入端, SLSI为左移串行输入端;S1S0为模式控制端;CLRN 为异步清零端;CLK为时钟脉冲输入端, 33移位寄存器的应用Clk, clk1: 时钟输入信号, clk频率应较高, clk1频率应较低。

clrn:清零信号, 二进制输入, 低电平输入sl 、sr: 左移或者右移, 二进制输入。

s0、s1模式控制端, 二进制输入;abcd:abcd输入端, 输入四个二进制信号;qabcd: 输出四个二进制信号应用:可构成计数器, 顺序脉冲发生器, 串行累加器, 串并转换, 并串转换等。

四实验步骤(1)74194功能验证电路(2)74194功能仿真结果五实验心得通过本次试验, 我基本掌握了移位寄存器的的工作原理, 总结了一些设置波形的方法: 添加节点前设置好参数;添加节点或总线后信号整合与位置分配, 不同类的信号要上下放置, 时钟信号置顶, 其他信号可以按照“异步控制—》同步控制—》数据输入”顺序向下放置, 同一元件的控制信号就近放置;同一功能的控制信号就近放置。

先设置时钟等激励信号完成电路的初始状态, 将时间轴划分为连续的时间段, 一小段完成一小步实验内容, 激励输入完成后立即生成波形并判断结果。

EDA综合实验——八位全加器

EDA综合实验——八位全加器

学生实验报告系别电子信息学院课程名称《EDA综合实验》班级实验名称8位全加器的设计姓名实验时间2014年月日学号指导教师王红航成绩批改时间2014年月日报告内容一、实验目的和任务利用Quartus II 原理图输入方法设计简单组合电路, 通过一个8位全加器的设计掌握利用EDA软件进行原理图输入方式的电子线路设计的详细流程。

二、实验原理介绍三、一个8位全加器可以由2个4位全加器构成, 加法器间的进位可以用串行方式实现, 即将低位加法器的进位输出cout 与相邻的高位加法器的最低进位输入信号cin相接。

四、设计代码(或原理图)、仿真波形及分析在Quartus II 集成环境下, 选择“Bock Diagram/Schematic File”, 进入Quartus II图形编辑方式。

双击编辑窗口, 在元件选择窗口的符号库“Library”栏中, 选择”Primitives”文件夹中的”Logic”后, 调出元件。

根据8位加法器设计的原理图, 将2个4位加法器74283及输入、输出元件符号调入, 完成电路内部的连接及输入、输出元件的连接, 并将相应的输入、输出元件符号名分别更改为A[7..0]、B[7..0]、SUM[7...0]和OUT2。

再将当前设计设定为工程, 目标芯片类型为ACEX1K;型号为EP1K30TC144-3。

编译设计文件, 选择“Start Compilation”对文件进行编译。

然后进行逻辑仿真设计, 先建立波形文件, 然后输入信号节点, 设置波形参量, 编辑输入信号, 保存文件。

时序仿真图功能仿真图由图片可以看出, 当8位全加器的输入端口A输入为60时, B端口输入为160时, 输出SUM 为220, 进位OUT2为0;当输入端口A输入为60时, B输入为200时, SUM为4, 进位OUT2为1.当8位全加器的输入端口A输入为80时, B端口输入为200时, 输出SUM为24, 进位OUT2为1;当输入端口A输入为80时, B输入为160时, SUM为240, 进位OUT2为0.证明设计是正确的。

电子设计(EDA)实验报告(4位二进制加法器)

电子设计(EDA)实验报告(4位二进制加法器)

电子设计(EDA)实验报告(4位二进制加法器)一、实验名称4位二进制加法器二、实验目的掌握输入编辑原理图文件的方法;掌握编译原理图文件的方法;掌握仿真原理图文件的方法;理解Quartus 2 器件编程的方法三、实验环境计算机与Quartus 2 工具软件四、实验原理图、源程序entity halfadd isport(a1,b1:in bit;s1,c1:out bit);end ;architecture a of halfadd isbeginprocess(a1,b1)begins1<=a1 xor b1 after 10ns;c1<=a1 and b1 after 10ns;end process;end a;entity orgate isport(a,b:in bit;o:out bit);end orgate;architecture a of orgate isbegino<=a or b;end a;entity fulladd isport(i1,i2,c_in:in bit;fs,c_out:out bit);end ;architecture a of fulladd issignal temp_s,temp_c1,temp_c2:bit; component halfaddport(a1,b1:in bit;s1,c1:out bit);end component;component orgate port(a,b:in bit;o:out bit);end component;beginu0:halfadd port map(i1,i2,temp_s,temp_c1);u1:halfadd port map(temp_s,c_in,fs,temp_c2); u2:orgate port map(temp_c1,temp_c2,c_out); end a;entity add4 isport(a,b:in bit_vector(3 downto 0);cin:in bit;fs:out bit_vector(3 downto 0);cout:out bit);end add4;architecture a of add4 issignal temp_co0,temp_co1,temp_co2:bit; component fulladd isport(i1,i2,c_in:in bit;fs,c_out:out bit);end component;beginu0:fulladd port map(a(0),b(0),cin,fs(0),temp_co0);u1:fulladd port map(a(1),b(1),temp_co0,fs(1),temp_co1);u2:fulladd port map(a(2),b(2),temp_co1,fs(2),temp_co2);u3:fulladd port map(a(3),b(3),temp_co2,fs(3),cout);end a;五、实验波形图及分析延迟12.08ns。

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 EDA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悉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的使用,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仿真和实现流程,提高对数字逻辑电路的理解和设计能力。

二、实验设备与环境1、计算机一台2、 EDA 软件(如 Quartus II 等)三、实验原理1、数字逻辑基础数字电路中的基本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等。

通过这些基本逻辑门的组合,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数字逻辑功能。

2、组合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仅取决于当前的输入,不存在存储单元。

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有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等。

3、时序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输出不仅取决于当前的输入,还与电路的过去状态有关。

常见的时序逻辑电路有计数器、寄存器等。

四、实验内容1、设计一个简单的加法器使用基本逻辑门设计一个两位加法器,输入为两个两位的二进制数A 和 B,输出为它们的和 S 以及进位 C。

2、设计一个 4 位计数器实现一个 4 位的计数器,能够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进行计数,计数范围为 0 到 15。

3、设计一个数码管显示译码器将输入的 4 位二进制数转换为数码管的 7 段显示编码,实现数字 0 到 9 的显示。

五、实验步骤1、加法器设计(1)打开 EDA 软件,创建一个新的项目。

(2)使用原理图输入方式,绘制出加法器的逻辑电路图,包括两个半加器和一个或门。

(3)对设计进行编译,检查是否存在语法错误。

(4)创建仿真文件,设置输入信号的激励,进行功能仿真,观察输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2、计数器设计(1)在项目中新建一个模块,使用 Verilog HDL 语言描述计数器的功能。

(2)编写测试代码,对计数器进行仿真验证。

(3)将计数器下载到硬件开发板上,通过观察实际的输出结果验证其功能。

3、数码管显示译码器设计(1)同样使用原理图输入方式,设计数码管显示译码器的逻辑电路。

(2)进行编译和仿真,确保译码器的功能正确。

(3)将译码器与计数器连接起来,实现数码管的动态显示。

eda流水灯实验工作原理

eda流水灯实验工作原理

eda流水灯实验工作原理
EDA流水灯实验是一种基础电子实验,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数
字电子技术中的时序控制原理,实现流水灯效果。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硬件部分:实验所需的硬件主要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LED)、电阻、开关、以及一块微控制器芯片等。

每个LED都通过电
阻连接到芯片的输出引脚上。

2. 软件控制:在微控制器芯片上编写流水灯的控制程序。

程序中主要使用了一个循环结构来不断循环执行流水灯的效果。

3. 工作流程:当实验电路通电后,微控制器芯片开始执行流水灯的控制程序。

程序首先将某一位(LED)点亮,然后等待一段
时间后熄灭,接着点亮下一个位,循环进行。

这样,每个
LED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依次点亮和熄灭,产生流动的灯光效果。

4. 时序控制原理:流水灯实验通过微控制器的程序实现了时序控制。

在程序中,通过控制延时时间和LED的点亮顺序,使
每个LED在一定时间后交替工作,从而呈现出流水灯效果。

而微控制器的高速运算能力和灵活性,使得流水灯的灯光切换可以更加精确和流畅。

总之,EDA流水灯实验通过硬件电路和软件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时序控制原理,实现了LED灯光的流水效果。

这个
实验简单易懂,可以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数字电子技术中的时序控制原理。

EDA(VHDL)实验一 彩灯实验

EDA(VHDL)实验一 彩灯实验

实验一彩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初步了解EDA的基本概念。

2 能理解VHDL语言实现硬件设计的思路。

3 能熟练掌握EDA开发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在本实验中,8个彩灯共阴接地,阳极分别为FPGA的8个I/O相连,I/O输出变化的电平,来控制彩灯的点亮。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 打开Quartus II软件,依次点击菜单栏中的“File-Open Project”,打开EDA/LIGHT文件夹,在对话框中选择项目LIGHT,再点击打开即可;
2 双击项目管理器中的顶层项目LIGHTALL,顶层文件打开;
3 分别双击原理图表中PIN1HZ、light模块,打开即可看到源文件:
(1)light模块源程序
light模块方针波形如图所示:
程序分析:
(2)PIN1HZ模块源程序
PIN1HZ模块方针波形如图所示:
程序分析:
4 重新设置器件Cyclone EP1C6Q240C8 和配置芯片EPCS1;
5 根据配套的硬件资源分配表进行管脚分配,分配后的结果如图所示:
6 然后再编译一次;
7 下载程序到目标芯片。

四、实验现象
八个彩灯采用不同的模式被点亮。

五、思考题
试着改变程序,使得LED灯的切换速度发生变化。

只要改变PIN1HZ模块源程序的分频比,即可使得LED灯的切换速度发生变化。

例如,把50MHz分频为2Hz的程序如下:。

EDA实验

EDA实验

一、实验部分实验一仪器的熟悉及半加器的设计一、实验内容:(1)熟悉实验台(2)用VHDL设计半加器及或门,并给出程序设计、软件编译、仿真分析、硬件测试及详细实验过程。

(3)根据以上的实验内容写出实验报告,包括程序设计、软件编译、仿真分析和详细实验过程;给出程序分析报告、仿真波形图及其分析报告。

实验二简单组合电路的设计一、实验目的:熟悉Max+plusⅡ的VHDL文本设计流程全过程,学习简单组合电路的设计、多层次电路设计、仿真和硬件测试。

二、实验内容1:利用MAX+plusⅡ完成2选1多路选择器的文本编辑输入(mux21a.vhd)和仿真测试等步骤,给出下图所示的仿真波形。

三、实验内容2:将多路选择器看成是一个元件mux21a,利用元件例化语句并将此文件放在同一目录。

以下是参考程序: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MUXK ISPORT (a1,a2,a3,s0,s1 : IN STD_LOGIC;outy : OUT STD_LOGIC );END ENTITY MUXK;ARCHITECTURE BHV OF MUXK ISCOMPONENT MUX21APORT ( a,b,s : IN STD_LOGIC;y : OUT STD_LOGIC);END COMPONENT ;SIGNAL tmp : STD_LOGIC;BEGINu1 : MUX21A PORT MAP(a=>a2,b=>a3,s=>s0,y=>tmp);u2 : MUX21A PORT MAP(a=>a1,b=>tmp,s=>s1,y=>outy);END ARCHITECTURE BHV ;对上例分别进行编译、综合、仿真。

并对其仿真波形作出分析说明,并画出电路结构,说明该电路的功能。

四、实验报告:根据以上的实验内容写出实验报告,包括程序设计、软件编译、仿真分析和详细实验过程;给出程序分析报告、仿真波形图及其分析报告。

eda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eda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eda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基本概念,掌握EDA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基本的数字电路。

3. 学生了解数字电路的设计流程,掌握设计规范,具备初步的电路分析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操作EDA软件,完成电路的原理图绘制、仿真和布局布线。

2. 学生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提高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科学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增强实践能力。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科技发展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子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需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EDA基本概念与工具介绍- 电子设计自动化原理简介- 常用EDA软件功能与操作方法2. 数字电路设计基础- 数字电路基本元件及功能- 原理图绘制与仿真分析3. 布局布线与PCB设计- PCB设计流程与方法- 布局布线技巧与规范4. 实验报告撰写- 实验数据整理与分析- 实验总结与反思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 EDA基本概念与工具介绍- 数字电路基本元件及功能第二周:- 原理图绘制与仿真分析第三周:- 布局布线与PCB设计第四周:- 实验报告撰写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践》第六章“电子设计自动化”相关章节紧密相连,确保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报告书
(2011 ~2012 第一学年)
设计题目:EDA与数字系统课程设计
学院名称: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起讫日期:
指导教师:
系(教研室)负责人:
下发任务书日期 2011 年 10月 24日
目录
实验一 Max+Plus2使用练习
实验二 3-8译码器
实验三用74161实现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实验四六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实验五设计一个电路,使八个数码管依次显示0、1、2、…A、B、…E、F。

实验六设计一个电路,使两个数码管显示1~12的十二进制计数,两个数码管显示0~59的六十进制计数。

实验七设计实验:出租车自动计费器
中文摘要
1、Max+Plus2使用练习。

完成一个简单门电路的设计输入、编译、仿真。

2、做图形文件练习。

做3-8译码器、十进制加法计数器,六十进制加法计
数器,完成各个文件的设计输入、编译、仿真。

3、用Z60.GDF制作十二进制计数器(01~12),二十四进制计数器(00~23)和百进制计数器,仿真。

看书P24页1.4节内容和资料,了解扫描显示电路原理。

4、完成以上内容的 Verilog HDL文本输入。

EDA设计步骤
1、设计输入:图形输入,或文本输入
2、编译(检查语法错误)
3、仿真(时序检查)
4、管脚分配
5、编译(检查系统设计错误)
6、下载
7、实验验证
设计输入
编译Compiler
项目校验仿真Simulate 管脚分配FloorPlan
editor
编译
下载Configure
实验验证
实验一Max+Plus2使用练习
实验二3-8译码器
实验三用74161实现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实验四六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实验五设计一个电路,使八个数码管依次显示0、1、2、…A、B、…EF。

实验六设计一个电路,使两个数码管显示1~12的十二进制计数,两个数码管显示0~59的六十进制计数。

实验七
设计题目:设计出租车计费器
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出租车自动计费器,具有行车里程计费、等候时间计费、及起价三部分。

用四位数码管显示总金额,最大值为99.99元。

起步价为5元,3km之内按起步价计费,超过3km,按行车里程单价1元/公里,等候时间单价0.5元/10分钟,用两位数码管显示等候时间,最大值99min。

通过人工输入行程数和等候时间。

设计原理:
1、行车里程计费模块:将行驶的里程数转换为与之成正比的脉冲个数。

设计电路时,设每前进十米闭合一次开关,即输出一个脉冲,100个clk1模拟1km的路程,3km之内为起步价,即300个clk1之内为起步价,以后每km增加1元。

由人工输入。

2、等待时间计数模块:等待时间计费也变换成脉冲个数的计算,以秒脉冲clk作为时钟输入,每分钟增加0.1元。

等待时间由二位数码管显示。

由人工输入。

3、主控模块:设置输入信号drive,行驶信号run,起步价预先固定在电路中,由drive信号异步置数至计费模块。

里程到3km后,每10个clk1脉冲使计费增加0.1元。

设置刹车信号break,等待状态线实现好pause,由break信号使系统显示当前状态为pause,使等待时间模块工作,每分钟计费增加0.1元。

计费显示在四位数码管上。

出租车自动计费器主控电路:/
/出租车自动计费器
/*信号定义:
Clk:模拟里程数和等待时间的时钟信号:每100个clk 模拟1km,每60个clk为1min;
Reset:复位信号,将计费设置成初值5元,里程和等待时间设置成初值0;Flag:状态标致输出:flag=0为行驶状态,flag=1为停车等待状态;
c1、c2、c3、c4:计费输出显示信号;
m1、m1:等待时间输出信号;
w1、w2:行驶里程数输出信号。

*/
module
ntaxi(clk,reset,flag,ifw,c1,c2, c3,c4,m1,m2,w2,w1);
input [3:0]
c1,c2,c3,c4,m1,m2,w1,w2; output ifw;
reg ifw;
reg[3:0]
t1,t2,t3,t4,c1,c2,c3,c4,m1,m2 ,w1,w2,tempf;
reg[6:0] tempm;
reg[5:0] rempt;
//
always@(posedge clk)
if(reset)
begin
{c4,c3,c2,c1}<=16'h0050; tempm<=7'b0000000; tempt<=6'b000000;
tempf<=b0000;
{t1,t2,t3,t4}<=16'h0200; {c1,c2,c3,c4,m1,m2,w1,w2} <=32'h05000000;
end
else
begin
//***
if(ifw)
begin
if(tempt<60)
tempt<=tempt+1;
end else
begin
if(tempf<10)
tempf<=tempf+1;
if(tempm<100)
tempm<=tempm+1;
end
//***
if(ifw&&tempt==59)
begin
tempt<=6'b000000;
if(w1==9)
begin
w1<=0;
if(w2==9)
w2<=0;
else
w2<=w2+1;
end
else
w1<=w1+1;
end
//
if(!ifw&&tempm==99)
begin
tempm<=7'b0000000;
if(m1==9)
begin
m1<=0;
if(m2==9)
m2<=0;
else
m2<=m2+1;
end
else
m1<=m1+1;
end
//
if(!ifw&&tempf==9||ifw&&t
empt==59)
begin
tempf<=4'b0000;
if(t1==9)
begin
t1<=0;
if(t2==9)
begin
t2<=0;
if(t3==9)
begin
t3<=0;
if(t4==9)
t4<=0;
else
t4<=t4+1;
end
else
t3<=t3+1;
end
else
t2<=t2+1;
end
else
t1<=t1+1;
end
//
if(m2==4'b0000&&m1>=3)
{c4,c3,c2,c1}<={t4,t3,t2,t1};
//
end
always@(posedge flag)
ifw<=!ifw;
endmodule
(参考《EDA与数字系统设计》附录C.8) 实际实验设计内容:
扫描电路
Taix_fare1模块
Counter_1000
Counter_100
Counter_10
计费模块
实验总结:
通过EDA实验,理解了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数字系统设计方法,通过对逻辑器件的编辑,也掌握了PLD设计步骤:设计输入(Graphic editor)——编译(Compiler)——仿真(Simulate)——管教分配——编译——下载——完成。

通过掌握多种输入方式如gdf、vhd等,来输入逻辑器件。

通过对文件的置顶,来便于编译。

对逻辑器件的仿真,建立波形输入文件来判断是否输入错误。

通过管脚分配,来掌握EPF10K10管脚分配表中管脚所对应的含义。

通过下载完成,来观察逻辑电路的现实性。

通过对EDA的学习,对逻辑电路的编译及对要求性电路的设计都有极大的帮助。

逻辑电路的编译使我们拥有基本应用软件的能力,而数字系统的设计则让我们拥有对实际问题的思考以及对软件的进一步应用。

对数字系统设计题目,给出了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通过对设计任务、设计提示的分析,得出设计框图以及设计原理,逻辑真值表等,结合实际来分析对应的数字电路的器件,所要应用到的逻辑电路等,分类成各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模块,最后进行设计,得出设计电路。

对逻辑电路的编译,要保证仿真后的逻辑值与逻辑真值表一致,才能进行管脚分配和下载。

对数字系统的设计,核心是要将一个问题模块化,并把握住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