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复习课人教版2014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总复习(2)-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总复习(2)-人教版

标题: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总复习(2)-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加深对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对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方面的内容。

2. 通过练习题和例题,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回顾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针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

2. 家长签字确认,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七、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

2.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八、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回顾数学上学期所学知识,并进行系统的总复习,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与技能。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掌握数的认识与数码的概念•掌握数的比较及其符号的意义•掌握简单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数字之间的关系和四舍五入的概念二、教学内容及安排本课程共包含四个部分,分别是数的认识、数的比较、加减法计算和数字关系。

每个部分的教学安排如下:1. 数的认识本部分主要包括数的概念及数码的认识,可以采用抽认数字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

教学重点:•数字0~100的读法•数码的概念及认识教学重难点:•数字的读法和写法•数码的认识与辨认2. 数的比较本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数的比较方法和符号的意义。

教学重点:•数的大小比较•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表示方法教学重难点:•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意义•不同数字间符号的应用和阅读3. 加减法计算本部分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加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减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教学重难点:•运算符号的理解与运用•运算顺序的掌握4. 数字关系本部分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字之间的关系和四舍五入的概念。

教学重点:•数字之间的关系及表达方法•四舍五入的方法和意义教学重难点:•数字之间的关系的运用•四舍五入的实际应用三、教案设计本节课主要通过小组合作、互动讨论、游戏、广场舞等形式的活动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

具体教案设计如下:1. 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手指做加减法的游戏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2. 数字认识游戏(10分钟)老师可利用数码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进行接龙游戏或形状对应数字游戏。

3. 数字比较游戏(15分钟)老师可以播放一些数码声音,让学生根据声音猜出数字大小关系。

4. 简单加减法计算(2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画图、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6和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和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6和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 运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运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概念,熟练进行6和7的加减法计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计算器、数字卡片、加减法题目卡片。

2. 学具:学生自备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6和7的数数,以及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 探究新知:(1)6和7的加法:通过计算器,让学生计算6 1、6 2、6 3、6 4、6 5、6 6、6 7,引导学生发现加法的规律。

(2)6和7的减法:通过计算器,让学生计算7-1、7-2、7-3、7-4、7-5、7-6、7-7,引导学生发现减法的规律。

(3)总结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总结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如加法:先数数,再计算;减法:先数数,再计算。

3. 实践应用:(1)运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发放加减法题目卡片,让学生运用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互评:让学生相互评价解答过程和答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 总结与拓展:(1)引导学生总结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以及运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解决课后作业中的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以及运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11~20各数的认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我们将回顾和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读写11~20各数,理解它们之间的顺序和大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地读写11~20各数,理解它们之间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难点: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卡片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回顾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

2. 讲解:在黑板上展示11~20各数的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3. 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卡片,按照顺序和大小关系进行排列。

4. 巩固: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值,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1 12 13 14 15| | | |16 17 18 19 20七、作业设计1. 请用铅笔和尺子在练习本上画出11~20各数的直线。

答案:略2. 请用铅笔和尺子在练习本上画出11~20各数的大小比较图。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存在着困难。

在课后,我将继续通过练习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数的运算和比较,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计算三个数之间的差值,或者找出一个数在11~20中的位置。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选择了数数游戏作为开场。

这个游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复习和巩固之前学过的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例6)》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例6)》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解决问题(例5)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7页情境图及第99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3、5、6题。

《解决问题》是“数的运算”这一部分的课程内容。

《课程标准》要求: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四课时,是在学习了关于前面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来学习20以内的解决问题。

从情境图中了解到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来提供较多的信息,并且在同一情境图中呈现了不同的解决方法,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二)核心能力“解决问题”这节课,通过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三)学习目标1.借助情境图,学生能找出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体会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

(四)学习重点会看图找到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

(五)教学难点根据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信息并列式计算。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解决问题》名师课件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预习任务(1)预习课本第97页,说一说图中有什么信息,哪些信息是有关的?(2)要求一共有多少人?用()法计算。

练习:(1)左边盘子里有5个苹果,右边盘子里有8个,一共有()个苹果。

(2)小明折了6颗星星,小丽折了7颗,一共折了()颗星星。

(二)课堂设计1.复习导入师: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并解答。

2.问题探究师:马上要到元旦了,小朋友们要开联欢会了,一一班的小朋友在排练节目呢,你们看!(课件出示主题图。

表演的同学一会儿按前后分两排分开,一会儿按男生、女生分开)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同桌相互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课件小朋友们联欢会的景象,学生兴趣大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发现问题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师:有哪些信息跟这个问题有关系连起来说一说。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优秀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优秀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学习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和教材。

2.学生准备练习本和铅笔。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如:请同学们说一说,今天早上你们做了些
什么有趣的事情?
2. 提出问题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提出一个简单的生活问题:小红有3个苹果,小明有
2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3. 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用加法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逐步明白如何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4. 实践应用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生活问题,并分组讨论解决方法,然后展示给全班同学,
让其他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5. 总结反思
通过学生展示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体会,强调解决问
题的重要性。

四、教学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解决各种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
时做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或者算出一天中玩耍的时间等等,让学生在实际中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了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希望学生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的教学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练习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练习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7课时解决问题练习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针对第五单元的解决问题进行练习,主要包括教材P67~69页的内容,通过复习巩固加减法运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巩固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小猫钓鱼”的故事为背景,引导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

2. 例题讲解:展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题目:小猫钓鱼问题板书内容:1. 小猫钓鱼,一共钓了3条鱼,又钓了2条鱼,一共钓了几条鱼?2. 小猫钓鱼,一共钓了5条鱼,又放生了2条鱼,还剩下几条鱼?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猫钓鱼问题(1)小猫钓鱼,一共钓了8条鱼,又钓了3条鱼,一共钓了几条鱼?(2)小猫钓鱼,一共钓了7条鱼,又放生了4条鱼,还剩下几条鱼?2. 答案:(1)8 + 3 = 11(2)7 4 = 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10以内加减法的运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思路不清晰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分物品等,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情景引入的环节设计:我选择了“小猫钓鱼”的故事作为情景引入,这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左和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2.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教学难点体会左和右的相对性.教学设计一、初步认识左和右.(一)活动一:认识汉字.1.教师:老师早知道你们没上学的时候就认识好多的字,对不对?出示汉字:左右2.教师:谁认识?都谁认识左和右?把手举得高高的3.教师:你们真棒!那么多同学都认识!你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那只手呢?你用右手做什么?(二)活动二:通过左和右介绍自己1.教师提问:谁能把你的手举得高高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帮你做什么?2.教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学们介绍介绍?(眼、耳、脚……)(三)活动三:找朋友游戏.1.教师: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们就来找一找这些好朋友,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2.教师说明游戏规则我一说左手,你立刻把左手举起来,一说左腿立刻指左腿,说哪指哪,看谁反应最快,指得最准确.3.放“找朋友”的音乐,慢到快,由有规律到无规律: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左手(空)摸左耳,右手(空)摸左耳……(四)活动四:找位置.教师过渡语:爱吃水果吧?桌面上每个袋子里都装了一些水果,轻轻倒出来.1.看见什么了?2.请像我这样摆上三种水果.(苹果、桔子、梨)教师提问:最左边是什么?最右边是什么?3.拿出香蕉,把香蕉和苹果挨着,放在苹果的右边.再拿出西瓜,西瓜和梨挨着,你们说放在哪儿?桔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4.盖住三个水果贴在右边,告诉学生从右数梨是第四个,能猜猜白纸后面藏着几个水果?为什么?现在一共有几种水果?(五)活动五:找同学家.教师过渡语:左和右的用处太大了,你们看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1.出示图片:找朋友教师:小龙到好伙伴小明家去玩.只知小明家在左边,到底是几号呢?他犯难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二、进一步认识左和右,使学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对的(一)活动一:讨论.1.指定学生和老师一起玩.2.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右边正好反着,到底谁做错了?3.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判断一下我们俩谁做得对?4.怎么办?教师:由于老师与你们站的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咱们的右手刚好相反.(玩拍手游戏.)(二)活动二:帮一帮.1.出示图片:上学路口教师:小明上一年级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学,于是,妈妈欣然同意了,妈妈把上学的路线告诉了小明,到了路口,可把小明难住了,你们能帮帮他吗?2.找人来指一指.像小明这样站好指右边.(三)活动三:上下楼梯.1.出示图片:少年宫1.教师提问:这些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吗?2.展开讨论.3.学生体验.五人模仿上楼,五人模仿下楼.想想靠哪边走.中途停.(1)老师提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2)老师提问:(亲自体验上下楼的同学)你们是靠右走的吗?那你的右边怎么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又在那边呢?4.除了在楼道里行走时我们要靠右行之外,还有干什么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靠右?(四)活动四:找球游戏规则:找一个同学被蒙上眼睛,再找一个同学拿好奖品站在教室的某一个位置,游戏开始,全体同学开始告诉被蒙眼睛同学的行走路线,如果你们把行走路线告诉得特别清楚,他就能找到球,我就把球送给你们.三、小结你喜欢上这节课吗?为什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2教学目的1.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减法的含义并且能够应用。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用数学(解决问题)复习课26页PPT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用数学(解决问题)复习课26页PPT

第4关
1.看图列式
12只
12 - 2 - 5 = 5
2.一共有几只?
12只
12 + 2 + 5 = 19
3.
12只
?只
12 + 2 + 5 = 19
第5关
原有 走了 还剩
16只
5只 (11)只
12只 (10)只 2只
(16)只 7只
9只
第6关
问:一共有几人?
闯关成功!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用数学
第1关
?朵
4 + 3+ 2=9
?辆
10辆
10 - 3 - 1 = 9ຫໍສະໝຸດ 第2关1.2.
=
1.
4 +5 -3= 9
4 + 5 -3 = 6
2.
6-2 + 4= 8
6-2 + 4= 8
4 + 5 - 3=6
6 - 2 + 4=8
第3关
7– 2 + 3= 8
返回
8-3 + 2= 7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用数学(解决问题) 复习课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认识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读懂图画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正确理解题意。

2.能正确列式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读懂图画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正确理解题意并分析解答;正确用加法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6和7的计算(课堂活动----计算)平板操作1+6 2+5 6+0 5+13+4 4+2 3+3 0+7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草地上有好几只小兔子在采蘑菇,它们在采蘑菇时遇到了一个问题,你们能帮帮它们吗?下面我们就去帮兔子们解决问题吧!(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读懂图意。

出示教材第46页小兔子采蘑菇图,图里有什么?你们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学情预设:生1:图中有小兔子在采蘑菇。

生2:有兔妈妈,还有兔宝宝。

生3: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

师:你们能用左边和右边这样的语言来说一说吗?(板书: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

)师:你们能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合起来有多少只?生:一共有多少只?师:那你们知道一共是什么意思吗?生:就是合起来师:我们还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合起来,它就是大括号。

(2)教学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①认识大括号。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见过它了,那么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呢?生:大括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教师示范把两部分合起来的手势,带领学生一起做。

师:在这里,大括号表示把什么和什么合起来呢?生:把左边的兔子和右边的兔子合起来。

师:对,我们把左边的兔子看成一部分,右边的兔子看成一部分,大括号表示的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

②认识问号。

师:出示问号,你们知道问号表示什么意思吗?引导学生理解“?”是表示要求的问题。

《解决问题(6、7的减法)》(教案)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解决问题(6、7的减法)》(教案)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解决问题(6、7的减法)》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7的减法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6、7的减法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减法的意义。

2. 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地运用减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具(小棒、计数器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6、7的加法,为新课做好铺垫。

2.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减法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减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 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6、7的减法计算方法。

3. 引导学生总结6、7的减法计算规律。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3. 学生互相检查,共同进步。

四、游戏环节(5分钟)1. 设计一个与6、7的减法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 游戏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6、7的减法的理解。

2. 布置作业:课本练习题、课后思考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6、7的减法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讲解减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补充和说明:在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尤其是减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掌握减法运算至关重要。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与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与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与教案一、复习计划1. 整体复习安排•第一周:复习数字1-10的认知和认读。

•第二周:复习加法和减法概念,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第三周:复习图形与空间的基本认知。

•第四周:综合复习,巩固学生对整个上册学习内容的掌握。

2. 每日复习建议•每天安排30分钟~1小时的数学复习时间,结合不同主题内容进行复习。

•给予适当的任务和练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知识。

3. 使用辅助工具•利用数学教具、数字卡片等工具,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利用数学练习册或在线学习平台,进行题目练习和自测。

二、复习教案1. 第一周复习教案:数字1-10•教学目标:复习数字1-10的写法、认读和排序。

•教学内容:–认识数字1-10,学习写法和认读方法。

–进行数字排序练习,培养学生数字的逻辑思维。

•教学活动:–利用数字卡片进行数字认读游戏。

–完成数字排列题目,加深对数学顺序的理解。

•教学反馈:练习检测,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2. 第二周复习教案: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复习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

•教学内容:–复习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题目练习。

•教学活动:–利用实物示例,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意义。

–完成加减法练习题,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馈:针对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讲解和纠正。

3. 第三周复习教案:图形与空间•教学目标:复习常见的图形和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内容:–复习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的特征。

–学习简单的空间位置名称和方向概念。

•教学活动:–利用图形卡片进行图形认知游戏。

–进行立体模型拼装活动,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反馈: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品,了解学生对图形和空间的掌握情况。

4. 第四周复习教案:综合复习•教学目标:综合复习整个上册内容,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涉及数字、加减法、图形与空间等各方面的知识。

6、7的解决问题(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7的解决问题(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7的解决问题(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掌握6、7的数数方法,能正确地数出6、7的个数。

2. 培养学生运用6、7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6、7的数数方法。

2. 运用所学的数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6、7的数数方法,运用6、7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数数的意义,正确地数出6、7的个数。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展示6、7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6、7。

2. 实物:准备一些6、7个的小物品,如小球、小棒等,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教学卡片:制作6、7的数字卡片,用于课堂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数字1-5,让学生进行数数练习。

(2)展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数量。

(3)引出课题:6、7的解决问题。

2. 探究新知(1)6的数数方法①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找出数量为6的物品。

②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小棒、小球等物品进行数数。

③教师示范6的数数方法,让学生跟随数数。

④让学生独立完成数数练习,巩固6的数数方法。

(2)7的数数方法①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找出数量为7的物品。

②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小棒、小球等物品进行数数。

③教师示范7的数数方法,让学生跟随数数。

④让学生独立完成数数练习,巩固7的数数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数方法解决问题。

(2)教师选取一些实际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6、7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4. 巩固练习(1)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6、7的数数方法。

(2)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小棒、小球等物品进行数数练习。

5. 课堂小结(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6、7的数数方法。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2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2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2一、教学目标1.复习一年级上册数学内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帮助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复习数学知识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比较、算式的认识等。

2.整理和复习学习笔记,培养学生的复习能力。

3.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将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2.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整理和复习数的认识•复习数的读写和数的排序。

•让学生进行数的比较,加深对数的认识。

2. 整理和复习算式的认识•复习加法和减法,让学生掌握简单算式的计算方法。

•进行加减法口算训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 整理和复习图形的认识•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等基本图形的认识。

•让学生绘制简单的图形,并进行图形的分类训练。

四、教学反思和展望本节课主要是对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通过系统性的复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考能力,同时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1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1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一课时数一数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准备1、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课本第2~3页学校开学图。

2、小黑板一块,内容是课本第4页1~10的各数实物图。

3、1~l0各数的数字卡片l 0张。

教学过程3。

饶一、引入谈话师:小朋友,你们已是一年级学生了。

这一节,我们上的是数学课,师:数学课要学什么本领呢?它要学的知识可多呢!二、新授1、教学“学校开学图”。

出示放大图。

(指着挂图向学生讲解)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指明学生说一说。

(3)问:图上有几座房子?有几面红旗?师:一座房子,一面红旗都是1件东西。

问:找一找还有什么的数量是1的?(板书“l”,全班同学读两遍。

)(4)问:有几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有几个同学跳绳?(2个同学)问:图里还有什么数量是2?小结:2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在跳绳,2个同学进学校……,它们的数量都是2。

(板书“2”,全班跟读两遍。

)(5)问:谁能说一说有几个小朋友踢足球?问:图中还有哪些数量是3的?小结:3个同学踢足球,3朵红花,3朵黄花,它们的数量都是3。

请注意“3”的样子。

(板书“3”,全班读两遍)(6)问:谁能说一说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垃圾桶有几个?(7)问:谁知道4数完以后该数几?(老师板书“5”)问:图上还有什么数量是5的?(8)问:谁能说出数5以后是数几呢?(9)师:空中有7只飞鸟,就用7表示。

(板书“7”,跟读两遍)(10)问:7是在什么数的后面?(在6的后面)数完7以后数几呢?(板书“8”)(11)师:数完8后数什么数呢?(板书“9”,跟读两遍)请找出表示9的物体来。

(图上有9个女同学)(12)问:请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男同学?(板书“10”,读两遍,齐读从1数到10。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减法教案专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减法教案专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减法教案专题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减法教案专题第六课时:解决问题2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47页,。

【课程标准陈述】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实物的顺序和位置。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3.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学习目标】1.巩固得数为6和7的减法的计算,然后通过图文结合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通过图文结合,读懂题意,弄清条件和问题,计算答案,小组讨论。

3.在练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认真读题的好习惯,理清解答问题的步骤。

【学习重点】图文结合解答简单的应用题【学习难点】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

【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的主题图,教师提问,学生思考,组内交流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课件接着演示有2只青蛙跳向水中,躲在荷花丛中青蛙旁出现?只的字样,提问并引导学生明确这道题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来评价学习目标2。

3.通过小结,指导看书完成教材第47页的做一做独立完成并且到黑板板书来评价学习目标3。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我们在本单元解决问题1中学到了什么呢?你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得出你的答案,然后小组交流。

二、学习新知1.夏天的郊外可真漂亮啊许多荷花都开放了,瞧!小青蛙们也忍不住出来游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可爱的青蛙吧!(评价目标1)(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的主题图)教师提问:大括号表示什么?与前一个课时相比?只得位置的改变表示什么?学生思考,组内交流,得出:大括号表示一共有7 只青蛙,?只表示荷叶上的青蛙数量不清。

2.课件接着演示:(评价目标2)有2只青蛙跳向水中,躲在荷花丛中青蛙旁出现?只的字样。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二《位置》 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二《位置》 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二《位置》人教新课标(2014秋)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认识图形的位置关系,掌握图形在空间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运用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解决问题,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位置关系词汇。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3. 教学难点•理解并正确使用位置关系词汇。

•能够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二、教学准备•板书内容:位置关系词汇、示意图。

•教学工具:卡片、玩具模型、投影仪。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用几个简单的物体,如书、椅子等,在教室中摆放,让学生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新知1.讲解常用的位置关系词汇,如上、下、左、右、前、后等。

2.让学生用卡片配对练习,练习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3.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体,用简单语言描述各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3. 拓展练习1.让学生分组,用卡片在桌面上搭建简单的建筑,互相描述搭建好的建筑的位置特点。

2.小组展示并相互评论,学生互相学习,发现错误并改正。

3.老师总结指导学生正确的描述方法。

4. 巩固提高1.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册上的练习题,强化对位置关系词汇的掌握。

2.学生自主搭建一些模型,相互描述位置,加深对位置关系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讲解了位置关系词汇的应用,并通过实际操练,让学生掌握了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关系。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加深对位置概念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的练习题。

2.观察家中的布置,描述家具之间的位置关系。

以上就是本节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掌握好位置关系的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学情分析1、知识掌握情况从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看,孩子们在课堂常规及学习习惯上的进步明显。

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主动做好笔记。

除个别学生,其余都能按时完成作业。

2、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全班学生整体,在学习习惯方面,90%的学生能够做到课前预习生字、读通课。

在课上基本都能够认真听讲,有60%的学生已经有做课堂笔记的习惯。

通过课堂作业的观察发现,本班学生能够较投入地完成作业,但书写质量还有待提高。

总的来说,这个班级的孩子已经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如果能够学得再主动一点就好更好。

3、学优生的特点、学困生的成因学优生整体占班级的25% ,学生的学习踏实、认真、在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写作能力上的发展比较全面。

学困生占班级人数的10%,本还能跟上大家的脚步,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需要更大的关注。

4、教学策略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5.6 解决问题(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5.6 解决问题(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5.6 解决问题(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巩固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 解决具体问题,巩固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解决具体问题,巩固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用书、练习本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出数学知识。

三、实践(15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2.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改进。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措施。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2.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改进。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合理,既要巩固所学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但仍需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借助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有序观察,从不同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对所学的加法、减法、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建构基本的解题模型“部分+部分=整体”。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观察,从多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类比较,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加的数越大,和越大,反之和越小”和“从整体中去掉的部分越多,剩余越少,去掉的越少,剩余越多”的函数思想。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掌握了多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能通过分类、对比、观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的互逆关系,建构解题模型,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复习多角度观察问题,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用不同视角观察问题,用“整体部分”的关系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一)观察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有序观察,获取数学信息
(1)让学生认真观察水中情境图,说一说图上有什么。

要求学生说出:河中的鸭子和鹅分成左右两部分;也可以将鸭子和鹅分成两部分。

(2)让学生认真观察猴子图,说一说图上有什么。

要求学生说出:猴子分成左右两部分;也可以分成树上和树下两部分;分成大猴子和小猴子两部分。

(3)让学生观察小鸟图。

要求学生将小鸟分成空中飞翔和在树上休息的两部分。

2.依据学生的观察提出问题
依据上图让学生提出:河中的鸭子与鹅一共有多少只?
依据上图让学生提出: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依据上图让学生提出: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3.依据问题列式解答
(1)河中的鸭子与鹅一共有多少只?
预设:9+10=19(只)
预设:11+8=19(只)
由学生介绍列式,说明列式的道理。

思考:选择的条件不同,为什么都用加法计算?
(2)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预设:7+8=15(只)
由学生介绍列式,教师要追问:同样是7为什么一会儿表示左边的小猴,一会儿表示树上的猴子?
思考:相同的数表示的意思不同,与整体是什么关系?
(3)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预设:8+3=11(只)
思考:以上问题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为什么有的问题能列出一个算式,有的能列出两个算式?
让学生清楚,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获得的信息也不同,所列出的算式自然不同。

但是解决问题的模型是“部分+部分=整体”的数量关系。

(二)转变观察视角,提出用减法解决的问题
1.依据以上三幅图提供的信息,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1)学生先独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任选两幅图,提出用加法计算解决的问题
预设:树上猴子比鹅少几只?
预设:小鸭子比飞翔的鸟多几只?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思维,不仅能在一幅图中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而且还能在两幅图中建立数量关系。

(三)多角度观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1.解决图1问题
出示停车场图。

先开走1辆,又开走2辆,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还剩多少辆车?12-1-2=9(辆)
预设:还剩多少辆车?12-3=9(辆)
预设:开走多少辆车?1+2=3(辆)
2.解决图2问题
出示停车场图。

先开来2辆,又开来3辆,依据图意提出问题。

预设:一共开来几辆车?2+3=5(辆)
预设:现在有多少辆车?9+2+3=14(辆)
预设:原有的车比开来的车多几辆?9-5-4(辆)或者9-2-3=4(辆)学生说想法:看整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3.解决图3问题
课件演示:开走5辆,又开来4辆。

依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预设:现在停车场有多少辆车?14-5+4=13(辆)
预设:开走与开来的车相差多少辆?5-4=1(辆)
由学生介绍想法。

4.对比总结
(1)相同的图和相同的信息,为什么列式不相同?
(2)在解决问题中,为什么有的问题用一步计算,有的问题要用两步计算?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我们用到什么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件的动态演示效果,突出加、减法含义,使学生明确连加、连减问题实际上也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解题模型是对“部分+部分=整体“的扩充。

(四)机动练习。

小明和小华同看一本书,小明看了9页,小华看了7页,两人谁剩下的多?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从画图、举例等方法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引导学生说明想法,感受从整体去掉的部分越少,剩余越多,去掉的部分越多,剩余越少的函数思想。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