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 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引言:
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维生素C在食物中的含量却很难直接观测到。为了准确测定食物中的维生素C含量,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滴定法测定某种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并比较不同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差异。
实验材料:
1. 维生素C标准溶液
2. 某种食物样品
3. 碘液
4. 淀粉溶液
5. 硫酸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维生素C标准溶液稀释至适当浓度。
2. 样品制备:将食物样品磨碎并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
3. 滴定法测定:取一定量的食物样品溶液,加入适量的碘液和淀粉溶液,使其呈现深蓝色。
4. 滴定过程:将标准维生素C溶液滴入样品溶液中,同时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5. 终点判定:当样品溶液颜色由深蓝色变为无色时,停止滴定。
6. 计算维生素C含量:根据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标准维生素C溶液的体积,计算出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不同食物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例如,柠檬中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而苹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较低。
讨论: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了滴定法来测定食物样品中的维生素C含量。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滴定试剂与待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碘液作为滴定试剂,其与维生素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可以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然而,滴定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滴定法只能测定特定物质的含量,对于其他物质的检测并不适用。其次,滴定法需要一定的实验技巧和经验,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结果的误差。因此,在进行滴定实验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
实验3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一、实验原理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钠盐,本身则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2,6-二氯酚靛酚的钠盐水溶液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玫瑰红色,当其被还原时就变为无色,因此,可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样品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当抗坏血酸完全被氧化后,稍多加一点染料,使滴定液呈淡红色,即为终点。如无其他杂质干扰,样品提取液所还原的标准染料量与样品中所含的还原型抗坏血酸量成正比。
二、试剂和器材
偏磷酸醋酸溶液:取15g(用时研细)溶于40mL醋酸及20mL水的混合液中,然后用水稀释至500mL,过滤后储入试剂瓶中。
标准2,6-二氯酚靛酚溶液:取0.25g2,6-二氯酚靛酚溶于700mL蒸馏水中(用力
搅动),加入300mL磷酸缓冲液(预先配制9.078g/L KH
2PO
4
-11.867g/L
Na
2HPO
4
·2H
2
O水溶液,用时以KH
2
PO
4
:Na
2
HPO
4
·2H
2
O=4:6的比率将其混合,pH值
为6.9-7.0),翌日过滤,滤液储于棕色瓶中,临用时,以抗坏血酸溶液标定。标准维生素C溶液:以少量偏磷酸醋酸溶液溶解0.1g维生素C于100mL容量瓶中,再以该液稀释至刻度。
2,6-二氯酚靛酚液的标定:在3个100mL锥形瓶中,各置5mL偏磷酸醋酸液,再各加2mL标准维生素C溶液,摇匀。用上面所制的标准2,6-二氯酚靛酚液滴定,呈玫瑰红色保持30s不褪色为止。记下所用2,6-二氯酚靛酚溶液体积平均值,再以同样方法做一空白实验,取7mL偏磷酸醋酸液加水若干毫升(相当于以上所用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低定量),仍用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将第一次滴定的量减去空白实验的量,即为标准维生素的反应量,求出1mL 2,6-二氯酚靛酚对应于维生素C的质量(mg)。
实验九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实验九: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方法一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抗坏血酸总量
一、目的要求
理解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抗坏血酸总量的基本原理。学习其操作方法和了解影响测定准确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
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脱氢型和二酮古乐糖酸,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再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脎,其呈色强度与总抗坏血酸含量呈正比,可进行比色定量。
三、仪器与试剂
(一)试剂
1、L硫酸:量取250mL浓硫酸小心加入700mL水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2、85%硫酸:小心加900mL浓硫酸于100mL水中。
3、2% 2,4–二硝基苯肼:溶解2,4–二硝基苯肼2g于100mL L硫酸中,过滤。不用时存于冰箱内,每次使用前必须过滤。
4、2%草酸溶液。
5、1%草酸溶液。
6、1%硫脲溶液:溶解1g硫脲于100mL1%草酸溶液中。
7、2%硫脲溶液:溶解2g硫脲于100mL1%草酸溶液中。
8、1mol/L盐酸:取100mL盐酸,加入水中,并稀释至1200mL。
9、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称取100mg纯抗坏血酸溶解于100mL 2%草酸溶液中,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mg抗坏血酸。
10、活性炭:将100g活性炭加到750mL 1mol/L盐酸中,回流1h~2h,过滤,用水洗数次,至滤液中无铁离子(Fe3+)为止,然后置于110℃烘箱中烘干。
(二)仪器
1、恒温箱或电热恒温水浴锅。
2、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3、捣碎机。
四、实验步骤
1、样品处理(全部实验过程应避光)。
(1)鲜样的制备:称取100g鲜样即加入100mL 2%草酸溶液,倒入捣碎机中打成匀浆,称取~匀浆(含1mg~2mg抗坏血酸)倒入100mL容量瓶,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过滤,滤液备用。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增加免疫力和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然而,由于人体无法自主合成维生素C,所以我们需要通过食物补充。然而,不同食物中的维生素C含量各不相同,为了准确补充维生素C,我们需要了解食物中的维生素C含量。
为了测定维生素C含量,我们选择了柠檬、橙子和西红柿这三种常见的水果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首先,我们精确称量了每种水果的重量,以确保每个样本的质量一致。接下来,我们将每个水果切成小块,并用搅拌器将其搅碎成汁。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我们使用搅拌机低速搅拌,并耐心充分搅拌。然后,我们将搅碎后的果汁过滤,并收集过滤后的汁液。
为了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我们使用了一种叫做DCPIP(二氯苯酚蓝)的指示剂。DCPIP是一种氧化还原指示剂,可以与维生素C发生反应,从而改变自身的颜色。当维生素C的浓度高于一定阈值时,DCPIP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
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准备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
标准溶液,并将其加入不同的试管中,以便进行对照实验。然后,我们将从各个水果中收集的汁液分别加入试管中,并观察反应的
发生。通过比较试管中DCPIP颜色的变化,我们可以推断出水果
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柠檬汁与DCPIP反应后,DCPIP
的颜色迅速从蓝色变为无色。而橙子汁与DCPIP的反应则稍慢一些,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观察到颜色变化。最后,西红柿汁与DCPIP的反应则发生的非常缓慢,并未观察到明显的颜色变化。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维生素C含量由高
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报告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也被称为抗坏血酸。它在许多生物体中起着重要的抗氧化作用,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了解维生素C在常见食物中的含量,我们进行了一次测定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化学实验,准确测定某食物中的维生素C含量,了解其在日常饮食中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与仪器:
- 柠檬
- 维生素C标准溶液
- 碘液
- 淀粉溶液
- 酒精棉球
- 滴定管
- 三角瓶
- 称量瓶
- 果汁机
- 磨杯
- 磁力搅拌器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
收集所需材料和仪器,并确保其干净无菌。
2. 标定维生素C标准溶液:
称取适量维生素C标准溶液,加入三角瓶中,用滴定管滴定碘液直至颜色变化,记录滴定量。
3. 提取食物中的维生素C:
将柠檬榨汁机榨汁,将所得橙汁倒入磨杯中。
4. 确定维生素C含量:
取一定量橙汁,加入适量淀粉溶液,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然后向中加入维生素C标准溶液,直至溶液颜色变化为无色,记录滴定量。
5. 测定维生素C浓度:
根据维生素C标准溶液的滴定量和橙汁中的滴定量计算维生素C的浓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某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柠檬中的维生素C含量为xx mg/ml。通过参考食物营养成分表,我们还可以将这一含量转化为每100g柠檬中的维生素C含量,为xx mg。
结论:
通过测定实验,我们得出了柠檬中维生素C的含量。维生素C 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合理摄入维生素C可以增强抵抗力、改善免疫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抵抗慢性病有帮助。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均衡饮食,充分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维持身体健康。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它能够促进胶原的生成、增强免疫力、预防牙龈出血等功效,因而备受科学家和保健专家的关注。为此,我们进行了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旨在探索其含量的高低以及不同食物中维生素C的丰富程度。
实验器材清单:
1.菜刀;
2.电子天平;
3.维生素C滴定管套装(包括砝码、减量分离漏斗、滴定管、滴定针、磁力搅拌器等);
4.苹果、橙子、柠檬、西红柿、胡萝卜等食材;
5.烧杯、滤纸、蒸馏水等实验室专用器材。
实验方法:
1.制备维生素C含量滴定液:将2克淀粉和2克酸酐溶解于25毫升蒸馏水中,加热搅拌至淀粉完全溶解,并静置冷却;将8克碘酸钾溶解于100毫升蒸馏水中,试剂量筒中2毫升滴入面淀粉
溶液中,并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6.8左右,最后加入碘化钾调至
深棕黄色;
2.准备食材:用菜刀将所选食材切成小块,然后用电子天平称重;
3.制备维生素C试样:将食材置于研磨机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打至细腻状,并过滤筛出汁液;
4.进行滴定:取10毫升维生素C试样汁液,加入5毫升4%硝
酸银,使之过滤,真空蒸干,然后再加入50毫升11%氢氧化钠及200毫升蒸馏水,并用维生素C滴定管测出其维生素C的摩尔浓
度(M)。
实验结果:
我们通过上述方法分别对柠檬、橙子、苹果、西红柿和胡萝卜
等5种食材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其中柠檬维生素C含量最多,为15.5mg/100ml;西红柿维生素C含量为4.8mg/100ml;苹果维
生素C含量为3.6mg/100ml;橙子维生素C含量为3.2mg/100ml;
实验九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实验九 食品中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
1.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食品材料中维生素C 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
维生素C 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与体内其它还原剂共同维持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电势和有关酶系统的活性。维生素C 能促进细胞间质的合成,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 时则会出现坏血病,因而维生素C 又称为抗坏血酸。水果和蔬菜是人体抗坏血酸的主要来源。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和不同的加工贮藏方法,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的抗坏血酸含量。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是了解果蔬品质高
低及其加工工艺成效的重要指标。
维生素C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它可分为
还原性和脱氢型。金属铜和酶(抗坏血酸氧
化酶)可以催化维生素C 氧化为脱氢型。2,6-
二氯酚靛酚(DCPIP )是一种染料,在碱性
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抗坏
血酸具有强还原性,能使2,6-二氯酚靛酚还
原褪色,其反应如图:
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坏血
酸的酸性溶液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被
还原成无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
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时,滴入的2,6-二氯酚靛
酚立即使溶液呈现红色。因此用这种染料滴
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即为滴定终点,
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
抗坏血酸的含量。
3.仪器及材料
3.1仪器
容量瓶、锥形瓶、微量滴定管、洗耳球
3.2试剂
(1)1%草酸溶液:草酸1g 溶于100ml 蒸馏水;
2%草酸溶液:草酸2g 溶于100ml 蒸馏水。
(2)维生素C 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20mg 维生素C 溶于1%草酸溶液中,移入100ml 容量瓶中,用1%草酸溶液定容,混匀,冰箱中保存。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目录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1.2 研究意义
2. 实验目的
2.1 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2.2 探讨维生素C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
3. 实验方法
3.1 材料准备
3.2 实验步骤
4. 实验结果
4.1 维生素C含量测定结果
4.2 维生素C稳定性实验结果
5. 实验讨论
5.1 数据分析
5.2 结果解释
6. 结论
6.1 实验总结
6.2 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7. 参考文献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人体所需的一种重要维生素。它具有抗氧化、促进铁吸收、帮助伤口愈合等作用。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等疾病的发生。
1.2 研究意义
本实验旨在测定某种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并探讨在不同条件下维
生素C的稳定性,为保健品生产和储存提供理论依据。
2. 实验目的
2.1 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通过化学方法测定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并计算出其浓度。
2.2 探讨维生素C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
通过将样品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观察其维生素C含量变化,探讨维生素C的稳定性。
3. 实验方法
3.1 材料准备
- 维生素C样品
- 硫酸溶液
- 碘标准溶液
- 淀粉指示剂
- 还原糖溶液
3.2 实验步骤
1. 样品预处理:将样品加入硫酸溶液中,使其还原。
2. 碘量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加入碘标准溶液,加入淀粉指示剂,滴加还原糖溶液,测定所需体积。
3. 不同条件下维生素C稳定性实验:将样品放置于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定期测定其维生素C含量。
4. 实验结果
4.1 维生素C含量测定结果
样品A维生素C含量为XXmg/kg,样品B维生素C含量为YYmg/kg。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
摘要:维生素C(抗坏血酸)是一种己糖醛基酸,有四种异构体,其中L-(+)-抗坏血酸的活性最强,极易被氧化。它在细胞氧化、胶原蛋白的形成、铁离子由血浆到组织器官中的转运、肌体免疫及抗体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测定维生素C常用的方法有2,6-二氯靛粉滴定法、2,4-二硝基苯肼法、荧光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极谱法等。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的是还原型抗坏血酸,该法简便、快速,但易受其他还原物质干扰、对深色样液难辨终点;荧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极谱法对实验仪器和技术的要求比较高,综合各方面本文采用2,4-二硝基苯肼法,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橙汁、猕猴桃汁、梨汁的汁,再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其维生素C含量。
关键词:维生素C、2,4-二硝基苯肼法、分光光度计、标准曲线
前言:本文介绍了靛粉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2,4-二硝基苯肼法这三种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并结合实验室的设备条件及对操作技术的要求,采用2,4-二硝基苯肼法。先测总抗坏血酸,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脱氢型和二酮古乐糖酸型。此法是将样品的还原型抗坏血酸氧化为脱氢型抗坏血酸,然后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的脎。脎的量与总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将红色脎溶于硫酸后进行比色,由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总Vc。
用酸处理过的活性炭把还原型的抗坏血酸氧化为脱氢型抗坏血酸,再继续氧化为二酮古乐糖酸。二酮古乐糖酸与2,4-二硝基苯肼偶联生成红色的脎,其成色的强度与二酮古乐糖酸浓度呈正比,可以比色定量。
由于橙汁中的Vc含量较高,所以所测样品为1:10样液;梨的Vc含量较低,所以测其原液;而猕猴桃中Vc含量也较高,为了实验的完整性及对照性,测定猕猴桃原液及1:10样液。
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了解维生素C的重要性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实验原理: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多益处,例如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等。而维生素C的含量可以通过红外分光光度法来测定。在这种方法中,首先要将样品中的维生素C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然后通过测量红外辐射对样品中的氧化亚铁离子吸收的程度来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步骤:
1. 将维生素C样品称取0.1g,加入到100ml锥形瓶中。
2. 用0.5%硫酸溶液调节样品的pH值,使其在4.2-4.5之间。
3. 在测定之前,必须先将样品从样品爆发装置中的空气中推出并利用桥式催化氧化反应器将其转变为CO2和H2O。可以使用Hampton Research Mini-Dialysis Device(HR 5/50 Dialysis Kit)进行转化。
4. 将样品转移到红外光谱仪样品室中,用红外光谱仪测量吸收
峰的强度。
5. 在测量过程中,还需要制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品供参照。
实验结果:
在样品和标准品的测量中,我们发现红外光谱仪在吸收峰强度
的测量上非常准确,可以准确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并且,可以
通过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来建立标准曲线,以进一步准
确地测定未知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我们的实验发现,我们制备的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
9.3mg/100ml。这个结果非常接近理论值,这意味着我们的实验步
骤非常准确,并且使用的仪器非常可靠。
实验结论: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维生素C在人类身体中的重要
作用,以及测定其含量的方法。我们发现,红外分光光度法是一
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营养物质,它对于人体
的免疫功能、细胞修复和抗氧化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
C的含量测定,可以有效地评估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本实验以柠檬汁为样品,采用缓冲物质重量法进行测定,测定样品中的维生素C含量。
实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量筒、容量瓶、注射器、分液漏斗、滴定管
试剂:碘酸钠溶液、KIO3溶液、Na2S2O3溶液、淀粉溶液、
盐酸溶液
实验步骤:
1.准备维生素C含量标准溶液:取适量维生素C粉末称量,溶解于100ml的蒸馏水中,制备0.01mol/L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
2.制备柠檬汁样品:将柠檬切片,去皮,剁碎,榨汁。取适量
柠檬汁于容量瓶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稀释。
3.滴定反应:取50ml的稀释后的柠檬汁样品,加入10ml的盐
酸溶液。用碘酸钠溶液滴定,滴定至混合液呈现略带黄色,随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继续滴定直至混合液呈现淡蓝色,且持续30秒不褪色。
4.滴定结果计算:计算滴定所需的碘酸钠溶液的体积,并列出
计算公式。
5.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柠檬汁样品和标准溶液的体积。
利用所测定的两组数据,按照计算公式,计算维生素C的质
量浓度。
6.数据处理:根据样品中维生素C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维生
素C的含量。
实验结果:
按照上述实验步骤测定,得到柠檬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X g。
实验讨论:
本实验采用碘酸钠滴定法测定柠檬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该
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但是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如滴定反应的终点判断不准确、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误差等。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引言:
维生素C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维生素,它在许多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然而,由于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C,因此我们需要通过食物来摄入足够的
维生素C。为了了解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种简单而有效
的方法来测定食物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方法:
1. 实验器材准备:量筒、滴定管、烧杯、维生素C标准溶液、碘液、淀粉溶液、维生素C溶液、食物样品。
2. 样品制备:将食物样品洗净并切碎,加入适量的水,用搅拌器搅拌均匀,得
到食物样品提取液。
3. 碘液制备:将适量的碘化钾溶液加入适量的碘酸钠溶液中,稀释至一定浓度。
4. 滴定溶液制备:将适量的淀粉溶液加入适量的水中,稀释至一定浓度。
5. 标准曲线绘制:取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分别加入碘液和淀
粉溶液,并用滴定管滴定至终点出现蓝色。
6. 样品测定:取适量的食物样品提取液,加入碘液和淀粉溶液,用滴定管滴定
至终点出现蓝色。
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维生素C标准溶液的滴定结果,并绘制了维
生素C含量与滴定体积的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我们可以计算出食物样品
中维生素C的含量。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取了柠檬、橙子和苹果作为食物样品。经过测定,我们发现柠檬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其次是橙子,苹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低。这与我们平时对这些食物的认知相符。
维生素C是一种易被氧化的物质,因此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保护维生素C的稳定性。我们在制备食物样品提取液的过程中,尽量减少氧气的接触,以防止维生素C的氧化。另外,实验中的碘液和淀粉溶液也需要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稳定,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测定柑橘类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了解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差异。
实验原理,利用碘滴滴定法测定柑橘类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酸性条件下,维生素C能与碘反应生成无色的碘化氢酸,根据生成的碘化氢酸的量来计算维生
素C的含量。
实验步骤:
1. 将柑橘类水果榨汁,过滤得到澄清的果汁。
2. 取10ml果汁放入烧杯中,加入5ml的三氯乙酸溶液,使果汁酸化。
3. 在酸化的果汁中滴加淀粉指示剂,使果汁呈现淡蓝色。
4. 用标定的0.01mol/L碘液滴定果汁中的维生素C,直到溶液变为淡黄色。
5. 记录所需的碘液滴定的体积V1。
实验数据:
柑橘类水果 | 碘液滴定体积V1(ml)。
柠檬 | 2.3。
橙子 | 3.1。
柚子 | 2.8。
实验结果:利用碘滴滴定法测定得到柑橘类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如下:
柠檬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2.3mg/ml。
橙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3.1mg/ml。
柚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2.8mg/ml。
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橙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柠檬次之,柚子最低。这与我们平时的观察相符,橙子果肉酸甜多汁,维生素C含量较高,而柠檬则酸
味更浓,维生素C含量次之,柚子则相对较低。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柑橘类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并得出了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差异。这对我们合理膳食、科学选择水果提
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化学试剂使用时要戴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具。
2. 实验中的化学试剂要小心使用,避免溅出或误吞。
学生实验9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水溶C100液体逐滴滴入高锰酸钾( )溶液中,边滴边搅拌,直到蓝色恰好褪去为止。记录反应消耗水溶C100液体的体积,从而算出此溶液的VC含量。
问题讨论
1.已知重铬酸钾为强氧化剂,试推测VC能否与重铬酸钾发生反应。
2.用高锰酸钾溶液法、碘淀粉法测得待测液的VC含量与实际值比较可能偏大,试解释原因。
3.实验过程中,也可以采取将碘水滴加到加了淀粉溶液的待测液中,待待测液变蓝,根据所消耗碘水的浓度、体积推算待测液的VC含量。参考实验时所用药品浓度及实验数据,试比较两种方法优劣。
4.根据实验结果,比较两种测定方法优劣。
这种片剂加入水后,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反应,释放二氧化碳,因而会有许多气泡冒出水面。
3NaHCO3+C6H8O7=C6H5O7Na3+3H2O+3CO2↑
【用法与用量】将一片放入100ml热或凉开水中,每日一片。单片维C泡腾片含470mg维C。
【注意事项】1.本品不能直接吞服;2、严格按说明书要求掌握饮用;3、饭后服用。
因此当维生素缺乏所引起的坏血病时伴有胶原合成缺陷表现为创伤难以愈合牙齿形成障碍和毛细血管破损引起大量瘀血点瘀血点融合形成瘀斑
学生实验9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实验日期: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实验报告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对维持人体健康和预防多种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究维生素C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我们进行了一次含量测定实验,并在此报告中介绍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方法:
所需材料和器具:
1、几个新鲜的柠檬和橙子;
2、磷酸标准物质;
3、2%硫酸溶液;
4、2%氧化铜溶液;
5、1%氨水溶液;
6、淀粉指示剂;
7、滴定管、分液漏斗、烧杯、容量瓶、量筒等常用实验器具。
实验步骤:
1、取柠檬和橙子,去皮去核后,将果肉榨汁;
2、取50ml果汁,加入50ml2%硫酸溶液,振荡,使其中的维
生素C全部转化为稳定的脱氢抑制剂;
3、将1g磷酸标准物质粉末称入250ml容量瓶中,加入50ml
水后充分摇匀,再用水定容至刻度线,得到磷酸盐标准溶液;
4、取10ml上述磷酸盐标准溶液,加入50ml2%氧化铜溶液,
调整pH至8.5左右,并加入适量的淀粉指示剂,使其变蓝色;
5、用上述标准溶液(含磷酸盐)逐滴滴入混合物中,同时用
它作控制试验。
6、继续滴加标准溶液,直到混合物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或淡黄色;
7、将上述实验重复进行,求出标准溶液滴入实验混合物中的平均值;
8、将上述所得滴定值立即录入,根据计算公式求出实验混合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结果:
经过反复实验,我们得到了柠檬和橙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分别为60.8mg/100g和52.6mg/100g。这个结果表明柠檬的维生素C含量比橙子要高,说明柠檬是非常好的维生素C来源。
实验分析: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得到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这里我们选取了柠檬和橙子来进行实验。但是,实验中我们仅仅得到了
维生素c含量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实验报告
维生素C含量实验报告
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了解不同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
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不同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了解食物对维生素C的贡献,并评估人们日常摄入维生素C的情况。
实验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新鲜柠檬、橙子、苹果和西红柿。
2. 实验仪器:刀、榨汁器、量杯、滴定管、维生素C指示剂、维生素C标准溶液。
3. 实验步骤:
a. 将柠檬、橙子、苹果和西红柿分别切成小块。
b. 使用榨汁器将食物榨成汁液。
c. 用量杯量取10毫升食物汁液。
d. 将维生素C指示剂加入食物汁液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e. 使用滴定管滴加维生素C标准溶液,直到颜色完全消失。
f. 记录滴加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的体积。
g. 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
经过多次实验和计算,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
1. 柠檬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10mg/10mL。
2. 橙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次之,平均含量为8mg/10mL。
3. 苹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较低,平均含量为4mg/10mL。
4. 西红柿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低,平均含量为2mg/10mL。
讨论和分析: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不同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存在差异。柠檬和橙
子富含维生素C,是人们日常摄入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而苹果和西红柿中维
生素C的含量相对较低,人们在摄入维生素C时需要注意补充其他富含维生素
C的食物。
此外,维生素C的含量还受到食物的储存和加工方式的影响。长时间储存和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九: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方法一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抗坏血酸总量
一、目的要求
理解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抗坏血酸总量的基本原理。学习其操作方法和了解影响测定准确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
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脱氢型和二酮古乐糖酸,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再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脎,其呈色强度与总抗坏血酸含量呈正比,可进行比色定量。
三、仪器与试剂
(一)试剂
1、4.5mol/L硫酸:量取250mL浓硫酸小心加入700mL水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2、85%硫酸:小心加900mL浓硫酸于100mL水中。
3、2% 2,4–二硝基苯肼:溶解2,4–二硝基苯肼2g于100mL 4.5mol/L硫酸中,过滤。不用时存于冰箱内,每次使用前必须过滤。
4、2%草酸溶液。
5、1%草酸溶液。
6、1%硫脲溶液:溶解1g硫脲于100mL1%草酸溶液中。
7、2%硫脲溶液:溶解2g硫脲于100mL1%草酸溶液中。
8、1mol/L盐酸:取100mL盐酸,加入水中,并稀释至1200mL。
9、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称取100mg纯抗坏血酸溶解于100mL 2%草酸溶液中,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mg抗坏血酸。
10、活性炭:将100g活性炭加到750mL 1mol/L盐酸中,回流1h~2h,过滤,用水洗数次,至滤液中无铁离子(Fe3+)为止,然后置于110℃烘箱中烘干。
(二)仪器
1、恒温箱或电热恒温水浴锅。
2、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3、捣碎机。
四、实验步骤
1、样品处理(全部实验过程应避光)。
(1)鲜样的制备:称取100g鲜样即加入100mL 2%草酸溶液,倒入捣碎机中打成匀浆,称取10.0g~40.0g匀浆(含1mg~2mg抗坏血酸)倒入100mL容量瓶,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过滤,滤液备用。
(2)干样制备:称取1g ~ 4g干样(含1mg~2mg抗坏血酸)放入乳钵内,加入等量的1%草酸溶液磨成匀浆,连固形物一起倒入100mL容量瓶内,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过滤备用。
2、样品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氧化处理
量取25.0mL上述滤液,加入2g活性炭,振摇1min,过滤,弃去最初数毫升滤液。吸取10.0mL此氧化提取液,加入10.0mL 2%硫脲溶液,混匀,此试样为稀释液。
3、呈色反应
(1)取3支试管,各加入4mL经氧化处理的样品稀释液。基中一支试管作为空白,向其余两试管加入1.0mL 2%2,4–二硝基苯肼溶液,将所有试管放入37℃±0.5℃恒温箱或恒温水浴中,保温3h。
(2)3h后取出,除空白管外,将所有试管放入冰水中。空白管取出后使其冷到室温,然后加入2%2,4–二硝基苯肼溶液1.0mL,在室温中放置10min~15min,后放入冰水内。其余步骤同试样。
4、85%硫酸处理
当试管放入冰水冷却后,向每一试管(连同空白管)中加入85%硫酸5mL,滴加时间至少需要1min,需边加边摇动试管。将试管自冰水中取出,在室温放置30min后比色。5、样品比色测定
用1cm比色皿,以空白液调零点,于500nm波长测定吸光值。
6、标准曲线绘制
(1)加2g活性炭于50mL标准溶液中,振动1min后过滤。吸取10.00mL滤液放入500mL 容量瓶中加5.0g硫脲,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抗坏血酸浓度20μg/mL。
吸取5,10,20,25,40,50,60mL稀释液,分别放放7个100mL容量瓶中,用1%硫脲溶液稀释至刻度,使最后稀释液中抗坏血酸的深度分别为1,2,4,5,8,10,12μg/mL,为抗坏血酸标准使用液。
(2)分别吸取4mL各不同深度的抗坏血酸标准使用液,于7个试管中,吸取4mL水于试
剂空白管,各加入1.0mL 2%2,4–二硝基苯肼溶液,混匀,将全部试管放入37℃±5℃恒温箱或恒温水浴中,保温3h 。
3h 后将8个试管取出,全部放入冰水冷却后,向每一试管中加入5mL 85%硫酸,滴加时间至少需要1min ,边加边摇,。将试管自冰水取出,在室温放置30min 后,以试剂空白管调零,并比色测定。
以吸光值为纵坐标,抗坏血酸含量(mg )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
五、结果计算
100⨯=m
c X 式中X ——样品中总抗坏血酸含量[mg/100g];
c ——由标准曲线查得或由回归方程算得试样测定液总抗坏血酸含量(mg );
m ——测定时所取滤液相当于样品的用量(g )。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两位。
六、注意事项及说明
1、利用普鲁士蓝反应可对铁离子存在与否进行检验:将2%亚铁氰化钾与1%盐酸等量混合,将需检测的样液滴入,如有铁离子则产生蓝色沉淀。
2、硫脲的作用在于防止抗坏血酸的继续被氧化和有助于脎的形成。
3、加硫酸显色后,溶液颜色可随时间的延长而加深,因此,在加入硫酸溶液30min 后,应即立比色测定。
4、检测过程中,测定样的吸光值不落在标准曲线上,可重新调整测定样品的量或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
5、本实验法在1μg/ml~12μg/mL 抗坏血酸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0.1 μg/mL 。
6、本实验适用于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7、食品分析中的总抗坏血酸是指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二者的总量,若食品中本身含有二酮古乐糖酸抗坏血酸的氧化产物,则导致检测总抗坏血酸含量偏高。
七、考思考题
1、试样制备过程为何要避光处理?
2、为何加入85%硫酸溶液时,速度要慢而且需在冰水浴条件下完成?解释若加酸速度过快使样品管中液体变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