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 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教学设计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碘量法测定维生素含量的原理、方法和计算。
2.通过实验使学生熟练酸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并会采取合理可行的方法减小误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维生素C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从而走出对维生素C的一些认识误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碘标准溶液滴定维生素C的的实验原理以及酸性的滴定环境。
2.教学难点:酸式滴定管的使用(关于酸式滴定管使用的知识点多而且零碎)。
[教学过程] [教师]1934年4月3日年,美国教授查尔斯•葛兰•金首先分离出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从此人类逐渐远离败血症的折磨,所以在医药上常把维生素C叫做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维生素C,无色晶体,是一种水溶性的六碳多羟基内酯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新鲜的水果、蔬菜,特别是枣、辣椒、苦瓜、柿子叶、猕猴桃、柑橘等食品中含量尤为丰富。
除了这些,同学们知道还有哪些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学生](回答)······[教师]大家说得很好,那么你们知道维生素C对人体有哪些作用吗?[学生](回答)······[教师](评价)看来大家课前都做足了功课。
现在老师来总结一下:维生素C在人体内影响胶元蛋白的形成,并且有解毒作用,另外参与多种氧化还原反应、羟化反应,还有防止贫血、可改善过敏体质以及刺激免疫系统的作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
因此准确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对饮食健康、医疗保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维生素含量的测定。
(板书“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根据我刚才对维生素C的一些介绍,对于本次的实验的方法,大家有没有一些想法?[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其实,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大体可以分为滴定法、光度分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而滴定法又有2,6一二氯靛酚法和电位滴定法等,光度分析法又有2,4一二硝基苯肼分光光度法和钼蓝比色法等,至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又有HYPERSIL—C8色谱柱法和VenusilXBP—C18柱法等。
食品中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

食品中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
维生素C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有机化合物,作为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功能因子,被添加于各种保健食品及饮料中,因此对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也较多。
目前常规的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碘量法等,但是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不稳定,遇热迅速分解,检测方法操作步骤复杂,具有试剂和试样溶液不稳定、灵敏度低、费时等缺点,尤其是有颜色的试样,其溶液颜色背景干扰大,对最终数据有影响。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高效、快速、稳定、灵敏度高的特点,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定量定性分析方法;
2、熟悉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操作规程;
3、学习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食品中的维生素C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以维生素C标准品保留时间定性,采用外标法定量维生素C含量。
X=(A2×C)/A1
(X为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单位为ug/mL,单位;A1为标样维生素C的峰面积;A2为样品中维生素C峰面积;C为维生素C标准液质量浓度。
)
三、仪器、试剂
1、仪器: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超声波清洗仪、超纯水制备仪、千分之一天平、离心机
2、试剂:维生素C标准品、醋酸、超纯水、橙汁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液的制备:
维生素C标准溶液配制:准确称取0.1219g维生素C,用0.1%醋酸溶液溶解,超声波振荡5min,再用0.1%醋酸定容至50mL,为标准溶液。
分别吸取标准溶液0.05,0.10,0.50,1.00,2.00,3.00mL于10mL容量瓶中,用0.1%醋酸溶液定容,进样测定。
2、样品的前处理:。
学生实验9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匡亚明实验班2013级高中化学第一学期(2013秋)学生实验9学生实验9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实验日期:______年____月____日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 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知识储备:一、维生素C的基本性质维生素C(Vitami n C ,Ascorb ic Acid)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
一旦吸收,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成人体内的维生素C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维生素C,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维生素C。
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出体外。
物理性质:别名:抗坏血酸分子式:C6H8O6分子量:176.13外观:无色晶体熔点:190 - 192℃溶解性:水溶性维生素化学性质:酸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为己糖衍生物。
二、维C泡腾片维C泡腾片是以维生素C、柠檬酸、碳酸氢钠、葡萄糖为原料,经加工而成。
这种片剂加入水后,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反应,释放二氧化碳,因而会有许多气泡冒出水面。
3NaHCO3+C6H8O7=C6H5O7Na3+3H2O+3CO2↑【用法与用量】将一片放入100ml热或凉开水中,每日一片。
单片维C泡腾片含470mg维C。
【注意事项】1.本品不能直接吞服;2、严格按说明书要求掌握饮用;3、饭后服用。
【规格】1.8g/片【保质期】24个月【储藏方法】避光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三、滴定管的使用方法滴定管(Burett e)分为碱式滴定管和酸式滴定管。
前者用于量取对玻璃管有侵蚀作用的液态试剂;后者用于量取对橡皮有侵蚀作用的液体。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它能够促进胶原的生成、增强免疫力、预防牙龈出血等功效,因而备受科学家和保健专家的关注。
为此,我们进行了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旨在探索其含量的高低以及不同食物中维生素C的丰富程度。
实验器材清单:1.菜刀;2.电子天平;3.维生素C滴定管套装(包括砝码、减量分离漏斗、滴定管、滴定针、磁力搅拌器等);4.苹果、橙子、柠檬、西红柿、胡萝卜等食材;5.烧杯、滤纸、蒸馏水等实验室专用器材。
实验方法:1.制备维生素C含量滴定液:将2克淀粉和2克酸酐溶解于25毫升蒸馏水中,加热搅拌至淀粉完全溶解,并静置冷却;将8克碘酸钾溶解于100毫升蒸馏水中,试剂量筒中2毫升滴入面淀粉溶液中,并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6.8左右,最后加入碘化钾调至深棕黄色;2.准备食材:用菜刀将所选食材切成小块,然后用电子天平称重;3.制备维生素C试样:将食材置于研磨机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打至细腻状,并过滤筛出汁液;4.进行滴定:取10毫升维生素C试样汁液,加入5毫升4%硝酸银,使之过滤,真空蒸干,然后再加入50毫升11%氢氧化钠及200毫升蒸馏水,并用维生素C滴定管测出其维生素C的摩尔浓度(M)。
实验结果:我们通过上述方法分别对柠檬、橙子、苹果、西红柿和胡萝卜等5种食材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其中柠檬维生素C含量最多,为15.5mg/100ml;西红柿维生素C含量为4.8mg/100ml;苹果维生素C含量为3.6mg/100ml;橙子维生素C含量为3.2mg/100ml;胡萝卜维生素C含量为1mg/100ml。
经过实验操作发现,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需要精确的实验条件,否则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虽然维生素C含量多的食材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营养品,但为了身体健康,我们也需要注意食材膳食结构,并不应该过于偏向某一种食材的维生素C摄入。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为我们通过实验操作直观了解了不同食物中维生素C的丰富程度,并深刻认识到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的关键作用。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增加免疫力和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
然而,由于人体无法自主合成维生素C,所以我们需要通过食物补充。
然而,不同食物中的维生素C含量各不相同,为了准确补充维生素C,我们需要了解食物中的维生素C含量。
为了测定维生素C含量,我们选择了柠檬、橙子和西红柿这三种常见的水果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如下:首先,我们精确称量了每种水果的重量,以确保每个样本的质量一致。
接下来,我们将每个水果切成小块,并用搅拌器将其搅碎成汁。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我们使用搅拌机低速搅拌,并耐心充分搅拌。
然后,我们将搅碎后的果汁过滤,并收集过滤后的汁液。
为了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我们使用了一种叫做DCPIP(二氯苯酚蓝)的指示剂。
DCPIP是一种氧化还原指示剂,可以与维生素C发生反应,从而改变自身的颜色。
当维生素C的浓度高于一定阈值时,DCPIP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
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准备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并将其加入不同的试管中,以便进行对照实验。
然后,我们将从各个水果中收集的汁液分别加入试管中,并观察反应的发生。
通过比较试管中DCPIP颜色的变化,我们可以推断出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柠檬汁与DCPIP反应后,DCPIP的颜色迅速从蓝色变为无色。
而橙子汁与DCPIP的反应则稍慢一些,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观察到颜色变化。
最后,西红柿汁与DCPIP的反应则发生的非常缓慢,并未观察到明显的颜色变化。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维生素C含量由高至低的顺序为:柠檬 > 橙子 > 西红柿。
这与我们对不同水果的常识了解相符合,因为柠檬被广泛认为是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而西红柿则被认为维生素C含量较低。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到不同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差异。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实验只是一种大致的定量方法,无法准确测定维生素C的具体含量。
维c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维c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维C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引言:维生素C,也被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C,因此需要通过饮食来摄取。
为了保证人体的健康,我们需要了解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准确测定某种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某种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样品、稀硫酸、碘化钾溶液、淀粉溶液、维生素C标准品。
方法:1. 准备样品:将食物样品洗净、去皮,然后切碎成小块。
2. 提取样品中的维生素C:将切碎的食物样品加入适量的稀硫酸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然后过滤得到提取液。
3. 碘滴滴定法:取一定量的维生素C标准品,加入稀硫酸中,用碘化钾溶液滴定,直到溶液变成淡黄色,记录滴定所用的碘化钾溶液的体积。
4. 滴定样品:将提取液加入碘化钾溶液中,同样滴定至溶液变成淡黄色,记录滴定所用的碘化钾溶液的体积。
5. 控制实验:将稀硫酸和碘化钾溶液混合,进行滴定,记录滴定所用的碘化钾溶液的体积。
6. 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根据滴定所用的碘化钾溶液的体积,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取了某种食物样品进行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在滴定标准品和样品时,我们记录了所用的碘化钾溶液的体积如下:标准品滴定体积:10 mL样品滴定体积:15 mL控制实验滴定体积:0 mL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标准品中维生素C的摩尔浓度。
假设标准品中的维生素C的摩尔浓度为x mol/L,标准品滴定体积为10 mL,则可以得到以下方程:x mol/L * 10 mL = 15 mL * 0.1 mol/L解方程可得:x = 1.5 mol/L接下来,我们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维生素C的摩尔浓度。
假设样品中的维生素C 的摩尔浓度为y mol/L,样品滴定体积为15 mL,则可以得到以下方程:y mol/L * 15 mL = 15 mL * 0.1 mol/L解方程可得:y = 0.1 mol/L维生素C的摩尔质量为176.12 g/mol。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

实验3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一、实验原理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钠盐,本身则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2,6-二氯酚靛酚的钠盐水溶液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玫瑰红色,当其被还原时就变为无色,因此,可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样品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
当抗坏血酸完全被氧化后,稍多加一点染料,使滴定液呈淡红色,即为终点。
如无其他杂质干扰,样品提取液所还原的标准染料量与样品中所含的还原型抗坏血酸量成正比。
二、试剂和器材偏磷酸醋酸溶液:取15g(用时研细)溶于40mL醋酸及20mL水的混合液中,然后用水稀释至500mL,过滤后储入试剂瓶中。
标准2,6-二氯酚靛酚溶液:取0.25g2,6-二氯酚靛酚溶于700mL蒸馏水中(用力搅动),加入300mL磷酸缓冲液(预先配制9.078g/L KH2PO4-11.867g/LNa2HPO4·2H2O水溶液,用时以KH2PO4:Na2HPO4·2H2O=4:6的比率将其混合,pH值为6.9-7.0),翌日过滤,滤液储于棕色瓶中,临用时,以抗坏血酸溶液标定。
标准维生素C溶液:以少量偏磷酸醋酸溶液溶解0.1g维生素C于100mL容量瓶中,再以该液稀释至刻度。
2,6-二氯酚靛酚液的标定:在3个100mL锥形瓶中,各置5mL偏磷酸醋酸液,再各加2mL标准维生素C溶液,摇匀。
用上面所制的标准2,6-二氯酚靛酚液滴定,呈玫瑰红色保持30s不褪色为止。
记下所用2,6-二氯酚靛酚溶液体积平均值,再以同样方法做一空白实验,取7mL偏磷酸醋酸液加水若干毫升(相当于以上所用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低定量),仍用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
将第一次滴定的量减去空白实验的量,即为标准维生素的反应量,求出1mL 2,6-二氯酚靛酚对应于维生素C的质量(mg)。
研钵、容量瓶、剪刀、锥形瓶、微量滴定管三、实验步骤1、用自来水冲洗果蔬样品,再以蒸馏水清洗,用纱布或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然后称取25g,剪碎,在研钵中研呈浆状。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摘要:维生素C(抗坏血酸)是一种己糖醛基酸,有四种异构体,其中L-(+)-抗坏血酸的活性最强,极易被氧化。
它在细胞氧化、胶原蛋白的形成、铁离子由血浆到组织器官中的转运、肌体免疫及抗体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测定维生素C常用的方法有2,6-二氯靛粉滴定法、2,4-二硝基苯肼法、荧光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极谱法等。
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的是还原型抗坏血酸,该法简便、快速,但易受其他还原物质干扰、对深色样液难辨终点;荧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极谱法对实验仪器和技术的要求比较高,综合各方面本文采用2,4-二硝基苯肼法,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橙汁、猕猴桃汁、梨汁的汁,再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其维生素C含量。
关键词:维生素C、2,4-二硝基苯肼法、分光光度计、标准曲线前言:本文介绍了靛粉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2,4-二硝基苯肼法这三种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并结合实验室的设备条件及对操作技术的要求,采用2,4-二硝基苯肼法。
先测总抗坏血酸,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脱氢型和二酮古乐糖酸型。
此法是将样品的还原型抗坏血酸氧化为脱氢型抗坏血酸,然后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的脎。
脎的量与总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将红色脎溶于硫酸后进行比色,由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总Vc。
用酸处理过的活性炭把还原型的抗坏血酸氧化为脱氢型抗坏血酸,再继续氧化为二酮古乐糖酸。
二酮古乐糖酸与2,4-二硝基苯肼偶联生成红色的脎,其成色的强度与二酮古乐糖酸浓度呈正比,可以比色定量。
由于橙汁中的Vc含量较高,所以所测样品为1:10样液;梨的Vc含量较低,所以测其原液;而猕猴桃中Vc含量也较高,为了实验的完整性及对照性,测定猕猴桃原液及1:10样液。
实验方案:方案一:2,6-二氯靛酚滴定法水洗干净整株新鲜蔬菜或整个新鲜水果,用纱布或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
然后称取20g,加入20ml 2%草酸,用研钵研磨,四层纱布过滤,滤液备用。
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报告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报告引言:维生素C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维生素,它在许多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然而,由于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C,因此我们需要通过食物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
为了了解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测定食物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方法:1. 实验器材准备:量筒、滴定管、烧杯、维生素C标准溶液、碘液、淀粉溶液、维生素C溶液、食物样品。
2. 样品制备:将食物样品洗净并切碎,加入适量的水,用搅拌器搅拌均匀,得到食物样品提取液。
3. 碘液制备:将适量的碘化钾溶液加入适量的碘酸钠溶液中,稀释至一定浓度。
4. 滴定溶液制备:将适量的淀粉溶液加入适量的水中,稀释至一定浓度。
5. 标准曲线绘制:取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分别加入碘液和淀粉溶液,并用滴定管滴定至终点出现蓝色。
6. 样品测定:取适量的食物样品提取液,加入碘液和淀粉溶液,用滴定管滴定至终点出现蓝色。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维生素C标准溶液的滴定结果,并绘制了维生素C含量与滴定体积的标准曲线。
根据标准曲线,我们可以计算出食物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取了柠檬、橙子和苹果作为食物样品。
经过测定,我们发现柠檬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其次是橙子,苹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低。
这与我们平时对这些食物的认知相符。
维生素C是一种易被氧化的物质,因此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保护维生素C的稳定性。
我们在制备食物样品提取液的过程中,尽量减少氧气的接触,以防止维生素C的氧化。
另外,实验中的碘液和淀粉溶液也需要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稳定,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维生素C的含量不仅与食物种类有关,还与食物的储存和加工方式有关。
长时间的储存和高温加热会导致维生素C的损失。
因此,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应该选择新鲜的食物,并尽量减少加热和长时间储存,以保持维生素C的含量。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柠檬、橙子和苹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并发现柠檬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苹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低。
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

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一般可以采用标准滴定法或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标准滴定法实验流程:实验步骤:1.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如鲜橙汁)称取10g,加入50ml蒸馏水中溶解,摇匀均匀。
2.滴定液的制备:将0.1mol/L 碘酸钾溶液和1% 淀粉溶液分别配制。
3.滴定过程:用移液管将样品溶液吸入容量瓶中至刻度线,加入1 ml 淀粉溶液,然后滴加0.1mol/L 碘酸钾溶液,直至溶液变成淡蓝色,然后继续滴加碘酸钾溶液,滴至深蓝色时,立即停止加入碘酸钾溶液,记录下加入的体积,记为V1。
4.对照实验:将相同体积的蒸馏水代替样品进行同样的滴定过程,记录下加入的体积,记为V0。
5.计算维生素C含量:用下式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C(mg/100ml)=(V1-V0)×0.1×10/10×10。
其中,0.1是碘酸钾的浓度,10是样品的稀释倍数,10是转化系数。
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器材和试剂的清洁和干燥,以避免杂质的干扰。
2.滴定过程中,要保证反应时间和加入的滴定液的体积准确无误,否则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3.实验室操作要注意安全,避免碘酸钾溶液和淀粉溶液接触皮肤或眼睛。
4.实验结果要进行重复测定,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再写一个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还可以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实验流程:实验步骤:1.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如橙汁)加入10ml 甲醇中,用振荡器混合均匀。
2.制备标准曲线:将维生素C标准品依次加入甲醇中,制成维生素C的浓度为0.1、0.2、0.4、0.6、0.8、1.0mg/ml 的标准溶液。
3.测定吸光度:将样品和标准曲线的吸光度分别测定于245nm 波长处。
4.计算维生素C含量:利用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保证实验器材和试剂的干净和干燥,以避免杂质的干扰。
2.甲醇是有毒的,实验室操作要注意安全。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引言: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它在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如抗氧化、促进铁的吸收以及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
因此,对维生素C含量的准确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滴定法测定某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材料与方法:材料:某果汁样品、维生素C规定物质、2,6-二氨基苯酚指示剂、0.1mol/L碘标准溶液、浓硫酸。
方法:1.取适量的果汁样品,加入维生素C规定物质制成的标准溶液,使维生素C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2.将标准溶液分别加入不同试管中,每个试管中加入2,6-二氨基苯酚指示剂几滴;3.取一定体积的0.1mol/L碘标准溶液,滴加到试管中,每滴加一次,轻轻摇晃试管,直至试管中含有维生素C的溶液变浅蓝色,并且颜色不会反复消退为止;4.记录滴加的碘溶液的体积;5.将以上步骤重复进行,直至测定满足一定的统计学要求。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某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可得果汁样品中维生素C的浓度为X mg/mL。
然而,实验中也存在一些误差,其中可能包括实验操作技巧不精细、试剂的存储条件不符合要求以及实验仪器的精度等。
为了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实验操作技巧的准确性。
通过加强实验培训,熟练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步骤,减少误差来源。
2.优化试剂的存储条件。
保持试剂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下存放,避免试剂的降解和变质,以确保实验结果的精确性。
3.使用更精确的实验仪器。
尽量选用高精度的滴定管和容量瓶等实验仪器,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还可以进行更多的重复实验,以减小测定结果的误差。
统计学的重复性分析可以用于评估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今后的实验中,应该进一步优化测定方法,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精度。
结论:本实验通过滴定法测定某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得出其浓度为X mg/mL。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实验中存在一些误差,并提出了改进测定方法的建议。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对维持人体健康和预防多种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探究维生素C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我们进行了一次含量测定实验,并在此报告中介绍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方法:所需材料和器具:1、几个新鲜的柠檬和橙子;2、磷酸标准物质;3、2%硫酸溶液;4、2%氧化铜溶液;5、1%氨水溶液;6、淀粉指示剂;7、滴定管、分液漏斗、烧杯、容量瓶、量筒等常用实验器具。
实验步骤:1、取柠檬和橙子,去皮去核后,将果肉榨汁;2、取50ml果汁,加入50ml2%硫酸溶液,振荡,使其中的维生素C全部转化为稳定的脱氢抑制剂;3、将1g磷酸标准物质粉末称入250ml容量瓶中,加入50ml水后充分摇匀,再用水定容至刻度线,得到磷酸盐标准溶液;4、取10ml上述磷酸盐标准溶液,加入50ml2%氧化铜溶液,调整pH至8.5左右,并加入适量的淀粉指示剂,使其变蓝色;5、用上述标准溶液(含磷酸盐)逐滴滴入混合物中,同时用它作控制试验。
6、继续滴加标准溶液,直到混合物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或淡黄色;7、将上述实验重复进行,求出标准溶液滴入实验混合物中的平均值;8、将上述所得滴定值立即录入,根据计算公式求出实验混合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结果:经过反复实验,我们得到了柠檬和橙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分别为60.8mg/100g和52.6mg/100g。
这个结果表明柠檬的维生素C含量比橙子要高,说明柠檬是非常好的维生素C来源。
实验分析: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得到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这里我们选取了柠檬和橙子来进行实验。
但是,实验中我们仅仅得到了这两种水果维生素C的含量,并不能代表所有相关食品的含量。
在进行实验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要保持所有试剂的纯度和浓度,特别是磷酸盐标准溶液;2、在样品的榨汁过程中不应加入过多的水,以保证榨汁的浓缩度;3、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各种试剂的用量比例进行配制试剂,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4、应注意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值,不同条件下pH值的变化会导致实验结果的变化。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测定某种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
在人体内,维生素C能够帮助合成胶原蛋白,维持血管的正常功能,增强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等。
维生素C是一种容易氧化的物质,所以在测定时需要采用还原性剂来保护维生素C不被氧化。
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二苯基胺滴定法测定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二苯基胺是一种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它能够将维生素C 的氧化产物还原为维生素C。
在此实验中,将待测水果中的维生素C溶解于醋酸中,加入碘化钾使维生素C氧化,然后用二苯基胺滴定溶液进行滴定,直到维生素C完全被还原反应停止。
根据滴定所用的二苯基胺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出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取一定量的水果样品,将其洗净、去皮并切碎,以减小颗粒间的间距。
2. 提取维生素C:将水果样品加入适量的醋酸中,搅拌均匀。
3. 氧化维生素C:向水果样品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碘化钾,使维生素C氧化。
4. 滴定反应:将滴定瓶中的二苯胺溶液的3~4滴加入被测溶液中,立即开始滴定,同时搅拌。
滴定到深蓝色消失,溶液变浅黄色为止。
5. 计算含量:根据二苯胺溶液的滴定体积和用量,以及维生素
C的摩尔质量,计算出水果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结果:根据滴定的体积和用量,计算得出水果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X毫克。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得知,水果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X毫克。
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日常饮食中适量摄入维生素C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5、计算:
①从标准曲线查出氧化稀释液的维生素C的浓度。 ρ ug/mL ②结果分析。
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GB/T5009.86-2003)
1.原理 先将样品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用活性炭氧化为脱氢抗 坏血酸,加2,4-二硝基苯肼生成红色脎,根据脎在硫 酸溶液中的含量与总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进行比色测定。 2.试剂 • 提取Vc用:20g/L草酸,10 g/L草酸 • 氧化处理用:活性炭(经HCl处理无铁离子) • 控制氧化用:20g/L硫脲、10g/L硫脲 • 显色用:20g/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硫酸 • 1mg/mL抗坏血酸标准溶液
②氧化处理: • 取25mL提取液 + 2g活性炭,振摇 1min,过滤。要弃去初滤液。 • 各取滤液2mL于样品管和样品空白管,并 在各管加1滴硫脲溶液
⑵呈色,测定吸光度
①样品管中加0.5m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两个管中 加盖,37℃恒温2.5h。
②取出,样品空白管在室温下冷却,另一支放入冰水中冷 却。空白管冷却至室温后加0.5mL 2,4-二硝基苯肼 溶液,样品管和空白管都放于水浴中。 ③85%硫酸处理:两管各滴加2mL85%硫酸,边滴边摇, 防止温度升高碳化呈黑色,水浴30min后取出,室温放 置30min,用1cm比色皿,以空白液调零,540nm测吸 光度。从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含量。
三、维生素C的测定
• 维生素C:是一种己糖醛基酸,具有抗坏血病的 作用,所以又称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抗坏血酸 和氧化型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 • 存在:新鲜的植物组织。特别是枣、辣椒、苦瓜、 柿子叶、猕猴桃、柑橘等含量丰富。 • 测定方法: (1)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 2003年新制定的标准中已不用。 (2)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还原型抗坏血 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含量。 (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和脱 氢抗坏血酸的总含量。
实验九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实验九 食品中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1.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食品材料中维生素C 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维生素C 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与体内其它还原剂共同维持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电势和有关酶系统的活性。
维生素C 能促进细胞间质的合成,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 时则会出现坏血病,因而维生素C 又称为抗坏血酸。
水果和蔬菜是人体抗坏血酸的主要来源。
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和不同的加工贮藏方法,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的抗坏血酸含量。
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是了解果蔬品质高低及其加工工艺成效的重要指标。
维生素C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它可分为还原性和脱氢型。
金属铜和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可以催化维生素C 氧化为脱氢型。
2,6-二氯酚靛酚(DCPIP )是一种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
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能使2,6-二氯酚靛酚还原褪色,其反应如图: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被还原成无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时,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使溶液呈现红色。
因此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3.仪器及材料3.1仪器容量瓶、锥形瓶、微量滴定管、洗耳球3.2试剂(1)1%草酸溶液:草酸1g 溶于100ml 蒸馏水;2%草酸溶液:草酸2g 溶于100ml 蒸馏水。
(2)维生素C 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20mg 维生素C 溶于1%草酸溶液中,移入100ml 容量瓶中,用1%草酸溶液定容,混匀,冰箱中保存。
(3)维生素C 标准使用液(0.02648mg/ml ):吸取维生素C 贮备液5ml ,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50ml 。
标定:准确吸取上述维生素C 标准使用液25.0mL 于50mL 锥形瓶中,加入0.5mL 60g/L 碘化钾溶液,3~5滴淀粉指示剂 (10g/L),混匀后用0.0010mol/L 标准碘酸钾溶液滴定至淡蓝色(极淡蓝色)为终点。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GB/T5009.86-2003)
1.原理 先将样品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用活性炭氧化为脱氢抗 坏血酸,加2,4-二硝基苯肼生成红色脎,根据脎在硫 酸溶液中的含量与总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进行比色测定。 2.试剂 • 提取Vc用:20g/L草酸,10 g/L草酸 • 氧化处理用:活性炭(经HCl处理无铁离子) • 控制氧化用:20g/L硫脲、10g/L硫脲 • 显色用:20g/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硫酸 • 1mg/mL抗坏血酸标准溶液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维生素a含量测定维生素c含量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食品中氯化钠的测定维生素a的含量测定食品中磷的测定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食品中盐分的测定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
三、维生素C的测定
• 维生素C:是一种己糖醛基酸,具有抗坏血病的 作用,所以又称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抗坏血酸 和氧化型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 • 存在:新鲜的植物组织。特别是枣、辣椒、苦瓜、 柿子叶、猕猴桃、柑橘等含量丰富。 • 测定方法: (1)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 2003年新制定的标准中已不用。 (2)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还原型抗坏血 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含量。 (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和脱 氢抗坏血酸的总含量。
3.主要仪器与药品试剂 试剂:活性炭 硫脲 2,4-二硝基苯肼 85%硫酸 橙汁 草酸 橘子 梨 仪器:恒温箱或恒温水浴锅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 吸量管、容量瓶、比色管多支
4.操作步骤 ⑴样品中Vc的提取和处理 ①提取: • 干样:橘子(100g)+ 等量2%草酸,磨成匀 浆,用1%草酸定容至100mL容量瓶。过滤, 得提取液。 • 鲜样:橙汁 +用1%草酸定容至100mL容量 瓶。过滤,得提取液。取滤液10mL+1%草酸 10mL,得原液。 注意:不易过滤的样品,可离心沉淀后取上清 液再过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九: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方法一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抗坏血酸总量
一、目的要求
理解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抗坏血酸总量的基本原理。
学习其操作方法和了解影响测定准确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
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脱氢型和二酮古乐糖酸,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再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脎,其呈色强度与总抗坏血酸含量呈正比,可进行比色定量。
三、仪器与试剂
(一)试剂
1、4.5mol/L硫酸:量取250mL浓硫酸小心加入700mL水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2、85%硫酸:小心加900mL浓硫酸于100mL水中。
3、2% 2,4–二硝基苯肼:溶解2,4–二硝基苯肼2g于100mL 4.5mol/L硫酸中,过滤。
不用时存于冰箱内,每次使用前必须过滤。
4、2%草酸溶液。
5、1%草酸溶液。
6、1%硫脲溶液:溶解1g硫脲于100mL1%草酸溶液中。
7、2%硫脲溶液:溶解2g硫脲于100mL1%草酸溶液中。
8、1mol/L盐酸:取100mL盐酸,加入水中,并稀释至1200mL。
9、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称取100mg纯抗坏血酸溶解于100mL 2%草酸溶液中,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mg抗坏血酸。
10、活性炭:将100g活性炭加到750mL 1mol/L盐酸中,回流1h~2h,过滤,用水洗数次,至滤液中无铁离子(Fe3+)为止,然后置于110℃烘箱中烘干。
(二)仪器
1、恒温箱或电热恒温水浴锅。
2、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3、捣碎机。
四、实验步骤
1、样品处理(全部实验过程应避光)。
(1)鲜样的制备:称取100g鲜样即加入100mL 2%草酸溶液,倒入捣碎机中打成匀浆,称取10.0g~40.0g匀浆(含1mg~2mg抗坏血酸)倒入100mL容量瓶,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过滤,滤液备用。
(2)干样制备:称取1g ~ 4g干样(含1mg~2mg抗坏血酸)放入乳钵内,加入等量的1%草酸溶液磨成匀浆,连固形物一起倒入100mL容量瓶内,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过滤备用。
2、样品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氧化处理
量取25.0mL上述滤液,加入2g活性炭,振摇1min,过滤,弃去最初数毫升滤液。
吸取10.0mL此氧化提取液,加入10.0mL 2%硫脲溶液,混匀,此试样为稀释液。
3、呈色反应
(1)取3支试管,各加入4mL经氧化处理的样品稀释液。
基中一支试管作为空白,向其余两试管加入1.0mL 2%2,4–二硝基苯肼溶液,将所有试管放入37℃±0.5℃恒温箱或恒温水浴中,保温3h。
(2)3h后取出,除空白管外,将所有试管放入冰水中。
空白管取出后使其冷到室温,然后加入2%2,4–二硝基苯肼溶液1.0mL,在室温中放置10min~15min,后放入冰水内。
其余步骤同试样。
4、85%硫酸处理
当试管放入冰水冷却后,向每一试管(连同空白管)中加入85%硫酸5mL,滴加时间至少需要1min,需边加边摇动试管。
将试管自冰水中取出,在室温放置30min后比色。
5、样品比色测定
用1cm比色皿,以空白液调零点,于500nm波长测定吸光值。
6、标准曲线绘制
(1)加2g活性炭于50mL标准溶液中,振动1min后过滤。
吸取10.00mL滤液放入500mL 容量瓶中加5.0g硫脲,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
抗坏血酸浓度20μg/mL。
吸取5,10,20,25,40,50,60mL稀释液,分别放放7个100mL容量瓶中,用1%硫脲溶液稀释至刻度,使最后稀释液中抗坏血酸的深度分别为1,2,4,5,8,10,12μg/mL,为抗坏血酸标准使用液。
(2)分别吸取4mL各不同深度的抗坏血酸标准使用液,于7个试管中,吸取4mL水于试
剂空白管,各加入1.0mL 2%2,4–二硝基苯肼溶液,混匀,将全部试管放入37℃±5℃恒温箱或恒温水浴中,保温3h 。
3h 后将8个试管取出,全部放入冰水冷却后,向每一试管中加入5mL 85%硫酸,滴加时间至少需要1min ,边加边摇,。
将试管自冰水取出,在室温放置30min 后,以试剂空白管调零,并比色测定。
以吸光值为纵坐标,抗坏血酸含量(mg )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
五、结果计算
100⨯=m
c X 式中X ——样品中总抗坏血酸含量[mg/100g];
c ——由标准曲线查得或由回归方程算得试样测定液总抗坏血酸含量(mg );
m ——测定时所取滤液相当于样品的用量(g )。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两位。
六、注意事项及说明
1、利用普鲁士蓝反应可对铁离子存在与否进行检验:将2%亚铁氰化钾与1%盐酸等量混合,将需检测的样液滴入,如有铁离子则产生蓝色沉淀。
2、硫脲的作用在于防止抗坏血酸的继续被氧化和有助于脎的形成。
3、加硫酸显色后,溶液颜色可随时间的延长而加深,因此,在加入硫酸溶液30min 后,应即立比色测定。
4、检测过程中,测定样的吸光值不落在标准曲线上,可重新调整测定样品的量或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
5、本实验法在1μg/ml~12μg/mL 抗坏血酸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0.1 μg/mL 。
6、本实验适用于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7、食品分析中的总抗坏血酸是指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二者的总量,若食品中本身含有二酮古乐糖酸抗坏血酸的氧化产物,则导致检测总抗坏血酸含量偏高。
七、考思考题
1、试样制备过程为何要避光处理?
2、为何加入85%硫酸溶液时,速度要慢而且需在冰水浴条件下完成?解释若加酸速度过快使样品管中液体变黑的原因。
3、样品比色测定时,用样品空白管调零的目的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